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小笔尖,成就孩子一生之美论文
摘要:很多教师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很难,首先就难在很多小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其次是学生平时的积累过少,写作文时找不到素材,即便写出来的文章也存在言辞干瘪、远离实际的问题。一直以来,我们都只关注教师怎样去教学生,而没有关注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喜欢写些什么,喜欢教师用什么方式上作文课,教师往往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开展教学活动,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失去了作文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教育;作文;学生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
当前,大部分的学校使用的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的教材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其内容丰富多彩,并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设置了不同的教学内容。但是纵观各年级的小学语文教材,我们依然可以发现很多严重偏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中,《卖火柴的小女孩》通过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凡卡》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出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穷人》通过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的社会现实等。这些课文,虽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批判意义和文学史意义,但是这些文章压抑的格调、沉重的话题,对学生思想的发展并无多大益处。
(二)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教师依然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为了顺应新课程的这一要求,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也采取了诸多新颖的教学模式,但是这些教学模式只是在表面上强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其本质依然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三)形式化地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丧失了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启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依然存在教学死板僵硬的问题外,还存在着教学过于自由放任的问题在小学语文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多地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空有热闹的形式而没有充实的内容的现象。学生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并没有学得知识,并没有使得自身的素质得以提高,从而使语文课堂成为一种资源的浪费。
二、教学策略
(一)深研教材,培养小学生的质疑精神,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语文教师深研教材,首先必须清楚课本的知识要点以及重难点。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教学方案的设计一定要照顾到所有的学生,通过这套方案,要使优秀的学生能感受到学习带给他们的挑战,普通学生则可以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和自信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逐渐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会质疑。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疑问说出来,与同学交流,共同寻求正确的答案。当质疑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课堂的教学气氛才会更加活跃,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才合得到真正的体现。
(二)加强小学语文的分组合作学习
在新课改的推广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得到了更多老师的认可和肯定,这和传统语文课堂相比是教学上的一大突破。在进行分组的时候,教师要考虑到诸多的因素,比如学生的能力高低、成绩好坏等。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加小组成员的多样性,还可以加强小组内部的优化合作,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小组内要有自己的组长,统筹负责小组的学习以及每次的竟赛事项。小组是一个整体,每个成员都应当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当有个别学生的成绩不佳时,其他同学应当去给予帮助,使其共同进步。
(三)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努力构趁高效的语文课堂
要想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就必须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感到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自主。
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对于学生发表的见解不要轻易地否定,更不要挖苦和讽刺一个学生的表现。一句“你是最棒的”,可以让学生信心倍增。对学生多一些信任,可以为实现高效课堂创建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总结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人的母语启蒙教育,在一个人一生的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每一个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认清自己身上肩负的重要责任,认真反思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提高自己的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发挥小学语文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玢。小学生作文评语质性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 2013
[2] 郭霖。高中语文作文评改的优化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3] 石艳威。初中最佳作文批改方式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3
[4] 王书。小学作文书面评语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3
第二篇:幸福家庭成就孩子一生
《幸福家庭成就孩子一生》有感
听了牛琳的《幸福家庭成就孩子一生》,感慨良多。家庭对孩子的成长影响何其巨大!幸福家庭中的孩子是多么的幸运啊,孩子没有选择家庭的权利,他们只能在家庭中逐渐的成长,并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一步步长大成人。如此,一个幸福的家庭无比重要。幸福来自何方?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孩子来说,幸福来自父母,从父母选择配偶、经营婚姻开始,幸福的种子在最开始就已经埋下,但能不能发芽、开花、结果……却要看各自的造化。愿天下所有的家庭幸福,所有的孩子能够幸福成长。
第三篇:家庭教育成就孩子的一生
家庭教育成就孩子的一生
我在大学读的是师范专业,也粗浅地学过心理学、社会学的知识。毕业后做过四个月十一天的教师(不算毕业之前的实习)。
再后来,我长时间做人力资源的工作。这个职业最大的好处是每天都有人在你面前将他的故事:他如何成长、如何面对压力、如何思考问题、如何成功,又为何会失败。在面试的时候,我也比较偏重问有关求职者家庭的情况和成长的经历。因为这是观察和评价一个人比较方便和实用的视角。
庆幸的是,粗略算来,我已经听过三四千人讲故事。这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随着面试和在工作中接触的职场新生代越来越多,我也越来越感慨:其实面试过的大多数人几乎是一样的。而且工作中很常见那些缺乏认真的态度和创新能力,天天去问自己的领导“我该怎么办”的员工。
我想起在八九年之前,有个其他部门的员工,接到了一份通知,需要我填一些公司人力资源相关的数据。她在周五收到了文件,然后就一直在找我。周五和周六,我跟总经理一起开了两天的会。她就一会去我办公室看看——我没在,她就走了。过一会再去看看——我还没在,她就又走了。
周六下班以后,她碰到我了,赶紧把文件给我,然后说了一句:“我可把文件给你了。”结果我一看那通知,周一早上八点半交到镇政府办公室。
当时已经是周六的晚上,按照正常的处理流程,资料——我没地儿去查;公章——行政部下班了;而且那份文件还需要总经理签字。
两天的时间,她到我办公室的时候只会问一句我在不在,不跟我同部门的人说什么事,也没问我去哪儿了;她也从没给我打个电话或者留张纸条;而且,她的部门在一楼,我就在二楼总经理的办公室。尤其是她最后说的那一句“我可把文件给你了”,非常不负责任。
学校里不会教这种事情,处理这种事情的素质和素养,只能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体会和学习如何把事情做完整。要不然,就会像那位员工一样,在进入职场以后处处碰壁。
当然,也有因为家庭教育而特别出色的孩子,他们走入职场就会是另一种表现。
那是在2009年,当时我所在的外资企业需要招聘一名报关专业的采购员,而且需要有报关员证。因为刚发生了金融危机,进出口行业几乎是一场大洗牌,所以这个岗位的竞争特别激烈。
不到一周时间,来参加初试的就有35个,我向采购部的经理推荐了7名可以复试的人员。其中两人本科,四人研究生毕业,这六个人全部有两年以上同岗位工作经验(作为新建中的项目,一般来说还是希望求职者有工作经验的),而且其中有两位是在国外留过学的。
但是在我最后推荐的人选当中排第一位的,是一位专科应届毕业的学生,名字叫孙晓卉。她不但没有任何同岗位工作经验,而且去那家公司面试之前,因为就业环境不好,她正在一家汽车配件公司做保管员,每天要接触很重、布满黄油的零配件。
我当时通知孙晓卉到公司面试,说的是请带简历和相关证照,以及一张一寸照片来公司面试。
面试那天,进了面试室,我就说了句“你好,请坐。”然后我就不讲话了。孙晓卉向我问好以后,就开始自我介绍,而且一边说一边从一个透明袋子里面向外拿资料。
我记得非常清楚,她拿出资料和物品的顺序是:毕业证的原件和复印件,报关员证的原件和复印件,个人简历,就业推荐表,上学期间各种奖励证书的原件和复印件,然后是几张一寸和二寸的照片,还有一把小剪刀和一只小胶棒,还有两支中性笔。
她当时就一边说,一边往外拿,而且拿出来的东西刚好佐证她正在说的事。十余年时间里,在我面试过的几千人中,准备资料这么充分而且这么条理的,仅此一位。
那天我们沟通了大概有二十多分钟,其实我基本上没有问问题,而是在回答她的问题,介绍公司的情况。初试就这么结束了。
采购部的经理是台湾人,看到我写的面试评价,说:“那就请先帮我约孙小姐复试。”
复试之后,采购部经理把她送出门口,转身对我说:“就她了,麻烦你安排孙小姐入职的事情。后面的我就不见了。”
我后来跟孙晓卉一直是好朋友,从世俗的眼光看,她的家世普普通通,而且毕业自一所普普通通的专科院校。那么她的素养从哪里来?是她受到的家庭教育好,就这么简单。
我也越来越发觉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很有用,就开始了更深入的学习。除了面试、培训、职业发展、沟通、团队建设等所常涉及的知识外,我甚
至读过《客体关系治疗》这样一些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的书。我还曾经通过谈话,帮一位朋友解决掉了困扰他多年的心理问题。
2008年,我们的儿子出生。我开始有机会去分析儿时行为在成长中的演变以及对未来的影响。与此同时,我们也自然面临着家庭教育的困惑与矛盾。
这世界变化太快,我们身边有太多太多奇怪的规则和想法。
为什么,很多家长一方面希望孩子听话、省事,却又希望孩子聪明睿智、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什么,很多家长嫌弃孩子不独立、撒娇,却又在一直剥夺孩子自己去体验和创造的机会?
事实上,上面说到的“很多家长”中,包括我的妻子、我的父母、我的岳父母、我的同学和朋友,甚至也包括我自己。
我开始反思和反省„„
这期间,我也把自己的心得体会不断跟朋友们分享。逐渐地,我们有了更多的讨论——当然,也有辩论。
面对儿子,我不知道未来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我也不知道,那些听来的,许许多多的“如果„„如果„„”在有一天会不会变成真的。所以,我只是陪着儿子一起经历和成长。我没有办法告诉他那些所谓的规则。也很难用那些规则一一去要求他。因为,那只是我现在碰到的规则。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是在用过时的规则去要求属于未来的孩子。
我只想讲一个“如果”——如果我把所有的钉子都替他拔掉,或许他今天不会受伤,但是他永远都不会知道什么叫做碰钉子。成长,是没有办法代替的。
教育是人类的自省,也是父母与孩子的一场修行。
很多人,在幼小的孩子面前,常常无意识地要去扮演上帝的角色。仿佛家长永远知道什么东西是对孩子最好的,知道什么样的道路对孩子来说是最适合的。
人生,永远没有假如。自己的路,自有自己去走,才会走得更踏实。这世上,没什么事情过不去,也没什么事情回得去。每个人,都应该去走自己的人生路。
爱孩子,就是让孩子自己去面对未来,让孩子不恐惧、不愚妄,让孩子自信、理性、勇敢、智慧。
儿女只是我们生命中的过客,是陪伴一段的路人、朋友。我只希望在孩子养成独立人格的过程中,跟孩子愉快地共同度过。等孩子长大了,自然会远离我们。
我觉得,亲子关系是人世间最特殊、跟人类的本能恰恰相反的关系。朋友之
间、夫妻之间的相处都是为了彼此关系更加亲密、持续亲密,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相守、一种捆绑,而唯独我们跟孩子之间的关系,却是希望他们能独立走好自己的人生。
想到这些,我想,这个世界足够大。应该能够容许有这么一对父子,不为追求世俗的成功与优秀,只为内心宁静地成长,愉快地相伴。
随着越来越多地跟朋友们分享家庭教育故事,我发觉自己观察到、能记录的东西确实也不少,就动笔写了下来。
这里面,有经验也有教训;有骄傲,也有遗憾和悔恨;有自豪,也有反思和反省。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朋友提出或者询问过的实例,我平时观察到的一些家庭教育现象和思考,以及一点我对自己童年成长的回忆。
或许,多年以来的教育和传统,让我们习惯了强调“父严、母慈、子孝”这样单调的角色关系,以及长幼尊卑有序等自认为稳固的规则,还有就是把孩子牢牢看护在身边的所谓“为了你好”。
慢慢地,我发觉,亲子关系也可以平实和淡然,而且不是墨守于现在,更能自然、开放地面向未来。就像,这首诗里写到的一样——
我也很欣赏《道德经》里的这段文字: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啊!养育了孩子而不据为己有、不自恃有功、不自以为主宰。这才是真正的家庭教育。
我们必须承认,家庭教育是一个复杂的、与时俱进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家庭,都是不能完全复制的、独特的生态环境。
我只是希望,这些记录和思考,能多给其他的家长朋友提供一些新的分享和参考。所以,这并不是家庭教育的“教材”,任何事情都不能生搬硬套。
家庭,是我们最重要的幸福事业,需要我们努力用心去营造。作为一名父亲,我想说:父爱,也可以有趣、活泼,而不必沉重,更不必压抑。
很多家长都会问过自己,我们到底要给孩子什么?我的答案是:儿子是这个世界上独立于我的另一个人,我想陪他走过一个自然率真的童年,以及一个我可以有限参与的青春。
我爱他,却只是陪着儿子,一起成长,不会粘着他,不会“绑架”他。我珍惜跟他一起度过的时光,甚至为了他愿意做一个无所不能的斗士,但是我也做好跟他道别的准备,自己像个隐士一样,华丽地退出。
孩子摔倒怎么办?
当时,我还在上高中。有一天,我去三姑家串门,她的孙子当时大约两岁。那天,小家伙摔倒了,三姑父让他自己站起来。小家伙当然不干,继续趴在那里哭。
三姑父说:“宝宝很勇敢。你自己摔倒的,就能自己站起来。你刚才是慢慢摔倒的,也不会很疼。来,站起来吧!”
小家伙哪里肯听?仍然在哭。
三姑父继续幽默地说:“你把地面砸了个坑,地面都没哭。他也没找你麻烦。你倒哭起来了。”
小家伙听到这里,果然立刻就不再哭了,而且一个骨碌就爬了起来,然后很认真地去看刚刚摔倒的地方,检查地面有没有“受伤”。
直到现在,我仍能清晰地回忆起这段往事。我第一次明白,原来孩子摔倒,还可以这么处理。
想想看,水泥地、桌子角,甚至伴随孩子成长的玩具,哪一个没被当成替罪羊“殴打”过?似乎以此就可以抚慰孩子“受伤的心灵”。那么再想想看,为什么有的孩子长大了没有责任心、没有担当的胸怀?
我记得很早的时候,听过张锦贵先生的课,他举例说:遇到孩子摔倒,日本的妈妈大多会要求孩子站起来重新走一遍;而美国妈妈则多半会说“你想当英雄,还说要保护妈妈。摔一跤这么小的事情就哭鼻子,怎么保护妈妈?”——所以,日本人善于学习总结;美国人到那里都觉得自己是老大,自信心爆棚。
我记得有一次,儿子才一岁多一点,我们正在床上玩,儿子那时还不太有空间的概念,高低远近分不太清楚。
儿子玩着玩着,一高兴直接就朝着床的边沿冲了过去。我想赶紧坐起来伸手抓住他,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儿子飞快地冲了出去,“哐”的一声摔到了地上。
妻子几乎被吓得魂飞魄散,不禁尖叫了一声,赶紧冲过去看了看他,然后紧紧抱在怀里。
虽然妻子心疼的手都发抖,可是儿子由于刚才玩的太高兴,虽然摔得有点疼流出泪来,可是脸上还是挂着笑,而且很快就又玩了起来。我们一直观察了很久,才放下心来。
后来,我观察过很多次。只要不是摔的特别疼,孩子摔倒之后的第一反应是先看家长,然后才决定要不要哭。
如果大人没反应,孩子多半会先哭两声试探一下。我儿子小时候如果走路突然歪到了,我和妻子的反应是——赶紧扭头当作没看见。儿子过一会自己就爬起来了。等他爬起来之后,我们才会恍然大悟地说:“刚才怎么了?摔到了呀?都能自己爬起来,真棒!”
等儿子再大一点,当他不小心摔倒后,总是自己迅速爬起来,压根不会影响他继续玩。有时候,还会因为是在很平坦的地方摔了跟头,他还会很不好意思。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挫折,犯下了错误。其实这都是难得的学习的机会。作为家长,利用孩子摔倒的机会,教会孩子去思考:这是谁造成的问题?是我自己不小心造成的吗?我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吗?我怎样可以做得更好?
学会自己爬起来的孩子,才能真真正正地长大。而爬起来之前,需要摔倒,不是吗?
当然,如果孩子不小心摔得比较重,那样的反应才会是痛哭。装哭或者带有表演和撒娇性质的哭跟正真巨痛下的哭,声音是不一样的。这个很难说明,但是只要你用心观察、用心听,你就能知道他们的不同。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些跌跌碰碰。即便家长再小心还是会出现各种状况,比如从床上、沙发上摔下来,或者是自己撞到墙壁、家具的边角等。而且,孩子从床上或者椅子上、柜子上等比较高的地方摔下来,还是有一定危险性的。
孩子从会爬到一岁多,一旦离开家长的视线,就有可能爬到比较高的地方不小心摔下来。等孩子再大一点呢,他的活动能力更大了,活动范围也更大了,可是有很多危险,孩子是不自知的。家长不可能做到二十四小时无死角看护。总有些疏忽是难以避免的。
当孩子还小,无法判断和处理显而易见的危险时,家长应该注意在家具陈设等方面注意布局合理,清除较大的安全隐患。
孩子不小心摔倒之后,家长大概要注意以下几点:
1、稳定自己的情绪,安抚摔倒的孩子。
一旦孩子摔倒,家长普遍都会很紧张,甚至慌里慌张、手忙脚乱。这样的话,孩子反而会因为家长的过激反应而哭得更伤心。那孩子哭得更伤心,家长就更小心翼翼地哄孩子,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所以,当孩子摔倒后,家长首先要注意稳定自己的情绪,然后再适度安抚孩子就好。
2、检查孩子摔伤的情况。
安抚完孩子之后,要仔细地检查孩子摔伤情况。重点是——孩子摔到的地方有没有出血,有没有淤青、肿包或者其他异常的地方。如果有的话,那么该止血就止血、该冰敷就冰敷。自己处理不了的情形,就赶紧带孩子去医院。生活中的小磕小碰总归难免,所以,我们平时最好都预先学习一下小伤的处理,还有就是家里准备一些急救药品和耗材。
3、持续观察孩子有无异常反应。
如果孩子发生摔倒、碰撞之后,却没有任何的反应时,家长反而要特别注意了。要观察孩子是否出现意识不清醒、半昏迷的样子。如果发现孩子有任何不对劲的地方,就应该及时就医。
摔疼后的孩子,一般会变得更加贪睡。但是这时候,家长要尽量引导孩子说话,用好玩的事物引起孩子的主意,观察一段时间以后再让孩子睡觉。孩子睡着以后也要坚持每20-30分钟观察一次,看孩子是否有脸色、呼吸等方面的异常。
尤其是孩子摔得比较重,或者孩子摔倒的一瞬间家长并没有观察到的情况下,这时候家长很难确定孩子的情况,那么也可以叫醒孩子,让孩子坐一下或者站一下。如果孩子很顺利地配合或者表现出烦躁、挣扎,都是正常的现象。相反,如果孩子不反抗、不烦躁,甚至呼吸不均匀、神志不清醒,就应该及时带带孩子就医。
再就是观察孩子的平衡感和说话是否有异常。我们都知道,小伤小痛不算什么,怕的就是孩子的大脑受损。如果大脑有出现任何损伤,都会在24小时内出现异常的症状。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孩子说话的情况或者是玩耍时的动作表现,来判断孩子是否有异常情况出现。如果家长发现任何担心的地方,都可以马上就医。
疫苗不可怕
孩子从出生到五岁之前,疫苗特别多,尤其一两岁的时候,几乎有时候每月都要去。防疫站还有医院的儿科历来是很难安静的地方。两三个大人分工协作强按住孩子,孩子鬼哭狼嚎般拼命要挣脱„„这样的情景屡屡在那里上演。
最初几次打疫苗的时候,儿子也会哭,有时还会哭的时间挺长。
但是,我们都会在给他脱衣服的时候,语气平缓地对他说:“要打疫苗了,会有点疼。我们看儿子是不是勇敢哦!儿子要勇敢。如果你忍不住,就哭出来。”
也许有人会说,三四个月的孩子听不懂吧?其实并不然,几个月的孩子虽然听不懂大部分的话,但是他们的大脑发育很快,需要不断地接受外界的信息和刺
激;相反,如果没有这种刺激,反而不利于大脑的发育。
所以,我们每次都会照说不误,不断地跟儿子沟通。
稍微大一点之后,儿子就表现得很勇敢、坚强。甚至他会很逞强地表现出不怕疼的样子。
记得儿子十三四个月大时,我带他去打疫苗。
到了防疫站,在等待的时间里,他拽着我的手,走过去挨个看那些打过针的小朋友,而且一定去看人家的脸。看一个,就回头跟我说“哭了。”然后再去看下一个,再跟我说:“哭了。”
满屋子都是带着小孩来打疫苗的家长,他们看到自己孩子哭,本来都很心疼。结果儿子这么一个一个去看人家,真像是在人家家长的伤口上撒盐啊!众目睽睽之下,我还真有点尴尬,只好不停地想办法吸引开他的注意力。
很多家长在哄好自己的孩子之后,都在关注着我儿子。估计是要等着看儿子打针时的表现吧!而且,孩子打完疫苗之后,都要观察半小时,确认没问题才能离开。所以,大家也有的是时间。
结果,等到儿子要注射的时候,他就那么直勾勾地看着针头扎进去,直到注射完药水和拔针。除了针头扎进去的那一瞬间,儿子轻轻抖了一下胳膊之外,一声也没吭。最后还不忘给那些看着他的家长“补刀”,脆生生地说:“不疼!”
几乎所有的家长一下子都傻了。
再有一次,是在儿子更大一点的时候——大概一岁半吧,我和妻子一起带他打去打疫苗。
或许是为了在爸爸妈妈面前表现一番,那次儿子不但说不怕疼,更是在护士给他推液的过程中嘿嘿笑了几声。护士显然没遇到过这种情况,立马愣神了,手停了下来,仔细观察儿子的脸。
儿子继续笑着说:“一点都不疼。”护士这才继续把剩下的液体推完,而且长舒了一口气。估计,她是小小地被吓了一下。
我发觉,每当打针前,家长最常说的两句话分别是“不疼”和“别哭。” 不疼?——这不是骗人吗?
不哭?——这要求太过分了吧?明明很疼,还不让哭?
我觉得,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告诉孩子:打针是疼的,但是打针才能不得病或者治好病。如果觉得疼,自然也是可以哭出来的。
一味地强调让孩子坚强、勇敢,是在难为孩子,尤其是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
孩子稍微懂事、能听懂话之后,最好在打针前向孩子做好引导,打针时尽量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其实打针的时候,越是情绪紧张、激动,肌肉就越紧绷,会感觉更疼;情绪越放松反而越不疼。
尤其是家长不能表现出担心和焦虑。别出现孩子还没打针呢,家长就已经一脸惊恐的情况。家长的“悲悲切切凄凄惨惨戚戚”,只能让孩子更脆弱和恐惧。
如果想让孩子观摩别人打针,比如家长有时候因为疾病而需要打针,其实是不错的机会。但是,别人打针哭不哭,与自己的孩子打针是不是哭,没有必然联系。就算别的孩子打针时不哭,也不要拿着别人的表现去强迫孩子也要做到。
只要孩子打完针后,一定要赞赏孩子打针成功,及时好好安慰和鼓励孩子,让孩子分享打针的感觉,慢慢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等孩子经历过几次打针,有了体验和比较,并且通过不断的鼓励,让孩子慢慢强化“自己很勇敢,不怕打针”的想法,他自然也就变得勇敢起来。
还有,平时让孩子远离“不听话就给你打针”的恐吓,尤其是别埋下对医生既惧又恨的思想。
生活中,有不少家长用“再不听话就让医生给你打针”来吓唬孩子,让孩子变得安静或者听话。可是,长远来看,这种方法随着孩子的长大就会失效,但是因此而产生的对医生的误解却可能伴随孩子一生。让他觉得,医生是可怕的,也是可恨的。
其实,人的一生遇到疾病时很正常的事情,医生是救死扶伤的人,不是吓唬孩子的“工具”。
话说回来,没有人会喜欢打针。但是,打针是我们生活中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我们在注射疫苗、验血和治病的时候都需要打针。
我自己的感悟是,家长首先要承认我们知道孩子们非常的害怕打针,不要因为孩子们害怕打针而去说一些打击孩子们的话。
再就是不要加剧孩子们对打针的恐惧感。在打针的时候,也可以跟孩子讲讲笑话或者用其他的一些方法来转移孩子们的注意力,以及去教会孩子怎样运用他们的想象力在打针的时候保持冷静和自信。
还有一个细节,那就是很多孩子可能是害怕针头。想想看,那个针头确实寒光闪闪,挺吓人的。那么,在医生准备给孩子打针的时候,家长怎么样巧妙地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开,不让孩子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针头、打针、恐惧上,就
需要我们去发挥自己的智慧了。
不挑食、不偏食
我们刚结婚的时候,就跟着表嫂学了两招,其中一招就是:如何让孩子不挑食、不偏食。她说:“孩子挑食、偏食,一定是源于家长的影响或者暗示。”
如果家长挑食、偏食,孩子就基本丧失了吃到这种食材的机会;即使碰到了,也会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已经牢牢认定了“XX是不好吃的”。
而最可怕的就是这种不经意之间的暗示,比如,刚做饭,爸爸妈妈就“担心”开了:宝宝会不会不吃青菜啊,会不会不吃蛋黄啊,要是营养跟不上可怎么办啊„„
总之,有的家长还没等喂孩子呢,就已经在无意识地向孩子“灌输”吃饭是一件很艰巨的任务这样的思想。
我就受过这样的影响。我妈妈不吃海带,所以小时候家里从来没买过海带。即使在外面吃饭碰到了海带,也因为一直被暗示“海带不好吃”而从来没吃过。我第一次吃海带,是高中有一次在学校食堂误打了饭菜,才发现自己其实很喜欢海带的味道。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孩子是很专心的,大人毫不经意的一句话,也许会被孩子牢牢记住。而且有些事情很奇怪,你期望什么往往得不到什么,你担心什么往往就成真了。
即使孩子在某一顿饭说“我不吃XX”,或者第一次见到某种食材,并且表现出不感兴趣,也千万不要着急下结论、贴标签,只需要放在那里顺其自然。不论孩子吃或不吃,都要让孩子频繁地看到、闻到、接触到这种新食物。孩子看到大人或者别人在吃,或许慢慢就感兴趣了。
再就是鼓励孩子先闻一闻和尝一点。有的孩子对一些食物的气味、口感非常敏感,或者非常陌生。这时候,只需要将孩子还没尝试过的新食物放在孩子能够得着的地方,然后鼓励他去摸索、闻、舔一下或者尝一下这个新食物。
哪怕孩子只是闻了一下,也要及时给予夸奖,进而再鼓励他舔一舔、尝一尝。不同的烹饪方法或者食用方法也很重要。相信现在的很多孩子都不太喜欢吃面食,但是在我们家,仅仅是一个面条就有牛肉面、羊肉面、炒面、炸酱面等很多做法。而西红柿炒鸡蛋就着馒头吃也是我儿子的最爱之一。
记得儿子刚开始吃饭的时候,妻子曾用过将蔬菜蘸上果酱的方法。后来我们发现儿子很喜欢吃番茄酱,我也就学着给他做番茄酱。
有的时候,我还会把一些蔬菜打成汁再和面,然后烙饼吃。由面里发出淡淡的蔬菜香,是一种很特殊的口感。尤其是胡萝卜,做菜吃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它的口味怪怪的,可是切成丁、打成汁,再用它再和面、烙饼的话,饼会变成金黄色,儿子也很喜欢。
总之,只要用心,就能做到膳食合理、营养均衡。
当然,如果孩子仅仅是对一两样食品不喜欢,也没什么大不了,其中的营养成分可以用别的食物代替。如果孩子食欲很差,或者对很多种类的食物都不感兴趣,或者仅仅喜欢吃很少的几样食物,就要考虑去医院检查了。
而且,家长也没有必要为一些所谓的营养平衡餐而受尽磨难。我曾见过一位妈妈,怀孕的时候,就购买了很多高精尖的加工和计量工具,搞得厨房就像厨房电器展似的。她自己的饮食和后来宝宝的辅食都要精确到“克”。看她做饭都觉得累——劳苦劳心啊!
尤其是等她费了半天功夫,做了很多的饭菜,孩子也并没有像她所期望的那样大快朵颐。最后,更加重了她的失落和担忧。
事实上,孩子是“饿”不着的,可惜生活中反倒常见到被家长养得营养过剩、上火,甚至排便不通畅的孩子。究其原因,不是吃的选材不合适、加工方法不当,就是吃的太多、太频繁,结果给给撑着了。
不仅如此,具体到每餐的花样,其实最好不要准备太多。
如果每顿饭都给孩子准备七八种食物,其实会让孩子面临不知该如何选择的困境。而且,就算孩子每样都吃了,也不容易让孩子去熟练每种食物的口味和口感。
如果家长问孩子:“宝贝,今天中午你想吃什么?”那么,他的选择肯定是他最熟悉的食物。但是,这样做很可能让孩子损失了尝试新的食物的机会。
相反,如果是每次都明确地提出两三样食物让孩子选择,一来让选择变得简单,再则也有利于孩子好好品味他选中的食物。
除了不挑食、不偏食,按时就餐也很重要。
很多孩子服从意识差、任性,其实都是因为喂养环节出了问题。一家人围着孩子、追着孩子喂饭,甚至拿“吃一口饭就买一件玩具”作为条件。这样下来,自然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可以在吃饭这个问题上成功地要挟家长,为所欲为。
长此以往,孩子的性格就很容易变得任性,听不进任何不同的意见。生存是人的本能,吃饭喝水本是很正常、自然的事情。除了疾病的原因之外,孩子最知道自己到底饿不饿,也知道自己究竟喜欢吃什么。
儿子一岁以后,我们就有意识地让他养成按时吃饭的习惯,只不过他比我们大人多两餐和中间吃些水果。
岳父在我们家时,会很宠爱儿子,常常是刚起床就要给他拿吃的,有时候甚至在穿衣服之前先给他拿包牛奶。事实上,早上由于身体还没活动开,根本没有胃口。如果是过早吃了东西,那么一整天都会胃口不好。
所以,我们一直很注意让儿子多运动,自己“掌握自己的肚子”,如果他饿了,自然会说出来,再长大一点就知道自己找吃的或者“点菜”让我们给他做了。
有一次,儿子把没吃完的饼干放在盒子里了,下次再吃的时候又要拿新的。妻子把他上次吃剩下的递给他,并且收走了饼干盒,对他说:“你一次能吃多少饼干都可以。吃不完一块,剩下了也没关系。但是这是你自己吃剩下的,再吃的时候,就要先把上次剩下的吃完。如果没吃完,就不能再吃新的。”
好像只规范了他两三次,儿子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我们家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场景:零食盒子里堆满了全是只剩下边边角角的碎零食,孩子却又在打开新的包装。
我有位老同事说起她女儿的吃饭情形:只要一说该吃饭了,女儿钻进她的宝宝餐椅。那是专门给她买的,一开始是把她放在里面再喂她,不久就养成了习惯。只要女儿一旦要进她的宝宝餐椅,那也必然是饿了。自然也就用不着大人去猜孩子是饿还是饱。
习惯一旦养成,就可以很自然地发挥作用,让人的行动进入自动化的模式。而良好的习惯,是在生活、学习、工作中最节约时间,也最有效的方式。
而且,良好的习惯必然能使孩子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从而发展成稳健的性格特质,更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当然,有的孩子偏食或者挑食是因为营养元素缺乏或者身体健康除了问题,那就得去医院做详细的检查。
一般来说,孩子偏食或者挑食,其根源都在于家庭或者家长。
首先是,孩子的饮食习惯受父母饮食偏好的影响。如果孩子的家长本身就挑剔食物,或在孩子面前说这种食物不好吃,那种食物味道不好,孩子就会受到直接影响。以及,家里的厨房总是做饭的人说了算,家长不喜欢吃某种食物,孩子
干脆就吃不到它,从而间接造成孩子的偏食。
再有就是孩子的日常饮食比较单调,家长比较懒或者图省事,不注意烹调方法,不注意颜色搭配和形状的多样化,或饮食比较单调,也很容易使孩子形成偏食和挑食的习惯。
还有的情况是,家长过于迁就和纵容孩子,生怕孩子营养不够,对孩子的饮食要求,总是有求必应,从而使孩子的口味越来越高,专挑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吃。
更可惜的一种原因是,家长让孩子有过不愉快的进食经历。如果孩子以前吃某种食物后不舒服或者生病了,再或者孩子曾经被迫吃了某种食物,包括在孩子吃饭的时候对孩子发火,都会令孩子对这种食物产生抗拒的心理。
怎么避免孩子偏食和挑食呢?
首先是家长要以身作则,自己不偏食,不要给孩子不恰当的暗示和诱导,以及控制孩子的零食。还要经常变换烹饪的方法,让餐食更适合孩子的口味。家长还可以丰富一日三餐的造型,以及把食物放在孩子喜欢的餐具里。把不同的食物放到可爱的容器中,不仅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还可以提高孩子吃的意愿。再有就是,避免在孩子吃饭的时候批评、训斥孩子。如果孩子偶尔吃饭的兴致不高,家长也要耐心鼓励,千万不要强迫孩子吃下去。
孩子提出要分床
究竟在孩子几岁的时候分床,并没有简单的统一标准。
甚至,有的家长会选择一直与孩子不在同一房间休息,即使在同一房间,也是单独给孩子准备一个小床。在国外,这种情况会更多。
这样做的好处是大人的活动不会影响孩子,尤其不会发生因为大人的疏忽而压伤孩子的情况。我甚至还听说过,有的妈妈搂着孩子吃奶,睡着以后,孩子被乳房憋住口鼻而窒息死亡的例子。
但是,如果不在同一房间的话,还是很容易让孩子觉得没有安全感,而且也并不方便照顾孩子。
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在大床身边给孩子单独安排一个小床,是个不错的
选择。既方便照顾孩子,也有利于孩子将来自己单独睡。不管怎样,孩子长大了,总要在自己的单独房间睡觉的。
分房间,应该是以情感指标来判断,而千万不能突然觉得孩子很大了,一夜之间就要跟孩子分开。
那样很容易让孩子感到恐惧和不适应。尤其是有的家长因为孩子哭闹或者不肯自己单独睡而把孩子生硬地推到单独的房间。
首先,要注意不让孩子接触怕黑的心理暗示(请参考《孩子为什么怕黑?》)。第二,给孩子分床一定要有计划、有准备。分床,不是在突然想起来之后就能很快成功的。这需要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孩子内心的强大和自信、独立的意识,需要孩子对于大人的信任。
另外,适当地给孩子一间单独的房间,会更有利于孩子的独立意识,使孩子更加勇敢、自立、坚强,也有利于孩子养成自己布置房间、收拾物品的好习惯。
儿子四岁多的时候,我们想给他分床,就提前做了很多准备。第一步:把一间卧室分给儿子。
然后,我们告诉他,那就是他自己的房间。在那里面,他可以放自己的玩具。我们还给他准备了大塑料筐和几个纸箱,方便他对玩具进行归类和整理。而且从那时开始,我和妻子在进他的房间之前都要先敲门。
从那以后,儿子经常会自己去看那间空卧室。家里来客人时,他也会忙着介绍:“这是我的房间,爸爸妈妈说要给我自己买个儿童床。以后我自己睡!”
第二步:带着儿子去选儿童床。
他喜欢上下层的松木儿童床(他管它叫“带楼梯的床”)。在家具城,我们一起挑选完之后,确定要付款的时候,儿子特别兴奋。
第三步:买好他喜欢的床单、被罩、小书桌等,还配上了声控的小夜灯。儿子很喜欢那个小夜灯,进门之前或者晚上要去厕所,都是先“哈”地大喊一声,然后再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过去,很显英豪之气。
第四步:和他一起安装儿童床,布置房间。
恰好他的儿童床需要几天以后才能送到家,儿子就一直都很期待,不停地追问什么时候才可以把床送到家。
终于等到了,我就和他一起组装。这个过程也很好玩。那种松木床就好像是大积木一样,常常是尝试着装上了几个部件才发现出错了,只能再拆开重新装。等我们装好的时候,都已经很晚了,而且两个人都累得满头大汗。但是,看着组
装起来的新床,我们也都很高兴。
第五步:分开的第一晚,陪儿子一起睡,帮他适应新的环境。
我就对儿子说,你有这么好的新床,我能不能“申请”第一天和你一起睡。结果儿子经过很慎重的考虑,才答应我,而且他要睡上铺,让我睡下铺。而且还没忘了让他的妈妈也来一起沾光——第二天可以由妻子谁上铺。但是,第三天之后,我们就不能再去他的房间睡觉了。
就这样,儿子开始了自己单独一个房间睡觉。
第六步:“售后”服务——询问儿子夜灯、闹钟、置物板等好不好用,有没有新的需求。然后根据他的感受和建议,我们也做多很多调整。
当然,儿子偶尔想到我们主卧的大床上一起睡觉,还是可以商量的,尤其是周末的时候。而且,我们经常都是先在大床上讲故事、做游戏之后,他才会去自己的房间睡觉。
有的时候,他还会邀请我去他的房间睡,而他则到主卧的大床上让妻子陪着他睡;或者反过来,让我陪着他在主卧睡,而让妻子去他的房间。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也都是很正式地和他一起商量和安排。
有一天晚上,我在电脑前写东西,儿子突然过来说:“爸爸,今天你在我的房间睡觉行吗?咱俩都睡下铺——我睡外面,你睡里面。”
我立即说道:“好啊!你先去睡吧。”
后来想想,那天其实挺遗憾的,因为等我忙完之后再去睡觉的时候,儿子早就已经睡着了。
如果,我和他一起躺在床上,也许他会有很多话说给我听。所以,后来只要儿子邀请我或者妻子去他的房间睡上铺,都像是做客一样很正式地和他睡上下铺。
再后来真的有一次,我晚上接近十点才回家,这时候儿子已经睡了,妻子躺在床上看手机。我刚进卧室,妻子问我:“看到门上贴的纸条了吗?”
我一边问什么纸条,一边退回去看。
我发现,在主卧的门框上,贴着一张大约四厘米见方的小纸条,上面写着“让爸爸睡颜嘉恕上边的床。”
妻子继续说:“儿子刚才拿着纸条和铅笔过来让我写的。我写完了,他自己用胶布贴在门框上的。”
我很高兴,就说:“挺好。以后跟儿子说一下,再贴纸条就贴在小黑板上吧。那里就是固定贴纸条的地方了。”
第二天醒来,儿子发现我在上铺,就爬上来玩,还问我:“爸爸,你是看见我让妈妈帮我写的信才上来睡的吗?”
我说:“是啊!儿子这么喜欢爸爸,爸爸当然很高兴了。”
总的来说,在孩子三到六岁之间分床,在心理上相对好接受,在方法上相对更灵活。我知道很多家庭分床困难甚至失败,很多只是方法没有选择好,过程没有控制好;也有的不是孩子不能独立,而是妈妈自己有分离焦虑,而且最能影响到孩子的不一定是分房本身,而是家庭关系模式。
多说一点,人不是活在“应该”里的。这就是很多家长说“你已经长大了,应该自己睡”,而最终会失败的原因。
而且,我从儿子分床的过程还体会到:我们养育孩子是没有功劳的,或者说千万不要表功。
在我们给儿子分床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利于了他的自主意识,给他一个自主的“领地”,用他喜欢接受的方式。从头到尾,我们从来没说过“分床”这个字眼,儿子自己就兴冲冲地把我们给分出来了。我们也更不会摆出“你看,爸爸妈妈把你养大,都自己单独睡”之类的功臣姿态。
很多时候,表功,也就是向别人表述或特意显示自己的功劳,到最后就变得没有功劳。因为表功的过程是强调自己如何重要、如何伟大的过程,也是扼杀孩子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过程。
孩子入园有多难?
相信有很多父母为孩子上幼儿园而苦恼过。
我的一个朋友的儿子,上幼儿园的第一个月,需要两个老师抢过去扛着往园里跑,父母则赶紧往外跑。
我也看过,有的妈妈在幼儿园门口因为舍不得跟孩子分开而一起抹眼泪。我甚至见过有个刚开始上幼儿园的孩子,给来抱他老师打了一个响亮的巴掌,而我当时离他们不过两米。
我们在入园前一年多就为儿子准备了一个小书包,经常潜移默化地说:“等儿子长大了就可以背着书包去上幼儿园了。”
所以他很快就习惯了背着那个小书包,有时候上街还会在书包里放点水和零食。
岳母跟他“演练”过很多次:在客厅,儿子把铅笔盒放进小书包,人后自己背上,再跟姥姥说再见,他要去上幼儿园了,走到门口,转过身再回来,这就是又从幼儿园回来了。岳母也很开心地跟他“演对手戏”,不停地问他:上幼儿园好不好玩啊?明天还去不去啊?幼儿园小朋友多不多啊?„„
儿子问过我们很多次:“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大,真的去上幼儿园啊?”
上幼儿园之前,我们提前几个月就带着儿子看过附近的几家幼儿园。就是为了让他自己去观察幼儿园和形成他自己的认识——哦,这就是幼儿园!
最终,我们一致选择了一家幼儿园。以后每次再路过幼儿园的时候,儿子也都很羡慕里面的小朋友。
临近去上幼儿园的几周之前,我们先让他到幼儿园体验过两次,看到更多的孩子,去玩那里的玩具。不过每次都不会停留太长时间,只有一二十分钟。
这样,既能让他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和认识老师,但是由于每次都没让他玩尽兴,自然也就更加期待上幼儿园了。
而且,我们在家还提前想办法让儿子慢慢过渡到与幼儿园的作息时间一致,免得将来不适应。还包括自己吃饭和怎么自己上厕所,还有自己有特殊事情的时候怎么向老师说等等。
入园的那天,我把他的手交给老师,然后老师示范着教他跟我说再见。我以为,也很期望(很矛盾吧?)儿子会回头看我一眼,结果——没有!儿子跟着老师大步流星地往里走,倒是我——这个当爹的,在感慨儿子长大的同时,在为儿子自豪的同时,内心突然有那么一丝儿失落。
这是儿子走向独立的标志性时刻啊!
所以,只要提前充分准备,任何事情都可以让孩子主动去做好。
很多孩子之所以不愿意上幼儿园,大多数是家长还没有做好准备、不适应孩子上幼儿园。这才造成孩子依恋家长,不愿意离开家。而且,孩子哭,也并一定代表不愿意上幼儿园的态度,而是由于不愿意分离而产生焦虑的宣泄。
尤其是有的家长在送孩子的时候如同生离死别,站在窗外不肯离开,接孩子的时候就反复问孩子:小朋友欺负你没有,吃得好不好……
总之,都是那种依依不舍和负面、痛苦的暗示。这样做,不但是在提醒孩子,家长也认为上幼儿园不好,更给了孩子不上幼儿园的理由。
一旦孩子开始哭,并且在家长面前哭得很伤心,就是他在希望以此获得同情,然后获得让步,最后他就达到目的,可以不去幼儿园了。
时间长了,孩子就会熟练地利用这个漏洞,不断得寸进尺地要挟家长让步。到那时,问题将更难解决。
孩子刚入园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和不顺利,比如吃不饱啊、喝水太少啊、没办法午睡啊,甚至可能会尿裤子等等。这些都是孩子成长过程当中的正常现象,家长没必要反应过度。
家长不可能每天都跟老师沟通孩子的情况,让老师特殊照顾也更不现实,也不符合让孩子独立的目标。所以,让孩子融入集体,开始交朋友是最好的选择。
这时候,家长要引导孩子去观察、学习别的小朋友的长处,并且教给孩子去跟别的小朋友成为好伙伴、好朋友。比如教孩子问别的小朋友“叫什么名字”、“喜欢什么玩具”等等。
孩子有了玩伴,自然就不会孤单,也会跟自信,接下来就可以很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总的来说,孩子入园,要事前精心准备,入园初期做好对孩子的了解和沟通。首先是心理准备。要让孩子产生向往幼儿园的感觉,增加对幼儿园、老师与小朋友的熟悉感与认同感。家长多把幼儿园有趣的一面展现给孩子。而且家长要高兴地、怀着期待地谈论上幼儿园的事,并且模仿游戏、上课的情景,让孩子内心形成上幼儿园的概念。当孩子真正入园之后,能尽快地融入其中。
第二是环境和物品的准备。建议家长提前带孩子到幼儿园参观,让孩子了解幼儿园及周围的环境,看看幼儿园里运动设施和玩具、图书,看看老师和大一点的小朋友是怎么上课和做游戏的,使幼儿园对孩子来说不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而且,这种准备还要扩展到平时多带孩子串门,让孩子和左邻右舍年龄相近的孩子多相处,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同时多带孩子到户外运动、游戏,让孩子适应和熟悉不同的环境,以及克服对陌生人的害怕。物品的准备相对简单得多,就是跟孩子一起商量和选择要准备的书包、文具盒等等。包括刚入园的小朋友可能尿湿裤子、吃饭的时候弄脏衣服,所以最好多备几套衣服。
第三个准备是自理能力的准备。这一点说起来简单,可惜很多家长总是习惯代替孩子做事。很多孩子对幼儿园的不安全感、甚至是排斥感来自于什么?孩子入园之后对很多状况难以应付。平时都是渴了饿了都不用说,家长伺候的好着呢。到了幼儿园,有的孩子口渴了连要杯水喝都不会说、不敢说。再有就是,系扣子、擦手这些简单的活动都不会。那么孩子当然就很痛苦。所以,让孩子学会简单的生活技能与做力所能及的事,是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重要基础。
最后是时间的准备,在入园前,孩子的作息就开始往幼儿园的作息时间过度。等孩子上了幼儿园就不会发生不适应的问题了。
入园,这是孩子真正跨入社会的第一步。我曾经开玩笑地说,孩子入园的意义要大于孩子上大学的意义。因为,这一步的跨越,确实不容易。无论对于孩子还是家长来说,都是一件值得铭记的事情,这是长的路上的伟大一步。
入园后,战斗还在继续
孩子入园之后,很容易在入园初期会哭闹。追根究底,当然是孩子在心理上还没有适应新的环境,心里产生担心、焦虑、害怕,转化为行为,就成了哭。
其实入园后的孩子哭闹,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哭闹了几天就逐步减轻,并且自动停止了。这是因为孩子到了新环境后,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不熟悉,存在着一定的恐惧心理,便用哭闹的形式保护自己。但是在老师、家长的鼓励关怀下,通过自己内心的调整,开始接受了新环境,消除了心理的恐惧,对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也有了了解和熟悉,所以哭闹了几天就情绪稳定了。
第二种情况是刚开始的几天不哭闹,甚至孩子很兴奋,可是过了几天却开始哭闹。这种类型的孩子,在刚入园的几天里,注意力全被新奇的事物吸引了,觉得好玩得很,所以开始的时候不会哭闹。当所有的新奇事物都尝试后,来幼儿园的新鲜感没有了,便开始哭闹,借此来吸引老师和家长对自己的注意。
多数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都有哭闹的反映。家长在孩子哭闹时,不要过于紧张,否则的话,家长的情绪变化会加剧孩子的苦闹。以上两种情况都比较好安抚孩子,最终解决问题。
首先是家长不要胡乱猜测孩子拒绝入园的原因。是不是有小朋友欺负他了?是不是幼儿园的饭菜不合口?是不是老师不喜欢他?……家长担心很正常,但要理智对待。你的担心会传递给孩子负面的暗示,让孩子更加拒绝上幼儿园。
其次是家长不能“心太软”。有的孩子每天都在央求甚至“要挟”家长:今天我不去幼儿园了,好吗?这时家长一定要态度坚决,今天逃一天课,明天逃半天课,这样的话,在不自觉中就在延长那个本身应该只有一两个星期的过程,不但得不偿失,还会让问题更加严重。
再有就是家长不要“粘粘糊糊”、“依依不舍”。有的家长送孩子入园时,一会亲一下,一会抱一抱,就是走了还要在门口偷看半小时,我还见过妈妈当着孩子 的面哭个不停的,这样对孩子的情绪其实非常不利。
最麻烦的是第三种情况:每天入园后都要哭闹一会。这样的孩子比较少见,每天都是家长离开之后就哭闹一会,可能十几二十分钟甚至几分钟就好,有时候脸上还挂着泪呢,却高兴地找好朋友玩去了。这种状态往往能持续很久。
有一位叫梓睿妈妈的网友,是一位非常用心的妈妈。他的儿子上幼儿园每天都哭,从入园当年的九月一号一直哭到第二年七月。
梓睿妈妈用过很多方法:表扬、鼓励、奖励、威吓、耐心哄劝、情感转移等等等等,都没用。而且,孩子并不是不愿意上幼儿园,只是在妈妈送他进教室的那一刻,他觉得要和妈妈分开了,就抱着妈妈的腿,边哭边说:“妈妈你别走。” 梓睿妈妈也很耐心地告诉他:“妈妈很快就会来接你的。”而且梓睿妈妈前脚走了,后脚他就不哭了,可是这样难舍难分的戏码每天都会上演。梓睿妈妈对我说:“他好像是故意哭给我看的。”
每次问他为什么哭,他的理由永远只有一个:“因为妈妈不在这里。” 梓睿妈妈真的是很无奈,就连老师也接受了他每天去了就哭的这种状态。
梓睿妈妈确实相当了不起,不但尝试过这么多的方法,而且在不见成效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冷静。后来,通过很简单的沟通,梓睿妈妈一下子就豁然开朗。然后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孩子就彻底改变了。
第一天送孩子去幼儿园的路上,梓睿妈妈说:“宝贝啊,妈妈知道你离开妈妈会伤心难过。等一会妈妈走的时候,如果你想哭,那就哭一点好吗?”这就是共情的力量,从劝孩子不哭,到劝孩子哭。而且还说得特形象,可以用手分别比划出一个大圈和小圈——哭也有大和小。
她儿子当时认真地点了点头。然后,奇迹发生了:她离开的时候,儿子没再抱着她的腿不让走,也没哭出声,只是在自己抹眼泪。
当天下午,梓睿妈妈去接他,回家的路上就表扬他说:“宝贝真的长大了,虽然离开妈妈会难过,但是也只哭了一点点,真的很棒!”孩子听到这些,非常有成就感。
第二天去送他,梓睿妈妈接着强化鼓励和改善,说:“儿子,你昨天的表现很棒。如果你今天觉得难过,还是可以哭一点点。”结果这天孩子一点也没哭。而且在下午放学的时候,看见卖玩具的,孩子主动说:“妈妈,我今天不买玩具了,我的玩具太多了。”以前为了哄他,梓睿妈妈就给他买了很多玩具。你看,在孩子的内心,“长大”这样的一个鼓励和肯定,比玩具重要得多。
第三天,梓睿妈妈聪明啊,不单单夸孩子,而且对孩子说:“我觉得你们的幼儿园就像个不倒翁娃娃,他的嘴巴就是门口,铁门就是牙齿。我们从他的嘴巴走进肚子里,里面有滑梯、教室、玩具,有你们睡觉的小床。你们在里面安全地玩,下午妈妈再把你接回家。多有趣啊!”
结果,孩子就顺着妈妈的思路开始幻想,天马行空、不着边际。但是梓睿妈妈一直认认真真地听着。
这天,孩子第一次笑着进了幼儿园,第一次跟妈妈说“拜拜”。梓睿妈妈非常激动地说:“三天的改变,我自己都不信。”
对,只要心存改善的念头,跟孩子共情,父母的一点改变,反应到孩子身上,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让孩子做一些危险的事
儿子六岁多一点的时候,早春,天刚刚转暖。有一天,我们一家人又去潍坊植物园玩。植物园里有一个不大的湖,湖中有个小岛。小岛一端有桥跟外面连接,而另一端仅仅是摆了几块大石头。水深的时候,石头自然就会被水淹没。
当时,湖里的水比平时略深一些,大约有一米稍多一点。水面就淹过了几块稍矮的石头,路就不通了。
我们游玩到小岛那里的时候,已经有人在大石头上又放了几块小石头。但是小石头之间的距离有点远,只适合大人踮起脚尖跨过去。
儿子看有人从上面走过去,觉得很刺激、很好玩,也跃跃欲试。我拉着他的手,小心翼翼地陪他走了一遍。
儿子很高兴,却还不过瘾。我就在附近找了两块小石头,重新把每块小石头之间的距离调整的小一些,以适合孩子的脚步。
而且,我觉得水并不是太深,就开始放开儿子的手,让他自己去走。妻子悄悄对我说:“看好他。我觉得他很容易掉下去。”
我就把手机、钱包都交给妻子保管。然后我始终在他身后两三米的地方仔细观察,既要观察他儿子的动作,也要观察水下是否平坦,哪个地方又容易掉下去,以便如果他不小心落水,我可以很快就把他捞上来。
只见儿子不停地来回在上面跨来跨去,胆子越来越大,动作越来越熟练,也越来越快。终于,儿子在有一次成功跨越之后,由于速度太快而没有掌握好平衡,身体晃了一下。他本想挣扎着努力地站稳,但是最终没有成功,还是掉进了水里。
当然,儿子并没有丝毫的惊慌,而是自己很顺利地就爬了上来。
他看了看湿透的裤腿,又看看我。我赶紧对他说:“裤子湿了不要紧,我们马上就能回家换衣服。你感觉冷吗?”
儿子说:“有点凉,但是不冷。”说完,我们就开始往回走,可是儿子有时候还会停下来去看路边的风景。
在这整个过程中,有一些家长向我们投来异样的眼光,甚至还有人低声议论。我知道,他们觉得我们对孩子太粗心、照顾不周,而且不应该让孩子去做这么危险的事。而我们的考虑却是:水并不太深,也不是寒冬腊月,我们也在旁边时刻防范大的危险,所以,我们愿意让儿子去勇敢地尝试。
是的!在我和妻子的心里,小心翼翼地踩着有些湿滑、还会晃动的石块走过几米远的水面,绝对是可以接收的事情。当然,前提是儿子喜欢。
所以,我们希望让他有机会去体验适度的危险。如果一味地禁止孩子体验那些适当的危险,其实不但没有实现保护孩子的目的,反而很有可能导致更大的危险。
一方面,这种过度的保护直接扼杀了孩子的探索需求,不利于孩子对世界形成更广泛和深入的认知;另一方面,越是禁止,就越能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我们小时候也曾被家长或老师禁止做这个,禁止做那个。但是,我们又何尝不是想方设法去突破束缚呢?而且,如果有些事情因为是被禁止的,结果孩子偷偷去做了,万一再出点状况,而孩子却不敢求助父母,岂不是父母的遗憾?
我记得,我自己小时候被教了很多“不可以”。不可以下河游泳、不可以玩火、不可以玩电„„实际上我都偷偷干过。每当我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都免不了得到一顿呵斥。
事实上,除了教会孩子那么多的“不可以”,还应该教会孩子“怎么办”,以及适当地让孩子去体验。
我的老家在山东曲阜,在泗河旁边,大概十岁的时候,总是被父母要求严禁下河洗澡。记得那时候,也的确有两三个邻村的、年纪差不多的孩子在河里或者池塘丧命的。
有一次,我领着四五个小伙伴偷偷过河玩了大半个下午,回去的时候发现涨水了,而且水位上涨的很快。大家都挺害怕。
我们摸索出了一个最浅的地方,我指挥他们趟水过河。前面的几个小伙伴渡河的时候,水才只到他们的肩膀,轮到倒数第二个的时候,就只能勉强露出嘴巴了。
他们全部过去之后,我才最后一个过河。我的身高和排在我的前面过河的伙伴差不多,在当时的几个孩子里是最高的。可是刚走了几步,水就漫过我的胸口。这时候已经明显感觉水流很湍急,身体有点摇晃。
当时我的脑子里闪现了一下:要不要退回去?但是,这个念头很快被担心父母的责骂给抹去了。
水逐渐漫过我的脖子,再走一步,就漫过了鼻孔。我只能尽可能地踮起脚尖,先吸足一大口气,再猛地一蹬腿,就完全淹没在了河水中。然后,我在河水中憋着气走了三四步,嘴巴和鼻子才露出水面。这时候,站在岸上的小伙伴们都已经吓傻了。
回想起来,这该有多凶险。其实还远远不止,为了彻底掩盖下河的证据,我们每个人渡河的时候,都是把衣服脱下来包成一个小包,然后用一只手托着过河的。这样,衣服就不会湿了。托起的手不能在水中划水,其实更不利于身体平衡,更容易出危险。
二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想想:如果当时看到水位太高,就直接不回家,而在河岸边的沙滩上就那么等着又如何呢?出于对可能会受到父母责骂的恐惧,冒着生命危险过河。这样的“听话”,难道是父母真的想要的吗?
除了“不准下河”之外,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判断危险,不知道在野外如何过夜,不知道如何向人求助(河对岸也有村庄、有住家的)。
只能说,感谢上天那次让我们平安回家。
而且,这件事情,我们的父母一直都不知道。因为我们那时候都害怕,从而选择了集体撒谎。
所以,与其对孩子进行说教和阻止,不如根据具体情况,让孩子尽量自在地去体验、去经历。家长只要适当地为孩子提供安全的看护和指导,不过度保护,也不必处设限。
这样,通过孩子不断地积累经验、教训,在探索中体会更多的成就感,同时也经历挫折的磨砺,孩子才有机会去学会保护自己,才有机会去学着承担行为的后果。
而且,在适度的危险活动中不断地摸索和实践,才会更好地锻炼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让孩子变得处事冷静、坚忍不拔。而拥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自然也对孩子在掌握知识和技能方面更加如鱼得水。
总之,我们需要降低风险,避免无谓的风险,但还是要孩子勇敢地跨出去,而不是禁锢住孩子。
学会分手,告别焦虑
很多爸爸妈妈遇到要跟孩子分开的情形——比如去上班啊等等——会选择先让别的亲人把孩子抱走,吸引他的注意力,然后自己偷偷的走。而当孩子想起来时,则会很失望。
在这样的情形下,我见到很多孩子会固执地把房子的每一个角落都找一遍。而负责善后的那位家长,总会竭尽所能,想办法让孩子忘记这件事。
有的孩子会因为一件新奇的玩具而被成功的转移了注意力,但也有的记性好、相对固执的孩子,仍然免不了一场痛哭流涕。
在我们家,这样的事情,我们一定选择——道别,甚至会很郑重地像一个分别的仪式。事实上儿子也哭过,但是过一会儿就会好。慢慢地,儿子就不会对分别表现出焦虑了。
有一次,一位妈妈跟我讨论这个问题,她说:“你是当爹的,自然可以狠下心来。我这当妈的见不得孩子流泪。”
还有一位妈妈说:“我要走的时候怎么也哄不好,反而每次都耽误。骗过他之后,能走得很快。我走了之后,他有时也会哭,但并不是每次都哭。”
我也不敢说,到底怎样做就一定是对的。我个人的理解是——
分别是人生总会经历的事,自然也是孩子所需要学习和体验的事情。那么我们何必在这样的事情上骗孩子呢?经历过告别的孩子,只需要再等待下次的再见就好。哪怕在分别的时候,孩子会哭。哭,也是孩子需要经历和体验的事情啊!
当然,俗话说“孩儿见着娘,无事哭三场”,那么幼小的孩子,要离开妈妈是对安全感的极大挑战。但是,也不妨试想一下:究竟是正常面对,还是所谓善意的欺骗更有利于安全感的养成呢?
只要让孩子慢慢理解,虽然爸爸妈妈会离开自己,分别的时候也很害怕和伤心,但是每次分别之后过一段时间,爸爸妈妈就会回来,不会不要自己。经过这样的练习,孩子就自然对与亲人的分别变的习惯,而不会不安和焦躁。
值得思考的是,很多孩子不能较为顺利地与家长分别,反而是因为家长离不开孩子。所谓孩子哭闹舍不得,其实很多是家长自己内心充满不舍和焦虑,不能接受让孩子离开自己。
我就认识一位朋友,她回家晚的时候,即使孩子已经睡着了,也还是会再把孩子抱在怀里,亲得不行。
事实上,孩子已经睡着了,再去看他、抱他,只能是在打扰他。而有的时候,她的孩子就真的会被吵醒,然后哭闹好一会儿。孩子哭闹的时候,她竟然认为这是孩子终于见到妈妈,跟她亲昵的表现。
所以说,不见得所有的柔情都是爱,也不见得所有的冷静都是无情。有一次,有位家长问了我一件事:“孩子小的时候,我去上班前都很听话,都乖乖的和我说拜拜。现在怎么每次上班前都抱着我不让我走?而且,不是让我吃了饭再走,就是让我喝完水再走。我跟孩子说妈妈要上班挣钱时,他就说妈妈抱着去上班,然后就搂着我的肚子不放松了,这点我该怎么教育孩子呀?”
看得出她很着急,同时她也是一位很用心的妈妈。我的建议是—— 首先说,每个家庭和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未必能照抄。我谈谈我的想法:
1、我不赞成把孩子骗开,然后大人偷偷地走掉。当然,有很多人这样做。但是,我觉得这可能会让孩子认为你是在骗他,给孩子带来不安全感。甚至有可能让孩子变得呆滞、冷漠,或者出现暴力倾向。
2、孩子总是黏大人的,尤其是你家宝宝绝对不是无理取闹,对吧?他让你吃饭、喝水,说明他很聪明、狡猾。他知道通过讨好你。这是很难得的品质和智慧。此子将来必有一番作为。我不知道这时候你怎么做的,我只能说,换做是我,我会非常感谢他——鼓掌、拥抱、亲吻……
3、我不知道您家宝宝多大了,但如此懂得人情世故,至少也得接近两岁吧?前几天也有一位妈妈反复跟我强调,他要给孩子最好的,为了孩子可以拿命去换。我只说了一句:“我理解你把自己剁了喂自己孩子都行,这是母爱的无私和伟大。但是你从不会把他当人,因为他是你身上掉下的肉,你认为对他有所有权。”
理解了再小的孩子也是人,理解了人都是有自己的观念和情感需求的,其实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人都是有角色的:妈妈的角色是要上班、养家,孩子的角色就是玩。一岁一般能拆简单的玩具,两岁一般能组装了(只是这么举例子)——没错,这就是孩子的任务。
让孩子养成每天要做一些事情的习惯,比如:吃过早饭后,妈妈去上班,孩子负责把家里的花浇一遍、或者打扫卫生(孩子可能暂时还不能独立做,那就让看孩子的大人帮忙)。把家里变得更漂亮就是宝宝的任务,要有奖励、有“工资”的哦!人,都是需要有存在感和成就感的!
4、有了角色和任务的认知,相信孩子就会很自然地接受告别。他明白告别是为了重逢,也就可以摆脱不安的情绪。
5、使用是最好的培养。让孩子参与家庭的事务,甚至慢慢去主导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务,就会让孩子更加坚强和自信,而且也锻炼了孩子的综合能力。
在我家,我常常是让儿子监督、提醒或者帮助我做一些事情。比如找东西、提醒我上班、帮我拿电脑包、帮我修自行车、监督我的妻子不能吃饭的时候看电视。
事实上,有些事情未必真的需要他帮忙,却是一次难得的共同做事和学习的机会。比如,修理儿子的轮滑鞋,我完全可以自己完成,但是因为“需要”他找零件、拧螺丝的时候需要他拧扳手,既有益于提高孩子动手的能力,还激发了他的兴趣。
孩子有了这些任务和权力,才有成长和积极承担的动力。那么,跟大人分离,也就成了小事儿。
所谓分离性焦虑,是指一个人跟所依恋的对象分离时出现与年龄不适当的、过度的、损害行为能力的焦虑。它是低龄儿童最常见的情绪障碍之一。
担心爸爸妈妈不再回来或自己会被拐卖,害怕分离而不愿去学校或幼儿园,害怕分别和独处,甚至当孩子预料到将要跟大人分开的时候,马上会表现出过度的、反复发作的哭闹、发脾气、退缩。个别严重的孩子,真的会表现出一些身体上的症状,如:恶心、呕吐、头疼、胃疼……
首先说,孩子分离焦虑最直接的原因是对父母(或者长时间照顾孩子的家长)过于依恋,平时一直与父母在一起,特别是妈妈。妈妈对孩子的过分保护和照顾也会使孩子养成胆小、害羞、依赖感强的毛病。一旦突然跟妈妈分离,就感觉天要塌下来一样。
我曾经在很多朋友圈中,看到第一次跟孩子分开的妈妈,她们分享的内容全部都是:妈妈舍不得啊、妈妈担心和难过啊、妈妈离开宝宝的时候都哭了、离开妈妈你肯定能够吃不好吧、妈妈以后再也不离开你了„„
孩子有没有分离焦虑,我不知道,但是这样的妈妈,却一定有分离焦虑。
当然,环境的突然变化会挑战孩子的适应能力,再加上小孩子的社交能力弱,还不会和身边的孩子交朋友,也会增加分离焦虑发生的可能性。
其实避免和消除孩子的分离焦虑也很简单。
首先是家长要保持正常的心态,我们不可能永远一天24小时都照顾和控制着孩子。我们总归是要和孩子分开的,所以,我们恰恰要做好跟孩子分开的准备,让孩子逐渐学会和适应跟家长的短暂分离。
第二是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家长从小就要留意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上幼儿园前留意让孩子独立完成吃饭、穿衣、洗手、大小便等等;扩大孩子的交友面,多让孩子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对依靠性比较强的孩子要为他创造更多接触陌生人的机会,培养孩子合群和与人相处的能力。
如果孩子表现出对分离特别抗拒或者不适应,也不要着急,而是要鼓励孩子慢慢适应。家中的所有人都要以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情绪来影响孩子,给孩子多些拥抱和鼓励,不要给孩子负面的心理暗示,多些高品质的陪伴。
请你回想一下,你身边有没有人是这么逗小孩儿的?这句话就是“你妈不要
你了,走了!”小孩子嘛,很认真的,也很容易受到惊吓。
我有一个朋友是做电子商务的,他们公司可以带着孩子上班。她的孩子还不到两岁,有一位同事很喜欢她的孩子,给孩子买好吃的、买玩具,也常常逗孩子玩。可他就是特别喜欢对孩子搞恶作剧,一会儿说“你妈妈不要你了”,一会儿说“我要把你抱回我家,让你做我儿子”。
这孩子经常被他吓得大哭起来,可是那位同事还觉得很好玩。从这个角度来说,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可信赖的环境,还真的不容易,所以才更需要家长不但要努力,还要更用心。
第四篇:用尊重成就孩子一生
读书分享<用尊重成就孩子一生>
1.2 “一百零一句”表扬孩子的话
我家小儿子三猪三岁时,小小年纪就有了口头禅,不管自己还是别人做了什么,他都要缀一句“Good Job!”(干得好!)
有一天,我和幼儿园的老师说起这事儿,老师笑着问我:“你平时怎么表扬他?”我想想好像自己说的就是“Good Job”这一句。
老师说:“这就对了,孩子都是跟大人学的,无论是行为还是语言。这句话一定是被你用了无数次以后,在他心里被强化成了最有力量的表扬话。”
老师建议我以后试试其他表扬鼓励孩子的话,淡化这句“Good Job”的作用。
原来是我这当妈的语言单调造成了孩子的毛病。
下一次再见到老师,她拿出一张纸递给我说:“这个或许对你有帮助。”接过来一看,上面打印的是:101句表扬孩子的话(101 ways to praise a child)。我看了之后大受启发,表扬孩子的话可以如此丰富多彩啊!
1.Good Job!干得好!
2.Excellent!太出色了!
3.You tried very hard.你很努力了。
4.You’re so sweet.你真贴心。
5.Thank you.谢谢。
6.Good for you!这对你太好了!
7.I can see the progress.我已经看到了进步。
8.You’re special.你是独特的。
9.Wow!哇!(叫绝声)
10.I trust you.我相信你。
11.That’s amazing!这太令人惊叹了!
12.How nice!多好啊!
13.Great!太伟大了!
14.You’re adorable.你真可爱。
15.I’m proud of you.我为你骄傲。
16.I knew you could do it.我知道你能做到。
17.Awesome!了不起!
18.Super!好极了!
19.You’re a good helper.你是个好帮手。
20.You’re exciting.你真令人激动。
21.You’re beautiful.你真美丽。
给孩子自信的十句话
要让孩子有接受挑战的勇气,不畏挫折的决心,关键就在于孩子的自信心。要培养孩子满满的自信并不难,其实只需要家长多留心,在适当的时候给孩子一些鼓励和赞赏,你会发现语言是有着神奇的魔法效力呢!
1、“我能看到你的好。”
人与人对话的过程中,很多信息是通过眼神传递的,而且这种目光信号是人们不容易控制的。所以,孩子完全能够从父母的眼睛中读懂那些没有被说出来的话。因此,如果你偶尔对孩子发出不太明朗的目光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你的眼睛里只有孩子的弱点,那么就会对他产生不好的影响。有时候,换一种角度看孩子,让你的态度适应孩子的脾气和方式,也许你会发现,其实没有什么大问题。
2、“我们在你身边。”
孩子需要被父母保护、不会有可怕事情发生的感觉。但是另一方面,父母也应该让孩子知道,他们不是万能的,不能将所有的危险和不友善的眼光带走。因此,你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一天天地学会更好地照顾自己,学会面对风险,避免陷入可预见到的困境当中。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学会面对真实的生活。
3、“我理解你。”
孩子生活在自己的感觉和幻想当中,这是成年人难以进入的,因此理解孩子变得困难起来。但是,让孩子相信父母理解他和他的行为是好的亲子关系的基础,因此我们还是要努力。理解并不意味着将冲突、错误、缺点掩盖起来。你应该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引导他去思考和改变。但是你也该调整自己的观念,告诉自己孩子大部分的错误都不是因为性格或品质上的缺陷,而是他还缺乏经验。孩子就是孩子,所以他会在游戏中作弊、欺负小妹妹、不让别人动他的玩具。但是在你的帮助下,他终有一天会处理好各种情况。
4、“我们谈谈你的感受”
孩子的感情丰富,情绪波动剧烈,他常常自己都不清楚心里为什么不舒服。总之,就是不高兴。因此,你最好的对策就是将孩子的乖张感觉当做正常表现,不要反感和反应强烈。虽然你不能完全明白他的心思,但是你认为他的激动或伤心是可以接受的,对他来说非常有益。暴风雨过去之后,你可以通过与孩子交谈,帮助他理解和识别刚才的感受,并且找到解决办法。
5、“你行的!”
孩子对掌控未来生活方面的信心,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父母的信任感,它会使孩子相信,自己必将越来越灵巧、越来越专心、越来越强大,哪怕这当中要经历很多的失败。所以,你可以经常带着孩子乐观地展望未来。此外,你们还应该经常以积极的态度回顾过去。“你还记得你学骑车吗?你摔了很多次跤,但是现在你骑得多好呀。”孩子越多地联想到具体的、积极的经历,其自信就会越发地增强。
6、“你可以尝试改变。”
“在我小的时候,我经历过很多疼痛的手术,然后一年又一年地躺在床上。我每天都写故事,然后把它们寄给著名的《希区考克推理文学志》。被退回来的文章我就把它挂在墙上的钉子上,后来到我14岁的时候,钉子已经承受不了退稿的重量,因此我按妈妈的建议,把它们挂在钩子行,然后继续写。
这是全世界最会说故事的鬼才、畅销书作家史蒂芬.金少年时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动机和耐性的力量,而且如果没有感情丰富而又意志坚强的妈妈,多病的金会少了很多期望。
7、“我们原谅你犯错”
“尝试、错误、再尝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正常的反复,所以我们也应该不断地提醒自己,接受孩子的错误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但是遗憾的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没有这样宽容地对待孩子。杯子摔碎在地上了,手工作业没有做好?你可以对他笑一笑,轻松对待。如果你不允许孩子出错,那么他就会越来越紧张,慢慢地用沮丧的眼光看世界。
8、“我相信你可以管理自己。”
随着孩子的长大,你应该慢慢地给他些权力。比如他的房间他自己说了算,他的零用钱可以由他自己支配一部分。让孩子明白什么叫“我决定,我负责”。当然,“管理”还包括另外一层意思,他有义务每天早晨叠好自己的被子,每天晚上将玩具放回橱里。另外,孩子也可以对自己的时间进行支配,比如在父母的同意下去好朋友家过夜。
9、“你会和别人相处得很好。”
孩子需要与他人交往,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运用和更新知识、经验、感受能力、自我控制力、幽默感和处理冲突的能力。什么时候用“你”,什么时候称呼 “您”,和爷爷奶奶怎么说话,对老师用什么态度,什么时候可以开玩笑,什么时候必须严肃,好朋友打假了该怎样劝„„这些经验都是孩子从你、你家、你们周围的世界中模仿而来的。
所以,鼓励孩子走出去,告诉他要用友好、尊敬的态度对待别人,并且在需要的时候成为坚强后盾,是你的责任。
10、“这些事你可以自己做做看。”
与其不断地指导孩子如何去做,不如给他勇气,让他自己去做。你过多的指令会让他无助且懦弱。所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你可以放手让他独自准备简单的水果、切蛋糕、去报亭买报纸。而且,从某一个时间开始,你可能不再知道孩子所有的事情,因为孩子也需要有秘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长大。
第五篇:《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读后感
《习惯决定孩子一生》读后感
太平镇长山小学:孙会杰
我读了教育学家孙云晓的《习惯决定孩子一生》一书,感受颇深。好的习惯是一种财富,它能成就孩子一生。在人生中,有很多时候,一个好的习惯和性格,能为你带来莫大的好处。这种习惯和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点一滴长时间积累和培养起来的。
孙云晓说“如果你养成了好习惯,你一辈子都享受不尽它的利息;如果你养成了坏的习惯,你一辈子都偿还不尽它的债务;坏习惯能以它不断增长的利息让你最好的计划破产。”
是的,幸福人生的基础是源自良好的习惯,不管是美好的品德,还是较强的学习能力,都是儿时养成的良好习惯。有了好的习惯,才会有幸福的人生。每一个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各种各样的习惯,单从表面来看,它是一件小事,不引人注意,但是很多人的失败就败在不良习惯上。
“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习惯是人生之基,而基础水平决定人的发展水平.书中的大量事实证明了一个道理:习惯决定一个人的成败。让孩子从小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对他们来说有多么重要的影响,它将伴随着他们的一生,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做人还是处世。这些好的习惯都将以一种无比顽强的姿态干预着他们生活,从而主宰他们的人生。因此,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要想成就学业、事业,要想拥有美好人生,就必须养成好的习惯。
习惯决定人的一生,良好的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生。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是我们每一位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孙云晓先生曾说:“好习惯对儿童来说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
作为班主任的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帮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好习惯要在实践中培养。在实践中养成习惯,要不断身体力行,使习惯成自然。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过程,是严格训练、反复强化的结果。作为教师,我们除了处处以身作则之外,还必须在第一时间提醒学生,比如: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每天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要坐姿端正,写字姿势要端正,书写要工整;放学后写完作业要自己检查;每天要整理书包;每天要预习新课。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阶段,也是改造习惯时期了。教师和家长要勤联系,如果发现发现习惯不好的学生,应该和家长一同帮孩子改正。
我相信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每一次的纠正,每一次的提醒都能对孩子起到督促的作用。天长日久,好的习惯也就养成了。
2、帮孩子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礼貌看起来是种外在行为的表现,实际上它反映着人的内心修养,学习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当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时要 说“对
不起”、“请原谅”。遇到客人时要热情打招呼,别人问话要先学会倾听,并有礼貌地回答。平时要注意服装整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3、帮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道德习惯包括行为习惯,如平时生活中要尊敬关爱长辈;利用三八节、父亲节、母亲节开展感恩活动;学校集体活动时让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友爱;在公共场所不随地大小便、不损坏花草、树木、爱护公共财务,遵守交通规则等等。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孩子才能和别人友好相处,积极追求美好的事物,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具有高度责任感,将来才能成为社会上成熟可敬的人。
4、帮孩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孩子劳动不是为了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而是为了培养初步的劳动习惯,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可现在的孩子独立性比较差,所以老师在学校要教孩子劳动,体验劳动的快乐,要以作业的形式让孩子帮家长干些家务活,如:帮助摆碗筷、擦桌、扫地、倒垃圾等等。
5.帮孩子纠正坏习惯。
对于教师来说,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更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惯。许多孩子有时候知道自己有不良的习惯,但是往往控制不住自己而重复不良的习惯。这时候,教师要帮助孩子抑制和纠正坏习惯。
6、要对学生积极评价
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对孩子来说,一个习惯经过21天训练,就可以初步形成。第一个7天为形成期;后14天是巩固期。这个过程要坚持以关爱为基础,以赏识为动力,以沟通为桥梁,以家庭和谐为环境,以做人为核心。对任性的孩子必要时要把耐心说服,不于理睬,适当惩罚结合起来。坚持21天,7天进行一次评价。孩子自评,家长评,老师评。分四个档次:完成;大部分完成;少部分完成;没有完成。根据评价奖惩。
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我们一起来在孩子心灵的这块神奇地土地上种植美好的种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