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共5则范文)

时间:2020-10-06 13:4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共)》。

第一篇:市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共)

为全面贯彻落实《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国发〔2014〕4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国办发〔2017〕29号)、《甘肃省“十三五”物流业发展规划》(甘政办发〔2016〕107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我市冷链物流行业健康发展、保障食品消费安全,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国家和省上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应用为支撑,以规范有效监管为保障,着力构建“全链条、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的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要,促进农民增收,保障食品消费安全。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创新动力。发挥政府部门在规划、标准、政策等方面的引导、扶持和监管作用,为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问题导向,补齐短板。聚焦农产品产地“最先一公里”和城市配送“最后一公里”等突出问题,抓两头、带中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形成贯通一、二、三产业的冷链物流产业体系。

创新驱动,提高效率。大力推广现代冷链物流理念,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创新经营模式,发展供应链等新型产业组织形态,全面提高冷链物流行业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完善标准,规范发展。完善冷链物流标准和服务规范体系,加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推动企业优胜劣汰,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初步建成布局合理、上下游衔接、管理规范、标准健全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加快冷链物流发展由“自配自用”向“中转外运”转变,普遍实现冷链服务全程可视、可追溯,生鲜农产品和易腐食品冷链流通率、冷藏运输率显著提高,腐损率明显降低,食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努力将嘉峪关市建成全省冷链物流重点集散、配送中心。

二、重点工作任务

(一)健全冷链物流标准和服务规范体系。鼓励大型商贸流通、农产品加工等企业制定高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牵头单位:商务局;

配合单位:发改委、邮管局)研究国家及省上发布的冷藏运输车辆温度监测装置技术标准和检验方法,在市场准入环节明确冷藏运输车辆温度监测装置要求。(牵头单位:工信委;

配合单位:交通局)针对重要管理环节研究建立冷链物流服务管理规范,建立冷链物流全程温度记录制度,相关记录保存时间要超过产品保质期六个月以上。(牵头单位:市场监管局;

配合单位:卫计委、农林局)

(二)完善城乡配送体系建设。加快完善覆盖嘉酒区域的城乡配送网络体系,合理布局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等三级配送节点,搭建城市配送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推进面向全国、覆盖城乡的消费品、农产品及农资配送网络体系建设,引进大型专业化物流企业参与城乡配送体系建设。发挥邮政及供销合作社的网络和服务优势,加强农村邮政网点、村邮站、“三农”服务站等网络终端设施建设,促进农产品的双向流通。鼓励冷链物流企业购置冷藏运输车辆,大幅提升生鲜农产品的冷链运输率。(牵头单位:各区、国际港务区管委会;

配合单位:商务局、农林局、供销社、邮管局)

(三)鼓励冷链物流企业经营创新。鼓励连锁经营企业、大型批发企业和冷链物流企业利用自有设施提供社会化的冷链物流服务,开展冷链共同配送、“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经营模式创新,提高城市冷链配送集约化、现代化水平。(牵头单位:发改委;

配合单位:商务局、市场监管局、邮管局)鼓励冷链物流平台企业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与小微企业、农业合作社等深度合作,为小型市场主体创业创新创造条件。(牵头单位:发改委;

配合单位:商务局、国际港务区管委会、供销社)

(四)推进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鼓励相关企业建立冷链物流数据信息收集、处理和发布系统,逐步实现冷链物流全过程的信息化、数据化、透明化,加强对冷链物流大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大力发展“互联网+冷链物流”,整合产品、冷库、冷藏运输车辆等资源,实现市场需求和冷链资源之间的高效匹配对接,提高冷链资源综合利用率。将相关企业、从业人员等信用状况纳入全市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通过“信用嘉峪关”网站依法公开。(牵头单位:工信委;

配合单位:发改委、交通局、社会治理局、商务局、农林局、国际港务区管委会)

(五)加快冷链物流技术装备创新和应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强化对延缓产品品质劣变和减少腐损的核心技术工艺、绿色防腐技术与产品、新型保鲜减震包装材料、移动式等新型分级预冷装置、多温区陈列销售设备、大容量冷却冷冻机械、节能环保多温层冷链运输工具等的技术引进、成果转化。(牵头单位:科技局)督促冷链物流企业从正规厂商采购或租赁标准化、专业化的设施设备和运输工具。加速淘汰不规范、高能耗的冷库和冷藏运输车辆,取缔非法改装的冷藏运输车辆。鼓励第三方认证机构从运行状况、能效水平、绿色环保等方面对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开展认证。结合冷链物流行业发展趋势,积极推动冷链物流设施和技术装备标准化,推广标准冷藏集装箱,促进冷链物流各作业环节以及不同交通方式间的有序衔接。(牵头单位:交通局;

配合单位:商务局、工信委、邮管局)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冷链物流对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居民消费升级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冷链物流行业的指导、管理和服务,把推动冷链物流行业发展作为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建立冷链物流发展沟通联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冷链物流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推动全市冷链物流健康有序发展。

(二)强化统筹规划。促进建设项目与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充分衔接、对接,支持农村土地流转,盘活土地资源,对符合规划的重点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加大土地供应力度,加快推进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牵头单位:国土局、规划局;

配合单位:建设局、国际港务区管委会)

(三)加大资金投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鼓励流通企业加大投入,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按照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印发的《商贸物流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鼓励地方政府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冷链物流项目建设”要求,努力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建设基金等投入。积极探索新型投融资模式,鼓励政策性和商业性银行与冷链物流企业深化合作,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开发适合冷链物流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牵头单位:发改委、商务局;

配合单位:财政局、金融办、银监局、中国人民银行嘉峪关市中心支行)

(四)推进资源整合。鼓励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合资合作等方式,整合现有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批发市场、冷链物流企业等资源。加快升级改造步伐和配套协作,在物流园区建立大型低温冷链物流中心,并采用现代经营理念和运作模式,提高冷链物流整体质量与效率。引导传统的冷藏运输企业在整合原有资源基础上,通过并购等形式,拓宽物流服务领域,向现代专业低温物流企业转变。(牵头单位:国资委;

配合单位:国际港务区管委会)

(五)加强监督管理。加强监管执法协调联动,推动冷链物流全程有效监管,坚持不定期抽查。依法在车辆进入营运市场、年度审验等环节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查处非法改装、假牌假证、无证运输等违法行为,加强对冷链运输市场的监督管理。强化冷链物流企业信用管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现有信息平台的作用,完善冷链物流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和应用,将企业信用信息归集至省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依法向社会及时公开。(牵头单位:公安局、市场监管局;

配合单位:综合执法局、安监局、运管局、商务局、发改委、社会治理局)

(六)鼓励人才培养。积极促进企业、行业协会、农业产业化合作组织、高校、科研机构间的产学研合作对接,开展冷链物流职业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形成多层次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对大型卖场、连锁超市、批发市场、标准化菜场、物流企业、农业生产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等农产品生产流通领域从业人员的冷链知识技能培训,提升实施冷链物流的组织管理能力,提高冷链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水平。(牵头单位:人社局、教育局)

(七)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推广现代冷链物流理念,加强冷链物流行业调研,结合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强化冷链物流、食品安全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全程冷链生鲜农产品质量的认知度。(牵头单位:各区、农林局;

配合单位:市场监管局、商务局、国际港务区管委会)

第二篇:医药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冷链马甲就目前医药冷链物流现状为大家解析,并分析一下未来此行业的发展:

1、中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现状

(1)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经营规模

据中国医药商业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冷藏药品约占医药销售总额的25%,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市场规模巨大。

(2)缺乏专业化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企业

目前现实中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是由具有药品经营资质的药品经营企业各自承担,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设备也仅限于企业自有的冷库、阴凉库和少数冷藏车,受企业经营区域和规模限制,冷链配送范围一般仅为单个省个别几个地区。

国内迄今尚无专业从事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具有覆盖全国市场配送能力的专业化冷链物流企业。

(3)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运输状况

①运输载体

※自主制冷动力冷藏车;

※保温材料制备的、加冰袋或冰排降温的被动式保温箱;

※安装制冷设备的主动式保温箱(受客观条件限制,采用的企业极少)。

②运输方式 A、近距离(单程200公里以下):

※经营企业自有冷藏车配送,※经营企业自有厢式货车运载被动式保温箱配送,※被动式保温箱委托普通物流公司运输。

B、远距离(单程超过200公里以上):

※药品生产企业自有冷藏车运输(采取此方式的生产企业甚少)。

※生产或经营企业采用被动式保温箱委托普通物流公司运输。

③物流途径

※被动式保温箱委托普通物流公司采用厢式货车的公路运输,※被动式保温箱委托中铁物流的铁路运输,※采用中铁冷链物流专用被动式保温箱的铁路运输,※被动式保温箱委托航空货运公司的航空运输。

④温度监测

※采用冷藏车自备的温度监测设备,由驾驶员监测;

※采用经验证的被动式保温箱,由物流公司承诺在时限内送到收货单位。【随意性大,可控程度低】;

※在同一批被动式保温箱中随机放置数个温度记录仪,到货后回顾性查验。

(4)药品流通行业冷链管理现状

① 冷藏药品经营企业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日渐健全。

各企业根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建立了冷链管理相关的可操作的制度(SMP)和程序(SOP),从药品冷链经营质量管理入手,制定涵盖了冷藏药品的收货、验收、养护、出库发货复核、送货等具体操作标准。

② 冷藏药品经营企业冷链基础设施设备日渐完善。

各企业根据冷藏药品的特性,重视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设置有冷库、阴凉库、常温库、冷藏车、冷藏箱、双路电源(或备用发电机组)等,严格遵守温度要求,确保冷藏药品仓储和运输的安全。

③ 冷链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冷链管理理念落后。

只注重仓储、运输过程的温湿度变化结果管理,忽视了导致温湿度变化的直接、间接因素(如制冷机、库门、冷凝器、电源等)的监管。冷链管理缺乏系统化管理的理念。

※ 冷链管理不注重物流过程,可追溯性差。

即使使用冷藏车送货也只能保证到货验收时,验收员直观地了解药品到货时的温度,在途温度无法即时显示、追溯,更无法得到完整、客观的在途温度记录。在途温度的记录和追溯成为冷藏药品流通环节中的空白。

※ 冷链环境监管技术落后,缺乏实时监管、实时查询和冷链温度追溯的技术手段。

现行制度及所采用的温度检测技术手段其冷链环境监管数据是各企业建立在自觉性基础上的“自我求证”的数据,缺乏科学、客观、公正的第三方监管机制。充其量只能做到根据药品在本企业仓储、运输的温度监测结果,回顾性地判定药品质量合格与否,无法科学地追溯药品在本企业验收入库前的温度状况,更无法获得药品从生产企业成品库出库后的整个冷链储运过程中的客观、可靠的温度数据,即使存在冷链“断链”的事实,也无从知晓。

※ 冷链物流温度保障存在的问题严重

现实中,部分生产、经营企业药品长途运输采用的是泡沫塑料保温箱加冰袋或冰排的被动降温方式。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箱体内温度波动大,受路途远近、环境温度高低、在途时间长短等客观因素影响,采用这种冷链送货方式,货到签收时药品几乎难以达到规定温度要求。

(5)目前国内已经有部分专业经营冷藏药品的批发企业冷链管理理念先进,软硬件水平高,代表了当今中国冷藏药品冷链管理的高水平。

全国各地都有少部分企业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走差异化经营的路子,逐渐积累和形成了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多以经营血液制品、细胞因子、疫苗等冷藏药品为主,所经营的冷藏药品市场份额可达到本地区的40%左右,经营规模达到5~10个亿元左右。

这部分企业采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ERP)进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重在控制过程管理,杜绝人为因素可能造成的任何疏忽;采用RF系统或WMS系统从事验收、养护、出库和库位管理,保证仓储作业的准确性,提高了效率,增强了管理的透明度、真实度;采用《药品冷链仓储环境监管系统》、《药品冷链运输环境监管系统》,保证了冷藏药品在仓库和运输冷藏车中的整个过程温度监测、记录、报警的可靠性,同时可登录第三方监控系统完成远程实时查询、历史数据追溯等功能,保证了药品冷链管理的科学、客观、可靠。

第三篇: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武汉金融业加快发展的意见

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武汉金融业加快发展的意见

武政〔2008〕42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大力促进金融业加快发展,对于推动武汉“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实现武汉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加速武汉金融业发展,把武汉建设成为金融机构聚集、金融市场完善、金融创新活跃、金融服务高效的区域金融中心,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经研究,现就促进武汉金融业加快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对新设或迁入本市的金融机构按注册资本(或营运资金)的1%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最高奖励金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

二、对新设或迁入本市的金融机构购买自用办公用房给予一次性购房补贴,补贴标准为每平方米1000元人民币,最高补贴为300万元人民币,未满3年不得转让出售;租赁自用办公用房的,连续3年按房租市场指导价格每年给予30%的补贴。

各区人民政府和市直各部门要为新设或迁入本市的金融机构购置、租赁适合的办公用房提供便利条件。

三、对新设或迁入本市的金融机构,自开业起3年内,由市级财政部门参照其实际缴纳营业税市级留成部分的50%给予补贴;自盈利起3年内,由市级财政部门参照其实际缴纳所得税市级留成部分的100%给予补贴。

四、在武汉任职的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由市级财政部门按其上一实际缴纳的“工资、薪金所得项目”个人所得税市级留成部分的50%予以补贴,补贴期为3年。

五、金融机构引进或聘用高级管理人员,需解决本市常住户口或本市居住证的,经市人事、公安部门审核批准,按政策解决其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或本市居住证。其子女需在义务教育学校入学的,市、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主动负责协调安排。

六、市外事、公安等部门在权限范围内,对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出国及赴港澳申请,在其上级人事主管部门出具同意意见后予以优先办理;为金融机构聘用的外籍专家申请1至5年有效的多次往返签证或居留许可证提供便利。

七、积极鼓励和支持金融改革创新。积极支持金融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大力支持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对在全国先行先试、为本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

八、市财政部门对上述奖励和补贴资金列入预算予以保障。具体办法另行制订。

九、工商、税务、规划、国土房产等各部门都要增强优质服务意识,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和程序,切实提高工作效率,为金融机构办理登记入驻等各种事项提供“一站式”服务。市人民政府金融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帮助解决金融机构的实际困难,为其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十、本意见适用于金融机构总部或地区总部。金融机构总部,是指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具有法人性质的机构。金融机构地区总部,是指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的区域性分公司(分行),以及直接隶属于金融机构总部单独设立的业务总部、营运总部、资金中心、研发中心等。

本意见所称的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是指获得金融监管部门资格认定,并在金融机构总部或地区总部担任董事长、副董事长、总经理(行长)、副总经理(副行长)、监事长等职务的高级管理人员。由金融机构总部正式任命的隶属于金融机构总部单独设立的业务总部、营运总部、资金中心、研发中心等机构的负责人,视同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

十一、本意见自印发之日起施行,由市人民政府金融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本意见实施前我市制发的有关文件规定凡与本意见精神不一致的,按本意见执行。

二00八年七月二十二日

第四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意见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加快

发展的意见  2014年05月17日

 省政府办公厅川府发〔2014〕30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抓住我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建筑业在推动全省经济发展、吸纳农民工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现就促进我省建筑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建筑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更加突出建筑经济发展质量,改进经营管理方式,提高产业集中度,把建筑业打造成为技术先进的现代产业、节能减排的绿色产业和带动力强的支柱产业。

(二)目标任务。到2020年,全省建筑业总产值超17000亿元,比2010年“翻两番”。建筑业增加值超过4000亿元,进入建筑业强省行列;全省特级资质建筑业企业15家,年产值500亿元以上企业5家,300亿元以上企业10家,100亿元以上企业超过15家,四川建筑业企业在省外海外产值占全省建筑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30%以上,建筑从业人员600万人。

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三)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鼓励企业通过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等形式做大做强,加快培育一批资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管理水平高、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支持非公有制建筑企业发展,坚持权利平等、机

会平等、规则平等,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充分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支持地方优势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形成多点多极发展格局;引导中小企业做专做精,培育一批经营特色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专业企业。支持建筑业企业发挥优势,向上下游产业延伸,形成“突出主业、适度多元”的产业发展格局。交通运输、电力、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要大力支持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企业实现多行业发展。

(四)积极推行工程总承包。积极探索推动施工总承包向工程总承包转变,形成设计、采购、施工、试车一条龙的工程总承包服务能力。制定出台适应工程总承包模式的配套政策措施,并适时在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中推行工程总承包。

(五)大力发展工程中介服务企业。培育和完善建筑市场中介体系,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中介机构,清理和废除妨碍市场统一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行政垄断,促进中介服务企业不断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鼓励工程咨询、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咨询、检验检测等中介服务企业联合重组或互补合作,拓宽服务领域。探索创新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鼓励具备条件的政府投资项目率先推行全过程工程项目管理。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以代建的方式参与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和管理。

(六)推进建筑工业化。加快推进建筑标准化、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积极推动建筑业与建材业相融合,通过建材产品与建筑施工标准化结合,实现建材产品模块化设计、工厂化制造、集成化设计,形成建筑工业化生产和施工。支持建筑业企业提高装备水平。建筑业企业引进大型专用先进设备,可享受与工业企业相同的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以节能环保为导向,加快核心、关键技术领域新技术推广应用,积极研发使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绿色建材,大力发展绿色建筑。

(七)支持发展总部经济区和建筑产业园区。各地要制定引导扶持政策,吸引和推动中央、外省大型建筑业企业在我省设立总部,优先保障企业总部落户所需的生产生活用地。支持中央、外省大型建筑业企业与我省建筑业企业组建联合体,共同参与高端建筑市场竞争。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建筑产业园区,整合装备制造、建材生产、设计咨询、资金物流等要素,引导建筑业企业集聚发展,努力形成建筑经济新的增长极。

三、提升企业综合实力

(八)加强科技创新及应用。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企业通过战略合作、校企合作、技术转让、技术参股等方式,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鼓励企业编制工程建设标准和施工工法,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专有技术。积极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鼓励企业设立技术中心,对认定为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经企业申请,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发生的符合税法规定范围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可再按研究开发费用的50%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企业因技术创新节约投资或提高效益的,建设单位可给予相应的奖励。

(九)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研究出台支持建筑业发展的职称政策,为行业和企业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健全建筑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推动建筑业企业与专业院校合作,着力培养一批企业领导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完善建筑业人才评价标准,在职称评审上向在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倾斜。加强企业职业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建筑业企业应按职工工资总额的2.5%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专款专用。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禁止在工程招投标中压减职工教育经费。对获得国家级工程质量奖、国家级施工工法或3项以上“天府杯”金银奖的项目负责人,可不受学历、资历、论文数量等限制,破格申报参评相应专业技术资格。开展建筑企业职工队伍的全员培训和劳动技能竞赛,在建筑施工现场建立农民工业余学校,不断扩大农民工技能培训规模,提高农民工劳动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十)创新经营管理模式。鼓励企业开展管理创新,提高集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水平。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企业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探索管理、技术、资本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有效方式,调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技术骨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革建筑劳务用工方式,鼓励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发展自有的技术骨干工人队伍。推动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相融合,加快建立高效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管理效率。

四、加快“走出去”发展步伐

(十一)积极拓展省外海外市场。支持建筑业企业跟踪国内外投资热点,围绕重点区域、重点专业领域和重点工程项目“走出去”发展,拓展市场空间。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可以依托政府驻外办事机构,与当地构建区域间的协作关系,通过各种方式宣传推荐我省建筑业企业,为企业参与公平竞争、开拓省外市场提供优质服务。鼓励符合条件的我省建筑业企业申报对外承包工程资格和援外成套项目实施企业资格,努力争取国外工程承包和国家援外工程项目,带动我省设计、咨询、施工、监理以及建筑材料、装备制造等企业“走出去”发展。各级住房城乡建设、商务、外事、公安、财政、税务、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要积极为建筑业企业境外发展做好服务。

(十二)落实扶持政策。积极运用国家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和四川省外经贸区域协调发展资金,对我省建筑企业开展境外承包工程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对建筑业企业承包工程项目避免双重征税,企业所得税按现行国家、省关于跨地区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办法缴纳。各地可结合自身财力状况,安排一定资金支持与鼓励企业承接省外工程项目。对境外承包项目工程项下符合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国产设备、原材料出口,及时办理出口退税。鼓励各级金融机构对承包境外工程的建筑业企业实行授信额度差别化管理,对实力强、信誉好的企业承包项目提供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外汇周转贷款。对开展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的企业在评优晋级方面给予倾斜。评选各类先进时,同等条件下对在境外省外承包工程的企业、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总监予以优先考虑。境外获得的各项荣誉,在本省参加招投标资格审查时予以优先认可。境外承包工程年完成营业额超5000万美元的企业,在资质升级和增项时予以支持。对境外从事工程经营管理的人员,在职称评定、执业资格认定等方面予以支持。

五、提高市场监管水平

(十三)建立健全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立全省统一的建筑业企业、人员和项目管理信息平台,加大工程项目信息公开力度,完善信用信息采集、报送、发布、查询制度,实现全省建设市场信用信息互通、互认、互用。建立信用奖惩机制,将信用信息与招投标、资质审批、评优评奖、工程担保等挂钩,提高失信成本,营造依法守信的建筑市场信用环境。积极培育工程担保市场,加强对担保机构的资信管理,健全担保机构备案、保函等制度,充分发挥工程担保调节和规范市场的作用。

(十四)规范招投标和工程造价管理。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招投标监管,完善招投标竞争机制,提倡优质优价和综合最优价中标,引导企业良性竞争。坚决遏制和打击围标串标、转包、挂靠和低于成本价报价等违法违规行为。分行业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工程造价信息系统,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工程造价机制。

(十五)完善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严格落实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主体责任,健全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规范执业资格人员从业行为,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加快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数字化监管系统和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考核系统建设,大力推进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强化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监管效能。

六、优化建筑业发展环境

(十六)加强组织领导。全省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建筑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工作目标,制定落实扶持建筑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深化行政管理和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各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制定、落实行业发展规划,加强协调服务和指导;审计机关要加强对各项扶持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积极支持配合,形成推动建筑业加快发展的合力。

(十七)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开放有序、公平竞争的建筑市场,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十八)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建筑业企业将建筑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建筑业企业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取得的收入,符合条件的,按规定免征营业税。建筑业企业在境外提供建筑业劳务,暂免征收营业税。行业主管部门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明确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质量保证(保修)金、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的比例,任何单位不得擅自设立除此之外的其他保证金,并不得随意提高上述保证金的比例。建筑业企业可采用银行保函和工程担保函作为保证金缴纳形式。建立工程款结算、协调、仲裁和清算约束机制,研究制订投标保证金、投标保证金联保、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区域统筹、保证金信用浮动等制度,减轻企业资金压力。治理规范各类涉企收费、评比达标表彰、向企业要求捐赠和赞助行为,控制各类涉企检查行为。

(十九)维护从业人员合法权益。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依法规范建筑业企业用工行为,推行建筑业务工人员实名制。健全建筑业工资保证金制度,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将农民工工资与工程材料款相分离,实行农民工工资由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直接发放办法。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工伤保险办法,探索推行建筑施工企业以工程项目为单位的工伤保险参保缴费方式。积极改善建筑业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建筑业农民工向现代产业工人转变。

(二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对符合政府鼓励引导条件的建筑业企业和项目,在安排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外经外贸、节能减排、人才引进与培训等专项资金方面予以扶持。建筑业企业晋升特级、一级资质,创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技术研发中心、发明专利、标准、施工工法获国家认定,在境外承包工程年外汇收入达1000万美元以上或在国内外资本市场成功上市的,各地可制定政策给予激励。

(二十一)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建筑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建筑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创新融资性担保方式,支持以建筑材料、工程设备、在建工程和应收账款等作为抵质押的反担保形式,引导保险机构和银行合作开发适合建筑业特点的应收账款信用保险和质押贷款。支持主营业务突出、实力较强的建筑业企业进入融资性担保行业。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14年5月17日

第五篇: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壮大中心城市促进城市群快速发展意见的实施方案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壮大中心城市促进城市群快速发展意见的实施方案

各县、区政府,开发区,市政府各部门: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城市有了很大发展,但仍然存在城镇化水平偏低、城市规模偏小、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我市经

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人口和产业集聚的目标,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壮大中心城市促进城市群快速发展的意见”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竞争力为核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中央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机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紧紧围绕加快壮大中心城市这一主线,加强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管理,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发展中心镇和其他小城镇,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切实提高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努力把××*建设成为辐射带动能力较强、富庶文明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海休闲圣地。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引领原则。坚持规划优先、规划先行,加快构建新型城市体系,推进城乡区域规划一体化,深化各项专项规划,加强各类规划衔接,优化区域人居、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等布局,创新区域规划编制管理体制,提高规划设计管理水平,确保规划的超前性、科学性、综合性、权威性。

——坚持统筹协调原则。处理好推进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的关系,认真贯彻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把推进城镇化与优化城乡经济布局、调整城乡利益关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城乡互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处理好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合理利用资源,促进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管理城市,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坚持改革创新原则。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思路,推进城市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新区、产业聚集区等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体制机制创新,联动推进土地、户籍、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综合配套改革。

——坚持突出特色原则。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科学确定城市性质,建设特色城区,发展特色产业。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注重历史文物古迹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利用,创建既有地方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现代化城市。

——坚持主城区与小城镇建设兼顾原则。处理好扩大主城区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关系,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科学规划,适度扩张主城区,同时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建设小城镇,通过小城镇建设把城乡紧密结合起来,把小城镇建设成为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

三、主要目标

——经济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全面扩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培育港口经济等新的增长点,壮大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构建城市扩张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确保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0亿元、财政收入15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年均提高8%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等目标,并力争有较大的突破。

——中心城区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功能,拓展城市空间,到2013年实现城市区控制面积达3351平方公里(包括三区、两县)、户籍人口达198万人、城镇化率达50%以上。完善城市规划,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质,初步形成富庶文明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特色。

——小城镇建设水平逐步提高。逐步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发展壮大城镇经济,走集约化、生态型发展的路子,建设一批重点镇和中心镇,到2013年初步形成功能较完善、布局合理、结构协调、规模适度的城镇体系。

四、工作重点

(一)构建中心城市发展格局

1.搞好城镇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工作。着眼于环渤海地区、京津冀城镇群区域发展,本着区域和城乡统筹、以人为本以及生态优先的原则,启动编制××*市域城镇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科学合理确定市域城镇空间布局体系,同时对中心城市空间及产业发展进行专题研究。实施中心城区“西移北进”两大主体战略,向西部滨海地区和内陆纵深地带扩展,4+2”大都市区,拉大中心城市发展框架,完善城区功能,提高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和生产要素聚集能力。

2.积极推进行政区划调整。按照“4+2”组团发展需要,适时调整行政区划。

3.加快新区建设进程。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

市功能定位和用地布局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方位筹措资金,启动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快北戴河新区的建设进程,使之成为继曹妃甸、沧州渤海新区之外的河北省第三战略增长极。

4.加大县城规划建设力度,提升县城建设发展质量。按照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要求,高水平编制县城规划,合理安排空间布局,突出地方特色。合理布局产业园区,实

现园区建设与县城发展相互协调。要立足滨海地区的协调发展,以建设卫星城区和未来中心城区重要组成部分为目标,强化与其他四组团的交通联系和产业分工,壮大经济实力,扩大城区用地规模,提升县城品质。卢龙县城和青龙县城,要以龙城工业园和县城工业园为依托,尽快形成产业与人口的集聚效应,加大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力度,加强与滨海地区的交通联系,力争早日建成××*市域中、北部具有一定辐射带动能力的中心城镇。

(二)推进产业聚集

5.按照“发挥优势、合理布局、分类指导、适度超前”的原则,充分依托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突出重点,优先发展具备一定条件的产业聚集区,积极谋划一批较大的产业聚集区,有序推进产业聚集区建设。在支持产业基础好、具有知名品牌并形成较大产业规模的乡镇设立产业聚集区。凡新建或搬迁企业原则上全部进区。

6.突出重点,梯次推进。围绕壮大中心城区,发展中小城镇。到2013年,全市产业聚集区主营业务收入1600亿元以上。加速推进产业聚集区建设。重点培育12个产业聚集区,其中,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亿元以上2个,即××*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产业聚集区;100亿元以上4个,7.着力建设“五个一批”。按照 “一个中心、三个基地”的产业定位,围绕打造以旅游业为统揽的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做大做强休闲旅游、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建设一批以重型装备、汽车零部件、船舶修造、高速铁路设备、冶金专用设备等为主的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建设一批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以休闲度假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旅游业聚集区;建设一批以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与环保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建设一批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体、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目的的现代物流产业聚集区;提升一批以玻璃、粮油食品加工等为主的传统产业聚集区。

(三)合理调整土地用途

8.调整基本农田布局,增加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按照“4+2”都市区的布局构想,结合××*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将基本农田从未来发展的中心城市建设用地中调出。同时,按照中心城区(4+2组团)的发展规模,重新核定建设用地指标。

(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9.完善配套支撑条件。加快中心城市通信、水、电、路、气、污水及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切实保障城市发展的需要。努力实现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壮大中心城市建设相协调,城镇服务体系建设与中心城市发展相配套,不断增强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五、政策措施

(一)理顺行政管理体制

10.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网上审批、并联审批和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制,提升镇街办事服务中心和招投标中心建设水平,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和有效的监管调控机制。完善企业服务长效机制,梳理整合创新经济扶持政策,创新建立综合考评制度。尽快理顺北戴河新区管理体制,研究探索在北戴河新区设立国土、环保、规划分局,按照中心城区的管理办法,实行对整个城市规划区土地使用和各项规划建设的统一管理,统一配置城市资源和基础设施,实现整个中心城区的统筹协调发展。

(二)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11.加大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力度。适时调整户籍政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行按居住地登记户口,促进人口的集聚和合理、有序流动,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凡已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具有合法固定住所和稳定生活来源的人员及与其共同生活的配偶、父母、子女,自愿在城区落户的,均准予落户。政策扶持的重点是引进人才和投资者,以此推动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鼓励智力移民、投资移民,对外来投资者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引进的人才,允许其本人、配偶、父母、子女随调、随迁。设立“人才集体户”,凡愿意到城市市区工作或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允许先落户后就业,其户口可直接落在公安机关设立的“人才集体户”,到各县(市)工作或创业的,其人事关系及档案可以由市人才交流中心代理。

12.鼓励和引导农村居民向城区集聚。鼓励农村居民到城区购房并落户。凡在市区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内,人均耕地少于0.2亩(含“城中村”),或累计被征用土地已达到实际面积的60%以上,或2013年前计划征用土地达到前述比例的行政村,依法撤销村建制,并按有关规定建立社区居委会。撤村后,5年内可继续享受适用于农村居民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就业、社会保障、就医、入学等方面享受与市区居民同等待遇,并承担相应义务。

(三)实现社会保障一体化管理

13.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扩大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切实加快社会保障水平“同城同待遇、城乡均等化”的进程,力争到2013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五大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联动机制,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巩固和提高城镇“三无”人员的集中供养水平,积极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加强困难救助和就业帮扶,发展慈善事业。加快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分配,加大普通商品房、安置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开发建设力度。

(四)加大投融资力度

14.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市场融资力度,通过服务承包、管理合同、租赁、bot(建设—运营—转让或移交)、bt(建设—转让或移交)、特许经营、boo(建设—拥有—运营)、股份剥离(民营化、股份化)等各种方式,吸引包括民营企业和个人资金在内的一切社会资金以及外资,用于城市供水、排水及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道路、集中供热、供气、公共交通等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可以通过拍卖或协商的方式出让给具有资格的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打破地方、行业、部门和国有企业垄断,全面放开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经营和管理市场,促进竞争,提高建设和经营管理水平。

(五)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步伐

15.创新行政执法体制。在现有城市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从体制上、源头上改革和创新行政执法体制,推动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着重解决行政执法中存在的多层执法、多头执法、执法扰民等问题,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相适应的统一、规范、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

16.全面实施综合行政执法。加大在市区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力度,要以市区城市管理为突破口,将与城市管理有关的行政执法职能进行调整综合,按照政策制定职能与监督处罚职能相对分开原则,通过撤并执法机构、调整职能等方法,将有关部门的全部或部分行政处罚职能相对集中,由市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统一行使。对尚未纳入综合行政执法管理的部门的执法职能和由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执法职能,结合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机构改革以及事业单位改革,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进一步整合归并执法机构和行政执法职能,成熟一块,纳入一块,逐步将现有的市场管理以及其它适合综合行政执法的领域的行政执法职能纳入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行使,全面实施综合行政执法。

17.大力推进中心城区有机更新。坚持以整治带开发、带建设、带改造、带保护、带管理,不断创新城市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中心城区城市形态、街道建筑、自然人文景观、城市道路、城市河道、城市产业和城市管理的有机更新。加快实施“三年大变样”工程,加大城市绿化建设力度,到2013年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有较大提高。科学实施城市亮化美化工程,推进“城区立面”更新美化,整治和规范市场秩序、交通秩序,着力解决“脏、乱、差”等问题,进一步改善城市街容市貌。

(六)加快城中村改造,积极推进农民市民化

18.加快“城中村”、“城郊村”改造。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因城市规模扩张而带来的“城中村”、“城郊村”改造问题。改造的核心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要通过农民市民化、就业多元化、保障社会化、管理社区化,推进农村村委会向社区居委会转变,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转变,农村经济组织向城市经济组织转变,农村村落向城市社区转变。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和“改造、整治、控制”的思路,编制城中村改造整体推进方案,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城中村改造,把城中村区域改造成为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美、城乡协调、社会文明、管理科学的现代化新型城市社区。

19.妥善安置农村被拆迁人员。对农村被拆迁人员,鼓励其采取货币化安置或公寓式安置的形式。实行公寓式安置的,在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内进行统一规划选址、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配套,并实行社会化的社区管理。其建设用地按成本价出让。安置面积应区别不同情况分类分档处理,农户可自主选择等面积安置方式或按人均面积标准安置方式。选择等面积安置的,等面积部分按成本价优惠出售,超出部分按市场价出售;选择按人均面积标准安置的,人均面积标准以内的部分按成本价优惠出售,超出部分按市场价出售;单人户未达到安置房最小户型的,按最小户型提供住房,现住房面积或人均面积标准以内的部分按成本价优惠出售,超出部分按略高于成本价的价格出售。

(七)着力推进城乡区域一体化

20.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抓紧编制全市小城镇规划。推进镇村规划编制,完成重点镇及规划中心镇控规,实施集中迁并村规划,完善新民居示范村规划,探索城乡建设用地统筹途径,建立城乡一体化规划实施机制。2009年确定重点发展的小城镇体系,2010年基本完成重点镇的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统筹小城镇建设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既要体现特色,又要服务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突出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和改善生活条件这个主题。2013年基本建成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完备、集聚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镇,镇区人口规模达到2-3万人。逐步把重点镇建成对农村起辐射带动作用的中心镇,全市初步形成主城区—中心镇—农村的梯次结构。加快组建镇级规划建设管理机构,明确职责,改变小城镇规划建设无机构、无人员、无经费的现状。

21.统筹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制定和实施小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明确市、区、镇三级政府权利和责任,规范建设项目提出、建设和管理流程。加大对小城镇基础设施投入,着重支持道路、供水、供气、园林绿化、垃圾处理、抗灾防灾等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卫设施建设,促进供水、供热、供气等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畅通城乡人流、物流,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优化线网布局,改善行政村“村村通班车”状况,提高城乡客运班车通达深度和服务水平,实现城乡公交快速直通。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采取将相连的几个镇捆绑,向社会发包,委托专业管养单位管理的办法,加强小城镇市政基础设施的管养。实施扩权强镇、新民居建设、生态文明村建设等工程,积极开展新民居试点,年均提升城镇化率1-1.5%。

22.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事业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均衡发展。落实和完善就业政策,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网络。进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改善农民工劳动条件,扩大农民工工伤、医疗、养老保险覆盖范围。

六、组织领导

(一)充分认识加快壮大中心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加快壮大中心城市发展,是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关键和突破口,是探索我市科学发展的一项综合改革和实验。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耐心细致地做好各项工作,精心规划,分步实施,抓出成效,确保各项改革政策的落实。

(二)建立协调机制。市政府建立由有关部门参加的加快主城区建设的协调机制,进行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本实施方案要求,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市城乡建设局作为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日常协调工作。各区县也应建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制,实行统一领导,专人负责。

(三)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委员会的作用,保证城镇化发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建立城镇化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建立科学的城镇化评价体系。

全市上下要形成合力,加快城镇化发展。各级各部门要密切配合,服从大局。市直各有关部门、各县(区)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意见,确保城镇化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oo九年十二月十日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壮大中心城市促进城市群快速发展意见的实施方案

下载市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