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群众文艺创作探讨论文(5篇材料)

时间:2019-11-29 14:44: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农村建设群众文艺创作探讨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农村建设群众文艺创作探讨论文》。

第一篇:新农村建设群众文艺创作探讨论文

一、新农村建设中群众文艺创作存在的弊端

(一)与时俱进的动能和张力缺少

当前,反映农村题材的文艺作品较多,但真正能反映新农村精神面貌的作品少,主要原因是群众文艺创作作品缺少与时俱进的动能和张力,没有很好的反映新农村建设的生活画面和时代主旋律;缺少肯定和弘扬精神价值的正能量,对农村基层群众的呼声还缺乏热切关注,只满足于捡拾一些农村生活碎片。不少作品迎合某些流行的趣味与西方对中国农村的想象、渲染贫困、苦难、保守等,其结果必定是作品灵魂的枯萎。

(二)文艺作品与农民需求有差距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文艺生活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单纯的兴趣爱好向广泛的求知、求乐、求美、求健等多元需求转变,从喜爱通俗文艺向高雅艺术转变,从被动性接受向聚集性参与转变,从普通群众文艺向特色群众文艺、品牌文艺转变,而各类群众文艺创作从内容到形式还跟不上农民群众的迫切需求。

(三)通俗化有余而审美内涵不足

新农村题材的文艺作品作为农民大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载体,虽然应尽量通俗化,突出趣味性和娱乐性,为农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可是,当前的新农村题材的文艺创作忽视了这一点,特别是一些通俗的文艺作品,仅止于“趣味性”的追求,不注意文艺的社会功能,甚至表现一些低俗的下流的东西,这些作品违背了群众文艺创作的真实性、典型性和趣味性的原则。

(四)体现农村生活题材的精品欠缺

虽然反应新农村题材的作品不少,但这些作品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一是质量不高,有的作品没有经过精心加工,随编随演,经不起推敲,缺少艺术性。二是影响力不大,有些作品创作仅因一时之需,空洞说教过多,与农村、农业、农民贴的不够紧,缺乏影响力。

二、新农村建设中群众文艺创作的创新问题

(一)群文作者的创新意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群众对文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群文作者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对于新鲜的事物有更好的接受能力与判断能力。只有走在信息的潮头,引领最新鲜的资讯,才能把更先进的文化传递给人民群众,才能更准确的把握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的需求,才能更好的实现其群文工作的目的。这就要求作者时刻把创新的意识贯穿于群文工作当中去。其次,群文创作属于社会文化和教育范畴,每位群文作者除了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健康的身心素质、良好的艺术修养、刻苦的学习精神,更要具备一定文艺创新能力。

(二)群文作品的创新思路

群文作品指人民群众在群文活动中创作的各种文学艺术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剧本、曲艺脚本、音乐作品(歌曲、器乐曲)、舞蹈、绘画、雕塑、工艺美术作品、摄影、书法、篆刻等等。这些群文作品又常常成为群文活动的文本。群文工作的创新必须以群文作品的创新为基础与前提1。群文作品要实现创新,需脚踏实地地深入生活,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与生活实践中汲取营养,选取题材,深入挖掘和拓宽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形式,大力强化创作理念、创作思维、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使文艺作品的主题更贴近时代、贴近人民群众的心声,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新的审美需求与文化需求。接受多方面的讯息与资料,运用创新的思路与手法,创造出新的文化作品,只有保证了群文作品的生命力,才能更好的体现出不断创新的价值。

三、如何更好地繁荣新农村建设中的群众文艺创作

(一)重视基层文化阵地建设

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的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各级党委政府应当进一步提升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的工作力度,可重点针对各个区、县、乡镇基层建立文化馆或是文化站,并为文化馆配备一些常用文化活动用品及器材设施,扩大文化活动开展内容及开展形式。另外,注意确保农村文化馆、农家书屋及社区文化室等基层文化真滴设施装备,若条件允许,可在农村小学、中学及农村企业等组织内建立文化阵地,通过建设基层文化阵地来确保农村各项文艺活动的高效进行。

(二)加强文艺队伍素质提升

首先是重视基层文艺组织机构人才水平提升,尽可能打造一支德才兼备、业务能力强、道德素质高的基层文艺团队。其次,要注重基层文艺活动领导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培养出能够带领群众开展群众文艺创作活动的“领头人”,调动群众文艺创作热情2。最后是政府及相关文化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文艺人才参加培训学习或外出学习,促使文艺队伍人员树立正确创作导向,形成为人民群众创作服务的思想,做到无愧时代、无愧人民。

(三)着重民间艺术资源整合民间文化艺术资源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关键构成,要想更好繁荣新农村建设中群众文艺创作就必须要重视民间艺术资源的整合。基层乡镇地区政府及文化部门应将群众文艺创作工作重点落实到民间艺术资源的发现、保护、传承及整合上,避免民间艺术资源丢失。确保民间艺术文化在不断传承得以延续和发展,在更好发展中得到传承,将其中的优质内容和内涵保留下来,并结合时代变化为其赋予新精神、新意义及新内涵。

(四)制定繁荣文艺联动机制

要想实现新农村建设中群众文艺创作更好繁荣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机制和组织来加强领导,为文艺活动的开展奠定制度基础。促进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必须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3。应当尽快构建繁荣文艺的联动机制,宣传管理部门应当主动承担自身职责,开展好协调工作,做好规划、调研等相关工作。应当强调基层文艺活动的组织开展,真正确保基层文艺活动的内容丰富、主题积极向上、形式多样化,保证基层文艺活动有经费、有人才,为中国梦的实现带来强大的精神助推力量。

总之,文化是保障一个民族良好发展的灵魂,是促使民众构建优质精神家园的基础。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正在逐渐加快,对此农村应进一步加强群众文艺创作,从题材、形式、管理等方面实现创新,创作出与新农村建设相符、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群众文艺作品,为新农村建设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彩鹏.对基层群众文艺创作工作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7(1):10.[2]朱珉慧.关于新常态下群众文艺创作繁荣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5(23):8.[3]李佳.对当前群众文艺创作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5,(05):8-9.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论文

新农村建设论文

2006年3月12日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历史背景

早在上世纪**年代,我国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时,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低,广大农民的温饱还难以保障,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解决农民的穿衣吃饭和粮食需求问题,建设新农村就是要维持农村和全社会的安定。正当几亿农民所关心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农村各项事业都获得了飞速进步,农民一直盼望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都成了现实。这个时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两个文明一齐抓。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而提出来的。上世纪**年代初,我国又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

一是基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重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任务艰巨,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不根治、不解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很难赢得主动、就容易出现波折。

二是基于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以上,财政收入达*.*万亿元,这对于建设新农村非常有利,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否则,尽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就会落空。

三是基于巩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是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而且是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挑战和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继续通过改革找出路、通过创新促发展,积极建立起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体制机制,使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是基于缓解农村发展的资源、市场、体制三大制约,缩小日渐拉大的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一个基本事实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明显提升,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土地、资金等要素大量向城市集中,耕地在过去*年中减少了*亿亩,人均下降到*.*亩,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而农村人口却没有减少多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扩大到*.**∶*;农村积累下来的种种矛盾,已经向国民经济发出了强烈的预警信号。因此,中央审时度势的提出,要下决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由局部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十五”发展期间以来,我区在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 :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大批的农民党员从单一的集体经营和纯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外出务工和经商,通常是春去冬归、四处奔忙,其经营活动一家一户,地点方式千差万别,原有的党员活动方式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形式,但不少村支部还继续沿用传统的活动方式,这无疑给党员管理带来了许多难度,致使党员集体活动难开展,时间难集中,人员难到齐,思想难沟通,“三会一课”难落实,党内生活制度基本上流于形式,使支部与党员之间出现了断层,党员管理教育难落实。四是报酬待遇偏低,后顾之忧严重。村干部报酬待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目前,该镇村干部报酬构成分两部分,每年国家转移支付解决1500元,另外镇上从其它渠道中以工作绩效人均补助500元,即每位村干部的年均报酬为2000元,可以看出,所得报酬与其劳动付出不成比例,出现倒挂现象,另一方面,村干部到龄退职后生活上没有任何补贴,政治上也没有任何待遇安排,思想顾虑严重。五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战斗堡垒作用不强。集体经济空虚,在某种程度上减弱了党组织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能力,严重影响了党组织在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相对不足,村干部仅凭党性、素质和威望干工作。目前,该镇12个村中没有一个村的集体收入超过万元,大部分村仅靠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来维持正常办公,开展工作。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论文

论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曾多次使用过类似提法,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更加全面的要求。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工业化有了一定发展基础之后都采取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战略。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现在已经跨入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因此,我国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性举措的实施正当其时。

中国一直以来都有农业、农村、农民所谓“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当前乃至以后我们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由于政策的偏向使城镇和乡村的发展差异使贫富悬殊差距扩大。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亦同时加剧了土地兼并问题,一些失去工作或土地的农民转化成流动人口到城镇谋生,从而将问题亦带到城镇。在恶性循环下,三农问题不断扩大成为全国性的社会现象。不失时机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是历史关节点上巩固改革发展成果、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首要任务。只有改革才能实现突破,中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的农业已经不适应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在经历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镇办企业,民工潮这些有成效的变革使得农村经济较以前发生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农村还为完全摆脱贫困,依然制约着中国的发展,中国要成为世界上经济大国必须解决好中国农村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

“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是美好乡村建设的第一要旨。安徽省要求,政策的制定、规划的编制、在哪里选点、怎样建设等重要事项,都必须充分听取农民意见,坚决反对违背农民意愿搞强迫命令。而安徽省的“美好乡村”建设统筹兼顾了“三农问题”,既维护了农村稳定,又促进了农业增长,还提高了农民收入。作为一名基层政府的工作人员,我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全程参与到建设“美好乡村”的队伍中。杂乱无章是中国农村建设普遍存在的一大弊病。安徽美好乡村建设引入“规划先行”的理念,从源头上试图改变村庄布局混乱的现状。自从建设“美好乡村”以来,镇党委政府及村两委看到了改变村貌的良机,镇党委政府积极行动,合理谋划,在借鉴了别处的先进经验和结合了乡村的实际后出台了一系列的建设改良措施。首先就村容村貌进行了美化。在新农村建设点设立了垃圾集中堆放区,并安排专人定时清理,杜绝了乱丢垃圾。另在每家的门前屋后进行绿化,并要求“在谁门前,谁管护”,这既美化了环境,更提升了全民参与感,受到了广大村民的欢迎。再在集镇新建了大型农贸市场,解决了多年来商户沿街占道买菜,流动性大、不稳定的问题。这样有利于交通管制也使农产品交易更加规范化。在各新农村内部建设方面,村委特地留出一块空地用于健身休闲,有建设器材,有篮球场,极大的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活动。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镇党委政府按照新塘村一直以来的农业资源优势大力扶持发展特色农业。在政策和资金上保证特色生态农业的发展,并成立了图业生态园。经过扶持和发展,图业生态园已经成为滁州市以及周边城市家喻户晓的休闲度假的好去处。相比较传统农业,生态农业的产值更大,覆盖面更广,由此带动了新塘村周边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消费提高了收入,使农民群众得到了更大的实惠。我镇的美好乡村建设把环境整治作为突破口,大力开展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垃圾污水处理、安全饮水、卫生改厕、村组道路硬化、河塘沟渠清淤等工作,彻底改变农村现状,让农村回归优美的环境。并且优先调整产业结构,增收创收,让农民与城市居民一样平等地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推进社会主义美好农村建设,事关农业和农村的长远发展,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任务,引领和带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建设美好农村。要明确重大的历史责任在肩,必须勇于承担,扎实推进美好农村建设,让老百姓满意,带给群众实惠,得到人民群众拥护。要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总之,美好农村建设事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决定着农村改革发展的成败,让美好中国从农村起航!

第四篇:新农村建设论文

新农村建设——挑战与机遇并存

——小议福鼎市新农村发展现状

摘要:在我国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那么建设怎么样的新农村、怎么样建设好新农村是我们大家必须思考的问题下面我就以我的家乡福鼎市为例,根据福鼎市新农村建设的状况,略谈一些改进措施。

关键字:新农村,福鼎市,发展概况,挑战,机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描绘的蓝图是美好的,但经过这么几年的新农村建设是否已经达到了了预期的效果呢?在下文中笔者将以福鼎市为例,依据福鼎市新农村建设的真实状况,并且结合自身体会,谈一谈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与“病因” 1.社会主义新农村简介

1.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个方面

①生产发展

②生活宽裕

③乡风文明

④村容整洁

⑤管理民主

1.2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定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1.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原则 ①一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必须坚持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实行以家庭经营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方针体制,③从实际出发,制定建设标准,合理利用现有设施,逐步改造提高。

④近远期相结合,以近期为主,提高近期建设规划的完整性和对远期发展的适应性。

⑤要坚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主要是三方面的力量,一方面是农民建设自己的家园,当然首先要动员农民,调用农民的积极性,依靠他们自己的劳动推进农村的建设。二是财政实力增强了,国家要给予农民支持和帮助。三是整个社会,特别是城市各个方面,城市的企业也好,城市的普通居民也好,如果有可能,也多动员他们力所能及地帮助农村发展作出一些贡献。⑥尊重农民意愿 1.4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 ①是农村生产力要得到发展 农民生活水平要得到提高 第三是农村基础设施改善 第四农村社会事业得到发展,第五基层的民主政治建设要推向前进。2.福鼎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果

2008年,福鼎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发展经济、促进增收为中心,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全市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效。

2.1福鼎市新农村建设采取的相关措施

①强化新农村建设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抓好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先行村,着力选择先进的试点村、先行村作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在全市加以推广学习。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严格按照全市新农村建设统一部署和安排,加强督查。对工作力度大、成效明显的乡镇、村及时通报表扬,对工作措施不力、成效落后的及时指出问题,提出积极建议,促成有效整改。

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完善和发展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一种有效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发展中取得的成效日益显著:福鼎市已建成市级专业协会21个,乡镇级产业专业协会36个,村级专业协会17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有9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在推进我市土地流转,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强农户、农业龙头企业和市场之间的联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福鼎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每年达90%以上。龙山桥、闸门处水质按功能区达标率达90%以上。近岸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45%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市区内河水质功能区达标率达60%以上。农村饮用水水质和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及处理率均应达到规划及产业化要求,并做到达标排放。认真完成节能减排两项约束性指标,到2011年,全市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要分别控制在1560吨和4399吨以内。切实解决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餐饮业油烟污染、机动车排气污染、建筑施工和道路交通扬尘污染等扰民问题。建立垃圾分类回收体系,逐步推广垃圾分类收集。2010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要达到7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要达到60%。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

农业部门加快农村能源结构调整步伐,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加大农村沼气建设投入,鼓励发展户用、中小型沼气工程,解决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问题。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住的村庄里的养猪产业已经合理布局,河岸边开始植树,提高绿化率,相关负责人确实采取了一些实际行动。

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福鼎市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先后投入巨资,建设文化中心、休闲广、敬老院、自来水工程、冲水公厕、绿化带、护城河和古迹修缮等,并完善办学条件

累计完成总投资173万元,高、低压线路改造18.6千米,门楣线改造65.3千米,增加配电变压器容量410千伏安,更换表箱6112只,增设路灯56盏,受益农民6528户,22848人。

这点,我深有所感,我所在村完善了村间主干道建设、改造冲水式卫生公厕四座、改建旧厕两座。电话装机120多部。改造自来水管道1300余米、新建排水沟930多米。路管网等基础设施的全面改造,相关负责人确实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2福鼎市政府对于新农村的理解

①发展新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和关键是要千方百计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我市紧紧围绕福鼎的茶叶、槟榔芋、蘑菇、四季柚、黄桅子、杨梅、生猪、紫菜、毛竹等骨干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采用不同的模式组建了不同规模和范围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极大地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的形成。

我市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种养业结构调整,千方百计做大做强农产品产业,坚持不懈地抓好工业经济发展,全力以赴地发展现代服务业,认真编制好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扎实抓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②投入机制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资金的投入,主要表现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上,其中,又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来,在省和福鼎市关心支持下,“十村示范、百村整改”活动按照调查摸底、制定发展规划、起步实施、加快发展和巩固提高五个具体工作步骤进行。重要任务是根据发展规划,将“生产发展”(经济建设项目)、“生活宽裕”(增收帮扶项目)、“乡风文明”(社会服务项目)、“村容整治”(基础设施项目)、“管理民主”(基层组织建设项目)分门别类、逐步推进,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我市小组成立健全创新工作机制,并以财力、金融等各方面加强支持力度。

③加快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努力保持农村和谐稳定。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有符合时代要求的新风尚、新观念、新思想。民主政治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推进以村民自治和村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因此我市在村级组织中实施“三项制度建设”,即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通过制度建设达到巩固村级政权、壮大集体经济。

④ 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顺应这一趋势,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也将进行合理调整,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成为可能。

⑤ 培育造就新型农民,必须大力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的素质和精神面貌是关键因素。我们更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进一步提升福鼎市精神文明建设层次。我们分解细化“八荣八耻”为福鼎人看得见、摸得着、便实践的“十八荣十八耻”,教育引导村民形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的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优良氛围,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新事新办,崇尚科学、反对迷信。要引导农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用勤劳的双手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以此推动新农村建设。3,福鼎市新农村建设的不足

3.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规划尚未出台

规划是“龙头”,我们往往对城市的规划比较重视,而对农村发展的规划重视不够,必须着眼于城乡一体发展,进一步加强农村发展规划,按照“二十字”五句话的要求来探索细化。目前村镇建设规划不健全,无序建设、资源浪费特别是土地资源浪费很严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规划不健全,包括农村交通、农村卫生、农民社会保险等等,尚没有明确的目标、任务以及中长期发展纲要。其他诸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农业工业化发展规划、小城镇开发与保护并重 3.2建设现代农业还存资源制约问题

福鼎市各乡镇的产业状态、自然地貌等资源情况各有不同,从而对新农村建

设产生了制约。有些村庄没有什么特色产业、特色农作物,依然依靠传统的农业耕种为主要收入,经济效益普遍偏低。有些地方没有相适应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只能提供效益较低的初级农产品,深度加工附加值不高。生态农业建设步伐缓慢,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快,农业生产布局不优,区域特色不够明显。3.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近年来,我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提高,但从我市现实的农业生产条件看,农业基础设施仍较落后,虽然我市一再加大农业基建投资,但农业基建投资占我市基建投资的比重并没有提高,与现代化农业的建设标准和要求相差甚远,我市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如抗台风的水库建设就需再建350多座。

3.4村镇建设杂乱无章,人居环境条件恶劣

我市部分地区乡镇基本没有进行科学的建设规划,农户住宅位置沿袭历史,随处而建,比较凌乱。同时农户基本没有环保意识,农村生活污物(包括垃圾、肥料)等乱放,整个村巷卫生很差,秩序很乱,脏乱差问题亟需整治。3.5农村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滞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

3.6福鼎市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季节性迁移和流动很难满足福鼎市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甚至近些年来农村劳动力永久迁移数量的不断增加,愈来愈影响福鼎新农村建设3.7“不良文化”在农村还有一定的市场。在调查中发现,垃圾文化向农村渗透现象日益突出,一些乡村黄、赌、毒等有所抬头,神汉、巫婆、看相、算命、看风水等封建迷信活动不时出

4.福鼎市解决新农村建设不足的措施

①尽快研究制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规划,以及各项分支规划,在此基础上,各地区也要加紧研究制定具体规划,统筹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②优化人居环境。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整治农村集镇“四乱”(车辆乱停、摊点乱设、垃圾乱倒、污水乱泼)行为,开展“三清”(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推动一池六改(沼气池、改水、改厕、改圈、改灶、改院、改浴),完善生活垃圾、污水排放和无害化处理设施,保持庭院清洁卫生,街巷整洁干净,改善人居环境。推行农业生产资料和日用消费品连锁店,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改善农村饮水条件,推广无塔式供水,采取打手压井、建小型自来水厂等形式,实现群众饮水安全卫生;加快镇村绿化,发展“三小”(小花园、小果园、小竹园),美化环境。推广科学养殖模式,实行住宅与圈舍分离。同时,有条件的镇村充分利用水面、山坡、荒地,结合资源开发,建设观光农业或农民公园。③培育新型农民。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加大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增效工程实施力度,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农民技能培训,建设“农民科技书屋”、“科技橱窗”丰富农民科技文化生活。结合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阳光工程”、“双培双带工程”等,大力培训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开展全民创业行动④福鼎前岐四季柚是全国主产区,四季柚产业发展关系全市数万农民,关系福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也影响着福鼎特色经济的发展。目前,福鼎的四季柚深度开发刚刚起步,面临的困难很多,建议给予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5加快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提供农村基础设施保障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农村生活环境质量来吸引外出的年轻劳动力、技能型劳动力回乡就业和创业,建立健全促进高素质劳动力从事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由于劳动力在农村内部的转移就业一般缺乏资金支持,因此可考虑通过财政贴息、免息贷款方式以及税收优惠和税收减免等财税政策来予以扶持。此外,应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对农村劳动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素质。5.总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缜密思索按照科学发展观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总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历史性选择,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抓住了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根本。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方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容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为广大农民群众谋福祉。

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是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分割开来,更不是要把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对立起来,而是要使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把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解决“三农”问题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切实贯彻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发挥好工业和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国家应赋予县级政府更多的经济、行政管理权限,壮大县域经济。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县域社会总产值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50%以上。我国需要向城镇转移的农村人口数量巨大,他们不可能全部进入大中城市,其中相当一部分人要在县及县以下城镇生活和就业。因此,在鼓励农民跨地区流动、进城就业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不断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在各级政府中,县级政府对推进新农村建设负有最直接的责任,应探索赋予县级政府更多的经济、行政管理权限。

新农村建设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一个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我们应抓住这一机遇,灵活的应对挑战。新农村建设不是为了宣扬政绩,而是要切切实实地为农民服务。同时,培养一批专业的规划人员也很关键,要更好的发挥规划这一“龙头”作用。

1.《新农村规划、整治与管理》,骆中钊、戎安、骆伟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年1月

[1] 肖建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力资源思考[J].经济师 2011年01期

 [2] 李明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坚持的几项原则[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06年06期

 [3] 张汉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探讨[J].决策探索 2006年09期

 [4] 王文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设想[J].河南农业 2006年10期       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重道远[J].金融博览 2006年04期

[6] 扎扎实实推进新农村建设[J].政策 2006年03期

[7] 何小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求特征[J].当代广西 2006年12期

[8] 司春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理论学习2006年11期

[9] 金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须走科学发展之路[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11期

[1]帅传敏.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模式与效率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德宏州人民政府,德宏州史志办公室主办编.德宏年鉴[K],2009:115-127 [10] 谭少容;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底啥模样?[J].建设科技 2006年06期

第五篇:关于群众文艺创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群众文艺创作的几点思考

[摘 要] 本文梳理了群众文艺创作的基本情况,并从构建文化馆为主体的群众文艺创作人才队伍、群众文艺创作应坚持为人民创作的导向、群众文艺创作应高度树立精品意识、自觉遵循群众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规律、群众文艺创作应传承民族性及时代性的特征和建立健全科学的群众文艺创作机制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当前做好群众文艺创作的要素。

[关键词]基层文化馆;群众文艺创作;创作导向;民族性

对于基层文化馆来说,群众文艺创作是一项传统性、常规性的日常工作,它体现了文化馆的具体功能和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进一步做好基层群众文艺创作,已经成为一个焦点和难点问题,也成为群众文艺创作成效的根本标准。

群众文艺创作虽然不能够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是却能够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能给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随着当下大众传媒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日益增大,人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这种变化看似简单,却已悄悄的改变了创作者的思维。从艺术服务于群众这个角度上说,等于是给所有艺术创作者提供了新的课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好基层群众文艺创作,下面我简单谈谈个人对群众文艺创作的几点思考。

一、构建以基层文化馆为主体的群众文艺创作人才队伍

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首先必须要建力一批热衷于文艺创作的人才队伍。要把文艺创作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努力建立一批有影响的各领域文艺创作领军人物。这是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中所提及的重要讲话精神。

做好群众文艺创作工作,要以各地基层文化馆为主,组织构建完整的文艺创作人才网络,针对群众文艺创作的实际情况,使各县(市、区)、社区、街道、学校等的文艺创作骨干踊跃加入到我们的文艺创作队伍中来,让这股力量成?槲囊沾醋鞯囊惶跖Υ?。

与此同时,文化馆应发挥其主要功能作用,必须每年坚持举办各艺术门类的创作培训班,聘请省级乃至国家级的艺术创作专家进行授课,给广大群众文艺创作爱好者提供不断的学习和充电机会。组织创作人员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对作品进行讨论修改,促使广大业余创作人员凝聚在一起,关心创作、热爱创作,突破单兵作战的局面,形成互帮互助集团作战的风格,并组织创作人员不定期的外出观摩各种演出,参加各类创作培训班。通过举办文艺创作培训学习班,使热衷于文艺创的作者们拓展创作思路,提高文艺创作的水平,更有效培养出一支能力强、德才兼备的群众文艺创作人才队伍,同时还可以不断增加新鲜血液,不断充实和壮大群众文艺创作的队伍。

二、群众文艺创作应坚持为人民而创作的导向

总书记在2015年5月14日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说:“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的。”

围绕弘扬社会主义新时期改革创新的主旋律,贯彻执行党的文艺方针,热情歌颂新时代的辉煌成就和精神风貌,歌颂改革开放中不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应该是新时期群众文艺创作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抒情怀,扎根生活,立足基层,是我们每位群众文艺创作者的工作导向。

为此,我们文化馆的创作人员要提高主流意识,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三贴近”原则,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同时,还要提高区域意识,在工作对象和范围及提高自身创作水平的同时,才能做好培训和辅导工作。

三、基础群众文艺创作应高度树立精品意识

文艺精品是一个国家和时代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可以带动文艺事业的全面繁荣,一个艺术精品所表现出来的深刻思想内涵和美好信念,能够唤起人们在情感上的共鸣,它所表现的美好蕴有其独特的不可取代的信念。首先,文艺精品具有彻底的人民性。我们的文艺是社会主义的文艺,是为人民服务和社会服务的,因此,它必须给人民以深刻的哲理启迪和精神指导,必须给人民追求正义和光明的事业以巨大鼓舞和激励。其次,文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文艺是用审美手段反映历史和现实的,在文艺创作上要极力追求完善,实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可读性集于一体。树立群众文化精品意识和塑造品牌形象,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服务。

群众文艺作品的内容、表现的技巧、方法及其对社会生活本质的揭示,要跟上社会实践和时代发展的潮流,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紧扣时代脉搏,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才能产生广泛而又强烈的轰动效应,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这要求文化主管部门,特别是基层文化馆,应坚持对群众文艺创作的科学发展进行正确指导,并力求使创作意识在主体意识统领下能够得到提高。号召并组织文化艺术创作者深入基层,扎根生活,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中吸取养分,借鉴古今中外各种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手法,创作出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群众喜闻乐见、而且有深刻思想内涵的文艺作品。

四、自觉遵循群众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规律

要大力推进群众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就必须自觉遵循文艺创作生产规律。那么,对于如何做好群众文艺精品创作,推动基层群众文艺创作繁荣发展。第一,文艺精品是城市文化的重要标示。我们倡导的文艺精品必须是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正如前些年所创作的音乐作品《走向复兴》、《为了谁》《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共圆中国梦》等等,既体现了主旋律,又广为传播。这就是体现时代风貌的文艺精品;再有,文艺精品折射出一座城市及乡村的人文精神;第二,文艺精品创作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深刻变革、奋发有为的伟大时代。那么,我们要正确处理好时代与文艺文艺精品创作的关系,准确把握解决好时代课题,抓住关键的历史节点和重大题材。第三,文艺精品创作要遵循艺术规律。坚持“三贴近”,要为了人民,要坚持创新创造,要厚积薄发。第四,群众文艺精品创作要传递正能量,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聚焦中国梦的主题。第五,文艺精品创作要真抓实干。因此,要建立健全文艺精品创作的保障机制,加强对文艺精品创作的组织策划,建设一支优秀的群众文艺创作队伍。

五、群众文艺创作应传承民族性及时代性的特征

总书记还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还提出:“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对群众文艺创作而言,民族性、时代性是文化传统的根本特征,离开了民族性、时代性的群众文艺创作是没有生命力的。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的灿烂文化,我们中华文化从文学艺术到生活习俗,都有其独特方式,有自己的民族精神,这就是我们最本质的东西,是我们的财富。作为艺术创作,必然体现当时社会的时代精神和审美理想,同时要经得起时代的、社会的检验。

首先,群众文艺创作要将民族性作为必须坚持的第一要素,只有建立在民族性之上的群众文艺创作才是有生命力的作品。当然,在坚持了民族性基础之上,我们还应该发展个性,让即使是同一艺术流派中的不同艺术家,均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绝不雷同。其次,群众文艺创作还应该被赋予时代性,时代性是吸引人们关注的主要因素,也可以说,时代性的作品的个性风格,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作者自身的探索与修养,需要长期的研究与积淀,才能够更准确地把握艺术的标准与方向。

六、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群众文艺创作机制

在尊重艺术规律和符合群众文化工作规律的前提下,要完善群众文艺创作的工作机制、工作流程,提出人才培训、创作辅导、作品选拔、作品上送、作品奖励等一系列措施,从而使业余文艺创作工作做到有抓手、有体裁有平台、有亮点,一批有地方特色的作品涌现出来,一批优秀的创作人才脱颖而出。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重点作者、重点专家向创作导师发展,扶持年轻作者,带动业余作者的梯队人才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和知名文艺创作人员参与文艺创作的队伍,通过名家创作、名家传艺的方式,深入打造文艺精品,培育后备艺术创作人才。从政策上、制度上建立健全科学的、合理的创作机制,是繁荣和发展群众文艺创作的保障。在创作管理上,应在提高创作效率、促进创作繁荣以及解决创作中的实际问题的同时,也要在时间保证、经费支持、活跃创作气氛等方面实行有效的管理措施,促进各专业创作之间的合作与学习交流氛围的形成。

结语

综上所述,群众文艺创作要做好,决不能浮在面上、飘在空中,说大话、说套话,而必须吃苦耐劳、真抓实干、落实措施,才能出成果见实效。因此,文化馆应组织群众文艺创作者切实深入基层,扎到社会生活的深水区,才能真正有所?w会、有所创新。创新,就像一把双刃剑,撬动和助推着群众文艺创作前进的同时,也有可能对固定形成的艺术创作规律进行挑战。接受挑战,就等于挑战昔日的自己,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进步。相应来说,各级文化馆也应制订明确的、操作性较强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和奖惩制度,这样才能导入“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推动群众文艺创作工作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5年10月14 日;

〔2〕李雪来.浅谈断形给下的群众文艺创作[J].青年文学家,2006(5);

〔3〕廖嫦.浅谈群众文艺创作的繁荣和发展[J].艺术百家,2010(2)。

作者简介:范艺珊(1966年--),女,大专,群众文化馆员。研究方向:小戏小品创作及音乐创作。代表作:创作大型瑶族舞蹈诗《瑶山五彩路》获广东省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创作和表演小品《哑巴打电话》获广东省群众戏曲花会比赛银奖;创作歌曲《家乡是一首歌》获广东省群众文艺作品评选一等奖;表演小品《一盆洗脚水》获广东省第五届群众戏剧曲艺花会金奖等。2016年被广东省文化厅聘任为(2016至2018年广东省业余作曲家。现任清远市文化馆活动部部长。

下载新农村建设群众文艺创作探讨论文(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农村建设群众文艺创作探讨论文(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

    文 章来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文城口县明通镇兽医站罗小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近年来,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

    新农村建设问题论文

    新农村建设问题 内容提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

    论文-推进新农村建设

    浅论在城镇化的同时如何推进新农村建设作者:学号:指导老师:【摘要】:本文主要从促进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角度阐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对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带领群众奔小康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带领群众奔小康”的调查今年暑假参加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的主题是关于农村贯彻新政策问题。在这短几天里,我受益匪浅。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待......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识及措施 摘 要:城市的发展影响和带动着周边村镇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浅谈威宁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摘 要:城市的发展影响和带动着周边村镇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新农村建设论文(5篇模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总体上经济发展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中央作出的又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