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低效园的改造论文[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12-02 23:14: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核桃低效园的改造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核桃低效园的改造论文》。

第一篇:核桃低效园的改造论文

1实生树或劣种树高接换优

1.1高接换优园确定

选择立地条件好、土层深厚、树势生长旺盛、无病虫害、树龄3~15年的实生或劣种树。对于立地条件较差、树势较弱的实生树或劣种树,先扩穴改土,加厚土层,增施有机肥,树势由弱转强后再进行改接;否则在改接后由于产量提高较快,营养跟不上,导致树势早衰或死亡。对于过密的核桃园,可以进行隔株改接,未改接的树,待高接树成活后予以间伐,利用早实品种改接留450~600株/hm2为宜,晚实品种保留225~300株/hm2较好。

1.2品种选择

选择在当地试栽表现优质、丰产、抗性强的品种,如绿波、中林5号、薄丰、香玲,各品种间可互为授粉。高接时不同品种分行安排或按比例呈带状或交叉状配置,以提高授粉能力。

1.3高接方法

1.3.1嫩枝芽接换种。①早春修剪截枝。萌芽前,对计划采用芽接换优的核桃园,可先行粗略修剪,选留3~5个方向、位置较适宜,直径10cm以下的主枝作为骨干枝,去掉无用的交叉大枝、重叠枝、密挤枝、病虫枝,同时注意平衡树势,树冠上部挡光的大枝、外围枝要适当疏除。对主干上的辅养枝或骨干枝上的侧枝在距主干或骨干枝5~10cm处截枝,促发新梢。主干或骨干枝上有较长光秃带,可通过刻、锯等造伤,促使隐芽萌发新梢,便于嫁接。当新梢长到10~15cm时,每个截留枝上选取1~2个健壮新梢,其余全部抹除。②适时嫁接。当嫁接枝上新梢长到60cm以上,基部基本木质化时,即可进行芽接,以5月下旬至6月下旬嫁接为宜。芽接的接穗在优质健壮的良种母树上采取,剪下的接穗要立即去掉复叶,保湿贮存,运到目的地阴凉处备用。芽接采用大方块芽接法。芽接好后,在砧木接口上留2片复叶剪砧,促接芽萌发,并及时抹去砧木上的萌蘖。

1.3.2多头枝接改优。①枝接部位选择。萌芽前,选留3~5个方向、位置较适宜,直径在10cm以下的主枝和直径3~5cm的侧枝,在距主干或主枝15~20cm处截去,锯口保持平滑。②枝接时期与方法。嫁接时期以萌芽期至展叶期最佳。嫁接方法采用多头插皮舌接法。一般在秋末冬初选择母树上髓芯小、芽子饱满、生长健壮的当年生发育枝作接穗,冷藏或埋在湿砂中备用。嫁接前把接穗剪成15~20cm枝段,在95~100℃石蜡中速蘸进行蜡封。同时在砧木基部间隔5cm用锯锯2刀,深达木质部,进行放水处理。

1.4接后管理

改造树根系发达,树体长势旺,嫁接成活的新梢生长量大,需及时除萌、解绑,新梢长到50cm左右时,要绑缚支柱,以防风折。春季枝接成活后,特别注意分3次放风,切忌放风过猛影响成活率。接后要注重肥水管理,接穗萌芽后,结合浇水追施尿素0.5kg/株;6~7月根据不同枝的位置,选留好主枝,对留作侧枝的,可摘心促使分枝,增加枝量,同时去除杂乱枝,保持良好骨架。

2放任核桃树的改造

2.1放任生长树的特点

大枝过多,层次不清,结果部位外移,内膛空虚,病虫害严重,树势衰弱,坐果率低,落花、落果严重,产量低且隔年结果现象严重。

2.2放任树改造修剪的方法

2.2.1调整树形。根据放任树的树形、树龄和大枝分布情况,确定适宜改造的树形。先疏除过多的大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然后调整结果枝组,使各枝组交错排列,互不影响。对内膛萌发的徒长枝,采取先放后缩或先截后放的方法,经2~3年培养成健壮的结果枝组。在去大枝的同时,对外围枝要适当疏间,以疏外养内,疏前促后,使整个树体上小下大,外疏里密。树形改造1~2年完成。

2.2.2平衡树势。树体结构调整完成后,要进一步调整结果母枝与营养枝的比例,约为3∶1,对过多的结果母枝可根据空间去弱留强,充分利用空间。在枝组内调整结果母枝留量的同时,应预留1/3左右交替结果的结果母枝;对冗长的细弱枝、下垂枝,以三抬一或五抬二的方法进行适度回缩,抬高角度,增强长势。对于较旺的壮龄树,大枝应分年疏除,以稳定整个树体生长与结果的平衡。

3加强核桃园管理

3.1深翻扩树盘

于每年秋末春初,在核桃树周围进行深翻扩树盘,深度为20~40cm。山地核桃园还可通过客土来增加土层厚度,为以后丰产奠定基础。

3.2施肥灌水

3.2.1施肥。①基肥。在采收后到落叶前施入最好,常与树盘深翻同时进行,肥料以优质农家肥为主,每株成树每年放射状施入农家肥100~150kg。②追肥。一般在开花前、幼果膨大和果实硬核3个时期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氮磷钾三要素配合施用。一般每株每次分别追施尿素1kg、磷肥1.5kg。③叶面喷肥。喷肥时期在开花期、新梢速长期、花芽分化期及采收后进行,常用的喷肥种类为0.1%~0.2%的硼酸、0.3%的尿素和0.3%的磷酸二氢钾。

3.2.2灌溉。每次施肥后,应及时进行灌溉。8月中旬秋梢停长前要注意控水,以控制新梢后期生长,使枝条组织充实。初冬灌好封冻水。

3.3搞好花果管理

3.3.1疏雄。衰弱树雄花较多,疏除全树雄花芽的90%,使雌花序与雄花序比例达1∶30~60。

3.3.2辅助授粉。提前采集雄花粉,在雌花的盛花期,雌花柱头开裂并呈倒八字形,柱头羽状突起分泌大量黏液时,集中人工授粉,将花粉配成花粉、蔗糖、水比例为1∶50∶3000的营养液,在上午9~10时或下午3~4时进行喷雾授粉,可促进花粉发芽和受精,提高坐果率。

参考文献

[1]曹尚银,李建中.核桃标准化生产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7.[2]魏玉君.薄皮核桃[M].郑州:河南科

学技术出版社,2006.摘要:介绍了济源市核桃低效园综合改造技术,包括实生树或劣种树高接换优、放任核桃树的改造以及加强核桃园管理等内容,以期为当地核桃园的高产高效提供参考。

关键词:桃核园;低效;改造技术

第二篇:低效林改造报告

低效林改造报告

通江位于四川盆地东北边缘,全县幅员面积618.8万亩,林业用地386.4万亩,有林地面积355.7万亩,活立木蓄积983.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8.77%,是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县,也是四川省盆周山区林业重点县。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地貌类型多样,立体气候明显,属大巴山常绿阔叶林和山地常绿针叶林、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类型。近年来,通江县先后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林业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以松木、柏木等纯林和天然林为主的成片有林地,由于受资金困挠,重造林、轻营林,造成林分质量不高、产量低、林分生态系统不稳定等,普遍呈现出长势较差,生态经济效益较低,是典型的低产低效林。

一、通江县中幼林和低产低效林现状、森林资源现状。

目前,全县中幼林面积289.7万亩,其中需要抚育的中龄林面积5.9万亩,幼龄林面积21.6万亩,所属重点公益林面积22.6万亩,商品林面积4.9万亩,低产低效林面积95.9万亩,占全县有林地面积的40.1%,其中中幼林面积88.3万亩,天然林面积54.4万亩,从实际调查情况看,全县中幼林主要以人工植苗造林居多,并主要集中于中、高山区,全县林分结构大多是以华山松、刺杉、刺槐、柏树等为主的纯林,林相单一,结构简单,同时,从林木生长的立地条件看,部分灌木层和草本层残缺,水土保持能力低下,部分灌木层及草本层生长又过于繁茂,林区“小老头树”、“怪型树”、“藤缠树”等现象较多,导致林木长势较差,进而严重影响了森林资源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发挥。

低产低效林形成原因。一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通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基本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但年分布不均,旱、涝灾害频繁,旱灾为主要灾害性气候。尤其是2007年全县先后遭受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及雨雪冰冻灾害,严重影响了林木生长。全县森林土壤又以紫色土为主,紫色土是在中生代侏罗系和白垩系的紫色砂页岩发育形成,其结构松散,可溶性物质含量高,易被水解溶蚀,保水保肥能力差。加之该区紫色土有机质含量低,大部分在1—2%之间,林地土壤瘠薄,厚度多在30cm以下。所以在这种地表上生长的林木极易形成低产低效林。二是栽植树种单一,栽植密度过大。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来,全县进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全力开展消灭荒山运动,为尽快将荒山绿化起来,大面积栽植以适宜本地土壤、气候条件的乡土树种柏树、松树等为主的纯林,进而为林木生长缓慢、病虫害发生频繁埋下了隐患,这是低产低效林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在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初期,为确保造林成活率,在栽植密度设计上要求每亩300株,职工在具体操作时甚至每亩高达400余株,虽然达到了绿化的目的,但也造成了如今大面积的“小老头树”、“牵藤树”等。根据在空山林场椒园子工区黑窝子塘林班的调查情况看,1998年营造的日本落叶松纯林,造林栽植密度达每亩430株,2公顷落叶松株数达12900株,其中最大胸径16cm的株数占5%,胸径为14cm的株数占25%,胸径低于12的株数占70%。三是中幼林抚育等管护措施未及时跟上。随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深入实施,我们在造林方式上采取了营造栎、柏

松等混交林,在管护措施上实行了透光抚育管理等进一步提高了森林蓄积量,并取得良好效果。但是,由于林场及业主资金有限,对促进林木正常生长的抚育力度远远小于低产低效林增长速度,同时业主为了较快回收树苗栽植成本,在具体进行透光抚育等管护措施中,往往是砍大留小、砍直留弯、砍优留劣,造成事实上的逆淘汰,保留下来的林分生态、经济效益不高。还有部分低产低效林是因为过度修枝,影响了林木生长造成的。

中幼林抚育及低产低效林效益评估。一是森林抚育、低效林改造不但能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质量,而且有利于改善林分的卫生状况,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根据2007年雨雪冰冻灾害调查,在幼、中龄林阶段,由于林木密度较大,降雪后承受雪的压力比密度低的林分大,每公顷林冠受到雪压的重量可达500多吨,林木胸高断面上每平方厘米承受的压力达2.5公斤;林木稀疏后,每公顷林冠受到雪压的重量可降到300吨,林木胸高断面上每平方厘米承受的压力可降至0.5公斤。由于森林抚育,低效林改造改善了林分的卫生状况,病虫害可下降90%以上,增强了抗灾的能力。同时,经过抚育的林分,林木株数减少,林冠郁闭度下降,使林内光照增加,林内空气、土壤的湿度、温度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同时,抚育地被物的分解,提高了土壤的肥力,促进了林木的生长,有利于提高和更好地发挥森林的防护效能和多种效益。二是中幼龄林抚育投入少,见效快,在一个森林经营周期内(十年)抚育林分与未抚育林分,林分生长量年净增3.0立方米/公顷,十年净增蓄积量30立方米/公顷,新增木材产值9000元/公顷(按300元/立方米计算),是森林抚育费用900元/公顷的10倍。如果将全县19.31万公顷森林全部抚育一遍,每年至少可净增蓄积量20余万立方米,新增木材产量10余万立方米,年新增木材产值3000万元。同时,森林抚育及改造生产木材6.0立方米/公顷(20%间伐强度、50%出材率),按年抚育和改造10万公顷计算,可产木材60万立方米,年增加木材产值1800万元(按300元/立方米销价)。通过国有空山林场对卢家坪工区倒栽窖林班皆伐后1995年天然更新起来的桦木中幼龄林进行生长抚育的调查,可得出如下数据:抚育后林分平均胸径每年净生长为1--1.3厘米,而未抚育的林分平均胸径每年净生长仅为0.5—0.7厘米,目前平均胸径达18厘米。三是自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来,各国有林场适当开展了中幼林抚育和低产低效林改造工作,制定了《森林抚育、改造技术规程》。近几年来,全县也针对中幼龄林面积大,亟待抚育林分多的特点,倡导各单位制定了有利于幼龄林抚育的政策,如“抚育的小材小料可以抵抚育的工资”等措施,有力促进了中幼龄林抚育、低效林改造工作的开展,并在已开展的中幼龄林抚育、低效林改造活动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中幼龄林抚育工程不仅缓解了大中径级后备森林资源的不足,而且壮大了林业产业,增加了林农收入。森林抚育和改造投入资金的70%可转化为劳务收入,以年抚育和改造5万亩计算,年均投资4500万元,相当于每年可吸纳近3000个剩余劳动力,不但可以解决国有林场职工就业,而且也进一步带动和促进林区经济发展,其社会效益显著。

二、中幼林抚育及低产低效林改造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中幼林抚育及低产低效林改造任务重。全县386.4万林业面积低产低效林占三分之一,急需抚育的中龄林和中幼林面积占林业总面积的74%,管理粗放,品质低下,全县若不及时抚育在较短时间内便形成新的低产低效林。二是中幼林抚育及低产低效林改造利用率不高。中幼林抚育间伐,生产的都是小径材,当地很难利用,作柴火职工农户烧不了这么多,也不愿意,只有运到县城销售,但路程运,运费高,每立方米小径材运费就是70多元,在交通好的地方职工还可以找点劳务费,交通不好的地方连职工的劳务费都捡不起,职工不愿搞。三是中幼林抚育及低产低效林改造采伐限额管理体制不明。由于森林抚育及低产低效林改造生产成本高,其中中幼林抚育,需采伐相当一部分胸径6厘米以上的林木,受采伐限额的限制,手续很难办,要列入采伐限额管理,企业没有积极性,有的抚育采伐变相成了择伐,以取材为目的。四是中幼林抚育及低产低效林改造社会工资猛涨,造成抚育积极性不高。林场附近社会工资由原来的40元/天涨至现在的80元/天,而地方政府又没有给林场及业主投入低产低效林改造和抚育资金,同时,林场由于资金有限至今仍按抚育工价15元/亩计价,职工积极性不高,在林场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任务。五是中幼林抚育及低产低效林改造资金缺乏。国家没有安排专门的中幼林抚育及低产低效林改造资金,在人工造林中,国家只安排有限的中幼林抚育及低产低效林改造资金,在人工造林中,国家只安排有限的种苗费、造林费以及造林后的管理费,与退耕还林工程相比相差甚远,地方财政又拿不出这笔钱来搞抚育,林场没有实际收入,不愿搞,使人工造林的抚育跟不上,成效差。六是全社会没有形成一个森林经营的良好氛围。由于森林经营投入大,见效期较慢,再加之国家对森林经营资金投入也相对较小和地方党政领导急功近利思想严重,很难在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森林经营氛围。

三、中幼林抚育及低产低效林改造对策与建议

加强森林抚育管理和低产低效林分改造,是当前森林培育急待解决的问题。森林抚育管理和林分改造就是使森林尽快转变为能生产优质木材和其他多种产品,并能发挥更好的生态效能的优良林分,均是森林培育时间上最长、促进林木生长最重要的阶段。一是对于密度过大的林分采取间伐措施。根据以往通江县的经验,每亩保留110—160株效果较好。间伐时,应采取间密留匀、去劣留优的原则,同时应清除枯立木、风倒木和病虫木等不利于林内卫生的林木以及劣质林木、畸形木、长势衰弱林木、下层林木等,并将间伐木的枝垭、梢头、伐桩等清除,使保留下来的林木具有较好的水、肥、光照条件。在林下植被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采取局部抚育,即铲除窝中杂草,疏松土壤。对采取抚育间伐、调整林分结构等措施改造的低产低效林,要加强改造期的施工管理,严格按照设计施工,避免乱砍滥伐林木,杜绝以改造为名而加剧林地的毁坏。并适时进行除草、松土、施肥、灌溉和防治病虫害等工作。空山综合林场于2001年在凳子山林班进行试点,效果十分明显。二是营造混交林改善林分结构。由于通江县低产低效林主要是柏木、松木林,可通过补植落叶阔叶树种以改造林地条件,增加易腐枯落物数量,调整林分的树种结构和层次结构,以提高林分抗逆能力和生产 能力。对株行距大于1.5m×1.5m,郁闭度低于0.3的低产低效林,在其林中空地栽植桤木、栎树,形成混交林。补植时应伐除原有生长不良的林木,根据原有林木的分布格局,采取成行或成团栽植,定位开窝,同时应保护原有的乔、灌树种和草本植物。对于山顶、山脊等土壤瘠薄的林地,则采取乔灌混交。三是实行封山育林减少牛羊及人为破坏。封山育林多是将天然或人工林分封禁一个时期,利用天然或人工下种,通过育林、保灌、护草,促进群落的进展演替。对于主要由于人为干扰导致的低产低效林可采用封山育林,封山育林可以结合补植、补播、全砍重造对低产低效林进行改造,也可单独进行。经过封育而成长起来的林分多为混交复层、结构稳定、防护抗灾能力较强的林分。四是明确中幼林抚育和低产低效林改造专项资金。抚育管理不善是形成全县低产低效林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重栽轻管,使造林后的抚育工作被严重忽视,究其根本原因,是投入不足。通过调查分析,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第二阶段,国家应把低产低效林改造和中幼林抚育工作作为提高林业整体水平的重要任务之一,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对于公益性低产低效林(如防护林)的改造,应作为其中的一个子项目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工程规划,一方面能得到有力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使得低产低效林改造目的明确,服务于国家、地方的整体生态规划。同时,建议国家及地方相关部门尽快制定法律法规,通过生态补偿的形式对低产低效林改造注入资金。对于商品性低产低效林改造与经营可以通过吸纳社会资金的方式进行改造试点。五是建立健全政策机制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低产低效林改造。森林经营工作亟待加强,建立森林抚育管理扶持政策,设立森林抚育专项资金,改革森林抚育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势在必行。在明晰林权、林农自愿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林地使用权和林木产权的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建立多种机制下的资金及采伐限额等扶持政策,有效促进低产低效林改造。同时,也更需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以吸引社会各方面资金的投入,做好承包、租赁、抵押、继承、转让、拍卖等工作。六是修编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科学规划,实施森林分类经营。搞好森林分类区划调查,科学规划森林分类区域,按区域类型确定培育目标,指标体系、技术线路、建设模式和技术标准等,在不同的区域内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进行森林经营,宜采则采,宜护则护,以满足人类对森林资源的不同效能的不同需求,从而达到保护和利用好森林资源,提高森林经营者积极性的目的。

鄂林造〔2008〕8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湖北省低产林改造工程(以下简称“低改工程”)是省委、省政府适应现代林业建设要求,调整和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林地产出率,促进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为加强低改工程的建设管理,根据《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鄂发〔2004〕5号)、《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低丘岗地和低产林改造工作的意见》(鄂政发[200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LY/T1690-2007)、《湖北省低产林改造工程总体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低改工程坚持的主要原则:低产林改造是指对因受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明显低于同类立地条件平均水平的林分进行优化改造和高效利用。低改工程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原则;适地适树(适品种、适种源)、良种壮苗的原则;定向培育、集约经营的原则;集中连片、示范带动的原则;群众自愿、稳步推进的原则;生态优先,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条 低改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从2007年起至2016年止,改造低产林500万亩,建成速生丰产林、高效经济林基地。

第二章 工程组织管理

第四条 省级成立“湖北省林业局低产林改造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统一研究、部署和协调低产林改造实施过程中的重大事项。设立“湖北省低产林改造工程建设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省低改办”),具体负责对低产林改造工程的指导、组织、管理、检查和监督等日常工作。对省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实施低丘岗地开发建设为茶果园的低产林部分,省林业局负责办理林地改造和使用等相关手续,培育种苗,提供技术支持。第五条 各地要加强对低改工作的领导,成立各级低产林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审议、协调工程实施中的重大问题,明确工程建设管理专班,具体负责低改工程的实施。

第六条 低改工程的管理培训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制。省级培训的对象为市(州)、县(市、区)主管工程实施的管理和科技干部;县级培训的对象为具体从事工程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以及有必要培训的林农或业主。

第七条 低改工程以县级总体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文本为依据,按前期准备,施工与监理,核查和综合验收等四个阶段进行控制和管理。前期准备阶段包括:低产林调查评价、作业设计、查验审批、造林地整地准备、种苗准备,以及相应的技术和物资准备等,目的是为工程实施创造条件,打好基础,应在工程施工前全部完成;施工与监理是按照作业设计的区域范围、作业面积、改造方式、营造林方法、种苗配置(良种使用和苗木标准)、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措施等要求开展施工,并实施监理制度,此阶段工作任务一般在当年春季前完成;核查是对当年低改造林进行竣工检查,为资金管理和成效管理提供依据,一般在当年的秋季完成;综合验收是在第三年对第一的实施低改成效进行综合验收和评价,确保改一片、成一片,变低产为高产。

第八条 全省各级应建立低改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切实加强对工程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测、管理和评价。

第三章

工程范围和技术要求

第九条 低改范围重点是责任主体落实,林权明确,立地条件较好,因不适地适树或种质低劣,多代萌生、管理粗放和遭受严重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造成林相残败的林分;无培养前途的“小老树”林分。不包括原始林,特殊灌丛林林地;不包括退耕还林等国家补助的重点工程造林区域;不包括自然保护区、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区域;不包括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大江大河、大中型水库迎水面和水源地保护区域及土壤地理条件差,表层土壤不足30厘米厚度,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

第十条 低产林界定分为通用标准和经济标准。按通用标准低产林包括:林相残败,功能底下,并导致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的林分;林分优质种质资源枯竭,具有自然繁育能力的优良林木个体数量低于30株/h㎡的林分;林分生长量或生物量较同类立地条件平均水平低30%以上的林分;林分郁闭度小于0.3的中龄以上的林分;遭受严重病虫、干旱、洪涝及风、雪、火等自然灾害,受害死亡木(含濒死木)比重占单位面积株数20%以上的林分(林带);经过2次以上樵采,萌芽能力衰退的薪炭林;因未适地适树或种源不适而造成的低产林分。按经济标准低产林包括:树高、蓄积生长量较同类立地条件林分平均水平低30%以上;林分中目的树种组成占比重4成以下;商品林预期出材率低于50%;生产非木质林产品,连续3年产品产量较同类立地条件林分的平均水平低30%以上;生产非木质产品,林木或品种退化,已不适应市场需求。

第十一条 低产林改造方式要结合立地条件分别针对不同的改造对象,主要采取更新改造和综合改造等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避免改造后的林分再次成为低产林。对于残次林、劣质林,树种(或种源)不适林,病虫危害林,衰退过熟林和经营不当林,可以采取更新改造方式。更新改造是将改造小班所有林木一次全部伐完或采用带状,块状逐步伐完并及时更新。具体实施时,应综合考虑技术、水土流失情况、地形地势条件等对改造小班进行全面改造,也可以采用带状改造和块状改造等方法,逐步交替更新。更新改造时,一个小班皆伐面积不得大于300亩。对于低效灌木林、低效纯林、残次林、劣质林及树种不适、病虫危害、经营不当等林分,可采取综合改造方式。综合改造是通过采取补植、抚育、混交、调整等多种形式和带状改造,林冠下更新,群团状改造等综合措施,调整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

第十二条 低改工程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环境保护。应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止因外来生物入侵而导致的生物污染,加强对珍稀林木和古树名木的保护,防止物种灭绝;应结合实际情况,尽量保留目的树种、幼树和原生植被,控制对现有植被的破坏;应采取科学合理的作业措施,避免或减少新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低效林改造一般不宜全面清林和炼山,坡度在25°以下的,一般采取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方式,对地势较平坦、灌草茂密、全面整地不便、营林生产不能满足经营要求的,可以适当考虑全垦整地方式。坡度大于25°,且有一定的相对高差的改造地段采用穴状整地方式,无论什么整地方式,一定要按生态、环保要求进行,山地、丘陵要适当保留山顶、山脊和山脚天然植被,坡长每30米,沿等高线保留3-5米宽原生植被。

第十三条 低改工程要适地适树(适品种、适种源)、良种良法。在林种选择上坚持以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纸浆林等工业原料林为主,适当控制经济果木的规模,努力化解市场风险。在树种选择上根据我省实际,拟发展中嘉杨、中潜杨、中监杨、鲁山杨、375杨、圣山杨、山地杨、丹红杨、湿地松、火炬松、日本落叶松、杉木、马褂木、枫香、泡桐、枫杨、楮树、金丝楸、楠竹、雷竹、乌桕、油茶、黄连木、野黄桂、板栗、柑橘、核桃、胡柚、冬枣、杨梅、茶叶、桃、梨、桂花、宜昌楠、日本花柏及优良乡土树种等为主。在营林技术方面要大力推广良种壮苗技术、科学造林技术、高接换种技术、平衡施肥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等新型实用技术和办法,科学改造。在种苗的使用上要依照《种子法》和《林木良种推广使用管理办法》加强对种苗的管理。低改工程用苗必须是经国家和我省已审(认)定并推广的优良林果种苗及优良适生乡土种苗。林木良种使用率达到80%以上,种苗受检率100%,Ⅰ级苗造林使用率达到90%以上,Ⅰ、Ⅱ级综合苗造林使用率达到100%。种苗实行“统一育苗、定点供种、定向供应”管理。

第四章 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

第十四条 低改工程要坚持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项目各县(市、区)要按《湖北省低产林改造总体实施方案》确定的建设项目,编制本地低产林改造总体实施方案由市(州)林业局审(认)定后,上报省低改办备案。省局成立低产林改造工程造林作业设计评审委员会,专门负责对各县(市、区)的低改作业设计进行审查批复,一年一审。

第十五条 各县(市、区)依据审(认)定的低改工程总体实施方案和省低改办下达的低改任务,开展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以小班为基本单元,设计文件包括:采伐作业设计,营造林作业设计和单项工程作业设计。经市(州)林业局低改办审核后,于每年10月底以前报省局低改办审批,作业设计未通过省局评审委员会评审并批复的不得施工。

第十六条 低改工程必须根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二类调查)成果,到实地按低产林标准重新调查,现场设计,确定改造对象和改造方式,并将任务量落实到作业小班和山头地块,设计时要因地制宜,采取针阔混交、种间混交、带状混交、块状混交、林药、林茶、林菜及乔、灌、草合理配置等复合型种植模式(混交比例一般不低于20-30%),避免林种、树种单一。

第十七条 各县(市、区)低改办要及时客观地与低改造林主体签定造林和管护合同,依法跟踪管理,明确奖惩条款,坚决杜绝假借低改之名,行砍树伐青之实和弄虚作假等现象发生,保证低改造林不反弹,以提高低改成效,巩固低改成果。

第十八条 经审批的作业设计是施工的主要依据。各地要严格按照作业设计的区域范围、作业面积、改造方式、营造林方法,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措施等要求开展施工。不得擅自易地改造或降低低改标准,要加强岗前培训,编制施工月志和施工卡表,确保科学施工、规范施工、安全施工。

第十九条 低改工程实施监理制度,以保证作业过程中的各环节控制和有关技术要求的落实。

第五章 工程计划管理

第二十条 低改工程项目建设任务和计划安排必须依据批复实施的《各县(市、区)低产林改造总体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执行。

第二十一条 低改工程计划一般在即将实施低改工程建设前一年的8-9月份下达,以便做好作业设计和种苗准备等工作。

第二十二条 各级低改工程管理部门和造林主体要切实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单独建账和核算,真实、完整地披露相关专项资金会计报表及信息资料,规范财务行为,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低改工程省级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另行制订。

第六章 工程监督与检查验收

第二十三条 工程监督包括信息交流、现场检查、监督、施工监理、报表审查、审计监督和调查评价等形式。各级低改工程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低改工作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

第二十四条 低改工程检查验收实行县(市、区)级自查,省、市(州)联合核查两级检查验收方式,包括核查和综合验收。县(市、区)级自查由各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完成,本县(市、区)低改自查报告分报市(州)低改工程管理部门和省低改办以备核查和综合验收。核查验收内容包括:作业地点、面积和范围;改造方式;采伐作业实施情况;营造林作业实施情况;种苗情况;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执行情况;病虫害防治等森林保护措施;各项技术要求的执行情况等。

第二十五条 营造林核查主要指标包括:面积核实率、良种使用率、苗木合格率、栽植合格率等;综合验收主要指标包括:面积核实率、面积保存率、抚育管护率、补植合格率等。

第二十六条 建立资金扶持和惩戒机制。按照省政府《关于推进低丘岗地和低产林改造工作的意见》和《湖北省低产林改造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的要求,对任务完成好、工程质量高的县(市、区),按任务量和工程质量落实相关资金扶持补助或以奖代补;对任务完成不好、问题突出的,责令限期整改或实施工程项目动态管理惩戒措施。

第二十七条 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及时收集、整理工程项目各环节的文件资料,建立健全低改工程档案,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查。

第二十八条 工程全面竣工后,由省林业局组织对建设单位进行全面核查验收,核查验收结果作为评价工程实施目标的重要依据。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应用中的问题由湖北省林业局负责解释。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湖北省低产林改造工程检查验收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全面掌握低产林改造(以下简称低改)工程建设情况,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低丘岗地和低产林改造工作的意见》(鄂政发〔2008〕19号)和《湖北省低产林改造工程建设管理办法》(鄂林造〔2008〕8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经省政府批准实施、由省林业局安排下达计划的低改工程的检查验收。

第三条 检查验收内容包括:改造面积;改造方式;采伐作业实施情况;营造林作业实施情况;种苗情况;抚育管理情况;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执行情况;各项工程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执行情况等。

第四条 检查验收方式包括县级自查、市级抽查和省级核查。

第五条 县级自查由各县(市、区)林业局组织本县(市、区)专业技术人员完成。市级抽查由市(州)林业局组织完成。省级核查由省林业局组织完成。

第二章 检查验收依据与技术标准 第六条 检查验收的主要依据

(一)《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低丘岗地和低产林改造工作的意见》(鄂政发〔2008〕19号)

(二)《湖北省低产林改造工程建设管理办法》(鄂林造〔2008〕8号)

(三)《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

(四)《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

(五)省林业局批复的工程县(市、区)低产林改造工程作业设计(以下简称作业设计)

(六)《湖北省森林采伐管理操作规则》和《湖北省森林采伐技术规程》(鄂林资〔2001〕336号)

第七条 改造方式与改造对象

改造方式分更新改造和综合改造两种,以审批的作业设计为准。

改造对象为符合改造标准的有林地、疏林地、灌丛地,坡度在25度左右,小班平均土层厚度大于30厘米的小班。

第八条 改造面积

上报面积为县(市、区)经自查后统计上报的面积。核实面积为经测绘计算出的实际造林面积。小班核实面积与上报面积均以水平面积计,以亩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面积允许误差为±5%。超过误差时,以上一级检查验收结果为准。核实的小班面积不能大于上报面积,计算结果中的面积核实率最高为100%。

低改综合合格小班:改造对象合格、整地质量合格、造林成活率大于或等于85%、种苗质量达到要求的小班。其面积为低改综合合格面积。上述四项指标为低改主要考核指标,凡不符合其中之一的小班,即为低改综合不合格小班。第九条 造林成活率

造林成活率为单位面积造林成活株数与造林初植株数之比。造林成活率大于或等于85%的为造林合格面积;造林成活率大于或等于41%、小于85%的为造林基本合格需补植面积,需经补植或重造合格后再计入造林面积;造林成活率小于41%的为造林不合格即需重造面积。

造林初植密度应与作业设计的造林树种初植密度一致,允许误差为±5%。

第十条 采伐作业

做到凭证采伐、按作业设计采伐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蓄积以立方米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允许误差为±5%。超过误差时,以上一级检查验收结果为准。如有超面积采伐、无证采伐和超限额或超计划采伐的为不合格,并在小班调查表中标记。

第十一条 营造林作业

林地清理、整地规格、造林树种、栽植方式、造林时间等营造林作业项目,执行作业设计标准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第十二条 种苗

苗木分级标准:按照《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国家标准执行。在现场调查时可调查记录苗木高度、地径,再查对标准确定苗木级别。

苗木合格面积标准:I级苗造林使用率达到90%以上,I、II级苗造林使用率达到100%。

林木良种使用率合格标准:林木良种使用率达到80%以上。

第十三条 抚育管理

执行作业设计标准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第十四条 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

执行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要求,做到“保留山顶、山脊和山脚天然植被,坡长每30米,沿等高线保留3-5米宽原生植被”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第十五条 工程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

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与科技推广、施工管理、档案管理等,按管理办法和作业设计执行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第十六条 其它标准:造林成活率等各率的百分数均保留一位小数。第三章 检查验收内容与方法

第十七条 资料收集

(一)县级自查资料收集

1、省林业局下达到工程县(市、区)的低改工程计划、分解及完成情况。

2、省林业局审批的工程县(市、区)低改工程作业设计(包括变更作业设计)。

3、伐区作业设计、采伐证存根和采伐台账。

4、低改政策文件、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工程检查验收办法等文件资料。

5、其它材料:包括林权流转、档案管理、资金兑现、管护措施等方面的材料。

(二)市级抽查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同县级自查,增加县级自查报告。

(三)省级核查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同县级自查,增加市、县两级自(抽)查报告。

第十八条 检查验收单位与单位的确定 以县为检查验收的抽样总体,以抽中小班核实结果计算全县(市、区)核查结果。具体面积和单位为:

(一)检查验收面积确定:

1、县级自查:各工程县(市、区)低改计划面积的100%。

2、市级抽查:抽取各工程县(市、区)自查上报面积的50%左右。

3、省级核查:抽取各工程县(市、区)自查上报面积的20%左右。

(二)检查验收单位的抽取:

市级抽查和省级核查以乡和村为抽样单元,按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市级抽查乡镇抽查比例为50%,抽中乡镇内的村全查。省级核查要求乡镇抽查比例为40%,抽中乡镇内的村抽查比例为50%,抽中村全查。

第十九条 面积核实

小班调绘及面积求算:实地利用验收图(或作业设计图,下同)进行核对,或用GPS进行面积测算。当实地核对的小班与验收图位置及形状基本一致时,对小班面积进行实地求算,如果实地求算出的小班面积与上报小班面积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则确认其上报的小班面积,否则以求算面积为准;当实地核对的小班与验收图形状、边界不一致,但小班位置准确时,实地重新调绘或用GPS绕测面积,并以重新求算出的小班面积为准;当实地核对的小班与验收图位置及形状有明显出入时,按不核实处理(即不作为检查验收范围)。

第二十条 采伐作业实施情况调查

按照作业设计和伐区作业设计进行检查,通过核查采伐台账和采伐证存根,以及现场核对采伐地点、方式、树种,认定采伐作业是否合格。

第二十一条 造林作业质量情况调查

按照作业设计,采用样地调查等方法,现场调查认定林地清理、整地方式与规格、造林树种、栽植方式、造林时间、造林成活率等营造林作业项目执行情况。

样行或样方调查的面积比例:当小班面积在50亩以下时,样行或样方面积应不少于小班面积3%;50-150亩应不少于2%;150亩以上应不少于1%。

样行根据小班苗木定植情况,均匀布设在有代表的地段。每个样行由相连的2-4行组成,样行数按小班应调查的样行面积确定,每个小班不少于2个样行。

样方设置:每个样方面积1亩,机械布设,样方数按小班应调查的样地面积确定,每个小班不少于2个。

造林成活率调查在样行或样方内,计数总的人工造林株数(包括死苗、缺苗)以及现存株数。按穴造林如每穴造林株数或现存株数多于一株,均按一株计算。

第二十二条 种苗质量调查

采取样地调查方法,现场调查造林树种苗木高度、地径,依据作业设计树种、国家种苗分级标准和国家及我省审(认)定良种情况,认定小班苗木合格情况和良种使用情况。

第二十三条 抚育管理调查

采取样地调查方法,现场调查新造林抚育管理时间、次数和质量,认定调查小班抚育管理是否合格。

第二十四条 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措施调查

现场目测调查低改作业小班,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措施是否达到标准。

第二十五条 各项工程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调查 对照工程建设管理办法,采取小班调查和“座谈访问、查阅资料”等办法,调查技术培训和科技推广、档案管理、森林病虫害防治合格面积和合格率,核实工程管理机构、制度建设、施工监理、管护合同和工程资金使用管理等情况。依据调查数据和核实资料,分析评价各项工程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执行情况。

第二十六条 小班调查表填写

对外业小班调查表及时进行检查、整理,确保外业小班调查表项目填写齐全、规范、准确。确认无误后,统一按EXCEL格式文件建立检查验收小班数据。小班调查表及填写说明见附表1。

第四章 计算方法与统计汇总

第二十七条 检查验收指标计算方法

(一)造林面积核实率=∑调查小班核实面积/∑调查小班上报面积×100%

(二)造林面积合格率=∑调查小班造林合格面积/∑调查小班造林核实面积×100%。

(三)小班造林成活率=小班所有样地成活株数/小班所有样地初植株数×100%。

(四)造林平均成活率=∑(调查小班核实面积×小班成活率)/∑调查小班核实面积×100%

(五)造林面积补植率=∑调查小班造林需补植面积/∑调查小班造林核实面积×100%。

(六)改造对象合格率=∑调查小班改造对象合格面积/∑调查小班核实面积×100%

(七)整地质量合格率=∑调查小班整地质量合格面积/∑调查小班核实面积×100%

(八)苗木合格率=∑调查小班苗木合格面积/∑调查小班核实面积×100%

(九)良种使用率=∑调查小班使用良种面积/∑调查小班核实面积×100%

(十)低造综合合格率=∑调查小班综合合格面积/∑调查小班核实面积×100%。

(十一)抚育管理率=(∑调查小班抚育管理合格面积/∑调查小班核实面积)×100%

(十二)档案管理合格率=∑调查小班档案管理合格面积/∑调查小班核实面积×100%。

(二十八)检查验收县级主要结果计算

(一)县级自查:造林核实面积、造林合格面积、造林需补植面积、低改综合合格面积,由各小班检查验收结果累加得出。

(二)省和市核(抽)查:造林核实面积=造林面积核实率×上报面积;造林合格面积、造林需补植面积、低改综合合格面积,分别用其合格率(或需补植率)×核实面积得出。

(二十九)检查验收数据汇总

(一)附表1(即小班调查表)以小班为单位填报,以村、乡、县逐级汇总。

(二)附表2-5(即营造林情况统计表、森林采伐情况统计表、工程管理情况统计表)以县(市、区)为单位填报,以市(州)和省为汇总单位。

第五章 检查验收成果

第三十条 各级检查验收单位完成现场调查工作后,应将检查数据存档,并按规定要求和统一时间,及时上报自(抽、核)查验收成果(含电子文档,表格EXCEL格式、文本Word格式)。

第三十一条 县级自查验收成果

(一)检查验收基础数据资料。按附表1的验收因子建立。

(二)各类统计汇总表。按附表2-5统计汇总。

(三)自查验收报告。由工程县(市、区)林业局向省林业局和市(州)林业局分别提交县级自查验收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1)简述自查验收工作情况。

(2)检查验收主要结果。主要包括改造面积情况,采伐作业实施情况;营造林作业实施情况;种苗情况;各项技术要求的和管理措施落实情况等;典型经验和做法;典型照片。

(3)问题及原因分析。主要包括数据差异说明;实施情况未达到设计标准要求的原因分析。

(4)整改措施。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内容、措施和时间要求。特别是未完成低改计划的,要有详细的整改计划。

(四)自查验收图

第三十二条 市级抽查验收成果

(一)检查验收基础数据资料。按附表1的验收因子建立。

(二)各类统计汇总表。按附表2-5统计。

(三)存档资料。收集资料、抽查报告、抽查原始记录(表)等。

(四)检查验收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1)检查验收工作概况。抽查范围、时间和工作量。

(2)抽查结果。简要综述低改地块选择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改造面积和方式是否与作业设计一致;采伐作业实施是否按相关规定进行;营造林作业实施及种苗情况是否做到了适地适树、科学规范、良种壮苗;各项技术要求的执行等工程管理情况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3)分析评价。结合县级自查上报结果,用实例和数据,分析评价低改工程建设的数量、质量和成效。

(4)问题、对策及建议。

第三十三条 省级核查验收成果

省级核查验收成果的要求和格式,与市级抽查验收成果相同。检查验收报告在如实反映工程县(市、区)工程实施成效与问题的同时,还要阐述评价县、市两级的检查验收工作质量。

各省级核查工作组提交所核查区域的省级核查报告。省级总报告由省林业局低改办组织编写。

第六章 检查验收质量管理和责任追究

第三十四条 质量管理

(一)省、市、县林业局,在开展检查验收工作前应组织技术业务培训,培训考核合格的技术人员方可参加检查验收工作。

(二)各承担检查验收任务的单位要重点对下列环节进行质量监控:

1、图、表、卡等资料收集、核对、查验与归档;

2、小班调绘和面积测量、求算;

3、造林质量、苗木质量及成活率调查;

4、各类因子的调查及外业小班调查表填写;

5、有关报告的内容及质量。

(三)县级自查、市级抽查和省级核查上报的检查验收报告及成果,需县级、市级林业主管部门主要领导和省级核查组负责人签字确认。

(四)省林业局组织检查验收质量督查。

第三十五条 责任追究 对在验收工作中发生弄虚作假、违反技术标准、擅自改变核查方法、未按规定将相关资料存档等验收质量事故和违反有关廉政建设规定的,视情节轻重,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省林业局低改办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低效林改造报告

通江位于四川盆地东北边缘,全县幅员面积618.8万亩,林业用地386.4万亩,有林地面积355.7万亩,活立木蓄积983.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8.77%,是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县,也是四川省盆周山区林业重点县。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地貌类型多样,立体气候明显,属大巴山常绿阔叶林和山地常绿针叶林、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类型。近年来,通江县先后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林业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以松木、柏木等纯林和天然林为主的成片有林地,由于受资金困挠,重造林、轻营林,造成林分质量不高、产量低、林分生态系统不稳定等,普遍呈现出长势较差,生态经济效益较低,是典型的低产低效林。

一、通江县中幼林和低产低效林现状

1、森林资源现状。目前,全县中幼林面积289.7万亩,其中需要抚育的中龄林面积5.9万亩,幼龄林面积21.6万亩,所属重点公益林面积22.6万亩,商品林面积4.9万亩,低产低效林面积95.9万亩,占全县有林地面积的40.1%,其中中幼林面积88.3万亩,天然林面积54.4万亩,从实际调查情况看,全县中幼林主要以人工植苗造林居多,并主要集中于中、高山区,全县林分结构大多是以华山松、刺杉、刺槐、柏树等为主的纯林,林相单一,结构简单,同时,从林木生长的立地条件看,部分灌木层和草本层残缺,水土保持能力低下,部分灌木层及草本层生长又过于繁茂,林区“小老头树”、“怪型树”、“藤缠树”等现象较多,导致林木长势较差,进而严重影响了森林资源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发挥。

2、低产低效林形成原因。一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通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基本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但年分布不均,旱、涝灾害频繁,旱灾为主要灾害性气候。尤其是2007年全县先后遭受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及雨雪冰冻灾害,严重影响了林木生长。全县森林土壤又以紫色土为主,紫色土是在中生代侏罗系和白垩系的紫色砂页岩发育形成,其结构松散,可溶性物质含量高,易被水解溶蚀,保水保肥能力差。加之该区紫色土有机质含量低,大部分在1—2%之间,林地土壤瘠薄,厚度多在30cm以下。所以在这种地表上生长的林木极易形成低产低效林。二是栽植树种单一,栽植密度过大。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来,全县进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全力开展消灭荒山运动,为尽快将荒山绿化起来,大面积栽植以适宜本地土壤、气候条件的乡土树种柏树、松树等为主的纯林,进而为林木生长缓慢、病虫害发生频繁埋下了隐患,这是低产低效林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在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初期,为确保造林成活率,在栽植密度设计上要求每亩300株,职工在具体操作时甚至每亩高达400余株,虽然达到了绿化的目的,但也造成了如今大面积的“小老头树”、“牵藤树”等。根据在空山林场椒园子工区黑窝子塘林班的调查情况看,1998年营造的日本落叶松纯林,造林栽植密度达每亩430株,2公顷落叶松株数达12900株,其中最大胸径16cm的株数占5%,胸径为14cm的株数占25%,胸径低于12的株数占70%。三是中幼林抚育等管护措施未及时跟上。随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深入实施,我们在造林方式上采取了营造栎、柏、松等混交林,在管护措施上实行了透光抚育管理等进一步提高了森林蓄积量,并取得良好效果。但是,由于林场及业主资金有限,对促进林木正常生长的抚育力度远远小于低产低效林增长速度,同时,业主为了较快回收树苗栽植成本,在具体进行透光抚育等管护措施中,往往是砍大留小、砍直留弯、砍优留劣,造成事实上的逆淘汰,保留下来的林分生态、经济效益不高。还有部分低产低效林是因为过度修枝,影响了林木生长造成的。

3、中幼林抚育及低产低效林效益评估。一是森林抚育、低效林改造不但能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质量,而且有利于改善林分的卫生状况,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根据2007年雨雪冰冻灾害调查,在幼、中龄林阶段,由于林木密度较大,降雪后承受雪的压力比密度低的林分大,每公顷林冠受到雪压的重量可达500多吨,林木胸高断面上每平方厘米承受的压力达2.5公斤;林木稀疏后,每公顷林冠受到雪压的重量可降到300吨,林木胸高断面上每平方厘米承受的压力可降至0.5公斤。由于森林抚育,低效林改造改善了林分的卫生状况,病虫害可下降90%以上,增强了抗灾的能力。同时,经过抚育的林分,林木株数减少,林冠郁闭度下降,使林内光照增加,林内空气、土壤的湿度、温度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同时,抚育地被物的分解,提高了土壤的肥力,促进了林木的生长,有利于提高和更好地发挥森林的防护效能和多种效益。二是中幼龄林抚育投入少,见效快,在一个森林经营周期内(十年)抚育林分与未抚育林分,林分生长量年净增3.0立方米/公顷,十年净增蓄积量30立方米/公顷,新增木材产值9000元/公顷(按300元/立方米计算),是森林抚育费用900元/公顷的10倍。如果将全县19.31万公顷森林全部抚育一遍,每年至少可净增蓄积量20余万立方米,新增木材产量10余万立方米,年新增木材产值3000万元。同时,森林抚育及改造生产木材6.0立方米/公顷(20%间伐强度、50%出材率),按年抚育和改造10万公顷计算,可产木材60万立方米,年增加木材产值1800万元(按300元/立方米销价)。通过国有空山林场对卢家坪工区倒栽窖林班皆伐后1995年天然更新起来的桦木中幼龄林进行生长抚育的调查,可得出如下数据:抚育后林分平均胸径每年净生长为1--1.3厘米,而未抚育的林分平均胸径每年净生长仅为0.5—0.7厘米,目前平均胸径达18厘米。三是自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来,各国有林场适当开展了中幼林抚育和低产低效林改造工作,制定了《森林抚育、改造技术规程》。近几年来,全县也针对中幼龄林面积大,亟待抚育林分多的特点,倡导各单位制定了有利于幼龄林抚育的政策,如“抚育的小材小料可以抵抚育的工资”等措施,有力促进了中幼龄林抚育、低效林改造工作的开展,并在已开展的中幼龄林抚育、低效林改造活动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中幼龄林抚育工程不仅缓解了大中径级后备森林资源的不足,而且壮大了林业产业,增加了林农收入。森林抚育和改造投入资金的70%可转化为劳务收入,以年抚育和改造5万亩计算,年均投资4500万元,相当于每年可吸纳近3000个剩余劳动力,不但可以解决国有林场职工就业,而且也进一步带动和促进林区经济发展,其社会效益显著。

二、中幼林抚育及低产低效林改造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中幼林抚育及低产低效林改造任务重。全县386.4万林业面积低产低效林占三分之一,急需抚育的中龄林和中幼林面积占林业总面积的74%,管理粗放,品质低下,全县若不及时抚育在较短时间内便形成新的低产低效林。

二是中幼林抚育及低产低效林改造利用率不高。中幼林抚育间伐,生产的都是小径材,当地很难利用,作柴火职工农户烧不了这么多,也不愿意,只有运到县城销售,但路程运,运费高,每立方米小径材运费就是70多元,在交通好的地方职工还可以找点劳务费,交通不好的地方连职工的劳务费都捡不起,职工不愿搞。

三是中幼林抚育及低产低效林改造采伐限额管理体制不明。由于森林抚育及低产低效林改造生产成本高,其中中幼林抚育,需采伐相当一部分胸径6厘米以上的林木,受采伐限额的限制,手续很难办,要列入采伐限额管理,企业没有积极性,有的抚育采伐变相成了择伐,以取材为目的。

四是中幼林抚育及低产低效林改造社会工资猛涨,造成抚育积极性不高。林场附近社会工资由原来的40元/天涨至现在的80元/天,而地方政府又没有给林场及业主投入低产低效林改造和抚育资金,同时,林场由于资金有限至今仍按抚育工价15元/亩计价,职工积极性不高,在林场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任务。

五是中幼林抚育及低产低效林改造资金缺乏。国家没有安排专门的中幼林抚育及低产低效林改造资金,在人工造林中,国家只安排有限的种苗费、造林费以及造林后的管理费,与退耕还林工程相比相差甚远,地方财政又拿不出这笔钱来搞抚育,林场没有实际收入,不愿搞,使人工造林的抚育跟不上,成效差。

六是全社会没有形成一个森林经营的良好氛围。由于森林经营投入大,见效期较慢,再加之国家对森林经营资金投入也相对较小和地方党政领导急功近利思想严重,很难在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森林经营氛围。

三、中幼林抚育及低产低效林改造对策与建议

加强森林抚育管理和低产低效林分改造,是当前森林培育急待解决的问题。森林抚育管理和林分改造就是使森林尽快转变为能生产优质木材和其他多种产品,并能发挥更好的生态效能的优良林分,均是森林培育时间上最长、促进林木生长最重要的阶段。

一是对于密度过大的林分采取间伐措施。根据以往通江县的经验,每亩保留110—160株效果较好。间伐时,应采取间密留匀、去劣留优的原则,同时应清除枯立木、风倒木和病虫木等不利于林内卫生的林木以及劣质林木、畸形木、长势衰弱林木、下层林木等,并将间伐木的枝垭、梢头、伐桩等清除,使保留下来的林木具有较好的水、肥、光照条件。在林下植被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采取局部抚育,即铲除窝中杂草,疏松土壤。对采取抚育间伐、调整林分结构等措施改造的低产低效林,要加强改造期的施工管理,严格按照设计施工,避免乱砍滥伐林木,杜绝以改造为名而加剧林地的毁坏。并适时进行除草、松土、施肥、灌溉和防治病虫害等工作。空山综合林场于2001年在凳子山林班进行试点,效果十分明显。

二是营造混交林改善林分结构。由于通江县低产低效林主要是柏木、松木林,可通过补植落叶阔叶树种以改造林地条件,增加易腐枯落物数量,调整林分的树种结构和层次结构,以提高林分抗逆能力和生产能力。对株行距大于1.5m×1.5m,郁闭度低于0.3的低产低效林,在其林中空地栽植桤木、栎树,形成混交林。补植时应伐除原有生长不良的林木,根据原有林木的分布格局,采取成行或成团栽植,定位开窝,同时应保护原有的乔、灌树种和草本植物。对于山顶、山脊等土壤瘠薄的林地,则采取乔灌混交。

三是实行封山育林减少牛羊及人为破坏。封山育林多是将天然或人工林分封禁一个时期,利用天然或人工下种,通过育林、保灌、护草,促进群落的进展演替。对于主要由于人为干扰导致的低产低效林可采用封山育林,封山育林可以结合补植、补播、全砍重造对低产低效林进行改造,也可单独进行。经过封育而成长起来的林分多为混交复层、结构稳定、防护抗灾能力较强的林分。

四是明确中幼林抚育和低产低效林改造专项资金。抚育管理不善是形成全县低产低效林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重栽轻管,使造林后的抚育工作被严重忽视,究其根本原因,是投入不足。通过调查分析,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第二阶段,国家应把低产低效林改造和中幼林抚育工作作为提高林业整体水平的重要任务之一,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对于公益性低产低效林(如防护林)的改造,应作为其中的一个子项目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工程规划,一方面能得到有力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使得低产低效林改造目的明确,服务于国家、地方的整体生态规划。同时,建议国家及地方相关部门尽快制定法律法规,通过生态补偿的形式对低产低效林改造注入资金。对于商品性低产低效林改造与经营可以通过吸纳社会资金的方式进行改造试点。

五是建立健全政策机制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低产低效林改造。森林经营工作亟待加强,建立森林抚育管理扶持政策,设立森林抚育专项资金,改革森林抚育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势在必行。在明晰林权、林农自愿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林地使用权和林木产权的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建立多种机制下的资金及采伐限额等扶持政策,有效促进低产低效林改造。同时,也更需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以吸引社会各方面资金的投入,做好承包、租赁、抵押、继承、转让、拍卖等工作。

六是修编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科学规划,实施森林分类经营。搞好森林分类区划调查,科学规划森林分类区域,按区域类型确定培育目标,指标体系、技术线路、建设模式和技术标准等,在不同的区域内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进行森林经营,宜采则采,宜护则护,以满足人类对森林资源的不同效能的不同需求,从而达到保护和利用好森林资源,提高森林经营者积极性的目的。

第四篇:2018年路灯低效老旧灯具改造监理

2018年路灯低效老旧灯具改造(监理)

公开招标公告

北京中城建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受北京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的委托,对2018年路灯低效老旧灯具改造(监理)进行国内公开招标。现接受符合资质要求的单位前来报名。

一、项目名称:2018年路灯低效老旧灯具改造(监理)

项目编号:2018ZCZB-222

二、项目内容:

1、资金来源:政府投资,资金已落实。工程投资额约为人民币叁仟柒佰柒拾玖万贰仟陆佰元整(RMB37792600.00元),监理控制资金为人民币陆拾贰万贰仟元(RMB622000.00元),超过控制资金的报价将被拒绝。

2、项目地点:招标人指定地点

3、项目范围: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绿色照明规划纲要》,要求全面淘汰城市照明低效、高耗产品,开展老旧、隐患、高能耗城市照明设备的更新改造,既是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必然要求,又是确保首都城市照明安全可靠运行的需要。本项目所列路灯运行年限已经超过12年的基本运行寿命,照明设备经过检测,其绝缘和耐压都有较大程度降低,加上传统灯具防尘防水等级不高,在潮湿天气下容易发生爬电、漏电事故,亟需改造。本项目主要实施内容:更换低效路灯、镇流器、电容器等工作内容的全过程监理。

4、简要技术要求:本项目工程监理执行《工程建设监理规程》(DBJ01-41-2002)、国家和北京市现行的有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

5、采购用途:用于2018年路灯低效老旧灯具改造

三、招 标 人:北京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路2号

联 系 人:陈工

联系电话:67900805

四、招标代理机构:北京中城建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邮 编:100061 联 系 人:樊静

联系电话:*** 传 真:67123389

五、对投标人的资格要求:

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的要求:(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3)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4)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5)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2.提供供应商及其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近三年没有行贿犯罪记录的承诺加盖投标人公章及从“中国裁判文书网”上自行查询,将查询结果打印并加盖投标人公章;

3.具有电力工程监理乙级(含)以上资质,项目负责人需具备注册监理工程师资格。(如外地企业参与投标须具备《外省市监理单位进京承揽业务备案表》的复印件(依据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外省市施工及监理企业进京备案工作实施电子化证书管理的通知 京建发〔2018〕312号文件规定));

4.凡受托为本次招标进行设计、编制规范和其他文件的咨询公司,及相关联的附属机构,不得参加投标;

5.投标人被“信用中国”网站、“中国政府采购网”网站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之一的,不得参加本次项目的投标;

6.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六、接受报名及领取招标文件时间:2018年9月4日至2018年9月10日

上午9:00~11:30,下午13:30~16:00(北京时间,节假日除外)

招标文件售价:200元/标段(售后不退)。

报名及领取招标文件地点:北京市东城区夕照寺街富瑞苑大厦407室

七、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及开标时间:2018年9月25日14时15分(北京时间)

投标地点及开标地点:北京市东城区夕照寺街富瑞苑大厦411室

凡购买招标文件的投标人,须由其法人授权代表携带以下资料文件(每页须加盖投标人公章),到招标代理机构查验。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购买本项目的招标文件。

1、有效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税务登记证(复印件)、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2、法人代表授权委托书(原件)

3、被授权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4、电力工程监理乙级(含)以上资质(复印件)如外地企业参与投标须具备《外省市监理单位进

京承揽业务备案表》的复印件;

5、项目负责人需具备注册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复印件);备注:若提供的是三证合一的营业执照则不需要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

北京中城建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2018年9月3日

第五篇:优秀核桃文章选

河池核桃,一棵树连着中国梦

2015年3月8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时任河池市市长,现任河池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何辛幸向总书记汇报河池市扶贫工作时谈到核桃种植情况。习总书记插话,询问河池市种植的核桃有什么优势。

从此,“广西核桃受总书记关注”在广西传为佳话,“河池核桃”也逐渐出现在全国人民的视野里。

自2012年起,河池市将核桃作为扶贫开发首选产业来整市推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自治区副主席黄世勇当时担任河池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对河池发展核桃倾注大量心血,部署核桃种植,着力将河池核桃打造成一个巨大产业。

目前,河池市核桃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41万亩,种植户达58.13万户,其中贫困户种植核桃面积达59.34万亩,种植户达18.56万户。

河池,已成为我国华南地区最大的核桃种植基地。河池核桃,成为石山地区人民早日脱贫致富、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希望树”。一棵核桃树,连着河池老区人民的致富梦、小康梦、中国梦。

一个树种,承载着致富梦想

岩石磊磊,寸土难觅——这是河池石漠化大石山区最普遍也最突出的地貌。

10多年来,河池大石山区持续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各县(市、区)均普遍绿起来了,但还远远没有普遍富裕起来。石山里石多土少,农民生产资料有限,长期以来增收困难。

河池,这个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已经成为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地区。

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才能有效推进精准扶贫、最终实现精准脱贫、持久巩固脱贫成果,一直困扰着河池的干部群众。

但是,2012年,河池毫不动摇地选择了核桃产业,并明确把核桃产业作为全市扶贫开发的首选产业。

当时河池市委、市政府部署扶贫产业发展,确定几个原则: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容、富民产业和富县产业兼顾、短线产品和长线产品兼有。经深入广泛调研,核桃成为河池开展产业扶贫的“历史性选择”。

——核桃是保障粮油安全的“战略树”。中国植物油对外依存度高。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发展油料生产,积极发展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发展核桃符合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广阔。

——核桃是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河池市的凤山县、天峨县,贵州省的赫章县,云南省的大姚县和漾濞彝族自治县,核桃均已成为支柱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河池广大山区历来有种核桃的传统,核桃普遍结果,农民长期从中获利,一些村庄一棵核桃树一年卖果收入即超过1000元,成为农民最可倚赖的“千元树”。天峨县核桃树单棵年收入1000元以上的有1500多棵,该县八腊瑶族乡麻洞村下寨屯多数农户核桃年收入都在1万元以上。南丹县中堡乡大水井村多棵百年核桃树至今枝繁叶茂,每年果实累累,村民宋红珍的一棵核桃树年产干果50多公斤,卖果收入约4000元。

——核桃是孕育林下经济的“母亲树”。在河池的千山万弄间,种植一株株苍翠的核桃树,造成一片片茂密的核桃林,可为发展林下经济创造理想的生态空间。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农家乐,均能在短期内给核桃种植户带来不错的经济收入,填补核桃挂果前的收入空窗期,从而消除他们对近期收入有可能减少的忧虑。

——核桃是石漠化治理的“生态树”。河池山多地少,石漠化更导致缺水少土,一般农作物产量很低,而核桃树恰好耐旱、耐瘠薄,在大石山区的石缝、石窠等恶劣环境中均能生长良好。它根系发达,固水保土能力强,能遏制石山地区水土流失。它树体高大、枝叶繁茂,可为多种野生动物提供栖息繁衍之所,其枯枝落叶可繁生菌类,增加土壤肥力,提升石漠化地区生物多样性。连片的核桃林,也成为山区农村的生态景观。

——核桃是世世代代可长期倚赖的“长寿树”。河池市石山地区面积大,各县各乡家家户户均可种植,可形成较大规模效应,有利于新种植核桃普遍结果后开发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确保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同时,核桃树寿命长、结果期长,一些百年老树、千年老树依然年年挂果,岁岁丰收。天峨县大山林场生长着3株树龄1000年的核桃树,最大一株胸径达3.2米,树冠离地约20米,每年依然在开花结果。种植的核桃一旦进入结果期,农民可在数十年、上百年里一直获得稳定的收益。

对河池来说,核桃既适应石山地区自然条件,又符合扶贫产业要求,是最适宜推广的经济树种。在河池广种核桃,可望培育成最具绿色品格的扶贫产业,成为山区农民最可长久依恃的致富源泉。

一种速度,诠释着担当精神

2012年,核桃获得“扶贫开发首选产业”的地位后,河池整市推进核桃产业发展,新种植核桃面积迅速扩大。

近几年来,核桃种植成为河池市凤山县生态建设的主旋律。举凡植树造林、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珠防林建设、山区开发等凤山多项农村工作,均可看到干部群众踊跃挖坎、种植核桃的动人场景。

凤山把发展核桃产业作为解决石漠化生态问题和群众脱贫问题的重要途径,县领导班子坚持“换届不换核桃产业,变人不变发展目标”,全县持之以恒推进核桃种植。在探索实践中,凤山建成完整的县、乡、村三级核桃技术服务体系,组织专业修剪队伍多次对全县核桃进行拉网式修剪管护,做到了既积极种植、又科学管护。

2013年初,凤山县核桃种植面积有18.6万亩,当时已居广西各县(市、区)首位。河池整市推进核桃产业发展后,凤山县进一步加大力度,目前核桃种植面积已经达到33万亩,仍然是广西核桃种植面积最大的县。

除了核桃发展基础好的凤山县,河池市的其他县(市、区)核桃面积也迅速上来了。

天峨县着力推进核桃连片种植,创建示范基地,培养种植大户,带动农户种植。该县在国、省、县、村屯道路沿线种植核桃,打造“路满核桃”工程,面积达3848亩。该县下老乡联营发展千亩连片核桃种植,由30多户移民入股种植,定植核桃6万多株。目前,天峨县建成县级核桃示范基地2个、乡级核桃示范基地9个、村级核桃示范基地55个,种植20亩以上核桃大户达到2310户。

2016年,天峨县核桃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7.5万亩,与2012年相比增长633%。这是一个令人惊羡的发展速度。

东兰县把发展核桃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的头号产业来抓,目前已完成核桃种植24.9万亩,建成核桃示范基地5.65万亩。东兰正在建设万亩核桃示范长廊,全长36.5公里,面积18492亩,覆盖7个贫困村,涉及2417户9730人。该县的目标是,到2020年核桃挂果面积10万亩,核桃产量2800吨,产值突破2亿元以上,实现5700户2.3万人脱贫致富。

巴马瑶族自治县也大力发展核桃产业,目前已经种植核桃21.2万亩,建成县级万亩示范基地1个,面积10109亩;乡级千亩示范基地10个,总面积10660亩;村级百亩示范基地100个,总面积11531亩。该县所略乡种植核桃36537亩,覆盖全乡18个村,成为核桃产业大乡。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2012年以来共投入资金7110万元,大规模发展核桃产业。目前,该县已累计完成核桃种植面积10.81万亩,以省道为轴、县道为翼形成了“一轴两翼”万亩核桃示范长廊,并建成一批千亩以上示范基地,县、乡、村三级核桃示范基地达到104个,总面积达25783亩。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打造长美核桃长廊,形成十里绿荫,增加农民收入。该县大安乡已种植核桃18780亩,核桃产业初具规模,成为新兴支柱产业。目前,环江核桃种植面积已突破16万亩,其中长山核桃面积3万多亩,居河池市第一。该县在海拔190米的低海拔地带种植早熟核桃品种,树龄只有一年,已经开花挂果。

南丹县核桃产业发展速度惊人。该县核桃种植面积原来只有5000亩,2012年以来大力度推进,核桃产业不断实现突破,目前核桃种植面积已经达到31万亩,是原来的62倍,构建了1个万亩示范基地、11个千亩示范片、132个百亩示范园,一跃成为河池市的核桃种植大县。核桃产业有望成为南丹县实施精准扶贫的主导产业。

都安瑶族自治县的核桃产业也获得跨越式发展。该县重点推进下坳、大兴公路沿线核桃示范区,保安、隆福往大化县10万亩示范带,澄江、拉烈公路百里核桃示范长廊。目前,都安核桃种植面积已经由2012年以前的1.75万亩跃升到32万亩。19个乡镇均大规模种植核桃,下坳、大兴、隆福、保安等9个乡镇核桃种植面积均在2万亩以上。核桃,已经成为都安县唯一超过30万亩规模的重要产业。

自2012年整市推进以来,河池市11个县(市、区)均加快发展核桃产业。整市推进以前,河池核桃面积只有13万亩,2016年全市核桃总面积已经发展到241万亩,成为我国华南地区最大的核桃种植基地。

河池核桃发展如此迅速,是当地干部勇于担当、带领群众克难推动的结果。河池市成立由市、县、乡党政一把手担任组长的各级核桃领导小组和核桃办。各县(市、区)党委书记负责本辖区连片核桃示范基地创建,县(市、区)长负责本辖区面上的核桃种植和管护,其他县(市、区)四家班子领导每人负责联系一个乡(镇)的核桃产业发展工作。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也明确了具体的核桃种植管护责任。

河池市还建立帮扶模式:厅级每年帮5户,处级帮3户,科级帮2户,其他帮1户。实际上,各县均加码到正处每年帮5户、副处帮3户、正科帮3户、副科帮2户、一般干部帮1户,每户每年种植核桃1亩以上。河池安排第一书记入村,也将核桃作为必选帮扶项目。帮扶干部和农户一样顶风冒雨,长年奋战在备耕、种植、管护一线。目前各级各单位联系帮扶贫困户19万余户,投入帮扶资金252万多元,帮扶贫困户种植和管护核桃近20万亩。

何辛幸说,河池全力把核桃打造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全市核桃种植面积已占到广西全区种植总面积的98%。

河池核桃面积迅速增加的背后,是河池干部一种勇于担当的精神、一种为民服务的情怀。

一片丰收,预示着幸福小康

在河池,核桃已经开始在石山地区扶贫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核桃规模种植起步早的凤山县,许多石山地区贫困农民已靠种核桃树、卖核桃果获得丰厚的经济收入。

凤山县中亭乡柏林村陇碰屯,原来岩石裸露,植被较差,退耕还林时全屯村民都在山间石缝种植核桃。目前,陇碰屯的核桃树在石山间长得健壮繁茂,每年都挂满果实。村民骆尚球种50亩核桃,原先每年卖核桃果约挣7000元,现在每年核桃收入已经达到上万元。村民骆相明种植20亩核桃,今年有4亩挂果,预计收入2万元。

凤山县凤城镇弄者村也是典型的石旮旯,过去农民增收困难,如今640多户农民种植核桃7837亩,目前已挂果2000亩,干果产量26吨,产值100多万元。该村党支部书记罗文志种15亩核桃,目前每年有近万元核桃收入。弄者村在河池核桃产业发展中起着标杆作用,该村核桃基地已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

凤山县乔音乡同乐村板闹屯漫山遍野都是核桃树,路边、房前屋后树龄几十年、上百年的核桃树随处可见。该屯连片220亩核桃长势良好,已经普遍挂果。同乐村同乐坪屯村民陆祥明在石山坡地种植核桃60亩900多株,目前进入丰产期,每年核桃收入约6万元,几棵盛果期核桃每棵卖果收入超过1000元,成为“千元树”。

据统计,凤山县精准扶贫贫困农户共有11806户49397人。目前,凤山33万亩核桃覆盖9个乡镇3.2万农户18.26万农村人口,其中人均核桃种植面积达0.5亩以上的有6017户,占贫困户总数的51%。

2016年,凤山县核桃结果面积达5万亩,产量1200吨,产值2000多万元。核桃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的有120户,核桃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的有400户。全县核桃进入达产期后,年产值将达到7亿元左右。核桃成为凤山县石山地区贫困户增收致富的“希望树”,核桃产业成为凤山实实在在的扶贫主导产业。

核桃致富的故事在天峨县也有经典的版本。

天峨县八腊瑶族乡有4个村属于石山地区,土地贫瘠,许多村民外出打工。但这个乡的核桃品种果质好、经济效益高,有400多棵核桃的干果年收入分别达到1000元以上,收入最高的一棵核桃树每年有近4000元收入。近年来,该乡把核桃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全乡868个农户共种植核桃2288亩,经济收入可观,一些外出村民开始选择回乡发展核桃。

八腊瑶族乡麻洞村向家坪屯14个农户均种植了核桃,部分农户每年核桃收入达到5000元,核桃年收入少的也有1000元以上。村民田兴鸿种植250多棵核桃,100多棵已挂果,年产干果约150公斤,核桃年收入6000元以上。麻洞村上寨屯村民罗秀亮种植250棵核桃,目前有50多棵挂果,年收入也有3000元。麻洞村下寨屯30多个农户每年核桃收入超过10万元,村民田代坤一棵核桃树每年收入即达8000元。

天峨县坡结乡打造千亩核桃示范基地,种植核桃已超过1万亩,涉及全乡10个村委、覆盖全部贫困户。该乡鱼翁村小都隆屯农民陆仲元凭自身努力建成了核桃种植基地,种植核桃树的面积达130多亩,目前挂果核桃树已达1000多棵,每年核桃收入达到20多万元,成为河池市首屈一指的核桃大户。

目前天峨县共有22884户群众参与核桃种植,涉及贫困户3716户,占全县总贫困户的60.8%。其中,年收入超过7000元以上的核桃种植大户共有78户。“十二五”期间,该县2041个贫困户通过发展核桃实现了脱贫,核桃产业对全县减贫的贡献率在11%以上。

2016年,天峨县核桃挂果面积15556亩,产量425.3万公斤,实现产值1701万元。核桃已成为天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和“绿色银行”。

河池的其他县(市、区),核桃也开始显示出扶贫主导产业的作用。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针对扶贫工作难点,选定东门、四把、天河、怀群4个大石山区的乡镇作为核桃产业核心发展区,兼爱、乔善、黄金、纳翁、宝坛、龙岸、小长安等乡镇作为积极发展区,培育核桃产业,增加了农民收入来源。

都安瑶族自治县地处喀斯特峰丛地貌区,山弄村寨脱贫难度大,近几年种植的32万亩核桃覆盖全县19个乡镇238个行政村4535个自然屯84151户。目前,大兴镇池花村、骨龙村,下坳镇、隆福乡等多个示范点、示范园的核桃树已经开花挂果。32万亩核桃盛果期挂果后,以每公斤40元计,年产值将达到10亿元。核桃,正在给都安石山弄场的人们带来致富的希望。

目前,河池市部分核桃已陆续进入开花挂果期。不仅10年以上树龄的核桃树早已结果,新种的早实核桃品种也已经结了初果。河池核桃开始进入开花结果的新常态,在面上获得了初步的丰收。

2015年河池市核桃投产面积5万亩,产量1500吨,产值达6000万元。2016年,河池市241万亩核桃中,投产面积7万亩,产量约2000吨,产值达8000万元。也是在2016年,河池市以核桃为重点的产业扶贫基本实现了贫困户人均1亩的目标,全市有24.4万贫困户种植了93万多亩核桃。

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自治区副主席黄世勇说,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是今后几年最大的政治任务、发展任务。扶贫工作对广西来说任务很重,要提高农民收入,就要搞好产业扶贫开发,使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种植核桃是河池市绿山富民的大行动,核桃产业既改善生态环境,又致富山区老百姓。

河池市已经提出:到2020年,全市力争种植核桃面积达到300万亩以上,核桃挂果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综合产值50亿元,初步建成华南地区最大核桃种植加工示范基地。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宏伟目标,意味着目前河池山区的69.1万贫困人口将从核桃产业稳定获益,也预示着河池的千山万弄将稳步实现幸福美好的致富梦、小康梦、中国梦。富梦、小康梦、中国梦。

下载核桃低效园的改造论文[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核桃低效园的改造论文[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监管改造论文

    监管改造论文 监狱信息化的途径和方法 大力推进监狱信息化建设,是当前监狱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在新形势下,监狱机关必须把信息技术和传统监狱管理有机结合......

    冷凝器改造论文

    低费用改造糖厂水喷射冷凝器的新方法 一、概述 真空冷凝器是糖厂煮糖和蒸发获得真空降低糖汁沸点的关键设备,一个合适而且稳定的真空对于糖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在糖厂广......

    个园论文

    扬州个园的历史变迁和住宅分析 摘要:扬州个园的前身叫寿芝园,根据街南十二景的分布又可以看出寿芝园和街南书屋有着紧密的联系。后盐商黄至筠从马氏兄弟手中购得街南书屋加以......

    《四川省低产低效商品林改造管理办法(试行)》(精选五篇)

    四川省林业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低产低效商品林改造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川林发〔2016〕16号 各市、州林业(林业和园林)局,厅有关直属单位: 低产低效商品林改造是科学造林、科学......

    低效林改造和造林补贴试点项目经验交流材料

    ×××县低效林改造和造林补贴试点项目工程经验交流材料×××县人民政府2012年9月25日各位领导,同志们: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县低效林改造和造林补贴试点项目工程进展......

    旅游观光采摘园(论文)

    滕州市观光果园现状与发展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越来越大,人们亟需一种能减轻压力,回归自然、放松心情的地方,旅游观光果园的......

    梨子园10KV供电线路改造工作总结

    市自来水公司第二水源厂 梨子园10KV供电线路改造工作顺利完成一、原因 由于濮渠公路的拓展、村镇整体规划要求和公司领导批复,对10KV供电线路东线(梨子园段)进行改造,既符合安全......

    名优茶采叶园的改造要求

    名优茶采叶园的改造要求 (1)需要改造的中产采叶园的状况。①单位面积产量按当地标准为亩产50~150千克。②园地基础基本具备高产条择。③树龄正处青、壮龄,茶树骨架基本健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