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梵高生活》有感
读《梵高生活》有感
厚厚的一本书,如今还是看完了,有点相识恨晚的感觉。先是被丰子恺质朴的语言打动了,而后便为作者笔下的人物——梵高,心酸不已,更是感同身受,仿佛在他的身上,依稀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梵高生于普通的牧民家庭,少年的他离经叛道,一心扑入自然的怀抱,尽管只有八岁,可就已经显示出绘画的天赋。幸得贤明的父亲支持,以薄弱的收入支持孩子,梵高终究没有让他的父亲失望,绘画的技艺日益增加,后来迫于经济的萧条,不得不出外觅寻工作,但这依旧没有阻止他狂热的艺术梦。
命运的指针对他来说是残忍的,“上帝给你了一样东西,肯定会拿走另一样东西”是啊,众所周知的梵高的确是绘画天才,可是命运又偏偏玩笑般收去了他弥足珍贵的理智,让他渐之渐远的逐步失去亲情、爱情和友情。也许没有人能道明他是个怎样的人,也许在人们的眼里他就是一个疯子,疯到执着于不肯承认自己是疯子的人,而这一切在我看来他是用整个生命在做自己灵魂的守护者,因为他的作品,都是由热血所染成的!
一个人有着怎样的品性,完全是可以通过他的作品看出。他的画不似一般画家所追求的安逸典雅以及深沉,他的画是高亢、凄艳、宏美的,具有张扬的色彩,烈性的释放。深红,靛蓝,铭黄,艳紫,苍绿,都是那样的浓烈明亮。作为画的旁观者,我们也能想象到他心里向往的那种充满阳光的生活,感受着他心中的那份炙热与浪漫。
梵高的画和他的人一样都有一种倔强的情愫在内,正因为他的这种偏执和执拗的性子,我才更觉得他是个勇敢的.人,他的作品从不为迎合别人而创作,只是简简单单的热爱,也不顾世俗的看法。他是一位洒脱具有使命感的艺术家,当他谈到自己的创作,他是这样总结:“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由于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溃了;不过这都没关系……”
西点军校中有一句话,“你若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丁点,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丢掉了很多,你若丢掉了勇气,你就把一切都丢掉了”。
梵高是不幸的,同时他也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一双创造美的手。诚如“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
回头瞧瞧自己,所遇到的不过只是“小麻烦”,差点儿就放弃了自己原先所坚持的,真是应该像大师梵高学习!
人生之路漫漫,我们还要经历无数的大风大浪,若连一颗坚定执着的心都没有,又如何做灵魂的守护者?
第二篇:读《梵高生活》有感1000字
读《梵高生活》有感1000字
王明瑜
《梵高生活》是丰子恺编着的梵高传记,而丰子恺不仅是一名作家,亦是一名画家,两人都有着与世无争、自信深情的艺术之心。丰子恺梵高,大师笔下的大师。
此书讲述了荷兰绘画巨匠梵高一生行止和创造历程。在《梵高生活》中,丰子恺激情洋溢、带些神经质的鲜明个性,对宗教、绘画的狂热和曲折命运,让读者感受梵高没入在艺术中的生命。梵高以短暂的生命燃烧的艺术之火,深深影响了21世纪绘画艺术。而对于丰子恺的书写,着名学者赵景深评价他只是平易地去写,自然有一种美,文字的干净、流利和漂亮,怕只有朱自清可以和他媲美。
原先,梵高于我,只是一个书面名字,唯一对他了解的也只是他的《向日葵》、《星夜》以及《唐吉老爹像》,可是现在就感觉像一个很亲近的人。梵高出生在荷兰的一个普通的牧师家庭,从小就有着惊人的绘画天赋和对艺术的独立理解,但他对艺术的追求也导致了他一生不被世人所理解。当时的人们欣赏客观主义画作,对主观主义则抱着嘲笑的态度。而梵高就在被世人冷落的环境下追求艺术,画出了数幅旷世之作,只可惜“旷世之作”是在他死后。
梵高对他的绘画风格和作品充满信心,相信终有一天可以得到世界的认可,但其实他也不知道这一天有多远。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并没有令他臣服于世俗之下,仍凭借自己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对美的追求继续自己的绘画生涯。他对绘画的态度令我敬佩,虽然我没有权利评价他的画。梵高从小就不相信世人所认为的佳作,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即使被别人冷眼相向也不动摇。为了找到作画的灵感,他一生辗转多地,不畏艰苦,只可惜因为身体和经济问题,梵高没能去日本,这也是他一生的遗憾。梵高的身体和精神也因为过度的劳累和生活的种种琐事而趴下了,得了精神疾病。可即便如此,梵高也在不停地作画,寄给他的亲人、朋友,绘画已成为了他的生活。当然,梵高不注意自己的身体是不可取的,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梵高的画中深刻流露的是画家对于生活的感受,他称自己为农民画家。梵高对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劳动者充满了怜悯之情,他在做矿区传教士的时候,即便他父亲汇给他的钱并不多,他依然将自己的一切都给了那些贫穷的人们,但当时的社会不变,又能帮到多少。我由衷鄙视郭美美、李天一这类人,又不是自已的钱,凭什么炫富。
梵高的情感生活也不能说全是孤单,至少他通过绘画来寄托情思。梵高曾经也有过结婚的打算,但因为种种原因,不仅婚没结,对精神却是不断的打击。他的性格造就了一代传奇,但也令他丧失了一段段情亲、爱情、友情,所谓天道因果不可逆。不过他有个爱他、懂他的弟弟,不仅无私资助他,也带给梵高心理慰藉。其实梵高本来说不定还能活到被世界认同的那一天,结果,病的痊愈,制作的进步,爱弟的慰安,这三种希望在他心中同样热烈,而在实际常常不能并立。一代画师就此逝去。
读起这本书来,总有一种让我透不过气的感受。也许,他要是生活中在现在的社会中,结果会截然相反,不过,也许,就没有那样才华横溢的梵高,就没有这样让人怜,让人敬,让人无限可惜的梵高了。
初三:王明瑜
第三篇:读生活有感
读《中国石油员工基本知识读本》之《生活》有感
最近我读了《中国石油员工基本知识读本》之《生活》一书,感触颇深,也使我深刻明白读书学习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着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不仅能更好地提升工作能力,开阔视野,更重要的是教会人们如何理解生活,关爱生命。
作为一名普通的石油工人,生活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人的日常生产活动和工作经历与过程;生活,又很复杂,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尽相同,甚至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对于有些人来说,生活就意味着吃饭、睡觉、上班、下班;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生活中到处都是新奇、快乐、有趣的事情。有人说,经济水平决定生活质量,人生的幸福是建立在丰富的物质基础之上的。其实不然,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取决于他对生活的态度,取决于他对生活意义的理解。
石油工人是世界上平凡的一群人,同样要学习劳动、组织家庭、培育子女。但作为石油工人,我们不计个人得失,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艰苦奋斗、永不言弃,为油区更美默默奉献。
《生活》就是告诉我们,让我们自己真正学会把那份恬静和坦然心荡漾在心间,用淡泊和从容的心去品位生活的不同,生活也将回报你一个多彩而健康的人生!
第四篇:8英雄背后的英雄——读《梵高传》有感
英雄背后的“英雄”
世人眼中只有英雄的光彩,却从未注意到英雄背后,有多少无名英雄在努力着。——题记梵高是一个传奇,他是画界的英雄,然而谁曾注意到他的弟弟提奥呢?提奥为梵高做了多少事,可以说,没有提奥就没有梵高。其实梵高是一个能力比较差的人,他想上大学,于是拼命学习,把脑子给读傻了;做福音传教士,差点死掉;组织协会,又临阵脱逃;华华,又没有钱;几次进疯人院,最后发疯自杀。
然而他为何能成为伟大的画家呢?提奥是功不可没的。梵高上大学不成,提奥便帮他搞了另一个职位;他在当福音传教士时,提奥也差人关怀他;组织协会,梵高中途变卦,提奥帮他收拾残局;画画,提奥帮他约画师,寄钱给他;梵高发疯,只有提奥同情他。
提奥一直帮助者他的各个。有了他,梵高才得以成就伟业,没有提奥的资助,哪有梵高的伟作。没有提奥的阳光,哪来梵高的向日葵。
英雄,永远不是孤独的,孤独的人成不了英雄。赞扬英雄的同事,不要忘了英雄背后的英雄。他们一向是一心一意,任劳任怨地帮助英雄,待到英雄成功之后,他们在背后微笑。
“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这是对背后的人最好的评价了。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第五篇:读《梵高传》心得
读《凡高传》心得体会
因为从事美术教育,所以非常关注这些艺术家们的生活,在闲暇时,我读了《梵高传》.这本书透露给读者的东西实在是很多,对于同是热爱绘画的我很容易就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看了很久,感触很深感悟的东西也很多,但要我总结出什么经典的道理却真的很难,也许梵高就是用这种平凡感动了每一个人。思前想后,他给自我感觉深爱艺术的我最深刻的记忆就是——绘画就是他的生命,他一直用生命在绘画。而我懂得了真正感人的绘画应该是用全部生命来演绎的。
大家认识梵高很多是因为他的那幅《向日葵》,这幅《向日葵》在中国风靡一时的被人们不断反复的印刷用做家里的装饰画并且也被无数次的临摹或粗制滥造的仿制,直到现在即便是在中国的乡镇一级的画廊中也被认为是最畅销的。至于它的仿制数量和为画商们创造的丰厚利润更是早已早成为天文数字了。虽然他的这幅画被无数人们所认识,但这种认识方式也使得他这幅最著名的代表作流于俗气,因而慢慢的人们只认识这幅画而对于这幅画的作者——梵高却仿佛渐渐被人们所淡忘。但是我觉得,梵高本身就是一部传奇,只有你了解了他的经历,才能读懂他的画。
“痛苦便是人生”这是名画家梵高的临终遗言,也是他那短暂一生的真实写照,“梵高是世上最孤独的人之一”。这是欧文斯给梵高写的传记《渴望生活——梵高传》的前言,在传记中,美国著名传记作家欧文?斯通用一支神奇的笔勾勒了这位一代印象派巨匠那充满痛苦的悲剧人生,这个荷兰画家因为精神失常,割掉了自己的耳朵,最后开枪身亡。这本书看过很久了,它给予我心灵极大的震撼,梵高的一生可以概括为:出生+绘画+死亡,除此以外再无其他,梵高是个为艺术而生的天才,他的伟大毋庸多言。
梵高在短促的三十七年人生中,为后人留下了大量而永恒的作品,作为画商、牧师的梵高是不成功的。饥饿、病痛、心灵的煎熬、情感的失意,每一次生活的打击都锻造着他,让他脆弱的心更坚韧,心中一直执着的追求。他是为绘画而生的,绘画就是他的生命。
梵高是个低调的画家,但却处处遭到他人的冷眼和排斥,他不明白为什么,却也不在意。因为他潜心去作画。他是一个高产的画家,一天一张,风雨无阻,他渴望画画,他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但画却要时时刻刻的画和点评修改,他总觉得自己的画不够完美,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只是追求着绘画上的个性表现,却又在画中无声的展现出生命力。
今天即使是看印刷粗糙的梵高画作,我们还是从中看到了很多,这个不善言辞的人,把他的心,他整个的生命,他一生想要说的话,想要表达的情感都一笔笔绘在画板上,我看到他对生命的渴望,对这个世界的爱。看到他的梦,那个像他笔下的天空那么蓝的梦,看到了他的躁动,他的强烈的要爆炸,要挣脱这个世界的束缚的渴望。
19世纪的印象派画家里,梵高是一个典型的另类。他的画线条和色彩大胆纯粹,醉心于风景,植物和贫苦大众的描绘。鸢尾花,向日葵,星空,麦田,苹果园,夜色中的咖啡店,吃土豆的农民,拾麦穗的妇人。画面中的每一个物体,都以独特的方式燃烧着它的生命力,它们已经不仅仅是一些静物,它们是凄艳的生命,没有一个画家的用色,会像梵高这样浓烈,明亮,无法控制般的亢奋,深红,铭黄,碇蓝,艳紫,苍绿。油彩有时候以凝固状态呈现在画布上,无法稀释和抹匀,好像一颗被揉搓的灵魂,把暗红的鲜血喷射在包容着无限向往的空白上,粘稠的血液因为激情,在丧失倾诉的寂静中,像混乱的手指,因为无法抓住空虚而扭曲。危险天空下的麦田,一种骚动激越的情绪纠缠在压抑而明丽的色彩中,令人不安的气息扑面而来,是暴雨之前的清新而寒冷的风,是灵魂无法突破的孤独。
虽然我很早就知道他的一些经历,但是读起这本书来,却总有一种让我透不过气的感受。也许,他要是生活中在现在的社会中,结果会截然相反,不过,也许,就没有那样才华横溢的梵高,就没有这样让人怜,让人敬,让人无限可惜的梵高了。
梵高始终是热爱生活的,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他。梵高的执着,责任心,认真精神,对爱的不顾一切和生命中的奋斗历程都触动着我们,回到现实生活,相比梵高我算是很幸运的了,当清晨新的一天开始的时候,面对着升起的太阳,我也会体会到面对画布的无限的动力与激情。
让我们记住他——温森特梵高,生于1853年,死于1890年,短短地生活了37年,艺术生涯从绘画开始也只有短短的10年时间,在世期间他只售出过一幅画,却创造了人世间最辉煌的艺术。因为他一直用生命在绘画。
美术老师:张淑琴
201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