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20年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2018 年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项目一:
保障性住房、安居富民工程等工作专项经费 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部门职能。根据《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新政办[2010]58 号)文规定,我厅的主要职责为:
(1)承担保障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的责任。拟订全区住房保障相关政策并指导实施。拟订廉租住房规划及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国家和自治区有关廉租住房资金安排工作,监督各地组织实施。编制住房保障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监督实施。(2)承担推进住房制度改革的责任。拟订适合区情的住房政策,指导住房建设和住房制度改革,拟订全区住房建设规划并指导实施。(3)承担规范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秩序的责任。拟订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提出住房和城乡建设重大问题的政策建议。起草住房和城乡建设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制定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规范性文件。依法组织编制和实施城乡规划,拟订城乡规划的政策和规章制度,组织编制全区城镇体系规划和
跨区域专项规划,负责城市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的审查报批和监督实施;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指导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4)承担建立科学规范的住房和城乡建设地方标准体系的责任。组织拟订住房和城乡建设的地方性标准,制定和发布工程建设全区统一定额,拟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评价方法、经济参数、建设标准和工程造价的管理制度,拟订公共服务设施(不含通信设施)建设标准并监督执行,指导监督各类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实施和工程造价计价,组织发布工程造价信息。(5)承担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监督管理房地产市场的责任。会同或配合有关部门组织拟订房地产市场监管政策并监督执行;指导城镇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和开发利用工作;提出房地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负责拟订房地产开发、房屋销售、房屋权属登记、房屋租赁、房屋面积管理、房地产估价与经纪管理、物业管理、房屋征收拆迁等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6)监督管理全区建筑市场,规范各方主体行为。拟订工程建设、建筑业、勘察设计咨询业的行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改革方案、产业政策并监督执行;组织实施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的监督执法;负责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法律法规规章执行的监督指导。
(7)拟订城市建设的政策、规划并指导实施;负责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供水、供气、供热和市容环境
卫生、园林绿化法律法规规章执行的监督指导;指导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安全和应急管理;拟订全区风景名胜区的发展规划、政策并指导实施,负责风景名胜区的审查报批和监督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世界自然遗产项目和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项目的申报与监督管理工作;会同文物主管负责历史文化名城(镇、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有关工作。(8)承担规范和指导全区村镇建设的责任。拟订村庄和小城镇建设政策并指导实施,指导村镇规划编制、农村住房建设和安全及危房改造,指导村庄和小城镇人居生态环境的改善工作,指导自治区重点(示范)镇的建设。(9)承担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责任。负责建筑工程质量、建筑安全生产和竣工验收备案的法律法规规章执行的监督指导,组织或参与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拟订自治区建筑业、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业的技术政策并指导实施。(10)综合管理城乡建设抗震减灾工作。负责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的指导监督;对全区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城市市政工程的抗震设计规范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负责组织城市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工作;指导震后重建工作。(11)承担推进建筑节能、城镇减排的责任。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建筑节能的政策、规划并监督实施,负责建筑节能法律法规规章的监督指导;拟订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发展规划和
经济政策,组织实施建设行业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合作交流、技术创新与成果推广应用;组织实施建筑节能等科技示范项目。(12)负责住房公积金监督管理。会同有关部门拟订住房公积金政策、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拟订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管理和监督制度,监督全区住房公积金和其他住房资金的管理、使用和安全,管理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13)开展住房和城乡建设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14)承办自治区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2、机构人员情况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机关内设办公室、行政许可办公室、信访办公室、政策法规处、住房保障处、标准定额处、房地产市场监管处、建筑市场监管处、城市建设处、村镇建设处、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处、抗震处、建筑节能与科技教育处、住房公积金监管处、计划财务处、人事处、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工作处,等 18 个处室。另规划处已划转自然资源厅,风景处已划转林业和草原局。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机关编制数 99 人,实有人数109 人。(派驻我厅纪检工作人员编制在自治区纪检委,纪检工作人员经费由我厅予以保障)
(二)项目预算绩效目标设定情况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树牢“四
个意识”,紧紧围绕党中央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按照自治区党委“1+3+3+改革开放”工作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新时代社会矛盾新变化和对住房城乡建设工作新要求,着力解决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住房城乡建设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新时代奋力开创全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新局面。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一)项目资金安排落实、总投入等情况分析 2018 年,自治区财政安排我厅机关保障性住房、安居富民工程等工作专项经费 1075 万元。
(二)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分析 保障性住房、安居富民工程等工作专项经费使用符合各项财务文件的规定,有完整的资金审批程序和拨付手续,主要用于 1、保障性住房监督管理工作。依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 号)、《自治区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新政发[2007]73 号)和《关于成立自治区城市住房保障制度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新政办发[2007]193 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旧房改造及配套基础建设有关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37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45 号)等文件精神,2018 年保障性住房工作主要任务是:完成年度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组织棚户区居民自主购买、团购商品住房,实现住房保障和商品住房有序衔接、互动发展;
全面推行政府购买棚改服务,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加强资金筹集使用管理,会同自治区有关部门争取落实中央、自治区补助资金;完成住房保障信息系统二期开发建设,指导各地尽快完成有关信息录入,提高住房保障工作分析、决策和监管能力。2、村镇建设工作。依据《住建部 文化部 国家文物局 财政部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建村[2014]61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5 号)、《关于加强自治区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指导意见》(新建村[2015]5 号)、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公布全国重点镇名单的通知(建村[2014]107 号)等文件精神,2018 年安居富民工作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全区各地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完成自治区确定的“力争2017 年实施全区 20%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2019 年使自治区实现全区 90%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至 2020年使自治区所有的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的工作目标;掌握传统村落现状,建立传统村落档案,完成保护发展规划文化遗产得到基本的保护;组织召开自治区重点示范镇建设工作现场会议,集中展示地州在重点镇建设工作方面的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进一步提高重点示范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全疆小城镇建设和村庄整治工作进程。3、建筑市场监管工作。依据《关于开展严厉打击建筑施工转包、违法分包行为工作的通知》、《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的通知》(国办发〔2016〕49 号)、《自治区人民政
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清理规范建设领域保证金工作的通知》(新政办发〔2016〕126 号)等文件精神,2018 年建筑市场监管工作主要任务是:在全疆范围内组织综合执法大检查、勘察设计企业执法检查、工程监理企业互检互查,重点治理虚假招标、转包、挂靠等违法违规行为;按规定要求,严格审核发放各类企业、人员资质证书;在全疆范围内开展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工作。4、城市建设工作。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 号)、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城镇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新政办发[2015]130 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新政发[2016]21 号)、自治区民用建筑供热节能办法(新政发[2015]194 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等文件精神,2018 年城市建设工作主要任务是: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指导和运营监管,全力做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技术审查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积极争取落实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补助资金;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加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改善城市综合环境;继续抓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绿色建筑发展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严格建筑节能监督管理;加强智慧城市试点指导服务,及时总结好的做法、经验,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水平。5、房地产市场监管工作。依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有关政策的通知》(建房[2015]122 号)、《关于加快推进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
报告房产信息查核报送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新建房[2015]5号》等文件精神,2018 年房地产市场监管工作主要任务是:认真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督促指导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去库存工作;全面推行商品房买卖合同网签系统和商品房交易资金监管制度,健全数据统计、运行监测和分析通报工作机制;加快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金融、税收和经营管理等支持政策;加快推进领导干部个人房产信息查核报送系统建设,督促指导各地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送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信息;加大房地产企业动态监管力度,建立完善信用管理系统,建立健全企业诚信体系和市场准入退出机制,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6、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国务院省级政府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办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工作方案》、《自治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作要点》、《关于开展全国工程质量质量两年行动执法检查的通知》等文件精神,2018年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主要任务是:牵头组织全疆范围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综合执法检查,加大对违法转包、分包、挂靠的查处力度,严格检查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措施;做好工程质量两年治理行动检查和回头看工作,做好部检有关准备工作;参加住建部等上级单位组织的质量安全培训班。7、标准定额编制与监管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意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
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管理规定》等文件精神,2018 年标准定额编制与监管工作主要任务:组织制定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或国家标准的实施细则;积极做好规范、指导和检查我区工程建设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实施。8、建筑节能与科技教育工作。依据《民用建筑节能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0 号)、《关于印发自治区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新建科[2007]5 号)、《建设领域新技术应用管理规定》(建设部部令第 109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1号)、《关于加快推进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工作的意见》(新建科[2014]5 号)等文件精神,2018 年建筑节能与科教工作主要任务是:通过调研了解掌握各地建筑节能工作开展情况,为我区制定相关政策时能够更好地在各地贯彻落实提供一定的依据;建立绿色建筑、低能耗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建筑节能新技术应用等试点示范工程,为我区制定新技术标准、新技术二次开发及规模化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依托试点示范工程,通过对太阳能供暖工程、太阳能光伏发电建筑工程、地源热泵建筑应用等进行能效测评、数据收集分析,为我区制定地方技术标准、政策提供依据。9、厅临时办公室工作。因工作开展需要,自治区在我厅设置的抗震排查办、清欠办、清房办、统建办、房改办、亚行贷款项目办等临时性办公室,2018 年项目支出预算中包括上述临时性办公室工作经费,保障其日常基础性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年度项目预算批复下达后,我厅在预算数基础上,将预算
经费再次进行分配,结合工作任务实际,分解下达至厅机关各业务处室,保障各项工作资金需求。全部项目资金纳入财政零余额系统管理,由财务部门审核,经财务报批手续批准后执行。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项目组织情况分析 由我厅机关各业务处室结合自身职能和实际工作任务,开展各项业务工作,并执行年度项目预算。该项目经费为厅机关专项业务费,主要用于保障各业务处室开展执法检查、督导调研、规划标准编制、会议培训、组织专家评审等日常工作。
(二)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年初预算批复下达后,由我厅对专项业务费 1075 万元进行内部分解至各相关业务处室,由各业务处室结合自身职能和实际工作任务,保障各项目经费支出落实。
四、项目绩效情况
(一)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2018 年全区计划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 47.09 万套(包括:城市棚户区改造 46.07 万套,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 796 套,垦区危房改造 9443 套),截至 9月底,完成投资 758 亿元,开工 39.33 万套,占全年任务的83.52%,其中货币化安置 37.13 万套,货币化安置比例达到94%。
2、全力推进农村安居工程建设。2018 年全区计划建设农村安居工程 28.2 万户,其中:农村 4 类重点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户、贫困残疾人家庭)17.32万户。截至 9 月底,完成投资 131 亿元,开工 27.53 万户、开
工率 97.63%,竣工 24.59 万户、竣工率 87.2%;其中 4 类重点对象安居房已全部开工,竣工 13.16 万户、竣工率 75.99%;南疆22个深度贫困县市6.89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安居已全部开工,竣工 6.76 万户、竣工率 98.12%。
3、加强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坚持因城施策、因地制宜,研究印发《关于加强分类调控促进自治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通过差别化调控政策,加快推进非住宅库存消化。截至 9 月底,全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 650.01 亿元,同比下降 20.1%,其中住宅投资 389.19 亿元,同比下降 15.6%;全区商品房库存面积3761.58 万平方米,较2017 年减少7.46%,住宅去库存周期为 13 个月,非住宅去库存周期为 78 个月,全区房地产市场呈现稳中有降态势。持续规范整顿房地产市场,今年以来共调查处理 40 家房地产开发企业、74 家中介机构,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 1000 余万元。确定 5 个试点城市,通过培育专业化企业、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增加租赁住房供应、保障租购同权等措施,加快推进自治区住房租赁市场发展。
4、推动建筑业平稳发展。截至 9 月底,全区预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1251.1 亿元,同比下降 24.7%,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合同额预计为 5178.7 亿元,同比增长 8.9%,其中新签合同额预计为 2061 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 26.2%。建筑业吸纳就业近百万人,落实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有组织转移就业人员 7049 人。持续研究解决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问题,全区共清理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工程质量保证金、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共计 5.35 亿元。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推动自治区建筑市场统一开放的通知》,进一步简化区外进疆建筑业企业
管理手续。停止收取建筑工程社会保险费,引导企业继续扩大职工参保面,保障职工社会保险权益。
5、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在全区范围内集中开展主题为“生命至上、安全生产”的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百日专项行动”,共检查在建项目 2650 个,查处各类安全隐患 1.98万条,下发整改、停工通知书 4250 份,整改率 98%,问责施工企业156家,约谈985人,对126名建造师进行了扣分处理,建筑施工领域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 54.55%、61.54%。
6、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预计到 2018 年底,全区建成投入使用城镇供水厂176座(较2017年增加10座),城镇供水总量约 10.9 亿立方米/年(较 2017 年增加 0.06 亿立方米),供水管道总长 1.72 万公里(较 2017 年增加 0.2 万公里),城镇用水普及率达到 98.35%(较 2017 年增加 0.54 个百分点)。全区(不含兵团)87 个县市建成污水处理厂(含氧化塘)114 座,设计污水处理能力 297.31 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率 91.45%(较 2017 年增加 1.18 个百分点);建成生活垃圾转运站 93 座,城市(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 87 座,生活垃圾处理量 540 万吨,生活垃圾处理率为 96%(较 2017 年增加 1 个百分点),无害化处理率为 79%(较 2017 年增加 3 个百分点);集中供热面积4.76亿平方米(较2017年增加0.2亿平方米),天然气供气总量 55.1 亿立方米,用气人口 934.89 万人,城镇燃气普及率为 96.35%;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 36.75%,建成区绿地率为 33.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 12.23平方米。
7、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截至目前,取消厅机关本
级行政审批事项 14 项;向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下放 11项行政许可事项;向兵团授予 252 项行政职权和行政执法权。厅机关本级行政审批事项现有 16 项,平均审批时间 12 个工作日,较法定审批时限(20 个工作日)压缩 40%。研究拟定《自治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方案》,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办理时限。
(二)项目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分析
完成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一)后续工作计划
一是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健全完善长效机制,保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督促各地全面规范棚户区改造地方政府融资工作,坚决防范化解棚改融资风险;认真排查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城市运行管理、综治维稳等方面的风险点,加强源头治理,防早防小防苗头,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在精准扶贫方面,聚焦深度贫困群众,全面落实建房实名制要求,着力解决农村 4 类重点对象建房问题,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在污染防治方面,切实抓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污染防治工作,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新疆作出积极贡献。
二是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在住房方面,着力构建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调整供需结构,统筹推进棚户区改造和公租房建设,持续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逐步实现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去库存和住房租赁市场培育发展工作。以康居示范工程、绿色建筑等为抓手,积极推进住宅产业化,大力推行全装修住房,引导房地产企业开发建设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高品质住房,营造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服务多元的嵌入式宜居社区。在城市建设方面,着力补基础设施短板,加强城市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燃气、供热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持续排查整治城市黑臭水体,稳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提升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在村镇建设方面,坚决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把农村安居工程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有机结合,突出农村安居房特色风貌,带动村容村貌整体改观。
三是坚持高质量发展。在规划方面,把建设规划作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抓手,科学谋划空间布局,着力增强城乡发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在行业发展方面,积极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全力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促进建筑业提质增效,巩固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全面提升建筑节能水平,推广房屋建设新型模式,提高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比例,稳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在城市管理方面,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研究,稳步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推进城市管理执法标准化,逐步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问题和建议
因我厅该项目经费主要用于保障厅机关各业务处室(包括
自治区设置在我厅的临时性办公室:清房办、统建办、安居办、清欠办、应急办、亚行项目办)在开展行业监督管理、执法检查巡查、业务会议培训等日常基础性工作时,所发生的办公费、差旅费、劳务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等费用,在年初预算下达后,我们立即将专项经费进行分解,便于对项目支出绩效进项控制和评价,将项目经费支出责任落实到实处。但在日常执行过程中,仍存在预算指标执行事项与实际预算经济科目不一致的问题。
(三)其他
无 六、项目评价工作情况 2018 年,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科学统筹谋划,明确具体措施,细化进度安排,创新工作机制,狠抓督导落实,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自治区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自治区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2018 年度)
项目名称
保障性住房、安居富民工程等工作专项经费 预算单位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机关
预算 执行 情况(万元)
预算数:
1075
执行数:
752.7 其中:财政拨款
1075 其中:财政拨款 752.7 其他资金
其他资金
年度 目标 完成 情况 预期目标 实际完成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中央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新时代社会矛盾新变化和对住房城乡建设工作新要求,着力解决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住房城乡建设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新时代奋力开创全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新局面。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中央治疆方略 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着力解决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住房城乡建设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新时代奋力开创全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新局面。
年度 绩效 指标 完成 情况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预期指标值(包含数字及文字描述)
实际完成指标值(包含数字及文字描述)
项目完成指标 数量指标 组织综合执法检查次数 ≥15 17 完成棚改套数 ≥47.09 47.09 完成安居房户数 ≥28.2 万户 28.2 万户 质量指标 农村安居工程监督指导全覆盖 100% 100% 保障房规划、课题评审合格率 100% 100% 推进我区建筑业平稳健康发展 逐步提高 逐步提高 社会效益 指标 指导各地做好保障房、安居房工作 得到改善 得到改善 整治建筑市场环境,依法履职 效果明显 效果明显 建立和完善物业服务标准 效果明显 效果明显 生态效益 指标 推广绿色节能建筑发展,促进低耗节能 有效促进 有效促进 积极推进住宅产业化 有效提升 有效提升 满意度 指标 满意度指标 全区群众满意度 ≥80% 85%
项目 2 2 :
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深化 经费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根据《城乡规划法》和《自治区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规定,城乡规划处负责指导全区城乡规划编制并监督实施;组织编制全区城镇体系规划、跨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性专项规划;负责区域性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口岸总体规划、国家和自治区批准设立的各类开发区(园区)总体规划审查报批和监督实施等工作;负责自治区地级市及直辖县级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备案审查工作。负责国家和自治区立项的建设项目选址审批。承担国家和自治区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保护和监督管理的有关工作。
(二)项目预算绩效目标设定情况
2018 年,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进一步强化城乡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使城乡规划成为落实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满足人民对美好生产生活环境的需要。以城乡规划指导推进自治区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促进解决城乡建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1、为充分发挥《新疆城镇体系规划(2014-2030 年)》引领作用,着力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在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和开发区(园区)总体规划编制审批中,全面落实新疆城镇体系规划引导和管控要求,我处组织开展了乌鲁木齐都市圈(包括乌鲁木齐市、昌吉州、吐鲁番市、石河子市、沙湾县、五家渠市)城镇协调发展课题研究,着力推动建立自治区人民政府牵头的区域性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机制,落实区域性城镇体系规划管控要求,协调跨行政区域重大
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城镇之间边缘空间布局等事项。
总体目标:编制完成《乌鲁木齐都市圈城镇协调发展研究课题》。阶段性目标:2018 年 5 月,完成项目招标工作;2018年 10 月,提交项目成果初稿;2018 年 12 月,通过我厅组织的专家部门审查验收,形成最终成果报批。
2、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规[2017]59 号)要求,住房城乡建设厅在全区设市城市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以下简称城市“双修”)工作。工作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将“城市双修”作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补足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重点,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治理“城市病”,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工作主要任务为用生态的理念,修复城市中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修复和再利用废弃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用更新、织补的理念,修补改善城市功能设施、空间环境、景观风貌,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的目标。并指导各认真开展城市规划建设情况和生态环境现状综合评估,以目标为导向,编制城市“双修”规划和实施行动计划,通过城市修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的公共服务和治理能力,逐步将城市发展方式由粗放扩张型转变为内涵提升型;通过生态修复,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恢复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总体目标:研究制定自治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技术导则,明确“城市双修”专项规划编制目的、主要内容、技术指标、实施管理及成果要求。阶段性目标:2018 年 6 月,完成项目招标工作,确定研究单位;2018 年 9 月,提交项目成果初稿;2018 年 12 月,通过我厅组织的专家部门审查验收,形成最终成果印发实施。
3、2017 年,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以下简称“部规划中心”)的支持下,我厅对 13 个地州所在地城市开展了城市总体规划动态监测工作,较好的发挥了遥感技术客观、及时和全面的优势,对及时制止和纠正违反城乡规划行为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18 年我厅在 2017年对克拉玛依市、塔城市、伊宁市、库尔勒市、昌吉市、阿勒泰市、博乐市、哈密市(伊州区)、吐鲁番市(高昌区)、阿克苏市、喀什市、阿图什市、和田市等 13 个地州所在地城市开展城市总体规划动态监测的基础上,增加了阜康、乌苏、奎屯3 个城市,共计 16 个设市城市开展城市总体规划动态监测工作。通过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市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地域、规划期限内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发展方向、以及城市绿线、蓝线、紫线、黄线及生态控制线的保护情况的监测,进一步强化城乡规划对城乡建设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健全城乡规划建设的监督管理制度,促进城乡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总体目标:完成 16 个设市城市总体规划动态监测工作,完成核查报告并指导地州进行整改完善。阶段性目标:2018年 6 月,完成项目招标工作;2018 年 9 月,部规划中心完成变化图斑提取及判别分析工作,提交核查报告;2018年10月,将核查报告下发各地州进行自查,报送自查报告;2018 年 12月,结合厅综合执法检查和派驻城乡规划督察员实地复核等方式,对各城市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对城乡规划违法违纪情况进行处理。
4、为进一步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任务,更好地完成自治区部署的脱贫攻坚工作,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三年行动方案,统筹指导厅所属 7 个“访惠聚”工作村和 13 个脱贫攻坚村未来三年工作,我厅委托新疆佳联城建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先行选择 2 个试点村(克孜勒苏乡阿亚格勒格勒德玛村(7 村)、阔什托格拉克村(13 村))编制此规划。通过规划编制,剖析伽师县克孜勒苏乡村庄发展瓶颈、致贫原因以及人居环境问题,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明确未来三年厅精准帮扶工作的目标和重点任务,编制各村脱贫攻坚行动规划、人居环境整治规划,并对村庄规划相应内容进行调整,为未来三年工作提供支撑。
总体目标:编制完成《伽师县克孜勒苏乡阿亚格勒格勒德玛村(7 村)、阔什托格拉克村(13 村)脱贫攻坚暨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规划》。阶段性目标:2018 年 7 月,完成项目招标工作;2018 年 10 月,提交规划方案初稿;2018 年 12 月,通过我厅组织的专家部门审查验收,形成最终规划成果报批。
5、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用五年左右时间,完成所有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的要求,住房
和城乡建设部下发《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方案》通知,决定对全国设市城市和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县开展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按照“五年计划三年完成”的总体安排,制定了方案,要求各地核查所有设市城市和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县中符合条件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基本情况和保护情况,公布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名单划定、确定工作为期 5 年。前 3 年基本完成目标任务,其中,第一年完成总体工作的比例不低于 30%,第二年不低于60%,第三年不低于 90%;后 2 年对划定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确定的历史建筑保护情况进行检查,补充发现符合条件但未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到 2020 年末,全面完成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
总体目标: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建档并录入“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信息平台”。阶段性目标:2018年8月,完成项目招标工作,确定中标单位;2018 年 9 月-10 月,全区调研,完善、核实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基础数据表,采集、填写历史文化街区信息登记表、历史建筑信息登记表,根据调研过程中采集、核实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及其潜在对象有关信息,为每个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及其潜在对象建立档案,并录入“信息平台”。整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建筑档案,总结调研过程中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措施,形成综合研究报告;2018 年 12 月,组织的专家部门对信息系统录入数据进行审核,上传报送住建部。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一)项目资金安排落实、总投入等情况分析 2018 年,自治区财政安排我厅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深化专项经费 200 万元。
(二)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分析 2018 年,我厅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深化专项经费 200 万元执行 115.8 万元。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项目组织情况分析
1、《乌鲁木齐都市圈城镇协调发展研究课题》 2018 年 5 月 8 日,经新疆卓恒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招标代理,委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开展《乌鲁木齐都市圈城镇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编制工作,并签订中标《成交通知书》,合同约定编制经费 59.5 万元。12 月 19 日,由城乡规划处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召开会议验收通过,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提交了最终成果。
2、《自治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技术导则》 2018 年 5 月 8 日,经新疆卓恒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招标代理,委托自治区建筑设计研究院开展《自治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技术导则》编制工作,并签订中标《成交通知书》,合同约定编制经费 27.55 万元。12 月 7 日通过了相关单位和专家审查,目前已提交标准定额处待发布实施。
3、2018 年自治区城市规划动态监测项目 2018 年 6 月 9 日,经新疆卓恒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招标代理,委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开展 2018年自治区城市规划动态监测,并签订中标《成交通知书》,合同约定经费 58.7 万元。9 月 6 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提交了最终成果。
4、《伽师县克孜勒苏乡阿亚格勒格勒德玛村(7 村)、阔什托格拉克村(13 村)脱贫攻坚暨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规划》 2018 年 7 月 22 日,经新疆卓恒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招标代理,委托新疆佳联城建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开展《伽师县克孜勒苏乡阿亚格勒格勒德玛村(7 村)、阔什托格拉克村(13 村)脱贫攻坚暨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规划》编制工作,并签订中标《成交通知书》,合同约定编制经费 20 万元。12 月 6 日,由城乡规划处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召开会议验收通过,新疆佳联城建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提交了最终规划成果。
5、自治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调研和信息录入 2018年8月22日经新疆卓恒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招标代理,委托新疆大学开展自治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调研和信息录入工作,并签订中标《成交通知书》,合同约定编制经费 36.13 万元。12 月底,新疆大学已完成自治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调研和信息录入工作。
(二)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1、拟订了《自治区党委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于 6 月 26 日,由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印发。拟定并印发《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任务分解方案》
和《自治区城市工作会议重点任务推进落实工作方案》。
2、指导各地规范城市生态建设行为。会同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制定下发《自治区关于加强和规范城市生态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对城市生态建设工作中涉及“变形走样”问题进行自查和整改,并赴部分城市开展实地核查。梳理上报了我区城市生态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变形走样”问题,提出了规范我区城市生态建设项目的具体举措。
3、服务基层,助推地州城乡规划建设工作。2018 年 4 月,下发了《关于开展自治区城乡规划综合调研的通知》,对乌鲁木齐市、库尔勒、吐鲁番市、伊宁市和阿勒泰市等 5 个城市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城市设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及历史街区划定、历史建筑确定等工作进行了综合调研;8 月,根据厅综合督导调研工作安排,下发了《关于开展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行业综合督导调研工作的补充通知》,了解掌握各地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情况,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法律法规制度建立情况、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历史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情况等 24 项内容进行了实地调研检查。安排自治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工作顾问组对乌鲁木齐市、喀什地区进行实地调研指导,并就有关情况向自治区人民政府作了专题报告。
4、认真配合做好相关工作。配合完成了自治区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园区)水污染治理情况专项核查、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环保督查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专项督查、天山环保世纪行执法检查、民政厅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督
查调研、发改委开展高铁站周边区域规划建设情况现场调研等工作。
四、项目绩效情况
(一)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深化实施城镇体系规划,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引领作用 一是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战略,深化实施城镇体系规划。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战略,组织和指导各地州开展重点城镇组群的协调发展规划编制。完成了昌吉市城市总体规划等 14 个城市和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的审查工作,32 个重大建设项目选址的审查审批工作。对 10 个地州市所辖的 28 个园区(开发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督办,要求各地尽快完成总体规划的报批工作。委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编制完成了乌鲁木齐都市圈城镇协调发展课题研究。组织有关单位编制完成了《伽师县克孜勒苏乡阿亚格勒格勒德玛村(7 村)、阔什托格拉克村(13 村)脱贫攻坚暨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规划》。
二是推动总体规划改革工作,落实空间规划改革要求。按照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部署,研究推进自治区城市总体规划改革,制定了《自治区城市总体规划改革工作方案》(草稿)。指导乌鲁木齐市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总体规划方案,形成规划文本草案,完成了 29 张重要图纸,稳步推进“多规合一”空间规划信息平台建设。因国家机构改革涉及城乡规划相关内容,此项工作暂缓。10 月 11-12 日,对吐鲁番市、哈密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进展工作进行督导调研。
三是牵头拟定了《自治区党委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于 6 月 26 日,由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印发。拟定并印发《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任务分解方案》和《自治区城市工作会议重点任务推进落实工作方案》。
2、推进城市双修与城市设计工作,提升人居环境 一是督促各地推进“城市双修”工作。下发通知确定了11 个自治区级“城市双修”试点城市,其中乌鲁木齐市被确定为国家第三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积极指导各试点城市实施了一批“城市双修”项目,带动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了城市有机更新。二是开展“城市双修”地方标准编制。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自治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技术导则》编制工作,目前已完成最终成果并提交标准定额处待发布实施。
二是会同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制定下发《自治区关于加强和规范城市生态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对城市生态建设工作中涉及“变形走样”问题进行自查和整改,并赴部分城市开展实地核查。梳理上报了我区城市生态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变形走样”问题,提出了规范我区城市生态建设项目的具体举措。
三是规范推进城市设计工作。为贯彻落实《城市设计管理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 35 号),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城市设计工作的通知》(新建规函〔2018〕73 号),明确了城市设计工作的定位、原则和要求。
指导阿勒泰市积极推进城市设计试点工作,组织自治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工作顾问组审查《阿勒泰市总体城市设计及重点地区风貌设计》方案。
3、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发通知督促喀什、塔城等地州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做好历史文化街区报请公布及已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制定工作,并向相关地州市人民政府(行署)下发加快编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自治区园区(开发区)总体规划的督办函。组织专家审查了伊宁市前进街、阿依墩街、六星街和伊犁街等 6 个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并出具了原则同意的函。组织专家赴和田地区就和田市老城区(团城)街区申报自治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了现场调研。安排自治区城乡规划督察员就各地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开展实地督察。委托新疆大学师生完成了自治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建筑调研和信息录入工作。
4、严格实施规划管理,切实维护城乡规划的严肃性 一是进一步规范城乡规划督察员派驻工作。组织召开了2018 年度城乡规划督察员派遣暨培训会,下发了 2018 年督察员工作重点,聘任了 13 位城乡规划督察员,分四组对 18 个设市城市和部分工业园区、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区开展巡查,实现自治区设市城市城乡规划督察全覆盖,并对卫星遥感图斑涉及的建设项目进行核查。对发现的问题向派驻城市政府发出督察建议书,并监督整改。完成了 2018 年督察员巡查工作,已下发督察意见书 7 份,对各级政府依法行政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是抓好城市规划的卫星遥感监测工作。完成了自治区16 个设市城市的城市规划动态监测工作,将有关图斑资料下发各地州市,通过城市自查、地州(市)复核、规划督察员核查、我厅组织抽查的方式开展工作,对发现的城乡规划违法问题进行了处理。督促指导乌鲁木齐市城乡规划管理局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核查处理遥感监测图斑的通知》(建办督函[2018]65 号)要求,对涉及的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的 53处图斑和 493 处一般性图斑进行了核查,并将核查结果报住房城乡建设部。
三是加强自治区境内高速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按照国家要求,联合兰州铁路监督管理局、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印发了《自治区关于建立高速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新建规〔2018〕4 号),从强化高速铁路沿线安全管控、市容环境管控和建立长效管控机制等三方面提出具体实施意见。
5、认真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配合村镇处研究草拟《自治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自治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工作评估和督导办法》。配合完成了自治区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园区)水污染治理情况专项核查、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环保督查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专项督查、天山环保世纪行执法检查、民政厅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督查调研、发改委开展高铁站周边区域规划建设情况现场调研等工作。
6、服务基层,助推城乡规划建设工作 2018 年 4 月,下发了《关于开展自治区城乡规划综合调
研的通知》,对乌鲁木齐市、库尔勒、吐鲁番市、伊宁市和阿勒泰市等 5...
第二篇: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2xx7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重点项目经费)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
1.我部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项目中的职能为主导全县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2.为贯彻落实县十四届一次党代会和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确保成功创建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奋斗目标,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和乡镇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要求,计划资金595万元。于2xx7年5月9日经县政府第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3.各项目责任单位根据《米易县落实<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任务分工》中所涉及到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重点工作性质制定各自资金管理办法。
4.根据各项目责任单位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的各项职能分工及《米易县2xx7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重点工作及资金计划》来分配。
(二)项目绩效目标。
1.进一步加强文明创建氛围营造,着力集贸市场秩序、客运汽车站秩序、交通秩序、凉桥河沟黑臭水体和市政基础设施等九项专项整治,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文明细胞创建和实地考察点位打造等十二项载体活动,切实做好迎国检准备。2.通过社会宣传、新闻宣传、网络宣传、创建宣传片制作、创建画册编制等来营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宣传氛围;进行市场秩序整治、客运汽车站秩序规范整治、凉桥河沟黑臭水体治理、市政基础设施整治、信用信息互联互通、交换共享平台建设、环境卫生整治、五小行业整治、交通秩序整治等重点区域整治;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问卷调查和模拟测评、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文明集市、文明餐桌创建活动、诚信主题实践活动、文明小区楼院城建活动、文明交通创建活动、乡风文明示范点创建等创建载体活动。
3.2xx7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重点项目经费申报与具体实施内容相符,申报目标合理可行。
二、项目资金申报及使用情况
(一)项目资金申报及批复情况。
各项目责任单位根据工作内容、措施申报资金预算,县文明办审核后报政府常务会、县委常委会审定最终金额为595万元。
(二)资金计划、到位及使用情况。1.资金计划。
该项目资金计划为县财政拨款资金。2.资金到位。
2xx7年县财政共下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重点项目经费指标595万元。实际到位资金457.76万元,资金到位率为77%。其原因为截止2xx7年xx月31日,财政未清算资金xx7.24万元。3.资金使用。
2xx7年共支付项目资金467.76万元。县财政下拨项目资金到我部后,我部根据《米易县2xx7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重点工作及资金计划》及各责任单位提供的资金拨付申请,从财政系统上直接将资金拨付到各责任单位。各责任单位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支付资金。
(三)项目财务管理情况。
各项目责任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健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处理及时,会计核算规范。
三、项目实施及管理情况
(一)项目组织架构及实施流程。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设立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专项工作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专项工作组分为“理想信念建设”工作组、“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组、“经济民生建设”工作组、“社会环境建设”工作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组、“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组、“长效常态机制”工作组、“特色指标”工作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组、“宣传报道”工作组、督查工作组。各专项工作组的牵头部门组织责任部门统筹实施创建工作,协调完成指标任务,对责任部门提出工作要求并督促完成,与责任部门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及时通报情况,交流信息,主动向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报送工作进度。
(二)项目管理情况。各项目责任单位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项目管理制度等实施项目。
(三)项目监管情况。
形成了县委主要领导抓总、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各司其职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督查方式采取县领导督查、县创文指挥部办公室督查。县领导督查: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四大班子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每月对分管区域和领域的创建工作进行一次督查,督查内容根据县领导要求、阶段性创建重点工作进行安排,督查情况由县创文指挥部进行通报。县创文指挥部办公室督查:一是每半月组织一次创建工作推进情况专项督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工作要求,并以账单式及时送分管领导及责任部门;二是不定期组织牵头部门进行明查、暗访,采取实地调查、查阅资料、问卷调查、随机访谈、个别访谈和听取汇报、受理群众信访等方式进行,发现问题将以“发点球”的方式向相关责任部门(单位)提出整改要求,明确整改内容、时限,跟踪督促整改。
四、项目绩效情况
(一)项目完成情况。
各项目责任单位根据各自的2xx7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重点工作内容、措施列出工作计划,做好实施方案,及时的完成了各项工作。
(二)项目效益情况。全国文明城市是最有竞争力、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和无形资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是提升城市魅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城市整体形象和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能有力地促进全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从而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通过创建文明城市,全面提高了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市容环境整治效果明显,硬件设施建设趋于完善,居民文明素质普遍提高,群众满意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五、评价结论及建议
(一)评价结论。
在2xx7年全国文明城市评选中,米易与“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擦肩而过。虽然我们没有摘牌,但在创建过程中也取得了诸多成果,积累了许多经验,全面完成了2xx7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重点工作计划中的工作任务,在中央文明办组织的综合测评成绩是全省的县级市和县中第一名。
(二)存在的问题。
我们最终与“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失之交臂,说明我们的工作与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还有差距。体现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主次干道、公共设施等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等依然是创建工作的薄弱环节。市民素质、城市管理、社会秩序和公共环境等城市软环境指标还有缺差。组织动员群众不够,群众参与意识不强,还没有形成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工作局面。
(三)相关建议。
坚持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大市容市貌整治力度,重点加强农贸市场、主干道、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的规范管理,强化各类违法小广告治理,推进生活小区垃圾分类收集、清运,坚决杜绝脏、乱、差等问题反弹,确保环境卫生经得起“细看”。要大力整治交通秩序,深入开展交通秩序集中整治活动和交通法规知识宣传教育,加大执法力度,引导市民行文明车、走文明路,坚决消除乱停乱放、人车抢行、乱穿马路、乱闯红灯等不文明现象,构建和谐有序的公共秩序,确保公共秩序经得起“细评”。坚持开门创建、为民创建,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全面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从群众最欢迎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具体问题,努力以为民解忧、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感染群众、赢得支持,确保为民服务经得起“细挑”。
2xx8年5月31日
第三篇:万元以上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附件3:
**部门关于**财政支出项目绩效报告
(参考提纲)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设立的依据和基本情况。
(二)项目预算绩效目标、绩效指标设定情况(如属分实施的项目,还应包括长期绩效目标);项目基本性质、用途和主要内容、涉及范围等。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一)2012年项目资金(包括财政资金、自筹资金等)安排落实、投入等情况分析。
(二)2012年项目资金(主要指财政性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分析。
(三)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包括管理制度、办法的制订和执行)。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2012年项目建设或实施情况分析(包括项目招投标情况、调整情况、完成情况等)。
(二)2012年项目管理情况分析(包括项目管理制度建设、日常管理监督等)。
四、项目绩效情况
(一)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将项目支出后的实际状况与申报或设定的绩效目标(或工作目标、工作计划等)对比,从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量化、具体分析。
其中:项目的经济性分析主要是对项目成本(预算)控制、节约等情况进行分析;项目的效率性分析主要是对项目实施(完成)的进度及质量等情况进行分析;项目的有效性分析主要是对反映项目资金使用效果的个性指标进行分析;项目的可持续性分析主要是对项目完成后,后续政策、资金、管理措施等影响项目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
(二)项目绩效目标未完成的原因分析。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后续工作计划。
(二)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有关意见和建议等。
(三)其他。
六、项目自评工作情况
包括自评基础数据收集、资料来源和依据等佐证材料情况,项目现场勘验检查核实等情况。
第四篇: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2017年绩效管理工作总结(模版)
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2017绩效管理工作总结
2017年,我厅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将“两学一做”贯穿于工作全程,在自治区绩效办的指导下,以绩效推动业务工作,进一步改进工作措施,落实绩效责任,全面深入推进各项目标任务,工作亮点突出,部分任务提前超额完成,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2017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2017年,我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强化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加强住房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大力发展建设经济,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7年11月30日,我厅已完成142项职能指标关键步骤中的95项,其余47项需待年底统计数据和相关检查确认;57项专项考评指标关键步骤中的42项,其余15项需年底进行数据统计;78项共性指标关键步骤中的76项,其余2项需年底进行数据统计。余下的工作任务预计可在年底前全部完成。
二、主要措施
今年,我厅继续以实施绩效考评管理工作为契机,不断探索适合我厅发展的绩效管理方式和途径,坚持把绩效管理工作贯穿到全厅全年的工作中去,切实发挥绩效管理“指挥棒”的作用。
(一)注重完善机制,细化指标设置
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和上级部门工作重点,组织厅机关各处室负责人、绩效联络员召开座谈会,讨论绩效指标设置,提交厅务会对指标设置进行研究,科学编制我厅绩效指标,完善形成“剖析职能、设计指标、完善框架”的编制流程。从责任入手,构建上下贯通、横向联动的工作落实格局,促使全厅业务工作向绩效工作靠拢看齐、职能目标向绩效指标转化延伸。为做好绩效管理,我厅每年编印绩效文件汇编,作为工具书发放给各处室,方便大家对照学习。
(二)注重沟通引导,细化责任分工
注重培训宣传,推动绩效管理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变为现在主动参与,实现了消极被扣分向主动加分、积极争分的转变。在严格按照自治区绩效办要求督促落实的同时,充分尊重业务处室的专业意见,确保业务工作和指标内容“不脱轨”。坚持把绩效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把绩效考评指标职责和目标任务逐级分解到具体部门和人员,切实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
(三)注重模式创新,细化模块构建
近年来,我厅作为政府组成部门,承担的工作任务往往是时间紧、任务重,为了更好的适应高强度的工作内容,只有不断的创新绩效管理的模式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创新绩效考评岗位设置,在每个处室设立绩效管理ABC岗位,其中处室分管绩效工作领导为A岗,绩效联络专员为B岗,业务处室具体业务员为C岗,目前我厅共有21名绩效联络员,具体负责与厅绩效办对接,负责协调本处室开展绩效考评工作。二是为避免出现类似指标评分标准不同、内容不同甚至表述不同等问题,要求全厅同类指标原则上采用统一模板编写,达到模板化管理的目的。三是实行每季度一次的绩效工作研究部署会议制度。全员参加会议,由厅绩效办通报重要工作情况,集体研究分析和讨论。加强了处室之间、各单位之间、各绩效专员之间的沟通,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形成沟通交流平台、共商议事平台。四是推行“线上+线下”工作模式,保证行文程序规范性、绩效工作高效性,及时有效的应对绩效任务。五是建立“提醒预警”机制,督促各处室重视完成进度滞后的指标,确保指标全面完成。六是实行综合性督查。自2015年开始,我厅年终检查任务均由各处室提出申请,厅办公室负责统一组织,切实减轻地市迎检压力。
(四)注重效率提升,细化节点控制
强化绩效管理实效性,建立了绩效管理考评月报表制度,每月汇总梳理绩效考评指标进度。对完成任务有困难,时间节点滞后的考评指标提出预警,由对应业务处室解释原因,作出预判并提出下步工作计划,直至进度达标才“摘帽”;对完成进度质量较好的考评指标提出表扬,分析原因吸取经验;对未完成的考评指标列出提醒清单。月报表公开通报并在厅务会上听取汇报,主要领导亲自点评,分管厅领导提出工作措施意见。这项制度有效的提升了工作力度,充分发挥了厅绩效办的参谋助手和指导监督作用,使绩效考评工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五)注重问题导向,细化结果运用
进一步强化绩效管理工作意识,充分发挥绩效管理“工作成果的成绩单”、“工作成效的展示牌”、“工作情况的考评表”指引作用。全面梳理指标存在的扣分风险和对应责任处室责任人责任,就可能发生的扣分的指标进行自查和帮查逐一剖析,找出问题症结,明确整改时限和措施,为后续高效完成指标打好基础。另外,我厅注重绩效考评结果运用,强化正向激励,探索将绩效结果与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精神奖励等挂钩。对于确实表现后进、扣分较多的处室,厅绩效办根据具体情况,协助分析问题,找出原因,并作为年底综合考评的依据。
三、工作亮点及预期成效
(一)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经济运行保持强劲势头 一是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投资保持较快增长。1—10月,全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共完成投资4667.64亿元,同比增长30.5%,总量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30.2%,完成自治区下达目标任务5040亿元的92.6%,超出时间进度9.3个百分点。其中,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447.15亿元,同比增长48.6%,提前完成全年2450亿元的目标任务;房地产业完成投资2220.49亿元,同比增长15%,增幅回落(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038.68亿元,同比增长20.3%,增速排在全国第2位)。全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经济运行平稳,预计2017年全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将完成59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0%,连续5年超额完成自治区人民政府下达的投资目标任务。
二是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税收贡献突出。1—10月,全区建筑业、房地产业实现税收439.39亿元,同比增长12.03%,增幅实现逐月提高,占全区税收收入的24.5%。其中,建筑业在实行“营改增”后实现税收140.22亿元,增幅稍有回落;房地产业实现税收299.17亿元,同比增长21.5%。
三是全区建筑业市场持续回暖,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截至第三季度,全区建筑业总产值实现2538.13亿元,同比增长20.2%,比全国平均增速快9.5个百分点,增速排在全国第2位。全区建筑业增加值为882.57亿元,增速为11.1%,扭转了2015年以来增幅回落的趋势,连续3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预计2017年全区建筑业现价增加值增速能够完成自治区下达的8%的目标任务。
(二)加强市场调控,房地产市场总体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我区认真贯彻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积极推动全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一是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我区成立了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协调小组,初步建立多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联合查处机制,对14个设区市开展督查;南宁、柳州、桂林、北海、贵港、贺州等热点城市调整住房公积金及收紧金融信贷政策,加强住房和土地供应管理,规范住宅装修标准及定价。二是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各市开展自查,规范房地产开发、销售、中介等行为;我厅全面梳理2015年以来房地产领域的矛盾风险隐患,严肃查处市场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工作得到住房城乡建设部肯定。三是培育和发展我区住房租赁市场。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实施意见》,从总体要求、培育市场供给主体、完善租赁住房供给、鼓励住房租赁消费、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加强住房租赁监管等六个方面提出了18条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措施。四是用好公积金支持住房消费。规范住房公积金缴存,出台个人自愿缴存住房公积金管理办法,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我区15个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分中心全部接入全国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平台并上线运行,实现了“账随人走、钱随账走”。
2017年全区房地产市场总体保持平稳健康发展。1—10月,我区商品房销售面积为3742.4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0%,其中,商品住房销售面积为3419.3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5%;商品房平均售价为5725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1.7%;全区新增住房公积金制度职工26.17万人,使用住房公积金397.50亿元,同比增长7.39%;共为5.73万户缴存家庭发放个人住房贷款192.77亿元。截至10月底,全区商品房库存面积共计4625.3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2%,消化周期约10.3个月。其中,商品住房库存面积共计2846.0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2%,消化周期约7.2个月。全区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职工323.64万人,全区住房公积金累计提取额为1451.86亿元,同比增长21.35%;累计发放个人住房贷款1248.36亿元,同比增长22.47%。
(三)安居惠民工程全力推进,城乡低收入群体居住条件持续改善。
一是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新成效。我区创新保障性安居工程督查巡查机制,聘请自治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巡查专员参与保障性住房巡查督查,有力地推进项目建设。采取“一账两库”项目管理模式和棚户区改造重点项目库,重点突破建设进度滞缓、分配难度大的81个项目共6.16万套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瓶颈”,重点监管261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南宁、梧州、北海、防城港、钦州、百色、河池、贺州等城市开展农民工等新市民住房保障专项行动,集中消化分配了约1.67万套公共租赁住房。建立公共租赁住房盘活意向项目库,柳州和钦州两市开展“租房券”试点工作,积极培育住房租赁市场。健全棚户区改造融资机制,全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累计融资规模突破1450亿元;国家和自治区下达2017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72.88亿元,实现补助资金基本持平的良好格局;盘活棚户区改造滞缓项目4.3万套,盘活信贷资金110亿元。截至10月底,全区棚户区改造新开工8.16万套,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8.05万套的101.46%;全区新增城镇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3398户,完成目标任务的188.78%;棚户区和公共租赁住房基本建成共计7.61万套,完成目标任务的108.76%;全区公共租赁住房累计开工48.07万套,已分配入住36.87万套,分配入住率为76.70%,解决了125万城镇中低收入新市民的阶段性居住困难。
二是提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我区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解决了近50万贫困群众的安全住房需求。农村危房改造全面推进,成效明显,今年4月我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获得国务院表扬激励。截至目前,我区2017年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已开工13.79万户、已竣工10.54万户,开工率、竣工率分别为193.14%和147.62%。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已开工9万户、已竣工7.48万户,开工率、竣工率分别为151.4%和123.13%,提前并超额完成国家下达我区的目标任务。
(四)城乡规划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进一步提高。
一是城乡规划工作取得新进展。新一轮广西城镇体系、沿边城镇群、公共服务设施、边境乡村建设体系等规划正在加快编制。防城港、河池、百色、贺州、凭祥、容县、藤县、龙胜等城市和县城开展总体规划修改工作,南宁和柳州市正在开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前期工作,柳州市成为全国15个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试点城市之一;其他县城总体规划编制、审批工作逐步完善,编制水平显著提高。各市县加强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加快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开展城市规划编制实施管理评价工作。规范自治区级重大项目选址。开发自治区级规划信息管理平台,规划编制信息统计和总体规划审查功能基本完成。各地开展海绵城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燃气等专项规划编制。
二是城市设计和城市风貌建设初显成效。加强柳州、桂林、北海等3个城市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全区14个设区市全面开展历史建筑普查工作,共确定了117幢历史建筑。各市全面推进“城市双修”和城市设计工作。南宁市、北海市列入全国城市设计试点城市,桂林市、柳州市被列为全国“城市双修”试点城市。南宁市落实街区制小区规划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及相关技术标准,开展街区制试点工作。积极筹备2018年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和广西园林园艺博览会。第十届广西园林园艺博览会在贺州市成功举办。灵山、浦北、德保、南丹县荣获“国家园林县城”称号。桂林市、环江县加强自然遗产保护管理。开展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保护及执法检查,开展城市绿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广西园博会后评估、“三绿”指标核查及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城市园林绿化水平持续提高。积极开展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工作,1—10月,全区共查处存量违法建设672.8万平方米,查处新增违法建设110.5万平方米。通过加强城市设计和城市风貌建设等,有效提升了城市品质,改善了人居环境。
三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推进。23个新型城镇化示范县项目完成投资21.58亿元,完成投资计划的99.5%;第一、二批少数民族乡建设累计到位资金4.60亿元,完成投资5.25亿元;自治区第二、三批共71个百镇建设示范项目完成投资9.64亿元,乡改镇项目完成投资2190.53万元。特色小镇培育建设全面启动,起草了《培育广西特色小镇的实施意见》等6个文件,初步建立培育我区特色小镇的政策框架体系。全区4个首批全国特色小镇建设计划投入资金167亿元,有10个镇入选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沿边城镇带建设逐步启动,细化支持沿边开放开发政策,年内计划安排资金25亿元。我区“6市1县1区”有序推进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有效提升了政务服务质量和城市管理水平。南宁市的17个试点项目超过半数已完成,柳州市电子政务云平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五)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我区围绕城市的宜居性建设目标,积极开展“美丽广西•宜居城市”建设活动,建立宜居城市建设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制定“美丽广西•宜居城市”建设分工方案、考核实施办法、工作方案,设立宜居城市奖,着力推进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海绵城市建设卓有成效。制定海绵城市建设计划及规划设计导则等标准规程,全区有9个设区市建成区5%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预计2017年底前全区各市将按期完成海绵城市建设目标任务。南宁市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成为我区海绵城市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海绵城市建设创新模式获得总书记及住房城乡建设部的肯定。目前南宁市已完工项目113个,在建项目63个,正在开展前期工作项目27个;完成项目投资87.4亿元,15亿元的中央海绵专项资金已完成拨付8.42亿元。南宁市那考河(竹排江上游植物园段)片区海绵城市建设、石门森林公园及周边小区联动海绵化改造、五象山庄酒店区域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那考河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开展城市排水防涝专项检查,全区共计消除内涝点113个。
二是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在建项目共29个,累计建成廊体36.32公里,完成投资22.7亿元。其中,南宁市在建项目19个,累计建成廊体29.77公里,累计完成投资18.15亿元。2017计划内已开工项目12个,共计36.54公里。
三是乡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全区“十三五”首批313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中,已实现竣工试水或进入土建(管网)施工的项目为312个,占项目总数的99.7%,预计年底前可全部实现竣工试水目标。全区已建成城镇(县城及城市)污水处理设施116座,1—10月累计处理生活污水5.17亿吨,削减COD6.8万吨。全区已建成镇级污水处理设施137座,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约34万吨;建设配套污水管网约800公里。
四是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稳步推进。全区已完成黑臭水体整治项目36段,完成任务52段的67.3%,其中,南宁市已完成28段;柳州、桂林两市黑臭水体已全部消除;崇左市已提前完成任务。预计年底前,南宁市建成区内黑臭水体基本消除。五是城市环卫保洁水平不断提升。强化运行管理,完成全区县级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等级评定,全区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比例加快提升,预计年底比重达到35%以上。全区已建成生活垃圾处理场共82座,1—10月累计处理生活垃圾420万吨。全区城镇环卫保洁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机制不断创新,《广西城镇环卫保洁质量与评价标准》发布,桂林等6市开展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的相关立法工作,河池市开展建筑垃圾管理条例的相关立法,是我区第一部有关建筑垃圾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全区累计完成新建、改建市政公厕1370座,正在开工在建446座。
六是“县县通”天然气工程有序推进。加快编制《广西城镇燃气发展规划(2015—2030)》,加强全区燃气安全管理工作。14个设区市实现市政天然气管道供气,有30个县实现通气;有10个设区市完成天然气门站建设,全区共建设燃气市政管网5710公里。
七是无障碍环境建设大力推进。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市政道路、公共交通设施及场所无障碍设施建设率达100%,既有建筑无障碍设施改造率达42%。投入1100万元资金,对3200多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设施进行无障碍改造。自治区财政安排补助资金500万元,支持创建全国“十三五”无障碍环境建设示范市县项目。
(六)“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提质升级,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一是开展“基础便民”活动,农村改厕改厨工程全面推进。我区为全国首个全面推进改厨和第二个全面推进改厕的省区。明确了各市、县改造任务量及改厕改厨补助标准,制定了“美丽广西•宜居乡村”活动指导意见及三个配套文件,召开现场培训会,编制“基础便民”专项活动技术手册及专题片,指导各地开展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农村改厕已开工823054户、已竣工691034户,开工率、竣工率分别为82.3%和69.1%;改厨已开工778225户、已竣工645554户,开工率、竣工率分别为77.8%和64.6%。年内预计基本能够完成改厕改厨各100万户的目标任务。
二是农村垃圾治理攻坚成效明显,顺利通过国家十部门组织的综合验收。基本完成513个垃圾片区处理中心、1000个村级垃圾收集设施建设,初步构建了县城周边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镇运县处理”、乡镇周边“村收镇运片区处理”、边远乡村“就近就地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全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顺利通过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组织的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第三方评估和国家十部门组织的综合验收。
三是全面完成“环广西赛”沿线风貌整治,进一步展示了广西壮乡文化特色。完成共925公里的“环广西赛”沿线风貌整治,累计完成投资16.68亿元,完成房屋外立面改造5万户、屋顶整治3.17万户、40个景观节点村屯打造、6条风光带建设。推进550个乡土特色示范村建设,开展示范村设计方案市级审查。加强30条乡土示范带建设。实施26条乡土特色农村清水砖示范生产线建设,年产能规模达到7.8亿块标砖。
四是宜居乡村示范建设和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进入新阶段。全区有12个村列为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数量排在全国第五位。广西传统村落总量约有622个,已公布广西第三批传统村落名录199个,约有300个村落申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广西第一至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85亿元。第四批26个中国传统村落启动建设前期工作。编制《广西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总体规划》。初步完成13个村落数字博物馆建设。有39个中国传统村落获得中央补助资金1.17亿元。
五是开展村屯公共照明试点。全区1500个农村公共照明试点项目已开工1403个,开工率为93.53%;已完工1140个,完工率为76.0%。
(七)建筑产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建筑业发展稳步壮大。一是做大做强建筑业。我区优化市场环境、放开非国有投资项目招标的限制、支持鼓励企业提质升级,建立升级企业一对一服务制度、重点企业日常联系制度,扶持我区建筑业企业做大做强。预计2017年全区建筑业企业总产值达3800亿元以上,增速达10%左右。
二是推进建筑业改革发展。制定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完善建设工程担保制度,我厅鼓励建筑业企业采用建设工程保证保险,减轻建筑业企业的资金压力,防范和化解工程风险,得到住房城乡建设部的充分肯定,有关我区做法的报道登载在国务院网站上。目前,我区共保体各成员公司出单数量为1180件,累计保险金额达7.06亿元,累计保险费达754万元。推进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出台工程总承包试点发展指导意见等系列制度文件。全区房建市政工程领域采用工程总承包方式的试点项目累计达254个,项目投资为325亿元。我区成为全国第9个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省份,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加强招投标监管,印发4个相关规范性文件。全区实施电子化招投标的房建市政项目累计达3284个,14个设区市已全部具备电子化招标投标条件,有10个设区市实现了电子化招标投标常态化。完善工程建设现代化标准体系,加快完善工程定额编制,批准立项了28项地方标准及6项标准设计图集,逐步形成工程建设现代化标准体系。扎实推进BIM技术在我区的广泛应用,在香港举行的第三届国际BIM大奖赛中,广西有4个项目获奖。
三是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成立装配式建筑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装配式建筑专家委员会和发展促进会。发布8项相关装配式建筑标准,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体系基本建立。玉林市成为第一批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广西建工集团、玉林福泰建设公司成为全国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全区10个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7个装配式建筑项目稳步开工,激活了市场活力。
四是稳步提升建筑工程质量,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完善诚信体系建设,制定建筑业企业诚信综合评价办法,优化信息系统,录入诚信库的企业有7177家,发放诚信卡12.12万张,新入库项目1.58万个。2017年“开标刷卡”制度执行率达100%,“中标锁卡”制度执行率达90%以上。启动住宅工程质量满意度四年提升专项行动,开展质量安全提升试点,开展工程质量保险、建立工程质量评价体系、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后评估、勘察质量管理信息化、建筑师负责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双重预防机制等7项全国试点。实现对14个设区市及116个县(市、区)区开展建筑市场层级监督检查全覆盖,共抽查项目390个。共制定扬尘治理工作方案115个,建立各类监督管理机制、信息报送制度、执法联动机制285个,建立施工扬尘专项治理项目台账4751个,开展施工扬尘检查11926次,共检查项目7198个。开展《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立法工作。开展勘察设计大师评选及2017广西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评选活动,我区勘察设计行业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做好南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等自治区重点工程建设的协调服务工作。化解建筑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
(八)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步伐加快,墙材革新成效显著。
一是建筑节能深入推进。《广西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全面实施,全区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节能标准执行率分别保持在100%和98.7%,新建节能建筑面积约5800万平方米。我区5个自治区级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示范市县列入国家试点,5个自治区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县(区、镇)建设进展顺利。百色市等“1市2校3院”项目实施改造面积达到427万平方米。
二是绿色建筑持续发展。绿色建筑法规政策不断完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修订《绿色建筑设计规范》等地方性标准,编制发布《广西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等文件。绿色建筑推广步伐加快,全区获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项目达到31个,建筑面积约343.7万平方米。
三是墙材革新扎实推进。新型墙材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城镇房屋建筑使用新型墙材比例超过90%,深入推进“禁实限粘”,完成“限粘”县城41个、“禁实”乡镇537个。推动装配式建筑融合新型墙材发展,重点推进南宁、桂林、梧州、贺州、来宾5个装配式墙板开发生产示范基地开工建设,产能规模达300万平方米,建成清水墙砖新型墙材试点示范生产线19条。
(九)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各项改革创新深化,城镇建设活力不断激活。
一是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投融资改革成效显著。住房城乡建设领域PPP项目示范引领成效明显。在全区PPP项目中,住房城乡建设领域PPP项目共有229个,项目个数占全区总数的一半左右,项目投资总额达1406.7亿元,投资总额占全区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以南宁市竹排江上游植物园段(那考河)流域治理PPP项目为代表的成功试点示范项目逐步起到了标杆引领作用,已成为全国水环境治理、海绵城市建设实施PPP模式的成功典范。贵港市获批成为全国重大市政工程领域中小城市开展PPP创新工作43个城市中全区唯一的国家级试点城市,贵港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一期)项目被列入全国44个重大市政工程领域重点PPP项目中全区唯一的项目,力争将其打造成为PPP项目的国家级精品案例。此外,我区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全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城镇基础设施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截至10月底,国家开发银行专项贷款合同额已达1202.64亿元,农业发展银行专项贷款审批额已达81.6亿元。
二是城管执法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自治区党委、政府正式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广西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推动《广西城市管理执法条例》列入2018年立法计划。自治区层面设立了城市管理监督局。推进市、县两级政府城市管理领域大部门制改革,全区有54个市县整合市政公用、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城市管理执法等职能,实现城市管理执法机构综合设置;全区各市、县积极推进综合执法,有25个市县建立了相应的城市管理协调机制;加强队伍建设,2017年全区科级以上城市管理干部培训约1400人,落实城市管理执法部门持证上岗要求,推行柳州市执法全过程记录试点。印发《城市管理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标识供应管理办法》,指导城市管理执法制式服装换装工作。南宁、北流等15个市县整合形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执法一体化工作。三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推行审批智能化和审管信息系统一体化,打造24小时“不打烊”网上政府。调整完善自治区本级部门权责清单,优化行政权力运行流程,梳理报送第一批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及时取消和调整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行政许可事项,推进行政许可动态管理。2017年截至目前,我厅窗口共办理行政相对人咨询事项269项,共受理行政相对人办理行政审批事项12893项,共办结13505项,即办件现场办结率达100%,承诺件实际办理提速率达到45%以上,无一超时办结,群众满意率达100%。
四是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制度改革深入推进。配合开展乡镇“四所合一”机构改革调研及我区深化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制度改革试点第三方评估。印发《关于优化乡村建设规划许可核发流程缩短办证时间的通知》,农民建房办证周期由原来的接近100天缩短至20天左右。选择阳朔县作为试点,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农民建筑工匠自治管理试点的通知》,进一步探索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匠领建制、乡村规划师挂点制、风貌管控激励机制,乡村风貌管控得到较大提升。《广西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已进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立法审议程序。
第五篇: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范本
附件4
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范本
(***项目)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
1.资金申报的依据。
(二)项目绩效目标。
1.项目主要内容。
2.项目应实现的具体绩效目标,包括目标的量化、细化情况以及项目实施进度计划等。
3.分析评价申报内容是否与实际相符,申报目标是否合理可行。
(三)项目自评步骤及方法。
说明项目绩效自评采用的组织实施步骤及方法。
二、项目资金申报及使用情况
(一)资金计划、到位及使用情况(可用表格形式反映)。
1.资金计划。在说明该项目资金计划的基础上,分项目大类分别说明资金计划情况,项目单位自筹、其他渠道资金(包括银行贷款及其他资金等)。
2.资金到位。汇总统计截止评价时点该项目全省资金到位情况。项目单位自筹及其他渠道资金(包括银行贷款及其他资金等)。将资金到位情况与资金计划进行比对,并重点围绕资金到位率、到位及时性等进行评价,对未到位或到位不及时的情况作出分析说明。
3.资金使用。汇总统计截止评价时点该项目资金支出情况。在此基础上分项目统计资金支出情况,并对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及有效性进行重点分析,包括资金支付范围、支付标准、支付进度、支付依据等是否合规合法、是否与预算相符,并对自评中发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说明。
(二)项目财务管理情况。
总体评价各项目实施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账务处理是否及时,会计核算是否规范等。
三、项目实施及管理情况
结合项目组织实施管理办法,重点围绕以下内容进行分析评价,并对自评中发现的问题分析说明。
(一)项目组织架构及实施流程。
(二)项目管理情况。结合项目特点,总体评价各项目实施单位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及项目管理制度等情况,如招投标、政府采购、项目公示制等相关规定。
四、项目绩效情况
(一)项目完成情况。
包括项目完成数量、质量、时效、成本等情况,对照项目计划完成目标,对截止评价时点的任务量完成、质量标准、进度计划、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价,并进行分析说明。
(二)项目效益情况。
从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效益以及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方面对项目效益进行全面分析评价。
五、评价结论及建议
(一)评价结论。
结合项目自身特点、评价重点及管理办法等要求,围绕项目决策、项目管理、项目绩效三个方面对项目进行总体评价。
(二)存在的问题。
结合自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