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国际先进要素加快中部地区工业化论文[共5篇]

时间:2019-11-30 14:10: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充分利用国际先进要素加快中部地区工业化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充分利用国际先进要素加快中部地区工业化论文》。

第一篇:充分利用国际先进要素加快中部地区工业化论文

中部地区(指湖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六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2002年,中部六省总人口为3.5亿人,国内生产总值2.35万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182.2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27%、23%和2.9%;2002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905元,而中部地区只有6714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个百分点。可以看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属欠发达的中间层次,“中部塌陷论”并非毫无根据。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结合WTO的开放形势加快中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值得深入研究。

一、利用国际生产要素加快中部地区工业化的依据

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在更广阔范围内、更高的程度上融入了经济全球化进程,表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特别是产业领域的全面开放,但开放政策效果主要体现在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却呈“塌陷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加快中部地区工业化必须重新审视国际市场的作用。这不仅表现于出口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当前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国际先进生产要素和跨国公司的作用,为中部地区的开放战略注入新的内涵。

重视国际市场在加快中部地区工业化中的作用,是新形势下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任何地区推进工业化都必须有国际市场的视野和胆略。在中国加入WTO后,离开了国际市场与国际先进生产要素,我国工业化不可能真正实现,也不可能孤立地完成。十月革命胜利后,在研究恢复俄国经济时,列宁强调:“经济问题,如果不是从国际的角度,而是从个别国家或一些国家的角度来考察,那是不可能解决的。”(《列宁全集》第25卷第161页,人民出版社第2版)1921年7月列宁向共产国际作《关于俄共策略》的报告中说:“我们并不是孤零零的生存在世界上,我们是作为世界经济的一员,生存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体系中。”(《列宁全集》第42卷第51页,人民出版社第2版)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已非20世纪初所能比拟,中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已达到47%以上。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对国际市场的依存状况就不能仅仅表现于产品销售,国际生产要素的引进也同样具有战略意义。

国内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要重视国际市场导向,按动态比较优势利益原则,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大力扩大优势产业的出口需求。国际需求与国内需求一样,都是中国工业优化和升级的动力。入世后,按照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强弱划分,国内产业大概可分为:一是具有传统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纺织与服装、玩具、手表、鞋帽、箱包等主要创汇产品;二是技术较成熟具有与国外同类产品竞争的实力与较大潜力的家电产业,如洗衣机、电风扇、空调器、电冰箱、电视机等的生产和出口;三是国际竞争力较弱和处于进口替代初级阶段的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如汽车、计算机、通讯设备制造业等,还有钢铁、化工等传统制造业,也属于出口竞争力弱的产业;四是因国际物流成本高又缺乏国际名牌的饮料、啤酒、家具、建材等行业基本缺乏国际竞争力,并在国内市场被外国品牌取代,市场份额减少。

在新一轮工业升级和优化工业结构的产业洗牌中,我们应进一步通过国际市场开拓有传统优势的劳动密集产业的产品出品,拓展出口需求规模,防止这方面的优势丧失和减少;要积极扩大技术成熟的家电产业的产品出口,以充分利用国内家电生产能力,并进一步提升竞争力优势,增强家电产品出口的创汇能力。这是应抓住机遇适应国际市场、着力发展比较优势的重点出口产业。而对国际竞争力弱的产业,应先尽可能利用国际市场参与某些生产环节的生产分工,尔后努力提升整体技术创新和整体竞争水平。

另一方面,我们应特别重视通过国际市场引入先进要素,提升国内工业产业竞争优势,带动国内工业升级。美国著名竞争战略专家、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认为一国特定产业竞争力高低取决于六大要素,其中第一大要素就是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等,他特别强调“要素创造”能力而非一般的要素禀赋。我国中部地区具有劳动成本低的静态比较优势,可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必须要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要素才能发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制造业的动态比较优势。

更为重要的是,中部地区工业产业的升级光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贸易战略是远远不够的,还应特别注意引进国外的先进生产要素提升国内产业结构的层次和国际竞争力,这也是国际流行的战略贸易理论的要求。因此,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既要主动接受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使中部地区成为世界某些制造业的中心,以最大限度缓解就业压力;同时,更要积极引进高科技产品和先进生产要素,有重点培植一批技术含量高的出口市场前景好的产业部门,直接参与国际高科技产业的水平分工,培育一批具有带动产业升级能力和具有巨大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此外,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生产要素还可从根本上改造中部地区的传统产业,使之升级换代。在引进和利用国际先进生产要素加快工业化方面,中部地区要向沿海省市学习。2002年,广东省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66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31亿美元。中部六省实际利用外资69亿美元(其中湖北省最高,22.66亿美元,山西省最低,2.5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约44亿美元。2002年中部六省实际利用外资的总和还不及广东一个省的一半,实际的外商直接投资更低,只有广东省的三分之一。中部六省总和与浙江省相比也同样存在巨大差距,浙江省2002年全年实际利用外资达47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31.6亿美元。中部六省如果与整个东部地区省市总和相比较,差距之大是可以想象的。显然,在利用国际生产要素方面,中部地区与沿海省市差距甚大,因此必须向沿海省市学习经验。

广东省在利用外资方面一直就是中部地区的良好典范。广东的市场较早地与国际市场接轨,良好的投资环境和较高投资回报预期吸引大量国际生产要素进入工业领域。截至2002年底,广东实际利用外资达1576多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131多亿美元,约占全国的30%;世界工业500强中有250家在广东设立了分公司,100多家外资企业在广东设立了研发中心。2002年全省进出口总额2211亿美元,占全国6208亿美元的36%。广东的家电制、信息产品、生物医药产品以及服装针织、日用品、食品、玩具等产品的出口优势逐步形成,2002年广东省全年机电产品出口(进口)726.57(552.14)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进口)309.66(325.55)亿美元,农产品出口19.30亿美元,服装、纺织品等传统大宗商品出口326.36亿美元。2001年广东省出口超千万美元的企业就达1300多家,超亿美元的企业114家,年出口额超亿美元的商品达到了53种,还带动了1064家企业到境外投资,投资总额达27.41亿美元(参见:《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7月15日)。在利用外资方面,广东省的效果更明显。2002年,全年批准利用外资项目的合同外资额就达189.01亿美元,实际引资165.89亿美元;全年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合同外资金额161.71亿美元,实际投资131.11亿美元;通过对外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外资约4.8亿美元;仅电子通信及设备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全年实际吸收外资就有36.05亿美元。至2002年,总投资和增资超1000万美元的项目达538个。另外,广东省的教育、文化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也呈快速增长势头。因此我们说,像广东这样的沿海省市在开放经济下的工业化进程是值得中部地区省份学习的,加快中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必须全面引进和利用国际先进生产要素,这也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要求。

第二篇:论加快推进中部地区工业化进程的财税对策

摘要:中部地区工业化进程缓慢,工业经济的主导作用较弱,制约了中部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积极推进中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就国家财税政策而言,要通过国家财税政策的适当调整直接对中部地区工业企业以及工业化给予支持和帮助,改善中部地区的投资环境。

关键词:中部地区;工业化;财税对策

工业化进程对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国家非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我国中部六省区工业化进程缓慢,数据分析表明,中部地区尚处于工业化的初期向中期的推进阶段。工业经济的主导作用较弱,不仅严重制约了中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也成为全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制约因素。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的市场机制是加快工业化的基础要件,但政府的宏观财税政策不仅具有引导作用,而且具有强大的助推作用。

一、加快中部地区工业化进程是国家及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加快中部地区工业化是实现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国际经验表明,现代化的历史,实质上就是实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进而向信息社会转变的过程,最终实现由农业国转变成工业国再走向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国家。因此,中部地区的现代化迫切要求中部地区加快发展,率先实现工业化。

加快中部地区工业化是加快中部地区城市化的重要途径。城市化与工业化是相伴而生、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而城市化的聚集效应又反过来促进工业化发展。2003年,中部地区城市化率仅30.5%,不仅比全国低10个百分点,还低于西部31.4%的水平,比东部地区的54.5%更低。因此,要提高中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必须加快工业化进程。

加快中部地区工业化是实现区域统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谐社会表现在区域经济层面,就是要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当前,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且伴随着国家各种区域政策的实施又逐步呈现出东部地区加速发展、西部地区积极推进、东北地区重振雄风,而中部地区开始凹陷的格局。充分借鉴和运用中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经验和政策,加快中部地区经济尤其是工业化的发展步伐,进而真正实现地区和城乡协调发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中部地区工业化有利于实现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中部地区产业层次低、产

业结构升级缓慢、产业结构失衡已成为制约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现阶段,中部地区虽属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但工业的优势并不明显,农业内部又是重粮型单一化结构,第三产业以传统的流通和服务业为主,为现代工业服务的金融、通讯和信息产业相当薄弱。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迫切需要工业化的支撑。

加快中部地区工业化进程有利于促进东、中、西地区的梯度格局的演进,也是促进东、西部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现实需要。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政策倾斜,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来自土地、能源、劳动力等资源的约束越来越严重,东部地区的商务成本越来越高。一些高成本、低附加值的产业和企业向外转移已成必然。中部更接近东部,显然应成为东部产业向外转移的首选地。由于地缘和传统的经济联系,中部更容易与东部形成产业分工协作关系。另外,中部的崛起与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也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西部大开发一方面需要承接东部的产业和生产要素,而东部产业和生产要素向西部转移必然要经过中部的传递;另一方面西部发展必须与周边地区形成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中部作为西部的近邻,从历史渊源和发展水平等方面来看,中部更容易与西部形成配套关系。

二、加快推进中部地区工业化进程的财税对策

调整区域投资政策,为加快中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区域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部地区无论是投资的硬环境或者是软环境都有了较大改善,为吸引国内外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与中部地区工业化发展的更高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当然,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投资的外部环境系统,主要还是要靠广大中部地区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彻底改革与市场经济、知识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不相适应的经济体制、运行机制;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加大投资力度完善交通、通讯、信息网络系统,提高车站、机场、港口的通过能力以及水电气等其他基础设施的供给能力。但中部地区作为全国社会政治经济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通过相应区域投资政策的调整不仅会对中部地区硬环境的优化创造良好的条件,而且对软环境的改善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一是通过财政投融资政策的改革和完善,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通过设立专门的信贷担保基金和投资风险基金、对科技创新企业投资贷款补贴等,进一步改善融资环境,加大对中部高新技术产业、环保产业、战略支柱和主导产业的财政扶持力度,有效促进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二是加大对中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直接投资力度。中部地区特殊的空间位置决定了该地区交通通讯等的通达能力对全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影响程度。这种投资的公共性和受益的外部性要求国家将财政投资(包括国债投资)的侧重点放在中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三是推行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化运作和公用事业的企业化管理。提高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的使用效率,形成基础设施建设的良性运作机制。

拓展财政支出政策与中部经济发展有效结合的空间,为加快中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创造良好的经济基础。第一,充分利用政府采购制度支持中部地区的企业参与竞争,促进其经济发展。政府采购作为支持民族产业、扶持本国企业健康发展、实施产业政策和扩大就业的政策手段,得到了许多国家和政府的充分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才刚刚起步,许多政策措施都在调整和完善之中。充分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在不违背政府采购基本规则的前提下,结合我国一定时期的区域经济政策,通过相关条款和制度的修订和实施为中西部地区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第二,调整对中部地区转移支付政策,增强中部经济发展能力。转移支付作为重要的财政扶持政策,是各国解决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通用手段。中部地区由于整体经济的脆弱和落后,难以形成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良性互动机制,急需借助中央的转移支付政策加快经济发展。但是目前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支付模式单

一、支付标准不合理、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不规范、专项补助政策导向不明确等问题,对中部地区实施力度较小。因此建议调整转移支付政策,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尤其是针对中部地区劳动力素质不高、产出效率低下、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低、地方财力不足的现实,通过推广因素法支付模式、提高支付标准等改革措施,加大对中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同时,结合地区经济特点逐步提高中部地区增值税增量返还系数,相应减少对体制上解的财力较充裕的经济发达地区的税收增量返还,增加对财力较薄弱的落后地区的税收增量返还。第三,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功能,吸引外部资金,扩大投资规模。在工业化进程中普遍的瓶颈制约是资金供给的短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拓宽融姿渠

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是加快推进中部地区工业化的必然要求。尽管市场体制下,企业是投资的主体,但财政政策和投资的导向功能和乘数效应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应着重利用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资金。从实际的操作看,积极运用财政贴息、风险担保等手段,吸附、引导和动员社会各类资金流向。可在财政贴息的基础上,积极引导银行等各种金融机构介入;以政府信用为担保,积极争取世界银行贷款等外国借款投入。同时,财政部门通过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发展BOT、TOT等投资形式,吸引外资,最终达到以较少的财政资金牵引较大的资本进入建设项目之中,从而有效解决资本供给不足这一瓶颈,促进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技术的升级。第四,加大对中部地区科技文化教育的投入力度,为加快中部地区工业化进程提供智力支持。针对我国中部地区科技文化教育的投入不足和劳动效率低下的现实,要充分发挥财政和税收的保障、激励作用,加快人才的培养、引进,促进科技成果的研究、开发、转化和利用。就税收政策而言,应配合税收立法权和税收管理权下移的改革,着重解决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手段单

一、对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的激励作用不够等问题,积极实施促进科技进步、教育培训投入的税收优惠和对引进人才的专门补贴予以免税等;对技术成果转让、技术服务所得实行减税政策;对采用先进技术设备的企业采取加速折旧;鼓励企业税前提取技术开发基金、教育培训基金等优惠办法。要通过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积极支持中部地区的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逐步增加对科技、文化、教育等支出的比重,重点扶植基础研究和普通中小学教育及特殊教育,运用财政支出政策机制,鼓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企业增加研究和开发费用,鼓励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引导企业投资于技术改造和研究开发;引导社会加强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本地区的综合人力资本和劳动的产出效率。进而为中部地区工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制定对中部地区工业化的财政援助政策,加大对中部地区工业化的支持力度。第一,积极筹集改革资金,专项支持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工业企业的改革进程,为提高中部地区工业化程度构筑规范有效的微观基础。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使其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在这一进程中科学的财政政策仍将发挥重要作用。一是为国有企业减压降负,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特别是要和各商行总行配合做好改制企业的呆坏账的申报核销工作。二是通过归集企业产权转让收入、国有土地出让金以及财政预算拨款等多渠道资金,专项支持国企改革。三是支持更多企业参与资本运作,对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要优先支持,重点倾斜。同时,积极参与企业筹资方案的选择,为企业股份制改造及证券投资提供咨询。四是加大中央财政对中部地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支持力度,逐步建立并不断充实企业关闭破产职工安置费和经济补偿金,同时建议,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并轨后,中央财政用于中部地区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资金规模能够逐年增加,用于困难就业群体的培训、职业介绍、社会保险和公益性岗位补贴等。第二,采取财政贴息、注入资本金、风险投资、贷款担保等多种方式,突出扶持和培育优势产业、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的建设。结合中部实际,通过设立优势产业发展资金,规范和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引导资金投向,整合财政支持手段,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制造基地和产业集群,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钢铁有色工业和食品加工业。国家可对中部地区参照振兴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做法,对中部地区特别是中部地区的老工业基地的国企改革、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等予以重点扶持,力争一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且带动性强的大型、特大型产业项目能落户中部地区。第三,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加大对科研开发的投入,扩大科技三项费用、技术改造资金等专项资金规模。同时对科技三项费用的支出结构进行优化,重点向企业的技术研究和科技推广方面倾斜。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品档次。第四,加大国债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支持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中部地区曾是国家投资的重点,“一五”时期国家的156项重点项目,仅河南就占11个。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性、体制性因素,中部地区大部分工业企业陷入困境。设备老化,技术陈旧,工艺落后,产品竞争能力差;老职工多,非生产性人员比重大,分流安置任务重。然而,由于资金供给的短缺,各项改革难以为继。而加快中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实现中部崛起,还必须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的基础骨干作用。为此,借鉴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政策和经验,建议由中央安排国债资金、贴息资金等对中部地区的老工业基地进行改造,使之焕发青春,再铸辉煌。

调整国家区域税收政策,充分发挥税收在工业化进程中的调控和引导作用。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的成功经验充分说明,税收作为经济调节杠杆在区域经济发展和促进工业化的进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实现中部崛起、建设新型工业化社会同样需要国家通过区域税收政策予以支持,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推进增值税转型改革,为工业企业减负,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中部地区的老国有工业企业应该享受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财税优惠政策,在为企业减负的同时,为企业设备的更新和技术工艺的改进创造条件。二是实行优惠的所得税政策。中部地区的企业、产品竞争能力差,税收成本过高是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之初,国家为了实施非均衡的发展战略,通过运用有差别的区域所得税税收政策,取得了良好效果。而广大中部地区为了支持这一大局,一直使用高税率,可以说,中部地区为国家的整体发展是作出了重大牺牲的。如今国家要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优惠的区域所得税政策仍是有效的。三是实行优惠的关税政策。中部地区整体开放程度低,外向型工业比较薄弱,开拓国际市场以及外资引进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因此对中部地区给予优惠的关税政策对中部地区的企业发展、结构调整乃至整个经济的振兴都会

产生巨大的影响。一般来讲,对从事外贸的企业以及从事出口产品制造为主的企业和需要从国外进口设备、原料的企业,由于进出口关税对其收益的影响更大,因此涉及进出口关税优惠的国家区域税收政策的力度要明显大于仅仅只涉及所得税优惠的国家区域税收政策,尤其是在吸引外资企业投资于特定地区或行业时,国家区域税收政策必然要扩大到进出口关税的优惠。四是完善出口退税机制,调整和优化外经贸发展基金使用方向,由主要用于出口退税托管贷款贴息改为重点扶持工业企业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和扩大出口。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到境外投资办企业给予资金资助。通过实施进出口关税减免,促进外向型工业企业的发展,提高外向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五是进一步完善税法,赋予地方人大和政府必要的税收立法权和税收管理权,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作用。我国地域辽阔,区域经济条件和发展水平不均衡,在全国统一的税法前提下,赋予地方人大和政府必要的税收立法权和税收管理权,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会产生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金人庆 积极运用财政手段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J] 财政研究,2004,(9)

[2]陈秀山,等 转轨时期转移制度的区域均衡效应[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4)

[3]朱汉清 政府转移支付的目标选择[J] 财政研究,2002,(5)

[4]苏明 财政支出政策研究[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5]郝寿义 区域经济学[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6]胡国强 河南省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4)

[7]张占仓 中部崛起的产业走向研究[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3)

第三篇: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从我做起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从我做起”

主题实践活动实例登记表

填报单位:祁家湾街

“我为新型工业化献一策”登记表

填报单位:祁家湾街

第四篇:筠连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及招商引资工作组

筠连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及招商引资工作组

半年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筠委办发„2012‟15号文件精神,对照县委、县政府下达的重点工作组目标任务,责任县领导高度重视,责任部门积极配合,各重点工作项目加快推进。现将半年项目推进情况总结如下:

一、筠连县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进展情况: 1.基础设施建设

2012年海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5000万元,1-6月完成4080万元,占计划的81.6%。目前二期道路硬化及排水工程和一期道路亮化已竣工投入使用,园区大门建设近期竣工投入使用;四期道路已开工建设;海瀛大桥至园区大桥河堤建设已开工建设;好牛旺至碱性酒厂段公路和河滨道公路硬化正在设计预算,有望近期开工建设。

2.园区规划

海瀛园区规划正在修编,由2.8平方公里扩编到10平方公里,力争年底能完成修编工作;巡司工业园区规划面积由9.2平方公里扩编到20.54平方公里,正在规划设计;维乐园区规划已委托重庆煤炭设计研究院编制,目前开展规划编制的前期准备工作。

3.园区入驻企业

海瀛园区入驻企业11户,其中今年新入驻7户(有烟草仓储、中石油、醒世茶业、双星茶业、35KV变电站、粮油仓储、龙洞深源矿泉水)(原入驻4户:好牛旺、同心木业、碱性酒、甲醇二甲醚)。

存在的困难:

1.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滞后,配套条件较差。尤其是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的滞后,严重制约了园区的招商引资及其他工作的开展。

2.土地约束压力大,报批困难。项目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征地拆迁安臵难度较大。

下步工作打算:加快在建基础设施建设及尽快启动待建项目,加快海瀛园区规划修编和巡司工业园区规划设计进度,启动维乐园区规划编制。

二、地方煤矿技改

项目进展情况:全县36个技改煤矿,目前1个煤矿(巡司小河)通过综合验收,35个煤矿恢复技改,其中8个煤矿(景阳、红岩、大地、98煤矿、新田、马灵光、平源、槐树、朝阳)试运行,1-6月技改投资预计完成9.3亿元,招商引资3.6亿元。

存在的问题:

1、总体技改进度缓慢;

2、技改资金不足。

下步工作打算:

1、强力推进煤矿技改;

2、每月抽查35%的技改煤矿进度情况,严格技改工期保证金扣处。

3、计划下半年黄金岩、坤宏、琼兴、顺富、金钟、巡司二煤矿试运行。

三、权林豪门技改项目

项目进展情况:完成投资0.8亿元,已正式投产。下步工作打算:尽早启动第二期技改扩能。

四、巡司机制碳生产项目

项目进展情况:完成厂房建设4000平方米,机制炭生产设备安装全面完成,4月9日已投入试运行,精制油生产设备安装完成,进场公路硬化已竣工投入使用,完成建设投资0.4亿元。

存在的问题:生产原料供应不足,原料价格偏高。下步工作打算:协调林业部门调节原料供应。

五、维新110变电站 项目进展情况:

1.投资情况:2012年计划投资6000万元,1-6月完成投资200万元。

2.建设情况:进站公路和还建公路(归还村上基耕道公路)混凝土挡土墙浇筑已完成,排洪沟片石浆砌完成75%。

存在的问题:

有2户农房未搬迁,影响工程建设。下步工作打算:

协调变电站内2户群众农房搬迁工作。

六、云龙寺110变电站

项目进展情况:云龙寺初设已完成,本体工程已开工,正在施工中,预计竣工时间为12月份。

存在的问题:招标资料与实际勘探有较大出入。下步工作打算: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工作。

七、两个A级屠宰场技改建设项目 项目进展情况:

1.投资情况:2012年计划总投资4000万元,1-6月完成投资3200万元(巡司洪森屠宰场完成投资2000万元,海瀛星星屠宰场完成投资1200万元),占计划的80%。

2.项目建设情况:巡司洪森屠宰场生产厂房和办公大楼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星星屠宰场污水处理池全面完工,生产厂房基础已完成混凝土浇筑,办公大楼设计已完成,屠宰场的相关手续正在办理。

下步工作打算:督促星星屠宰场加快建设进度。

八、矿泉水、苦丁茶饮品项目

项目进展情况:目前完成征地60亩,生产厂房基础混凝土浇筑已完成,河堤堡坎浆砌已完工,厂区围墙浆砌800米。

存在的问题:詹本宗房屋未拆迁和已征土地不准企业使用,4 影响矿泉水项目工程建设。

下步工作打算:商腾达镇政府加大工作力度,搞好协调工作。

九、宜宾醒世茶业海瀛园区标准化加工厂

项目进展情况:2012年计划投资4000万元,1-6月完成投资140万元。已完成地勘工作和规划设计,正在报批相关资料。

存在的问题:场地测量定位滞后。

下步工作打算:尽快确定调整后的规划,启动厂房建设。

十、新维矿井 项目进展情况:

1.投资情况:新维煤矿计划总投资239274万元,到2011年完成投资76630万元,占计划总投资的32%。2012年计划投资25000万元,1-6月累计完成投资13400万元,占计划投资的53.6%。

2.矿建工程:2012年计划进尺8700米,1-6月完成2300米,完成计划26.4%。工业广场场区设施工程继续施工;改移公路工程完成91%;黄泥磅滑坡治理工程继续施工;职工宿舍工程人工挖孔桩全面完成,桩芯砼浇筑完成90%,井口联合建筑场平土方开挖,人工挖孔桩完成60%。

3.安臵点A区基础基本完工,B区基础处理正在加快实施,初步拟定宅基地安臵分配方案,待县领导审定。217户拆迁户有望7月份划拨宅基地。

存在的问题:

1.地面建设存在的问题:一是矿井井区内临时帐篷已拆除,但群众时有到施工现场阻工;二是工业广场公路急需改移。横跨公路村民黄天元房屋未拆迁,影响改移公路施工,;三是维新风井进场公路受阻。由于新华八组村民提出无理要求较多,阻碍施工,经多次协调未果;四是农用及小矿输电线路改移,新维煤矿与筠连县电力公司已签署迁改协议,并支付前期工程款。改移一期工程动工后,由于当地村民阻工严重,漫天要价,目前工程被迫停工,二期工程更是无法启动,严重制约工业广场的地面施工;五是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拆迁工作难度大,安臵点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慢,造成拆迁户不能按时划分宅基地,影响项目建设进程。

2.新维煤矿土地使用审批手续至今未落实,相关工作开展难度大。

3.资金链断裂,导致项目建设推进较慢。下步工作打算:加大力度搞好协调工作。

十一、船景矿井 项目进展情况:

1.投资情况:船景煤矿计划总投资183924万元,到2011年完成投资106544万元,占计划总投资的57.92%。2012年计划投资20000万元,1-6月完成投资11000万元,占计划55%。

2.矿建情况:井巷总掘进进尺共34000米,2011年完成20000米,2012年计划掘进进尺14000米,1-6月完成5250米,占计划的37.5%。2#、3#电梯公寓主体框架完成,救护队联合建 6 筑3层框架完成,坑木加工房屋面完成,综合材料库人工挖孔桩完成,综采设备库基础柱完成,河堤栏杆安装700米。

3.安臵点基础处理全面完工,已组织相关部门技术人员对其进行验收。13户农户已全部搬出矿区并拆除房屋,44户拆迁户力争在6月份划拨宅基地建房。

存在的问题:

1.地方电网供电质量和可靠性差,矿井建设安全用电没有保障,严重制约项目建设进度。

2.梅家坳隧道建设进度缓慢,大型设备和材料运输困难,影响船景煤矿建设进度。

3.项目井下隧道建设,造成山地灾害和部分农房受损。下步工作打算:加大力度搞好协调工作。

十二、烟草仓储项目 项目进展情况:

1.投资情况:计划总投资2850万元,2011年完成投资1000万元,2012年计划投资1850万元,1-6月完成投资1400万元,占计划的70%。

2.烟草仓储建设情况:目前一、二、三、四号仓库基础、入库检验点和钢架结构主体全面完成,综合楼二层已完成混凝土浇筑。

下步工作打算:争取8月底前竣工投入使用。

十三、海瀛35KV变电站

项目进展情况:初设招标已完成,已签订初设合同,正在进 行初步设计工作。海赢站已实施三通一平工作。力争在2012年12月底完成海赢35kV输变电工程。

下步工作打算:加快土地协调工作,尽快划拨土地。

十四、肉牛深加工项目 项目进展情况:

1.投资情况:该项目总投资1.8亿元,2011年完成投资5011万元,2012年计划投资7000万元,1-6月完成投资2890万元,占计划的41.28%。

2.建设情况:围墙修建、污水处理系统、给排水及防洪等基础设施已完成;待宰钢架牛棚已竣工;钢架结构生产厂房全面完成,目前正在厂房内分区装修和安装生产设备;办公大楼二层完成混凝土浇筑;完成厂区路面硬化110米;

下步工作打算: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十五、筠连2×35KW煤矸石发电项目

项目进展情况:已列入四川省电力发展“十二五”规划,正督促业主华电集团完成可研等立项资料,目前,华电集团正准备拟订该项目前期工作时间安排表,并报市委、市政府。争取年内完成省级所有报批手续,力争完成国家核准。

存在的问题:项目业主华电集团因资源配套问题未落实而放缓推进项目前期工作。

下步工作打算:积极同业主华电集团沟通,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

十六、武乐矿井

项目进展情况:已获得国家能源局同意开展前期工作批文,力争2012年上半年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年内动工建设,完成0.8亿元投资计划。

存在的问题:项目何时能够获得核准是个未知数。下一步打算:督促芙蓉集团推进项目前期工作。

十七、口神牌碱性酒业技术改造生产项目 项目进展情况:

1.投资情况:2012年计划投资10000万元,1-6月完成5350万元,占计划的53.5%。

2.项目建设情况:征地丈量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完成土地丈量463亩,涉及征地的13座房屋丈量工作已全面完成。土地使用指标已批复,正在对厂区进行设计和开工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下步工作打算:加快前期工作。

十八、汉林机械

项目进展情况:正在完善可收缩性液压支架设计。下步工作打算:启动厂房建设。

十九、页岩气

项目进展情况:该项目已完成土地报批相关资料,正在积极做进场施工前的相关工作。

存在问题:因5户农户拆迁困难,直接影响进场地勘和施工。

下一步打算:积极配合县级有关部门,做好农户拆迁工作,力争7月初进场施工。

二十、10 万吨合成氨项目、龙镇天子酒业技改建设项目 项目进展情况:10万吨合成氨项目强、弱电迁改工作已完成;跨河大桥正在加快修建,目前已完成桥梁安装,厂区路灯安装和平场工作,运泥石回填引桥完成60%,厂区道路硬化完成300米。

龙镇天子酒业计划总投资70000万元,完成一车间新建酒窖100口,酿造锅炉、厂区大门、化验设施和研发机构主体工程建设已基本完工,有25口酒窖已装入粮食发酵。

存在的问题:龙镇天子酒业技改项目资金困难,请政府协调支持。

下步工作打算:协调金融部门给予龙镇天子酒业技改项目帮扶或引进其他业主融资。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六日

第五篇:关于加快开发区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建议(共)

关于加快开发区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1年10月13日

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业仍是经济增长的主力军、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经济保持领先的重要保障,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加快开发区新型工业化进程,就是要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开发区的实践主题,加快推进,加速突破,助推全市经济加快转型、加速发展、实现跨越。

一、开发区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走“产业创新、经济循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形成节约、环保、安全的生产方式。一是提高准入门槛。建立以科技含量、投资强度、产出效益和生态环境等为主要指标的筛选评审机制。全面清理长期停产企业,及时清缴闲置土地,限期治理企业污染排放。二是推进清洁生产。建立健全企业自愿和政府推动相结合的清洁生产机制,在重点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中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培育一批资源利用率高、污染排放少、经济效益好的清洁生产示范企业。扩大强制性清洁生产范围,对污染物排放严重超标的企业,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三是实施节能减排。鼓励企业实施节能、节水、环保、清洁生产和安全生产的技术改造,支持企业发展“废水、废气和废渣”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每年推广一批节能减排新技术、培育一批节能减排示范企业。四是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淘汰低水平、重污染、高耗能、安全性茶的产品及企业,继续加大对中小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产业层次,提高安全生产等级和环保排放标准。五是培育生态文化理念。引导人们自觉树立以绿色、自然、和谐、健康为宗旨的生态消费观念,努力营造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

二、开发区跨越发展的巨大引擎是特大项目带动。按照“大项目带动、配套企业跟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特大项目的产业关联效应,加强对其上下游产品和产业的跟踪研究,“倒逼”配套加工企业跟进,确保引进一个大项目就形成一个大产业。一是合理规划布局。切实做好产业集约集群发展规划,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结合宿迁实际,编制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打破行政区划界线规划产业集群,合理布局产业聚集区域和产业集群。二是主攻重大项目。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引进新兴产业、低碳产业乃至物联网产业上,紧紧盯住世界500强和国内的上市公司、市场份额靠前的大企业,集中力量实行重点突破,引进一批产业“巨人”、工业“航母”。同时招商选资要与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并举,提升倍增效应、产业集群效应。三是树立“慢发展”也是科学发展的理念。随着招商引资工作的强势开展,出现了项目等土地、甚至项目无土地的现象。为加快工业的集约化发展,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千方百计提高土地利用率,做到节约用地,建议市委调整招商引资考核指标,不再考核一般进园项目,单独考核引进重大项目指标,把有限的土地资源用于保障重大项

目落户,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速度型向质量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三、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科技创新驱动。紧扣打造创新高地和人才特区的总体目标,抢抓“十二五”开局之年机遇,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建设,持续不断地集聚创新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取得突破,全面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力。一是加强企业科技创新。大力实施“两化”融合工程、企业上市培育工程、培大育强工程,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就宿迁来说,要加强与高校的战略合作关系,并着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形成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紧密结合的共性技术创新机制。在开发区设立科技创业孵化园(工业技术研究院),为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积极鼓励工业企业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社会科研机构以多种形式联合,运用高新技术对现有生产能力进行改造,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尽管宿迁有了中国名牌、江苏名牌,但无论是数量还是级别与周边兄弟市都存在较大差距,企业品牌意识不强。要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品牌意识,树立品牌就是市场、品牌就是效益、品牌就是竞争力的观念,鼓励企业讲究产品质量,注重诚信经营,树立企业形象,积极争创名牌,提升宿迁工业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四、开发区健康发展的智力支撑是人才体系构筑。牢固树立“人才是工业发展第一要素”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兴工。一是建立一支经济型、招商型的党政人才队伍。把党政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组织轮训、选派挂职、学习考察等方式,提高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指导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千方百计培养一批“项目型干部、创业型队伍、发展型班子”。二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像重视招商引资一样重视招才引智,积极引进、培育、壮大企业家队伍。尊重企业家、善待企业家,提高企业企业家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通过表彰纳税大户、设立“贡献碑”、授予“荣誉市民”等形式,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导向。三是建立一支技能型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政府、企业、民办等各类培训机构的作用,积极探索企校合作、定向培训的路子,围绕新型工业化合理设置课程,努力培养更多适应新型工业化要求的技能型人才。坚持用环境聚集人才,用项目吸引人才,用事业留住人才,最大限度地把各类人才凝聚到加快新型工业化上来。

五、开发区和谐发展的根本保障是法制环境提升。要坚持“依法治区、依法行政、依法开发”这一原则,围绕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健全运行机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切实营造良好法制环境,为开发区各项工作朝着合法、有序、高效的方向运行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加强调控、优化服务。以发展战略研究、行业结构调整、产业政策实施、技术标准贯彻、经济信息传导为重点,为各类企业服务。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世贸组织规则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管理工业经济,通过产业政策、行业规划、信息发布等多种方式对工业经济运行进行调控,积极探索引导企业

发展的新方式。二是创建政策法制环境。当前,由于国内市场发育不尽完善、产业结构成长度低下、技术水平不高、资金匮乏,单靠市场力量难以实现产业发展的迅速提升。政府应继续制定完善的产业政策和法律体系,提出明确的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规模标准、重点建设项目等,并以法律、法规等形式保证政策和规划的落实,建立和健全财政、税收、金融、外贸等与产业政策相配套的保障体系,以此推动产业竞争力的升级。(江苏宿城经济开发区党政办)

下载充分利用国际先进要素加快中部地区工业化论文[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充分利用国际先进要素加快中部地区工业化论文[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