第一篇:列锦辞格定义研究论文
一、列锦辞格定义的沿革
列锦,是汉语中一种古已有之的修辞现象。但是,作为一种修辞现象被人们所认识,并被建格与命名,则是现代的事情(关于“列锦”的建格与命名,谭永祥先生在《“列锦”建格的前前后后———兼与〈大学修辞〉商榷》一文中有清楚地介绍,可以参阅。此文刊于《修辞学习》1995 年第 5 期,又刊于《语文建设》1995 年第 9 期)。
根据我们的了解,在汉语修辞学界,最早对“列锦”修辞现象予以关注并下定义的,应该要数谭永祥先生。《汉语修辞美学》是这样说的:“以名词或以名词为中心语的定名词组,组合成一种多列项的特殊的非主谓句,用来写景抒情,叙事述怀,这种修辞手法叫‘列锦’”。后来,谭永祥先生在其《修辞新格》作了最后一次修订,曰: “把具有关键性的名词或以名词为中心的定名词组,组合成一种多列项的特殊的非主谓句,用来写景抒情,叙事述怀,这种手法叫‘列锦’。简而言之,列锦就是所欲表达的语意中的关键词的连缀。
在2006 年出版的《现代汉语修辞学》中作了修改,其定义是: “列锦,是一种‘以名词或以名词为中心的定名词组,组合成一种多列项的特殊的非主谓句,用来写景抒情,叙事述怀’的修辞文本模式。这种修辞文本,由于突破了常规的汉语句法结构模式,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之间的语法或逻辑联系都没有明显地标示出来,因而从表达的角度看,就增加了语言表达的张力,使表达者所建构的修辞文本更具丰富性、形象性和深邃性;从接受的角度看,由于修辞文本隐去了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之间的语法或逻辑联系标识,这就给接受者的解读文本增加了困阻,但同时也由于表达者在语言文字上没有明确限死各语言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这就给接受者在解读文本时以更大、更多的自由想象或联想的空间,从而获得更大、更多的文本解读的快慰与审美情趣。”这个定义仍不完善。为此,他于 2012 年发表的《晚唐时代“列锦”辞格的发展演进状况考察》又进行了修改: “所谓‘列锦’,是一种‘有意摒弃动词与助词等,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叠加联合在一起’,用以‘写景抒情,叙事述怀’的修辞手法。它是‘基于一种接近联想的心理机制’而建构起来的。这种由‘列锦’手法建构起来的修辞文本,‘由于突破了常规的汉语句法结构模式,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之间的语法或逻辑联系都没有明显地标示出来,因而从表达的角度看,就增加了语言表达的张力,使表达者所建构的修辞文本更具丰富性、形象性和深邃性;从接受的角度看,由于修辞文本隐去了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之间的语法或逻辑联系标识,这就给接受者的解读文本增加了困阻,但同时也由于表达者在语言文字上没有明确限死各语言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这就给接受者在解读文本时以更大、更多的自由想象或联想的空间,从而获得更大、更多的文本解读的快慰与审美情趣’。
根据我们所掌握的资料,其主要形式是: 两个‘偏正式名词短语’各自成句,各以叠字领起,形式上并列对峙,但各自意不相属,语法上没有隶属关系(即彼此不互为语法结构成分)。一般情况下,都可以转换成两个并列的主谓结构的句子。如‘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汉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前后两句分别是以‘草’与‘柳’为中心的偏正式名词短语,虽然没有动词或其它虚词的帮助,但都能独立成句。两句形式上并列对峙,在语法结构上彼此互不隶属。正因如此,这两句若由偏正结构转换成主谓结构,却仍然能够保持基本语意不变。即‘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转换成‘河畔草青青,园中柳郁郁’,尽管在句法上由偏正结构变为主谓结构,原来在句中充当修饰语的‘青青’与‘郁郁’,在变换句法结构后由原来的修饰限定语升格为谓语,但所要表达的语意仍然与原句一致,即都是描写‘草’与‘柳’的生长状态。”这里,吴礼权先生明确指出: 早期由两个偏正式名词短语句并列构成的列锦文本,事实上只是将两个主谓结构的平常句进行了结构转换,结构转换后原句的语意没有发生改变。这就是说,列锦文本的建构是表达者有意而为之。据此看来,吴礼权先生的这个观点,其实就是导致他在 2012 年对“列锦”下定义时特别在定义中加了“有意摒弃动词与助词等”一句的根本原因。
另外,值得指出的还有两点。第一点是,在这个定义中,吴礼权先生还对“列锦”的概念外延予以了界定,这一点与谭永祥先生的定义拉开了很大距离。根据吴礼权先生的看法,认为在早期列锦文本中,两个名词短语句并列并不是构成“列锦”的必要条件,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才能构成列锦。这三个条件分别是: “形式上并列对峙”,“但各自意不相属,语法上没有隶属关系(即彼此不互为语法结构成分)”,“一般情况下,都可以转换成两个并列的主谓结构的句子”。第二点是,吴礼权先生明确指认列锦的源头在汉代。但是,到 2012 年吴礼权先生通过考证,否定了他自己的这一结论,认为列锦的滥觞是在先秦,并从《诗经》中找到了例证。为此,他在 2012年发表的《晚唐时代“列锦”辞格的发展演进状况考察》一文中专门对此作了说明: “‘列锦’的名称虽然现代才有,但是,列锦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则是古已有之。它的源头滥觞就现今的文学史料来看,在先秦的《诗经》中就已经萌芽。《国风·召南·草虫》: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其中,‘喓喓草虫,趯趯阜螽’二句,便是两个各自独立且彼此对峙的名词句,属于以名词铺排的列锦修辞格运用。前句以名词‘草虫’为中心,‘喓喓’是象声词,摹拟草虫(即蝈蝈)的叫声,是修饰语。后句以名词‘阜螽’为中心,‘趯趯’是‘阜螽’(即蚱蜢)的叫声,也是像声词,充当修饰语。按照我们今天的语法观点来分析,两句都是由偏正结构的名词短语构成。我们之所以说它们不是两个名词短语,而是各自独立的两个句子,是因为这两个名词短语确实在语法与语义上都是各自独立的。‘喓喓草虫,趯趯阜螽’居全诗开首的位置,自然没有与别的句子没有语法结构与语义连贯上的牵连;而它之后的‘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二句,无论是从语法结构还是语义内涵来看,都是自给自足的,亦与‘喓喓草虫,趯趯阜螽’二句无涉。正因为如此,这两个名词短语构成的句子就像电影‘蒙太奇’镜头,以形声兼具的画面为全诗营造出一种‘有情人不能相会’的凄切氛围,从而在作品一开头就产生了先声夺人的强烈艺术感染力。”
二、列锦辞格定义的再认识
为了清晰地再现“列锦”这一汉语特有的修辞现象的发展演进轨迹,让学术界同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也为了使本课题研究中对汉语“列锦”辞格的发展演进的描写勾勒“有法可依”,所以在此我们想在前辈学者包括吴礼权先生之前已有的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这此年来参与汉语列锦辞格演进史的研究工作,对列锦辞格定义进行重新思考。我们认为,所谓“列锦”,是表达者有意识地利用汉语语法的特点,以一个或几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包括名词短语组合)单独构句,以此写景叙事,在表情达意的同时使文本别添某种审美效果的一种修辞手法。以列锦手法创造的文本,称之为“列锦文本”。
第二篇:行动研究案列
增强幼儿良好品德习惯的行动研究
一、问题的发现:抢椅子事件描述
中午午睡起床后,一些动作快的幼儿先回到了活动室里,还有一些较慢的还在整理衣服,我在帮着个别幼儿扣衣服,突然从活动室里传来一阵带着哭腔的声音“给我、给我、这是我的”我赶紧走出睡室循声望去,只见田阳和王文旭两个孩子手里正紧紧抓住一把椅子,用力地抢来抢去,旁边还有几个在起哄。我不由分说地从争抢得正起劲的两个孩子手里夺过椅子。大声问道:“怎么回事”。孩子们注意到了我一脸的不高兴的表情,似乎也意识到自己刚才的错误行为,静静地等待着我的“发落”,我问:“你们两个为什么抢椅子?”田阳说:“我先拿到椅子,王文旭又来抢!”,我问王文旭:“为什么那么多椅子你非得抢那张?”王文旭说:“因为那张新椅子是我的,我上午坐的就是那张新椅子!
最近班级抢椅子现象时常发生。虽然“抢椅子”“抢玩具”是幼儿园屡见不鲜的现象,可今天这种如此“热闹”、的场面不能不引起我的关注:孩子为什么老爱抢椅子?为什么起哄?应该怎样处理?是这样简单地阻止了?还是应该分析这现象背后的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二、分析问题:解读抢椅子现象
过后我对自己的做法进行了反思:面对孩子的这种行为,教师是该先了解原因?还是该这样简单地给予批评指责了事?这样简单的阻止方法真的能杜绝抢椅子现象的再次发生吗?或是将“坏事”转化为“好事”,让孩子从这一事件中去获得一些有益的经验?
每一事件的发生都有其产生的动机和背景。经过观察,导致孩子争抢椅子的原因是:是由于班级的塑料椅子新旧程度不同,孩子们都喜欢新椅子,这应该是“抢椅子”现象产生的外部原因。其二就是现在的家庭多数就一个孩子,家长的宠爱让孩子学会了自私,在外面动不动就和别人争抢东西。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没有得不到的,强烈的占有欲心理应该是引起争抢椅子的内部原因。
三、解决问题
1、对策与方案: 这样的分析让我对幼儿的抢椅子行为给予了理解和原谅。但是简单的说教并不能解决问题,如何透过这一事件去看到幼儿行为习惯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培养的途径,杜绝这种“争”、“抢”再度发生呢?经分析认为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思路:一是可以引导孩子自我反省,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宽容、理解别人,更多时候能想到“也许他比我更需要”。二是应逐步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尽量减少干预,作一个中间者、辅助者,多给幼儿提供解决自己问题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寻找解决“纠纷”的方法。三是在一日活动中,应该采用各种方法让孩子体验到同伴间一起学习、游戏的快乐,创造一种和谐的环境氛围,使他真正理解哪些行为不恰当、为什么?从而更自觉、更主动地改变那些不良行为。为此,我制定了以下方案,希望通过这些方案让幼儿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争抢”行为的错误,从中学会解决问题、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分享与谦让。
第一阶段:
(1)聊天谈心:了解幼儿,让其意识到行为的不当。(2)集体讨论: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阶段:
(1)调整椅子:排除争抢椅子的客观因素。(2)情感体验:换位思考,体验行为后果。
2、方案的实施: 第一阶段
(1)聊天谈心:利用课余活动时间,寻找机会与经常争抢椅子、玩具的幼儿谈心,了解他们的真正想法,从而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
在轻松愉快的闲聊中,幼儿能够比较容易经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知道好东西要与同伴分享,但孩子毕竟年龄小,自己喜欢的东西不可能每次都让给别人,就是成人也难以做到的。引导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幼儿学会与人合作交往的技巧,我想,这些问题有必要让全班的孩子都来讨论。
(2)集体讨论:如何解决班级的“抢椅子”问题?
最近我们班级经常出现小朋友争抢椅子的现象,这个问题让老师很不高兴,我希望大家帮忙找找原因,想想办法。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甲幼儿:“再买些新椅子来大家不就不会抢了”。乙幼儿:“跟其他班级换椅子” 丙幼儿:“给椅子写上号数” 丁幼儿:“大家轮流做”......小朋友们各抒己见,七嘴八舌的说出了好多的方法。
这样的讨论让我感到欣慰,孩子已经意识到争抢行为的不当以及引起争抢的原因,并积极寻找各种方法以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
师:你们的办法都不错,但是没有试验不知道效果怎样,我看,你们同观点的小朋友可以互相讨论,也可请家长帮忙,想出解决方法,过两天我们选择最好的方法实施,你们看行吗?
幼:(异口同声)行。(把解决问题的自主权让给了幼儿,他们有了很高的积极性。
这次的抢椅子事件是椅子的新旧不同引起争抢的原因,这椅子要是解决了是不是今后就再也不出现争抢的现象了呢?那么班级的玩具、图书有时也会出现争抢,这又该怎么解决呢?(帮助幼儿寻找主观原因)
第二阶段
(1)调整椅子:排除争抢椅子的客观因素
孩子们用他们的的行动体现了他们的想法,最后选择这样的解决方案:各组轮流,每两周换一次,椅子收放时按组、按顺序叠放。为了使大家更好地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孩子们还建议在叠放椅子处张贴规则图,随时提醒大家,互相约束。
(2)情感体验:在游戏中体验争抢行为的不当
“抢椅子”是大家非常喜欢的游戏,我想先通过这种游戏来满足大班幼儿争强好胜的心理,在体验游戏的乐趣后,感受“争”不到椅子的“不快”,并让他们明白游戏与日常生活的不同。让幼儿体验“争抢”行为给自己和别人造成的不同的心情。
3、实施的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实施方案有了明显的见效,争抢椅子的现象几乎不再有了,偶尔有个别幼儿拿错了也能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特别是原来爱抢东西的孩子也学会了约束自己的行为。经过这件事后,孩子们都能意识到“争抢”的错误,逐渐学会了谦让和理解别人。在玩玩具、看图书时争抢现象明显减少了,同伴间的交往也似乎友善多了。遇到争执时能用些简单的方法自行解决。但是,幼儿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老师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进行培养。
四、反思
1、学会面对幼儿的错误,了解孩子行为的动机
由于幼儿自我控制的意识还不够,同伴互相之间争抢物品的事情就免不了会时常发生。为了教育孩子,老师会对幼儿进行一番“说教”,有时看似解决了孩子之间的矛盾,但孩子这时的行为真的是自愿的吗?他们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其实我们有时候应该换个角度来看待问题,争抢物品难道对孩子一点好处都没有吗?其实不然,如果没有争抢的经历,孩子也不会真正懂得分享;没有捍卫自己所有权的经历,也就不能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和尊重别人的所有权。只有在反复的争抢和分享中,孩子才能体会到坚持和放弃,体验到遗憾和满足,积累到自主自决的经验。这些东西,是不能通过说教灌输给孩子的。
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力量,也增强了自我的意识,而对于这种力量和意识的确认,孩子往往是通过与他人的“较量”来完成的,与人争抢东西就是孩子们达到这种目的的手段和方法,所以,在孩子争抢东西的时候,教师在干涉的同时教师应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从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去分析行为产生的原因。只有在理解他们行为动机的基础上,才能想出让他们“心服口服”的方法,帮助他们意识到行为的正误。倘若只用那种简单、生硬的处理方法,虽然孩子在老师的权威下停止了“争抢”,但是这样的现象还可能再度发生,因为孩子并未从根本上认识错误。只有及时进行了反思,调整了策略,采用幼儿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方案和策略,才能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2、利用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让幼儿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矛盾、冲突在生活中随时都可能出现,在成人生活中是如此,在幼儿生活中更是如此。而孩子正是在这些矛盾冲突中不断成长的,因此,矛盾冲突有时也是孩子生活经验学习和积累的一种教育契机。对这些矛盾冲突,教师要有正确的态度,应视为正常现象,给予冷静的观察,还可利用矛盾冲突的情景,给予幼儿策略性的支架帮助,引导幼儿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终究要离开老师,踏上社会,总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我们要做的是引导他们学习如何去解决问题。案例中,我充分利用这个矛盾冲突的事件,把“坏事”变成“好事”,让孩子在分析、讨论、实施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大班的孩子已有一定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时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又是成人意想不到的。所以,放手让孩子去解决问题,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3、“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独生子女自私霸道、我行我素、惟我独尊的性格特点,应该是幼儿园中经常发生的“争抢”、“打架”等不良行为的根源。他们在班集体中、在与同伴交往中常常为了达到目的而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这就需要成人不断地提醒和帮助,“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他们在认识自己行为错误的基础上,自行纠错。为了防止幼儿的“再犯”,可与孩子共同制定一些班级常规,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图文并茂地表达出来,使规则“上墙”,这种隐性的规则暗示可以提醒孩子不再犯错。把自我约束和维持秩序的权利交给幼儿,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第三篇:行动研究的定义
教师行动研究的特点
1、行动研究的目的在于实现教育实践质量的提高
不同于传统的教育科研将理论的形成与理论水平的提高作为主要目的,行动研究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改善教育教学实践为要务,是为行动而研究。行动研究关注的不仅是纯粹的理论发展和创新,而是教育实践中教育者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
2、行动研究的主体是教育实践工作者
3、行动研究的过程是动态的、开放的4、研究主体的特殊性
在教育中进行行动研究,研究的主体是教育实践工作者,即中小学教师。这在单个人进行的小范围的行动研究中体现得非常明显。所说的单个人的研究,即一线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中独立进行的研究;而即使在上文提到的大范围的教育行动研究中,一线的教师也是研究的主体,他们提出研究的问题,实施研究,并参与研究结果分析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5、研究的场所不是研究室(所)或实验室,而是实际的教育工作情境,多为学校
在西方,行动研究流行的同时又出现过生态学研究法、田野研究法等提法,这些方法基本上大同小异,都是要在问题出现的地方实地解决发生于学校内或教室环境中的迫切问题。在实地情境中,面对实践中的问题研究,不回避现实生活中对学生、对教师和对教育工作有影响的各种复杂因素,而且看得清楚,摸得准确,容易抓住要害,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这种研究有利于克服闭门造车、从书本到书本研究的弊端。
6.研究过程本身具有动态性、灵活性、可操作性和不断循环的特点
行动研究是针对研究者具体问题的研究模式。一般而言,包括发现问题(确定问题)、分析问题(界定并诊断问题的初步原因)、拟定研究计划、收集资料与实施计划、检验措施的有效性、依据效果修正原始计划、整理研究成果等步骤。研究的每一步骤都应包括可操作性的活动,都在动态的实践中进行,如写日记、拍录像、课堂交谈等。
7.研究结果的应用者是研究者本人
在行动研究中,研究者即教育实践工作者,他们集研究者与应用者双重角色于一身,这样就把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管理工作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了提高实践工作者自身素质、改进工作方式、增强专业精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多种目的。
第四篇:车工论文 -曹列2
双线梯形螺纹实践教学新技巧__曹列
【摘 要】双线梯形螺纹的车削不管是在生产实践中,还是在技能训练模块中,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双线梯形螺纹车削过程中通过计算牙顶槽宽加工第一条螺旋槽,牙顶宽加工第二个螺旋槽,最后精加工,从而达到高效、稳定地车削梯形螺纹。
【关键词】左右车削法 车梯形螺纹 高效 稳定
梯形螺纹一般作传动用,用以传递准确的运动和动力,所以精度要求比较高,例如车床上的长丝杠和中、小滑板的丝杆等,而且其精度直接影响传动精度和被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梯形螺纹的工件不仅广泛的被用在各种机床上,而且在每年毕业生应会考试中多有梯形螺纹车削这一内容,因此,梯形螺纹的车削已成为职业中专学校车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块。很多操作者都是因为无法快速的去除粗加工余量和将精加工余量留得过多或过少,导致加工速度太慢或将工件报废。
然而多线螺纹就更难了,它不仅要保证每条螺纹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而且还要保证几条螺纹的相对位置精度。如果几条螺纹的位置精度(分线精度)出现较大误差,将会影响其配合精度,甚至造成无法安装,工件报废。由此可见,多线螺纹分头精度是加工中的重点所在。从理论上讲,不论是利用圆周分头法,还是轴线分头法都可以获得准确的分线精度。但在实际操作中,没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和一定的操作经验是难以加工出分线准确、精度较高的多线螺纹,甚至出现在粗加工中由于分头误差而产生工件报废。
常用梯形螺纹的车削方法和弊端
如果我们采用以前的方法,先车一条螺旋线,单边留0.15mm余量,再将小滑板移动一个螺距加工另一条螺旋线,将另外一个螺旋线深度车到位,两边同样各留1.5mm的余量,然后再精车。但这样车首先速度较慢,用于测量的时间多。如果车工技能不是很熟练,还有可能会因为测量错误而导致工件报废。浪费加工时间和加工材料。再者在准备精车时,对先车某一个侧面应有所选择。如果任意
从一个侧面开始精车,而这个侧面的余量也许较大。当把这个侧面车到图样所要求的表面粗糙度时,一般来说,精车另一个螺旋槽的同一侧面,而不是继续车原侧面。这样做有时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当车刀精确地移动一个螺距去车另一个侧面时,却发现这个侧面没有余量或是车了几刀,侧面尚未达到其表面粗糙度要求就车至尺寸了。是粗车、半精车时留的余量少了吗?不是。很显然,是第一侧面在车削时留的余量太多而导致第二条螺纹槽的同一个侧面余量小,或没有余量。这样就必须把已精车的侧面再精车一次,造成了在操作上不必要的重复,影响了车削的效率,造成了分头次数多,出现误差的机会也就多。那么,如何减小误差,提高效率,达到精度要求就成为车削多线螺纹的主要矛盾。以上所谈问题的出现不是由于没有余量和余量较小而导致的,而是在开始精车时,对先车哪一个侧面没有选择或选择错误而造成的。因此,在精车前,应对先车哪个侧面有所选择,这都特别浪费时间。
梯形螺纹的车削新技巧(下面的内容是常规加工方法,没有新的技巧,公式也错了,图也画的不对)
我在车工实训教学中,对车削多线螺纹的方法进行了改进,经较多学生的实验,参加技能鉴定合格达98%以上,效果较好。例如:我们以外螺纹Tr36*12(P6)-7e为例
1、有关尺寸的计算
国标规定(中径a2ae=0.5mm)
=d+0.5P=36mm+0.5*6mm=39mm ae牙高h=0.5P-=0.5*6mm-0.5mm=2.5mm 牙顶宽f=0.366P=0.366*6mm=2.196mm
牙底宽w=0.366P+0.536
ae=0.366*6mm+0.536*0.5mm=2.464mm
ap三针测量读数值(选量针直径M=a
2=2.37mm)
+4.864ap-1.866P=39mm+4.864*2.37mm-1.866*6mm≈39.33mm 粗车双线螺纹(采用左右切法)
(1)切削第一条螺旋线,只控制牙顶槽宽2.5mm及牙高2.5mm,如图1所示。牙顶宽度=螺距-牙顶宽-牙侧余量(两侧留0.30~0.40mm)即:(6-2.196-0.35)mm≈3.45mm(2)用小滑板移动6mm(P=6mm),只控制牙顶宽2mm及牙高2.5mm。如图2所示。
应该注意的是:用公式计算的牙顶宽要加精车余量0.30~0.40mm即:(2.196+0.35)mm≈2.55m m 总之,粗车多线螺纹梯形螺纹都可以用控制牙顶槽宽和牙顶宽的方法进行车削。
2、精车双线梯形螺纹(两条螺旋线的速度要相同,见图3和图4)
(1)任选一条螺旋线,只车削左侧面1,注意此时只要车起来既可。?
(2)用小滑板移动一个标准的螺距6mm(用百分表),此时开始车第二条螺旋线的左侧面2。只能用直进法,车削到于第一条螺旋线的深度相同。(3)在此槽内,车削第二条螺旋线的左侧面3,控制M值合格即可
(4)小滑板向相反方向移动一个标准的螺距6mm(用百分表)。此时车削第一条螺旋线的右侧面4,车削到于第二条螺旋线的深度相同(M值合格)即可
切削力的消除(应该是是金属弹性变形,和让刀所致吧!)
在切削过程中往往会发现虽然未做径向、轴向的进给,但是反复车削时仍可以切上屑,这就是切屑力的作用。在车削较大螺距的螺纹时,切削力的作用更为明显。这是因为切削力会随切削面积增大相应增大的缘故。所以,在车削多线螺纹时分头应注意:车削第一个侧面时做到减小切削力和消除切削力,即车至尺寸和表面粗糙度基本达到要求时,径、轴向不再做进刀运动,只是反复车削(空走刀)直至少切削和不切削为止。这样做既保证了车刀在轴向和径向的正确位置,又恢复了工件和刀具的静止状态,从而进一步保证和提高了工件牙型角的正确性。这时,再进行精确分头,确定轴向位置。车削第二条螺旋槽的同一侧面,只做径向进给,车至消除切削力为止。反之,如果第一个侧面车至消除切削力而第二个侧面车至尺寸还在切削就退刀,虽然分头是正确的,但测量时螺距可能会出现误差,这就是切削力所产生的误差。只有消除切削力所引起的误差,才能保证尺寸、形状、位置和表面精度,从而提高零件的整体精度
多线螺纹的精度测量和误差修正
多线螺纹除了和普通螺纹一样要测量大、中、小径外,还要对其分头精度(螺距精度)进行精确的测量和修正,这也是多线螺纹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作为梯形螺纹等螺距的螺杆分头误差较大会造成齿合间隙忽大忽小,影响蜗杆、蜗轮的传动精度。怎样测量和修正呢?其测量方法是:首先测量法向齿厚。如果测量两个法向齿厚基本相等,则分别记下其法向齿厚的数值,再测量包含这两个齿的法向齿厚(即两个齿的法向齿厚和一个螺旋槽宽度),记下这个测量值后,再向前或向后移动一个法向齿厚,再测量一次法向齿厚,比较两次测量的结果,得到的测量值误差就是分头误差。可以看出,两次测量都包含两个相同的齿型,其法向齿厚的值是不变的。但两次测量包含的槽却不一样,因为每次都换了一条螺旋槽,所以两次测量的结果不同,这时,我们可以不考虑测量时的操作误差。说明一条螺旋槽较宽,而另一条螺旋槽较窄。在两条螺旋线法向齿厚相等的情况下,组成导程的两个螺距(或周节)则不完全相等。其解决的办法同样用单针进一步对比测量两个螺旋槽,看哪个的测量值较大,说明哪个槽较窄。再测量其所相邻的两个齿厚,找出其测量值较大的那个齿型,那么,该槽的那个侧面就是所需修正的面。有时可能出现两槽的测量值相等,齿厚测量值却不等,说明被测两槽所夹的中间那个齿型较厚,这样就应该修正该齿型的两个侧面。齿厚相等,槽宽不等,应该修正窄槽的两个侧面。假设余量还有0.2mm就应该把它平分在两个侧面上。这样两个齿厚同时减薄,仍然保持相同的厚度,螺距误差也就消除了。总之,在做最后修正时,要根据每条螺旋线的齿厚和槽宽来选择修正位置。
本人主要阐述了梯形螺纹车削的一种新方法,对于传统的车削方法而言这种方法提高了效率和精度,减少了产品的报废率。同时介绍了消除切削力的方法和测量多线螺纹的方法,思路简单,如有错误望请指正,谢谢!
参考文献 王公安主编.车工工艺学(第四版).中国社会劳动保障出版社,2005.6 2 陈海魁主编.车工技能训练(第四版).中国社会劳动保障出版社,2005.6
第五篇:中国民俗研究论文
哈尼族的领婚习俗在该民族家庭和谐形成方面的积极意义
外语系 对外汉语班 20081032102 李兴辉
【摘要】每一个民族都有每一个民族自己独特婚俗的闪亮点,从各民族的不同之处人们可以很好的发现该民族的文化、宗教、制度等的特点,可以更好的帮助人们了解该民族。哈尼族的婚俗也是其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从哈尼族的婚俗上人们也可以了解哈尼族的民族文化的精彩和绚丽。除此,哈尼族的婚俗有许多婚俗仪式,这些仪式在典型的民族习俗背景下形成,留有深深的民族意识形态的烙印,所以透过一些婚俗仪式我们可以很清晰的了解或推知哈尼族整个名族在其他方面具有的明显形态的原因。比如:哈尼族在各民族中尊敬长者和婚姻关系牢固是相对明显的特点,其实着也是和他们的一些婚俗礼仪着着密切联系的。
【关键词】
哈尼族
婚俗
领婚
独特的历史发展和独特的民族内涵使得哈尼族有了自己独特的婚俗礼仪和婚俗制度。一夫一妻的氏族(血缘)外婚是哈尼族基本婚姻制度,哈尼族的村寨,一般都设有专供未婚男女青年社交的场所,称为“扭然”(王清华、史超军著:《云海中的奇婚女性》,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黄昏后,男女青年盛装一新,由小伙子头或姑娘头带领,聚会在扭然里、寡妇家,或村边丛林中幽会对歌,互诉衷情。在红河南岸大羊街一带的哈尼族,若应邀找小伙子的姑娘超过五人,便可举行盛大的酒歌恋爱宴会——“阿巴多”。其场面欢乐,多趣,规矩繁多。经过多次交往,姑娘和小伙子只要情投意合,即可结成“扎哈”关系,即稳定的朋友关系.除此,哈尼族还有着许许多多的奇闻婚俗,我们既然是对它的婚俗仪式进行深入的了解就不能抱着那种“矮子看戏”似的心态去看,必须学会在了解中得到自己独特的看法。繁衍生息于哀牢山中段的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的哈尼族,个支系都有基本相同的婚俗趣事:
龙”与“凤”对歌:“龙”与“凤”对歌,即男女未婚青年对歌,是白宏人的一种婚恋形式。在米索扎(十月年)或其它节日傍晚,村里的年轻人相约到一特定场所,分性别列为两排,中间隔一至几丈,相对站立或席地而坐,各找对象分别对歌。歌词多为传统与即兴创作相结合的“龙求凤”、“鱼戏水”等等,都是通过比喻的手法来表达对对方的爱慕之情。对歌前,男青年准备好红、绿绸帕(布)一块,在对歌中男方寻找到自己理想对象就将绸帕盖在自己心爱的姑娘头卜。如果姑娘乐意受盖,便说明相爱成功。有的当时便请老人帮拍板定亲,待明年来日举行婚礼。如果姑娘拒绝受盖,则返回原地继续对歌,直至姑娘受盖,互赠手镯、银泡等饰物为定情物后,方表明相爱成功。假若与姑娘对歌反复多次,姑娘仍拒绝受盖,男方只好另寻知音。对歌有一定时间限制,到时间还未受盖的姑娘,只好另找场合再寻知音
抢小帽:抢小帽,当“芽约”(小伙子)想寻觅自己的心上人“芽迷”(姑娘)时,就会在姑娘经常出没的路途中守候。小伙子钻入路途边的丛林或能隐蔽的地方,悄悄等待姑娘的来临。一旦姑娘走近自己,便猛然跳将出来抓起姑娘头戴的小帽嬉戏着跑开。姑娘追着‘拼命”地去左抢右抢,小伙子左避右闪,始终不让姑娘抢到,姑娘真真假假地要和小伙子吵起来,以至叫着骂着撵着追打。当然,小伙子是绝不还手的。姑娘以戴小帽为荣。进入青春期后,怕小帽被抢,因此,每个姑娘都备有一至几顶小帽藏于身。当小帽被抢去以后,她们便会在远离伙子的地方拿出另一顶戴上。事后,抢得小帽的伙子便托亲友邀请姑娘在某地某时相会。若姑娘谢绝,亲友便会将小帽奉还姑娘,而个别的小伙子也有不送还的,留作纪念。假如姑娘中意,小伙子便在相约的时间地点弹起了牛腿琴等待姑娘到来,随着琴声唱起动听的山歌,这时,姑娘便会走来随声附合,姑娘与伙子一问一答,相爱之情溢于言表,心越走越近。这时,姑娘便会取下上衣的两颗银纽扣赠给伙子,表示已倾心于他了。
领婚:男方家派出媒人、弟弟或堂弟去女方家把新娘领回来。领婚者到了女方家,新娘却被女伴藏起来了。领婚者绞尽脑汗地商讨对策,不停地与女方家的人交涉,千方百计地要找到新娘。想尽种种办法,通过层层关卡,最后领婚者终于找到了新娘,又经过一波三折,女方家才同意领走新娘。领到新娘返回男方家的路上,领婚者都要高声欢唱,以庆贺领到了新娘:墨江一带的哈尼族娶到新娘后,要请巫师为新郎新娘祝福并驱鬼,完成这个仪式以后新娘才能进男方家的门。进门的时候,新郎高高站在门上,让新娘从底下通过,表示女人要听男人的话;跨门坎时,新娘要右脚先进,左脚后进,这样以后才能儿孙满堂,荣华富贵。新娘进家后,首先要用猪头向灶神和祖先神灵磕头祭奠。第一顿饭要由婆婆陪同新娘进餐,其他人不能参加。红河一带,新娘到了夫家后,先向祖先神位磕头,再向婚宴上的长者敬礼,接着吃下新郎亲自送来的一碗米饭,表示永不变心。在西双版纳,要由婆婆在村口为新娘穿上白色裙子,然后才能进入村子。到了甲方家门口,男方的已婚姐姐剪下三根头发,为新娘洗手洗脚,新娘才能进入大门。婚礼酒宴上,新郎新娘要先吃公鸡肉和猪右前腿,然后给宾客一一敬酒。这时,由会唱哈尼调子的老人来祝福新娘头胎生女儿,二胎生儿子,并劝戒夫妻要和睦相处,白头到老。婚礼的最后是强迫本村年龄较大而未婚的人吃猪尾巴。
特别要说的是,领婚仪式也不是哈尼族独有的,还有彝族等极少几个的少数名族也存在领婚习俗。但是,我们也不可以孤立的看待这些少数民族的婚俗仪式,它们的形成有该民族的特殊文化的背景影响,而它们也从某些方面直观或间接的折射着该民族现实中的某些民族心态。
哈尼族的婚俗仪式其实也是对其现实社会有着深远影响的,通过调查分析,哈尼族的家庭关系是很和谐的,家庭关系中,以长者为尊,晚辈很尊重长辈,也很听长辈的话,在家庭中,夫妻关系融洽,离婚的较少。对比现代社会,在各大城市中,少数民族形态特征基本消失或已不明显,没有特殊 的婚俗礼仪,没有明显的家庭宗族关系,更不会有宗法的束缚。但是现代社会却又很多少数民族社会少有的群太现象:离婚率快速攀升、普遍蔓延,甚至还有了闪婚一族的形成;更离奇的是还有那些专门从事婚姻诈骗赚钱的人,不断的与别人交往,不断的以婚姻为诱饵骗取别人的钱财;还有那些不断出现的虐待老人的匪夷所思的现象;这些现象在民族群太比较明显的哈尼族社会里是绝对不敢想象的事情。
联系哈尼族的婚俗礼仪来看,领婚礼仪不是简单的一个迎婚过程,它包含从哈尼族青年男女开始交往到定亲,再到说媒、迎婚过门,甚至是如果婚姻破裂要举行离婚仪式:男女青年婚前社交、恋爱自由。两人相爱不受父母或他人的干涉。黄昏后,男女青年盛装一新,由小伙子头或姑娘头带领,聚会在扭然里、寡妇家,或村边丛林中幽会对歌,互诉衷情。在红河南岸大羊街一带的哈尼族,若应邀找小伙子的姑娘超过五人,便可举行盛大的酒歌恋爱宴会——“阿巴多”。其场面欢乐,多趣,规矩繁多。经过多次交往,姑娘和小伙子只要情投意合,即可结成“扎哈”关系,即稳定的朋友关系。若双方彼此中意,相约百年,并为父母认可之后,男方托媒人向女方提亲说合,随即上聘迎亲。新娘接到男家,先要向祖先神龛行埋头礼,然后吃下新郎亲手递送的一碗夹生饭,表示永不变心。第二天旭日东升,新娘随同伴娘,携带若干糯米饭回娘家,分送给村里各户血亲,以示铭记血缘祖根。婚后,双方均不再参加社交、恋爱活动。若夫妻感情破裂,不论谁提出离婚,一般由女方退还原聘金即可,有的地方则要履行简单的离婚仪式(要举行简单的仪式;由一中间人主持,男方砍一木片,两侧各砍三道小口,然后将木片破成两半,各拿一片为凭证。有的地方要吃最后一餐离婚饭,吃饭时桌子中间放一根柴,表示从此以后断绝关系)。
这种在现在的一些人看来是少数民族的一些有趣现象的仪式,背面折射出来的现实意义其实才是值得我们去探究的。哈尼族的青年男女可以在婚前自由恋爱,但是恋爱的场合有是有限制的,而且也是采用类似群体式的。这样一方面哈尼族的青年男女之间可以相互监督,另一方面哈尼族的女孩可以在众多的优秀哈尼族男青年中选择自己最倾心的男孩子。还有,哈尼族青年如果双方都倾心,在举行的婚礼上会有许多特殊却意义重要的仪式。比如哈尼族男青年家在娶亲前会邀请本村最有威望的长着和本村父母和孩子都还在的中年夫妇以及一些唱歌好的青年组成迎亲队伍迎娶哈尼族女孩。而且,当迎亲队伍到了女孩家的时候,队伍还必须通过女方家设置的重重关卡,女方家满意后方可带走女孩,但是出村时,村里的青年会刁难迎亲队伍,队伍只能接受不能反抗。透过这种仪式我们应该看到,哈尼族的在意识形态上就有着对长着的尊重,几乎什么大的事情都会邀请有威望的长着去主持或参与。其次哈尼族在婚礼上的仪式有着积极的意义,双方家庭的人员在类似与刁难的迎娶过程中会增加双方的了解,这为男女两家的和谐关系打下基础,因为一般情况下双方都会比较严肃的对待婚俗。另外新娘接到男家,先要向祖先神龛行埋头礼,然后吃下新郎亲手递送的一碗夹生饭,表示永不变心。虽然这样的仪式看起来有点约束,但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哈 尼族普遍的意识形态的对祖先的尊敬,即便是结婚过门后的首要仪式也得祭奠祖先,表示对祖先的尊敬,其次,“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对丈夫的绝对忠心。
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婚俗有其历史形成的落后的一面,许多方面哈尼族的妇女在思想上受到极大的束缚,在行为上受到眼科的限制;但是从积极的一面来看,现实社会中对长辈的尊重和对夫妻双方的理解和忠诚不正是家庭和谐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吗?现在繁华社会的青年男女在恋爱过程中总是强调自由,就希望不要让父母知道或者父母绝对不要干涉,结果随随便便,交友就像换衣服赶时尚一样。交友一天就可以随便抛出“我爱你”,一星期后“我喜欢你”,半个月后“你还可以”,不到一个月就会说“我们分手吧”。这样的交友方式会有坚实的婚姻基础吗?
随后要说的是,哈尼族青年即使婚姻关系差的到了非得离婚的地步了,他们也会有比较浓的民俗礼仪。若夫妻感情破裂,不论谁提出离婚,一般由女方退还原聘金即可,有的地方则要履行离婚仪式(要举行简单的仪式;由一中间人主持,男方砍一木片,两侧各砍三道小口,然后将木片破成两半,各拿一片为凭证。有的地方要吃最后一餐离婚饭,吃饭时桌子中间放一根柴,表示从此以后断绝关系)。不难看出,虽然是离婚,但是哈尼族的离婚仪式也是相当的和谐的,要么女反复退还聘金,要么双方心平气和的吃顿饭,各取一块竹片表示婚姻关系的结束。整个仪式,完完全全是在一种和睦的氛围结束。
总结:从构建社会卞义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哈尼族婚姻家庭习俗在民族习俗中匀起作用,自然生态环境与文化达成了一种平衡,共同形成了一个人、自然、社会统一的和谐状态,发挥着维系这个和谐社会的功能。哈尼族的婚姻家庭习俗及伦理道德,虽然呈现出多元形态,但其主流充分体现了人类生活的共性,对维系‘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当地社会和谐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原因:一是婚姻恋爱的自由度较大。哈尼族的青年男女较少受到感情因素以外其他因素的限制和制约,使婚姻关系更接近其本质,有效地保障了婚姻的质量,减少了婚姻家庭纠纷。二是对离婚问题的排斥习俗,有利于维护婚姻家关系的稳定。三是哈尼族对离婚态度十分开明。哈尼族离婚一般不吵闹,也不结怨,离婚后原夫妻双方仍以朋友、兄妹相称,其开明态度值得提倡。四是哈尼族婚姻家庭习俗有利于促进婚姻家庭关系和谐稳定。虽然少数哈尼族的婚姻家庭习俗始终处在与时代同步发展、演变的不断变动中,但其精神内涵一般都很强调婚姻家庭关系的和谐稳定。从实践的情况看,哈尼族的婚姻家庭关系很少发生矛盾。这也表明哈尼族的婚姻家庭关系一般都很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