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年辽源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含5篇)

时间:2020-11-14 14:21: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政府工作报告年辽源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政府工作报告年辽源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第一篇:政府工作报告年辽源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0 2020 政府工作报告 0 2020 年辽源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20 年辽源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20年1月7日在辽源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孙 弘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2020 年辽源市政府工作报告第一部分 一、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辽源发展史上极为艰难的一年。我们面对生态环境之危、经济下行之危、偿债能力之危,各种压力交织叠加,考验着我们的行政智慧、行政韧劲和行政能力;过去的一年,也是辽源人民克难求进的一年。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东丰东辽两县历史性突破,双双跻身全省县域经济考核前 10 强。东丰县被评为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工业稳增长专项攻坚,产值增量超千万企业达到 19 户,重组后的启星铝业实现产值增长 23.6%。全年减税降费 2.9 亿元,17 户双停企业恢复生产。努力扩大消费需求,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

3.5%,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 12%和 10%,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 10 亿元。辽源海关如期开关,进出口总额增速高于全省 12.5 个百分点,我市被评为家和省十四五规划的重大项目 184 个,新能源汽车配套基地建设纳入省规划。成立中科院辽河源水源地生态农业实验室、博大伟业医药健康产业研究院。推进 68 户重点企业与 62 个高等院校(所)产学研合作,新建格致汽车、华纺静电两个省级科技创新中心。争取家高新技术企业 7 户、省科技小巨人企业 11 户。开展招商活动 80 余次,成功引进碧桂园、蓝城集团、中林集团、金豆集团、一汽富奥、浙江天圣、浙江天天田园、开元酒店等一批家级文明村镇,创建美丽家园 5.38 万户,50 个村被确定为省百村引领、千村示范村,朝阳村等 25 个村被评为中家级民族特色村寨、吉林省美丽乡村。东丰县被确定为全家级园林城。

四是心系百姓福祉,民生惠的领域更加广泛。高标准完成惠民实事 51 件。城镇登记失业率 3.3%,新增就业 1.8 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 17.1 万人次,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为零。社会救助惠及群众 3 万余人次。连续 15 年提高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标准,城区拥有养老床位高于全务院批准授予为全成立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市。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实现信访秩序六个零稳控目标。全市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连续十年获得全省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一等奖。连

续 35 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积极推进经济普查。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局面不断巩固。广播电视、外事侨务、档案、气象、地震、人防等工作和妇女儿童、老龄、地方志、残疾人、红十字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五是全面深化改革,亲商实的举措更加多元。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任务。最多跑一次事项达到 92.4%,网上办事率达70%。我市公积金管理中心被中宣部命名为全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改革有序推进;环卫、物业职能完成下沉移交。建立大督考机制,完善了重点工作领导包保、专班推进、督查检查、差异考核等制度。

六是齐心攻坚克难,成效好的基础更加牢固。坚持现行脱贫标准,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实施扶贫项目 54 个,退出贫困村 10 个、减贫 3515 人,全面完成年度减贫任务。东辽河流域治理成效明显,以全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45 个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项目全部开工,河清断面主要污染物氨氮平均浓度同比下降 55.5%。大力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集中开展建筑施工扬尘、黄标车整治,市区 10 蒸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淘汰率 100%,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 81%。启动百万亩造林、百公里河道治理、百万亩良田建设等重点工程,完成造林 12 万亩,治理河道 15.4 公里,治理裸露山体 50 处。理清债务结构,完善化解方案,政府债务得到稳控。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下降 4.15 个百分点,有效防范了区域金融风险。

七是崇尚勤政奉公,政府干的氛围更加浓厚。深入开展____、____主题,着力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解决了一批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持续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和法治政府建设,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率达到 100%。12345 市民热线服务水平名列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汇编“>全家对东北的发展定位和支持方向,围绕鼓励东北地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化汽车发展等具体意见,做好政策争取和落实两篇文章,让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_____视察东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七届七次全会、七届八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五大改革为动力,以构建六个体系为抓手,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明确工作突破点,打好施政九张牌,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快推动辽源高质量转型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顺利收官。

我们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3%左右,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 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3%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 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基本同步,城镇登记

失业率控制在 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在 3%左右。确保节能降耗等约束性指标完成省计划。

(一)向总量要突破,打好政策牌,稳定经济增长。坚持增新量、保存量、遏减量,开展政策落地年、企业服务年、项目建设年、消费供给年系列活动,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抓工业稳增长。制定出台符合我市实际的六稳政策,保证减税降费措施落地,创新财税激励政策。建立经济运行交流月调度制度,完善市级领导包行业、包企业、包项目机制,开展百人助百企活动。实施新一轮工业企业三年滚动技术改造,推动 70 个技改项目开工建设。新增小微企业 500 户以上,实现个转企 100 户、小升规 10 户以上,启动双停企业 10 户以上。实行 211555 骨干企业一企一策,重点解决龙头企业资产和债务过重等问题,助力工业企业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抓好机遇、加快发展。

抓投资稳增长。全力落实新开总投资 210 亿元的项目计划,全面开展三抓三早行动。结合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谋划 300 个重大产业类、基础设施类、民生和社会事业类投资项目,注重在城市新区开发中形成投资优势。把握贸城和御水丹堤大型商场尽快运营,增强外部人流物流吸引力。

抓外贸稳增长。充分发挥辽源海关平台作用,加强袜业、高精铝、农产品三个省级出口基地建设,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发

展。分类组织域内企业参加专业性、综合性际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向产业要突破,打好升级牌,提升经济质量。围绕 211555产业格局,以项目为支撑,以创新为驱动,不断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进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

促进项目建设达产达效。把抓项目作为发展第一要务,发挥市县项目中心作用,全周期、全过程、全链条跟进项目实施。聚焦 211555 产业细分领域,重点实施 79 个工业项目、15 个农业产业化项目、30 个服务业项目、105 个基础设施项目、8 个生态修复项目、59 个社会事业项目。全面启动完善辽源经济开发区、东丰经济开发区、东辽经济开发区、龙山工业开发区和西安工业集中区配套功能建设,加快推进东丰家和省重大科技攻关专项 20 项以上,推进格致汽车科技创新中心、中聚新能源锂离子研发与应用等项目建设,加快厚德食品、巨峰生化、华纺静电、诺德高科等企业增产升级,支持辽矿集团改革。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 5 户以上。实施袜业特色小镇、欧蒂爱 5G 物联和智能实验室等项目,支持东北袜业园区、富奥制泵等企业建设智能工厂,打造数字车间。

促进产业链条做长做强。着力推动优势产业建链、补链、强链,逐步形成集群发展态势。加快袜业+纺织产业品牌化发展,加快钢铁+冶金建材产业绿色化发展,加快蛋品+农产品

加工特色化发展,加快轨道列车型材+高精铝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快梅花鹿+医药健康产业精深化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集群化发展,促进形成先进纺织产业制造、汽车模具零件配套等 8 个优势产业集聚区。重点整合格致汽车、鸿图锂电、中聚新能源等企业资源,支持高性能隔膜、锂电池包等领域技术创新,合理配置要素资源,促进企业融合协作,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配套基地。

(三)向改革要突破,打好亲清牌,优化发展环境。以五大改革为牵引,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做好服务体现亲,理细边界体现清,推进顶层设计落地和体制机制创新。

推进营商环境改革。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专项攻坚,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推进流程再造、事项减量、审批简化、证明减少、环节压缩,促进企业开办注销、施工许可证办理、不动产登记、获得贷款便利、通关效率等提质增效。实行一张图合规性审查,建立区域评估制,做到政府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不超过 100 天、企业投资项目不超过 80 天,真正让企业更满意更顺心。完善数字政府体系,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规划建设新市民服务中心,打造无差别综合窗口,扩大网上办理事项,真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推进融资环境改革。制定落实金融服务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信用+金融平台建设,发展无还本续贷及

银税合作业务。鼓励企业直接融资,设立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组建担保联盟,成立产业基金公司。充分发挥城投、建投、生态集团功能,推动资产证券化,加快中期票据、公司债等发行工作,支持厚德食品等企业上市。

推进政策环境改革。对标浙江亩产效益评价模式,尽快建立我市企业综合评价体系,制定专项资金、发展基金、税费减免、要素保障等差异化政策。出台招商引资政策,编制投资指南和招商手册,落实招商企业一事一议优惠措施。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激励企业家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加快僵尸企业出清,腾出金融、土地资源支持高亩产企业发展。用活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土空间规划》、海绵城市等 9项配套规划,健全规划管控机制。构建城市双修长效机制,创建、省考断面消除劣Ⅴ类、黑臭水体销号。完成土壤环境状况详查,开展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加快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黑土区侵蚀沟治理,实施裸露山体和废旧矿山综合整治。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面理清政府债务结构,力争将政府债务风险降低到警戒线以下。盘活政府资产,把债务形成的资产通过市场化手段活化为权益性资产。盘活土地资产,做好棚改地块征收、规划、整理、挂牌推地等工作。加快政府债务置换,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对政府债务进行展期、降息。做实城投集团、建投集团,加快水务集团、热力集团股权多元

化改革,推进职教集团、生态集团市场化运作。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平台,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制定落实企业债务风险预警监测和防范债务危机方案。健全金融机构风险防护体系,完善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之间数据系统,确保金融风险可控。

(五)向建管要突破,打好宜居牌,提升城市品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理念,创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美丽宜居辽源。

补齐规划短板。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建立中心城市、县城、建制镇等规划体系,完善城市风貌和重点区域城市设计,落实城市道路、雨水、污水、给水、城市风貌、环卫工程、城区供热等专项规划,编制南部现代文教产业新区、北部生态产业示范新区等控详规,探索飞地经济模式。坚持以规划提升经营城市水平,启动渭津河北岸、二环路西侧、职业高中等地块做地计划。加快新型城镇布局,制定乡村发展规划,建设横道河冶金、安恕蛋品等特色示范镇 10 个,发展大阳光伏农业等重点镇 12 个,实施甲山食用菌等推进镇 8 个。

补齐建设短板。启动家规划。完成南部新区四路四桥绿化景观等街路桥梁改造,建设 3 处公共停车场,维修福民大街等10 条街路照明设施,提档升级站前广场、东方广场,规划设计琵琶广场,改造老旧小区 28 个。启动六山公园、四水八

岸景观带建设,改造老旧供热管网 31 公里,实施市政道路雨污分流改造 19.9 公里,完成老垃圾场治理工程。

补齐管理短板。加强市容环境管理,开展城市清洁行动,实施建筑立面、市容秩序、违法建设、道路施工、城市管线等治乱工程,实现市区保洁全覆盖,抓好城管管理权限下放,推行城乡环卫、城管一体化,推进控源禁烧限燃等常态化。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完善智能化指挥系统和标准化基础设施。优化公交线网和站点布局,改善城市交通微循环系统。制定物业管理条例,理顺管理体制,明确服务标准,推进物业管理服务专业化、规范化。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加快 5G 网络建设,拓展云中心应用,推进公安大数据中心、智慧水务信息系统、医疗影像云服务平台等项目应用,提高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六)向三农要突破,打好特色牌,促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夯实农业基础。深入推进百万亩造林、百公里河道治理、百万亩良田建设,建立耕地保护、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转化机制,整体提升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保护利用水平。完成造林 26 万亩,治理河道 30 公里,建设高标准农田 20 万亩。加快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控害等农业新技术推广,积极创建全农村一二三产业

融合发展示范区和蛋谷;大力发展长白山浆果产业,推动北佳集团、贝瑞科技等企业落户生态产业示范区。全力争取设施园艺特色产业发展等家森林公园等产业集聚区,谋划推动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二期工程、诺丁山文化创意产业园、湿地公园文化创意产业园、龙头湖滑雪场等项目建设,积极申报省级、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深化内外专业艺术院校合作,加强文化艺术、戏曲、文集创作,建立文化地标,丰富文化内涵,规范市标管理,推广传承农民画、琵琶、剪纸等非遗文化技艺,积极办好各类文体赛事,推动《天眼巨匠――南仁东》等一批原创吉剧走出辽源、走向全家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推进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启动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实现新建小区标准化养老、托幼设施全覆盖,加强特殊困难家庭老人照护服务。

着力发展社会事业。编制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 80%。提升城乡义务一体化水平,推进互联网+服务平台应用,启动第五中学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市中心医院等项目移地新建,加快市十四中学综合楼建设,持续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打造辽源职教品牌。推进健康辽源建设,制定和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快五大医疗中心建设。积极推进互联网医院、市第二医院综合改造等重点工程,完成市中医大厦改

扩建工程。持续推进绿色公交发展,优化调整公交线路,稳步增加城区停车位。加快健身步道等文体设施建设,逐步开放公共文体场馆,城乡全民健身器材设施全覆盖。扎实开展第七次全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好双拥共建工作,支持民兵调整改革,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全面发展老龄、慈善、红十字、妇女儿童、残疾人、地方志、志愿服务等事业,扎实做好广播电视、外事侨务、宗教、气象、防震减灾、人防等工作。

(九)向协同要突破,打好稳定牌,强化社会治理。进一步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创新社会治理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服务、管理能级,不断增强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提升协同治理能力。落实市级统筹、县区主体、部门协同社会治理领导推进体系,下放市级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事权,推进便民服务中心、村代办点建设,加快行政执法资格和力量向基层下沉,打造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10 个、司法所 10 个。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提升六方共治平台中政府职能部门作用,推广东丰县全家级示范村经验,探索乡村、社区管理有效方式。

强力推进专项整治。集中开展社会痛点问题攻坚,深入实施不担当不作为中梗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城市占道经营、市区车辆乱停乱放、城市出入口环境、再生资源回收、黑车违法经营、农村人居环境、征收拆违、骗贷逃债、偷税

漏税、市区周边坟地 12 个专项整治攻坚,建立作风整顿、城市管理、环境卫生、金融税收等系列制度,实现常态化、长效化管控。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全2020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新宾满族自治县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20 年龙海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20 年桦甸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20 年大安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第二篇:2014年辽源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1月15日在辽源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长 金育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团结一心,积极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我市全面转型迈出新步伐,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0亿元,可比增长9%。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25.5亿元,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2.9%。节能减排完成省计划。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粮食产量达到46.7亿斤。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户。金州、安恕、拉拉河等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东丰县在全省县域发展综合考评中由18位晋升到14位。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185亿元,增长15%。规上工业企业达到306户,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205户。服务业发展呈现新变化。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新型业态正在形成。辽源电子商务园区启动运行。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26亿元,可比增长11.5%。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实施3000万元以上项目420个,其中新开工203个、竣工156个。利源轨道车体深加工、聚源重型矿山设备、元隆达内高压成型等项目投产。园区建设步伐加快。辽源经济开发区启动升级转型,在全省综合评比中位列第五名,为晋升国家级开发区奠定了坚实基础。县区工业集中区承载功能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成效明显。成立铝合金钻具材料研究所和吉林省化药、针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认定3个中国驰名商标。我市获批建设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省级创新型试点市。民营经济更趋活跃。建立企业孵化器13个,孵化企业237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2%,主营业务收入等重要指标增幅保持全省领先。

特色城镇化扎实推进。城乡建设迈出新步伐。南部新城建设稳步实施。东丰县西城区开发步入良性循环。东辽县新城区建设加快推进。金州乡被确定为全省首批新型城镇化试点乡镇。基础设施得到新提升。伊开高速一期完成基础工程,辽长铁路开工建设,集锡线、营西线、烟辽线等大中修工程完工,新建农村水泥路205公里。杨木水库输水复线、东辽河干流防洪、北城区供水改造工程进展顺利。市区“九路三桥”和26条巷路改造竣工。北部热源厂一期投入使用。新增管道燃气用户7500户。城区24小时供水率提高15个百分点。“五城联创”步入新阶段。完成省级生态城创建任务,国家级卫生城、园林城创建工作全面启动,国家级文明城、环保模范城建设有序推进。城区绿化率提高到40%。主要街路实现12小时保洁。累计拆除违法建筑8.6万平方米,城市管理逐步规范。“智慧城市”建设实现新突破。我市成功列入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软件及电子产品制造企业达到26户。云计算中心、应急监控指挥中心、地理信息系统投入使用。智慧城管、智慧交通、市民一卡通等项目建成。智慧城市配套设备生产制造基地投产。获得“智慧城市领军城市”等多项殊荣。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水源地保护一期工程、仙人河(半截河)污水管网改造完工,矿山湿地公园建设有序推进。累计清收林地2.18万公顷。解决2.7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通过国家验收。鴜鹭湖、聚龙潭、龙首山魁星楼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进一步深化。组建市容环境管理局,理顺水务管理体制,完成部分政府部门机构改革。减少行政审批项目354个,审批提效23%。启动“营改增”试点。强化政府债务、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管理,清收历年拖欠财政资金9.5亿元。新成立2户担保公司和7个行业“互保池”。东丰县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试点取得实效。银行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5%和22%,融资担保能力居全省第四位。积极推进土地收储交易制度改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城乡土地综合整治,我市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走在全省前列。招商引资进一步强化。与美国微软、新加坡佳通、韩国韩华、沈阳中农置业、天津力神、吉林修正等大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百家易贷融资平台、台湾大润发商业综合体、速能达二维码应用、辽宁曙光汽车扭力梁总成等40个项目签约落地。引进域外资金475亿元,增长13%;实际利用外资2.5亿美元,增长25%。

民生状况不断改善。46件惠民实事全面完成,全市民生投入达到47.5亿元。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800元和10529元,分别增长12%和15%。在建保障房294万平方米,回迁居民1.7万户。综合整治住宅小区17个。实施暖房子改造192.6万平方米。建立创业促就业基地36个,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85亿元。新增城镇就业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6%以内。城镇职工养老、失业保险待遇支出13亿元,新农保、城居保参保率100%,启动厂办大集体改革和国企改制失业金发放工作。农村标准化卫生室达到149个,基层医疗机构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药价平均下降30%。建立居民大病救治体系,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处于全省中上游水平。一批民办养老机构、社区老人日间照料中心投入使用。新改扩建标准化幼儿园20所,教育资源配置趋向均衡。我市荣获全省人口计生考核综合先进奖第一名。成立文化产品展示交易中心。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征集评选出市树、市花、市标。十七届省运会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社会保持稳定和谐。推进平安辽源建设,我市连续三年荣获全国见义勇为城市奖,群众安全感和政法机关满意度排名全省第一位,“十位一体”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机制被评为全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十佳案例”。坚守安全发展红线,整改各类安全隐患14540处,其中重点隐患20处,关闭退出地方煤矿10户,重点高危行业和规模以上工贸企业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我市荣获“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先进单位”称号,连续五年获省政府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一等奖。建立食品药品安全“四级监管网络”,查处各类食品药品安全案件1002件。抵御罕见洪涝灾害取得胜利,灾后重建任务全面完成。连续29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统筹推进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档案、史志、气象、地震、人防工作和老龄、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军政军民团结不断巩固。

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社情民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43件、政协委员提案94件。进一步理顺政府职能,强化行政效能,科学民主决策,狠抓工作落实,不断提升公信力和执行力。深入开展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着力整治发展软环境。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决纠正“四风一顽症”,不断改进会风文风,扎实推进治理超标配车、清退超标办公用房等工作,“三公”经费大幅下降。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在挑战增多、矛盾加大、困难和压力超出预期的情况下,取得了十分不易的成绩。这得益于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各县区、各部门、各方面的艰苦努力,更得益于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工作、广泛参与、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劳动者,向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向老领导、老同志,向热心参与辽源发展建设的驻辽部队、中省直单位、海内外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辽源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很多矛盾和问题。受宏观环境影响,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减收增支因素增多,政府债务风险加大;项目谋划和储备不足,特别是落地项目少、投资强度低、投产达产慢等问题比较突出;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城市规划仍需加强;融资、土地、房屋征收、软环境建设等方面难题有待深入破解;有的部门和公职人员责任意识、创新精神、服务水平、工作作风亟待强化和提升。对此,市政府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对于辽源转型发展至关重要,我们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任务异常艰巨,挑战和机遇也前所未有。市政府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六届三次全会精神,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要求和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统筹,推进创新发展、统筹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安全发展。突出总量扩张、产业升级、改革开放、城镇化建设、县域发展、改善民生、生态建设、社会治理等重点任务,加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奋力开创辽源转型发展新局面。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可比增长9%,地方级财政收入力争与经济增长同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和14%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节能减排完成省计划。工作中有些指标力争完成得更好一些。

(一)保持经济稳健运行。把握转变发展方式主线,确保经济增长处于合理区间,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强化投资拉动。围绕保障性安居工程、重大基础设施、城镇化建设、社会事业、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用足用好资源衰退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争取得到国家更多支持。立足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强力推进立市型、税源型项目。更加注重规划、环保、安全、节能监管和节约集约用地。强化项目带动。组织实施亿元以上项目超过220个, 其中新开工项目不少于77个、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33个。全力推进麦达斯板带箔材、金翼循环经济产业园、均胜汽车电子零部件、中意科技产业园、方大锻造锻压生产线、凯旋王国创意园、辽河北岸城市综合体等重点项目。谋划储备重大工业、服务业项目200个以上。强化创新驱动。引导企业参与创新成果研发和进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探索与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加快组建元隆达、中医院院士工作站。鼓励引导企业创造自主品牌。积极争取列入国家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适时申报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注重发挥消费促动作用。制定完善商业发展规划,出台促进消费政策,拉动本地消费,吸引外部消费。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完善农村商业连锁经营和统一配送体系。做大棉袜、梅花鹿、黄牛等原产地市场,培育义乌小商品城等批发市场,活跃二手房、二手车交易。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支持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外贸进出口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面开展第三次经济普查,为经济协调健康发展提供详实依据。

(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分类指导、扶优扶强、集群发展,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重点产业。发挥资源优势,依托骨干企业,集中各类要素,重点打造装备制造和农产品深加工两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高精铝加工、纺织袜业、医药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材料、新能源、信息软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区域配套功能,推进商圈建设,加快发展金融保险、商贸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家政、养老、健康等生活性服务业。开发特色文化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制定实施旅游业发展规划,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培育骨干企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实体经济,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更多领域。积极争创全省民营经济综合改革示范区。支持骨干企业技术改造、更新产品结构,实现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加快小微企业培育孵化和中小企业晋档升级,培育小微企业400户,新增“四上”企业30户。建设现代园区。赋予开发区更多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推进“一区两园”深度融合,加快晋升国家级开发区步伐,带动龙山区、西安区产业升级。争取东丰、东辽工业集中区晋升为省级开发区。规划建设以金州为核心区域的生态产业开发区。打造服务平台。实施人才开发计划,积极引进专家型、“候鸟型”人才,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鼓励辽源籍高校毕业生回乡创业就业。深化与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加强金融生态环境治理,搭建金融资产交易、物权登记托管和债券融资增信平台,鼓励发展企业担保机构,加快重点企业上市步伐。强化中小企业服务联盟,启动运行创业服务大厦。

(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活力动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切实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继续清理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微观管理职能。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卫计委、食药监等机构改革。组建行政服务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推进社会事业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促进教育布局调整。完善公立医院制度,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推动养老服务改革。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推进城镇化配套改革。进一步放开户籍制度,加快“双向一体化”发展。完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机制,盘活和有效利用存量土地,积极争取列入省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试点和农村宅基地流转试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实现举债适度、程序严格、管理规范、运行高效、风险可控。推进金融创新。支持金融企业创新金融产品,发展手机金融和网络金融。探索建立“粮食银行”。力争土地收益保障贷款试点全覆盖。创新推动林权抵押贷款。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生态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生态补偿制度和生态文明考评办法。推进招商引资跃上更高层次。围绕打造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下气力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更加注重发挥已落户外埠企业和本地企业作用,更加注重项目甄别和合同约束,进一步浓厚招商氛围,切实提高招商实效。争取签约落地超亿元项目50个以上,其中超10亿元项目20个以上,引进域外资金51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8亿美元。

(四)统筹推进城镇化。按照试点先行、梯次推进的总体安排,提升城乡综合承载功能,统筹推进具有辽源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强化规划先导作用。修订完善南部新城建设规划,启动实施北部组团建设规划,编制外环路两侧控详规、市容市貌提升改造规划、城市路网规划,稳步实施新城区开发和老城区改造,不断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完善城镇规划体系,提升东丰、东辽县城承载功能,加快金州省级试点镇建设,积极推动那丹伯、横道河、拉拉河、渭津、建安等重点镇产城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基础建设。伊开高速一期建成通车,加快辽长铁路建设,做好伊开高速二期、集双高速、长辽城际铁路、四松铁路项目前期工作。统筹推进“引松入辽”和东辽河干流城防工程,继续改造城市供排水系统。实施“八路一桥”工程,维修20条巷路。完成北部热源厂建设。促进城市管理升级。协调推进国家级卫生城、园林城、文明城和环保模范城创建工作,力争国家级园林城达到申报条件。加强城市景观建设,普及市树、市花,植入现代时尚元素,增强城市魅力活力。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强力拆除违法建筑,合力推动房屋征收,更加注重依靠法治手段和群众力量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积极打造“智慧城市”。立足信息化建设成果普惠百姓,启动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气象、云存储等应用项目,完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电子商务、智慧城管等运行系统。实现市民卡发放全覆盖。加快推进软件园区建设。组建智慧城市产业发展集团。

(五)积极支持县域发展。建立统筹规划、区域协调、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新型市县关系,推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发展。壮大县域实力。以工业化引领和推动农业产业化,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构建县域产业支撑体系,推动县域经济板块做大做强。支持鑫达钢铁、金刚水泥等重点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引导睿康、鹏翔、夏兴等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加工深度和高端产品、终端产品比重。支持麒鸣牧业确立中国高端羊肉品牌地位。力争把金翼集团打造成蛋制品行业的“双汇”和生物质能源循环利用的全国样板。促进农业增效。粮食产量稳定在40亿斤阶段性水平。新改扩建蔬菜棚室1000栋,新建标准化牧业小区30个。做大果品、梅花鹿、柞蚕、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加快建设拉拉河聚鲜园蔬菜产业园、南屯基秀水现代农业观光园,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支持农科院技术研发,带动高效农业发展。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扩大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范围,农村承包地流转面积增长10%以上。发展家庭农场、农业企业200个以上,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80个以上。鼓励引导工商资本下乡。多渠道、宽领域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六)深入实施民生工程。以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为准则,继续推进惠民实事行动计划,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实施住房保障工程。保障房在建规模210万平方米,回迁居民1.2万户。综合整治7个住宅小区。力争完成剩余的暖房子改造计划。推动弃管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推进创业就业工程。扶持3000人成功创业。建设3个省级“高质量就业示范社区”。新增城镇就业3.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5万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提高养老保险待遇标准。制定促进非公经济组织和小微企业参保政策。有效解决国企改制失业金发放和厂办大集体改革相关问题。开展困难群体救助。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完善城镇居民大病救助政策。开展残疾人康复服务3500人次。实施弱势群体100%法律援助。全面启动贫困家庭学生资助计划。加快养老机构建设。制定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建立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开展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试点。探索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养老服务模式,鼓励发展高端养老产业。积极推进“智慧养老”项目。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按需整合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筹建职业教育集团,扩大国内外教育合作。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德育、体育教育,大力整治师德师风。改善医疗计生服务。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改善医疗服务条件。建设健康教育主题公园。完成130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配备32台乡镇120急救车。为城乡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实施“单独两孩”生育政策。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新增管道燃气用户1万户。城区24小时供水率达到85%。大力推进城市公交公车公营。推进文化惠民。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便利和支持。全力办好十七届省运会,更新一批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开发保护特色历史文化资源。

(七)切实推进生态建设。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辽源。着力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推进10蒸吨以下小锅炉改造,实施7个工业减排项目、60个农业减排项目,加快推进鑫达钢铁、大唐电厂、巨峰生化等重点企业脱硫脱硝减排,加强国控重点污染源企业在线监控。清理整治市区露天明火烧烤。支持发展生物质能源,严禁农村秸秆焚烧。着力加强水污染防治。推进15个东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实现东辽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实施杨木水库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全面禁排,加快推进人工湿地项目。深入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启动实施仙人河(半截河)综合治理和分流工程。着力加强生态修复治理。实施沉陷区内居民、企业整体搬迁,彻底清理煤场、矸石场,推进矿山湿地公园绿化和景观建设。深入实施第二个十年绿美规划,加强林地清收保护,严厉打击毁林开荒,市直属国有林场实行禁伐,区属生产生活用林按需限伐。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争创国家级、省级生态村镇。

(八)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强化源头控制、矛盾调处和依法治理,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推进依法治市,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充分发挥“四个基地”、法律咨询服务平台作用。严格落实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健全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纠纷调处、权益保障机制。推进平安辽源建设,形成立体化、智能型、全覆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大社区建设投入,完善社区基本功能,积极推进网格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宗教和顺良好局面。健全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推进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完善防灾减灾机制,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深入推进安全发展。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原则,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属地责任、监管责任,加强责任倒查和责任追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网格化监管,建立健全隐患排查长效机制。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创新和加强政府服务与管理,致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一是强化执行力。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造福民生的实际成效。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依法行政,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强能力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始终勤勉尽责、毫不懈怠,努力把辽源各项事业不断推向深入。

二是强化创新力。不断解放思想,增强开拓精神和进取意识,勇于担当,攻坚克难,提高工作主动性、创造性。以创新促进改革深化和突破,努力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最大限度凝聚改革正能量、释放改革红利。以创新促进政府工作提效、干部作风转变,构建务实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以创新推动科学发展,让发展更有效率、更可持续,让百姓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三是强化公信力。严格落实“八项规定”,坚决纠正“四风一顽症”。坚持为民务实干事,倾听群众呼声,牵挂百姓冷暖,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接地气、重行动,争做解放思想的表率、深化改革的先锋和狠抓落实的楷模。大力加强软环境建设,严肃整治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厉行勤俭节约,提倡艰苦奋斗,把有限资源更多地向发展和民生倾斜。坚持廉洁从政,从严治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民主决策、风险防控和权力运行监督机制,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各位代表,辽源正处在深化改革、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的任务艰巨繁重、使命光荣神圣。让我们在市委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团结拼搏,扎实工作,为推动我市转型发展、全面振兴,为建设幸福辽源、美丽辽源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20**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并请特邀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年及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20**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全乡上下在区委、区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乡人大的监督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新常态,凝心聚力、奋力攻坚、开拓创新,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较好完成了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明确的各项任务。预计,完成财政收入1.15亿元,增长10.8%;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招商引资12.57亿元。

(一)坚持发展优先,综合实力稳步增强

工业经济迈出新步伐。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家,总投资5亿元的安银金融机具项目投入生产。总投资8亿元的祥兴箱包二期项目迅速推进,总投资

1.2亿元的智能电气柜项目已建成,总投资1.5亿元的玻璃微珠项目即将开工建设,总投资5亿元的禹会小微企业产业园建成使用,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农业工作取得新成绩。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50万元的石巷、三尖塘、西朱等村水渠改造工程已投入使用,总投资120万元的黑虎山、石巷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已竣工验收。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占地40余亩的火龙果文化园项目正加快实施,占地1000余亩的茂森生态园林项目初显成效。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完成7个村17885.65亩土地确权工作,颁发证书2839户,顺利通过市级验收。许庄村顺利完成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美国白蛾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第三产业实现新突破。占地130余亩的临港物流园项目投入使用,引入顺丰快递、纳爱斯两家大型物流企业进驻。以禹王农业、禾泉山庄、森禾花卉苗木基地、天河周边农林果蔬基地为依托,果园采摘、农家乐、民俗旅游产业逐步兴起。总投资超10亿元的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一期主体工程封顶,北师大附属学校二期工程正在建设,大禹家园房地产项目有序推进,蚌埠老二马路旅游项目、涂山黑虎山国家级登山步道项目通过考察验证,产业类型不断丰富。

(二)坚持建管并重,城乡环境明显改善

征迁安置全力推进。齐星立体智能停车设备、分享通信华东产业园征迁项目大头落地,长兴路打通改造工程、柴油机厂宋滩城中村改造项目征迁工作全面完成,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二期、兴中路西段等项目正在施工,毛郢城中村项目已完成调查摸底工作,即将启动征迁。老贯徐一期245户完成回迁安置,老贯徐二期安置正有序推进,1236户安置户将于明年初回迁新居,江淮路打通改造项目57户安置户已入住喜迎门安置小区。新东王安置房建设正在施工。

创城工作深入开展。投资近200万元,对宋滩小区、郑郢农民新村进行提升改造,引进物业公司加强管理,小区环境焕然一新。组建志愿者队伍,加强对中粮大道、胜利西路、长乐路、友谊路等主次干道的车辆乱停乱放、出店经营等现象进行整治,共清理流动摊点**00余处,占道经营2300余处,乱停乱放4200余处,规范出店经营1500余处。成立长青乡数字化城市管理处理中心,自10月份起,共受理案件495件,结案495件,结案率为100%。完成长青乡志愿者注册3382人。围绕乡政府周边1公里,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城乡面貌进一步提升。

生态建设不断加强。认真落实禹会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持续开展淮河河道及周边区域环境整治,全面完成市环保局交办的4件环保督查案件。引入蓝天卫士监控系统,切实做好午季、秋季秸秆禁烧工作,实现了卫星监测全年全域零火点目标。持续开展造林工程,造林面积463.7亩。全力做好文明祭祀工作,引导群众革除丧葬祭祀陋俗,树立文明新风尚。实施农村垃圾清洁工程,建立村庄保洁制度,推行环卫作业市场化,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三)突出民生建设,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倾情保障民生工程。办理廉租房实物配租159户。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发放三项补贴157.26万元,新农合筹资192.2万元。加强就业服务工作,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20人,新增城镇就业人数86人,被征地农民参保率达100%。新增小额担保贷款15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50%。加强五保、特困、重残等民政保障对象的生活救助工作,发放大病救助金632086元。新修建西朱、三尖塘村农村公路4.36公里,实施涂山路八巷、胜利路小街小巷改造工程,充分利用“一事一议”奖补政策,投入60万元,改造许庄村下水道及路灯,维修三尖塘村及石巷村路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

倾心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教育质量提升,北师大附属学校实现招生2000余人。优化资源配置,撤销王岗小学,并入大庆路小学。全面落实二孩政策,规范简化计生证件办理程序,认真落实计生家庭扶助政策,不断提高计生服务质量和水平。按照“一场、二堂、三室、四墙”的标准,升级打造乡综合文化体育站和农民文化乐园。双拥工作顺利实现“三连冠”,创建全省首家村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宗洼村成功争创“安徽省二级机关档案室”。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已完成摸底登记。妇女、儿童、残疾、工会、人民武装等工作全面加强。

倾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矛盾纠纷排查,排查调处各类矛盾63起,成功62件,成功率99%,各村调委会累计调解民间纠纷290件,调解成功285件,成功率98%。扎实开展信访积案化解攻坚月活动,积案化解率达90%以上,成功化解省督办的重点信访案件2件。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排查企业单位65家、一般隐患86项,整改率达100%,安全生产形势整体保持稳定。设立乡食安办,实行农村厨师登记、宴席备案制度,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四)坚持依法行政,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巩固“三严三实”活动成果,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和“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活动,牢牢把握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这个关键,深化认识、统一思想,认真落实机关效能的各项规定,政府工作作风得到进一步改进。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重大事项主动征求律师意见,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主动公开公共服务事项情况,公开政务信息532条,办理市长热线**6件。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办结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意见15件,满意率达100%。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全面实行“阳光村务”工程,加强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

各位代表,20**年的任务圆满完成,为本届政府五年的工作划上圆满句号。回顾过去五年,我们欣喜地看到,长青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发展步伐更加坚实,经济更加繁荣,乡村更加美丽,社会更加和谐,圆满完成了乡十三届人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先后荣获“安徽省森林城镇”、“安徽省卫生乡镇”、市“十佳乡镇”、市“依法行政示范单位”等20余项荣誉称号。

五年来,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我们始终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以项目为抓手,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全乡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财政税收由2012年的4734万元增加到20**年的1.15亿元,年均增长24%,2014年起连续三年财政收入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由10亿增加到15亿,年均增长近10%;农民人均纯收入由7687元增加到15260元,年均增长近15%。

五年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我们始终坚持“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工作思路,积极推进长青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发展进一步呈现出规模化和现代化特点,流转土地面积达5263.62亩,宗洼村禹顺合作社和周蔡、三尖塘村花卉苗木产业合作社规模不断壮大,市级龙头企业3家,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迅速。工业经济不断发展。目前,全乡拥有43家规上企业,其中通达汽车零部件公司跃升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积极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行星工程机械公司正在进行新三板挂牌前期准备工作。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蚌埠花博园、蚌埠闸风景区等景区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五年来,城乡建设不断加快。我们始终把乡村面貌改善同全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紧密结合,乡容村貌发生显著变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全乡共谋划重点项目28个,建成项目22个,续建在建项目6个。累计动迁3000余户,拆迁面积191.7万平方米,交付净地2875.5亩。全乡各村近10余条主干道进行了硬化改造,安装了照明路灯,基本完成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实现环卫一体化。

五年来,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我们始终坚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有限的财力向民生倾斜,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投入各项民生资金1.26亿元。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220人,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039

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335人。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巩固“平安长青”创建成果,坚持公开接访与带案下访相结合,有效化解征地拆迁等引发的一系列矛盾,实现百姓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不畏艰险,共同应对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在经济新常态中展现了发展新姿态,经济稳步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人民生活显著提高。所有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区政府和乡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在座各位代表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乡广大干群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全乡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长青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乡域综合实力不强,经济总量偏低,产业层次不高;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城乡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少数干部工作效率、能力、作风有待改进和提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的工作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我们倍感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信心十足。今后五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是推动长青经济社会及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关键五年,我们既要把握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也要面对经济形势下行带来的新挑战。因此,我们必须抢抓机遇,迎难而上。今后五年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十三五”规划的战略目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经济发展为主题,以提高发展质量为中心,以调结构促升级为抓手,以增进百姓福利为使命,为构建和谐幸福美丽长青而努力奋斗。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到2021年末,全乡工业总产值和经济总量实现翻一番;财政总收入确保年均增长达到10%以上,力争突破2亿元;招商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力争翻一番,突破3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确保年均增长15%以上;城乡建设加快步伐,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再就业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各项工作要在全市乡镇发展中保持先进位次,力争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后五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

(一)坚持创新发展,建设实力长青

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充分利用“省级特色产业集群乡镇”、“市级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乡镇”的品牌集聚效应,不断壮大规模,促进转型升级。充分利用好禹会工业园和禹会小微企业产业园平台,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50户,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继续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建设,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优化招商引资环境,进一步提高企业服务水平,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推进企业做大做强。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立足我乡实际,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坚持生态农业先行、工业主导,鼓励发展三产服务业,突出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千里淮河第一港蚌埠港,充分利用现有物流运输基础资源,加大对物流等服务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推进物流信息中心项目,致力打造淮河流域最大的集物流仓储、水运、综合性口岸为一体的淮河水运中心。加快新港物流园二期建设,引进更多大型商贸物流企业进驻园区,建设皖北地区功能体系完善的多式联运商贸物流中心。规划“一轴”、“一带”、“一核”旅游景观带,通过天河纵向发展轴、沿淮河滨水景观带、黑虎山有氧运动休闲中心等项目建设,把我乡

打造成集乡村度假、户外运动、观光休闲为一体的旅游集散中心。

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和壮大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带动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依托天河优质水资源以及周边良好的生产条件,积极发展水产、果蔬、花卉苗木等特色农产品,打造特色品牌。以禾泉农庄、天河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依托,加快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等新型农业的发展。加强高标准农田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

(二)坚持协调发展,建设宜居长青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完善全乡总体规划,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快安置房建设步伐,同步开展回迁安置工作,让百姓尽快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大力开展乡村道路网化工程和通达工程建设,积极争取资金,有序推进村庄道路升级改造,改善居民出行条件。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全面推进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和自然村环境整治,加快城乡卫生一体化建设。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开展“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活动,加大天河、淮河等主要河湖两侧植树造林力度。强化“三线三边”整治,加强环境综合治理。继续贯彻实施禹会区大气污染防治方案,做好蚌埠闸上饮用水水源地和天河备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工作。积极发展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生态有机农林业、新能源等绿色产业。

加强城市管理创新。建立政企合作、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城乡网格化管理机制,推动管理手段数字化、管理责任属地化、管理设备现代化、管理队伍专业化,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继续深入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营造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和投资创业环境。

(三)坚持共享发展,建设幸福长青

坚持民生优先。不断提高各类保险的覆盖面。积极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状况,切实解决弱势群体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乡镇和村就业服务平台作用,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积极开展订单式培训,提升农民就业能力。切实保障妇女儿童、老龄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繁荣社会事业。利用好北师大附中、安财商学院教育资源,打造西部优质教育高地。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提高辖区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乡村两级医疗服务水平和应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加强计生服务所规范化建设,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不断提高人口素质。提升文化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整合基层文化、体育设施,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设施改造。深入推进全民健康运动,打造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健身圈。

保持社会稳定。扎实开展“平安长青”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工作,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努力形成社会大调解工作机制。加大食品违法督查力度,保障群众日常食品安全。加快安全生产防控体系建设,深化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建立重大事故隐患倒查问责机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17年主要工作

各位代表,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做好明年各项工作,对加快全乡经济转型升级和实现富民强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财政收入增长10%;招商引资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改革创新,激活内生动力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重点抓好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服务清单的动态完善和落地运行。完善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搭建优质高效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继续深化社区体制改革,完成“村改居”任务。积极探索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工作。推进高效管理,细化量化绩效考核,加强考核结果运用,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全面推进创新创业,全力帮助自主创业者解决创新、税收、融资、审批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努力形成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二)突出产业发展,增强综合实力

紧扣发展主题,保持三次产业竞相发展、量效齐增的良好势头。加快重点项目推进力度,玻璃微珠等项目建成投产。围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重点产业,推进禹会跨境电商物流园开工建设,打造皖北国际快件及跨境电商货物集散转运中心。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升级,安财商学院实现招生。着力培育文化旅游业,争取蚌埠花博园二期项目、蚌埠老二马路项目实现开工建设。加快土地流转,优化农业结构,推动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将花卉产业作为现代农业的新增长点,鼓励企业投资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市场主体,在宗洼、三尖塘等村采用“龙头企业

+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现代联合体模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依托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围绕花卉苗木、河湖水产、机械加工等,发展新型经济业态,提高经济发展的开放度和外向度。

(三)突出城乡建设,拓宽发展空间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加快城乡融合。积极推进许庄、毛郢等城中村改造项目,全力保障禹会全民健身中心、兴中路、北师大附属学校二期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健全城市功能。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修建西朱、石巷村庄道路6.89公里,继续实施“八小”水利工程建设,完成河莲路拓宽工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巩固达标年活动,不断提升群众的文明素质和城市的文明程度。加强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城乡管理精细化、常态化。规范农民建房的审批流程,积极引导农户规范、有序建设农宅。加大控违拆违力度,落实每日巡查制度,建立巡查台账,定人定岗,明确职责,坚决制止违法建设、私搭乱建、未批先建等行为。

(四)突出生态建设,优化发展环境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把握好经济与生态的结合发展,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提升环境质量。继续推进“三线三边”整治和城镇“三治三增三提升”行动,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加强重点区域整治,精心精细管理,不断加强城郊结合部、城中村、老旧小区等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重点抓好裸露垃圾、乱搭乱建、乱堆乱放、毁绿种菜、占道经营等现象的集中整治。继续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新增造林300亩。认真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确保实现连续五年“零火点”目标。

(五)突出民生建设,提升幸福指数

强化社会保障,健全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对城乡低保户、五保户、孤儿、重症患者等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慈善救助活动。严格执行廉租房公租房并轨运行制度,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做好分配工作。加快教育发展,充分发挥北师大附属学校、安财商学院等优质资源的带动作用。依托花博园、天河湖、荆涂山风景旅游区等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积极推进长青卫生院建设,提高城乡公共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完成平安村创建覆盖率100%。落实信访维稳各级责任,实现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解决群众合理诉求,集中化解一批信访积案。加大市长热线诉求办理力度,提高办结率和满意率。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重点行业和领域的隐患排查治理,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六)突出自身建设,强化发展保障

以建设廉洁、服务、法治型政府为目标,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提升工作效率,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为长青加快发展夯实基础。

坚持“廉”字当头,打造廉洁政府。巩固“两学一做”活动成果,坚决遏制“四风”,促进政风行风进一步好转。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考核责任制,组织谈心谈廉活动,定期讲廉课、学廉规、观廉片,达到领导示廉、集中学廉、警示促廉的效果。坚持勤俭节约办事,反对铺张浪费,力戒奢靡之风,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强化日常督查考核,督促广大干部恪尽职守,时刻保持清正清廉的政治本色。

坚持“民”字为先,打造服务政府。定期组织领导干部学习培训,强化服务意识,锤炼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效能。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社会各界监督,提高政务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通过一线工作法的落实,确保干部深入一线,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开展服务工作。完善政务公开网站,运营好政府微信公众平台,主动公开政府职能、工作动态,建立良好的政民互动关系。

坚持“法”字引领,打造法治政府。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学法机制,全面开展普法教育,提升全体干部法治意识。完善重大事项行政决策机制、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提高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水平。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到科学执法、严格执法、文明执法。

各位代表,新的征程充满新机遇,面临新挑战,孕育新希望。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乡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团结和带领全乡广大干群,以坚韧不拔的信念、只争朝夕的精神、克难攻坚的锐气、勤政务实的作风,努力开创长青工作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第四篇: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第九届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刚刚过去的2002年,是本届政府的届满之年。在这一年里,我区各级政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自治区党委的直接领导和全区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励精图治,振奋精神,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自治区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4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35亿元,增长14.2%;外贸进出口总额24亿美元,增长 33.6%;实际利用外资6.85亿美元,增长18.9%;财政收入30O亿元,增长lO%;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6亿元,增长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00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000元,增长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7.0‰。2002年的这些成绩,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区长期的工作积累,特别是十五大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五年来,全区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据统计,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由1997年的1817.3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2437亿元,年均增长8.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97年的3928元提高到2002年的5062元,并于1999年提前一年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财政收入由1997年的163.58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300亿元,年均增长12.9%,占GDp的比重由9.0%提高到12.3%。财政支出由1997年的173.96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402.32亿元,年均增长18.3%。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为社会事业和其他各个方面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条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要进展,新的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1997年的31.9:33.8:34.3转变为2002年的24.2:34.9:40.9。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种植比例由0.65:1提高到0.83:1,特色农业和优质高效农业发展加快,畜牧水产业比重逐年提高,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新进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初见成效,乡镇企业持续发展。工业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取得积极成效。优势资源开发力度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旅游、通信、交通、运输、商贸等传统服务业快速发展,新兴服务业加快成长。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形成,非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逐年提高。各地特色经济发展加快,优势经济带正在形成,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投资规模增势强劲,西部大开发取得重大进展。五年来,我们坚持中央确定的扩大内需的方针,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及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固定资产投资力度逐年加大,全面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开发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97年的479.8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835亿元,五年累计完成投资3418亿元,年均增长11.7%,是我区历史上固定资产投资最多的时期。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性投资增加。技术改造年投入首次突破100亿元。重点项目增多,五年间共实施自治区重点项目202项,总投资额2672亿元。桂林至北海、钦州至防城港、宜州至柳州等高速公路,南昆铁路、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南宁机场扩建、南宁至广州千吨级航道、防城港9—10号泊位以及南宁——广州、南宁——昆明大容量微波骨干光缆通讯干线网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胜利竣工。六景至兴业、桂林至梧州、百色至罗村口高速公路和南宁至友谊关高等级公路动工兴建,县县通二级公路工程和乡镇通油路工程进展顺利。全区公路里程由1997年的45378公里增加到2002年的5706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由193公里增加到849公里,一级公路由189公里增加到467公里,二级公路由1670公里增加到5315公里。通乡镇油路里程由1997年的8361公里增加到2002年的14480公里。全区港口货物吞吐量由1997年的1958.2万吨增加到2002年的3450万吨。南宁、柳州、梧州、桂林、贵港等城市新建城市防洪堤150公里,防洪能力明显提高。沿海地区新建高标准海堤50公里,实现了零的突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城市环境明显改善。1998年至2002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166亿元,是建国以来至1997年以前总投入的1.3倍。龙滩水电站、百色水利枢纽以及平果铝氧化铝二期等国家重点工程胜利开工。西南出海通道框架基本形成,西电东送基地建设全面启动。广西大学“211’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区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大楼及第二附属医院等大型社会事业、公益设施建设项目相继建成使用或基本完工。一批事关全局、影响走势、对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关键性作用的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扎实推进。以退耕还林工程、珠江流域防护林工程、石漠化治理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展开。五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推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不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是全区人民的共同愿望。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千方百计把经济工作搞上去。坚持在发展速度、质量效益和结构调整相统一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增强全区综合经济实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努力走体现现代经济发展要求和自身特点的经济发展新路子,不断增强全区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妥善处理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有条不紊地推进各方面改革和发展。——正确处理当前和长远的关系,不断夯实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在这些年的工作中,我们十分注意既立足当年增产增收,又着眼于长远的发展,在确保任务完成的同时,努力从各方面不断夯实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牢固基础。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长、中、近期规划和区域布局以及重大政策措施等基础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制定了全区“十五”计划、实施西部大开发规划、五大经济区发展规划、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等一批总体规划和具体的实施方案,从宏观上把握和推进了全区的发展。加强水利、电力、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硬环境。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优势经济、特色经济,推进产业、企业和产品的升级,推进产业结构和其他方面结构的调整,不断强化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产业基础。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和各项社会事业,认真抓好计划生育,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资源,全面推进环境保护,以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确保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经济社会的生机活力。改革开放是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这几年,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关于深化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注意用改革的办法推进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生机与活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把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地统一起来,稳妥地推进改革,有效地促进发展。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相结合,“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不断扩大同国内外各地区的经济技术和其他各方面的交往与合作,积极到竞争、开放的市场中去组织生产要素,努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坚持依法治桂战略,提高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依法行政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这几年,我们坚持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努力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加强行政立法工作,加快建立并逐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地方特色的行政法规体系。加强行政执法工作,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坚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认真贯彻执行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主动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加强与工、青、妇、民主党派、工商联及社会各界的沟通和联系,努力扩大基层民主,不断推进政府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努力改进作风,在工作的落实上下功夫。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区党委关于从严治政、廉洁从政的要求和部署,在1998年5月召开的本届政府第一次全会上,我们提出:要按照“坚强团结、开拓务实、廉洁高效、勤政为民”的要求,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五年来,我们一直按照这一要求来开展政府工作。我们始终注意用党的基本路线统揽全局,努力把握好政府工作的原则和方向。坚定不移地从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的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部署的落实。认真把区党委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具体化,确保党委的重大决策在政府工作中得到有效实施。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实效,力戒虚浮,努力做到思想求实、作风务实、工作扎实,多办实事。坚持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原则,注意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努力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水平。坚持廉洁自律,从严治政,努力以良好的政风取信于民。各位代表,本届政府五年任期已满。在这五年时间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工作得到了全区各族人民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代表第九届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各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驻桂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指战员和民兵预备役官兵、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海内外所有关心帮助我区各项建设事业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作出了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战略决策,明确提出:到2005年,要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向全面小康迈进;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综合经济实力再上一个新台阶,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到建党一百年时,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并加快向富裕生活迈进;到建国一百年时,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据党的十六大和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区党委八届三次全会对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具体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政府工作,就是要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和区党委的总体部署,把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实

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我区优势很多,潜力很大,具备加快发展的优势和条件。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这个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在不断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力争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保持一个较长的快速增长期。为此,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全局、指导工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始终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凝聚全区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共同为实现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而努力奋斗。(二)夯实基础,强化支柱,扎实推进跨越式发展目标的早日实现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创性地推进各项工作。坚持在调整中提高,在创新中发展,走出一条速度快、结构优、效益好、后劲足、竞争力强的经济发展新路子。为此,要紧紧抓住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不断夯实跨越式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产业、产品的优化升级。深入调查研究,认真规划论证,大力抓好一批事关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的布局和建设,努力扩大投资规模,增强发展后劲。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大力引进、培育和发展制造业,增创产业竞争优势,加快工业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依托优势资源,发挥比较优势,高起点发展新的优势产业,培育和壮大优势产业群。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积极推进大交通、大流通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建设一批联系东南亚、辐射我国西南及其他地区的现代物流中心。做大做强旅游业,加快建设一批旅游精品项目,增强旅游的支柱产业作用。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壮大县域经济。(三)完善布局,优化环境,努力拓宽跨越式发展的空间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完善生产力布局,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促进市场要素的高效配置。为此,要更加密切五大经济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形成优势互补、互相涵盖、特色鲜明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通过市场纽带,依托现代交通网络,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重点加快开发沿海地区、中心城市、沿边和邻周边省地区、交通主干道沿线地区、优势资源富集地区及国家大型重点骨干企业所在地区,形成围绕中心城市布局的城市经济圈,以及沿海、沿边和沿交通主干线布局的产业经济带。继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西南出海通道,加快构建经我区连接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努力把我区构筑成为中国走向东南亚的重要的桥梁和基地。加快完善出海、出边、出省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和流动。加快西电东送基地建设,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我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构建良好的基础环境。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促进开发开放、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美、安全的人居环境,努力改善软环境,不断增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综合支持力。(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优化跨越式发展的体制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大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努力推进市场化进程。为此,要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积极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方式,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的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结构优化,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市场引导和政策引导,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著名品牌。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市场运行机制。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培育多元投资主体。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引进外资和国内资本,引进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扩大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推进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坚持以质取胜,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培育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国际化。充分发挥我区优势,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和我区近临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加强与东南亚各国在经贸、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南北钦防沿海地区要增创优势,发挥对外开放的龙头作用。我区兼具东部、西部省区的双重属性,要全面加强同各兄弟省区市的联合与协作。(五)实施科教兴桂战略,为跨越式发展提供科技人才支撑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更多地依靠科学技术,充分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为此,要大力实施科教兴桂和人才战略,激发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潜能,培育支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体系。把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地位优先发展,大力推进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发展高中、高等教育和职业、成人教育,鼓励、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形成九年义务教育牢固、院校学科结构合理、多元办学体系完善、各类人

才辈出的新的教育局面。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为公民素质的全面提高提供教育保障。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积极发展先进生产力。努力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精细化工、新材料、环保技术等领域实现自主创新和产业化,掌握核心技术,带动我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对推动产业升级的共性、关键性及配套技术进行攻关和推广应用。继续实施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的创新计划。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用人机制和分配激励机制,加快人才的市场化配置进程。加强计划生育依法管理,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资源的保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以先进文化支持和促进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六)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为跨越式发展提供法制保障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不断优化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制环境。为此,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法制观念和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各级人民政府要自觉地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主动加强与人民政协的联系,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大力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进程。进一步丰富民主形式,推进和完善村务、厂务、政务公开,扩大公民对公共事务管理的有序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和城市居民自治。加强对行政司法工作的监督,抓好行政司法队伍的建设,提高依法治桂水平。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历史性的战略任务。必须按照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和区党委八届三次全会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认真规划,精心组织,积极、稳妥地推进,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和实现。

三、2003年工作的建议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也是实施“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对今年的工作提出如下建议:(一)认真贯彻中央和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实现全区经济的进一步稳定增长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建议今年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财政收入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6%,外贸出口增长9%,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95‰以内。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扩大内需方针及其他一系列政策和原则,坚持区党委关于经济工作的一系列决策和思路,坚持实践证明是正确有效的指导方法和作风。要正确处理好速度、效益和结构的关系,大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强农业基础,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在抓好发展的同时,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抓好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在抓好当年发展的同时,着力构建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机制和基础,不断增强发展后劲。要继续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搞好优势农产品布局,引导特色农作物向优势产区集中,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进一步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开发高附加值的特色产品,积极发展优质稻和名特优新蔬菜、水果、花卉、苗木等园艺产业以及高产高糖甘蔗。优化养殖结构,发展瘦肉型猪、优良草食动物、奶水牛、名优水产品,进一步提高畜牧水产业的比重。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抓好退耕还林工作,在搞好生态林建设的同时,发展有利于农民增收的经济林。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抓紧制定、修订农产品地方标准,制订生产技术规程,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和认证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努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年内自治区和各地都要抓一批标准化生产试点。大力培育和扶持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龙头企业,围绕优势农产品,开工建设一批重要农产品加工项目,发展规模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强龙头企业对发展农产品的带动能力和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力,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种协会的建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强化以科技、信息服务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按照市场经营模式建设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帮助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和经营。着力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抓好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和重点镇建设,促进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向小城镇集中,积极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沼气为重点的农村生态能源建设,以及农村教育、卫生、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执行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规定,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推进工业经济的较快增长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切实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继续加强经济运行的监测、预测和预警工作,强化企业的内部管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企业改革整顿成果,抓好企业扭亏增盈工作。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推进技术、产品和管理创新。培育和发展新的消费群体,扩大产品的市场容量。加大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力度,制定产业导向政策和重点技改项目、技术创新项目导向计划,重点改造提升制糖、有色金属、机械、水泥、钢铁、医药、烟草工业等,重点抓好能带动产业发展的大项目和促进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化发展的项目,加快市场急需产品的技术改造力度。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培育和发展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抓好铝工业、汽车机械、林浆纸一体化以及水电、食品、医药、石化工业等新的支柱产业建设。加快

南宁、桂林、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北海高科技园区的发展,加快沿海工业园区和柳州新工业园区等工业园区的建设,推进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建设,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一步拓展空间,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规划并逐步推进南宁、柳州、防城港、玉林等地物流业的建设,培育发展一批中小型物流企业。完善全区旅游开发布局,加强重点旅游景区景点建设,抓好特色旅游项目开发和旅游促销,扩大旅游对外开放。继续积极引导、规范和促进新兴服务业的发展,积极发展房地产业和物业管理,加快发展教育培训、文化娱乐、卫生保健、体育健身等服务业,进一步发展信息、会计、监理、咨询、法律服务、科技服务等中介服务业,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二)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产业开发和社会发展项目建设,努力扩大投资规模保持我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和投资效益不断提高,是使我区经济保持一个较长的快速增长期的重要措施。要更新观念,强化市场意识和效益意识,更多地运用市场的办法筹措和运作建设资金。围绕我区的重点发展方向,进一步培育壮大投资主体,加快投资主体多元化,努力拓展投资的承载空间。充分把握好明年国家继续发行建设国债并向西部地区倾斜的政策,积极争取国债资金支持。发挥优势,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国内外资金投入我区优势资源产业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经营。统筹规划、改进方式、加强管理、提高效益,进一步管好用好政府性投资。进一步优化投资布局,调整投资结构,确定投资重点,集中力量推进一批关系我区经济发展全局的关键性重大项目建设。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六景至兴业高速公路和钦州港二期工程。加快推进龙滩水电站、百色水利枢纽工程、水任至南宁和南宁至友谊关高等级公路、桂林至梧州和百色至罗村口高速公路建设。继续推进县际二级公路和乡镇通油路工程。加快南宁、柳州、梧州、桂林、贵港等重点防洪城市和沿江重点城镇的防洪工程建设。梧州市东区防洪堤工程上半年一定要确保竣工。退耕还林工程要加快推进,并进一步扩大范围和规模。积极落实建设条件,新开工建设北海电厂、全区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等一批项目,力争新开工建设洛湛铁路广西段、长洲水利枢纽等项目。深化对沿海港口大能力泊位和深水航道的规划和建设的研究工作。积极支持产业发展项目。竣工投产或部分投产平果铝氧化铝二期、南宁烟草制丝技改等一批重点工程;加快柳江造纸厂全漂白化学竹浆等在建工程建设;新开工平果铝电解铝二期工程、桂西氧化铝一期工程、玉柴年产十万台柴油机项目、贵糖公司生活用纸技改工程、水牛奶业综合开发等一批重点项目;力争开工沿海大型纸浆厂等一批重大产业发展工程。合理安排社会发展项目。继续加强广西大学“211”二期工程建设,抓好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民族学院教学大楼、广西科技大厦、广西民族博物馆、自治区图书馆改扩建等一批教育、卫生、文化公共设施及公检法等方面在建和新开工的社会发展项目,继续加强农村基层公共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提升社会设施水平。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结构调整和有市场、有效益的基础上,各地也要努力争取上一批重点项目,以拉动当年经济增长并积蓄发展后劲。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投资与项目管理,强化重大项目建设的宏观调控,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着眼于增强发展后劲,进一步加强项目前期工作,重点支持一批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全面落实西部大开发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投资和项目建设环境。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以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改善环境、提高经济社会承载能力为重点,引导各种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加强以中心城市和自治区重点镇总体规划的修编为重点的城镇规划工作,加快中心城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南宁江北东堤和西堤堤路园工程、柳州市东区基础设施一期工程、广西师范大学三里店校园扩大工程、北海银滩旅游区(中区)改造工程和梧州东区江滨骑楼城工程,加强玉林、贵港、钦州、防城港和百色、河池、贺州、来宾、崇左新建地级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建设资金运作方式,逐步完善多元化的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落实自治区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继续发展五大经济区的特色经济,积极推进城市经济圈和产业经济带发展,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三)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今年,要按中央的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几个方面的改革。一是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包括农村税费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深化。二是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要总结我区近年来企业改革整顿的经验,巩固其成果并进一步深化改革。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统一政策,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三是支持金融机构加强金融监管、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改革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要继续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金融机构要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的支持。四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积极发展电子政务,今年要进一步建立并逐步完善全区党政机关电子政务网建设。同时,要积极稳步推进财政改革,着力构建公共财政。继续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完善养老、失业、医疗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全面落实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进一步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优化我区的所有制结构。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扩大利用外资规模。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加快推进优势资源开发和高新技术领域的对外开放,逐步放开基础设施和服务业等领域。把更多更好的大项目通过多种方式招商引资。进一步改革招商方式,改进招商服务,抓好招商的跟踪落实,提高招商的效率。做好基础工作,更多地吸收、使用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资金和各种社会团体资金。进一步改进对外商的服务,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投资软环境的改善。今年,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把加大工业结构调整、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及产品的升级换代,同建立出口商品基地结合起来,为扩大机电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作扎实的基础工作,扶持一批重点生产企业,建设成为外贸出口生产基地。结合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和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支持优质农产品出口。在继续巩固传统出口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新兴市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争取更多的加工贸易企业落户广西;认真研究并运用好国家鼓励出口和调整进口的各项政策,支持外贸进出口增长。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区内产业结构调整,扩大货物和劳务出口。(四)认真抓好扩大就业、社会保障和增收节支工作认真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目标,列入对各地经济工作的考核内容。坚持立足于发展经济解决就业问题,拓展就业领域,增加就业渠道。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大力发展服务业、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重点开发非公经济、非农产业和社区、家政等新型服务业的就业岗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扶持就业和再就业的政策措施。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积极支持农村劳动力合理和有序的劳务输出。要重视做好下岗职工的安置和再就业工作。强化对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管理,加快建立统一、规范、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强化对劳动力中介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和再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做好“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切实做到应保尽保。认真落实优抚安置政策,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切实保障社会特殊群体和特团家庭的基本生活。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切实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保障低收入者的收入,巩固确保工资及时足额发放的成果。我区财力稳定增长的机制尚未形成,财政入不敷出的状况在短期内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增收节支对于我区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要把建设支柱财源、优化财源结构的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增加经济总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夯实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工作方针,强化税收征管,严禁各地各部门擅自出台优惠或变相优惠的税收政策,坚决制止擅自批准减税、免税、缓税和先征后返政策,对税收优惠政策到期的要及时恢复征税。加强税收基础工作,提高税收征管水平。逐步增强自治区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确保政权运转、工资发放、社会保障支出和法定支出。强化预算管理,严格预算执行,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制止奢侈浪费。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特别是把会议费、招待费、差旅费等支出中不合理的部分减下来。加大对财政收支的监督力度,加强财政内部的监督和管理,促进财政增收节支。坚持财政“分级管理、分灶吃饭”的原则,提高各级政府依法理财的积极性。(五)努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继续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基础教育,巩固“两基”工作成果;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民族教育。切实抓好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工作,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企业成为技术进步和创新的主体,加快重大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进程。高度重视人才资源开发,充分调动现有人才的积极性,加快人才的市场化配置进程,引导人才合理流动;积极构筑人才小高地,着力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加快建立新型城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做好控制重大疾病和预防保健工作,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和基层文化建设,实施精品工程,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加强网络管理,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努力创新计划生育工作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依法保护国土资源,提高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的水平,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力度,继续推进绿色工程,加大石漠化治理力度,认真做好城市、重点流域和区域的环境保护。(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认真实施“四五”普法规划,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法制观念和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加强行政立法和行政执法工作,进一步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世贸组织规则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强化以监督行政执法责任为重点的政府法制监督,加大行政复议工作力度。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主动听取人民政协的意见;巩固和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加强城市社区民主建设,继续推行村务、乡镇政务和厂务公开;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提高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水平。加强各级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建设高效廉洁政府。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努力从源头上解决腐败问题。进一步维护社会稳定,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突出重点,继续深挖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毒品犯罪和抢劫等多发性犯罪;防范和打击经济犯罪,依法调节社会经济关系;努力化解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和纠纷,推进法律援助,不断完善及时反映社情民意的机制。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把集中整治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从法制上、体制上、机制上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标本兼治,着力治本。逐步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企业和个人信用档案,发挥行业协会的自我约束作用,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市场主体进行有效的服务、监督和管理。继续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和文化市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偷税骗税等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以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和行政执法体制为重点的专项整治,加大对食品、药品、农资等商品市场秩序的整治力度。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继续组织开展以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为重点的专项整治,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安全事故隐患的整改和监控,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和废弃物处置各个环节的安全监管。加快制定安全生产配套法规、规章,推进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增强职

第五篇:XX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XX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企业利润不高,提高养老金的征缴比例会对企业造成负担。他当场承诺,对于养老金的正常缺口,国家会尽力支持。

十八大以来,多项养老领域的重大改革相继“破冰”,新农保和城居保正式合并,企退人员养老金实现十一连涨,存在近20年的养老金双轨制终结,多项基本民生保障制度日趋完善,这不正是改革开放红利由全体人民共享的具体表现吗?

“民之疾苦,国之要事,我们要竭尽全力,坚决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xx在5日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要加强社会保障,包括: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10%;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统一由55元提高到70元;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措施,推进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缴费率;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水平,提升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

据统计,xx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14次提到了“养老”这个关键词。

全国政协委员、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透露,国家层面的养老金顶层设计方案仍在综合研究,另外还会按照分步实施的方式,哪方面改革条件成熟,就会马上推行实施。

最新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XX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XX年政府工作报告学习体会

党员学习XX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学习XX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之金融危机与改善民生

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反腐败重在解决制度问题

XX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信心蕴含着奋进的力量

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教师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下载政府工作报告年辽源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含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政府工作报告年辽源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含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XX年政府工作报告总结

    XX年政府工作报告总结 XX年政府的主要工作都有哪些呢今天小编跟大家分享一下XX年政府工作报告,方便了解! 一、XX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国发展面临国内外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

    200*年政府工作报告(乡镇)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参加大会的列席和特邀人员提出意见。200*年工作回顾200*年是我镇大力实施城市化与产业化互动发展战略的一年。一......

    日照市 2007 年政府工作报告

    日照市 2007 年政府工作报告一、2006 年政府工作回顾2006 年是实施日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中共日照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以邓小......

    200*年政府工作报告(乡镇)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参加大会的列席和特邀人员提出意见。200*年工作回顾200*年是我镇大力实施城市化与产业化互动发展战略的一年。一......

    XX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XX年政府工作报告范文(全文)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下面是整理的关于XX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欢迎借鉴! 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

    g2011年韩城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韩城市政府工作报告 一、去年和“十一五”工作回顾 (一)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二)工业实现上档升级。 (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四)旅游三产活力增强。 (五)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g2011年合阳县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合阳县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和“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回顾“十一五”,我们深深地感到,这五年是我县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后劲显着增强的五年,也是我县特色产业不断......

    2010 年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0 年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一、2009 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我市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在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在省委、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