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道家的审美理念研究论文
道家的审美理念——外部的和谐和审美者内心审美观的统一
设计是文化的一种表达,只不过表达方式与纯粹的文学表达不同。根据工业设计师VictorPapanek的定义,设计是为构建有意义的秩序而付出的有意识的直觉上的努力。传统文化审美观的传承性,对今天的设计创新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所以探讨道家的独特的审美理念在今天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道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干之一,其追求的审美理念与儒家、墨家等具有显著的不同。儒家的人生观强调“内圣外王”,强调人一生对“仁”和“善”的追求。表现在艺术审美上,就强调艺术“美”与伦理”善”的统一,认为凡是“仁”的就是“善”的,就是“美”的。所以其艺术审美带有强烈的伦理色彩。这种艺术审美的积极意义在于,客体的美学意义以主体的价值判定为标准,符合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价值原则,对农耕文明社会结构的稳定以及人与人和谐相处提供了参照标准和尺度。但是其消极意义在于,艺术美的客观性往往要让位于伦理的审美尺度,使得主体对美的追求领域的拓展受到限制。而且这种伦理审美的价值判定忽视了主体对自然美的审视,影响了主体对自然美和生态美的追求。同时,这种以“仁”和“善”的审美尺度使得这种审美风格表现为“群体性”的特征,而忽视了个体对美的领悟和体验。墨家是劳动者和手工业者的代表,他们认为“形劳天下”、“以自苦为极”(《庄子天下》)者为“大圣”。在修为之道上鼓吹“兼爱”,认为“爱无差等”,爱不分远近亲疏。认为“兼相爱”与“交相利”是紧密相连的,强调在行动上、物质上利人。并认为“交相利”是实现“兼相爱”道德理想的行为准则。表现在审美理念上,主张朴素美与平和之美,对代表权力和张扬的绚丽美则持不赞成态度。
道家追求的这种理想人格表现在审美理念上,主要有以下特点:其一,审美的出发点是“道法自然”。道家的代表作《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在道家看来,万事万物都应该遵守“道”,道是万物的始基,凡是遵守“道”的则是美的,否则就是丑的。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老子十八章》)把“仁”看作是人为的恶果和衰世的产物,认为只有遵从“道”的要求,“绝仁弃义”,恢复人的自然本性,做到“常德不离”,才是人性美,也才是人对美的审视标准。其二,审美理念表现出“不争”和“无为”的素朴之美。老子认为,造就理想人格,并不在于创造一种外在的异己的规范来束缚自己,而是应该努力恢复、保持和发挥自己内在的自然本性,这叫“修至于身,其德乃真。”(《老子五十四章》)人们应该放弃向外的追求和学习,不是“为学日益”,而是要“为道日损”,损之又损,直至于无,把一切人为的东西消除干净,如此才能“为天下贵”。老子进一步阐释说:“见素抱朴,少思寡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所以,不管是老子还是庄子,都强调“不争”和“无为”,认为这是审美的主要尺度。其三,对自然美具有独到的眼界和视角,虽有人为但似无人为之美。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在他看来,天地的大美,四时的序列,万物的荣枯,那都是由于万物的本根——道——自然的伟力所致。所以要“法天贵真,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所以道家的美,是自然美,是造物的神奇之美,是不文饰的美。人应该“从道”而“审美”。其四,把审美推到神异的境界,丰富了人类寻求超脱和精神家园的瑰丽梦想。庄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主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这种境界体现了审美的神异,但正是这种神异,为现实中的人勾画了足够的想象空间,令人痴迷不已。其实,不同的人对美的感受不同,谢林曾经说过,美就是要在有限中看出无限来。其五,审美上的个体性。道家不是以群体的原则,而是以个体的角度思考人生和事物演变的,这就使得其审美理念带有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道家所塑造的自由价值体系,不是从群体的角度而是从个体的“人”出发,从个人的角度看社会和自然,从个体观念思考人生,而不企图取悦和见用于当权者。其所理解的人,是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思考的、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人。所追求的逍遥自由的精神境界,并不是一种虚无主义,而是对人的精神的“无用之用”的发现,是对人的生命本质的积极追求。
总之,道家的审美理念强调个体体验,强调美的外在客观性和虽有人为但似无人为之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认为美的尺度是遵守“道”的本意——即外部的和谐与内心审美观的完美统一。
道家审美理念对现代和谐设计表达的意义
当代设计发展的一个趋势,就是和谐设计。因为和谐是世界的本质,是事物得以生存、发展的一种体现,也是美学的重要原则。设计元素的组合、排列和运用,要体现出一种美,就必须是和谐的。“过”与“不及”不仅是事物发展的“非常态”,也是对和谐美的破坏和解构。和谐设计的产生和出现,不是设计发展上对概念的营造,也不是设计文化中某种突然而至的别出心裁,而是当代设计对美的境界的一种全新的认识和理念上的拓展。设计要表达一种理念,那就是对美的追求。因为对美的尺度理解的差异,设计者难免见仁见智。虽然美作为人类认识和创造的一种性质,难免带有主观的色彩。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客观的美是存在的。如何做到主观审美与外部客观美的和谐统一是设计者必须面对的主要问题。作为一种文化,设计的惟美原则不仅要求设计者对现代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内心的和谐关系有个不断的把握,而且要促使他们在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以开拓视野,创新理念,把设计中美的真谛表达出来。道家的审美理念无疑对现代和谐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和思想素材:
第一,道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审美理念为现代和谐设计中对“生态美”和“自然美”的主题表达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工业革命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得人在大自然面前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是人类对大自然无节制的索取很快就受到了来自大自然的疯狂报复,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的生存和发展,如可耕地的减少及土地的大面积沙漠化、饮用水污染、动植物的急剧灭绝等等,使得地球这个人类的家园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已经不仅仅具有文化上的意义,而且越来越具有现实的意义。设计要回答现实问题,要宣传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完全可以在道家的审美理念中找到“完整的素材”,并加以创造,以实现设计主题的“意向”、“语言”以及“色彩”表达。
第二,道家注重个体的审美理念为现代和谐设计提供了艺术审美的“张力”。设计的目的在于设计者把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通过设计元素的组合表现出来。这种表现的艺术美和感染力不仅在于设计者自身的审美风格和审美高度,而且也顾及欣赏者的眼光和审美情趣,达到二者在审美上的和谐统一。这就有一个艺术张力问题。工业革命所导致的集权化和艺术品的批量生产,使得“艺术品的美”成了“群体既定原则”下的产物,个性的审美需求被大工业漠视而得不到伸张,艺术品的美学张力让位于对利润的追求,使得大量的现代设计因缺乏审美张力而显得空洞苍白,或者仅仅是某种符号的“布局”。道家的审美理念则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它对个性审美体验的追求,无疑为现代和谐设计的尺度把握和脱离大工业压制的个性审美张力的拓展,吹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第三,道家“无为”、“不争”的素朴之美,为和谐设计表达“质感美”提供了别出心裁的比照尺度。质感是视觉或触觉对不同物态如固态、液态、气态的特质的感觉。在造型艺术中则把对不同物象用不同技巧所表现把握的真实感称为质感。现代工业社会使得设计的手段和工具更加先进,对“人造文化”的营造更加到位,这种营造成就了设计的“某种绚丽与张扬”,但是与人内心渴求自然状态的“质感美”意向却越来越远。道家的素朴之美在喧嚣的工业社会为设计者提供了别出心裁的设计路径和心理意向,使得他们能在色彩、造型及整体布局上“黑白大写意”,显得简约而大气,从视角上和意境上表现出古朴的“质感的自然美意向”。
第四,道家对美的境界追求的神异性拓展了当代和谐设计的艺术审美境界。艺术作品,所可表达的只是艺术表面的“形”;不能言传的是艺术内涵的“神”。设计对美的境界的追求和把握,不仅是对现实事物美的参照,而且要依照这种外在的“客观美”,把审美和表现美的手法以及境界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因为惟有不断创新,设计的作品才有生命力和艺术感染性。庄子认为“美”不是主观,也不是客观,是主观与客观的两忘,产生一种新的境界。他对完美的理想人格境界(逍遥游)的描绘,为现代和谐设计追求全新的境界,真正做到张扬与平和、豪放与婉约、现实与意境的和谐统一提供了指导,拓展了设计的艺术美境界。
第二篇:审美心理研究论文
浅析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审美差异
摘要:不管是在东方古老璀璨的历史和文化中,还是在古希腊及罗马的巨大艺术成就中,山水画与风景画这两种艺术的审美价值都是人类发展的宝贵遗产。这两种表现相同的对象却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的艺术形式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关键字:风景画、山水画、审美比较
西方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是在两个不同民族、两种不同文化意识、两种不同审美理念的造就下而形成的两种不同风格、不同视觉感受的画种,但其表现对象则都是自然景观。两者无论是在绘画的审美观念上,还是人们的审美习惯上,都不尽相同。西方风景画着重于对自然景观的再现,通过特定技法摹仿自然、还原自然,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真实感。中国山水画则追求自然景观在创作者内心的感受,山水之美流于内心的精神世界,是一种人格化的自然,而西方的风景画则可称为自然的人化。本文将从中西方写意与写实这一绘画特点来论述、比较西方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在审美上的差异性。
一 西方绘画的自然再现——写实美
众所周知, 西方绘画最大的特点是写实, 与中国绘画的写意性形成了两门不同观念的绘画体系,彼此之间都有各自发展的方向和特定的审美群体。西方的绘画艺术, 主要是受古希腊和古罗马审美思想的影响, 追求艺术上的理性精神, 重视视觉上的真实感。也因受基督教的影响,认为神圣的价值在人和世界之外存在,需要去看,去听。希腊哲学家希庇阿斯就认为,“美就是由视觉、听觉产生的快感”。①因此艺术家们在古希腊文化和基督教的影响下形成一种以希腊与基督教精神为依据的美学思想。而根据基督教义的理解,艺术家对外在美的准确、完美的体现,则是想完成对上帝的靠拢,是对上帝的一种贡献。如诗人但丁所言:“„„你的艺术,距上帝只差一个等级”②,上帝在他们眼里是世界及美的创造者,如此追溯一番就不难理解西方艺术的写实性。这些美学思想体现在西方不同文化领域。当然,也是西方风景画的起源和发展的美学基础。这就使得西方的早①
②王宏建 袁宝林主编:《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王宏建 袁宝林主编:《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期风景画家在描绘自然的时候忠实、并接近与自然。在了解了他们的美学思想之后,对于他们笔下刻绘的真实的自然,也就可以领会了。这是与中国的山水画家截然不同的两种美的认识,表现在艺术上也就呈现出不同的姿态,具有不同的美学价值。
艺术上的再现是西方古典绘画的基本特征, 这可以从古希腊所留下的建筑遗址中得以证明。在人体雕刻作品中,可以看出其准确的人体比例和自然的人物动态, 与生活中的人十分相近。这与古希腊的哲学家、美学家们所倡导的审美思想、审美标准是一脉相承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曾指出“艺术是对客观对象的一种摹仿”。③所以西方的画家无论是对人物画、风景画、还是静物画都十分重视刻画审美客体在自然中的具体形象的真实感, 并运用写实的绘画风格来表现画家的内心对自然客体的审美感受。风景画也不例外地继承欧洲绘画的写实传统, 以自然、朴素、写实的手法来真实地表现大自然景象。
西方的风景画家在绘画创作上不把过多的主观情绪表现于作品中, 求真、求实, 直接对景写生, 所表现的自然景观也都是自己早以熟悉的、平凡的、生活化小景,是以一种生活化的心态来表现他们所见到的自然景观。乡村的房舍、街景码头、林荫小道都是西方风景画家常常表现的对象, 立足于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 并不刻意表现与自己生活无关的名山大川, 只注重对象中所蕴藏着的和谐美、形式美。中国的古典山水画家则不然, 他们不把那些平凡的、不起眼的、生活化小景作为自己山水创作的对象, 因为他们立志高远, 负有精神使命, 必须对自然界的景观进行改造、重组, 将自己的特定山水情怀寄托在作品中。所以, 中国的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相比较, 中国山水画的美是一种离生活较远的、又高于生活的、理想化的美。西方风景画的美是一种真实的美、朴素的美、生活化的美。比如英国画家康期太布尔的《运草车》, 从景象上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一辆运草车正涉水而行, 红砖农舍的背后是高大的树木,色彩层次丰富, 原野辽阔而深远, 还有天上飘动的云彩, 但整个画面透着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 给人一种真实生活的美, 给人们的审美启示是对自然的热爱, 对生活的热爱。
二 中国绘画的美学追求——写意美
中国画的一大特征是,“因再现的艺术而追求表现,因表现的艺术而追求再现”。④
如果说西方风景画是以写实为特征的话, 那么中国的山水画则是以写意的③
④ 宗白华译:《西方美学名著选译》,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肖驰:《中国诗歌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形式进入人们的审美视觉的。所谓的写意就是“求神似、不求形似”,艺术所表现的客观对象不能太似,介于似与不似之间。写意是相对写实而存在一种视觉状态。追求绘画过程中用笔、用墨的畅快感, 以达到精神上的“畅神”,中国绘画的写意性, 比之于西方绘画的写实性,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审美理念有关。受中国古代儒道思想的影响,中国艺术所依存的美学基础就有了儒道思想极深的烙印。中国古代哲学对于自然的认识不同于西方哲学。中国山水画诞生的东晋,正是道家的玄学风靡四方的时候。道家的那种重“心”略“物”的思想,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甚至整个中国艺术的重表现而略再现的美学观念和基础。“处师造化,中得心源”可以说是中国山水画的宗旨, 大自然的景观是怎样并不重要,心中的自然是怎样才是重要的。中国的山水画家不象西方画家那样对景作画,而是把对景写生的画稿作为再造心灵山水的素材。中国画家认为,在绘画上仅仅停留在“处师造化”上是远远不够的, 还应该对所表现的对象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根据自己的审美感受,对自然的景观有独特理解,“中得心源”在心中进行加工改造, 使自然的景观得以升华成为艺术美。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写意与写实性, 在审美的追求上, 也有本质的区别。西方风景画所追求的是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真实的美感, 是大众共享的艺术。而中国山水画家所强调的是个人的精神世界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追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比如一些文人山水画家的表现仙隐遁世的逍遥之乐的创作。中国的山水画家与西方的风景画家在表现自然景观时, 用审美思维方式来表达客观对象, 所要赋于的思想内涵也是不同的。西方画家主要还是表现自然在视觉中的真实感, 并不需在画中过多地表现自我, 或暗喻自己品德的高尚, 而中国的山水画家认为山水除了它的貌相外, 还有它的精神品德, 借崇高型的山水来表现画家的胸怀宽广, 借山水画来表达自己的仁与德, 借山水画以明志。
三 小结
以上是对中西方山水画和风景画在审美理念上的分析比较,当然,两者之间的不同点不止于此。可更应当承认,随着历史的发展, 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的进程中,中西绘画在本质上,只会越来越接近一致,不会越来越分离。要使中国的绘画艺术取得更大的发展,就要立足于本民族传统, 扬自身优势,传承中华民族绘画艺术的优秀传统,并将其向外推介。同时也要以开放的心态,热情地接纳与汲取外来优秀绘画艺术的营养,按照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沿着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结合时代的特点,现实的实践去认真地总结、探索与创新, 真正实现
中国绘画艺术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舒也:《中西文化与审美价值诠释》,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吕志强:《当茶遇到咖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马奇主编:《中西美学思想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外国美术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王宏建 袁宝林主编:《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肖驰: 《中国诗歌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宗白华:《西方美学名著选译》,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第三篇:职业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研究论文
摘要:审美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中“德智体美”中美育的教学要求。充分进行审美教育工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思想意识。职业中学的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教学科目,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开展审美教育是职业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和责任。特别是在新时期背景下,职业中学的教育不仅要不断增强学生技术的培养,而且也要兼顾学生人格修养、人文素养的培养,从而让学生逐渐树立完整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本篇文章主要针对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进行相应的探究,通过对相关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不断向学生渗透审美理念,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而满足中职语文教学的需要。
关键词:职业中学;语文教学;审美能力
职业中学的学生是一群比较特俗的受教育人群,主要是因为这群学生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说,他们承受的压力更大,受到别人异样的眼光更多。同时,不管是在知识层面还是学习能力上,都次于普通学校的学生。而且,对于职业中学生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偏重于专业技术的教育,对于学生鉴赏、人文方面的教学则较少,从而导致了学生的审美意识缺乏,审美能力较低。所以,在新时期背景下,相关教育工作者就要充分意识到这个现象,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渗透审美教育。
一、职业中学的教师本身就要具备较高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践行者和引导者。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培养和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让学生具备较高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教师自身必须要具备相应的审美鉴赏能力,并且精通美学伦理,才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审美教育。首先,职业中学语文教师不断学习和修养,构建自身崇高的人格品质,从而树立正直、诚实、廉洁、公正以及坦荡谦逊的品质,才能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师者形象,在人格上感染学生,以自身“美丽”的人格影响学生。其次,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注重自身语言美和姿态美,也就是说要有完美的业务素养。教学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种艺术,教师就是艺术的策划和实施者。所以,教师要始终站在艺术的高度开展语文教学,科学、合理地运用肢体语言和非肢体语言。比如,在讲课的过程中,讲到动情处,教师要神情兼备、口齿清楚、普通话发音正确、语调清晰、节奏明快、韵律恰当,并懂得遣词造句,达到妙语连珠的效果。借助自己的眼神、肢体等动作向学生传递文章中的艺术美感,让学生受到教师的行为的感染,从而感受到美的存在。最后,专业中学的语文教师还应该具备深厚的文化功底,在课堂上能够引经据典,把握美学主体和形象,将语文课堂始终笼罩在美的环境下,让学生处处感受美。
二、咬文嚼字,欣赏语文语言美
职业中学的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很多美的元素,这就需要相关教学工作和在实际教学工作者要深入挖掘,不断从语文篇章中挖掘出美的信息,向学生进行美学渗透。语文篇章中的很多文章在遣词用句上都很有考究,特别是在一些借景抒情的散文篇章中,更是挖掘美学的重要素材。比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应该带领学生仔细推敲于文中的词句,尽量要“咬文嚼字”。仔细推敲,发现语言中的美[1]。比如在《荷塘月色》中一段落对“月色”进行了描写,分别用了“泻”、“浮”、“笼”等动词,也正是这些动词的使用,使得朱自清描写月色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个时候,教师就让学生试着对这些动词进行仔细琢磨,看看能不能用别的动词替换,替换之后的效果怎样。比如把“浮”换成“升”,在语句上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纵观全句,发现没有原文的美感,而仅仅是叙述月亮升起的过程,使荷塘不再具有一种朦胧和美感,也不能够更加全面和清晰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会课文中“美”元素的存在,加深学生的印象和感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效果。
三、展开联想,感悟意境美
意境是在语文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一个词汇,特别是在一些诗歌当中,意境的存在感更为浓烈。在教学中,只要抓住了意境,就等于抓住了诗歌的灵魂,抓住了作者的心灵,由此来感悟和探索作者的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变得非常容易。同时,通过意境,让学生更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诗歌,让学生更加大胆地展开现象,感受诗歌的意境。比如在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一诗歌时,要求学生感受“徐志摩”在康桥上对母校的留恋这一情景,展开联想,仔细品读文中的意向和意境,把诗歌中的语言美、音乐美和建筑美相结合,从而形成一个色彩鲜明和线条清晰的美丽的意境[2]。由此,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意向,并根据文中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一诗句来感悟全诗以及作者内心深入的情感,领略诗歌的意境美,从而有效渗透审美教育。
四、感受人格的洒脱,体会人格美
在教学中,想象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实现学生心灵于课文情感的平等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平台上,常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因势利导,促成学生人格和文章任务人格的对等,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比如在教学《行路难》这一内容时,在开头的“行路难、难于上青天”就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心境,到诗词中间的“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让学生感受作者豁达的人格,到最后的“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学生感悟作者不畏险阻、面向未来、心怀宽广的人格美,从而培养学生大度、洒脱的心境,让学生在逆境中学会保持乐观、自信、积极的心态,形成自身的人格美。
五、结语
总的来说,审美能力的培养是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在新时期背景下,相关教育工作者更应爱不断提高自己身的意识,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美育素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失时宜地向学生渗透审美意识,逐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满足新时期语文教学的需要,也满足学生审美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解相梅.浅谈职业技术学校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J].职业,2008,11:117.[2]张天喜,张晓明.给学生一双审美的眼睛——语文美育教学与研究[J].渭南师专学报,1998,04:95-99.
第四篇:西方文化的审美理念
在研究中、西文化差异的选题上,不少学人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乃至毕生的精力去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向西方介绍中国,向中国介绍西方,为全球一体化的思维格局作出了不朽贡献。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从不同角度向我们介绍了西方文化特征和艺术思想的构成。对我们了解外埠世界,了解西方文化的审美理念,提供了不少可以借鉴的理论依据,为我们研究自己民族的审美理念和融入西方审美思想对我们的赏石活动具有十分积极地意义。
这是一个大题目,它涉及到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涉及到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各民族的生活习惯,物质条件,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光照时间等众多因素,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和一个民族的文化习俗。本文旨在就审美意识方面作点阐述,愿它能对我们的赏石活动有点积极意义。
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区域,确有潜意识领域的存在。这种奇特的潜意识功能的发现,不仅校正了以往无法解释的神话观念,而且更科学的解释了人脑进化的客观规律。人脑的这种潜意识领域,可分为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沉积,理论上把它区分为种族潜意识和个体潜意识两大类。据W.薄莱尔的实验报告表明:人的感觉能力有一种连续性。新生儿在出生之前大脑中就写上了复杂难读,甚至不可辨认的特殊记号。这种记号是来至远代祖先的许多感觉刻痕,有人便称其为种族潜意识或曰遗传基因。个体潜意识则是人的后天所有经验和理性意识在大脑层皮留下的记忆痕迹,是现实生活中对人影响最深刻,触动最大的历史事件存留的痕迹。这些库存在大脑层皮中的所有记忆,会在潜意识中留下一触即发和条件反射的不同反应,并主导着人的所有行为意识。
中国的奇石鉴赏家和艺术家,应该是对事物感受能力比较敏感并具有超前审美意识的一类。当他们在现实世界里看到某种事物最初的原貌时,会因此发生很强烈的情感活动。虽然还无法从科学的理论上解释对某一事物的思考能力,但我们完全可以肯定的说:他们对事物的感知能力与一般人是有所不同的。当他们发现有一种特别而又值得注意的物质现象时,便热心而好奇的摄取到自己的心灵中来。从最初感觉的那种独立形象,经过潜意识的孕育培养,再与其它事物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创造出思维典型。这种典型思维的意义是鉴赏家以前观察到事物现象的再现。
一种物质现象,如果它可以形成并表现时代的审美动机,他们便能摆脱个体狭窄的认识圈子,对整个物质现象投射以格外的审美注意力。能够强化自身的活动意向,并去认真观察、体验、捕作和揭示自己时代的审美特征,将这些现象纳入自己的视野,从而构成整个审美创造活动中稳定而完整的实际内容。同时,在审美个性的整体结构中,比较稳定而又差异较大的则是鉴赏家对观察,感知、分析、想象的不同层面而有所不同。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壤里,不可能开放出古希腊时期那种表现人体健美,体格强悍,袒露胸腹的艺术之花。也不可能有象维纳斯那样裸露肌肤的女性形象和像大卫那种全裸的男子雕像。西方的艺术创造是一种入木三分的细腻肌肉块状和骨骼关节灵活的直观再现。东方艺术则是充分利用外在条件的包裹意象影射着人体内在的那种气质和想象。中国的人物画和雕塑从一开始就没有一个标准的比例,历史上没有一件作品可称为正比和采用黄金分割的科学方法进行艺术构思。直到近代,西安兵马俑的出现才让我们见到了二千多年前人物比例的正确性。但依然是重甲包裹,服履靴形。即使这种比较科学的人物比例,也没有被后来的艺术家采纳。在中国封建社会里,艺术家不可能亲见直观的人体,更不允许宣泄人体艺术的原形。说到底,是对人体美的艺术形象不懂和禁忌。在中国礼教中,女不露皮,男不露脐的教化,成为一种约束人的意思行为,禁忌自我了解的桎梏。在中国历史上认为大逆不道的事,在西方,从他们的祖先开始就已经习以为常了。只是到了近代,中国美术界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精华,似乎重新认识到了人体是世间最美的一部分?
自从艺术人体在我国小范围开始运用,始终步履艰难,障碍重重,更是直接怒斥为色情和黄色的渲染。这种对人体自身神秘化的教化结果,导致民族的另类更希望解开这个谜团的主动进攻。人们越是见不到真的人体,越是表现出对未知领域的渴望,尤其是最隐蔽的生殖器官,便成为中国另类最强烈的报复对象。所以,中国人骂人最恶毒最丑陋的语言,莫过于对男人女人的生殖器攻击。我们所知道外族恶毒语言的攻击只是强调人格智能的低下和愚昧,他们即使骂人也似乎不像国人如此丑陋和腥嗅。
近二十年来,中国境内人体艺术和那些被称为裸体的东西多了起来,人们也似乎习以为常了。从最初让男人们的圆目咋舌,女人们的羞巾捂面发展到现在,似乎也对人体这一最美部分的理论开始有某种程度的认可。
西方绘画是在画布上用颜料反复涂模出光影和透视效果。中国绘画则是在一张白纸上充分利用虚幻而简略的手法概括具象和景深。中国的文字是一字一意的肯定人类活动印迹,并作为一门独立的书法艺术进行欣赏,直至解读远古的原始文字。西方则是用二十几个字母反复拼凑来反映人类的社会活动。这些拼音出来的东西,有些用语的意思,时过境迁,后来者就不解其原始的含意了,这一点在不少文章中都得到证实。中国的语言习惯多采用隐喻,含蓄,委婉,曲折的方式表达重要意思。西方则是直接,生硬,高亢,直白的强调重要内容。中国人一个眼神,一句用语的轻、重、缓、急都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西方人则全然不解其意。这当然与生活习惯,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从这些差别中我们可以想象:东、西方的原始初民们,主动和被动的感觉对象,是带有某些真实和想象去认识更加符合原生形态的表现。物的美丑是依据它与人的关系来决定的。人们会透过这种感觉自然形式所表现的意志,情感和愿望,不断寻找那些与自身相关的审美感觉。这种精神需求的强烈愿望,诱发了当代中国社会的书法热,诗词热,收藏热等曾经失落的文化现象。
东、西审美意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文化艺术和意识形态。文学、诗歌、戏剧、电影、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美育和价值观念等方面,都有太多的不同。一部伟大的文艺作品,并不因为个人的祸福而显示,只有当它能为整个人类服务时才显得伟大。一种文化现象的发生和发展,是人类长期审美实践的产物。人的审美知觉在漫长的审美实践中逐步形成和提高,并通过种族的遗传而获得。人脑的很多信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是自己种族的经验经过无数次反复存留下来的生理痕迹,它组成各种无意识的原型,并成为人人生而有之的天性本能。审美对象一旦将人脑中那些潜藏的原型唤醒,就可以凭借经验,联想,本能地获得这种原型的审美感受。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经验型的民族,我们的思维也同样是一个经验型思维。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孕育出来的意识形态,都会有意无意的排斥和拒绝外来文化的侵扰是不足奇怪的。
中国的盆景艺术和赏石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独树一帜的背后,矗立着强大的民族背景。她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因素。是民族心理制约以及独特的民族文化土壤所培育的。
中国的哲学思想,是以中庸谦和为主,把天人合一,物我两忘推为至高。西方人的基本态度却是物我对立。在对立思想的支配下,西方人很重视对事物的客观认识,用概念化推理演绎出把握对象的思维发展到用实验剖析事物本身,重视对物体本身的实体效果,从而揭示事物规律的理性认识。在审美思想中更强调人为因素和量化微观。
我们通过以上分析,不能武断和片面的说孰优孰劣,东、西两大不同类型的文化系统经过猛烈的撞击之后,初步形成一种相互交流和融合的趋势。中国先进的知识份子,在近代的一百多年里,引进和吸收西方文化的精髓并用以指导中国的社会实践,已经被实践证明了很多正确性。西方的审美观念也给中国的艺术创作带来了勃勃生机,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进步。
中国的审美观念也逐步被西方人接受和喜欢。喜欢汉学和汉字文化的外国人到中国留学的人也逐步多了起来。近代时兴的盆景艺术和赏石文化也通过不同渠道打动着西方人紧闭的心扉。竟管他们赏玩的风格跟中国不一样,但他们却从中国人那里学到了与自然和谐的良好习性。
人类为追求美好事物的思想境界和自由无羁的生活方式曾付出了巨大代价。在每个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中,无不融入太多的悲剧意识。这种意识的根源是人类历史上很多美好的东西曾遭到人为的压抑和摧残。世世代代的理想之梦被严酷的现实击碎之后,那种油然而生的凄迷美,能引起整个人类社会的共鸣,这种审美理念让我们得到了某种心理上的补偿和平衡。
人的认知思维具有同化、顺应两个对立而又统一的矛盾。同化是把客体纳入到主体中去融合。顺应是主体对客体的主动,揉合原有审美对象的功能当然易于为对象所同化。这种同化和顺应的最终结果,只能是在量上丰富了原有对象的审美水平。文学家,艺术家和与之相关的鉴赏家应该担负起提高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的使命。历史上任何一部青春永驻的不朽之作,总是不断满足那个时代的审美需求,从而超越了历史的局限,永不过时的成为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
第五篇:道家思想论文无为而治
道家思想论文
《老子思想解读简说:无为而治》
我个人虽然喜好老庄哲学,亦有对其进行过些许深入地探讨,然终其本末,皆是一家之言罢了。虽然,言在心中,不吐不快,就作了这一篇文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自此语而言,大道理是不必著文说出来的,今日斗胆论道,比仙师老子我实在愧不能及。
话说老子李耳骑青牛出函谷关,关令尹喜见之紫气东来,便觉有圣人至。遂迎之以大礼,又请老子作文阐道。老子大笔一挥,洋洋洒洒写了五千字,其共八十一篇,上篇三十七,下篇四十四,因其上篇第一篇首句“道可道,非常道”名上篇《道经》;下篇首句“上德不德”,名下篇,《德经》。合而称谓《道德经》,又名《老子》。
《道德经》大凡五千余字,而世界上但凡仅仅数千字就能完备的阐明一种学说的,唯有老子一人而已。这本《道德经》竭尽阐述了老子清静无为的思想体系,能自成一家。于此,在春秋时代,百家争鸣的时代,诞生了道家这一流派。
道家思想的核心,我大概可以用这十六个字来概括:无为,无欲,无我;居下,清虚,自然。
精确的说,“无为”是不准确的,老子通过“无为”最终还是要达到“治”这一目的的(后人多曲解,认为无为就是无所作为,这是不正确的,是有悖于老子思想的本源的)。所以这篇我主要想论及的就是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无为而治的思想充斥着整个《道德经》。老子哲学之“无为而治”思想素为中华民族所崇尚,所谓“无形胜有形,柔弱胜刚强(道经36)”、“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经22)”、“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德经41)”,无不阐释一个道理:事物的最高境界,往往不着痕迹、不露端倪。心目中的伟大目标,苦苦追求而不可得,当历经风雨、胸无所挂时,彩虹不期而至。武学中有“无招胜有招”一说,意即武功至精至纯时,可以执木为剑、以柔克刚,不囿古法、不拘经典,随意挥洒处,所向披靡。
“无为”是老子哲学的一个专有名词,不能照字面直译作“没有作为”,或误解为“无所谓”。老子主张行道,认为事物的发生与发展都有其客观性与规律性。“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器,无之以为用。”(道经11)这是说:“无”并不是“真空”或“虚无主义”,老子所倡导的正是一种“无用之用”,看似“无用”而有其重要作用。
老子说“困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以为难,故终无难矣。”(德经63)。“圣人”遇到事情还认为其中有困难,而善于处理,所以终于没有困难。这是说:要重视困难,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阶段,抓到有利的阶段去做,就容易成功。老子还说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德经64)双事物的成就都是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近到远发展起来的。这一定的步骤必须循序渐进,不可躐等。由此可观之,老子的“无为”又不是真正的无所作为,无为是作为治的前提而实现的,无为只是一种行为的作风做法,而最终达到的目的还是“千里之行”之类的宏远目标。
老子的“无为”学说,以“道”(自然法则)和“名”(自然现象)为基础,对待自然和对待人民都要依照自然发展规律。
顺其自然,方能叫做真正的“无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