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焦裕禄精神与党的建设”理论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
“焦裕禄精神与党的建设”理论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6月18日上午,由河南省焦裕禄精神研究会、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焦裕禄精神与党的建设”理论研讨会在我校综合管理中心第四会议室举行。
焦裕禄精神研究会会长鲁献启,开封市委常委、兰考县委书记魏治功,原河南省委党校副书记李希辉,我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宏亮,以及校党委组织部、宣传部的负责同志出席研讨会。来自全省各地市的领导、专家、学者及郑州大学的师生代表近百人参加会议。郑州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首先代表郑州大学党委致词,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新郑州大学的发展情况。
兰考县委书记魏治功同志详细介绍了焦裕禄精神在兰考县的继承与发展。作为兰考县继焦裕禄之后的第十三任县委书记,魏治功同志感到任重道远。他说,兰考县委、县政府正在围绕焦裕禄精神的学习,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为建设政通人和,科学发展,社会进步的新兰考而奋斗。
大会宣读了此次研讨会获奖论文的名单,并对论文优秀者进行表彰。来全省自各地的代表以及优秀论文获得者共十余人进行了发言。结合建党九十周年,对如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焦裕禄精神进行了探讨。
鲁献启同志对研讨会整体进行了总结,对于焦裕禄精神,他从“加强共产党员修养,像焦裕禄那样做人”角度做了精彩发言。最后,我校党委副书记吴宏亮同志做了总结发言,提出中国共产党要提高执政水平,实现长期执政,必须学习焦裕禄精神,加强党性修养,并且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以实际行动践行焦裕禄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二篇:艺术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调整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艺术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调整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南京艺术学院
2010-04-18
11月2日上午,中国艺术研究院孙建君、王列生、李心峰等五位专家一行来到我校,就艺术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调整事宜与我校专家组进行了深入而又广泛的讨论。按照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要求和分工,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我校为艺术学一级学科目录修订工作的牵头单位。此次研讨会是学科目录修订的第一次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在现行的研究生和本科学科目录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目录修订的基本原则,认真研究各单位提出的修订建议,科学系统地提出本学科升级的论证报告。
在上午的会议上,刘伟冬副院长首先代表我校对五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与会专家详细介绍了我校向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所提交的学科目录修订方案的基本情况。接下来专家们围绕此次会议的中心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们认为:艺术学作为一门学科,其所属各学科的基础理论、史学、批评都已独立成为体系,理论建设与实践成果的重要提升,使得现有艺术学下属学科数量充足,其自身建设取得了重大发展。艺术学自身分化与提升的同时,还与其他学科交叉,具有极大的社会发展潜力。艺术学科日益丰富的呈现状态,迫切要求艺术学地位的提升。因此他们认为应该将艺术学提升为门类学科,并建议将艺术学这个一级学科命名为一般艺术学。我校刘伟冬副院长则从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文化艺术应具有的对生产力的贡献等视角对艺术学一级学科的建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艺术学一级学科和下属二级学科的设立应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市场需求为先导、以艺术院校和科研机构现有的教学资源为平台,以培养能够将文化艺术作为产业、能为别人提供市场和就业机会的专门艺术人才为宗旨。在此基础上刘伟冬副院长进一步强调:艺术学科目录的修订要充分挖掘其中应用的成分,使应用艺术学和理论艺术学平分秋色,艺术学应该是两条腿走路,这样才能在这个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永远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我校的最后建议是将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学科,并在艺术学一级学科下面设立理论艺术学和应用艺术学两个二级学科。
经过上午热烈而又富有成效的讨论,下午与会专家就艺术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调整问题很快达成了共识并初步定为:将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学科,定名为艺术,艺术学成为其下的一个一级学科,下设三个二级学科,分别是理论艺术学、应用艺术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艺术研究院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文件起草工作,我校则负责理论艺术学和应用艺术学两个部分的相关工作。会后,我校刘伟冬副院长、黄惇教授、李立新教授分别向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五位专家赠送了学校出版的学术著作。与会专家们对我校科研处为此次会议的召开所作的前期准备和会中的相关服务工作表示感谢。最后整个研讨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第三篇:楼德镇小学数学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新闻稿
楼德镇小学数学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近日,楼德镇小学数学研讨会在该校举办,针对楼德镇中心小学 马刚、赵建芬两位老师老师执教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两节课开展了教学研讨会,张主任、高主任等50多名教师参与了研讨会的听、评课活动。各学校都对两节课给予高度评价的同时,提出来更高要求。张主任要求各位教师联系生活展开教学,让数学课有趣,有效。通过导趣、激趣、保趣、建趣
第四篇:第三次全县高中高效课堂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我校举行
第三次全县高中高效课堂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我校举行
为了深化“高效课堂建设完善、提升年”活动,提高全县高中常态课堂的实施水平,第三次全县高中高效课堂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我校举行。会议主题为“课堂生态优化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会议共分三项议程:一是王继兵校长介绍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情况;二是与会同志观摩课堂教学,学校各班二三两节课全面开放;三是分组交流,分行政组、各学科组展开研讨。
各普通高中校长、分管教学工作副校长、年级主任,县教研室高中教研员,各校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学科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100余人出席会议。
第三次全县高中高效课堂建设现场推进会
工作汇报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2013年4月18日)
尊敬的教育局、教研室、各兄弟学校领导老师:
欢迎大家前来指导我们的工作。
为进一步推进高效教学,教育局以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为抓手,充分发挥学校实施高效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持续推进高效课堂建设。这一行政要求,是提升全县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它不仅是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也是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自觉要求。
我代表如东中学向大家汇报三方面的工作:我们的认识与行动,我们的研究与探索,我们的实践与反思。
一、认识与行动
在高效课堂建设的推进中,我们充分认识到高效课堂建设的必要性,它缘于课堂生态亟待改变,缘于学生学习方式亟待改变,缘于教师的惯性动作亟待改变。我校提出当前高效课堂建设重点关注三个:
一是关注学生的前置学习及学生的学情调研。我们应该以“夯实基础,凸显能力,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十六字”教育教学思想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评教,以研促教”为基本教学与评价原则,特别注意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体现引导、向导、导航之意。
二是关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设自主学习情境,营造适度的竞争环境。三是关注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和引领。每一堂课都要有模式构建的意识的实践,我校响应县局号召,结合我校实际提出校本化的“生态成长”课堂模式作为引领课堂教学改革、引领行政听课点评等学校教学话语和教学实践的主题思想。
为此,从去年至今,我们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全员学习,整体谋划,制定方案。我们专门召开全体教师大会,就高效课堂建设作专题推进,学习研究解读县局文件精神和于局长的两篇讲话《积极构建高效课堂模式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行政推动
务实推进
努力促进高效课堂建设不断深化》。我们以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为单位,进行多种层次不同组合的探讨,研究适合我校教学实践的高效课堂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高效课堂模式构建年”活动方案》,以期有计划有步骤科学推进高效课堂建设。
二,全员参与,重视常规,组织观摩。全校上下每一人都应该是高效课堂的不懈推进者和全力实施者,每一堂课都应该是高效课堂的建设和研讨。每周每一学科至少有两位同志向组内开设观摩课,我们把这一做法形成制度,每周制定全校听课表,提前下发到各行政人员手中。2012年10月17日,借助南通市特级教师后备人员高级研修班在我校举行“同题异构”会课活动的契机,掀起一轮“你上我上大家上,你听我听大家听”的高效课堂观摩活动的高潮。通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基本做到了人人过关,人人在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与深化中以自己的课堂实践作了有力的回答。本学期开学以来,我们分别组织了行政人员、市县学科带头人与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三轮大规模高效课堂的观摩与研讨活动,开课人员占全校教师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前两周我们又进行了青年教师高效课堂比赛,文理共有二十七位老师参加了比赛。
三,全力聚焦,立足课堂,研究引领。作为行政推动的有力抓手,所有行政人员每周必须深入课堂,每周必须对所听的课进行评点,而其中有一课必须作详细梳理与分析,所有这些材料构成了每月一次全校教师大会上校长点评。学校每月一期的《教学简报》《政教简报》《教科简报》三张简报分别辟出版面刊登各学科的优秀教案与课堂诊断,对高效课堂的建设与推进力图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总结。同时,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传统的听课评课方式,去年我们听课的安排表下发到行政人员,听课情况采用网络申报方式,今年我们改变了做法,听课表不再下发,而是网络公示,这样所有人员都可以随时查阅本周哪一个学科哪个老师上什么课,便于老师合理安排,更便于老师互相学习。这一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听课评课的参与率进一步有了提升。在评课的方式上,我们也作了一些探索,评课从孰优孰劣的评价区分转向教学问题的诊断与研究,评课从习以为常的坐而论道转向教学行为的改进与优化,评课从见仁见智的各执一词转向主体之间的倾听与回应,评课从教师群体的活动专场转向师生同台的把脉与协商上来,这样的评价往往能直接影响课堂生态,激发帮助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
二、研究与探索
十年课改的重心是课堂,聚焦课堂,改革课堂,优化课堂,应该是我们教学一线始终思考的第一课题。遵循县局“转变质量增长方式,实施有效教学”的主张,多年来我们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化高效课堂建设。在全员参与,纵深推进,实践探索基础上结合我校的课堂教学实际,我们总结提炼出“生态·生长”课堂模式。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老师在一篇文章中这样说:“看到躺在床上不能自理的病人由陪护人员喂汤喂饭,享受精心贴心的服务,倍感温馨。可是,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让健康的人们也同样享受如此的照料,不仅看上去荒唐滑稽,即便被服务者也会感到无比别扭,因为那种‘被服务’状态下对服务的‘配合’,远没有自主料理轻松自如,与其张开嘴巴等待别人的汤匙,倒不如把汤匙掌握在自己手上来得痛快。” ——《李希贵学校管理录⑧》(《人民教育》2011年第20期)
李老师所说的这种“被”现象在我们学校教育的多个层面都有存在,课堂教学尤为严重,集中表现在课堂学习没有幸福感、快乐性,课堂教学缺乏愉悦感、智慧性,师生互动缺乏融洽感、默契性,这样往往形成目标定位不当达成偏低,教学容量不当教学失衡,教学手段不当教学失重,评价方式不当质量低效的现实。
(一)“生态·成长”课堂产生的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之一:教育生态学视野下,运用生态系统动态平衡原理探寻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中的生态因子丰富多样,学校的物质设备、校园环境、学生亚文化、分班制、课堂的座位编排、课堂气氛,教师的言行举止等,这些生态因子之间的互动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焦点所在,尤其是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的互动生成往往能使教学过程最优化。关注课堂的这些生态因子的能动作用,通过师生与课程资源的互动、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与自己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互动,建构愉悦高效的“生态·生长”课堂,引导师生在合作探究中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体谅他人情绪、学会关心,学会倾听,学会帮助等,最终达成认知和情感的协调发展。
理论依据之二:南师大吴康宁教授的教育社会学中“微观教育社会学”
微观教育社会学注重课堂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注影响课堂互动中教师行为方式的因素(性别、年龄、年级、学科和环境)和影响课堂互动中学生行为方式的因素(性别、年级、学科和环境),这一研究方式的引入,便于我们对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进行量化分析,并从中得到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互动中的反馈信息,进而根据其反馈信息对课堂互动方式进行调整,以便取得更好的课堂互动效果,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理论依据之三:华南师大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
“生本教育”把学生当成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来对待,当作一个“互动关系”中的独特个体来看待,教育是为了学生人格的完整,而不是知识的“单面人”。“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从社会的角度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从父母和学生的角度看,教育是使学生成长为有个性、有特长、全面发展的人,从知识的角度看,只有成为高素质的学生才能真正学好知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是“发展”,这种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是适性的发展。课堂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的自主学习,是人的发展的课堂,也就是李希贵老师所说的“汤匙掌握在自己手上”的课堂。它在教学组织上,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的多种方式的自主学习。
理论依据之四:新课标对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课程等方面的要求
新课标要求改变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知识传授方法,多给学生发挥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学习规律、自己去推论学习结论。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减少对老师的依靠,完善自我学习能力,培养自身的独立意识,从传统学习的被动、封闭、依赖,走向自主、合作、探究。正如胡金波副厅长强调打造高效课堂的五让“书本让学生读,见解让学生讲,三点(重、疑、难)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总结让学生写。” 教师的角色实实在在的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课堂活动的合作者、疑难问题的引导者。
理论依据之五:存在主义哲学的“人本主义”思想
存在主义教育以人的存在为研究对象和出发点,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强调人的自我创造、自主生成,教育的着眼点应该是人。它非常注重情感教育、人文教育、品格教育和个性教育,个人的自由发展、自我实现是教育的主旨所在。存在主义教育也非常注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平等关系和主体性,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自由、选择、负责任地成为自由的人,以个人的自我实现为目标。教育是师生主体间自由交往的过程,师生间的交往是师生双方精神的交流、心灵的沟通,师生之间是“我—你”的关系,双方都不把对方作为实现自我目的的手段,因而能够真诚地赏识对方、悦纳对方,这体现了师生间的平等关系,师生间充满相互信任和真诚的对话。教育是精神成长的过程,教育应是促进人的知、情、意统一发展的过程,反对传统教育中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地位,反对将教育视为仅是获得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活动,而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其中的精神生活,这样才利于学生的成长。
(二)“生态·成长”课堂的内涵和基本原则
“生态·成长”课堂应该是以促进学生生命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尊重学生的生长需要,遵循中学教学的规律,以新课程新课改为指针,师生共建的在一定时间内实现教学教育效益最大化最优化的课堂。它的课堂实践力求呈现“五给十化”的特点,“五给”指给学生创设宽松的有支持性的成长环境,给学生创设激发自信心的有表现性的心理环境,给学生创设平等和谐的有智慧性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创设有参与度的探索性的时空天地,给学生自主活动的有体验性的实践机会;“十化”是强调课堂教学生活化,学生学习主动化,师生互动有效化,学科教学系统化,教学过程动态化,教学内容结构化,教学策略最优化,教学资源综合化,教学对象个别化,教学评价多元化。
为此,我们在课堂实践上提出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生命性原则。“生态·成长”课堂有对学生进行关爱生命的教育,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意识是每门学科义不容辞的责任,它指在体现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渗透关爱生命的教育,包括善待生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等。比如说,语文学科就可以发挥文以载道的优势,渗透人性的教育和人文意识,提升学生对生命价值、意义的理解追求。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我与地坛》就是一篇很好的教育素材,课堂教学中教育学生认识生命,引导学生欣赏生命,期许学生尊重生命,鼓励学生爱惜生命。让学生提升生命质量,让学生生活愉悦,让痛苦、自卑、委屈、失望、恐惧、孤独远离。生活性原则。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一文中曾经这样说过:“我们现在要肃清这种误解,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Life education means an education of life,by life and for life)。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意义。”正是从这一点出发,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进而陶行知先生作了这样的阐发:“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惟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惟一的教育。„„生活教育是下层建筑„„生活与生活磨擦才能起教育的作用。我们把自己放在社会的生活里,即社会的磁力线里转动,便能通出教育的电流,射出光,放出热,发出力。” “生态·成长”课堂教学强调生活与教育的一致性,突出生活的教育意义,也使课堂不在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教学过程的演进往往还展现或体现生活目标教育、生涯规划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和耐挫教育等。
生长性原则。美国教育家杜威阐发了“教育即生长”的深刻内涵:教育是为了促进人更多更好地生长。“因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不断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周国平先生对这句话有个解释,即“教育不是强行把一些能力从外面放到人这个容器里去。这些能力在人性中本来就已经存在了,教育只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它们正常地生长。”“生态·成长”课堂突出生长性特征,其核心价值观是“健康成长”。它并不是把教育与生长混为一谈,而是根据学生的生长规律,关注学生,关注学生习惯的养成,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关注学生生活学习的积极性,使教育和教学适合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培养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引导他们健康幸福地成长。
生成性原则。课堂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虽然有预设,但更有生成,生成是对预设的超越和发展。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也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它强调教学的过程性,突出教学的个性化建构,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如果失去了生成性,那么课堂也就失去了弹性和生命活力,正如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三、实践与反思
“生态·成长”课堂中操作要领是以“夯实基础,凸显能力,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十六字教育教学思想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评教,以研促教”教学与评价原则为引领,课堂注重学案主导、问题主线、活动主轴、学生主体、学习主动,以“创设—探究—实践—拓展”四步为结构的操作模式。
1.创设情境,激活图式,自主学习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教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始动力,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常见的方法有:创建问题情境,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学习的动力,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主动去学习;创建生活情境,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形、学习状态激活图式,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适时启动大脑中图式知识。情境创设,可以采用语言、故事、课件等各种音画手段。
2.合作探究,呈现新知,教学相长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师生、生生之间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小组合作探究中的讨论、争辩、梳理、分享,能深化对新知的认识,这种在相互碰撞、相互否定、相互求证中走向完善的过程,会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而且能实现教学相长,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3.归纳要点,巩固提升,实践运用
瞎子摸象的故事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整体和局部的辨证关系。归纳总结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探寻知识内部规律和与外部联系的过程,也就是“悟”的过程。课堂教学中适时养成随时随地归纳总结的习惯,则可大大巩固所学的知识,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要注意的是,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更主要的是思路、方法和注意项。
4.勾连新旧,反思拓展,领悟延伸
当新旧知识不是孤立的存在,人们反思拓展便往往是再认识与再提高的一个过程。不同的时代精神背景下,不同的课堂处理方式下,学习与生活的融合,学习与情感的融合,学习与人文的融合,通过一个个创造性的设计来不断延伸不断拓展。
“生态·成长”课堂的实践意义有这样四个方面: 1.给学生创设了宽松的有支持性的成长环境
新课程对教学活动中师生角色的定位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生态·成长”课堂创造一种平等、宽松、自由的民主氛围,使师生群体之间始终有一种默契的情感流动,处于宽松、和谐的气氛和民主的交流情境之中,学生消除了心理的定势,思维得到自由发展。课上教师讲课的时间少了,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多了,学生始终处于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时空幻境中,相当多的内容同学可以自己解决,一些有深度的内容也有了更多的思考余地,可以展开更广泛的讨论。
2.给学生创设了激发自信心的有表现性的心理环境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会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是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 “生态·成长”课堂气氛始终保持“智力紧张,情绪轻松”,激励学生,激发学生,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符合学生的认知的规律,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和探究中来,从而使学生快乐地学习,主动地发展,从而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
3.给师生创设了平等和谐的有智慧性的教学氛围
“生态·成长”课堂注重教学层次的科学安排,注重教学手段的设计创新,注重教学过程的有序推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激情教学,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融洽、交流无碍、和谐温暖的新型关系,教学在师生平等的互动中有了智慧的含量,学生的学习与探究能力相应地得到提高,从而使课堂教学在质和量上都有提高。
4.给师生创设了有参与度的探索性的时空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着、研究者、探索者”。“生态·成长”课堂促使课堂内容、结构的优化,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视点,为师生的教学相长提供了可能。
5.给学生创设了自主活动的有体验性的实践机会
“生态·成长”课堂注重实践性,教学设计增加了大量的有体验性的活动内容,通过动嘴、动手、动脑,培养了学生实践操作的技能,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和创新能力,有时课堂虽然不一定很“经典”,但却一定是“鲜活”“生动”,在时空上靠近走近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
第五篇:依法治国与社会管理创新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依法治国与社会管理创新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来源:中国法学网 作者:佚名 日期:2011年12月18日 浏览:148
12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1•法治)依法治国与社会管理创新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法学研究所承办,旨在探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下如何通过法治等方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工作委员会信春鹰副主任、最高人民法院江必新副院长、国际宪法学协会前主席托马斯•弗莱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张友云副局长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林研究员出席并致辞。
研讨会开幕式由法学研究所所长助理莫纪宏研究员主持。《中国法学》前总编郭道晖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李步云研究员、美国耶鲁大学中国法中心副主任贺诗礼教授分别作了大会主题发言。法学研究所李步云研究员、周汉华研究员分别担任“法治与社会管理”、“宪法与社会管理”子单元中方主持人,国际宪法学协会前主席托马斯•弗莱纳教授、美国福特基金会项目官员柏恩敬先生分别担任了外方主持。法学研究所刘作翔研究员、莫纪宏研究员、翟国强副研究员在各自子单元中作了主题发言。
依法治国与社会管理创新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依法治国与社会管理创新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依法治国与社会管理创新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依法治国与社会管理创新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工作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司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中国行为法学会、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美国福特基金会、纽约大学、法国巴黎政治学院、瑞士弗莱堡大学、日本山梨大学、日本九州大学、日本驻华大使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等国内外单位的专家学者60余人参加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