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探讨论文[5篇材料]

时间:2020-06-17 21:00: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探讨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探讨论文》。

第一篇: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探讨论文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探讨论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探讨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主要通过对幼儿的思维认知和个体发展特征为依托实现对幼儿的科学教育。目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存在资源利用不足,主体欠缺,实践技能匹配不足的情况,高职高专院校需加强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改革,从项目设计、评价反思、媒介传导及交互参与等方面为课程构建优质实践体系,以实现课程改革。

关键词: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高职院校;优化路径;课程改革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改革思路

根据杜威提出的新型教育管理思想与课程认知规律,其所建构的“认知学徒式”课程学习模式旨在从不同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准、专业发展诉求以及个人特征等层面出发,通过对相关教学情境模式的优质构建,来促进学生在科学实践能力以及理论延展能力等层面的全方位推进。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为依托,教师应该紧紧围绕学生的综合特征,通过开展多种类型的讲评课、项目体系设计以及成效反馈机制,来对现有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有效规整。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将课堂主动权转交给学生群体,引导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从理论知识学习以及课程把握等层面出发,保持自身对特定专业知识的根本性认识。大体来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改革主要体现出以下三方面的实施特征:第一,注重师生共同参与,保证“探究式”认知对接。为有效提升教师群体的专业认知水平和学生群体的课程实践积极性,高职院校应该重新审视教学质量和课程改革之间的内在契合关系,积极实现由传统的“知识单向传递”向“协同参与”机制的有效转变,并着力通过课堂模拟教学、交互教学、媒介引导教学以及学生主体教学等多种新型教学模式,来真正响应新时期《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同时,在协同推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课程改革目标为标准,逐步由传统的知识灌输与理论讲解转变成兼具实践指导与情感技能提升等双向功能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力争通过在深入了解学前儿童的身心思维特征的基础上,对当前教学模式中实践教学的相关任务进行有效调控与指导,不断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多维度融合,以期促进学生思维认知水平和科学实践技能的全方位提升;

第二,教师示范与个体模拟相结合,推进个体价值发展。模拟教学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重要实践支撑,能够在借助现实教学经验和群体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分层次地对课程发展地位、思维品质、学科探究素养以及科学实践活动进行多向性评估,促使其努力强化自身的基本学科要素与延展思维,以此来推动科学经验与学科技能的综合掌握。在示范项目活动建设过程中,教师能够以示范活动的直接成效与阶段性理论为着眼点,不断补充现有的学科资源与建构机制,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和班级学生容量,构建科学的系统合作课堂。同时,在课程成效审核与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模拟教学和示范教学的阶段性成果进行有效收集与机制评估,积极鼓励学生多方位表述自身想法并对现有的课程实践活动进行成效评价,本着“交互性”与“互促性”的相关理念,不断完善课程实践过程中的理论指导、项目延伸以及成果审核等模块,以此来促进更为系统、科学、多向的课程实践活动的优质构建;

二、影响《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的因素分析

1.专业认知程度低学前教育专业不被学生喜爱和认知。一是很少考生自己主动报考此专业,多数是别的专业调剂。二是幼儿教师职业社会地位偏低,不被人们重视,而且待遇不高。因此,很多学生对专业不感兴趣,故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堂学习中对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都不是学生主动进行的,它们只是为了拿到学分,顺利毕业而学习。他们在学校就没有好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将来如何更好地进行幼儿教学这种情况就导致学生小学生在学习时极大的降低学习兴趣,脱离了其现实生活,不能够很好的发展其科学素养。作为一名合格的师范生应该做到在小学生的教育上满足其需求,不超越其现有水平。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安排一些小制作以及小实验,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创作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的思维与能力。2.教学主体不明确现在提倡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教师只需要在学生进行课堂活动时,进行引导、监督。可是现在有的课堂,依然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整节课都是教师在滔滔不绝的讲,学生安安静静的听,根本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长期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就会使得师生之间缺少心灵的沟通,语言的交流。教师知识是完善的,但是他讲解的内容学生未必全理解,因为他把每个幼儿都理想化,没有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没有让学生独立的思考空间,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3.实践教学形式单一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社会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培养能肩负起教育幼儿的重任的教师,提升幼教从教能力,成为高职院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然而从教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提升幼教从教能力的最佳途径。目前我校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在大二第二学期开设,虽然有实践课程,但形式过于单一。基本上都是到附近的幼儿园进行课程聆听、观摩。学生只是做观众,并没有真正的进行实践教学。他们学到的知识都是来源于课本,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来投身于幼儿教育就没法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因为他们只会“纸上谈兵”,根本不会“随机应变”的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这样单一的、流于形式的实践教学不能让他们获取真正的从教能力。

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改革优化建议

(一)结合理论学习提升科学教育理念

我们要紧紧围绕课改内容,深深领悟课改精神。以社会需要、人才发展为出发点,进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改革,树立超前意识、转变观念。要认识到幼儿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儿童科学素养、整体素质以及终身发展。教师必须强化学生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学习中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深刻领会课改精神,并且将课改精神恰当的融入到具体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进行理论的学习的时候,让学生明白高职院校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目标和以前的区别,一是重视培养幼儿情感态度,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三是注重幼儿知识经验的获取。这样做的最终的目的是让幼儿乐学、会学、会用,并为其终身发展服务。同时,要让学生知道,幼儿园的学习目标,并不是简单地个别活动所能达成的,而是需要教师课前进行一系列精心设计活动,促使目标的实现。当然也不是教师主观意识所决定的,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幼儿会出现教师预设之外的表现,这就要求教师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从实践中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

(二)通过各种渠道,弥补学生科学素养偏低的现状

让学生在高职院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学习中掌握正确、科学的教学方法,仅仅通过课本知识是无法做到的,这就要求在校期间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弥补学生科学素养。我校针对学生科学素养较低的状况,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得他们将来成为幼儿教育领域合格的.引领者。具体的做法:对课程内容做调整,增加科普类、科学领域、环境创设课等。同时,还要聘请校内相关专业教师、校外相关专家进行科普讲座。倡导每位同学必读由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黄山书社出版社的“幼儿十万个为什么(自然小百科)”和电子版“超有趣幼儿十万个为什么”的科普读物,通过学生课外阅读自学,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知识面。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还要定期开展科普知识竞赛。学生竞争意识都特别强,谁都怕落后,都争先恐后的进行课外阅读,丰富头脑,提升能力。组织学生离开课堂、走出学校,来到外面进行参观。总之,通过调整教学计划、增开课程、组织自学、听取讲座、走出学校等渠道,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还丰富了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最主要的是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三)改革课程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

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学科定位,把课程教学分为三种模式:一是以教材为根本,对案例进行剖析;二是放下课本,走出校园,到幼儿园进行观摩、研讨;三是在学校进行模拟实践。第一种模式,我们依据课本内容进行讲解,大多数是利用课件来展示案例,学生通过观看案例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结合课本的理论,自己捕捉更多的教学信息,并自己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对于难理解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避免一言堂,尽量的让每个学生都融入到活动中;避免教师权威性,尽可能的多听听学生的意见。这样做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主动探究,只有他们掌握了这种教学模式,将来才能在自己的幼儿教学中采用。这也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方向---探究式教学。只有通过教师与幼儿的不间断接触,才能使教师更加的了解幼儿的生活脾性,以便于更好的管理以及对幼儿进行有效的科学素养的培养。但是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教师与幼儿融为一体,共同活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事情的原由是因为教师在对于幼儿的指导活动的过程中,始终不能放开自我,摆脱自己是一名教师的这样一个角色,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与幼儿的科学活动当中去,孩子们自然也就不能够放开的去玩耍,去探究,去培养自己的开创新思维。第二种模式,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理论讲解的同时,不可偏离案例教学,使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本上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到身边的幼儿园去走走、看看。将看到的实际情况和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比照,看看二者的异同,以免今后犯错误。这也是第二种模式的重要所在,通过实践检验所学理论的不足之处。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理论中科学活动区的创建、利用等方面涉及的很少,我们通过实践观摩就会发现,活动区的创建对于幼儿科学活动得开展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陈美荣.幼儿教师职前科学教育活动能力培养初探——《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思考[J].职教论坛,2016(26):76-79.[2]马运朋.信息技术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有效整合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14):60-63.[3]钱晓玲.优化本科院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的策略探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9(01):104-106.[4]王向前,张小培.PBL教学模式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01):25-28

[5]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Z].教基[2001]20号,2001.[6]夏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2010.

第二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标准(学前教育专业)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一、课程管理信息

课程名称: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课程代码:PT1BS04

教学单位:普通课教研室

制定时间:2018年4月

编写负责人:_______

审定负责人:_______

二、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学分:2

课程学时:34

授课对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三、课程简介

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开设本课程在于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并掌握幼儿健康发展的特点及幼儿园健康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组织幼儿园健康教学活动的能力,该课程教学是向学生传授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具有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并通过见习与实习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活动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课程设计思路

1.贯彻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教学内容安排尽量采用具体→抽象→应用的思路,加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突出案例的直观教学,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适当体现探索、发现、归纳和创造的方法,逐步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

2.教学内容安排应贯彻深入浅出、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系统性、科学性,兼顾与专业课程的衔接。

1.课程设计理念

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模式,以能力培养为重点,采用“教学项目化、学习自主化、实践职场化”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做到教学做合一。

基于项目导向,突出实践能力。

开展情景教学,模拟实际环境。

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注重过程评价,强调全员参与。

利用多种资源,强化自主学习。

2.总体设计思路

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以更多的活动空间,让他们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注意精讲多练,适当增加课堂练习时间,以减少学生课外负担。在教师讲课中要贯彻设疑(提出矛盾)、析疑(分析矛盾)、解疑(解决矛盾)三个环节的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对数学现象有好奇心,并能进行独立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探索问题的思路。教学中应尽量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如现代信息技术等,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教学内容选择

基础模块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必修内容

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

统筹兼顾

就业岗位和发展的统筹兼顾、课程整合和前后课程衔接的统筹兼顾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要关注学生健康教育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学习信心的坚持与增强,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包括思维参与和行为参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要学习职业教育理论,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了解一些相关专业的知识,熟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在相关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提升教学能力。

要根据不同的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知识内容,结合实际地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进行多种教学方法探索和试验。

2.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1)启发引导法

这是知识性内容教学的一种主要方法,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帮助其掌握理论的基本内涵,全面深入地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为实际中的运用打好基础。在讲解中,采用先引入例子,再从例子的分析中引出概念或理论结论的方法,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

3)换位教学法

包括换位讲授、换位质疑、换位小结、换位评价4个环节。学生首先以“教师”的角色讲授该节课程的部分内容,然后由其余学生以“教师”的角色提问、质疑,并作小结,教师最后以“学生”的角色对“教师”的授课效果加以评价。这种方法是通过“教”来“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加深对知识内容的印象。这一方法通常与案例收集并分析时结合使用。

六、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方案。对语言教育课程而言,学习策略主要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和资源策略等。认知策略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调控策略是指学生对学习进行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的策略;资源策略是学生合理并有效利用网络、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市场营销的策略。

学习策略是灵活多样的,策略的使用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具有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的能力。在数学课程学习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1.认知策略

1)根据需要进行预习;

2)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

3)在学习中积极思考;

4)在学习中善于记要点;

5)对所学习内容能主动复习并加以整理和归纳;

2.调控策略

1)明确自己学习的目标;

2)明确自己的学习需要;

3)制订简单的学习计划;

4)把握学习的主要内容;

5)注意了解和反思自己学习中的进步与不足;

6)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7)经常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学习体会;

3.资源策略

1)注意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丰富自己的学习;

2)使用网络工具软件查找主题信息;

3)注意生活中接触到的数学问题;

4)能利用图书馆或网络上的学习资源;

七、考核方案设计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一门考查课,教学效果评价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堂参与与课前准备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教师评定与学生评定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态度和职业能力。

形成性考核包括常规(学习态度、出勤、课堂提问、职业行为养成等)、课堂作业(各能力训练分项目或任务完成的情况、成果,以及书面作业)、平时测试、课外作业等。

终结性考核包括课程综合训练项目完成情况及成果展示、课程综合设计或报告、期末卷面笔试等。

八、课程目标

1.总体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

2.初步掌握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2.具体能力目标

1.掌握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知识

2.有效地为3-6岁幼儿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

3.能对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进行评价

4.树立正确教学观,儿童观,课程观

九、课程内容要求、课时分配

项目教学表

项目一健康概述

工作任务

知识要求

技能要求

学时

课内

实训

任务一健康教育

健康的含义,健康的标记,健康教育的含义

掌握健康的概念

任务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婴幼儿健康教育的意义,幼儿健康教育的意义,幼儿健康的标志

理解健康幼儿的内涵

项目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任务三婴儿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婴儿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涵

任务四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

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

掌握各年龄班具体的健康教育目标

任务五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

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

选择幼儿健康教育内容应注意的问题,实施幼儿健康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项目三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

任务六保健教育的内容

0-3岁婴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的内容和方法,3-6岁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的内容

了解学前儿童身体保健的内容和方法

任务七保健教育的组织形式

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的组织形式

幼儿身体保健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任务八幼儿身体疾病的表现及预防

佝偻病,肥胖病,近视,弱视,龋齿,蛔虫病

指导幼儿易患的常见病的表现及其预防

项目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任务九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了解相关知识

帮助幼儿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学习社会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任务十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形式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组织形式,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学前儿童易患心理疾病的表现及对策

项目五学前儿童体育

任务十一0-3岁婴幼儿身体运动发展与开发训练

0-3岁婴幼儿动作的发展与表现

婴幼儿游戏活动方案

任务十二幼儿体育活动目标

幼儿体育活动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

具体体育活动目标的制定

任务十三幼儿体育活动的内容与方法

幼儿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遵循的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学习设计幼儿园体育活动

项目六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

任务十六教育评价概述

教育评价的含义,学前教育评价概述

了解相关内容

任务十八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含义,原则,内容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方案的编制,组织与实施

课时合计34

十、项目方案设计

项目一

健康概述

1.教学目标

最终目标:

(1)了解健康概念的演变,掌握健康的概念

(2)掌握影响学前儿童身心健康的各种因素

(3)理解健康幼儿的内涵

项目二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1.教学目标

最终目标:

(1)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涵

(2)了解确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内容的依据

(3)掌握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及体育的目标,并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项目三

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

1.教学目标

最终目标:

(1)了解学前儿童身体保健的内容和方法

(2)了解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的组织形式

(3)指导幼儿易患的常见的身体疾病的表现及其预防

项目四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1.教学目标

最终目标:

(1)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2)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形式

项目五

学前儿童体育

1.教学目标

最终目标:

(1)了解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途径和组织形式

(2)掌握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组织方法和原则

(3)会根据学前儿童年龄及身心特点,选择和创编体育活动的内容

(4)设计与指导学前儿童的体育活动

项目六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

1.教学目标

最终目标:

(1)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概念模式和类型

(2)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评价方法

(3)能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进行评价

END

第三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综合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2.观察的方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3.系统性原则是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

4.行为核对是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确定观察内容,并制定一个观察核对表。评价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记号,并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

5.技术“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6.科学性原则是指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应从自然界的整体出发,根据客观规律,正确解释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有关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

7.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8.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9.科学知识教育目标:是人类在了解自然科学时,希望获得的有关事实的信息和理论的信息。依据反映层次的系统性,知识可以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

10.学前儿童教育活动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儿童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11.科学活动室:是指在幼儿园建立的,专供学前儿童进行选择性科学活动的场所。

12.科学教育中的“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1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14.幼儿园的“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15.时代性原则: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16.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填空题

1.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_《幼稚园的自然》__________》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2.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观察阅读类、科学玩具类、__操作实验类___制作创造类。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4.依据反映层次的系统性,知识可以分为_____经验知识______和理论知识。

5.1999年,由中国科协提出了一项为期50年的国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即“____2049计划___”。

6.___访谈法______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当面问答,来获取信息的一种评价方式。

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有观察法、__访谈法______、问卷法、测试法和作品分析法等。

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指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确立的、按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___中、短期发展目标___

9.根据科学游戏的作用分,游戏可分为感知游戏、___分类游戏_____和运动性游戏。

10.测量的类型包括______观察测量____、非正式测量和正式测量。

11.学前儿童___科学教育材料 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12.注意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___启蒙性_要求。

13.早期科学阅读作品,应该围绕________一个科学现象或概念___展开其情节,使儿童通过阅读能对周围事物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14.选择科学教育材料的原则包括材料的生活性、材料的可操作性、__材料的探索性_________、材料的丰富性和层次性等。

15.区角活动中材料和设备的设计是关键,在设计材料和设备时,除了在性能上安全可靠等要求外,还应考虑以下几点:材料的层次性、材料的新颖程度、材料的易理解性、材料的____丰富性___________、材料的探索性。

16.教师在指导儿童观察事物的同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他们一些最基本的观察方法。在学前教育阶段,主要是学习顺序观察法、____比较观察法___________和典型特征观察法等几种观察法。

17.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__整合性要求而设计的。

18.在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_家庭中_____接受科学教育。

19.以认识冬季为主线,将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__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_______的方式选编幼儿科学教育内容。

20.根据材料的加工程度可以将材料分为成品材料、__半成品材料____________和自然材料。

21.学前儿童科学素养主要包括:___科学知识经验的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情感态度的培养等三个方面。

22.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分类类型有_挑选分类______________、二元分类、多元分类等三种。

23.把青菜、西瓜、桔子、萝卜、香蕉等放在一起,让儿童进行分类:青菜、萝卜等都是蔬菜,西瓜.桔子.香蕉等都不是蔬菜,这是二元__分类。

2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评价;二是对____对学前儿童发展____的评价。

25.自然角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儿童收集的非生物及实验用品等的场所,是学前儿童开展区角科学活动的地方。

2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包括物理学习环境,也包括心理学习环境。

27.文学艺术的方法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运用低幼文学作品等作为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手段,以达到提高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目的的一种方法。

28.运用图像记录的方法要在学前儿童___获得大量感性经验__的基础上进行。

29.“做中学”项目特别强调以下几个基本环节:设置情景——提出问题——_动手操作_—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等几个环节。

30.美国的“___2061计划_____”,这是一个内容广泛和全面的科学教育改革计划。

31.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时,其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与__阶段目标和终期目标______相一致。

32.评价者事先明确观察行为和事件的类型,等候行为或事件的发生,并作记录,然后进行分析的是__自然观察____评价方式。

33.组织开展幼儿园生命教育活动时应遵循体验性原则、人文性原则和___整合性____________原则。

34.幼儿园内房舍以外的场地,包括环境的绿化、美化,以及草地、花坛、小菜地、动物饲养角、水池、沙箱等,这些统称为幼儿园的__________园地_____。

35.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儿童_重演科学家科学探索活动_____的过程,所以要创造条件,组织儿童通过各种实践来学习科学。

36.学前儿童的认识常常不符合事实或科学的理解,因此他们的“理论”常常被称为___幼稚/天真_________理论。

37._问题测试__是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直接进行回答,即由评价者提出问题,被评价者回答的方式进行。

三、选择题

1.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D.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2.长期系统性观察主要在哪个年龄段进行()。D.5~6岁

3.提出儿童概念发展理论的是()。C.维果茨基

4.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分类目标的是()。D.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5.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C.认识功能、生产力功能

6.要求学前儿童按事物的外形特征或量的差异来进行分类发生在()。B.3~4岁

7.“能按照事物的外形特征或量的差异来进行分类”,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科学教育目标()。B.3~4岁

8.帮助学前儿童学习把物体按两套标准进行分类,宜放在哪个年龄阶段进行()。D.5~6岁

9.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A.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

10.学前儿童爱向成人提出各种有关自然界的问题,他们问“月亮为什么是圆的?”,这类问题属于()。B.理论性问题

11.竭力倡导发现学习的是()。C.布鲁纳

12.不采用通用的量具,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A.非正式量具测量

13.下列主要内容中,不属于以季节为主线选编的内容是()。C.风土人情

14.各年龄阶段进行比较性观察时要求有所不同,5-6岁年龄班的要求是()。D.比较物体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15.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D.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16.从各种水果、蔬菜、花卉中挑选出水果来,这种分类是()。A.挑选分类

1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D.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18.长期系统性观察主要在哪个年龄段进行()。D.5~6岁

19.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不包括()。D.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20.“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的的教育目标()。D.5~6岁

21.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B.墨子

22.调查者对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进行观察及评价的方式是()。B.自然观察

23.下例动物中,适合学前儿童饲养的是()。B.乌龟、金鱼、蝌蚪、蚕

24.下列评价中,不属于对学前儿童发展评价的是()。B.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

25.“自然”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出现在我国学前教育体系中是由谁提出的()。D.陈鹤琴

26.“能按照对事物内在的、物理特性分类”,是哪一个年龄的科学教育目标()。D.5~6岁

27.学前儿童通过眼睛.手等感官来测量物体,这种测量方式是()。B.观察测量

28.以下物品中可以作为学前儿童自然测量工具的是()。A.绳子

29.“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B.美国

30.幼儿园科学教育评价是一种()系统,可以用来判断科学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是否有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科学教育的质量。C.反馈——校正

31.我国的儿童科学教育通过专门设置的自然课程进行,是在清代()年间。B.同治

3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要求有:()。B.发展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和整合性

四.问答题

1.简述材料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意义?(1)操作材料是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工具(2)操作材料可以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3)操作材料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感及意志力

2.散步活动实施与指导的要点是什么?(1)制定活动计划,要粗而灵活。(2)明确散步的概念。(3)明确散步的目的。(4)在散步时进行随机教育。

3.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1)科学是以认识自然为目的,而技术是以改造自然为目的。(2)科学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而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3)科学是发现新知识的过程,而技术是创造、发明新产品的过程。

4.以实例说明观察活动的指导要点?尽可能提供实物、实景;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观察;引导幼儿多角度地观察事物;指导幼儿学习观察方法。

5.阐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层次结构,也可以称之为纵向结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层次,从上到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可以分解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并且分别阐述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

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原则是什么?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时代性、地方性、季节性

7.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确定的原则?(1)全面性与整体性(2)连续性与一致性(3)可行性与可接受性(4)社会性与时代性

(5)辩证统一性

8.请结合实例说明教师在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1)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2)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促进者(3)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参与者(4)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反思者(5)教师首先是个研究者

9.如何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好奇好问?对于学前儿童的这些问题,始终应该持鼓励、支持的态度,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1)直接回答

(2)引导思考、鼓励探索(3)指导阅读(4)启发联想(5)留下期待。

10.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好科学教育材料?(1)材料的投放要有明确的主题并且紧扣具体活动目标(2)投放材料难度形成一定的层次(3)投放材料的开放性(4)同种材料与多种材料的灵活运用

11.请结合实例说明“做中学”对学前儿童的意义?(1)以儿童的好奇心为基础,从日常生活出发,更好的了解自然界;(2)带着问题做实验,探究性的学习的方式,帮助儿童自己建构科学知识;(3)对于儿童语言发展与人际交往的促进。

12.简述科学玩具与游戏的运用?(1)在选择游戏时,应注意游戏的科学性、趣味性、活动性、规则性(2)让学前儿童有充分活动的机会,师生共同游戏

1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在选择与利用时应注意哪些方面?(1)选择适合的社会资源 选择时,要充分地考察资源的适应性,包括学前儿童年龄的适应性、内容的适应性、空间的适应性、路线的适应性等问题。(2)能配合学前儿童学习能力、兴趣及需要 选择时,应以能启发学前儿童思考的社会资源为佳,不仅如此,所选择的社会资源还要能引导学前儿童扩大、延续学习的,也就是选择的科学教育社会资源,不仅在本次教学中起到作用,而且能因此而诱发孩子再次探索的兴趣,或再次观察的愿望,这样才能真正对孩子学习科学有利。

14.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1)科学教育的目标是以科学素质为出发点培养学前儿童的完整人格(2)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生活背景来建构(3)科学教育方法应以学前儿童亲自探究的方式进行

15.什么是“STS”教育?幼儿园“STS”教育的特点有哪些?.“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以此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特点: 首先,幼儿园“STS”教育必须是建立在学前儿童的经验层次上的。其次,幼儿园“STS”教育是儿童科学教育的拓展。

16.科学教育中家园互动的方式包括哪些?(1)利用家长会介绍科学发现(2)家园联系手册(3)幼儿园组织亲子活动(4)家庭志愿者

17.分别阐述科学教育分类目标的内涵?(1)所谓的科学知识,是人类在了解自然科学时,希望获得的有关事实的信息和理论的信息。依据反映层次的系统性,知识可以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2)科学方法是“人们获得科学认识所采用的规则和手段系统。”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能力方面的教育目标,是指学习探索周围世界和学科学的方法。(3)学前儿童科学情感、态度方面的教育目标,是指对科学活动兴趣爱好的培养,是否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等等,特别强调好奇进取、负责合作、客观、虚心、细心、耐心、信心、自动自发、喜欢创造思考等态度、情感的培养。

五.设计题

1.请用设计一份以《庄稼的好朋友——青蛙》为主题的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2.请设计一个区角活动,并说明其中活动材料和设备的设计思路。

3.请设计集体科学教育活动“聪明的电脑”(大班),并说明其中活动目标的设计思路?

4.请用设计一份以《庄稼的好朋友——青蛙》为主题的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5.根据以下活动主题,设计一个科学教育活动,并以理论说明其中活动目标的设计思路。

怎样开动玩具车(大班上学期)

6.请用以下素材和已有知识,设计一份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蜗 牛

与田螺相似,蜗牛也具有一个螺壳。蜗牛是陆生的,它不用腮而是用肺呼吸。头部具有两对触角,眼长在后一对较长的触角顶端,可以较容易观察周围的情况。它的足厚而多肉,能分泌大量的粘液而自由的行走。

蜗牛取食食物的茎叶,对农作物有一定的害处。

要求:

1.格式正确。

2.目标、内容、活动材料与环境的设计、过程。

3.方法或内容设计的理由。

第四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实施方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实践教学方案

李雪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一门以教学论的一般原理为依据,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来研究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的课程。具体研究对象是学前儿童生活中常见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类问题,因而,它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学前学生学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直观具体地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和教学过程等,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好的掌握教材内容。此外,通过实践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实践教学的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前学生应能掌握幼儿园科学类和数学类教育活动设计的目标、内容、方法、活动设计和评价等专业知识,提高自身对幼儿园科学活动组织与指导的认识,从而具有进行幼儿园科学教育工作的实际能力和开展有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科研工作的初步技能。

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

第一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一)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了解科学的内涵;掌握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含义和意义;熟知本门课程的学习方法;理解幼儿学习科学的典型心理特点。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含义和意义。

难点:理解幼儿学习科学的典型心理特点。

(三)主要内容

第一节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基本问题

1.幼儿园科学教育这门课程的性质

2.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含义

3.幼儿科学教育的价值

4.怎样学习本课程

第二节科学是什么

1.科学的界定

2.科学的特征

第三节儿童怎样学习科学

1.好奇性

2.探索性

3.动手性

第二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有关理论

(一)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了解当前关于儿童科学教育的相关重要理论,熟悉当前集中有影响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改革实验。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关于儿童科学教育的相关重要理论。

难点:理解关于儿童科学教育的相关重要理论。

(三)主要内容

第一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知识分类理论

第二节布鲁纳的学习理论

1、发展阶段论

2、学习与教学

第三节维果斯基关于概念形成的理论

1、概念的形成2、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

第四节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1、生活即教育

2、教育措施

第五节几种有影响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改革实验

1、“探究—研讨”教学法及其启示

2、“动手做”科学教育改革实验及其启示

作业:结合实例分析如何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中。

第三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

(一)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了解制定幼儿科学教育目标的三大依据;理解幼儿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和各年龄的阶段目标。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难点: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三)主要内容

第一节确定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

1.依据学前儿童的认识特点

2.依据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3.依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特性

第二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各年龄的阶段目标

第四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

(一)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理解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依据;掌握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范围;掌握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要求与方法。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要求与方法。

难点:掌握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要求与方法。

(三)主要内容

第一节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依据

1.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纲要》的主要精神

2.符合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

3.适应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4.遵循科学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第二节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范围

1.关爱、探究身边的有生命物质、探索无生命物质及其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关注、感受、探究身边的自然科学现象

3.科学与数学有机结合,进而建构儿童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第三节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要求与方法

1.选择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要求

2.选编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具体方法

作业:选择一所幼儿园,调查该园本学期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概况,做好记录,并用本章知识进行分析。

第五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指导

(一)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基本掌握组织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各种基本方法和组织指导原则;能灵活运用幼儿科学

教育的方法和原则开展各类科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工作。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灵活运用幼儿科学教育的方法和原则开展各类科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工作。

难点:能灵活运用幼儿科学教育的方法和原则开展各类科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工作。

(三)主要内容

第一节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1.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概述

2.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3.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

第二节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1.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概述

2.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3.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

第三节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1.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概述

2.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3.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组织指导

第四节交流讨论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1.交流讨论类科学教育活动概述

2.交流讨论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3.交流讨论类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

作业:结合实习观摩,任选一堂科学教育课进行记录和评课。

第六周学前儿童数学类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指导

(一)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了解幼儿数学类教育活动的主要任务、内容和目标;掌握数学类教育活动的主要方法、技能;了解各年龄段儿童数学活动的基本特点;初步掌握数学类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的基本方法。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数学类教育活动的主要方法、技能。

难点:掌握数学类教育活动的主要方法、技能。

(三)主要内容

第一节数学类教育活动的概述

1.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含义

2.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意义

3.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数学类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1.集合概念的教育;数概念的教育

2.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3.认识几何形体

4.量度教学

5.等分

6.识空间方位

7.七、认识时间

作业:制定一份“5以内数的加法”的教案。

第七周学前儿童区域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一)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掌握并理解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价值和类型;具有设计与组织幼儿园自然角教育活动、科学活动区教育活动、数学角教育活动的基本能力。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合理设计区域科学教学活动。

难点:能合理设计区域科学教学活动。

(三)主要内容

第一节区域科学教育活动概述

1.区域活动的含义

2.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

3.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价值

4.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类型

第二节自然角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1.自然角科学教育活动的含义

2.自然角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3.自然角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

第三节科学活动区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1.科学活动区活动的概述

2.科学活动区活动的设计

3.科学活动区活动的组织指导

第八周学前儿童科学游戏活动设计与指导

(一)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了解科学游戏的特点和价值;掌握科学游戏设计与指导的基本方法、具有设计与组织幼

儿园科学游戏的基本能力。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科学游戏设计与指导的基本方法。

难点:掌握科学游戏设计与指导的基本方法。

(三)主要内容

第一节科学游戏活动概述

1.科学游戏活动的含义

2.科学游戏活动的价值

第二节科学游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1.科学游戏活动的设计

2.科学游戏活动的组织指导

四、建议教学参考书

1.吴新武等编著,《学前儿童教育活动设计》,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

2.施燕编著,《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夏力主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张慧和、张俊著,《幼儿园数学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徐苗郎著,《我的幼儿园数学活动模式》,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

6.《全国幼儿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课例评析》,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五、《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教学的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由平时作业和期末考核构成。平时作业由四次作业的平均成绩构成,占总成绩的40%,期末考核采取开卷考试的方式。期末考核采取开卷考试的方式。期末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期末考核内容: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种科学教育类型,设计一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教案。

上述作业和期末考核内容均以电邮的方式交至:yunshu125@sohu.com。

交稿的截止时间为:2012年4月6日。

若有任何疑问,请询问:*** 李雪老师。

第五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复习资料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题目类型:概念、填空、选择、简答、设计

一、概念

1、观察的方法p79

它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2、图像记录P99

是指对周围环境进行观察后,用各种不同方式,如数字、表格、绘画等方式记下他们的发现、认识及感受与体验。

3、种植和饲养p88

饲养是指饲养动物,种植是指栽培植物。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种植方法是指幼儿通过在园地、自然角(或用泥盆、木箱等)种植花卉、蔬菜和农作物等的活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得饲养方法是指幼儿通过在饲养角里喂养和照管习性温顺的动物的活动。

4、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P151

是指幼儿在科学发现室或自然角、科学桌等场地内进行的科学教育活动。

5、预定性科学教育活动P128

是指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决定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并提供相应的材料以达到教育目标的形式。

6、幼儿操作实验P85

是由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并参加实验的全过程。主要用于操作比较容易、简单、带有游戏性质的实验。

7、教师展示实验P85

是由教师操作实验的全过程,幼儿观察实验的过程、现象、变化和结果的一种形式。这种实验一般是由于实验难度较大,幼儿操作困难或者因为所需仪器设备条件不足而采用的。

8、科学游戏P103

是指运用自然物质材料和有关图片、玩具(科技玩具)等物品,进行带有游戏性质的操作活动,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二、简答(包括填空)、1、幼儿预定性科学教育活动应如何指导?

①明确任务,引起兴趣,导入活动

②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进行感知、操作

③教师应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④引导幼儿学习用各种方式进行表达

⑤要注意结束活动的时间及方式

2、幼儿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应如何指导?

①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②应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

③观察了解幼儿的活动,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④要求幼儿遵守活动规则3、3~4岁、4~5岁、5~6岁儿童学习科学有哪些特点?p42

3~4岁孩子学习科学的特点 :

①认识处于不分化的混沌状态

②认识带有模仿性,缺乏有意性

③认识带有明显的拟人化倾向

④认识带有表面性和片面性

4~5岁孩子学习科学的特点

①好奇好问

②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表面的和简单的因果关系

③开始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功用和情境进行概括分析

5~6岁孩子学习科学的特点

①有积极的求知欲望

②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比较内在的、隐蔽的因果关系

③能初步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概括分类

4、科学领域的总目标是什么?

①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②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③.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④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⑤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5、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活动方法应如何设计?P145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既是指教师为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而采取的具体的方法和手段,也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幼儿学习科学的方法,两者是统一的。在确定了教育目标,具备了相应的教育内容后,采用适当地方法进行科学教育活动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般说来,设计活动方法时应该考虑一下几点:

①根据活动目标设计方法②根据活动内容设计方法③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设计方法 ④根据幼儿园设备条件设计方法⑤各种方法的配合使用

6、为使教师语言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设计科学活动时,教师的语言应注意哪几方面?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的语言要围绕科学活动的目标来进行,把幼儿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活动的目标上,使科学活动过程始终保持应有的意识水平。

(2)要具有形象性: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不仅便于幼儿接受和理解,而且还可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和积极性,(3)要富有启发性:所提的问题或讲解,能揭露事物的一定矛盾,能激发幼儿在解决一定矛盾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教师的语言要抓住要害,逐步深入,要简单明确,难易适度,并且少用暗示的语言

(4)要有逻辑性:要求运用确切的语言,按照语法规则,层次分明,有条不紊,正确的表述,引导幼儿逐步地分析,达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乎逻辑。

7、对待幼儿好奇好问的方法有哪些?

(1)直接回答

(2)引导思考、鼓励探索

(3)指导阅读

(4)启发联想

(5)留下期待

8、动手做强调哪4环节?P27

“动手做”是一种由美国科学家总结出来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旨在让学生以更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尤其强调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

①提出假设:让学生在实验研究之前,先猜想可能出现的结果,并作出自己的判断。

②动手操作(主要环节):根据活动内容,要求学生至少两人或三至四人组成小组,自己设计实验步骤、选取实验器具和材料、设计记录表格、动手操作、不断进行调整,并最终完成实验。实验的目的是证实或推翻实验前自己提出的假设。

③记录信息:在实验过程中及结束后,学生要详细地将实验过程与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记录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用数字表格,也可以画成图,幼儿班多是由孩子复述自己的图画,由教师记录下孩子的话。

得出结论:学生在科学活动中,经过假设和实验记录之后,将能独立作出决断,得出自己的结论,形成自己的科学认识。

④表达与交流:能够用准确的、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述,与同伴交流获得的经验。如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

9、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口试法”的两种类型是什么?

一.问题测试是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直接进行回答,即由评价者提出问题,被评价者回答的方式进行。

二.情境问题测试是指先由评价者设计一个需要思考的情境,然后要求幼儿根据他们已熟悉的科学经验、事实,或科学概念来解释这个情境中出现的心现象。一般用图片和语言结合的方式测试幼儿。

10、教师在儿童科学活动中得角色?

教师在幼儿科学活动中应扮演幼儿的合作者,引导者与支持者。教师应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与幼儿交流,注意倾听幼儿的想法和看法,仔细观察幼儿,了解孩子的需求,倾听孩子的需求,让幼儿认可教师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愿意没有拘束地一起交谈和讨论,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老师应该把孩子的探究活动引向一个明确的方向,鼓励孩子在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孩子通过分析、思考、推理等一系列思维过程,将感性经验逐步上升到孩子易懂的科学道理上

孩子觉得你是他们的伙伴,是他们游戏活动的合作者,孩子就和我们有话可说,有话敢说,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和幼儿共同收集材料,研究活动方案,教师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要尊重幼儿,倾听他们的意见,和他们融为一体,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同时教师在活动中不仅需要是与幼儿的合作,还需要与家长进行沟通与合作。

1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范围包括哪几方面?P58

一、科学情感与态度方面

1.对身边现代生活中科学技术的印象

2.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3.对身边的科学现象的关心

4.对周围生活中的自然现象的观察

5.被身边的科学现象所吸引

6.对身边的科学现象的观察与积累

7.愿意对一些科学现象进行尝试

二、科学知识方面

1.人体

(1)人体的结构及其功能

(2)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

(3)个体的生长和衰老

(4)保护身体及其身体健康

2.动植物(1)动物(2)植物

3.生态与环境

4.自然科学现象

5.生活中的科学技术

三.科学方法、能力方面

1.观察的方法和能力

2.比较的方法和能力

3.尝试探索的方法和能力

4.信息收集的方法和能力

12、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的要求有什么?P121

①发展性

(1)要把促进学前儿童发展作为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落脚点。

(2)促进学前儿童的发展应是全面的。

②趣味性

(1)是设计的科学教育活动能考虑幼儿兴趣所在。

(2)是通过设计的科学教育活动,能引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③开放性要求是指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科学教育活动应为幼儿创设操作的环境,让他们自己去实践、研究,给予幼儿探索的线索,但不是直接指定探索的方向,鼓励幼儿产生多种多样的想法,允许他们得出不同的结论。

④活动性要求是指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应以活动为基本形式。

⑤整合性要求是指在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中,将科学领域不同的内容、目标、活动形式进行有机的整合。

13、家长应如何鼓励幼儿的探索活动?P167

①正确对待幼儿的好奇好问(直接回答 ;引导思考、鼓励探索 ;指导阅读 ;启发联想;留下期待)

②利用家庭生活有利条件,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

③鼓励幼儿的探索活动(1、关心幼儿的探索活动;

2、为探索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3、父母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

④配合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1、启发幼儿叙述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

2、向幼儿园反映孩子在家庭中学习科学的情况;

3、支持幼儿为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作贡献)

⑤运用各种途径引导幼儿学习科学

⑥学习不被幼儿园所重视的知识经验

14、观察活动应如何进行指导?

①尽可能提供实物、实景

②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观察

③引导幼儿多角度地观察事物

④指导幼儿学习观察方法13、14、活动设计 选择题10分。开放的,好好看书

下载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探讨论文[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探讨论文[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大全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到检验和发展。2.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A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 一、概念题(每小题4分,共16分J 1.科学教育 2.小实验 3.时代性要求 4.科学教育环境 二、填空......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方案设计

    活动名称:《好吃的西瓜》(小班下学期) 组员:印雅婷、朱远雪、朱雯珊、吴琦 活动目标: 1、运用多感官观察认识西瓜的基本特征(外形、颜色、味道等),并能使用简单的词句进行表述。 2、......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3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3(第6至8章) 一、概念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操作性问题p250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既包括......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综合练习题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综合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科学教育2.观察法3.系统性原则4.行为核对5.技术6.科学性原则7.分类8.偶发性科学活动9.科学知识教育目标10.学前儿童教育活动11.科学活动室12.......

    学前儿童家庭科学教育浅谈

    学前儿童家庭科学教育浅谈 郑红 【摘要】:在学前儿童家庭科学教育中,家长应树立正确的科学教育观,创设适宜的心理环境,支持和引导儿童的经验建构,提高其科学能力,并善于进行......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考试答案

    1:科学: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理性认识,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2:科学研究:人们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探究事物性质规律,发现新事物获得新知识的社会活动。 3:客观性原则是研究......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一、课程性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是电大学前教育专业(幼教专业)一门选修的教育理论课程,按照教学计划的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