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影《我和我家乡》观影感悟[范文模版]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观影感悟
国庆档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刚上映,便好评如潮,以其巨大的“魔力”,让观众在其中感同身受、有笑有泪、倍受启发。《我和我的家乡》以“小切口”,接地气地向观众讲述了发生在祖国东南西北中五个不同地方的五个既欢乐又感动的故事。只有读懂“小切口”里的“大力量”,才能真正感受到其中弘扬的“主旋律”、体会到其中表达的“大主题”、感悟到其中传递的“大能量”。
看病事虽小,医保保障百姓健康作用大。电影中《北京好人》的单元,讲述了“让病有所医,一个都不能少”的故事,用张北京想让患病表舅冒用自己医保卡看病的“小切口”,引出“小人物”背后的“大力量”,表舅原来有农村医保卡,也能看得起病。“十三五”期间,我国逐步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治制度等。一直以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助是广大人民的美好愿望。而医保等一系列保障举措,应保尽保、精细服务、夯实措施,真正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让其看得上病、看得起病。帮亲看病的故事切口虽小,却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了一张政策保障、医疗扶贫的“十三五”成绩单。在深入推进党的好政策落地落实的进程中,要持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打消群众心理上的顾虑,让其从内心愿意成为享有者、参与者。要不断完善服务流程,充分发挥线上线下“两条线、一张网”的作用,最大限度提供全流程、精准化的便民服务,把党和政府的温暖真正带到人民群众身边。
回乡事虽小,环境保护生态治理益处多。影片中《回乡之路》单元中,昔日漫天的黄沙、如今的“绿色海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以推销沙地苹果的乔树林看似不靠谱、实则无悔付出多年的“小切口”,诠释了如乔树林一般为荒漠变绿洲贡献力量的先辈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厚重情怀,也用“眼见为实”的大变化、换新颜,展示了环境保护、生态治理对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诸多益处。纵观“十三五”,据有关数据统计,全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 880 万公顷。如何正确处理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早已提上日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穿于祖国各地生态治理的进程中,天更蓝了、水更清了、树更绿了、荒漠变绿洲了,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成果。下一步,要把先前各地生态治理方面好的经验做法学习好、坚持好,聚焦重点、紧盯关键,继续保持脚踏实地、少说多干的朴素干劲,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让生态治理短期“点”上有突破、中期“线”上有成效、长期“面”上有成果。
驻村事虽小,乡村扶贫事业发展成效好。片中《神笔马亮》这个单元,讲述了马亮放弃出国进修的好机会,瞒着妻子选择驻村扶贫的故事,引起了很多基层干部的共鸣。扶贫路上,正是有无数像电影中的马亮,现实中的黄文秀、张渠伟等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各条战线的基层干部们,才有了一个个与百姓手牵手、心连心,让乡村改头换面、让村民走上致富路的感人故事。脱贫成效的取得,离不开广大基层干部对初心的坚守,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践行,也离不开人民
群众对扶贫干部的支持与帮助。风吹稻田时,百姓笑开颜。当前,正处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把扎实的作风、务实的举措、昂扬的干劲一以贯之地保持下去,不怕工作的苦、不畏工作的难,常到田间地头中、常到百姓家中去,在百姓需要的地方拿出最真挚的心、伸出最及时的手,尽最大努力巩固脱贫成效,防止困难群众返贫,用实际行动跑稳跑实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第二篇:观影感悟(tianyudi)
《天与地》告诉我们:永远都不要相信政治的一面之辞。所谓政治宣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不择手段地在人们头脑中根植政治者所需要的思想和观念,这些思想和观念黑白分明,包括黑白颠倒。
这样的事例,太多太多了。
内战期间,国共相互黑丑化对方;
对越自卫反击战争期间及期后很长一段时间,中越双方对对方的黑丑化,这种黑丑化的情绪,直至今天,仍存在于涉及越南的各种充满嘲笑、不屑和谩骂的评论中。只要看看《天与地》中越南人如何为自由前仆后继,就会明白,他们的英勇一如当年中国的共产党人,这种一致甚至包括双方的黑暗点。
政治宣传一面之辞的可怕,还包括文化大革命时人们的狂热、斯大林的对内清洗。
受政治宣传所惑,人们认为是正确的东西,今天看来,是何其错误与荒缪。美越战争期间,美国人与越南人是相互仇恨的敌人,但只要放下武器,他们也可以成为朋友甚至是恩爱的夫妻。人和人之间,本没有仇恨,仇恨是政治宣传的结果,在仇恨与友爱之间,我们有什么理由不选择友爱。
《天与地》告诉我们:战争这个魔鬼,唯一能够带来的只有死亡、伤残和灵魂深处的伤害。
如果我是父母,一定不会让自己的子女参军,也许有人会说,大家都不参军,谁来保卫国家?这个世界,有的是战争狂,有的是嗜血如命的杀人机器,每个时代,每个国家都有,这些人酷爱战争,没有战争,他们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如果我是父母,我会鼓励孩子去做他想做的事,只要不犯法!即使一不小心真的犯了法或犯了其它大错,也会宽容他/她,并且告诉他们,人生本就不是一般风顺,成熟的过程充满坎坷,坎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跌倒后不再爬起,不再前行。人生可以休息,但休息只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如果有一天真的永不再前行,那时一定是到了生命的尽头。
《天与地》
——战争中的梦魇与梦幻
谈 晓
在偶然的机会里重看了奥立弗•斯通的越战片《天与地》。
近半个世纪以前,美国和越南之间发生了一次旷日持久、双方都损失惨重的战争。越战在喧嚣与怒骂中结束,好莱坞对此的反应是出炉了一批表现越战的电影。大部分的越战片以或沉重或嘲讽的态度反思了这场战争,可以归入战后电影的范畴。
所谓战后电影并不是一个时间上的划分,而是意味看对战争的反思——表现战争对人的伤害,思索人在战争中的行为,并涉及到战后重建问题。二次大战之后的一些欧美电影已经可以归入战后电影的范畴。前苏联影片《雁南飞》描写了一个普通姑娘薇罗尼卡的遭遇。恋人踏上战场,薇罗尼卡则开始了遥遥无期的等待。由于忍受不了空虚与恐惧,姬转而嫁给了另一个暗恋自己的年轻人。于是生活走上了截然不同的轨道。婚姻并不如意,她一如既往地思念前方的恋人,羞耻和悔恨啃噬着她……影片将视角从战士转向了普通人,表现出战争改变人的命运这一主题。影片结束于一个胜利的场面,女主人公却在欢呼的人群中迷失了。她怀着虚渺的希望寻找过去的恋人——然而我们知道他死了——她对幸福的憧憬也已经永远失落。战后电影否定“战争是一部伟大的史诗”,拒绝用胜利的喧嚣掩盖个人的伤痛。
奥立弗•斯通在越战电影中占有一席之地。也许因为他参战的亲身经历,越战成为他的电影世界中一个萦绕不去的情结,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他先后拍摄了《野战排》、《生于七月四日》和《天与地》三部影片。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这场战争。《天与地》拍摄于1993年,越战似乎已成为过时的话题,因此其反响远远比不上它的两部姊妹片。然而斯通却在这部影片中最完整地表达了他近乎于严峻的反思和执着的理想主义。
《天与地》的主人公不是美国军人,而是个普通的越南少女丽莉。在这部电影中,斯通竭力要抛开过去两部影片所持的美国本位文化,进行一种反向的思考。因此,在影片的开头,他选择了三个具有概括意义的场景:父亲带年幼的丽莉去村中的小庙参拜佛像;田间劳作时,丽莉询问母亲孩子是从哪里来的;村里的社戏,丽莉和父母夹杂在欢乐的人群之中。宗教信仰、劳作和繁衍,以村社为单位的社会活动,三个场景象征性地向观众勾勒出斯通心目中的越南文明(或者说东方文明)。
当战火烧来的时候,宁静的小村庄变作了壕沟与战场。丽莉和她的家庭置身于美军与越共之间,生活方式被永远地改变和扭曲了。原始的家庭结构被打破,丽莉的母亲将两个儿子都送上战场。掩护越共的行动被美军发现,丽莉受到严刑拷打,继而又被自己的“战友”强暴,从此她必须离乡背井。她不再是那个无忧无虑,在篝火前舞蹈的女孩,也不能成为一个战士。越南乡村已经没有她的位置,她被自己所属的文明驱逐了出去。
在西贡的仆佣生涯中,丽莉与男主人相恋。人生的第一次恋爱却无法给她一个妻、甚至是妾的地位;未婚先孕更使她遭到家人邻舍的鄙视。就这样,一个又一个生活希望相继破灭。她只能充满哀愁地问父亲、问自己:“我现在是什么东西?不是女战士,也不是冯家的一分子,只是行乞街头的流浪妇,我很惭愧。”在丽莉的遭遇中,我们看到,战争不但使人们贫穷、伤残和死亡,还让人变成失去精神家园的流浪者。
影片打破封闭的故事形式,采用插曲式剧作结构,丽莉的流浪生活被放到整个越南社会变化的背景中去展现。片中有两个对比的场景。第一个场景中丽莉到美军的办公室寻求工作,当管事的美国人要求她为了工作和自己发生性关系时,丽莉坚决反抗,砸破玻璃门并叫来了宪兵。然而在下一个场景中,丽莉却为了美金—一大笔美金而出卖了自己。
战争使人们不能再务农为生,人数众多的美军到来,又给他们带来就业机会。在越南,尤其在城市建立起一种战时畸形的经济模式和荒谬生存状态。特殊的寄生关系对丽莉以及其他越南人造成心灵上的扭曲。在公共汽车上,美军公然拉出年轻女孩到车下施以强暴,丽莉机敏地装作呕吐逃过一劫。她就像一只寄居的海星,培养起一系列适应生存的动物本能,面对外界的威胁随时亮出自己的尖刺。
影片中部,丽莉置身于逃难的滚滚洪流中,从她的眼中,我们看到一个崩溃的国家,一个礼崩乐坏的社会,人不是被枪支强暴,就是被美钞腐蚀。
影片的后半部分场景移到了美国。史提夫使丽莉燃起了最后一丝生活希望——投靠一个正常、安定的社会环境,找回自己最初的人生理想,做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她的越南乡村之梦从此被一个“半截美国梦”取代了。
然而战争像命运一样不可逃脱、不可反抗。一个是被越南抛弃又被美国敌视的弱女子,一个是饱受战争伤痛又无力自拔的美国军人,他们尝试用爱、同情、理解……所有美好的情感来填补伤痕,最终却像孩子一般无能为力。婚姻破裂,史提夫饮弹自尽,孩子们在学校被认作墨西哥人,在家拒绝说越南话,和他们的母亲一样也成为文化上的漂泊者。
在美国段落的结束部分,屡屡出现与宗教有关的镜头。教堂里流泪的基督,丽莉请来为史提夫超度亡灵的法师。然而这两个各自对自己的社会和宗教都失去信心的人,怎么可能从对方的信仰里找到救星?史提夫利用星期天的弥撒策划了一次对自己孩子的绑架,僧人只是告诉丽莉,人要在一世一世的轮回中忍受无因的苦难。影片似乎在用这样的情节暗示我们,宗教只是来生的梦 而己,并没有实际性的帮助,反而是文化的隔阂之一。
斯通是一个喜欢把电影寓言化的导演。有时让人感觉他的人物和情节设置目的性太强。《天与地》的部分价值在于它试图跨越两种文化的界限来描写越战,但这种尝试同时也带来问题:在人物——尤其是越南人——的塑造上相当概念。影片中的父亲和母亲不像越南农民,倒有些古罗马英雄的气质。台词精确有力,带有史诗风格,却往往是在传达导演意图。
尽管如此,我仍然感动于影片的结尾。
女主人公重回越南:“我回家了,但家已改变,而我会永远界于南与北,西与东,和平与战争,越南与美国之间。界乎天地之间是我的命运,我们反抗命运便会吃苦头,接受命运便会开心。我们有许多时间,有永恒去重复我们的错误,但我们只要有一次纠正错误,到最后听到启迪的歌声,我们可藉此永远打破复仇的桎梏。
穿着一身白衣,在绿色田野中自由行走。命运几乎强制性地剥下了女主角所有文化的外衣,她勇敢地在天地之间存活了,像亘古以来第一个与天地并存的人一样,自由行走,过着完全平静、宽恕和仁爱的生活。影片在最后已经试图放弃所有的文化救赎,斯通最终提出的生活理想,是干净利索地斩断文化脐带,把人置于一个无主之地,置于此岸与彼岸的中界点上。
第三篇:电影《吴仁宝》观影心得
电影《吴仁宝》观影心得
在全市上下正全面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近期我们在镇党委的组织下观看了影片《吴仁宝》。该电影以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的生平事迹为原型,集中展现了吴仁宝带领华西人从贫穷走向富裕的历程。故事从上世纪60年代的华西村揭开序幕,以十年为一个节点,讲述了吴仁宝一生中的若干重要事件,从开始的下狠心购买大磨盘,到平整田地,再到开办小五金工厂,以及后来的农副产业两手抓、华西村上市等,时代的节点为华西人带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和机遇,他们凭着自己的劳动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在党员老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始终走在时代的前端,最终走出了这条华西道路。吴仁宝书记,在50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共同富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动摇,身体力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走出了一条非常成功的、独具特色的“华西之路”。如今,华西的村民人均纯收入超8000美金,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过上了幸福生活。华西村在吴仁宝老书记的带领下始终坚持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共同致富不动摇,从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庄,发展成农工商并举,年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的“天下第一村”,走出了一条经济
1繁荣、百姓富裕、社会和谐、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为全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经验,树立了标杆。
吴仁宝同志有今天的成就,与其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有密切的关系,作为一名基层的领导干部,吴仁宝身上有以下两点值得我们学习:
一是向理论学方法。吴仁宝觉悟高,思想修养好,他上通国家法律法规,下通黎民百姓的世故人情。他说:“上头吃不好,没有准头;下头吃不好,没有势头!”。吴仁宝的为官之道浅显而又深刻。理论学习能增加一个人的底气,如深入掌握了理论,就掌握了考虑问题的基本方法,我们基层领导干部有学习理论的便利条件和氛围,更应认真、系统地学习一些经济社会理论,把理论的积累作为增强影响力的主要手段,把学习作为生活的自觉和习惯。二是向基层学社会。吴仁宝的觉悟高,脑子快是从生活历练中而来的,绝非天才、天意之说,也只有从生活中脚踏实地的做事,才能达到事业的顶峰。基层是中国社会的根,如果把基层这个根吃透、摸清了,就会对中国社会的枝叶有一定感知。基层有各种社会组织单元,如学校、家庭、企业、协会等等;有各种素质的人,如农民、干部、教师等等;有各种社会中的事,如个体性事务、群体性事务、行政性事务、民间性事务等等。如果说基层领导干部真正“放下架子、沉下身子”,确实能够帮助搞懂什么是实事求是,也会听到基层人民群众的心声。
电影的最后吴仁宝说他的成功有两条,一是实事求是,二是埋头苦干。作为党员,我们必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必须以老百姓为本,吴仁宝说,人民的幸福就是社会主义,全人类的幸福就是共产主义。必须与时俱进,永不止步,永远不满足于自己现有的成绩成果,永远在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必须实事求是,对现状有清醒的认识,对未来有清醒的规划,对上级政策有自己的理解,对下级宣传有自己的办法,这样才能够集合最大的力量办实事、办好事。
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作为一名党员应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立党为公,切实的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电影《吴仁宝》有着深远的意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它启迪人民坚定理想信念,指导人们悟出应该怎样去追求、奋斗,并思考个人价值同社会价值怎样去结合。
第四篇:纪念祖国70华诞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影感悟以及影评汇总800字
纪念祖国70周年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上线各大影院,《我和我的祖国》一共分为七个故事,七位导演分别取材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经典瞬间。讲述普通人与国家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所以关于观看2019年献礼祖国70华诞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的观后感悟以及影评,小编准备了以下文章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悟以及影评【1】
有一种感动叫做「感同身受」,这一次歌颂的不是庙堂之上的伟大,有一种感动叫做「中国人」,这一次歌颂的是许许多多在这70年里奋斗过拼搏过的人。
这个国家仍会生生不息,耀如星辰。
(尽量不剧透关键内容)
曾以为这部电影不过拼接几个老生常谈的故事,预告播出后,几个场面便使我几度热泪盈眶,从电影院走出来,情绪有如潮水一般,感慨于时光厚重如奔腾不息的长河,感动于国家至于每一个我们的意义。
纵使所有的故事都知道结局,但所有的情绪你都能感同身受。
何其有幸,能够在光影之间感受这些情绪,《我和我的祖国》配得上「有生之年」这四个字。
篇章一《前夜》
“一直向上就不会害怕啦”这一次,我们看到的不再是高台之上的演说,而是保证第一面旗帜「万无一失」升起的小角色。
那一面国旗的自动升起多么艰难,从一块红布,到一个阻断。
攀登旗杆的过程何其艰难,谈不上喜马拉雅的高度。
但林治远登高望远的那一刻,看到的是新中国的未来。
篇章二《相遇》
“起爆”
那个年代的爱情不是偶像剧里的分分合合,是在国家之前的渺小平淡的叙事,三年看上去不是距离,但在这个张扬自我的年代是多么遥远
那一声爆炸,是平地惊雷,是隐忍中伟大。
篇章三《夺冠》
“欢呼”
那一次扣球,挥舞的是艰难中奋起的决心。
当女孩们在黑白电视前挥舞,当周围群众都在热切的讨论,当不谙世事的小孩都忍不住投以注视的时候,当冬冬一次次爬上屋顶,当冬冬的泪水甩落,尽管主线不是女排,但耀眼的不只是胜利的荣耀,是信心。
我们家天线太烂了,女排精神,永不退色。
篇章四《回归》
“这一秒对你们来说是结束,对我们来说是开始”
为了2秒钟,两个国家之间轮番进行谈判,底线问题,一步也不能退让。
当海风吹起的bgm响起,洛勇教授微红的眼圈没有疲惫,英红姐的换帽徽,干脆利落,达叔的泪中带笑,永远触动人心。
篇章五《北京你好》
“歪瑞嗨皮啊”
一张奥运门票讲述一个有点失败的中年男人的故事,还记得那年逃课,看着火炬手从门前的路上路过,路边的十元T恤永远脱销。
翻转喜悦之间,都是发自内心的自豪。
记忆里,2008有北京奥运
葛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篇章六《白昼流星》
“孩子们,那是你们的星星”
看似不羁的造型,一个讲述着追逐的故事。
神舟十一号成功起降,星星 春水 红柳
似是承接着攀登旗杆向上的林主任,似是承接着吕潇然蓝天上飞行的色彩。
似是天上的星星落下,其实是找寻自我的过程。
一步一步,感受母亲的脉搏。
篇章七《护航》
“凭什么让我当备飞”
作为一个飞行员,谁不想驰骋蓝天。
飘扬在天空的颜色,和欢呼雀跃相得益彰。
妹妹的微笑照耀的,是每一个关于飞行的故事,和永远怀抱梦想的人。
七个篇章,书写七十周年的故事,有创造、有进步、有犹豫彷徨,有爱情、有亲情、有热血挥洒,纵使有瑕疵,但一定瑕不掩瑜,不一定平凡,但一定感同身受,离你也许很遥远,但一定充满荣耀,我毫无理由的热爱我的国家。
苍白的文字真的无力展现这宏大的画卷,七个瞬间里看到的是属于我们这个国家的70周年。
这是一部全新的主旋律电影,纵使有些瑕疵,但是仍然能够看到制作的用心。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悟以及影评【2】
一部电影七个故事,这是中国电影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情。
七位优秀的导演联袂创作,将七个短片合为一体,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的大事件娓娓道来。他们将自己对祖国的理解和情感融入电影中,最终为我们呈现了一部笑泪纵横,有温度、有细节,同时具有历史厚度的电影,这本身就是中国电影史上值得书写一笔的事情。
创作团队提出了“历史瞬间,全民记忆,迎头相遇”的创作思路,由创作者投入超强的专业能力和饱满的创作热情,由小人物看大事件,将普通人的命运融入新中国的历史大背景中,让大国小家的自豪感和烟火气巧妙地融为一体,一点一滴,勾起每一个中华儿女对家国情怀的共同回忆。
细品沧桑里的况味
令我哭起来的单元是《前夜》。
开篇没多久,黄渤扮演的林治远就用南方口音说道,28年革命,2000万人的牺牲换回来的红旗,我们能做的只有四个字——万无一失。
28年革命,2000万人牺牲,仅仅就这2个数字,就忍不住让人热泪盈眶。而我喜欢这个单元,并不是因为它背后的宏大与豪情。
《前夜》作为全剧的开篇,重现了庄严神圣的开国大典筹备工作,本来就是一件极富挑战的事情。但导演摒弃了对宏大事件的叙述,而是选择了一个最最细微的点——修理旗杆顶端的“阻断球”——从而对真实的历史事件加以还原,用最细微的元素告诉观众:小到电动升旗都那么不容易,而新中国的成立,又该是何等开天辟地、创造奇迹的伟大功业。
电影中,细致入微的设计图、精确到克的国旗重量、工程师爱吃的驴打滚、街坊邻居家凑出的红绸、故宫门洞里温暖的傍晚阳光,影片用最具象的细节刻画,让人们看到一场活着的庆典,一段活着的新中国历史,一群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革命者、建设者,这些生动的内容不仅能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存在,而且能让人们触摸到活着的历史细节,让人们相信历史、被历史感动、为有这样的历史而自豪。
这些细节就是夹杂在历史沧桑记忆中的况味。它不是假大空的豪情与口号,它是琐碎的、具象的、温暖的,是更多地下沉到“人”的身上,把对家国情怀的追忆,把对奉献和坚持的铭记,用普通人能够理解的方式娓娓道来。
回到献礼主题,细细品味,新中国70年的沧桑巨变,背后又何尝不是无数人的坚持和努力,最终汇浪成海。
挖掘平淡中的诗意
让我笑起来的单元是《夺冠》。
故事情节很简单。1984年8月8日,中国女排对战美国队。与此同时,上海的某个弄堂里人声鼎沸,街坊四邻围着小男孩冬冬家的电视机看直播。但是因为电视信号时好时坏,冬冬为了能让邻居们顺利看完比赛,见证历史时刻,错过了与青梅竹马的小美告别的机会,没能亲手把礼物送给小美,而后者即将远赴美国,天各一方。
镜头里再现了大量上海里弄的生活细节,石库门老式房子、小卖部门口兼做电话亭、烫头穿睡衣的中年妇女、胖小孩在家门外吃西瓜。在上海80年代生活过的人肯定对上述画面无比熟悉、无比亲切。影片呈现出轻松愉快的喜剧色彩,同时又充满烟火气,真正做到了把镜头拉到普通人的身边,把话语权交还给老百姓。
但如果仅仅是再现生活场景,那么这个故事就远没那么动人。“电影是生活,但不是庸常”,因而在呈现日常悲喜时,要能在平淡的生活里挖掘到诗意,才能跳脱出当下被桎梏的情境,直至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在这个平淡的故事背后,是关于10岁的小男孩冬冬的成长故事,是关于责任,是关于承担,是关于舍己为人,也是关于时代楷模的感召力。即使10岁的冬冬还无法理解,他这么做是为了什么,街坊邻居对女排比赛的热忱是为了什么,但是在那一瞬间,他披着床单用尽全力支起天线的时候,是他的高光时刻。他的身影,让我想起了想起了少时课本中学过的战斗英雄,想起了《悟空传》里的大圣,甚至想起了超人,这一刻,少年冬冬的形象顿时逃脱了生活的繁琐和平淡,充满了无惧无畏的英雄气概。
徐峥导演所呈现的小人物喜剧的迷人之处,正是在于用心对生活中的人进行观察与捕捉,挖掘生活中不起眼的角落里深藏的美,并为其赋予意义。
(同样精彩的还有《你好北京》。葛优老师将北京的哥”张北京“刻画得惟妙惟肖,几乎一个人撑起了整个故事的嬉笑怒骂、起承转合。该故事同样是从底层小人物身上发掘大情怀、大格局,我有朋友甚至给这个故事排序第一,足见宁浩讲故事的功力不凡。但因为我对上海有情怀,加之篇幅有限,就暂且搁置这个美好的京味故事,留待以后另起一笔。)
遥望大历史的尘烟
令我百感交集的单元是《回归》。
0分0秒升起国旗,一秒都不能差。
电影中为了完成这项任务,使用了三条故事线,分别是斡旋谈判的外交官、负责升级的仪仗兵以及校对手表的钟表师,他们的故事,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最终随着时间线的前进,汇聚到同一个时间点、同一件事,那就是一秒不差地升起五星红旗。导演使用的是她所擅长的多线程讲述故事的手法。
但与同样再现盛典的《前夜》单元相比,《回归》单元似乎又显得有些平淡,它少了点情节上的戏剧性冲突,多了些纪录片不悲不喜、平铺直叙的质感。
品味这样的故事,就得让自己先回到那个时代的情境中,找出那个年代的时代故事和时代气质。
也许回归这件事本身就自带光环,在这个宏大的中西兼容的故事构架下,导演在片中直接使用了部分真实影像,用稍显年代感的画面,直接唤起很多人曾经亲身经历过的回忆。
香港警队的警徽警服,英方官员的西装革履,观影者对于90年代港片、90年代香港的深刻记忆随着剧情发展,再一次被唤醒。当国歌声准时响起,当护旗手肃立敬礼,当维多利亚港上烟花绚烂,当远处东方之珠的旋律渐渐响起,不用怎么煽情,不用怎么渲染,曾经真实存在过的期待、兴奋、骄傲、激动就再一次与每位观众不期而遇,在歌声里泪盈于睫。
97年香港回归,本就是历史时刻、全民记忆。
而如今,悠悠二十二载,任世间岁月轮转,红尘中万家灯火依然。香港依旧,五星红旗依旧,紫荆花旗依旧。
回首望,我与我的祖国永远在一起,会唱国歌的人,祖国会带他回家。
观影结束,已是华灯初上,街头巷尾洋溢着即将迎来国庆长假的和煦气氛,乐观、自信、踏实、轻松。回想电影中呈现的小人物大事件,那些奋斗、牺牲、欢笑、泪水,不禁感慨,今天的中国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真是来之不易,应该十分珍惜。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无论从何种意义上来说,生活在今天的中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都是幸运和幸福的。我不由自主地、发自内心与电影中呈现的情感产生共鸣——感谢您,我亲爱的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悟以及影评【3】
今天我看了《我和我的祖国》的点映。等待电影开场时,我看到有穿着旗袍、隆重地来看电影的阿姨团;有祖孙三代一起来观影的一大家人;有组团来看的“宅男”们……入场后,我发现420个座位的全声巨幕厅竟然座无虚席,连第一排和最角落的地方都坐满了人。电影放映时,座无虚席的大厅里竟然没有太多的讨论声,甚至影片中每每在有国旗出现的时候,全场爆米花的咀嚼声似乎都小了些。影片结束后,观众竟然没有像往常一样马上离场,全场都安静地坐着,听完片尾曲《我和我的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似乎已经不是一部简简单单的电影了。所以从情怀上来看,这部电影必须是满分。我们所经历的似乎已经成为历史,但不是个人的历史,而是国家的历史。这部电影虽然名为献礼片,但是打破了常规献礼片气势恢宏的大格局,而是以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的视角,展现了我们亲历的那一段段历史。从电影制作手法上看,这部电影也是当之无愧的满分。七位中国顶级导演,他们都有各自独特的风格,却都用优美的镜头婉婉诉说着一个个普通民众跳跃于祖国时代脉搏上的故事。
《我和我的祖国》全片分为七个单元——《前夜》《相遇》《夺冠》《回归》《北京你好》《白昼流星》《护航》。
《前夜》由管虎执导。讲述了在开国大典前夜,为了确保电动升旗装置能万无一失,军方、工程师、各方民众众志成城共同努力的故事。管虎导演特别擅长于掌控故事的节奏。所以即使这样一个大家都知道结局的故事,导演仍然牵动了观众的心。
《相遇》由张一白执导。张一白导演对于细节的刻画非常到位。高远的女友跟他在公交车上缓缓诉说过往时,背景中有八十年代常见的红白公交车驶过,骑着二八自行车追逐的年轻人……这些细节使这个悲伤的相遇故事愈加的生动。
《夺冠》由徐峥指导。《夺冠》让观众褪去了前两个单元中的严肃与伤感,一下子带来了轻松的气氛。徐峥导演非常擅长于把握观众的情绪。这个故事让观众都笑中带泪。
《回归》由薛晓璐指导。在轻松欢快的《夺冠》后,《回归》让节奏慢了一点,让气氛变得庄严了一些。在两个欢快又感人的两个故事中间,《回归》舒缓了气氛,调整了全片的节奏。饰演护旗手的朱一龙一句调笑的山西方言的台词“报告,我俩也单着呢”,说完后他爽朗的一笑,仿佛把观众都带到了当时香港即将回归的喜悦的氛围中。《东方之珠》响起的那一刻,导演从旗手、外交官、香港警察、普通民众几个不同的视角还原了香港回归的伟大时刻。
《北京你好》由宁浩执导。这个单元延续了宁浩导演高超的喜剧风格。同时又有国宝级的喜剧演员葛优演绎。所以这个单元幽默轻松,后来又缀入了汶川地震作为故事的转折点,整个故事都得到了升华。
《白昼流星》由陈凯歌执导。陈凯歌无疑是中国最会用镜头讲故事的导演之一。《白昼流星》的故事并不复杂。但是陈导用高级的画面、朴实的台词、具有艺术感的镜头讲好了这个简单的故事。
《护航》由文牧野执导。讲述了2015年胜利日大阅兵,驾驶歼十战机女飞行员吕潇然的故事。这个故事反映出了,每一个历史大事件的大潮背后,都有无数个小人物组成的小浪花支撑!
这七个风格各异的故事,由各自开篇时的手写串联在一起。这些故事各不相同,风格迥异,却如同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被这些优秀的电影人再度呈现到我们的祖国和人民的面前。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悟以及影评【4】
昨天看了《我和我的祖国》,一直对这部电影抱有很大的期望,事实证明没有让我失望,七个故事由七位导演执导可以看出每位导演都有不同的风格。如果说《前夜》篇留下的是激动的泪水那《相遇》篇绝对是感动,一辈子隐姓埋名就算是与心爱的人相遇不到成功的最后一刻也不能相认,真是赚足了观众的泪水。下一篇《夺冠》更是让我笑着哭,哭着笑,这篇回顾了女排第一次夺冠的的高光时刻,刚好当天中国女排卫冕冠军为祖**亲庆生,感觉像是前世今生一般,真心为祖国感到自豪。
还有《白昼流星》描写了发生在我的家乡的故事,看着当红鲜肉说着家乡方言甚是有趣,也为家乡为祖国做出贡献而感到骄傲。七个故事体现了小人物背后的大时代。虽然有些时刻我不曾经历但这部电影让我仿佛陪着祖**亲走过了风风雨雨70年。总之《我和我的祖国》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值得一看。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悟以及影评【5】
七位导演分别取材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经典瞬间。为祖国70大寿庆生,本篇讲述普通人与国家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聚焦大时代大事件下,小人物和国家之间,看似遥远实则密切的关联,唤醒全球华人共同回忆。
分别以7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事件和七个与之息息相关的小人物相结合首先《前夜》,细化的讲出了工作人员在开国大典前一夜的努力,为了保证万无一失,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最令人感动的是我国人民拿出自己家的金属堵满了整个院子,体现了我国人民的凝聚力和爱国精神,更是歌颂了我国的传统美德。
《相遇》,科研室里有很多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他们不求名流千古,只为我国伟大事业能够圆满成功,不为艰难甚至牺牲,甚至抛家舍业,就为了我国原子弹能够顺利爆炸成功,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中国人
《夺冠》,这是我国体坛上最值得骄傲的故事,女排人民不辱使命夺得我国都第一个三连冠,电影中讲述的是上海都一个小巷子里,人们对女排的支持,在东东和小美的友谊下做对比,东东最后选择了举起电视天线,体现了我国人民荣辱与共的心境
《回归》,“零分零秒升起国旗这是我们最后的底线”感动之余不乏有我国的魄力和收复香港的决心,很多默默无名都小人物在为最后的仪式上默默付出着,就是为了精准无误,华哥,朱涛,以及英姨演的警察都是如此,那一夜中华上下普天同庆,那一夜华夏儿女奋勇高歌
《你好北京》,葛大爷承包笑点,搞笑之余不时的让人引发深思,08年奥运,08年汶川地震,影片把这两大事件相结合,从一个普通的出租车司机的做法,感动着所有观影人的心
《白昼流星》,“有天人们从白昼看见夜晚的流星,这片穷土,才会被改变!”神州11号飞船就是人们的白昼流星,老李为了两个玩世不恭的孩子的教育和付出,也是孩子心里的白昼流星,你是一颗星星,从夜晚走到白天,最后划近人们心里
《护航》,一个内心强大的女孩子,为了93阅兵不懈的努力,却沦为备飞,在最后紧要关头的时候,她明明可以补上故障的位置,却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帮助战友客服难题,这一做法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影片中的每一个片段都是中华人民众做周知的事情,但谁有曾知道这些小人物为祖国的贡献,与其说是一个故事,不如说是我国人民的魂与魄,还有更多的不被人所知的故事,等待着我们慢慢去发觉,“哪有什么太平盛世,还不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第五篇:电影的观影心理分析
电影的观影心理分析
作为审美客体的电影和作为审美主体的观影者之间,二者是相互存在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观影者对于电影的喜爱和观看程度决定了电影的发展态势。有些人热衷于爱情题材的电影,感受爱情带来的或悲或喜的身心体验;有些人对战争题材的影片情有独钟,喜爱那种英雄般的激烈的感觉;有些人沉迷于灾难题材的电影,时刻在内心安插一个拯救世界的心理。根据电影题材的不同,人们选择的心理倾向呈现出不同的姿态。但无论是哪一种题材的电影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观影者的心理倾向和选择动机。
一 电影心理学
电影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是利用心理学原理研究电影影像特性、电影创作原理和受众观影经验的理论。早在1916年,德国心理学家雨果•明斯特伯格发表《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提出“电影不存在于胶片上,甚至不存在于银幕上,而只存在于把它实现的思想中”的立论,强调电影是“一种心理学游戏”,做了电影心理学研究的初次尝试。在其后的近一个世纪里,专家们不断探索电影中的心理学应用,发展出了包括感知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或精神分析学为代表的三大学派,为电影人在影片创作、观众心理分析方面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约翰巴克斯特认为:“人们在影院售票处摆脱心中的压抑就像甩掉了一件雨衣一样。有意营造的气氛,微弱的光线,影院里全是一个样子的氛围,剥去了心境中枢的层层包藏,使人感受银幕上闪光造成的生理镇静效果。”而受众坐在电影院里观看电影,就好比是“跟着揭开一切屋顶、暴露出一切秘密的魔鬼阿斯莫提在空中飞行。”也就是说,电影可以提供给受众富有多种变化以及色彩绚丽的生活享受。研究电影心理学,最主要目的在于两点。首先,通过对于观众心理的研究,指导导演在影片创作中应用恰当的影像元素更加淋漓尽致地表现影片主题,使观众保持与影片叙事者相一致的影像理解。其次,通过研究观众心理,了解观众观看某一类型影片的观影动机,从而更好地反馈给电影创作和营销发行人员,使得电影人有的放矢地进行影片生产和宣发,保证影片上座率和票房收益。
二 战争题材电影观众心理学分析
1.战争题材电影常规观影动机分析
电影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从表面来看,是一个丰富的动作表象,而实际上却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笔者认为,电影观众决定观看电影通常受到两个阶段的心理动机所影响,即常规观影动机和特定类型片心理动机。
21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所能参与的娱乐活动也丰富了起来。1979年,中国电影观影人才达到293亿,而2010年中国电影观影人次只有2.8亿,还不到之前的百分之一。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娱乐方式的多样性导致电影的替代性产品增多,分流了电影观众。因此在消费者做出行为决策之前,“消费者暗箱”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就更加复杂。不过归根究底,其选择的根本依据就是在于观影的常规动机。之所以称之为常规观影动机是因为无论电影观众决定最终决定观看何种类型电影,这些心理动机都或多或少地直接影响着观众,从决定选择观影的第一时间开始便作用于观众,直至观影行为发生作为结束,它们主要是:娱乐动机、宣泄动机、受教动机、品牌崇拜动机、从众动机、追忆认同。
娱乐动机
娱乐常常是电影观众选择观看电影的最主要动机,观众选择通过看电影,达到娱乐身心的目的。此种动机下,观众把电影单纯认作为一种简单的娱乐方式。
宣泄动机
电影还可以帮助观众进行情感的宣泄。借用弗洛伊德心理学术语,看电影与做梦一样,是本我冲破“自我”和“超我”牢笼的房价。电影观众在观看电影的时候会无意识地将“自我”转化成电影角色,因而以角色命运悲而悲,以角色命运喜而喜。这种内化的过程在潜移默化地激发着观众的观影欲望,因为在一切影像世界里的情感表达和宣泄是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且不计后果的。
受教动机
电影的魅力在于它是一种集合了视听语言的艺术形式,因此,相较于传统书本知识,通过声画结合的影像表达所传达的知识更容易使得观众在无意识中获得信息。尽管电影的根本目的不在于知识的传达,但一部堪称优秀的作品或多或少地会在影片题材、立意宗旨、时代背景、文学剧本等方面传播娱乐之外更深层次的观念。从战争片的角度来看,凡是经典战争题材电影中无不包含了对人类战争的反思以及反战精神的呼吁,这种上升到人性层面上的意识获取比书本知识更具价值。
品牌崇拜
斯皮尔伯格拍摄《拯救大兵瑞恩》,于是他的粉丝争先恐后地去影院观看,该片大卖;冯小刚拍摄《集结号》一改往日贺岁喜剧路线,国内观众仍然一如既往地前去捧场。若说这些影迷也都是战争电影迷,我看绝非尽然。这只能说明,足够强势的品牌效应从根本上会影响观众的观影选择。随着中国电影市场进一步繁荣,在以后的日子里,导演品牌、明星品牌、电影公司品牌将在常规观影心理动机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电影观众选择电影的重要考量依据。
从众动机
口碑营销是电影上映后效果最为显著的营销方式,因为熟人之间的口口相传相比于其他营销方式更具真实性和可靠性。因此,一部口碑很好的电影往往生命周期也会相对较长。分析口碑营销背后的观众心理,消费从众心理就是其根本原因。也就是说,许多观众选择战争片,并非本身就是战争迷,而是因为影片上乘的质量而已。
追忆认同
追忆认同因素也是观众选择影片的重要原因,这与每位观众的生活阅历有关。战争题材电影在追忆认同因素方面表现得更加明显。诸如凭借“南京大屠杀”这一著名战争背景拍摄的电影《南京,南京》,正是利用了热点事件引发观众的追忆心理,从而在全国斩获一亿五千万票房,使得导演陆川成为首个晋身“亿元俱乐部”的第六代导演。
2.战争题材电影主要观影心理依据分析
视听愉悦 —— 身心的满足
电影观众作为一个具有七情六欲的人,在无意识深处存在一定强度的感情欲望,这种感情欲望作为一种动态结构,总是要求得到满足和释放。而人的欲望一旦得到满足,紧张情绪就能得以释放,身体就会进入和谐状态,从而人的感官也会随之进入全面愉悦阶段。这就是人的精神心理的“愉悦原则”。现实生活的社会形态或多或少地对观众欲望加以限制,这种限制服从了历史的要求,在一定时期应合了发展的必然,任何人都无法挣脱,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现实原则”。不过,电影的出现让两种矛盾得到中和。电影可以让观众在影片中尽情地释放被压抑被约束的感性,从而获得精神的满足。
这种身心的满足最为直接的呈现方式就是电影的视听效果。“窥视欲”是观众获得心理满足的根本原因。观看欲使被看的对象在好奇的目光之下,把被看所产生的快感转移到窥视者的身上,窥视者不但满足了自我的窥视欲望,同时也感受到了被看者享有的快感,形成一种叠加,并造成一种着魔似的窥淫者。而电影内的黑暗与银幕上耀眼的影响两种极端的对比,更有助于促进受众忽视周边他人的存在,窥视活动个体化这一幻觉的形成。因此,“视觉快感”心理学认为电影的魅力在于一种视觉的愉悦或观看的愉悦,因而“看本身就是快感的源泉,正如相反的形态,被看也是一种快感。”
紧张刺激 —— 精神的满足
电影提供给观众的精神满足源于影片内容的紧张和刺激。人的满足心理不仅仅是由心理非平衡状态趋于平衡后才能获得。通过打破稳定、打破平衡的方式依然能够使观众获得心理满足,因为根据“耗散结构”理论,人的生命在于运动。
影院观影时,如果整部影片都处于较为平淡的状态,那么观众往往会因为平淡感觉死气沉沉,百无聊奈。尤其对于战争片而言,与观众的期待视界所背离。选择观看战争电影的观众,通常不满足于平凡、单调、日复一日的常规生活,希望借影像而经历惊险、紧张、悬疑等种种情绪,希望人为地造成心理上暂时的惶恐和失衡,失衡的心理又会再生出深层的欲望和需要。随着影像的表达、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矛盾冲突的解决,这种深层心理又被逐渐满足,建立于表层心理的困惑也随之得到调整,暂时的心理失衡重新获得平衡。正如精神分析学派所言,“电影实质上是一种迎合了观影主体的内在欲望和需求的想象性构建。”
英雄情结 —— 自恋欲的满足
“自恋欲”语出希腊神话。相传,一位名叫纳齐苏斯的英俊少年,当他第一次看到水面上映出自己的容貌后,就疯狂地爱上了自己的“映像”。当他想贴近水面欣赏自己的映像时,不慎跌入水中,溺水身亡。现代心理学把那些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称之为自恋欲者。
受众在电影观赏过程中,就像人在梦中一样,始终是以自我为中心。所谓的“我”在电影中,既是指受众自身,又指被受众认同的对象,即银幕上的主人公或者某个形象,也即自恋着的“我”。电影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经过“二次同化”,便对影片产生某种精神依恋。这种精神上的依恋同时也是一种自我确认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受众时长会借助于电影语言这一渠道假想自己成为电影中主人公替代者,这个心理位移过程就是电影受众与银幕形象的认同。在摄影机镜头的引领之下,观众进入到了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主人公视角,通过移情,不断地将自己投射到主人公身上,在一种梦幻的状态中获得心理情感的宣泄。
对于弘扬英雄主义的战争电影而言,观众更会在观看之中便下意识地将自我与“英雄任务”对位,在影像的世界里获得一种替代性的满足,完成现实中未完成之夙愿。这也正是符号学派美学家苏珊朗格将电影称之为“梦工厂”的原因所在。
审美升华 —— 人性的满足
电影欣赏中还存在着纯粹的审美愉悦,这种审美愉悦是观众潜意识里较高层次的追求,是一种无功利性的、精神层面上的追求。它不是对审美对象的占有,而是一种摆脱了占有欲的心灵状态。因为电影画面提供的仅仅是光影,而不是真的物质实体,电影美的真谛在于生动的形式、深刻的内涵,而不是具体的人与事。当这种形式与我们生命的形式、生命的节奏、生命构造相对应时,我们灵魂深处就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情绪,情绪中蕴含着人生意味、高尚情操,我们在情绪中更深刻地体验人生、体会世界,达到一种超越自我的高远境界。
这种较高精神层面的满足要求电影创作过程中对影片内涵深度的把握。对于战争片而言,导演不能仅仅将影片的主题定位在“生死”、“输赢”、“胜负”之上,而应该更多地通过电影折射出对战争的反思、对和平的呼吁,只有这种普世价值观、人文关怀强的主旨才能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高层次审美追求,获得人性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