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程材料实验报告(完整版)大全
Compilation of reports 20XX 报 告 汇 编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
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0--1 1
姓名:
郑
杰,学号:
10041127
姓名:
周邵巍,学号:
10041128
姓名:
李欣欣,学号:
10041129
姓名:
谢
强,学号:
10041118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
工程材料综合实验 ● 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 ● 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 ●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 ● 碳钢热处理操作、组织观察和硬度测定 一、实验目的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以及现有的实验设备,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实验并得出实验结果,达到进一步深化课堂内容,加强对《工程材料》课程理论系统认识,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做这个实验,使学生们可以充分了解以下知识,并学会操作一些必要的设备仪器:
1、分别研究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 2、分析含碳量对铁碳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加深理解成分组织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碳钢的热处理操作; 4、研究加热温度、冷却速度、回火温度对碳钢性能的影响; 5、观察热处理后钢的组织及其变化; 6、了解常用硬度计的原理,初步掌握硬度计的使用。
二、
实验设备及材料1、、显微镜、浴磨机、抛光机、热处理炉、硬度计、砂轮机等;2、、金像砂纸、水砂纸、抛光布、研磨膏等;3、、三个形状尺寸基本相同的碳钢试样(低碳钢 20#、中碳钢 45#、高碳钢 T10)
三、
实验内容
三个尺寸形状基本相同的试样分别是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均为退火状态,不慎混在一起,请用硬度法和金相法区分开。
1、设计实验方案:三种碳钢的热处理工艺(加热温度、保温和冷却时间)。
样品 加热温度 保温时间 冷却方式 20# 880℃ 20min 空冷 45# 880℃ 高温回火 600℃ 20min 高温回火 30min 水冷 T10 1100℃ 20min 水冷 2、做实验前完成。选定硬度测试参数,一般用洛氏硬度。
样品 20# 45# T10 硬度 HRB50 HRC20 HRC63 3、热处理前后的金相组织观察、硬度测试。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
4、分析碳钢成分——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
样品 成分 组织 性能 20# 马氏体 F+P
冲压性与焊接性良好 45# 马氏体 F+P
经热处理后可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T10 马氏体+奥氏体 P+Fe 3 C II
硬度高,韧性适中 5、四、
实验步骤 :
1、观察平衡组织并测量硬度:
(1)
制备金相试样(包括磨制、抛光和腐蚀);(2)
观察并绘制显微组织;(3)
测试硬度。
2、进行热处理。
3、观察热处理后的组织并测硬度 (1)
制备金相试样(磨制、抛光和腐蚀);(2)
观察并绘制显微组织。
五、
实验报告、每种材料在热处理前后显微组织和性能(硬度)的异同;
样品 显微组织 性能(硬度)
20# 热处理前 F+P
HRB72 热处理后 回火 M +A’ HRB50 45# 热处理前 F+P
HRC7.5
热处理后 回火 S HRC20 T10 热处理前 P+Fe 3 C Ⅱ
HRC6.5
热处理后 回火 M
+ A’ HRC63 2、总结出碳钢成分 — 组织 — 性能 — 应用之间的关系。
样品 成分 组织 性能 应 用 20# W(C)=0.20% F+P 冲压性与焊接性良好 冲压件及焊接件,经过热处理(如渗碳)也可以制造轴,销等零件。
45# W(C)=0.45% F+P 经热处理后可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齿轮,轴类,套筒等 T10 W(C)=1.0% P+Fe 3 C Ⅱ
优质钢,硬度高,韧性适中 钻头,刨刀,丝锥,手锯条等刃具及冷作模具等。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
3 3、Fe —C Fe3C 合金平衡相图4、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
图 图 1 工业纯铁
图 图 2 工业纯铁 铁素体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
图 图 3 亚共析钢
图 图 4 20 钢
正火处理(加热至 900 后空冷)
铁素体
珠光体
珠
光
体
铁
素
体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
图 图 5 共析钢 调质处理
图 图 6
过共析钢 珠
光
体
铁素体
珠
光
体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
图 图 7
亚共晶白口铸铁
图 图 8
共晶白口铸铁 珠光体
Fe3C Ⅱ
珠光体
Fe3C Ⅱ
Le ’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
图 图 9 过共晶白口铸铁
图 图 10 20# 钢(加热到 880℃+空冷)
Fe3C Ⅰ
Le ’
低温莱氏体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
图 图 11
45# 钢(调质处理)
图 图 12 45# 钢(未处理)
珠光体
铁素体
铁素体
索氏体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
图 图 0 13 T10 钢(加热 1100℃+淬火)
一、20# 钢实验处理(李欣欣)
铁素体
珠光体
回 火 马 氏残 余 奥 氏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12、20# 钢概 述 20#钢:碳质量分数为 0.20%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含碳量为 0.20%为亚共析钢,加热到 880℃后,达到 Ac3 线以上,铁素体转化为奥氏体,再经过空冷后,20#钢的组织组成物为 P(珠光体)+F(铁素体)。、性能与应用 在热处理前后显微组织是铁素体和珠光体。硬度较高。20#钢冷冲压性与焊接性能良好,可用作冲压件及焊接件,经过热处理(如渗碳)也可以制造轴,销等零件。适用于制造汽车、拖拉机及一般机械制造业中建造不太重要的中小型渗碳碳氮共渗等零件,如汽车上的手刹蹄片、杠杆轴、变速箱速叉、传动被动齿轮及拖拉机上凸轮轴、悬挂均衡器轴、均衡器内外衬套等;在热轧或正火状态下用于制造受力不大,而要求韧性高的各种机械零件;在重、中型机械制造业中,如锻制或压制的拉杆、钩环、杠杆、套筒、夹具等。在汽轮机和锅炉制造业中多用于压力≤6N/平方,温度≤450℃的非腐化介质中工作的管子、法兰、联箱及各种紧固件;在铁路、机车车辆上用于制造十字头、活塞等铸件。、热处理方式 加热至 880℃,保温 20 分钟左右后,正火处理。得到的显微组织:P(珠光体)+F(铁素体)。其中图中层片状的是 P(S)珠光体;白色块状的是 F(铁素体)。正火后,组织细化晶粒,使组织均匀化,提高了钢的强度,硬度与韧性。正火提高其硬度,改善其切削加工性能。
珠光体按层间距珠光体组织习惯上分为珠光体 P,索氏体 S、屈氏体 T。他们的大致形成温度及性能见表。
组织名称 表示符号 温度范围/℃ 硬度 能分辨其片层的放大倍数 珠光体
铁素体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
过冷奥氏体高温转变产物的形成温度及性能
4、实验现象分析 从上面图片可以看出,P(珠光体,为黑色块状)较明显的可以看出;而 F(铁素体,为白色块状)颜色有点暗,呈灰色。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抛光后的过度腐蚀或使用稀硝酸腐蚀不均匀导致,晶面受损,致使不能观察到易损的珠光体组织,并且亮度有点暗,不十分清晰;手工磨制不够精细,还有可能是由于加热温度不够所致。、实验心得 已经在课本上学会了铁碳相图的各种不同碳含量是的组织组成物,并掌握了它们不能结构所具有的不同性能,这次试验就是把我们所学的理论切实的应用到实习中,通过这次自己的操作加深了对钢的热处理的理解,及其主要功能与用途,以及对钢带来的影响,获益匪浅。
实验者: : 李欣欣
二、0 T10 钢实验处理(周邵巍)
珠光体 P A1~650 170~200HB 〈500X 索氏体 S 650~600 25~35HRC 〉1000X 屈氏体 T 600~550 35~40HRC 〉2000X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
14(0 T10 钢黑色条纹为针状马氏体)、现象及分析:在光学显微镜下,针状马氏体呈竹叶状或凸透镜状,在空间形同铁饼,一般在碳质量分数大于 1.0%时,则形成的大多数为针状马氏体和部分残余奥氏体。、T10 钢的热处理过程:(淬火)
先将事先准备的 T10 钢坯放进 1100℃的高温中加热,20 分钟后取出进行低温回火,在经过打磨、抛光、用硝酸酒精腐蚀,最终做成能够在显微镜下能够成像式样。3、热 处理前后钢的组成:
T10 钢在热处理之前组织组成物主要为铁素体(F)和珠光体(P),热处理之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就是以上图显示的针状马氏体和部分残余奥氏体。4、0 T10 钢的物理特性:
T10 是最常见的一种碳素工具钢,韧度适中,生产成本低,经热处理后硬度能达到 60HRC 以上,但是,此钢淬透性低,且耐热性差(250℃),在淬火加热时不易过热,仍保持细晶粒。韧性尚可,强度及耐磨性均较 T7-T9 高些,但热硬性低,淬透性仍然不高,且淬火变形大,晶粒细,在淬火加热时不易过热,仍能保持细晶粒组织;淬火后钢中有未溶的过剩碳化物,所以耐磨性高,用于制造具有锋利刀口和有少许韧性的工具。适于制造切削条件较差、耐磨性要求较高且不受突然和剧烈冲击振动而需要一定的韧性及具有锋利刃口的各种工具,也可用作不受较大冲击的耐磨零件。5、0 T10 钢的工业用途:
这种钢应用较广,适于制造切削条件较差、耐磨性要求较高且不受突然和剧序号 1 2 3平均值 处理后硬度 51 52 52 51.7 回火马氏体
残余奥氏体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
烈冲击振动而需要一定的韧性及具有锋利刃口的各种工具,如车刀、刨刀、钻头、丝锥、扩孔刀具、螺丝板牙、铣刀手锯锯条、还可以制作冷镦模、冲模、拉丝模、铝合金用冷挤压凹模、纸品下料模、塑料成型模具、小尺寸冷切边模及冲孔模,低精度而形状简单的量具(如卡板等),也可用作不受较大冲击的耐磨零件。
6、、淬火 简介:
:
淬火是指将钢件加热到 Ac3 或 Ac1(钢的下临界点温度)以上某一温度,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以适当的冷却速度,获得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常见的淬 火工艺有盐浴淬火,马氏体分级淬火,贝氏体等温淬火,表面淬火和局部淬火等。淬火的目 的:使钢件获得所需的马氏体组织,提高工件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为后道热处理作好组织准备等。
1、淬火的目的是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然后配合以不同温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钢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也可以通过淬火满足某些特种钢材的铁磁性、耐蚀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
2、将金属工件加热到某一适当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随即浸入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常用的淬冷介质有盐水、水、矿物油、空气等。淬火可以提高金属工件的硬度及耐磨性,因而广泛用于各种工、模、量具及要求表面耐磨的零件(如齿轮、轧辊、渗碳零件等)。7、0 T10 钢的淬火与低温回火工艺参数制定1、淬火加热温度的选择
淬火时的具体加热温度主要取决于钢的含碳量,可根据 Fe-Fe 3 C 相图确定(如右图所示)。对于 T10 钢(过共析钢),A C1 为 730℃,其 加 热 温 度 为 A C1 + 30 ~ 50 ℃,即770℃,780℃,7900℃。若加热温度不足(低于A C1),则淬火组织中将出现铁素体而造成强度及硬度的降低。2、保温时间的确定 淬火加热时间是将试样加热到淬火温度所需的时间及在淬火温度停留保温所需时间的总和。加热时间与钢的成分、工件的形状尺寸、所需的加热介质及加热方法等因素有关,一般可按照经验公式来估算。
保温时间的经验公式为:t=αKD(分钟),其中:D 是工件有效厚度, 单位为 mm;K 是加热系数,一般 K=1.5~2.0 分钟/mm。T10 淬火处理:770-790,淬火介质盐水、碱水,硬度 36-65HC,回火 140-160,保温时间 1-2 小时,硬度 62-64HC,加热到 Ac3 或 Ac1 以上 30~50 摄氏度.8 8、实验心得:
通过切身操作整个实验过程,从钢的热处理到打磨、抛光,再到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组成物,我更加深了对钢的内部结构的理解,以及对于热处理对钢的各种性能的影响有了更透彻的掌握,在正确的操作下能够得到较好的组织组成物的图片。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应用的能力。在这次实验中,我学到很多东西,加强了我的动手能力,并且培养了我的独立思考能力。这次实验使工程材料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
这门课的一些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更加深刻了我对测试技术这门课的认识,巩固了我的理论知识。
实验者:周邵巍
三、5 45 钢实验数据处理(郑杰)
1、图像分析与讨论
整体图象比较暗,可能是由于光源亮度不够所造成;结构区分不十分明显,可能是由于热处理时未达到淬透要求致使过冷奥氏体转变不彻底所造成;并且腐蚀氧化比较严重,导致图像模糊。
2、45# 钢概述
45#钢是含碳质量分数为 0.45%(万分之四十五)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冷热加工性能都不错,机械性能较好,且价格低、来源广,所以应用广泛。它的最大弱点是淬透性低,截面尺寸大和要求比较高的工件不宜采用。
热处理前:显微组织是珠光体和铁素体,其硬度为 HRC7.5; 经过热处理后:显微组织转变为回火索氏体,其硬度为 HRC20。
45#钢经调质处理后得到的是回火索氏体。
铁素体
索氏体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
钢调质件淬火后的硬度应该达到 HRC56~59,截面大的可能性低些,但不能低于 HRC48,不然,就说明工件未得到完全淬火,组织中可能出现索氏体甚至铁素体组织,这种组织通过回火,仍然保留在基体中,达不到调质的目的。
钢淬火后的高温回火,加热温度通常为 560~600℃,硬度要求为 HRC22~34。因为调质的目的是得到综合机械性能,所以硬度范围比较宽。但图纸有硬度要求的,就要按图纸要求调整回火温度,以保证硬度。如有些轴类零件要求强度高,硬度要求就高;而有些齿轮、带键槽的轴类零件,因调质后还要进行铣、插加工,硬度要求就低些。关于回火保温时间,视硬度要求和工件大小而定。3、机械性能
调质处理后零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的结构零件,特别是那些在交变负荷下工作的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等。但表面硬度较低,不耐磨。可用调质+表面淬火提高零件表面硬度。4、实验心得:
通过这次实验,加深了我对工程材料的认识。通过研究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对课堂中所学的各种描述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通过分析含碳量对铁碳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加深理解了成分、组织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碳钢的热处理操作加深认识了操作的具体过程;观察热处理后钢的组织后从深层次地真正认识了钢的结构。实验中还了解常用硬度计的原理,初步掌握硬度计的使用。
实验者:郑杰
四、5 45 钢(未经处理)实验数据 处理(谢强)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
181、图像分析与讨论
图象整体拍的不错但有划痕,说明手工磨制和抛光还不够精细,腐蚀的时间把握不是很好;结构区分较为明显,图中黑色物为珠光体,白色物为铁素体。、45# 钢概述:
45#钢是含碳质量分数为 0.45%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在热处理前的显微组织是珠光体 P 和铁素体 F,其硬度为 HRC7.5。由于 45#钢不经热处理很难达到工业要求,所以工业上的 45#钢都是经过热处理的,常用的热处理为 调质处理。3、调质 处理的概述:
调质是淬火加高温回火的双重热处理,其目的是使工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调质钢有碳素调质钢和合金调质钢二大类,不管是碳钢还是合金钢,其含碳量控制比较严格。如果含碳量过高,调质后工件的强度虽高,但韧性不够,如含碳量过低,韧性提高而强度不足。为使调质件得到好的综合性能,一般含碳量控制在 0.30~0.50%。调质淬火时,要求工件整个截面淬透,使工件得到以细针状淬火马氏体为主的显微组织。通过高温回火,得到以均匀回火索氏体为主的显微组织。小型工厂不可能每炉搞金相分析,一般只作硬度测试,这就是说,淬火后的硬度必须达到该材料的淬火硬度,回火后硬度按图要求来检查。4、45# 钢的调质
钢是中碳结构钢,冷热加工性能都不错,机械性能较好,且价格低、来源广,所以应用广泛。它的最大弱点是淬透性低,截面尺寸大和要求比较高的工件不宜采用。
钢淬火温度在 A3+(30~50)℃,在实际操作中,一般是取上限的。偏高的淬火温度可以使工件加热速度加快,表面氧化减少,且能提高工效。为使工件的奥氏体均匀化,就需要足够的保温时间。如果实际装炉量大,就需适当延长保温时间。不然,可能会出现因加热不均匀造成硬度不足的现象。但保温时间过长,也会也出现晶粒粗大,氧化脱碳严重的弊病,影响淬火质量。我们认为,如装炉量大于工艺文件的规定,加热保温时间需延长 15。
铁素体
珠光体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
钢调质件淬火后的硬度应该达到 HRC56~59,截面大的可能性低些,但不能低于 HRC48,不然,就说明工件未得到完全淬火,组织中可能出现索氏体甚至铁素体组织,这种组织通过回火,仍然保留在基体中,达不到调质的目的。
钢淬火后的高温回火,加热温度通常为 560~600℃,硬度要求为 HRC22~34。因为调质的目的是得到综合机械性能,所以硬度范围比较宽。5、实验心得:
本次实验是关于不同热处理对铁碳合金的显微组织组成物影响的实验。在45#未处理钢样品制作过程中历经艰辛。未处理 45#钢本身质地较软,理论上来说容易进行样品打磨制作。但由于缺乏经验,导致最终样品表面粗糙,划痕较多。尽管如此,此次实验对我而言依然收获很大。本学期我对工程材料理论知识的的学习有很多模糊不清的地方,特别是对钢的组织组成物。但经过本次实验的样品制作和显微组织组成物的观察,以及实验报告的书写,我对钢显微组织有了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实验弥补了我在课堂上的知识漏洞,同时还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着实让我收获很大。
实验者:谢强
五、实验分析
1.三种材料在热 处理态下显微组织和性能(硬度)的异同;
2.每种材料在热处理前后显微组织和性能(硬度)的异同;
样 品 显 微 组 织 性能(硬度)
20# 热处理前 F+P
HRB72
热处理后 回火 M +A’ HRB50 45# 热处理前 F+P
HRC7.5
热处理后 回火 S HRC20 T10 热处理前 P+Fe 3 C Ⅱ
HRC6.5 热处理后 回火 M
+ A’ HRC51.7 由上表可以看出,20 号钢在正火后的组织基本没有变化,但是在正火后得到的是更细化的晶粒,从而提高了钢的强度硬度和韧性。
号钢在经过淬火和高温回火调质,其显微组织由以前的珠光体和铁素体(P+F),变成了回火索氏体 S,其综合机械性能最好,即强度、塑性和韧性都比样 品 显微组织 性能 20#(正火)
白色颗粒为铁素体,黑色块状为珠光体(F+P)正火后,组织细化晶粒,使组织均匀化,提高了钢的强度,硬度与韧性。正火提高其硬度,改善其切削加工性能。冲压性与焊接性良好 45#(调质)
灰黑色区为细片状及粗片状珠光体,沿晶界析出白色条状铁素体。(F+P)经热处理后可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强度、塑性和韧性都比较好,可广泛适用于各种重要的机器结构件 T10(淬火)组织为 M 和 A’
碳素工具钢,强度及耐磨性均较高,但热硬性低,淬透性不高且淬火变形大,晶粒细,在淬火加热时不易过热,仍能保持细晶粒组织;耐磨性高。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
较好。
T10 钢在经过淬火处理后组织由以前的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变为马氏体、残余奥氏体。T10 碳素工具钢,强度及耐磨性均较高,但热硬性低,淬透性不高且淬火变形大,晶粒细,在淬火加热时不易过热,仍能保持细晶粒组织;耐磨性高,用于制造具有锋利刀口和有少许韧性的工具。适于制造切削条件较差、耐磨性要求较高且不受突然和剧烈冲击振动而需要一定的韧性及具有锋利刃口的各种工具,也可用作不受较大冲击的耐磨零件。
3.总结出碳钢成分 — 组织 — 性能 — 应用之间的关系。
答:碳钢成分—组织—性能—应用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样 品 成 分 组 织 性 能 应 用 20# W(C)=0.20% F+P 冲 压 性 与 焊接性良好 手刹蹄片、杠杆轴、变速箱速叉、传动被动齿轮及拖拉机上凸轮轴、悬挂均衡器轴、均衡器内外衬套等 45# W(C)=0.45% F+P 经 热 处 理 后可 获 得 良 好的 综 合 机 械性能 齿轮,轴类,套筒,连杆、螺栓、齿轮等 T10 W(C)=1.0% M+A’ 优质钢,硬度高,韧性适中 车刀、刨刀、钻头、丝锥、扩孔刀具、螺丝板牙、铣刀手锯锯条、冷镦模、冲模、拉丝模、低精度而形状简单的量具(如卡板等),也可用作不受较大冲击的耐磨零件。号钢(含碳量 0.17%—0.23%)是亚共析钢,在完全退火状态下得到的组织是 F+P。
号钢(含碳量 0.42%—0.50%)也是亚共析钢,在同样的状态下得到的组织是和 20 号的一样(F+P),碳量的增加,钢的性能也在提升,所以 45 号钢的性能(硬度)高于 20 号钢。
T10 钢:(含碳量 0.42%—0.50%)是过共析钢。淬火后组织为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对以上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可知: 随着碳钢含碳量的增加,其组织的变化过程为 :铁素体+珠光体(亚共析钢)→珠光体十二次渗碳体(过共析钢)。硬度增大,塑性降低。对于强度,亚共析钢的强度随含碳量的增大而增大,过共析钢的强度随含碳量的增大而减小。低碳钢可用来制造桥梁,机械,建筑物的构件。
高碳钢可用来制造量具,刀具等。
六、
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工程材料的实验,使我们学到了不少实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做实验的过程,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与做其他的实验是通用的,真正使我们受益匪浅。这次的实验跟我们以前做的实验不同,因为我觉得这次我是真真正正的自己亲自去完成。所以是我觉得这次实验最宝贵,最深刻的。就是实验的过程全是我们学生自己动手来完成的,这样,我们就必须要弄懂实验的原理。在这里我深深体会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
到工程材料的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弄懂实验原理,而且体会到了实验的操作能力是靠自己亲自动手,亲自开动脑筋,亲自去请教别人才能得到提高的。
我们做实验绝对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看法,这样我们就要有充分的准备,若是做了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实验,那么做了也是白做。实验总是与课本知识相关的,比如过共晶白口铸铁、共晶白口铸铁、亚共晶白口铸铁的组成,就必须回顾课本的知识,知道实验时能看到哪些组织,写报告时怎么标这些组织。
通过对钢的热处理、硬度的测量、以及显微结构的观察重新加深了解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
首先通过研究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对课堂中所学的各种描述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通过分析含碳量对铁碳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加深理解了成分、组织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即随着含碳量的增高,硬度相应增高,而塑性韧性相对降低。对碳钢的热处理操作加深认识了操作的具体过程;观察热处理后钢的组织后从深层次地真正认识了钢的结构。实验中还了解常用硬度计的原理,初步掌握硬度计的使用。
第二篇:工程电磁场实验报告
工程电磁场实验报告
一.题目
有一极长的方形金属槽,边宽1m,除顶盖电位为100sinπx V外,其他三面的电位均为零,试用差分法求槽内电位的分布。
二.原理
如下图所示,用分别平行于x,y轴的两组直线把场域D划分为许多正方形网格,网格线交点称为节点,两相邻平行网格线间的距离h称为步距
用表示节点处电位值,利用二元函数泰勒公式,与节点(Xi,Yj)直接相邻的节点上的电位表示为
整理可得差分方程
这就是二维拉普拉斯方程的差分格式,它将场域内任意一点的位函数值表示为周围直接相邻的四个位函数值的平均值。这一关系式对场域内的每一节点都成立,也就是说,对场域的每一个节点都可以列出一个上式形式的差分方程,所有节点的差分方程构成联立差分方程组。
已知的边界条件经离散化后成为边界点上已知数值。若场域的边界正好落在网格点上,则将这些点赋予边界上的位函数值。一般情况下,场域的边界不一定正好落在网格节点上,最简单的近似处理就是将最靠近边界点的节点作为边界节点,并将位函数的边界值赋予这些节点。
如何计算:简单迭代法
先对静电场内的节点赋予迭代初值,其上标(0)表示初始近似值。然后再按 下面的公式:
进行多次迭代(k=0,1,2,3…)。当两次邻近的迭代值差足够小时,就认为得到了电位函数的近似数值解。如何计算:超松弛迭代法
三.编程序 bc=50;%网格数
u=zeros(bc+1,bc+1);%步长为1/bc %********附初值********* w=0;
for j=1:bc+1;
u(1,j)=100*sin((j-1)*pi/bc);w=w+u(1,j);end for i=2:bc
for j=2:bc u(i,j)=w./bc;
end end
%*************************************************** h=input('please input h(1 for i=2:bc; for j=2:bc;a=u(i,j);b=u(i,j+1);c=u(i+1,j);d=u(i-1,j);e=u(i,j-1);f=(b+c+d+e)/4;u(i,j)=a+h.*(f-a); end end end %***************绘图******************** x=0:1/bc*1:1;y=0:1/bc*1:1;[x,y]=meshgrid(x,y);mesh(x,y,u)四.结果 五.实验体会 这学期上了这门课,刚开始上课,老师说教我们手算,不用计算机,终于体会到了学了计算方法的好处。熊爷爷教了线性方程组的解法,非线性方程组的解法,雅克比迭代法,解微分方程组,解积分方程组的欧拉法以及均匀媒质中的有限差分法。认真听完了课,让我认识到学计算方法的用处,又再次了解掌握了计算法的原理和运用。在自己写实验报告的时候,又再次去了解了差分法计算电磁场,并成功的编写程序将其计算出来。总的来说,不仅锻炼脑,还锻炼了手! 建筑工程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时间2011.9.16 二、实验地点:馨园广场 三、小组成员:组长:周斌华;组员:兰林芳、黄成伟、刘万雄、黄永平、孙佩文、占宇豪、王博俊、赵秋阳、张伟鹏、姚利君 四、指导老师:肖启艳老师 五、实验目的: 1、水准仪的安置、整平、瞄准与读数,2、掌握水准仪基本的操作要领 六、实验设备:水准仪、水准尺、三脚架 七、实验内容:闭合路线水准测量 八、实验步骤:1.水准测量:(1)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九、实验中引起误差原因及解决方法 一、各种误差的来源: (1)、仪器误差 (2)、观测误差 二、减少误差的方法:(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 (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 (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 十、实验心得: 相比于以往的教学型实习,真正的工程(实习)显然能够更好的体会所学到的知识。事实也确实是如此,通过这次实习,我真正的体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这就是工科的特点。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 通过这次实习,锻炼了很多测绘的基本能力。首先,是熟悉了仪器的用途,熟练了仪器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第三,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 通过工程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同时在这场实习中让我再次认识到实习的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每个人的一个粗心,一个大意,都可能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甚至是带来一生都无法弥补的损失。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 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而这些,就是在测量之外所收获的了。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井巷工程 专 业:采矿工程 班 级:采矿12 — 班 姓 名: 指导教师:单麒源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采矿重点实验室制 前 言 井巷工程模型学习实验是《井巷工程》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岩体力学基本理论的同时,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进一步巩因课堂教学内容,为此要求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其中包括仪器的装置以及工作原理,同时为了使学生加深理理论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配合理论课,阐明实验基本原理与实验步骤,并辅以课后讨论。同时教师以实验、实践为载体,创新改革教学方法,达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深化理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目的,构筑大工程、大实践意识,以符合我校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目标,适应当前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实验名称: 井巷模型学习(掘进工艺) ①实验目的: 巩固和加深对《井巷工程》课堂知识的理解,掌握常用的施工机械、设备、器材的基本性能,加深理解和掌握井巷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井巷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实验原理: 通过模型演示常用的炮眼布置、装药联线、装岩、转运调车方式、掘进通风方式及常用的掘进机械化作业线,实验由教师演示解说,学生观摩 ③实验仪器设备: 本实验演示以下模型:装药联线演示模型;掘进头局扇通风与施工设演示模型;装岩与转运调车演示模型;掘进机械化作业线配套方案演示模型等。 ④选择一种巷道掘进施工方式进行装药联线、掘进头局扇通风、装岩与转运调车及掘进机械化作业线配套方案的设计,包括绘制必要的图表和文字说明: 本人设计全煤巷道掘进施工方法 全煤巷道掘进施工方法主要有:钻眼爆破法掘进煤巷、掘进机掘进煤巷、连续采煤机掘进煤巷以及其它掘进方式等,我选用掘进机掘进煤巷 (一)掘进机掘进煤巷 煤巷掘进机能够破煤、装煤并能将煤转载到运输设备上。掘进的工作原理基本上相同,它具有工序少、进度快,效率高,质量好、施工安全、劳动强度小等 优点。掘进施工煤巷是我国煤巷施工的发展方向。煤巷施工中采用掘进机掘进,再加上与之相适应的机械运输设备与其配套形成一条机械化作业线,是加快煤巷掘进速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根本途径,目前常用的配套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掘进机—链板输送机机械化作业线;二是掘进机—胶带转载机—链板输送机机械化作业线;三是掘进机—胶带转载机—可伸缩双向胶带输送机机械化作业线;四是煤巷掘进机—仓式列车机械化作业线。 二、巷道掘进施工组织与实施 (一)正规循环作业 循环作业,在巷道掘进过程中,包括主要工序和辅助工序,为了组织施工,循环作业要以循环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即是将一个循环中各工序的工作持续时间,先后顺序以及相互衔接的关系,周密地用图表形式固定下来,使全体施工人员心中有数,一环扣一环地进行操作。在规定的循环时间内,按作业规程、爆破图表和循环图表的规定,完成全部工序和工作量,取得预期的进度。 (二)循环图表的编制 煤矿宜采用“三八”作业制、“四八交叉”作业、“四六”作业制,有的矿井实行按工作量分班的“滚刀制”。确定循环方式和循环进度。循环方式一般条件下可采用每班一个循环或多循环,主要取决于巷道断面大小和施工技术装备。每班的循环次数应为整数,即一个循环不要跨(班)日完成。巷道施工中,每个循环使巷道向前推进的距离称为循环进度,有称循环进尺。每个循环各工序的工作量也就确定了,根据施工定额、工作制度使可求出每循环所需的时间和每班的循环次数。 实验教师签字: 学生实验成绩: 实验名称:《井巷模型学习(巷道断面)》 ① 实验目的: 了解巷道断面形状及特点 了解巷道支护种类 了解巷道断面尺寸 ② 实验要求: 断面形状选择合适 支护合理,巷道断面选择合理 ③ 实验操作步骤 (1)从左至右依次说出巷道断面形状 2 3 4 5 6 7 (2)选择巷道断面时主要考虑因素 ㈠作用在巷道上的地压大小和方向在选择巷道断面形状时起主要作用。 ㈡巷道用途和服务年限也是选择巷道断面形状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㈢矿区的支架材料和习惯使用的支护方式,也直接影响巷道断面形状的选择; ㈣掘进方法和掘进设备对于巷道断面形状的选择也有一定影响。㈤需要风量大的矿井,选择通风阻力小的断面和支护方式,有利于安全和具有经济效益。(3)巷道断面尺寸计算 实验教师签字: 学生实验成绩: 实验名称:《井巷模型学习(炮眼布置)》 1.实验目的: 了解炮眼布置方式和原则 2.实验方式: 通过模型演示常用的炮眼布置、光面爆破炮眼布置等,实验由教师演示解说,学生观摩 3对炮眼布置的要求 除合理确定钻眼爆破参数外,为保证安全,提高钻眼爆破效率和质量,还需正确布置工作面上的炮眼合理的炮眼布置应能满足下列要求: (1)有较高的炮眼利用率; (2)先爆炸的炮眼不会破坏后爆炸的炮眼,或影响其内装药爆轰的稳定性; (3)爆破块度均匀,大小符合装岩要求,大块率小 (4)爆堆集中,爆破高度和宽度符合要求;飞石距离小,不会损坏支架或其他设备; (5)爆破后断面和轮廊符合设计要求,不会发生欠挖和过量超挖;壁面平整并能保持巷道围岩本身的强度和稳定性; (6)便于打眼,并尽可能减少钻眼机械和设备的移动 4炮眼布置方法与原则 (1)周边眼按光面爆破参数布置(特殊情况除外,不包括底眼)。原则上,周边眼应布置在设计轮廊线上,但为便于打眼,通常向外(或向上)偏斜一定角度。偏斜角又称外甩角,根据炮眼深度来调整(一般为3。~5。)。眼底落 在设计轮廊线外不超过100 rnn~0最小抵抗线应从眼底算起。采用普通光面爆破时,周边眼深度不应大于崩落眼深度。全断面炮眼数目较一般爆破约增加15%~20%。炮眼封泥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执行。 (2)选择适当的掏槽方法和掏槽位置。掏槽位置会影响岩石的抛掷距离和破碎块度,也会影响炮眼的数目,通常将掏槽眼布置在巷道的中部偏下。除断面很大以外,在槽洞和底眼之间不再布置崩落眼。直眼掏槽面积(包括辅助掏槽眼)占巷道总断面的5%~10%,楔形掏槽面积占巷道总断面的10~20%,掏槽眼比其他眼加深10%~25%,装药系数也应比其他炮眼大。 (3)布置好周边眼、掏槽眼后,布置崩落眼。崩落眼以槽洞为中心,层层布置。崩落眼的最小抵抗线可根据有关计算确定,也可根据工条件类比确定。 (4)底眼的最小抵抗线和炮眼间距通常与崩落眼相同。为避免爆破后在巷 道底板留下根底或使坡度增大,并为铺轨创造有利条件,可增大眼底超出设计轮 廊线的距离,同时增大装药系数。当巷道有水沟时,可利用底眼将水沟一次拉出。为降低爆堆高度,给钻眼和装岩平行作业创造条件,可减少底眼间距和最小抵抗线,增大单耗药量,并使底眼最后起爆,将爆破下的岩石抛离工作面。这种方法称为抛渣爆破。 实验教师签字: 学生实验成绩: 工程材料实验 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专业: 姓名:,学号: 姓名:,学号: 姓名:,学号: 青海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年 月 日 工程材料实验 工程材料综合实验 ● 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 ●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分析 ● 碳钢的热处理 ● 金相试样的制备 ● 碳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分析 ● 硬度计的原理及应用 ● 碳钢热处理后的硬度测试 ● 常用工程材料的显微组织观察 实验一 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一、实验目的 熟悉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构造;了解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注意事项,掌握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 2)金相显微镜的构造 3)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二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分析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 (2)了解铁碳合金中的相与组织组成物的本质、形态及分布特征。 工程材料实验 (3)分析并掌握平衡状态下铁碳合金的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 2)各种组成相或组织组成物的特征 3)铁素体与渗碳体的区别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三 碳钢的热处理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钢的几种基本热处理操作: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2)了解加热温度、冷却速度、回火温度等主要因素对45钢热处理后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加热温度的选择 2)保温时间的确定 3)冷却方法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四 金相试样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2)学会金相试样的制备技术。 工程材料实验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取样 2)镶样 3)磨制 4)抛光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五 碳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分析 一、实验目的 观察碳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钢冷却时所得到的各种组织组成物的形态 2)钢淬火回火后的组织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六 硬度计的原理及应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洛氏硬度计、布氏硬度计、显微硬度计的原理、构造。2)学会三种硬度计的使用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洛氏硬度实验原理 2)布氏硬度试验原理 3)显微硬度计的原理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七 碳钢热处理后的硬度测试 工程材料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硬度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测量热处理试样的硬度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八 常用工程材料的显微组织观察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几种常用合金钢、有色金属、铸铁和金属陶瓷及纤维增强树脂的显微组织。 2)分析这些材料的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教学内容 1)几种常用合金钢的显微组织 2)铸铁的显微组织 3)几种常用有色金属的显微组织 4)金属陶瓷及纤维增强树脂的显微组织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第三篇:工程测量实验报告
第四篇:井巷工程实验报告
第五篇:工程材料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