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政治建设工作重点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本领(五篇材料)

时间:2020-09-27 12:13: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0年政治建设工作重点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本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20年政治建设工作重点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本领》。

第一篇:2020年政治建设工作重点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本领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本领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交流研讨发言

(2019年10月30日)

按照本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研讨安排,通过学习和思考,围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本领”,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共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强调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各方面建设,这是对党的建设思路和布局的一个重大创新,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为全面从严治党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根本遵循。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继续推进。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落到实处。

一、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写入党章,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反映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就要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作为第一位的政治要求。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机关干部,更加站位要高,要时刻牢记自己姓党,始终做到“两个维护”。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以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和信仰,以自学为主,集中学习为辅,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丛书,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通过学习切实树牢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使之成为思想自觉、党性观念、纪律要求和实际行动。要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在岗位上、落实在行动上。

二、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规矩。在党的各项纪律中,政治纪律是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抓住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就能带动党内其他方面的纪律规矩都严起来。作为一名班子成员,承担着协助支部书记抓好党的政治建设任务,必须协助支部书记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反对。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防止“七个有之”、做到“五个必须”的要求,坚决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反对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亲亲疏疏的行为。

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健康的政治生活、政治文化、政治生态,既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目标,也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支撑。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必须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培育良好党内政治文化作为基础性工作,持之以恒地加以推进。作为支部班子成员,要尊崇和维护党章,认真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带头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等制度,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切实解决政治生活随意化、形式化、平淡化、庸俗化问题,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同时,要带头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大力倡导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好人主义,不断培厚良好的政治生态土壤,以良好政治生态助力政研室党的政治建设的加强。

四、提升政治能力和政治本领。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就要解决好加强学习实践、提升政治本领的问题。只有政治本领过硬,才能配合班子有效推动承担的调查研究、县委深改办、财办、县考核办相关任务要求的落实落地。一是着力提升理论素养。党的十九大最大的历史性贡献,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全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作为党员干部,我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放在首位,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阐述的“八个明确”的丰富内涵。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奋发有为做好各项工作。二是着力锤炼忠诚品格。忠诚是党员干部的基本要素,如果一名党员干部在对党忠诚上出了问题,不仅会造成组织不纯,还会涣散整个党的战斗力。因此,我将带头锤炼忠诚品格,站稳党性立场,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起使,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要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事关政治方向、政治原则等重大问题上,脑子要特别清醒、立场要特别坚定。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以自身的实际行动维护班子团结,增强班子凝聚力。三是在社会实践磨炼中提升本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问题,遇事多想政治要求,办事多想政治规矩,成事多想政治影响,使讲政治成为日常行为的基本坐标。我将带头树立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带头展示新气象新作为,敢于直面矛盾、勇于担当负责,在攻坚克难中化危为机,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把政治使命落到实际行动上。对于社会上各种歪风邪气和错误思潮,要敢于发声亮剑、敢于站在风口浪尖进行斗争,在经受考验和磨炼中锻造过硬的政治素养和能力。

第二篇:政治合法性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

政治合法性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

(李琦 学号111300657)

政治合法性是任何一个执政党所面临的永恒的主题。所谓政治合法性,是指社会公众在合乎理性选择的基础上,对政治系统的自愿认同、服从和支持状况。

[1]这一概念最早是由马克思·韦伯在社会学领域中提出,并构建了三种理论模型来分析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即“传统型”(traditional)、“个人魅力型”(charismatic)和“法理型”(legal-rational)。政治合法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主体特性层面,即制度、权力和社会基本信仰、价值取向的内在一致性制度;另一方面是客体认可或认同方面,即权力的委托对对现实制度和权力的支持、认同和忠诚程度。”[2]美国的政治学学者李普塞特对政治合法性这一概念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合法性是政治系统使人们产生和坚持现存政治制度是社会的最适宜制度之信仰的能力。[3]总之,政治合法性这一概念涉及到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一个政权政治统治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关系到社会秩序乃至国家政权的稳定。

一、政治合法性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长期执政的政党,许多外国学者认为,与世界上其他政党一样,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一场新的革命:“期望值上升的革命。”各种政体下的公民都会问他们的政府“最近你为我们做了什么”。[4]因此满足不断上升的期望,保持政治合法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条件。世界上任何一个政党或者政府如果缺乏必要程度的合法性,那它很快会土崩瓦解。

中国共产党是由革命获得执政合法性的,所以,它的执政合法性,首先来自人民对统治集团的反抗,中国共产党在组织人民反抗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并因这种作用而得到人民的支持和认同。[5]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领导和执政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经济绩效又对于巩固和提升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的合法性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苏东剧变表明以苏联模式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实践的失败,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

[2] 杨宏山,《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林尚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 [美]马丁·李普塞特著,张绍宗译,《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 沈大伟著,佚名译,《中国共产党改革的国际视角》,《中国治理评论》,2012年第1期。

[5] 王长江,《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中国治理评论》,2012年第1期。1

得到了人们的认同。

与此同时,中国社会正在经历极其深刻的转变:一是从以农业为主导的经济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社会的逐渐转变;二是从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转变,从传统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向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体制逐渐转变。[6]完成了这两个转变,我们才会建设成为真正的现代化国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经历90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对自身的转变和面临的挑战也有了清晰的认识,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政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7]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对中国共产党巩固和提升其执政的合法性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笔者认为主要有四点:一是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社会公平正义受损;二是政治腐败,廉洁程度降低;三是社会群体事件不断发生,干群关系不和谐,执政权威受到挑战;四是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民主所体现和强调的平等、竞争、参与的政治理念,也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合法性带来了挑战。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和提升政治合法性

政治合法性让我们知道一个执政党的权力是由人民赋予的,人民有权授予也就有权收回。政治权力的运用和行使要以维护人民的最根本利益作为唯一和最终目的。

党的执政合法性的高低强弱,取决于党实现对人民群众承诺的程度。这意味着,在经济上,共产党必须通过推动发展来提高自身合法性。计划经济无法为它提供这种合法性,市场经济成为必然选择。在政治上,共产党必须把人民当家作主真正落到实处,继续用包打天下、包办一切的方法来执政已经无法赢得支持。为此,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体制和机制,来反映和体现人民和执政党授权和被授权的关系。[8] [6]

[7] 胡鞍钢,《中国发展前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 王长江,《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中国治理评论》,2012年第1期。

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提出要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已经深知自己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来巩固政治合法性,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真正地加强民主法治建设。近些年来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外国学者对中共的改革和发展有不同的见解,但是自从十七届四中全会结束以来,几乎所有的外国学者都认为:三年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改革出现了停滞和退步,中共正在变的被动、没有安全感和不自信。[9]

因此,在“内部监督不力,外部制衡缺失”的执政大环境下,必须要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和法治建设。首先只有民主政治,才能从制度和机制上保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尊重和维护,避免权力寻租,有利于执政党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其次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离不开法治建设,因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民主政治建设,而民主政治建设离不开法治建设”。[10]只有加强法治建设才能保障依法执政,使得民主监督、民主选举和民主决策有法可依,保证人民群众享有宪法规定的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第二,建设完善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我国在转型的过程中,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价值观念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旧的体制逐渐丧失约束力,新的体制尚未形成,制度的短缺和权力约束的真空,导致党内腐败频发。在每年中国民众最关心的十大问题中,腐败问题每年都位居前列。据历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及相关资料统计显示,1979年至2008年间,国家检查机关立案侦查的贪污腐败、渎职侵权类职务犯罪125万件。其中,1979-1987年间共查处253225件,1988-1997年间共查处610670件,1998-2008年间则查处了386798件,[11]平均每年增长22%,“中国腐败的速度超过了同期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12]。另据资料显示,1979至2008年间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腐败官员达到390余万人,而1992-2002这两个五年间分别处分党员669300人和846150人。[13]

腐败现象的蔓延,毒害了社会风气,降低了执政党的执政权威和政治合法性。[9] 沈大伟著,佚名译,《中国共产党改革的国际视角》,《中国治理评论》,2012年第1期。

杨海坤,《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法治论坛》,2006年第4期。

[11] 宋为,佘廉,《新时期我国腐败现象与网络反腐探讨》,《政治学研究》,2011年第2期。

[12] 郭强华,《廉政审计》,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年版。

[13] 王寿林,《权力制约和监督研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10]

只有加强廉政制度建设,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住腐败不断蔓延的势头。改革开放以来,围绕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建立准则规范和法律制度,相继颁布修改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等规章,着力制定和完善监督法规,增强相关实体法的效用性、力求做到宽严相济,严格遵守程序法、切实依法反腐,并以预防腐败为新焦点加快相关立法。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以宪法、法律、法规为核心,党的纪律规定与之相互补充、协调统一的廉政法制体系。[14]

同时,也应高度重视公民监督和舆论监督在反腐倡廉中的重大作用。公民有 权向检查机关、政府监察部门和反贪局等机关举报、检举涉嫌腐败问题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并可将其批评意见、申诉以及控告通过媒体特别是网络途径公开表达。舆论监督也更有效的实施监督权,真正反映人民群众的真实意见。

第三,遏制分配不公,促进社会公平。胡鞍钢在其著作《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中指出,社会分配不公是中国社会不稳定的终极根源。因此,遏制分配不公,纠正社会不公平现象已经不仅是伦理问题,也是危及社会稳定的社会问题以及危及国家政权稳定的政治问题。[15]如何满足不同利益群体的需求、解决弱势群体和社会贫富分化问题,都极大地考验着中共的政治合法性。正如亨廷顿所说:“经济增长不仅会用一种速度改善人们的物质和福利,还会以更快的速度增加着人们的社会挫折感。”[16]国家发改委2009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从1988年到2007年,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从7.3倍上升到23倍。2006年,我国常年救助贫困人口城市222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1900多万。虽然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解决贫富差距问题,但在“马太效应”作用下,这种差距扩大化的趋势仍然没能得到有效遏制。[17]

因此实现社会公平,中国共产党需要提高社会整合的能力,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以巩固党执政的绩效基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主体结构和利益机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带来了利益分配的不均衡和无秩序,中国共产党要提高社会利益整合的能力,化解社会矛盾。利益整合是指通过多种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在保证各群体利益的基础上,使群体各个部分组合起来,达成[14]

[15] 亓光,《论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倡廉建设》,《政治学研究》,2011年第3期。肖光荣,《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研究现状及其评价》,《当代世界和社会主义》,2004年第5期。

[16] [美]萨缪尔·亨廷顿著,刘军宁译,《 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7] 杨爱杰,《社会转型期利益分化与执政党利益整合的路径选择》,《理论月刊》,2011年第3期。

利益共识,构成利益共同体。[18]也就是一个对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使之逐步走向有序和谐的过程。

社会和谐的核心是社会利益关系的和谐。[19]公平公正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也是执政党进行利益整合的根本原则。[20]因此逐步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分配和保障体系,这是我国新时期经济上进行利益整合的关键所在。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并且要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真正的让全民共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成果。此外要构建利益表达、利益分配、利益矛盾处理等的利益整合机制。

同时要发扬民主,确保党的政策真正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发扬民主在现阶段的国情下,笔者认为比较可行的是逐步扩大差额选举,以增强党内民主的竞争性。在今天的中国,差额选举是有必要的,因为“差额选举必然包含着候选人之间的竞争性,为了使这种竞争性有一个制度化的轨道并符合选举制的基本价值,应该让候选人有机会进行政策意向的表达,使党内选举的重心由‘人’逐渐转向政策”[21]所以差额选举是将政策作为选举的对象和内容,凡是能充分综合和表达人民利益的政策就是符合人民意愿的政策,也就是在差额选举中能够获胜的政策。这样人民群众的利益就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障,从而能够有力地整合各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实现社会利益的和谐。

与此同时,建立各种利益整合机制要求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的有效性,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所谓服务型政府,是指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按照公民意志组织起来的以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

[22]建立服务型政府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战略举措,中国共产党必须努力推行政府运行“在管理理念上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在管理方式上实行民[18]

[19] 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杨爱杰,《社会转型期利益分化与执政党利益整合的路径选择》,《理论月刊》,2011年第3期。

[20] 李朋,许东雪,《论党的利益整合功能》,《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4期。

[21] 王邦佐,《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2] 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0年第7期。

主管理;在管理目的上追求公共利益;在管理责任上推行可问责制”。[23]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深刻意识到,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的不等于永远拥有。党要承担起人民和历史赋予的重大使命,必须认真研究自身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领导改革发展中不断认识自己、加强自己、提高自己。[24]也就是说,“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25]因此巩固和提升政治合法性,有利于党巩固执政地位,也使人们深入认识和把握我国政治发展的实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从我国政治发展的角度来看,“合法性的根本意义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切实代表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26]因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政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基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进行领导和执政,才能实现长治久安。[23]

[24] 蔡平,《从企业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行政论坛》,2006年第2期。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5] 《中国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日报》,2004-9-27。

[26] 王宝林,《论政治合法性的二元张力:兼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资源的选择》,《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4期。

第三篇:提高基层执政能力建设

其他区县各镇提高基层执政能力信息摘阅

“三结合”增强干部执政能力 一是坚持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在个人学习的基础上,邀请专家学者对干部进行集中辅导,并组织科级以上干部进行研讨交流,提高其理论水平。二是坚持学习与实际相结合,要求科级以上干部和村级两委班子主要领导结合实际撰写心得体会,确保学懂、学透、用实。三是坚持学习与考核相结合,组建考核机构,定期检查干部的学习笔记、心得体会等,并组织开展相关知识考试,保证学习质量。

夯实“五个基础”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一是夯实思想基础,贯彻落实四中全会和胡锦涛同志视察北京讲话精神,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树立全新的执政理念。二是夯实经济基础,牢牢把握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实际出发,加快发展步伐,让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实惠和成果。三是夯实组织基础,完善村民议事规则,落实农村党员联系村务工作责任制,探索党建工作新机制,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四是夯实群众基础,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加快推进各项民心工程进度,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五是夯实制度基础,建立科学的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和权力运行机制,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五个一”提高干部执政水平一是讲一课,组织领导干部结合全会精神、胡锦涛同志视察北京讲话和本职工作,有针对性地讲一堂党课,提高干部职工政治理论水平。二是些一片体会,结合学习全会精神,对照工作查找不足,制定整改措施,不断增强干部实际工作能力。三是召开一次交流会,组织干部开展学习心得交流,进一步完善整改措施,确保落到实处。四是进行一次考试,组织干部进行全会知识考试,并将考试成绩纳入年终考核范围,确保学懂、学透。五是进行一次测评,从德、能、勤、绩、廉五方面对领导干部进行测评,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一是坚持“六五四”社区党建制度,全面推行社区党员分类管理,就开展创建社区示范党组织活动,进一步规范基层党组织建设。二是不定期召开政协委员座谈会,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帮助扶持弱势群体,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切实做到办实事办好事。三是通过专家辅导、党员自学、体会交流等多种形式,传达贯彻四中全会和胡锦涛同志视察北京讲话精神,提高干部思想政治水平和处理问题能力。四是加强党员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设臵举报箱,公开监督电话,广开监督渠道,督促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做到依法执政。三项措施提高干部执政能力 一是结合实际,开展“作为一名农村干部,如何面对父老乡亲”和“我应该如何提高执政能力”大讨论活动,总结工作经验和教训,强化干部的执政意识。二是实行机关干部下村建制和支部书记工职化管理,建立农村后备干部人才库,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三是健全完善监督考核机制,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强化干部的责任意识。

抓好思想工作切实服务基层 一是深化全程办事代理制,规范办事流程,简化办事环节,方便群众办事,截至目前共办结各类事项665件。二是以强镇富民为目标,大力发展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特色种养业,同时开展实用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致富技能,目前已培训农民600人次,解决就业500人。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在完成年初确定的10项重点工程的基础上,继续大力实施民心工程,提高城市化率。四是完善帮扶政策,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开展爱心助残、希望助学等活动,切实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实际困难。

第四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党执政后为什么要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一项根本建设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党执政后之所以要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一项

根本建设,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首先,这是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的现实需要。我们党从成为执政党之日起,就肩负起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执掌政权,既为我们党提供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同时也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考验。党的执政能力越来越成为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关键因素。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以及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肩负的重任和使命,都决定了必须始终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一项根本建设来抓。

其次,这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内在要求。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是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不断成熟的一大法宝。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把党的建设称之为“伟大的工程”。“党的建设”,从不同的历史方位来看,可以分为“革命党的建设”和“执政党的建设”。执政党的建设,就是在执政条件下的党的建设,包括执政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能力等方面的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既是执政党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对其他各方面建设起牵头、管总作用。对于执政党来说,最重要、最根本的建设就是执政能力建设。只有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们党才能永葆先进性和创造力,才能不断巩固立党之本、夯实执政之基、开掘力量之源,才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三,这是世界上一些执政党丧失政权的历史教训给我们的深刻启示。一个政党,取得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政权更不容易。能否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直接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民族的前途命运。20世纪末,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相继丧失政权的历史教训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些政党丧失政权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与它们忽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直接相关。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这些政党执政意识淡薄,执政思想僵化,执政宗旨蜕变,执政方式落后,执政队伍涣散,执政基础削弱,执政能力衰退,执政成绩不能令人民满意,最终导致执政地位的丧失。这就从反面告诉我们:执政能力建设是决定执政党生死存亡的一项根本建设。

半个多世纪来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实践

我们党执政55年来,始终坚持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一项根本建设来抓,在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长期实践中,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大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取得了伟大的执政成就,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这里,我们不妨按照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线索,来一番总体盘点。

(一)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着眼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迅速改变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第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执政本领。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提醒全党,随着革命战争的基本胜利,“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习生产的技术和管理生产的方法,必须去学习同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工作、银行工作和其他工作。”并强调如果我们不去注意学习这些本领,“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在党中央的号召下,新中国成立后全党兴起了学习工业、农业、商业、科技、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知识和技能的热潮,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本领不断提高。

第二,重视研究党执政的政策、策略和方法,不断提高执政水平。毛泽东同志强调,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他要求党的领导干部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情况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他还要求党的领导干部注意学习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第三,开展整风运动,切实提高执政党的思想政治素质。毛泽东同志多次告诫全党要坚持“两个务必”,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要警惕官僚主义,严惩腐败分子,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针对革命胜利

后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的骄傲自满、松懈麻痹、不思进取、贪图享受等不良思想倾向,党中央在全党开展了大规模的整风运动。通过充分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认真查找党员干部思想作风上存在的问题,使全党的思想觉悟和思想作风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

第四,大力整顿党的基层组织,巩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与整风运动相适应,针对新中国成立后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党从1951年下半年开始,用3年时间进行了一次整党运动,对党的基层组织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有领导的普遍整顿。经过整党,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了显著改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第五,从严治党,增强党拒腐防变的能力。针对社会主义建设中暴露出来的贪污腐化问题,1951年中央决定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三反”运动,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五反”运动。结合“三反”、“五反”运动,着重批判了部分党员干部的贪污、浪费、腐化堕落行为,对刘青山、张子善重大贪污犯予以严惩,挽救了一大批干部,使党员干部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第六,反对各种反党分裂活动,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把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保证。要求全党尤其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不断提高维护党的团结的自觉性,自觉同一切破坏党的团结、损害中央的威信、反对中央统一领导的言论和行动进行坚决斗争。1954年挫败了高岗、饶漱石反党分裂活动。1971年挫败了林彪反党集团的分裂活动。“文化大革命”中又同“四人帮”集团进行了坚决斗争。这些都有力地维护了党的团结统一,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

正因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在实践中学习、锻炼、提高,我们党在执掌新中国政权的早期阶段,创造性地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并经过艰苦努力,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我们党建立和巩固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创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人民民主制度,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我们党确立了指导文化建设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我们党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战胜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侵略、破坏和武装挑衅,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安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这一切,都使党的执政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二)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以邓**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世界社会主义特别是我们党执政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继续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把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一,恢复和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开辟了执政党领导拨乱反正、推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针对“文化大革命”中“左”倾错误的长期影响和“文化大革命”后“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我们党支持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重新确立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领导拨乱反正,推动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第二,科学评价党的历史,坚持维护执政党的威信。“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党面临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功过是非。邓**同志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领导我们党系统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根本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实践和理论,同时坚决顶住否定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此后国际国内局势的发展变化,越来越显示出这种科学的历史评价对于维护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第三,确立党的基本路线,明确党在执政条件下的主要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一个重大历史决定就是果断地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推动了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首先,共产党执政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同志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其次,共产党执政必须实行改革开放。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是必由之路,开放是必要条件。不实行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再次,共产党执政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同志多次强调,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20多年来,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我国的生产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国家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第四,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为我们党勾画了执政兴国的宏伟蓝图。邓**同志在深刻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既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体现了加快发展的雄心壮志,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第五,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入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的一个鲜明特点。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同志就提出了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系统思想。此后,我们党在这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党的执政方式的不断改进。

第六,确立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邓**同志一贯倡导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认为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第七,提出了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国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邓**同志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有可能的科学判断,明确要求军队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不断增强国防实力,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证;同时,要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积极支持和参与国家经济建设,从而实现了我国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上的战略性转变,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证,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八,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推动了祖国统一进程。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也是我们党执政的重大使命。邓**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和保持长期繁荣稳定,为推动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九,制定了正确的国际战略方针、政策和策略,开创了外交工作新局面。邓**同志科学地观察国际形势的变化,重新确定国际战略,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了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的对外关系指导方针和“永远不称霸、永远不当头”的战略思想,调整对日本、美国和前苏联的关系,发展同周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为我国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第十,大力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改善党的领导。邓**同志提出,要进一步明确党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要解决“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这样一个涉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问题,强调要不断地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加强党的领导。在这方面,我们党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证。

(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中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江**同志明确提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指出:“我们党处在执政地位,肩负着重大的领导责任,要把我们这样一个十二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领导好,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在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的13年中,我们党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方面的主要成就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使党执政的理念更加鲜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新的实践。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理论在全党的根本指导地位,党的十六大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的根本指导地位,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提供了科学的理念。

第二,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使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加全面。面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以江**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同时,着眼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奋斗目标,使党执政兴国的任务更加全面。

第三,坚持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党执政的方略更加完善。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

第四,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执政的方式更加科学。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充分发挥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各方独立负责、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第五,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使党的执政队伍素质明显提高。我们党把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特别是培养造就大批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优秀领导人才,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入开展了“三讲”教育,坚持按照德才兼备原则和干部“四化”方针培养选拔干部,开展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加强干部队伍制度建设,使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第六,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不放松,使党执政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群众基础不断扩大。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以农村、企业、社区为重点,大力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适应党的队伍状况发生的重大变化,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使党员队伍结构不断完善,分布更趋合理,充满生机与活力。第七,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使党执政的作风进一步改进。党中央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先后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对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党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厉惩处了一批腐败分子,促进了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

第八,积极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使党执政的柱石更加坚强。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全面推进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推动军队和国防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九,坚定不移地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使党在完成执政历史任务的道路上迈出重要步伐。我国政府顺利恢复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保持了香港和澳门经济社会稳定。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大力加强海峡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与“台独”等各种分裂图谋进行了坚决斗争,有力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第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使党执政的国际环境不断改善。我们党全面审视世界格局的变化,深刻分析国际社会各种力量和矛盾的交互作用,确立了正确的外交方略,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妥善处理国际事务,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为党完成执政兴国的历史使命争取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五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党执政后之所以要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一项根本建设,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首先,这是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的现实需要。我们党从成为执政党之日起,就肩负起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执掌政权,既为我们党提供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同时也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考验。党的执政能力越来越成为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关键因素。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以及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肩负的重任和使命,都决定了必须始终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一项根本建设来抓。

其次,这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内在要求。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是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不断成熟的一大法宝。早在民主革命时期,XX同志就把党的建设称之为“伟大的工程”。“党的建设”,从不同的历史方位来看,可以分为“革命党的建设”和“执政党的建设”。执政党的建设,就是在执政条件下的党的建设,包括执政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能力等方面的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既是执政党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对其他各方面建设起牵头、管总作用。对于执政党来说,最重要、最根本的建设就是执政能力建设。只有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们党才能永葆先进性和创造力,才能不断巩固立党之本、夯实执政之基、开掘力量之源,才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三,这是世界上一些执政党丧失政权的历史教训给我们的深刻启示。一个政党,取得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政权更不容易。能否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直接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民族的前途命运。20世纪末,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相继丧失政权的历史教训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些政党丧失政权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与它们忽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直接相关。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这些政党执政意识淡薄,执政思想僵化,执政宗旨蜕变,执政方式落后,执政队伍涣散,执政基础削弱,执政能力衰退,执政成绩不能令人民满意,最终导致执政地位的丧失。这就从反面告诉我们:执政能力建设是决定执政党生死存亡的一项根本建设。

半个多世纪来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实践

我们党执政55年来,始终坚持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一项根本建设来抓,在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长期实践中,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大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取得了伟大的执政成就,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这里,我们不妨按照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线索,来一番总体盘点。

(一)新中国成立以后,以XX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着眼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迅速改变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第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执政本领。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XX同志就提醒全党,随着革命战争的基本胜利,“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习生产的技术和管理生产的方法,必须去学习同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工作、银行工作和其他工作。”并强调如果我们不去注意学习这些本领,“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在党中央的号召下,新中国成立后全党兴起了学习工业、农业、商业、科技、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知识和技能的热潮,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本领不断提高。

第二,重视研究党执政的政策、策略和方法,不断提高执政水平。XX同志强调,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他要求党的领导干部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情况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他还要求党的领导干部注意学习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第三,开展整风运动,切实提高执政党的思想政治素质。XX同志多次告诫全党要坚持“两个务必”,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要警惕官僚主义,严惩腐败分子,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针对革命胜利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第2页

后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的骄傲自满、松懈麻痹、不思进取、贪图享受等不良思想倾向,党中央在全党开展了大规模的整风运动。通过充分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认真查找党员干部思想作风上存在的问题,使全党的思想觉悟和思想作风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

第四,大力整顿党的基层组织,巩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与整风运动相适应,针对新中国成立后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党从1951年下半年开始,用3年时间进行了一次整党运动,对党的基层组织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有领导的普遍整顿。经过整党,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了显著改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第五,从严治党,增强党拒腐防变的能力。针对社会主义建设中暴露出来的贪污腐化问题,1951年中央决定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三反”运动,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五反”运动。结合“三反”、“五反”运动,着重批判了部分党员干部的贪污、浪费、腐化堕落行为,对刘青山、张子善重大贪污犯予以严惩,挽救了一大批干部,使党员干部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第六,反对各种反党分裂活动,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把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保证。要求全党尤其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不断提高维护党的团结的自觉性,自觉同一切破坏党的团结、损害中央的威信、反对中央统一领导的言论和行动进行坚决斗争。1954年挫败了高岗、饶漱石反党分裂活动。1971年挫败了林彪反党集团的分裂活动。“文化大革命”中又同“四人帮”集团进行了坚决斗争。这些都有力地维护了党的团结统一,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

正因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在实践中学习、锻炼、提高,我们党在执掌新中国政权的早期阶段,创造性地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并经过艰苦努力,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我们党建立和巩固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创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人民民主制度,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我们党确立了指导文化建设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我们党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战胜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侵略、破坏和武装挑衅,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安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这一切,都使党的执政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二)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以邓**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世界社会主义特别是我们党执政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继续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把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一,恢复和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开辟了执政党领导拨乱反正、推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针对“文化大革命”中“左”倾错误的长期影响和“文化大革命”后“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我们党支持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重新确立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领导拨乱反正,推动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第二,科学评价党的历史,坚持维护执政党的威信。“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党面临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评价XX同志的功过是非。邓**同志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领导我们党系统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地评价XX同志的历史地位和XX思想的科学体系,根本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实践和理论,同时坚决顶住否定XX同志和XX思想的错误思潮。此后国际国内局势的发展变化,越来越显示出这种科学的历史评价对于维护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第三,确立党的基本路线,明确党在执政条件下的主要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一个重大历史决定就是果断地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推动了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首先,共产党执政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同志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其次,共产党执政必须实行改革开放。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是必由之路,开放是必要条件。不实行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再次,共产党执政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同志多次强调,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20多年来,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我国的生产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国家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第四,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为我们党勾画了执政兴国的宏伟蓝图。邓**同志在深刻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既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体现了加快发展的雄心壮志,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第五,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入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的一个鲜明特点。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同志就提出了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系统思想。此后,我们党在这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党的执政方式的不断改进。

第六,确立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邓**同志一贯倡导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认为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第七,提出了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国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邓**同志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有可能的科学判断,明确要求军队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不断增强国防实力,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证;同时,要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积极支持和参与国家经济建设,从而实现了我国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上的战略性转变,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证,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八,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推动了祖国统一进程。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也是我们党执政的重大使命。邓**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和保持长期繁荣稳定,为推动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九,制定了正确的国际战略方针、政策和策略,开创了外交工作新局面。邓**同志科学地观察国际形势的变化,重新确定国际战略,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了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的对外关系指导方针和“永远不称霸、永远不当头”的战略思想,调整对日本、美国和前苏联的关系,发展同周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为我国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第十,大力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改善党的领导。邓**同志提出,要进一步明确党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要解决“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这样一个涉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问题,强调要不断地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加强党的领导。在这方面,我们党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证。

(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中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江**同志明确提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指出:“我们党处在执政地位,肩负着重大的领导责任,要把我们这样一个十二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领导好,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在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的13年中,我们党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方面的主要成就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使党执政的理念更加鲜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新的实践。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理论在全党的根本指导地位,党的十六大确立了“XX”重要思想在全党的根本指导地位,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提供了科学的理念。

第二,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使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加全面。面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以江**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邓**理论和“XX”重要思想的要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同时,着眼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奋斗目标,使党执政兴国的任务更加全面。

第三,坚持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党执政的方略更加完善。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

第四,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执政的方式更加科学。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充分发挥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各方独立负责、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第五,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使党的执政队伍素质明显提高。我们党把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特别是培养造就大批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优秀领导人才,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入开展了“三讲”教育,坚持按照德才兼备原则和干部“四化”方针培养选拔干部,开展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加强干部队伍制度建设,使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第六,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不放松,使党执政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群众基础不断扩大。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以农村、企业、社区为重点,大力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适应党的队伍状况发生的重大变化,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使党员队伍结构不断完善,分布更趋合理,充满生机与活力。第七,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使党执政的作风进一步改进。党中央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先后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对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党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厉惩处了一批腐败分子,促进了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

第八,积极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使党执政的柱石更加坚强。我们党坚持以XX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全面推进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推动军队和国防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九,坚定不移地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使党在完成执政历史任务的道路上迈出重要步伐。我国政府顺利恢复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保持了香港和澳门经济社会稳定。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大力加强海峡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与“xx”等各种分裂图谋进行了坚决斗争,有力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第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使党执政的国际环境不断改善。我们党全面审视世界格局的变化,深刻分析国际社会各种力量和矛盾的交互作用,确立了正确的外交方略,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妥善处理国际事务,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为党完成执政兴国的历史使命争取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下载2020年政治建设工作重点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本领(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20年政治建设工作重点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本领(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设学习型政党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建设学习型政党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面对建设学习型组织这一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根据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要求,中国共产党理应走在其他组织......

    建设学习型政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建设学习型政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2009-06-13 03:00:07 来源: 作者: 【大 中 小】 浏览:1次 评论:0条 面对建设学习型组织这一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根据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建设“......

    围绕三风建设提高执政能力

    围绕三风建设提高执政能力 ——潘口乡中心学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党员教师民主生活会会议记录(整理稿)时间:2009年11月2日 地点:潘口中学多媒体教室 主持人:罗安友 召集......

    思想汇报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敬爱的党组织: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研究加强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作为主题,并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是我们党贯彻“三......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话题背景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一项党的历史性战略任务,应该落实到每位党员身上。机关党员是党员队伍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掌握着一定的权力,直接参与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新发展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加强执......

    浅谈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浅谈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全面推进和完善党的自身建设。这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根本思路,为进一步加......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2004-2005年度总结自治区中医院脊柱外科:黄异飞在2004-2005年度本人通过不懈的努力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这些进步集中表现在政治、科研和临床工作等方面,现总结如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