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班视频教学《图形娃娃》研讨纪要
小班视频教学《图形娃娃》研讨纪要
Summary of video teaching of “graphic Doll” in small class
小班视频教学《图形娃娃》研讨纪要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幼儿园管理包括任务与原则、幼儿园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幼儿园管理的目标与过程、幼儿园保教工作、卫生保健工作、总务工作、保教队伍建设、园长与幼儿园领导工作、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幼儿园与教育行政等。本教案根据幼儿园管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幼儿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农村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设计的思考
——小班视频教学《图形娃娃》研讨纪要
原东山县教育局初教股幼教
董亚莉 整理
最近,通过“走进课堂月”活动,发现农村幼儿园教师在数学活动中存在许多问题:教师对各年龄段进行数教育的要求,教师心中无数;如何在生活中进行数学教育,数学知识如何与主题相结合;老师对数学概念的表述要规范又要能被幼儿听懂、理解等,都值得我们研讨。
教学内容与形式的选择
黄莉琛
(实验小学附设幼儿园)
首先,我认为教学内容与目标要相匹配,教师要熟知并把握“学习活动”的基本经验以及本活动相关的“核心经验”。如“图形宝宝”活动的核心经验是幼儿能正确说出图形的名称,能够在周围环境中寻找和图形相似的物体,教师在活动中提供的材
料是各种图形,它们具备了多重特征(图形、大小、颜色、形状等不同),所以,以此活动的内容与目标是相匹配。
其次,教学内容要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思维特点与情趣.,在设计《图形娃娃》活动时,程老师根据小班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以“图形宝宝”找朋友的情节贯穿于活动中,受到小班幼儿的欢迎。
张巧萍
(xxx 幼儿园)
农村幼儿园数学教学内容取材于幼儿熟悉的周围环境,而且要生活化,把教学活动设计成一个个生动、真实、可亲身体验的生活事件和游戏情境,使幼儿自然与情境中的人、事、物相互作用。把数学变成幼儿可感知、可操作、可体验的实践活动,如小班《图形娃娃》活动中的程老师扮成“图形妈妈”带领的“图形宝宝”的幼儿,整个活动环节都很生活化,让幼儿即(图形宝宝)在教室的地毯上踩和自己一样的图形,这样幼儿就体验到图形的特征。
由于教师认真挖掘,幼儿也会自然投入到游戏中,这种游戏性的活动设计很适合小班的年龄特点。
把握设问的适宜性
郑玥瑾
(xxx 小学幼儿园园长)
教育活动设计中的问题设计是一项艺术,而农村幼儿园教师在平时活动中的问题设计时存在随意性较强,观摩程老师的数学活动后我认为:一个成功的发问不但能培养幼儿的求知的愿望,同时也能活跃他们的思维,老师在活动中除了精心准备符合幼儿的预设问题外,还应该问题的适宜性。1、兼容有序:活动中以认知性问题在前,如程老师出示大小、颜色、形状不同的图形,挂在窗前的绳子上问:窗户前的绳子挂了一些都是什么?你们帮它们说说。理解性问题次之,如这些图形都是什么形状?图形宝宝的眼睛、鼻子又是什么形状?
2、面向全体、注重个别:教师必须注意在集体中幼儿客观存在的发展差异,要考虑面向全体的提问:你们看一看、图形长得怎么样?面向个别:你们谁拿三角形图形宝宝?谁拿了四方形宝宝?谁拿圆形宝宝?
陈婉娇
(陈城白埕中心园园长)
集体教学是一种传统的基本的幼儿园教学活动形式,有其自身的功能和特点。它是通过教师有计划的适当引导,可以帮助幼儿扩大知识面,将知识条理化,能保证经验积累有一定的循序性和巩固性,程老师执教的小班“图形娃娃”活动设计,在游戏中都充满数学信息。
我们老师在每次活动后都会自觉展开一些交流,但由于只是我们主观的回忆,缺少客观的依据。如今天采用视频进行有目的 教研,效果就不一样了,因为录像能够客观地呈现所有内容,包括教师当时的语言和行为,活动各环节之间的转换,衔接也可以一目了然。
数学活动与主题活动相结合 陈美玲
(xxx 幼儿园 保教主任)
数学活动可以与主题活动及其他教育领域相结合。由于数学与幼儿的生活以及其他教育领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结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在内容和形式上,寻找它们的联结点,将数学融入以其他领域为核心的主题活动中。如:在中班“亲亲小瓢虫”的主题活动中,我们从认识小瓢虫身上有几个点入手,引导幼儿感知数量,让幼儿学习掌握了点数的正确方法,这样既丰富了数学教育资源,又使主题更深入。
数学活动教育手段的运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让较为枯燥、死板的数学教学变得和音乐、游戏一样的有趣,好玩。我们可以借助图像、动态情境、儿歌问答等教育手段来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幼儿对数概念的理解。
林翠珠
(宅山中心园园长)
数学活动与主题内容既要有机结合,又可融为一体,也不要牵强。根据主题创设良好的数学活动环境,提供充足的活动材
料,让幼儿有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与材料进行交互作用,从而获得大量的数学感受性经验。
幼儿园数学活动操作材料的投放
陈健娥
(教育局幼教室)
小班幼儿注意的持续性差,任务意识淡薄,但对活动材料和使用工具的动作感兴趣。因此,教师的数学活动设计中要考虑投放材料。如《图形娃娃》的活动,程老师提供给幼儿的图形比较大,各种图形有不同种颜色红、黄、绿、蓝。幼儿很自然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的图形,多样性的材料,让幼儿有充分选择的机会。而且程老师很生动地把每个图形画上了眼睛、鼻子,它们又是用图形画出来的,这具体直观的操作材料是集体活动设计应思考的问题。
小班数学活动情境化、游戏化
何艺辉
(前何中心园园长)
幼儿数概念的形成不是通过一两次的操作而获得的,而是幼儿通过学习实践积累若干经验,或通过交流讨论,或是教师的归纳提炼才能逐渐明晰的。如《图形娃娃》程老师采用的活动形式灵活多样,能通过 4 次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对图形建立了概念。教师在游戏中提供三种图形,让幼儿选择喜欢的图形挂于胸前,借以了解幼儿对图形的感知情况。其次,创设机会给幼儿表达表现,呈现幼儿的现实水平。
沈丽卿
(康美中心园园长)
小班数学教学活动设计应体现的情境化、游戏化,它是指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教育情境,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愿望。今天视频观摩小班《图形娃娃》,老师创设了〈找朋友〉这一游戏情境,在游戏中,图形宝宝找相同图形的朋友,找颜色一样的图形朋友,幼儿在游戏中不仅知道了各种图形,而且在反复自由探索和亲身体验中形成图形概念。能让儿童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下学到数学,也让其喜欢数学。
董亚莉(原教育局初教股幼教)
省编《教师用书》的数学教育活动以素材点的形式呈现,它是让教师开展数学教育活动的指导与提示,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教案。在设计集体活动时,老师必须写出详细的教案,具体到每一个提问,语言表达从多方面进行精心设计。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能引起幼儿的思考,设计的问题情境要与目标相匹配。
其次,教学各环节层次要清晰,如程老师的小班活动《图形娃娃》各环节一环扣环,(1)找自己喜欢的图形。
(2)认识图形。(3)找朋友游戏-----找图形。做到每个环节设计有目的,在完成各环节时教师注意有个小结,它可以给幼儿经验知识的积累。
最后,我们认为教学活动中涉及到细节有许多,应引起教师的注意:
(1)辅助性提问的预设。
(2)教具的呈现方式。如幼儿在摆放物体时,教师应要求幼儿使用右手从左到右一个接着一个摆放好。
(3)座位的排放。这些细节不留意常被忽视,有时会影响教学。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第二篇: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设计:图形娃娃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设计:图形娃娃
【导语】
教案是幼儿教学准备中的重要一环,幼儿园的教学过程是幼儿在老师、小伙伴、教材互动中得以主动发展的过程,所以教案准备十分重要。鉴于小孩子的接受力和理解力,幼儿教案多以趣味性、互动性、引导性为主,所以为了帮助老师们更好的准备教案,整理汇总里一些常用活动教案示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参考。下面分享关于图形娃娃的教案设计。主题的由来:
在认识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基础上能够找出相同的图形,进行形状辨识。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在认识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基础上能够找出相同的图形,进行形状辨识。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相互合作的意识。活动准备:
场地准备:用塑料绳在地面上围一个大圆、一个大三角形、一个大正方形。
自备教具:1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图形娃娃各一个,分别挂在三个小朋友的脖子上
2、橡皮泥若干。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的挂有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图形娃娃,引起幼儿的兴趣。
邀请幼儿去各个图形娃娃家作客。教师:“现在我们一起到图形娃娃家去作客吧!来,先让我们一起学袋鼠跳到圆形娃娃家去吧!(幼儿一起跳到已画好的圆形中去)再让我们一起学小乌龟爬爬到三角形娃娃家去吧!(幼儿一起爬到已划好的三角形中去)最后我们一起跑到正方形娃娃家去,看一看是谁先到正方形娃娃家。(幼儿一起跑到正方形)
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基础上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进行形状辨识
教师:“图形娃娃邀请我们来做客,我们送些什么礼物给他们呢?你们知道么,圆形娃娃喜欢圆形的饼干,正方形娃娃喜欢正方形的饼干,三角形娃娃喜欢三角形的饼干,如果送错了,娃娃会不爱吃的。
幼儿自选一种图形,在“生日快乐”的乐曲中将饼干放到给对应图形中去,体验欢快的情绪。
和图形娃娃告别,结束活动。
二、请幼儿完成书上的评价练习
请幼儿翻开书第10页,说一说你知道这些食物和物品是什么吗?他们分别是什么形状的?
请幼儿给空白的徒刑穿上漂亮的衣服,注意不要涂到框的外面。
找一找什么是圆形的?什么是正方形的。
说一说你还见过什么东西是圆形的?什么东西是正方形的?
第三篇:图形娃娃找家 教案
图形娃娃找家(小班数学)图形娃娃找家(小班数学)
一、目的要求:
1、巩固幼儿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识,能按图形特征分类。
2、培养幼儿耐心作业的习惯。
3、培养幼儿关心他人,乐意助人的品质。
二、活动准备:
教具:图形娃娃,三只口袋,儿童乐园一幅,教室内布置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学具:图形娃娃每人一套。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师:我们小四班来了好多客人,你们知道是谁呢?(出示图形妈妈)问:“这是什么?(图形妈妈),图形妈妈怎么啦?(哭)我们一起来问:”图形妈妈你为什么要哭?
2、原来它们的宝宝不见了,我们帮它们找一找,然后把宝宝们送回妈妈身边去。
二、请幼儿把图形娃娃送回家。
1、师:这些娃娃都在儿童乐园玩呢,我们找到它们后,对他们说一句话:XX娃娃,我把你送回家。
2、教师示范,然后请个别幼儿上前把找到的娃娃送到对应的妈妈身边去。
3、幼儿找娃娃并送回家。
师:我们先帮圆形妈妈找娃娃,找到后对它说:XX娃娃,我把你送回家。
现在帮谁找娃娃?怎么说呢?
还有谁没有回家,送它回家时说什么?
4、师:这些宝宝都回家了,图形妈妈应该很开心!可是怎么还在哭呢?
原来图形妈妈还有好多宝宝没回家,原来它们还有许多宝宝躲在小朋友的桌子上呢。快把它们送到新房子里去吧,边送边说一句话。XX娃娃,我送你回家。
三、幼儿再次操作,把自己桌子上的图形娃娃送到新房子里。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游戏:到图形娃娃家做客。
1、现在图形妈妈怎么样了?(笑了)图形妈妈说我们小四班的小朋友真能干,为感谢大家,要请我们去它们家做客,看是哪个妈妈出来我们就去它们家去。
2、幼儿看出示的图形,到相应的图形娃娃家做客。
3、师:我们到图形妈妈家玩得开心吗?好,现在我们回家吧!
宝宝饼干屋(小班数学活动)宝宝饼干屋(小班数学活动)
有益的学习经验:
一、在观察、比较、操作中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二、在亲身参与有趣的情景活动中提高按物体的形状、颜色分类速度。
三、体验劳动和工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电视机、录放机、实物投影仪、录音机、磁带。
实物图形饼干;拱形门、货架、货筐;大嘴动物头;围裙。
活动过程:
一、做个饼干屋小员工。谈话引入情景,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二、开心分饼干。
1、按形状分类。
(1)观看采购员到饼干批发市场上货的录像。
(2)明确第一项工作任务---请小员工将饼干按形状进行分类。感受分类的乐趣。
(3)师生共同检查按形状分类的结果,体验初获成功的喜悦。
2、按颜色及形状分类。
(1)接到订购电话,明确第二项工作任务。
(2)看实物投影,再次明确顾客的要求,开始分类工作。
大班—红色包装的圆形饼干
中班—黄色包装的正方形饼干 小班—绿色包装的长方形饼干 托班—蓝色包装的三角形饼干
(3)师生共同检查按饼干的形状及颜色进行分类的结果。
3、游戏《我喂动物吃饼干》。请小员工根据动物嘴巴的不同形状喂相应的 饼干。
三、神秘礼物。
请小员工们摸一摸神秘袋里的礼物,并说出它的形状。
第四篇:研讨纪要
研讨纪要
(二)研讨主题:
学校如何指导家庭教育
研讨内容纪要:
发言一:学校只能提供一些普遍的常识,重在家长自己对孩子的了解,关注,懂的用最适当的方式引导孩子。
发言二:学校可通过设计可执行的操作模板,在小群体中模拟试验成功后推广,就像学校要求家长做的事情,本也不难,但只因为缺乏行动或可操作的程序,即没人引发家长,这个只有学校来做引导,而且要简洁,家长就好开展配合工作了。欲取之,先与之
发言三:组建机构、规范制度,引导家长进入教育境界。成立家长学校,一方面调动家长们支持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增强家长自身的教育意识;另一方面,家长学校的活动,也为家长创造横向联系、倾心交流、互帮互学的机会,对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发言四:调查研究、开展培训,指导家长科学教子。学校可每年设立一个重点课题开展研究,通过研究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和家长的实际需要和存在的问题。如:就孩子的“交往行为、劳动行为、消费行为”等内容,在全校家长和孩子中进行了问卷调查,掌握了孩子对自我行为的评价,同时了解了家长对这些问题的态度,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和培训。
发言五:提高思想认识,积极承担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学校必须强化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向家长传授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澄清其在家庭教育中的模糊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指导家庭教育,还可以不断提高家长的素质,抓一代,促两代,促进和谐家庭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发言六:开展调查研究,分类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为了针对性的指导家庭教育,先要摸清家庭教育的状况。目前,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存在“四多四少”的问题:关注孩子身体健康的多,而关注其心理健康的少;重视孩子学习成绩的多,而重视孩子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少;关心孩子学习结果的多,而关心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少;对孩子说教指责的多,而家长自身示范的行为少。针对这一情况,应该按照学生家庭的状况,分类展开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其一,针对农村家长普遍关心孩子的吃穿而很少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的问题,应该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座谈会,为农村家长讲解《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自身素质与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的基础》等专题,促进他们全面地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
小结:
学校要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就必须提高思想认识,积极承担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并开展调查研究,分类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可以成立家长学校,组建机构、规范制度,引导家长进入教育境界,开展培训,指导家长科学教子。
第五篇:小班娃娃家
小班角色游戏娃娃家 角色游戏:娃娃家 游戏的产生:
娃娃家游戏其实是小朋友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小朋友们对这些内容很熟悉,比如吃饭、睡觉等,他们也希望自己能成为爸爸妈妈照顾孩子,像他们的爸爸妈妈那样做,因此游戏的内容小朋友很兴趣,于是我们决定开展这个游戏。游戏总目标:
1、幼儿喜欢参与角色游戏活动,对游戏活动感兴趣。
2、围绕“娃娃家”主题开展游戏,能用语言、动作再现爸爸、妈妈照顾小朋友的情景,反映自己对所扮演的家庭成员中各个角色的认识。
3、建立并遵守游戏常规。
4、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第一阶段游戏 阶段目标一:
1、围绕“娃娃家”主题开展游戏。了解娃娃家的物品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2、萌发幼儿对角色游戏的兴趣,愿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3、围绕“娃娃家”开展游戏,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
4、引导学习抱娃娃的方法及如何给娃娃喂饭等。
5、继续巩固游戏常规,能正确使用各种游戏材料。第一次游戏 第一次活动准备:
1、娃娃若干、炊具(煤气灶、锅、铲、勺等)、餐具(碗、盘子、茶壶、杯子、小勺等)、电视机、食品(面条、鱼丸、饺子、各种饼干等)。
2、布置若干娃娃家的环境。指导要点:
一、教师出示娃娃家物品引起幼儿游戏兴趣。
二、幼儿了解娃娃家物品的名称并讨论其使用方法。
1、让幼儿说说桌上有什么?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这些物品?
2、让幼儿自由说说自己认识的物品的使用方法并示范。
三、幼儿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1、教师创设若干个娃娃家,幼儿自由游戏练习使用各种炊具、餐具等。
2、在游戏中教师可充当某个角色和幼儿一起玩。
3、教师在游戏中进行随机教育,提醒幼儿要轻拿轻放玩具,玩具玩完后要及时归位。第一次观察推进:
1、观察:从本次游戏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小朋友们对娃娃家的游戏十分兴趣,能运用到自己的生活经验,但也有一些地方脱离游戏,以下是几游戏片段
片段1:有一个小朋友抱着布娃娃坐在桌子旁边,什么都没有做,一个下午的游戏时间浪费了。
片段2:另外一组一个小朋友拼命的把各种蔬菜水果放进了锅里,然后再倒出来,最后再放进去,这样一直重复,没和任何交流也没做其他的事。
2、推进:
娃娃家小朋友们的表现,反应了小班小朋友现在仍处于操作材料自我满足的阶段。他们的角色意识较差,有时候一个东西可以玩很久时间,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改怎么样做,不会与人交往,教师在今后的游戏中要继续的引导,使幼儿有更多互动和分享经验。第二次游戏 第二次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娃娃、炊具(煤气灶、锅、铲、勺等)、餐具(碗、盘子、茶壶、杯子、小勺等)、电视机、食品(面条、鱼丸、饺子、各种饼干等)。
2、布置若干娃娃家的环境。指导要点:
一、以娃娃家环境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游戏兴趣:
二、引导幼儿学习抱娃娃:
1、幼儿自由抱娃娃并互相交流:“怎么抱娃娃才会更舒服?”
2、教师小结抱娃娃的要点:
〈1〉娃娃的头应靠在爸爸(或妈妈)的手臂上。〈2〉爸爸(或妈妈)一只手拖着娃娃的头,另一只手拖着娃娃的臀部。
三、学习给娃娃喂饭:
1、让幼儿回忆平时爸爸、妈妈怎样给自己喂饭的。
2、请个别幼儿示范给娃娃喂饭。
3、启发提问:“饭很烫时怎么办,怎么喂宝宝?宝宝饭滴在身上,要怎么做?”
四、教师小结抱娃娃、给娃娃喂饭的要点。
五、幼儿分组活动,教师指导:
1、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扮演某种角色进入游戏与幼儿一同游戏,鼓励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大胆参与游戏,体验和同伴游戏的乐趣。
2、教师创设若干个娃娃家,幼儿自由游戏练习抱娃娃、给娃娃喂饭。
3、教师根据幼儿的需要以游戏的方式给予具体的帮助和指导。
4、在游戏中及时纠正、指导幼儿正确使用游戏材料,提醒幼儿要轻拿轻放玩具。第二次观察推进:
观察:针对上次观察推进的结果,这次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学习如何抱娃娃喂娃娃吃饭等,照顾娃娃的方法。在观察中发现幼儿对照顾娃娃很感兴趣,而且学习的很快,但是观察游戏中又发生了另一个问题:因为娃娃的数量是有限的,而小朋友们都想抱娃娃照顾她,所以在游戏中,很多小朋友都去抢娃娃,这样会出现争执和混乱,大家都说我要娃娃。推进:在下次游戏中,教师可以多增加一些娃娃够幼儿游戏时使用,然后要进行幼儿的角色分配,可以让一些小朋友扮演妈妈去抱娃娃,照顾娃娃;另一些小朋友扮演爸爸、爷爷、奶奶等,这样可以帮娃娃煮东西吃,或者帮娃娃洗澡等,分工合作,这样游戏中也不会发生争执。第三次游戏 第三次活动准备:
1、娃娃家所需的材料:娃娃、炊具(煤气灶、锅、铲、勺等)、餐具(碗、盘子、茶壶、杯子、小勺等)、食品(面条、鱼丸、饺子、各种饼干等)。
2、布置若干娃娃家的环境(内有桌、椅、电视、电话、床等)。指导要点:
一、启发引导幼儿结合自身经验,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是怎么照顾自己的,从而引申到幼儿身上,让幼儿讨论:如果自己当娃娃的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做?爸爸可以做什么?妈妈可以做什么?
二、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教师根据幼儿扮演角色的意愿,将幼儿分为两人一组,并带领幼儿到“娃娃家”的场景中开展游戏。
2、教师巡视,介入指导:
〈1〉让幼儿明确自己所扮角色的简单职责,并能说出对方所扮角色的称谓如“他是爸爸。她是妈妈。”
〈2〉提醒幼儿掌握正确抱娃娃的姿势及给娃娃喂饭的方法。〈3〉鼓励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大胆参与游戏,体验和同伴游戏的乐趣。
〈4〉继续提醒幼儿要轻拿轻放玩具,不争抢玩具,会轮流使用玩具。第三次观察推进:
观察:通过2次的游戏后,幼儿对如何进行娃娃家的游戏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积累了一些生活的经验,于是这次活动将小朋友们进行角色分配,有的人演爸爸有的人演妈妈。在观察中发现小朋友们有了自己的角色后玩的更开心了:比如倩玉会抱着娃娃说“不哭我是妈妈”而扮演爸爸的伟锋会在一边像模像样的煮东西。
推进:从此次游戏的情况看,前2次小朋友出现的问题和娃娃家中的游戏材料的使用和一些常规的培养有很大的关系,通过游戏角色的分配和教师对常规的强调,使的幼儿慢慢形成了较良好的游戏常规。第四次游戏 第四次活动准备:
1、娃娃家所需的材料:娃娃、炊具(煤气灶、锅、铲、勺等)、餐具(碗、盘子、茶壶、杯子、小勺等)、食品(面条、鱼丸、饺子、各种饼干等)。
2、布置若干娃娃家的环境(内有桌、椅、电视、电话、床等)。指导要点:
一、教师出示若干游戏材料,让幼儿说说材料的名称及用法,启发引导幼儿讨论:“这些游戏材料还能怎么用?”初步激发幼儿参与探索活动的兴趣。
二、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幼儿自由结伴,两人一组,到游戏区活动。
2、教师巡视,介入指导:
〈1〉继续提醒幼儿明确自己所扮角色的简单职责,能愉快地与同伴一起游戏。
〈2〉重点用语言提示,鼓励幼儿尝试游戏材料的不同使用方法,引导幼儿体验不同的乐趣。
〈3〉带领能力差的幼儿参与游戏,及时肯定他们表现。〈4〉督促个别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如轻拿轻放玩具,不争抢玩具,不乱跑等。第四次观察推进:
观察:本次游戏中教师发现幼儿对爱护玩具材料的常规要求做的还不太好,比如:在游戏中,几个男孩子在抢娃娃家的灶,于是他们吧桌子旁边的东西碗啊盘子啊什么的,全部扫到了地上,但是他们根本没有去捡,而是继续的去抢;还有的小朋友不玩的东西不重新放在篮子立,而是随手一扔就不管了。
推进:在活动中出现的这种行为在下次游戏的开始,教师要先进行强调,先给小朋友们说一说让幼儿思考这种行为对不对,哪错了,应该怎么做,教育幼儿游戏材料要爱护,如果损坏了小朋友们就没的玩了,大家要把幼儿园的东西当成自己家的玩具好好爱护,不要互相争夺,要互相谦让。第二阶段游戏 阶段目标二:
1、继续引导幼儿学习如何互相商量着玩游戏,有初步的角色分工合作的意识。
2、愿意与人交往,发展友好交往能力。
3、知道与人分享玩具,体验和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第五次游戏 第五次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娃娃家所需各种材料:娃娃、炊具(煤气灶、锅、铲、勺等)、餐具(碗、盘子、茶壶、杯子、小勺等)、食品(面条、鱼丸、饺子、各种饼干等)。
布置若干娃娃家的环境,内有桌、椅、电视、电话、床等。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回忆上次游戏情况导入活动。
2、引导幼儿讨论:怎么样才能做好娃娃的爸爸和妈妈?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强调要求:两人一起游戏时,要商量好爸爸做什么?妈妈做什么?不要抢着做同一件事,如:爸爸在做饭时,妈妈可以去照顾娃娃,给娃娃讲故事,或给娃娃喂饭,哄娃娃睡觉,然后和爸爸一起吃饭等。
3、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自由结伴,两人一组,佩带好角色挂牌后到各娃娃家活动。
2)幼儿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A、提醒幼儿在游戏时商量好爸爸、妈妈各自的工作,在游戏中不争抢着做一件事。
B、教师可扮演客人,针对个别组出现的问题予以提示与指导,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多交流,互相协商游戏的开展。C、继续鼓励幼儿互相分享玩具,不争抢其他组幼儿的活动用品,及时归放。
D、注意观察、肯定及带动内向幼儿积极地参加游戏,督促个别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不乱跑。第五次观察推进:
观察:在本次的游戏中,教师针对上次游戏的情况对幼儿的行为进行了评价和激励,告诉小朋友们要爱护玩具的重要性以及评选看看谁是最爱护玩具的小朋友将奖励他们红花。因此这次游戏小朋友们都注意到了这点。而且在游戏中教师新增加了电视和电话,小朋友们对新增加的材料很有他们会用电话假装与人聊天,邀请别人到家里做客等,这样就在无形中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和交往能力。
推进:在活动中发现,幼儿会打电话邀请其他小朋友来自己的娃娃家做客,因此在下次的游戏中决定多鼓励幼儿到别人娃娃家去玩,这样可以让幼儿知道如何接待客人和如何当客人,发展了幼儿的交往能力。而且小朋友们对电话电视这些新的游戏材料很感兴趣,下次游戏中可以多增加一些材料供幼儿游戏。第六次游戏 第六次活动准备:
1、娃娃家所需各种材料:娃娃、炊具(煤气灶、锅、铲、勺等)、餐具(碗、盘子、茶壶、杯子、小勺等)、食品(面条、鱼丸、饺子、各种饼干等)。
2、布置若干娃娃家的环境。指导要点:
一、师生共同回忆上次游戏情况。
引导幼儿讨论:有客人来家里做客,我们应该怎么接待客人?客人进门时我们要说什么?做什么?客人走了要怎么说?教师小结:客人来做客时小朋友要先问清是谁再开门。客人进门要问好,给客人拿拖鞋、倒水。可以做很多好吃的请客人吃;客人走了要送客人到门口和客人道别等。
二、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自由结伴,两三人一组。
2、幼儿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1)提醒幼儿在游戏时商量好爸爸、妈妈各自的工作,在游戏中不争抢着做一件事。
2)教师鼓励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互相去做客,重点帮助幼儿掌握接待客人的礼节。
3)继续鼓励幼儿互相分享玩具,不争抢其他组幼儿的玩具。4)提醒幼儿爱护玩具材料,及时捡起丢在地上的玩具。5)注意观察、肯定及带动内向幼儿积极地参加游戏,督促个别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不乱跑。第六次观察推进:
观察:今天游戏,教师以客人的身份到各个娃娃家做客,并随机观察了一下小朋友们如何接待客人的,记录了一些片段 片段1:我走到本豪那组的娃娃家,本豪第一个看见了我就说:你来我们这玩的吗?我说对啊,我来你这做客,你们欢迎吗?本豪说:好啊。而其他的小朋友们正在自己玩自己的玩具没有发现我。
片段2:我又来到第2个娃娃家,励勤那,这回我敲门,励勤问谁啊,我说我是陈老师来你们这做客的,她打开了门欢迎我,并请我坐下倒水给我喝。推进:我发现在活动中能力强的幼儿对如何接待客人还是做的不错的,比较热情,而能力弱的幼儿做的不够好,还要加强。还有大部分幼儿不喜欢去别人家做客,喜欢自己留在娃娃家玩,因此下次游戏可以多鼓励幼儿外出做客/ 第七次游戏
第七次活动准备:
1、娃娃家所需各种材料:娃娃、炊具(煤气灶、锅、铲、勺等)、餐具(碗、盘子、茶壶、杯子、小勺等)、食品(面条、鱼丸、饺子、各种饼干等)。
2、布置若干娃娃家的环境。指导要点:
一、教师出示游戏材料,引起幼儿游戏兴趣。
二、师生共同回忆上次游戏情况。
1、教师启发提问:
“你在上次的娃娃家游戏中扮演的是谁?你都做了些什么?娃娃的妈妈(爸爸)又做了些什么?你们玩得愉快吗?”
2、引导幼儿讨论:
有客人来家里做客,我们应该怎么接待客人?客人进门时我们要说什么?做什么?客人走了要怎么说?
3、教师小结:客人来做客时小朋友要先问清是谁再开门。客人进门要问好,给客人拿拖鞋、倒水。可以做很多好吃的请客人吃;客人走了要送客人到门口和客人道别等。
三、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自由结伴,两三人一组。
2、幼儿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1)提醒幼儿在游戏时商量好爸爸、妈妈各自的工作,在游戏中不争抢着做一件事。
2)教师鼓励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互相去做客,重点帮助幼儿掌握接待客人的礼节。
3)继续鼓励幼儿互相分享玩具,不争抢其他组幼儿的玩具。4)提醒幼儿爱护玩具材料,及时捡起丢在地上的玩具。5)注意观察、肯定及带动内向幼儿积极地参加游戏,督促个别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不乱跑。第七次观察推进:
观察:本次游戏中教师继续加强对幼儿如何做客和当客人的指导,小朋友们也对当客人产生了兴趣,重点我观察了景其,他先到了本豪的娃娃家,敲了敲门,然后和本豪说他是谁,接着在他们家高兴饿玩了起来,本豪给他谁喝,还说了谢谢,并且走时还对那家的小朋友们说之间,之后他在自己的娃娃家也接待了客人,表现的不错。推进:
从游戏中我感觉到教师还可以注意多教给幼儿一些交往的方法,丰富他们的游戏内容。让幼儿学习与客人交谈,沟通交流,这样游戏的内容也会更有趣更吸引孩子,并且能有效的增加幼儿的交往和语言表达能力。第三阶段游戏 阶段目标三:
1、巩固掌握接待客人的礼节,能与同伴交往,促进各角色、各个娃娃家间的联系,发展交往能力。
2、巩固礼貌用语(请、谢谢、你好、再见等)的使用,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3、懂得爱惜游戏物品,初步学会归类摆放,培养爱护玩具材料的好习惯。第八次游戏 第八次活动准备:
1、娃娃家所需各种材料:娃娃、炊具(煤气灶、锅、铲、勺等)、餐具(碗、盘子、茶壶、杯子、小勺等)、食品(面条、鱼丸、饺子、各种饼干等)。
2、布置若干娃娃家的环境。活动过程及指导要点:
〈一〉教师以今天要到娃娃家做客导入,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回忆客人来家里玩,接待客人的情景,教师启发提问:“有人按门铃时怎么做,说什么?客人进屋要给客人准备什么?客人走了要怎么做?” 〈三〉幼儿分组游戏,教师指导:
1、幼儿自由结合分组并确定好自己扮演的角色(教师可协助幼儿分配角色。)
2、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掌握待人的礼节,鼓励幼儿和其他组幼儿交往,互相串串门。提醒幼儿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及时表扬爱护玩具材料、积极游戏的幼儿。第八次观察与推进
观察:在此次的游戏中教师以参与的形式推进了一些游戏的内容,比如和小朋友一起去一个娃娃家做客,或者是跟小朋友们一起聊天问问他们今天煮了什么给娃娃吃,做了哪些事等等,游戏的内容也有所丰富,有了一定进展。
推进:本次活动由于教师的参与,游戏的内容有所丰富,由于孩子的年龄还比较小,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生活经验有限因此不能够进行深一步的交往,需要成人的帮助,因此还可以在亲子,区域等活动继续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第九次游戏 第九次活动准备:
1、娃娃家所需各种材料:娃娃、炊具(煤气灶、锅、铲、勺等)、餐具(碗、盘子、茶壶、杯子、小勺等)、食品(面条、鱼丸、饺子、各种饼干等)。
2、布置若干娃娃家的环境。活动过程及指导要点: 〈一〉教师请能力强的两组幼儿开展娃娃家游戏,引导其他幼儿观看后进行简单评价,如:客人上门如何接待?到别人家做客时,要怎么做?
〈二〉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扮演角色(教师作适当的协调),到布置好的场景中游戏。〈三〉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教师扮演角色介入指导,有意识的创造一些游戏情节,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到其他组的游戏中,大胆用语言或动作进行交流,丰富游戏内容。
2、提醒幼儿讲礼貌,友好待人,爱护玩具材料。
3、及时观察幼儿的表现,做出适时的引导。第九次观察与推进
观察:在本次的游戏观察中有部分的幼儿在使用礼貌用语的情况方面做的还不够好,重点观察了宇兵,只见他抱着自己的娃娃跑到了别人的组上,也不敲门就进去做客,而且只顾玩别人的东西也不和别人说话,过了一会又自己跑开了。推进:教师对幼儿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方面还需 要加强教育指导,可以收集粘贴礼貌做客的图片、照片等启发幼儿,鼓励学做文明的小主人、学做文明小客人等活动进一步丰富积累幼儿的经验。第十次游戏 第十次活动准备:
1、娃娃家所需各种材料:娃娃、炊具(煤气灶、锅、铲、勺等)、餐具(碗、盘子、茶壶、杯子、小勺等)、食品(面条、鱼丸、饺子、各种饼干等)。
2、布置若干娃娃家的环境。活动过程及指导要点:
〈一〉教师针对上一次游戏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讨论: “客人上门如何接待?两个娃娃家间可以如何交往?一个娃娃家的爸爸妈妈有急事要出门,娃娃该怎么办呢?” 〈二〉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扮演角色(教师作适当的协调),到布置好的场景中游戏。〈三〉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教师扮演角色介入指导,有意识的创造一些游戏情节,用语言提示的方法帮助幼儿丰富游戏内容,学习如何交往,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到其他组的游戏。
2、提醒幼儿讲礼貌,友好待人。
3、及时观察幼儿的情绪表现,做出适时的引导。第十次观察与推进
观察:在本次游戏中幼儿在玩的时候,一个小朋友发现了问题,他说“今天有很多的客人到我的娃娃家做客,来了这么多的人我家里吃的东西用的东西还有盘子和碗都不够用了怎么办。这时让幼儿思考到了一个问题,如果娃娃家的东西不够用我们该如何解决,这时教师进行了适当的引导,可以去商店买了,于是很多小朋友们响应对啊,可以开个商店的啊。那我们下次开个商店吧,大家都说,于是产生了一个新的游戏商店。
推进:随着游戏的不断推进,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现在他们在游戏中产生了新的需求,就时需要商店买东西,于是产生了一个新的游戏商店,因此试生共同商量决定在下次的角色游戏中新增商店这一内容,孩子在游戏不断进步,也发展了各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