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互联网时代的首富变迁论文[五篇]

时间:2019-12-07 12:28: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互联网时代的首富变迁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互联网时代的首富变迁论文》。

第一篇:关于互联网时代的首富变迁论文

12月12日,彭博亿万富豪指数披露,今年 50 岁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超越李嘉诚成为亚洲首富。目前,马云身家286 亿美元,李嘉诚 283 亿美元。李嘉诚通过发言人表示:“中国的年轻人干得很好,我对此感到高兴。”

首富们的变迁更迭像是一个万花筒,人们从中看到行业、财富、欲望、命运。而胡宏伟和吴晓波对此深有体会。二人同处杭州城,又是财经作家,也都做过记者,接触和观察过“首富”。这二位在最近的一场公开对谈中,就首富更换问题,发表了引人思考的见解。

充满预示性的变化:伴随着老牌房地产时代的谢幕,互联网精神及技术带来创业创新热潮。有人说,互联网思维和房地产思维代表了新旧时代的思维交替。房地产思维代表了“拥有”(owning),是过时的、没落的思维方式;而互联网思维代表了“分享”(sharing),是一个崭新的、进步的思维方式。互联网时代取代老牌精英、房地产时代,是影响中国经济未来最深刻的的现实。

吴晓波:今年是一个转折,从有胡润排行榜以来,2008、2009 年以后,排行榜前十位富豪中,40%~ 60% 是地产商,或者从事与地产相关的行业。今年,前十位中半壁江山来自互联网企业。今年阿里巴巴上市,这几年腾讯的股价翻了一番。互联网这波人替代了原来的房地产商。

互联网明显是目前市盈率最高,增长最快的。比如万达即使市值超过了阿里巴巴,王健林也未必能反转成为首富,况且万达本身也需要向互联网转型。

胡宏伟:这其实不是马云和李嘉诚之比,更多反映的是趋势性问题,互联网技术兴于欧美,中国其实是弯道超车的后起之秀。当然必须肯定互联网精英的崛起,这也给行业带来巨大的活力想像空间。但我存有一些担忧,中国的互联网泡沫性太强,现在鼓掌,恐怕还没到时候。BAT(百度、阿里、腾讯)都是以营销为特征的,阿里营销商品,百度和腾讯营销的是人际关系。以德国工业4.0 为例,他们把互联网和实体经济区划得很清楚,主体仍然是实体经济。而中国的实体经济反而成为了互联网的尾随者。

吴晓波:上网人口在增加,现在有 6亿左右,可以享受人口红利。只要在应用层面有所创新,无论电子商务,还是社交模式,只要有创新就会有机会,这个是中国互联网的时间窗口。而互联网速朽与否还是取决于未来的变型,潮流往哪里走。互联网企业主中首个当中国首富的是丁磊(2002 年),受益于短信、邮箱的崛起,第二个首富是 2005 年因网络游戏兴起后致富的陈天桥,现在马云是因为电子商务,未来的潮流是不是可穿戴设备、互联网金融之类还不好说……

目之所及的几年内,BAT 所形成的电子商务优势、社交的优势和搜索领域的优势是很难被替代的,最大的网络接入口被这些巨头把持住了。另外,阿里的上市部分中没有包含小微金融的部分,像马云那些未上市资产还没有被计入总量,今年整个阿里的业绩也很好,马云的首富地位暂时没有被替代的迹象。

胡宏伟:有人说互联网的造富效应是明显的,但同时也是速朽的。应该说互联网中的某些风云人物可能是速朽的,持守取决于天赋和时代,但我不认为整个互联网时代会来得快去得也快。如果摆正了互联网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它绝对是个强劲的发动机。我不太认同马云经常恐吓实体企业说“你们完了”,所有新生产业与传统行业应该是相融共荣的关系,而不是非此即彼的。

当传统行业与互联网深度结合的时候,没有人能预示将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唯一可以确知的是,拥抱变化将是不变的主题。这样一个变革时代,维持财富的时间,也许比你想象中更短。而未来的财富版图,一定会与互联网更密切的关联。

吴晓波:我编过一本叫《首富》的书,收录了全世界 20 多个国家的首富,我当时根据这些资料对首富的性格特征做过总结发现,他们都没有受过太多的高等教育或商业教育、大部分都只有一次婚姻、大部分的人不是其他领域的专家(比如同时是哲学家、历史学家),大部分是所在国家最大的慈善捐赠人,以及大部分都很低调。

确实,许多国家的首富很长一段时间内就是同一个人,比如巴菲特或者比尔·盖茨。中国的情况有些不同,从 1997年有了富豪榜以后已经出了十八九个首富了,变化很快。很多国家的首富所处的行业同能源、通讯、传媒、金融、房地产等有关,因为属于资源型行业,首富持续时间也比较长。而中国的这些行业都是国家管控的,所以中国不是在资源型行业中产生首富的。中国的首富也相对比较年轻,黄光裕、丁磊、陈天桥当首富时只有 31周岁。

胡宏伟:当今财富积累发展的背景、载体平台跟原来完全不同,就相当于罗斯柴尔德家族 100 年前坐牛车,李嘉诚20 年前坐汽车,马云现在坐火箭。但有几点是人类财富故 事里永恒的东西。不能有太强的赌性,不能把一个企业的命运简单地归结为一种偶发的东西,李嘉诚也罢,罗斯柴尔德家族也罢,他们的成功跟时代机遇、制度积淀、人的耐心、长期的坚忍力量有关,尽管时代、工具、平台在变化,这些东西是永远不变的。

为什么中国人在创新上动力不足,因为他对潜规则、赚快钱更有兴趣,但对长期艰苦的忍者神龟式的耐力严重不足。互联网,哗啦哗啦,在流通领域很容易出现躁动不安的运动式发展,而你扎实地去结合实体经济发展,你可能需要耕耘很多年才有坚实的收获。中国社会总喜欢喧嚣一阵后一地鸡毛,生产力发展持久耐力是不足的。

美国首富比尔·盖茨曾评价中国企业时,中国富人越来越多,所拥有的财富数额也越来越多,但是当他们在世界各地购买豪宅、酒庄的时候,应该在慈善事业上投入更多关注与精力。新晋首富马云说,50岁以后要努力花钱做慈善。

吴晓波:马克思·韦伯写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西方首富大多是基督徒,西方社会的制度支持,比如遗产税,也让首富会倾向去做慈善。六七年前有本书把企业家分成两类,一类是商业企业家,另外一类是社会企业家,这在西方已经达成共识,即用企业家精神去从事一些社会公共事业。而中国这方面才刚刚开始。

胡宏伟:资产的慈善化是一种自觉行为,使命使然,遵从内心的呼唤,我想比尔·盖茨做到了这点,而中国的首富们还有相当的距离,他们是否真的发乎情,我表示怀疑。中国富人爱跑到西部去,享受一群孩子可怜巴巴地围着他们欢呼,用弱小者能接受自己的财富馈赠来证明自己是个高尚的人,这是种居高临下的心态。西方的初期财富积累经历了两三百年年,而中国只走了 30 年,尚处于欲望膨胀期,财富增长速度又太快。要从穷人变成富人,十年就够了,一群人的道德回归和修炼,我认为要 100 年。关键在于拥有财富后如何驾驭乃至超越财富。

第二篇: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论文

大学生创业迎来更多机遇。目前,我国的互联网发展速度加快,网民的数量不断增多。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模式主要依赖于互联网技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论文,欢迎来参考!

[摘要]文章在分析制约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因素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创新环境,针对大连市的经济特点和高校特点,研究协同创新系统、信息共享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互联网环境的新型协同创新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协同创新

1项目背景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了“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它有利于大学生开发崭新的创新领域、转变传统创业思维模式、寻求创业资源,但是网络诈骗、网络虚拟交易与虚假合同、网络传销等一系列不良后果也屡见不鲜。同时,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也是不争的事实。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更多的创业机会,成为社会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推动力。为了促进大学创新创业的发展,各级政府也纷纷出台各项政策,但是这个政策如何落到实处,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社会化资源,真正使政府、高校和社会力量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在创新创业的各个阶段,各方如何协同,仍然存在一些困境。

2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和机遇分析

2.1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提升,创业热情持续高

涨麦可思《2016年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指出,自主创业比例持续上升,2015届大学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比例比2014届高出0.1个百分点,大学毕业生毕业3年后创业比例增长为5.7%,其中毕业时创业3年后还存活的约为1个百分点,就业后再创业的约为4.7个百分点。连续几年的调查都显示,每年有创业意愿的人群比例都在20%上下。2015年有创业想法的人数超过想考研的人数近10%,说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愿较前几年更强烈。

2.2大学生创新能力有所提升,满足创业需求的程度相对较低

根据麦可思报告中指出,大学生创业群体的创新能力更强,高于受雇全职工作的群体。创业活动科学分析、批判性思维、积极学习、新产品构思四种能力要求更高,尽管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对这些能力掌握程度较高,但满足创业需求的程度相对较低。

2.3大学生自主创业项目与专业相关性不大

创业大学生中有70%的创业项目与所学专业不相关,近几年主要集中于互联网、餐饮娱乐和销售三类。麦可思与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的跟踪数据表明,大多数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首次创业的知识来源于创业实践和实习与兼职活动,比例分别为48%和38%,课堂教学来源仅为15%,仅有7%来自“学校举办的创业模拟或推广活动”,可见创业实践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撑度更强。

2.4大学生毕业三年后自主创业效果才趋于稳定

麦可思数据表明,大学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效果在毕业后三年才会趋于稳定。对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2011届本科毕业生的研究发现,近半数的人三年后还在继续创业,超过一半的人中途退出。大学毕业生的创业需要有一段时间的稳定期,毕业三年内选择了自主创业的人也不在少数,有更多经过职场锻炼的人选择自主创业,因此考察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应从长期考量,不应局限于大学生毕业时。

3大连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制约因素分析

3.1富有创业激情但缺乏毅力

随着“互联网+”模式的推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在网路经济中进行自主创业,充满创业激情。但是他们大多数人是盲目跟随潮流,对创业项目缺少全面了解与分析,单凭感性认识,缺少专业的商业计划,只希望通过网络创业实现“一夜暴富”,过于乐观,不能正视创业过程的艰辛和风险。

3.2缺乏专业的网络创业知识和技能

网络创业虽然早有成功案例,但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才刚刚起步,创业指导也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大学生的视野不够开阔,缺少识别机会、人际交往、市场开拓和团队合作等全方位的技能。此外,传统高校普遍缺乏对实践环节的足够重视,并没有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变,致使他们缺乏相应的网络知识和技能相关的课程和创新创业的专业培训,网络创业的成功率自然较低。

3.3创业资金少,创业投资不容乐观

目前大学生创业资金来源主要是自筹,主要来源是父母亲友,得到学校和社会帮助较少。即使部分资金来源小额贷款、慈善投资和学校和政府少量资助,这些资金审批手续多、额度小、门槛高,获取资金难度大。而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活动本身就是烧钱的行业,企业也可能很长时间处于亏损状态,这些资金远远不够创新创业启动资金,单靠大学生自筹资金和少量资助是很难长时间维持,这就决定了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天然的劣势。

3.4商业化道路前进较难大

连市创业环境还缺乏完整的政策和法规保护,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扶持、企业审批等在很多不足。税务、工商和企业制度、融资制度和人才分配等都没有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给予政策支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成熟的商业模式非常少,新型的商业模式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和应用。

3.5创业经验少,社会资源占用较少

大学生创业面临最直接和最现实的问题是创业经验不足,对风云变幻复杂的市场环境的判断容易产生错误,产品和服务时常定位不准确,没有清晰可行目标,经营管理缺少战略远光,缺乏创业风险意识,社会资源占有率低,很容易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退缩。高校只是单纯的重视创新创业知识教育和举办各种创新创业比赛,没有把创新创业计划付诸实际行动中。另外,创新创业实习基地不足和孵化基地建设不完善,学生很难获得实际经营和管理,没有形成学校、企业和社会三方开放互动的合力结构。

4基于互联网环境的大学生协同创新机制

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是通过高校、企业、政府三种资源和优势要素的合理配置、全面共享和有机融合,推动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这种创新机制是以大学生创业为导向的、由高校引领的各个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和资源整合,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全面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技能,健全和完善帮扶机制和政策支持,不断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4.1构建以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协同机制

4.1.1构建“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高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和全过程。构建“普适性”“专业型”“运营性”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意识和能力。通识课突出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启蒙教育,专业课程注重学生创新创业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通过实践学期、专业综合实训、毕设、SOVO、素质教育项目、学科竞赛、自足创业项目孵化等时间运营活动,培养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的能力。在教学体系中,通过企业导师进课堂,企业人士专题讲座,创业论坛等加强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渗透和融合。通过校企合作,将科研创新项目、校企合作开发创新项目、企业真实创新项目与案例进行可教学化改造和设计,融入课程教学过程。

4.1.2协同设立以互联网为主要平台的高校创业孵化器

高校、政府和企业要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平台,各个高校应建立以互联网为主要平台的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免费为学生提供场所、必要的设备,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对其中有创业前景的项目进行孵化。在“互联网+”形势下,高校需要建立集空间、设备资源、团队一体化,并将其通过互联网有效连接并投入使用的创业孵化基地。聘请企业专业、投资人、专家学者等担任创业导师,对孵化项目进行指导。政府可鼓励大连市内各大创业园区吸引大学生创业项目进驻,出台相关政策给予大学生创业项目以支持。高校可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方式,由教师带领学生团队和企业人员共同研发创新项目。4.2建立“互联网+”创新创业信息平台机制创新创业信息平台是一个促进信息共享、创新资源整合的平台,需要由政府主导建立,协同大连市各大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相关社会机构,实现对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的整合和应用,并实现对各个高校、各个培训机构等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4.2.1各类资源的整合“互联网+”环境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信息平台将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包括:①高校教育资源(包括课程资源、项目作品资源、专业师资资源)、②社会资源(包括企业创新项目资源、企业导师资源、专家资源、技术资源、自建资源)、③政府资源(包括信息资源、政策资源、资金资源)。通过这些资源的整合,可以建立各类知识库、项目库、案例库、人才库,能够对“互联网+”环境下的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撑资源,使创新资源在各个主体之间流动,促进创新项目的转化。

4.2.2创新创业信息平台

各模块功能信息平台的功能应该包括信息发布、在线学习、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互动交流。

4.3建立多维协同的保障机制

4.3.1战略协同保障

对于政府而言,要加强顶层设计,结合大连市产业特点,紧密结合实际,以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要求,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和项目转化的推动作用。对于企业而言,企业要把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上升为战略层面,根据自身的发展要求,提出创新目标和创新路线图,解读政府创新政策,明确发展方向,谋求与高校合作的方向和形式。对于高校而言,围绕大连市产业发展需求和战略性创新产业的培育,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学科建设,拓展科学研究方向,更有效地服务于地方经济。

4.3.2政府主导的管理协同机制

首先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组织领导机构,联合中介组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组成管理委员会,由委员会负责重大实务的协商与决策,委员会成员由各方代表组成,包括政府人员、高校各高校代表、各行业企业代表、科研院所代表、投资机构代表等,下设综合管理部、科学技术部、人才培养部、创新项目部等。

4.3.3知识产权管理和利益分配保障机制

在初期,协同各方应根据各方情况进行约定,可根据各自的投入或出资比例确定技术成果的分享比例,这要参考市场运作的标准,落实到纸面上,形成书面文件,并进行法律认定和保护。本着权利与义务一致,付出与收获一致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分担风险、分配利益,实现企业与高校利益的激励相容。在这个过程中,协同创新管理委员会要协调好各方利益,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4.3.4资金保障机制

第一,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金。奖励对创新创业教育做出贡献的单位(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和个人,资助应届大学生自主创业。第二,拓宽融资渠道。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激励企业进行创新项目商业化运作,促进技术成果转化。鼓励社会公益团体、社会组织和企业家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风险基金,引入民间资本参与投资。通过创新创业管理委员会担保和个人信用相结合的形式,鼓励金融机构发放大学生创新创业贷款。也可以通过众筹形式对特定创新项目进行资金筹措。

4.3.5激励保障机制

(1)高校内部激励机制设立创新奖学金和创新奖教金。创新奖学金奖励优秀创新项目的学生团队和个人,奖教金奖励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学分替代激励。对于在重大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获得专利、创办创业公司、参与跨校协同创新项目、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外派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学分替代,可替代相关课程的学分。教师职称评审政策倾斜。在教师职称评审条件中,要向指导和帮扶大学生创新团队建立和创新项目指导进行倾斜,鼓励教师协同企业资源进行横向科研,对于重大科研成果产出的教师可适当放宽评审条件。“弹性学籍”制度。高校可采取“弹性学籍”,允许学生休学创业,保证学生创业时间,解决创业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后顾之忧。

(2)外部创新环境和资源激励努力建设创新型政府,简政放权,以创新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以产业优化带动城市创新建设。培育壮大新型战略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与“互联网+”相结合,推动网络经济的发展,改造传统优势产业,促进产业集群创新发展。通过金融政策、税收政策、人才政策、财政政策和科技政策等,加大政府投入,配套创新基础设施,奖励创新成果,设立专项基金等,鼓励中介机构参与协同创新机制。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给予大学生创业减免税费、简化贷款程序、增加贴息政策等扶持手段。企业创业基地和孵化基地应给予学生创新创业减免房租、资金保证、指导服务等优惠政策。

第三篇:中国互联网20周年一个时代的变迁

中国互联网20周年一个时代的变迁

这是记录中国网络媒体发展历史的文字。撰写的这些人,不少是我熟悉的朋友,所描写的那些情节,不少是我知道的故事。但是,当把这些不同的人和事聚集到一个叙述体系中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已经不是一人一事,而是一个群体的创造,一个事业的进程,一个时代的变迁。

《体制内@中国网络媒体纪事》不仅记录着历史的进程,而且思考着实践的得失,也瞻望着未来的发展。这些领军人物的经历构成了中国网络媒体最初的发展历史。

20年前,互联网刚刚对中国公众提供商业服务,那个时候人们还在使用调制解调器通过固定电话线拨号上网,每个小时的费用高达几十元人民币。20年后的今天,中国网民总数已经达到6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5.8%。电子信件、谷歌、百度综合性搜索引擎、QQ、MSN即时通讯工具、移动便携终端承载的各种网络信息服务,已经日益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互联网已经构成社会运行的基础设施,网络信息传播正在成为中国社会文明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以互联网为其基础技术平台的社会信息传播环境已经成为一个区域、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要素。

互联网在释放着对社会进步的巨大推进作用的同时,也呈现另外一方面的效应。

社会运行的实践已经让人们看到,网络信息传播正在对社会产生前所未有的震荡性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观察:一是个体信息传播平台开始普及,公民媒体的时代到来了;二是信息网状传播结构形成,信息影响力的立体效应呈现;三是信息传播与社会变动的能量转换已经完全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今天,从政府机构到社会的专业组织机构,大多都已经在互联网上建造起各自的公共信息传播平台。在这种状况之下,谁进行公共信息的提供,谁就应该尽守公共信息传播的社会责任,这种责任可以视为与公共教育同等重大的责任。信息的传播者不是当人民的教师,而是要从事主管工作领域的专业信息的全面提供、专业知识的全面提供、专业方法的全面提供,乃至重要的各个专业领域的文明理念的提供,引导整个社会文明前行。

在中国社会的改革变局和网络数字技术影响的综合作用之下,公共信息传播影响力的建造,需要完成前所未有的理念改变。

从单一媒体到多元媒体的理念转变

网络数字技术正在改变着信息的采集、合成、传播和经营的各环节运行方式,把人类历史上不同媒体形态的独立演进过程统一为更加丰富和更加有序的过程。

未来信息传播过程将由多元维度结构支撑。信息的组合方式会具有时空的多元维度;信息的展示方式会具有媒体的多元维度;信息的采制方式会具有工具的多元维度;信息的获取方式会具有终端的多元维度;信息的使用方式会具有目标的多元维度;信息的生产方式会具有协作的多元维度。

在这种信息传播的形态、模式、平台日益融合的大趋势下,不仅信息发布的渠道日益多元化,公众接收信息的终端也在多元化,整个信息生产的方式呈现出复杂的多元结构特征。

在这种全新的传播技术环境中,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甚至一些基于Web1.0技术支持的网站的信息传播方式,都已经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局限。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信息需求差异,以及不同人群在不同时空条件下从事信息活动的行为习惯及方式,完成从单一媒体到多元媒体的信息传播理念的转型,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采用全方位的媒体技术传播模式进行有效的信息传播,这样的挑战已经置于所有从事公共信息传播的机构和人员面前。

使用新的主流技术工具和主流技术方式,把信息传送到需要这种信息的人群之中,是今天从事有效的公共信息传播的基础和前提。

从提供信息到提供服务的理念转变

任何一个公共信息传播机构都希望自己传播的信息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希望更多地赢得公众的信任,甚至希望公民对自己的信息发布渠道形成深度依赖。传统的传播过程中,我们的精力集中在信息的直接提供领域,这无疑是重要的。但是,今天要想拥有公民的深度关注和依赖,建造服务功能体系变得重要。

我们能够看到,一个美国政府的县级政府网站提供的这种服务信息的充分性,包括他们所主管行政辖区的种族构成、社会治安、商业设施、社会服务,甚至自然地质及气候变化状况的信息全部都能在政府网站上查到。

对于社会各个机构来说,以专业领域全方位信息作为支撑的服务功能的提供,不仅显示着机构的责任意识,更为人民的生活决策提供着认知基础和服务功能。

在今天这样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任何观点对公众的说服力都可以做有限估计。人们相信的是决定他们认知形成、倾向形成和行为决策形成的事实逻辑,谁有编织事实逻辑的能力,谁将驾驭整个社会的认知判断、感情倾向和舆论走势。

今天的社会运行已经完全被信息传播所浸透、所支撑,信息的流动与集散不仅成为社会运行的推动力量,而且构成了社会运行的基础内容与形态。从个体到群体,从家庭到机构,各个层次的生存与发展的目标性运行都已经形成了对信息传播的深刻依赖。今天,谁能够向公众提供有效的、充分的、不可替代的信息服务,谁能够占据满足社会需求的空间,谁就能赢得信息传播的深度影响力。

从机构传播到社会分发的理念转变

在社会化媒体日益发展之际,我们能够看到,信息传播的分发结构已经发生重大改变。

随着微传播单元的数量激增,人们在互联网上已经超越时空位置和文化背景,进行着新的社会关系的编织。

网络传播技术正在推进着新的社会关联结构的形成。互联网上社会关系的营造、维系、整合、放大的过程,其成本在急剧降低,内涵在日益丰富,效率在极大提升。

在这种社交网络的结构之中,社会不同群体在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时段的需求都能够以各种形式汇集起来、显现出来。这就使得公共信息的提供获得了更为精准的观察与运行目标。

社会化网络已经为公共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全新的平台。

《纽约时报》社会化版的编辑Jennifer Preston说:“我们要出现在任何有人讨论和消费我们提供的内容的地方,那种认为读者会自己找上门来,消费所有提供的内容的想法已经过时了。”

从服务用户到开发用户的理念转变

长期以来,公共信息传播机构讲到服务于公众,已经是很高的理念境界和实践境界,今天或许需要更进一步,就是能够直接获取来自公众的信息创造能量。互联网为此提供了技术支持。

Web2.0技术中有一个技术叫Wiki。Wiki提出了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技术思路:设定宏大目标,通过网际协作,将分散的个体创造能量聚集到同一目标的系统运行中,组织大规模的创造将这一目标不断实现并不断完善,其创造成果(可以被视为整个创造过程)为全社会所共享。共享的过程吸引更大范围的需求关注,以扩大创造成果。

这一理念最成功的实践应用就是维基百科。2001年“维基百科”提出撰写全人类知识总合的时候,我们很多人都认为这可能就是一个为吸引风险投资编织出来的说法。但是今天维基百科已经形成拥有275种语言变本、词条总量达到1800万条的人类历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网络百科全书体系。

今天,全球重量级的网络媒体都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使用维基技术建造着能吸收来自互联网用户创造力的信息能量的集成结构。媒体的信息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传播和信息经营已经拥有了全新的技术平台。

今天公共信息传播能量的集成,已经不会是局限于传播机构自身的能量,而是需要考虑开掘直接来自公众的信息感知力、信息合成力、信息传播力和信息创造力。

从描述新闻到解读新闻的理念转变

在网络媒体时代,当新闻事态的第一描述权和第一传播权都未必能够掌握在政府机构、媒体机构手中之际,政府机构和媒体机构信息发布的价值和意义并不会因此淡化,更不会因此消失。因为作用于人们认知形成、倾向形成、决策形成的信息一定是权威信息、系统信息、背景信息。这些高质量的信息今天仍然掌握在国家的政府管理机构、职业媒体机构和各种专业组织机构手中。只是需要这些机构以更加专业的技术方法,更为有效地传播这些能够深度作用于民众认知形成、行为选择、作用于社会运行趋向的信息。

在今天这样的信息泛传播时代,动态信息第一时间的传播强势已经向公民媒体平台转移。公共信息传播机构此时更需要向公民提供专业的、全面的、独特的深度信息。

今天公众不仅需要了解发生了什么事件,更需要了解这些事件为什么发生,这些事件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对自己生存的环境已经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他们要了解这些事件还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发展的过程中还将引起什么样的连锁反应,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及命运将产生什么样的作用。

深度报道是对主体新闻的时空维度进行深度扩展的报道,它通过对主体新闻的生成背景、波及影响和发展趋势进行全面展示与剖析而深刻地反映客观环境的最新变动状态。

与非深度报道相比,深度报道不是反映新闻的静态截面,而是要披露新闻的变化进程;不是观察一个新闻的内部关系,而是要揭示一个新闻的内部与外部的复杂关系。

我们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从没有过的技术变革和社会变迁。互联网平台所承载的信息采集技术、信息导航技术、信息整合技术、信息诠释技术正在把每个社会成员与数字世界连接起来,从而推进每一个生命的能量与整个人类文明能量之间的沟通与交互。

第四篇:感想《互联网时代 》

辽宁大学

《互联网时代》观后感

学院:历史学院 专业:档案学 班级:档案二班 姓名:杨真真

学号:120202223

《互联网时代》观后感

——未知>已知

姓名:杨真真 班级:档案二班 学号:120202223 在辽无边际的宇宙中,包括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等众多星系,这仅仅是我们已知的世界。除此之外还有很大部分我们从未涉及的范围,它们的范围之大我们甚至无法想象,这是我们未知的世界。而我们人类活在浩瀚的宇宙里,漫天漂浮的宇宙尘埃和星河光尘,我们在茫茫宇宙之中是比这些还要渺小的存在,我们都是小小的星辰。我们人类在斗转星移面前无能为力的,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束手无策,在云起云落之中感受岁月逝去,我们已知的要远远小于我们未知的,那些未知的世界还等着我们去一步步地去探索。

从互联网的诞生说起,互联网的诞生并非是一个完美计划的结果,互联网的创始人也绝不会想到它能有目前的规模和影响。在互联网面世之初,没有人能想到它会进入千家万户,也没有人能想到它的商业用途,因为产生互联网的最初动机是来源于美苏冷战这一政治原因。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很特殊的时代。60年代初,古巴核导弹危机发生,美国和原苏联之间的冷战状态随之升温,核毁灭的威胁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话题。在美国对古巴封锁的同时,越南战争爆发,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发生政治危机。美国联邦经费的刺激和公众恐惧心理的影响,特别是前苏联制造出名为“史伯尼克”的第一颗人造卫星被送入太空的这一消息更是震惊了全美国人民,这无不说明科学技术的竞争越来越成为国家竞争的焦点,只有保持了科学技术上的领先地位才能够决定将来战争的胜负,这刺激了美苏之间的冷战从战场上转入实验室,“实验室冷战”也开始了。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则取决于互联网领域的进步。于是即刻美国决定建立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简称“阿帕”,获得国会批准的520万美元储备金和2亿美元的项目总预算,这相当于中国当时国家外汇储备的三倍,互联网技术就产生于这项拨款之中。

互联网是怎样的一张网?这个网中所有的所有节点都是平等的,节点的增多,网络的扩张,每一个新加入的节点都会让已有的节点和网络的能量得到相应的扩张,所有的你都让我变得更强,所有的我都让你变得更加有效。在人类信息交流的世界里,处于特权地位的中心被解构了,每一个独立的个人和每一个恢弘的机构划时代的都有了同等地位。这种互联网造就的全社会的互联,使全世界形成了一个“地球村”,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交流的状态并没有进入当时互联网创造者的视野。互联网从最初的军事领域走入千家万户,仿佛是一种偶然,但实则是一种必然。我们仿佛处于一种“无知”的状态创造了互联网,但是如今看来却是如此明智,因为它造福的是全人类。互联网只有把多数人多数领域互联起来才能使这张网扩大以致覆盖全球,它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才能真正称之为互联网,若是它只局限在狭小的领域内,那么就只能在自己的狭隘天地内孤芳自赏,又怎么体现互联网的价值?所以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是冷战时代的一个不完美的计划结果,但是却带来了我们意想不到的结果,我们不能不说它是完美的。

互联网是全球性的,这就意味着我们目前使用的这个网络,不管是谁发明了它,它是属于全人类的。但是互联网的诞生并不是一个顺利的过程,它是一代人努力创造的结果,过程中充满着艰辛与不易,但同时这个过程也充满着人性的光芒与伟大。互联网的使用包含着的许多技术手段,它不是一个人发明创造的,但是在这些技术的支持下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自由地使用互联网,正因为这样我们不应该不怀着尊敬感激的心态去使用互联网,更应该去感觉那些发明和促进互联网发展的伟大人类。2012年伦敦闭幕典礼上,创造了万维网的博纳斯·李,被邀请到场敲击出他对全世界的高贵情感:“this is for everyone”。他发明的万维网利用超文本和超媒体技术使人们浏览的网页不在单调乏味,而是具有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但是他却放弃申请专利而是把这项技术无偿奉献给人类。罗伯特·泰勒,拉里·罗伯茨,温顿·瑟夫,罗伯特·卡恩,罗伯特·梅特科夫,伦纳德·克兰罗克,这些创造了互联网的伟大人类,鲜花和掌声应该属于他们,也属于每一个互联网时代致力于研究的贡献者。

互联网作为人类目前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给人类的发展进步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带给了我们方便、快捷、娱乐、利益等多方面的东西,但作为一把双刃剑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甚至国家安全带来了威胁。创造互联网的初衷未必是好的,但是它带来的影响无疑的是巨大的,也的确带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体验,创造的价值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代,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一些潜在的、人为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互联网加速了世界范围内的人才流动和财富流动,而发达国家掌握着科学技术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人才与财富的聚集地,他们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技术、人才和财富资源,不管出于无意识还是有意识,都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制约作用,拉大了全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不利于世界的稳定和谐。依靠网络技术建立起来了许多社交媒体、交友网站等,人们在这些网站上交流沟通,拉近了人与人、人与世界的距离,使世界形成了一个地球社交圈。但是也导致了许多人患上了“网络社交成瘾症”,许多人每天一打开电脑,第一时间就打开社交网站,拼命刷屏发状态;在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也要挤出时间在微博上徜徉,担心自己几个小时不上就被滚滚信息潮流抛在后方;遇到网络连接出问题,上不了这些网站的时候,时刻都心神不宁,坐立不安,满脑子想着好友们在网上又更新了什么好玩的内容„„,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漠视了与身边人的交流,让友谊亲情变得肤浅冷漠,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变成了亲人朋友就在身边而自己却在玩手机,人们在网络社交中一起孤独下去。而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沉溺于网络游戏中无法自拔,幻想拥有游戏中的第二人生,导致亲情冷漠,学业荒废,甚至从此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造成了一个家庭的破碎,这也更造成了一个社会的悲哀。

除此之外互联网犯罪行为也遍布全球,木马病毒随时可以侵入个人或是政府电脑系统导致一个国家甚至全世界范围内的网络瘫痪;恃才放旷的黑客们,自诩拥有超强的电脑技术,暗地里不留痕迹地从事经济和政治上的犯罪;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论、图片、视频的网络暴力行为,对当事人造成名誉损害和心理伤害,而且它已经打破了道德底线,往往也伴随着侵权行为,亟待运用教育、道德、法律等手段进行规范;美国秉持霸权主义,梦想称霸世界,众所周知,近年以来持续发酵的“斯诺登事件”,给全世界人民上了一次公开课,让大家了解了美国这个互联网大国是如何利用网络监听多国机密来进行苟且之事,使人认识了网络的可怕一面,也使各个国家日益关注网络安全,认识到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技术公司,例如谷歌、脸谱等等,它们一方面代表着新时代的智慧巅峰,是许多就业青年的向往,成为大众服务的开创者,但是它们也是一定意义上的侵犯者,多次成为诉讼台上的被告,成为人们爱与恨的交点,这是因为他们缺乏市场理性,面对巨大利益的驱使,设立隐私政策机构、隐私顾问等私密机构,把他人的隐私视作无物,随意扫描泄露用户信息,名义上的免费变得如此昂贵,因为这些免费的东西总要有人来支付。因此它们经常成为国际诉讼台上的被告,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金钱赔偿。

在互联网时代,物理上的防护并不等于安全保密,因为在互联网中没有什么是可以被隐藏的,所有的东西都被透明放大,一个人的所有信息都可以在网络中被找到,他的一生在网络中永远不会被遗忘,而他也因此得到了“永生”。更可怕的是一个人可能因为他的少不更事而被网络记录下来,而因此使他拥有的全部失去,使完美的一生不再完美。自由是网络时代的代名词,但是个人、公司、国家的追踪监控使这份自由变得寸步难行。

十八世纪的欧洲法国爆发了启蒙运动,运动中的两位代表人物——伏尔泰和卢梭展开了一场关于进步问题的激烈讨论。伏尔泰认为进步是启蒙的基石,启蒙的旗帜是理性;卢梭则认为进步到来了人类的退化,理性是感性的压抑,进步是人与自然的背离。这场争论没有对错,没有结果,也没有屈服者。联系到互联网的发明,互联网的发明无疑是时代的一种进步,但是它却给国家社会和个人带来了如此多的不良影响。我们不能说互联网的发明是一种错误,是网络技术时代放大了人们的恶念,就像枪支是无罪的,有罪的是扣动扳机的人。而在网络世界中,你我或许都是杀手。

网络是虚幻的,因为除了一个信手拈来的“网名”,别的是真是假,谁也无法知道。交流的,是手指间跳动的字符。关掉机器,什么都没有了,面对的,只剩下一面冷冰的屏幕。所以比尔·盖茨说,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坐在屏幕前的是一只狗。网络是真实的,因为它为人们构筑了一个实现真实自我的空间,可以没有掩饰,不需顾忌,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说就说,脱去现实中经常不得不戴的面具,在网络中找到了一块自由的空间,实现渴望,并希望得到真实,甚至延展到生活中。但沉迷于虚幻,必然溺死于现实。

美国,赵承熙,一个据称沉醉于网络暴力文化的韩国孩子枪杀了32个人后举枪自尽;沈阳,一个年仅16岁的孩子在娶了100多个“网络老婆”后,看破红尘准备自杀。是人类在控制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在控制人类?答案似乎很简单,网络的缔造者应当便是控制者。但如果是人类在控制互联网,那为什么有些人受了网络的刺激,就要杀人或者自杀?两个少年的例证似乎表明,一些像他们一样的孩子正在被互联网所控制并误入歧途。有人因此痛恨互联网,说它才是真正的杀人凶手„„我说不是,网络仅仅是工具,它不会杀人,而凶手其实就在你我中间。

在网络的虚幻和现实中游走的我们,不经意间让互联网无限地膨胀着,夹杂着善念与恶念——在发帖子的时候,你是否骂过街?在聊天室里,你是否对不良信息视而不见?在论坛里,你是否转载过那些刺激视觉的图片、视频?在虚拟世界中,你是否准备拓展第三类情感„„我们在赋予互联网活力的同时也在合力塑造另一个变态的扭曲的网络世界。因为哪怕你只动过那一点点的恶念,它就会通过互联网像滚雪球一样形成恶的集合体。

应用技术手段我们可以建造一个庞大的网络帝国,但它起始的时候却只是长长的电缆和一些终端。赋予它生命的是电缆所连接的各个终端前敲击键盘的每个互联网用户。作为交流的工具,是每个利用互联网发泄情感的人最终让网络变得情感丰富、乐趣盎然,当然也有虚伪、欺骗、滥情甚至暴力交织在其中。正是这些不健康的“附属产品”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网客。而那些意志薄弱的人和根本还没有形成正确世界观的孩子很可能会因此走上歧途。

网络并不具备“杀人”的行为能力,是我们教会了它“杀人”。我们在网络这张可以无限放大的白纸上涂涂抹抹的时候,尽量不要把垃圾留在上面。否则,你我小小的不善举动就会慢慢汇聚起来形成一把杀人刀子。不管你的鼻子离显示器有多么的近,只要你手指不动,你就保持着与网络恶行遥不可及的距离„„

个人缺乏约束,国家社会的防范机制也总是迟于犯罪行为,网络中的不良行为往往超越了道德和法律底线但总是不能及时遏制,结果总是导致网络犯罪活动频发。各国逐渐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纷纷采取一些保证网络安全的措施,例如开展网络警察网上巡逻活动、颁布网络安全规划等。但是互联网中的犯罪活动有时候并不是局限在一个国家的范围之内,有些甚至跨越多国。那么在针对如何治理互联网这一问题上,不仅只需要一个国家的努力,更需要多个国家开展广泛的合作,进行全球性的治理。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在ICANN第50次大会中所做出的名为《共享的网络 共治的空间》主题演讲中提到的七点共识表达了中国的互联网态度。而各个国家面对这些挑战与威胁,唯有团结力量,达成共识,共同处置,七点共识就是很好的参照和遵循。老子曾说过:“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世界人民共享的网络空间,需要世界人民进行共治,以“七点共识”为基础,让网络更好服务人类。

互联网时代不属于它的创造者,也不属于强者,它属于互联网时代中的每一个普通人,互联网时代就是每一个人的时代,就是“你”的时代。每一个人的力量都是那么的弱小,但是约等于无限小被无限多地汇聚在一起,意味着任何可能,微小的个体是能创造出奇迹的,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资源公式。互联网可以激发我们个人的创造力和激情,我们的每个人的微小能量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汇聚形成扭转时代的巨大力量。互联网的今天等着我们去改造,网络上的违法犯罪行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制止和举报,一些谣言和虚假信息我们有义务去辨识,并且有义务不去传播扩散等等。互联网的明天也等着我们去创造,一些创意也许就在不经意间被激发出来,一些技术也许就在我们的网上交流时被碰撞出来。我们都是互联网时代的主人,互联网时代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时代。

这世界总有许多我们还不了解的东西等着我们去探索发现,我们目前所掌握的只是这世界的小部分,未知的总是大于已知。互联网被我们人类所发明创造,但是它还有太多的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互联网因为它三个W的万维网特征,使其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无处不在,而且将来必定还会有飞速发展,如何将其锋利的一面用好,开疆破土,探索未知,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而如何避其锋芒,防止危及人们正常生活、国家正常交往、人类发展进步也是摆在所有国家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更需要每个国家、每个领导人、每位网民的努力。

第五篇:互联网时代-观后感

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

----------观《互联网时代》有感

什么是互联网时代?什么是互联网社会?它如何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行为方式、产业形态、社会生态?又将把人类带向哪里?互联网会给中国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互联时代,对整个世界、人类文明未来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我观看完了《互联网时代》,该片概述了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并对其进行了深度的梳理和解析,也对互联网改变未来的情况进行了全景的描述。所有这些都让我这个生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普通人深有感触。

首先,互联网时代开创人类的一个全新的时代。

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到工业文明再到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正在开创人类的一个全新的时代。回顾历史,貌似强大的北洋水师惨败于甲午海战,背后交锋的其实是两个时代,是农业时代对工业时代的惨败。旧有体系被颠覆,要生存,就必须向新的时代逃逸。前提要先了解互联网时代的生存结构,转换互联网思维,才能找到新的生存方式。以电子商务为例,这是新产生的一种交易方式,为企业、消费者和政府建立了一种网络经济环境,人们不再受地理区域的限制,能够以快捷的方式完成复杂的商务活动。它以自己规范的工作流程,来最大限度的提高人、财、物的利用率,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商务交易方式,也改变了人类相互交往的习惯,并影响着各行业的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

电子商务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随着互联网的进步,电子商务的

发展也在不断的进步当中,现在电子商务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部分,成为人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个重要部分。

其次,互联网催动了人类一场新的迁徙。

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后,人们正逐步由传统社会向网络化生存的“新大陆”进行一次集体迁徙。工作上可以跨地区的完成一系列的商务活动,未来的实体店都将转变为体验店,形成一种线上购买,线下体验的模式,电商的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企业的流程管理等,无论在那个岗位、那个流程节点,通过移动互联的形式介入,就没有任何理由再拖延而迟滞流程的进展;社交上随着qq、微博、微信的产生使得人们的交际圈越来越多元化、交流的时间越来越随时随地化,交流越来越在虚拟的空间进行,由过去的物理空间逐步转移到了网络空间。当然,在这场向时时在线的未来生活不可逆转的大迁徙中,有收获也有失去,伴随的人类的,将是种种不适和情感的、观念的冲突。

最后,我们怎样才能拥抱移动互联网的春天?

网络购物,网络销售,网络社交,网络学习,网络SOHO,互联网已经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活,在短短二十年的商业化浪潮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谱写着改变世界的产业传奇和创业人生。作为企业,我们要有敏锐的市场眼光,要紧跟上互联网时代的步伐,要转变我们已经陈旧的传统思想观念,建立新的互联网新思维。要合理的进行公司的转型和升级,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和需要,才能真正的拥抱移动互联网的春天,才能抢到移动互联网这艘大船的一张船票。

下载关于互联网时代的首富变迁论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互联网时代的首富变迁论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互联网时代有感

    观看《互联网时代》有感 《互联网时代》是中央电视台继《大国崛起》、《公司的力量》、《华尔街》等之后的又一部力作。继承以往央视记录大片的风格,该片从拍摄选景、拍摄角......

    互联网时代观后感

    互联网时代观后感 互联网时代观后感1 电影《泰坦尼克号》中,露丝绝望跳海被杰克救下,谎称看螺旋桨时失足,收到了贵族朋友“女人和机器没有缘分”的评价。多年来,这句台词一直被......

    互联网时代观后感

    12140226 林铨铨 互联网时代观后感 一《时代》 第一集从时代的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人类文明的不断更迭与不断进步,并着重从工业时代开始进入描述,阐述了我们从农耕时代田野分散的......

    互联网时代心得体会

    互联网时代心得体会 互联网时代心得体会一 最近一直在关注央视热播的大型纪录片《互联网时代》,而对我影响最大,感触最深的是《长尾理论》作者克里斯·安德森说的一段话:”20世......

    互联网时代感想

    ,,,m《互联网时代》观后感 《互联网时代》是中国第一部、甚至乃至于也是全球电视机构第一次全面、系统、深入、客观解析互联网的大型纪录片,是中央电视台继《大国崛起》、《......

    互联网时代观后感

    互联网时代观后感 互联网时代观后感1 互联网,一个新时代的产物;互联网,一个代表时尚潮流的名词;互联网,一个年青人极力追求的虚拟世界。网络在给我们无限遐想的同时,也给了我们一......

    互联网时代读后感

    互联网时代读后感 第一集《时代》 本集从瓦特蒸汽机的历史背景展开,描述互联网时代的诞生,如何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全世界不同国家的人联系起来。回望人类历史长河中科学技术带给......

    互联网时代 观后感

    互联网时代 观后感 观看《互联网时代》之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谢谢老师,也为自己的无知感到愧疚。说实话,其实我一直不知道互联网的起源由来,只知道互联网已经是这个时代的不可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