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统编版实验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9)
人教统编版实验小学2019-2020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9)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直接写出得数(共1题;
共5分)1.(5分)口算:
25×4= 360÷36= 0.3÷100= 1000×0.013= 84÷4= 125×7×8= 7×5÷7×5= 10-2.3-2.7= 二、竖式计算(共1题;
共10分)2.(10分)竖式计算.(1)208×37=(2)57×429=(3)308×50=(4)240×53= 三、递等式计算(共1题;
共5分)3.(5分)递等式计算,能简便便简便计算. ①3000÷25 ②(120﹣78)×25﹣989 ③6800÷(25×68)④52+48÷5×2 ⑤2727÷9﹣36×43 ⑥570×8+43×80 ⑦90﹣3.72+6.28 ⑧(125+8)×8 ⑨0.91+15.6+12.09+5.4 四、列式计算(共2题;
共10分)4.(5分)一条路长7500米,修路工人修了12天,还有2700米没有修,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5.(5分)学校食堂运进25袋大米,每袋50千克,用去了468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五、填空(共2题;
共10分)6.(5分)根据统计表完成条形统计图并填空。
动物 熊猫 老虎 袋鼠 松鼠 天鹅 数量/只 8 4 12 2 10(1)根据统计表完成条形统计图。
(2)每格代表_______只。
(3)会飞的动物有_______只,比不会飞的动物少_______只。
(4)上面一共统计了_______只动物,其中_______最多。
7.(5分)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请接着画完. 六、解决问题(共4题;
共35分)8.(10分)有58个同学参加夏令营,其中女同学有27个.每个房间能住4人.请问:
(1)女生需要多少个房间?(2)男生需要多少房间? 9.(10分)一份文件有5000个字,小李平均每分钟能打150个字,他30分钟能把这份文件打完吗? 10.(5分)火车通过1200米长的铁路桥需75秒,通过300米长的隧道需30秒,火车的速度是多少?车身长多少米? 11.(10分)育才学校四年级14名老师和326名学生去参观科技馆,每辆客车限坐40人,至少需要多少辆这样的客车? 参考答案 一、直接写出得数(共1题;
共5分)1-1、二、竖式计算(共1题;
共10分)2-1、2-2、2-3、2-4、三、递等式计算(共1题;
共5分)3-1、四、列式计算(共2题;
共10分)4-1、5-1、五、填空(共2题;
共10分)6-1、6-2、6-3、6-4、7-1、六、解决问题(共4题;
共35分)8-1、8-2、9-1、10-1、11-1、
第二篇:人教统编版实验小学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开学考试
人教统编版实验小学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开学考试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认真读题,填一填(共27分)
(共12题;共27分)
1.(2分)计算
_______
2.(2分)算一算,填一填。
(1)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3.(2分)工人叔叔粉刷一面墙,第一天粉刷了这面墙的(如图,阴影部分表示第一天粉剧的部分),第二天粉刷还剩下的,第二天粉刷了这面墙的_______。
4.(4分)看一看,想一想“1=?”,你还能写出不同的算式吗?
1=1+0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5.(2分)根据18×5=90,直接写出18×15=_______ 18×25=_______ 180×5=_______
6.(3分)两个不为0的数相乘,如果两个因数都扩大10倍,积就会_______倍。
7.(2分)下图中涂色部分的面积占整个图形的_______,再涂_______个这样的小正方形后,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8.(2分)计算.
5与它的倒数的积减去,差是_______ ?
9.(2分)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表面积扩大_______倍.
10.(2分)1立方米的水结成冰,体积比水增加,这块冰再融化成水,体积减小_______。
11.(2分)小丽家买了一箱苹果,吃了,正好是12千克.题中把_______看作单位“1”,_______的_______是12千克.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式是_______,如果把一箱苹果看作x,列式为_______.
12.(2分)潜水艇在雷达站的_______方向_______千米处;巡洋舰在雷达站的_______方向_______千米处;护卫舰在雷达站的_______方向_______千米处.
二、仔细分析,辨一辨(共6分)
(共6题;共6分)
13.(1分)2千克的和1千克的同样重。()
14.(1分)判断对错.
假分数的倒数一定比1小.
15.(1分)地图上西面与北面之间的方向是西北方。
16.(1分)一个数乘分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17.(1分)判断对错.
是倒数.
18.(1分)4.76×5.8与47.6×0.58的积相等。()
三、火眼金睛,选一选(共5分)
(共5题;共5分)
19.(1分)a是一个大于零的自然数,那么下列各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A
.a×
B
.a÷
C
.÷a
D
.×a
20.(1分)
=()
A
.15
B
.C
.11
D
.4
21.(1分)12×
=12×
+12×
=10,这是根据()使计算简便。
A
.乘法结合律
B
.乘法分配律
C
.乘法交换律
22.(1分)甲数的等于乙数的时,甲数()乙数。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23.(1分)
()
A
.B
.C
.D
.15
四、想想算理,算一算(共23分)
(共1题;共6分)
24.(6分)水果店运来
吨水果,其中苹果占,水果店运来苹果多少吨?
五、动手量一量,填一填(12分)
(共1题;共12分)
25.(12分)下图是以小刚家为观测点画出的一张平面图形。
(1)学校的位置在小刚家_______处。
(2)小刚家到学校与小刚家到汽车站的距离相差_______米。
六、仔细读题,解决问题(共27分)
(共5题;共27分)
26.(5分)
27.(5分)水果店运来一批水果共560千克,其中苹果占总数的,梨占总数的。
(1)苹果有多少千克?
(2)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吗?
28.(5分)学校原来每月用水30吨,安装了节水龙头后,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了,现在每月节水多少吨?
29.(5分)小青的体重是42千克,爸爸比小青重,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30.(7.0分)水灾发生后,全国各地纷纷献出爱心,伸出援助之手。光明小学向灾区捐书480本,其中五(1)班捐书的本数占全校捐书本数的。
(1)五(1)班捐书多少本?
(2)五(1)班男生捐书的本数占全班捐书本数的,五(1)班男生捐书多少本?
参考答案
一、认真读题,填一填(共27分)
(共12题;共27分)
1-1、2-1、2-2、3-1、4-1、5-1、6-1、7-1、8-1、9-1、10-1、11-1、12-1、二、仔细分析,辨一辨(共6分)
(共6题;共6分)
13-1、14-1、15-1、16-1、17-1、18-1、三、火眼金睛,选一选(共5分)
(共5题;共5分)
19-1、20-1、21-1、22-1、23-1、四、想想算理,算一算(共23分)
(共1题;共6分)
24-1、五、动手量一量,填一填(12分)
(共1题;共12分)
25-1、25-2、六、仔细读题,解决问题(共27分)
(共5题;共27分)
26-1、27-1、27-2、28-1、29-1、30-1、30-2、
第三篇:试卷分析___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六十七团中学胡映贵
一、试题整体情况:
本次期中考试试卷从总体来看试卷抓住了本年级本册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整个试卷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体现“数学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
本次试卷共有四个大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而且考查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技能,还对数学思想进行了渗透。
二、学生答题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我班参加考试人数:54人。平均成绩都达到90分以上,及格率100%。从学生做题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基本功扎实,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
第一大题,填空。其中包括了7个小题,考查了数的认识、数的组成和100以内的数、以及有规律得填数,学生对这类知识的掌握较牢,故答题情况很好,正确率很高。
第二大题,选一选。涉及的是有关人民币的认识,什么是便宜一些,以及拼图形,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什么是接近,什么是多得多。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多渗透这些知识,让学生们都会应用生活中的常识解决数学问题。大部分学生完成较好,少个别学生出错,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强练习。其次,第3小题错的多,不知道什么是接近,说明学生生活常识欠缺。
第三大题,计算题。学生们基本上做的很好,说明学生们100以内数的计算掌握得好,因此正确率很高,个别学生不认真出现错误,有待强调。
第四大题,列式计算。主要考察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作的很好。但是有些学生不注意听老师读题,出现失误,这也是学生比较小的缘故,有些字不认识,不能完全自己读题。
纵观整个做题情况,大部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对于存在一定难度的问题,与平时训练少有一定的关系。
三、今后教学措施:
结合学生的考试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
1、把握好教材的知识体系,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好教材中知识与课改的结合点,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课下积极做好培优转差工作。
2、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自信心。
3、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方法。
4、要把训练学生的独立审题能力作为重点。
5、要培养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自觉检查习惯。
第四篇:人教统编版实验小学2019-2020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人教统编版实验小学2019-2020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45分)
(共10题;共45分)
1.(2分)钟面上,秒针从数字“3”走到“6”经过_______秒,秒针走了5圈,分针从数字“1”走到数字_______。
2.(3分)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小的时间单位是_______。
1米=_______分米
120分=_______时
3千克=_______克
4吨=_______千克
5千米=_______米
80毫米=_______厘米
3.(5分)在横线里填上“>”、“<”或“=”.
600千克_______6吨
180秒_______ 3分钟
403-199_______500﹣302
9000千克﹣1000千克_______7吨
5千米_______4980米
2小时_______200分
4.(7分)在横线上填上“>”、“<”或“=”.
_______
1_______
489×5_______2500
306+432_______800
5.(8分)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茶杯高约9_______ 数学课本长约26_______
课桌高约7_______ 飞机每小时飞行800_______
冰箱高约1_______50_______ 铅笔长约1_______5_______
6.(5分)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质量单位。
①李叔叔的体重是75_______。
②一头犀牛重1_______。
③一个鸡蛋重50_______。
7.(8分)我们已经学过的时间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质量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长度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分)一个鸡蛋约重50克,_______个鸡蛋约重500克,_______个鸡蛋约重1千克。
9.(2分)在横线上填上“>”、“<”或“=”
2厘米_______20毫米
5千米_______5厘米
130分_______130秒
10.(3分)直接写出得数。
400×5=_______
348-159=_______
33×3=_______
76-28=_______
=_______
+
=_______
=_______
48厘米+32厘米=_______分米
195×5≈_______
306+298≈_______
410×6≈_______
180分=_______小时
1米-6分米=_______分米
1吨-400千克=_______千克
二、判断(5分)
(共10题;共5分)
11.(0.5分)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1小时.()
12.(0.5分)1时=60秒()
13.(0.5分)27分钟就是0.27小时。()
14.(0.5分)钟面上的12时就是0时或者24时。
15.(0.5分)1.2小时等于1小时2分钟。()
16.(0.5分)一个三年级的小朋友午餐吃了8千克食物.()
17.(0.5分)1千米的铁丝和1000米的公路一样长。
()
18.(0.5分)水果店每天要卖掉水果150克。()
19.(0.5分)小红家距离奶奶家30千米,她最好步行去。()
20.(0.5分)6米5毫米改用米作单位是6.05米.
三、选择题(5分)
(共10题;共5分)
21.(0.5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小刚步行每分钟走5千米。
B
.一头猪重2吨。
C
.分针走3大格是15分钟。
22.(0.5分)()分是一刻钟。
A
.30
B
.50
C
.15
23.(0.5分)36分钟=()时
A
.0.36
B
.3.6
C
.0.6
24.(0.5分)小红、小芳和小明三人同时跑100米,小红用了16秒,小芳用了17秒,小明用了15秒,三人()跑得最快
A
.小红
B
.小芳
C
.小明
D
.无法确定
25.(0.5分)
A
.10时
B
.3时
C
.6时
26.(0.5分)1千克和1千米比较()。
A
.1千米大
B
.同样大
C
.无法比较
27.(0.5分)文具盒约长()。
A
.20厘米
B
.2米
C
.20分米
28.(0.5分)一枚1分硬币厚2毫米,()枚叠在一起厚2厘米。
A
.1
B
.10
C
.100
29.(0.5分)测量较远的距离使用的长度单位是()。
A
.米
B
.分米
C
.厘米
D
.千米
30.(0.5分)一只公鸡的体重约是3()
A
.千克
B
.吨
C
.克
四、计算(22分)
(共2题;共22分)
31.(10分)直接写得数。
61+29=
92-42=
75-20=
28+53=
98-16=
36+57=
70-25=
35+14=
32.(12分)列竖式计算。
①890+120
②670-390
③560-380
④430+380
⑤660-170
⑥780+150
五、解决问题。
(23分)(共5题;共23分)
33.(4分)先算一算,再给得数大于50的花朵涂上红色,给得数小于50的花朵涂上黄色。
34.(4分)国庆促销,每辆玩具车可以优惠9元。优惠后下面这辆玩具车多少钱?
35.(5分)王明身高140厘米,教室的门高2米,王明比门矮多少厘米?
36.(5分)小兰看一本86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到21页,第二天看到48页,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多少页?
37.(5分)
六、附加题(10分)
(共1题;共10分)
38.(10分)小王和小李两个人共有弹珠288个,小李比小王多100个,那么小王和小李分别有多少个?
参考答案
一、填空(45分)
(共10题;共45分)
1-1、2-1、3-1、4-1、5-1、6-1、7-1、8-1、9-1、10-1、二、判断(5分)
(共10题;共5分)
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三、选择题(5分)
(共10题;共5分)
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四、计算(22分)
(共2题;共22分)
31-1、32-1、五、解决问题。
(23分)(共5题;共23分)
33-1、34-1、35-1、36-1、37-1、六、附加题(10分)
(共1题;共10分)
38-1、
第五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这份试卷试题内容全面,覆盖广泛,难易适中,题量比较适中,分值占得比重也不是很大,注重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形成情况和基本计算能力的培养情况,也适当考查了学生活学活用的数学能力,共计七个大题(填空、判断、选择、计算、解决问题),试题整体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针对本次考试情况作如下具体的分析:
二、学生答题分析
1、填空。本部分着重测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数占全卷的1/5.大部分学生掌握地较好,正确率较高。个别同学在知识的运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或是没有读懂题目要求,以至于失分。你像第1.3.4题填上合适的单位与单位换算,部分学生还不会灵活运用。第6题求大约,好多学生没有读懂要求,就直接算出准确的结果。
2、判断对错。本部分涉及面广,着重测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分析、判断能力。大部分学生能根据提供和信息认真思考,做出正确判断,正确率较高。也有部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造成答题错误。
如第1.3.4小题没有正确分析,不能做出正确判断。
3、选择题。本部分着重测查学生的审题、分析、推理以及筛选的能力。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认真思考,选择正确的答案,正确率较高。部分学生不够细心,如第4小题没有认真进行计算,导致错误。
4、计算。本部分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口算,列竖式计算能力,以及脱式计算的能力,促进学生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养成认真审题等良好习惯。抽样发现,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口算的正确率高,较好地掌握列竖式计算和脱式计算的方法,正确地掌握了运算顺序,但有个别学生乘法口诀掌握不扎实;列竖式时数位没有对齐,计算时抄错数字,还有部分学生脱式计算时直接写出结果,木有过程造成不必要的失分等。
5、列式计算。
大部分学生做得较好,但部分学生不理解题意,就直接列式计算。造成失分,在一个就是学生的计算不扎实,出错较多。
6、解决问题。本题主要测查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在本题中出现的错误率较高。特别严重的是第6题:怎样租船最省钱?本题关键是用列表法找出合适的方案,在比较哪一种方案最省钱,这道题好多学生没有掌握列表法,找不出或找不全方案,以至于失分。还有个别学生在第3,4题中没有真正理解题意,乱列式或列少了式子。这也是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存在问题:
从整体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并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从试卷中发现了学习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也找出了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
数学学习方面:
1、个别同学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固.2、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局限性,缺少拓展,不能活学活用。部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变通的能力教差,不能熟练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问题。
3、少部分学生计算错误率较高。
学生中普遍存在粗心大意、计算不认真、细心的问题。例如:(1)计算题中,竖式正确,横式写错,还有人忘写横式结果.(2)、仍有人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写单位不写答语。(3)、把加法当减法算。(4)应用题抄错数,审题不细心,还有横式写对,答案算错的很多。
4、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待加强。学生缺乏良好的考试习惯,自己检查错误的能力有待加强。有些同学计算时没有验算的习惯,一旦出现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就会由于计算失误而造成全部丢分。这也是我们今后的教学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5、学生分析能力差,稍复杂点的问题就显得吃力无从下手。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差,体现在解决问题中失分多,从错误的原因分析,主要是学生对题目的要求不清,对数量关系不明确。
学生学习习惯:
1、不会听讲。课堂上精力不集中,不能认真听讲,个别学生爱开小差,不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2、学生作业时精力不能完全投入,经常有抄错题现象,应付作业的现象严重,作业做完后不能认真检查,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的质量不高,几乎每天都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同程度的出现错误。
3、学生没有养成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大部分学生由于长期不积极动脑,思维滞后,不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遇到难题,常常持观望态度,等着老师把答案告诉他。
4、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基础差,学习中没有积极向上的态度。
四、改进的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个别学生在一些比较简单的计算题中出现问题,并不是他们不会,而是他们不够细心。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书写工整、独立检查等一些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减少学生因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试卷上所反映的审题不仔细、看错符号、漏做试题、漏写结果等现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计算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我觉得还是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重视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每天坚持口算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正确率和速度。
4、加强对学困生的指导。切实做好补差工作。面对差生教师要有耐心、信心、恒心。不会的题目讲一遍、两遍、三遍、四遍,甚至更多遍,要不厌其烦,持之以恒,要相信学生一定能学会。
以上就是本人对本次期中考试的一些分析,说的不当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苗晓春
2016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