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摘要:“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提出,其根本目的在于造福百姓、富裕农民,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如何寻找有效的产业切入点,实现“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关键点。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具有资源消耗低、关联性强、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高等独特优点。本文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分析了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关系,指出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要从深度促进旅游业和农业融合、密切关注农民利益分配、全面加强旅游规划制定、强化营销和品牌建设等方面改善和提高乡村旅游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一、引言
十八大后,国务院领导层明确提出:中国未来最大发展潜力在城镇化。2013年7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广西主持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指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1。“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是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包括了产业开发与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旅游强大的动力价值及区域综合发展协调能力,决定了其将在这一进程中,尤其是乡村旅游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进入后工业时代的今天,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而言,乡村旅游发展是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
二、新型城镇化内涵解读
(一)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之路。
李克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新华网[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7/10/c_116470367.htm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转向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二)新型城镇化的特点
新型城镇化相对于传统城镇化的特点也是新型城镇化需要解决的问题,其焦点主要集中于促进市民化、城乡统筹、解决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因地制宜实行就地城镇化等问题。
1.以人为本是核心
近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较快,城镇人口数量急剧上升,但在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群体中,仍有2.5 亿农民工无法享受与城镇居民平等的公共服务待遇,此外还有 7000 万城镇间流动人口也面临着公共服务差距2。不公正的待遇表明传统城镇化单纯追求的是居民数量规模的变化,而并没有实现农民身份性质的改变。所以,“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受益群体不仅仅是现有居民,更主要的是广大的农民。
2.城乡一体化是重点
传统城镇化盲目追求城镇化进程,在快速城镇化中的过程中造成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问题,由此造成的城乡两极分化导致社会问题面临井喷。推动农村发展跟随城镇化的脚步,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是新城镇化面临的重大课题。新型城镇化要着力破解城市内部二元结构难题,带动内需扩大和就业增加。
3.生态文明是前提
改革开放以来,以工业化为依托的传统城镇化出现了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诸多情况。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生态文明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4.就地城镇化是出路
就地城镇化,就是使更多的农村人口住在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也能享受到优质公共资源,圆“城镇化梦”,使更多的农村人口,能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 2 李强.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的公共服务,拥有同样的生活质量。新型城镇化致力于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推动大型城市、中小城镇、新农村社区等整个城镇体系的合理化,着力于解决好农业产业、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三农问题”3。
三、新型城镇化与旅游业的互动关系
(一)旅游业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1.旅游业是实现城镇经济聚集效益的重要途径
旅游业作为典型的第三产业,具有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的特点,现代旅游业已经交叉渗透到许多相关行业和产业中,形成了一个泛旅游产业群。旅游企业围绕着核心吸引物集聚,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需要,外围还围绕着对这些企业起支持作用的供应者和有关组织、团体、机构。不同层次的旅游产业的集聚形成结构完整的产业集聚,包括产品供应商、客户、销售渠道和专业化的基础设施提供者,并拓展到提供专业的培训、教育、信息、研究等支持的政府和其他机构、组织。因此,旅游业能为城镇集聚产业、集聚资金、集聚人口,是新型城镇经济聚集效益的重要途径。
2.旅游业引导城镇向个性化、品牌化发展
发展旅游业一般以当地的自然和历史资源为依托,或结合本地文化特色创建新的旅游资源。因此。旅游业是以地域文化挖掘为核心的,能够在某种意义上维持和强化地方性,引领城市特色化发展,激活城市文化、彰显城市个性,促进当地文化保护与传承。同时由于大量旅游产品的区域整合集中,可以迅速扩大旅游目的地的影响,提供旅游目的地的区域竞争力,形成品牌效应。同时,旅游作为一种体验性活动,能够将一个城市的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风情转变为吸引物,使游客感受、体验,并迅速的传播出去,形成目的地品牌形象,吸引社会大众前来,进行消费、留下记忆,推动城镇向个性化、品牌化发展。
3.旅游业促进城镇经济的生态化、集约化发展
提高城镇化质量,遏制高扩张,高耗能城市化病,成为当前最强的声音。旅游业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产业,与资源环境和人文生态系统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发展旅游就是选择绿色城镇化,旅游产业能够促进生态旅游基础及 3 朱英君.渝东南地区旅游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配套设施建设,引领游客市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推进生态旅游项目建设,推动生态旅游健康发展,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构建和谐、宜居、可持续的新型城市。另外,旅游发展大多依托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或文化资源,其能耗比重远少于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本身就是一个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4.发展旅游业能贯彻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
旅游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门槛低,层次多,领域广,可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依托本地的条件和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实现农村和小城镇的产业、劳力、设施、生活等就地城镇化,有助于减轻压力,缓解城镇化深层次发展的矛盾。与驱农进城相比,通过发展旅游实现的城镇化,具有鲜明的以人为核心的特征。没有老中幼三代的骨肉分离,没有留守儿童和老人,没有进城务工后寄人篱下的卑微,人民家庭幸福,社会关系的和谐,农民能从城镇化过程中真正受益,幸福指数得到提高。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旅游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1.新型城镇化为旅游业发展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城镇是旅游业最有效的依托,如果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以城镇化的发展为基础,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就高,旅游活动内容就丰富,旅游业发展就更迅速。旅游活动一般总是以城镇为集散地和连结点,城镇构成整个旅游过程的核心空间和活动中心。新型城镇化的有序推进能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更好的发展基础,成为旅游迅速发展的有利平台。同时,城镇化能够使城镇的系统功能日臻完善,产业门类不断增加,特别是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种服务产业、休闲产业能够获得广泛发展,进而能够加快旅游产业链条广泛延伸。
2.新型城镇化助推旅游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旅游业应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旅游资源必须科学开发及利用,以免因开发不当造成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从建设生态城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科学利用地区资源对城镇化建设进行系统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促进旅游景区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从而提高旅游业的发展层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新型城镇化建设看重城市品牌和城市特色文化,利于挖掘和保护地方文化设施和人文景观,这会对我国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产生积极的影响,提升旅游活动的文化品位,深化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3.新型城镇化有助于政府对旅游市场的监管
目前,不少旅游目的地的政府对旅游市场的监督与管理的力度还不够,旅游业没有得到最优发展。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公平发展,社会法律法规会随着城镇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健全。城镇化拉近了政府与居民的距离,毕竟在旅游城镇化的发展中,当地居民也是利益主体之一,居民的对旅游市场发展的建议,对自己利益的保障机制的申请建议都能更便捷的提交给政府部门,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更有利的政府支持及政策保障。
四、当前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接待设施的供求错位
乡村旅游接待主要分布在旅游景区周边、都市郊区和老、少、边、贫地区,这些地区的接待设施呈现出两种倾向: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卫生设施设备缺乏,卫生观念落后,严重影响旅游者的满意度和游后评价;另一些乡村旅游地过分追求接待设施的城市化,农家旅馆外观设计及内部装修均向星级宾馆看齐,与乡村整体景观不一致,同时也难以满足来自城市的旅游者追求乡情野趣的愿望,这种倾向在城市郊区乡村旅游接待中比较典型。
(二)旅游产品单一且文化含量不高
我国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总体上有以下三类:一是农家乐模式,旅游者参与农村耕作劳动,欣赏田园风光,品尝农家风味;二是地域风情文化模式,将原生态的自然山水、人文生态景观、历史文化特色与当地风俗民情相整合,形成特色鲜明"文化与生态色彩浓郁的乡村旅游地区;三是旅游农业开发模式,以现代农业为特色,农村聚落景观等为特点,或者是向游客展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或者把观赏旅游与农业结合在一起提供给游客,包括观光农园、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苗圃等,或者利用农业生态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向游客提供回归自然体验的旅游项目4。但这三类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形式却比较单一,主要停留在观光层面,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没有得以开发和利用。
(三)营销观念及手段落后
目前,乡村旅游经营者大多是当地村民,他们无论在文化素质上还是经营理 4 徐琪.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10):218-221.念上都难以与城市里的大企业相比拟,在宣传促销手段上或者出于资金不足或者出于方法不当,总体上还停留在投入资金少、专业水准差的状态,依赖朋友介绍和口碑宣传,发传单和名片是最常见的手段。这些宣传促销手段对于旅游者的决策行为起不到太大的影响作用,有限的信息渠道及信息量也让旅游者难以作出长久的旅游计划。
(四)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遭遇瓶颈
在乡村旅游业实际运营过程中,当地居民的参与通常只是以旅游服务业廉价劳动力的形式,在旅游开发、规划和管理过程中只是一个局外人角色,成为乡村旅游业开发的客体而不是主体。如西藏吉沙村的村寨旅游开发,纯粹从经济利益和保护物质环境角度制订旅游规划,忽视了当地居民的要求,当旅游者大量涌入时,给村民造成了诸多不便,最终遭到当地居民和土地所有者的强烈反对5。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重要性虽然引起了学界、政府的重视,但是具体执行中遇到的困难已经成为制约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五)重乡村旅游经济收益,轻乡村旅游文化及环境消极影响
首先,来自城市的旅游者所具有的强势文化对来自乡村的居民所具有的弱势文化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其次,乡村旅游的开展毕竟是商业活动,出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考虑,开发商和旅游经营者为迎合城市旅游者的喜好,必然会对乡村文化加以切割、包装,进行商业化运作,使乡村文化失去了原生态的韵味,沦为文化快餐;最后,乡村旅游的开展让乡村居民在增加收入的同时越来越认识到钱的“重要”,原有和谐的邻里关系因为商业竞争而不复存在。
五、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一)深度促进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
在农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农业劳动的主体、客体以及场所都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在传统的农业劳动中,其主体参与者主要为农民,在农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后,随着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展,城市居民向乡村旅游所在地流动,劳动主体由一般农民扩展到农民和参与乡村旅游的旅游者。从业人员的劳动内容发生了转变,从原来的只从事农事活动,转变为既从事农事活动又从事服务活动,有些农民完全从原来的农事活动中摆脱出来,专门从事农业旅游的接待服务工作。5 宋章海,马顺卫.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思考[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4,23(5):426-430.农业在与旅游业融合的过程中,劳动所在地的性质也在发生着变化,从原来的只是农民生活的乡村扩展到具有旅游吸引力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因此,在农业与旅游业融合过程中要消除排斥力,完成硬件、软件和内容三个方面的大提升。首先在硬件方面,乡村旅游的游客基本上是来自城市,他们参加乡村旅游活动,希望体验农事劳动、乡村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愿意吃苦,生活条件决不能过分偏离他们的习惯生活,尤其是一定要保证干净、卫生,因此,硬件设施更要提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们要注重“城乡一体化”,但是绝不是“一样化”,在保证游客在享受舒适的硬件设施的同时一定要让其感受到“乡土化”。其次在软件方面,在硬件完善的同时,促进当地从业人员服务水平的提升也至关重要,从业人员提供服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人们对农业旅游体验经历的评价。最后在内容方面,城市居民文化程度较高,品位较高,所以在旅游产品内容的发掘上,必须以目标市场的喜好为导向,以自身资源条件为基础,注重产品内容的体验性,实现在内容方面的提升。
(二)密切关注农民利益分配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最本质的是要实现农民身份性质的改变,所以在此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一定要兼顾农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利益分配公平问题,使农民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在最大受益者。在这个方面政府需要加强对农民参与的积极引导,包括对农村旅游从业者和经营者的培训和教育,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外出考察学习等途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其学会如何参与、怎样参与、参与什么,只有农民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才会改善自身在乡村旅游业发展中的被动地位,最终实现从个别参与向组织参与、大众参与及全面参与的转变。
(三)全面加强旅游规划制定
新型城镇化建设以“生态文明”为前提,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建立在保护环境基础之上。乡村与城市在自然环境和文化上的差异是吸引城市旅游者的根本因素,如果这种差异因旅游业的发展而消失,必然会使乡村旅游走向“自取灭亡”的道路。做好乡村旅游发展的规划工作,坚持“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一切旅游开发都要做好环境评价,对于旅游区进行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严格做好乡村旅游地区废水、废物的回收处理工作,做好环境监测,对浪费土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坚决制止。
(四)强化营销和品牌建设
在竞争激烈、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必须改变以往保守的营销观念,加大对乡村旅游产品的营销力度。加强旅游、宣传、文化、新闻等部门合作,共同推进本地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积极发展中远程市场,培育潜在市场。积极举办品牌节庆活动、参与旅游推介会,发展旅游微博、旅游网站等在线宣传营销平台,推进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充分调动旅游社等旅游企业积极性,利用“美丽乡村旅游专项基金”实施相应奖励。
参考文献:
[1]戴帅.关于乡村旅游发展措施的思考[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07:115.[2]龚关.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与思考[J].人民论坛,2014,08:90-92.[3]葛敬炳.城镇化背景下湖州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6:284.[4]林峰.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3.[5]石洁,桂橙林.旅游业导向型“新型城镇化”发展初探[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07:71-72.[6]中国金融40人论坛课题组,周诚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对若干重大体制改革问题的认识与政策建议[J].中国社会科学,2013,07:59-76.[7]张红喜.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旅游促进农村社区发展研究[J].城市,2013,06:16-18.[8]周继霞.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途径探索[J].农业经济,2014,08:39-40.[9]周兰芳,贺江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总体情况及政策建议[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10:61-62.
第二篇:浅谈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房地产业发展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浅谈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房地产业发展
浅谈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房地产业发展
【摘 要】城镇化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内需。它与房地产业紧密相连。城镇化伴随着城市人口聚集、城市规模扩大以及城市结构的变化,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而过去过度倚重于“房地产战略”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新型城镇化则将重心由土地城镇化转移到人口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为主导的消费型增长点,这也许意味着房地产在城镇化中扮演的角色将有所削弱。所以,新型城镇化的提出与推进给房地产业的新一轮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率;房地产业;房地产企业
1、新型城镇化背景
城镇化是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它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进程,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城镇化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有不同的内涵。
2012 年,我国按常住人口概念的城镇化率达到 52.6%,城镇人口首超农村人口。而世界城镇化的平均水平为 59%,欧洲为 80%,美国高达93%。并且我国城镇化中超过 1.59 亿的农民工,由于没有城镇户籍,处于 “半市民化”状态,无法享受城市的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去除“被城镇化”的这些农民工,我国真实城镇化率不到 40%,可以说,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远未结束。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为房地产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而房地产业也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各项物质基础和保障[1]。作为与城镇化关系密切的产业,房地产业经过20年的发展俨然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同时也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实际上,新型城镇化的提出与推进对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房地产业的走势
2.1未来十年住房需求近160亿平米,市场规模继续扩大
根据联合国人口署的预测,预计到2020年,中国总人口将达到13.9亿人,城镇化率为61%,城镇总人口约为8.4亿,按人均35平方米住房计算,住宅总存量约为295.1亿平方米;截至2010年底我国住宅存量约为202.9亿平方米,加之现有存量住宅中约有64.8亿平方米面临折旧改造或拆迁,则2011-2020年需新建住房约157.0亿平方米。
2.2城镇化进程放缓,房地产业需求释放更为平稳
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城镇化水平提升速度或将放缓至略高于1%,而数据显示,城市化率每提升1个百分点,将新增2000万城镇人口[2]。新增城镇人口主要是农村人口的增加,其实际购房能力不高,所以未来房地产业需求的释放将显得更为平稳。
2.3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市场发展更为均衡
中西部城市群依靠政策倾斜优势,其中心城市潜力趋于后发。十八大报告指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之近年来经国务院批准的主要区域经济规划,中部和西南地区城镇人口占比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新增城镇人口对房地产业带来的发展红利将为中西部地区带来后发的潜力优势。
2.4土地、保障房等长效机制逐渐形成,房地产行业更加健康
(1)推进农村工业化及土地改革制度,就地新增城镇居民住宅需求旺盛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随着农村建设和产业升级,农村居民当地就业趋势将更为显著,这将为包括三四线城市在内的广大小城镇地区带来更多的购房需求。
(2)城镇郊区购房负担相对较轻,利于解决新增居民住房需求。
从上图房价收入比来看,由于近年来一线城市房价涨幅较为明显,城镇居民购房负担非降反增。但随着农村工业的不断发展,农民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工将更多地向靠近农村的城镇郊区聚拢。农民收入的提高加之郊区相对较低的房价,未来城镇郊区的中低端购房需求将趋于旺盛。
3、新型城镇化进程背景下的房地产开发
3.1新城镇化中房地产开发要理性
曾经房地产市场的疯狂扩张造就了中国的城镇化局面,然而城镇化最大的动力是工业发展,并不等于单纯的高楼大厦的房地产开发建设[3]。因此,房地产的开发必须理性。在新型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房地产业应该从过去十多年来所扮演的主角转变为配角,充当配套产业的角色.为新型城镇化服务[4]。它的开发建设必须要与百姓的需求、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超前会导致房屋闲置、资源浪费;房价过高,对进城人口又有挤出效应。
房地产业是城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也必须要求房地产业能平稳健康发展[5]。李克强总理曾专门撰文强调,房地产市场能否健康发展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要继续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积极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有效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使城镇化稳步向前推进”[6]。
3.2房地产企业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道路
如果说以前的房地产竞争是拼土地,10 多年后的现在,房地产企业已进入设计和品牌的竞争,未来则必须完善自我,形成综合的核心竞争力,这些竞争力应融合区域规划、综合设计,也包括了服务、管理所形成的规模化、高效化、标准化的复合优势。
中国在未来面临着巨大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大量的农业人口和农业从业资金、土地面积将会转入城镇化通道。房地产企业作为参与未来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在追逐利润的同时更多地考虑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争取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大而奢华的产品,是房企和相关行业在未来几年需要思考的问题,还应有低碳、节能环保等技术的应用。
4、结语
新型城镇化为未来十年房地产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房地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峰。然而,未来的新型城镇化本质上不再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是土地城镇化,因此意味着它并不必然支持房地产业的继续高速粗放增长。对于整个房地产行业来说,建设生态城市、宜居住区、绿色建筑、智能建筑和推广运用低碳技术应当作为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抓好。
我国的城镇化仍在继续,新型城镇化之路也还刚刚开始,房地产对于整个房地产业而言,未来的博弈将更加深入、更加细化。
参考文献:
[1]邱峰.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协调发展[J].上海房地,2013(05):22-24.[2]陈柳钦.新型城镇化赋予房地产业新活力[J].改革与开放,2013(02):7-9
[3]忠历.新型城镇化,房地产市场的新梦想[J].中国西部,2013(02):86-87
[4]刘维新.新型城镇化不能搞成新的房地产化[J].中国地产市场,2013(03):26-27
作者简介:
李丽(1988-),女,重庆大学 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房地产业发展。
王霞(1989-),女,重庆大学 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程项目管理。
------------最新【精品】范文
第三篇:贵州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贵州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学术
汇报
笔记
主讲:王茂强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 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乡村秀丽的田园风光,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和宁静祥和的生活氛围是城市旅游者参加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之一。也就是说,乡村性和地方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也是发展的重要资源。所以,依托优美的乡村自然环境、挖掘浓郁的地方特色(包括乡土文化和民族文化)、展现真实的乡村生活,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条件,也是发展乡村旅游、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的基本要求。
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贵州旅游从无到有、从不发展到发展,逐步深人的体验性活动内容;逐步深人的学习型活动内容;接受环境教育、开展生态环境补偿方面的活动内容。旅游内容进一步得到充实和丰富。贵州蕴藏着丰富悠久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价值,且拥有秀丽的自然景色、特的环境特征和自然特征的乡村地区,是开展乡村旅游活动的理想之地。当前,中国政府大力倡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国上下正以饱满的热情,精准扶贫,久久为功。因此,加快贵州的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贵州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贵州由于自然环境的局限性,旅游发展相对滞后,因此,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改善贵州旅游条件对于促进经济改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乡村旅游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旅游市场发展业已成熟,旅游需求已经表现为多极化发展,乡村旅游动机同时包括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方面的因素, 其内容是“观光一休闲一专项”旅游的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风光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贵州省多山,高原山地和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92.5%,是我国惟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是一座山奇水秀的“绿色喀斯特王国”,分布在奇山秀水中的农村自然村寨中, 数民族村寨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些众多的民族村寨因地处偏远、山水相隔, 塞成就了保留,造就了丰厚的、原生态的多民族文化,成为贵州历史文化积淀最为厚重的地方之一。在这些民族村寨中,处于原生状态的文化遗产与原生状态的乡村自然环境往往相辅相成,对游客充满了神秘感和吸引力。在这些区域开展旅游活动,可以客提供高质量的、内容丰富的乡村旅游产品。根据贵州省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建设应着重一下几点:
第一,依托城市的城郊型农家乐产品系列。深人挖掘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保持其乡土气息的浓郁性和真实性,打造农家乐精品。
第二,依托大型景区的乡村观光与体验型系列 产品。要依托成熟景区的知名度,精精心设计文化旅游内容,将文化旅游活动和环境旅游活动紧密结合。第三,依托特色村寨及其群落的乡村深度体验型产品系列。要保护、利用好这些文化遗产,精心设计旅游活动,将文化旅游活动和环境旅游活动紧密结合。
贵州旅游资源较好,具有较大的后发优势,打造以旅游为主导的产业未来适合贵州去尽情探索。
笔记人:彭正
学号:***5
班级:2013级地理科学(2)班
第四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休闲农业发展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休闲农业发展近年来,休闲农业、会展农业正在以一种新的业态推动都市农业发展,实现了“生态经济共赢、人文景观相融、城乡良性互动”。3月15日,在北京昌平博览园开幕的第二届北京农业嘉年华上,游客在“瓜样年华”展厅体验休闲农业。石青 摄休闲农业,起源于十九世纪30年代的欧洲。我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后,发展迅猛。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发展休闲农业作出具体要求,“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县和示范村镇。开展宜居村镇建设综合技术集成示范。”休闲农业正日益成为农村第二、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休闲农业意义深远
党的十八大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目标要求,这为休闲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方式的转变,休闲农业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日益旺盛的休闲消费需求,为休闲农业发展展现了广阔空间。
截至2012年底,全国有9万个村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达180万家,其中农家乐超过150万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3.3万家,年接待游客接近8亿人次,年营业收入超过2400亿元,从业人员2800万。
休闲农业是产业结构中的朝阳产业。
休闲农业(包括乡村旅游),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发展现代农业经济的有效路径。
休闲农业,为农业经济中的无形资产(如地理景观、山水田园风光、农耕文化、古镇民居、民俗风情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了宽厚平台,是城乡统筹发展、城市支持乡村的有效途径,是欢乐中实现城乡财富转移、农业产业转型、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绿色GDP的极佳路径。
休闲农业碳排量低、绿色环保可持续性强,是朝阳产业。发展休闲农业,符合“两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理念,利于“两型”社会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不可多得的资源,能产生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2011年黄金周7天,阳朔县共接待中外游客85.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8亿元”。休闲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路径。
增加农民收入,有许多路径选择。“减少农民”,受制于城市化发展水平。“土地集中”的实际效果,受制于农业人口转移。否则,只是农业内部的利益分配变动。大幅“提高农产品价格”,受制于城镇低收入群体生活影响度。增大“对农补贴”,受制于政府财力统筹安排。……唯有休闲农业这种增加农民收入的方式,既是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又是城市(市民)反哺农业(农村)有效形式。运行得好,不仅力度大于上述各种形式,还基本没有“负作用”,是充满欢乐的甜蜜事业。
据近期的研究测算,休闲农业每增加1个就业机会,就能带动整个产业链增加5个就业机会。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休闲农庄,可实现营业收入1000万元,直接和间接安置300名农民就业,可带动1000户农民家庭增收。
休闲学专家预测,到2030年,全世界80%以上的人员,将视休闲旅游为生活的必需品。目前,我国除“带薪休假”外,工薪阶层每年享有的法定节假日有114天,这就从时间上为休闲消费创造了重要条件。
休闲农业在我国,正以强劲发展势头带给人们无限喜悦。北京乡村旅游收入,每年增长25%以上预示,未来中国不仅是现代农业大国,也是旅游大国,更是农业休闲旅游大国。这一切都说明,乡村休闲极具广阔的市场前景。
休闲农业是阻止农村衰退的有效手段。
城市化不应以乡村衰退为代价。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加快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建设步伐,让资金资源等各要素有序回流农村。各要素有序回流农村,一靠政策调整,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二靠农业经济转型升级。
休闲农业,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辟出了新路。单向汲取农村资源的城市化,使“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造成农村不断衰退。农村衰退的基本特征是:土地被不断占用;农民因占有太少生产资料而被迫外出谋生;资金以各种形式抽走(流向城市);各种资源不断流失,等等。而休闲农业以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城乡要素双向合理流动来发展农村经济,能较有效阻止农村衰退。
休闲农业是城市支持乡村的宽泛平台。
休闲农业的最大特点是有别于城市风貌的“乡土性”,它以和谐发展的理念,不仅取得农作、农事、农活与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而且为城乡要素良性互动、城市支持乡村、科技和资本注入农业,为农业实现现代产业化提供了宽泛的平台。乡村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农家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休闲农业,不仅将景点、景观、景区紧密联系,为农户以土地、房屋、农机(具)、劳力、资本等要素参与合作入股,实现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进入景区经营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且还可吸纳城市资本、科技等要素投入,利于培育新型农民和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经营休闲农业,客观要求以工业化的专业分工形式,这也为农民自愿合作提供了路径。
股份合作是一有效路径选择。不仅农民甚至市民,都可以选择以土地、农机、资本、资金、技艺、劳力等不同的生产要素入股。休闲农业正好开辟出这么条发展和壮大农村经济的有效路径。但要注意的是,必须把外资股份限定在可控范围,这是出于国家经济命脉方面的考虑。
休闲农业有利于自然与社会和谐。
“求助于洋,不如求助于野”。现代社会发展中的许多问题,均可从传统农耕文化中寻求解决方剂。中国传统农业长盛不衰的秘密在于用地养地、“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无废弃物运作”“以最小的资源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休闲农业,既传承传统农业文明,又承接现代科技文明,把传统农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理念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接二连三”把农业变为快乐高效的产业、把农村变为美丽和谐的家园、把农民变为富裕而有尊严的群体,一方面让人们有个温馨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使人“身心快乐”地工作生活。另一方面让游客“观景可觉自然之亲,悟理可感天地之灵”。在农耕文化的宁静中,“洞观沧桑世事,回望人生行止的衷乐得失”。在身心陶醉的观赏中,进一步认识和摆正“天地人三大关系”。
发达的农业经济,是农民增收的内在因子。升级后的创意型、观光型休闲农业,以科技为手段,将文化等创意元素巧妙地融入休闲农业中,不仅有效地延长了产业链,还大幅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能更好地实现“生态经济共赢、人文景观相融、城乡良性互动”。
存在的问题
认识含糊、概念混乱。
乡村旅游方兴未艾,为农业产业开发升级与旅游业相结合辟出道路。目前人们对休闲农业的认识还不很清晰,将休闲农业等同于农业旅游,甚至片面地理解为农业观光旅游,停留在为城里人消困解乏层面,景区多以单纯的农业观光为主,形式上表现为吃农家菜之类的低层次,且“千人一面”缺少特色,不能真正体现农业文明的各个层面和内涵,农业多功能效应依然无法发挥出来,通过发展休闲农业来促进农业产业化升级的目标远没达到。更有把路走偏的,借发展乡村旅游,恶意抢夺农民有限的资源,或进行非法交易活动,收益主体不是农民。要清楚,休闲农业的“重头”,是农业而不是休闲,“休闲”只是为农业与旅游业联手提供一条路径;休闲农业的“重效”,是增加农民收入,而不只是为城里人提供一个休闲去处。
规模小、品牌意识淡薄。
各地休闲农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各自为战的现象相当突出。与其他景区和自然资源结合程度不够,资源与资金没有形成有效合力。乡村旅游普遍存在规模小、品牌意识淡薄的现象。片面强调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忽视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开发利用,忽视对农村其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缺乏策划没能长远规划。
资金相对紧缺,没有很好地对当地的各种资源进行必要的考察论证,没能从长计议作出科学规划,匆忙上马,只重规模,不讲质量,粗制滥造,项目存在较大的盲目性,甚至所谓的开发本身就是一种破坏。景点人工痕迹明显,照搬城市样式,建楼堂馆所,不能体现农村特点。
人才匮乏粗放低效。
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素质普遍有待提高;经管人员相对较少,能力不足,开发、研究和管理,都处于较低层次,粗放经营,重规模轻质量、重引进轻管理、高投入低收入,低级循环不能把“优势”变为“特色”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严重制约了中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雷同多、特色少。
目前休闲农业中的旅游产品,对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重视不够,过分地依赖农业资源,缺乏文化内涵,因地制宜,地域特色文化不突出。各地雷同多,缺少特色产品,整体接待水平偏低,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现象普遍存在。振兴农村经济的贡献有限。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休闲农业较为成功的多在大、中城市附近,大面积振兴农村经济的作用,还难于达到。
几点建议
研究出台具体政策及相关扶持措施,促使休闲农业健康发展。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扶持、业主为主、社会参与”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机制。加强金融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提供信贷支持,简化审批手续,适当扩大担保物范围,满足乡村休闲观光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需求。
引导扶持村庄经济发展,把“优势”变为“特色”。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是农村相对贫穷。村庄经济发展了,县域经济就有坚实基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就
能补齐。村庄经济,尤如县域经济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是县域经济的细胞。我国许多乡村古镇,发展乡村旅游类的第三产业,如历史名居、田园观光、特色种养体验、风情考察、手工艺制作欣赏等,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的同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和合理利用那些不可再造的自然遗产资源。要充分发挥乡村间不同的比较优势和传统优势,并转变为特色产业。
动员各方力量协助乡村做好长远发展规划,以利自然社会和人类经济社会持续和谐发展。发展休闲农业,是在现有农业经济的基础上,提升与再造小农经济,为建设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开辟通道。这样的路径选择,有利于农村各种资源合理有效利用,有利于农民收入较快提高,有利于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有利于巩固和壮大集体经济,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很可能成为我国破解三农问题的突破口。
第五篇:新型城镇化机遇下 乡村发展出路在何方
新型城镇化机遇下 乡村发展出路在何方
发布时间:2014-4-6
信息来源:旅游研究院
城镇化绝不意味着消灭乡村,是城乡一体发展,城乡和谐发展。那么,乡村发展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一、新型城镇化机遇下乡村发展之路
(一)中国农村发展历史演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发展进入一个与之前根本不同的阶段,这种不同在于作为农村制度基石的土地所有者形式发生了彻底变化,而并非指生活状况或习俗方面的扭转。土地由私有转为国家所有,在农村地区则为集体所有,农民都是农村集体的一员。一直以来,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走着一条以政府经营为主导、依托外延式扩张的功利型城镇化道路,其典型特征就是以土地城镇化带动人口城镇化。
中国农村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历史演变阶段:
1.1949~1957年:建国后农村土地第一次“分”和“合”
是我国的经济恢复时期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时期。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个体所有制,而后又由农民个体所有制变为集体所有制。这一时期的农业合作化改造进程过急过猛,强调集中生产,忽视了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的特点和家庭经营的重要作用,且不允许农民经商,这就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些都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2.1958~1978年:人民公社限制农村生产力发展
这20年,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交织,导致“大跃进”运动对国内经济,尤其是农村地区生产力造成了极大损害,农村生产一度倒退。
3.1979~2005年:改革中的农村——农村土地的第二次“分”
1978年,随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发展的第二次“分”,农民开始长期拥有土地经营权,为农民架起了由“脱贫”到“致富”的关键桥梁,是我国农业真正走上高效发展之路和农村良性发展的转折。
4.2006~2011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6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提出新时期我国农村发展的方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并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5.新型城镇化是农村未来发展之路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载体,新型城镇化要以服务在此居住和生活的人为中心,以产业吸引人才居住。党的十八大提出开创“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指导思想,对于破解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具有推动作用。
(二)新型城镇化,中国农村未来发展之路 在过去的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土地财政自然大行其道,但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利益却没有得到保护,甚至有部分地方政府为了造城、扩城不惜侵占耕地,动摇了我国农业安全的根基。若长以此往,结果很可能是“城市”涌现了,但农村衰落了,这不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面临着农村人口多、相对落后的农村多、农业基础薄弱的农村多等现实问题,想要在短时间内将农村人口导入城市,或是实现农村向城市升级是不现实的。因此,当前最需要做的不应是“造城运动”,而是应妥善解决“三农”问题,为新型城镇化打好基础,这也就在客观上要求未来的农村建设要走一条与此前“土地城镇化”不同的发展道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新型城镇化的“新”也是城镇化发展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宜居之所。
新型城镇化的特色就是要由偏重城市发展向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也就是说要由原来的“重城轻乡”、“ 城乡分治” , 转变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并且从改革角度讲, 要由原来的重单项突破,改变为大力推进户籍、保障、就业等综合配套体制改革。
二、城乡关系新论
(一)城乡阴阳平衡理论
乡与城同等重要。运用城乡阴阳平衡论构筑新型的城乡关系,呼吁尽早解决城乡二元矛盾冲突;乡村地区建议引入多途径现代化而非全域城市化的理念。
(二)快城慢乡理论
“快城”是指在城市保持现有的发展速度,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慢乡”则指用“慢城”理念指导乡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为环城市乡村休闲的发展提供丰富客源,乡村成为日夜奔波忙碌的城市人周末闲暇之余的港湾。
(三)乡村现代化理论
乡村现代化包括乡村经济的现代化,即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商品化,与农产品深加工有关的产业的商品化、市场化;还包括乡村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的现代化,即追求乡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现代化,有舒适的环境和健康的人。
三、乡村发展的出路在哪里?
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城市与乡村总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而存在的。乡村与城市同等重要,既然我们不能把全部乡村都变成城市,那么就要在“乡村”上做文章,走非工业化道路,把乡村建设成真正现代化的乡村,实现城市与乡村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北京大学“多途径城市化”研究小组通过研究,提出了“乡村现代化”的概念,他们认为乡村现代化不同于乡村城镇化,不一定必经第二产业的发展,可以直接从第一产业发展至第三产业的途径,以及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并存的方式推动乡村现代化。多途径乡村现代化更加重视现代农业、观光农业、农村现代服务业共同带动的乡村现代化模式,简称“1+3”模式。通过“1+3”发展模式,可以同时实现乡村现代化与保存乡村地方特色的双重目标。
乡村现代化是全方位的现代化,是从传统向现代发展的历史过程,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五大方面。
(1)乡村产业现代化与传统产业的传承发展
乡村经济建设的现代化,依赖于乡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主要指农业现代化、乡镇企业现代化发展、以及乡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其中第三产业的发展则主要依赖于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为代表的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
(2)乡村生活方式现代化与慢生活方式的保持
在乡村引进先进、健康、文明的现代生活方式的同时,要摒弃一些不利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引导村民融入现代生活,建设乡村生活新风尚,建立良好邻里关系,提倡淳朴善意的人际交往方式。
(3)乡村文化现代化与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
要开展丰富多样有益身心的乡村文化活动,抑制不良的生活现象。随着乡村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的快速变化,许多传统乡村文化正在急剧流失,传统文明的流失是乡村文化发展的一大损失。保护与发展传统乡村文化、继承优秀的乡村民风民俗与传统技艺迫在眉睫。
(4)乡村现代社会组织与宗族传统自治能力
对于中国乡村社会的治理,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如何根据中国乡村政治文化的特点,充分利用宗法意识与宗族结构,建构官民共治的乡里制度,积极主动利用巨大的宗族内聚力,将国家权力渗透到乡村社会,从而实现对乡里社会的有效影响力,促进区域稳定与繁荣。
乡村现代化的途径也是具有多样性的,可通过现代农业(观光农业、设施农业、创意农业等)、乡村旅游的发展,以及高尔夫驱动等方式来带动乡村实现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孙 莹,李振兴.“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旅游古镇的保护与复兴[J].技术与市场,2012,10
[2]潘晟.新型城镇化需要新型农村规划.http://opinion.hexun.com/2013-02-26/151461897.html(来源:上海金融报)
[3]新型城镇化——中国农村未来之路.http://news.hexun.com/2013-03-14/152079922.html
[4] 北京大学“多途径城市化”研究小组.多途径城市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187-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