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田灌溉水资源的论文
1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盘山县各城、乡、镇供水多为地下水水井工程供水;盘山县城、乡、镇供水水源有15处,共48眼地下水井。全县共有蓄水工程3座,分别是红旗水库、青年水库、八一水库,总库容为7182万m3,总兴利库容为4000万m3。盘山县城区及各乡镇的生活、工业用水均采用地下水。城区供水量为46.2万m3;各乡镇合计供水量为514.2万m3。其中生活供水量348万m3,工业供水量10.3万m3,建筑业供水量为43.1万m3,第三产供水量为159万m3,盘山县城区用水量为46.2万m3;各乡镇合计用水量为514.2万m3。生活用水量348万m3,工业用水量10.3万m3,建筑业用水量为43.1万m3,三产用水量为159万m3。
2节水现状
近几年,通过加强节约用水管理、加大节水设施建设力度和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等工作,节约用水工作成效显著,用水效率不断提高。在农业方面:充分利用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节水增效示范项目等资金,大力开展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在工业方面:石油、化工等行业狠抓节水降耗,加大节水投入,推行节水技术,尤其是利用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契机,对耗水高的工业企业进行设备设施改造。全县城镇生活节水工作已全面展开,对非节水型卫生用水器具进行了清理整顿,从根本上控制了淘汰型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把住了市场入口关。同时严禁新建项目安装非节水型卫生器具,对在用的非节水型器具进行限期改造,使节水器具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推广。
3废污水排放及中水利用现状
盘山县没有污水处理厂,根据《盘锦市环境保护十一五发展规划》,将建设盘山县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万t/日,年削减COD排放1463吨。目前没有建设中水回用工程,没有中水回用水量。
4用水现状分析评价
4.1用水现状分析与评价
全年用水量为46.2万m3,均为上第三系地下水,其中生活用水量23万m3,城区共有人口0.64万人,人均生活用水量98.5L/人d;工业用水量6.0万m3,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7.7m3;建筑业用水量9.6万m3,万元建筑业增加值取水量为20.0m3;第三产业用水量7.6万m3,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取水量9.5m3。共有十四个乡镇,合计用水量为514.2万m3(不含太平镇)。生活用水量325万m3,各乡镇采用集中式供水,乡镇所在地及周边村都使用同一水厂水源,所以供水人口为18.32万人,人均生活用水量为48.6L/人d;工业用水量4.3万m3,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7.7m3;建筑业用水量33.5万m3,万元建筑业增加值取水量为4.1m3;第三产业用水量151.4万m3,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取水量18.6m3。
4.2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全县各乡镇共有水井48眼,供水能力可以达到年739.9万m3,现状年实际供水量554.4万m3。另外,高升水源地有水井24眼,石新水源地有水井12眼,盘东水源地有44眼井,供水量分别为976万m3、1500万m3、60.8万m3。高升、石山水源地的水供给市区,盘东水源地的水供给辽河油田。全县各乡镇及辽河油田总供水量为3091.2万m3,其中第四系地下水供水量为2605.5万m3,占84.3%;第三系地下水供水量为485.7万m3,占15.7%。由于集中开采强度较大,淡水含水层面积已由1980年的900km2减少到目前的719km2。
4.3存在的主要问题
盘山县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严重超采,同时高升、石新水源还要担负供给市区用水的重任。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资源严重短缺,盘山县水资源先天不足,大部分区域处于咸水区域,地下水开采能力会逐渐缩小。东郭镇、羊圈子乡、胡家镇、陈家乡、坝墙子乡等乡镇区域处于咸淡水分界区,如果大量开采地下水,将会破坏咸淡水目前的均衡状态,咸水区域扩大,使地下水资源萎缩、减少。
(2)节水管理体系不健全,规章制度建设滞后。还缺少一套完整的节约用水的法律法规、行政管理、经济技术政策和宣传教育体系,目前用水奖惩制度还未形成,只是过多依靠行政措施推动节约用水工作。节水投入不足,节水技术开发与推广不够,经济结构调整和节水工程建设不能同步,投入的力度也较弱,致使必要的节水措施不到位,节水的效果也不甚理想。
(3)水资源污染严重。没有污水处理系统,致使河流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大部分为V类、劣V类水质。大部分地区第四系地下水质量很差,均为咸水。上第三系地下水水质较好,但是铁、锰超标,作为生活用水需要经过处理。
5节水规划
盘山县农业节水潜力较大的为农田灌溉,现状年全县农田灌溉用水定额为892m3/亩,预计未来节水指标实现条件下,全县农田灌溉综合需水定额降至700m3/亩。如按现状有效灌溉面积计算,全县农田灌溉总节水潜力为10858万m3。2007年盘山县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23.3m3/万元,预计未来节水指标实现条件下,用水定额可下降至20m3/万元,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将由现状的15%提高到30%以上,对造纸工业采用先进的白水回收工艺及设备,将造纸白水迅速解离成洁净清水和新鲜回收浆,彻底消除白水污染与浪费;推广制浆封闭筛选、中浓操作、白水回收、碱回收等技术,提高工序间的串联利用率和水重复利用率;对规模小、耗水大的造纸企业实行撤小并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用水定额普遍呈增加趋势,2007年盘山县平均生活用水综合定额为67L/人日,城镇综合管网漏损率为10%,预计未来节水指标实现条件下,生活用水定额将增长至100L/人日,综合管网漏损率将下降至10%以下。根据现状城镇用水量计算,全县城镇生活工程节水潜力为506万m3。初步建立起盘山县节水型社会的法规、行政、经济技术政策、宣传教育体系,建立水资源的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指标体系;建立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的水价形成机制,逐步建成制度完备、设施完善、用水高效、生态良好、发展科学的节水型社会。基本完成严重漏损的供水管网的改造,使全县城镇供水管网综合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全面推广生活节水器具。争取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有显著提高,单位GDP用水量比目前降低35%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52提高到0.6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目前降低15%以上,全市城市供水管网平均漏损率不超过10%。实施地下水保护行动,通过采取综合措施有效削减地下水超采水量,使咸水体运移速度得到有效控制;水功能区水质基本达到规划标准。
6水资源供需水量预测
6.1生活需水量预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城镇人口数量也呈上升趋势。根据《盘山县城总体规划》,到2020年新县城人口将达到10万人。参照现状年全市用水调查分析成果、辽宁省地方标准《行业用水定额》(DB21/T1237-2008),同时考虑生活用水水平的提高和现状节水水平,采用定额法预测需水量。预计到2015年、2020年、2030年盘山县城生活用水量分别为191万m3、231万m3、276万m3。各乡镇生活需水量在2015年、2020年、2030年分别为123万m3、162万m3、182万m3。
6.2工业需水量预测
根据《盘山县城总体规划》目标,到2020年,在太平镇将建成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石油化工工业和物流业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化新城。按照现状年工业用水统计资料分析,以供定需的原则,规划确定未来工业需水增长与将来的节水水平提高相当。工业需水量年平均增长率为6.0%。县城区2015年、2020年和2030年的需水量分别为159万m3、267万m3和486万m3。各乡镇2015年、2020年和2030年的需水量分别为51.0万m3、57.0万m3和64.0万m3。
6.3建筑业需水量预测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综合实力的显著增强,建筑业在生产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效益有了较大的提高。根据2005年至2007年盘锦市统计年鉴数据资料,盘山县建筑业生产总值从1.37亿元上升到2.35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3.8%,建筑业生产情况较好,增长速度呈稳步攀升态势。根据《盘锦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预测到2015年、2020年、2030年,盘山县城区各规划水平年需水量分别为5万m3、5万m3、7万m3。各乡镇合计各规划水平年需水量均为1万m3。
6.4第三产业需水量预测
根据统计年鉴资料显示,盘山县第三产业在2005年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0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14.8%。据此预测到2015年、2020年、2030年,盘山县城区第三产业需水量分别为12万m3、12万m3、11万m3;各乡镇第三产业需水量分别为107万m3、120万m3、135万m3;
6.5生态和环境需水量预测
根据《盘山县城总体规划》目标,到2020年县城区建设用地达到10km2。按照定额法计算各规划年城市环境用水量。2015年、2020年、2030年需水量分别为23.0万m3、30.0万m3和42.0万m3。
6.6规划水平年供水量预测
现状年盘山县城区及各乡镇均为地下水供水,随着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的竣工运行,到2015年后,县城区用水由过去的地下水,逐步为地表水所替代,各乡镇则继续用地下水。根据大伙房水库输水全省配额,县城区在2015、2020、2030年可供水量为1095万m3、2774万m3、3000万m3。各乡镇2015、2020、2030年可供水量为282万m3、340万m3、382万m3。
第二篇:农田灌溉新技术
农田灌溉新技术----膜上灌
膜上灌水技术是在地膜覆盖栽培的基础上,将过去的地膜旁侧灌水改为膜上流水,水沿放苗孔、专门打在膜上的渗水孔或膜缝渗下而浸润土壤的方法来满足作物需水,达到节水、增产的一种灌水技术。
膜上灌的优点:膜上灌可以将田面水通过放苗孔或专用渗水孔,只灌作物,属局部灌溉,减少了沟灌的田面蒸发和局部深层渗漏。据试验,膜上灌比沟灌节水25~30%,水的利用率可达80%以上。在水资源匮乏的沟灌区改膜上灌,节水可达40~50%。如果膜上灌这种田面节水技术与管道输水(水的利用率97%)配合灌溉,水综合利用率可达近90%。同时膜上灌与沟灌相比均匀度有很大提高,可以给作物提供较适宜的水分状态,有利于作物吸收且土壤不板结。
膜上灌的适用范围:膜上灌是利用作物栽培覆盖的地膜作为防渗材料,因而凡是实行地膜覆盖的作物,都可以推广使用,特别是高寒、干旱、早春缺水、气温低、蒸发量大、坡度大、土壤板结、保水保肥性差的时段和地方,更适宜推广膜上灌技术。
膜上灌的做法与形式:膜上灌的做法和形式很多,在此推荐3种形式。
膜孔沟灌。此形式是将土地整成沟垄相间的地块,在沟底和沟坡甚至一部分垄背上铺塑料膜,作物种在沟坡或垄背上,沟的规格依作物而异,蔬菜一般沟深30~40厘米,沟距80~120厘米,西瓜、甜瓜沟深40~50厘米,上口宽80~100厘米,沟距350~400厘米。水流通过沟中地膜上打的专门渗水孔或沟坡上的作物放苗孔渗入土中,再通过毛细管作用浸润作物根部。渗水孔的多少和大小可根据土壤和作物灌水量而定,沙性土壤孔径大、孔距小,粘性土壤则相反。
膜畦膜孔灌。此形式是每隔40厘米,起20厘米宽、20厘米高的埂,将70厘米宽的农膜置于沟内呈梯形,两侧膜翘起5厘米埋入土埂内,畦深40厘米,作物需水靠放苗孔和增打专门渗水孔供水。入膜流量为1~2升/秒。与沟灌相比,增加了灌水的均匀度,节水效果明显。
膜缝沟灌。此形式是将地膜铺在沟坡上,沟底两膜相会处留有2~4厘米的缝隙,水流通过缝隙渗入土中。
第三篇:水资源论文
浅析北京市怀柔区水资源现状 摘要:怀柔是我成长的故乡,也是北京市的重要水资源来源地,所以,她的水资源情况与整个北京市的用水安全关系紧密。本文主要为大家介绍了位于北京市北部的怀柔区的水资源分布与利用保护情况。
关键词:北京市怀柔区 水资源分布 水资源利用 水资源保护
正文:1.怀柔区水资源基本情况[1,2]
怀柔区是北京市的远郊区,地处燕山南麓,北京东北部。东临密云县,南与顺义、昌平相连,西与延庆县搭界,北与河北省赤城县、丰宁县、滦平县接壤。辖区内风景十分优美,有雁栖湖、红螺寺等著名旅游景区。
怀柔区总面积2128.7平方公里,其中97.1%的面积为首都一、二、三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全区河流分属海河流域的潮白河和北运河两个水系,以潮白河为主,北运河其次,区内有四级以上河流17条,大中小型水库16座。怀柔平原区不仅是北京市水源八厂的主要补水区,而且是北京市怀柔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的水源地,42眼水源井日供水能力33.5万m3,现在每年从怀柔抽取地下水1.2亿m3。京密引水渠穿越怀柔,怀柔水库、北台上水库、大水峪水库直接为北京供水。北部五个乡镇是密云水库的主要水源地。全区有四级以上河流17 条,建有大型水库1 座,中小型水库17 座,塘坝64 座。
2003 年原怀柔区水资源局和北京市地质勘察院联合编制的怀柔区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计算成果表明,怀柔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3.31 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3.48 亿m3,最后计算成果水资源总量为3.56 亿m3。依据报告,怀柔区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仅为
1.63 亿m3。
2000 年全区总用水量上升到1.67 亿m3,其中农业用水1.29 亿m3,工业0.17 亿m3建筑业及城镇生活用水等0.21 亿m3。2000 年以后,特别是2003 年北京应急水源地在怀柔区建成,年开采量1.2 亿m3。工程投入运行后,全区总用水量急剧上升,一度高达2.53 亿m3 以上,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为满足本区工农业和城镇用水需求,在原有怀柔水厂基础上,相继兴建了北房供水厂、年丰供水厂、开发区供水厂、雁栖供水厂、怀北供水厂、高两河供水厂、潮白河绿化水源地(向水源八厂供水)、怀河潮白河奥运应急水源地(2009 年初向北京供水)等多个供水厂,由于工农业生产及城镇生活用水需求的增长,供水厂的大量投入运行,使怀柔平原地区地下水出现长期的超量开采,累计超采5 亿m3 以上。在2000—2010 年的10 a间,虽然采取了多项节水措施,取得突破性成效,但2010 年怀柔区水资源总开采量年达1.6 亿m3,其中怀柔区自用8 086.3 万m3,向北京市供水8 577.5 万m3,全区仅维持在多年平均可利用总量上,但平原地区地下水超采仍居高不下,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2.水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1-3]
2.1安全饮水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山区农村的饮水水源多为浅层地下水或山泉水,一旦遇到旱情,地下水下降,小口井、压水井或者山泉出水不足,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另外,由于饮水水源为浅层地下水或山泉水,容易受到污染,饮水标准较低,无法保障居民的饮水安全。
2.2灌溉用水不足,抵御旱情能力较差
1999—2003年连续5年的大旱,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全区17 条河流,除白河外,其余16条河流均出现过不同程度的断流,水库普遍蓄水不足,造成部分水源井、扬水站等
水利设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水资源紧缺形势十分严峻,北京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启动后,年抽取地下水1.2亿m3,2003—2004年两座区管中型水库向北京供水1300万m3,又加剧了怀柔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2.3抗洪防灾能力仍然较低
除潮白河和雁栖河达到防洪标准之外,其余15条中小型河道均未达到相应的防洪标准。全区有62条泥石流易发沟道,有3234户9600人受到威胁。
2.4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现象依然存在全区仍有224.32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还没有得到治理,特别是房地产开发、开矿、修路、放牧、陡坡开荒等人为活动还在不断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多数的开发建设项目未征得水行政主管部门意见,没有水土保持方案。
2.5水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城镇雨污分流亟待加强
全区污水处理率不足40%(32%)。部分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生活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就排放到河道中,致使小泉河、怀九河、怀沙河、怀河和雁栖河等河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另外,我区产生的污水目前还没有完全实现资源化,水循环利用能力有待提高。城区的部分小区和支街存在雨污管道合流现象,致使已经修建的城市雨污分流管道无法真正实现雨污分流的目的。
3.水资源保护[1,2]
3.1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围绕怀柔区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以富裕农民、建设宜居城市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保护和涵养水源、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为中心,以治理水污染、改善生态水环境、保障安全供水为重点,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努力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
3.2基本原则
1、实现城乡供水安全是怀柔水务工作的第一任务。
2、建设节水型社会是缓解水资源紧缺的根本出路。
3、建设生态涵养区和改善水环境是水务工作的制高点。
4、保证水安全是怀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5、坚持“向观念要水、向机制要水、向科技要水”的新理念。
并在水务建设中做到五个结合,一是保护水资源与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紧密结合;二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治洪、治污、水循环利用紧密结合;三是水资源开发与人民生产生活安全紧密结合;四是水务建设与城市功能定位、生态涵养、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紧密结合;五是水务建设与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战略大发展紧密结合。
3.3具体措施
<1>安全饮水保障体系
1、新建喇叭沟门、宰相庄和安各庄、北宅、长哨营、七道河、九渡河、渤海所、宝山寺等9处联村水厂,新增供水能力10800 m3/d;新建南冶等100座单村水厂,新增供水能力20000 m3/d。
2、新建山区人畜饮水水源工程200处,饮用水水质全部达标。
3、改造怀柔区67个村老化的供水管网和完善水源井保护,解决供水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4、建设400 m2水质化验室一座,并对农村地区饮用水源每年检测一次。
5、划定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300处,建立地下水水质、水位自动监测网络。
6、改造城区部分老化的供水管网,为三大板块、两大基地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供水保障。
7、完成100处新农村、15处搬迁村的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等水利工程的配套工作。
<2>水循环利用体系。
(1)升级改造怀柔污水处理厂一、二期氧化沟工程,使其日处理能力达到8.5万吨,并视发展需求,考虑上马三期工程。
(2)改扩建怀北污水处理中心,使其日处理能力由0.3万吨上升到0.6万吨,解决怀北小城镇及中科院研究生院的污水排放问题。
(3)新建宝山、怀北、渤海、九渡河、雁栖、长哨营和喇叭沟门7座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规模0.15万吨;改造北房、桥梓2座污水处理厂。
(4)在山区新建200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
(5)采用先进的再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铺设中水管道,每年提供0.2亿方的再生水资源,发展再生水灌溉面积1万亩。
(6)重点建设青春路雨污分流工程,并逐步完成城区其他路街、城中村、凤翔开发区、东城、富密路、111国道、红螺山旅游区、红雁路、范崎路、南城、中科院等地区雨污分流和小泉河污水主干线建设工程。
(7)逐步完成小泉河改造工程。
(8)利用已有的怀柔污水处理厂、北房污水资源化工程、雁栖污水处理中心和新建的7座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并用于景观用水和城市园林绿化用水,实现水资源的置换和循环利用。
结语:从文章中我们都可以看出,怀柔区政府是在不遗余力地开展对其辖区内的水资源保护工作,但是很明显,要达到这一目的,只靠政府的政策措施是不够的,身为北京市市民的我们也必须要积极投身其中。而身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在自己采取措施的行为之外,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宣传各种节水常识,呼吁市民们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水资源,为首都的水资源保护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怀柔区“十一五”时期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规划-------怀柔区水务局
[2]怀柔区水资源现状分析及保护对策------------------张久省
[3]北京市怀柔区水资源供需平衡与配置研究---------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第四篇:水资源论文
《水资源与城市节水》
论 文 题 目:
院(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 生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我国水资源状况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摘要: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最关键资源,可是如今,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体污染严重,水资源的保护和水污染的治理成为现代社会最关注的问题,文章就对现代水资源的现状和污染问题做了分析,并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中国水资源水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前言:
水是人类生活的重要资源,特别是农业需要大量水进行灌溉,人类文明的起源大多都在大河流域。早期城市一般都在水边建立,以解决灌溉、饮用和排污问题。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水在饮用、清洁、洗涤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或缺。水也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但随着社
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本世纪以来全世界淡水用量增长了8倍,其中农业用水增长了7倍,城 市用水增长了12倍,工业用水增长了20倍,而且世界淡水用
量以每年 5%的速度递增。目前世界上大约有90个国家,40%的人口出现缺水危机,30亿人
缺乏用水卫生设施,每年有300万到400万人死于和水有关的疾病。到 2025年,水危机将蔓
延到48个国家,35亿人为水所困。水资源危机带来的生态系统恶化和生物多样性破坏,也将
严重威胁人类生存。而中国的水资源状况面临着很多问题。
一.水资源短缺。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 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
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我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
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 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
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
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 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
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
民群众的健康。
水利部预测,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立方米。在充
分考虑节水情况下,预计用水总量为7000亿至8000亿立方 米,要求供水能力比现在增长1300
亿至2300亿立方米,全国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水资源开发难度极大。
·北方资源性缺水!
·南方水质性缺水!
·中西部工程性缺水!
“中国是一个中度缺水的国家”,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吴季松说,这是从水资源对社会经
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上得出的判断。据统计,我国目前缺水总量估计为400亿立方米,每年受
旱面积200万~260万平方千米,影响粮食产量150亿~200亿千克,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
元,全国还有7000万人饮水困难。缺水对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二.水环境污染。
近年来,我国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全国每年排放污水高达360亿吨,除70%的工业废水和
不到10%的生活污水经处理排放外,其余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致使水质严重恶
化,污水中化学需氧量、重金属、砷、氰化物、挥发酚等都呈上升趋势,全国9.5万公里河川,有1.9万公里受到污染,0.5万公里受到严重污染,清江变浊,浊水变臭,鱼虾绝迹,令人触
目惊心。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水系污染严重,86%城市河流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水体污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根据我国环保局的有关报道:我国的主要河流有机污染严重,并呈不断扩大才趋势,水源污染日益突出。同时,根据水利部门对全国10万公里河流的调查来看,大型淡水湖泊中,太湖已经完全处在富营养状态,滇池富营养化也越来越严重,巢湖营养状态指数有所下降,但还是处于富营养状态;洞庭湖,洪泽湖水质较差;白洋淀污染较重。
另外,全国大多数城市的地下水受到污染,局部地区的部分指标超标,污染问题每况愈下。由于一些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发地面的坍塌和沉陷,地裂缝和海水入侵等地质问题,并形成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海洋的污染情况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其中东海污染量最重,唯有南海的水质还较好,但还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
根据国家水资源公报、国家环境监测网的监测数据与“我国水体污染调查及其监测预警体系研究”项目组在12个省(市)、数十条河流以及多个湖泊的调研数据和资料,我国水体污染问题相当严重,具体表现如下:
1.污染水域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农区水体成为新污染的地带
近年来,部分城市由于资金、技术、管理和人员的优势,污水排放和治理都有了一定的改观,基本上控制了水体污染,而与之相反的是广大边远相对落后的农区水体污染呈现逐渐加剧的趋势。江河水体主要呈现为有机污染,主要超标项目是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挥发酚等。
2.污染由发达的东部地区向发展中的中西部地区蔓延
近年来,由于东部工业企业的西移以及中西部农业点源与面源污染加剧,原先水环境质量较好的中西部地区水污染情况也不容乐观,呈现水质逐渐恶化的趋势。据实地调查,宁夏、甘肃、内蒙古以及四川、云南等省份的部分地区都存在这种趋势,原本污染物极少的西藏自治区水体中一些指标也有所升高,金沙江岗托桥监测断面氨氮含量2004年增加到0.5mg/l,拉萨河卡林监测断面硝酸盐氮0.47 mg/l,是达孜对照断面的1倍。
3.污染从支流向干流延伸,由区域向流域扩散
随着污染的加剧,水体污染逐渐由二、三级支流向一级支流汇集,支流逐渐向干流延伸,水污染也不仅仅是个别地区的情况,有的整个水系、流域都呈现严重的污染,如海河、淮河流域,劣Ⅴ类水比例近几年都在50%和30%左右。污染较轻的长江流域,近5年来受污染比例(水质IV类以上)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劣Ⅴ类水比例2004年达到29.8%。
4.水体污染由地表水逐渐向地下水渗透的趋势
我国地下水水质总体情况虽然不太清楚,但众多的研究者均指出北方地区污染普遍较南方地区重,污染元素多且超标率高,特别是华北地区,污染最为突出。“三氮”污染在全国均较突出,已知个别农村地下水污染严重。随着地表水水质的逐渐恶化,以及农区主要污染物化肥、农药的增加与养殖规模的扩大,使得污染物逐渐累积,并极有向地下水渗透的可能。我国农区地下水监测、治理还基本上属于空白,急待解决。
5.水体污染物分散、途径多,难于集中治理,缺乏经济适用的技术
现在农村面源污染如N、P污染、农药污染、养殖业污染和地表径流污染等,具有种类繁多、发生量大、分布广、影响因素多、治理难等特点。农村点源污染表现在乡镇企业环保意识差,技术落后,尤其是一些大中城市不准建的排污量大的企业普遍存在,污染源分散,涉及面广,污染物浓度高,难以治理。而现行的污水处理技术投资高、运行费用大、管理技术要求高,短期效果不明显。
三.水资源浪费严重
水资源是人类宝贵的财富,供水具有成本,这就体现水的商业价值。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政府和人民对水资源的稀缺性问题没能充分认识,水资源无论以要素身份对企业还是以商品身份对消费者而言,几乎是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相应的价格形成机制下,国家所确定的水资源价格对调节水资源的供求关系及其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也就基本不起作用。在相应的价格运行机制下,因价格制定主体认识的偏差所确定的价格也不会通过其自身运动而得以纠正。所以尽管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水的供应价格大幅度上升,但由于水资源价格机制不合理的状况没有得以改变,故而水价仍然不合理。就按现在来说,在发达国家水价与电价的比例是6:1,水比电贵,而在我国是1:1,甚至更低,水费往往只是象征性地收一点,不讲经济效益,水利建设投资也是由国家财政预算加以解决,目前水价根本起不到调节水资源市场供求矛盾的作用。水价偏低导致用户对水的价格不敏感,节水观念淡薄,造成用水过程中大量浪费。同时由于低水价导致人们对水资源稀缺性缺乏足够认识,对水资源保护认识也存在不足,以致在浪费水资源同时,还不断向水中大量排放污染物。大部分地区的农业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水的有效利用率仅为40-5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只有30%左右,损耗量高出发达国家两倍。
中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水危机,水污染与水资源浪费现象并存,保护水资源,实现
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刻不容缓。
那么,究竟该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呢
1.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先解决水污染问题。首先必须要加强全民的环保教育,统一认识,全民努力。目前,我国公民环保意识普遍薄弱,只有在全民中加强环保意识教育,提高其保护环境和防治水污染的自觉性,我国的水污染才可从根本上得到防治。加强环保教育应该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加大环保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水忧患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积极投身防治水污染的实践中去。政府要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坚持实施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发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把污水作为一种稳定可靠的水资源进行再生利用,形成良性循环,努力实现经济建设与水污染控制的协调发展。其次,大力推行工业上的清洁生产。废水和污染的产生很多是由于人类活动方式不当造成的,完全可以通过改变活动方式而减少废水和污染物质的排放量。在工业上要实施对污染排放的总量控制,强调对资源的有效利用, 而不是着眼于废水浓度的达标排放。工业部门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合理调整工业布局,推动资源消耗小、效益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结合技术改造推行以清洁原料、清洁生产过程和清洁产品为主要内容的清洁生产。要把清洁生产当作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的一次工业企业的全面改造,在全国所有工业企业推行清洁生产。通
过加强环境管理审计,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促进我国工业向新的技术基础转移,以集约方式提高质量,降低消耗,增加经济效益。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我国资源节约型生态工业生产体系。第三,实施污水资源化战略。经过净化处理的废水传统的出路是排入江河湖海等地表水体,考虑到很多地区和城市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现象,应大力推行废水的资源化,即将处理过的污水作为水源再次加以利用。这样,不仅开发了新水源,而且大大减少了排放至天然水体的废水。实施污水资源化战略, 能在较大程度上缓解有限的水资源与用水量日增两者之间的矛盾。最后,要加强水资源的法制建设,强化水资源保护。加强水资源的法制建设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是要建立健全保护水资源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已有的《水污染防治法》、《城市节约用水管理的规定》、《水法》、《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和《关于防治水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等法律、法规虽已体系化,但却未达到协调化和完善化,而且规定过于原则,可操作性不够,缺乏相应的配套法规。法制建设的另一方面是执法。加强执法管理一是要做到执法要严、违法必究,对违法的责任人除警告、经济制裁外,还应追究其刑事责任;二是要对有影响的违法案件公开处理、严厉打击;三是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执法监督。
2.改善生态环境是保护水资源的根本。与自然的和谐集中体现为环境公正。环境公正是指在环境资源的使用和保护上所有主体一律平等,享有同等的权利,负有同等的义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活动时,负有防止对环境的损害并尽力改善环境的责任;对任何主体违反环境义务的行为予以及时有效的纠正和处罚。为了人类的发展和同时保护好自然环境的目的,在人和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类必须同时兼顾两个基本原则:“有利于人类生存”和“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作为主题和目标。罗尔斯顿强调,人应以满意和感激的心情栖息于大自然中。作为“栖息者”的人应当超越自身的局限来评价事物,应当遵循自然。人们对事物的评价如果不能超越他们自身的局限,如果不能时时遵循大自然,他们就将失去大自然的许多精美绝伦的价值,人的生命就远远没有到达他能够、也应该达到的境界。罗尔斯顿的话体现出了自然界的无生物和无机界也都有尊严性这一特征。如果人侵犯了它们的尊严性,就等于侵犯了我们本身的尊严性。此时我们就不能套用“没有权利就没有义务,没有义务就没有权利”的公式于人与自然的权利义务关系,而只能认为,不存在什么自然的义务问题,权利和义务的相关性原理在这里确实难以适用。我们不仅要把尊重自然看作是一个具体的规则,更要把它看做是一种决定我们做人的态度。人类水资源之争实际上只是一个人与大自冲突的凤毛麟角,人们必须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有效地利用水资源,才能达到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建立节水型社会,杜绝水浪费现象,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建立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必然选择,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措施,而在水资源综合规划指导下,建立初始水权的分配制度,并通过制定水权交易市场规则,建立用水权交易市场,合理核定基本水价和超定额用水累加价,实行水权有偿转让,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并引导水源向节水、高效领域进行配置,满足建立循环经济对水资源节约和保护要求。在农业用水方面,塑造利用农业节水的制度,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为此,首先要培育灌溉水市场。其次是推动作物节水技术创新、培育节水技术市场;再次是应重构包括工程节水、生物节水、农艺
节水和管理节水等四个子系统在内的节水农业技术系统;最后,由于我国版图较大,农用水资源丰缺并存,故可以在灌溉农业区推广输水工程+常规节灌+水价控制的模式和旱作农业区推行集水工程+现代喷微灌+农艺措施的不同的节水模式。在工业用水方面,塑造利于工业节水的制度,建造节水工业。为此,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实行节水考核制度,对于定额以内的用水,采用较低的费率;高于配额的用水,则按分级提价的原则,收取较高的水资源税、费。为了鼓励节约用水,可允许企业对节水部分进行有偿转让,以促进节水成本低的企业率先节水,从而带动整个工业向节水方向迈进。其次是严格实行用水许可制度。目前无证开采,超量开采比比皆是,为此应加大投入,搞好执法检查。在城市用水方面,塑造利于城市生活节约用水的制度,加强生活用水的节约管理。首先应使生活用水的价格合理,起到激励节水的作用。生活用水水价的确定应更多由市场、消费者和政府共同参与制定,其价格不仅要包含制水、供水成本和合理的利润,还要包括污水处理费用。其次应推广使用节水器具。最后,利用公共传媒在全社会广泛进行节约、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教育,使节约用水成为居民的自觉行动。总之,建立节水型社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措施。
水是生命之源,是国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面对我国水资源匮乏的现状,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中国有可能在未来出现严重的水危机。水资源问题已成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重大问题。在水资源状况不断恶化的条件下,我们应该积极保护水生态环境,加强水的利用率,提高节水意识,真正使中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陈家崎,王浩.水资源学导论.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
[2]郑通汉.中国水危机:制度分析与对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3]佘正荣.生态智慧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4] 水利部水资源司 中国水资源保护30年:水资源保护实践与探索2011-02-01
第五篇:关于水资源的论文
论文题目:论
水
单
位:屏边玉屏中心校半坡小学
姓
名:李明会
联系电话:***
论
水
摘要:水是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地球上的生物所需要的水,绝大部分来自河流、湖泊、冰川和海洋等。这些可贵的淡水资源,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在气候系统中,水循环是最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关键字:水循环
降水
淡水
一、我国水资源现状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也是万物生长的必备条件。地球上如果没有水,就不可能有生命,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中国水资源总量并不算多,排在世界第6位,而人均占有量更少,2240立方米,在世界银行统计的153的国家中排在第88位。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也很不平衡,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
二、我国水资源的时分布
从时间分配来看,中国大部分地区冬春少雨,夏、秋雨量充沛,降水量大都集中在5~9月,占全年雨量的70%以上,且多暴雨。黄河和松花江等河,近70年来还出现连续11~13年的枯水年和7~9年的丰水年。中国地下水补给量约为 7718亿立方米/年,其中长江流域最多,为2130亿立方米/年。
三、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
从空间分布来说,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0%,但耕地面积只为全国的36%左右;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只有全国的8%,而耕地则占全国的40%。
表3-1-7表明,我国水资源分布同人口、耕地分布极不协调,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珠江流域、浙闽台诸河、西南诸河等流域,国土面积、耕地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36.5%、36%和54.4%,但水资源总量却占全国的81%,人均水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亩均占有量是全国平均值2.3倍;辽河、海滦河、黄河、淮河流域,面积为全国的18.7%(相当于南方的一半),水资源总量却只为南方4片的10%;北方耕地占全国的45.2%,人口占全国的38.4%,水资源总量更少,特别是海滦河流域尤为明显,人均占有水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亩均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这种不均衡分布,严重地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调水成为经济和政治的热门话题。
四、我国水资源形势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水资源现状已形成危机。在全国660多座城市中,缺水城市达400多个,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108座。全国每年因缺水少产粮食近800亿公斤。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
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第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缺水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环境改善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节约用水是我们公民必须做到的。
五、我国水资源的保护措施
第一,保护水资源,首先要全社会动员起来,改变传统的用水观念,要在全社会呼吁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充分利用循环水。要树立惜水意识,开展水资源警示教育。地球上水资源并不是用之不尽的,尤其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并不丰富,地区分布也不均匀,而且年内变化莫测,年际差别很大,再加上污染严重,造成水资源更加紧缺的状况,黄河水多处多次断流就是生动体现。
第二,必须合理开发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破坏。水资源的开发包括地表水资源开发和地下水资源开发。水在开采地下水的时候,由于各含水层的水质差异较大,应当分层开采;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不得混合开采;对揭露和穿透水层的勘探工程,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做好分层止水和封孔工作,有效防止水资源污染,保证水体自身持续发展。
第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有效节水的关键在于利用“中水”,实现水资源重复利用。另外,利用经济杠杆调节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第四,进行水资源污染防治,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
最后,改革目前的用水制度,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加大治理污染和环境保护力度,也是水资源保护利用的有效途径。目前,应当加大改革力度,打破行业垄断,健全组织机构,统一管理,在全国建立起一个自下而上的水督察体系。进一步改革水价,实行季节性水价,在水资源短缺地区征收比较高的消费税以限制用水等等。
六、结论
从全文我们可知中国水资源现状不容乐观,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对于国家,相关部门要采取措施,健全水资源方面的的法制,注重水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对于社会,要形成节约用水的良好风尚,呼吁人们保护每一滴水;对于公民,我们都必须意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和节约水资源,从而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书:水资源的管理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