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院重点学科建设研究论文
摘要:重点学科即医院创立的主要构成部分,对医院发展具备推动力量。加强医院重点学科建设,也是提升医院重点能力,推动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发展的根本。增强人员队伍建设,学科领军人是重点学科行列的威望与精神,重点学科团队需要团队团体的中坚骨干,重视学科队伍的培养,鼓励科学研究的成长,科研管理制度规范化,增加科技经费支持力度,抓准研究方向,搭建科研平台建立,扩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增强重点学科的整体能力,培育品质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培育开拓进取的学术型人员。重点学科建设是持久而艰苦的使命,一定遵循学科的发展规律实行。遵循学科的成长转化,连续输入新鲜血液引进人才,增强多学科学术交流,推动医院发展。
关键词:医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重点学科即医院创立的主要构成部分,对医院发展具备推动力量[1]。加强医院重点学科建设,也是提升医院重点能力,推动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发展的根本。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坚持遵循“科技兴院”的主旨,萦绕学科特点,造就学术梯队建设,努力促进医院学科上水平[2]。
1增强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医院发展的后劲即增强重点学科的整体能力,培育品质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培育具有开拓进取心灵的学科中坚人才,建造规模适宜的学科人员队伍建设,设立完整规范的学科发展方向,聚集集体的智慧打造高品质的亮点学科[3]。
2增强人员队伍建设,推动重点学科发展
人员队伍建设是重点学科发展的劲头。学科建设,人才是关键。医院发挥多种办法,主动吸收具有专长的高水平人员,及时补充各学科急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注重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养,充实加强不同人才的进取、自觉、团队联合和凝集性,有力发掘人才潜力,全部实现人才体系,增进医院的学科进步[4]。
2.1学科领军人是重点学科行列的威望与精神学科领军人即学科带头人是学科的一面旗帜,在临床工作中业务熟练,学术理论踏实,思维敏捷,具有革新认识,为人谦虚,心胸豁达,具有集体合作精神和组织经营才干。
2.2重点学科团队需要团体的中坚骨干一个学术团队,不但要拥有领军人物即学科带头人,而且还应有一定水准的精良的中坚骨干。没有中坚骨干,就不会精炼成为优秀的学科目标,很难呈现水准高的立异新颖的科研成果。所以,学科的中青年中坚力量是学科建设的生力军,是后劲。
2.3重视学科队伍的培养学科发展,人才是关键。医院每年年初制订中青年出众拔尖人才培养选拔,选拔条件即年龄35周岁以下,具有明确的科研思维,英语四级及以上,已独立承担科研课题,并形成科研成果,在团队中乐于奉献,团结、配合。医院努力支持他们进修学习,针对某个学术点投稿论文,积极参加学术会议交流,开阔眼界,明晰学科发展前沿,提升本专业学术地位[5]。
3鼓励医院科学研究的成长
重点学科建设是繁杂的体系,医院发展医疗是基本,科学研究是推动力。重视科研,找准研究立题目标,搭建研究平台,形成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利用学科建设主攻思索研究方向,结合医院肝胆特色,保持科研与临床密切融合的方式,加强科技资金投入,踏实进行科研攻关,鼓励科技发明创新,科研立题项目档次、科技经费数额、科技成果水平明显提升,增强了整个科研水平的提高。
3.1科研管理制度规范化医院主动深层次地完善科研管理体制,设立一整套科技工作管理与嘉奖办法,拟定科研管理文件,保证科研管理工作有序实施,在实际工作中采取公布、公正、公允的办法,接连采取嘉奖办法,调动科技人员的热情。建立重点学科扶植小组,聘任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为参谋,成立学术委员会,有利确保重点学科建设持久良性成长。
3.2增加科技经费支持力度丰富的科技经费是科研工作顺利实施和学科设立的基本,医院每年度积极组织科研课题申报,医院给予等额匹配经费,有力地确保每项科研工作及时高效实施,确保学科建设强健持久开展。
4抓准研究方向,确立研究目标
综合性医院的发展,学科进步方能吸引人才。医院推出“创建优势学科,形成突出学术行列”的方向,发展成为具有自身特色的国内先进行列的重点学科,不止须要提升医疗和科研实力,而且须要高水准的研究队伍。针对这样一支研究队伍,也须要确立发展目标,成为能矗立在国内外学科建设前列,熟识和把握所涉及学科最新科研成果,拥有引领学科成长方向并拥有能担当一线水准基础与临床科研的实力。经过创建,医院出现具备临床和科研实力的学术队列,延续提高我院的医疗、科研水平。
4.1学科建设促进研究生培养综合性医院具备研究生带教,科研,临床任务,尽量运用学科发展的有利形势,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
4.2加强各学科间联络,开拓研究生眼界将研究生教育放置于综合医院学科中,可以让研究生有时机亲身体验相关联医学范畴的位于前列的学问与发展情况,开拓研究生们的眼界。增强各学科之间的关联和学问的宣传。医院设立基础实验室、临床药理基地等研究部门,形成从基本到临床的合规的研究单元,并对全院立项的基础性研究课题予以研讨。医院设立的人工细胞研究中心是研究生进行科研实施和科研课题钻研的场地,不同学科的研究生在研究中心研究学习互相传播知识,增强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结合。
5搭建科研平台建立
医院贯彻“科技兴院”的主旨,硬件设施不断加强,设立实验中心、核心技术实验室、肝胆疾病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药物临床研究基地;增强科研设备设置,拥有PCR分析仪、流式细胞仪等设备。积极引进人才,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热情,每个重点学科设立研究人员,辅助学科带头人促进科技事业发展,增强学科的繁荣;科研平台的设立,创造优质的科技境况,保证科研课题顺利开展实施,良性加快重点学科进程。
6扩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学术实力
学科建设进程,应及时增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快学科带头人及学科中坚力量培植,鼓励和支持各学科有的放矢的外出进修学习、参与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培训,医院及时组织各重点学科专家学者及学术中坚人员进行专题学术讲座,聘请全市、全国及国外知名专家来院学术指教,为学科进一步建设出谋献策。激励科室医师积极投稿参加国内和国际学术交流。总而言之,重点学科建设势必是持久而艰苦的使命,一定遵照学科的发展规律实行。遵循学科的成长转化,连续输入新鲜血液引进人才,增强多学科学术交流,推动医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本臣,张骞,刘建平,等.强化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药物,2014,6(28):130-131.
[2]韦萍,周本立.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J].现代医院,2014,14(6):129-130.[3]李青雅,程凯,姚建平,等.队伍建设是提高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7):138-139.[4]潘利民,滕金亮,王宽垒,等.加强人才培养工作对我院重点学科建设的影响及成效[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7):147-152.[5]周昕.医院人才梯队统计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现代医院管理,2016,14(1):57-59.
第二篇: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开展创建重点学科建设,选拔医疗管理、技术服务和科技优势明显的先进科室,在十一五期间,能使其总体临床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或省内领先水平。
建 设 目 标
重点学科将形成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设备完善,以诊治疑难病为重点,具有相当规模的标志性管理现代医学专科。具备较强的解决本学科疑难、复杂、危重病症能力;具有对本学科关键技术、方法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能力;具有研究开发通用医学适宜技术的能力,并能加以优化和推广应用;具有较强的开展国内外技术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科室建设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
建 设 内 容
一、诊疗技术开发和成果应用。根据重点学科的建设方向,选准重点诊疗病种及优化方案,积极参与国内外医疗市场竞争,加强国内外临床合作和交流,引进和推广应用新技术,研究开发通用的临床适宜新技术。
二、学科人才建设。积极培养或引进与重点学科建设相适应的学科带头人或技术骨干,建设更趋合理的学科队伍,并为省内外培养相关的高层次的专业人才。
三、建立良好的内部运行管理机制,营造科学技术发展的氛围,成为出成果、出人才的摇篮。
实 施 与 管 理
根据重点学科要达到的建设目标和要求对实施目标进行管理和定期考核。各临床科主任负责重点学科的日常管理。
医院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对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提出明确建设目标和考核内容,学科建设工作办公室对项目建设科室实行过程和目标管理,定期对相关内容进行考核,并将执行情况通报全院。对未按规定的要求和进度完成建设的项目科室提出整改,并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撤消建设计划。对完成建设目标,通过考核和验收、成效显著者,作为滚动支持的依据。重点学科实行滚动管理,优留劣汰,三年为一周期,进行评估考核,重新认定。
配 套 措 施
被评为省卫生厅中医药局重点学科,医院每年则给予同比例的配套支持。被列为医院重点学科建设计划的科室,医院每年将给予一定额度的经费资助,且设备投入优先考虑。
第三篇:医院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重点学科建设是增强医院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医院医疗、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各级重点学科建设,规范重点学科管理,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重点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优化资源配置,巩固和发展学科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推动学科快速发展,促进医院医疗、教学、科研水平提高。
第三条 重点学科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形成梯队合理的学术队伍,具备一定优势和配套合理的实验室条件,具有承担、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和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能力,并在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逐步成为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开放型医疗、教学和科研基地。
第四条 重点学科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学科和院级重点学科。
医院根据中长期发展目标制定重点学科建设规划,有计划、合理地培养一批院级重点学科,争取通过3~6年的规范建设,建成更多的校级、省级重点学科,并力争使部分省级重点学科达到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的标准。
第二章 申报和评审
第五条 重点学科申报和评审每3年开展1次,以二级或三级学科为申报单位,原则上从硕士生培养点或联合培养点中择优选择。
医院鼓励相关学科(科室)交叉联合,共同申报。第六条 院级重点学科的申报条件:
(一)有2个以上稳定的科研方向,有较明显的学科优势和特色;
(二)学科带头人在该学科领域中有一定声望,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硕士生导师资格,年龄一般在52岁以下;
(三)学术队伍的学历、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一般要求有2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和3~5名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高学历的学术骨干比例较高;
(四)长期承担本科生课程教学,已培养过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得到社会好评;
(五)目前至少承担2项厅局级以上科研课题,科研经费5万元以上;近3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不少于10篇,曾经出版专著,或获厅局级以上科技成果奖。
第七条 校级重点学科的申报条件,按照学校有关文件要求执行。
第八条 省级重点学科的申报条件:
(一)已被确认为院级或校级重点学科且经过至少3年以上 重点建设;
(二)有3个以上稳定的科研方向,并形成了明显的学科优势和特色。
(三)学科带头人在该学科领域中有较高声望,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硕士生或博士生导师资格,年龄一般在55岁以下;
(四)学术队伍的学历、年龄和技术职务结构合理,一般要求有3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其中至少1名在50岁以下)和6名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其中至少1名在45岁以下),高学历学术骨干比例较高。
(五)长期承担本科生课程教学,已培养2届以上硕士生或博士生,毕业生得到社会好评,近3年来获得过省级以上教学(教材)成果奖;
(六)目前承担至少2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科研经费10万元以上;近3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不少于15篇,曾经出版主编专著和获厅局级以上科技成果奖。
第九条 凡符合本办法第六条的学科,均可向医院提出申报院级重点学科,医院组织专家评审后予以确认;凡符合本办法第八条的学科,均可向医院提出申报省级重点学科。校级和省级重点学科的推荐工作,由医院根据重点发展方向、学科水平与贡献进行初审后择优向上级部门推荐。
第三章 管理组织
第十条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是重点学科建设的管理组织。
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重点学科建设工作,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总体部署和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科学制定学科建设计划和管理措施并组织实施,检查监督各重点学科的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学科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十一条 各重点学科须成立由学科带头人任组长的学科建设小组,负责本学科建设的日常工作,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
各学科学术带头人原则上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硕士生导师资格,德才兼备,作风正派,治学严谨,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学术造诣在本学科领域有一定影响。
第四章 运行管理
第十二条 重点学科建设实行目标管理,鼓励竞争,优胜劣汰,滚动建设。
各重点学科要有明确的建设目标,科学制定每阶段目标和周期建设总体目标,并根据评价体系进行自我考评。
第十三条 被确认重点学科的,须填写《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点学科建设目标书》,明确学科总体学术水平发展目标,列出逐年建设目标和量化指标。
第十四条 重点学科实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学科带头人拥有学科内部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把握学科发展方向,确定 主攻目标,带领全体成员走在学科发展的前沿,力争在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取得标志性成果;注意选拔和培养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形成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第五章 目标管理 第十五条 医院根据重点学科等级和医院发展要求,分别向各重点学科提出周期目标和目标。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培养一批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提高科研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促进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形成特色诊疗项目和特色专科。
第十六条 院级重点学科除完成医疗、教学任务外,还应完成以下具体目标:
(一)每2年至少申报并获批厅级以上课题1项,或获得厅局级以上科技奖1项;
(二)每年至少在核心期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3篇以上;
(三)每2年至少举办省级以上学术活动1次;
(四)每2年至少获得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奖1项。第十七条 校级重点学科除完成医疗、教学任务外,还应完成以下具体目标:
(一)每2年至少申报并获批厅级以上课题1项,或获得厅局级以上科技奖1项;
(二)每年至少在核心期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3篇以上;
(三)每年至少举办省级以上学术活动1次;
(四)每2年至少获得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奖1项。第十八条 省级及以上重点学科除完成医疗、教学任务外,还应完成以下具体目标:
(一)每年至少申报并获批厅级以上课题1项,或获得厅局级以上科技奖1项;
(二)每年至少在核心期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5篇以上;
(三)每年至少举办省级以上学术活动1次;
(四)每年至少获得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奖1项。第十九条 各级重点学科经过3年建设,应达到该级重点学科建设要求的预期目标,并取得较明显的标志性成果。
院级或校级重点学科经过3年的建设,应达到省级重点学科申报条件指标。
省级重点学科经过3年的建设,应达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评估标准并通过评估验收,创造申报上一级重点学科的条件。
第六章 经费及管理
第二十条 重点学科经费的来源主要有上级主管部门拨款、医院匹配经费、横向学科建设经费及学科自筹经费等。
对省级以上重点学科,医院按上级拨款1:1~2的比例给予配套经费;院级重点学科由医院拨款建设。
重点学科建设经费标准为:每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培养周期投入不少于200万元;每个校级重点学科、医院重点学科1个培养周期投入不少于100万元。
科研业务经费标准为:省级重点学科每年10万元,校级重点学科每年5万元;院级重点学每年3万元。
医院建立学科建设专项经费管理账户,经费按下拨。第二十一条 学科建设经费的开支范围包括:
(一)仪器设备费,是指用于重点学科建设所需仪器设备的购置、安装、运输以及相应配套软件费用等。
(二)实验室修缮费,是指用于改善实验室条件的修缮费用。
(三)科研业务费,是指以申请省部级以上课题为目标的前期预研经费,以及从事本学科有前景的重大科研课题的补充费用等。
(四)图书资料费,是指购置本学科所需的有关图书、杂志、资料检索等费用。
(五)人才培养费,是指用于学科业务骨干在科研项目上所需的进修和培训费等。
(六)学术交流费用,是指用于承办学术会议、邀请本学科知名专家讲学及参加学术会议的费用等。
(七)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必需的其他费用。
第二十二条 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管理应遵循“突出重点,保证必需,避免重复,注重实效”的原则,确保专款专用。
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由学科带头人按计划支配使用,同时须接受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和审计。
重点学科的经费报销按医院财务管理制度执行。
第七章 检查评估与奖惩
第二十三条 重点学科建设以3年为1个周期。每年进行1次年终总结检查及考评,每3年进行1次验收评估。
对完成学科建设任务,达到评估标准的重点学科,滚动进入下一期建设;对管理不善,达不到学科建设规划及计划要求者要予以警告;检查不合格者,限期整改;验收评估不合格者,暂缓进入下一期建设,且在1年内仍未达到预期建设目标者,取消其重点学科资格。第二十四条 医院对完成学科建设任务,并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科将给予一定的奖励。
第二十五条 重点学科在年终时应提交书面总结报告,内容包括科研项目、论文发表、成果获奖与转化、研究生培养、学术队伍建设、学术协作与交流、实验室建设、经费使用等情况,以及主要经验、存在差距和为缩小差距拟采取的措施等。
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在听取汇报、实地检查的基础上,向医院汇报,指导和帮助解决学科建设中的有关问题。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解释权归医院科技处。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以往有关制度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二○○八年十月三十一日
第四篇:医院院级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医院院级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指导思想
重点学科建设是我院为适应医院各项工作发展的需要,提高医院整体水平,体现医院特色,展示医院优势,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措施。医院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推动医疗、科研教学的全面发展。
第二条 重点学科建设的目的重点学科建设的目的是通过重点建设我院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逐步达到校级重点学科乃至更高层次重点学科的水平,并带动医院相关学科的发展,从而整体提升医院的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贮备和人才储备。
第三条 重点学科建设的类别及学科建设数量
医院设立3-5个院级重点学科以及2-3个院级重点扶持学科(专业)。
第四条 重点学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1、医院将按照校级、市级重点学科建设申报的要求,以医院“十五”及“十一五”发展规划为依据,结合医学科技、医疗技术发展的需求,根据学科自身优势,逐渐建设成为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达到校级乃至更高层次重点学科水平的学科。
2、以人为本,培养人才,锻炼队伍。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形成一批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具有较高水平和能力的学科队伍。在院级重点学科的成员组成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比例应达50%以上。
3、提高科研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推动医院科研工作的全面发展。重点学科要根据医学科技的发展和医院发展的需求,明确方向,重点突破,力争取得标志性科研成果,使学科科研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4、通过重点学科建设,优化科研与临床的更加紧密结合,使科研能力的提高和临床医疗水平的提高相互推动,进一步形成医疗特色和优势。
5、通过重点学科建设,优化科研平台,使科研和教学更好地相结合,以科研促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6、通过重点学科建设,该学科应具备申报校级乃至更高层次重点学科的能力,并有显着成效。具体指标如下:
(1)学科年均应获得2项以上科研项目(其中至少有1项为校级以上科研项目)。
(2)学科组成员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以第一作者计)年人均1篇以上。
(3)学科组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年人均科研项目经费为5000元。
(4)学科每年应引进并有效开展1项临床医疗新技术。建设期间或者建设期末应获得1项以上的校级临床医疗成果奖。学科所在科室的质量考核应位居全院的前20%。
(5)经过三年建设,三年人均创利或人均创利增长幅度居全院前20%。
6、重点扶持学科(专业)的建设目标和任务参照上述重点学科的有关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同时,重点扶持学科(专业)应以突出医疗特色,开展临床特色诊疗技术,兼顾科研为建设目标和任务。
第二章 重点学科的申报及评定
第五条 申报院级重点学科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申报院级重点学科必须是医院内未获得国家级重点学科、“211工程”重点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医学重点学科、院“三五”工程、校级重点学科等的学科(科室)。
2、申报学科已初步形成两个以上(含两个)特色较为明显,优势较为突出,相对稳定,方向明确的研究方向,学科整体水平在校内同类学科处于相同水平,有一定的影响。
3、学科队伍整体力量较强,职称、年龄、学历结构等方面较为合理。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比例达30%左右。
4、学科带头人必须是正高职称人员,具备研究生导师资格,具有较高的指导本学科建设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身体健康,且本人自愿。
5、本学科或者学科带头人近三年承担至少1项局级以上科研项目,学科组成员在国内统计源期刊上发表论文(以第一作者计)年人均不少于0.75篇。
6、较好地完成所承担的临床医学院的教学任务。
7、有较为完善的学科发展规划,发展目标明确,措施切实可行
第六条 申报院级重点扶持学科(专业)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申报院级重点扶持学科(专业)的基本条件参照院级重点学科申报条件,适当放宽。同时,申报院级重点扶持学科(专业)的科室应具备开展特色临床诊疗技术的基础与条件。
第七条 院级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专业)申报、评定程序
1、以科室为单位根据医院院级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的规定提出申报。医院鼓励相关学科(科室)的交叉、联合,共同申报。
2、申报材料由医院院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组织专家进行会议答辩、评审,择优确定后,呈报院务会审议批准。
第三章 重点学科建设的管理
第八条 重点学科建设的管理
1、医院学科建设领导小组承担学校学科建设的领导工作。学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学科建设工作小组,负责院重点学科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工作小组由院科教部、医务部、人力资源部、临床医学院相关人员组成,医院分管科教工作的副院长担任工作小组组长。
2、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专业)所在科室设立学科组,具体制定该学科发展及工作计划、经费使用计划、开题论证及组织学术活动,完成重点学科或重点扶持学科的建设任务。学科组组员由学科带头人、正副科主任、教研室主任、学科骨干等相关人员组成,组长由学科带头人担任。科室科研干事负责科室重点学科建设的日常事务工作,处理各种文件、资料和档案的收集与整理。
3、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实行院、学科(科室)两级管理,以学科(科室)管理为主。
第四章 重点学科建设的经费
第九条 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的组成重点学科建设经费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医院学科建设专项经费、课题经费、学科(科室)其他经费。医院将给予院级重点学科及重点扶持学科专项建设经费投入(第一次划拨2/3,中期考核合格再拨1/3),各学科应努力拓宽经费渠道,积极自筹经费加快学科发展。
1、重点学科专项经费每个学科为50万元。
2、重点扶持学科(专业)专项经费每个学科为20万元。
第十条 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的使用
重点学科建设专项经费与重点扶持学科建设专项经费是用于加强学科建设的专项费用,其使用范围包括:用于从事本重点学科建设规划中的实验室建设、拟申报课题的预研费、5万元以下的仪器设备费、人员培养费(含进修学习和学术交流活动)、学科公用的图书资料费等。
第十一条 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的管理
1、医院重点学科、重点扶持学科建设专项经费,由院财务部按学科分别设立帐户,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经费开支由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签字,经院科教部审核后,报分管院领导审批。
2、学科(科室)自筹经费必须转入学科建设经费专用帐户中。
3、重点学科、重点扶持学科应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按计划使用经费。
第五章 重点学科的考核与评估
第十二条 重点学科、重点扶持学科的中期考核和合格评估
1、重点学科建设实行滚动制管理,三年为一个建设周期。每年考核一次,第二年年末进行中期考核。对中期考核不合格的学科中止重点学科资格,并由其他符合重点学科申报条件的科室经评审后替补。
2、考核和中期考核主要检查各学科建设工作状态、经费的使用状况,以评估该学科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
3、重点学科的合格评估,建设满三年的可以申报合格评估,评估成绩合格的学科,在医院重点学科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可申请新一轮重点学科,评估不合格则取消其重点学科资格。
4、重点扶持学科的考核方法参照重点学科考核方法进行,考核合格者方可申报院级重点学科。考核不合格的,取消重点扶持学科的资格。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由医院学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五篇:医院重点学科建设三年规划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三年规划
一、重点学科建设原则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全面改革,医院面临着严峻挑战。我院必须提高以技术含量为主的医疗服务质量,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得到巩固和发展。为了提高医院整体水平,体现医院特色,展示医院优势,必须坚持“科技兴院”方针,实施重点学科建设,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医疗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功能。
二、重点学科建设目标和内容
重点学科建设目标:使该学科学术水平(特别在某一专业方向)逐步达到市级重点学科乃至更高层次重点学科的水平,并带动医院相关学科的发展,从而整体提升医院的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贮备和人才储备,成为本地区有特色、有影响或有竞争力的重点专业学科。
1、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主要内容是明确疾病发病机制和提高诊疗水平,最终解决临床问题,应根据学科原有基础、现有优势、当前发展趋势及最有可能突破点等来选择主攻方向,要集中一个学科,不能有诸多突破口,必须从自身优势出发,选准研究方向,确保成效。
2、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建设中的首要因素,应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能够指导本学科研究方向;同时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和良好的管理能力,1
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造就一支整体素质好、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具有团结拼搏精神和甘于奉献精神的技术队伍。
学科带头人的主要工作目标:⑴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制定学科建设规划,确定学科建设目标和重大科研项目;⑵培养学术接班人和建设学科技术骨干队伍;⑶疏通和开辟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渠道;
(4)把握全局,积极发挥重点学科建设效益辐射作用。
三、重点学科建设管理
1、完善制度:通过学科建设,逐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学科建设达到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
2、立项程序:申报项目由医院专家组进行评审遴选,遴选指标包括学科带头人知名度、学科原有学术地位及学科人才梯队组成等。
3、计划实施:在申报重点学科时必须制订详细和周密的建设计划,包括建设目标、研究计划、梯队建设、学术交流、预期成果及考核指标等。一旦立项相关计划必须认真实施,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医院将给予全力支持和严格监督,保证学科建设顺利进行。
4、评估考核:重点学科建设实行滚动制管理,三年为一个建设周期。每年考核一次,第二年年末进行中期考核。由相关领域专家对科研进度、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作出全面评价,以作为是否继续支持学科建设的依据。评估与考核要实事求是,坚持严谨科学的态度。
5、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为了保证学科建设顺利进行并最终取得圆满成果,在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⑴建立健全医院-学
科二级管理体系,紧扣学科建设目标和考核指标运行;⑵设立医院学科建设委员会,主要协调学科建设中出现有关问题并及时解决;⑶医院为重点学科建设做好人、财、物的保障,适当给予倾斜政策;⑷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学科带头人责、权、利要明确,在行使权力时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在履行职责时保证其应有权利;⑸给学科建设充分的自主权,管理部门要明确学科建设目标和管理制度,人才培养、经费使用及课程设置等应给予宽松环境;⑹对学科建设进行评估和考核,对建设成效突出的学科给予一定奖励,对没有达到建设目标的学科应责成限期整改或取消其重点学科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