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月考成绩分析
一、试题分析
1、关于试题的结构与题型:
本次月考的语文试题为综合题型,题型设置与高考题保持一致,共四道大题22道题。具体试卷结构及题型如下: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选择题3题
每3分,共9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
选择题2题+主观题1题
选择题共6分,主观题6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选择题1题+主观题2题
选择题共3分,主观题12分
二、古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选择题3题+主观题1题
选择题共9分,主观题10分
古代诗歌鉴赏
选择题1题+主观题1题
选择题共3分,主观题6分
名篇名句填空
填空题6小题
每题1分,共6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
选择题3题+主观题2题
选择题共9分,主观题11分
四、写作
写作1题
共60分
2、试题来源:
本次月考试题来自2019年高考题及各地模拟题。其中作文根据学情和社会现实,做了一些调整。
3、试题难易度及区分度分析:
经过分析学生的答卷情况,总体看试卷文字量适中,学生答卷时间比第二次月考宽松,难度较大的试题是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第7小题,诗歌鉴赏中的第15小题,语言运用中的21小题。
二、成绩分析
1、表一:文理科成绩简析及试卷分析
考生数
总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及格率
总体标准差
峰度
偏度
难度值
区分度
文科
186
150
117
72.5
95.09
72.0%
48.87
-0.40
0.14
0.634
0.153
理科
797
150
124
94.54
69.7%
38.85
-0.03
-0.07
0.630
0.138
从大数据中可以看出,本次月考试题的区分度不好,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能做到明显的区分。从出题的初衷来看,想面对更大多数的学生,同时考虑到本届实验班学生及尖子生都属于语文水平与能力不高的现状,所以客观上导致这样的结果。这也为下一次出题提供了经验与教训。
3、表二:备课组的贡献率
重本贡献率
普本贡献率
贡献率平均
名次
分差平均
文科
76.92%
97.22%
87.07%
2.81
理科
79.65%
98.98%
89.32%
6.74
值得语文组全体教师反思的是,做为三大主科之一,其贡献率却是最后垫底的。除去学科
本身不易短期快速提升特点外,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整体性不重视,教师教学的实效性是我们要直面的两大症结。
3、表三:各班平均分
文
1班
2班
3班
4班
分
110.1
100.8
104.3
103.2
理
分
93.5
99.6
100.7
100.3
101.3
97.4
96.7
96.8
99.7
97.1
106.2
105.3
107.6
三、问题分析:
现代文阅读部分:
1、第(一)题: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1小题考查的是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学生错选最多是C项,原因在于学生不能有效地判断出错误选项中存在重要修饰语的缺失的情况,这种缺失使选项的表述在范围上不准确。这种错误是因为学生阅读中判断点抓取不准确,基础能力不足导致。
第2小题考查的是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学生错选最多也是D项,原因在于学生对名言的含义理解不准确,而不能有效地将名言与文本观点对应。
第3小题考查的是概括作者观点的能力,错选最多的是D项,对于错误选项中过于绝对的说法,学生不能有效地辨识,这是基本能力不足失分。
2、第(二)题: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4小题考查的是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学生整体做答不错。
第5题考查的是对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与评价能力。错误最多选项是A项,学生对于概括评价的信息与文中所指内容不能一一对应且理解不准确。这是阅读的基本技能不足。
第6小题是主观题,学生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答题不规范,语言表述过于简略,很多句子表述不完整。如将“有关部门加强对电影市场的监管”答成“加强加大管理力度”,做答时对象“有关部门”的缺失,反映学生出信息筛选不全,遗漏关键信息的情况,这是阅读的基本技能不足。
3、第(三)题: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7小题考查鉴赏作品文学形象、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学生误选对B、C两项的居多。分析学生的选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文本人物形象及情节线索的理解不深刻,没有体会出文中的深意。而D项中“相互帮助”的表述显然是有意误读文章中心,学生却没能发现,可见学生没读懂文意。这是阅读能力欠缺。
第8小题考查分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能力。学生做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未审清题干,题干明确要求是“简要概括”,但大部分学生还是按照惯例进行了结合文本的分析。这是语文的基本的应试能力不足。但这道题学生整体上对文本的理解还是正确的,平均分4.53分。
第9小题考查学生对作品中物象的鉴赏能力。学生做答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围绕“手杖”进行解释,分析其浅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对于“小说中物象作用”这一类题的做答角度与方法不明确,这是知识点掌握不实。
文言文阅读部分:
第10小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学生误选最多是B项,本题断句的语段外在标志不明显,需要学生根据句式特点及语意断句,学生误选可见对文本内容并没有完全翻译明白,这是基础知识不过关。
第11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主要错误选项为C项,这是一道文化常识的选择题,属于识记的层次,但是学生基础知识的识记不准确,导致失分。
第13小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关键词理解不准确,翻译出的句子不合逻辑,一部分学生落句子,只翻译了一半。这些问题暴露出学生平时积累不够,不能将知识做到学会并迁移。
古代诗歌鉴赏部分:
15题是主观题,考查的是对诗歌表现手法的鉴赏。学生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一是不认真审题或审不清题,不能有效解读出“怎样表现”是针对表现手法而言的,导致答非所问,不答手法。二是有部分学生答出手法但是判断的不对,反映出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过关。本题是试卷中的难题,理科平均得分1.33,文科平均得分1.09。得分情况都反映出学生从整体上而言,语文能力欠缺。
名篇名句填空部分:
学生对于刚刚做过的默写内容都记忆不准确,错字太多;同时,一部分学生的书写不规范也导致的扣分的情况。如将“雳”的误写。这反映出学生态度不认真。
语言运用部分:
第20小题考查的是语句衔接,学生的主要问题:一是语境考虑不周,所填句子抓不住重点;二是语义概括不准确。
此部分中主要问题出现在第21小题,第21小题考查的是语段压缩的能力。“提取关键词”是段压缩题的常见题型,因复习的时间较长,学生呈现出集体遗忘的情况,暴露出的问题:一是关键词抓得不准,二是提取的是短语或是句子,三是生造词语。整体看,学生答得不理想,理科平均1.6分,文科平均得分2分,最高分5分,最低分0分。语言语文运用部分学生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不足。
作文部分:
本次月考的作文题仍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作文材料具有时代性、引导性。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时下民族精神的理解,引导学生领会精神并传承精神。
1、审题能力有待提高,虽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还是不择要领。忽略材料给出的各类提示与限制:“2020的10月1日你已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建国七十二周年之际”是情境限制; “传承中国精神”是内容和立意限制;材料给出的几种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整合,是不能质疑和否定的,这是价值判断限制。“写一篇演讲稿”是文体限制。
2、平时积累储备不足,写作时无料可用:
(1)对这几种精神的解读不准,不能准确表述这几种精神的固定的含义,自行概括得不好。
(2)论据陈旧,欠缺新颖性。钟南山已超期服役三次月考,还在学生的作文中默默奉献。
3、写作水平不高:
(1)所写精神不具体,只是罗列事实,泛泛谈过程,不谈精神内涵,不谈传承精神。
(2)语言表达水平不高,美文极少,表达枯燥无味,更谈不上思想深刻,逻辑严谨了。
(3)演讲稿的写法在上次月考已教过,这次再出现,大部分学生还是文体格式不对。一位在考试前一天下午刚讲过演讲稿写法的老师统计,其所教两个班分别有19人和20人格式不对而扣分。
4、书写不达标:文面虽有提高,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卷面书写不认真,随意勾抹,错别字随处可见,甚至将“演讲”写成“言讲”。
四、下一步的改进措施
1、继续加强小说的阅读指导。在前期复习的基础上,将小说阅读的复习模块化,并且力争做到复习连续化。接下来的一个月,将小说阅读的复习以“作用类做答训练”为主题串连在一起,强化学生的规范化答题。
2、作文素材积累还坚持每周一次,下发,并指导学生读记,但重点在指导学生的运用。组内研讨素材运用的形式。
3、持续性的强化书写,要求学生将字写清楚,写标准。不断加入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的讲解与训练。
4、加强对学生记忆知识的检查,这是工作中的难点!
愿我们的努力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