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镇化背景下基层党组织构建多样化路径探析
城镇化背景下基层党组织构建多样化路径探析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对基层党建格局多样化的迫切需要,分析了城镇化背景下基层党组织构建存在的问题,介绍了J区“1+X”党组织构建的工作实践经验,提出了城镇化背景下基层党组织构建多样化的构想。要创新形式,统筹架构基层党组织设置体系;健全机制,加强基层党组织运行保障;转变方式,加强党员队伍动态管理。
【关键词】 城镇化;基层党组织;构建;多样化路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强调“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要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城镇化的发展将给整个社会带来深刻变化,尤其是基层党组织整体更是呈现多样化趋势,如何顺应形势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迫切要求基层党建格局多样化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社会不断涌现出一些新的社会组织形态,基层党组织从原先单一的村级党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企业党组织等慢慢形成城中村、村改社区、城市社区、两新组织、党政机关等相互共存的格局,且不断变迁调整。
1、城镇化带来基层组织形态的多元化,迫切要求基层党组织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以J区为例,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J区经过2次行政区划调整,20年来,该区乡镇数从原来的26个撤并为8个街道、1个镇,行政村一直保持在275个,其中城中村、城郊结合部村急剧增加,分别达到52个、141个。两新组织更是从无到有,增加到1800多家。基层组织的这些变化,要求基层党组织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增强对各基层组织的调控力。
2、城镇化带来群众对物质文化需求的多样化,迫切要求基层党组织准确把握职能定位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服务需求日益增多,对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在摸底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群众需求主要集中在致富信息、就业指导、医疗卫生、文化活动、安全稳定等。这些都要求基层党组织主动适应群众不同层次的需求,准确把握职能定位,充分发挥 “助发展、聚人心、促和谐”的作用。
3、城镇化带来区域内利益关系的复杂化,迫切要求基层党组织协调化解各种社会矛盾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社会利益主体趋向多元,利益格局处于不断分化、调整之中,各种诸如征地拆迁、社会保障、集体资产管理等问题引发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妥善协调和处理好各方利益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对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4、城镇化带来基层民主诉求趋向化,迫切要求基层党组织依法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随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群众民主法治意识不断增强,要求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政治热情日益高涨。如新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户籍不在本村但在该村居住或从事村务工作一年以上,提出申请,经法定程序就享有选民权利。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这些新变化,要求基层党组织要主动适应基层民主政治的新常态,稳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二、城镇化背景下基层党组织构建存在的问题
为进一步了解基层党员群众的需求,找出当前基层党建工作亟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我们选择了300名农村居民、社区居民、两新组织员工、流动党员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城镇化对基层党建工作的影响”专题调查。反映出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普通党员群众对城镇化进程中党建工作新格局认识较为模糊
在收回的268张调查卷中,有107人表示“认识程度一般,知道一些情况”,95人表示“知道有这个提法,但不清楚具体情况”,占了总样本人数的75.4%。说明普通党员群众已经认识到城镇化进程中基层党组织构建有所变化,但认识普遍较为笼统、模糊。
2、城镇化背景下党组织构建情况城乡存在较大差距
(1)机构设置上。城镇化过程中必然会涌现出一些新的社会组织形态,需要加强党的领导,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但从实际情况看,一些单独组建的党组织作用发挥相对较好,而以联建等方式实现覆盖的党组织活动开展不够有效。在调查中有146人认为“党组织设置模式滞后”,101人表示“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导致城乡党组织构建存在差距(多项选择)。
(2)制度保障上。有138人选择“缺乏人财物的有力保障”,109人认为“城乡党建资源整合难度大,利益难以协调”;116人觉得“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多项选择)。
(3)思想认识上。95人选择“坚持不懈抓党建的‘主业’意识不强”、91人选择“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服务观念不强”、“城乡协调发展的整体观念不强”等(多项选择)。
3、推进基层党组织构建多样化工作体系设置问题较为集中
103位受访者认为当前急需“建立城乡共建的组织设置体系”、97人觉得更主要是“建立城乡互动的基层干部人才工作体系”、91人以为“建立城乡合作的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体系”等(多项选择)。党章规定,乡镇街道、农村社区党组织发挥着领导核心作用,两新党组织发挥着政治引领和政治核心作用,机关党组织在完成本部门各项任务中起着协助和监督等作用,科教文卫等事业单位党组织在本单位履行职责中起着政治核心作用。在城镇化过程中,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在同一区域内会出现相互融合、职能交叉,导致党组织应有功能发挥不到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工作职能。
依据上述调查结果,可见群众对当前J区实行的“1+X”大党委工作体系比较认可,但同时也反映出我们在组织覆盖、经费保障、队伍管理、资源整合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因此,我们把研究J区“1+X”综合性大党委工作体系作为探索基层党组织构建多样化的一个切入点。
三、J区“1+X”党组织构建的工作实践
J区根据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内在特点,主动探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举措,着力提高城镇化进程中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1、调整组织设置,主动适应组织结构变化
J区主动探索调整组织设置。按照“上提下分”的原则,在城镇化程度相对较高、组织形态多元、党员人数多的区域设立“1+X”综合性“大党委”。在农村、城市社区,推行以行政村或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区域化党建,广泛吸纳辖区行政村、两新组织、中小学校和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负责人进入“大党委”班子,将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纳入社区“大党委”共同管理,形成全方位、广覆盖的区域性社区党建新格局。如图:
2、突出服务导向,主动对接城乡居民需求
从长远来看,推进基层党组织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是城镇化进程中基层党建工作的必然趋势。在街道,J区结合城镇规划,建立了56个党群服务中心、319个村(居)便民服务站、39个党代表工作室等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在农村,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整合驻村干部、民警、党员、村民代表、大学生村官等服务资源,持续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服务功能。在社区,针对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党员类别多、组织关系归属多、共建单位功能多的特点,通过组织党员进社区,利用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站、服务点等平台,为居民提供就业信息、社会保障、纠纷调解、结对帮扶等多方面的服务。
3、加强选育用管,建设基层骨干队伍
J区创新“选育用管”机制。在培养选拔上,针对不同类型的行政村和城市社区,通过采取“两推一选”、“因地分类选任、竞争择优选定”等办法,分别确定党组织书记人选。在教育培训上,每年组织集中培训不少于7天,把村庄规划、社会管理等内容纳入培训课程,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书记在城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能力。在保障激励上,率先在全市进行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理顺社区工作者人员性质,面向大学生村官等社会群体公开招聘、择优录用社区专职工作者,提高工作报酬。同时,建立支部书记数据库,实行信息化管理,推行岗位目标责任。
4、强化法治思维,依法推进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带来的利益冲突需要用法治思维、法治方法加以调整,更好地统筹社会力量、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早在2000年,J区以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为载体,着手建立统筹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城镇化推进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通过实施人民调解、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等制度,开展“晒权、晒账、晒事”活动,指导村(社区)建立健全村级事务管理体系,提升基层干部民主决策和依法治理能力,有效化解群众在城镇化过程中遇到的征地拆迁、合同纠纷等“麻烦事”。
四、城镇化背景下基层党组织构建多样化的几点构想
基层党建工作必须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围绕有利于巩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有利于维护群众利益来进行,切实提高城镇化进程中基层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1、创新形式,统筹架构基层党组织设置体系
一是拓展组织覆盖。针对新出现的各类新经济和社会组织,及时跟进党的工作,适时建立党组织。要顺应城镇化人口加快集聚的形势,以传统的行政村和社区党组织为基础,在人口新集聚的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以及社区建立党组织,如专业市场支部、商圈党支部、流动支部等。对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改组后的集体股份合作公司可以按照独立分设、联合交叉的方式建立党组织。二是整合组织资源。突出镇街道党组织在区域各项建设中的龙头作用,突破传统的垂直型、行政化、单位式的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打破地域、行业和产业的界限,利用现有城乡基层党组织之间在人力、资源等方面存在的互补性,建立综合性“1+X”党组织体系,实现以强带弱、村社联管、区域共建、协同管理,推动区域内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三是健全组织功能。以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为目标,依托现有的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服务中心和农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及农村文化礼堂等公共服务平台,运用微信、QQ群、党员远程教育技术等现代信息手段,形成网上网下、双线互动的服务网络。针对农村社区、城市社区、工业园区、楼宇商圈等区域不同的需求,进一步明晰各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推行差异化服务模式,如村党支部主抓经济发展,社区党支部主抓社会管理,两新组织党组织主抓和谐劳动关系。
2、健全机制,加强基层党组织运行保障
一是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在决策规则上,制定完善相关的议事规则、表决规则和工作规则,为民主决策提供具体化、操作化的制度支持和技术保障。在决策程序上,健全完善综合性党组织领导下的事务决策机制,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二是健全矛盾调处机制。注重整合各类基层党组织力量,建立健全利益表达和矛盾排查、风险评估和预警、利益协调和纠纷调解工作机制,加强对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如各类协会和经济组织、中介组织及物业公司等)的领导和协调,形成基层协调利益关系和解决矛盾纠纷的合力。三是健全经费保障机制。综合运用财政预算、社会募集、集体收益再分配等途径,建立健全多渠道、多形式的经费投入机制和经费稳定增长机制,有重点地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层党组织的办公条件和办事人员的工资待遇,使基层党组织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地方办事。
3、转变方式,加强党员队伍动态管理
一是健全党员教育管理体系。顺应城镇化过程中党员年轻化、生产生活方式多样化、流动加剧的趋势,改革党员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开放性、一体化的党员教育管理,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和平台,准确把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党员的学习需求,开展创意党组织生活,增强党内生活吸引力。同时要加大对不合格党员处置力度。二是丰富教育管理手段。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采取开通手机短信平台、建立党员微信圈与党员论坛、设立网络党校、网上联络小组、网络E支部和党支部“QQ群”等方法,推动党员教育管理信息化。要通过建立党员信用数据库和信用评价标准、开展信用评价,实施信用管理。三是强化流动党员管理。开发和依托统一的党员管理系统,完善流入流出登记制度,建立健全以流入地党组织管理为主,流出地党组织和流入地党组织密切配合,共同负责的流动党员管理体制,防止流动党员变成“隐形党员”和“口袋党员”,实现由追踪式间断管理向网络即时管理转变。
【参考文献】
[1] 郑杭生,陆益龙.加强社会组织建设[N].人民日报,2012.04.25.[2] 李君如.基层党建的新使命与新任务[J].人民论坛,2013(S2).[3] 周浩集.改革开放以来党与社会组织的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作者简介】
周 丰(1978.9-)女,浙江台州市人,台州市椒江区委党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干部监督管理.
第二篇: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路径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路径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路径
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城乡发展面临着差异大、产业同质化、小城镇缺乏活力、大城市饱受城市病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摆脱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方式,协调好城市和乡村间的发展关系,走好大小城镇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可借鉴产业综合体模式、旅游小镇集群化模式、产城融合一体化模式、旧城改造与更新模式、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这五大城镇化发展路径。
一、产业综合体模式
以生态产业为核心形成的小城镇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发展路径之一。通过开发创建高效生态产业综合体,做到扶持一个乡镇,带动一片乡村,富裕一批农民。主要包括创意设计型综合体、现代农业服务综合体、以大企业主导的生态制造综合体、商业休闲娱乐综合体等方向。
把农业、农村和农民与新型镇化建设结合起来,结合自身特点,以广阔农村为基础,以广大农民为依托,以乡镇和乡村为主战场,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体的新型中小城镇化为载体,创立具有乡村特色的智慧型、生态型、科技型及文化型的高效生态产业综合体。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企业需要发挥不同的作用。政府统筹谋划,完善设施建设与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土地流转,集中安置居民,统筹产业形态发展,形成产业综合体发展的整体氛围。企业将技术研发、生产制作、成果展示、创意设计等融入综合体,并为居民和产业工人提供商业和娱乐服务,将产业综合体做成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发展模式。
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确立特色主导产业,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
依据当地资源禀赋和独特发展规律,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充分挖掘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以培育支柱产业为重点,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发展方向,确定特色产业,着力形成“一镇一业、多业并举、特色明显、产业兴镇”的特色小城镇产业发展格局。
此外,要注意塑造建筑风貌特色,传承历史文脉。历史文化是特色小城镇的灵魂,在注重历史的原真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传承文脉、彰显个性,充分保护、挖掘、弘扬小城镇在自然、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色,反映中国小城镇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承,提升小城镇的知名度和文化软实力。因地制宜地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是保持城市活力、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旅游小镇集群化模式
把握休闲产业发展浪潮,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改变乡村风貌,推进乡村休闲、文化旅游、养老宜居、旅游地产和名特绿色旅游商品开发,积极发展自驾游等新业态为游客提供优质、舒适、全方位的旅游服务,这是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另一路径。
针对地方特色,依托自然资源,形成滨海、文化、温泉、滑雪等特色主题旅游风情小城镇,可大致开发四大旅游小镇集群模式,即:文化主题小镇、旅游城镇综合体、旅游产业城镇、特色风情旅游度假区。
文化主题小镇是基于文化资源,可以打造文化名城名镇、休闲古城古镇、民族风情城镇、艺术城镇、工艺城镇、商贸购物城镇、电影城镇等。
旅游城镇综合体是依托旅游景区,可以打造各类接待型城镇,借力景区的泛旅游延伸,还可以打造会展城镇、运动城镇、休闲农业城镇等。
旅游产业城镇则是依托于特色资源、特色工业、特色批发市场等,通过旅游产业集群化的发展,实现特色旅游与特色产业紧密结合,为城镇化探索全新的路径。
特色风情旅游度假区是建设新型乡村度假区,打造集休闲农业、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养生居住、农民集中安置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小镇。
三、产城融合一体化模式
上一轮的城镇化建设中,以政府为依托、以政策为导向、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城市地域空间和人口规模的跳跃性增长及产业结构转型,出现了一大片的工业区、开发区和新城区,但增长模式单一,开发趋同,过度开发、土地浪费、基础配套落后等问题,形成单一产业区和“卧城”、“睡城”和“空城”等现象,造成有产无城、有城无产的局面。
产城融合一体化模式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最佳方式,即把产业和城市看作一个良性互动的有机整体,可以把一个组团式区域看作一个复合型城区,除了产业功能外,再加入相关的城市服务功能,使其基础配套设施齐全,有文化设施、娱乐设施、生活设施等。
以政府为主导,把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纳入城市整体建设序列,抓好规划的总体性、统筹性和连续性,坚持在思路上一起谋划、在措施上一起推进、在效果上一起体现,促使城镇功能完善。
要做到“产城互动”,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就要逐步实行“三个一体化”,即: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与相对集中的工业园区形成“产城融合”的共同体;新城镇规划的产业园区与各中心城区产业转移及其重大项目建设产业布局一体化;新城镇要与本地资源和综合(行情专区)开发利用一体化,促进产城互动。
实现“以产兴城”要把节约、集约用地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注重提高郊区土地使用效率,以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注重规划能吸纳城镇居民和失地农民就业的产业,要与产业布局、功能定位相结合,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支撑。加快完善商务、文化、居住、娱乐等多元化功能,城市功能完善。
最后做到“以城促产”,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防止出现“农村建城,农民离城”现象。通过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发展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鼓励、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促进多种产业共同发展。
遵循产业集群、产业运营、产城一体这三大理念。构建产业生态、服务生态、环境生态这三维生态。才能共同构建产城融合一体化发展格局。
四、旧城改造与更新模式
在旧城改造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由于盲目追求“现代化”、“形象工程”和“经济效益”,对旧城大拆大建,使这些最具文化特色的区域迅速消失,造成“千城一面”;与此同时,大拆大建也引发了大量社会问题,如拆迁矛盾突出,原有社会网络被割裂等。可针对城市不同功能区进行改造与更新。
城市更新不是对旧城的完全否定,而是在旧城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新建、扩建和完善。将旧城改造与城市更新纳入城市规划当中,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加强维护、合理利用、适当调整、逐步改置、集中领导和统一管理,追求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完善统一。
在这个过程中要鼓励经验丰富、资金雄厚的大房地产企业积极参与城市改造与更新,进行综合社区的开发。通过政府与企业的沟通,利用私人资本弥补政府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要严格地界定资金的用途和加强使用监督,保证项目顺利进行。防止开发项目为私人企业所左右,只考虑经济效益而缺少人文关怀。
同时,要立足城市持续发展需求,体现以人为本。在城市更新与改造过程中需要站在城市系统、城市生长发展的角度,关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问题,实现城市各部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协调。特别是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更新中,更需要战略性地解决保护和发展的冲突问题。对城市环境、城市历史、空间特征等宏观因素进行研究,确立包括城市空间结构、经济产业结构、文化延续性、自然景观等社会、经济、文化多元复合分步实现的城市更新目标体系,指导城市有序更新。
五、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
新型农村社区,是指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政村,按照统一要求,合并建设新的居民住房和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组建成新的农民生产生活共同体,形成农村新的居住模式、服务管理模式和产业格局。
新型农村社区,不同于传统的农村社区,它不仅以农业产业为基础,还将产业集聚、工业发展、服务业发展与农业农村发展衔接起来,是现代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点在于改变农民生活和生产方式,提升农民生活质量,集约节约用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加快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
以农民为核心,促进农村地区发展为目标,从经济、产业、土地、社会伦理、地域文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多角度综合思考和入手,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始终贯彻农民是使用者、受益者的思想,同时结合乡村、地域文化特色的创造,建设配套完善的新型农村社区。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以乡村观光休闲度假功能为主导,以乡村观光休闲业态为特色,以乡村商业休闲地产为支撑,以田园乡居生活为目标,通过土地整合、城市基础设施引入、文化特色的呈现、农民就业的解决,进行独立村的改造升级,向旅游综合新型社区发展。
这就需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居民融入三方面的努力来实现。
在政府的层面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设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银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对新型农村社区优先提供贷款。从政策上和资金上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保障。
同时,要以产业发展为依托,积极动员有实力、有需求、有辐射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把解决社区产业发展、群众就业和企业用地等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企业与新型农村社区融合发展、互利双赢。
社区居民要主动融入社区发展,树立主人翁意识,发挥自身特长,通过自主创业、自主择业、土地入股等方式参与到新农村社区建设当中,解决就业问题。
第三篇:新型城镇化创新三大路径
新型城镇化创新三大路径&八大模式
新型城镇化创新三大路径&八大模式2014-11-07 中国房地产城镇化联盟对于新型城镇化来说,产业发展是基础,也是带动就业聚集从而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的前提。从产业发展方向和整合手段角度考虑,可将新型城镇化的创新发展概括为三大路径、八大模式。
一、新型城镇化创新三大路径
(一)工业聚集带动产城一体化工业的发展,能够带来大量的就业,促使农村剩余人口向城市转移,进而带动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及生活配套的发展,促进城镇化进程。我国的城镇化一直都是伴随着工业化而发展的,工业化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但我国原有的以工业为主导带动的城镇化模式,在促进城镇大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布局不合理、环境污染、有产无城等问题。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要新型工业化来推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选择未来型持续成长产业,是新型城镇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国正处于“稳增长、调结构”的发展阶段,能源重化工和传统制造业的发展空间十分有限,新型城镇化要想实现与工业化的协同发展,在产业选择上,应抢占产业先机与制高点,以低污染、高就业、高附加值、本地资源优化、产业集群化五个方面作为选择产业的标准,发展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兴战略型产业;第二,在产业发展上,要因地制宜。我国整体城镇化速度虽然发展很快,但极度不平衡,不同区域应区别对待。比如,对于一般中小城市以及中西部比较落后的区域来说,高科技产业因其人力资源限制,难于成为突破方向,而先在中东部发展起来的加工工业在这些区域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可以作为城镇化的引擎;第三,进行产业有效聚集,实现产城融合发展。产城一体化发展,关键是要解决好产业选择、产业链整合发展模式、产业聚集模式、产业集群化发展路径与战略,并同时形成城市土地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城市公共服务规划、拆迁安置居住、新进人口居住、商业业态发展与商业地产开发、休闲度假地产开发等等,将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有机融入园区发展中,构建起产业运营与城市建设的统一蓝图。
(二)市场聚集带动产城一体化无论是因“城”而“市”还是因“市”而“城”,“市”即商品交易中心,都在城市的产生及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古代有因中欧之间的“丝绸之路”而形成的诸多特色城市,今有因商品贸易而获得发展动力的义乌模式、华南城模式等。随着国家政策“以内需消费为第一促进要素”的基本导向,扩大消费需求、培育新的消费业态、加快释放消费红利,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而与消费密切相关的商贸市场必然也会成为城镇化发展中的一股重要引擎力量。随着城市空间布局及功能的不断完善升级,原来多分布于各城市市中心的商贸市场正在逐渐外迁至城市新区或城乡结合部,并在政府的引导下形成市场聚集区。市场聚集区在引导生产、搞活流通、聚集配套产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并不是单纯的商家聚集,还需要有居住区、学校、医院、银行、通信、超市等生活配套,来满足落户商家的各种需求;需要有餐饮、物流、旅游、宾馆等服务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就形成了一个产城一体化的带动模式。
(三)逆城市化聚集带动就地城镇化随着城镇化的飞速发展,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困难、工作压力大等一些“城市病”也日益凸显,尤其是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以城市群的大规模形成为特征的逆城市化正在形成。在这些区域产生了一部分人回流到城郊、乡村等自然环境良好、适宜休闲居住的地区的现象,这就是“逆城市化聚集模式”。与“以生活、工作、居住为主体的长期居留型聚集的城镇化”相反,我国现阶段的逆城市化以短期流动为特征,是以养生、养老、商务、会议、休闲、度假等消费活动为主,向非中心区、非大城市的旅游度假区、特色资源区、养老区、乡村卫星城区发展,这带动了旅游小镇和卫星城的发展,也形成了中国就地城镇化的重要创新方案和突破点。未来,随着我国收入的整体增长、消费趋势的变化以及健康老人人群的增长,这种趋势将更加明显。要充分利用逆城市化结构,把生产、工作和居住这种长期型的聚集和旅游、度假这种短期流动性的聚集结合起来。
二、新型城镇化创新八大模式在以上三种路径下,形成了八种引导新型城镇化的引擎模式。他们以产业方向或整合手段为主,实现产业聚集效应,带动产城一体化发展。第一,高新科技产业引导的新型城镇化:高新科技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范围很广,主要以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为主。信息产业分为信息技术和设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两种类型,发展速度非常快;生物医药产业是21世纪各国竞争的焦点,发展前景也十分乐观;新材料产业是最大的创新方向,在绿色建筑推广执行、环保治污工程上马,能源资源开发持续提升的推动下,发展机会极大。这一模式受限于知识、技术及人才的制约,一般适合于在知识与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实现大学研究机构及大型企业的聚集,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带动产城一体化发展。前几年的第一批高科技产业区,现在都已经向外扩张,逐渐发展成为城市区域,完全和城市融为一体,比如北京的中关村。第二,加工工业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基于中西部在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水资源、能源、材料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在运输条件、市场条件、经济条件等方面的改善,在产业布局调整中,中西部面临着新的产业发展机遇,加工工业将进一步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并由此形成产业聚集的新机会,带动中西部的城镇化;第三,产业链整合带动的新型城镇化:产业链整合与产业结构升级密切关联,围绕市场聚集、运输便利、能源节省、原材料获取方便、人才聚集、配套集约等六个方面,进行以产业链为主线的延伸与整合,可以实现产业区的聚集效应与延伸发展,并由此带动产城一体化发展;第四,批发市场带动的新型城镇化:批发市场与城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在一些小城镇,以本地特色产品为主的批发市场不但成为了当地的一个名片,也成为了当地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全国、各区域、各地区等不同层级、不同产品的批发市场,形成了多样化的市场聚集模式和聚集区效应,并进一步引导以生产为主的工业聚集以及以物流、金融、会展、旅游、文化等为主的服务业聚集,引导城市聚集效应;第五,物流产业引导的新型城镇化:物流产业与市场和交通是紧密结合的,物流产业本身就包括产品的运输、储存、配送、流通加工、客户服务等环节,具备聚集发展的空间布局和产业聚集效应,可以进一步整合商贸、餐饮、旅游、观光农业、金融、电子商务等产业,引导产业聚集与产城一体化发展;第六,综合商业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商业本身正在成为聚集人气、聚集消费的核心,原来销售商品的购物中心,正逐渐走向包括购物、休闲、文化、教育、体育、健康等城市服务功能一体化的商业综合开发,转化为城市休闲消费客厅、城市休闲聚集场所以及游乐、文化、养生的聚集场所,成为城市新区的引擎,带动城市化聚集效应;第七,大健康产业引导的新型城镇化: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以及人们对健康的注重,养生养老需求不断增加。以城市郊区、旅游景区、生态环境区、疗养区为依托,以养生养老为主要功能,整合了医疗康复、疗养、美容、休闲度假、教育等多种产业的养老养生基地,形成了逆城市化聚集,并带动区域城镇化和就地城镇化;第八,文化旅游产业引导的新型城镇化:旅游以人的搬运实现消费,以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休闲度假为功能,通过旅游吸引核,将人和消费搬运到旅游目的地,通过消费的释放,以其强大的引擎效应和综合带动效应,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形成引导区域经济发展和就地城镇化的基础。
第四篇:中国特色城镇化路径的探索
中国特色城镇化路径的探索—以产业带动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必须着力推进经济转型和实践创新
城镇化,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战略,堪称扩大内需、推动增长的强大内驱力。“十二五”期间,城镇人口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从2010年到2020年,中国将有约2亿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在经历了滞后城镇化和城镇化加速阶段后,中国城镇化进入到与重新工业化阶段相适应的城镇化基本实现阶段,新型城镇化的创新实践面临怎样的现实局面?
朱铁臻(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教授):关于城镇化,学界的认识并不完全统一。有人认为城镇化主要是发展大城市,还有人主张城镇化主要是发展中小城市和中小城镇。我觉得,城镇化要“大”“小”并举,相互结合,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有主有次,使之起到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
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国际间则表现为区域性的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在国家内则表现为以大城市、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城市带以及城市之间的区域性合作,表现为城市空间向区域空间转化的特征,传统的城市体系发生着不断变化。总体来看,城、镇、乡要统筹兼顾,从各地的发展实践来看,哪里的县域经济发展得好,哪里的城镇化步伐也就越快。这些年以来,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很快,关键是要考虑城镇化的质量,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一定要和农民增收致富,一定要和县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协调发展相配合、相适应。
搞好科学规划是推进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关键,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必须着力推进经济转型和实践创新,要以实践创新来提升内涵和质量。
肖金成(国家发改委国土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众所周知,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制度由来已久,直到现在还是没有消除,在某种程度上还被强化,而且有继续被强化的趋势。城乡统筹就是要消除二元结构,消除城乡分割的状况,实现城乡一体化。从总量来看,到203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或将超过10亿,这意味着农村人口将只有5亿多。进城的5亿农村人口中,如果有一半的人口退出宅基地、承包地,估计能退出一亿亩以上。所以,我觉得城市的建设用地应该够用,因为农村的土地使用是非常粗放的,不住人的农村住宅用地就可以转变为耕地。从这个角度上讲,城镇化只会导致耕地的增加,而不会导致耕地的减少。很多学者,不是从动态的长远角度去看,只看到城市郊区大量耕地被占用,却没有看到农村已经没人了,或者将近一半的人口已经离开了农村。未来20年,存在着双重占地的问题,进城的农民住在楼房里,占了城市的地,同时他在农村的地没有退出来,这就是一个双重占地。但未来总有一天,他会把农村的宅基地退出去,退出的宅基地可以恢复成耕地。县域经济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工业化是带动三化协调发展的龙头。在中国经济积极寻求增长方式转变的历史进程之中,县域经济作为中国城镇化发展和内需驱动的主角,如何在转型升级中实现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孙久文(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县域经济本身也是一种区域经济,这种区域经济可能是比较特殊的区域经济。从县域经济原有的性质来看,确实是一种农村经济、农业经济,早期的县域经济就是这样。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农村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县域的经济要素构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看,县域经济正从农村和农业的经济体向综合性的经济体转化。在一些县域的发展中,非农产业正在逐渐取代农业的主体地位,尤其是东部一些县,基本上都是以工业为
主体的产业结构,工业占到50%多一点,服务业大约占30%,剩下不到20%是农业。在这样的状况下,县域经济的主体性质已经发生变化了。
肖金成(国家发改委国土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县域经济是在一县范围内以农业为基础,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导,以城镇为中心,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的综合经济体系,既是国民经济体系的基础和关键环节,也是和中国将近60%的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系统。县域经济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综合来看,县域具有一个区域中心或小范围中心的战略地位,它和小城镇、农村的关联非常紧密。此外,县和中心城市的关联也非常紧密。根据一位德国经济学家的研究,县是中心城市下一级的二级城市,小城镇实际属于三级城市。所以说,一个区域的发展,如果构建了合理的体系,城市发展相对来说就是健康可持续的。否则,如果把中心城市搞得规模庞大,并与广大农村和一些偏远小城镇构成割裂,这样的体系设计就非常不合理,县域经济的产业发展必然会受到很大影响。现在我们常说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是从中心城市到若干小城镇的链条。如果城市体系构建不起来,产业链就很难形成,县域经济也就难以发展。
朱铁臻(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教授):中国地域广阔,各地条件千差万别,因此,县域经济发展不可能也不应该只是一个模式。改革开放初期,江苏、浙江两省的县域经济发展很快,当时,浙江的经济总量70%是靠县域经济。西部、东南沿海地区虽说也都很重视县域经济发展,但是发展模式、发展条件等却是大相径庭。由此而言,城镇化的推进与实践,必须高度注重模式创新、实践创新,不能照抄照搬、简单复制。
很多人一谈到县域经济,就认为是搞农业经济、农村经济。实际上,县域经济是内涵丰富的区域经济形态,不光是农村经济,尤其重要的是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与推进城市现代化结合起来,城乡融合、城乡统筹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突出特色。
陈耀(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研究员):“十二五”期间,国家肯定还是要积极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中央提出加强主体功能区的建设,就是把全国的国土空间划分成三大类型:城市和工业、农村和农业、生态空间。县域经济多属于农村和农业的范畴,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特别是农产品生产废除农业税以后,农业基本上不提供税收,相对而言,农业处于劣势地位,县级政府难以依靠发展农业来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所以,县域经济的突破不能仅靠发展农业,中国的百强县,或者说是比较富裕的县,绝大多数都是工业强县。壮大县域经济,提升县级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必须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产城融合:推动产业化与城镇化协同发展
在经历了滞后城镇化和城镇化加速阶段后,中国的城镇化进入到与重新工业化阶段相适应的城镇化基本实现阶段,城镇化发展的理念创新、实践创新如何全面推进?
周天勇(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教授):综观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县级市和大中城市明显不同,表现在三个方面:县级市的财政实力一般比较薄弱,难以有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县级政府经济运作的能力比大中城市弱一些;城镇规模通常比较小。华夏幸福基业的“产业新城”发展模式适应了这一层次的城镇化、工业化需求,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大问题。
城镇化过程中,一些体量较大的产业园区,也在从工业园区向新型城市转型。城镇化会遇到很多现实问题,比如“钱从哪儿来”、“人到哪儿去”,产城融合有效解决了这两个重大的现实问题。
肖金成(国家发改委国土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在开发区的投资运营建设过程中,先期投入至关重要。现在有的地方政府想做大、做强开发区的发展模式,往往把开发区的体量搞得很大,但由于财政资金薄弱以及自身经验欠缺,通常在招商引资、园区规划方面力所不逮。
我参观过华夏幸福基业投资、开发、运营的工业园区,他们的实践模式,有人称之为“产业新城”模式,有人称之为“产城融合”模式。我一直主张,投资体制也应改革创新,建议在各新区成立新区开发投资公司,省市县财政分别出资,作为相对独立的投资主体,负责基础设施的投融资业务。华夏幸福基业的实践,既为招商引资搭建了专业化的平台,同时也在根本上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企业被吸引来投资,把产业带来了,自然也就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也因此,“人往哪里去”的问题就解决了,城镇化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孙久文(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实现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双轮驱动、双向提升,这是产业新城的核心诉求。过去的10年,固安县财政收入增速年均40.7%,跃居廊坊市11个县市区首位。以河北固安县域经济发展为例,通过10年的产业新城建设,固安产业结构由钓具、滤芯、塑料等传统产业跃升为电子信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和汽车零部件产业,从农业县一跃而成京南产业高地。
坚持产业为魂,以项目建设引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不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各类配套的发展,不断改善新城环境、居住条件以及生活配套,让居住在这里的人安居乐业。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可以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城市化以及“人到哪里去”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好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大有前途。在中国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虽然普遍的共识是大中小城市并举,但是近年以来,国家重点发展的主要是大城市、特大城市,小城镇的发展和中小城市的发展颇受忽视。未来20年继续推进城镇化,可能还有至少4亿人要从农村进入城市。产城融合发展模式,正好顺应了城镇化发展的大潮。
产城融合,存在二产、三产融合的问题,产业之间首先要进行融合,然后才是产业区、商业区和居住区在空间上的深度融合。二产、三产的融合为我们描画了未来发展的模式:原先我们做一个产业区,就是盖厂房、搞工业,二三产融合之后,除了工业,还有很多土地可以用于从事第三产业。在产业的发展过程当中,加工制造业也会不断地第三产业化。
陈耀(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研究员):传统意义上的城镇化,主要是两个集中——产业集中、人口集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合理引导人口流向和产业转移,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产业和城市要融合发展,产业和城市要互动发展。城镇化、工业化要同步推进,就是说要产城融合,产业的发展和城市的支撑相互促进。
华夏幸福基业在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以及实现城镇化发展方面所进行的尝试具有如下两个特点:
一是本着“发现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的园区开发原则,整合全球资源,科学定位园区发展策略。通过产业规划、空间规划以及科学分析,为区域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发现区域价值。通过对生产、商务、生活、金融、产业促进、政策等的全方位研究,创造区域价值。通过强大的产业招商能力,品牌塑造能力以及客户服务能力,有效传递区域价值。
二是提出了产业新城、产城融合的概念。产业化是城镇化的依托,园区是产业发展的平台与载体。
园区面积通常比较大,园区已经在事实层面成为县域、城镇的一部分,承载着相当一部分的居住功能,也有一部分的社区管理功能,如果没有城镇化的发展来做支撑,产业发展、城市升级很难和谐统一。500余人的专业招商团队和横跨多个行业的企业客户数据库,对入园企业实行全程无忧的管家式服务。以固安为例,截至2011年底,园区累计签约入园企业266家,累计签约投资额347.24亿元。企业进来了就会产生就业,就会吸引人口集聚。随着人口和产业的兴起,相关城市的配套设施、市政建设,以及围绕城市居民和产业的整体配套就带动起来了。
产业新城是以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建设的区域开发模式,体现产业和城市协调发展、双向融合的理念,其形成路径是通过产业园区化—园区城市化—城市现代化—产城一体化,实现产业与城市的匹配和融合发展。产业新城模式既继承了传统园区的优点,又弥补了其不足。产业新城实施的理念是“以产带城,以城促产”,实现产城融合。推动经济发展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多功能的“生产、服务、消费”等“多点支撑”城市型经济转型。
产业新城,并不是“千城一面”,而是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魅力城市。打造城市引擎,塑造城市精神,让所有的城市都成为唯一。产业新城通过产业的集群效益,为城市经济提供发展动力。反过来,以新城出现的产业集聚模式,完善了支撑产业发展的各种配套体系,促进了产业的提升。利用产业新城,可以促进第三产业及区域的均衡发展,为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搭建新兴载体。
第五篇:日语学习者多样化背景下的日语教育
日语学习者多样化背景下的日语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企业更多的走出国门,走入国际的社会。因此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作为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合作伙伴,日语在我国企业家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借助经济交流的东风,民间交流也越来越多。故此在我国对日语的学习已经不是仅仅局限在商业人士中间,越来越呈现出低龄化、大众化、多样化,随着这些变化就要求对日语的教学做出改变使之能够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
1.当前我国的日语学习人士构成 我国与日本在1972年建交以来,随着1973我国的改革开放,中日经济交流的逐渐加强,与此同时在商业人士中间开始学习日语。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民间交流也不断加强在我国学习日语的人群不在仅仅局限于商业人士中间,渐渐的呈现出大众化、低龄化的趋势,各种专业人员对专业日语的学习增加。
2.我国当前的日语教学现状
我国将日语作为一种第二语言教学起步晚,严重不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这就导致当前我国在日语教学中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方面和分成次教学尤为突出。
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使得师生比例达到一种严重不相称的成度,如在安徽财经大学师生比例就达到了1:351。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网络资源不能够很好的利用、教室不足更加剧了这种情况,导致班级规模规模过大、课程设置单一,这种情况的出现又使得各种专业在一起上课,不能够针对性的使得各专业学生有明确目标的学习,影响教学质量。
课程设置单一,在学习一门语言的时候,每一种专业都有其众多的专业术语,由于课程设置单一,使得每一各种专业人员不能够学习到针对其本专业的日语术语。
在我国随着中日交流的增多,不同基础的日语学习者增加,但是在我国没有针对不同基础的学习者的教材,这就造成基础差的学习其不能够接受的词汇或者语法,或者基础好的学习其已经掌握的词汇、语法,导致学生精力的浪费。
3.对于我国日语教学的改革方向
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日语教学的发展,针对不同基础、不同目的的日语学习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得我国的日语教学能够满足不同人群对日语学习的要求,促使我国的小语种外语教育向前发展,我提出几点建议。
提高日语教师的地位:在我国没有完善的日语教师培训机制,为了确立日语教师的地位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有必要设定教员资格和系统地教员培养。无论什么样的国家,要想成为公立学校的教员,无论是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都必须要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作为日语教师取得教员资格证的国家只有欧洲的部分国家,如英国的诺挺加姆大学、比利时.荷兰语共同体教师资格单科大学、鲁邦大学、匈牙利的国力elte大学文学院等。拥有教师资格证才能使一个老师有资格从事教学工作,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日语教学的发展。在我国初、中级日语教学中大部分是兼职教师,没有或很少有专职教员,这就使得教学质量不高,因此有必要改变这种情况,增加专职教师的数量,提高教学质量。
分层次、分专业教学:由于日语学习者的构成不同,有归国华侨、在日有亲戚的、经常跑日本业务的等,因此他们有不同的基础、不同的需求,因此要根据学习者的知识结构不同,日语在运用中的不同来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设立初级班、普通班,用较慢的速度教授学生基本的日语词汇、语法以及在一些生活中的日常用语,以提高学生的基本交流能力为目标;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设立高级班、快班,用较快的速度教授学生一些比较高深的词汇、语法,提高学生的日语读写能力为目标。分专业教学,对于不同需求的学生采取分专业,有需求才用动力,学习日语的学生根据其所学专业的不同为了满足其本专业的需求学生的学习动力高,教师根据不同专业分配能够做到尽其才、用其能,这样能够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够更好的发挥老师的才能。
对课程进行改革,设置更多专业:学习者的基础不同,所学专业不同,因此学生对日语学习的要求也不同,现阶段在我国的课程设置单一,对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统一授课,这种一刀切的方式严重的影响到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需求,基础差的学生要学习基本的用语,基础好的学生要学习较为高深的用语,不同专业的学生要学习其本专业的专业词汇,这就要求对课程的设置不能够一刀切,根据学生的需求来灵活的设置课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能力评定:学生学习完成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成绩评价,参考在我国较为完善的英语成绩考核制度进行设立。语言类考试分为两大类,即说、读和写的能力,分为口语测试、听力测试、阅读能力测试和写作能力测试,根据每份试卷的效度、信度、难易度和区分度进行评价。进行分级考核,一份试卷区分多个等级的模式,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加测试获得比较权威的评价。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日两国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日语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一个高质量的日语教育对中日两国交流越来越重要,促进我国的日语教育工作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阶段,通过改革给多样化的日语学习者提供一个高质量的日语教育,提高我国的日语教育水平才能够更好的促进中日两国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