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 以系统思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深圳人事考试网温馨提示您关注深圳公务员考试网,随时掌握2018年深圳公务员考试公告、考试时间、报名时间和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时间以及笔试成绩查询、资格审核公告和面试公告等信息,提供深圳公务员考试培训、方法技巧、行测、公基、面试、时事政治等备考资料!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和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系统思维,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各项建设协同共进,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融入经济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特别是生产方式,切实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
端正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但经济发展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原则,绝不能走西方一些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绝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历史任务,首先要端正发展理念。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要深刻领会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充分认识良好生态环境的价值,正确发挥生态环境在创造财富中的作用。增强自然资本意识,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增长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转变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绿色化是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要积极转变生产方式,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新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我国在这方面的潜力相当大,可以形成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快发展节能环保绿色产业,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支持绿色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实施节能环保重大工程;推进循环型产业体系构建、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实施建筑能效提升和绿色建筑全产业链发展计划;促进产业升级换代,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
融入政治建设
习近平同志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当前,应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体现到党的治国理政实践中。
树立绿色政绩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大政绩。在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这就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立绿色政绩观。习近平同志指出,在绿色发展方面搞上去了,在治理大气污染、解决雾霾方面作出贡献了,那就可以挂红花、当英雄。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哪些是不可逾越的生态红线,哪些是必须确保的作为底线,必须明确,不能有半点含糊。领导干部必须履行好保护环境的职责,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但这不是说不要增长速度,而是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保持中高速增长,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健全制度规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从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到明确生态环境损害党政同责、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一道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铁索构筑起生态文明的制度屏障。同时,要建立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贯彻落实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平衡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与生态补偿制度,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强化制度约束功能。
融入文化建设
遏止损害生态环境的现象,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这就需要加快培育生态文化,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
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等等。
大力培育生态文化。环境保护,人人有责。要通过宣传教育,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环境保护。政府应加强环保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开展环保活动,营造良好风气。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将环保法律法规和知识纳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新闻媒体应开展环保法律法规和知识宣传,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应当看到,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环保宣传教育需要细水长流,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应通过行之有效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环保意识,让每个公民都成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努力打造生态文化示范精品,不断丰富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形式,满足公众生态文化需求,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大力开展绿色产品公益宣传,加强绿色产品标准、认证等相关政策解读,维护公众的绿色消费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推进绿色科技创新。科技与文化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科学技术是修复环境、治理环境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走绿色发展道路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及其应用必须坚守对生态环境无害的底线,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目标,不断推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先进技术,坚持走绿色化科技发展之路。政府有关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应积极推进绿色科技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应重视以科技体制创新促进绿色科技突破,以强有力举措攻克绿色发展瓶颈。例如,降低绿色技术应用成本,提高绿色标准、能效标准和油品标准等,促进绿色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快形成充满活力的绿色科技工作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扩大科技成果应用范围。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绿色技术、参与绿色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形成推动绿色科技发展的合力。
融入社会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是亿万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传播绿色发展理念,引导人们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形成以绿色消费、保护生态环境为荣,以铺张浪费、加重生态负担为耻的社会氛围。德国学者提出了生态包袱概念,即每单位产品重量所需要的物质投入总量。例如,一个10克重的金戒指,生态包袱是3500公斤;一件170克重的汗衫,生
态包袱是226公斤;等等。在生态系统最下游减少一个单位的产品消耗,不但可以减少大量资源投入,而且可以减少数十倍、数百倍甚至数千倍的污染排放。这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从更深层次看,绿色生活方式是一种文明生活方式。从“光盘”行动到低碳出行,再到新颖时尚的绿色消费,绿色生活方式对于个人而言,折射出现代人的文明素养;对于社会来说,照鉴着现代社会的文明品质,意味着社会成员懂得自我规约、懂得尊重公共空间、懂得人与自然和谐,标注着社会文明水准。
形成全社会共建合力。环境治理既靠政府主导,也靠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政府要在环境治理中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抓好工作落实,为生活方式绿色化提供物质基础、创造相应条件。例如,加大对公共交通设施的投资力度,使公共交通成为安全、便捷、经济的交通方式,让公众切身体会到绿色出行的便利。重视发挥社会组织和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依法依规落实其环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使政府和社会组织、公众形成新型合作关系,协力推进绿色发展。对于公众来说,应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同时,政府应充分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和参与权,鼓励通过举报、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或者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等手段,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督。
(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
第二篇:2018宁夏公务员考试申论:以系统思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8宁夏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以系统思维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
通过宁夏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宁夏中公教育整理了宁夏公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和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系统思维,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各项建设协同共进,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融入经济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特别是生产方式,切实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
端正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但经济发展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原则,绝不能走西方一些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绝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历史任务,首先要端正发展理念。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要深刻领会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充分认识良好生态环境的价值,正确发挥生态环境在创造财富中的作用。增强自然资本意识,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增长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转变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绿色化是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要积极转变生产方式,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新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我国在这方面的潜力相当大,可以形成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快发展节能环保绿色产业,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支持绿色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实施节能环保重大工程;推进
中公教育·汇总>>>宁夏公务员历年真题
循环型产业体系构建、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实施建筑能效提升和绿色建筑全产业链发展计划;促进产业升级换代,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
融入政治建设
习近平同志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当前,应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体现到党的治国理政实践中。
树立绿色政绩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大政绩。在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这就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立绿色政绩观。习近平同志指出,在绿色发展方面搞上去了,在治理大气污染、解决雾霾方面作出贡献了,那就可以挂红花、当英雄。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哪些是不可逾越的生态红线,哪些是必须确保的作为底线,必须明确,不能有半点含糊。领导干部必须履行好保护环境的职责,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但这不是说不要增长速度,而是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保持中高速增长,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健全制度规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从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到明确生态环境损害党政同责、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一道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铁索构筑起生态文明的制度屏障。同时,要建立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贯彻落实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平衡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与生态补偿制度,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强化制度约束功能。
融入文化建设
遏止损害生态环境的现象,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这就需要加快培育生态文化,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等等。
大力培育生态文化。环境保护,人人有责。要通过宣传教育,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环境保护。政府应加强环保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开展环保活动,营造良好风气。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将环保法律法规和知识纳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新闻媒体应开展环保法
中公教育·汇总>>>宁夏公务员历年真题
律法规和知识宣传,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应当看到,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环保宣传教育需要细水长流,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应通过行之有效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环保意识,让每个公民都成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努力打造生态文化示范精品,不断丰富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形式,满足公众生态文化需求,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大力开展绿色产品公益宣传,加强绿色产品标准、认证等相关政策解读,维护公众的绿色消费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推进绿色科技创新。科技与文化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科学技术是修复环境、治理环境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走绿色发展道路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及其应用必须坚守对生态环境无害的底线,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目标,不断推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先进技术,坚持走绿色化科技发展之路。政府有关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应积极推进绿色科技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应重视以科技体制创新促进绿色科技突破,以强有力举措攻克绿色发展瓶颈。例如,降低绿色技术应用成本,提高绿色标准、能效标准和油品标准等,促进绿色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快形成充满活力的绿色科技工作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扩大科技成果应用范围。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绿色技术、参与绿色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形成推动绿色科技发展的合力。
融入社会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是亿万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传播绿色发展理念,引导人们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形成以绿色消费、保护生态环境为荣,以铺张浪费、加重生态负担为耻的社会氛围。德国学者提出了生态包袱概念,即每单位产品重量所需要的物质投入总量。例如,一个10克重的金戒指,生态包袱是3500公斤;一件170克重的汗衫,生态包袱是226公斤;等等。在生态系统最下游减少一个单位的产品消耗,不但可以减少大量资源投入,而且可以减少数十倍、数百倍甚至数千倍的污染排放。这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从更深层次看,绿色生活方式是一种文明生活方式。从“光盘”行动到低碳出行,再到新颖时尚的绿色消费,绿色生活方式对于个人而言,折射出现代人的文明素养;对于社会来说,照鉴着现代社会的文明品质,意味着社会成员懂得自我规约、懂得尊重公共空间、懂得人与自然和谐,标注着社会文明水准。
形成全社会共建合力。环境治理既靠政府主导,也靠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政府要在环境治理中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抓好工作落实,为生活方式绿色化提供物质基础、创造相应条件。例如,加大对公共交通设施的投资力度,使公共交通成为安全、便捷、经济的交通方式,让公众切身体会到绿色出行的便利。重视发挥社会组织和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中公教育·汇总>>>宁夏公务员历年真题
作用,依法依规落实其环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使政府和社会组织、公众形成新型合作关系,协力推进绿色发展。对于公众来说,应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同时,政府应充分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和参与权,鼓励通过举报、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或者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等手段,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督。
(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 人民日报 》(2018年02月09日 07 版)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宁夏公务员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多写多练,中公申论批改服务可以系统的提高学员写作水平。中公教育宁夏公务员考试培训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公考大战中拔得头筹!
>>>中公名师解析申论范文大全
中公教育·汇总>>>宁夏公务员历年真题
第三篇:2018云南文山选调生考试申论:以系统思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wenshan.offcn.com
2018云南文山选调生考试申论范文:以系统思维推
进生态文明建设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和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系统思维,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各项建设协同共进,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融入经济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特别是生产方式,切实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
端正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但经济发展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原则,绝不能走西方一些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绝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历史任务,首先要端正发展理念。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要深刻领会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充分认识良好生态环境的价值,正确发挥生态环境在创造财富中的作用。增强自然资本意识,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增长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转变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绿色化是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要积极转变生产方式,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新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我国在这方面的潜力相当大,可以形成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快发展节能环保绿色产业,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支持绿色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实施节能环保重大工程;推进循环型产业体系构建、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实施建筑能效提升和绿色建筑全产业链发展计划;促进产业升级换代,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
融入政治建设
习近平同志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当前,应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体现到党的治国理政实践中。
树立绿色政绩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大政绩。在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这就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立绿色政绩观。习近平同志指出,在绿色发展方面搞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wenshan.offcn.com 上去了,在治理大气污染、解决雾霾方面作出贡献了,那就可以挂红花、当英雄。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哪些是不可逾越的生态红线,哪些是必须确保的作为底线,必须明确,不能有半点含糊。领导干部必须履行好保护环境的职责,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但这不是说不要增长速度,而是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保持中高速增长,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健全制度规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从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到明确生态环境损害党政同责、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一道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铁索构筑起生态文明的制度屏障。同时,要建立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贯彻落实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平衡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与生态补偿制度,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强化制度约束功能。
融入文化建设
遏止损害生态环境的现象,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这就需要加快培育生态文化,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等等。
大力培育生态文化。环境保护,人人有责。要通过宣传教育,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环境保护。政府应加强环保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开展环保活动,营造良好风气。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将环保法律法规和知识纳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新闻媒体应开展环保法律法规和知识宣传,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应当看到,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环保宣传教育需要细水长流,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应通过行之有效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环保意识,让每个公民都成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努力打造生态文化示范精品,不断丰富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形式,满足公众生态文化需求,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大力开展绿色产品公益宣传,加强绿色产品标准、认证等相关政策解读,维护公众的绿色消费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推进绿色科技创新。科技与文化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科学技术是修复环境、治理环境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走绿色发展道路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及其应用必须坚守对生态环境无害的底线,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目标,不断推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先进技术,坚持走绿色化科技发展之路。政府有关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应积极推进绿色科技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应重视以科技体制创新促进绿色科技突破,以强有力举措攻克绿色发展瓶颈。例如,降低绿色技术应用成本,提高绿色标准、能效标准和油品标准等,促进绿色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快形成充满活力的绿色科技工作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扩大科技成果应用范围。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绿色技术、参与绿色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形成推动绿色科技发展的合力。
融入社会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是亿万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传播绿色发展理念,引导人们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形成以绿色消费、保护生态环境为荣,以铺张浪费、加重生态负担为耻的社会氛围。德国学者提出了生态包袱概念,即每单位产品重量所需要的物质投入总量。例如,一个10克重的金戒指,生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wenshan.offcn.com 态包袱是3500公斤;一件170克重的汗衫,生态包袱是226公斤;等等。在生态系统最下游减少一个单位的产品消耗,不但可以减少大量资源投入,而且可以减少数十倍、数百倍甚至数千倍的污染排放。这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从更深层次看,绿色生活方式是一种文明生活方式。从“光盘”行动到低碳出行,再到新颖时尚的绿色消费,绿色生活方式对于个人而言,折射出现代人的文明素养;对于社会来说,照鉴着现代社会的文明品质,意味着社会成员懂得自我规约、懂得尊重公共空间、懂得人与自然和谐,标注着社会文明水准。
形成全社会共建合力。环境治理既靠政府主导,也靠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政府要在环境治理中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抓好工作落实,为生活方式绿色化提供物质基础、创造相应条件。例如,加大对公共交通设施的投资力度,使公共交通成为安全、便捷、经济的交通方式,让公众切身体会到绿色出行的便利。重视发挥社会组织和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依法依规落实其环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使政府和社会组织、公众形成新型合作关系,协力推进绿色发展。对于公众来说,应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同时,政府应充分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和参与权,鼓励通过举报、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或者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等手段,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督。
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关注文山中公教育信息网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第四篇:2018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 抓好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全局
深圳人事考试网温馨提示您关注深圳公务员考试网,随时掌握2018年深圳公务员考试公告、考试时间、报名时间和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时间以及笔试成绩查询、资格审核公告和面试公告等信息,提供深圳公务员考试培训、方法技巧、行测、公基、面试、时事政治等备考资料!
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生态文明”两次写入将要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宪法修正案。这标志着,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出了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中国特色法治模式和中国特色环保策略,步入了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新阶段。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事关全局。让生态文明通过宪法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宪法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作出新规范的具体表现,也是未来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大势所趋和客观需要,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体现。
从发展历程来看,生态文明的立法进程蹄疾步稳。“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1978年,环境保护概念首次纳入宪法范畴,提出“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2012年,“美丽中国”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明确了生态文明的思想阐述和原则界定,才能为我国的基本法律和行政法规提供遵循。近年来,正是以生态文明为指导,《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专项法律法规相继得到修订。通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得以加快形成。因此,生态文明入宪既承接了以往的立法趋势、节奏、进度,也为下一步制定更细致更有效的生态法规提供了最根本的法律保障。
从国际比较来看,生态文明写进国家根本大法是通行做法。1994年,联邦德国就通过宪法修正案将环境保护写进宪法,使之成为基本的国家目标和国家原则;土耳其宪法中也规定了生态文明建设应当作为国家的重要目标之一„„面对环境污染的世界难题,将生态文明写进根本大法,彰显了中国致力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担当,使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为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第五篇:2018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8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四川省考申论材料通常涉及特定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综合分析、归纳概括、提出和解决问题、文字表达。
【背景链接】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而对于我们同学来说,简单的理解,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涉及到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方向的文明形态,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总书记曾经讲过:“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这句话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和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中国而言,至关重要。
【综合分析】 [问题]
1、资源约束趋紧。我国自然资源丰富,然而人口众多,呈现出总量多而人均少的整体态势,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资源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限制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瓶颈。
2、环境污染严重。当前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然而却付出了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荒山、污水、雾霾、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不仅严重降低了居民的幸福指数,更不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3、生态系统退化。当前,自然生态系统退化、生态布局不平衡、生态承载力低的问题依然十分严峻。森林分布碎片化、质量不高、功能性不强;湿地生态系统还有一半尚未得到保护,面积减少、功能退化的趋势依然在持续;荒漠生态系统问题严峻,沙化土地面积已经占国土面积的18%;生态多样性降低,各类珍稀野生动植物面临数量锐减甚至灭绝的危机。
[具体举措] 为了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总书记在十九大做出重要指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资源解决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生活方式、产业结构,重
现绿水青山。具体来说,主要涉及到以下内容:
1、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给予绿色产业政策扶持以及资金帮扶。在全社会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和不合理浪费,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等行动,号召全社会共同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2、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生产效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于超标排放污水废气企业的惩处力度,提高排污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开展综合性治理工作,推进“河长制”政策的落实,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完善问责制度,倒逼地方政府履行职责,保护当地环境。
3、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作,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性治理,强化市地保护和恢复。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湖规模。
(来源于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