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环境污染无处遁形,安顺市以大数据深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让环境污染无处遁形
安顺市以大数据深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月 17 日,市环境保护局一楼数字监控大厅内,占据了大半墙体的电子屏幕清晰的显示了全市的水源保护地区、重点污染项目、污水处理项目等现场的画面,工作人员只需动一下鼠标,就可以切换镜头,实现对重点监测目标的实时监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信息时代的今天,如何守好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大数据的作用举足轻重。得益于大数据“数字环保”平台的建设和完善,我市生态文明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平台建设破解环保难题 安顺地处长江水系乌江流域和珠江水系北盘江流域的分水岭地带,属于长江、珠江防护林和天然林保护区以及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的两江生态屏障重点区域,同时还承担着省会贵阳市饮用水源地红枫湖和市级饮用水源地夜郎湖的保护任务。
为破解新形势下环保工作遇到的难题,市环保局将环境信息化建设作为攻坚克难的重要抓手,争取国家专项资金,筹资千万余元建设安顺市环保应急平台,即“数字环保”平台。2014 年 5 月,“数字环保”平台一期项目开工建设,11月开始试运行,2015 年 9 月通过省环保厅验收并投入使用。
“数字环保”平台建设项目立足于梳理整合、搭好框架,建立环境信息化标准体系,搭建软硬件基础平台,建设内容涵盖数据中心、环境地理信息平台、应急综合管理平台、空气质量发布平台、环境质量监管系统、污染源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水质监控系统、综合门户系统、建设项目申报审批系统共计 10 个系统的软件开发建设。
经过近三年的发展,在“数字环保”一期的基础上,我市又进行了“数字环保”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及项目审批系统建设项目、“数字环保”环境质量监管全覆盖建设项目、“数字环保”扩展建设项目。
平台的建成为安顺的环境监管装上了“千里眼”,使得监管部门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了解到监控目标的污染状况,及时发现并制止违法行为,提高了处置污染的精准性、快速性,也让我市环境监测管理进入了“大数据”时代。
资源整合实现智能监管 如今,“数字环保”平台已经实现了对重点污染源、饮用水源地、机动车尾气检测站、空气自动站、水质自动站等的在线监管,实时分析。建成了 13 个大类,36 个小类的环境专题图,为 19 家工业污染源绘制了三维模型;完成了重点污染源、饮用水水源地、水厂、生态补偿断面、二级保护区道路穿越区域、汽车尾气检测站,共计 59 个监控点的视频监控建设;39 家国控、省控、市控重点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控设施;完成了 3 家水质自动站、4 个空气自动站点的数据实时传输;完成了 1 家医废处置中心远程监管;完成了国、省控“一企一档”的资料录入;完成了 15 家国、省控水质监测点数据录入。
平台整合了环保部门内部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环统系统、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信息系统、“12369”环保投诉热线等系统,信息联动提升了环境执法主动响应能力。“数字环保”平台还可实时调取、使用各系统数据,实现了各系统归口管理,系统数据汇聚共享,基本解决原有的信息化系统相对独立造成的“数据孤岛”等问题,“多网合一”也使得数据和资源共享率大幅提高。
随着“数字环保”平台的不断完善,我市实现了对重点污染源、环境质量等全天 24 小时的智能监管,彻底解决了原来对企业排污“人盯人”的被动监管局面,为环境管理决策者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也让安顺的环境管理驶入智能化高效便捷的快车道。
生态文明建设渐入佳境 通过平台建设,市环保局对门户网站进行了重建。新网站增加了网上办事大厅,业主可通过门户网站的办事大厅进行建设项目的申报,同时还可直接查询项目受理审批情况。行政处罚案件及时在市环保局网站上进行公示,并根据《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的相关要求,对重点企业进行信息公开。
此外,市环保局开通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可通过门户网站实时查看我市空气质量情况,进行机动车尾气查询,了解各项环保信息。作为市科普教育基地,市环保局还设立公众开放日,通过“数字环保”平台为不同层面的公众提供可视的环境信息,让公众不仅仅通过网站、微博、微信,还能亲临其境感受,从而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及参与积极性。
2017 年,我市生产总值 802.4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3%,同时地表水水质
达标率 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率在 98%以上,森林覆盖率 50%以上。经济发展的同时,城市环境日益改善,这是市民群众最真实、最直观的获得感。
充分利用好大数据,对清查生态资源、监测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义重大。目前,我市的“数字环保”平台已逐步使得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政府管理、企业自觉、群众参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未来,我市将不懈努力,进一步完善“数字环保”平台各系统的升级改造工作,继续收集环保的各类数据,加大数据录入力度,加强环保数据汇聚共享,力求真正实现让环境污染无处遁形。
(实习记者 肖劲松 甘良莹)
第二篇:十八大报告原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编辑本段简介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十八大报告不仅在第一、第二、第三部分分别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重要地位、重要目标,而且在第八部分用整整一部分的宏大篇幅,全面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从而完整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十八大报告原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八、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编辑本段重要地位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十八大报告在第二部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中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编辑本段重大意义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十八大报告在第八部分的第一句话,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编辑本段严峻形势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十八大报告在第八部分强调:“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即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资源约束趋紧,二是环境污染严重,三是生态系统退化。
编辑本段思想理念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理念,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我们要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
编辑本段本质特征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特征,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由此,生态文明建设不但要做好其本身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更重要的是要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就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从而形成五大建设,又要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观点、方法。
编辑本段政策方针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方针,十八大报告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编辑本段途径方式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方式,十八大报告强调:“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编辑本段重要目标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十八大报告第三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指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十八大报告第八部分强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编辑本段战略任务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十八大报告第八部分提出了优、节、保、建四大战略任务。
一是优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是节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中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是保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四是建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编辑本段根本目的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编辑本段各省情况
山东
2012年,山东财政筹集资金近30亿元,大力支持实施造林绿化、生态能源、资源修复、面源治污和乡村文明五大工程,积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实施造林绿化工程。筹集资金7.25亿元,在荒山区、风沙区和平原区积极开展造林绿化,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奖补和农村中小学校园绿化,全省新增造林面积200万亩以上;对2046万亩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进行生态效益补偿,实施林木良种补贴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在150万亩林地开展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努力提高林木资源质量。
实施生态能源工程。筹集资金2.06亿元,大力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全省新增农村沼气用户1.31万户;在25个县开展生态农业与农村新能源示范县建设,区域化推动农作物秸秆、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支持建设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着力打造农业生态和农村能源建设的新样板。
实施资源修复工程。筹集资金3.72亿元,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实施范围由6个县扩大到13个沂蒙革命老区县,支持省级重点风沙区水土保持项目实 施,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8.5平方公里;启动小清河调水补源工程,大力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稳步推进湿地公园和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逐步 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实施面源治污工程。筹集资金2.94亿元,继续在所有农业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扩大土壤有机质提 升补贴范围,指导农民科学用肥,降低施肥不当造成的环境破坏;全面实施养殖环节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补助,减少动物疫病传播和面源污染;支持开展农产品标准 化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加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监测,减少农业违禁品使用和废弃物随意排放,促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实施乡村文明工程。筹集资金13.56亿元,积极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着力推进山丘区找水打井,全省新增解决460万农村居民和40万农村学校师生的 饮水安全问题;采取“以奖代补、以奖促建”方式,扎实开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鼓励各地依托资源、因地制宜、整体规划、科学实施,努力把广大农村建设成为产业生态高效、环境优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的美好家园。
第三篇:以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以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发展,是党中央立足基本国情和“十三五”规划目标,审慎把握生态文明建设新的阶段性特征,对发展理念的时代性探索,不仅清晰描绘了发展的生态底色,同时也指明了面向“十三五”目标加强生态治理、增强民生福祉的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一、绿色发展契合了生态治理的现实诉求
提出绿色发展是为了应对近年来我国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严峻的生态形势,是在问题导向下对发展理念的创新。推进绿色发展,有利于更好应对资源环境约束挑战,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全球生态安全。
1.绿色发展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积极回应,反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全面”,需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协同发力,以更好满足人的各种方面需求。近年来,人民群众的需求呈现形式日趋多样、水平不断提高的特点,从追求物质生活到追求精神生活,从关心物质文明建设到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从关心经济建设到关心政治建设,从关心人与社会发展到关心人、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在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目前,我们已经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发展动力、发展结构、发展条件、发展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资源环境承载逼近极限,已经构成制约发展的最大瓶颈。增强生态治理能力,提升生态治理水平,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必须得到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就是要破解绿色发展难题、厚植绿色发展优势、增强绿色发展动力,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态底色。
2.绿色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举措,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长远大计。建设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是新时期党执政兴国的重大责任和使命。在人与自然和谐视阈下,绿色发展理念提出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等举措,充分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攻方向和精准着力点,目的是要打造科学合理的发展布局、构建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培育绿色节约的生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实施、有序推进、同向驱动,补齐生态短板,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使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更多成果和更大进展,由蓝图变为现实。
3.绿色发展有助于构建全球生态新秩序,更好服务全球生态安全。近年来,生态问题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应对气候变化、全球生态治理、共建共享人类共有绿色家园已成为各国的统一行动,绿色发展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新世纪以来,各个国家更加积极追求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蓬勃发展。尤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为尽快提振经济,纷纷将绿色确立为本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主色调,加紧战略规划、加大资金支持、加强制度保障,加快发展绿色经济。美国将绿色转型上升为国家战略,瞄准高端制造、信息技术、低碳经济,发挥技术优势谋划新的经济增长点;日本推出绿色发展战略总体规划;欧盟加快建立节能型、环保型、绿色型、创新型经济,并积极出口绿色技术,旨在抢占未来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同时,也有一些国家为了维持竞争优势,试图增设和提高绿色壁垒,为全球生态安全增添了不稳定因素。我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必须主动适应这一趋势,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实践,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发展,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开展生态绿色外交和绿色国际合作,推进全球生态秩序和生态规则的变革与重构,促使全球绿色发展格局形成,提升全球生态安全水平,更好地为我国推进绿色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二、绿色发展创新了生态治理机制
绿色发展理念在多个方面创新了生态治理的体制机制,这些制度创新将有助于进一步促使我国完善生态治理体系、改进生态治理方式、提升生态治理水平。
1.绿色发展理念创新了生态治理协同机制。多年来,由于缺乏综合性的法律法规,没有统一的规划及布局,不同地方在生态治理上各自为政、标准不一,各个地方只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负责,导致地区生态治理出现“九龙治水”、“治而不愈”的问题。就同一地方而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加之土地、水利、环保等多个部门工作欠缺衔接性和协调性,致使地方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的无限需求与资源环境的有限供给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不断重蹈“一边投巨资、下大力搞治理,一边无序开发、造成破坏”的覆辙。绿色发展理念提出要使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调节城市规模,依托山水地貌优化城市形态和功能,实行绿色规划、设计、施工标准;要以水定产、以水定城;探索建立跨地区环保机构,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这些是对生态治理地区、区域、部门协同机制的创新,将更加有效解决一些地方在生态治理中遇到的问题。
2.绿色发展理念创新了生态治理市场运作机制。长期以来,我国生态治理遵循政府主导的单一推进机制,政府对各种资源要素的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组织制定和实施生态治理政策计划,负责生态治理投资和监管。应该承认,这一机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发展阶段是可行的、有效的。但随着生态治理进入深水区、生态治理难度显著加大,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已不能有效推动生态治理事业的发展,生态治理效率低下与公众对生态治理要求失衡的问题逐渐显现。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政府对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不够高、生态治理的投资有限。
生态治理,看似是资源环境问题,其背后实质也是经济问题,既应该发挥政府的作用,也要借助市场的力量,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和聚集生态治理资本上的优势,驱动绿色产业、发展绿色经济。绿色发展理念提出要有序开放开采权,改革能源使用机制,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机制,建立健全资源使用权及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培育和发展交易市场,构建投融资机制,发展绿色金融,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将有助于构建和完善生态治理的市场机制,拓宽生态问题解决及生态事业发展的渠道,有效补充政府主导机制的短板和不足。
3.绿色发展理念创新了生态治理考核评价机制。绿色发展理念提出要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从现实来看,将有助于揭示和反映领导干部任职期内自然资源资产是否有序开发、节约集约利用,是否存在严重损失浪费、重大生态破坏的污染环境等问题;领导干部在自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生态治理资金筹集及使用、重大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违纪问题。从长远来看,将促使领导干部在任期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严守生态红线,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推动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促进自然资源资产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更加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三、在绿色发展中推进生态治理增进民生福祉
绿色发展理念将保护和生态治理纳入到发展体系,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发展的生态导向。接下来,应使理念意义上的绿色发展付诸实践、真正接地气,在绿色发展中加强生态治理,更好地维护人民生态权益,增进人民福祉。
1.营造绿色发展氛围,促进生态参与,优化生态治理格局。首先,要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生态治理顶层设计,深化生态治理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和完善以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体系;划定生态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构建能源安全体系,大力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其次,媒体应加大对违背绿色发展理念企业、公众道德失范行为的监督曝光,同时,对遵循绿色发展理念的先进行为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绿色发展典范。
再次,企业、公民、民间环保组织等,应利用政府搭建的平台建言献策,形成加强和改进生态治理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通过以上努力,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生态治理格局,构建高水平、全覆盖、管理科学、运转有效的生态治理体系。
2.发展绿色经济,培育绿色发展新业态,增强生态产品供给效率。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优质的生态产品,既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旋律。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必须借助绿色产业、绿色经济才能实现。人民所需要的生态产品,可分为必需型和一般型两类:必需型生态产品,就是指洁净的空气、干净的水、无公害的食品,这些是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福祉,是老百姓健康生活的保证、幸福生活的前提。提供必需型生态产品,有赖于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的综合治理,有赖于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践行。一般型生态产品的供给,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发展绿色经济。政府要从财政、税收等方面加大对绿色发展新业态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传统产业跳出产业局限和壁垒,顺应快速发展的产业技术革命趋势,依靠绿色技术主动升级改造,推动行业、产业实现绿色清洁生产。将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建立绿色产业大数据库、绿色产业智库,发展绿色金融,打造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和智能消费体系,引导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贸易、绿色消费发展。
3.参与全球生态治理实践,加强全球生态治理合作,创设绿色发展国际环境。一是从全球和战略的高度,从我国发展实际出发,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参与全球生态治理,承担节能减排的国家责任,作出生态治理国家自主贡献。
二是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加强与国际绿色经济协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机构或组织在全球生态治理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推动创新全球和国家层面的生态治理体制和机制,构建和完善公平合理的国际生态治理规则、形成合作共赢的全球生态治理体系,共同打造绿色发展命运共同体。
三是着力搭建地区性、全球性生态治理互动平台,开展科学技术交流、政策对话和项目实施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合理引进发达国家绿色技术装备和服务模式,借鉴其在绿色产业设计、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经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产业链、价值链,在绿色发展的国际环境下全面提升绿色发展能力。
绿色发展所追求的不是经济社会单向度的发展,而是人、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推进绿色发展,提升生态治理能力,必须毫不动摇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第四篇:推进生态文明大建设 实现绿色府谷新飞跃
推进生态文明大建设 实现绿色府谷新飞跃(全国百强县系列报道之三)
近年来,府谷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把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绿色府谷的重要举措。经过几年的大投入、大建设,全县新增绿地面积 60多万亩,全面实现了生态增强、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群众高兴地说:“绿色府谷”建设实施以来,府谷的天更蓝了,地更绿了,水更清了,人更富了,人与自然更和谐了。
今日的府谷,不仅是塞上耀眼夺目的“金三角”,更是生态和谐的“绿三角”。不论是公路两旁的丘陵沟壑,还是广场公园的公共绿地;不论是单位的办公区域,还是居民的住宅小区,放眼望去,郁郁葱葱。但局部改善、整体脆弱,仍是我县不容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府谷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更是把生态建设放在心上,拿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从今年起,在过去大绿化的基础上,我县按照优先发展生态的理念,全民动员,积极投入,尝试着把工业园区周边、主要川道和干线公路沿线的群众退耕地集中起来,财政给予补贴、进行高标准、集中连片的补植绿化,然后逐步扩展到全县范围,努力做到建设一块、见效一块,推进生态大建设,实现绿色府谷新飞跃。截至6月底,共投入造林绿化资金1.08亿元,完成新造林14.5万亩,栽植各类苗木约2000万株。完成全市计划任务16万亩的90.63%。
绿色通道及环县城绿化工程初见成效。当驱车行驶在府店路、府准路上,道路两旁成排的新绿一路延伸,令人心旷神怡。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打造绿色通道及环县城绿化工程,制定“当年见效、两年成型、三年提升”的目标。今年,重点打造府店路、孤武路、神府高速公路、府准路、五虎山、神龙山等重点区域,见缝插绿,建设小景点,公路两侧可视范围荒山荒地、河道堤岸全部“地毯式”绿化。目前,共完成育苗0.4万亩,栽植油松、樟子松、侧柏、新疆杨、圆柏、花灌木等各类绿化苗木120多万株。
企业绿化成为府谷林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能源企业成为府谷生态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能源企业绿化也是我县2011年林业建设重点工程之一。新民镇沙渠村村民张某,在面对记者采访时高兴地说,政府这次整治环境栽树,是对我们村民极大的一个好处,为什么呢,我们经济富裕了,出现了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的问题。这次整治、栽树以后,我们山也绿了,水也清了,给我们农民生活带来了美好的生活环境。而记者也了解到,能源企业绿化不仅改善了企业周边环境,而且给府谷林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成为府谷林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今年,我县的企业造林绿化工程实行“政府组织,林业规划,企业投资”的模式,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根据税收确定造林任务,按造林任务每亩1000元完成投资,每个企业至少有一处绿化景点,有绿化条件的厂矿企业,比如一些能源企业,厂区绿化率必须达到35%以上,树种首选油松、樟子松、侧柏、中槐、垂柳等乡土树种,乔灌草花相互搭配,争取创建10家“花园式企业”;没有条件的要进行异地造林,企业冠名。目前共完成企业绿化造林3万亩,完成投资300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4万亩的75%。
抓樟子松基地建设,提高生态林业建设水平。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樟子松基地建设是对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思路作出的重大调整,是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的重大举措,有利于进一步实现规模治理、调整林种树种结构、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水平。目前,全县共完成樟子松基地建设2.7万亩,完成投资2020万元;其中国营林场完成2.2万亩,孤武路完成0.5万亩。
披上绿色盛装的神龙山森林公园魅力延伸。家住府谷镇前石畔村的王某在公园游玩时自
豪地说。这个地方的环境很好,放眼看去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心情十分舒畅。一位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和父母也来到了这里,她说自己平时学习很紧张,现在终于考完试了,来到这里可以缓解紧张的心情。目前公园,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花坞阁中心广场展览馆,景观工程均已经完成。登山栈道建设工程正在进行中。今年上半年完成绿化投资350万元,栽植各类苗木1万多株,花卉4万株。历年累计栽植苗木10万株。同时,城建、林业部门正在组织人员积极进行公园的亮化美化工程。文元塔、花坞阁等景观已经成为公园的亮点工程之一,已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夜幕降临,极目远眺,神龙山灯光辉煌,美轮美奂。府谷县城一处正在崛起的旅游景点已初具轮廓,即将成为点缀美丽府谷的龙腾图案。“南治山”战略下实施的农区经济林和防护林。今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东治川、南治山、西搬迁”的农业发展思路,林业部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发展思路重点搞好南部山区的经济林和防护林栽植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郝家塔行政村列为我县首批农业示范区,该示范区涉及林业项目有:计划在沟南新建苹果园500亩、梨园500亩、海棠园100亩、槟子园100亩,在沟北新建滴灌枣园500亩,滴灌大接杏树园500亩、滴灌大接桃树园500亩,栽植针叶防护林20余万株。目前该示范园通过各级政府及有关行业部门的共同努力,本着山、水、园、林、路综合治理的原则,示范园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完成鱼鳞坑整地3000多个,修筑田间道路3公里,修整平地60余亩,已栽植枣树3000余株,杏树1000多株。
大生态建设推动绿色府谷建设,绿色府谷建设撑起了生态、经济双赢的新天地。绿色府谷建设以来,生态环境明显改变,部分地方生态恶化现象得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地表植被丰富,空气质量恢复迅速,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目前,全县的森林覆盖率、林草覆盖率都呈上升趋势,水土流失地区及林草退化地区的植被恢复情况良好。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农民们寻找到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渠道――繁育苗木。记者在哈镇育苗基地采访李某时喜不自禁;搞苗木繁育、贩运效益实在好,我种下的这些苗就像是开了家零存整取的银行,啥时候需要钱了,卖掉些树苗就成了。而且带动同村的10几户人家大搞苗木繁育,共同走上了致富路,也使全县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了显著提高。
绿色新跨越中的府谷,群山争秀,溪水奔流,正成为黄土高原的生态绿洲。绿色崛起的府谷,正在唱响“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因地制宜、生态优先”的绿色之歌,正谱写着再造秀美山川的新篇章。
第五篇:在全县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暨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暨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2017年1月24日)
同志们:
新年伊始,省里高标准召开了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总结表彰暨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动员会,昨天上午,市里又对这项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充分表明了省、市一以贯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污染防治的坚定态度和决心。今天的会议是继县委全会和县委经济工作会之后的第一个全县大会,并赶在春节前进行安排部署,目的就是传达一个信号,那就是县委、县政府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严格要求不会变,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的力度不会减,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不会松。刚才,王县长全面总结了去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情况,安排部署了今年工作,请大家会后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攻坚信心不得动摇
去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响以来,我们按照省、市部署,围绕“降、保、退”的目标要求,迅速行动,铁腕治污,并取得了积极成效。2016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52天,远超217天的市定目标任务,PM10平均浓度为54微克/立方米,远低于全市平均96微克/立方米的指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总体指标完成情况领跑全市;划定5个水功能区和17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地表水环境质量优于国家Ⅲ类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高标准完成91个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整改工作,办结中央环保督察组转办案件,生态文明建设做法得到中央环保督导组高度肯定。
成绩虽然值得肯定,但我们还要清醒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生态质量有下滑趋势。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县内大气污染物排放刚性增加,环保压力日趋加大,城乡地表水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逐年下降,在国家生态功能区考核中,我县被认定为生态环境质量有轻微变差趋势。而且,我们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较2015年少了6天,PM10平均浓度较2015年增加了2微克/立方米,相反全市的整体环境质量却在提升,说明兄弟县区与我县的差距正在缩小。此外,从2016年开始,在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三项监控指标基础上,又新增了PM2.5、臭氧、一氧化碳三项更为严格的污染考核因子,由于省环保厅还未对我县空气自动监测站组织验收,新增的三项数据暂未联网上报,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夜郎自大,认为这三项指标也不会有太大问题。二是思想认识存在误区。有的同志盲目乐观,认为XX是国家生态县,生态环境基础很好,主观上存在松懈麻痹思想,认为雾霾被风一吹就没了,污水下场雨就净了;有的干部认为XX是老区县,脱贫攻坚压力大,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有时还把环境保护看作是发展的“包袱”,对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的责任红线认识不足。前段时间开展大气污染攻坚时,部分项目被停工整顿后,一些干部还四处为违法违规企业说情。三是治理任务比较艰巨。全县整体形势不容乐观,群山环绕废气难以消散,面源污染日益加剧,前几年无序开挖山体的隐患远未消除,大气、水、土壤污染的问题都不同程度存在。特别是建筑工地施工单位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积极性不高,存在抵触、畏难情绪,部分建筑工地“停而不治”,伺机复工,临时洒水、遮盖等应付检查的现象时有发生。乡镇自建垃圾填埋场普遍不规范,存在二次污染隐患。多数畜禽养殖点没有污染防治设施,生产污水直排周边。污水管网铺设未实现全覆盖,导致县污水处理厂管网不能接续,污水收集处理能力不足。比如,京九路排污口地势低,河水倒灌导致潢河以东城区污水收集难度大;部分小区未匹配污水收集设施,未实现雨污分流;塘洼河、红星河、龙泉河等9条城区内河及乡镇规划区内河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水直排、垃圾入河现象。四是公众参与不够。在环境社会学领域有一个“吉登斯悖论”,通俗地讲,就是人们既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也是环境污染的制造者;人人都说环保重要,可一旦触及自身利益就不愿意行动。比如燃放烟花爆竹的问题,这里面既有风俗的沿袭,也有个人文明素质的原因,一些群众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意识还比较薄弱,平常时节“小燃小放”,过年过节“大燃大放”的现象严重,“人人痛恨污染,但人人制造污染”还比较普遍,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自觉性、积极性有待提高,全社会理解、支持、参与污染治理的氛围还需进一步营造。五是监管力度不强。一些部门对违反环保法律的行为处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不能真正站在生态建设的大局上“动真格、唱黑脸”,甚至以罚代管。个别职能部门遇事推诿扯皮,认为污染防治是环保部门的事,甚至认为是政府的事,对县委、县政府安排的工作一推了之,甚至屡推不动。这些问题的存在,虽然有输入性空气污染比例较大、燃料结构不尽合理、机动车保有量上升、城区地势不利于污染扩散等客观原因,但更多的是主观因素造成的。可以说,XX能有现在的青山绿水是一种幸运,我们不能把幸运得来的当做一种成绩,面对这些严峻的生态保护形势,各级各部门决不能麻木不仁,必须敲响警钟,真正把环境保护责任扛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
二、攻坚任务不打折扣
在环境污染防治攻坚上,省委、省政府对信阳寄予厚望,市委、市政府对XX寄予厚望,要求我们为全省、全市多作贡献。昨天我们已经向市委、市政府递交了目标责任书,重点工作任务达14项,目标之细、要求之严前所未有。全县上下务必要在认识上更加清醒,态度上更加坚决,行动上更加自觉,把各项治污措施落到实处,全面完成市定各项目标任务。
(一)巩固大气污染防治成果。2017年是全面完成国务院“大气十条”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大考之年,要找准问题,精准施策,纵深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是突出重点工作。持续落实“六个到位”“
六个百分之百”要求,严格执行“六控”措施,决不允许建筑工地扬尘、决不允许非法劣质散煤销售、决不允许直排偷排超排、决不允许“黑加油站”死灰复燃、决不允许环保不达标车上路、决不允许禁烧反弹回潮。特别是要充分运用智能化手段,做好施工工地、渣土车辆的实时监控。要尽快建立扬尘污染防治“黑名单”制度,将扬尘污染防治不力、情节严重的施工单位列入行业“黑名单”。要切实补齐应急管控短板,尽快投用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提高预警预报能力,为及时准确启动应急措施提供科学支撑。特别是在全国“两会”、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及重污染天气发生期间,要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准确研判污染天气情况,第一时间响应到位、执行到位,发挥好削峰降速、抑制污染升级的作用。要切实做好烟花爆竹限放工作,去年我县全年3天重度污染天气全部位于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是根本原因。我们必须汲取教训,层层动员部署、压实责任,严格按照县城规划区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有关要求,强化执法力度,加强“双节”期间巡查,及时制止、严肃查处大规模违规燃放烟花爆竹行为。二是管好重点行业。主要是三个行业:工业。核心是做好“调、改、关、停”。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督促不符合产业政策、工艺技术落后、资源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落后企业转型升级。城建。既要加强重点项目的建设,又要从源头上、从规矩上、从环节上管好每个建筑工地。交通。要在“路”上下功夫,不论是城区道路还是交通干线、农村公路,在建的要搞好防尘措施,建成的要加强日常养护保洁,确保达到畅洁要求。三是守好重点区域。从省、市督导组反馈的情况和县内日常巡查情况来看,城乡结合部是问题集中点,存在很多死角,垃圾、堆场围路、围河、围村、围镇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成为重要的扬尘污染源。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详细绘制污染源分布图,界定责任区域、责任工地、责任路段,明确管控、治理措施,集中力量、限时整改,完成一个销号一个。
(二)全面开展水污染防治。落实省委、省政府水污染防治攻坚战“1+2+9”的总体部署,按照“建、治、管”的工作思路,以过硬措施、过硬手段,全面完成水污染防治工程项目建设、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等任务,坚决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第一战。一要建强基础设施。2016年,我们申报水污染防治项目11个,资金近6.7亿元。要尽快确定2017年重点建设项目,完善项目可研、环评等前期手续,加强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提高项目在建率。加快城区污水管网建设,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完成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并投入运营,实现生活污水的全收集和全处理。推进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建成区域管网全配套。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强乡镇20个人工湿地及配套管网建设,建设分散式湿地、生态湿地等效果好、易养护、成本低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完成13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二要治理各类污染。完善农副产品加工、医药制造等重点水污染物排放行业的在线监测设施和监督性监测机制,确保所有企业外排废水必须全因子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全面落实“河长制”,持续开展城市河流清洁行动,加强城区内河治理,集中整治潢河沿岸排污口。强化河道治理,严厉打击河道采砂行为,实施生态修复,提升水体水环境承载能力和自净能力。实行上下游区域水污染联防联控,对超标的乡界断面,实行倒查机制,对主要责任乡镇进行问责;造成污染事件的严肃处理。强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严格落实县定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全部畜禽养殖场,现有规模化养殖场全部配套无害化处理设施,实现集中养殖、集中治污。控制种植业面源污染,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及生物病虫害技术,全面减少化学投入品对水体的污染。三要管好一方净水。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积极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勘界工作,在5个水功能区和17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设立警示牌和宣传牌,完善隔离防护设施。禁止一级保护区内水产养殖活动,依法依规整治二级保护区新增排污行为。在巩固香山水库水质基础上,稳步提升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定期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及环境风险评估,建立污染来源预警、水质安全应急处理和自来水厂应急处理三位一体的应急保障体系,建立应急水源地和备用水源地。定期监测、检测和评估饮用水水源、自来水厂出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等饮水安全状况,强化县内3个水功能区断面监测,及时向社会发布水质监测报告,实现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
(三)着手启动土壤污染防治。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就是所谓的“土十条”,明确要求各省(区、市)要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本行政区域各县(市、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成效进行综合评估,并实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终身责任制,评估办法与责任追究办法要于2017年底前出台。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相比,土壤污染往往比较隐蔽,因为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一般都比较直观,通过视觉、呼吸就能感受到。但土壤污染需要通过土壤样品分析、农产品检测,甚至人畜健康的影响研究才能确定,被形象地称作看不见的污染。比如,土壤污染对农产品安全的不良影响特别突出,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造成减产。这些问题对我们来说,绝不是危言耸听,更不是遥不可及,因为之前在周河西河村、泗店绿康源等特色农业种植区,都出现过因土壤问题导致农作物绝收甚至无法存活的问题。
基于此,我们有必要超前谋划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与大气、水污染协同防控。一是加强“土十条”的学习研究和宣传贯彻。深入领会“土十条”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认真把握精神实质和重点内容,摸清我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现状,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加大土壤环境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对重点行业企业的环境监管,严防矿产资源开发污染土壤,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的现有企业要严格依法予以关闭。同时,要结合省政府出台的《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实施意见》,继续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清理小型堆放点的农村陈年垃圾,逐步切断土壤生活类污染源头。三是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严格落实现代农业生产规划,做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和质量溯源云平台,推广特色种养基地标准公示制度,引导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减少农膜使用、科学施肥施药。同时,依托省农科院的技术支持,持续开展土壤分析检测,不断提升农田土壤污染防控能力。
(四)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无论是大气和水污染防治,还是土壤污染防治,根本目的都是维护天蓝地净水清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永续发展。要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转变工作思路,构建长效机制,确保取得实效。一是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生产方式,瞄准大健康产业发展方向,着力发展无污染、低能耗、低排放的生态型、科技型产业,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引导和鼓励绿色低碳出行,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建立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扩大天然气、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范围,加快小水电、风能、光伏发电等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发展,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二是推动生态治理。加快大别山(XX)国家公园建设,强化大别山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保护利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空间红线划定,优化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布局,严格实施分级分类管控。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持续实施林业生态省建设提升工程,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生态廊道等重大生态修复和建设工程。压实乡村管林护林责任,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严格落实天然林、公益林永久性商业禁采、禁伐、禁改措施。三是健全制度体系。严格实行项目审批“总量指标”预算考核制度,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污染防治,引导企业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实施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提升达标,实现新建项目主要污染物浓度和排放总量双达标。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严格执行产业发展和区域开发环境保护负面清单,全面强化环境准入制度,健全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对污染环境行为坚决按照上限处理,让损害破坏环境者依法付出代价。
三、攻坚责任不容懈怠
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XX永续发展的战略抉择,我们要牢固树立抓环保就是抓稳定,抓生态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狠抓责任落实,确保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一要压实责任。中央明确要求,环保工作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终身追责”。县里已经重新修订了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各乡镇和县直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作为本地、本系统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抓好环境指标的细化、量化分解,把每一项任务都明确到部门、落实到个人。要树立协作意识,群策群力,各负其责,该完成的工作要主动做好,该提交县级层面研究解决的要及时提交。凡是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工作要求、协调确定的事项,各级各部门必须无条件服从,雷厉风行抓好落实,任何单位、任何个人不得敷衍塞责,更不允许讨价还价。同时,实行环境保护联防联排联治,对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做到“五不”,即不巡查不放过,不查清不放过,不处理不放过,不整改不放过,不销号不放过,实现环境执法监管零容忍、全覆盖、无死角。
二要形成合力。环境保护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全县上下一定要树立“一盘棋”思想,环保部门要发挥好牵头谋划和检查监督作用,其他部门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的要求,当好行业领域环保工作的组织者、协调者、推动者,把治理任务精确到“点”,扩展到“面”,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无缝对接”的网格化监管体系。企业要主动实现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变,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同时要把环境保护与文明创建、城区公共秩序综合整治、健康促进行动等工作结合起来,让更多的人关心、支持、参与环保。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党员干部更要作好表率,养成健康、文明、低碳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让保护生态成为常态。
三要铁纪问责。市里去年就出台了《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职责》,明晰了党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生态环境领域的责任红线,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规要追究的问责机制已基本建立。各级各部门必须按照职责依法对生态环境和资源损害问题进行调查,在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者其他处理决定的同时,对相关党政干部应负责任和处理提出建议,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将有关材料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或者组织部门。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由纪检监察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办理;需要给予诫勉、责令公开道歉和组织处理的,由组织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以严格的责任追究,维护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公信力,确保各项规定落到实处。同时,要建立环境污染有奖举报制度,设立举报电话,鼓励群众监督举报环境违法行为,奖金从被举报的履职不力的职能部门、破坏环境的企业和个人经济处罚中列支。对胆大妄为、肆无忌惮破坏环境的反面典型,要严肃处理、公开曝光,情节严重的,坚决追究法律责任。
同志们,生态文明建设既考验能力,也考验定力;环境污染防治既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没有条件可讲,没有余地可退。希望大家以决胜的姿态、务实的作风,高树标杆、克难攻坚,坚决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用我们的责任和担当保护好这一方绿水青山,为“山水红城、健康XX”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