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法典与生活同行法治征文2020_1
民法典与生活同行法治征文 5 篇
民法典与生活同行法治征文(一)
民法是万法之母。孟德斯鸠说,“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充分认识民法典颁布能够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民法典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民法典是公民权利的宣言书。民法典为保障个人合法权利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也为随着社会发展出现的新兴权利、新型案件的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我国之所以要编纂一部统一的民法典,是因为从建国至今,我国颁布了大量的民法单行法规,这些法规内容庞杂,分散广泛,不仅存在一些法规相互之间不够协调的问题,而且老百姓使用起来也不是很方便。
民法典弥补体系缺漏、去除体系重复、消解体系冲突。民法典进一步完善了民商事领域的基本法律制度和行为规则,有利于维护交易安全和市场秩序、促进公平正当竞争、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们党治国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民法典实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级党政机关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尺度。国家机
关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必须清楚自身行为和活动的范围和界限。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开展工作要考虑民法典规定,不能侵犯人民群众享有的合法民事权利,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有关政府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要依法履行职能、行使职权,保护民事权利不受侵犯、促进民事关系和谐有序。民法典问世,意味着我们国家形成了完备的民事权利体系,规范的民事行为准则,完善的权利保护机制和有效的权利救济规则——我国法制的体例框架由此丰实延展、枝繁叶茂。
民法典充分反映人民意志,提高依法治国水平。民法典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落实到民事法治领域,充分赋予民事权利,保障权利不受限缩、不被侵犯。民法典聚焦民生发展问题,处处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所谓“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应”,体现出我们国家以良法促进发展、保证善治。民法典草案对于民事权利类型规定更丰富,行使权利规则更清晰,权利保障更完善。“民法典对公民权利类型及其行使方式规定得越丰富、越精细,就越能限制公权力的滥用,越能起到规范公权力的作用。”民法典的出台为政府提高治理能力、提高依法治国水平提供了法律保障,对行使公权提出了边界限制。同时,还将切实影响人民生命利益,解决现代社会困扰人们的问题,在私权保障上更进一步。“这最终将促成相关部门更积极施政,公民更遵守法律。”
“法者,治之端也。”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法治是最重要的逻辑起点之一。民法典的颁布蕴含了民事权利保障、法律义务强化、社会秩序稳定等多重价值,是以良法推进善治的重要抓手,自然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民法典与生活同行法治征文(二)
2020 年 5 月 28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民法典就此诞生。中国人民终于拥有了一部真正属于自己的民法典,终于实现了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民法典中的“民”字代表着“人民至上”,我们不仅要细细体会和思考背后的含义,更要时时去领悟和践行其中的真谛。
人民利益至上,举法律武器维护人民利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环节。民法典增加了民事权利种类,确认和保障了民事权利,完善了权利保护和救济规则。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回应了人民群众需求,切实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党员干部要牢牢把握“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为了更好地维护人民权益,首先自身要学法和懂法,将法律学习及运用贯彻到工作始终。要自觉通过各种形式学习各方面的法律知识,强化法学理论素养,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利益,运用法律武器切实保护人民的权益不受到侵犯。
人民需求至上,建德治屏障增进人民福祉。公平正义是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的前提。新时代下,人民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后,必然对公平正义有更高层次需求。要顺应人民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民法典确立了法人制度、代理制度、物权制度及合同制度等相关民事法律制度,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党员干部要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守护好社会公平正义。“打铁还需自身硬”,维护公平正义首先要从自身做起,要始终把公平正义作为一种品德修养、政治情操。坚持公道正派、公正无私,坚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观念,坚持原则按规矩办事,自觉抵制人情风、关系网,戒行“潜规则”、“乱作为”,将公平正义贯穿于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人民服务至上,树法治思维守护人民安康。人民服务至上,体现于为民办好一件实事,体现于为民服务的每一细节。民法典贯穿人民服务至上的立法原则,对人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和隐私权等诸多方面作了相关规定,为人道主义
救助从法律上加码,充分体现了法律对人民安康的守护。要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坚守法律至上、权由法定、依法行权的思想,自觉运用法治思维为人民谋划、开展、推动、完成工作,严格按照法律规范为人民想问题、作决策、干事情、定政策,坚决杜绝发生“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真心真意做好人民的“服务员”。领导干部更要做好模范,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带头捍卫法治,依法办事,坚决树立法律性,保证人民的幸福安康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
民法典与生活同行法治征文(三)
典,意味着规范,系统。法典,是对法律的提炼与整合。萨维尼说:“法典是对全部现有法律系统性的整理与编纂,并且具有由国家赋予的排他性的的法律效力。”培根说:“应当制定一部法典的时代,必当在智慧上超越此前的一切时代,因此一个必然的结论是,其立法能力必定为其他时代所不及。”近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新中国首部民法典的问世,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障人民权益具有重大意义。意味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将因这部法典的诞生而被深刻改变。
作为新时代的法典,民法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得以实现。例如,民法典规范了自然人、法人等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同各行各业发展息息相关。民法典的到来,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更加有序,让社会更加和谐。
作为一部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法律,民法典的实施,在我国立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先后经过 4 次修改,历时五年,终于颁布实施,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他的出台紧扣时代脉搏,回应时代需求,它标志着我国私权治理体系的雏形
基本形成,我国对于民事权利的保护将进入全新的“民法典时代”。我们相信,作为中国法治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民法典必将成为新时代制度文明的重要基石。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经济社会生活中各种利益关系不断变化,民法典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全体党员应顺应时代潮流,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坚持问题导向,适应技术发展进步新需要,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推动民法典不断完善和发展。
民法典与生活同行法治征文(四)
民法典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意义,民法典的颁布和实施对于基层法治建设能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基层应该借助民法典颁布实施的风口,运用“当好扩音器”、“抓好衡量尺”、“装好配件箱”这三招,推动基层法治建设,更好地发挥民法典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切实保障人民权益的作用。
第一招,当好民法典普法宣传的“扩音器”。“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要有效推动民法典更好实施,基层就要自觉当好“扩音器”,广泛开展民法典的宣传普法工作,让民法典真正走进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党员干部要带头学。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个人自学、集中研讨、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带头学习。党校和干部培训网络平台应当开设民法典专题课程,组织党员干部行动起来带头学。尤其是对于基层较为普遍的涉及婚姻、土地产权、邻里纠纷等领域的问题要重点关注,不断提高自身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帮助人民群众解决问题的能力。让群众看到“学法有用,学法能用”,在群众中形成“榜样”示范,带动基层群众跟着学、乐意学。
基层要广泛动员一起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将其民法典普法工作作为
“十四五”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来抓,要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要大力推动民法典宣传普法深入基层社区、村子和中小学校,营造自觉学法、用法、守法的社会氛围,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引导群众自觉养成懂爱、爱法、守法的意识和运用民法典维护自身权益的习惯及能力。基层社区和村子可以通过开专题的公益宣传普法讲座、派发普法宣传手册、播放民法典公益宣传普法广告等方式,营造宣传氛围。中小学校应当开设相应的普法课程,系统开展普法教育,加强青少年对民法典的认知和理解。
法律专业人员要帮着学。民法典共 7 编 1260 条,是我国法律体系中条文最多、体量、编章结构最复杂的一部法律,宣传普法过程需要充分发挥律师、司法工作人员等专业人员的作用,解读好民法典条文和精神内涵。一方面是驻村律师可以进村入户向群众进行民法典宣讲,让民法典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另一方面,基层的法律专业人员可以提供民法典的咨询服务,及时为群众答疑解惑,为执法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第二招,抓好民法典这把衡量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政府要以保证民法典有效实施为重要抓手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既为基层处理土地纠纷、债权纠纷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紧密关联的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也是基层执法、司法的重要规范标准,基层务必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基层政府要以保证民法典有效实施为重要抓手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把民法典作为行政决策、行政管理、行政监督的重要标尺;基层司法机关要秉持公正司法,提高民事案件审判水平和效率。各部门应贯彻民法典精神,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能力和水平。
第三招,装好法治建设的配件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法典颁布实施,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解决了民事法治建设的所有问题,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在实践
中检验、探索,还需要不断配套、补充、细化。基层应“视时而立仪”、因地而制宜,装好法治建设的配件箱,不断配套完善同民法典相关联、相配套的体制机制,推动基层民事法治建设。一是要加强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切实增强对人民权益的保障。二是畅通司法救助渠道,通过完善纠纷协调部门、司法部门、基层派出所的沟通协调机制、简化司法救助申请程序等办法,落实司法救助责任,畅通司法救助渠道。三是强化法律援助服务,开展好法律援助入村入社区等活动,充分利用“一村一律师”等机制,帮助群众用好民法典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民法典与生活同行法治征文(五)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5 月 28 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向世界宣告着“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
2020 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让中国人民饱受疫情的困扰,在这个万众一心度过疫情的时刻,民法典的出台可谓是为人民打上一针“强心剂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目的是全方位、多角度保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一部以人民为中心的法典,回应了民生的关键问题,具有里程碑意义。
党和国家先后多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但因多种原因一直没能形成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民法典。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法典编纂工作,将编纂民法典确定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经过多年努力,一部完整的民法典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表决通过,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不仅仅是达成几代法律人的夙愿,更是对人民的殷切期盼提交了份圆满的答卷
此次民法典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目标。总结实践经验,适应时代要求,对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
保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和与此相关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形成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意愿的法典,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完备的民事法治保障。
人格权的独立成编是此次编篡的亮点。具有极为深远的意早在 1986 年,我国制定民法通则时就明确规定了“人格权”。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格权的定义不断丰富,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等受到广大人民的关注。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数据、互联网成了一把双刃剑,个人隐私收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信息泄露引发的电信诈骗,利用互联网侵犯公民名誉权等现象层出不穷。法律从诞生那天起就具有滞后性,当现行法律还不能有效应对,民法通则等相关法律还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人格权保护需要。此次人格权编对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等民事主体享有的各项人格权进行了明确规范,这意味着民法典的横空出世对老百姓来说不仅仅是抵挡伤害的盔甲,更是奋起反抗的武器。让以人为本真真切切的落实在生活中,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把对人格权的保护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此次民法典除了人格权独立成编之外还回应了一系列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可以说,这是一部“社会活动百科全书“,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
当然民法典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文字的魅力和缺陷总是形影不离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部《哈姆雷特》,当民法典制定好后,司法者、执法者、守法者对其可能有不同的见解,出台相应的解释、与相关法律的衔接就显得额外的重要,但这只是后话,就把一切交给时间,让我们一起去见证。
这一部盛世之典不仅仅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也写满了***亿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必将在人类法治文明史上画出浓墨
重彩的一笔。
第二篇:法治征文法治与我同行
法治与我同行
法律,缩小范围说就是规距,遵守规距,就是遵守法律,破坏规距,就是违背法律。
有这样一个新闻:一个6岁的小男孩在路边玩耍,突然跑过来一个妇女,什么话也没说就把小男孩的眼睛珠子挖了,可怜的小男孩连发生什么都不知道,就失去了光明,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将怎么活,我不曾知道,但我知道法律会处理这种件事的,那个妇女有可能是疯子也有可能刚刚被伤害而情绪不稳定,但有点是可以肯定的,她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而一辈子在牢房里度过。这则新闻告诉我们在做任何事前,都要经过慎重的考虑,认为做的对还是错,之后再去做这件事。
社会上有的地方是黑暗的,所以要用法律这盏灯来照亮黑暗,引领我们走向光明。
下面这则新闻是让人万分痛惜的。
原本一个很美好的家庭,随着丈夫不幸车祸,公婆双双而亡而变得残缺黑暗。妻子独自扶养一个刚满3岁的儿子,把自己的痛苦愤怒都发泄到可怜的小孩身上。小孩每天吃不好,穿不暖,但他从不抱怨,一直乖乖听妈妈的话。一天孩子的外婆来看望孩子,想多买点好的吃的给他吃,小男孩由于不小心做错了事,而被妈妈毒打,最后惨死在家中,正好小男孩的外婆走了进来,看到这场面立即吓得昏了过去。无奈,当外婆醒来的时候简直不相信是自己的亲女儿活活打死了自己的亲外孙子,她为了孩子,将女儿告上了法庭,谁知,在法庭上,这女人一句话也没说,只是一直沉默,她丝毫没有表现出后悔的样子,也没有痛哭,但等待她的却是无期徒刑。看,这就是法律!公正无私的法律!
父母对子女的扶养教育,是亲情的自然流露,是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扬,又是当今道德和法律的要求。父母如果不对子女尽扶养义务,甚至虐待子女,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法律还包括遵守交通规则,现在的每条马路上,都会有红绿灯和各种各样的路牌,像在以前,可都是没有的,可见政府对我们每个人的安全是非常注重的。
下面这起交通事故是前不久才发生的:
一辆仅限8人的面包车却因为司机贪婪而塞满了50多个人,要想到,这么小的一辆面包车,里面却装满应装人数的6倍多,我想,那些乘坐这辆面包车的人,心里有没有一丝的胆战和心惊,终于我们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全车乘客包括司机遭了难,几分钟前还是几十个鲜活的生命,可几分钟后就都没有了,只剩下一滩鲜血和死尸……正是他们没有遵守交通法律,才导致了一惨案的发生。
经过这几则新闻,我想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它就是我们的好伙伴,在我们遇到了复杂的问题时它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当我们误入歧途时,它提醒我们为我们指明方向;当我们和父母发生不愉快时,它引导我们怎样去和父母沟通……所以,我们要遵守它,不能违背它,一辈子做它忠诚的好伙伴。
第三篇:法治与我同行征文
“法治,与我同行”征文
生活中的法治
太和县倪邱中心学校 七(6)班 陈梓萌
辅导教师 张素莲
生活中的法治
那天——我由于口渴急急忙忙的跑上了一家超市,准备买一瓶水降降温,顺便买一个牙膏,因为家里的那只已经差不多用完了。
水倒是好买,可是牙膏却碰上了难题,要么价格过高,要么肚量太少,被逼无奈我只好左右徘徊一点一步的仔细查找。
忙了一阵子以后,我总算找到了合适的牙膏,正准备离去之时,不经意间我看到超市玻璃外面好多人在顺着一个方向争先恐后的奔跑,于是我走到玻璃面前一看——天!一大群人聚集在一起,目光朝向一个方向不知道在看什么。
纳闷之中,我的脑海里迅即闪现了一行文字:出了什么事?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立刻以第一速度节了帐,然后跑向那个人群,但由于人太多我费了好大劲才挤到了中央,只见一个戴眼镜的妇女一手提着个塑料袋子一手提着一个皮包,眼睛狠狠的注视着前方一个高高的扎着马尾辫不停流泪的女孩。
“说!东西哪里去了?”那个妇女高声吼着。
“我没拿你什么东西„„”那个女孩子哽咽的小声的说着,妇女听罢深沉的一笑:“拿?什么叫做拿?你那分明是偷!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偷了我超市贮藏柜的密码纸!然后来到这个密码箱,偷拿了我存在那儿的钱包,银行卡,只可惜„„你作案以后竟然还保留着那个密码纸,还在贮藏柜附近徘徊,我一看就觉得你有问题,哼!小孩子终归是小孩子呀!”
“我没有!那个密码纸是我存东西时用的!怎么可能跟你的一样?”女孩哭着喊到,也许是由于哭的太厉害了,以至于声音都扭曲了。
“你这个骗子!胡说什么?我明明看见你拿这个密码纸取东西,而你所取的柜号与我的柜号柜号是一样的16号!肯定是你先拿了我的钱包与银行卡,然后又存入自己的东西!”妇女一边说着一边得意的看着女孩,然后嘻嘻的笑着。
“我在存东西时16号柜明明是空的呀!至于密码纸上的密码一样„„或许是„„柜子有问题。”女孩哽咽着细声的说着。
妇女听罢点了点头:“哦!原来柜子有问题呀?你这个理由真合适呀!你让在场的人说说,谁会相信?既然你一再说自己是清白,那么„„”妇女说到这儿停顿了一下,环顾了一下四周的人,然后挽起袖子:“让我搜搜看,你身上有没有!”
妇女说玩便径直朝女孩走去,准备当着众人的面强行搜查女孩的衣服。
女孩被妇女这一行为吓呆了,只是不停地张大嘴喊道:“我没有!我没有„„”
正在这时,一个穿着保安制服的男人冲进了人群:“我是这儿的保安,发生了什么事。”妇女停止了脚步:“她偷我东西,我正准备搜身呢!”
保安听罢转向妇女:“你这样做了嘛?”妇女听后头一昂,脖子一挺:“还没呢!”保安人员笑了笑:“你有人证嘛?”妇女摇了摇头:“没有!”保安点了点头:“你有物证吗?”妇女又一次摇了摇头:“没有!”保安人员听后突然严肃的说:“那么你现在应该为你刚才没有搜这个小孩的衣服感到庆幸!否则你就犯法了!”
“犯法?”妇女惊奇的说着,眼睛瞪的大大的:“我会犯什么法?”
“你那样强行搜查别人,又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属于侵犯他人隐私。”保安人员一字一顿的说着,后来看到妇女那惊讶的表情又加了一句:“不过!幸好你没有那样做!”
妇女听了保安人员的最后一句话后松了一口气:“可是。。。可是小偷也有隐私权?”保安笑了笑:“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除非你是公安人员正在搜查脏物,这一点可以例外!此外我还要加一条,不要动不动就说别人是小偷,你无凭无据,又没有证人,说别人是小偷可能言之过早吧!”
妇女听后垂头丧气的耷拉着脑袋:“那怎么办?钱包,银行卡不要了?”
“你可以打110呀!不过事后查出不是这位小朋友干的,你就要为她刚才受的委屈道歉!”保安人员细声的讲解到。
“什么?让我向„„一个小孩道歉!”
“是呀!走吧!到保安室打电话!”保安人员说完便领着妇女和那个小女孩下了楼„„
顷刻间刚刚围在这儿的人也一个个散去。
我依然站在那儿呆呆的想着保安刚才的话:幸亏有法,否则这世界肯定乱了套了。
第四篇:《与爱同行》征文
让感恩的心伴我一路成长
——读《与爱同行》有感
学生习作
这些天,我一直在反复品读《与爱同行》这本书,书本不厚,书中的故事篇幅也很短小,可我却来来回回翻阅了好几遍,爱不释手。
书中的故事,与爱有关。“爱”这个字,多么美好,阳光、明媚,且温暖,只要心中有爱,就会有满满的幸福感和充实感;如果心中无爱,则会觉得缺少了点儿东西,毫无幸福感可言。
书中的爱,父爱沉重,母爱无悔,老师、同伴的爱无微不至,社会的大爱无疆„„一桩桩、一件件,触动着我的心。书中的罗雪华向我们诠释了一段超越血缘,超越“亲情”的爱,为了那个被所有人视为“陌生人”的孩子,放弃了自己的骨肉,放弃了优越、“幸福”的生活,只为这个失去双亲关爱的养女治好病;同样的,“最美妈妈”——吴菊花,向我们诠释了爱的奇迹,她用自己的双手接住了从高楼上坠落的小悦悦,巨大的冲击使她骨折了手,却无丝毫的怨言,只有淡淡的一句“小悦悦没事吧”„„看似这些“爱”离我们很遥远,其实爱就在我们身边。
从我们呱呱坠地那一刻起,我们心安理得地享受来自父母、兄长的爱;进入学校,我们乐此不疲地环绕在师长、同伴的关爱里;步入社会,我们也将会知足的感受来自同事、朋友以及更多陌生人的爱心。于是,今天的我们,习惯了被长辈们照顾,习惯了在父母等身边撒娇,习惯了指使长辈们替我们做这做那,我们只是忘了心怀感恩。
感恩是孝顺,是对父母一杯热茶的温度;感恩是敬重,是对师长一声“辛苦了”的问候;感恩是付出,是对更多人“伸出我的手”的援助„„
感恩是要发自内心的。学会感恩,从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做起,用这颗心去看待父母,看待师长,看待同学,看待社会,放开你的胸怀,让爱心洗涤你的心灵,还世界更多美丽!
第五篇:与美同行征文
篇一:与美同行征文
朋友,你知道什么是美吗?
也许你会说——
“那带来芬芳与蓬勃,带来憧憬与向往的春天,不是美吗?”
“是的,那是美!”
“那带来绚丽与辉煌,带来激情与炽热的夏天,不是美吗?”
“是的,那是美!”
“那带来温情与丰收,带来缠绵与灿烂的秋天,不是美吗?”
“是的,那是美!”
“那带来素雅与端庄,带来洁白与宁静的冬天,不是美吗?”
“是的,那也是美!”
但是,朋友,这些时刻相伴我们左右的自然之美固然是美,却不是我们心中追寻的真正的美,它们只是美的外在形式。
也许这时,你又会说——
“有一种美,叫做母爱,她有着的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温暖;有一种美,叫做父爱,他有着的是太阳的热烈与高山的深沉;有一种美,叫做友爱,他有着的是冰一样的纯净与雪一样的洁白;还有一种美,叫做关爱,她有着的是红烛一样的平凡与春雨一样的无比滋润……”
不错,朋友。这种真挚而又纯真的情感,的的确确是美。但它们或许还不是美的本质,因为美的真谛在于奉献。那么,现在的你是否已发现那一直被你所忽略的真正的美了呢?
让我来告诉你吧,真正的美——青春、拼搏与理想!
曾经有首歌这样唱道:“年轻真好!”是的,青春是我们最大的财富,青春之美是我们最值得珍惜的美丽!文学巨匠郭沫若也说:“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对我来说,它永远是鼓舞的源泉。”如此看来,青春岂不是比春夏秋冬、人间四季更为美丽吗?不错,青春是美丽的,但是正如雷锋所言:“真正的青春,只属于力争上游、忘我劳动的人!”因此,显而易见,青春虽美,但美丽的青春中需要有拼搏与理想,不是吗?
如东汉时投笔从戎的班超,他认为“大丈夫应为国出力”,于是毅然扔下纸笔,参军作战,终于通过自己的不断拼搏,成为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为汉朝与西域的联系,做出了重要贡献。
明末旅行家徐霞客自22岁起就有了要登名山、记胜迹的伟大理想,于是他终生都为了这一理想而不懈拼搏,一生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并写下了《徐霞客游记》一书。
朋友啊,像徐霞客这样的人,才真正将青春、拼搏与理想这三种美融于了一体!
再如在不久前结束的奥运赛场上,五星红旗一次次冉冉升起,中国国歌一次次嘹亮的奏起,这是我们的奥运健儿挥洒青春,奋力拼搏,实现理想的有力见证。
诸如此类的例子举不胜举。总而言之,只有青春、拼搏与理想才能创造真正的美!
我的朋友,让我们与美同行,与美同在,为理想而欢呼,为拼搏而骄傲,为青春而喝彩!
篇二:与美同行征文
记得我与小时候的小伙伴们在小区中游玩时,耳畔总响有断断续续的笛声,隐约是12号楼传来的。而12号楼的2楼窗户常会探出一个小女孩的脸,乌黑的头发扎成一只简单的马尾,垂在肩上的样子尤为可爱。当我们玩得正欢,开心地笑时,那个女孩也会跟着笑,腼腆地把嘴角弯成一个弧度,但却是不露齿的,脸蛋的两侧出现了两个美丽的酒窝。
虽然女孩只是在楼上的窗户里看着我们嬉戏,安安静静的,有的只是用笛子吹奏的伴奏曲,在笑声中淹没。时间久了,她引起了我和伙伴们的注意。在别人看来,她或许是一个与世无争,优雅端庄的公主。我曾三番五次地要求她与我们一同玩耍,但她始终不答应,只是摇头,再后来就跑进房间,看不见了,接着,悠扬的笛声传到耳边……
直到有一天,她自己走下楼来,希望与我们一起嬉戏。她坐在一块石头上等我们好像许久了。她说自己叫瓷欣。后来知道她与我同岁,并悄悄告诉我她之所以叫如此名字,是因为她的骨头特别脆弱,没走几步就扭了,跑几下就折了,好像陶瓷,碰碰就碎。她的右脚也在许多次创伤后变得不灵活了,走路时一拐一拐的。我们一起聊着聊着,直到太阳西落,她的妈妈催促她回家时我们才分别。她临走时特别嘱咐我让我保密,看着瓷欣一拐一拐地走远,我明白了瓷欣总是不肯下楼的原因。
一次玩捉迷藏时看见瓷欣躲在一颗树下,头靠在腿上,肩膀一抖一抖地哭着。原来,她不经意间在小伙伴们面前一拐一拐地走路,他们看见后都嘲笑她,看得出她很伤心……
看见她不哭了,我便又和小伙伴们去玩耍。玩至筋疲力尽才发现自己手腕上的手表不见了。我跑遍了我去过的地方,都找不到手表的踪迹。夕阳染红了天际,我垂头丧气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一想到那是外婆买的生日礼物,眼泪就从眼眶中忍不住地流下来。
离家不远的地方就看见瓷欣迎面跑来,我慌忙冲上去,一边跑一边让她站住,我知道她的腿可摔不得。我跑到她跟前,她气喘吁吁地说:“我等了你好久,你终于回来了。诺,这是你的手表,你把它忘在树下了。”我开心地咧嘴笑了,前一秒伤心的心情瞬间烟消云散。她似乎是看见我眼泪还未干就笑的表情,嘴角也不自觉地上扬,弯成了一个好看的弧度……
我与瓷欣渐渐成为了最好的朋友,在学校里总能看见我们形影不离的身影,放学的路上总是一起谈论学习,分享快乐。但我最爱的还是听她静静地吹奏笛子曲,那样的时光总是流逝飞快。
可好景不长,在三年级的时候,瓷欣就转学去外地了,此后就失去了联系。
直到参加一次比赛,看到一位女孩坐着吹笛子,笛声很优美,但坐着吹让人疑惑。她谢幕下台时,右脚一拐一拐的让我认出了,她是瓷欣!才发现她还是那么熟悉,还是扎着简单的马尾,笑时嘴上扬成弧,露出了悦目的酒窝……
猛然回头发现,瓷欣的美貌是令人沉醉的,瓷欣的心灵美使人赞叹,而那坚持不懈,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的精神是强大的,更令人敬佩,这不正是种别样的美吗?原来,我一直与美同行,“脆弱”的美留给人们潜移默化的力量是神奇与震撼的!
篇三:与美同行征文
世界上最美的事物,不一定能用眼睛看到、不一定能用手摸到,它们是人们心中的美好品质。它不在远离我们的地方,它一直就在我们身边,只不过你没有用心灵去感受它们。
在我的心里,最美的人不是“最美妈妈”吴菊萍,不是“最美司机”吴斌,而是我楼下的张爷爷
每当小鸟“叽叽喳喳”地欢叫,太阳金灿灿地展开笑颜,露珠折射出美丽的霓虹,三合潭花园小区的清晨是多么美好。人们在一声声柔和的、和谐的“嘶嘶嘶”的扫地声中被唤醒。一个身影在小区里挥挥扫扫,那是楼下的张爷爷在打扫卫生。
听爸爸妈妈说,张爷爷的老伴走得早,儿女又在外地工作,整天形单影只的,十分孤单。可是张爷爷为什么每天大清早就起来为小区打扫卫生呢?原先我还不懂,但是到后来我就明白了。
记得有一次我在小区里疯玩,连自己的钱包丢在运动器材上也不知道,后来一回神想起钱包时,却怎么也找不到了。天啊!这钱包里可放着我辛辛苦苦存的零花钱,这可怎么办啊?难道我的心血钱就这么不翼而飞了吗?环顾四周。空空荡荡的,天空好像变得阴沉起来,气氛变得很压抑。正当我沮丧懊恼欲哭无泪的时候,有人拍了拍我的背,回头一看,原来是张爷爷。只见张爷爷一手拿着扫把和铁斗,一手拿着我的钱包,笑吟吟地说:“小鬼,这个钱包是你的吧?我刚刚在运动区扫地发现的,上面还别着你的校徽,刚想送到你家里,凑巧在这儿遇到你了。”说着,就把钱包递给了我。看着手中失而复得的钱包,再看看张爷爷脸上那亲切的笑容,我发现那个长得似乎不太容易亲近的张爷爷竟是这么慈祥,他的笑容竟是如此美。
因为爸妈工作都很忙,顾不上照顾我吃饭。我经常都是自己买个饭团回家吃。一天,从辅导班回来,顺路买了个饭团回家,边走边吃。就当我走到家门口时,张爷爷正好从外面回来,他看见我吃着饭团,好奇地问:“你晚饭就吃这个?”我答道:“是啊!”“怎么回事,小罗和小陈做父母怎么不称职。”张爷爷有些气愤地说,“孩子还在生长发育,怎么能吃这样没营养的东西?”说着,他从兜里掏出钥匙,打开门,笑咪咪的说:“孩子,到爷爷家来吧?爷爷,一点好好招待你。”我跟着张爷爷走进房间,他把我手中的饭团接过去,笑着说:“在这看一下电视吧!爷爷去烧饭。”我坐在沙发上看了会儿电视,不一会张爷爷就烧好了饭。他从厨房里端出一碗蛋花汤,再从微波炉里拿出热好的饭团。突然我觉得张爷爷的心灵是这么美好。
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无处不在,要学会欣赏,练就一种品位去适时捕捉和欣赏生活中的美,为心灵开一扇窗,让智慧的光芒和生活中绚丽多彩的美呈现在你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