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研究实验报告、[5篇模版]

时间:2020-10-18 12:41: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摆研究实验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摆研究实验报告、》。

第一篇:摆研究实验报告、

报告汇编 Compilation of reports 20XX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word 可编辑·实用文档

摆的研究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1、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作出假设;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验证;能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3、能够使用 “ 控制变量 ” 的方法,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4、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则快。5、认识到 “ 控制变量 ” 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器材:

铁架台、长度不等的 摆线 若干、摆锤(木质、铁质)、夹子(用来固定线)、记录表、计时钟表

实验一:研究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关系。

假设:摆的快慢跟摆角的大小有关。

猜测:摆角越大,摆的速度越快;摆角越小,摆的速度越慢。

改变的条件:只改变摆角的大小。

不改变的条件:摆重和摆线。

摆角的大小 实验数据(次/15 秒)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30 度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word 可编辑·实用文档 60 度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二: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重的关系。

假设:摆的快慢跟摆锤的重量有关。

猜测:摆锤越重,摆的速度越快;摆锤越轻,摆的速度越慢。

改变的条件:只改变摆重 不改变的条件:摆角和摆线 摆锤的重量 实验数据(次/15 秒)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原来重量倍重量倍重量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三:研究摆的快慢与摆线的关系。

假 设:摆的快慢跟摆线的长短有关。

猜测:摆线越长,摆的速度越快;摆线越短,摆的速度越慢。

改变的条件:只改变摆线。

不改变的条件:摆角和摆重。

摆线的长短 实验数据(次/15 秒)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word 可编辑·实用文档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原来长度倍长度倍长度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第二篇:倒立摆实验报告

一、实验内容

1、完成Matlab Simulink 环境下的电机控制实验。

2、完成直线一级倒立摆的建模、仿真、分析。

3、理解并掌握PID控制的的原理和方法,并应用与直线一级倒立摆

4、主要完成状态空间极点配置控制实验、LQR控制实验、LQR控制(能量自摆起)实验、直线二级倒立摆Simulink的实时控制实验。

二、实验设备

1、计算机。

2、电控箱,包括交流伺服机驱动器、运动控制卡的接口板、直流电源等。

3、倒立摆本体,包括一级倒立摆,二级倒立摆。

三、倒立摆实验介绍

倒立摆是一个典型的不稳定系统,同时又具有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特性,是自动控制理论中的典型被控对象。它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一种基本规律,即一个自然不稳定的被控对象,运用控制手段可使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良好的性能。许多抽象的控制概念如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可控性、系统收敛速度和系统抗干扰能力等,都可以通过倒立摆系统直观的表现出来。

(1)被控对象 倒立摆的被控对象为摆杆和小车。摆杆通过铰链连接在小车上,并可以围绕连接轴自由旋转。通过给小车施加适当的力可以将摆杆直立起来并保持稳定的状态。

(2)传感器 倒立摆系统中的传感器为光电编码盘。旋转编码器是一种角位移传感器,它分为光电式、接触式和电磁感应式三种,本系统用到的就是光电式增量编码器。

(3)执行机构 倒立摆系统的执行机构为松下伺服电机和与之连接的皮带轮。电机的转矩和速度通过皮带轮传送到小车上,从而带动小车的运动。电机的驱动由与其配套的伺服驱动器提供。

光电码盘1将小车的位移、速度信号反馈给伺服驱动器和运动控制卡,而光电码盘2 将摆杆的位置、速度信号反馈回控制卡。计算机从运动控制卡中读取实时数据,确定控制决策(小车向哪个方向移动、移动速度、加速度等),并由运动控制卡来实现该控制决策,产生相应的控制量,使电机转动,带动小车运动,保持摆杆平衡。

图1 直线倒立摆系统总体结构图

四、实验步骤

4.1 状态空间极点配置控制实验

极点配置法通过设计状态反馈控制器将多变量系统的闭环系统极点配置在期望的位置上,从而使系统满足瞬态和稳态性能指标。前面我们已经得到了倒立摆系统的比较精确的动力学模型,下面我们针对直线型一级倒立摆系统应用极点配置法设计控制器。1)状态空间分析

对于控制系统X AXBu式中:X—状态向量(n维);u—控制向量;A—nn常数矩阵;B—n1常数矩阵。

选择控制信号为:uKX

 求解上式,得到:x(t)(ABK)(xt)(ABK)t 方程的解为:x()tex(0)

图3 状态反馈闭环控制原理图

可以看出,如果系统状态完全可控,K选择适当,对于任意的初始状态,当t 趋于无穷时,都可以使趋于0。2)状态空间极点配置

前面我们已经得到了直线一级倒立摆的状态空间模型,以小车加速度作为输 入的系统状态方程为:

x00x 00

100000029.40x0x01u'

0103x1y000即: A001000000100029.4x0x0u'

000010 B

0103

1 C0000100 D

00对于如上所述的系统,设计控制器,要求系统具有较短的调整时间(约3秒)和合适的阻尼(阻尼比0.5)。

下面采用极点配置的方法计算反馈矩阵。

1、检验系统可控性

由系统可控性分析可以得到,系统的状态完全可控性矩阵的秩等于系统的状态维数4,系统的输出完全可控性矩阵的秩等于系统输出向量的维数2,所以系统可控。

图4 倒立摆极点配置原理图

2、计算特征值

根据要求,并留有一定的裕量(设调整时间为2秒),我们选取期望的闭环 极点s其中:i1,2,3,4)i(。

10,10,2j23,2j231234的主导闭环极点,1,2位于主导闭环极点的左3,4是一对具有0.5,4n边,因此其影响较小,可以将系统近似为二级系统,根据公式

12e%ts3.3n

1,2nn12j可得,n和一对主导极点1,2 因此期望的特征方程为:

sssss10s10s2j23s2j231234432s24s196s720s160012

因此可以得到:

24,196,720,160034

由系统的特征方程:

00s10s00s429.4ssIA00s10029.4s因此有a10,a229.4,a30,a40。

系统的反馈增益矩阵为:

3、确定使状态方程变为可控标准型的变换矩阵T:

TMW其中:

M[BABA2BA3B]01 0311KaaaaT nnn1n122110000 3088.2088.200

a3aW2a1

1所以:

29.40

TMW000a2a110a11029.429.41000001001001100000 00.011300.333300.0113 00.333300.03410029.4011,T003000300.034002、求状态反馈增益矩阵K:

K[4a43a32a21a1]T100.0340 0.034[160072019629.424]0000[54.421824.489893.273816.1633]0.011300.33330 0.011300.33330 93.273916.1633 得到控制量: uKX54.4218x24.4898x以上计算可以采用 MATLAB 编程计算。3)Simulink仿真实验

在MATLAB Simulink下对系统进行仿真。

图5 直线一级倒立摆极点配置控制仿真模型

双击“State-Space”模块打开直线一级倒立摆的模型设置窗口如下:

图6 系统状态空间模型设置窗口

把参数A,B,C,D 的值设置为实际系统模型的值。

双击“Pole Controller”模块打开极点配置控制器参数的设置窗口:

图7 反馈增益矩阵输入窗口

把上面计算得到的反馈增益矩阵K输入,设置好各项参数后,点击“行仿真。

4)Simulink实时控制实验

”运

图9 实验五 状态空间极点配置控制实验

上图中的红色方框为设计的极点配置控制器,运行前查看是否为自己设计好的控制器,并确定保证摆杆此时竖直向下。不用编译链接,直接单击“

”按钮,用手捏住摆杆顶端(不要抓住中部或下部),慢慢地提起,到接近竖直方向时放手,当摆杆与竖直向上的方向夹角小于0.30弧度时,进入稳摆范围,可以观察到,摆杆直立不倒,小车稳摆在初始位置,然后单击“

”停止实验。

4.2 LQR控制实验

1)LQR控制分析

LQR控制器是应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原理设计的控制器。当系统状态由于任何原因偏离了平衡状态时,能在不消耗过多能量的情况下,保持系统状态各分量仍接近于平衡状态。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研究的系统是线性的或可线性化的,并且性能指标是状态变量和控制变量的二次型函数的积分。它的解很容易获得,并且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控制效果,因此在工程上有广泛的应用。

二次型性能指标一般形式如下:

1T1TTJx(t)Q(t)x(t)u(t)R(t)u(t)x()tx()tfFf

22t0tf

其中,Qnn维半正定状态加权矩阵;Rrr维正定控制加权矩阵;

Fnn维半正定终端加权矩阵;

min,则其实质在于,用不大的控制来保持较小最优控制的目标就是使J的误差,从而达到能量和误差综合最优的目的。

2)LQR控制器设计 系统状态方程为:

AXBuXyCXDu(1)二次型性能指标函数: J1TT[XQXURU]dt(2)02其中:加权矩阵Q和R是用来平衡状态变量和输入向量的权重,X是n维状态变量, U是r维输入变量, Y为m维输出向量,如果该系统受到外界干扰而偏离零状态,应施加怎样的控制U*才能使得系统回到零状态附近并同时满足J达到最小,那么这时的U*就称之为最优控制。由最优控制理论可知, 使式(2)取得最小值的最优控制律为: UR1BTPXKX(3)式中, P就是Riccati方程的解, K是线性最优反馈增益矩阵。这时求解Riccati代数方程:PAATPPBR1BTPQ0(4)就可获得P值以及最优反馈增益矩阵K值。KR1BTP(5)前面我们已经得到了直线一级倒立摆系统的系统状态方程:

x00x 00100000029.40x0x10u'

0103 y0x10001x0x0u'

000010,B

0103 可知:

00 A00100000029.4分别代表小车位移、小车速度、摆杆角度、摆杆角,, 四个状态量x,x速度,输出y[x,]包括小车位置和摆杆角度。

一般情况下:R增加时,控制力减小,角度变化减小,跟随速度变慢。矩阵Q中某元素相对增加,其对应的状态变量的响应速度增加,其他变量的响应速度相对减慢,如:若Q对应于角度的元素增加,使得角度变化速度减小,而位移的响应速度减慢;若Q对应于位移的元素增加,使得位移的跟踪速度变快,而角度 的变化幅度增大。可通过Matlab中的lqr函数求解反馈矩阵K并对系统进行仿真。

3)Simulink仿真实验

图11 直线一级倒立摆LQR控制仿真模型

双击“State-Space”模块打开直线一级倒立摆的模型设置窗口如下:

图12 系统状态空间模型设置窗口

把参数A,B,C,D 的值设置为实际系统模型的值。双击“LQR Controller”模块打开LQR控制器参数的设置窗口:

图13 反馈增益矩阵输入窗口

把上面计算得到的反馈增益矩阵K输入。设置好各项参数后,点击“真。

4)Simulink实时控制实验

”运行仿

图15 实验六 LQR控制实验

上图中的红色方框为设计的LQR控制器,运行前查看是否为自己设计好的控制器,并确定保证摆杆此时竖直向下。不用编译链接,直接单击“

”按钮,用手捏住摆杆顶端(不要抓住中部或下部),慢慢地提起,到接近竖直方向时放手,当摆杆与竖直向上的方向夹角小于0.30弧度时,进入稳摆范围,可以观察到,摆杆直立不倒,小车稳摆在初始位置,然后单击“

”停止实验。

4.3 LQR控制(能量自摆起)实验

倒立摆系统自摆起控制目标:通过控制小车运动,将摆杆从自由下垂状态摆到倒置平衡位置,并使系统能保持摆杆倒置状态,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同时还要控制小车回到初始零位附近,使整个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1)起摆过程

我们可将起摆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定义摆杆自然下垂位置0,以逆时针方向为正,箭头代表摆杆运动方向)。

图16 倒立摆能量起摆过程

在初始时刻,小车位于导轨中心,摆杆自然下垂。当进行起摆实验时,先向负方向给小车一个较大的力(小车有加速度),使摆杆运动,随后紧接着令小车停止,摆杆会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沿着与小车连接处的转轴向上运动(Ⅰ),达到最高点后,摆杆速度为零,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摆杆的轴心自动下落(Ⅱ),这时给小车施加一个相反的作用力,小车反向运动的同时通过连接轴给摆杆一个反向的力。当再次到达初始点(0)时,令小车制动,摆杆此时的速度不为零,0时,即摆杆达到负方向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运动,此时0(Ⅲ)。当0,的最高点,在重力的的作用下,摆杆回落,继续给小车施加负方向的力,直到0下车制动(Ⅳ)。

反复以上动作,摆杆在小车驱动力的作用下,抛起的高度会不断增加,直到进入稳摆区域,切换到稳摆控制算法。

对以上的四种情况进行分析,可转化成控制算法:

0,控制量unv(1)0,,初始时刻

00(2)00u0(3)

unvunv

2)Simulink仿真实验

图17 直线一级倒立摆能量自摆起仿真模型

其中“Energy Controller”为封装(Mask)后的能量起摆控制器,如下图:

图18 能量起摆控制器

“LQR Controller”为封装后的LQR控制器,双击该模块可以进行LQR参数设置:

图19 LQR稳摆控制器

设置好各项参数后,点击“”运行可进行仿真。

3)Simulink实时控制实验

图21 实验七 LQR控制(能量自摆起)实验

将小车移至导轨中间位置,确定摆杆此时竖直向下。不用编译连接,直接单击“”按钮,倒立摆进行自摆起,当摆杆与竖直向上的方向夹角小于0.30弧度时进入稳摆范围,稳摆采用LQR控制算法。如果不能正常摆起,用户可自己修改调整系数直到正常摆起。可以观察到,摆杆直立不倒,小车会稳摆在初始位置,一段时间后单击“”停止实验。

4.4 直线二级倒立摆实时控制实验

启动MATLAB(Simulink)实时控制程序reinovo.mdl,直线二级倒立摆Simulink实时控制程序的初始化界面如图所示:

运行前查看是否为自己设计好的控制器,并确定保证摆杆此时都竖直向下。不用编译连接,直接单击“”按钮,用手捏住下摆杆顶端(不要抓住中部或下部),慢慢的提起,到接近竖直方向时放手,当上摆杆与竖直向上的方向夹角小于0.25弧度时,进入稳摆范围,可以观察到,两根摆杆直立不倒,小车会稳摆在初始位置,一段时间后单击“

”停止实验。

五、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试验,我们熟悉了倒立摆实验的整个过程,学习了系统的建模方法,实验建模就是通过在研究对象上加上一系列的研究者事先确定的输入信号,激励研究对象并通过传感器检测其可观测的输出,应用数学手段建立起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这里面包括输入信号的设计选取,输出信号的精确检测,数学算法的研究等等内容。同时通过极点配置实验,我们学习了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在Matlab中有一个acker函数,可以很简单的计算出在确定极点处对应的状态反馈矩阵。我们学习到状态反馈阵的设计与C、D矩阵无关,并且在实际工程中只考虑主导极点而忽略非主导极点对控制系统的影响对实际控制效果的影响不大,学到了一种工程设计的方法。

通过LQR控制实验,我们学习了线性二次型最有控制器的设计方法。稳定性仅仅是系统的一个指标,对一个控制系统,仅仅稳定是不够的,还要考虑注入调节时间、超调、震荡等动态性能及控制器所消耗的能量等因素。极点配置法保证了系统具有稳定性和动态性能,而二次型最优控制法保证了控制器在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的同时消耗的能量最小,这更具有实际意义。通过倒立摆LQR最优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并反复实验选取好加权阵Q和R可以很好的实现倒立摆的稳定控制,该方法与极点配置状态反馈法一样都能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在LQR控制能量自摆起实验中,我们学习了一种控制策略,该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摆起控制与稳摆控制。两者模型的差异性决定了两个过程中控制方法的不同,要使倒立摆的整体性能好,两者之间的切换控制尤为重要。通过本次实验我对控制理论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以后会加强学习和实践。

第三篇:《摆研究》说课稿

《摆研究》说课稿

《摆研究》说课稿1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首先给出一个摆钟的图片,然后让学生与平时用的钟表进行对比,发现它们的不同,同时引出摆,并板书。

二、学习新知

(一)初步认识摆

为了节省时间,在这里我自己做了一个摆,在做之前我先让学生认识了本节课所需的实验器材,然后做好摆给学生认识摆的各部分,同时教给学生数摆的次数以及摆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样概念的讲解有助于学生认识摆。

(二)做摆、发现问题

学生动手做摆,比较摆,试着看10秒内所做的摆能摆多少次,从而质疑在相同的时间内为什么摆的次数是不一样的,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让他们主动提出问题,也就是给他们的营造了一个提问题的氛围,学生通过大胆地预测能激发他们动手操作的欲望,让他们的探究活动有据可依。

(三)实验验证

1、首先提出问题:

①让学生大胆进行猜想——摆锤的轻重与摆的快慢有关、摆角的大小与摆的快慢有关、摆长的长短与摆的快慢有关,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②以其中一个猜想为例,引导学生确定什么变量,什么常量,示范指导学生应该怎样实验。

2、其次实验和记录过程。

在这个实验中,要控制的因素是常量的不变。并且提醒学生要边做实验边进行记录,对于特别要注意的事项在大屏幕中给出。

3、汇报和分析数据。

引导学生对测量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说说对这个结果进行分析后,接着展示学生的记录表,让学生总结出: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摆锺的轻重无关,与摆长的长短有关,摆长越长,摆的越慢,摆长越短,摆的越快。

三、拓展延伸

拓展活动围绕本节课所突破的重难点进行,既体现了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和摆角的大小无关,与摆线的长短有关,同时也突出了要想改变摆的快慢,可通过摆线长短来调节,摆线越长,摆得越慢,摆线越短,摆得越快。

四、生活摆的应用

让学生觉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应用所学知识的欲望。

五、小结

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一个很好的回顾。

板书:

摆锤重量无关

摆角大小无关

摆线长短有关越短越快

越长越慢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科学探究课,在这节课上,我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教师的引导为辅,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让学生真正经历了一场探究的过程,同时通过小组内的合作交流,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了加强。

本节课的亮点:本节课我的设计思路非常清晰,导入新课—初步认识摆—学生做摆、比较摆—摆摆动一次,发现问题—实验验证—拓展延伸—总结。

本节课的不足:本节课我一共上了3次,每次总有不成功的地方,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学生的预判不够,在这节课上,有几个地方是操作的难点,

第一,学生在让摆摆起来时,有时会人为的加一把力,导致结果的不准确性。

第二,学生在让摆摆起来时,有时会撞到铁架台,导致数据的不准确性等等。

(2)由于这是一节以学生探究为主的课,而且做好的摆就在学生的身边,导致他们在课堂上,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使我们的科学课堂没有做到全员参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发扬自己的优势,改掉自己的不足,争取更大的进步。

《摆研究》说课稿2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五年级科学第十册第三单元第六课《摆的研究》。从以下几方面说说自己本节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学生。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只了解生活中有些物体的运动是摆动,如:钟摆、秋千、摇篮、吊床、拳击沙袋------“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但他们不知道摆动这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科学道理。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能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出来。但如何控制好实验过程中变量与保持不变的量,如何收集有效的数据,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些困难的。

二 、基于我对教材、学生的了解与分析,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通过自己的实验,能够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自己的分析进行预测。初步了解影响摆摆动的因素是摆长。

2、过程与方法:经历改变摆的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摆的摆长对摆动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活动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意识到精确测量结果的得到,需要反复的测量记录才行。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圆满的完成本次的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1、教法。在本节课中我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综合本课特点,主要采用对比实验法,通过真实可靠的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较容易分析、总结出科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小组间的相互合作,拓宽学生的视野,让教学更容易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2、学法。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收集来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总结出科学知识。

四、教具使用:铁架台、长短不同的线绳、小螺帽等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我手心里握着一个简易的摆大家想看看是什么吗?

问学生: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

板书:单摆

2、教师:关于单摆,你们知道些什么知识?(指名学生说说)

3、目标确定: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摆,探究一下摆中有什么奥秘。(把课题板书完整)指明复述。

(二)、目标教学(探究新知)

1、让学生学会测定15秒内摆摆动的次数。

(1)教师:要了解摆的奥秘,首先,让我们来掌握一项本领,学会测定摆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那摆怎样才算摆动一次呢?

教师演示:把摆拉开一个角度,松手。同时讲解:摆摆到另一面,再回到开始运动的地方我们就算摆摆动一次。

(2)讲解如何使用秒表记时。

(3)教师与学生合作:测定讲台上的摆15秒内摆动的次数。教师同时指导,怎样减小误差。

(每组到老师处领一个摆,组内自行分工:记时员,操作摆的人员,记数员,记录员,汇报员。)

(4)学生合作测定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

(5)学生汇报。

2、发现问题,作出假设。

(1)谈话:同学们,你们汇报的实验结果,各组的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基本上都不同,那为什么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会有快有慢?摆摆动的快慢究竟与什么有关呢?

【设计意图】这个过程引导学生大胆提出猜测,在猜测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受认知水平或表达能力的限制,可能说一些较笼统的话,教师在指导时则要将假设具体化。这一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向规范的一个重要环节。

(2)学生讨论,作出猜测。

(3)学生猜测,归结为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摆锤的轻重、摆线的长短有关。(板书)

3、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教师:假设不一定是正确的,那就让我们用实验来证明。

实验1: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

实验2:改变摆的角度大小实验。

实验3:改变摆绳长短的实验。

设计意图:从实验的准备到进行,到实验得出结论的全过程中,教师始终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领者,引导学生经历“选择研究对象---设计完善实验---合作实验验证---分析数据---汇报交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获得快乐,这正是我们科学教学的实质所在。

(三)、目标练习

结合生活实际利用知识解决问题。

1,我家有一个摆钟,可与标准时间相比,总慢几分钟,你能否帮助修理修理,使它走时准确呢?

生:把摆长调短些。

2,前几天,我邻居为自己的小女儿做了个秋千,可她小女儿因为坐上秋千时秋千摆的太快而吓得大哭,你能帮忙改进一下这个秋千吗?

生:把秋千两边的绳子加长!

这一环节与开课的引入环节前呼后应。是在学生探究出科学规律之后,让学生运用规律去解决生活中关于摆的问题。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学好科学,就能时时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四)、目标检测

1,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 )、与摆锤的轻重( )、与摆线的长短( )。摆线越长,摆速( );摆线越短,摆速( )。

(五)、全课总结:

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运用了什么学习方法进行探究活动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回顾学习过程:发现问题——进行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总结结论)。通过实验我们总结出一个什么科学结论?(生: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系。)再一次强调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重点。其实,不论多么高深的科学知识,都是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学会探究科学,运用科学,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美好。

(六)、布置作业:

同学们,老师这有两个摆,绳子的长度相同,摆动的快慢会一样吗?放学后自己试验,看有什么新发现。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

让学生的科学探究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认识到真正的摆长不是摆线的长度

《摆研究》说课稿3

一、说教材、学生。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只了解生活中有些物体的运动是摆动,如:钟摆、秋千、摇篮、吊床、拳击沙袋------“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但他们不知道摆动这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科学道理。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能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出来。但如何控制好实验过程中变量与保持不变的量,如何收集有效的数据,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些困难的。

二、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

推测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

进行改变摆的摆锤、摆的摆长对摆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根据进行预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意识到精确测量结果的等到是需要反复测量的。

认识到在实践中细心观察发现新的问题是很重要的。

对新问题有继续研究的欲望。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进行改变摆的摆锤重量、摆的摆绳长度对摆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教学难点】

进行改变摆的摆锤重量、摆的摆绳长度对摆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教圆满的完成本次的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1、教法。在本节课中我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综合本课特点,主要采用对比实验法,通过真实可靠的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较容易分析、总结出科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小组间的相互合作,拓宽学生的视野,让教学更容易突破难点,再辅以课件教学,彰显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2、学法。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收集来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总结出科学知识。

五、说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每小组一个计时器、一个单摆装置(铁架台、带挂钩棉线)、重量相同螺帽三个、研究摆锤重量和研究摆绳长短的记录表各一份。

教师材料:演示一套、不同的单摆两个、课件(或准备好板书)。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流程:

引入(课前写好课题:摆的研究)

1、师:(师出示单摆)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摆”,我们通过实验知道了摆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谁来帮大家回忆一下?(等时性)你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2、师出示投影记录。这是**组的记录,他们的摆一分钟接近**次,这是**组的记录,他们的摆一分钟接近**次 [= - XXjxsj. =]

3、现在,老师心里有个疑问:虽然我们认识的摆具有等时性,可摆和摆之间,它们的快慢都一样吗?(板书:摆的快慢)

用摆做实验:

1、推测:摆的快慢你觉得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

(一)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

15秒内摆动次数记录

原来重量 两倍重量 三倍重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有关吗?(板书:错号)

(二)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 15秒内摆动次数记录 原来绳长 两倍绳长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对号

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的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的摆动越快。关于摆长的研究,我们下一节课将进一步探究,大家有兴趣吗?

总结:

通过今天的研究,你们的收获有哪些?你还想对摆进行哪些研究?

《摆研究》说课稿4

教材分析

《摆的研究》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时间单元的一课。这课是在学生学习《机械摆钟》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本课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在玩摆的过程中猜测出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几个因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第二部分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改变摆的重量,摆绳的长短等几个因素,来验证自己的猜测。这部分也是教学的重点。第三部分是在学生充分实验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与摆锤的重量没有关系,与摆线的长短有关。根据这一课教学内容的安排和五年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及认知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摆得越快。

2、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没有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2、能够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

2、体验合作、发现摆的规律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2、难点:控制好变量和常量,收集实验数据。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铁架台、线(三个长短不一)、钩码、秒表、量角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摆线、螺丝帽,铁架台,记录单,计时秒表。

教法、学法

1、教法:我将积极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综合本课的特点,我将采用实验法、对比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果。

2、学法:与教学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总结出科学知识。

《摆研究》说课稿5

一、说课标、教材

《课标》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科学素质的培养是义务教育的重要任务。小学科学课程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全套教材是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为主线构建的,构建的基础是活动。各学段教材的基本的设计思路是:通过活动水平层次的不断提升,使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不断加深,科学探究的能力不断提高。而五年级教材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和完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学习只改变一个变量的对比实验及对实验现象和观察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 《摆的研究》是《时间》单元的一课。这课是在学生学习《机械摆钟》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本课之前,学生在《机械摆钟》里对于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同一个摆在相同的时间里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而本节课则针对什么因素影响了摆的快慢展开研究,这个过程要求学生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获取科学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研讨发现关于摆的科学规律。基于我们对教材、学生的了解与分析,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我能探究出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2. 我能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进行预测。

3.我能认识到在实验中细心观察发现新的问题是很重要的。

学习重点:

我会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进行预测。

学习难点:

在对比实验中,我会控制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

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将在课前作如下充分的准备: 教具使用:铁架台、长短不同的线绳、钩码等

无论是目标的制定还是表述上,我们都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给学生 “我能行”的积极的暗示。

二、说学生

五年级的孩子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虽然已经进行了

两个半学期的科学学习,但五年级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部分同学对死记硬背的知识记的牢,运用能力较差;好在学习小组已经基本形成,各自都有明确的分工,在科学观察能力和对比实验设计中已经有较大的进步,只是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还不够,这就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点拨。读写说方面,读写已经比较自如,但说的方面比较弱,科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对于实验现象、实验结果之类的表述要求比较严格,所以学生说的能力有待提高,课堂对学生说的指导还将继续。

三、说教学模式

“三性五步”是新课程改革下我们学校独有的教学模式。所谓“三性”,即导学性、展示性、活动性;“五步”即引入门,学习窗,体验室,思考台,延伸桥。下面,我就来谈一谈“三性五步”教学模式在这节课的具体运用。

1.引入门

小学阶段科学概念的建构强调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实际出发,探究活动尽量与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联系。荡秋千是学生常玩的游戏,贴合学生生活实际。上课伊始,先课件出示两个小朋友荡秋千的画面,并提出问题:你知道哪个小朋友荡得快吗?这样的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让他们勇于猜测,而且形象的认识了摆的组成。

2.学习窗,体验室

基于科学学科的特点,我们将这两个环节结合起来,其实这两个环节本就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在实验中体验,在体验中深入理解。这部分分四步完成:

(1)老师先出示摆,让学生认识摆锤、摆绳,并演示把摆拉开一个角度,松手。同时讲解:摆摆到另一面,再回到开始运动的地方我们就算摆摆动一次。接着引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你认为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过程引导学生大胆提出猜测,在猜测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受认知水平或表达能力的限制,可能说一些较笼统的话,教师在指导时则要将假设具体化。这一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向规范的一个重要环节。

(2)根据学生提出的假设,进行两个实验: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和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

在这个环节,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中的实验,小组讨论探究方案及注意事项,老师再加以补充说明对比实验只能控制一个变量,使学生意识到在实验中会控制无关因素,从而保证所要研究的问题客观、公正,从而突破难点。

其次,学生小组分工,开始实验验证,并填写实验记录单。记录单设计了每个实验取三次结果的平均数,减小了误差,体现了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并且课前为学生准备了明显长短不同的两根线,可以让实验效果更明显。

(3)通过实验得出数据,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大胆进行汇报。汇报的时候老师注意学生是否科学地表述,适时进行说的指导。

在第一个实验结束汇报展示中,启发学生,期待能够发现有的组得出的数据不一样,从而引起主动探究的兴趣,成功进入第二个实验-----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课前为学生准备了明显长短不同的两根线,有第一次实验的基础,这个实验可以适当放手。

(4)师生共同总结实验结果,完成板书。

从实验的准备到进行,到实验得出结论的全过程中,教师始终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领者,引导学生经历“确定研究对象---设计完善实验---合作实验验证---分析数据---汇报交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获得快乐,这正是我们科学教学的实质所在。

3.思考台

这个环节实质上是达标检测。这里设计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说一说,其实是这节课的实验结论,也是这节课要求掌握的科学概念。第二个问题是引入门的两幅图,哪个小朋友荡得快?第三个问题你能想办法让这位小朋友荡得更快些吗?第四个问题让走快了的摆钟慢一点。这一环节与引入门的前呼后应,是在学生探究出科学规律之后,让学生运用规律去解决生活中关于摆的问题。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学好科学,就能时时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4.延伸桥

这个环节相当于拓展延伸。这里设计一个思考题:这是两个绳子长短、摆锤轻重都一样的摆,安装在相同的支架上,它们摆动快慢会一样吗?学生有刚才实验的经验,会觉得摆动快慢一样。然后老师演示,结果是摆动快慢不一样。这个结果跟学生刚刚实验得到的结论有出入,学生会惊疑万分:为什么会这样?成功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

究欲,这时宣布这是下节课我们研究的问题。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走来,又带着问题离开,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期待下节课会早点到来。我觉得,这应该是我们每节课都追求的境界。

下面我说说这节课教学方法的选择及运用。

1.教法。秉承课标理念,在本节课中我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综合本课特点,主要采用对比实验法,通过真实可靠的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较容易分析、总结出科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小组间的相互合作,拓宽学生的视野,让教学更容易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2.学法。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收集来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总结出科学知识。

四、说教学手段的运用

这节课,我们结合科学课的实际,下发了实验记录表,这有利于学生有条理的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课堂上,将实验记录单用实物投影展示,并且利用多媒体出示引入门和思考台的内容,直观形象省时,而且有利于全班交流。

接下来说说板书设计,好的板书是一部微型教科书,利用板书可以一目了然地看清知识结构。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我们的板书力求将本科重点浓缩于方寸之地,并且使用双色笔,突出重点。

课堂是遗憾的艺术,是我们追求完美的努力体现的过程。今天的课也一样,有遗憾之处。以后我们的课堂要尽量淡化教的痕迹,加强学的空间。

以上是我们对《摆的研究》这节课的教学设想,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多提宝贵意见。

《摆研究》说课稿6

今天我说的是五年级科学第十册第七课的学习内容《摆的研究》。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说说自己本节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学生。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只了解生活中有些物体的运动是摆动,如:钟摆、秋千、摇篮、吊床、拳击沙袋------“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但他们不知道摆动这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科学道理。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能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出来。但如何控制好实验过程中变量与保持不变的量,如何收集有效的数据,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些困难的。

二、基于我对教材、学生的了解与分析,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通过自己的实验,能够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自己的分析进行预测。初步了解影响影响摆摆动的因素是摆长。

2、过程与方法:经历改变摆的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摆的摆长对摆动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活动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意识到精确测量结果的得到,需要反复的测量记录才行。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教圆满的完成本次的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1、教法。在本节课中我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综合本课特点,主要采用对比实验法,通过真实可靠的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较容易分析、总结出科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小组间的相互合作,拓宽学生的视野,让教学更容易突破难点,再辅以课件教学,彰显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2、学法。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收集来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总结出科学知识。

四、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铁架台、长短不同的线绳、曲别针、小螺帽等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流程:

(一)课件演示,提出问题(幻灯显示1)

1、看到荡秋千,同学们都很喜欢吧!老师也特喜欢。象这样具有摆动方式的运动装置我们叫作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摆。板书:摆的研究(幻灯显示2)

设计意图:从课件演示入手,从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开始,既向学生明确研究的内容,又容易激发学习兴趣。

2、既然要研究摆,先要对摆的结构准确的认识。对摆的数数准确的认识。此时出示幻灯3、4的内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准确认识摆的结构,并指导单位时间内数摆的次数,有利于引出问题,为学生的后续试验活动,特别是为实验的科学性提供了保障。

3、练习15秒时间种数摆。引出问题:同是15秒,有的组摆得次数多,有的组少,说明摆的速度不一样,那么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出示幻灯5

【设计意图】这样直接提出问题“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明确的直奔主题,为本节课重难点的教学赢得了更多的活动时间。

(二)提出假设

6、此时请同学们利用已有知识猜测摆的快慢到底与什么有关?教师即时板书,呈现学生的观点。出示幻灯5(摆长、摆重、摆角 )

【设计意图】这个过程引导学生大胆提出假设,在假设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受认知水平或表达能力的限制,可能说一些较笼统的话,教师在指导时则要将假设具体化。这一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向规范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验证假设

7.制定实验方案。

事实真如我们猜测的那样吗?引导学生明白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各小组选择最感兴趣的一种假设,作为自己的研究实验对象。并且进行人员分工。幻灯显示6“分工建议”。

设计意图: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假设进行试验,学生会更乐于探究,指导学生合理对人员分工。对与提高他们试验效率也很有帮助。

8、向生出示记录表,明确填写的内容、要求。

表1:幻灯显示7

我们的假设:摆角的大小影响摆的快慢

我们的猜测:摆角越大,摆速越,摆角越小,摆速越。

不变的条件:

摆角的大小实验数据(秒/10次)我们的选择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我们的结论:摆角的大小与摆的快慢。

表2:幻灯显示8

我们的假设:摆锤的轻重影响摆的快慢

我们的猜测:摆锤越重,摆速越,摆锤越轻,摆速越。

不变的条件:

摆锤的轻重实验数据(秒/10次)我们的选择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我们的结论:摆锤的轻重与摆的快慢。

表3:幻灯显示9

我们的假设:摆线的长短影响摆的快慢

我们的猜测:摆线越长,摆速越,摆线越短,摆速越。

不变的条件:

摆线的长度实验数据(秒/10次)我们的选择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我们的结论:摆线的长短与摆的快慢。

9、学生准备开始实验并记录。(幻灯显示10“活动建议”)

10.学生实验(幻灯显示11)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巡视指导,对于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突发问题,个性问题及时指导疏通。提高学生的实验效率)

11.实验汇报。

实验完成了,小组的报告员将实验结果展示给大家。(幻灯显示12)

12.实验小结

引导生就实验情况汇总得出:我们发现了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摆锤的轻重都是无关的,只跟摆线的长短有关。(幻灯显示13)

设计意图:从实验的准备到进行到实验到得出结论的全过程中,教师始终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领者,引导学生经历“选择研究对象---设计完善实验---合作实验验证---分析数据---汇报交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获得快乐,这正是我们科学教学的实质所在。

(四、)拓展延伸。

结合生活实际利用知识解决问题。幻灯显示14

13、我家有一个摆钟,可与标准时间相比,总慢几分钟,你能否帮助修理修理,使它走时准确呢?

生:把摆长调短些。

14、前几天,我邻居为自己的小女儿做了个秋千,可她小女儿因为坐上秋千时秋千摆的太快而吓得大哭,你能帮忙改进一下这个秋千吗?

生:把秋千两边的绳子加长!

这一环节与开课的引入环节前呼后应。是在学生探究出科学规律之后,让学生运用规律去解决生活中关于摆的问题。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学好科学,就能时时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五、)全课总结:

15、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运用了什么学习方法进行探究活动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回顾学习过程:发现问题——进行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总结结论)。通过实验我们总结出一个什么科学结论?(生: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系。)再一次强调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重点。

其实,不论多么高深的科学知识,都是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学会探究科学,运用科学,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美好。

同学们,摆的研究今天我们暂时讨论到这儿,通过今天的讨论,你的收获是什么?下去自己总结一下。

《摆研究》说课稿7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

我是旬阳县城关小学科学教师-----李洁。今天我带来的这节研讨课是《摆的研究》。

这是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第六课。本单元前五课是了解认识一些计时工具,并道他们的一些发展史,后3课则是研究制作具体的计时工具,而“摆的研究”则是后面这一部分的起始课或基础课,是为后面的制作打基础的。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摆的等时性的基础上对影响摆的慢的因素展开探究。通过探究活动帮助学生修正自己的想法,认识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是摆绳的长短。体会实验反复性的意义,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五年级学生,通过二年多的科学课的学习,科学素养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掌握了基本的`科学探究的方法。

新课标提出学生要学习“四位一体”的科学,本课从“掌握知识、发展技能、获得方法、培养态度”入手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越快。

过程与方法:推测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研究改变摆绳的长短和摆锤的重量,是否影响摆的速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测量的结果需要反复的验证

认识到在实验中细心观察会发现新的问题。

【教学重点】实验研究改变摆绳的长短和摆锤的重量,是否影响摆的速度

【教学难点】控制变量,设计研究方案。

本课的教学过程以探究活动为主,教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和合作者,通过“测量”这种探究活动,让学生运用观察、记录、分析的方法探究学习,主动发现科学规律。

新课标要求,小学科学课程要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和生活经验入手,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境。因此,本课的导入就直接从日常生活中与摆相关的事物入手,带领学生对摆的各部分名称及摆的操作进行回顾,并设置挑战任务,复习数摆的方法,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也为后续的研究扫清了障碍。同时,数摆的数据也引发了学生的思考,直接导入本课的第一个活动。

本课的第一个活动是设计实验、探究影响摆快慢的因素。这个活动分五步进行。首先是教师采集记录数据,使学生从中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合理的猜测,并引导学生聚焦问题。第二步,各组选择问题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交流,在这个环节中重点引导学生关注变量的控制,渗透控制变量的意义。教师在这里起到“扶、引”的作用。第三步,教师则完全放手让学生运用测量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课本上的记录表是用“一倍、二倍、三倍重”来表示摆锤的轻重变化,用“原来绳长和两倍绳长”来表示摆绳的变化。因为在这里只要摆锤轻重和摆绳的长短变化明显,就能说明问题,所以我把它改成较轻、较重和较短、较长。虽然没有课本上的记录表严谨,但对于五年级小学生来说操作更加简便。不会影响实验结论,但却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效率。为了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在设计方案和实验验证的环节,让每个小组自由选择一个问题进行研究。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和实验,使学生真正经历探究的过程,防止任务过多,实验只是热热闹闹走过场。第四步各小组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进行交流。第五步对比各小组的结论,归纳小结。这是一个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体现了新课标中“最大化的将探究活动呈现在课程内容中”的精神。

第二个活动是讨论两个摆绳长短一样,但摆锤的长短不同的摆摆动快慢情况,通过实验观察,再次激发学生的内心矛盾,引发学生新的质疑和继续探究的兴趣,将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后,同时也是为下一课《做一个钟摆》作准备的。

本课的最后,以学生交流收获的方式总结本课内容。联系生活,解决问题。并用名人的话激励学生,向学生渗透“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

以上是我基于自己对教材的浅薄理解做出的教学设计,请各位专家和同仁指导!

课后反思:

科学课与自然课的区别在哪里?区别在于科学课要体现科学的本质。科学,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更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只有“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科学的过程”,才能还科学本质以真面目。也是当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改革追求的一个方向,是所有实践于科学教育一线教师的共识。在以控制变量实验为主要方法的科学课中,只有做到实验的精确性,才能保证结论的科学性。那么,于细节中如何浸透实验的精确性,是决定教师是否引导学生经历“科学的过程”的重要因素。摆的研究将重点定位于对实验精确性的控制和把握,并倾力于教学实践,就是对这种教育理念的一种诠释和表达。

该课精巧的细节设计、独到的教学理念和师生之间民主的沟通交流,毋庸置疑已得到广泛认可。我想:“课程改革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对教育观念和实践形态进行批判性反思的过程。现阶段,我们需要追求变革的深刻性和精致程度。”对于小学科学课,只有在教学细节加以关注,才能使教学走向深刻,走向精致,真正使平时的课堂教学成为学生通往良好科学素养的聚沙成塔的沙,滴水穿石的水!

《摆研究》说课稿8

我是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时间单元的一课《摆的研究》。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法、学法”、“教学设计”这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教材分析】

《摆的研究》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时间单元的一课。这课是在学生学习《机械摆钟》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本课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在玩摆的过程中猜测出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几个因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渴望。第二部分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改变摆的重量,摆绳的长短等几个因素,来验证自己的猜测。这部分也是教学的重点。第三部分是在学生充分实验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与摆锤的重量没有关系,与摆线的长短有关。根据这一课教学内容的安排和五年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及认知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通过改变摆锤的重量、摆线的长短等因素进行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2、通过实验让学生意识到精确的测量结果是需要反复测量,初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验证态度。

3、让学生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的概括、推理能力。

4、通过自己的实验,初步了解影响摆动快慢的因素是摆长。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摆线、螺丝帽,铁架台,记录单,计时秒表。

【教法、学法】

1、教法:我将积极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综合本课的特点,我将采用实验法、对比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果。

2、学法:与教学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总结出科学知识。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教学内容,并用课件展示一些摆钟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激发学生探究意愿。

二、实验过程:

1、课件出示摆:先让学生认识摆锤、摆绳和摆幅度,并说明摆摆动来回为一次。接着引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你认为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2、根据学生提出的假设,让学生说说探究方案及注意事项,我再加以补充说明,使学生意识到在实验中会控制无关因素,从而保证所要研究的问题客观、公正。

3、开始实验验证:(明确本课的测量方法是测量20秒内摆摆动的次数)

活动一、我采用“扶”的教学原则来指导和帮助学生研究摆锤重量与摆的快慢的关系。

1、首先提出问题:①猜想——摆锤的重量与摆的快慢有关系吗?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②教师明确什么不变?什么改变?示范指导学生应该怎样实验。

③指导学生更换摆锤进行研究并做好相关记录。

2、其次实验和记录过程。

在这个实验中,要控制的因素是摆长和摆幅的不变。为了减少误差可以用三角尺把摆的幅度定在30度。在同样的时间内,只要把摆锤增加到原来的两倍,三倍。并记录每次测量的结果。加上在表中求平均值,以便实验结束三张表在一起总结。

3、汇报和分析数据。

我会引导学生对测量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说说对这个结果进行分析后,对影响摆的摆动次数的因素有什么推测,逐渐培养学生科学验证的品质。

活动二、在学生有基础上,这一环节中我采用“引”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自已动手做实验来研究摆长与摆的快慢的关系。

1、首先提出问题:①摆长与摆的快慢有没有关系呢?

这里让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可以提示让学生进行实验验证,接着让学生动手实验。

2、学生实验和记录过程,教师巡视指导。

在实验中,教师可以适当放手。只要做简单的提示,这样,突出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性的地位。也训练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

3、汇报和分析数据;

问:从数据中得到了什么结论?你是怎么知道的?

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大胆的推测。接着展示学生的记录表,让学生总结出:摆线越长,摆的越慢,摆线越短,摆的越快。

活动三、研究摆幅与摆的快慢的关系,这一活动中我采用“放”的教学原则定点让学生放手实验,最后小组汇报、小结。

1、实验注意:①首先保持摆线、摆锤的不变,可以改变什么?引导学生改变摆幅进行实验。

②在实验中可以提醒学生用身边随手可拿的三角尺来改变摆幅。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只选择30度、45度、60度的角来实验。

③教师注意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做好个别辅导与订正。

④分析数据:从数据中得到了什么结论?你是怎么知道的?

⑤汇报结果。

三、全课总结。

我们这节课研究的问题是关于摆的快慢与摆重,摆长,摆幅之间的关系。

把三组实验放在一起,知道了在什么情况下摆的速度比较快?什么情况下摆的速度比较慢?摆的快慢与摆锤与摆绳与摆幅的关系?对这些问题进行综合性的思考。接着我再出示课件:让学生从数据中我们得出了结论:

摆的快慢与摆锤无关、与摆幅无关,只与摆绳有关,且摆线越长,摆的越慢,摆线越短,摆的越快。

四、课后作业。

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处处需要科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你回家做一个一分钟摆60次摆。

《摆研究》说课稿9

勉县逸夫小学 吴 菲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单三元《时间的测量》的第六课时《摆的研究》。

这课是在学生研究了《机械摆钟》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其实已对影响摆每分钟摆多少次的因素有自己的初步认识,但有不少学生认为摆的快慢是与摆的重量及摆角的大小有关系。本课我将带领学生就摆的快慢与什么因数即摆的重量、摆绳的长短等因数展开探究。通过探究活动帮助学生修正自己的想法,认识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是摆绳的长短。体会实验反复性的意义,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感觉是会出错的,深刻理解重复精确实验的价值 ;感受探究单摆的快乐。

【教学重点】

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教学难点】

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单摆装置一个(铁架台、带挂钩棉线、铜棒组装而成)、大小相同螺帽各三个、记录本。

教师材料:学生材料一套、不同的单摆两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5分钟)(课前写好课题:摆的研究)

1、师:(师出示上节课的三个单摆)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摆”,这是我们用过的其中三个摆,我们通过实验知道了摆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谁来帮大家回忆一下?(等时性)你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2、现在,老师心里有个疑问:虽然我们认识的摆具有等时性,可摆和摆之间,它们的快慢都一样吗?(板书:快慢)

二、用摆做实验:(23分钟)

1、推测:摆的快慢你觉得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师根据学生回答分别板书:摆绳长度、摆锤轻重等。如出现摆的幅度这个因素,可引导学生回忆课前演示的实验。)

师:这些只是我们现在的猜测,还得找证据证明。

2、对摆绳长度、摆锤大小两个因素,分别展开实验教学。 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10分钟 )

a 、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讨论:

为了证明摆锤的轻重与摆的快慢到底有没有关系,这个实验可以

怎样来操作?(学生回答后继续追问:(1)改变的是什么条件?哪些条件需要尽量保持不变?(2)是不是做一次就可以了呢?)

b、出示记录表。师述: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三颗螺帽,我们就以15秒为时间界限,分别测三次,看看最后能发现什么?准备好了吗?静悄悄的开始,比比哪组效率高!

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10分钟)

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讨论:

为了证明摆绳长度与摆的快慢到底有没有关系,这个实验又可以怎样来操作?(学生回答后继续追问:(1)要改变什么条件?哪些条件需要保持不变?)

b、师述:大家看记录表,我给大家准备了一根2倍长的绳子,3倍的那一栏把它划掉。

c、学生实验、记录。(师巡视指导)

d、数据反馈、汇报小结。(展示两小组数据,谈谈我们的发现: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三、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7分钟)

1、师:通过刚才的两个实验,你能回答作业本最下面的问题了吗?

我发现:摆的摆动快慢与( 摆绳长度 )有关。

2、请大家把课本打开,翻到P61,阅读课本P61下面的插图和文字。你觉得它们摆的快慢会怎样?

3、师出示如图的两个摆,摆绳长度一样,摆锤长度不一样,演示实验。(分别记30秒2次。)

4、讨论: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四、小结

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

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摆研究》说课稿10

说教学内容:

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6课《摆的研究》

说教法说学法:

为了圆满的完成本次的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1、教法。实验探索法、探究发现法、小组讨论法。

在本节课中我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综合本课特点,主要采用对比实验法,通过真实可靠的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较容易分析、总结出科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小组间的相互合作,拓宽学生的视野,让教学更容易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2、学法。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收集来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总结出科学知识。

说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五节课内容的学习与探究,对“时间”概念有了初步的感知,对人类历史上的计时工具(太阳钟、水钟等)的演变和制造原理有了初浅的了解与认识,而从《机械摆钟》一课开始,是对计时工具“摆钟”的制造原理和设计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学生已经掌握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操作技能和对“机械摆钟”的初步认识,尤其是在前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用摆计时的钟。因此,本课的研究方法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但是,五年级的学生在实验探究能力方面还不是很强,所以,在本课的探究学习中,引导学生控制变量和分析误差仍将是本课的难点。

说教学目标:

1.经历改变摆的摆锤轻重与摆绳长短对一定时间内摆的摆动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探究,侧重于引导学生控制探究变量和分析实验误差。

2.能够通过合理控制变量,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并应用于解决生活问题。

说教学重难点:

小组合作研究摆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

说教学准备:

秒表,摆,学生实验记录单,钩码,量角器,尺子,课件。

说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认识摆。

2、观察实验 ,学生质疑。

二、大胆猜测

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三、实验探究

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充分实验,获得真实数据再分析。

1、小组合作讨论,怎样进行实验?

2、小组实验。

四、得出结论

学生总结自己的发现。

五、实际运用

通过两个生活实际问题,

1、老师有一个摆钟他的时间慢了,你能帮我把他调快点吗?

2、10秒钟摆动10次的摆。让学生体会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第四篇:《摆的研究》教案

教科版《科学》第三单元第六课

《摆的研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主题是关于“时间的测量”,要让学生使用一些测量时间的重要设备做实验,使学生在研究“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认识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本单元前五课是了解认识一些计时工具,并知道他们的一些发展史,后3课则是研究制作具体的计时工具,指导学生对摆钟的制造原理和设计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而“摆的研究”则是后面这一部分的起始课或基础课,是为后面的制作打基础的。

学生们在第五课已经观察过摆钟的摆与自己的摆,认识到摆的快慢不一样,他们会联想到摆的快慢可能会与摆锤、摆绳的长度、摆幅等因素有关系。这节课中学生们将就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进行讨论与思考,并且去验证他们自己的一些猜测。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步排除一些猜测,修正自己的想法。这一节课,学生们将测量不同重量摆锤的摆在15秒钟内摆动的次数,不同长度摆绳的摆在15秒钟内摆动的次数。他们在对测量数据的分析过程中会发现,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只是摆绳的长短。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以及上节课对摆的结构的了解,对摆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节课来研究摆摆动快慢的的影响因素,他们通过做实验,分析数据,很容易发现问题并且能够解决问题。对于对比实验的设计,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能力。懂得变量与不变量的控制。可能会在设计实验的时候考虑的不周到,但大致方案还是能够设计出来。有了相应的知识背景,这样他们既有研究的兴趣,也不会感觉太难而使课堂沉闷。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2、让学生了解摆绳的长度和摆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摆长是支架到摆锤中心的距离。过程与方法:

1、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进行改变摆的摆锤、摆的摆长对摆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3、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进行预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意识到精确测量结果的得到是需要反复测量的。

2、认识到在实验中细心观察发现新的问题是很重要的。

3、对新问题有继续研究的欲望。重点和难点:

重点: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难点:对比实验中,变量与不变量的控制。

教学思路:

教科书从三个层面开展探究活动,第一层面,对我们发现的问题,怎么想办法去证实;第二层面,运用测量的方法,对我们的发现进行验证;第三层面,对我们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研究“摆锤的重量是否影响摆的快慢”这个问题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如何控制变量来研究摆锤的重量这个因素。使学生初步具有在实验中怎样控制无关因素,从而保证所要研究问题结果的精确性的能力。在这个实验中,要控制的因素就是摆长与摆幅不变,使摆锤的重量增加到原来的三倍,同样测量15秒,并且记录每次测量的结果。对测量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在进行“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中,教师可以适当放手。只要做简单的提示。在学生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对实验所测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两次实验,让学生谈谈有什么发现? 最后通过摆绳长度相同、摆锤长度不同的两个摆,摆动快慢不一样,让学生认识到真正影响摆动快慢的是摆长。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方座支架、电子停表、金属钩码、细绳、单摆、研究摆锤的记录表,研究摆绳的记录表、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每个小组一个方座支架、一个电子停表、三个金属钩码、一根细绳(带挂钩)、一个单摆、研究摆锤的记录表一份、研究摆绳的记录表一份。

课前学习准备:了解摆的结构(摆锤、摆绳)。观察不同的摆,认识到摆的快慢不一样,思考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学会正确使用电子停表。

课程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通过上节课学习的知识直接导入这节课的学习,开门见山,简洁明了,节约导课时间)师:上一节课我们观察过不同的摆,发现不同的摆摆动的快慢不一样。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揭示课题“摆的研究”)同学们认为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

生: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测(预设:摆锤重量、摆绳长度、摆幅大小等因素)

二、实验:摆的快慢和摆锤重量有关吗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如何控制变量来研究摆锤的重量这个因素。然后通过实验,测量和记录下不同重量的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分析数据,从而发现摆锤的重量不会影响摆的摆动快慢。)

1.讨论实验方案

师:我们先来研究摆锤的重量这个因素(伴随大屏幕出示——研究的问题: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有关系吗?)做这个实验,请同学们先思考思考要改变哪个条件,要让哪些条件都相同了,才能够比较出摆锤的轻重会不会影响摆的快慢?

生:思考、讨论、交流。师:怎样操作这个实验呢? 生:讨论、交流、研讨。2.确定实验方案,实验中注意的问题,(结合大屏幕展示实验方案和实验中注意的问题)3.学生分小组实验研究,记录测量数据。

4.汇总实验数据,分析反馈,形成共识。(摆的快慢和摆锤重量无关)

三、实验:摆的快慢和摆绳长度有关吗

(在这个实验中,教师适当放手,只做简单的提示。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制定研究摆绳的长度这个实验方案。然后通过实验,测量和记录下摆绳长度不同的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分析数据,从而发现摆绳的长度会影响摆的摆动快慢,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1.讨论实验方案

师:接下来我们研究摆绳的长度这个因素(伴随大屏幕出示——研究的问题: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系吗?)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一下在这个实验中,应该使哪些因素不变,怎样来做这个实验?

生:思考、讨论、交流。2.确定实验方案

3.学生分小组实验研究,记录测量数据。

4.汇总实验数据,分析反馈,形成共识。(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四、实验:摆的快慢和摆动幅度有关吗?(这个实验机动处理。如果前面学生的猜测提出了这个因素,时间允许的前提下由教师演示这个实验,让学生认识到摆的快慢和摆动幅度没有关系。如果时间很紧张就留待课后让学生自行去研究。)

五、概括总结

(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师:请同学们思考我们做过的这两个实验,有什么收获? 生:谈收获

小结:摆的快慢与摆锤无关,与摆绳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六、拓展延伸

(观察两个摆,摆绳长度一样,摆锤长度不一样,思考摆动的快慢会一样吗?然后通过演示实验,发现两个摆摆动10次所用的时间不相同,长摆锤的摆用的时间长,短摆锤的摆用的时间短。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到真正影响摆的快慢的是摆长。摆的长度并不等同于摆绳的长度,真正的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1.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摆,有什么区别?这两个摆摆动的快慢会一样吗? 2.生:观察、推测。

3.演示实验,学生观察。讨论: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4.小结:摆的快慢是由摆长决定的。摆的长度并不等同于摆绳的长度,真正的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多媒体课件配合讲解展示,让学生的认识更直观,形象。)

板书设计:

摆的研究

摆锤重量无关

摆的快慢 与

摆绳长度有关

摆长越长

摆长越短

摆动幅度无关

第五篇:摆的研究教案

《摆的研究》教学设计

浙江上虞市实验小学 章兴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感觉是会出错的,深刻理解重复精确实验的价值 ;感受探究单摆的快乐。

【教学重点】

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教学难点】

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单摆装置一个(铁架台、带挂钩棉线、铜棒组装而成)、大小相同螺帽各三个、记录本。

教师材料:学生材料一套、不同的单摆两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5分钟)(课前写好课题:摆的研究)

1、师:(师出示上节课的三个单摆)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摆”,这是我们用过的其中三个摆,我们通过实验知道了摆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谁来帮大家回忆一下?(等时性)你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2、师出示投影记录。这是**组的记录,他们的摆一分钟接近**次,这是**组的记录,他们的摆一分钟接近**次

3、现在,老师心里有个疑问:虽然我们认识的摆具有等时性,可摆和摆之间,它们的快慢都一样吗?(板书:快慢)

二、用摆做实验:(23分钟)

1、推测:摆的快慢你觉得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师根据学生回答分别板书:摆绳长度、摆锤轻重等。如出现摆的幅度这个因素,可引导学生回忆课前演示的实验。)

师:这些只是我们现在的猜测,还得找证据证明。

2、对摆绳长度、摆锤大小两个因素,分别展开实验教学。

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10分钟)

a、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讨论:

为了证明摆锤的轻重与摆的快慢到底有没有关系,这个实验可以怎样来操作?(学生回答后继续追问:(1)改变的是什么条件?哪些条件需要尽量保持不变?(2)是不是做一次就可以了呢?)

b、出示记录表。师述: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三颗螺帽,我们就以15秒为时间界限,分别测三次,看看最后能发现什么?准备好了吗?静悄悄的开始,比比哪组效率高!

c、学生实验、记录。(师巡视指导,找好记录)

d、数据反馈、汇报小结。(展示两个小组数据,谈谈我们的发现: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看看自己小组的数据,支持这一结果的小组举手!如不支持,拿出来分析。

现在我们可以确定的说: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有关吗?(板书:错号)

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10分钟)

a、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讨论:

为了证明摆绳长度与摆的快慢到底有没有关系,这个实验又可以怎样来操作?(学生回答后继续追问:(1)要改变什么条件?哪些条件需要保持不变?)

b、师述:大家看记录表,我给大家准备了一根2倍长的绳子,3倍的那一栏把它划掉。

c、学生实验、记录。(师巡视指导)

d、数据反馈、汇报小结。(展示两小组数据,谈谈我们的发现: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其他组的数据,支持这一结论的举手。

师小结板书:对号。

三、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7分钟)

1、师:通过刚才的两个实验,你能回答作业本最下面的问题了吗?

我发现: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

2、请大家把课本打开,翻到P61,阅读课本P61下面的插图和文字。你觉得它们摆的快慢会怎样?

3、师出示如图的两个摆,摆绳长度一样,摆锤长度不一样,演示实验。(分别记30秒2次。)

4、讨论: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5、师可根据学生时实际情况进行引导:虽然这两个单摆的摆绳一样长,但是他们的摆长却是不一样的。其实,摆的长度并不等同于摆绳的长度,真正的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课件出示P61图片,红色线条指出两条摆长。)

6、小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

课后反思

1、思考一:重视铺垫和延伸对学生思维的引领。

《摆的研究》是“摆”这块内容的重点部分,它不是孤立的,是和前面的《机械钟摆》,后面的《做一个钟摆》等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在上前面一节课时,我已经在思考:如何发挥它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起到引领学生思维走向的作用。上一节课的重点活动:做一个单摆并测量的活动中,我给孩子们准备的材料是:每一小组1个螺帽但大小不一样,一段绳子长度也不同。这样每个小组做出来的摆都是有差别的。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是自找麻烦吗?(准备一批一样的螺帽和绳子会更轻松?)我想这绝对不是自找麻烦!这样的材料准备,学生活动过后,自然而然对不同的摆的特点会有一个直观的感性的认识。这样,在上今天的《摆的研究》时,学生对“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系?”这个引领整节课的关键问题才可能会有比较活跃的思维。他们会很自然的想到大小不同的螺帽和长短不一的绳子,于是预测:可能和摆锤重量和摆绳长度有关系。

上完这节课,对摆的探究还没有就此结束,学生的思维也不能在此停滞!怎样利用好最后的延伸环节?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课文最后的插图,展示的是摆绳长度相同,但摆锤的长短不一样的两个摆,让学生进行推测,大多数学生肯定会认为这两个摆摆动速度是一样的,因为他们的摆绳一样长。于是,我制作了两个如课本插图中的摆,现场进行了测量。结果“意外”的发现:短的摆锤的摆摆动的快。这样的结果与学生前面的实验结果好象违背了,之前的实验结果表明摆动次数是与摆锤没有关系的,而这个实验表明有关系。这样,学生的思维会再次被激发,从而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的学习迈进!摆长并不完全是摆绳的长度,而是支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2、思考二:材料的简洁性。

力求材料的有效和简洁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这节我把材料尽量简化,总共是两组材料:

第一组材料,我课前已经装在信封里,放在桌上了。里面有一段带挂钩的绳子,(挂钩是回形针做的,绳子是腈纶线),三颗一样大小的螺帽。

第二组材料,是后来分发的,一根两倍长的绳子带挂钩。

原本打算把它也省掉的,直接包含在第一组材料中,第一组材料的挂钩绳子先用短的一部分,然后放出来变长。但考虑到学生的收放过程还要指导,可能会因为这个过程而打断学生的思维,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从教学的效果看,这样简洁的材料,并没有降低教学的有效性,反而使得教学更加的有效。

3、思考三:努力让孩子亲历探究过程。

这是一节探究性很强的课,从复习引出问题“不同的摆摆动快慢一样吗?”——讨论预测“摆摆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摆锤摆绳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创设情境、激发新的疑问。整个探究活动我努力让它一气呵成,重点突出,实际效果也是非常的理想。

4、思考四:让学生感受测量、数据的价值。

这是一节通过“测量”,记录数据,并用数据说话的探究课。重复测量、严谨记录、科学分析,这是我在课堂上反复渗透、暗示、指导的,意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测量以及数据带来的巨大价值,效果比较明显。

下载摆研究实验报告、[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摆研究实验报告、[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摆的研究教案设计

    1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摆的研究》教学设计 杉树小学:陈妃 2012年5月30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

    课题研究实验报告whb

    课题研究实验报告--营造英语氛围,建构新型英语有效课堂 一、课题的缘起及主要内容 21世纪是高新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地球村已经成为可能,而不同民族和国家交往日益频繁,学习......

    《摆的研究》教学设计

    《摆的研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

    摆的研究 教学设计

    摆的研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制作的摆,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思考推测出影响摆摆动的因素,做出自己的假设。并能......

    《摆的研究》教学反思

    《摆的研究》教学反思15篇 《摆的研究》教学反思1 一、取舍合理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中同学将就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进行讨论与考虑,并且去验证同学自身的一些猜想。同学在探......

    《摆的研究》教学反思

    《摆的研究》教学反思1 继上节课制作简单的摆的学习,学生发现了摆的等时性的特点,但是相同时间内不同的摆摆动次数是不一样的,上节课学生观察过自己的摆,可能会猜测摆的快慢与......

    《摆的研究》教学反思

    《摆的研究》教学反思 《摆的研究》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第三单元第6课的内容,讲授新知之前,先带领学生回顾了上节课的知识点——摆的构成(摆线、摆锤等)和操作注意事项。为这节课......

    摆的研究教学反思

    《摆的研究》教学反思 摆的研究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时间》单元中的第六课,学生在上一节课对摆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相同的结论。但在实验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