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的新思潮与创新方法论文[样例5]

时间:2019-11-12 10:46: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业设计的新思潮与创新方法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工业设计的新思潮与创新方法论文》。

第一篇:工业设计的新思潮与创新方法论文

摘要:伴随社会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产品市场经济中竞争力的提高,如何在确保产品的使用功能、生命周期、艺术审美等基本要求的同时,还要配合社会发展、满足不同消费者和文化目标要求,特别在后现代思潮对社会生活和设计领域的影响下,产生了很多新的设计思维和方法,这些研究都是希望能够为产品设计创新提供捷径。本文是在对后现代设计思潮的理解为基础前提下,以多样性的工业设计的新思潮分析入手,从多角度探索不同设计进行产品设计的思维创新,给新时代下的工业设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

关键词:工业设计;后现代;设计思潮;创新方法

人类设计活动随着经济、科技发展大致分为三个时期,以早期的设计启蒙为始、进入传统手工艺时期和工业设计时期。设计启蒙时期就如同原始人类为了生计制作工具去达到目的,其实这一时期人类的设计概念已被发掘出来。接着当人类开创性地对材料进行加工创造时,也就预示着很多从事手工艺设计时期的开始。当步入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开始用工业化的机器大批量地生产各类产品,设计活动便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工业设计时期。在这一时期我们的设计思潮经历了多种变化,从追求繁复的形式到工艺与美学的结合再到后来的形式符合功能的各类设计方法,都是在工业设计领域的不同探索,而也就是这不同的设计思潮形成了我们辉煌的工业设计历史。在上世纪后期出现一些反对西方近现代体系设计哲学倾向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其出现与发展让我们的工业设计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与发展,未来工业设计发展的方向和前景,哪些方法与因素构建了我们的设计思维,如何在新时代下将文化、艺术与设计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一设计思潮从现代到后现代历程的特征及影响

作为现代主义我们相信从事工业设计领域的都应该不会陌生,它的起源与成熟是依托于包豪斯为代表,在包豪斯早期的现代艺术家们是以一种比较理性的眼光看待世界,以其表现艺术的抽象化和几何化为表现形式,其理念符合了工业化下的生产需求,对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倡导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成为了当时工业设计的时代代表,崇尚功能,以功能特征决定形式表现,“少就是多”、“无用的装饰就是犯罪”(洛斯语)的现代主义经典风格[1];当然当现代主义发展,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也在思考,功能主义的发展又带来了工业设计中的冰冷感与单一感,失去了设计的特征,失去民族地域的特色,设计风格趋同缺乏对文化、情感和个性的关注。因此随后孕育而生的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控诉”,面对千篇一律机械化的设计人们已感到厌倦,需要表达出具有人性化、人情味和个性化的工业产品需求,其设计语言遵循形式的多元化、模糊化、不规则化;其实我们可以从后现代主义的特征里面看到,其中心的思想就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崇尚一种个人浪漫主义情怀的抒发,推崇的是一种高技术、情感的人本主义。在工业革命以后的现代设计思潮中,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是最为凸显的两种风格,从它们的特征及影响我们可以分析出,关于新的设计思潮所产生应该具备必要的三个条件;第一,时间性,作为任何一种思潮都是在历史时间的长河中不断流转延续,时间的先后顺序也呈现了不同思潮所发展的历史,因此时间对于设计思潮是必不可少的。第二,相悖性,以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对比中我们就不难看出这一原则的必要性了,后现代是基于现代主义这个流行所提出的一些相反的观点,反驳是新思潮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态度。第三,创新性,其实我们纵观工业设计史上那些不同的设计思潮,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那就是新思潮的诞生往往伴随了新的设计方法与设计思维,用一种全新的设计态度去解决我们的工业设计,去寻求一种突破,实现工业产品设计的创新。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明白设计新思潮的产生需要这三个必要的条件才能够成熟和出现。

二后现代影响下的工业设计新思潮

如今时代在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在飞速进步,我们新一代的设计师需要在竞争激烈的工业设计新时代的环境中生存、发展、突破,必须探索和寻求一些新的属于自己的设计思维与设计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业设计领域找寻到属于自己的空间。因此我们在很多的设计中寻找突破口来进行分析新时代下的工业设计新思潮。2.1设计新思潮的新策略作为任何一种工业设计新思潮都是要寻求一种突破,作为现在最常见的突破之一就是以设计策略为突破口,现在很多企业与设计公司都非常重视设计策略对公司产品的引导开发,产品设计策略是具有全面性,长远性的系统计划,目的是保障企业产品的持续发展与永续经营,我们可以看到像三星公司采用的“集群”设计策略通过机海战术多档次、多类人群来捕获消费者(如图1);与之相反的苹果公司,则是以单一产品的“性格”设计策略来征服消费者(如图2);还有我们可以看见汽车巨头奔驰、宝马采用的“家族化”设计策略,通过一种恒定的元素形象、品质、精神去捕获其忠实的消费者。如今许多企业和设计公司都是以设计策略为突破口来进行工业产品设计,这类产品开发的策略研究作为一种设计思潮的发展还在不断发展延续。2.2设计新思潮的新概念在工业设计新思潮中我们大力提倡概念设计,我们的设计公司和设计院校常以这种方式进行设计产品开发和教学,我们了解产品是人之观念的物化,设计是一种思维行为,在这种思维创造活动中,产品概念的构思是丰富的[2],我们常以概念的目的性作为概念创新的出发点,概念产品的类型更是多种多样,在这当中我们以“品牌概念”去提升产品品牌价值,以“生活概念”强调设计的引导性,以“重组概念”丰富设计的功能多用性,以“前卫概念”凸显设计的思考性与前瞻性。还有一种设计策略现在被很多设计从业人员和设计公司所青睐,就是以文化概念为先导的设计策略,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将结合,去传承与发展文化,同时也让设计为消费者带来便利(如图3),洛可可设计公司所设计的“上上系列”产品,通过产品去阐释禅意的内在精神表达,将禅意风格里面的空灵、变繁杂为简、顺其自然等意识概念,从产品的造型、色彩、材质以及使用过程中的交互体验方面而挖掘产品禅意的外在表现形式。总之,概念设计即是利用设计概念并以其为主线贯穿全部设计过程的设计思潮新概念的体现[3]。2.3设计新思潮的新突破在现代工业设计中我们进行的更多的是寻求尝试,挖掘一种突破自我束缚的设计方法结合观点到论点在到理论的方法创新,以非常自我的表现意识呈现自己的设计,这当中有“随形”理念去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主要是保留经典设计作品比如座椅,但是去重新创造一种表面材质材料,重新替换原来的设计作品,给人一种新的感官享受和变化(如图4),两位以色列设计师作品天马行空却又妙趣横生,他们通过把纸质材料引入到经典座椅上利用特种纸的材质让椅垫抗用耐磨;同时折纸椅也有很多皱褶设计师利用这些皱褶,同时在坐垫内部充满发泡塑料让它富有弹性。还有一种就是以“拟形拟态”的理念去设计,它是以元素外部和内部的特征去表现产品,不受产品的功能限制,旨在表达出所选元素的突现,表达一种自然状态。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设计思潮的表达在于寻求挖掘到适合自我的造型元素,通过设计表达去展现自我主张的形态代表运用到工业产品当中去。2.4设计新思潮的无界限无界限的设计思潮其实就是一种跨界的理念表达,一种两极之间的相互转化合并组合的表达,例如区域之间、科学技术和文化哲学之间等这些设计思维趋势带给我们的思考不仅是物理层面的也会在心理层面。当跨界思维被带入到设计领域里以后被很多设计师所接受,因为跨界代表着多元化知识的创新,在跨界思维中,不同领域以及学科之间的不断渗透,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从而产生源源不断的设计灵感。跨界思维的背后更是隐含着新的创新原理,其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在当下,跨界所碰撞出来的经济价值和商业价值逐渐被发现,文化、地域等方面的差异不同让跨界出现了一种跨界融合的状态。正是因为将各个领域的设计元素相互融入,才为设计赋予了新的创意和血液,增加了产品生命的可延续性。我们通过Cappellini设计的“鱼椅”(如图5),就是中西文化、艺术与科技、功能和娱乐的统一体。所以说,无界限不仅仅是学科之间的无界限,而且是任何两级的无界限。无界限在改变世界的过程中为设计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法,融合的思考能力去展现不同是设计新思潮[4]。2.5设计新思潮的“互联网+”回顾人类历史上前两次工业革命,每次生产力的飞升和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通用技术平台的拔高。如今“互联网+”成为时代的新宠,完全是基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制造工艺的革新,通过网络数据的共享与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的结合,为我们在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提供了创新的理念,正是贯通这些关键要素的连线,才不断探索和更新打破传统设计理念和开发模式以及制造的局限性,让产品设计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社会。我们通过利用3D打印、桌面数控技术的兴起,结合网络数据的开源共享,3D打印技术不需要模具开发,而且能满足各种复杂造型的表达需求,除了创建软件外,人们几乎不需要参与中间任何操作,软件将生产过程全包,不仅生产效率高还降低了人力成本和人为误差,也降低了技术制造环节中的专业门坎(如图6)。系列灯具产品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根据订单以最低成本设计,单件产品或者小批量生产,而且造型上的变化可以随意改变,不需要考虑是否能够制成模具,而这一灵活性优势是资本密集型的规模化工厂式生产是无法做到的。

三工业设计新思潮的展望

新时代下工业设计新思潮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全世界都是一个突破性的课题,我们不能把它单独看成是一种设计创新,它是一种思维和方法的探索,在我们的工业设计寻求不同的出路,从根本来看未来的设计新思潮应该与社会、经济、文化、生态模式以及全球现象匹配,因为任何一种设计思潮只有在社会宏观背景下才具有意义。为此我们应该结合文化符号特征、功能性的完善、地域性协调统一和设计思维方法的创新来研究新时代下的工业设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满足工业设计发展的多样性,提升设计的品味,为未来的工业设计增添色彩。

第二篇:创新思维与方法论文

学号:200901001209

班级:电气化0912班

姓名:孔杰

谈如何创新性开展中学英语的学习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宗旨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因而对创新教育进行思考和实践,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尤为必要。要进行创新性的教育,我们以为,首先就是学习评价的创新。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一直将评价视作选拔和甑别的手段,很少注重其在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功能。这种对评价功能理解上的偏执,是导致我国中小学教学长期不能跳出各种考试和测验的控制、也是最终发展成为“应试教育”的根本原因。

现代教学评价认为,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的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不同水平、不同智能、不同个性的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新课程标准要求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也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更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并用“多把尺子”评价学生,使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

一、学习评价需要创新的根本原因

在以往的中小学教育中,教学和评价是脱节的。在很多人眼里,评价就是考试或测验,其目的就是为了选拔“优秀”学生,甑别“落后”学生,进而,考试或测验的结果也成为判断教师和学校优劣的惟一标准。这种评价只重视结果而不重视过程,从根本上忽视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现在的英语考试基本上是标准化考试,而且选择题的得分占了总分的三分之二,因此选择题的答题好坏往往决定了整份考卷的成绩。虽然选择题只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似乎难度不大,但在这些选项中往往有干扰项,这样学习基础不是很好或者思维不是很敏捷但是学习态度较端正的学生往往在选择题部分失分很多,最后总分就很不理想,久而久之,就会慢慢对学好英语彻底失去信心。相反那些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学生,他们在考试时基本上放弃文字题的答题,只是靠运气,随便猜猜,把选择题部分都答完,最后批改出来的成绩有时还不是太糟糕,偶尔还会比认真做的同学得分还高。这样那些学习习惯不够好的学生就不再有学习的动力,而那些学习习惯较好但暂时还跟不上的学生不仅对自己没有了信心,而且对是否还需要认真学习英语产生了怀疑。

这种教学和评价脱节的后果是严重的,它必将使我们习惯于标准化考试和标准答案,禁锢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时教师教育激励的定向性会导致学生定向思维的形成,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对此,袁振国教授在他的《反思科学教育》一文中进行了形象的描述:“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的没问题,’全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纪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教师都回答不了的,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发生奇想。”

在上课时允许学生可以不举手发言,如果想到问题,直接可以坐在座位上大声提出来,只要是与课有关的,不妨碍课程进度的都可以。如果对上课讲的内容有异议也可以当场提出来。这样课堂气氛就比较活跃,每个人都想要有表现的机会,能问倒老师是他们最骄傲的事。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老师都先请其他同学来

回答,如果有人能答出来,双方都能得到表扬,如果每人能答,那么老师就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或简明扼要或详细举例讲解。碰到老师也不是很清楚的问题,老师就老老实实地跟学生讲老师也要课后去查资料,等下节课再回答,绝不用“这是一句习惯用法”之类的话来搪塞。

教育要使人的智慧得到发展,而不能使人的头脑变成仓库。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进行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评价的目的应由“选拔”转移到“发展”上来,评价的过程应由“检查”转移到“引导”上来。评价学生的回答要结合其创新性作出合理的带有指导性的评价,在评价系统中应增加对创新意识肯定的内容,向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都将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是创新人格发展的适宜条件。

在明确了必须对学习评价进行创新之后,下面结合本人英语新课程的学习,着重谈谈自己在创新学习评价方面的实践和体会。

二、创新性英语学习评价的探索实践

英语学习的评价的方式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普遍是运用终结性评价手段,即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终结性评价手段由于具有可据性和可靠性的特点,因此它在“给学生评定成绩,或为学生作证明”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用终结性评价作为评定学生学习能力与效果的唯一手段,则与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

而与之相对应的形成性评价则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它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点,指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创新意识以及具备科学的价值观,这些都是英语学科教学应承担的责任。因此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应当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有效结果所进行的整体价值判断。

(一)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强调“评价应有益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应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语言能力的不断发展。”

对于刚上中学的学生来说,因为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往往对英语缺乏新鲜感和兴趣,这首先表现在对老师教的英语书写规范不以为然。老师们可以在新初一开学就举办一次英语书法比赛。要求每个同学都把他最得意的作品拿出来,不署名,只编号挂在墙上,每个人都可以投票选自己认为最好的作品,最后请年级里的英语老师来评出优胜者。那些榜上有名的,既有学习成绩较好的,也有平时成绩不突出的,他们因为感受到了老师的赞许和同学的羡慕,都对学习英语表现出了更浓厚的兴趣;而那些未获奖的同学因为自己看到了差距,也就产生了动力,又因为目标并不遥远,激发起了他们力争上游的进取心。至于那些评得跟老师很接近的同学呢,因为自己从被动的被评价者变成了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无形中增强了自信心。同时允许被评价的学生就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结果发表不同意见,比如在黑板上画四线格,重新书写字母并进行讲解,这样大家都会一起思考平时不够注意的小细节,从而对正确的书写规范有了深刻的印象,在以后的书面练习中也会互相督促和指导。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评价,并认同评价结果,把评价看作一个自我反思、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帮助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二)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策略

传统的英语教学侧重双基教学和考试,侧重检测学生“过去” 的学习结果。可以称之为“记忆型”教育,然而纵观信息社会,会发现人们越来越不需要去大量记忆各种信息了。人只有一个大脑,精力和时间都十分有限,要把人类迅猛更新的知识都记下来,根本不可能。所以要注重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新信息的三大能力的培养。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认为,除了探究,知识没有别的意义。形成性评价是科学地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业绩的主要手段之一,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情况,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和学习策略的形成和发展情况,关注学生 “未来” 的语言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发展情况,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对学生来说,只有关注过程,他们才能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体验成功,获取进步的动力,才能在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技能、发展语言能力的过程中发展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情感和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从而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方式及阶段性发展水平是有一定差异的。在日常教学中,我注意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设计出不同层次的评价目标,并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以利于学生充分展示自身的优势,让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因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合作交流,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和借鉴老师及同学的思路、进行学习得失反思的能力都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加强,这样不但可以激励学生学习,也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学校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开发出下列行之有效的形成性评价工具:学生英语学习自我评价表。评价表共分四个部分: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

1、听力

(1)课内泛听练习

要求学生能听懂课堂用语,并作出相应的反应,每课统计一次并记录,这种方法在初一年级起始阶段非常有用。小学英语课上虽然也注重口语练习,但老师上课时用英语说课堂用语还是偏少,以至于学生对老师上课用英语讲的课堂用语没什么反应。我觉得老师应该尽量不讲中文,通过打手势等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同时让学生不断重复直到自己也能熟练地运用。然后再让他们以自评、小组互评的方式检查自己和同伴对课堂用语的掌握情况。

此外,老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随堂检测和竞赛,例如在学了人体各部位的英语名称后就请一位同学到讲台前当小老师,当 “老师” 用英语发出 “Touch your nose, please!Put up your hands, please!Close your eyes, please!” 等指令时,座位上的学生都迅速做出相应的动作,由台上的“老师”检查,学生自我评价,错一次扣一分。也可以进行小组竞赛,在学了一定的英语名词后就可以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竞赛,轮流用英语发出 “Draw an apple, please!Show me your eraser, please!” 等指令,看谁的反应快,正确率高,由全班同学来评价该加多少分。

(2)课文内容精听

要求学生能够听出语段中的关键词,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够听出语调、重音,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老师可以在上新课前都准备些简单的对话理解题或根据课文内容的判断对错题,让学生在没学新知识前先进行听力训练。例如在上JEFC BookI Unit28 Lesson110 How do you usually come to school? 前先请学生不看书,听一遍新课第一部分的对话后,提问:“How does Yanglan usually come to

school?”让学生在投影仪打出的图片中选出正确的一幅。然后听一段录音,完成课后练习中的表格:

Questions How do they usually come to school?

Answers by bus by car by bike by train on foot

Han Mei √

Jim √

Li Lei √

Wei Hua √

Lily & Lucy √

在上JEFC BookII Unit17 Lesson68 前,也先让学生不看书,仔细听一遍课文录音,注意语音语调,然后进行判断正误练习。

1.The Smiles had many friends in the new town just after they moved there.(F)

2.Mrs Smile wanted to invite people to her home, because she wanted them to invite her to theirs(F).3.Mr.Smile did not want to invite people to his home.(F)

4.Their friends enjoyed themselves at the party.(T)

5.All their friends went home because Mr.Smile quarreled with a policeman.(F)在做完这些听力练习后,由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出正确答案。这些课前听力训练既复习巩固了旧知识,又为学好新课打下了基础。

(3)课外听力练习

每周定期利用录音材料进行听力训练,学生在每次听力练习后自己记录练习的时间、内容、正确率等,填写自己的听力情况反馈表。通过记录自己听力的对、错题数量以及重听的次数,对自己的听力情况有了更清楚地认识。通过对比前后的数据,评价自己学习的效果。我定期检查学生填表的情况,并根据表上的数据与学生讨论其听力进步的情况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议。

2、口语

(1)值日生报告

每天轮一位值日生,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表现自己,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一下日期、天气以及自己或班级同学的经历。在座的同学和老师一起从正确度、创新性、逻辑性和参与态度等方面对值日生同学进行评价。

(2)口头作业

要求学生能复述课文,语音语调正确,并且能根据学过的对话内容进行情景对话,与他人沟通信息,合作完成表演、讨论等。

(3)每学期进行一次口试

现在的英语考试绝大多数分数是在笔试上,听力只占了六分之一,口语更加体现不出来,因此很多学生毕业后到社会上发现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实在太差,只能自我解嘲说中学学的是哑巴英语。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学校每个学期都要在考试以后安排一次统一的口试,成绩也张榜公布,写在成绩单上。形式尽量多种多样,不重复,有时请同组的老师帮忙,有时事先录好录音带,就是让学生有个自我表现的机会,特别是通过free talk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可以更实际地评价一个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

3、阅读

(1)课内朗读

要求学生每天跟读磁带,以家长签字为依据,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掌握跟读

时间,到能够连贯、流畅地朗读课文为止。学生把自己的朗读内容在家里录音下来,以磁带形式交上来,然后抽固定的时间在班里进行展示,由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来进行评比,互相督促,共同提高。

(2)课外泛读

要求学生记录课外阅读英语读物的时间及内容,是否能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思,能根据构词法理解生词的含义,能读懂阅读材料,理解故事情节,找出文章的主题。同时每周定期进行阅读理解方面的专项练习,学生可以填写阅读报告进行彼此交流检查。课外泛读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拓宽知识面,也能促使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我一般鼓励学生阅读面越广越好,不要只为了做题去阅读,这样会禁锢了思维,只要能读懂大概意思就是成功,因为阅读理解能力有时是靠语感的,而语感是需要慢慢积累起来的。

4、写作

(1)造句

每学一课新课,都会有一些生词要求掌握,学生容易理解生词的含义,但较难掌握其在句子中的用法。我就要求学生不照抄课文句子,自己用所学过的生词造句,先在小组内交流评价,然后把组内评出的最佳句和没有把握的句子交由全班讨论或评比。有时我会要求全班分成几个组进行竞赛,各给出几个单词,看哪个组联的句子或造的句子最好。

(2)作文

中学英语作文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拼写单词,使用标点符号,能注意到英汉语序的区别,既能用短语或句子描述系列图片,编写简单的故事,又能用正确的形式写一些简单的应用文。每星期要求学生至少写一篇作文,有时候命题,有时候让学生自由发挥。每篇作文批改后都统一讲评,并要求学生填写书面表达评价表,通过前后数据的对比,评价自己学习的效果,以便自己发现问题后加以改进。同时也能发现自己的进步之处,从而对写好作文充满信心。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评价,既能够彼此取长补短,又能够培养合作精神,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各个小组同学之间也可以在保证自己已经认真写完一篇的基础上互相参考,不断修改,而老师对作文的评分也可以分成N次,就是允许学生不断修改直到最满意为止。

内容 自评 小组互评 教师评价

单词拼写

语法知识

基本格式

写作内容

综合评价

三、创新性英语学习评价的反思和发展

首先,传统的教学评价特别是考试评价强化选择和分等功能,造成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无法认识自己的潜能,从而丧失了自我发展的动力。因此,新课程所需要的英语学习评价应该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个性差异,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发展水平,评价的作用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不断发展。所以创新性英语学习评价是对学生过去和现在做全面分析,使他们认识自己的优势,激励他们挖掘自己的发展潜能,但是学生知识、经验的积累、技能的形成是逐步的,因此教师更要注意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

成长发展的机会。因为评价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察,发现课程与教学存在的不足,找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缺陷,从而提出改进的建议,这样才能有利于课程与教学的改进和学生学业成绩的不断提高。

其次,新课程需要的英语学习评价要求评价主体是多元的,评价提倡的是多元化主体,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等等。学生的学习评价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其中评价活动的重点环节是学生自评,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促进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但是新的评价观所采用的一些自我参照的评价,不是为了评价学生在同学中的位置,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进一步发展,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更关注自己的进步,更明智、理性地进行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感到 “I have never been better than now.”同时教师也要更关注学生个体化的反应,关注学生实际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让英语学习评价贯穿于学生语言学习活动过程的始终,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作用。

最后,英语学习评价要打破单一的量化评价方式,注重质性评价。不要让量化评价模式在评价实践中越来越走向极端,把复杂的教育活动简化为一组组数据,那么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发展也会泯灭其中,而且也较难测量出学生的批判思维水平等高层次的认知能力。学习是一种复杂的教育现象,很多因素无法用数量来衡量,应该对整个评价过程进行解释、描述和判断。众所周知学习的过程比起结果来更重要,评价者不是局外人,而是作为内部人员参与其中,这样才能达到对教育现象的整体理解。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和对话是评价的过程所具有的价值意义。此外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还应做好指导工作,避免学生出现评价恐惧心理,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提示和帮助,以达到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目的。

学生英语学习评价是一个长期的、逐渐的过程。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评价新时代的英语学习己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过程,也是我们老师反思与思考的过程,也就是对教师英语教学的评价过程,因此教师应注重评价的情景性与实效性。尤其是当它遭遇激烈的升学竞争时,更应该坚持,因为新课程的学习评价既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需要,也是课外学生自主学习与运用英语的需要。它的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具有合作精神。学习评价和学生的语言学习活动是同时进行的,只有对学习评价不断创新,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言学习的持续发展。

第三篇:创新思维与方法论文

创造性思维与方法论文

创造性思维是我们当代大学生都应该尽力培养的一种思维模式,说起创造性思维,那就不得不谈起它的概念,那么它的内容有哪些呢?对于我的理解是这样概括的: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开创意义的理性思维活动,它可在原有的客观事实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规律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理性认识的飞跃。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提出了“思维方法”的范畴,其论述中把“方法”界定为“知”的“思维方法”与“行”的“实践方法”,在实际意义上利用这两种源头工具可或多或少增加主体认识从而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如今,在大学生群体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意识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可是当面对不完善的自身与外界条件时,往往拘泥于平凡。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有着广泛的接受信息的渠道,对各种知识信息和社会思潮反应敏锐,具有比较独立的主体分析判断能力。相比较来说,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无论从内容和方法,都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创新。创新思维对我而言固然十分重要,但更加重要是如何去培养这种思维。

创新思维需要一定的智力条件,智力是创造力的基础,高智商的人可能是低创造力,但低智商的人很少有高创造力。大学生要提高创新能力,首先要注重智力能力的培养。

首先,我们要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因为良好的观察能力是科学研究的必备素质,是创新理论的智力基础,是创新成功的决定因素,同时还是捕捉机遇的心理条件。因此观察能力十分重要。要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就必须培养浓厚的观察兴趣、观察习惯、观察方法以及观察能力。

其次要有良好的记忆能力,这就要求个人的记忆敏捷、持久、正常、系统、广阔、与备用的特性。一是要培养记忆能力就要学会用脑,提高记忆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稳定情绪,提高记忆效果,劳逸结合,合理用脑。二是掌握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要分轻重点,记忆有规律。

然后就是培养个人的思维能力,思维有很多的特点,比如广阔性、深刻性、敏捷性、批判性、灵活性、创造性等等。培养思维能力可以改革我们的思维方式,比如从封闭型思维方式转变成转向现代的开放型,从静态型思维转向信息不断调整的动态型思维,从经验型的思维方式转向知识、智力型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从单一型的僵化的思维方式转向多样化的创造型思维,从简单的分析转向高度综合分析等等。

智力因素还有如想象能力,操作能力,自学能力等等。虽然智力因素很多,但非智力因素也不少,非智力因素在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中也很常见,如“勤能补拙”等。

其次便要培养一些有利于发挥创新的个性特征,我们要有好奇心与求知欲,还要有独立性与自信心,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对所学定义、定理、公式、法则、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策略等提出自己的观点、想法,提出科学的假设,突破“定向”、“系统”、“规范”、“模式”的束缚;在创造过程中我们要敢于面对复杂事物及其相互关系大胆质疑,合情合理的“挑剔”,绝不人云亦云。还要有怀疑与冒险精神,多思与幽默等特性,不过我们要避免从众与附庸,固执与偏见,刻板与保守的不良性格特征。

我们还要培养坚强的意志,对创新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与情感。是的,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意志与兴趣实可以让人获得相(对)应价值的“财富”,也可以说: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面对大学生的创新,不只是社会,学校的责任。最重要的是自己,大家都知道自己就是最强大的敌人,打败了自己的懒惰和颓废,才可以为创新打开一条通道。在如此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很难在社会中生存的。不断发展自己,反省自己,这才是一个大学生应该做的事情。每天多思考一些,多学习一些,那么每天都是在进步的。

在新时代中,各行各业都在飞速发展,如果没有创新精神,是难以适映现代社会的。所以说,勇于创新是大学生应具备的新形象。然而长期以来,调查与观察结果反应出身为大学生的我们普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这绝不依赖于外界条件,更可能的是我们自身状况有一些问题,距达到所谓的程度还有一段路程要走,而那些问题往往是我们负有的思维障碍。

思维障碍抑制着我们的创新意识,使我们的创新能力难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要提高创新和创造能力就应该突破思维障碍,而突破思维障碍的关键就是拓宽思维视角。具体方法如下: 一改变思考顺序

我们思考问题时常常顺着想。顺着想能使我较为方便地找到问题的切入点。并且顺着想也的确能帮助我解决一些问题,但客观事物的发展是千变万化的,凡事都顺着想未必能真实地反应事物的客观规律。

一个立志于创新的人,一定要深刻认识顺着想的局限性,改变成事顺着想的惰性,不妨从事物的对立面多考虑考虑,也就是我们说的逆向思维,很多时候逆向思维能将我们带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它站在问题的对立面,使问题解决得干净利索而充满智慧。

二转化思维方式

哲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世界万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些相互联系的事物是可以转化的,在创新学里我们的转化更多指的是思维方式的转化:将直接转化为间接,将复杂转化为简单,将不可能转化为可能。

我也总结了自己的关于突破思维障碍的观点主要是分为以下几点: 一是要改变自己的意识,如果自己不想创新,或不愿创新,那么即使有再多的创新方法提供给你也于是无补,要想创新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意识,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去努力。

二是要肯动脑,创新不是嘴上说说就能达到的,即使你有创新的意识,然而却不积极动脑,那也是不行的。

三是要态度要端正,不能盲从,要有较强的抑制力,时时提醒自己。

四是在创新过程中突破权威型思维的障碍,不能只相信权威,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要突破自我思维定势,通常情况都是按照自己的观念、站在自己的立场、用自己的目光观察思考大自然,然而这丈量的结果评定出一个木讷的自己,所以要积极主动的锻炼及增强自己的创新素质,严格要求自己,要敢于承认错误,重塑自我。

俗话说:“第一个用鲜花比喻少女的人,是天才;第二个套用比喻的人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材。”可见,创新是有生命力的选择,可以让不一样的事物来增加自己的价值,作为一个学生,一个化工专业的学生深感体会。就化学实验来说一说这其中的韵味--创新设计的理念。例如教材中制备溴苯的实验是将溴和苯先加入烧瓶,然后向烧瓶中加入铁粉,由于反应物已全部加入烧瓶,加入催化剂后,反应的剧烈程度无法控制,导致溴挥发出导管,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学中老师采取了先将铁粉加入烧瓶,将溴和苯的混合物加入分液漏斗,通过分液漏斗的活塞来控制液体滴加的速度(即铁粉“静”、溴和苯“动”),从而克服了原实验的缺陷。这一案例就如实的反应了逆向思维设计法中的属性逆向法,根据药品某属性(如“动”与“静”)的逆向来对化学实验进行创新设计。逆向思维就是沿着事物的相反方向,用反方向探求的思维方式对现有的实验设计进行逆向思考,从而对实验提出新的设计方法,实验是什么,是书本的再现与重复吗?我认为它不仅仅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或者说书本的一部分),它更是一种挑战。世界上没有尽善尽美的东西,化学实验也一样,在体现某些功能的优越性同时,则另一些功能可能存在某些不实用的部分,对化学实验进行观察、研究、分析、发现其缺陷,并进行探索改进,就可以对化学实验进行创新,以旧换新。

我们应当坚定信念,确信 “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相信只要培养机制合理、培养方法得当,各类极富创新意识与想法会像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同时相关研究结论也表明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确实可以培养的。创新思维就是不受现成的常规的思路的束缚,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属于创新活动的智能系统。它是创新实践,是创造力发挥的前提。现阶段,我们个性基本形成,智力发展趋于成熟,情感意志也得到良好的发展,因而处于创造心理的大觉醒时期。因此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最佳时期。每一个人在生活与生存的过程中,做任何一件事或任何一种行为,总是存在一种“思”和“做”的两个不同环节,即“先想后做”的逻辑联系。思路决定出路。从个人发展来说,要想表现出“惊天动地”的行为,在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中,事业能扎下根,并根深叶茂,就必须具有“惊天动地”的思维、也即创新思维。我的想法是:在校学习期间就应注重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创新心理素质,打破思维定势,敢于尝试、勇于实践,并且能正确认识失败。失败本来就是相对的概念,事实的成与否只有自己说了算,如果是认定“败”了的事,就不要忽略它的存在,列举原因,推己及人,试问下一次成功的可能性。每次这样做了,减少的是遗憾,增益的是自己。其次要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学会用自己的长处来鼓舞自己,用自己的短处来警戒自己不要自满,所谓“疑人轻己者皆不足。”再次要培养自己的“理性智慧”,多与指导老师交流,了解先进思想经验,同时重视创新理论的学习和运用,主动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水平的掌握和使用情况。最后,树立学无止境、创无止境的思想,敢于并乐于向自己的观点和成就挑战,应在不断否定自我中使自己的创新性思维获得新生、实现自我转换、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

第四篇:思潮论文

浅谈孙中山的经济思想及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

摘要: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爱国者、中国革命的先驱者,他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经历,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他时刻以敏锐的目光,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其中他的经济思想是近代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孙中山先生的经济思想内涵丰富、涉及面广,对于我国人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很大的鼓舞和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从 “民生主义”及建设近代化国家两个方面来阐述孙中山先生的经济思想,并进一步说明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孙中山;经济思想;现代启示

一、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一)“民生主义”的经济思想

孙中山的经济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民生主义”,以及他对这一纲领的理论解释。孙中山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故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民主主义是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经济纲领和小资产阶级主观社会主义理论相结合在一起的思想体系。它主要包括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这两个纲领。如果解决了土地和资本这两个关键问题,就为发展资本主义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这两个纲领,就是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纲领。

1、“平均地权”的思想

近代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只有消灭这种经济基础,才能消除封建势力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孙中山很早就特别重视平均地权的问题。他说:“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那么,社会革命已完成七八分了。”早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孙中山就已经特别注意农业方面的改革,在《上李鸿章书》中强调指出:“农政之兴,尤为今日之急务。”只有“平均地权”才能彻底地消灭地主阶级封建土地所有制。孙中山用资产阶级自然法的观点,从理论上论证地主阶级土地占有制是非法的。他说:“原夫土地公有,实为精确之论。人类发生之前,土地已自然存在,人类消亡之后,土地必长此存留。可见土地实为社会所有,人于其间又恶得私有耶?或谓地主之有土地,本以资本购来,然试扣其第一占有土地之人,又何自购乎。”把“第一占有土地之人”宣布为最先窃取社会所有制的强盗,这对土地私有制的辩护者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孙中山宣称,他的平均地权纲领,就是要在革命胜利后消灭私人对土地的占有,把土地收回国有。可是,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对封建土地所有制还认识不清,他不是把平均地权看作是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一种革命手段,而是作为防止未来贫富不均和私人垄断的“社会主义”政策。孙中山虽然从理论上论证了土地国有的合理性,但他在实际上并不主张无偿地没收地主土地,而主张向地主买地,以实现平均地权。他说:“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要杀四万万人之半,夺富人之甲为己有,这是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去。”“求平均之法,有主张土地国有的,但由国家收买全国土地,恐无此力量。”他的具体办法是:社会改良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在之地价,仍属于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享。孙中山在旧民主主义时期所规定的平均地权的实施办法,基本上是一种资产阶级土地国有化方案,但在激进程度上落后于他的平均地权纲领,带有妥协性。到新民主主义时期,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对中国的土地向题和农民被剥削状况有了更深的了解。公开为平均地权规定了“耕者有其田”的内容,他看到了封建生产关系对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阻碍,认识到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对解放生产力的作用,这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一个重大发展。

2、“节制资本”思想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节制资本”,包括“节制私人资本”和“节制发达国家资本”。他想通过工厂立法和征收企业所得税等措施,限制私人资本的恶性膨胀。又想把事关国计民生的经济部门和生产事业都掌握在国家手中,以防止私人资本形成垄断。孙中山想通过这种办法,既要迅速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又要避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出现的社会矛盾。这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要求国家维护其经济地位和权益的普遍愿望。这一主张具有反帝国主义,发展民族经济的意义。但孙中山的“节制资本”的主张,在资产阶级掌权和未能打倒帝国主义在中国统治的情况下,是无法实现的。因为软弱无力的资产阶级对外没有同帝国主义大垄断资本竞争的实力而对内又“节制资本”,这与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是冲突的。历史已经证明,“节制资本”只有在完成了民主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才能顺利的实现。

(二)关于“民生主义”思想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

1、民生是国家之本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建设稳步推进。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民生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在现代,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思想给我们带来了重要启示。人民始终是国家政治之根本,在当代社会只有处理好教育、就业、医疗、住房、保险等各种社会问题,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家经济建设才能平稳有序地进行,人民生活才能幸福安康。

2、土地是农业之本

土地问题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国近代的历史实践证明只有正确的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农业生产力才能迅速解放,革命事业才能顺利发展。孙中山先生提出“平均地权”的思想用来解决土地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又加入“耕者有其田”。由于受其阶级立场和所处时代的限制,这些思想没能真正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但对当代中国处理土地问题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带有“平均地权”的性质,只是两者所依赖的经济基础不同,因此“平均地权”就有了“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区别。总之,土地问题事关农业发展全局,任何时代都需要高度重视,我们党和政府要总结我国历代以来处理农业问题的经验教训,适时制定正确的有利于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的土地政策。

二、孙中山建设近代化国家的经济思想

(一)建设近代化国家的经济思想

在本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建设近代化国家与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伟大设想。孙中山的经济思想不同于小资产阶级的经济思想,把落后的小生产理想化,而是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来解决民生问题。孙中山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抱有强烈的信念和宏伟的理想,他深信中国在实行进步的政治的条件下,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就能尽快地赶上西方发达国家。他建设近代化国家的指导思想也就是学习西方,赶超西方,争取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与欧美并驾齐驱,使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孙中山建设近代化国家的思想内涵丰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1、利用外资,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对外实行开放。

孙中山研究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工业的历史经验,认为中国要大规模地进行实业开发,必须解决资金和技术“两大要务”。他说:“款既筹不出,时又等不及,我们要用此开放主义,凡是我们中国应兴事业,我们无资本,即借外国资本,我们无人才,即用外国人才,我们方法不好,即用外国方法。物质上文明,外国费二三百年功夫,始有今日结果。我们采来就用,诸君看看便宜不便宜?”他认为,政治上有国界,至于经济、实业本无国界可言,此国之人,可以投身于彼国之实业界,而图其发展。孙中山特别强调:“唯可利用其资本人才,而主权万不可授之于外人。”“唯发展之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若能使借债之条约不碍主权,借债亦复何伤?”由于当时中国没能建立起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权,不具备利用外资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条件,孙中山的这些思想自然不可能得到实现。但是,他的这些见解,今天对于我们加深理解和贯彻对外开放的方针是有益的。

2、实业建设中处理好经济建设与政治改革的关系

孙中山把发展经济和政治改革联系起来,认为政治改革是发展经济的前提。他指出:“是今日图治之道,兴利尚可缓,而除害尤为急。一国害一除,则利自兴,而富强之基于是乎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皇帝后,政权落到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手里,而他认为民国已经建立,可以着手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在他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后,亲自担任全国铁路督办,要用全部精力从事建设。但是,他在以后的实践中,在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帮助下,逐渐认识到,从前推翻清朝统治,又生出许多督军省长来,他们都是满清留下的旧官僚,还在实行皇帝的职权,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仍然存在,中国仍受列强的压迫。因此,民族主义只是实行了一半,民权主义也是不能实行,民生主义更是没有功夫去做。于是他又提出,对内打倒军阀,对外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口号。孙中山一生奔走革命,并能够随着时代的潮流不断前进。他想用革命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和他过早地逝世,这一伟大的理想未能实现。

(二)关于“建设近代化国家”的经济思想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

1、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近代以来,中国的发展之所以落后于西方国家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清政府的闭关锁国、盲目排外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引进国外资金和管理经验,从此我国经济走上了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孙中山先生在其建设近代化国家的思想中就高度重视实行对外开放的问题,其实,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始终坚持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同时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努力提高实行对外开放的能力。

2、经济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应该相辅相成

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是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方案,涉及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经济革命等各个方面。其民生主义的经济思想始终是与其政治革命联系在一起的。今天,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己经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基本的前提条件。但是,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走过的曲折发展道路,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证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还有一个如何处理经济建设与政治改革的关系问题。如果仍然沿用过去的政治体制——党政不分,政企不分,国家直接管理企业,领导人完全由国家任命,忽视民主管理等等,经济体制改革就难以深入开展。因此,当前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还要认真研究和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以便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孙中山:《三民主义》,《孙中山选集》。

2、孙中山:《民生主义与社会革命》。

3、孙中山:《上李鸿章书》,《孙中山选集》上卷。

4、孙中山:《社会主义之派别与方法》,《总理全集》第二集。

5、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孙中山选集》上卷。

6、孙中山: 《孙中山选集》上卷。

7、孙中山:《同盟会宣言》,《孙中山选集》上卷。

8、孙中山:《总理全集》第二集。

9、孙中山:《实业计划》,《孙中山选集》上卷。

第五篇:工业设计论文

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简称ID),1980年ICSID(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在 巴黎进行的第十一次会议的定义如下:“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

觉感受而赋予材料、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及装饰新的品质和规格,叫工业设计。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工业设计师应当在上述工业产品全部侧面或其中几个方面进行工作,而且,当需要工

业设计师对包装宣传展示市场开发等问题付出自己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及视觉评价能力时,这也属

于工业设计的范畴。”

工业设计主要包括: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和平面广告设计。但最为“本分”的还是产品设计,也

是我们要主攻的方向。工业设计不等于纯艺术,尽管造型艺术表现是他的一个组成因素,但它并不

以表现纯粹的个人主观情感及喜好为目的,而是通过设计师的创造性设计服务于“人”的需求,体现

生活的意义,美感以及生命的价值。

工业设计,我们不得不承认是一门来自西方的对于我们而言是新生事物的学科。由于中西方文

化的差异,给我们造成了一些从事它的困难。中国受儒家思想影响根深蒂固,从孔孟两子那里传承

下来了儒家精髓——“仁”,于政为“仁政”,于人为“仁义”,也就是说我们的思想追求的是“以仁为

本”。西方文化强调个性,而且人又是社会的主体,所以很自然西方重视“以人为本”。这点恰好符

合上文所提到的工业设计,服务于“人”的需求。这无疑更加证明出工业设计是西方的,我们有很大的困难来从事它。

放眼二十一世纪,杨振宁博士曾预言:“二十一世纪将是工业设计的世纪,一个不重视工业设计的国家将成为明日的落伍者。”这对于我们无疑更提出了挑战。我认为有以下三点解决办法。首先,从思想上转变。主要针对的是从“以仁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过度。对此,我不是抨击中国的观念或

是制度,更不是崇洋媚外,我们不能否认西方的先进性,至少在当代人家是符合发展规律的,我们

与人家相比,过于重视表面那些浮华的形式了。但21世纪,简约、务实才是大势所趋。其次,技术

上的飞越。如果只有思想,没有能力,那么该“思想”为空想。技术的进步不只是单一一个部门或是

少数几个部门的工作,这需要整体协作,也就是说需要各条科技战线上的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完成。

这不仅对工业设计这一学科有推动作用,更是对方方面面起到了巨大改善作用。最后,与国际先进

水平多进行交流。毕竟,工业设计师人家西方的,如果不去向老师求教,那么我们又将走上“闭门

造车”的老路。

谈到老师,工业设计的鼻祖是德国,在美国发展壮大。这里不得不提及德国包豪斯。包豪斯

(Bauhaus)是德国的一所设计学院,由著名建筑设计师沃尔特•格罗佩斯[①]建于1919年。包豪

斯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它集中体现并发展完善了约翰•拉斯金[②]、威廉•莫里斯[③]以及德国工业同盟[④]、俄国构成主义[⑤]、荷兰风格派[⑥]等优秀设计思想、设计探索与实验成果,成为20世纪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中心,将现代主义设计理论与实践发展

到前所未有的巅峰阶段。

由于个人偏好,在此我将介绍一下虽然不是工业设计师的现代“机械美学”的奠基者——勒•柯布

西耶。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1887~1965),原名查尔斯—爱德华•詹纳德(Charles —Edward Jeanerette),出生于瑞士,曾在法国接受艺术教育,1910年赴柏林并进入贝伦斯设

计事务所工作,受贝伦斯的重要影响,1913年回到瑞士独立创业,专门从事混凝土建筑的设计与研

究。1917年开始定居巴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建筑活动的停顿,柯布西耶转而从事现代绘画

与雕塑,直接投身于立体主义艺术潮流,努力发展形式要素语言,将精神上的理想主义与机械化、现代化的信条结合起来,从而走上了艺术革命的道路。其代表作品由萨伏伊别墅、朗香教堂等。

放眼21世纪,我认为在设计领域走两方面路线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第一是走现代路线。现代

风格,我上文已提到就是简约、务实。中国的,世界的。这个正如柯布西耶的风格,可以参仿一下

德国的安联球场,那个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球场建筑。大力发展现代风格至少是不会落伍的,这点

可以肯定。但这就需要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不断吸收新生事物,走在时尚的浪尖,绝对不能

OUT。第二,大力发扬中国风。中国的,世界的。就拿奥运会的“福娃”来说,刚一揭晓,我大骂

“太俗”,包括它的外形、它的广告等一切。但后来,逐渐的发觉其实中国的民俗是如此美丽!中国

风,绝对是未来一个能持续流行的风潮。作为中国人我们为何要哈韩哈日?为何不让外国人来哈中?

比如动画片,中国以前的水墨画似的动画片是多么的经典啊,《小蝌蚪找妈妈》《孙悟空大闹天

宫》,还有现在的福娃宣传片。我们可以从故宫的那种建筑风格中找到灵感,但一定要

注意色彩的搭配,像那种红墙绿瓦还是不要尝试的。北京有一个小区就是采用中国的尖顶,给人一种很是抢眼的感觉。提到中国风,不能不提周杰伦和方文山。他们的合作中总会有中国风的火花迸出,而且还

能大红。可见中国风的魅力。

正如我,虽然我刚是个大一的毛头小伙,但我以后对我的规划就是发扬中国风。我小时候学画

学的就是中国画,尤其是工笔,所以对中国画时有一种莫名的感情的。为了现在的专业,我暑假有

学了三个月的素描和色彩。对于中西方的绘画区别,我没有资格去评论,但我想说一下我的感触。

西方画,注重的实形,主要追求是准确表现出你所看到的。中国画更讲究“意”,给人一遐想空间。

也正是中国传统含蓄的一个延伸吧。

最后还是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下载工业设计的新思潮与创新方法论文[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工业设计的新思潮与创新方法论文[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业设计论文

    AP0907411邝巧媚 工业设计与市场 工业设计是一门融科技、艺术、美学、社会学、销售学、市场学等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于一体的新兴综合性学科。工业设计是人— 机(产品)— 环......

    工业设计论文

    工业设计论文 《设计概论》 周锐等编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第1版2006年12月第1次印刷 工业设计的意义:设计首先是为了延展某种功能,为了很好的满足功能的需......

    工业设计论文

    工业设计论文——经典设计及其时代性 姓名:徐海月班级:工业设计(1)班学号:1008011030指导老师:沈燕 在设计领域,‚创新是设计的生命‛已是不争的共识,然而有没有‚常青‛的设计暨‚......

    创新的方法论文

    《创新学》综述论文学院:学院专业班级:班学号:姓名:电话:【摘要】通过对此次的学习,让我认识到,创新存在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体会到我们的生活就是在创新中走向快捷与美好的,,创......

    当代教育思潮论文

    当代教育思潮论文 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摘 要:孔子,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有教无类的大众化教育,强调德育和智......

    当代社会主义思潮论文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球化大背景之下和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思潮空前活跃,这些纷繁缭乱、复杂多变的社会思潮对我国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当......

    工业设计导论论文

    工业设计导论论文 在导论课上,我了解了什么是工业设计。在学习工业设计导论之前,我觉得工业设计不就是设计,画画吗!其实并非如此,这其中包含着很大的学问,在设计的同时还要考虑文......

    工业设计论文大全

    工业设计概论论文专业:财务管理 班级: 学号: 姓名:王馨玥班级1111120020036关键字:传统工业设计、现代工业设计、艺术、产品 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环境设计、设计管理 摘要: 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