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府工作报告(提纲)
2019 年青岛市李沧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 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学深圳、赶深圳,全面融入十五个攻势,一心一意谋发展,凝心聚力促改革,全区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一、综合 市统计局首次统一核算并反馈结果显示,2019 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 518.03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8%。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 153.05 亿元,同比增长 13.5%,拉动 GDP 增长4.1 个百分点,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为 51.7%;第三产业增加值364.98 亿元,同比增长 5.6%,拉动 GDP 增长 3.9 个百分点,对GDP 增长的贡献率为 48.3%。全区二、三产业结构为 29.5:70.5。
表 1:2019 年全区分行业增加值及增速
行
业 总量(亿元)
增长(%)全区生产总值 518.03 8.0
农林牧渔业--
工业 103.43 4.2
建筑业 50.08 51.8
批发和零售业 69.80 3.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2.56 8.1
住宿和餐饮业 13.59 3.0
金融业 34.39 11.0
房地产业 85.93 4.0
其他服务业 148.25 6.5 全年新发展各类市场主体 2.59 万户,同比增长 24.64%。其中,新发展企业 1.12 万户,同比增长 32.05%;新发展个体工商户 1.47 万户,同比增长 19.49%。全区登记在册市场主体 12.3万户,相较于 2018 年底市场主体总数增长 26.8%。其中,企业5.12 万户,较 2018 年年底企业总数增长 28.13%;个体工商户7.18 万户,较 2018 年年底个体工商户总数增长 25.65%。
二、财政和金融 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06.26 亿元,同比增长 6.08%;完成区级财政支出 83.70 亿元。区级财政支出中,卫生文教事业经费 18.89 亿元,同比增长 3.88%,其中教育经费 14.77 亿元,同比增长 3.92%。
全年完成区级税收收入 54.79 亿元。其中,二产税收 10.72亿元,占区级税收收入的 19.57%;三产税收 43.96 亿元,占区级税收收入的 80.23%。三产税收中,房地产业完成税收 27 亿元,同比增长 4.97%,占三产税收的 61.42%,占区级税收收入的49.28%。
全区共有各类金融机构 114 家,其中银行机构 22 家,证券机构 10 家,期货公司 4 家,保险机构 56 家,基金公司 8 家,地
方性金融组织 12 家,证券公司另类投资子公司 1 家,第三方支付机构 1 家。累计共有新三板挂牌企业 4 家,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 200 家。
三、工业和建筑业
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总产值 290.28 亿元,同比增长 3.4%。全区 26 个行业大类中,13 个行业保持增长,增速较快的行业有:非金属矿物业同比增长 46.9%;运输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 46.6%;金属制品业同比增长 41.4%;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同比增长 26%;医药制造业同比增长 23.5%。
按经济类型分,全区股份制经济完成产值 216.61 亿元,同比增长4.9%;外商投资经济完成产值73.67亿元,同比下降0.9%,轻、重工业分别完成总产值 64.18 亿元和 226.1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1%和 4%,轻、重工业比重为 22.1:77.9。
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336.78 亿元,同比增长 3.6%;实现利润总额 8.64 亿元,同比下降 18%;实现利税 60.1亿元,同比下降 1%。
全年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法人单位实现建筑业总产值 50.5 亿元,增长 135.9%。其中,建筑工程产值 42.5亿元,增长 134.2%;安装工程产值 6.7 亿元,增长 109.7%;其他产值 1.3 亿元,增长 5884.2%。签订合同额 115.7 亿元,增长194.3%,其中新签订合同额 82.9 亿元,增长 248.6%。
四、服务业
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总体平稳增长,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7.2%。生产性服务业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 14.7%,商务服务业增长 22.6%,专业技术服务业增长 11.2%。生活性服务业中,规模以上房地产租赁经营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 18.6%,文化艺术业增长 51.2%,居民服务业增长 7.7%。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26.8%,其中在建第二产业投资项目 3 个,完成投资额占全区投资总额的 1.1%,同比增长 26.6%;在建第三产业投资项目 73 个,完成投资占全区投资总额的98.9%,同比增长 26.8%。第三产业投资中,房地产开发项目 34个,累计完成投资 127.5 亿元,同比增长 1.4%。
房地产开发项目房屋施工面积 345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7%;其中住宅 244.7 万平方米,下降 7.6%。房屋竣工面积 139.9万平方米,增长 353.3% ;其中,住宅竣工面积 122.6 万平方米,增长 1895.2%。
六、国内贸易 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88.71 亿元,同比增长 5.6%。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 57.96 亿元,零售业实现零售额 378.39亿元,住宿业实现零售额 1.51 亿元,餐饮业实现零售额 50.85 亿元。
全区 328 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完成销售额(营业额)472.5 亿元,同比下降 2.7%。其中,限额以上批发业
完成销售额 348.8 亿元,同比增长 4.8%;限额以上零售业完成销售额 118.88 亿元,同比下降 2.9%;限额以上住宿业完成营业额 1.84 亿元,同比下降 7.5%;限额以上餐饮业完成营业额 2.98亿元,同比增长 3.5%。
七、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 187.46 亿元,其中出口 60.81亿元,进口 126.65 亿元。货物贸易出口中,加工贸易出口 0.3亿美元,一般贸易出口 8.05 亿美元。
全年新批准外资项目 60 个,同比增长 81.82%,全年实现到账外资(商务部 FDI 数据)2.3 亿美元。
引进投资过亿元内资大项目 61 个,总投资过 50 亿元大项目1 个。百强龙头项目招商取得突破,全区新引进国内 500 强项目4 个(由国内 500 强或其子公司投资并控股),全区实际利用内资完成 124.33 亿元,增长 15.2%。
八、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全区年末道路总长度(当年养护)354.01 公里,铺装人行道板(当年养护)26.12 万平方米,养护路面(当年养护)14.76万平方米。公园个数 28 个,面积 847 公顷,绿地总面积 4253 公顷,绿化覆盖面积 4349 公顷,绿化覆盖率 44.3%,公共绿地面积 1439 公顷,人均占有公共绿地 28.21平方米,当年植树 1.37万株,财政绿化投资额 1.25 亿元。
全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值 83 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值 45 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 8 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日平均值 33 微克/立方米,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昼间)56.3 dB(A),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昼间)70.7dB(A)。
九、科学技术、文化和卫生 全年发明专利申请数 425 件,授权发明专利数 93 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527 件。科技企业孵化器 30 个,在孵企业 1178家。年末全区累计职称评定人员 18275 人。其中,高级职称 828人,中级职称 4748 人,初级职称 12699 人。
全区共有街道综合文化站 11 处,建筑面积 22022平方米,组织文化活动 1350 次,举办培训班 936 次。区图书馆藏书 57 万册,图书室 101 个。
全区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475 处。其中,医院 23 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8 处,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 391 处,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1 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 处,卫生监督所(中心)1 处。全区拥有医疗床位 3158 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 7248 人,全年诊疗 631.9 万人次。
十、教育和体育
全区共有教育部门办初中学校 8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1 所,237 个教学班,在校学生 10832 人、同比增长 10.99%;教育部门办小学37所,92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8563人、同比增长9.08%。托幼园所114所,815个班,在园人数27164人、同比增长14.59%。
全区共有省、市级体育传统项目教练员 49 人,运动员 590人;业余运动队教练员 95 人,业余运动员 1520 人;组织参加国家、省、市级比赛 12 次。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全区共有老年体育协会、各类辅导站、老年人球队 215 个。
十一、人口和人民生活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 58.92 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484 元,增长 7.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35266 元,增长7.2%。
表 2:2019 年全市城镇居民收支情况 行
业 总量(亿元)
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 54484 7.2
工资性收入 32921 6.4
经营净收入 8455 7.9
财政净收入 5234 9.3
转移净收入 7874 8.8 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35266 7.2
食品烟酒 9877 6.0
衣着 3276 3.4
居住 8449 9.0
生活用品及服务 2333 5.7
交通通信 5062 6.3
教育文化娱乐 3503 12.2
医疗保健 1893 7.3
其他用品和服务 873 9.9
注:1、公报中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全区生产总值(GDP)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常住人口包括:①住本户、户口在本乡镇街道的人(含户口在本户,外出不满半年的人);②住本户半年以上,户口在外乡镇街道的人;③住本户不满半年,户口在外乡镇街道,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④住本户,户口待定的人。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限额以上贸易企业为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业500万元及以上、住宿和餐饮业200万元及以上的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的起点标准为计划总投资额500万元。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一是指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自有房地产经营活动和其他房地产业等行业。二是指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5、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市场主体相关数据来自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对外经济、利用外资和利用内资相关数据来自区商务局;财政相关数据来自区财政局;金融相关数据来自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科技相关数据来
自区科学技术局;教育、体育相关数据来自区教育体育局;文化相关数据来自区文化和旅游局;卫生相关数据来自区卫生健康局;城市建设相关数据来自区城市管理局;环境污染质量相关数据来自生态环境局李沧分局;常住人口相关数据为市统计局反馈数;其他相关数据来自区统计局。
第二篇:政府工作报告 提纲
政府工作报告提纲
一、“十一五”工作回顾
1、经济发展持续跨越,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2、开发开放深入推进,发展优势日益凸显;
3、环境打造不断加强,城乡面貌深刻变化;
4、发展成果普惠于民,群众生活明显改善;
5、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社会建设全面进步;
二、“十二五”发展目标和总体思路
“十二五”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迈进基本现代化、建设美好新如皋”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体,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经济国际化、生态文明化四大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度融合之路,形成港口型经济、都市型经济与镇域经济三足鼎立,省级开发区、如皋港、如城镇、主城区(科技城)四极拉动的发展新格局,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2012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2015年主要经济指标达到基本现代化。
“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
1、坚定不移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致力于开创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
2、坚定不移地加快开发开放步伐,致力于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
3、坚定不移地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致力于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4、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5、坚定不移地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致力于提升生态文明水平。
三、2011年主要工作
主要预期经济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0亿元,增长20%以上。财政收入确保100亿元,力争110亿元;全部工业应税销售800亿元,增长4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360亿元,增长40.6%。单位GDP能耗下降3%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2800元、10000元,均增长15%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2%以上。
2011年需着力抓好以下八方面的工作:
1、突出招商选资,推进开发开放;
2、主攻工业经济,提升产业层次;
3、推进自主创新,加快转型升级;
4、强化三农工作,统筹城乡发展;
5、狠抓环境建设,提升城市品位;
6、注重民生改善,增进百姓福祉;
7、强化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
8、加强自身建设,转变政府职能。
英田集团报告提纲
一、回顾“十一五”取得的成绩
1、企业规模逐步壮大,经济效益稳步提升;
2、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品结构日趋完善;
3、市场开拓稳步前进,营销服务争创佳绩;
4、基础管理深入推进,绩效工资成效显著;
5、注重人才外引内培,队伍建设长足发展;
6、强强联手谋划未来,合作投资进展顺利;
7、节能增效深入推进,发展方式快速转变;
8、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员工素质整体提升。
二、集团“十二五”发展目标和2011年的主要目标任务
集团“十二五”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立足载货汽车现有的生产基础,合理统筹布局,整合优势资源,加大技术投入,广泛开展技术合作,推进载货汽车、特种机械装备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化发展,“做大、做强、做优”英田产品产业链,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载货汽车生产基地。力争“十二五”期末,企业主导产品年销量——轻卡20万辆、重型卡车2万辆、特种汽车1万辆、新能源汽车20万辆,年产值达到400亿元。
2011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管理创新,坚持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加强绩效工资考核和末位淘汰制,杜绝吃大锅饭,毫不动摇抓好安全、质量和环保工作,推进职工素质的提高和企业文化建设,推进新能源汽车开发,推进节能减排,推进拓展市场的能力。
2011年的总体发展目标是:生产汽车4万台,其中江苏本部2.5万台,常州英田1.5万台,江西英田1万台,单缸和多缸柴油机销售
10万台,汽车零部件销售10万台套,新能源汽车小批量投产,全年销售收入突破 60亿元,实现利税3亿元。
2011年的八项主要工作:
1、完善企业管理机制,推进内部管理水平;
(1)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革,加强战略合作,加快上市步伐
(2)深化绩效工资改革, 推进精细化生产(重点:成本管理和节能)
(3)创新企业管理制度,促进企业稳步发展
2、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增强核心竞争能力;
充分发挥企业省级技术中心的作用:
(1)完善改进载货汽车
(2)加快新能源汽车、重型卡车及机械装备和风能发电研发步伐
(3)加大技改力度,改造传统生产装备及工艺
3、着眼优化市场布局,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1)巩固一级市场,发展二级市场,改善三级市场
(2)开发国内潜在市场
(3)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4、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产品服务水平;
(1)规范原辅材料的进货渠道和检验标准
(2)加强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3)进一步完善售前、售后服务管理制度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企业人力资本;
(1)着力抓好人才、智力的引进
(2)着力抓好人才的培育
(3)着力抓好人才的使用
6、加强党建工作领导,创新企业文化氛围。
(1)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
(3)加大企业文化宣传力度(通过英田报、全国展销会)
第三篇:政府工作报告提纲
政府工作报告提纲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夯实长远发展基础。我们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加快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
(三)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我们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大动力,努力消除体制障碍,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四)着力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困难情况下,我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二、2011年主要任务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今年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三)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四)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五)大力加强文化建设
(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
(八)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一、“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回顾
五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毫不放松地做好“三农”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
(三)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内在活力。
(五)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回顾“十一五”时期的政府工作,我们进一步加深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一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二是必须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统一。
三是必须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四是必须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
(三)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四)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五)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七)不断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建设。
三、2011年的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完成“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至关重要。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完成“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至关重要
(一)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二)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
(三)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四)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五)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六)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
(七)大力加强文化建设
(八)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九)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十)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第四篇:政府工作报告(提纲)
政府工作报告提纲
一、2008年政府工作的基本回顾(石有新负责)
(一)农村产业加快发展。
(二)工业经济增势强劲。
(三)生态旅游取得突破。
(四)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五)城乡面貌显著改善。
(六)政府效能明显提升。
二、面临的形势和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石有新)
三、全力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一)抢抓扩大内需机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张彧)
(二)加强对外开发合作,实施旅游率先突破(张彧)
(三)超常发展矿电产业,不断壮大县域工业(石有新)
(四)完善规划建管并举,打造生态旅游城镇(郭智春)
(五)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确保农民稳定增收(胡祥志)
(六)保障安全稳定环境,促进城乡民生和谐(胡祥志)
四、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健康发展(郭智春)
五、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胡祥志)
一是坚持依法行政,着力建设法治型政府。二是坚持解放思想,着力建设开放型政府。三是坚持督查督办,着力建设落实型政府。四是坚持改进作风,着力建设效能型政府。五是坚持征防并举,着力建设廉洁型政府。元月16日(星期五)下午交祥志、有新统稿。
第五篇:政府工作报告 提纲
国资国企改革和市场体系建设不断推进。
四、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
五、重大工程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
六、生态环境建设和城市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
七、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
八、社会事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绩。
九、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