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级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探讨论文
一、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背景
在国外,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等国际组织对过去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做了很多的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供了相应的雷电风险评估标准,如IEC62305、ITU-TK.39等。IEC62305适用雷电对建筑物(包括其服务设施)造成的风险的评估,ITU-TK.39适用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过电流)造成的设备危害和人员安全危害的风险进行评估。在国内,开展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主要依据是《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该规范翻译和引用了IEC62305等规范的部分条款。青岛、省局等研究人员根据IEC62305等标准对评估进行了探讨性实践;江西省、河北省气象局开发了雷电损害风险计算软件,能够计算建筑物、服务设施的雷击灾害风险分量,但是缺乏雷电灾害分析、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江苏省气象局完成的雷击风险评估软件实现了闪电资料分析、雷击风险计算、防护设计分析及报告生成一体化。
二、雷灾风评的分类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根据项目所在地雷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灾害特征,结合实际现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雷电灾害有可能导致的人员受伤、财产损失程度与危害范围等方面的综合风险进行科学计算,以便为工程项目选址、功能分区布局、防御雷电的类别(等级)与措施确定、雷灾事故应急方案等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一种科学评价方法。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主要分为项目预评估、方案评估、现状评估三种。项目预评估是根据建设项目进行初步规划的参数、选址等结合项目本地的雷电历史资料、现场勘察情况的相关风险量进行计算分析,根据分析,对选址、功能布局、防雷类别及风险管理、应急方案等给出科学建议,为项目的可行性论证、立项、总平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案评估是对建设项目设计方案中与雷电防护措施相关因素进行风险量的科学计算分析,分析设计方案措施是否根据相关规范把风险量控制在国家要求的范围内,提出科学、经济和安全的雷电防护建议措施,并提供风险管理、雷灾事故应急方案、指导施工图设计。现状评估是对一个评估区域、评估单体目前现有的雷电防护措施部分进行雷电灾害风险量的计算分析,针对性提出科学、经济和安全的雷电防护建议措施,并提供风险管理、雷灾事故应急方案。
三、可行性分析
市级气象部门开发结合部门实际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系统,把与雷电灾害因素进行软件计算,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是非常可行的。
3.1必要性。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业务所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需要融合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等技术软件系统的科学支撑。开发、设计出功能更加完善、齐全的系统,有利于推动市级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迅速发展。
3.2监测数据科学性。气象部门储存了大量的雷电观测数据,对雷暴的监测手段通过多普勒气象雷达等间接监测和大气电厂仪、闪电定位仪等直接监测方式,为系统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数据支撑。
3.3关键技术。对雷评风险计算中需要用到的要素显示出来供用户选择,软件系统结合雷暴日等科学数据进行复杂计算,为评估提供科学依据。主要包括楼内及其周围环境的数据和特征、入户电力线路及内部电气系统的数据和特征、入户通信线路及内部通信系统的数据和特征、入户消防线路及消防通信系统的数据和特征、入户电视线路及电视系统的数据和特征、入户安防线路及安防系统的数据和特征、入户广播线路及广播系统的数据和特征、入户对讲线路及对讲系统的数据和特征、区域Z1(户外)的特征、区域Z2(户内)的特征等几部分相关参数。
系统可以采用PHP、Html、Java等语言编程开发,PHP语言独特的语法吸收了C、Java、Perl以及PHP自创的语法,PHP语言可以比CGI或者Perl更快速地执行动态网页。使用PHP语言制作的动态页面与其他的编程语言相比,具有执行效率高效、高效等特点。
四、结语
通过该软件给出的科学设计、风险控制等方面科学建议,以保证防护设施安全可靠、经济实惠,因此市级气象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设计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系统是十分可行的。
参考文献
[1]支秉毅,林念萍,陈晟.关于开展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2011(20):160-160.
第二篇:西安市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管理办法
西安市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管理办法
(2012年10月23日西安市人民政府第2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13年1月11日西安市人民政府令第100号公布 自2013年2月1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规范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活动,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依据《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和《陕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指以实现系统防雷为目的,根据大气雷电环境、地理地质条件等参数,对防护对象可能遭受雷击的概率及雷击后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分析计算,为防雷工程设计提供依据的专业技术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活动。
第四条 市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活动的监督管理。
长安区、临潼区及市辖县气象主管机构在市气象主管机构的指导下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活动的监督管理。
发展改革、规划、建设、安监、民政、公安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协同做好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
第五条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民政等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雷电灾害和造成的损失等情况开展普查,建立雷电灾害基础数据库,编制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并向社会公布。
第六条 下列建(构)筑物、场所和设施应当在防雷装置设计前,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一)国家、省和本市确定的大型建设工程、重点工程和重点文物保护工程;
(二)新建、改建、扩建的危险化学品、民爆物品和易燃物品生产、输送、储存工程;
(三)高度超过50米或者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或者群体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的建(构)筑物;20层(不含20层)以上居住建筑;
(四)大型体育场馆、医院、学校、商场和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场所;
(五)其他需要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建(构)筑物、场所和设施。
第七条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应当由建设单位委托防雷减灾专业机构(以下简称“评估机构”)进行,并签订服务协议。
第八条 评估机构应当在接受委托后按照国家、省相关规定和技术标准编制建设工程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并对评估结论负责。
第九条 评估机构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应当使用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直接提供的气象资料或者经过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审查的气象资料。
第十条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建设工程概况;
(二)评估所依据的标准、规范、规程和方法;
(三)评估所用数据代表性、可靠性说明;
(四)建设工程所在区域的气候背景、雷电环境分析;
(五)雷电灾害风险性分析,极端雷击事件出现概率;
(六)预防或者减轻影响的措施和建议;
(七)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第十一条 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专家对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进行评审。评审可以采取书面评审或者会议评审的方式进行。
长安区、临潼区及市辖县行政区域内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的评审工作,由所在地区县气象主管机构组织实施。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应当经过专家评审后方可使用。经评审通过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不得随意更改。
第十二条 需要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在申请防雷设计审核时应当提供符合规定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作为建设工程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的依据。不能提供符合规定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的,气象主管机构不予受理防雷设计审核申请。
第十三条 建设单位应当配合气象主管机构和评估机构做好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自觉接受当地气象主管机构的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 建设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应当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而拒不评估的,由所在地气象主管机构给予警告并限期责令改正。
第十五条 气象主管机构和评估机构工作人员在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所在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3年2月11日起施行。
第三篇:加强雷击风险评估科学防御雷电灾害
加强雷击风险评估 科学防御雷电灾害
一、雷击风险评估的目的
雷电风险评估是雷电防御的重要内容;雷电风险评估是国家公共安全、航空航天、国防、工业建设、电力和电信、交通等具有重要的需求
通过雷电风险评估,在分析评估建设项目各种因雷击引起的风险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适合于该项目的防雷装臵系统,从而使雷击风险值降到风险允许值内。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国内外研究人员采用各种资料,对雷电的临近预报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手段:探空、雷达、卫星、闪电定位、电场以及数值模式产品
三、如何防御雷电灾害,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呢?
防雷装臵的所有者(单位)应依法履行防雷安全主体责任,包括建立责任制、落实防雷措施、强化日常管理、建立气象灾害应急处臵机制等;对个人和家庭来说,就是要破除迷信思想、相信科学,多掌握一些防雷知识,按照科学要求采取正确的防御措施。气象部门作为政府组成部门和防雷安全的法定监管部门,将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和省政府的要求,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闪电定位实时监测资料的分析应用,将雷电预报纳入多轨道综合业务会商流程,通过各种媒体发布雷电预警信号,提高预警的时效性。
二是进一步加大雷电灾害的科普和宣传力度,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广泛宣传雷电灾害及防护知识。
三是积极做好雷击灾害的调查、鉴定和指导,减少或避免雷击灾害发生的重复性;积极做好重大灾情的应急处臵,确保组织领导、技术指导、救援人员、现场处臵及时到位。
四是进一步加大化工、交通、电力、通信等重点行业的防雷安全执法检查,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雷电灾害损失。
五是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好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建(构)筑物防雷防雷风险评估、设计审核、施工监督和竣工验收等工作,落实防雷装臵实施年检制度。
六是积极推进雷击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强化工程设防措施的落实,努力避免或减轻雷击灾害对大型建设工程、重点项目、安居工程、爆炸危险环境项目的危害,消除防雷设计缺陷,从源头上消除隐患,实现科学防雷、系统防雷。
四、什么是雷击风险评估?哪些项目必须纳入雷击风险评估范围?
雷击风险评估以实现系统防雷为目的,针对建设项目的重要性、特异性、使用性质、对雷击的敏感性、易损性等项目特定因素,对项目建设地点的雷击规律、地质地貌、雷电 散流分布、大气电场环境等要素进行技术勘测和分析,运用风险评估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对建设工程承载雷击风险及遭受雷击损害后果的严重程度等综合因素进行评估、论证,为该建设项目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雷设计指导意见,达到科学设防、合理投资、全面防御的目的。
雷击风险评估的范围主要有:
1、城乡规划、重点领域或者区域发展建设规划;
2、大型建设工程、重点工程、重大基础设施、公共工程;
3、爆炸危险环境等建设项目;
4、省、市、县(区)出台的地方法规和文件明确规定的项目;
5、可能造成重大人员生命损失、公众服务损失、文化遗产损失、经济损失的建筑物或公众服务设施;
6、遭受过雷击的建筑物或设施;
7、其他相关主管部门认为需要进行雷评的建设工程项目。
五、雷击灾害风险评估是从何时开始的,为什么我市以前没有开展雷击灾害风险评估?
法律法规和各级政府规范性文件对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早就提出了明确要求,部分省份2000年后陆续开展了重大建设项目气象灾害包括雷击风险评估工作,2008年初那场波 及大半个中国的雪灾发生后,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包括雷击风险评估才在全国广泛实施。
实行雷击风险评估是国家防御雷击灾害的法律制度之一,雷击风险评估活动本身又是一项科学、系统、严谨、复杂的技术工作,依赖于监测手段的进步、技术标准的完善。2006到2008年岳阳、益阳、郴州、衡阳各市相继开始雷击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目前全省各市都已开展雷击风险评估工作。我市气象部门是今年年才组织实施了雷击风险评估工作,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的提高:
一是监测手段不断进步。气象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2002年以来先后布设了覆盖全省的闪电定位仪、大气电场仪等雷电监测设备,能够全方位、自动化、连续性、数值化地监测雷电活动的强度、属性、移动路径等,为开展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积累了科学数据。
二是技术标准不断完善。基于国际通用标准(IEC62305)的国家标准(GB/T21714-2008《雷电防护》)和气象行业标准QX/T85-2007《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等标准的出台为雷击灾害风险评估提供了技术规范支持。
三是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关于重大工程建设开展气象灾害评估、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气象灾害防御管理办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湖南省雷电灾害防御条例》、《防雷装臵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 定》等法律法规均对雷击灾害风险评估进一步作出具体要求,明确了评估范围,细化了评估程序和标准。
六、相对于传统的防雷手段,雷击风险评估有哪些重要意义?
开展雷击风险评估是科学防范雷击灾害的前提和基础,是防雷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本依据,是建筑物防雷设计之前特别是防护水平选择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科学防御雷击灾害的重要的、前端性措施。其意义:
一是将防雷高新技术研究成果应用于建设项目防雷工程设计的实际工作中,避免因建设项目防雷设计不完善或不合理而造成重复设计、重复施工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二是针对雷击灾害的特性以及建设项目的使用性质和所在地雷电活动规律的复杂性等因素进行分析,对保护对象是否应采取防雷措施以及作何种等级的防雷措施做出判断,对采取某项措施前后存在的风险做出评估,以使决策正确、防患于未然;
三是对具体建设项目提出全面而又具有针对性、唯一性的建(构)筑物雷电防护设计指导意见,弥补通用规范对具体项目的不适用、不系统缺陷,为防雷装臵设计的准确度、可靠性提供技术服务,为防雷装臵项目投入使用后的日常管理与维护、防雷工程扩充设计提供科学、可靠的理论数据。
七、雷击风险评估工作有哪些程序?我市雷击灾害风险评估 工作取得了哪些明显成效?
根据《湖南省雷击风险评估工作暂行规定》、《防雷减灾管理办法》、《防雷装臵设计审核后竣工验收规定》、《气象行政许可实施办法》规定,符合条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可行性研究或者初步设计阶段委托通过专业评审委员会雷击风险评估能力认定的独立法人单位承担雷击风险报告的编制工作;评估报告编制完成后应报市级气象主管机构进行技术审查;审查通过的评估报告作为该项目防雷设计的重要组成文件,在申请防雷装臵设计审核时与根据评估指导意见设计的图纸同时提交气象主管机构;项目建设单位应按照核准的设计进行施工,以确保经过评估该项目所采取的防雷措施落实到位。
今年以来,我市已依法组织对4个建设项目进行了雷击风险评估,涉及爆炸危险环境、化工企业、房地产开发项目等,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
一是科学设定项目防雷类别:经过评估、论证,科学给定了项目的防雷类别,与初步设计方案比较,有些项目由二类防雷调整为三类防雷,有些项目由三类防雷调整为二类防雷,一方面避免过度设防、浪费建设资金,另一方面保证建设项目防雷措施科学、设防适度。
二是增强了爆炸危险环境项目防雷安全性。防雷安全对危化企业尤为重要,疏漏了任何一个应设防的环节都可能因 雷击导致火灾、爆炸事故发生。项目单位提供的设计文件防雷设计内容非常少,有些仅有几句话,而通用标准对危化企业防雷的特殊要求缺乏针对性。经过评估、论证,不仅根据项目特点确定了防雷类别,而且对危化企业从原料、生产、运输、储存等诸多生产环节的设施、设备提出了防雷防静电设计指导意见,消除了爆炸危险环境项目存在的严重设计缺陷,并对危化建设项目防雷管理提出了指导意见。
三是为建设项目实施系统防雷提供依据:经过评估,针对项目的建筑结构、功能定位等特性提出系统、全面防御雷击灾害的工程措施和设计建议,指导各系统防雷设计并提供避雷器(SPD)选型和规格,弥补了现行设计普遍存在的设计缺失尤其是复杂系统的防雷设计缺陷,且避免了项目单位设防不到位、盲目选择SPD可能导致的资金无效投入、达不到防雷效果甚至可能因选型不匹配引发火灾的严重后果。
四是根据项目建设地点雷电发生规律、雷电流强度、雷电散流二维分布特征、雷电的主导方向等特异性,为项目单位贵重设备防雷保护、信息机房的选择、弱电系统的防雷设计、弱电线路敷设、重点设防区域提出了科学建议。
五是细化防雷措施、设计指导延伸:经过风险评估,不仅对项目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电力通讯、信息网络、安保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等共有或独立的系统给出相应的防雷设计要求,还对一些项目 特有的弱电系统提出针对性的防雷措施。
六是根据建设项目的不同特性和使用功能,对项目建设期间、投入使用后的防雷安全长效管理及雷击事故应急处臵、与雷电伴随的暴雨、大风、冰雹等气象灾害防御提出意见和建议。
八、我市在开展雷击风险评估中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雷电灾害防御工作,在《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文件中对开展防雷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气象部门依法履行防雷减灾责任,推进雷击灾害风险评估这项防灾减灾制度的落实,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公众的肯定和支持,大部分项目建设单位能够依法履行主体责任,从以人为本、科学防灾、社会安定、百姓安居、项目安全出发,在进行雷击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完善项目的综合防雷措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管理:
一是部分项目建设单位对通过雷击风险评估进行工程项目科学设防的重要性和在防雷工程措施上投资的合理性、安全性认识不足。雷击风险评估目的是为降低雷击风险,实施科学、系统、全面的雷击防御技术措施,其效益体现在设计科学、投资合理、防控措施安全上,体现在人民群众和社会安全的公共利益上,部分建设单位重视眼前利益,轻安全投入,对存在的雷击灾害风险和投资的不合理、不能达到安 全防护目的没有充分的认识。特别是个别房地产开发企业,缺少对业主居住安全风险的充分考虑。有些项目甚至违反防雷安全“三同时”规定,先施工后评估,导致出现大量整改,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甚至有些整改措施难以实施,工程完工了防雷隐患依然存在。
二是部分项目建设单位对评估工作流程不熟悉,或者对气象部门关于应依法进行雷击风险评估的告知和督促臵之不理,造成评估工作滞后。雷击风险评估是一项科技含量高、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数据量大、工作环节多、论证严谨,评估程序、评估方法、评估数据来源等均有严格的要求,因而评估报告编制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项目建设单位的期望值、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要求与评估单位的实际需求有冲突。
九、下一阶段将如何进一步完善雷击风险评估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对依法进行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的宣传,提高项目建设单位、政府职能部门和服务对象的认识,树立“减灾始于风险评估”的理念,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阶段即进行雷击风险评估包括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避免评估工作滞后对项目建设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是进一步规范雷击灾害风险评估工作。气象部门作为主管机构,主要在评估范围上要把好关、在评估主体上要严要求,在评估报告质量上要细审查,真正把雷击灾害防御的有关法律法规落到实处,目前我局正与有关单位开展出台专 项规范性文件的调研准备工作,将进一步明确要求、制定措施、理清机制,规范开展。
三是进一步提高雷电灾害防御的科学水平,把雷击灾害风险评估工作作为提高气象灾害防御的有效手段,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科学研究,真正把雷击灾害风险评估的结论落实为具体的防雷减灾措施。同时,还要实现从雷电单灾种向综合多灾种气象风险评估转变,从而提高全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永州市气象局
2011年7月19日
第四篇:4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报告
重庆市巴南区石龙镇初级中学校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报告
一、基本情况
学校位于重庆市巴南区东南部,占地面积为31640平方米,建筑面积7618平方米,最大建筑物长为44米,宽为20米,高为16米;最高建筑物长为22米,宽为7.5米,高为23米,建筑物主要包括两栋教学楼、两栋教师宿舍楼、两栋学生宿舍楼、一个厕所和一个厨房,学校弱电为两间计算机室、一间中心机房、两间多媒体教室、三间学生实验室和18间教室班班通,学校在校学生640多人,教职工人数为78人(含校园保安和食堂工作人员),学校共有13个教学班。
二、气象灾害危险性分析
学校地处海拨高度较高的山区,易出现暴雪、霜冻、浓雾、道路结冰、大风等天气,给学生的上下学造成严重不便;学校地处两面环山,本镇主要河流流经学校前方,尤其是学校对面山势较为陡峭,学校后边部分山坡曾经发生过整体推移,田径场边的护坡几乎笔直,学校前方河流狭窄,在雷雨季节,容易暴发山洪,极易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由于校园以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为主,人群比较集中,易发生雷电事故。
三、防御气象灾害的安全气象设施建设情况 学校已建立或具有的安全气象设备设施情况如下:
1、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教师住宅楼等避雷针完好。
2、建立了安全气象预警预报信息接收终端(手机短信、计算机网络等)
四、防御气象灾害保障措施
1、有具体负责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分管领导及专(兼)职安全气象保障工作人员。
2、定期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培训,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和避险自救技能。
3、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分析,掌握气象灾害影响或危及的主要部位、重要设施情况。
4、建立了安全气象预警预报信息接收终端(手机短信、计算机网络等)
5、建立了安全气象专兼职人员24小时手机行政值班制度。
6、制定了防御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按照预案要求定期举行演练,分析总结经验和不足。
7、建立了防御气象灾害工作定期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8、建立了防御气象灾害工作档案(包括登记接收到的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及处理措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检查记录等)。
重庆市巴南区石龙镇初级中学校
二O一二年八月二十八日
第五篇:葫芦岛市雷电灾害防御管理办法
葫芦岛市人民政府令
第158号
现将《葫芦岛市雷电灾害防御管理办法》予以公布,自2014年8月1日起施行。
市长 都本伟
2014年6月19日
葫芦岛市雷电灾害防御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公共安全,促进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根据《辽宁省雷电灾害防御管理规定》、《辽宁省气象灾害防御实施办法》及《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进行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法律、法规及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办法所称雷电灾害防御,是指防护和减轻雷电灾害活动的全部行为,包括防雷减灾的研究、监测、预警和防御等。
第三条 雷电灾害防御工作实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和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社会各方面协调配合的管理原则。
第四条 市、县(含县级市,下同)气象主管机构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雷电灾害防御管理工作。
市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连山区、龙港区及南票区雷电灾害防御管理及雷电灾害防御装置(以下简称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
—1—
县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雷电灾害防御管理及雷电灾害防御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
城乡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公安消防、安全生产监督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助气象主管机构做好雷电灾害防御的有关工作。
电力企业负责高压电力设施的雷电灾害防御工作,并接受气象主管机构的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 市、县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加强对雷电灾害的监测,提高雷电灾害预报的准确性和服务水平。其他有关部门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及时向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监测、预报雷电灾害所需要的有关信息。
第六条 下列建(构)筑物、场所和设施的防雷装置应当经过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
(一)《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
(二)油库、气库、加油加气站、液化天然气、油(气)管道站场、阀室等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及设施;
(三)邮电通信、交通运输、广播电视、医疗卫生、金融证券、文化教育、不可移动文物、体育、旅游、游乐场所等社会公共服务场所和设施以及各类电子信息系统;
(四)按照有关规定应当安装防雷装置的其他场所和设施。
第七条 防雷装置设计未经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审核同意的,不得交付施工。防雷装置竣工未经当地气象主管机构验收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防雷装置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八条 从事防雷装置设计、施工、检测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质。
第九条 防雷装置的设计实行审核制度。
(一)建设单位应当向气象主管机构提出申请,填写《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报表》。
(二)建设单位申请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设计文件审查时,应当同时申请防雷装置设计审核。
(三)申请防雷装置施工图设计审核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1.《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请书》;
2.设计单位和人员的资质证和资格证书的复印件;
3.防雷装置施工图设计说明书、施工图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
4.设计中所采用的防雷产品相关资料;
5.经当地气象主管机构认可的防雷专业技术机构出具的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报告;
6.防雷装置未经过初步设计的,应当提交总规划平面图;经过初步设计的,应当提交《防雷装置初步设计核准意见书》;
7.需要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项目,应当提交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
8.其他依法需要提交的资料。
(四)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工作。防雷装置设计文件经审核符合要求的,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办结有关审核手续,颁发《防雷装置设计核准意见书》。防雷装置设计经审核不符合要求的,气象主管机构出具《防雷装置设计修改意见书》。
第十条 防雷工程规定。各类建(构)筑物、场所和设施安装的雷电防护装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防雷标准和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并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设计、施工和检测。
第十一条 防雷工程施工规定。承担防雷工程施工单位,应当按照经气象主管机构审核同意的防雷装置施工图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在施工中需要变更和修改防雷设计方案的,应当按原审批程序重新报审。
第十二条 防雷装置实行竣工验收制度。市、县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构)筑物和其他设施的防雷装置的竣工验收。
负责验收的气象主管机构接到申请后,应当根据具有相应资质的防雷
装置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进行核实。符合规定的,由气象主管机构出具验收文件。不符合规定的,负责验收的气象主管机构提出整改要求,申请单位整改后重新申请竣工验收。未取得验收文件的防雷装置,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三条 投入使用后的防雷装置必须每年检测一次,对爆炸危险环境场所的防雷装置应每半年检测一次。
防雷装置的产权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应当主动申报检测,并接受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和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管理和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 具有防雷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对防雷装置检测后,应当出具检测报告;不合格的,提出整改意见;发现严重的事故隐患,应当立即告知防雷装置产权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并向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报告。
防雷检测单位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保证防雷检测报告真实、科学、公正、准确。防雷装置检测单位应当对检测结果负责。
第十五条 防雷装置的产权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应当指定专人做好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工作。防雷装置存在隐患或者发生故障应当及时维修。防雷装置修复后,应当申请当地从事防雷装置检测的单位重新检测。
第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改变或者损坏防雷装置。第十七条 雷电防护产品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合格的雷电防护产品。
第十八条 市、县气象主管机构负责组织雷电灾害调查、鉴定和评估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配合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做好雷电灾害调查、鉴定和评估工作。
遭受雷电灾害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及时向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报告,并协助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对雷电灾害进行调查与鉴定。
第十九条 市、县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气象主管机构上报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雷电灾情和雷电灾害情况。
第二十条 市、县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大型建设工程、重点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人员密集场所等建设项目进行雷电
灾害风险评估,以确保公共安全。
第二十一条 市、县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监督与检查,被检查单位不得拒绝或者阻挠。
第二十二条 市、县气象主管机构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有关防雷装置设计图纸等文件和资料,进行查询或者复制;
(二)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或者个人就有建筑物防雷装置的设计、安装、检测、验收和投入使用的情况作出说明;
(三)进入有关建筑物进行检查。
第二十三条 雷电灾害防御管理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在防雷装置设计审核、施工监督、竣工验收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
(二)要求有关单位和个人购买其指定的雷电防护产品的。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雷电灾害,是指因直击雷、雷电感应、雷电波侵入等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防雷装置,是指由接闪器(包括避雷针、带、线、网)、引下线、接地线、接地体以及其他连接导体构成的具有防御直击雷性能的专业系统,或者由电磁屏蔽、电涌保护器等电位连接、共用接地网以及其他连接导体构成的具有防御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性能的专业系统。
(三)高压电力设施,是指额定电压为1千伏以上的电力设施。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按国家和省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市气象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4年8月1日起施行。2001年12月29日制发的《葫芦岛市雷电灾害防御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35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