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规划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规划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2014/05/31
由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主办、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协办、复旦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以及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承办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规划研讨会在此间召开。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赵宝江、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和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会长毛佳樑先后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致辞。
林尚立在主旨发言中提出了重新理解城市治理应当思考的五个纬度。他认为,城市治理对国家治理会扮演非常重要的决策,因为当60%、70%的人口都聚集在城市的时候,一个国家的发展稳定就在城市,城市治理的水平直接关系了国家的整个的治理的水平,也关系了整个社会的幸福和生活的水平。一般人们认为,城市治理是政府的事情,还应有公民的作为。他则认为,城市是一个生命体,应该能够自我生长。
林尚立认为,城市的治理应该从元治理、硬治理、软治理、熵治理、巧治理五个维度思考。城市治理不是一个简单的政府的一个行为,它是一个城市本身的内在属性,在做规划的时候,应该把这个属性在规划当中给予科学地、技巧而富有想象地展现出来。
据悉,本次研讨会汇集了200多位城市规划领域内的官员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规划应如何转变和应对,以更
好地发挥城市规划在公共政策领域的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设置了六个专题,分别是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开发边界的划界、“三规合一”试点、城市品质提升、城市生态建设以及城市发展与治理。围绕论坛主题、就全国各地的城市规划实践、发展和改革情况,与会的专家学者做了精彩的发言,并展开了深度对话。
第二篇:“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师教学发展”上海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师教学发展”上海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2013年9月8日,复旦大学联合沪上各高校,在上海高校课程中心和卓越睿新数码科技公司的协助下,共同发起了“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师教学发展”上海研讨会。来自全市26所高校的骨干教师、教学管理者、教师教学发展专业工作者、教育技术与信息化服务工作者共200余人集聚复旦,共同探讨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深入思考大学教学模式的变革和学习方式的重构,研究探索中国式MOOCs的实践、创新和发展,以期切实推动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上海市教委高教处和信息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陆靖向大会致辞,并阐述了上海高校共享课程的使命与愿景。上海市高校课程中心主任黄钢介绍了该课程平台的运行现状及未来构想。复旦大学副校长、上海市高校课程中心质量保障委员会主任陆昉就“混合式教学:重构大学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作了主题报告。大会还特邀台湾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师发展组组长叶丙成、华东师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院长庞卫国分别报告了“技术全程支持下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以及“当前大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
复旦大学社科部牵头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享课程教学团队和同济大学顾牡教授领衔的大学物理类共享课程教学团队分别介绍了各自的课程建设方案并引导与会同行作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下面是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陈金华老师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师教学发展上海研讨会”发言稿,题目是:“慕课”新挑战,共建新平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上海共享课程建设方案”。
“慕课”新挑战,共建新平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上海共享课程建设方案”
1、“慕课”新概念
“慕课”——英文缩写 MOOCs: Massive 大规模 Open
开放 Online 在线 Course 课程
2、“慕课”新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 全新教学模式——全新学习模式: 视频课程被切割成15分钟甚至更小的“微课程”,由许多个小问题穿插其中连贯而成,就像游戏里的通关设置,只有答对才能继续听课。愉快心情,快乐学习。
3、“慕课”最显著的特点——“翻转课堂”
(1)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兴趣、不同的学习准备情况、自己的时间需要注册自己需要的课程;(2)完成注册后,在课程的开放周期内,可以观看教学视频、完成并提交作业、在社区讨论、互评作业、参加测试;
(3)如按要求完成以上学习环节,甚至有可能取得证书乃至学分。
(4)教师可以将在线视频作为教学的线上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堂外先“听课”,课堂内则侧重深入的分享、探讨和问题解决,真正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5)“慕课”使大学的课程、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进程、学生的学习体验、师生互动过程等被完整地、系统地在线实现。
(6)打破了原先单向的视频授课,转为在线讨论、随堂测验、相互批改、自我管理学习进度等形式多样的双向互动,并且全天候开放。
不同于传统的透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辅导专线、函授等形式的远程教育;
不完全等同于近期兴起的教学视频网络公开课,不同于基于网络的学习软件或在线应用。
4、上海高校积极应对“慕课”的挑战
从2012年起,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等美国名校引领在线教育技术变革,MOOCs(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s)风暴席卷而来,正推动全球化的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与此同时,上海市教委率先布局,创建了上海市高校课程中心,率先开展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首批推出的七门共享课程可供全市30多所高校的学生选修。
“慕课”创造“指尖上的学习”,引发“学习的革命”,将给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方式带来深刻变化。上海高校顺应高等教育模式的世界性变革,积极应对“慕课”的挑战;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加入国际慕课联盟以及国内高校慕课联盟;“中国C9高校”以及同济、大连理工、重庆大学将共建“在线开放课程”标准以及共享机制、共享平台、共享课程,开展高水平大学间在校生跨校选课、辅修专业联合培养,共同实施“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向社会开放,扩大享受优质教学资源的国内受众范围。
上海市高校课程中心以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促进高校内部的教学改革为动因,将进一步把高校共享课程推向量大面广的基础课,拟推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思政类和大学物理类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列入上海市高校共享课程建设计划。2013年7月,复旦大学陆昉副校长主持召开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享课建设的座谈会;陆昉副校长指出,共享课程建设是为了解决当前高等教育两个问题:
(1)资源共享问题,利用“慕课”平台,可以对全市优质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
(2)学习模式问题,可以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5、精心打造上海市高校共建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享课程平台
(1)明确课程教育教学目标和目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大学本质特征之一,是党的意志和国家意识形态的体现。作为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和思想道德法治教育,帮助学生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造就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宗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题,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强化对事业、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
(2)开展分层次、分阶段、有的放矢的教育教学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公民基本素质培养; 科学文化知识学习;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 思想道德素养提高;
公民精神、觉悟情操的提升;
(3)更新教育观念,确立现代教育教学新理念: 全新教学理念——摒弃灌输式,提倡启发式,强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观念,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指路”;
全新学习理念——理解把握如何学会求知、如何学会生存、如何学会做事、如何学会共处、如何学会做人;
全新人才理念——加强通识教育和人文关怀,注重主体性教育与素质教育; 全新教育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和以教师为主导,促进教学相长。
(4)坚持现代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 方向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层次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三贴近”原则;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平等互动的原则;总之,力求将教育教学的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与学术性、创造性、趣味性融为一体。
(5)国家的规定动作务必到位,个人的自选动作应当精彩。
实现国家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师教学体系转化为学生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
(6)采用各种教育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针对性方法; 系统完整,重点突出的系统性方法; 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层次性方法; 案例分析,融会贯通的实证性方法; 史论结合,纵横比较的深刻性方法; 语言生动,情理交融的形象性方法; 学思问答,讲练提高的互动性方法; 讨论争辩,各抒己见的创造性方法; 电脑辅助,网络利用的多样性方法; 学用一致,知行统一的实践性方法。
(7)运用“三模块”教学模式
第一模块是理论教学模块,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效果; 第二模块是能力训练模块,注重课堂讨论和交流环节,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模块是社会实践模块,重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社会调查、专题讲座、论文写作等形式,指导学生运用理论、掌握方法、接触社会、锻炼技能、提升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培养学生三方面能力
自学能力——学生应对新问题的分析归纳、获取新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沟通能力——团队协作、和谐相处的基本技能,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主动沟通的意识,无论是成功的喜悦还是失败的教训,都应该与他人分享;
科研能力——自身的内功,是未来迎接挑战、创新发展的核心能力。
6、精心打造上海市高校共建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享课程建设方案
(1)组织强有力的教学团队
由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是全国首个思想政治理论类的共享课平台,需要整合各方资源,组成一支由上海市高校名师加盟的强有力的教学团队,以提升课程的整体影响力,使更多的上海大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团队成员包括:上海交大施索华、华东师大王建新、上海理工陈大文、同济大学邵龙宝、薛念文、上海师大潘文岚、华东政法大学马川、复旦髙国希、陈果、徐蓉、张晓燕等全国一流名师、名人、教学能手、专家。
(2)加强团队分工合作,落实课程责任制。
髙国希教授为课程负责人,负责课程各项工作指导; 选定课程主讲老师(课程视频演讲人),负责课程直播讲课; 选派课程助教,负责课程网上及网下讨论答疑互动; 负责到各教学点组织参与学生讨论;
(3)慕课网页设计及课程平台建设
课程的推荐词,网络课程的LOGO图片,进阶式课程的过关徽章(如思想家头像,主要是精神领袖,道德哲学家,法哲学家)。在确定教学核心团队的老师人选之后,编写完成老师简介,老师获奖情况,完成“选课学校参与教师/助教岗位说明书”。收集整合课程资源,完成进阶式教程章节计划。章节计划按照教育部统编教材设计,确定每章节的主讲老师,主讲老师完成本章节大纲编写,讲课视频主题的设计,本章节的知识点设计。
完成讲课视频制作的计划书。基本确定每章节制作的视频主题,每个主题的讲课老师人选,拍摄的主题文字说明(配合视频的每章每节的标题与文字介绍,200字以内),学生看完视频后的过关题或思考题,章节的测试题。同时确定拍摄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各位主讲老师可以充分利用以前的视频资源,可以将自己已经有的讲课视频确定好主题选择和视频编辑的范围。每章节负责老师确定每章节的讲课课件,讲课阅读材料,参考视频,知识卡,学生作业;课程总负责老师审核整合。
完成课程面授(二次直播,三次课程讨论)的设计和计划表。完成课程考核的基本要求说明,期末考试的考场要求和监考要求编写。完成课程核心团队老师的拍照,制作课程宣传片。课程负责老师提供给学生的修读证明的手写签名。完成课程讲课视频的编辑,拍摄,供卓越公司后期制作,请有关专家的评审。
7、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由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政治理论课程,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功能,肩负与众不同的特殊使命,因此,其“慕课”建设还将面临一些具体问题需要解决。
(1)量大面广影响大,务必做成精品。
这是一门全市高校学生必修的课程,可以说高于任何单独一个学校、单独一个班级的师资力量。所以一定要集上海本门课程的优秀教师,集精华之大成,根据个人专长,打组合拳,组织协调工作相当突出。
(2)教材新修订,要求更加高。
中宣部、教育部刚刚完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修订,强调这门课是党的意志和国家意识形态的体现,一定要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转化为学生知识体系,转化为学生的信仰体系。面对教材的体系与内容,尤其是较多的文件语言表述,如何下功夫转化成90后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注重生动性、吸引力,引起共鸣,让学生有收获?如何与新修订教材的规范化、条文化要求保持平衡?如何增强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教育教学的说服力和实效性。
(3)各高校的观念转变、制度与政策支持。
慕课不是简单的教学模式的改变,不是教师转变为助教,而是“学习的革命”,使教师减少简单的重复劳动,腾出时间直面学生,更加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贴近生活实际,在更高层次上“传道授业答疑解惑”。各学校需要适应“慕课”趋势,应予以开放、承认学分。
(4)慕课内容和形式的宽松、弹性问题。
不同于理工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注重思想熏陶、政治教育、理论学习、品德养成,更多的是人文主义教育和人文关怀,因此,慕课建设应该符合思想理论课理解接受规律,允许有点“弹性”,比如:
A、各片段视频的时间是否可以伸缩(幅度为15分钟至30分钟)?
B、各片段主题的知识点文字说明篇幅是否可以伸缩?
C、各段视频片段后是否一定要有主观题或客观题?
D、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
(5)共享课程在线后,如何加强后期维护更新和完善?
(6)共享课平台建设是否需要签署一份合同协议,规定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7)未来,在线课堂,会否取代传统的大学课堂?
附件:
暑期陈金华老师临时制作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若干章节的视频片段及其知识点内容提要一览,仅供参考。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题目:大学的使命是什么?(约21分钟)知识点:
大学之“学”在于博大之学,学习内容之广泛,内涵之深刻,内蕴之丰厚,需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大学之“大”在于以“大”学问为依托,展开对大道德、大理想、大抱负、大责任、大贡献的不懈追求。大学之“道”在于在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大学精神贵在志气:志存高远,气贵雄浑,为时代培养出一批批栋梁才俊。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第二节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题目:通识教育的宗旨是什么?(约19分钟)知识点: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6C”理念的借鉴:公民意识(Citizenship),同情心(Compassion),创造力(Creativity),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融类旁通(Comprehensibility),沟通(Communication)。
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掌握科学知识,是立身和服务社会的手段。仁义礼智,仁义为先。有德无才,人难成完人;有才无德,人必成恶人;德才兼备,人方成大人。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第二节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题目: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约15分钟)知识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包括:(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2)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3)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的凝练,内容包括: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第三节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题目:人啊,认识你自己——人生智慧的开始(约13分钟)知识点:
“自以为是”是一个人没有自知之明的标志,也是他人生进步过程中最大的障碍。相反,只有自知无知的人才会不断求知;只有自觉无智慧的人才会在一生中对真善美心存敬畏,不懈追求。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往往不敢以“智者”自居,而自称为“爱智者”而已。智慧,往往事关真善美,往往只要一颗谦虚的心才能与之亲近。真善美是有用么?是无用的么?在现实生活中,真善美的用处体现在什么方面?——真善美无功利之用,却有超越功利之用;不能体现物质的力量,却能激发精神的力量。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第三节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题目:思想的实质是什么?(约26分钟)知识点: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哲学就是关于思想的学问。
其实质是:
(1)提问和批判;
(2)讨论和争辩;
(3)诠释和创意;
(4)抽象和概括。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第三节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题目:关于十大思想家的创新贡献(约16分钟)知识点:
十大“千年伟大思想家”:马克思、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托马斯、笛卡儿、康德、麦克斯维、尼采、霍金。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宇宙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活着就有希望。一个人如果身体有了残疾,绝不能让心灵也有残疾。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题目:什么是理想?(约15分钟)知识点: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理想来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是对现实的超越。现实=真善美+假恶丑。要使理想变成现实,必须努力去除假丑恶。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题目:什么是信念?(约17分钟)知识点: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在信念中,主体对某一对象的相信是信念形成的关键。
当一个人抱有坚定的信念时,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信念所要求的事业中去,精神上高度集中,态度上充满高度的热情,行动上坚定不移。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题目:什么是信仰?(约14分钟)知识点:
信仰是对某种对象(理论,价值或人格化的神灵等)的极度信服信服、景仰、向往、追求,并视之为具有终极价值以作为自己精神寄托的强烈情感和思想倾向。
“缺乏信仰的人是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的,一个人无论是君主还是平民百姓,无论是老人还是青年,是强者还是弱者,是智者还是愚者,是健康人还是病人,不管在哪个国家或哪个时代,不管他们什么年龄,处在怎样的境遇中,只要他们没有信仰,他们就没有幸福。”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题目:中国梦的缘起与实质(约27分钟)知识点: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使中华民族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行列,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决不是恢复过去的疆域版图,决不是昔日的“天朝上国”。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题目:什么是爱国主义?(约24分钟)知识点:
七言诗: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四西二宁青甘陕,海内台北重上天。
Motherland——Fatherland——祖国,就是本国人民借以生存和发展的“政治的、文化的和社会的环境”。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题目:关于中华民族的源流(约20分钟)知识点:
“中华民族”一词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一个统一的称谓,又是一种不断强化的民族认同和民族心理。超越了传统的种族和地域的束缚,告别了“夷夏之变”的陈腐观念,反映了中国各民族平等相处、团结一致的新的追求。
“中华民族”一词在五四运动之后,尤其在抗日战争中,融化到了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提升了民族自觉,增强了民族团结,壮大了民族力量。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题目:中国崛起的启示(约25分钟)知识点:
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案例、中国模式、构成中国特色;实质是战略选择与治理模式,经验和启示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何而来,朝何而去,实践本为、以人为本;稳定性、渐进性、复合性、多元性;合作共赢,和而不同。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第三节
做忠诚的爱国者
题目:今天如何爱国?(约21分钟)知识点:
厘清相关概念: A、爱国主义与国家主义,B、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爱国主义与种族主义,爱国主义与恐怖主义,C、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D、爱国主义与全球主义,E.爱国主义与世界主义; F.爱国主义与共产主义。
未来地球村将是:大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题目:人生是什么?(约25分钟)知识点:
人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矛盾。肉体与灵魂的矛盾。感性与理性的矛盾。欲望与追求的矛盾。个人与他人、社会、集体的矛盾。私与公的关系。生与死的矛盾。苦与乐的矛盾。得与失的矛盾。境遇与选择的矛盾。命运与拼搏的矛盾。利益与道德的矛盾。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矛盾。
人生的特点是:
(A)主体性和客体性的统一(命与运的统一);(B)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自在与自为);(C)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统一(曲折性与艰巨性)。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题目:人生观的思索(约14分钟)知识点:
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我是什么?我能做什么?我应该干什么?我在期待什么?
人生观思索:人生目的问题,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问题,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问题,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题目:关于虚无悲观厌世的人生观(约21分钟)知识点:
若从终极视角审视人生,就是会认为人总是要死的。而人一死,生前的百般辉煌万般荣耀都化为虚无,还谈什么意义?!叔本华:人生实如钟摆,在痛苦和倦怠之间摆动。人类生命是有限的,不管我们如何努力争取,都注定逃脱不了死亡的掌心,就像吹肥皂泡一样注定会破灭。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题目:关于积极乐观进取的人生观(约25分钟)知识点:
可以借鉴的人生态度:
1、学会放松放下、必要时放弃;
2、有希望、常失望、不绝望;
3、平常心做人、进取心做事、宁静心拥抱世界;
4、不急躁、不浮躁、不计较、不盲目比较;
5、安贫乐道、知足常乐;
6、难得糊涂、外圆内方;
7、笑对人生,对自己好一点;
8、人生须认真、人生当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题目:境界与觉解——人生如何更有价值?(约23分钟)知识点:
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其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当下的人,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
人生价值在于不断从自然境界进入功利境界,再往跃入道德境界,最后达到天地境界。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思想修养就是教人怎样成为圣人。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题目:自知之明——高贵精神的起点。(约17分钟)知识点:
“富”不等于“贵”,前者指的是物质的丰裕,后者指的是精神的充实。“我是谁?”“我从何处来?”“我将往何处去?”——这是最古老的问题,也是最现实的问题;这关乎我们自己人格的定位,也关乎我们自己每一天的生活。自我认识的方法之一:自觉自省——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就可以成为我们自觉自省、自我认知的有效途径。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题目:心态决定人生成败(约16分钟)知识点:
眼界决定境界;性格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想法决定做法;想法决定活法;定位决定地位;企图决定版图;格局决定结局;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
心态决定状态、心态决定命运、心态决定人生、心态决定一切。
人生须认真、人生当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
第四章
加强道德建设
注重道德实践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题目:什么是道德?(约30分钟)知识点:
道德,指人的行为合于理,利于人。道通天地,德藏于己。道,即人之所以为人所应有的根本原则,德,即人遵循为人之道所带来的收获、体验。
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把自己的终极目的视为“道”。“进”则可在朝,尊儒家“内圣外王”之道;“退”则可在野,学道家“任情自然”之道。得道之人,在道家看来,为“神人”,在儒家看来,为“圣人”。
第五章
把握法律体系
维护法律权威
第一节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题目:案例中的法治精神和司法原则(约29分钟)知识点:
第一,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第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第三,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
第四,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和国家赔偿原则。第五,法无禁止即自由。第六,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第七,谁主张谁举证,不告不诉。第八,正当取证,反对刑讯逼供。
第六章 树立法治理念
培养法治思维
第二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题目:关于法治观念的分析(约16分钟)知识点:
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包括:
1、民主法治的观念,2、宪法和法律至上的观念,3、公平正义的观念,4、平等自由的观念,5、保障人权的观念,6、安定有序的观念,7、良法善治的观念,8、共同富裕的观念,9、权利义务的观念,10、依法治国、执法为民的观念。
第七章
遵守行为规范
培养思想品德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题目:案例讨论——谁该跳下去?(约22分钟)知识点:
公共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的最大原则是什么?必须尊重每个人的生命,人的生命是神圣的,任何时候都不能侵害剥夺,这是一个前提性原则。同时必须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格。任何人不论他是否富有、是否受过良好的教育,都应该一视同仁,都该在道德和法律上平等相待,这是最基本的伦理原则。在公共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和支持,也应该给予别人关怀和帮助,以实现“最大善”原则。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思政教研室 陈金华 2013-9-8
第三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摘要:“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提出,其根本目的在于造福百姓、富裕农民,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如何寻找有效的产业切入点,实现“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关键点。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具有资源消耗低、关联性强、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高等独特优点。本文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分析了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关系,指出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要从深度促进旅游业和农业融合、密切关注农民利益分配、全面加强旅游规划制定、强化营销和品牌建设等方面改善和提高乡村旅游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一、引言
十八大后,国务院领导层明确提出:中国未来最大发展潜力在城镇化。2013年7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广西主持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指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1。“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是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包括了产业开发与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旅游强大的动力价值及区域综合发展协调能力,决定了其将在这一进程中,尤其是乡村旅游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进入后工业时代的今天,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而言,乡村旅游发展是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
二、新型城镇化内涵解读
(一)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之路。
李克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新华网[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7/10/c_116470367.htm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转向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二)新型城镇化的特点
新型城镇化相对于传统城镇化的特点也是新型城镇化需要解决的问题,其焦点主要集中于促进市民化、城乡统筹、解决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因地制宜实行就地城镇化等问题。
1.以人为本是核心
近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较快,城镇人口数量急剧上升,但在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群体中,仍有2.5 亿农民工无法享受与城镇居民平等的公共服务待遇,此外还有 7000 万城镇间流动人口也面临着公共服务差距2。不公正的待遇表明传统城镇化单纯追求的是居民数量规模的变化,而并没有实现农民身份性质的改变。所以,“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受益群体不仅仅是现有居民,更主要的是广大的农民。
2.城乡一体化是重点
传统城镇化盲目追求城镇化进程,在快速城镇化中的过程中造成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问题,由此造成的城乡两极分化导致社会问题面临井喷。推动农村发展跟随城镇化的脚步,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是新城镇化面临的重大课题。新型城镇化要着力破解城市内部二元结构难题,带动内需扩大和就业增加。
3.生态文明是前提
改革开放以来,以工业化为依托的传统城镇化出现了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诸多情况。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生态文明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4.就地城镇化是出路
就地城镇化,就是使更多的农村人口住在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也能享受到优质公共资源,圆“城镇化梦”,使更多的农村人口,能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 2 李强.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的公共服务,拥有同样的生活质量。新型城镇化致力于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推动大型城市、中小城镇、新农村社区等整个城镇体系的合理化,着力于解决好农业产业、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三农问题”3。
三、新型城镇化与旅游业的互动关系
(一)旅游业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1.旅游业是实现城镇经济聚集效益的重要途径
旅游业作为典型的第三产业,具有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的特点,现代旅游业已经交叉渗透到许多相关行业和产业中,形成了一个泛旅游产业群。旅游企业围绕着核心吸引物集聚,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需要,外围还围绕着对这些企业起支持作用的供应者和有关组织、团体、机构。不同层次的旅游产业的集聚形成结构完整的产业集聚,包括产品供应商、客户、销售渠道和专业化的基础设施提供者,并拓展到提供专业的培训、教育、信息、研究等支持的政府和其他机构、组织。因此,旅游业能为城镇集聚产业、集聚资金、集聚人口,是新型城镇经济聚集效益的重要途径。
2.旅游业引导城镇向个性化、品牌化发展
发展旅游业一般以当地的自然和历史资源为依托,或结合本地文化特色创建新的旅游资源。因此。旅游业是以地域文化挖掘为核心的,能够在某种意义上维持和强化地方性,引领城市特色化发展,激活城市文化、彰显城市个性,促进当地文化保护与传承。同时由于大量旅游产品的区域整合集中,可以迅速扩大旅游目的地的影响,提供旅游目的地的区域竞争力,形成品牌效应。同时,旅游作为一种体验性活动,能够将一个城市的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风情转变为吸引物,使游客感受、体验,并迅速的传播出去,形成目的地品牌形象,吸引社会大众前来,进行消费、留下记忆,推动城镇向个性化、品牌化发展。
3.旅游业促进城镇经济的生态化、集约化发展
提高城镇化质量,遏制高扩张,高耗能城市化病,成为当前最强的声音。旅游业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产业,与资源环境和人文生态系统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发展旅游就是选择绿色城镇化,旅游产业能够促进生态旅游基础及 3 朱英君.渝东南地区旅游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配套设施建设,引领游客市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推进生态旅游项目建设,推动生态旅游健康发展,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构建和谐、宜居、可持续的新型城市。另外,旅游发展大多依托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或文化资源,其能耗比重远少于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本身就是一个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4.发展旅游业能贯彻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
旅游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门槛低,层次多,领域广,可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依托本地的条件和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实现农村和小城镇的产业、劳力、设施、生活等就地城镇化,有助于减轻压力,缓解城镇化深层次发展的矛盾。与驱农进城相比,通过发展旅游实现的城镇化,具有鲜明的以人为核心的特征。没有老中幼三代的骨肉分离,没有留守儿童和老人,没有进城务工后寄人篱下的卑微,人民家庭幸福,社会关系的和谐,农民能从城镇化过程中真正受益,幸福指数得到提高。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旅游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1.新型城镇化为旅游业发展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城镇是旅游业最有效的依托,如果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以城镇化的发展为基础,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就高,旅游活动内容就丰富,旅游业发展就更迅速。旅游活动一般总是以城镇为集散地和连结点,城镇构成整个旅游过程的核心空间和活动中心。新型城镇化的有序推进能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更好的发展基础,成为旅游迅速发展的有利平台。同时,城镇化能够使城镇的系统功能日臻完善,产业门类不断增加,特别是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种服务产业、休闲产业能够获得广泛发展,进而能够加快旅游产业链条广泛延伸。
2.新型城镇化助推旅游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旅游业应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旅游资源必须科学开发及利用,以免因开发不当造成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从建设生态城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科学利用地区资源对城镇化建设进行系统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促进旅游景区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从而提高旅游业的发展层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新型城镇化建设看重城市品牌和城市特色文化,利于挖掘和保护地方文化设施和人文景观,这会对我国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产生积极的影响,提升旅游活动的文化品位,深化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3.新型城镇化有助于政府对旅游市场的监管
目前,不少旅游目的地的政府对旅游市场的监督与管理的力度还不够,旅游业没有得到最优发展。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公平发展,社会法律法规会随着城镇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健全。城镇化拉近了政府与居民的距离,毕竟在旅游城镇化的发展中,当地居民也是利益主体之一,居民的对旅游市场发展的建议,对自己利益的保障机制的申请建议都能更便捷的提交给政府部门,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更有利的政府支持及政策保障。
四、当前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接待设施的供求错位
乡村旅游接待主要分布在旅游景区周边、都市郊区和老、少、边、贫地区,这些地区的接待设施呈现出两种倾向: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卫生设施设备缺乏,卫生观念落后,严重影响旅游者的满意度和游后评价;另一些乡村旅游地过分追求接待设施的城市化,农家旅馆外观设计及内部装修均向星级宾馆看齐,与乡村整体景观不一致,同时也难以满足来自城市的旅游者追求乡情野趣的愿望,这种倾向在城市郊区乡村旅游接待中比较典型。
(二)旅游产品单一且文化含量不高
我国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总体上有以下三类:一是农家乐模式,旅游者参与农村耕作劳动,欣赏田园风光,品尝农家风味;二是地域风情文化模式,将原生态的自然山水、人文生态景观、历史文化特色与当地风俗民情相整合,形成特色鲜明"文化与生态色彩浓郁的乡村旅游地区;三是旅游农业开发模式,以现代农业为特色,农村聚落景观等为特点,或者是向游客展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或者把观赏旅游与农业结合在一起提供给游客,包括观光农园、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苗圃等,或者利用农业生态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向游客提供回归自然体验的旅游项目4。但这三类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形式却比较单一,主要停留在观光层面,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没有得以开发和利用。
(三)营销观念及手段落后
目前,乡村旅游经营者大多是当地村民,他们无论在文化素质上还是经营理 4 徐琪.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10):218-221.念上都难以与城市里的大企业相比拟,在宣传促销手段上或者出于资金不足或者出于方法不当,总体上还停留在投入资金少、专业水准差的状态,依赖朋友介绍和口碑宣传,发传单和名片是最常见的手段。这些宣传促销手段对于旅游者的决策行为起不到太大的影响作用,有限的信息渠道及信息量也让旅游者难以作出长久的旅游计划。
(四)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遭遇瓶颈
在乡村旅游业实际运营过程中,当地居民的参与通常只是以旅游服务业廉价劳动力的形式,在旅游开发、规划和管理过程中只是一个局外人角色,成为乡村旅游业开发的客体而不是主体。如西藏吉沙村的村寨旅游开发,纯粹从经济利益和保护物质环境角度制订旅游规划,忽视了当地居民的要求,当旅游者大量涌入时,给村民造成了诸多不便,最终遭到当地居民和土地所有者的强烈反对5。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重要性虽然引起了学界、政府的重视,但是具体执行中遇到的困难已经成为制约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五)重乡村旅游经济收益,轻乡村旅游文化及环境消极影响
首先,来自城市的旅游者所具有的强势文化对来自乡村的居民所具有的弱势文化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其次,乡村旅游的开展毕竟是商业活动,出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考虑,开发商和旅游经营者为迎合城市旅游者的喜好,必然会对乡村文化加以切割、包装,进行商业化运作,使乡村文化失去了原生态的韵味,沦为文化快餐;最后,乡村旅游的开展让乡村居民在增加收入的同时越来越认识到钱的“重要”,原有和谐的邻里关系因为商业竞争而不复存在。
五、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一)深度促进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
在农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农业劳动的主体、客体以及场所都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在传统的农业劳动中,其主体参与者主要为农民,在农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后,随着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展,城市居民向乡村旅游所在地流动,劳动主体由一般农民扩展到农民和参与乡村旅游的旅游者。从业人员的劳动内容发生了转变,从原来的只从事农事活动,转变为既从事农事活动又从事服务活动,有些农民完全从原来的农事活动中摆脱出来,专门从事农业旅游的接待服务工作。5 宋章海,马顺卫.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思考[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4,23(5):426-430.农业在与旅游业融合的过程中,劳动所在地的性质也在发生着变化,从原来的只是农民生活的乡村扩展到具有旅游吸引力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因此,在农业与旅游业融合过程中要消除排斥力,完成硬件、软件和内容三个方面的大提升。首先在硬件方面,乡村旅游的游客基本上是来自城市,他们参加乡村旅游活动,希望体验农事劳动、乡村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愿意吃苦,生活条件决不能过分偏离他们的习惯生活,尤其是一定要保证干净、卫生,因此,硬件设施更要提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们要注重“城乡一体化”,但是绝不是“一样化”,在保证游客在享受舒适的硬件设施的同时一定要让其感受到“乡土化”。其次在软件方面,在硬件完善的同时,促进当地从业人员服务水平的提升也至关重要,从业人员提供服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人们对农业旅游体验经历的评价。最后在内容方面,城市居民文化程度较高,品位较高,所以在旅游产品内容的发掘上,必须以目标市场的喜好为导向,以自身资源条件为基础,注重产品内容的体验性,实现在内容方面的提升。
(二)密切关注农民利益分配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最本质的是要实现农民身份性质的改变,所以在此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一定要兼顾农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利益分配公平问题,使农民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在最大受益者。在这个方面政府需要加强对农民参与的积极引导,包括对农村旅游从业者和经营者的培训和教育,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外出考察学习等途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其学会如何参与、怎样参与、参与什么,只有农民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才会改善自身在乡村旅游业发展中的被动地位,最终实现从个别参与向组织参与、大众参与及全面参与的转变。
(三)全面加强旅游规划制定
新型城镇化建设以“生态文明”为前提,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建立在保护环境基础之上。乡村与城市在自然环境和文化上的差异是吸引城市旅游者的根本因素,如果这种差异因旅游业的发展而消失,必然会使乡村旅游走向“自取灭亡”的道路。做好乡村旅游发展的规划工作,坚持“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一切旅游开发都要做好环境评价,对于旅游区进行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严格做好乡村旅游地区废水、废物的回收处理工作,做好环境监测,对浪费土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坚决制止。
(四)强化营销和品牌建设
在竞争激烈、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必须改变以往保守的营销观念,加大对乡村旅游产品的营销力度。加强旅游、宣传、文化、新闻等部门合作,共同推进本地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积极发展中远程市场,培育潜在市场。积极举办品牌节庆活动、参与旅游推介会,发展旅游微博、旅游网站等在线宣传营销平台,推进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充分调动旅游社等旅游企业积极性,利用“美丽乡村旅游专项基金”实施相应奖励。
参考文献:
[1]戴帅.关于乡村旅游发展措施的思考[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07:115.[2]龚关.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与思考[J].人民论坛,2014,08:90-92.[3]葛敬炳.城镇化背景下湖州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6:284.[4]林峰.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3.[5]石洁,桂橙林.旅游业导向型“新型城镇化”发展初探[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07:71-72.[6]中国金融40人论坛课题组,周诚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对若干重大体制改革问题的认识与政策建议[J].中国社会科学,2013,07:59-76.[7]张红喜.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旅游促进农村社区发展研究[J].城市,2013,06:16-18.[8]周继霞.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途径探索[J].农业经济,2014,08:39-40.[9]周兰芳,贺江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总体情况及政策建议[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10:61-62.
第四篇:文化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建设高级别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文化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建设高级别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作者:
来源:《科技传播》2014年第01期
12月7日~12月8日,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主办的中国国土经济(上海)论坛——文化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建设高级别研讨会在上海市举行。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张怀西出席并讲话。来自北京、上海、云南、湖南、河南、山东、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的专家、学者等1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柳忠勤研究员主持。
中国国土经济论坛是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为科学界和政界、金融企业界搭建的全国性对话平台。今年3月,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为主题的春季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5月在山西开展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学术探讨和经验分享。为深化论坛的功能和服务作用,组委会决定在上海召开以“文化旅游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主题的秋季论坛。
党的十八大强调“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历史新高度,建设美丽中国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总体目标,文化旅游大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文化旅游有着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互补性与共生性,在国家改革创新的大背景、大环境下,两者之间必然可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为深化论坛的服务功能,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积极响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号召,积极认真的筹备此次研讨会,旨在通过高端对话、交流,研究文化、旅游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繁荣中华文化、发展生态旅游作出贡献。
第五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休闲农业发展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休闲农业发展近年来,休闲农业、会展农业正在以一种新的业态推动都市农业发展,实现了“生态经济共赢、人文景观相融、城乡良性互动”。3月15日,在北京昌平博览园开幕的第二届北京农业嘉年华上,游客在“瓜样年华”展厅体验休闲农业。石青 摄休闲农业,起源于十九世纪30年代的欧洲。我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后,发展迅猛。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发展休闲农业作出具体要求,“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县和示范村镇。开展宜居村镇建设综合技术集成示范。”休闲农业正日益成为农村第二、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休闲农业意义深远
党的十八大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目标要求,这为休闲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方式的转变,休闲农业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日益旺盛的休闲消费需求,为休闲农业发展展现了广阔空间。
截至2012年底,全国有9万个村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达180万家,其中农家乐超过150万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3.3万家,年接待游客接近8亿人次,年营业收入超过2400亿元,从业人员2800万。
休闲农业是产业结构中的朝阳产业。
休闲农业(包括乡村旅游),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发展现代农业经济的有效路径。
休闲农业,为农业经济中的无形资产(如地理景观、山水田园风光、农耕文化、古镇民居、民俗风情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了宽厚平台,是城乡统筹发展、城市支持乡村的有效途径,是欢乐中实现城乡财富转移、农业产业转型、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绿色GDP的极佳路径。
休闲农业碳排量低、绿色环保可持续性强,是朝阳产业。发展休闲农业,符合“两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理念,利于“两型”社会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不可多得的资源,能产生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2011年黄金周7天,阳朔县共接待中外游客85.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8亿元”。休闲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路径。
增加农民收入,有许多路径选择。“减少农民”,受制于城市化发展水平。“土地集中”的实际效果,受制于农业人口转移。否则,只是农业内部的利益分配变动。大幅“提高农产品价格”,受制于城镇低收入群体生活影响度。增大“对农补贴”,受制于政府财力统筹安排。……唯有休闲农业这种增加农民收入的方式,既是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又是城市(市民)反哺农业(农村)有效形式。运行得好,不仅力度大于上述各种形式,还基本没有“负作用”,是充满欢乐的甜蜜事业。
据近期的研究测算,休闲农业每增加1个就业机会,就能带动整个产业链增加5个就业机会。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休闲农庄,可实现营业收入1000万元,直接和间接安置300名农民就业,可带动1000户农民家庭增收。
休闲学专家预测,到2030年,全世界80%以上的人员,将视休闲旅游为生活的必需品。目前,我国除“带薪休假”外,工薪阶层每年享有的法定节假日有114天,这就从时间上为休闲消费创造了重要条件。
休闲农业在我国,正以强劲发展势头带给人们无限喜悦。北京乡村旅游收入,每年增长25%以上预示,未来中国不仅是现代农业大国,也是旅游大国,更是农业休闲旅游大国。这一切都说明,乡村休闲极具广阔的市场前景。
休闲农业是阻止农村衰退的有效手段。
城市化不应以乡村衰退为代价。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加快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建设步伐,让资金资源等各要素有序回流农村。各要素有序回流农村,一靠政策调整,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二靠农业经济转型升级。
休闲农业,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辟出了新路。单向汲取农村资源的城市化,使“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造成农村不断衰退。农村衰退的基本特征是:土地被不断占用;农民因占有太少生产资料而被迫外出谋生;资金以各种形式抽走(流向城市);各种资源不断流失,等等。而休闲农业以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城乡要素双向合理流动来发展农村经济,能较有效阻止农村衰退。
休闲农业是城市支持乡村的宽泛平台。
休闲农业的最大特点是有别于城市风貌的“乡土性”,它以和谐发展的理念,不仅取得农作、农事、农活与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而且为城乡要素良性互动、城市支持乡村、科技和资本注入农业,为农业实现现代产业化提供了宽泛的平台。乡村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农家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休闲农业,不仅将景点、景观、景区紧密联系,为农户以土地、房屋、农机(具)、劳力、资本等要素参与合作入股,实现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进入景区经营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且还可吸纳城市资本、科技等要素投入,利于培育新型农民和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经营休闲农业,客观要求以工业化的专业分工形式,这也为农民自愿合作提供了路径。
股份合作是一有效路径选择。不仅农民甚至市民,都可以选择以土地、农机、资本、资金、技艺、劳力等不同的生产要素入股。休闲农业正好开辟出这么条发展和壮大农村经济的有效路径。但要注意的是,必须把外资股份限定在可控范围,这是出于国家经济命脉方面的考虑。
休闲农业有利于自然与社会和谐。
“求助于洋,不如求助于野”。现代社会发展中的许多问题,均可从传统农耕文化中寻求解决方剂。中国传统农业长盛不衰的秘密在于用地养地、“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无废弃物运作”“以最小的资源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休闲农业,既传承传统农业文明,又承接现代科技文明,把传统农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理念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接二连三”把农业变为快乐高效的产业、把农村变为美丽和谐的家园、把农民变为富裕而有尊严的群体,一方面让人们有个温馨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使人“身心快乐”地工作生活。另一方面让游客“观景可觉自然之亲,悟理可感天地之灵”。在农耕文化的宁静中,“洞观沧桑世事,回望人生行止的衷乐得失”。在身心陶醉的观赏中,进一步认识和摆正“天地人三大关系”。
发达的农业经济,是农民增收的内在因子。升级后的创意型、观光型休闲农业,以科技为手段,将文化等创意元素巧妙地融入休闲农业中,不仅有效地延长了产业链,还大幅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能更好地实现“生态经济共赢、人文景观相融、城乡良性互动”。
存在的问题
认识含糊、概念混乱。
乡村旅游方兴未艾,为农业产业开发升级与旅游业相结合辟出道路。目前人们对休闲农业的认识还不很清晰,将休闲农业等同于农业旅游,甚至片面地理解为农业观光旅游,停留在为城里人消困解乏层面,景区多以单纯的农业观光为主,形式上表现为吃农家菜之类的低层次,且“千人一面”缺少特色,不能真正体现农业文明的各个层面和内涵,农业多功能效应依然无法发挥出来,通过发展休闲农业来促进农业产业化升级的目标远没达到。更有把路走偏的,借发展乡村旅游,恶意抢夺农民有限的资源,或进行非法交易活动,收益主体不是农民。要清楚,休闲农业的“重头”,是农业而不是休闲,“休闲”只是为农业与旅游业联手提供一条路径;休闲农业的“重效”,是增加农民收入,而不只是为城里人提供一个休闲去处。
规模小、品牌意识淡薄。
各地休闲农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各自为战的现象相当突出。与其他景区和自然资源结合程度不够,资源与资金没有形成有效合力。乡村旅游普遍存在规模小、品牌意识淡薄的现象。片面强调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忽视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开发利用,忽视对农村其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缺乏策划没能长远规划。
资金相对紧缺,没有很好地对当地的各种资源进行必要的考察论证,没能从长计议作出科学规划,匆忙上马,只重规模,不讲质量,粗制滥造,项目存在较大的盲目性,甚至所谓的开发本身就是一种破坏。景点人工痕迹明显,照搬城市样式,建楼堂馆所,不能体现农村特点。
人才匮乏粗放低效。
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素质普遍有待提高;经管人员相对较少,能力不足,开发、研究和管理,都处于较低层次,粗放经营,重规模轻质量、重引进轻管理、高投入低收入,低级循环不能把“优势”变为“特色”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严重制约了中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雷同多、特色少。
目前休闲农业中的旅游产品,对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重视不够,过分地依赖农业资源,缺乏文化内涵,因地制宜,地域特色文化不突出。各地雷同多,缺少特色产品,整体接待水平偏低,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现象普遍存在。振兴农村经济的贡献有限。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休闲农业较为成功的多在大、中城市附近,大面积振兴农村经济的作用,还难于达到。
几点建议
研究出台具体政策及相关扶持措施,促使休闲农业健康发展。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扶持、业主为主、社会参与”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机制。加强金融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提供信贷支持,简化审批手续,适当扩大担保物范围,满足乡村休闲观光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需求。
引导扶持村庄经济发展,把“优势”变为“特色”。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是农村相对贫穷。村庄经济发展了,县域经济就有坚实基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就
能补齐。村庄经济,尤如县域经济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是县域经济的细胞。我国许多乡村古镇,发展乡村旅游类的第三产业,如历史名居、田园观光、特色种养体验、风情考察、手工艺制作欣赏等,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的同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和合理利用那些不可再造的自然遗产资源。要充分发挥乡村间不同的比较优势和传统优势,并转变为特色产业。
动员各方力量协助乡村做好长远发展规划,以利自然社会和人类经济社会持续和谐发展。发展休闲农业,是在现有农业经济的基础上,提升与再造小农经济,为建设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开辟通道。这样的路径选择,有利于农村各种资源合理有效利用,有利于农民收入较快提高,有利于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有利于巩固和壮大集体经济,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很可能成为我国破解三农问题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