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稿:那些年的回忆
这是我第一次把那些年的回忆写下来,现在想想,感觉像刚发生过一样,这些记忆像石头一样,在阳光下,它们看起来那么晶莹剔透,散发着神秘而遥远的光芒。一旦拿起来,就会看到石头上斑斑破裂的痕迹,那么清晰,因为那段事里有个人我永远都忘不了,没有他,就没有我的今天。
贵成叔,是我老家的街坊,就住在我们就后面那条街,平日里在外面送货,忙忙碌碌的。
那个时候,我们处在90年代末兴起的中国第一批双向选择到自主择业的第一波学生,在经历了那个曲折的时代后,我的同学们纷纷在企业和单位谋到了职位,我拼爹拼不过,我家祖辈都是贫农出身,家里就有一个破自行车,还是我爹那年在公路外面的玉米地捡的。我开始出去找工作,我现在还记得我的第一个工作是在一个饭店端盘子,后来还跟哥哥去山上打石头,去市场上卖鱼,后来的后来我就记不太清了。
与贵成叔的相熟是在我23岁那年夏天,我和几个朋友因为合开的火锅店倒闭,欠了一屁股债,有天贵成叔找到我,说,小伙子,跟我一起做调味品吧。也许是在经历了不断地迷茫之后,感觉突然有了方向,然后我就开始了我的调味品生涯。
在一般人眼里,做茴香、桂皮、辣椒干这类生意的人,是没啥“花头”的,这能赚几个钱呢?当时我刚进入这个市场时,跟着贵成叔打杂,我们一起摆地摊,我们早上4点钟爬起床去厂家拿货,拿完货马上去就火车北站摆摊,一站就是一天,累了就直接坐在路边的台阶上,我会在身上带上一天的干粮-3个馒头和一瓶水,晚上收摊的时候已经10点了,然后骑着我那辆从二手市场买的三轮车回家,每天的日子就是这样,那个时候贵成叔已经50多岁了,身体一直不好,每天也是饥一顿饱一顿,后面的时候我就不让他再出来摆摊了,我每天依旧骑着我的三轮车去拿货,摆地摊。一年过去了,家里人开始反对我,那时在成都的市场上既没有专业生产调味品的企业,也没有专门经销调味品的经营户,这一行是个冷门。父亲说我不干正事,没出息,那个时候我已经打定主意,做这一行!不但要做,一定要做好!当时我的一些亲戚朋友都觉得不可思议,什么不能做?偏偏做这种“小儿科”的生意!可我就认准了。也许是贵成叔的坚持感染了我,我没有放弃,从99年起,到04年整整5年时间,全都扑在农产品市场从事茴香、桂皮、辣椒干之类的调味品经销上。5年后,我自己用我摆地摊的钱,后来成为一个市场经营户,开了一家调料铺子,那时我已到而立之年。
贵成叔也在我刚满27岁那年冬天去世了,胃癌晚期。贵成叔一辈子一个人,我操办了他的后事,送他入土的那天我哭得很厉害,我失去了这个世上最了解我的那个人。
我在经销手法上,有自己的原则。一般经销商为了贪图方便与省事,往往从二道贩子甚至三道贩子手里进货,有一点钱赚就行了。我是直接到产品的原产地,从农民手里直接进货,不但货色好价格还便宜,另外,其他的经销商能够做到的是有什么货就卖什么货,我可以应客户的要求,比方说将胡椒磨成粉做成小包装再供应给客户。还有,由于我经常接触一些在调味品生产企业从事过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人,就结交了很多这行中的掌门人,掌握了许多调味品的调配方法,可以帮助一些餐馆配制诸如做老鸭煲、骨头汤的调料。
2005年,我又开始了品牌运作,我终于有了我自己的品牌-鑫双利,我相信行行出状元这句话,行业不在大小,也不分冷热,只要你用心去做,善于开动脑筋,创造性地去做别人想不到、也不大做得好的事,你就会成功!做生意如果仅仅停留在别人做什么你也做什么的程度上,那是不会有多少出息的。
如今,故事都已远去,故事里的人也变成了我脑海里永远的传奇。
对我而言,我和贵成叔的那些年不仅是激励我现在一步一步继续走下去的动力,更多的是我对贵成叔无尽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