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发展探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发展探析
摘 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镇化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截至2016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7亿9298万人,城镇化率为57.35%。可以说,如果没有城镇化,就没有我国今天的发展局面。同时,国家对新农村发展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农村基层治理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基层治理承担着新型城镇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使命。“十三五”以来,我国新型城镇化速度加快,对广大农村地区基层治理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此给转型期的农村基层治理带来了一些新问题。
【关键词】 新农村 基层治理 探析
一、新型城镇化背景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出台,2014年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名单正式公布,两年来,陆续共有三批200多个城市(镇)被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充分发挥改革试点的先遣队作用,大胆探索、试点先行,寻找规律、凝聚共识,到2017年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2020年开始有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试点成功经验。
实际上,除了上述200多个城市(镇),全国大部分地 区也在同样走着由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变之路。新型城镇化和传统城镇化最大不同在于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升城镇化质量为关键,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规模扩张,而是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
以XX为例,是西部典型的人口流出地区,被定义为五线城市。参照XX人口数据,常住人口由 2011年213.46万人到2016年210.67万人,人口逐年呈递减状态,其中城市人口由2011年的91.55万人增加到2016年的100.81万人,6年之间增长了10.1%;农村人口2011年的121.91万人缩减到2016年的109.86万人,6年之间缩减了9.9%。城镇化率2011-2016年由42.9%到47.85%,6年间提升了约5%。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虽然城市人口的增长比例和农村人口的减少比例基本持平,但城镇化率的提升是伴随着常住人口的大量流失,人口流向呼包鄂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和西部大多数城市一样“被城镇化”。
二、农村基层现状和存在问题
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导致了城乡资源配比差异、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尤其农村土地不可避免地被城镇化征用,农民虽得到一部分征地款与改革红利,但同失去祖祖辈辈赖以为生的土地资源相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虽然在国家全面深化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背景 下,通过逐步落实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土地利用机制、推进农村电商平台发展等一系列手段旨在城乡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农村牧区基层现状仍不容乐观。
以下简要从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农村牧区法制观念提升、农村牧区教育改革发展三个方面浅析新农村治理。
(一)农村基层干部队伍问题
农村人口经济收入来源无非两种选择:要么在当地从事种植业或养殖业,要么到发达城市打工就业,相对中国绝大部分地区而言,特别是在土地贫瘠、农业养殖都不能有稳定的经济收入的地区,选择后者较多。俗话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发展以人为本,人口流失造成了在政策推行、机制建设、产业均衡等方面面临无人可用、无以为继的困境。
由于农村一大批青壮年离开农村,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的多是妇女、儿童、老人,从而造成农村发展所仰仗和依赖的人力资源“失血过多”却“补血不足”。基层党组织对基层群众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有限,并且党组织缺乏活力,因此,即使留在农村的年轻人对党组织缺乏兴趣,一些本地“80后”、“90后”的年轻村民入党意愿不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需要基层党组织来推行和实现,且随着新常态下的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面对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工作内容都发生了变化,及时进行角色转变势在必行。基层工作繁杂而且户外工作较多,对能力素质以及体力都有一定要求,现有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大多是40岁 以上的干部,村干部“老龄化”现象突出,并且大多没有受过高等级教育,这就必然造成对现代科技、农业经济、市场经验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无法适应并驾驭新农村发展,缺乏德才兼备的年轻梯队,后劲不足。
(二)法制观念缺失问题
新农村治理的核心是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实现农村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实现村民合法利益的有效维护。农村基层民主运转的原则是多数人决策,同时应保护少数,这一原则就意味着处理好多数人和少数人关系,是村民自治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部分农村干部的素质较低,没有公益之心,只讲权利不讲义务,只谈对自己有利益的事,而对于村里的公益事业和公共事务,缺乏积极性,利己主义观念盛行。“占便宜的、不守公德的、不守规矩的、侵占公共财产、优亲厚友的人越来越多,而老实本分的人越来越少”。
因为基层政府法制宣传不够,往往出现以政策替代法律的现象,出现涉事涉案这种情况后,当地党委政府束手无策,村民违法的成本越来越低。一部分被侵占权利和利益的村民因为法制观念淡薄,无处诉求,即使上访也抓不住重点,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在农村实际走访中了解到,社会财富的多寡和地位的高低甚至几个无赖地痞直接影响着农民为人处事的策略,他们信守“胳膊拧不过大腿”的道理,即使生活面临非常困难的境地,或者被剥夺权利、损失利益的时候,也不敢主张自己的权益,深怕揭发对方之后遭到打击报复,总是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遇到强权强势宁愿吃亏自认倒霉;另一部分农民同样是因为不懂法,出现了大规模群体上访、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极端事件发生。
(三)农村教育问题
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即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并实现市民化的转变。在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驱动下,农村教育的发展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随着大多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农村适龄学生生源也随之减少,与此同时,城镇学校的学生却在急剧增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教育的布局结构调整应运而生,撤并原有的空巢学校,整合教育资源,扩大城镇的中小学校,使原有“县高中”乡镇初中、一村一校”的格局向原则上每个乡镇都应设臵初中,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寨要设臵村小学或教学点,人口稀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应保留或设臵教学点的格局转变。
虽然目前农村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新型城镇化不可避免的先行解决城市教育,给农村教育带来了经费投入不足,教育结构失衡,盲目撤点并校,教师资源缺失,师资队伍薄弱等问题。
首先是亟待解决的是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直接关系到下一代农村人口素质,进而制约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留守儿童普遍年龄较小,缺乏父母的关爱,监护人也 大都是“爷爷辈”、“奶奶辈”,容易出现孤僻的心理问题。成长环境和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到留守儿童的在校行为和日常行为,父母无法监督其学习,监护人又无能力监督和给予帮助,导致留守儿童普遍学习质量不高,且容易做出一些违背社会道德和法律的行为。
三、解决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举措
强化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导向,立足农村实际,提升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亮化村干部整体形象等途径,有效发挥村干部队伍作用,才能促进农村治理现代化。
1.扩宽选人渠道,扩大村干部来源。
一是扩大来源群体。突破以村中“内部竞选”的保守思路,将选用视野放到农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能人、返乡大中专毕业生以及党政干部、复转军人等群体中去,招贤纳士,扩宽来源;二是创新推选机制。将民主评选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充分调动群众积极参与竞选,并做好群众监督;三是优化选人条件。对合适的村干部人选,放宽年龄限制、户口限制等措施。利用“以老带新”、驻村第一书记传帮带等手段不断更新基层干部年龄结构和现代信息化水平;四是完善激励保障制度。中央和地方应下拨、配套专项 资金对于基层工作突出的干部实行奖励,可以根据实际适度效仿“高薪养廉”,提高岗位工资,以增强岗位吸引力。
2.教育培训常态化,提升村干部能力。
一是经常性开展培训。基层干部是党在农村形象,首先要经常性开展党性教育和党风廉政教育活动,熟知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等内容;二是围绕现阶段重点难点工作开展专题培训,提升村干部履职能力;三是创新教育培训方式。鼓励基层干部到工作突出的“示范村”参观、交流、培训,不再“坐井观天”、达到经验共享、共同发展的目的。
3.规范岗位职责,实行奖惩制度。
一是规范明确基层干部职责界限,建立村干部职责清单;二是建立健全科学考评考核制度。对于工作成绩突出的要奖励,对于工作落后的要相应惩戒。同时要结合“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对于出现贪腐问题的基层干部坚决依法依规处理,惩前毖后,以儆效尤。
(二)提升法制观念,建设法治新农村 1.进一步加强涉农立法工作。
国家立法机关应把涉农立法工作作为国家立法工作的重点,根据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修改和完善现有的涉农法律法规,并梳理现有社会保障社 会救助等相关涉农涉牧政策,使涉农法律法规与农村的改革发展决策相衔接,与农村实际情况相适应,以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对农村改革、发展的引领和保障作用。
2.加强基层干部的法治教育,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农村党员干部是农村法治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示范者,农村党员干部就是广大农民群众的领头羊,只有党员干部带头学法、守法、用法、依法办事,才能促进普通群众学法、守法、用法、依法办事,所以,要构建农村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要通过经常性的法治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促使他们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农村发展,化解农村矛盾,维护农村稳定。
3.进一步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
一是采取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展示图片挂图、制作版面、出动宣传车、开通热线电话、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影视录像、举办讲座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普法教育。二是组织专业文艺团体、法制宣传志愿者,深入农村演出法制文艺节目,鼓励民间自发的法制宣传活动,加强对家庭、村镇自办法治文化活动的指导和扶持。三是组织司法所、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法律援助机构、司法鉴定机构,围 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大法律服务需求,提供公共法律服务。加快建设政府主导、规模适度、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4.规范农村执法行为和司法行为。
一是要加强农村基层执法人员和司法人员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努力提高执法人员和司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执法、司法水平,增强其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的责任感、使命感。二是要规范政府有关部门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等行为,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制,完善执法责任追究制,杜绝各种不作为、乱作为和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行政行为。三是要构建法律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多方监督体系,要充分发挥各种群体的监督作用,促使执法机关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农村教育问题对策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对广大农村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农村教育不仅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提高我国人民文化素养和整体精神面貌的关键力量,也是为推进新型城镇化,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1.增加教育投资、提升教育质量。
一是要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并保障教育经费真正落到实处。要健全农村教育经费监督保障机制,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合理使用。二是利用一切现代化手段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可充分运用产业政策优惠、税收减免等手段发行教育彩票,鼓励社会资本、社会力量投入农村教育在帮助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也要通过电视、电台、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唤起全社会对农村教育的重视。三是保证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并建立优质的九年义务教育。
2.加强基层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提高农村教师的地位,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使教师安心农村教育工作。二是充分利用国家侧重于农村教育的优惠政策吸引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及优秀人才到农村工作,充实农村教育师资力量,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另外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层次,从整体上提高教师素质。三是农村学校的教师们要定期到城市学校见习学习,充实知识底蕴、更新教学方式。还可以规定高中等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准备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先行到农村基层历练试讲一段时间。这样的城乡互通、互动更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平均分配,也能够逐渐改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农村教育总 体水平。
3.重视全面发展,关注心理健康。
与城市儿童被家长重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对比之下,农村留守儿童,特别是只重温饱,缺少沟通的留守儿童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很多留守儿童性格孤僻,不苟言笑,他们不理解父母,有的甚至痛恨父母不够关心自己。要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正确引导他们理解父母,告诉他们父母外出打工是生活所迫,父母在外生活很是艰辛,他们也非常牵挂自己的孩子。
一是应当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改变自己落后的思想观念,孩子固然是家庭的宝贝,但是过于溺爱会起到反作用,反而不利于正确引导孩子成长中各个方面。二是多与留守儿童进行思想上的交流,能够促进他们的心理成长并能够培养起自立、自主的生活能力,抵抗挫折的能力也会逐渐增强。三是借助基层服务志愿者或社会工作者这类专业人士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并帮助其摆脱心理困境。
4.从农村实际需要出发,推进教学内容改革。
从农村实际需要出发,推进教育改革优化课程内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一是调整农村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增强学生的文化知识,还要使他们较多地接受适合农村生存的知识。二是农村教育应在初高中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内容,供有意愿或者学有余力的学生选择。三是利用职业学校的资源 开设以实用技术为主的课程,鼓励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
结 语
新型城镇化发展,是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的城镇化问题,核心是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在新型城镇化道路上,出现一些困难和问题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应该积极应对,汲取经验,大胆探索,推动我国城镇化脚步持续加快,实现城乡统一均衡发展而不懈努力,砥砺前行。
第二篇:浅谈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房地产业发展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浅谈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房地产业发展
浅谈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房地产业发展
【摘 要】城镇化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内需。它与房地产业紧密相连。城镇化伴随着城市人口聚集、城市规模扩大以及城市结构的变化,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而过去过度倚重于“房地产战略”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新型城镇化则将重心由土地城镇化转移到人口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为主导的消费型增长点,这也许意味着房地产在城镇化中扮演的角色将有所削弱。所以,新型城镇化的提出与推进给房地产业的新一轮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率;房地产业;房地产企业
1、新型城镇化背景
城镇化是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它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进程,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城镇化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有不同的内涵。
2012 年,我国按常住人口概念的城镇化率达到 52.6%,城镇人口首超农村人口。而世界城镇化的平均水平为 59%,欧洲为 80%,美国高达93%。并且我国城镇化中超过 1.59 亿的农民工,由于没有城镇户籍,处于 “半市民化”状态,无法享受城市的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去除“被城镇化”的这些农民工,我国真实城镇化率不到 40%,可以说,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远未结束。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为房地产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而房地产业也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各项物质基础和保障[1]。作为与城镇化关系密切的产业,房地产业经过20年的发展俨然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同时也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实际上,新型城镇化的提出与推进对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房地产业的走势
2.1未来十年住房需求近160亿平米,市场规模继续扩大
根据联合国人口署的预测,预计到2020年,中国总人口将达到13.9亿人,城镇化率为61%,城镇总人口约为8.4亿,按人均35平方米住房计算,住宅总存量约为295.1亿平方米;截至2010年底我国住宅存量约为202.9亿平方米,加之现有存量住宅中约有64.8亿平方米面临折旧改造或拆迁,则2011-2020年需新建住房约157.0亿平方米。
2.2城镇化进程放缓,房地产业需求释放更为平稳
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城镇化水平提升速度或将放缓至略高于1%,而数据显示,城市化率每提升1个百分点,将新增2000万城镇人口[2]。新增城镇人口主要是农村人口的增加,其实际购房能力不高,所以未来房地产业需求的释放将显得更为平稳。
2.3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市场发展更为均衡
中西部城市群依靠政策倾斜优势,其中心城市潜力趋于后发。十八大报告指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之近年来经国务院批准的主要区域经济规划,中部和西南地区城镇人口占比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新增城镇人口对房地产业带来的发展红利将为中西部地区带来后发的潜力优势。
2.4土地、保障房等长效机制逐渐形成,房地产行业更加健康
(1)推进农村工业化及土地改革制度,就地新增城镇居民住宅需求旺盛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随着农村建设和产业升级,农村居民当地就业趋势将更为显著,这将为包括三四线城市在内的广大小城镇地区带来更多的购房需求。
(2)城镇郊区购房负担相对较轻,利于解决新增居民住房需求。
从上图房价收入比来看,由于近年来一线城市房价涨幅较为明显,城镇居民购房负担非降反增。但随着农村工业的不断发展,农民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工将更多地向靠近农村的城镇郊区聚拢。农民收入的提高加之郊区相对较低的房价,未来城镇郊区的中低端购房需求将趋于旺盛。
3、新型城镇化进程背景下的房地产开发
3.1新城镇化中房地产开发要理性
曾经房地产市场的疯狂扩张造就了中国的城镇化局面,然而城镇化最大的动力是工业发展,并不等于单纯的高楼大厦的房地产开发建设[3]。因此,房地产的开发必须理性。在新型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房地产业应该从过去十多年来所扮演的主角转变为配角,充当配套产业的角色.为新型城镇化服务[4]。它的开发建设必须要与百姓的需求、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超前会导致房屋闲置、资源浪费;房价过高,对进城人口又有挤出效应。
房地产业是城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也必须要求房地产业能平稳健康发展[5]。李克强总理曾专门撰文强调,房地产市场能否健康发展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要继续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积极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有效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使城镇化稳步向前推进”[6]。
3.2房地产企业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道路
如果说以前的房地产竞争是拼土地,10 多年后的现在,房地产企业已进入设计和品牌的竞争,未来则必须完善自我,形成综合的核心竞争力,这些竞争力应融合区域规划、综合设计,也包括了服务、管理所形成的规模化、高效化、标准化的复合优势。
中国在未来面临着巨大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大量的农业人口和农业从业资金、土地面积将会转入城镇化通道。房地产企业作为参与未来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在追逐利润的同时更多地考虑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争取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大而奢华的产品,是房企和相关行业在未来几年需要思考的问题,还应有低碳、节能环保等技术的应用。
4、结语
新型城镇化为未来十年房地产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房地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峰。然而,未来的新型城镇化本质上不再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是土地城镇化,因此意味着它并不必然支持房地产业的继续高速粗放增长。对于整个房地产行业来说,建设生态城市、宜居住区、绿色建筑、智能建筑和推广运用低碳技术应当作为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抓好。
我国的城镇化仍在继续,新型城镇化之路也还刚刚开始,房地产对于整个房地产业而言,未来的博弈将更加深入、更加细化。
参考文献:
[1]邱峰.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协调发展[J].上海房地,2013(05):22-24.[2]陈柳钦.新型城镇化赋予房地产业新活力[J].改革与开放,2013(02):7-9
[3]忠历.新型城镇化,房地产市场的新梦想[J].中国西部,2013(02):86-87
[4]刘维新.新型城镇化不能搞成新的房地产化[J].中国地产市场,2013(03):26-27
作者简介:
李丽(1988-),女,重庆大学 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房地产业发展。
王霞(1989-),女,重庆大学 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程项目管理。
------------最新【精品】范文
第三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摘要:“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提出,其根本目的在于造福百姓、富裕农民,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如何寻找有效的产业切入点,实现“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关键点。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具有资源消耗低、关联性强、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高等独特优点。本文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分析了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关系,指出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要从深度促进旅游业和农业融合、密切关注农民利益分配、全面加强旅游规划制定、强化营销和品牌建设等方面改善和提高乡村旅游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一、引言
十八大后,国务院领导层明确提出:中国未来最大发展潜力在城镇化。2013年7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广西主持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指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1。“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是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包括了产业开发与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旅游强大的动力价值及区域综合发展协调能力,决定了其将在这一进程中,尤其是乡村旅游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进入后工业时代的今天,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而言,乡村旅游发展是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
二、新型城镇化内涵解读
(一)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之路。
李克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新华网[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7/10/c_116470367.htm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转向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二)新型城镇化的特点
新型城镇化相对于传统城镇化的特点也是新型城镇化需要解决的问题,其焦点主要集中于促进市民化、城乡统筹、解决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因地制宜实行就地城镇化等问题。
1.以人为本是核心
近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较快,城镇人口数量急剧上升,但在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群体中,仍有2.5 亿农民工无法享受与城镇居民平等的公共服务待遇,此外还有 7000 万城镇间流动人口也面临着公共服务差距2。不公正的待遇表明传统城镇化单纯追求的是居民数量规模的变化,而并没有实现农民身份性质的改变。所以,“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受益群体不仅仅是现有居民,更主要的是广大的农民。
2.城乡一体化是重点
传统城镇化盲目追求城镇化进程,在快速城镇化中的过程中造成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问题,由此造成的城乡两极分化导致社会问题面临井喷。推动农村发展跟随城镇化的脚步,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是新城镇化面临的重大课题。新型城镇化要着力破解城市内部二元结构难题,带动内需扩大和就业增加。
3.生态文明是前提
改革开放以来,以工业化为依托的传统城镇化出现了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诸多情况。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生态文明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4.就地城镇化是出路
就地城镇化,就是使更多的农村人口住在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也能享受到优质公共资源,圆“城镇化梦”,使更多的农村人口,能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 2 李强.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的公共服务,拥有同样的生活质量。新型城镇化致力于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推动大型城市、中小城镇、新农村社区等整个城镇体系的合理化,着力于解决好农业产业、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三农问题”3。
三、新型城镇化与旅游业的互动关系
(一)旅游业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1.旅游业是实现城镇经济聚集效益的重要途径
旅游业作为典型的第三产业,具有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的特点,现代旅游业已经交叉渗透到许多相关行业和产业中,形成了一个泛旅游产业群。旅游企业围绕着核心吸引物集聚,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需要,外围还围绕着对这些企业起支持作用的供应者和有关组织、团体、机构。不同层次的旅游产业的集聚形成结构完整的产业集聚,包括产品供应商、客户、销售渠道和专业化的基础设施提供者,并拓展到提供专业的培训、教育、信息、研究等支持的政府和其他机构、组织。因此,旅游业能为城镇集聚产业、集聚资金、集聚人口,是新型城镇经济聚集效益的重要途径。
2.旅游业引导城镇向个性化、品牌化发展
发展旅游业一般以当地的自然和历史资源为依托,或结合本地文化特色创建新的旅游资源。因此。旅游业是以地域文化挖掘为核心的,能够在某种意义上维持和强化地方性,引领城市特色化发展,激活城市文化、彰显城市个性,促进当地文化保护与传承。同时由于大量旅游产品的区域整合集中,可以迅速扩大旅游目的地的影响,提供旅游目的地的区域竞争力,形成品牌效应。同时,旅游作为一种体验性活动,能够将一个城市的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风情转变为吸引物,使游客感受、体验,并迅速的传播出去,形成目的地品牌形象,吸引社会大众前来,进行消费、留下记忆,推动城镇向个性化、品牌化发展。
3.旅游业促进城镇经济的生态化、集约化发展
提高城镇化质量,遏制高扩张,高耗能城市化病,成为当前最强的声音。旅游业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产业,与资源环境和人文生态系统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发展旅游就是选择绿色城镇化,旅游产业能够促进生态旅游基础及 3 朱英君.渝东南地区旅游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配套设施建设,引领游客市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推进生态旅游项目建设,推动生态旅游健康发展,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构建和谐、宜居、可持续的新型城市。另外,旅游发展大多依托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或文化资源,其能耗比重远少于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本身就是一个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4.发展旅游业能贯彻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
旅游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门槛低,层次多,领域广,可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依托本地的条件和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实现农村和小城镇的产业、劳力、设施、生活等就地城镇化,有助于减轻压力,缓解城镇化深层次发展的矛盾。与驱农进城相比,通过发展旅游实现的城镇化,具有鲜明的以人为核心的特征。没有老中幼三代的骨肉分离,没有留守儿童和老人,没有进城务工后寄人篱下的卑微,人民家庭幸福,社会关系的和谐,农民能从城镇化过程中真正受益,幸福指数得到提高。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旅游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1.新型城镇化为旅游业发展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城镇是旅游业最有效的依托,如果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以城镇化的发展为基础,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就高,旅游活动内容就丰富,旅游业发展就更迅速。旅游活动一般总是以城镇为集散地和连结点,城镇构成整个旅游过程的核心空间和活动中心。新型城镇化的有序推进能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更好的发展基础,成为旅游迅速发展的有利平台。同时,城镇化能够使城镇的系统功能日臻完善,产业门类不断增加,特别是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种服务产业、休闲产业能够获得广泛发展,进而能够加快旅游产业链条广泛延伸。
2.新型城镇化助推旅游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旅游业应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旅游资源必须科学开发及利用,以免因开发不当造成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从建设生态城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科学利用地区资源对城镇化建设进行系统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促进旅游景区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从而提高旅游业的发展层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新型城镇化建设看重城市品牌和城市特色文化,利于挖掘和保护地方文化设施和人文景观,这会对我国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产生积极的影响,提升旅游活动的文化品位,深化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3.新型城镇化有助于政府对旅游市场的监管
目前,不少旅游目的地的政府对旅游市场的监督与管理的力度还不够,旅游业没有得到最优发展。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公平发展,社会法律法规会随着城镇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健全。城镇化拉近了政府与居民的距离,毕竟在旅游城镇化的发展中,当地居民也是利益主体之一,居民的对旅游市场发展的建议,对自己利益的保障机制的申请建议都能更便捷的提交给政府部门,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更有利的政府支持及政策保障。
四、当前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接待设施的供求错位
乡村旅游接待主要分布在旅游景区周边、都市郊区和老、少、边、贫地区,这些地区的接待设施呈现出两种倾向: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卫生设施设备缺乏,卫生观念落后,严重影响旅游者的满意度和游后评价;另一些乡村旅游地过分追求接待设施的城市化,农家旅馆外观设计及内部装修均向星级宾馆看齐,与乡村整体景观不一致,同时也难以满足来自城市的旅游者追求乡情野趣的愿望,这种倾向在城市郊区乡村旅游接待中比较典型。
(二)旅游产品单一且文化含量不高
我国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总体上有以下三类:一是农家乐模式,旅游者参与农村耕作劳动,欣赏田园风光,品尝农家风味;二是地域风情文化模式,将原生态的自然山水、人文生态景观、历史文化特色与当地风俗民情相整合,形成特色鲜明"文化与生态色彩浓郁的乡村旅游地区;三是旅游农业开发模式,以现代农业为特色,农村聚落景观等为特点,或者是向游客展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或者把观赏旅游与农业结合在一起提供给游客,包括观光农园、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苗圃等,或者利用农业生态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向游客提供回归自然体验的旅游项目4。但这三类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形式却比较单一,主要停留在观光层面,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没有得以开发和利用。
(三)营销观念及手段落后
目前,乡村旅游经营者大多是当地村民,他们无论在文化素质上还是经营理 4 徐琪.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10):218-221.念上都难以与城市里的大企业相比拟,在宣传促销手段上或者出于资金不足或者出于方法不当,总体上还停留在投入资金少、专业水准差的状态,依赖朋友介绍和口碑宣传,发传单和名片是最常见的手段。这些宣传促销手段对于旅游者的决策行为起不到太大的影响作用,有限的信息渠道及信息量也让旅游者难以作出长久的旅游计划。
(四)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遭遇瓶颈
在乡村旅游业实际运营过程中,当地居民的参与通常只是以旅游服务业廉价劳动力的形式,在旅游开发、规划和管理过程中只是一个局外人角色,成为乡村旅游业开发的客体而不是主体。如西藏吉沙村的村寨旅游开发,纯粹从经济利益和保护物质环境角度制订旅游规划,忽视了当地居民的要求,当旅游者大量涌入时,给村民造成了诸多不便,最终遭到当地居民和土地所有者的强烈反对5。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重要性虽然引起了学界、政府的重视,但是具体执行中遇到的困难已经成为制约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五)重乡村旅游经济收益,轻乡村旅游文化及环境消极影响
首先,来自城市的旅游者所具有的强势文化对来自乡村的居民所具有的弱势文化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其次,乡村旅游的开展毕竟是商业活动,出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考虑,开发商和旅游经营者为迎合城市旅游者的喜好,必然会对乡村文化加以切割、包装,进行商业化运作,使乡村文化失去了原生态的韵味,沦为文化快餐;最后,乡村旅游的开展让乡村居民在增加收入的同时越来越认识到钱的“重要”,原有和谐的邻里关系因为商业竞争而不复存在。
五、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一)深度促进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
在农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农业劳动的主体、客体以及场所都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在传统的农业劳动中,其主体参与者主要为农民,在农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后,随着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展,城市居民向乡村旅游所在地流动,劳动主体由一般农民扩展到农民和参与乡村旅游的旅游者。从业人员的劳动内容发生了转变,从原来的只从事农事活动,转变为既从事农事活动又从事服务活动,有些农民完全从原来的农事活动中摆脱出来,专门从事农业旅游的接待服务工作。5 宋章海,马顺卫.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思考[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4,23(5):426-430.农业在与旅游业融合的过程中,劳动所在地的性质也在发生着变化,从原来的只是农民生活的乡村扩展到具有旅游吸引力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因此,在农业与旅游业融合过程中要消除排斥力,完成硬件、软件和内容三个方面的大提升。首先在硬件方面,乡村旅游的游客基本上是来自城市,他们参加乡村旅游活动,希望体验农事劳动、乡村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愿意吃苦,生活条件决不能过分偏离他们的习惯生活,尤其是一定要保证干净、卫生,因此,硬件设施更要提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们要注重“城乡一体化”,但是绝不是“一样化”,在保证游客在享受舒适的硬件设施的同时一定要让其感受到“乡土化”。其次在软件方面,在硬件完善的同时,促进当地从业人员服务水平的提升也至关重要,从业人员提供服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人们对农业旅游体验经历的评价。最后在内容方面,城市居民文化程度较高,品位较高,所以在旅游产品内容的发掘上,必须以目标市场的喜好为导向,以自身资源条件为基础,注重产品内容的体验性,实现在内容方面的提升。
(二)密切关注农民利益分配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最本质的是要实现农民身份性质的改变,所以在此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一定要兼顾农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利益分配公平问题,使农民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在最大受益者。在这个方面政府需要加强对农民参与的积极引导,包括对农村旅游从业者和经营者的培训和教育,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外出考察学习等途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其学会如何参与、怎样参与、参与什么,只有农民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才会改善自身在乡村旅游业发展中的被动地位,最终实现从个别参与向组织参与、大众参与及全面参与的转变。
(三)全面加强旅游规划制定
新型城镇化建设以“生态文明”为前提,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建立在保护环境基础之上。乡村与城市在自然环境和文化上的差异是吸引城市旅游者的根本因素,如果这种差异因旅游业的发展而消失,必然会使乡村旅游走向“自取灭亡”的道路。做好乡村旅游发展的规划工作,坚持“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一切旅游开发都要做好环境评价,对于旅游区进行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严格做好乡村旅游地区废水、废物的回收处理工作,做好环境监测,对浪费土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坚决制止。
(四)强化营销和品牌建设
在竞争激烈、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必须改变以往保守的营销观念,加大对乡村旅游产品的营销力度。加强旅游、宣传、文化、新闻等部门合作,共同推进本地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积极发展中远程市场,培育潜在市场。积极举办品牌节庆活动、参与旅游推介会,发展旅游微博、旅游网站等在线宣传营销平台,推进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充分调动旅游社等旅游企业积极性,利用“美丽乡村旅游专项基金”实施相应奖励。
参考文献:
[1]戴帅.关于乡村旅游发展措施的思考[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07:115.[2]龚关.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与思考[J].人民论坛,2014,08:90-92.[3]葛敬炳.城镇化背景下湖州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6:284.[4]林峰.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3.[5]石洁,桂橙林.旅游业导向型“新型城镇化”发展初探[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07:71-72.[6]中国金融40人论坛课题组,周诚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对若干重大体制改革问题的认识与政策建议[J].中国社会科学,2013,07:59-76.[7]张红喜.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旅游促进农村社区发展研究[J].城市,2013,06:16-18.[8]周继霞.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途径探索[J].农业经济,2014,08:39-40.[9]周兰芳,贺江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总体情况及政策建议[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10:61-62.
第四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休闲农业发展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休闲农业发展近年来,休闲农业、会展农业正在以一种新的业态推动都市农业发展,实现了“生态经济共赢、人文景观相融、城乡良性互动”。3月15日,在北京昌平博览园开幕的第二届北京农业嘉年华上,游客在“瓜样年华”展厅体验休闲农业。石青 摄休闲农业,起源于十九世纪30年代的欧洲。我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后,发展迅猛。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发展休闲农业作出具体要求,“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县和示范村镇。开展宜居村镇建设综合技术集成示范。”休闲农业正日益成为农村第二、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休闲农业意义深远
党的十八大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目标要求,这为休闲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方式的转变,休闲农业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日益旺盛的休闲消费需求,为休闲农业发展展现了广阔空间。
截至2012年底,全国有9万个村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达180万家,其中农家乐超过150万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3.3万家,年接待游客接近8亿人次,年营业收入超过2400亿元,从业人员2800万。
休闲农业是产业结构中的朝阳产业。
休闲农业(包括乡村旅游),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发展现代农业经济的有效路径。
休闲农业,为农业经济中的无形资产(如地理景观、山水田园风光、农耕文化、古镇民居、民俗风情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了宽厚平台,是城乡统筹发展、城市支持乡村的有效途径,是欢乐中实现城乡财富转移、农业产业转型、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绿色GDP的极佳路径。
休闲农业碳排量低、绿色环保可持续性强,是朝阳产业。发展休闲农业,符合“两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理念,利于“两型”社会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不可多得的资源,能产生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2011年黄金周7天,阳朔县共接待中外游客85.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8亿元”。休闲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路径。
增加农民收入,有许多路径选择。“减少农民”,受制于城市化发展水平。“土地集中”的实际效果,受制于农业人口转移。否则,只是农业内部的利益分配变动。大幅“提高农产品价格”,受制于城镇低收入群体生活影响度。增大“对农补贴”,受制于政府财力统筹安排。……唯有休闲农业这种增加农民收入的方式,既是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又是城市(市民)反哺农业(农村)有效形式。运行得好,不仅力度大于上述各种形式,还基本没有“负作用”,是充满欢乐的甜蜜事业。
据近期的研究测算,休闲农业每增加1个就业机会,就能带动整个产业链增加5个就业机会。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休闲农庄,可实现营业收入1000万元,直接和间接安置300名农民就业,可带动1000户农民家庭增收。
休闲学专家预测,到2030年,全世界80%以上的人员,将视休闲旅游为生活的必需品。目前,我国除“带薪休假”外,工薪阶层每年享有的法定节假日有114天,这就从时间上为休闲消费创造了重要条件。
休闲农业在我国,正以强劲发展势头带给人们无限喜悦。北京乡村旅游收入,每年增长25%以上预示,未来中国不仅是现代农业大国,也是旅游大国,更是农业休闲旅游大国。这一切都说明,乡村休闲极具广阔的市场前景。
休闲农业是阻止农村衰退的有效手段。
城市化不应以乡村衰退为代价。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加快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建设步伐,让资金资源等各要素有序回流农村。各要素有序回流农村,一靠政策调整,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二靠农业经济转型升级。
休闲农业,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辟出了新路。单向汲取农村资源的城市化,使“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造成农村不断衰退。农村衰退的基本特征是:土地被不断占用;农民因占有太少生产资料而被迫外出谋生;资金以各种形式抽走(流向城市);各种资源不断流失,等等。而休闲农业以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城乡要素双向合理流动来发展农村经济,能较有效阻止农村衰退。
休闲农业是城市支持乡村的宽泛平台。
休闲农业的最大特点是有别于城市风貌的“乡土性”,它以和谐发展的理念,不仅取得农作、农事、农活与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而且为城乡要素良性互动、城市支持乡村、科技和资本注入农业,为农业实现现代产业化提供了宽泛的平台。乡村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农家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休闲农业,不仅将景点、景观、景区紧密联系,为农户以土地、房屋、农机(具)、劳力、资本等要素参与合作入股,实现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进入景区经营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且还可吸纳城市资本、科技等要素投入,利于培育新型农民和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经营休闲农业,客观要求以工业化的专业分工形式,这也为农民自愿合作提供了路径。
股份合作是一有效路径选择。不仅农民甚至市民,都可以选择以土地、农机、资本、资金、技艺、劳力等不同的生产要素入股。休闲农业正好开辟出这么条发展和壮大农村经济的有效路径。但要注意的是,必须把外资股份限定在可控范围,这是出于国家经济命脉方面的考虑。
休闲农业有利于自然与社会和谐。
“求助于洋,不如求助于野”。现代社会发展中的许多问题,均可从传统农耕文化中寻求解决方剂。中国传统农业长盛不衰的秘密在于用地养地、“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无废弃物运作”“以最小的资源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休闲农业,既传承传统农业文明,又承接现代科技文明,把传统农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理念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接二连三”把农业变为快乐高效的产业、把农村变为美丽和谐的家园、把农民变为富裕而有尊严的群体,一方面让人们有个温馨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使人“身心快乐”地工作生活。另一方面让游客“观景可觉自然之亲,悟理可感天地之灵”。在农耕文化的宁静中,“洞观沧桑世事,回望人生行止的衷乐得失”。在身心陶醉的观赏中,进一步认识和摆正“天地人三大关系”。
发达的农业经济,是农民增收的内在因子。升级后的创意型、观光型休闲农业,以科技为手段,将文化等创意元素巧妙地融入休闲农业中,不仅有效地延长了产业链,还大幅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能更好地实现“生态经济共赢、人文景观相融、城乡良性互动”。
存在的问题
认识含糊、概念混乱。
乡村旅游方兴未艾,为农业产业开发升级与旅游业相结合辟出道路。目前人们对休闲农业的认识还不很清晰,将休闲农业等同于农业旅游,甚至片面地理解为农业观光旅游,停留在为城里人消困解乏层面,景区多以单纯的农业观光为主,形式上表现为吃农家菜之类的低层次,且“千人一面”缺少特色,不能真正体现农业文明的各个层面和内涵,农业多功能效应依然无法发挥出来,通过发展休闲农业来促进农业产业化升级的目标远没达到。更有把路走偏的,借发展乡村旅游,恶意抢夺农民有限的资源,或进行非法交易活动,收益主体不是农民。要清楚,休闲农业的“重头”,是农业而不是休闲,“休闲”只是为农业与旅游业联手提供一条路径;休闲农业的“重效”,是增加农民收入,而不只是为城里人提供一个休闲去处。
规模小、品牌意识淡薄。
各地休闲农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各自为战的现象相当突出。与其他景区和自然资源结合程度不够,资源与资金没有形成有效合力。乡村旅游普遍存在规模小、品牌意识淡薄的现象。片面强调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忽视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开发利用,忽视对农村其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缺乏策划没能长远规划。
资金相对紧缺,没有很好地对当地的各种资源进行必要的考察论证,没能从长计议作出科学规划,匆忙上马,只重规模,不讲质量,粗制滥造,项目存在较大的盲目性,甚至所谓的开发本身就是一种破坏。景点人工痕迹明显,照搬城市样式,建楼堂馆所,不能体现农村特点。
人才匮乏粗放低效。
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素质普遍有待提高;经管人员相对较少,能力不足,开发、研究和管理,都处于较低层次,粗放经营,重规模轻质量、重引进轻管理、高投入低收入,低级循环不能把“优势”变为“特色”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严重制约了中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雷同多、特色少。
目前休闲农业中的旅游产品,对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重视不够,过分地依赖农业资源,缺乏文化内涵,因地制宜,地域特色文化不突出。各地雷同多,缺少特色产品,整体接待水平偏低,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现象普遍存在。振兴农村经济的贡献有限。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休闲农业较为成功的多在大、中城市附近,大面积振兴农村经济的作用,还难于达到。
几点建议
研究出台具体政策及相关扶持措施,促使休闲农业健康发展。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扶持、业主为主、社会参与”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机制。加强金融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提供信贷支持,简化审批手续,适当扩大担保物范围,满足乡村休闲观光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需求。
引导扶持村庄经济发展,把“优势”变为“特色”。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是农村相对贫穷。村庄经济发展了,县域经济就有坚实基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就
能补齐。村庄经济,尤如县域经济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是县域经济的细胞。我国许多乡村古镇,发展乡村旅游类的第三产业,如历史名居、田园观光、特色种养体验、风情考察、手工艺制作欣赏等,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的同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和合理利用那些不可再造的自然遗产资源。要充分发挥乡村间不同的比较优势和传统优势,并转变为特色产业。
动员各方力量协助乡村做好长远发展规划,以利自然社会和人类经济社会持续和谐发展。发展休闲农业,是在现有农业经济的基础上,提升与再造小农经济,为建设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开辟通道。这样的路径选择,有利于农村各种资源合理有效利用,有利于农民收入较快提高,有利于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有利于巩固和壮大集体经济,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很可能成为我国破解三农问题的突破口。
第五篇: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发展机遇
课程论文
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发展
摘要: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而新型城镇化则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新型城镇建设背景下,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小城镇建设是关键。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看待我国小城镇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同时也伴随着各种挑战,探索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更有利于新型城镇化的推进。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小城镇 发展 建设
课程论文
目 录
1.新型城镇化...............................................................................................................1
1.1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1 1.2 新形势下城镇化的主要任务..........................................................................1 2.小城镇的概念及发展重要性...................................................................................2
2.1 小城镇的概念..................................................................................................2 2.2 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性......................................................................................3 3.推进小城镇的发展...................................................................................................3
3.1 小城镇发展中的一些问题..............................................................................3
3.1.1 规划不科学............................................................................................4 3.1.2 发展基础较为薄弱................................................................................4 3.1.3 小城镇的社会保障有待完善................................................................5 3.2 小城镇的发展..................................................................................................5
3.2.1 要加强科学规划....................................................................................5 3.2.2 完善筹资机制........................................................................................5 3.2.3 推进改革创新........................................................................................6 3.2.4 发展乡镇企业........................................................................................6
4.结语...........................................................................................................................7 参考文献........................................................................................................................8
课程论文
1.新型城镇化
1.1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化率现已达到52.6%,城镇化建设也已到了关键时期。党在十八大中明确指出“新城镇化”概念,中央经济会议更进一步把“加快建设城镇化速度”列为2013年经济工作重要任务之一,积极稳妥地进行城镇化建设,走智能、集约、低碳和绿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传统城镇化而言的,就传统城镇化所存在的问题学者也给予激烈的批评。正是对传统城镇化的问题有所认识是确立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前提。现有新型城镇化定义的要义基本上是指人、经济、社会、环境、城乡一体化向良好状态的动态演进过程。胡际权[1]早在就指出,所谓的新型城镇化,是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以发展集约型经济与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大中小城市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结构协调、网络体系完善;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产业支撑力强、就业机会充分、生态环境优美、城乡一体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相比,不同在于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更加注重保护农民利益,并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新型城镇化不是一味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规模扩张,更多的是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从而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最终“人的无差别发展”。
1.2 新形势下城镇化的主要任务
2013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提出里推进城镇化的主要任务:第一,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第二,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第三,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第四,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第五,提高城镇建设水平。第六,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并指出,城镇化是长期的历史进程,要科学有序、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新型城镇化要找准着力点,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入实施城镇棚户区改造,注重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要实行差别化的落户政策,加强中西部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引导产业转移。要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和保障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1
课程论文
在具体工作中,要科学规划实施,加强相关法规、标准和制度建设。坚持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2.小城镇的概念及发展重要性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接下来最大的发展机遇,依然面对着不少问题,而小城镇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部分,它的发展正好可以在新型城镇化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1 小城镇的概念
人们对小城镇的定义及分类各不相同,主要认为小城镇是镇政府所在区域内,具有一定的非农业产业、非农业人口的聚集地,并且建设有相应的商业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文娱设施,是当地政治、文化中心。小城镇发展指的不仅仅是对原有镇区进行完善和发展,更是以现有镇区为基础,达到带动周边农村产业、经济全面发展的效果,进一步促进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移,真正实现农村城镇化[2]。
如果对小城镇的人口与建成区规模、基础设施状况和产业结构、社会事业发展及社区管理、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按照功能分类,我国的小城镇大体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是“乡村型”小城镇;二是“城市型”小城镇[3]。
所谓“乡村型”小城镇,就是小城镇的功能特征仍然具有乡村属性的小城镇。这类小城镇居民的思想,观念、文化以及风俗、习俗等,与当地的农民几乎基本相同,居民收入水平虽然高于农民,但与城市居民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长期处于“乡村主导型”的发展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小城镇尽管普遍发展,但仍然是“乡村型”的小城镇。从我国当前小城镇的总体状况看,大量的一般小集镇和规模较小的建制镇,都是这种类型的小城镇[3]。
所谓“城市型”小城镇,就是小城镇的功能特征已经具有城市某些属性的小城镇。这类小城镇居民的思想、观念、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等,已具有城市的某些特征,比农村居民有一定的先进性;居民收入水平尽管与城市居民有一定的差距,但已大大高于农村居民。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正由“乡村主导型”向“城市主导型”转变,小城镇也会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变,“城市型”小城镇将会大量出现。从我国当前小城镇的情况,县城和少数规模较大的建制镇,多已属于这种类型的小城镇[3]。
课程论文
而城镇化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农村人口持续向城镇空间转移的过程,同时也符合传统乡村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化的必然趋势。
2.2 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性
小城镇的快速发展不仅对于大、中城市的城镇化进程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对农村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小城镇的建设承担着大中城市向农村经济建设进行传递的作用,是农村与城市信息、商品交换的中转站。小城镇是进行农业调整的重要区域,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农民、农业,加速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使更多的农民加入到城镇企业中,更好地实现了劳动力的解放。新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的建设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推动农村经济、农村社会的发展,进一步实现城乡建设一体化[4]。
小城镇的建设可以在原有城镇的基础上建设,不用开山辟地,合理规划可以更好的与当地生态环境融合,也可以不用让当地农民远离家乡,更好的适应城镇生活,提高城镇人口的素质。这也切合了中央关于推进城镇化的主要任务,可以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也能更好的保护耕地、园地、菜地等农业空间。更重要的是山在,水在,还在熟悉的地方,却可以过上大家更舒适的、更现代化的生活。而长期伴随的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的问题也可以得到更好的解决。
3.推进小城镇的发展
随着城市的不断建设,其规模不断增大,人口承载压力过大,还伴随着环境、交通以及城乡失衡等问题的出现,使得小城镇的建设越来越被重视。而且城镇是农村和城市之间联系的纽带,更有利于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5]。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形成统筹发展的趋势下,发展小城镇也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有效方法。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闭幕后,一些地方省市依据中央提出的推进城镇化六大任务,路线开始出台了改革举措,力推中小城镇发展,同时注重生态与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3.1 小城镇发展中的一些问题
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是带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小城镇的一些弊端也逐渐暴露,并严重制约着小城镇自身的发 3
课程论文
展,使很多初具规模的“乡村型”小城镇不能顺利地过渡到“城市型”小城镇。
我家所在的县城位于江西的西部,是典型的山区小城镇。2003年左右在江西实施了贫困移民,将大山深处的的村庄整村推进,搬迁到城镇集中安置。为山区的城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我在的镇有六万多人口,大部分都分布在深山,而且是片区的中心镇。作为移民的试点镇之一,我家成为这一计划的受益者。尽管现在还在山区,但是相比较老家的深山,确实能深切的感受很大的不同和变化,不仅生活、交通更方便,可以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教育资源,而且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家的生活习惯,提高了大家的整体素质,让以前住在深山的我们享受到了不一样的生活。作为“乡村型”小城镇这几年通过观察了解和社区居委收到的意见建议,还是发现有不少问题,而这些问题子一定程度上也应该会反映到小城镇建设上来。3.1.1 规划不科学
在十年时间内我在社区的规划宣传栏里见过三张不同的规划图,除了以建成的街道不能变外,其他都有较大改动。由于第一批建成街道的规划不合理,造成后面出现了填河道来扩路面的情况。可能是由于规划建设知识水平的限制,让本来是新的小区并没达到理想的协调性和整体性,也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而且到去年为止,都没有很好的把老街区规划进去,形成大的规划图。最近在河南有个安氏大院正面临拆除,这样一片古建筑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没有被风雨吹跨,甚至南水北调都为其绕道,却倒在了地方的合村并城上。3.1.2 发展基础较为薄弱
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而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保障小城镇正常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衡量小城镇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但实际中政府往往还是会将小城镇仅作为人口聚集和政绩增长的手段,忽视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致使基础设施不能适应小城镇居民对生活质量提高的需求。家里所在的小镇内缺少绿化,竟然在不能在门口享受到阴凉,没有停车场,有车的把门口本就不宽的路堵得更死,甚至连自来水厂都是十几年前的供水设备,更本无法满足翻倍的用户的需求。
公共服务也急需提升,小城镇的行政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社会性基础设施的管理和服务都明显滞后。但由于小城镇建设资金短缺以及缺 4
课程论文
少必要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专业人才等,导致无法履行小城镇的管理和服务职能。
3.1.3 小城镇的社会保障有待完善
制度的保障。由于小城镇的发展水平相差甚远,无法实现统一的保障标准。全国各地经济发展差异很大,即便在同一地区,城镇的之间发展差距也相当大,无法在较大范围内实现互济。事实上,目前的农保资金虽然是统一收缴,但是各乡镇分立账户,只能在小范围内实现统筹。加上部分小城镇参加保障的意识不强,不能正确认识其重要性,使得保障制度难以覆盖。
在整个江西的移民中,个人觉得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少地方没有自己的乡镇企业,或者规模不能解决大部分新进城镇居民的就业。这其中政府没有很好的发掘当地一些特色,开发本土产业,而是鼓励大家外出就业。没有解决好就业问题,成为了“乡村型”小城镇的主要缺陷,缺少这层保障使得不能形成人口聚集,进而影响经济聚集效应,导致了小城镇发展缓慢,甚至一些小集镇的衰落。
3.2 小城镇的发展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也正在不断得到解决,而且发展小城镇的条件和环境也更加完善。如今,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的发展更应把可持续发展作为解决目前小城镇发展过程中问题的最好出发点,从而促进小城镇的高质量、快速、可持续的发展。3.2.1 要加强科学规划
科学规划,我们要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把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周边区域的发展体系,优化小城镇空间布局,科学的预测小城镇的发展。合理规划,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发展与质量的关系,不搞重复建设,从出发点上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同时结合本土的历史和生态,突出小城镇规划的地方特色。重要的是要体现以人为本,人才是小城镇发展的中心,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目的就是为人服务,是小城镇规划的最基本点。甚至可以规范规划决策的程序,从制度上保障小城镇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3.2.2 完善筹资机制
保障小城镇的资金投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要建设现代城镇,需要有充分的医院、学校、公共交通、自来水生产、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公共服务
课程论文
设施建设投入,尤其是环境保护投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应增加对小城镇的投入,特别是要保证对辐射能力强、能作为增长极的中心镇或重点镇的投入。还可以充分利用市场,鼓励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到给排水、电力、电信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中来,这样可以很好的缓解政府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压力。3.2.3 推进改革创新
要打破小城镇发展的体制约束,切实简政放权,充分完善小城镇政府的职能。在户籍管理上,必须使公共服务与户口脱钩,让进入小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及其子女能够享受到平等的医疗教育,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无缝衔接,促进城乡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在土地制使用上,不要简单采取征收的方式,可以尝试允许农村集体土地作股参与到小城镇开发中来,帮助农民实现土地增值。3.2.4 发展乡镇企业
应该积极发展乡镇企业,提升第三产业。小城镇建设的关键在于繁荣城镇经济和发挥小城镇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优势,提升小城镇的聚集能力。制定优惠措施,让外资更多投入到当地乡镇企业,提高乡镇企业的经营能力。把可能发展的产业融入到小城镇的建设,这些产业可以是工业、商业,可以是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也可以承接大城市、大企业的产业转移发展某类产业[6]。小城镇要根据区位、资源和市场的情况,选择发展的产业。由于选择的产业关系到小城镇的生存和发展的前途,选择什么产业,如何发展产业,产业发展的空间等,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进而保障它们健康有序发展。有了产业基础,更多的当地居民才能逐渐从传统农业转入新的行业,外来人口和资本才会开始聚集,小城镇的发展才可能进入良性循环。
小城镇第三产业发展比较滞后,尤其是农村城镇,第三产业层次较低,竞争力弱,加快知识性服务业发展刻不容缓。政府应该对这些行业加大财政投入、提供优惠产业政策。同时,还应该鼓励民营资本对这些产业进行投资,并为其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7]。积极发展培训教育机构的服务行业,把握市场需要,提高劳动力自身素质,增强不同岗位的就业能力。
尽管小城镇发展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相信通过各方的努力,我们的小城镇发展定会顺利进行,也会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占据重要的作用。
课程论文
4.结语
小城镇对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及道路选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尽管很难以成为我国的更高层次且以质量为主的城镇化道路选择,但小城镇仍然将是是城镇化推进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小城镇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协调发展,打破以往城乡二元体制提供了直接方式。而且不仅提升了城镇内在质量发展,促进城乡人口的全面发展,也极大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有利于我国整体现代化的推进。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我国未来农村人口有序迁移流动到大中小城镇区域以及逐步解决市民化融入等都有着积极且深远的作用。
课程论文
参考文献
[1] 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西南农业大学论文,2005.[2] 苗绘,李海申,田媛.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3(1):49-52.[3] 程必定.新市镇:中国县域新型城镇化的空间实现载体[J].发展研究,2011(6):24-28.[4] 梁经伟.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现代建设,2013(8):33-35.[5] 陆杰华,韩承明.论小城镇与我国的城镇化发展道路[J].社会建设,2013(1):98-104.[6] 沈清基.论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J].城市规划学刊,2013(1):29-36.[7] 姚强.基于小城镇发展的新农村建设初探[J].中国科技投资,2013(11):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