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诚信做为整合社会的隐性张力论文
内容摘要:
以诚信在道德认知上被普遍认同但为何在实践上却发生危机的问题开始,进而界定了诚信问题的三大发生领域“个人潜状态诚信领域”、“熟人之间诚信领域”、“陌生公民间诚信领域”并进一步分别对在此三领域中诚信如何作为一种隐性张力而发生作用的相关因素进行批判性剖析,并澄清诚信危机以及承待解决的关键领域是“陌生公民间诚信领域”诚信问题,最后基于以上分析对解决转型社会时期关键的诚信问题提出理论上的反思与筹划,从而试图从一个全新角度作出使诚信恢复整合社会的隐性张力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诚信;隐性张力;个人潜状态诚信领域;熟人之间诚信领域;陌生公民间诚信领域
在当今理性多元论(罗尔斯语)的文化背景下,存在着很多诸如宗教、文化、制度、价值等等的争论,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跨文化、跨时空的理性共识,比如说一些人类基本的道德原则,而诚信就是这些被普遍认同的道德原则之一,即使是不守诚信的人也希望所有其他人都遵守诚信原则,因为如果所有的人们都不守诚信,那么骗子也就无法再靠违背诚信的道德原则而获得私利,诚信行为不存在也意味着欺骗行为的消失,同时也意味着社会合作的阻滞。当然理性共识不等于在实践上的一致行动,事实上到目前为止,社会始终存在违背诚信的行为,这不成问题,问题在于这样一种在道德认知上被普遍认同的诚信原则,为何在人类的某个历史阶段比如说当今时代一度出现实践上的危机而致使人们开始怀疑除了自古到今除了大量有关诚信的理论话语存在之外,究竟有没有真正的诚信行为?
一、诚信问题的提出及其领域划分。
为何会出现这种问题呢?这些诚信问题是普遍存在还是只存在于一些特定的领域中呢?如果是存在于一些特定的领域中的话,为什么这些领域会存在这种问题而在它们之外的领域不会发生这些诚信问题呢?对此,我们略过目前学界已经讨论很多的关于诚信的定义以及诚信与利益的关系、诚信功能等问题不谈,为了使这个问题的讨论理路更明确,先从确立这个问题的问题域开始,即从范围的界定上来看,我们试想如果是单独一个人,比如在凄荒孤岛上的鲁宾逊,会出现诚信危机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但是更深入的思考,虽然没有诚信危机,他自己肯定或者具有或者不具有内在的诚信意识,我们可以把这种个人自己独处时状态称为“个人潜状态诚信领域”;再试想如果在比较重视家族观念的华人社会尤其是在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以前的传统社会中,我们和自己的父母或儿女或者好朋友一起生活或者在具有宗教信仰的西欧国家中的一些具有共同坚定信仰的某个宗派组织中一起生活的教友,他们交往会出现诚信危机吗?
答案也是否定的,当然可能会出现一些个别的家庭或宗教组织里个别人之间违背诚信的情况,但我们是从比较普遍的意义上来考察这个问题的,这种个别人的非主流做法也不会对占主流的诚信行为造成危机。我们把这个领域的诚信归为“熟人之间诚信领域”;再进一步考虑,超出以上两个领域之外,我们在与社会中的其他人(主要是陌生人)进行经济交往、日常交往或者国家、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政治交往等不可避免的社会合作中会不会像在上一种交往范围中那样不加考虑的对别人诚信或轻而易举地得到别人的诚信呢?这个问题无论是从我们作为生活世界中的主体的直觉来考察还是从有关学者的关于这一问题的学术研究来取证,答案都是明显的,那就是这个领域中的诚信是很成问题的,尤其是在传统家族社会向现代公民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我们可以把这个领域的诚信问题称为“陌生公民间诚信领域”。
于是通过以上的分析和领域的划分,我们能够明确一个问题:通常所认为的现代社会所发生的诚信危机也主要就是这个领域中的诚信危机。由此看来,我们应该主要关注和研究的诚信问题并不是这些熟人圈子的私人领域中的问题,而是公共领域中与陌生人进行政治交往、经济交往、日常交往中的诚信问题,诚信问题发生的范围使我们了解到正如福山所认为一样,诚信主要是一种社会品德或公共品德,它不同于由仅由个体单独完成的道德诸如节制、勇敢等,因此诚信的社会性决定了它自身的复杂性。当然我们说不主要关注前两类范围的诚信问题,并不是说这两类范围的诚信原则就是不重要的,相反我们可以从具体考察在这两类范围中为何不会发生比较严重的诚信危机的原因入手,进而结合我们对第三类范围的领域中何以发生比较严重的诚信危机的分析,更深刻地认识诚信原则并且如果有可能的话为诚信原则的普遍实践和解决诚信危机提供一些有效的理论筹划。
二、诚信在三大领域中作为隐性张力的显性分析。
首先,对于个人独处时的“潜状态诚信领域”而言,一般情况下每个人由于他的主体性存在对自己而言是不存在诚信原则的,或者说诚信原则在此时是没有被有意识的对象化。因为从功利原则考虑,不存在自己对自己的利益计算,出于自然的本能,自己对自己的善的促进永远是不具有在形成诚信原则的意识之下并受之约束而进行的,因此也就无所谓诚信与否;从义务论上考虑,自己永远在履行自己所认为的对自己的责任,没有对自己的责任的懈怠,因此也无所谓诚信与否。但是在他者不在场的独处时,在自己的意识中也会发生社会性的潜状态交往活动,也就是自己在筹划将来的交往活动中自己准备采用何种方式和原则去处理和他者的关系,这种潜状态可以是经由有意识的理性的自觉的筹划,也可以是非理性的本能或情感或下意识的自发的促动,比如说对亲人的诚信就是建立在这种由情感所促动的“潜状态诚信”的基础之上的。
当然这种状态不会发生诚信问题或危机,因为它是一种未发状态,还没有形成现实利益的冲突与实践的诚信与否的行为。正如中国古代的《大学》中曾言“诚于中,形于外”[1],这意味着个人在独处时也具有潜在的诚信,但是这种诚信处于一种潜在的未发状态,当然如果像鲁宾逊一样就他自己并且永远是他自己生活,是否保持内在的诚信无关紧要,但是如果我们把这种独处时的潜在诚信放在社会背景下考虑,它就是作为一种虽潜在但却重要的整合社会的隐性张力,因为越多的人具有这种潜状态,那么将会实现出来的现实状态就越具有更多的诚信行为,具有越多的诚信行为,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就会进行的越顺利,社会合作就会越容易进行,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诚信称作整合社会的隐性张力,当然既然是张力就意味着一旦这种潜状态不好的话也就是说很少的人具有这种作为诚信行为内在源头的内在诚意的话,仅由道德诚信所保障的社会合作将很难进行,人们在各种交往活动中的彼此诚信度将大大降低,这种结果又反过来加速了实践意义上的社会的诚信危机。所谓君子慎独,也正意味着在这种“潜状态诚信领域”中个人具备内在的诚信之心对于成就一个道德的诚信行为从而作为隐性张力整合人们的社会合作是很重要的,甚至像古人所认为的那样是根本的。出于这种“潜在诚信”状态人们在家庭中生活,与朋友交往或与具有共同信仰的教友交往(我们在这里把具有共同信仰的人们的交往也划归在“熟人间诚信领域”的理由是人们虽然在现实中不彼此了解各自的实际,但是比如从基督教信仰来说,信教者都认为他们都是作为上帝的子民,从这一意义上讲他们都不陌生。从而这一划归也简化了不大属于我们关注问题的讨论。)从而便进入了我们所说的第二个领域;“熟人间诚信领域”。
有趣的问题是,当诚信原则由国家上升到明文规定并一直大力提倡时,社会中的诚信状态却反而不容乐观,但是,相对而言在这第二个领域中的交往活动中,交往主体在家庭或组织中,人们往往很少有意识的把诚信作为一个课题加以探讨或者强调,几乎没有专门关注和提出他们要如何如何的诚实守信,如何形成一种明文的规章来保障诚信在他们之间的存在,然而他们之间的诚信相对而言却是发挥很好,并且由于彼此之间的较高的隐性诚信度而是他们很容易的而且很融洽的完成某种生活或事业上的合作活动,这种诚信的张力就像“看不见的手”不知不觉的发生在他们之间,究竟如何发生,我们只能试图作一种理论上的显性分析并试图使我们的显性分析接近这种诚信的隐性发生。首先需要澄清的问题是有人可能提出现在甚至过去也出现了所谓家人或朋友之间诚信度大大降低的状况,比如“问题家庭”和“朋友失信”的增多,这是否会使我们的第二领域成问题呢?当然我们也承认这些问题的存在,但是,第一,这种家人和朋友之间的问题是否全是由于违背诚信或反对诚信原则而导致的呢,答案很明显,诚信问题与这些问题几乎没有很大的联系,比如说问题家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感情问题、经济问题等。第二,即使这些问题是有诚信导致的,但是这些问题在家庭和朋友之间毕竟不占社会的主流,尤其是在我们这个有着悠久家族传统的国家。
由此,我们可以进入我们的正式讨论中。第二个领域的诚信为何能够发挥如此好的整合的张力呢?
首先,从这个领域的交往主体来分析:
第一,从情感的角度来看,由于出于自然的对亲人或朋友的爱的倾向使这些交往主体在参与实践的交往活动之前的“潜状态诚信领域”就具备了内在的诚信之心,这种内诚作为一种自发的状态在与亲人或朋友进行现实交往中“行于外”,当然宗教信仰支持的诚信交往活动也可以在这层意思上得到论证,比如基督教的信仰者之间的诚信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他们普遍具有一种爱人的爱的情感。
第二,从理性的意识角度来看,诚信能够在交往主体的自觉意识中得到肯定,是因为基于他们之间的情感而形成了对这种情感的原则化,也就是说他们之间不但发自真诚的情感而彼此诚实守信,而且从理性的角度肯定了它,比如俗语所言“虎毒不食子”。此外比较重要的还有理性的道德责任的内省,人们不仅仅满足于自己的亲情友情爱情或宗教的博爱,而且还把他们之间的诚信归为是天经地义的责任。
第三,从功利的角度来看,由于家人或朋友或上帝子民之间具有某种共同的利益追求,这种利益追求除了物质性的也包括信仰的和精神的利益追求,即使是付出自己的一些代价,也会对对方诚信,因为他们认为牺牲自己暂时的利益而毫无变动的维持了此领域的交往活动的诚信原则在总体上是具有更大的善的。当然也会有人在此时由于利益而牺牲诚信,而致使这种交往活动处于紧张或结束的状态,从而造成诚信作为整合这种社会关系的隐性张力的失效。但这种情况在第二领域毕竟是少数。总之情感之心和责任的意识共同保证着这些交往主体之间的诚信,而使他们和谐的共同生活以及进行其他交往活动。
其次,从这个领域的隐性评价机制来分析,来这个领域中的人们一般在一起生活或交往的接触时间是比较长的,比如和家人的接触是每个人一生的时间,因此在这种时间保障中人们有意无意的形成了一种诚信评价机制,就是通过舆论来对某个人在某种交往活动中的诚信表现以及这个人的整体的诚信的人格形成比较客观的评价,这种肯定性的评价会进而促进诚信的作用从而促进人们在此领域中的诚信人格的形成,当然我们一直强调,在此种领域中形成诚信并不意味着在社会其他领域也发挥诚信效力的,这也是我们通过划分领域来讨论诚信的最关键的问题。另一方面,否定性的评价会使违背诚信的主体承受舆论的压力进而影响到他在此领域中的交往能否正常继续进行,这些反面的损失或压力促使次交往主体以及此领域中知晓在他们之间违背诚信所要承担的后果的其他交往主体。当然这种否定性事件和评价很少发生在亲人尤其是血亲之间,而是主要发生在情感相对较薄弱的朋友的交往活动中。
总之由于这几种原因中的一种或多种或全部,而使在我们所谓的第二领域中的诚信作为隐性张力成为整合此种领域的交往主体之间的关系。但是进入到第三种领域,也就是“陌生公民间诚信领域”之后,这些保证诚信作为整合交往主体关系的张力的原因和条件因素还会不会一如既往的发挥作用呢?如果会发挥作用那么会发生什么作用以及多大作用呢?如果不发挥作用,那么可不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挽救这种诚信危机的局面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考察“陌生公民间诚信领域”与前两个领域诚信问题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个领域发生严重诚信危机的原因。首先在“陌生公民间诚信领域”进行交往活动的主体肯定还是第一领域中独处的主体和第二领域中家人朋友或教友的那些主体,只是这些相同的人进入了完全不同的领域当中于不同的交往对象进行交往活动。每个人都有独处的时间,但他当然还要作为家庭的一员或某人的朋友或某种信仰的教友而生活和交往,当然还要和陌生人进行某些不可避免的交往活动,尤其是在传统家族社会和熟人社会逐渐地向现代的与陌生公民领域打交道的领域越来越多的社会的转型过程之中。但是问题是当人们转入到这种与陌生人打交道的领域时,作为诚信原因之一的情感由于对象的改变而相对很薄弱甚至消失不在,人们可能会出于同情去救助一个失学儿童但是自己不敢保证这可以得到人们的对自己诚信的信任,更何况自己都不敢保证自己的这一举动究竟是否出于诚信,因为诚信是相互的,在陌生人之间很难形成道德的诚信的互动,就像罗尔斯所言的即使在一个自由民主的社会中,要使一个人相信另一个人的行动的真诚是不容易的,甚至一个人向自己证明自己的真诚都是不容易的[2]。每个人在这种领域的交往中都在怀疑即使自己诚信,可是别人会做到诚信吗?相信其他人都会诚信的可能性很小。另外对人诚信的道德责任意识也发生变动,在这个陌生公民交往的领域,人们默认了一种不对陌生人承担任何诚信的道德责任,这作为一种因原则被普遍认同。再者,从功利论上来看,这个领域中人们不再有共同的利益或不再有长期的共同利益,自己的利益是思考的唯一出发点,此时的诚信原则由于别人的不诚信或自己认为别人不会对自己诚信的想法而对促进自己的利益失去效用或者说失去相当大的效用。
由于这种道德的诚信的危机很难用道德的途径加以完全解决,现代社会在这个无诚信区采取了在学术界颇有争议的道德的法律强制的方式,即诚信的契约以及与之相关的责任和处罚通过法律的手段得到强制,从而试图填补这种诚信空白。至于这种道德的法律强制是否具有合道德性我们避开不谈,就此领域中法律的或说强制的制度诚信对保障这个领域中的各种交往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针对这个领域的交往对象和交往活动的独特性质所提出的比较有效的一种解决诚信的手段,因此关于这个领域的各种更加具体的交往活动包括经济的、政治的、社团的等活动,我们应该进一步从法律和制度的方面完善诚信的制度化。
三、法律与制度化诚信的非目的性。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在这三个领域中的诚信发生作用的原因、机制和背景都是各不相同,各自有各自的特点的,当前学术界对诚信问题的研究大多是是按照学科的划分包括伦理的诚信、经济诚信、法律诚信等对社会的整体的诚信原因进行比较宏观的分析并提出对策,首先对于那种对诚信问题的宏观的探讨和解决有一定的价值,可以使我们从整体上对诚信问题有一个比较一般的理解,但是问题在于正如我们上述分析的,在我们所说的三个领域中,诚信发生机制和诚信问题都是具有明显的不同的,因此这种理解和分析应该更有利于我们对诚信问题的理解,并针对各个领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和构建适合它们的使诚信良性运作的对策,比如说大家比较一致认同的现在要加强诚信的法律和制度建设这一对策,这一对策本身没有问题,关键是把它运用在哪个领域当中,按照我们的分析,由于这一对策本身的性质和第三领域的本身的特点,它仅仅应该运用到我们的第三个领域,盲目的一刀切的说要在社会上加强诚信的法律和制度化,这本身是不严格的,比如说,如果把这措施运用在第二个领域,每个人和亲人朋友的交往都需要从法律上立下契约并承担其中的责任和违背契约后的惩罚,首先从这个领域的诚信的运作机制来说,它有自己的运作机制比如情感、道德责任意识等而远不需要法律的干涉,并且此领域也没有发生像第三领域一样的诚信危机,第二个领域即使发生了诚信危机,我们也认为应该由其他措施比如加强道德机制建设,而不是法律的道德强制,因为这个领域还有第一个领域,主要属于私人生活的领域,“我们必须保留一部分私人生活的领域给道德或非道德,简单而概括地说,就是对这些领域之调整并非法律的职责所在”[3],并且通过我们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第一和第二个领域中的诚信,可以认为是不太严格意义上的道德的诚信,这种诚信是更为根本的,并且它比法律诚信来说具有很低的或说不具有物质成本的,而且比较高效的。(诚信的法律和制度化需要一定的成本,比如人们需要支付签订合同的律师事物费用等,并且这种显性的形式也使交往活动耗费一定的时间来保证。)
即使人们在第三领域中交往,他们也是具有最低层次的道德诚信作保障的,因此我们认为除了在第三领域中加强诚信的法律和制度建设之外,人们自身应该通过反思来加强自身在第三领域交往中的道德诚信感,第三领域诚信的法律和制度化,不应该作为根本目的,而是人们在诚信的制度完善后可以逐渐的缓和社会诚信的危机,从而应该进一步思考隐性的道德的诚信,只有每个人有意识的从根本上对这个社会中其他人对自己诚信的信任,并且逐渐把那种在“潜状态诚信领域”中的自发或自觉的内在诚意和在“熟人间诚信领域”对家人友人的诚信感将心比心,在一定程度上扩展到第三诚信领域,才会真正享受诚信作为整合社会的隐性张力给社会的所带来的隐性和谐环境。罗尔斯也指出,即使一个具有良好正义制度的组织良好的正义的社会也必须以具有正义感的公民存在为前提。
参考文献:
[1]景枫.诚信缺失原因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3期.[2]杨君武.诚信的三个限度[J].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1期.[3]万俊人.信用伦理及其现代解释[J].孔子研究,2002年第5期.[4]邹建平.《诚信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5]唐贤秋.《道德基石:先秦儒家诚信思想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6]王良.《社会诚信论》[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7]魏昕.《诚信危机:透视中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8]唐贤秋.《关于诚信的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道德与文明,2005年第5期.[9]杜振吉.《关于诚信建设的伦理学思考---诚信问题研究综述》[J].伦理学研究,2004年第5期.[1](宋)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2] 罗尔斯在他的《正议论》中,探讨非暴力反抗这一问题时提到关于这个真诚问题的观点的,详见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67页。
[3] [英]H·L·A·哈特.《法律、自由与道德》[M].支振锋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第二篇:隐性辍学论文
个别农村学校在册生2/3时间不在校 “隐形辍学”令人担忧
■记者 常旭/报道
吉林 本报讯 省政协调研组在调研中看到,有的县31所学校食堂中有15所不达标,有一个城市仅体、美、音、英专业教师就缺少3162名,针对农村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省政协调研组在《关于我省农村义务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中提出具体建议。
建城镇教师
到农村任教服务机制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尚需加强。优秀师资仍很短缺,调研组发现有一个农村中学26岁以下的教师仅占1.3%,有一个农村中学七年来未进一人。
教师结构不合理,改科任教现象普遍。特别是音、体、美、微机和外语学科教师缺口较大,有一个市仅体、美、音、英专业教师就缺少3162名,导致中小学教师改科任教的现象较为普遍。有一个市农村初中改科任教教师达988人,占全市初中教师总数的24.5%。
调研组建议:政府应尽快出台对农村教师的优惠政策,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称评聘、住房公积金、医保等方面给予倾斜。
建立教师工资全省统筹,尽快实现城乡教师执行同一工资标准。
同时,建议政府出资购买定向到农村支教教师的服务。从免费师范生中选拔一定比例的毕业生到农村任教。在规定的行政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教师流动教学。
建立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和长效支农任教机制,切实提高农村教师执教能力和水平。
学生2/3时间不在校
隐形辍学不容忽视
中学生流失有上升趋势,我省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的辍学率都达到国家要求的小于3%的标准,但有些地方的实际辍学已经超出了控辍标准,有的地方个别学校的辍学率达到16%。“隐形辍学”现象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有的学生虽然在学校编册内,但已经较长时间离开课堂从事与学习无关的社会经济活动,有的学生每年上学时间达不到学习时间的三分之一。特别是初中高年级女生辍学更明显。
调研组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农村学生及家长的思想教育,使其逐步从根本上改变“读书无用”的陈旧观念,同时应运用经济、政治、行政的综合治理手段,严控中学生流失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名词:隐性辍学
“隐性辍学不仅仅是一个名词,更是一个沉重的现实,一种逼近的危机。它关乎一群活生生的、迷惘而又无奈的孩子,更是对家长、学校、社会良心和责任的拷问。愿更多的人来关注隐性辍学。”日前,记者收到云南省政协委员、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董事长兰靖的一封邮件,呼吁更多的人关心中小学生的“隐性辍学”。(12月20日《中国青年报》)
兰靖提到的“隐性辍学”是指“交学费、有学籍、正常参加考试,但心却整日游离于课堂和教室之外,直至毕业也没有完成规定课程的学生们”。在我国,辍学的界定一般是指未完成学制规定年限的教育而中断学习,离开学校的现象。由于教育统计以此为据,因此“控辍保学”被作为普及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实际上,在校园里,那种“人在校内,心在校外”的表现也是一种实质意义上的辍学。” 令人震惊的是,处在“隐性辍学”的学生群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大量的调查数据证明,这一群体在中学生中占相当比例。而且,这个群体更不容易引我们的注意,往往被我们所忽视。
云南省人民政府原督学张念蒙也发现了中小学生“隐性辍学”的问题。他指出,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空间形态基本上都是“秧田型”的同一格局,全班学生横成行,竖成列,全部面向教师。座位的前后排成了班级中学生地位和身份的标志,甚至包含着非常明显的歧视倾向。教师总是安排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坐在靠近讲台的座位,更多的差生是被安排在后排、两边及角落。在课堂中,教师一般对后排的学生管理较少,差生成为坐在教室最后面一个孤寂的群体。
于我看来,张念蒙先生这种分析还是比较片面的,座位的先后除了受身高、视力因素影响外,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搭配问题等。而且,概括失之偏颇的是,在后排、两边及角落里那个群体更多时候并不是孤寂的,而是热闹的。我参加过不少中学的课堂活动,也看过或听过很多中学里中学生的行为,如果你没有亲眼见到,你绝对不相信现在中学生的所作所为。染发、抽烟、戴耳环、玩游戏、听歌、早恋、开摩托车等等,更严重的还有勒索。对于学校来说,整天想的不是让这些学生如何读书,而是如何让这些学生不搞破坏学校公共设施的问题,遑论要求他们在课堂上如何不被边缘化了。对于这些学生,大多数老师只要求他们在上课时能够不影响有心向学的学生学习就行了,甚至还有一些老师只管上课,对于这些“隐性辍学”的学生在课堂上行为置之不理。这些学生实际上已经是属于“隐性辍学”了。
老师们的不敢言说,也是基于现实的考虑。相对于这群“隐性辍学”的中学生而言,作为老师,并不是一个强者,更多时候是扮演着“弱者”的身份。在这种现实语境下,学校自身的乏力,家长的怂恿或无奈,更使老师面对这群“隐性辍学”的学生时如临大敌,如履薄冰。
“隐性辍学”的“轻性”相对于“显性辍学”的“刚性”而言,其解决之途更难上千百倍,因为“显性辍学”是能够用钱解决的,而“隐性辍学”是钱解决不了。而目前,我们的社会、家庭、教育部门偏偏对于这个群体还处于忽视状态。
因而,愚以为,要解决“隐性辍学”,就先从不忽视开始吧!
平安教改系列之七——开放教学制
所谓开放教学制包括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场地的开放、教学人员的开放、教学制度的开放四大方面。
一、教学内容的开放是指科任教师不一定完全按照书本,而是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学生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使自己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二、教学场地的开放是指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本校甚至是异校的科任教师工作室去学习某一门学科,只要能完成一定的学分,学生甚至可以像去商场买东西一样随意选购;这样还可以促使科任教师在教学上精益求精,建立一些如“专家门诊”一样的“名师工作室”;
三、教学人员的开放是指除由现任教师担任教学的主要任务以外,当学生申请的选修科目中在现任教师中找不到合适人选时,也可以聘用相关方面专业人才临时充任科任教师;另外,高年级的学生在学有富余的情况下甚至也可以申请临时充当低年级的学生的某一学科某一课时的科任教师(当然这需要对申请的学生进行相关考核通过后才能确保胜任,一般情况下,完成一个学段的学业后才可申请充当上一学段的学生的临时科任教师,比如大学优秀毕业生可给高中生授课、高中优秀毕业生可给初中生授课、初中优秀毕业生可给高小生授课、高小优秀毕业生可给初小生授课。另注:高小生指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初小生指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另外,由于主任教师随堂听课,所以科任教师的课堂是完全开放的;
四、教学制度的开放是指学校根据各自的特点,选择传统教学制度还是改革制度,因为各地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高初小学的差异、学校类别的差异等,教育改革可在一些条件成熟的地方先试验,不断总结经验,然后才能交给社会各级各类学校选择,并尊重各学校的意愿,随便各学校选择是否更改传统教学制度。如果改革后的制度还不如传统制度,就应该将它淘汰在试验阶段,这样能促使另一种优秀的教改制度的产生。
文章出自:http://hyxpan.blog.edu.cn/2009/198308.html
取消高考和校长辞职的联想
作者:柏文学
同事的儿子在加拿大顺利完成高中学业,已经被多伦多大学录取,将读工程专业。祝贺之后我问他怎样被录取的,意思也就是说高考情况怎么样,他说加拿大没有高考,学生自己选择某一所大学提出申请,同时把自己高中学习过程中的成绩单以及其他 有关材料邮寄过去,听候选择。而他去的多伦多大学是加拿大最好的大学。
我说这一来,好大学的好专业谁不想申请呢,他说这就要看自己的高中学业成绩了,比方说他选中的这个专业,根据以往录取的情况,需要高中各门功课平均达到85分;而多伦多大学最好的专业要平均达到95分。我说高中学校为了提高自己的升学率,老师们主动或被动把自己所教学生学习成绩的分数给得高一点还不方便吗?
同事的儿子说,如果老师们这样做,自己的学生都被好大学的好专业录取了,结果学习跟不上,就要被淘汰,而且被淘汰的学生是哪些中学来的都会被调查清楚,这些中学就会进入高校招生的黑名单,而且黑名单是共享的,那么这些中学的未来前景可想而知。国外的中小学学生比我们轻松,但是那里的大学不比我们的轻松。
国外大学的宽进严出也是我们经常听说的,那里的大学生比我们的严进宽出环境中的大学生,学习更加紧张,更加刻苦,要求更高,压力更大。同事的儿子说,他第一学期的课程表已经安排好,每周30节课,每节课一个小时,有些课是晚间讲授,学生基本上没多少时间来安排自修。每天6个小时的授课时间肯定是不轻松的。
国外全然没有我们这样兴师动众、森严壁垒的严格的高考制度,也就没有我们中学为了高考所推行的书山题海“轮番轰炸”,也就没有我们中学生所负重承载的艰苦卓绝的12年辛酸寒窗,这当然是我们心所推崇、神所向往的;但是为什么国外能够取消高考制度?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没有统一高考环境中高校招生的公平与公正?
这恐怕是我们思考得还十分不够的问题,甚至这个问题还没有进入我们的思考。我们的高考年年有舞弊,今年又舞弊,湖南耒阳发生了高考舞弊案(6月16日新京报),有人写文章说这是高考指挥棒下的必然产物,不禁令人哑然失笑,作者或者幼稚或者别有用心。试想如果在加拿大或者那些取消高考制度的国家,舞弊行为者将承受怎样的代价?
我们该还记得6月6日《扬子晚报》报道,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大型制药企业米兰集团营运总监希瑟·布雷施,在西弗吉尼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攻读期间的学分不符合授予硕士学位的标准,而西弗吉尼亚大学却授予布雷施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这个希瑟·布雷施正是西弗吉尼亚州州长乔·曼钦的女儿,且是该校校长迈克·加里森的密友和前商业伙伴,米兰集团的老板米兰·普斯卡尔既是在背后支持州长曼钦的“财神爷”之一,也是西弗吉尼亚大学最重要的捐助者之一。
在这么错综紧密的关系中,在我们看来也不过是授予了一个不符合标准的硕士学位,还不是博士学位,也不是客座教授或者名誉教授,更不是课业代听、论文代写情况下的凭空白送,就被作为学校的重大丑闻进行社会曝光,学校教务长和商学院教务负责人已经为此辞去行政职务,舆论还是不依不挠,因为这是信用问题,是社会和谐、公平、公正、正义等一切都基础。无奈,堂堂校长只好宣布辞职。如果校长坚持不辞职,结果又会怎么样?会不会进入司法程序?该大学的前景会如何?
不少仁人义士多年来呼吁取消我们的高考制度,还有不少教育管理人士尝试学生素质教育成绩作为高考成绩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的决策者尝试令人眼花缭乱的高考加分政策,更有许多高校已经或正在要求扩大自主招生的权利;这些好心人严重忽略了取消高考制度、哪怕是削弱高考制度、甚至是偏离硬性钢质的统一高考所需要的刚性社会信用环境。我们的社会信用实际上是什么状况,到底能够支撑多大程度上的公平、公正、公道?
如果现在把同事儿子所在加拿大的高校招生办法拿来,取消高考制度,让学生自己根据高中学业成绩申请大学,可以设想,有多少老师或者学校,能够坚持实事求是地、不受外界干扰地、遵循内心道德律地(如果有的话)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成绩给予恰如其分的分数?如果有老师一旦不守信用从中作弊送来人情分关系分会否被开除出教师行业?而且校长为此引咎辞职?如果高校招生一旦发生徇私舞弊行为当事人会否立即被开除出教育行业,并且校长为此引咎辞职?
如果失职渎职背弃信用者能够赖着不辞职或者大家辞不堪辞的话,那么就请暂且乖乖地把我们还算公正公平的高考制度维持好;虽然既崇尚别人没有高考的高校招生制度,又不得不坚持自己统一高考的高校招生制度,这看起来似乎是“人格分裂”的状态;但是实际上,没有足够坚硬的个人信用和社会信用,我们的社会生活本身何尝不是“人格分裂”的精神状态 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都“活”起来
实施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的同时,学习兴趣也得到提高.任教几年来,每次考试之后,都要认真的对试卷进行分析,对比总结,查缺补漏,从中我发现我校学生在学习上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缺陷: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如:基本公式,概念,定理等.2.数学基本能力差,如:运算速度慢.准确率低.3.对知识的掌握缺乏灵活性,有不少学生只会照葫芦画瓢.而不会举一反三.4,抽象思维能力差,一些抽象问题,显得无所适从,有“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之感.针对以上原因,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以动促活,以活带动”的方针来促使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活起来
.首先,思想动
每次考试之后,学生最关心的是自己考的分数,而不是想“我都做对了没有.错在哪里”,在教学中我利用各种机会,给学生讲解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社会中对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将来没有知识将无法生存等.让他们树立一种“危机意识”,知道不认真学习将会被社会淘汰.其次,手动
就目前情况来看,学生计算能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演算习题中常出现形形色色的错误.关键就是做题少,动笔少.尤其是数学,若只要求学生上课竖起耳朵听,下课仅完成作业,犹如登蜀道之难.从教学上看,出错原因很多,不外乎两点:一是概念不清,例如:学生在学习互质数时,总误认为“互质数”就一定是两个质数、其实,判断是不是互质数的依据只有一个“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造成学生做判断题无依据.二是抽象能力差,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时,如果题中只要求算表面积都能算对,但与实际相联系时如“粉刷柱子,无盖水缸,粉刷教室等,学生则显得力不从心,不知该算几个面.摸一摸,看一看,究竟应该算几个面.通过动手操作,来培养学生一种准确迅速,简捷合理合理的解题技巧.第三,脑动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民主的环境下,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坚持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就是要把学生当作可以和教师平等对话,交流的生命体.在教学中,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中心和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原来的'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从而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以下两个“培养”来灵活学生的思维.对于“活”,即思维活,除采用优秀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外.我主要通过以下两个“培养”来灵活学生的思维.1.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
对于数学,“题不在多,而贵精”,“一题多解”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来“追踪”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挖掘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在学习中,有不少学生的学习如同“猴子掰玉米,学到底,忘到底”只有在考试前夕“卷土重来”.如此怎能考出优秀的成绩.所以平时我不断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以总结,如:对基础知识的总结,对于基本知识点有关题型的总结,一个规律适用范围的总结.通过总结,使他们的思维不断升华,以提高他们挖掘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篇:构建诚信社会论文
构建诚信社会
“这个世界唯有两样东西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康德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华夏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上,很早就把诚信作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一,古人说,可以“去兵”、“去食”,而不可以无信;诚信是规范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对一个个体来说,诚信是一种高尚的人格力量;对一个单位来说,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对一个社会体系来说,诚信是正常秩序的运行基础,对一个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树立的基础。诚信是治国理政之道,唯有以诚信为基石,才能民富君安。
那么,诚信是什么?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诚,就是真诚、诚实;信,就是守承诺、讲信用。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与他人和社会发生关系。处理这种关系必须遵从一定的规则,有章必循,有诺必践;否则,个人就失去立身之本,社会就失去运行之规。哲人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诗人的“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民间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都极言诚信的重要。因为,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几千年来,“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史,广为流传。诚信是公民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然而,我们古人将诚信作为待人处事的准则,但在若干年后的今天,这一无形的绳法似乎正逐渐被削弱。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涤荡,人们发现,诚信消退,拜金心态滋长。“利益”取代了美德、诚信让位于欺诈。商场上尔虞我诈,风谲云诡;且不必说市场内小贩们短斤少两,以次充好;也不必说黑心米贩污油兑陈米,自来水掺甲醇,各方面的诚信问题屡见不鲜:个人诚信缺失,政府信用缺失,企业诚信危机浮现等问题正在变成如家常便饭般常见。
回顾30多年来,我国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确实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诚信建设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让人疑惑的是,为什么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文明社会里,诚信反而被愈发削弱呢?其中包括三方面,政治原因有政治运动及气候的影响、社会转型与社会流动、理想信念的丧失;经济原因有早期资本主义所暴露出来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的问题、缺乏惩罚和奖励制度;文化原因有儒家传统文化缺乏外在的约束力、儒家的信仰缺乏有效的实践途径、儒家传统文化使得人格分裂和信仰实用化。多种渊源汇于一点,便致使人们心目中诚信的地位江河日下。
由此看来,当今社会诚信丢失,形势严峻,解决诚信问题刻不容缓。虽然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达到理想效果,但只要有相应的努力和措施,相信人类文明不会丢弃“诚信”这最闪光的一页。
从较小的角度来说,我们身为大学生,首先要深刻理解诚信的重要性,因为我们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着良好社会风气的养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许下诚信诺言并付诸行动,把它作为为人的道德底线,不逾矩,不越雷池,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地去宣传诚信的意义,影响他人,促进社会向前发展,为社会的诚信建设而努力。
对企业而言,企业应时时处处以“诚信”为出发点,坚持“服务群众、信誉第一”的经营理念,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准则,自觉维护自身诚实守信形象,在建章立制、内部管理、销售服务、投诉处理及同业合作等方面,宁亏自己,不亏群众,严格自律,依法纳税,重合同守信用,并通过及时披露本企业的信息,取得社会的监督外,严格杜绝违法乱纪、见利忘义、不守承诺等现象,维护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就本企业在诚信方面显现的成绩和问题进行表彰和问责,提高诚信水平,从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了解企业有没有弄虚作假行为、违约毁诺行为和不良投诉,即可得知其信用及口碑。
当然,国家能够搭建法律平台会对社会的诚信建设起到良好的督导和约束作用,通过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信用体系等措施,将对整个社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社会需要以企业为主要平台搭建诚信体系,并纳入战略目标考虑范畴,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满意为终极目标,倡导“优质产品,诚信经营,绿色消费”的经营观,注重品牌建设,引导社会全民参与到质量监督、诚信评价的责任体制中来,为实现诚信至上的宏伟愿景和全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共同努力。
第四篇:高中语文隐性教学法探究论文
所谓隐性教学,通常是与显性教学相对而言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潜在的,无法通过考卷的分数、量的测试来衡量。一般来说,现阶段的语文课程安排决定于《语文课程标准》各自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都能够通过考试、考核以及其它测试方式进行衡量,都是可以通过教师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和学生在课堂与课余的学习能达到目的的,即显性教学就可以完成这一任务。而许多潜在的知识和书本没有但又必须使学生在今后具备的,如:思想方面的知识方面的、能力方面的等等,就要靠隐性教学来达到目的。所以,隐性教学对受教育者的作用无法立竿见影,但隐性教学对受教育者未来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思想品格的锤炼和熏陶、综合素质的提高却有着极大的帮助。
一、发挥语文学科中的隐性教学是时代的需要
首先,思想内容教育方面需要隐性教学。任何一篇文章都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担负着一定的思想教育义务。一篇文章、一段章节、一个知识点它们都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或一种精神、或一种品格、或一种美好的人类情感。它们又都非常丰富,不是一堂课、一席话、一张试卷所能解决得了的。尤其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社会各个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发展变化也在不停地影响着校园,而处在身心发展关键时期的中学生,又或多或少地受着外界不定因素的影响。如果我们仅仅依靠书本上规定的一点思想要求,那恐怕远远还不够,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能更好地吸收精神的食粮,把握人生的方向,使他们对未来人生旅途的把握,在隐性教育中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日积月累,最后使之终身受益从而最终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其次,文化知识的传授需要隐性教学。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文化知识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各个学科不断地渗透,如果单纯地把一篇文章孤立起来理解,或者把一个知识点放在没有背景的前提下来机械记忆,那样,固然能达到某种目的,获得一定的知识量。但加强某项知识与其它知识的联系,让学生置身于该项知识之中,使之感受到,他就是这篇文章的主人,或这项知识的发明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以及与其它知识的交汇点,应如何获取这项知识等等,让学生成为主体,那才是最重要的。因为知识的传授,使学生能在今后获取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而这种方法又不是显性教学即通过考试、测试所能达到的。所以,文化知识的传授,必须充分发挥隐性教学的作用才能适应新时期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播的要求,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二、隐性教学的几种形式和方法
旁征博引法。语文学科是一科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到各个方面的知识,从字、词、句到它们涉及到的内容: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它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而丰富。而教学大纲又要求我们只掌握其中的某几项知识点。一般来说按文体分类的单元,多数要求掌握该文体方面的知识,而且那是在章节结束后要进行考核测试的内容,设计相对比较单一。据此,语文教学中,任何一个章节,甚至某个知识点,在我们教学中都应视之为一个整体,把其中的语法知识、思想内容文史知识、自然知识融会贯通。
启发联想法。语文教学与一般的教学不同,有时它并不需要机械地记忆,或者完成课文要求的一些个目标。当然,这也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应付各种类型的考试。但如果要致力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思维的开拓,那么就要发挥隐性教学的功效。像诗歌、散文的教学尤其如此。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高峡出平湖”,诸如此类,就要让学生产生联想:在当时的背景下,为何会产生这样有魄力的想法,对当时和未来的中国人民又起什么样的作用。未来的大桥是个什么样子,拦湖大坝又是个什么样子,激发学生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体验当时中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豪迈情怀和伟大信心。又如《背影》中父亲的“背影”,单纯从文字看是没有多大障碍的。而对于父亲学生应有很深的感性认识,要让他们联想生活中自己的父亲是如何疼爱自己的,尽管疼爱形式、表现方法不尽相同,但情感是一样的。然后,由此及彼使学生产生共鸣,从其灵魂深处诱发出美的情感、高尚的情操。总之,隐性教学就是要把无法测试的内容从学生内心深处激发出来,培养一种能力、一种情感,使之终身受用。
无形渗透法。语文学科有别于其它学科的地方,还在于它的感悟性,这种感悟,甚至可以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目前的应试教育又使当前的教学处于尴尬的境地。那么,隐性教学的无形渗透法则可以把学生不知不觉地带人所学知识之中去,从产生写作灵感到如何设置文章结构,从用词造句到修饰润色,让他成为文章的“主人”。
他就会把自我融合到作者的思路中去,二者相互渗透交融,这样,收获恐怕不是显性教学课堂的一般分析所能达到的: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一文,有这么多素材,即:这么多人、这么多事,每人可写一个故事,每事可写一篇报道,“我”如何组织材料,如果让学生走进去,那效果肯定就不一样:那么他们就要认真考虑运用下列因素:语言的组织能力、篇章结构的把握、文体知识的运用、情感的理解等等。学生在无作者和读者的环境里根据教师事先摘录好的素材自我构思、自我加工润色,然后再与原文对照比较优劣,这样与在课堂上机械地听教师讲解、然后做练习相比,效果肯定会好得多。
总之,隐性教学是相对显性教学而言,有时二者互为一体,相互转化。为了适应当前和未来的教学形式,如何充分发挥隐性教学的作用,应当是一个应引起我们重视的课题。
第五篇:高等教育论文: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
高等教育论文: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
摘 要: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校园文化的熏陶。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都对 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教育具有目的深层性、方式渗透性并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激发自我教育等特征。
关键词:校园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隐性教育
一般认为,学校教育的特点就是“有目的、有计 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不可否认,学校 是专门的教育机构,但是,学校教育仅仅是有目的、有 计划、有组织的吗? 杜威曾指出:“也许所有教育学上 的最大谬误是这样一种观点,即以为一个人学习的只 是当时他在学习的那种特定的事物。”[1 ](P364)正是从学校教育实践中,我们看到了学校教育非计划非组织 的一面,即学校不仅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把教科书上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同时学校中环境设 施,教师品格、价值观、信念,师生间的交往方式、人际 关系,同学间的信息交流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 的影响。如杜威指出的那样:“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
人参与人类社会意识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是在发 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了。它不断地发展个人的能 力,熏陶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 发他的感情和情绪。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个人 便渐渐分享人类曾经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财富,他 就成为一个固有文化资本的继承者。世界上最形式 的、最专门的教育确是不能离开这个普遍过程。”[1 ](P1)杜威这一信条的核心在于:在最原始的意义上说,教育 是在“不知不觉”中展开的,专门化的教育不过是原始 教育的形式化、结构化。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校园文 化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产生的教育影响。
一、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内涵
校园文化指的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中通过 师生的劳动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含显型式样 又包含隐型式样(参照美国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教授 克莱德-克鲁克洪对“文化”的解释)。它包括物质文 化(学校教学、科研、生活所需的物质设施和物理环 境)、制度文化(学校的各种规范化、正规化了的规章 制度)、行为文化(学校行为主体共同遵循的行为方)和精神文化(学校成员共持的价值体系、道德情 感、思维模式等)。学校教育目的的达成,学校创设的 校园文化环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苏联教育家苏 霍姆林斯基也认为:“用学生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 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 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2 ] 其微妙在于“入芝兰之室, 久而自芳”“,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1.校园物质文化的隐性教育。校园物质文化景
观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因为校园是专门的育人场 所,这就要求景观本身包容丰富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 值。校园世界是充满意义的生活世界,这个世界是历 史的、社会的、文化的,种种物质文化景观都记载着人 类共同的经验,都在诉说着自己所携带的历史、文化 和科学的信息。客观物体本来是没有生命和情感的, 但经过了教育建设者们按照预期教育目标,并适应学 生成长的需要而精心设计和创造后,校园建筑物和生 态环境也变得“活”起来了。正如罗兰-恩特-梅根 所趣喻:课堂是一个建筑师幽灵萦绕的场所。[3 ] 苏霍 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3 ] 教
:“一位教师的房间可以告 诉我们他的性格以及他正在干什么。”[3 ] 一个环境建__设得很好的学校,其校容校貌透露出浓烈的文化气息 和青春活力,不仅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而且像一位 沉默风范的老师深刻影响着学生思想品德、行为方式 与生活方式。
校园物质文化景观具有某种“强制”力量,它能 “迫使”学生领会它的含义,如学术报告厅的严肃庄 重、体育场馆的朝气蓬勃、多媒体教室的现代化等,都 能令学生产生相应的情绪和行为。另一方面,在与景 观的“交往”中,由于受到学生已有观念体系的影响, 面对相同的景观,不同的学生获得的信息、体味的精 神也是有差别的。这不仅展示了学生独特的精神世 界,体现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丰富 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使他获得了人文精神的建构。
2.校园制度文化的隐性教育。任何一所学校都
会通过规章制度和法律条令的制定、宣传、学习、贯彻 促使学生树立法纪观念,自觉约束和端正个体行为, ,又是激励 教书育人和人才成长的精神食粮。由于学校各项规 章制度中都集中反映了学校领导者、教育者的思想观 点、价值观点和培养意向,因此,由制度文化形成的教 育情景和精神氛围对学生就有一种潜在的心理压力 和动力,客观上起着指向、规范、约束、激励的作用。设想在一个充满文明礼仪的校园内,谁不会有意识地 注意自己言行的文雅? 这就是一种规范和约束作用, 久而久之,便会显示出墨子所说的“染于苍则苍,染于 黄则黄”的环境影响效果。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业已 证明,一切外部教育影响最终都要经过受教育者内心 的认同和接受方能起作用。
3.校园行为文化的隐性教育。学校主体的行为
形象、各种科技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行为文化 的趋同与凝结,便会构建成学校的整体风气———“校 风”。校风和传统犹如“无声之教”,其影响力比被动 地接受说教更迅速、深刻、有效。正如加拿大学者斯 蒂芳-利考克所说:“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 他周围的生活环境”。[4 ] 校风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 ,也是校园内部基本的心理环境,团结友爱的风 气,可以在学校组织内形成巨大的凝聚力,是培养个 体集体荣誉感与认同感的肥沃土壤。
4.校园精神文化的隐性教育。
在社会学、文化学意义上,所谓校园精神文化就是赋予学校以生命、活力并反映了学校历史传统、办学特色、精神风貌的一种校园文化形态,是被学校师生一致认同的主体文 化。作为校园文化中最高境界的精神文化,并不具有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那种可见有形的特点。然而,由 于其精神已渗透、附着在了校园内各种文化载体及其 行为主体身上,从而使人又无时不切实感受到它的存 在以及由它透射出来的那种独特的校园感染力、凝聚 力和震撼力,因此,校园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个性特 征、社会魅力的高度体现。事实上,我们也曾有过这 样的体会:当置身于一座具有优良传统并享有巨大社 会声誉的著名院校,总会感到该校园中有种奔涌着 的、富有生命的东西不断撞击着自己的心灵,它使你 感动、兴奋、激昂。而对一所平庸的、毫无特色的、暮 气沉沉的学校来说,其缺少的正是这种能唤起、激发
学校及其成员崇高情感和进取心的校园精神文化
二、校园文化隐性教育的特征
首先,教育目的的深层次性。诚如人们所知,学 生在学校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养成优良的 品质、高尚的情操和崇高的理想,这对学生的一生都 具有定型意义和持续的动力价值。校园文化创建者 的初衷以及形成的校园文化的核心———学校精神,正 是不满足于受教育者获得表面的知识和技能,而旨在 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等精神取向,并通过学 生人格的塑造来养成他们具有持久效应的思维、情感 及行为方式。
其次,教育方式的渗透性、潜在性和濡染性。校 园文化隐性教育的这一特征是明显区别于显性教育 的,校园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是最富渗透性的一种 教育影响,其创设的那种潜伏、弥漫、浸染于整个校园 并体现了学校风范的精神氛围对学生具有启迪、感化 作用。置身其中,受教育者无需教育者作更多的繁琐 ,便会自然而然地、不知不觉地感受到校园文化 对自己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熏陶。这种渗透、潜在、濡染的特点,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妙。例如, 电大系统的办学虽然历史并不悠久,但在接近30 年 的发展和探索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现代远程开放教 育,天网、地网、人网的合一,也渐渐渗透到了置身于 其中的师生的心灵深处。
再次,受教育者自主、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在显 性的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往往是从外部提 出诸多的教育要求,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而校园文化是一种隐性教育,教育者提出的要求是隐 含在校园创设的并经过校园主体互动强化后的文化 环境和精神氛围中的,因此,这种要求的隐蔽性与学__生的自我愿望、个性特点一般不会发生直接的冲突, 并使受教育者感受到自己是作为被尊重的人而存在 的,从而愿意去接受教育,具有接受教育影响的亲和 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四,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激发。
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5 ] 教是为了不教, 德育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在受教育者内心建立自我 教育的道德环境。电大系统的办学是现代远程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放教育”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其“没有围墙的大学”、其“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其 开放的政策、民主的措施等都在充分发挥着受教育者 的自主能动性,也使他们在内心构建着自我教育的机 制:自我剖析、自我反省、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服 务、自我完善。
一般说来,校园文化是学校党、政、工、教学等各 部门围绕育人的中心群策群力的结果。当然,在校园 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应也不能忽视学生这个群体。马克思主义从来不仅强调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决定性 作用,而且也重视人对环境的反作用,一向把人看成 是具有能动性的人。他认为,人并不是消极被动地、静止地接受外在力量的教育和影响,而是通过自己的 实践活动能动地作用于客观对象。“人在革命活动 中,在改变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 6 ]“环境的改
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 革命的实践”,这说明,学生具有接受校园文化环境影 响的一面,又有主动影响环境的一面。一方面,学生 可以选择环境中的不同文化要素,对隐性的教育要求 采取接纳或者排斥的态度和行为;另一方面,允许学 生参与到创设校园文化环境的活动中,不仅可以展现 学生的聪明才智,还能为校园文化注入青春的鲜活气 息。况且,作为学校中的一员,学生有权利和义务创 建他们置身的校园文化环境,因此,允许并充分发挥 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 是明智之举。
参考文献:
[1 ] 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2 ] 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3.12.[3 ] 贾克水,朱建平.隐性教育概念界定及本质特征[J ].教育研究,2000 ,(8):37 42.[4 ] 张官禄.校园文化论[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94.[5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00.[6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文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