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MR的T2WI序列在颅内血管性病变的作用探讨论文
颅内血管性病变的常规诊断方法是CT扫描,其临床敏感性和特异性一直难以达到最佳水平,存在一定局限性,使突破这一限制成为可能。本院对102例颅内血管性病变患者进行MR常规序列和GRE-T2*WI扫描,探讨GRE-T2*WI序列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2012年3~11月收治的102例颅内血管性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表现诊断和CT扫描确诊为颅内血管性病变,其中,男55例,女47例,年龄40~82岁,平均(61.3±11.3)岁。病理类型:蛛网膜下腔出血3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35例,脑梗死继发性出血19例,外伤8例,动脉瘤7例。
1.2 研究方法
1.2.1 MRI 采用Philips Achieva 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所有患者均行MR常规序列(T1WI、T2WI、FLAIR)和GRE-T2*WI序列扫描。参数设置,①T1WI:TR/TE=690 ms/15 ms,矩阵192×256;②T2WI:TR/TE=4200 ms/90 ms,矩阵192×256;③FLAIR:TR/TE=11 000 ms/135 ms,矩阵256×256;④GRE-T2*WI:TR/TE=570 ms/23 ms,矩阵256×256。上述所有序列层厚5 mm,层数20,层间距为默认值,扫描时间为2 min 37s。患者取仰卧位,头先进,完成自颅顶至颅底的扫描过程。
1.2.2 CTA 使用Philips 16排螺旋CT机,参数设定:层厚1.25 mm,螺距0.938,重建间隔0.625 mm,扫描时间3~5 s,速度0.5 s/r,重建时间0.5 s,采集矩阵512×512,重建矩阵1024×1024,显示矩阵1024×1024。扫描条件:电压120 kV,电流250~300 mA,专用单筒高压注射器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80~100 ml,注射速率3.0~4.0 ml/s,延迟时间18~21 s。扫描完后将原始数据传至Adw 4.1工作站,使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技术进行图像重建。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经CTA诊断,102例患者共有133处病灶,MR的GRE-T2*WI序列扫描均有显示,病灶检出率为100.0%,而MR常规序列共诊出71例患者共95个病灶(占71.4%),GRE-T2*WI序列诊断结果显著优于常规序列(P<0.05)。31例患者共38个MR常规序列未检出病灶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慢性期11例(15个病灶),高血压性脑微出血12例(14个病灶)以及脑梗死继发性出血8例(9个病灶)。讨论
3.1 MRI的发展及其常规序列的局限性
目前头颅CT和腰椎穿刺是临床诊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血管病变的主要途径,但均有其局限性。CT的影像机制主要为X线穿透人体不同组织结构时,衰减的程度不同,所产生的组织对比效应。其诊断质量受X线所穿过的组织厚度和组织衰减系数的影响,临床诊断上缺乏高特异性和敏感性。而腰椎穿刺作为一种有创治疗,易引发患者的负性情绪,不能被广大患者所接受,临床普及困难。而MRI的深入发展,可为颅内血管性病变的诊断提供更为简便、舒适、可靠的方法。各项研究结果显示,MR常规序列中出血信号复杂,难以给出可靠判断[5-6]。本研究也发现,MR常规序列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慢性期、高血压性脑微出血以及脑梗死继发性出血等胃出血或慢性病灶的诊断能力较差,临床在诊断颅内血管性病变方面缺乏足够的敏感性。
3.2 GRE-T2*WI序列的诊断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GRE-T2*WI序列的诊断优势主要体现在出血性颅内疾病的敏感性上,分析如下。
3.2.1 GRE-T2*WI序列的诊断特点 梯度回波是一种利用梯度场的方向切换产生的MR回波信号,其序列具有以下特点:①小角度激发,固有信噪低;②对磁场不均匀性敏感,血流常呈现高信号,适于出血性病变的检测;③容易产生磁化率伪影,尤其是在气体与组织的界面上。
3.2.2 GRE-T2*WI序列的诊断优势 ①对脑内微小病灶有较高敏感性,尤其是微出血。脑内微出血常发生在丘脑、大脑皮质、基底节、脑干及小脑等部位,临床无明显症状,发病隐匿,在MRI应用于临床之前,很少受到重视。但脑内微出血是脑血管病变的前兆,其早期发现利于患者对各种严重性血管病变做早期预防和针对性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微出血患者引发的GRE-T2*WI序列信号日益受到重视,GRE-T2*WI序列有望发展为脑微出血诊断的金标准[7]。②对急性期和慢性出血性疾病都有较高敏感性[8]。GRE-T2*WI序列对去氧血红蛋白、含铁血黄素、正铁血红蛋白等顺磁性的出血产物和脑实质间形成的微小梯度场非常敏感。在氧合血红蛋白演变至去氧血红蛋白的急性期,以及含铁血黄素的形成和沉积的慢性期,GRE-T2*WI均有高信号,不受发病程度或发病时间的干扰。
综上所述,GRE-T2*WI对急、慢性和微小颅内差异出血性血管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其颅内血管性病变总检出率优于MR常规序列。
[参考文献]
[1] 刘国荣,刘绥杰,李月春,等.磁共振液体反转恢复序列、梯度回波T2*加权像、质子密度加权像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价值[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2,6(2):1-6.[2] 王强,王荣福.PET/MRI新技术应用研究进展[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1,20(3):425-430.[3] 李梦颖,代光政,李智勇.动态增强MRI在肺癌的预后及放化疗疗效评价中的研究进展[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2,21(4):781-786.[4] 吴静,顾志强,李润涛.梯度回波T2加权序列诊断脑微出血79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5):94..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1.中国临床研究,2011,24(9):781-783.[7] 卢光明,张龙江.应重视神经影像学新技术在重大脑血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3(8):673-674..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3):309-312.
第二篇:执业护士护理论文指导:颅脑手术后并发颅内血肿的观察与护理
颅脑外科病人术前多伴有颅内压增高、脑血流改变、内分泌和水、电解质紊乱等复杂的病理生理改变和神经功能障碍,降低了对手术的耐受性,加之开颅手术时间长、损伤重、术中出血多导致对病人的打击远远超过一般外科,使其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危险性明显增高,其中颅内血肿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术后如能加强观察和护理,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妥善医疗,可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使病人转危为安,尽快渡过手术关。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共有154例开颅手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24例,男76例,女48例,年龄15~72岁。发生血肿7例,占4.5%.其中发生于扩大的翼点开颅术后2例(硬膜外);高血压脑内出血清除后血压持续升高致再次出血3例;凝血机能差者1例(硬膜下);外伤性脑挫伤、硬膜下血肿清除后1例(硬膜下)。2例较小的血肿在CT复查时意外发现,经密切观察、保守治疗效果较好;3例行血肿清除术痊愈出院,1例突发脑疝,在行开颅探查过程中死亡;1例老龄高血压患者因脑血管硬化加之体质太差,家属不同意手术清除血肿而死亡。
2临床表现
血肿常发生于术后24~48内,半数以上在12h内,2/3在3d内,临床特征为急性颅内压增高。
2.1幕上血肿可表现为:意识状态恶化;头痛出现或加重,但老年、小儿不明显;出现术前和术后即刻均没有发生的神经系统症状,如偏瘫、失语等;瞳孔散大,表明已发生小脑幕切迹疝。
2.2幕下血肿亦首先表现为意识障碍,头痛明显且多伴有呕吐,常很快呈现呼吸减慢、节律不规则等脑干受累症状。
3病情观察
3.1意识状态的观察
意识状态改变是术后病情恶化的早期信号,大多因颅内压增高导致脑供血障碍、脑疝或脑干受损。通常采用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记分法,根据患者睁眼、言语及肢体运动三方面综合记分,3~8为重型、9~12为中型、13~15为轻型。记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麻醉清醒后立即记录,作为以后比较的基础分;(2)意识改变较突然,术后早期15~30分钟记录一次,稳定后间隔时间可适当延长;(3)镇静药干扰意识观察,故应慎用;(4)失语、肢体运动障碍影响动作的完成,应予以鉴别。如果病人原来神志清楚,突然遗尿并逐渐转入嗜睡状态或经过一度严重躁动不安后,突然转入安静昏睡状态都提示病情恶化。
3.2生命体征的观察
颅内压增高的急性期可伴有生命体征的特殊改变—血压升高、心率徐缓、呼吸减慢,即Cushing氏反应。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后若出现此反应应考虑继发血肿,而且说明颅内压已重度升高。
3.3瞳孔的观察
术后颅内血肿,特别是幕上血肿,发展到一定程度,即会出现小脑幕裂孔疝,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为其特征,分析瞳孔散大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正常瞳孔直径为2.5~4.5mm,双侧等大正圆,若相差大于0.5mm,则对诊断有意义;(2)瞳孔散大绝大多数出现于病变(即脑疝)同侧,偶可在对侧;(3)脑疝引起的瞳孔散大伴有意识障碍和对侧肢体瘫痪;(4)手术对动眼神经的损伤可引起瞳孔散大;(5)眼球损伤、应用某些升压药可引起瞳孔散大,应予鉴别。
3.4颅内压的观察
高颅压时除有Cushing氏反应外,腰穿压力在1.96kPa以上(侧卧位),站立与平卧时,头痛无明显改变,颅内压的进行性升高常出现在临床恶化之前。
3.5引流液及伤口的观察
颅脑手术后常在术区脑内、脑室内、硬膜外放置引流管。当有脑脊液混杂时,血性引流液可很多,但并非真正的出血;另一方面,有血肿形成时,引流却往往不能奏效,故不能根据引流量诊断或排除血肿形成,疑有后颅凹血肿,应查看伤口张力,因枕部的骨板多在开颅时咬除,有血肿时局部张力较高。
4护理
4.1当在临床观察中疑有血肿形成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在最短时间内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施行血肿清除术。
4.2术后要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正常呼吸功能,呼吸道阻塞会加重脑缺氧和脑水肿,导致脑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和加重颅内血肿与颅内高压。对于嗜睡、咳嗽反射灵敏的病人,应鼓励并辅助病人有效地咳嗽排痰,可采用指压胸骨切迹上方气管、雾化吸入与翻身拍背等办法,但要注意避免剧咳;对于不能自行咳痰的病人,应给予吸痰,每次吸痰不宜超过15s,痰液粘稠者,可雾化15分钟后吸痰效果最好;对于已出现病理呼吸等生命体征改变者,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利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4.4根据医嘱按时按量准确使用脱水剂等药物,正确记录24h出入量及脑脊液量,床头抬高20.~3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给予氧气吸入,高热者,积极降温,避免用力排便、咳嗽等增高颅内压诱因,对于突然躁动不安的病人,不能单纯地约束病人,而是要认真查找原因,颅内高压、膀胱过度充盈、大便干结引起的强烈排便反射、冷、热、痛、痒等颅外因素均可致病人烦躁,然后要积极处理好这些问题。
4.5加强对引流管的护理
颅脑术后各种引流管护理非常重要,一定要保持引流通畅,头部活动范围应适当限制,避免牵拉,更换时注意无菌操作。
4.5.1脑室引流时引流袋悬挂于床头,高出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早期要特别注意引流速度,切忌引流过快过多,每日引流量以不超过500ML为宜。注意观察脑脊液的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天可略带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若术后脑脊液中有大量鲜血,或颜色逐渐加深,常提示脑室内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最多不超过5~7天,过久可致颅内感染,拔管前一天应夹管,观察有无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
4.5.2创腔引流
颅内占位性病变手术摘除后,于创腔内放置引流管,目的在于引流手术残腔的血性液体及气体,减少局部积液或形成假性囊肿的机会。引流袋放在与头部创腔一致的位置,以保持创腔内一定的液体压力,避免脑组织移位,术后48小时后,可将引流袋略为放低,以引流残留液体,使脑组织膨起,减少局部残腔。与脑室相通创腔引流,应适当抬高引流袋,一般于术后3~4天拔除。
4.5.2硬膜下引流术后采取头低脚高位向患侧卧,以利引流,引流袋低于创腔,不宜使用强力脱水剂,也不过分限制水分,以免影响脑膨隆,术后3天可考虑拔管。
4.6做好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
嘱患者卧床休息,要告知患者及家属与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使其消除焦虑和恐惧心理,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特别是不能随意拉扯引流管与剧烈活动,以达到顺利康复的目的。
第三篇: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论文
目 录
内容提要: ·································································································································1
一、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与内涵和表现形式 ············································································1
1、企业文化的定义 ············································································································1
2、企业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1
二、现代企业文化的特征 ··········································································································2
1、速度文化 ·······················································································································2
2、学习文化 ·······················································································································2
3、创新文化 ·······················································································································2
4、虚拟文化 ·······················································································································2
5、融合文化 ·······················································································································2
三、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是企业的灵魂。·············································3
1、企业文化推动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3(1)凝聚功能。········································································································3(2)导向功能。········································································································3(3)励功能。············································································································4(4)约束功能。········································································································4(5)塑造形象作用。·································································································4
2、企业文化促使企业可持续成长 ·····················································································4
3、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网罗人才留住人才的制胜法宝。···········································5
四、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5 参 考 文 献 ·······························································································································7
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内容提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作用非常重大。本文首先从企业文化的定义、内涵和表现形式、内容、特点等方面认识企业文化,并阐述了现代企业文化的特征。接着从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促使企业可持续成长以及企业文化在人才争夺战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结合案例来论证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巨大的作用。
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对新形势下企业文化的研究、运用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营造以人为本、创新为本的企业文化,可以为战略管理提供最有力、最长效的平台。纵观成功企业的发展史,无一例外地都有深厚的自身文化的沉淀。但企业文化又是企业管理中最模糊的领域,也是迄今为止对每个企业来说最具挑战性的一环,它反映在企业的价值观、士气和沟通的方式中,也反映在全体员工的行为习惯中。这说明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构建企业文化,是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但企业文化究竟有何内涵?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有多少内在联系?企业文化究竟会在企业发展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一、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与内涵和表现形式
1、企业文化的定义
什么是企业文化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爱德加.沙因EDGAR.SCHEIN)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企业成员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并教用来育新成员的一套价值体系(包括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等。)
国内学者认为企业文化就是 企业在各种社会活动及经营活动中,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以文明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这包括价值观、道德、精神追求、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等。
企业文化就是在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延续性的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这种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使企业员工彼此之间能够达成共识,形成心理契约。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思想、行为的依据。
2、企业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企业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产生于企业之中的文化现象,它的出现与现代企业管理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密不可分,从管理的角度看,企业文化是为达到管理目标而应用的管理手段,因此,企业文化不仅具有文化现象的内容,还具有作为管理手段的内涵。
首先,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主体意识为主导、追求和实现一定企业目的的文化形态,并不是企业内部所有人员的思想、观念等文化形态的大杂烩。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管理的文化。其次,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有自己的共同目标、群体意识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企业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是企业群体共同认可的,与无组织的个体文化、超组织的民族文化、社会文化是不同的。再次,企业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和企业职工在经营生产过程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离开企业的经济活动,就不可能有企业文化的形成,更谈不上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①企业哲学②企业精神③企业目标④企业道德⑤企业风尚⑥企业民主⑦企业形象⑧企业价值观⑨企业素质⑩企业行为规范等。
二、现代企业文化的特征
1、速度文化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在人才和时间上的竞争。人才流动强度和速度越来越快,新产品的研制时间越来越紧,新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而顾客不但需要产品具有良好的性价比,而且期望通过互联网得到“零”交货期或瞬时服务。这就要求企业的每一个人都要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在管理时间上做到训练有素。
2、学习文化
近十年来,人类的知识大约是以每3年增加一倍的速度向上提升。知识总量在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老知识很快过时,知识就像产品一样频繁更新换代,使企业持续运行的期限和生命周期受到最严厉的挑战。据初步统计,世界上它企业的平均寿命大约为5年,尤其是那些业务量快速增加和急功近利的企业,如果只顾及眼前的利益,不注意员工的培训学习和知识更新,就会导致整个企业机制和功能老化,成立两三年就“关门大吉”!IBM、HP和联想、TCL等企业成功的经验表明:培训和学习是企业强化“内功”和发展的主要源动力。只有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企业每一位员工的学习和知识更新能力,不断调整整个企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才能对付这样的挑战。
3、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就是要让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要深刻理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的理念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游戏规则。从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市场定位、营销计划、人力资源规划到具体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有创新意识,制定和选择多套应变方案。因为新经济的特征之一就是创意经济,根据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在产品、技术和服务上不断创新是现代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
4、虚拟文化
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在企业的各种资源中,无形资产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于有形资产。虚拟文化可理解为通过技术监督局、专利局、互联网和其他媒体使无形资产增值的人文环境,例如企业的知识产权、专利、网页和广告宣传等。虚拟文化使得企业的运作具有法律保障和灵活、柔性、合作、共享、快速反应、高效输出等特点,并为企业带来大量的有形资产。
5、融合文化
现代企业竞争模式从过去的恶性竞争逐步转向既竞争又合作的新型“竞合”关系,要求企业必须不断融合多元文化。这种融合多元文化、合作文化和共享文化的集合,使企业能够突破看似有限的市场空间和社会结构,实现优势互补的资源重组,做到“双赢”乃至“多赢”。在最近两年以来,市场活动中常常可以看到这
样一种情形,某项目如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建设项目,由于规模太大,涉及面广,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独自完成,所以业主先将整个工程划分为若干个子项目分别招标,再将中标的几家企业优化组合,共同完成,只有善于“竞合”的企业才能中标做大。
三、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是企业的灵魂。
1、企业文化推动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最近的研究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国内竞争力研究专家金碚的观点)。
国际著名的兰德公司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企业的竞争力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产品层,包括企业产品生产及质量控制能力、企业的服务、成本控制、营销、研发能力;第二层面是制度层,包括各经营管理要素组成的结构平台、企业内外环境、资源关系、企业运行机制、企业规模、品牌、企业产权制度;第三层面是核心层,包括以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企业创新能力、差异化个性化的企业特色、稳健的财务、拥有卓越的远见和长远的全球化发展目标。第一层面是表层的竞争力;第二层面是支持平台的竞争力;第三层面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从这一结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对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企业文化的内容简单明确,价值观得到组织成员的广泛认同,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的企业实践活动中,企业的主要成员会产生使命感,员工对企业及企业的领导人、企业形象将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这是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内在动力的基础。
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具体体现为其所具有的四大功能:(1)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粘合剂,可以把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的明确、协调一致。企业员工队伍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的根本目标。企业的根本目标选择正确,就能够把企业的利益和绝大多数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企业就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否则的话,企业凝聚力的形成只能是一种幻想。以华为的企业文化为例,华为文化之所以能发挥使员工凝聚在一起的功能作用,关键在于华为文化的假设系统,也就是隐含在华为核心价值观背后的假设系统。如“知识是资本”的假设,“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创造的主导要素”的假设。再如学雷锋的文化假设是:雷锋精神的核心本质就是奉献,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奉献,踏踏实实地做好了本职工作的精神,就是雷锋精神。而华为的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系统保证使这种奉献得到合理的回报。正是这种文化的假设系统使全体华为人认同公司的目标,并把自己的人生追求与公司的目标相结合,帮助员工了解公司的政策;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团队之间、个人与公司之间的相互利益关系。从而形成文化对华为人的行为的牵引和约束。
(2)导向功能。
导向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精神,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基本竞争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企业文化创新尤其是观念创新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而言是首要的。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从1989年~1999年连续10年保持行业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成绩,其内在原因是企业持久的创新能力。该集团提出并实施了“观念比资金更重要”的模式,认为观念是产生生产力和利润的源泉;随着市场的变化发展,该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确立并有效贯彻了重视危机忧患的“末日观念”,以人为本的“人力与人才观念”,以消费者认可为目标的“市场与竞争”观念。在构成企业文化的诸多要素中,价值观念是决定企业文化特征的核心和基础,企业必须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使之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3)励功能。
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和状态。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与激发出来,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各部门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经营能力。例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对员工设定了很高的任务目标,但是在业绩考核方面却不仅以是否实现了目标为标准,而且将指标与去年同期比较,若没有完成指标,会充分考虑造成指标没有完成的原因,是环境因素还是个人问题。如果是个人问题,分析该员工与以前比较是否有较大的进步,并且以正面奖赏的形式对员工在成长的过程中遭遇的挫折进行鼓励。不像有些企业那样员工一犯错误就对其进行惩罚,这样就有效地保护了员工的创新精神。因此通用电气的高指标不仅仅是一种考核标准更是一种激励手段。(4)约束功能。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为企业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对那些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不该做、不能做的行为,常常发挥一种“软约束”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免疫”功能。约束功能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方法,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1995年LG电子(惠州)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各部门内部工作流程及相互协作均无现成的模式,在生产及经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问题。公司各部门仅按自己的业务范围制定规章制度,各辅助部门对生产支援工作缺乏积极主动的意识,员工对经营理念、生产及品质的管理都缺乏完整的概念。针对这种情况,公司开展了“生产早期安定化”SUPERA活动。这一活动为实现公司管理水平、生产效率、产品品质的提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此后,又以品质改善为主题,开展了“96我的提案”活动以及以诊治当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影响品质的问题为目标的全方位的质量改进运动。公司也开始起用新口号——“品质靠你、靠我、靠大家”。经过一年多的品质革新活动,公司产品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同年12月韩国LG电子总部的SUPERA’97TEAM决赛中获银奖。(5)塑造形象作用。
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
2、企业文化促使企业可持续成长
众所周知,物质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但是企业文化却是生生不息的,它会成为支撑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支柱。世界上著名的长寿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都有一套坚持不懈的核心价值观,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现在其核心价值观上,企业成长的可持续关键是它追求长治久安的核心价值观要被接班人确认,接班人又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这样就能使核心价值观在适应技术与社会环境变化的前提下得以继承和延续。近年来,众多企业所提倡的第二
次创业,其目标实际上就是可持续成长。第二次创业的主要特点是要淡化企业家的个人色彩,强化职业化管理,把人格魅力、个人推动力变成一种氛围,形成合力,以推动和引导企业的正确发展。
虽说没有好的企业文化的企业也可以成长,但没有好的企业文化的企业却难以实现可持续成长。没有文化就好像没有灵魂,没有指引企业长期发展的明灯,因而无法获得牵引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文化不解决企业赢利不赢利的问题,文化只解决企业成长持续不持续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企业能否不断长大成为世界级企业,成为长寿公司,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有着密切关系。
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好的企业文化,它就会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最终走进失败的深渊。
国内有好些小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在短期内,由于一些原因,企业经营状况可能会好一些。但是,这种状况不会持久,这些企业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由于没有企业文化的引导,企业就像失去灵魂一样,如一盘散沙一样,最后在竞争中被淘汰。在80年代,陕西省有好几家知名的电器企业,如黄河电器厂。该厂生产的黄河彩电曾经一度畅销,但是由于管理落后,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注重创新,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销声匿迹。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
3、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网罗人才留住人才的制胜法宝。
在当今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人才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取得大量的优秀人才,并留住人才,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是能够推动企业实现升值的人力资本。对这些人才的争夺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跨国公司纷纷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在中国本土企业和跨国企业争夺资源和市场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优秀人才也成为国内外企业竞相争夺的目标。这就使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然而在这个人才争夺战中,“最重要的不是金钱,而是企业文化。”
如果单纯以金钱报酬为标准,只会造成员工没有归属感,频繁跳槽,企业不敢投资对员工进行培训,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对人才成长和企业发展都会造成消极影响。
四、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请看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中国许多“明星”企业很快成为“流星”企业。(2)为什么企业高层与中基层难以达成共识并存在沟通障碍(3)为什么企业在组织变革与流程再造过程中员工感到迷惘、迟疑而不愿跟进,导致变革成效不佳。
(4)为什么企业文化理念与行为严重背离(文化虚脱),为什么中国企业的制度成本高(心理契约的天然缺陷)。(5)为什么企业分权分利就分心。
以上几个问题都是企业没有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造成的。
之所以在过去有好多明星企业成为流星企业就是因为那些企业没有对企业文化给予足够重视,没有建设属于自己企业的优秀的企业文化。他们在短短的几年内,可能效益还不错,但是,它最终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最终导致昙花一现。
在知识经济时代,如果用企业文化对员工进行管理会极大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里,企业高层与中层基层不会难以达成共识,上下层之间沟通是很顺畅的。由于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共同认可的一套价值体系,并且在建设过程中员工都曾参与,因此对员工都有普遍的,很强的引导、约束作用,不会造成员工感到迷惘、迟疑而不愿跟进的情况。另外,也不会出现文化虚脱的现象。由于企业文化的凝聚力量,企业里也不会出现分权分利就分心的现象。
中国著名企业家张瑞敏在’99《财富》论坛前夕对媒体记者分析海尔经验时说:“海尔过去的成功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成功。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应该是价值观。”至于张瑞敏个人在海尔充当的角色,他认为“第一是设计师,在企业发展中如何使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第二是牧师,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实际上,海尔的扩张主要是一种文化的扩张——收购一个企业,派去一个总经理、一个会计师、一套海尔的文化。海尔就是靠自己的一套海尔文化来对员工进行管理的,他扩张时,通过海尔的文化的灌输使被收购的企业起死回生的。利用企业文化这种无形资产来盘活有形资产的。
海尔在1998年的时候,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叫做“吃休克鱼”的说法,就是以无形资产来坚定有形资产的案例,被记入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案例库。张瑞敏在1998年3月登上哈佛大学的讲台,成为华人中第一位登上哈佛大学讲台的人。他当时带去的案例就是吃休克鱼。什么叫吃休克鱼呢?众所周知,关于企业兼并有以下几种方式:资产比较强的企业去兼并小企业的时候,叫做大鱼吃小鱼;技术力量比较强的企业去兼并技术力量不强的企业叫做快鱼吃慢鱼;另外前几年还有一种企业之间的联合,即强强合作,叫鲨鱼吃鲨鱼。海尔的吃休克鱼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对于一个企业,如果无论从设备上,还是资金上都可以,仅仅是管理模式不行,那么这条“鱼”可以说暂时的是一条休克而没有死的“鱼”,不是烂鱼,不是臭鱼,就可以吃。激活休克鱼的方法,就是用文化,用无形资产来激活。海尔成功的在17年的规模迅速扩大的范围上,利用无形资产来盘活有形资产。人们说美国是霸权主义,他们最想做的就是兼并别人,没想到海尔还可以不用钱而是用文化、用理念、用管理模式就可以去兼并别人。这足以见得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一个企业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至观重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企业要长远发展,就必须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有些物质资源也许会枯竭,惟有文化生生不息。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无形的资产和财富。企业文化会极大的促进企业的发展,所以只要做到企业和企业文化的互相协调,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使两者同步运行,建设出一套优秀的企业文化来,一定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美)加雷恩·琼斯, 珍妮弗·乔治(英)琼斯G.R.(琼斯, 加雷思.)转贴于 《管理学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2 ]陈春花《高成长企业的组织与文化创新 》 中信出版社 2004 [3] 王驰 《当代企业文化导论》 湖南出版社 2000
[4 ]祝慧烨 《发现企业文化前沿地带30家中国企业文化优秀案例》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3 [5](英)罗伯·高菲著《公司精神 决定成败的四种企业文化》哈尔滨 出版社 2003
第四篇: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论文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教育科学学院 艺术教育(音乐)2007级 刘静
指导老师 程娟
摘要: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基础教育。素质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要求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得到自由和谐健康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加强音乐的教育已经刻不容缓。音乐教育对健全学生的素质,促进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对于学生道德素质的形成有着很大的作用,将学生的音乐形象与道德渗透有机相结合在一起,净化其心灵,升华其品德。音乐能“丰富想象力、开拓思维、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可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创造力,音乐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素质,美的感染。许多研究表明,音乐对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如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列宁也认为:“音乐是对人们进行教育的有力工具。”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素质教育;音乐教育;重要作用;
Abstract:Quality education in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as the basis of the goal of education.Quality education pays attention to developing students from various aspects of personality and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apability.In quality education in the backdrop, ask every student's quality get free harmonious healthy development.To achieve this goal, strengthen the music education is urgent.Music education to improve student's quality,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huge role.At the same time for the formation of students' ethical quality has great effect, will the music image and moral students organic combination together infiltration, purify the mind, sublimates its character.Music can “rich imagination, development thinking, edify sentiment, enlightened wisdom” can cultivate students' memory, creativity, music by the unique artistic charm to one senuous quality, beautiful infection.Many studies show that music on people's healthy development has very big effect.Such as Confucius said: “prospering in poetry, in ritual, into in joy.” Lenin also think: “music is people to education of emollient tool.” Music education in quality education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Keywords: quality education;Music education;Important role;
引 言
音乐是一种情感教育,寓理于情,以情动人,入情入理,以理育人。音乐艺术教育通过生动的内容、优秀的音乐旋律,鲜明的音乐形象潜移默化的达到感染人、教育人的目的。然而素质教育的意义目标则是培养、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综合素质。它以促进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为培养目标,以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根本途径,以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为显著特征。然而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中音乐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部分,音乐教育促进人向完美发展,提高人的审美价值。成功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音乐教育的概念以及特征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及特征
“素质”一词成为教育理论界关注的话题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它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影响下,教育工作者通过各种有效的教育途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精神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天赋条件,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能力,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指导原则。素质教育的本质,在于恢复教育的本来意义和价值,及养成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以开发受教育者身心中所潜在的各种能力,以完善和全面提高新一代合格公民具备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强调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实质。素质教育对于发展教育和科学,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素质教育中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科学素质教育、身体心理素质教育、人工劳动技能素质教育等。素质教育的发展能使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和谐发展。素质教育具有以下几点特征: 第一,全面性。在素质教育中,素质的社会性决定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在教育过程中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注重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个性发展以及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提高,发挥人的潜能和能力,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将个体的发展与深灰的发展相统一起来。即应从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交往素质等方面实施。
第二、内在性。素质的内在性决定了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是内化机制。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是内化,在实施过程中,要强调知识和教育的影响内化为学生的素质。要求其学习内容必须与学生成长经验、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
第三、主体性。素质的主体性决定素质教育中学生发展的主体地位。素质教育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关注个性发展。教育工作者要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把受教育者视为在教育影响下发展自身素质的主人,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第四、稳定性。素质的稳定性决定了素质教育评价的可能性。素质的稳定性是识别、评估素质教育质量,预测行为倾向的一个重要依据,也是建立素质教育评价制度的前提。
第五、广泛性。素质发展中个体性与群体性的辩证统一,决定了素质教育的广泛性。个体素质与群体素质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只有使每个公民的素质都得到充分发展,才能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而个体只有在良好的群体中才能使自己的素质得到充分发展。
(二)音乐教育的概念及特征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形式。它是一种艺术教育,属于美育的范畴,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事实是美誉的重要内容和途径。音乐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特殊的社会文化形态,它的对象和范围是很广泛的,既包括社会音乐教育,也包括了学校的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又可分为专业音乐教育和普通音乐教育。它们的目的、任务、内容和方法都有很大的不同。广义的音乐教育则是指以音乐为内容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即社会音乐教育。它主要是以儿童和青少年为重点,培养个人对音乐的审美能力。音乐可以通过听觉影响人的情感,从而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在音乐美感的愉悦和享受过程中,使人的情感得以升华,心灵得以净化。狭义的音乐教育一般是指学校音乐教育,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以规定教学内容和时间的课堂教学或其他教学形式,通过专业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向学生进行的以传授音乐知识,技能和培养其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音乐教育。它主要包括音乐课堂和课外音乐实践活动。音乐教育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基础性。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在音乐中潜移默化的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价值观。发展自身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这是音乐和教育基础性的要义所在。
第二、民主性。音乐教育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等都必须以学生主体为主要依据,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本。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其潜在的音乐能力。
第三、开放性。要虚心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的音乐理论和实践成果,将其先进的教学理论与之进行研究并吸其精华去其糟柏。做到加强音乐教育的国际交流,总结出更好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第四、科学性。要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在优化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借助现代高新技术,努力探索并尝试新的音乐教学形式和方法。从而提升其教学质量,将更多的艺术形式融入到音乐教育中。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基本方针政策。
第五、实践性。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从做中学”、“从乐中学”,让学生在“快乐式”的教学中完成教学任务。这种“快乐式”的教学,赋予音乐教育强大的生命力,如果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得当,把音乐教育的愉悦性从“悦耳”升华的更高的层次,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感受、领悟音乐的内涵。通过音乐教育的审美过程,培养学生崇高的审美情趣。
二、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一)音乐教育对素质教的作用
第一、音乐教育可以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培养人们的思想感情。而在素质教育中也强调着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培养。
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周荫昌在《中国音乐教育—朝着素质教育方向走向新世纪》一文中说:“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的根本性质是素质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敞开大门的陶冶性情、滋养心灵的音乐艺术教育,是提高修养,完善人格,促进全面和谐发展的音乐文化教育。”音乐是美好的事物,它是人们感情的表达,是人们心灵的寄托。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唱歌曲,还要从乐曲的背景、歌词、节奏、旋律中感受并理解到歌曲的含义,从而提高了对音乐的审美能力。音乐中的审美具有很浓的感情色彩和很强烈的感染力,能深深地打动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高尚情操。如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作品描写的是国内外反动势力压迫下的工农尤其是工人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感情。这首作品的写作年代是抗日战争时期。它聚集了我们中国人民为挽救祖国危亡而战,与此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给人以奋进的力量。又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它表现的是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敢顽强奋斗的精神和保家卫国的决心。通过学习这两首音乐作品可以对学生更好的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让他们学习这种精神,使学生受到鼓舞获得音乐的美感,由此而产生由衷的民族自豪感。在音乐欣赏课堂上以此来加强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可以让学生从那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想象到优雅宁静温馨的画面,并从内心感叹祖国山河的无比美好。音乐教育有利于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优秀的音乐作品是时代的号角,人民的心声,这些音乐作品,通过流畅优美的旋律,明快完整的节奏,真挚朴实的情感,验证洗练的结构,清新质朴的音乐风格,塑造出动人的音乐艺术形象,具有激动人心的感召力,多学生有很好的教育作用。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加深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祖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了解,对现实生活的赞美及对美好理想的向往,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有效地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与此同时培养出良好的音乐素质。有了良好的音乐素质,对于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性格的形成。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一般爱好音乐、经常参加一些音乐活动的学生,他们大多感情丰富,兴趣爱好比较广泛,思维方式很敏捷独特,语言表达能力强。在性格上比较乐观、活泼、积极向上,交际也大方。而这些所体现的正是当代青少年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素质。正值青春年华的当代中学生,他们都有着追求完美的强烈愿望,感情丰富。这时期如果用一些很好的典型来感染和教育他们,那么他们的道德也一定会在无形中得到升华。
第二,音乐教育能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发展和完善人的形象思维。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有利于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这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且是知识的源泉。”他还曾把童年时代的音乐看成是其一生事业成熟的基础。音乐教育本身就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歌曲《沂蒙山小调》里的歌词,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原来的歌词改编为自己喜欢的歌词,可以以赞美任何地方为主题填词,这样一来,创造力被激发了。在课堂上,学生也乐意以这种方式上音乐课,这样,一方面无形中提高了他们的创作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学好音乐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自编歌曲,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基本音乐素质都很重要。当学生可以自己创作并演唱歌曲时,那一定会是一件令他们感到自豪的事。教师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编成小故事。又例如,欣赏小学课本上的一首《美丽的夏夜》时,先让学生欣赏完作品,然后发挥想象,自己编一个小故事。同学们会想到在夏天的晚上,太阳下山,月亮升起的时候,小动物和小昆虫们纷纷出来鸣叫的欢乐情景,这是一首活泼、欢快的少儿合唱歌曲,充满着天真烂漫的儿童情趣。而同学们聆听着优美的乐曲,仿佛身临其境。这些不仅能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丰富,而且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并在聆听的过程中产生共鸣,也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在歌曲的演唱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展开无限的想象力和联想,能使他们获得音乐所表现的思想和意境,获得情感的陶冶和培养。音乐教育着重培养的是艺术教育所特有的,能对学生终生发展产生影响和作用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它同样应该遵循审美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注重情感体验和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使学生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总之,音乐教育最基本的性质,就是它具有审美性,它是通过音乐媒体进行教育的一种审美教育,它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素质教育对音乐教育的作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音乐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殊动能,探索音乐教育中方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为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为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做出不懈的努力。
在素质教育的观念中,学生的学习应该是获取主动发展,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现受教育者的身心潜能,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愉悦学生身心,启迪学生智慧,运用多种形式优化音乐教育,即一方面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必须包括有审美艺术教育,共同承担教育任务;一方面艺术教育本身应有目的的把素质培养作为教育目标,体现对人的全面发展,因为素质表现是人的综合,整体的生命质量,艺术教育应该通过高水平的教育实现他在人的培养中的特殊作用。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理论研究的重视,素质教育与音乐教育的各类方法、训练亦时有所见,它标志着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只有通过素质教育所形成的、多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才能创新知识,改正不足。音乐教育的师范性是当前音乐改革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教育者只有掌握了足够的知识技能才能更好的学习和了解音乐作品,并将其通过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和途径转达给受教育者。使其受教育者能够准确的理解和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美,感受生活的美。同时也为音乐的创造或再创造提供条件、打好基础。
受人文科学的影响,不同的地域、民族、时代、民风、习俗会有不同的音乐文化特征,因此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还要广泛的学习地理、历史、语言学、民俗等有关的人文科学知识,用它来充实自己的文化素质,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例如我们在学习云南歌曲《放马山歌》时,老师会结合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服饰特征、居住条件、宗教信仰、民族文化以及居住的的地理坏境等来进行教学,在学唱歌曲中进行朗读歌词、普通话的训练。在这一课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对学生进行了美的教育而且把音乐教育与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以及民族学、宗教学等知识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巩固和丰富了我们各方面的知识。现在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只注重演唱、演奏技巧而不去理解音乐作品的思想主题。这主要是因为缺少了人文科学知识,这样的演唱和演奏就缺乏生机,没有灵魂,不能传达音乐作品的内涵。因此必须加强人文科学素质教育来促进音乐教育的良性发展。
缺少文化科学素质将阻碍学生音乐学习的进步和技能水平的提高,会使学生的音乐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尤其重要的是教师的文化素质,如果教育工作者的文化素质不高便会使其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整的传达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甚至会误导学生。从表面上看,科学素质与音乐艺术相差甚远,但它与音乐学习和教师职业有着密切联系。比如,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会唱这首歌,理解歌曲歌词的含义、背景,而且还要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音乐技能低、音准感和节奏感就会唱不准、跑调。声乐教学中的歌唱心理、歌歌唱生理;乐理教学中的泛音、音的属性等都涉及到了自然科学,与其密不可分。
当前有部分人因道德素质低下,在网络上传播一些低俗、恶心的歌曲,而在部分歌曲在网络中的广泛流传对青少年甚至对儿童的成长不利影响。音乐本身就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我们必须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能使这美好的音乐保持其纯洁。
(三)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相互作用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音乐教育是培养人的高雅审美情趣、优化人的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忽视了音乐教育必然会导致人才的缺陷,影响了精神文化明建设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基础教育,它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而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全民族文化水平的提高,音乐素养将日益成为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将直接影响青年一代以及全体社会成员的素质教育。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优势,利用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和谐而密切的关系,为全体社会成员构造一个充满音乐和欢乐的氛围,净化、感染人们的心灵,持久的将素质教育与音乐教育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为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出更多的贡献。因此,我们国家应该普及音乐教育,使在校学生都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从而达到音乐教育的普及性。《中国教育报》曾报道,某实验小学打预备铃听到的不是铃声,而是《春天在哪里》、《让我们荡起双桨》《我们的祖国是花园》等歌曲,无论上课、下课、上学、放学、课间操都播放一曲,每天五首,用歌曲代替铃声,这就为广大师生创造了一个充满音乐文化的氛围。因此,学校实施素质教育重视音乐教育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创造良好的音乐氛围,开展多种音乐课外活动等。又比如坚持开展每年一度的以班级为单位,选拔、全校参加的“合唱比赛”,还可以举办类似的音乐知识小竞赛等。通过普及性的活动,最终达到丰富学生音乐知识,增加学生艺术修养的目的。从而将素质教育和音乐教育完美的和谐的融合统一在一起。
三、总结: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
总之,音乐教育是美的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以音乐审美活动为核心,通过音乐美的形式和内容,感染受教育者,发展他们的美感和感受美、鉴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的生活习惯,促进他们的智力和身体健康发展。重视音乐教育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得到提高。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音乐是人生最大快乐,音乐是生活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溶炉”。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来说不仅仅是教会他们唱一首歌,而是利用这些高尚优美的音乐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自信心,从而使他们喜欢音乐、懂得音乐、欣赏表现音乐。音乐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素质,美的感染。音乐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促进人向完美发展,成功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素质教育。也只有在”科技兴国“的指引下,大刀阔斧地进行基础教育改革,迅速果断地将”应试教育“转轨到”素质教育"上来,才能努力跟上飞速发展的时代前进步伐。然而,在这一过程当中我们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到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调研组.共同的关注——素质教育系统调研.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2 [2]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3]冯冰宇.浅谈音乐与素质教育[EB/OL].中国知网,2008,3 [4]吴跃跃.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协同理论与策略研究[A].北京,人民出版社 [5]刘大巍.高师音乐专业亟待加强素质教育[A],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6]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www.xiexiebang.com)[7]素质教育论坛(www.xiexiebang.com)
[8]陈伟民;重视素质教育与培养跨世纪人才[J];青年探索;1998年 [9]李虹;素质、心理素质与素质教育[J];2004
第五篇: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论文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先锋队,在抗日战争中,从政治、军事等方面提出了符合全民族利益、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抗战主张,并且以发挥自己的无限积极性,成为实现政治口号所提出的任务的模范,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一、积极倡导建立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团结在抗日的旗帜
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的军队和民众,成为全民抗战最有效的组织形式,是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决定因素。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实践中,不仅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并且是坚定的维护者。
首先,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抗日的旗帜,声明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1935年华北事变后,在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的情况下,提出了停止内战,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共同进行抗日救国的政治主张。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系列抗日主张,与国民党对日不抵抗并坚持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形成鲜明对比,赢得了广大民众的支持,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其次,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有力推动者。对中国共产党来说,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同国民党的关系。国民党是执政党,掌握着全国的政权和军队;共产党没有合法地位,力量要弱小得多。在这种情况下,推动国民党政策的转变并非易事,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反蒋抗战、逼蒋抗战到联蒋抗战的艰难过程,其间,适时采取的两个重要政治步骤,对两党重新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个重要政治步骤是从民族大义出发,力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第二个重要政治步骤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中共中央以通电的形式致电1937年2月召开的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停止内战,实行民主自由,召开国民大会,迅速准备抗日和改良人民生活等五项要求。通电发出后,得到全国民众的热烈支持,并且推动了国民党内部抗日派反对亲日派的斗争。
事实说明,在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努力下,中华民族达到了空前的大团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坚持和维护,为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二、坚持和发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把敌后战场变成抗击日军的坚强堡垒 在1937年8月召开的洛川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就明确提出,红军在抗日战争现阶段的战略方针,是以游击战争为主。依据主要是两个。其一,是中国的国情。其二,红军在长期革命战争中,积累了丰富的游击战争经验,游击战争“才能发挥红军特长,给日寇以相当打击。”基于上述认识,中国共产党反复强调,要把游击战争坚持到底。八年抗战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不仅在敌后战场表现出了“很大的威力”,而且在全国抗日战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游击战争变日军后方为前方,极大地破坏了日军“以战养战”的政策。各部队破坏敌人“以战养战”政策的手段多种多样,其中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由于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敌后游击战争,日军的“以战养战”政策一直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到了1943年,日军在占领地域仍然不得不为一些重要军需物资的开发担忧。日军的战斗详报不得不承认,中共武装力量“对破坏重要的战争资源地区及设施的策动渐趋激化,其手段也更加巧妙、恶毒”,不可等闲视之。
中国共产党以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和团结了全体人民有力地抗击日军,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