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基层图书馆建设论文
完善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本文首先从新型城镇建设化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层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措施。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容是在以人为本的条件下,加强城市人文建设,完善基本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图书馆服务体系作为最基本的公共服务体系,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公共图书馆特别是基层公共图书馆,如何借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在现阶段尤为重要。
一、新型城镇化与基层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关系
新型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经济转型、社会变迁与文化融合协同发展的过程。建立和完善基层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建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新型城镇化作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为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的同时,对基层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硬件设施、服务供给及馆员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肩负着满足广大基层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保障广大基层民众享受基本文化权利的使命。基层公共图书馆作为最前沿的文化阵地,一方面承担着重要的教育职能,对广大居民起着教化和引导作用,通过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能够唤起广大基层民众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觉,推动先进文化阵地的前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民心,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和推动力。另一方面,随着新型城镇化进一步推进,广大居民对文化体闲场所的要求越来越高。基层图书馆通过免费开放,为其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真正体现出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特征,在确保广大民众基本文化权益得以实现的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城镇文化的品位,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层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一是政府对基层公共图书馆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和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基层图书馆的工作只是简单的借还工作,缺乏必要的关注和具体的扶持。二是图书馆领导和职工安于现状,缺乏动力和创新,服务工作质量难以得到提升。
(二)财政保障没有完全到位
财政上的“分灶吃饭”,使有限的公共文化财政投入分散化,导致资金的短缺。依靠县财政支持的基层图书馆仅能勉强维持自身的生存,难以向下有效延伸服务;而依靠乡镇政府的财政支持的综合文化站因投入太少,常出现资金挪用情况,缺乏财政保障。
(三)队伍建设问题突出
基层图书馆职工的准入门槛普遍较低,没有坚持“以岗定人、公开竞聘、择优录用”的原则,导致非专业人员占用了有限的编制。基层文化站、图书馆室的人员配备大多属于“内部调节”,缺乏专业化知识,且兼职现象普遍,存在一人多岗、一人多责、职责不清等现象,根本达不到图书馆服务的要求。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完善基层图书馆建设的措施
(一)分类推进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
新型城镇化推进遵循“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抓好贯彻落实;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探索创新和试点先行,凝聚各方共识,实现重点突破,总结推广经验,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的原则。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基层地区图书馆也要遵循这样原则,因地制宜,试点先行,结合城镇化推进的区域、节奏、步骤同步推进符合不同县域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
(二)加大政府的财政保障
一是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按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将图书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资金、人员经费、运行经费以及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制定所需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比例,落实基层图书馆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所必需的资金,保障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二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方式,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支持包括文化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类文化机构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建立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多方筹措机制。三是建立图书设备专项资金,以专项资金的形式,保证政府投入的稳定性、长期性和连续性。
(三)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当前制约基层图书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馆员素质不高。很多的图书管理人员很多都是从一线退下来的老干部,在这里进行“养老”。他们对于基本的图书馆管理知识和计算机知识都不具备,影响了基层图书馆的发展。因此,要加强对这些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招聘一些专业人员进行图书管理工作,把他们培养成为基层图书馆的骨干人员,真正为基层图书馆的发展作出贡献。
(四)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机制
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更需要强有力的保障机制。特别是县级政府一定要把构建城乡一体化图书馆服务体系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纳入议事日程,成立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相对应的领导协调机构,从顶层设计方面保证形成有理性的发展思路、刚性的投入机制和常态性的建设机制,真正从制度层面把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抓紧制定地方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建立长效投入机制、服务创新机制、奖励评估和考核机制,将目标细化和量化到各部门,解决突出问题和困难,切实有效地保障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顺利推进。
四、结语
总之,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加强基层图书馆建设必须要加大政府的财政保障;提升图书馆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图书馆服务保障体系和制度建设;促进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实现基层图书馆的全面发展。
第二篇:新型城镇化论文
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的不断扩大,城镇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在不断摸索和创新城镇化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我们逐步改变原先粗放型的发展道路,结合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调城镇化内在质量的提升,走出了一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道路。
新型城镇化就是指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镇现代化、集群化、生态化,推动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中心城区与建制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是建设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的本质问题、关键问题、核心问题。因此我认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坚持科学发展为统领,以务实作风为保证,以扎实工作为依托,因地制宜、抓住重点、把握要点,把心思精力和本领用到新城镇化建设上。
一、以科学发展为统领,统筹安排。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想要取得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胜利,需要首先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坚持规划先行原则。在充分发挥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导向性作用的基础上,以科学的规划设计指导新型城镇化。把规划作为推进城乡建设的“第一道工序”,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设计,既站位全局、围绕全局、融入全局、服务全局,又立足本地,总结谋划,规划布置。远期、中期规划要充分论证,科学准确,努力做到不留败笔、不留遗憾、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人民的评论;近期规划要切实可行,重点做好三年特别是当年发展规划设计。坚持城乡统筹原则。以城乡统筹规划为先导,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综合研究,统一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居民生活区、工业园区、商贸区、休闲区、生态涵养区等;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加速推进城乡融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国民待遇。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立足实际,充分考虑中心城区、乡镇、村庄发展水平、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等因素,明确优先、重点开发区域,划定限制、禁止开发区域,采取不同的建设类型和建筑档次,凸现特色,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进度,做到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协调推进、有序适度开发,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
二、充分利用资源、克服发展短板。
充分利用政策杠杆作用,从制度层面引导“两化”的推进。结合宏观经济走势和政策走向,进一步深化公共服务、户籍制度、产权制度等改革。从招商引资入手,加大对工业的引进聚集作用;从退城入园入手,形成工业的规模成本效应;从定位功能分区入手,吸附周边人口资源,突出区域特色,从而形成新型城市化社区。改善市场环境、政务环境等,对周边产业产生集聚力和辐射力,加快形成工业体系,为城镇化提供支撑。
短板原理,即一个木桶装水的多少,取决于其最短的一块木板。反短板原理,即一个木桶最长的一块木板决定其在一定范围内的特色与优势。这给我们提出了两个层面的主攻方向。在“两化”的演进中,我们要立足现有优势,进一步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反促工业化的聚集、落地和发展;从推进城镇化层面来说,在当前宏观经济整体较为不利的形势下,要进一步加长城市建设短板,在不能满足全面开花的条件下,也要坚持用适度超前理念统筹规划。
第三篇:新型城镇化建设
中央公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03-17北京晨报(北京)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通知指出,《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这部全文3万多字,共计30多章的规划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重要影响?对我国城镇化进程将产生怎样的作用?这部规划有哪些亮点?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关键词:指导性
文件内容:一些城市“摊大饼”式扩张,过分追求宽马路、大广场,新城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占地过大,建成区人口密度偏低;一些地方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推进城镇建设,加剧了土地粗放利用,浪费了大量耕地资源,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也加大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等财政金融风险;一些城市“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加剧。
专家解读
“这是一部指导我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纲领性文件,内容全面丰富,总结并吸取了国内外城镇化工作的经验教训,指导性强,意义深远”。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说。
他说,为了避免走弯路,这份文件认真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城镇化的经验教训,包括: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等。关键词:以人为本
文件内容: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条件、拓宽住房保障渠道等一系列举措,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并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
在徐洪才看来,这部规划最大的亮点是强调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文件围绕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着墨很多,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有利于解决城乡二元分割、‘土地城镇化’等一系列问题。”他说。
谈到规划强调城镇化必须和信息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时,他说:城镇化不能孤军深入,没有产业支撑,城镇发展就难以持续健康发展,就会出现“睡城”、“鬼城”和底特律现象;农业是基础,农业现代化事关粮食安全。信息化则关系到城镇化能否健康发展。关键词:发展动力
专家解读
世界银行前副行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多次表示,美国的高科技与中国的城镇化是拉动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对此,徐洪才认为,中国的城镇化不仅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对世界也是一大机遇。
徐洪才说,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大、中小城市建设将需要修建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以及电力、燃气、自来水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这意味着创造大量投资需求和就业机会。
他说,同时,亿万农民通过转移就业提高收入,通过转为市民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从而使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这也会带来城市基础设施等巨大投资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关键词:量力而行
文件内容:我国将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兼顾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各类城镇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标准,并向全社会公布,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的预期和选择。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表示,新型城镇化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词:生态文明
文件内容: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建成区人口密度逐步提高;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成为城市经济生活的主流,节能节水产品、再生利用产品和绿色建筑比例大幅提高;城市地下管网覆盖率明显提高。
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消费环境更加便利,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空气质量逐步好转,饮用水安全得到保障。
专家解读
中国社科院城市和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建议,各地在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时要避免“伪低碳”:一些城市计划建超高层大楼,但把每吨水从地面提升到几百米高的楼层,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这是虚假的集约、低碳。真正的低碳城市应该是良好的环境质量和生态、便捷舒适的交通系统。
第四篇:新型城镇化建设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新型城镇化概念
城镇化概念
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伴随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以及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逐渐转移这一结构性变动。城镇化也包括既有城市经济社会的进一步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城镇化的每一步都凝聚了人的智慧和劳动。城市的形成、扩张和形态塑造,人的活动始终贯穿其中。另一方面,城市从它开始形成的那一刻起,就对人进行了重新塑造,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新型城镇化概念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二、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简列)
1,以人为核心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最大不同,在于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注重保护农民利益,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规模扩张,而是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
2,新的观念、体制、技术下的新型产业模式
著名城市生态专家、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如松院士:李克强总理曾经指出,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新型城镇化的“新”,是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复新,是新型工业化、区域城镇化、社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生态发育过程。“型”指转型,包括产业经济、城市交通、建设用地等方面的转型,环境保护也要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生态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生态政区”五同步的生态文明建设转型。
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应该贯彻到城镇化的生态文明过程与行动上,首先要改变的是人的观念、体制和行为。强化城市和区域生态规划,处理好城市建设中眼前和长远、局部
1和整体、效率与公平、分割与整合的生态关系,强化和完善生态物业管理、生态占用补偿、生态绩效问责、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生态控制性详规等法规政策。
推进产业生态的转型。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将农民变成产业工人,这需要以城市带农村、工业融农业、公司带农户、生产促生态。要在弄清资源和市场、机会和风险的前提下策划、规划、孵化新兴园区、新兴产业、新型社区和新型城镇,将传统的招商引资模式改变为招贤引智模式。
3,注重生态基础设施和宜居生态工程建设。
比如汽车交通将转向生态交通,以最小的化石能源消耗和物流,实现城市流通功能的便利通达;将耗能建筑变为产能建筑;通过地表软化、屋顶绿化、下沉式绿地等生态工程措施,实现对生态占用的补偿,使建设用地兼有生态用地的功能。
三、中国城镇化历史背景
从1978年到2011年,城镇人口从1.72亿人增加到6.9亿人,城镇化率从17.92%提升到51.27%,虽然从表面上看,中国城镇化建设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中国有1.6亿农民工,户籍问题把他们挡在了享受城市化成果之外,他们是被城镇化、伪城镇化的。如果挤掉水分的话,我国只有35%左右的城镇化率。
四、中国城镇化过程有哪些问题?
1,农民土地物权基本形同虚设
“土地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它是保持经济增长、推进城镇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社会和谐以及维持金融体系稳定的关键要素。”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并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
过去三十年,中国在土地制度的改革方面取得了非常重大的进展,为建立和完善土地财产的现代法律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现存的一些法律法规方面的漏洞和真空地带,远远不能满足中国正在经历的深刻和快速的社会经济转型的各种需求。
“中国城乡土地制度持续二元性以及国家对城市建设用地一级市场的垄断”这一特征带来的问题是:集体所有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的制度安排存在问题,城市土地比农村土地拥有更完整的权利制度,享有更完善的权能,二者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同时,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的法律规制和管理体制是分割的。
这一基本特征导致了四个主要问题:农民土地权利弱化;地方政府(市县一级)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及与土地相关的融资;城市面积迅速扩张和城市土地使用效率的低下,和与此相关的耕地占用和流失;土地法律框架不完整。
农民土地权利弱化,法律赋予农民的土地物权基本上是形同虚设,严重制约了农民通过土地物权分享城镇化和工业化成果的权利。征地程序与补偿标准不公平,土地征用成为社会不满的一种来源。
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及相关的土地融资,一次性收入的做法使长期的收入来源不可持续,也使土地相关收入缺乏有效管理和监控,因而缺乏透明度与责任,可能会导致金融部门的风险。
按农业产值的原用途补偿和经营性用途的招拍挂出让,激励了城市土地的粗放式利用,导致宝贵土地资源大量浪费。突出表现为各类城市的形象工程以及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低。目前中国城市的容积率只有0.3—0.6,远低于发达国家1以上的水平。而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耕地持续减少会危及国家的粮食安全,最终危及社会稳定。
按照法律规定,城市土地国有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但没有对两种所有制土地平权的制
度规定,这不利于对土地权益拥有者的切实和充分的保护。农民土地权利与城市房屋均属私人物权,征收私人物权采用不同标准势必重新引入城乡征收法律的二元体制。
专家认为,作为一种基本的财产制度,土地政策和管理制度要有效地在多样的、相互联系甚至相互竞争的土地各种功能中寻求一种平衡,需要一套综合、完整的措施。专家分析,土地政策改革的目标应该有几方面的考虑:
第一,促进农业的发展,包括对农田进行保护,通过土地的市场化流转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支持人口从农村向城镇的流动,有序的城镇化。
第二,促进制造业、服务业和房地产部门的发展,在一个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规划框架下,通过市场机制为城市的扩张提供土地。
第三,为地方政府提供财政收入,以土地资产作为可持续的公共收入的基础,为公共服务和投资提供资金。
第四,完善利用土地作为抵押来获得资本的政策工具,增加可抵押资产的选择,支持金融部门的成长。
第五,提高土地利用规划决策与快速经济增长的一致性,并把生态文明放在很重要的地位。
第六,促进土地管理体制和土地权利安排的协调、一致、完整和保障产权的稳定。2,户籍制度让1.6亿农民工被城镇化
“如果按户籍来算,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5%左右,远低于世界52%的平均水平。”农业部新闻发言人毕美家表示,中国51.3%的城镇化率,是按城镇常住人口统计的,其中还包括
1.6亿的农民工群体。
2012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获得城市户口的农民,理应要享受城市公民一样的待遇,这是新型城镇化需考虑从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所在。”专家认为,现在所谓超过50%的城镇化率,只是统计意义上的城镇化,绝大部分被统计为城市人口的农民工并没有在城市实现永久定居。
3,盲目造城运动致城镇化效率低下
我国城市化在加速,现在从省级城市、副省级城市直到地级、县级城市,都在建造大马路、大广场、大建筑。但不少地方采取“摊大饼”的方式推进城市化,把各种产业都堆在大城市里面,搞“造城运动”。结果不论城市建设还是城市运营,都效率低下,使城市化和工业化受到了成本过高的阻碍。
首先,土地资源大量浪费。中国是一个土地短缺的国家,但在城市化过程中土地浪费非常严重,土地城市化的速度大大地超过了人口城市化的速度,万元GD P耗用土地面积超过发达国家10倍以上。而且用这样的办法进行城市化,造成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和大量虽然进了城却并没有真正成为市民的“农民工”,于是出现了双重二元结构。
其次,用摊大饼式的发展推进城市化,因为专业混杂,所以并不能够发挥专业集聚效应,导致了城市的专业化水平很低,这样就很难提高效率。另一方面,这些城市居民的生活半径变得非常长,交通拥堵,城市运行的效率变得很低。
为什么会发生低效率的问题?一是由于价格扭曲,使得土地被大量浪费。二是政府职能错位。“城市”大体上有两种不同的来源。我国城市大多是从“城”即“都”(政治中心)发展而来,而其他国家的城市大多是从“市”即市场发展而来的。一般而言,市场自发地使得城市的空间布局趋于合理化,形成了相关行业支脉繁多、关系密切的金融业集中在大城市,行业间关联度不高的制造业集中在既能发挥专业化的集聚效应,又能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小城市的格局。而在我国,政府在城市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规模愈大的城市行政级别愈
高,支配资源的权力愈大,行政级别愈高的城市也就有更大的权力动用资源来扩大城市规模。这种体制推动了近年来风起云涌的摊大饼式“造城运动”。
五、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大方向是什么?
方向一:土地流转试点
新型城镇化将启幕农村新一轮改革,土地流转乃大势所趋。为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用地“瓶颈”,土地配置市场化、农村土地资本化,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为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征地补偿被置于首位。”北京大学著名法学专家姜明安认为,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土地管理法的修改将为《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的制定和农村的土地改革提供法律保障。
推进城镇化的一大难题就是农村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力度也越来越大。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极大风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鲜红的手印,小岗村包产到户拉开了中国土地改革的序幕;1992年,广东省南海市下柏村农民将承包经营的土地以股权形式,流转给村集体成立的经联社统一经营。
而最近的一轮土地改革始于2008年,当时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土地流转”成为此轮改革的主题。本报记者了解到,在农村城镇化方面,很多地方的土地改革试点“摸着石头过河”积累了不同的经验:重庆的地票式交易、成都土地流转、广东佛山的股权分红、天津宅基地换房,不同的地方做法不同,但都为全国的土地改革提供了借鉴。
比如成都在新一轮农村产权改革中提出,“确权”是基础,“流转”是核心,“配套”是保障,这样的改革赢得农民的支持。但在取得经验的同时,确权、监管、收益和小产权房等棘手问题也暴露无遗。
在北京打工5年的农民工杨雄称:“政府如果不把土地和就业解决好,将户籍迁离农村的农民就会觉得不踏实,还不如留下土地种庄稼更有保证”。
这已引起决策层的重视。农业部最近就明确表示,2013年将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范围,争取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
方向二:户籍可能是新型化城镇推进的突破口
“户籍改革看似简单,但要落实与城市户口相挂钩的利益却很难。”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分析,户籍改革之所以难以推行,就是因为城里的福利政策太多了,且继续和居民户籍密切相关,进城的农民很难同步获得社保、就业、教育的机会。资料显示,全国将近2亿进城农民工中只有200万左右通过买房、结婚等方式获得城镇户口。如此一来,城市空间扩张过快,而农村人口由于户籍、购买力等限制,被拒于城市大门之外,不能享受城市居民同等待遇,而现行户籍和土地制度,正是阻隔在城乡之间的主要壁垒。
“打破户籍肯定是未来城镇化改革的方向,但具体操作问题十分复杂,各省差异很大,只有逐步试点逐步推开。”党国英表示,2020年若要达到50%以上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关键在于以农民工市民化为重点的相关改革到位。
大力推进城镇化是新一届政府施政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多次强调,中国要依靠改革实现没有水分的真正发展,而城镇化是发展最大的潜力。
方向三:实施“城市群”战略
十八大之前,对于城镇化建设,十六大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十七大的进一步补充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业内人士普遍的说法是,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是在未来城镇化发展方向上释放出了“转型”的“新信号”。
目前中国城镇化率统计是以常住人口计算,按照这样的算法是已经突破了50%,但如果按照有城镇户籍的人数,按照政府提供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来说,中国的城镇化率大概只有35%-36%。官方统计的数据是,在城镇打工的2.6亿的农民工中,真正在城市购房的还不足1%;大约有1.59亿在城市工作半年以上的农民工及其家属是处于“半市民化”状态。
在2010年底中央向各省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决策层就释放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信号,其中最为明确的是提出了要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的“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要在推进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化开发的同时,形成三个特大城市群,在哈长、江淮、中原、长江中游等地区形成若干新的大城市群和区域性的城市群。
目前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并将于全国两会前后颁布的《规划》,就是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上,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出的更为长远、更为清晰的战略布局。
六、我国新型城镇化主要模式(试点城市)
成都
天津
广东
第五篇:论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发展探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发展探析
摘 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镇化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截至2016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7亿9298万人,城镇化率为57.35%。可以说,如果没有城镇化,就没有我国今天的发展局面。同时,国家对新农村发展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农村基层治理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基层治理承担着新型城镇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使命。“十三五”以来,我国新型城镇化速度加快,对广大农村地区基层治理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此给转型期的农村基层治理带来了一些新问题。
【关键词】 新农村 基层治理 探析
一、新型城镇化背景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出台,2014年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名单正式公布,两年来,陆续共有三批200多个城市(镇)被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充分发挥改革试点的先遣队作用,大胆探索、试点先行,寻找规律、凝聚共识,到2017年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2020年开始有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试点成功经验。
实际上,除了上述200多个城市(镇),全国大部分地 区也在同样走着由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变之路。新型城镇化和传统城镇化最大不同在于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升城镇化质量为关键,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规模扩张,而是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
以XX为例,是西部典型的人口流出地区,被定义为五线城市。参照XX人口数据,常住人口由 2011年213.46万人到2016年210.67万人,人口逐年呈递减状态,其中城市人口由2011年的91.55万人增加到2016年的100.81万人,6年之间增长了10.1%;农村人口2011年的121.91万人缩减到2016年的109.86万人,6年之间缩减了9.9%。城镇化率2011-2016年由42.9%到47.85%,6年间提升了约5%。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虽然城市人口的增长比例和农村人口的减少比例基本持平,但城镇化率的提升是伴随着常住人口的大量流失,人口流向呼包鄂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和西部大多数城市一样“被城镇化”。
二、农村基层现状和存在问题
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导致了城乡资源配比差异、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尤其农村土地不可避免地被城镇化征用,农民虽得到一部分征地款与改革红利,但同失去祖祖辈辈赖以为生的土地资源相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虽然在国家全面深化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背景 下,通过逐步落实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土地利用机制、推进农村电商平台发展等一系列手段旨在城乡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农村牧区基层现状仍不容乐观。
以下简要从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农村牧区法制观念提升、农村牧区教育改革发展三个方面浅析新农村治理。
(一)农村基层干部队伍问题
农村人口经济收入来源无非两种选择:要么在当地从事种植业或养殖业,要么到发达城市打工就业,相对中国绝大部分地区而言,特别是在土地贫瘠、农业养殖都不能有稳定的经济收入的地区,选择后者较多。俗话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发展以人为本,人口流失造成了在政策推行、机制建设、产业均衡等方面面临无人可用、无以为继的困境。
由于农村一大批青壮年离开农村,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的多是妇女、儿童、老人,从而造成农村发展所仰仗和依赖的人力资源“失血过多”却“补血不足”。基层党组织对基层群众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有限,并且党组织缺乏活力,因此,即使留在农村的年轻人对党组织缺乏兴趣,一些本地“80后”、“90后”的年轻村民入党意愿不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需要基层党组织来推行和实现,且随着新常态下的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面对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工作内容都发生了变化,及时进行角色转变势在必行。基层工作繁杂而且户外工作较多,对能力素质以及体力都有一定要求,现有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大多是40岁 以上的干部,村干部“老龄化”现象突出,并且大多没有受过高等级教育,这就必然造成对现代科技、农业经济、市场经验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无法适应并驾驭新农村发展,缺乏德才兼备的年轻梯队,后劲不足。
(二)法制观念缺失问题
新农村治理的核心是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实现农村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实现村民合法利益的有效维护。农村基层民主运转的原则是多数人决策,同时应保护少数,这一原则就意味着处理好多数人和少数人关系,是村民自治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部分农村干部的素质较低,没有公益之心,只讲权利不讲义务,只谈对自己有利益的事,而对于村里的公益事业和公共事务,缺乏积极性,利己主义观念盛行。“占便宜的、不守公德的、不守规矩的、侵占公共财产、优亲厚友的人越来越多,而老实本分的人越来越少”。
因为基层政府法制宣传不够,往往出现以政策替代法律的现象,出现涉事涉案这种情况后,当地党委政府束手无策,村民违法的成本越来越低。一部分被侵占权利和利益的村民因为法制观念淡薄,无处诉求,即使上访也抓不住重点,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在农村实际走访中了解到,社会财富的多寡和地位的高低甚至几个无赖地痞直接影响着农民为人处事的策略,他们信守“胳膊拧不过大腿”的道理,即使生活面临非常困难的境地,或者被剥夺权利、损失利益的时候,也不敢主张自己的权益,深怕揭发对方之后遭到打击报复,总是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遇到强权强势宁愿吃亏自认倒霉;另一部分农民同样是因为不懂法,出现了大规模群体上访、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极端事件发生。
(三)农村教育问题
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即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并实现市民化的转变。在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驱动下,农村教育的发展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随着大多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农村适龄学生生源也随之减少,与此同时,城镇学校的学生却在急剧增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教育的布局结构调整应运而生,撤并原有的空巢学校,整合教育资源,扩大城镇的中小学校,使原有“县高中”乡镇初中、一村一校”的格局向原则上每个乡镇都应设臵初中,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寨要设臵村小学或教学点,人口稀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应保留或设臵教学点的格局转变。
虽然目前农村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新型城镇化不可避免的先行解决城市教育,给农村教育带来了经费投入不足,教育结构失衡,盲目撤点并校,教师资源缺失,师资队伍薄弱等问题。
首先是亟待解决的是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直接关系到下一代农村人口素质,进而制约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留守儿童普遍年龄较小,缺乏父母的关爱,监护人也 大都是“爷爷辈”、“奶奶辈”,容易出现孤僻的心理问题。成长环境和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到留守儿童的在校行为和日常行为,父母无法监督其学习,监护人又无能力监督和给予帮助,导致留守儿童普遍学习质量不高,且容易做出一些违背社会道德和法律的行为。
三、解决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举措
强化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导向,立足农村实际,提升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亮化村干部整体形象等途径,有效发挥村干部队伍作用,才能促进农村治理现代化。
1.扩宽选人渠道,扩大村干部来源。
一是扩大来源群体。突破以村中“内部竞选”的保守思路,将选用视野放到农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能人、返乡大中专毕业生以及党政干部、复转军人等群体中去,招贤纳士,扩宽来源;二是创新推选机制。将民主评选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充分调动群众积极参与竞选,并做好群众监督;三是优化选人条件。对合适的村干部人选,放宽年龄限制、户口限制等措施。利用“以老带新”、驻村第一书记传帮带等手段不断更新基层干部年龄结构和现代信息化水平;四是完善激励保障制度。中央和地方应下拨、配套专项 资金对于基层工作突出的干部实行奖励,可以根据实际适度效仿“高薪养廉”,提高岗位工资,以增强岗位吸引力。
2.教育培训常态化,提升村干部能力。
一是经常性开展培训。基层干部是党在农村形象,首先要经常性开展党性教育和党风廉政教育活动,熟知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等内容;二是围绕现阶段重点难点工作开展专题培训,提升村干部履职能力;三是创新教育培训方式。鼓励基层干部到工作突出的“示范村”参观、交流、培训,不再“坐井观天”、达到经验共享、共同发展的目的。
3.规范岗位职责,实行奖惩制度。
一是规范明确基层干部职责界限,建立村干部职责清单;二是建立健全科学考评考核制度。对于工作成绩突出的要奖励,对于工作落后的要相应惩戒。同时要结合“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对于出现贪腐问题的基层干部坚决依法依规处理,惩前毖后,以儆效尤。
(二)提升法制观念,建设法治新农村 1.进一步加强涉农立法工作。
国家立法机关应把涉农立法工作作为国家立法工作的重点,根据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修改和完善现有的涉农法律法规,并梳理现有社会保障社 会救助等相关涉农涉牧政策,使涉农法律法规与农村的改革发展决策相衔接,与农村实际情况相适应,以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对农村改革、发展的引领和保障作用。
2.加强基层干部的法治教育,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农村党员干部是农村法治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示范者,农村党员干部就是广大农民群众的领头羊,只有党员干部带头学法、守法、用法、依法办事,才能促进普通群众学法、守法、用法、依法办事,所以,要构建农村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要通过经常性的法治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促使他们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农村发展,化解农村矛盾,维护农村稳定。
3.进一步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
一是采取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展示图片挂图、制作版面、出动宣传车、开通热线电话、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影视录像、举办讲座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普法教育。二是组织专业文艺团体、法制宣传志愿者,深入农村演出法制文艺节目,鼓励民间自发的法制宣传活动,加强对家庭、村镇自办法治文化活动的指导和扶持。三是组织司法所、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法律援助机构、司法鉴定机构,围 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大法律服务需求,提供公共法律服务。加快建设政府主导、规模适度、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4.规范农村执法行为和司法行为。
一是要加强农村基层执法人员和司法人员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努力提高执法人员和司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执法、司法水平,增强其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的责任感、使命感。二是要规范政府有关部门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等行为,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制,完善执法责任追究制,杜绝各种不作为、乱作为和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行政行为。三是要构建法律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多方监督体系,要充分发挥各种群体的监督作用,促使执法机关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农村教育问题对策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对广大农村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农村教育不仅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提高我国人民文化素养和整体精神面貌的关键力量,也是为推进新型城镇化,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1.增加教育投资、提升教育质量。
一是要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并保障教育经费真正落到实处。要健全农村教育经费监督保障机制,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合理使用。二是利用一切现代化手段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可充分运用产业政策优惠、税收减免等手段发行教育彩票,鼓励社会资本、社会力量投入农村教育在帮助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也要通过电视、电台、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唤起全社会对农村教育的重视。三是保证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并建立优质的九年义务教育。
2.加强基层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提高农村教师的地位,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使教师安心农村教育工作。二是充分利用国家侧重于农村教育的优惠政策吸引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及优秀人才到农村工作,充实农村教育师资力量,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另外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层次,从整体上提高教师素质。三是农村学校的教师们要定期到城市学校见习学习,充实知识底蕴、更新教学方式。还可以规定高中等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准备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先行到农村基层历练试讲一段时间。这样的城乡互通、互动更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平均分配,也能够逐渐改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农村教育总 体水平。
3.重视全面发展,关注心理健康。
与城市儿童被家长重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对比之下,农村留守儿童,特别是只重温饱,缺少沟通的留守儿童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很多留守儿童性格孤僻,不苟言笑,他们不理解父母,有的甚至痛恨父母不够关心自己。要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正确引导他们理解父母,告诉他们父母外出打工是生活所迫,父母在外生活很是艰辛,他们也非常牵挂自己的孩子。
一是应当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改变自己落后的思想观念,孩子固然是家庭的宝贝,但是过于溺爱会起到反作用,反而不利于正确引导孩子成长中各个方面。二是多与留守儿童进行思想上的交流,能够促进他们的心理成长并能够培养起自立、自主的生活能力,抵抗挫折的能力也会逐渐增强。三是借助基层服务志愿者或社会工作者这类专业人士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并帮助其摆脱心理困境。
4.从农村实际需要出发,推进教学内容改革。
从农村实际需要出发,推进教育改革优化课程内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一是调整农村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增强学生的文化知识,还要使他们较多地接受适合农村生存的知识。二是农村教育应在初高中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内容,供有意愿或者学有余力的学生选择。三是利用职业学校的资源 开设以实用技术为主的课程,鼓励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
结 语
新型城镇化发展,是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的城镇化问题,核心是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在新型城镇化道路上,出现一些困难和问题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应该积极应对,汲取经验,大胆探索,推动我国城镇化脚步持续加快,实现城乡统一均衡发展而不懈努力,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