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的节奏论文(范文大全)

时间:2019-11-27 21:10: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和声的节奏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和声的节奏论文》。

第一篇:和声的节奏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从和声节奏的概念、和声节奏的类型、和声节奏的力度、和声节奏与小节和节拍的关系以及和声节奏与音乐的体裁风格的关系等多个方面,对和声节奏的问题进行专题式的讨论,以期对和声节奏问题做较为全面、深入地梳理,为学习和研究和声学的同仁提供关于和声节奏方面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和声节奏;和声力度;体裁风格

节奏是音乐的要素之一,是音乐在时间上的组织。节奏贯穿于音乐行进的始终,是音高运动的载体。有时节奏可以脱离音高而独立存在,但音高脱离节奏却无法表达。因此,对于节奏的认识、理解和把握是音乐学习的重要方面之一。

节奏、隐伏声部的节奏和音乐结构的节奏等多个方面。其中,和声的节奏是多声音乐的重要动力因素,它关系到乐曲的形象、风格和体裁等等。

一、和声节奏的概念及相关因素

和声节奏是指由和弦更换时所造成的和声音响上长短变化的组合而可以不一致;和声节奏可以有规律的交替,也可以无规律的变化;和声节奏会因为不同的和弦序进产生不同的色彩和力度;和声节奏还与乐曲的体裁、风格有关等等。

二、和声节奏的类型

根据和声更换频度的快、慢、多、少,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四大类:

1.宽疏型:一个和弦延长几个小节甚至更多小节的和声节奏。此类和声节奏缓慢,和弦的时值长,和声变化少,和弦之间的距离较远,和声节奏的动力较小。适合塑造较为安静、静止或辽阔的的音乐形象,或者作为和声背景使用。宽疏型和声节奏通常多用于乐曲主题呈示或乐曲的结束部分。下例的和声节奏宽广。主和弦从开始延续到第10小节。在这种和声背景下奏出主题的旋律,有效地明确了调性,烘托了主题旋律。

2.适中型:和声节奏贴近节拍的变化,在强拍上更换和弦。此类和声节奏宽紧适中,比例均衡。音响效果比较平稳,通常多见于固定风格、体裁的乐曲。如例5:和声节奏以两小节为一单位变化,和声进行平稳、均衡,同一和弦在反复时同过低音交替,使得和声并不感觉单调,反而具有动力,加上伴奏织体节奏的作用,乐曲富有鲜明的节奏特点和那不勒斯风格。

3.紧密型:和弦更换频繁,时值等于甚至小于单位拍。此类和声节奏紧凑,和弦的时值短,和弦之间的距离近。和声节奏的动力作用强。音响动荡。适合表现戏剧性、激动、不安的内容等。多用于乐曲的展开性部分。上例中,和弦每拍都在变换,加上和弦性质的游移性,形成不稳定的效果。

4.混合型:和弦的更换没有固定的规律,和弦的时值长短不一,疏密相间。此类和声节奏变化较大,根据乐曲的不同需要而更换和弦。音响比较活泼。其节奏对比较为多样,表现范围比较宽。如例3里,第一小节是每拍变换一次和弦的紧密型,第二小节的和弦延长了一小节为适中型,第三小节前两拍为一和弦,在第三拍又更换了和弦……,没有固定的规律。但是全曲来看,它有是有规律的,它的这种变化在后乐句中又是同样的反复。加上它与旋律的配合,形象地表达了梦幻般的感觉。因此,没有规律就是它的规律,音乐正是在对比中有统一,统一中又有对比。

三、和声节奏的力度

和声进行的力度是决定与影响和声节奏动力的重要因素,它犹如诗的音节、旋律的音调有抑扬顿挫一样,各个和弦有轻重交替的作。,也如同旋律节奏中的节奏重音,非重音;强位,弱位一样,不同的和声进行力度使得和弦之间具有轻重、强弱的区别。影响和声进行力度有多方面的因素,下面是几种主要确定和声进行力度的方面:

因素。在和声学中一般划分如下:

特殊强进行:根音二度关系和弦进行。二度关系和弦由于没有共同音,色彩对比鲜明,和声性联系较少,.旋律性作用强。其中二度上行比二度下行更强些。

强进行:根音四度上行或五度下行关系和弦进行。此类和弦连接由于后一和弦的根音得到前一和弦根音的支持与强调。同时,后一和弦的根音是前一和弦中未包含的新音,具有新鲜的效果。

次强进行:根音三度下行关系和弦进行。前后和弦有两个共同音。但后-和弦的根音是新的音,在力度上也较强。

弱进行:根音下行四度或上行五度的进行。后一和弦的根音是前一和弦的五音,缺少新鲜感。根音之间的音程关系不像四度上行那样得到肯定有力的支持,因此效果柔和,属于弱进行。

倍弱进行:根音三度上行进行。上三度进行的两个和弦由于后一和弦的根音是前一和弦的三音,又有两个共同音,后一和弦好似是前一和弦的派生,效果最弱。

以上是不同根音关系和弦进行时力度的强弱,强进行时,后和弦是重和弦,前和弦则是轻和弦。弱进行时,前和弦为重和弦,后和弦则是轻和弦。和弦的根音关系是和声进行强弱的固有属性,但这种作用也受其它各方面的条件的影响,如和弦的调式音级、功能属性,和弦的性质,和弦的排列与低音位置等等

2.和弦的节拍位置。和弦的节拍位置对于和弦进行的力度具有重要作用,一般来说,位于强拍位置的和弦得到强调,具有节奏的重音和弦的作用。而位于若拍得位置的和弦属于非重音和弦。当然,这一因素也不是绝对的,它受和弦性质,音乐结构,时值等的影响。

3.时值长度。通常时值较长的是重音和弦,时值较短的为非重音和弦。

4.和弦的功能作用。调式的重要音级和弦,在乐曲中起独立功能作用的和弦属于重音和弦。非独立功能的和弦一般为非重音和弦。以上四点是决定和声力度的主要因素,在实际乐曲中这些因素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地同时发生作用。除此之外,还有和弦的排列方式、演奏方式、乐器的音色等等都对和声力度产生各式各样的影响。也正是由于这些因素使得和弦进行时具有强弱,轻重的对比,构成丰富多彩的和声节奏。

四、和声节奏与小节和节拍

一首乐曲的节拍是基本固定的,即使是交替拍子或混合拍子也具有一定的规律。因此和弦节奏在变化时会产生两种情况:

1.和弦的更换与乐曲的节拍规律是基本一致的。无论它是每小节或数小节更换,是每拍或数拍更换一次,但它总是与乐曲的小节、节拍相对应的。能使听者能清晰地感觉到乐曲的节拍特点的。这在前面例举都是属于这一类型,无论它是宽疏的,适中的。紧凑的还是混合的。

2.和弦的更换与小节、节拍规律不一致的,脱离节拍规律。产生和声节奏的切分。它类似于旋律的节奏切分,打破了原有的节拍重音。但与旋律节奏切分不一样的是,和声节奏的切分,尤其是伴随织体一起的切分会导致节拍规律的模糊甚至改变,使听者感觉不到原有的节拍规律。

五、和声节奏与乐曲的体裁风格

除以上所述与和声节奏有关的因素之外,乐曲的体裁风格也与和声节奏也有着紧密的关系。不同体裁的乐曲常有着不同或特定的和声节奏形式。因此,和声节奏的研究还必须与乐曲的体裁、旋律的风格特性、乐曲的速度、表现内容、及乐曲的曲式部位等结合起来。

1.一般通俗体裁乐曲的和声节奏

一般通俗体裁乐曲主要是指抒情曲、进行曲、通俗歌曲、舞曲等。此类乐曲速度适中,旋律多具有抒情性、歌唱性,性格鲜明,独立性教强。和声则多起伴奏作用,烘托主旋律的进行。因此,和声节奏大部分采用合乎小节节拍关系的基本和声节奏型,其和弦更换频度也基本固定,常以某一固定时间循环,多为适中型的和声节奏并且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当然在乐曲的终止处、高潮出、过渡、对比段落等位置也常通过和声节奏的加密,和声节奏变换规律的改变,和声进行的力度的增强,和声紧张度的增加等手段来突破单一的基本和声节奏型,增强乐曲的动力,求得对比。

2.慢速乐,曲的和声节奏

慢速乐曲是指那些表达深厚感情,表现深刻内容的悲伤乐曲及套曲中的慢板乐章。此类乐曲旋律与和声结合紧密,处理细致,以表现深刻,复杂的内心情感。因此,和声节奏多短而密,常与旋律、织体同步变化。

3.特定体裁乐曲的和声节奏

在某些特定体裁乐曲中,其和声节奏有其特殊的形式,它常根据乐曲的表达内容、表达方式、旋律性格、织体写法等方面的不同特点而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处理方式。在旋律音调平易,赋有朗诵性或戏剧性的歌剧、宣叙调、散板唱段、前奏等乐曲中,和声节奏常常表现出没有固定规律,随旋律的“语气”而变化,并且常与小节节拍不一致,出现脱离节拍规律等现象;在复调化织体的乐曲中,由于注重各声部的横向流动,节奏交错,和声节奏常没有规则,随旋律流动而变化;在摇篮曲、船歌、圆舞曲等表现固定内容或形象的乐曲中,和声节奏常固定化,有规律的更换,并且伴随固定的织体和音型。因此,在特定体裁的乐曲中,和声节奏要结合乐曲的旋律,织体写法,表现内容等因素来看待。

六、结语

和声节奏是和声的重要表现要素之一,它与和弦的构成材料有关系:不同的和弦材料、不同的和弦结构、不同的排列方式、不同的和弦连接都将影响和声进行的紧张度、力度,从而影响和声节奏的动力强若;它与和弦更换的频度有关系:根据和弦更换的频度,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即宽蔬型、适中型、紧凑型和混合型;它与乐曲的曲式部位有关系:通常呈示性段落和声节奏宽或适中,展开性段落和声节奏密,结束性段落和声节奏宽;它与乐曲的风格体裁有关:不同的风格体裁、旋律特性、织体写法、表现内容决定了和声节奏的多样性。

和声节奏是有规可循的,尤其是在特定体裁风格,特定的曲式部位中,常会表现出千篇一律。和声节奏又是无章可依的,几乎没有相同和声节奏的乐曲,因为它总是和乐曲的实际特点、旋律特性、表现内容等息息相关的,所以又是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的。

参考文献:

[1] 《和声学专题六讲》桑桐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2] 《和声学基础教程》谢功成等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6月

[3] 《和声学》人民音乐出版社(美)瓦尔特口辟斯顿著,丰陈宝译

第二篇:《和声》影评

姓名:夏靖

班级:11机制(2班)学号:2011509279

····

《和声》影评

这样一个故事,如果平凡地进行演绎,很容易流于形式。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见到的合唱团已经多如牛毛,而每一个合唱团成功的背后都会有一个艰辛的故事。为了写出《和声》的特殊性,编剧是很动了一番脑筋的。首先,影片并没有把组建合唱团的目的和意义放大到女囚们自我价值的实现,或者通过良好的狱中表现来给自己争取减刑的机会,而是缩小为满足女主人公贞慧的一个小小的愿望,即:带儿子珉宇到监狱外面度过一天。贞慧组建合唱团的目的就是这么简单,而她的这个充满母爱的愿望很快就得到了狱友们和监狱管理方的支持,终于演化成一场温情流淌的大爱行动。其次,影片有意让这些女囚每个人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贞慧是因为惨遭丈夫的毒打时奋起抗争,意外将丈夫摔倒在玻璃台上致死。宥美是因为惨遭继父的强暴时奋起反抗,意外将继父打死。原职业摔跤手延实是用夹子将他人意外弄死。文玉是因为无法忍受丈夫与情人的奸情而开车将他们撞死。而因为这些特殊经历,她们的亲人多多少少都与她们产生了一些隔阂。

韩国刑法规定,女犯人在监狱生产后,可在监狱育儿的时间为产后18个月。期满时必须将孩子送出监狱由其他人领养。贞慧所面对的恰恰是这样一种辛酸和无奈。影片一开始就是贞慧在监狱中生下珉宇的镜头。作为母亲,她经历了在狱中生子这样一个极其特殊的时刻,同时又必须接受18个月后与儿子分离的命运。儿子生下之时,就是她与孩子分离倒计时时钟的敲响之日。而属于他们母子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年半。可以设想,与爱子离别的钟声越来越近的时候,天底下的母亲会多么地寝食难安,又会多么地不顾一切。因此,当监狱看守所长承诺她如果将合唱团搞成功的话就可以与儿子到监狱外享受一天的自由生活的时候,这个唱歌没有天赋、一唱就能把儿子唱哭、根本不知合唱团如何组织的母亲,却毅然决然地走上了组织狱中合唱团的艰难而快乐的路。

影片中的文玉是一个塑造得非常饱满的母亲形象。她在狱友中年龄最大,入狱时间最长,人生阅历最深,处事经验最丰富,时时处处都有长者风范。比如为小珉宇庆祝周岁生日的时候,小珉宇抓周居然抓了一副手铐,让大家始料未及目瞪口呆,是文玉首先打破尴尬,笑着说珉宇以后会做大法官,从而让大家对珉宇的未来又充满了期望。在监狱管理者方科长气愤地撕碎大家为珉宇庆祝周岁生日所拍的合影照片之后,又是文玉通过向贞慧分析方科长的没生过孩子的嫉妒心理,巧妙地化解了贞慧的心理阴影。新狱友进来之后,还是文玉委婉地劝说老狱友们手下留情,给孩子留下好的榜样。宥美与贞慧发生争执并自己撞墙受伤回到牢房后,不懂事的小珉宇跑过去抱住她的头,大家都生怕这个对孩子有偏见的姑娘会采取不良的行动,而文玉却对宥美大声喊:珉宇是看你头疼帮你吹吹的!从而缓解了紧张的气氛。珉宇不习惯听妈妈的歌声而哭闹不止的时候,又是文玉主动站出来,抱过珉宇,为他哼唱甜美的歌曲让孩子进入梦乡。在看望因与其他女囚大打出手而受伤的宥美时,是文玉十分理解宥美并对贞慧说出的“自己也无法原谅

自己,一天天地活着就象在受刑”的话,击中了宥美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让她潸然泪下。是她将宥美当成自己女儿看待的一系列举动,融化了积压在宥美心中的冰雪。还是她,在珉宇离开后贞慧无法承受那种巨大的失落与空洞的时候,告诉贞慧坦然面对,“只有自己笑了孩子才会笑,该相见的人总会在某一时刻再相见”,从而让贞慧重燃生的希望。然而她的女儿贤珠却并不理解她的做法,始终对她非常冷漠,甚至当着她的面说出“让你象在地狱一样活着”的话。狱友们都经常有亲友的信件或包裹传递进来,只有文玉总是得不到女儿的关爱。她给女儿写了无数封信却都如泥牛入海,她打电话给女儿却被女儿生硬地挂断。她在安慰这个体贴那个的同时,自己却不得不忍受着亲人不亲的巨大伤痛,直到最后才与女儿和解。

影片很好地使用了对比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对比,来揭示影片所要表达的人间真爱的主题。从横向来看,有冷漠严肃的方科长与热情似火的狱警孔娜英、温情大度的所长之间的对比,有个性不同、经历不同的狱友之间的对比,有大权在握的警察与寄人篱下的囚犯之间的对比,有天真无邪的孩子珉宇与心事重重的母亲贞慧的对比,有台上演员与台下观众的对比,也有角色换位的对比。比如文玉与宥美,前者是母亲,后者是女儿,前者是监狱外的女儿不肯与监狱内的母亲沟通,后者则是监狱外的母亲得不到监狱内的女儿的原谅。从纵向来看,有珉宇在监狱中与母亲朝夕相处但数年后却对生身母亲视而不见的对比,有宥美入狱时挖苦贞慧在狱中生子但此后却因为其他女囚推倒珉宇而奋起与对方大打出手的对比,有文玉先是不肯参加合唱团后又认真对待指挥工作的对比,有合唱团成立之初的毫无章法经常争吵打骂与此后亲密无间如同一家人并走出监狱大门参加全国女子合唱大赛的对比,有贞慧起初一唱歌孩子就哭与此后能把哭闹的孩子唱到熟睡的对比,有宥美入狱时谁都不理与后来引吭高歌的对比,有贞慧与宥美在狱中曾经因为生孩子一事而发生过激烈的争执与此后宥美主动教贞慧唱歌的对比,有方科长开始时对合唱团的不支持不理解与结束时对她们的演出微笑着给予掌声的对比。等等。这些对比相互呼应,相互映衬,很好地完成了情节的铺垫,也让在观众的心中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记。

哀莫大于心死。然而这些女囚却在文玉的影响下抱持了“既然已经这样了,何不笑着活下去”的乐观理念并实现了人生的转变。贞慧在忙忙碌碌中没有悲哀,因为她找到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文玉在走向刑场的时刻没有悲哀,因为她得到了亲人的谅解。其他女囚们没有悲哀,同样也是因为她们让自己的亲人们看到了自己良好的表现。当合唱团的女囚们敞开心扉投入地演唱的时候,她们已经忘记了自己作为囚犯的特殊身份,将等待着自己的死亡或者漫长的刑期抛在了脑后。在那一刻,她们是快乐的、幸福的!

看什么样的合唱演出我们会掉泪?听怎样的合唱才能打动我们的心扉?电影《和

声》把最高潮的部分放在了全国女子合唱大赛上。在经历了刻苦的训练、漫长的等待和因观众丢失珠宝而遭怀疑被搜身之后,光彩照人的女囚合唱团还是在最后时刻登上了舞台。在这些囚犯看到台下坐着的自己亲人的那一刹那,在这些囚犯的亲人看到台上站着的那些注定还要回到牢房甚至走向刑场却依然投入地演唱着、指挥着的亲人囚犯的时刻,有谁能忍得住奔涌而出的泪水?

在那一刻,我们不仅听到了台上传来的美妙和声,更感受到了台上台下由亲情组合成的美妙和声。它们已经脱离了艺术的窠臼,实现了人生境界真善美的大跨越。

感谢《和声》,它让我们明白母爱的伟大,明白亲情和友情的珍贵;它让我们知道,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泯灭内心的梦想与希望之火!

第三篇:和声 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定位 《和声学》是音乐学系音乐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是学习多声部音乐中的和弦结构方式、声部进行规律、和声序进规律以及四声部写作技术与应用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起着提高学生和声写作与分析能力的作用,并且,为以后学习《即兴伴奏》、《复调基础》、《配器法常识》、《曲式与作品分析》、《高级和声》、《作曲指导》、《电脑音乐》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和声学基本理论,能够分析一般中、外乐曲中常见的和声现象,掌握初步的和声写作技能,并为编写歌曲伴奏、小型合唱曲以及学习有关作曲理论技术科目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建议

教学以集体授课为主,课堂教学包括理论讲授、演题示范、作业讲评以及实例分析、弹听作品等,并且,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大量运用教学课件,充分掌握基础知识。

四、教学时数

本课程自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开始,每周上课两学时,共计72课时。

五、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本课程为考试科目,平时成绩不少于3次,占总成绩的10%,考查成绩占总成绩的20%,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教学内容

第一篇:和声学概论、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与应用 第一章

绪 论(2课时)[教学要求]

1、和声、和声学概念

2、和弦类型及名称,原位与转位和弦

3、和弦外音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和弦

1、掌握和区别和声、和声学、和音、和弦的概念。

2、熟知原位和弦及转位和弦的类型、名称以及各音的名称,会熟练分析作品中各类和弦。第二节

和弦外音

1、熟练区分四种和弦外音:延留音、辅助音、经过音、先现音。

2、掌握复调结构、旋律结构基本要点。

第二章 三和弦、四部和声(2课时)[教学要求]

1、四部和声

2、三和弦的重复音、旋律位置及其两种排列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三和弦

1、了解四部和声

2、熟记三和弦重复音

3、明白什么是三和弦的旋律位置 第二节

三和弦的排列法

1、熟练掌握密集排列法与开放排列法

2、理解声部交叉

第三章 正三和弦的功能体系(2课时)[教学要求]

1、正三和弦的功能体系

2、和声进行公式与名称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正三和弦的功能体系

1、明确调式功能、功能性概念

2、熟记自然大小调中和弦标记 第二节

和声进行

1、熟知和声进行公式与进行名称

2、分析作品中T、S、D和弦连接

第四章 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2课时)[教学要求]

1、各声部的进行

2、三和弦的两种连接方法:和声连接法与旋律连接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声部进行

1、区分平稳与跳进进行

2、掌握声部进行的三种方向:同向、反向、斜向 第二节

三和弦的连接法

1、熟练应用和声连接法与旋律连接法

2、学会分析谱例

第五章 用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2课时)[教学要求] 正确运用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配和声实践指示

学会准确地、有步骤地为旋律配和声 第二节

配和声举例分析

1、熟练掌握为旋律配和声的方法

2、准确分析谱例

第六章 和弦的转换(2课时)[教学要求] 和弦转换的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和弦转换的方法

了解并掌握和弦转换的方法 第二节

和弦转换实践指示

掌握和弦转换的用法

第七章 为低音配和声(2课时)[教学要求]

和声连接法、旋律连接法及和弦转换在为低音配和声时的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和弦连接法、旋律连接法、和弦转换的应用

熟知三种方法的应用 第二节

实践指示

熟练应用和声连接法、旋律连接法及和弦转换为低音配和声

第八章 三音跳进(2课时)[教学要求] 三音跳进的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高音部和次中音部的三音跳进

熟练掌握四、五度关系的三和弦之间高音部和次中音部的三音跳进。第二节

习题分析与课堂演示

熟记声部进行规律、掌握三音跳进。

第九章 终止、乐段、乐句(2课时)[教学要求]

1、了解终止、乐段、乐句的概念

2、终止的基本类型及其他形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乐段、乐句、终止的基本类型

1、理解乐段、乐句的概念

2、区别终止的基本类型 第二节

终止的其他形式

1、区分终止的完满与不完满的形式

2、通过习题加深对终止类型的理解

第十章 终止四六和弦(2课时)[教学要求]

1、终止四六和弦的定义、标记、功能性

2、终止四六和弦的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终止四六和弦的定义、标记

1、了解K64的定义、标记、功能性

2、K64声部进行 第二节

K64 应用

1、熟知K64的预备、转换

2、习题演示、例题分析

第二篇:正三和弦的六和弦、正三和弦的四六和弦 第十一章 正三和弦的六和弦(2课时)[教学要求]

1、六和弦的定义、标记、重复音及排列法

2、六和弦与三和弦的连接

3、六和弦的和弦转换

4、声部进行中的平行八度、平行一度与平行五度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六和弦的定义、标记与连接

1、熟知六和弦的定义、标记及排列法

2、熟练掌握六和弦与三和弦的连接规律 第二节

六和弦的和弦转换及重复三音

1、熟知六和弦的和弦转换

2、了解六和弦在何种情况下可重复三音

第十二章 三和弦与六和弦连接时的跳进(2课时)[教学要求]

1、四、五度关系的三和弦与六和弦连接时出现的跳进类型

2、隐伏五度与隐伏八度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根音与五音的跳进、混合跳进

1、学会三和弦与六和弦连接时根音与根音、五音与五音以及双重跳进

2、掌握混合跳进

第二节

隐伏五度、隐伏八度

1、正确识别隐伏五度、隐伏八度

2、分析例题,多做习题

第十三章 两个六和弦的连接(2课时)[教学要求]

1、四、五度关系的六和弦连接

2、二度关系的六和弦连接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四、五度关系的六和弦连接

熟练掌握四、五度关系六和弦连接时的规律 第二节

二度关系的六和弦连接

1、熟练掌握二度关系六和弦连接时声部进行的特点。

2、熟知小调中二度关系六和弦连接时声部进行的特点。

第十四章 经过的与辅助的四六和弦(2课时)[教学要求]

1、经过的属四六和弦与主四六和弦的用法

2、辅助的属四六和弦与主四六和弦的用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经过的四六和弦

熟悉经过的属四六和弦与主四六和弦的用法 第二节

辅助的四六和弦

熟悉辅助的属四六和弦与主四六和弦的用法

第十五章 总复习

(一)(2课时)[教学要求]

1、复习三和弦的连接

2、复习和弦转换及三音跳进

3、复习终止的四六和弦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复习三和弦连接

1、通过四部和声写作习题和和声分析习题巩固所学三和弦连接知识

2、通过键盘和声练习,加强理论联系实践的作用。第二节

复习和弦转换、三音跳进、终止的四六和弦

1、加深对和弦转换、三音跳进的理解

2、正确应用终止的四六和弦 [考核要求] 对本章复习内容全部要熟练掌握并且会正确应用。

第十六章 总复习

(二)(2课时)[教学要求]

1、复习三和弦与六和弦的连接

2、复习两个六和弦的连接

3、复习经过的与辅助的四六和弦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复习三和弦与六和弦的连接

1、反复大量地做习题,分析和声范例,加深对所学三和弦与六和弦连接内容的理解。

2、熟练运用各种跳进。

第二节

复习两个六和弦的连接、经过的与辅助的四六和弦

1、熟练掌握并运用六和弦

2、正确运用经过的与辅助的四六和弦

第三篇:属七和弦及其转位和弦的连接与应用 第十七章 原位的属七和弦(2课时)[教学要求]

1、属七和弦的定义、标记、功能性

2、属七和弦的预备、解决和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属七和弦的定义、标记及预备

1、了解属七和弦的定义、标记、排列法、功能性

2、了解属七和弦的预备

第二节

属七和弦的解决及应用

1、学会属七和弦的解决

2、把握属七和弦的应用

第十八章 属七和弦的转位(2课时)[教学要求]

1、属七和弦的转位和弦名称及标记

2、属七和弦的转位和弦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属七和弦的转位和弦标记及其解决

1、熟悉属七和弦的转位和弦标记

2、掌握属七和弦的转位和弦的解决 第二节

属七和弦的转位和弦的应用

1、理解转位和弦的应用

2、明白转位和弦的转换形式

第十九章 属七和弦解决到主和弦时的跳进(2课时)[教学要求]

1、属七和弦解决到主和弦时的不同类型的跳进

2、结束终止中的反行八度和平行八度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属七和弦解决到主和弦时的跳进

区别掌握不同类型的跳进

第二节

结束终止中的反行八度和平行八度

了解结束终止中的反行八度和平行八度。

第四篇:副三和弦和其它各级七和弦

第二十章 大调与和声小调的完全功能体系(2课时)[教学要求]

1、主功能组的特点

2、副三和弦的特点

3、完全功能体系的进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主功能组和副三和弦的特点

了解主功能组、副三和弦及主要的七和弦的特点 第二节

完全功能体系的进行 熟知完全功能体系的进行

第二十一章 II级六和弦与三和弦(2课时)[教学要求]

1、II级六和弦的连接与应用

2、大调II级六和弦的连接与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II级六和弦

领会II级六和弦的重要性,掌握其连接与应用。第二节

大调II级原位三和弦

掌握大调中II级原位三和弦的应用

第二十二章 和声大调(2课时)[教学要求]

1、和声大调中的声部进行

2、对斜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和声大调中的声部进行

了解在和声大调中的声部进行情况 第二节

对斜关系

了解在和声结构内部禁止对斜关系

第二十三章 VI级三和弦(TSVI)、阻碍终止、扩展乐段的方法(2课时)

[教学要求]

1、VI级三和弦的应用

2、阻碍终止及扩展乐段的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VI级三和弦的应用

熟练掌握VI级三和弦的应用

第二节

阻碍终止及扩展乐段的方法

了解阻碍终止及扩展乐段的方法

第二十四章 下属七和弦(SII7)(2课时)[教学要求]

1、下属七和弦的定义、标记及功能性

2、下属七和弦的准备、解决和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下属七和弦的标记和准备

1、了解下属七和弦的定义、标记、排列法及功能性

2、了解下属七和弦的准备

第二节

下属七和弦的解决和应用

1、掌握下属七和弦的解决

2、熟练把握下属七和弦的应用

第二十五章 导七和弦 DVII7(2课时)[教学要求]

1、导七和弦的定义、标记、排列法及功能性

2、导七和弦的准备、解决及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导七和弦的定义及准备

理解导七和弦的定义、标记、排列法及功能性 熟知导七和弦的预备

第二节

导七和弦的解决及应用

1、领会导七和弦的解决

2、熟练掌握导七和弦的应用

第五篇:属九和弦和其它和弦

第二十六章 属九和弦 D9(2课时)[教学要求]

1、属九和弦的定义、标记、排列法及功能性

2、属九和弦的准备、解决及应用

3、下属九和弦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属九和弦的定义、标记、排列法、功能性及准备

1、熟知属九和弦的定义、标记、排列法及功能性

2、学会属九和弦的准备

第二节

属九和弦的解决及应用、下属九和弦

1、领会属九和弦的解决

2、熟练运用属九和弦的应用

3、了解下属九和弦的用法

第二十七章 属功能组中较少使用的和弦(2课时)[教学要求]

1、VII级减三和弦的六和弦

2、大调III级三和弦

3、加六音的属和弦 [教学内容] 第一节 VII级减三和弦的六和弦

熟知VII级减三和弦的六和弦 第二节 大调III级三和弦 深刻领会大调III级三和弦 第三节 加六音的属和弦

熟知加六音的属和弦及其用法

第四节 复习VII级减三和弦的六和弦、大调III级三和弦以及加六音的属和弦。

第二十八章 自然(调内)模进和副七和弦(模进和弦)(2课时)[教学要求]

1、和声模进

2、三和弦与七和弦的模进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和声模进

熟悉和声模进类型

第二节

三和弦与七和弦的模进

了解模进类型与模进进行

第六篇:重属和弦、转调及民族调式

第二十九章 终止中的重属和弦(2课时)[教学要求]

1、终止中的重属和弦的定义、标记及功能性

2、终止中的重属和弦的准备、解决和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终止中的重属和弦的标记和预备

1、了解终止中的重属和弦的定义、标记、排列法及功能性

2、了解终止中的重属和弦的预备

第二节 终止中的重属和弦的解决和应用

1、掌握终止中的重属和弦的解决

2、熟练把握终止中的重属和弦的应用

第三十章 结构内的重属和弦(2课时)[教学要求] 结构内的重属和弦的预备、进行和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结构内的重属和弦的预备和进行

熟知结构内的重属和弦的预备和进行 第二节 结构内的重属和弦的应用

熟练运用结构内的重属和弦

第三十一章 重属和弦中的变音(2课时)[教学要点] 含增六度的重属和弦组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变DD组和弦的准备

了解变DD组和弦的准备 第二节 变DD组和弦的解决

了解变DD组和弦的解决

第三十二章 离调、半音体系(2课时)[教学要求]

1、离调

2、半音体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离调

掌握离调的手段 第二节

半音体系 熟悉半音体系

第三十三章 半音模进(2课时)[教学要求] 半音模进的用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半音模进的用法

了解半音模进的用法 第二节

实践指导

通过大量习题及谱例分析加深印象

第三十四章 转调(2课时)[教学要求]近关系调转调中的和弦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转调的意义及近关系调

熟知转调的意义及近关系调 第二节

转调中的和弦

了解转调中的和弦

第三十五章 到一级关系调的转调(2课时)[教学要求] 到一级关系调转调的四个步骤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向属功能组各调的转调

熟悉向属功能组各调的转调时的和声进行 第二节

到下属功能组各调的转调

熟悉到下属功能组各调的转调时的和声进行

第三十六章 总复习(2课时)[教学要求] 复习重属和弦、离调及转调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复习重属和弦

第二节

复习离调 第三节

复习转调

参考书目

1、杨通八:《初级和声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6第一版

2、桑桐:《和声的理论与应用》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82年11月第一版

3、桑桐:《和声学教程》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年5月第一版

4、黄虎威:《和声写作基本知识》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7.10第二版

5、伊·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1.8月第一版

第四篇:和声学习总结

和声学习总结

一、和声学

大学四年,对斯波索宾等人的《和声学教程》进行了学习,这本教材主要是针理论作曲的学生来对多声部音乐构成规律和写作技巧的学习。由于本人学习进度缓慢,只对其上册进行了学习,并没有整体的系统的学完这本教程。我认为和声学是一门研究和弦纵向结构和横向进行的和弦与和弦相互关系的学科。研究内容还包括多声部音乐纵向组织的构成规律和写作技巧的知识。和声作为多生音乐发展史中的技术现象,有其自身发展和於变的轨迹。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和声,在和声材料以及这些材料的组织方式上都表现各自的特征。

和声学作为音乐专业基础课程,我国从20世纪初就引入高等音乐学院的教学中,一般只有大学生才能接触到和声,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专业和声教学”和“公共和声教学”,专业和声教学主要对象是理论作曲专业学生,而公共和声教学对象非常广泛,包括西洋管弦乐器、民族乐器、钢琴专业、声乐专业、音乐教育和音乐学等专业的学生。在音乐中,和声有表现作用和音高组织作用,亦可称“表现功能”与“结构功能”。和声的表现功能,一般是指和声丰富音响的作用和协同其他音乐手段共同塑造音乐形象作用。和声作为一种音响,会由于与和弦的结构原则、音高成分、排列法、织体形式、节奏的长短、和弦关系、音色的配置等因素的不同,在人的听觉中产生不同的感觉。和谐的、刺耳的、明朗的、暗淡的、清晰地、滞重的、丰满的、单薄的、阳刚的、柔和的等等,作曲家门正是应用和声的这种音响属性来加强音乐的表现。在音乐文献中,和声表达特定情感或刻画音乐形象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甚至其主导作用的篇章,也是不胜枚举的。但必须说明的是:任何和声语言的表现意义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并不是所有的和声构成都具有直接的、确定的表现意义。因此,无论分析别人的作品还是自己创作,都需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绝不可以公式化、概念化地随心演绎。和声的结构功能,是指和声在多声部音乐中的印象组织作用,建立或瓦解调性的作用,以及发展或终止音乐结构的作用。即和声既可以建立调性,也可以否定调性。

在学习专业的和声过程中,遇到过很多的问题,为什么要学习和声?和声习题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而非专业的同学们更是对和声的学习有很多的怀疑,我们学习器乐,声乐的,我们学这个有什么用?对我们的专业有什么帮助?其实作曲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和声教学的唯一目的,和声教学是多元化的,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和声的目的是不同的,对于表演类,声乐类,器乐类的学生来说,和声主要是他们掌握的一门常识,学习和声对他们来说是加强作品调性布局和风格把握,以便他们深入了解作品内涵,更好的演唱或演奏出作品。对于和声相关专业的来说,学习和声主要是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音乐发展的历史,而只有作曲相关专业,是把和声作为一种技法研究来对待的。我觉得我的整个大学里对于和声的学习,是在专业和声,和非专业和声学习上进行的,还没有进行到作曲的行列。

斯波索宾的《和声学教程》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即每章的习题都设计得可以强调地、大量地运用本章内容,而到下一章时前面已经学过的技术则以正常的频率出现,使学习者既得以充分练习新知识,又能得到对一般和声经典性运用的正常概念,而且习题中决不出现在已学过的技术中还无法解决的困难,使作为教材所应该具备的“循序渐进”原则得以严格体现。但是,《教程》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有的习题难度经常超出了本章内容,学习者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则必然会手足无措,“不知所云”,硬着头皮去分析的话常常会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错误,在做题中我会本能地认为,既然是本章的习题自然应该运用已学到的技术能够全面解决分析问题。其实可以用简便的方法来弥补这个问题,即在应符合本章和之前已经应该掌握的内容要求的部分在谱例中用方括号注明,同时这个谱例也可以用在之后其他篇章中,不必重新列出,也得以节省篇幅。

和声学习为创作、为表演还是为研究是有不同目标的。为了创作的目的,必须和主要学习和声写作,也要学习和声分析;为了表演的目的,主要或只需学习和声分析;为了研究的目的,应该学习基本的(初级)和声写作,主要学习和声分析,而根据不同的研究课题再处理和声学习的深度,学和声是为了和声写作还是为了和声分析,是技术理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和声分析

和声分析是指分析音乐作品中的和声处理方法,是掌握和声实际知识与写作技巧的重要途径。它有助于将和声理论知识、写作练习与作品中的实际应用相联系,了解和弦与乐曲结构、内容表现等的关系,并有助于逐步掌握各时期的和声发展概况与各流派、各作家的和声风格特点。它是和声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乐曲分析的一项内容。和声分析面对不同的专业方向、对于不同的学习目标也有不同的侧重。对于作曲来说,为了“有助于建立和巩固与具体的音乐创作的直接联系”,可以从大量的经典作品和声分析入手,接触和声历史发展的具体脉络,解决许多只靠做和声作业不能奏效的问题;对于学习作曲技术理论,尤其是和声学方向的,和声分析当然就是他的主课了;对于作曲以外的专业,和声分析的学习目标主要是通过它来掌握作品的风格;对于音乐学研究的理论探讨——除了作曲技术理论之外,和声历史和风格研究是确定音乐作品的历史地位的主要依据之一,只要面对作品,准确的和声分析就是音乐学分析所必须跨越的基础。“理论永远不应该走在创造之前”。音乐分析是从理论上认识音乐的唯一途径。无论是单声部时期、多声部发展还是20世纪音乐中,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无论是音乐作品的哪个结构组成部分还是音乐作品的整体,和声分析是我们面对音乐创作做出分析的第一步。从19世纪初开始的西方的和声教学,从20世纪初开始的中国的和声教学,始终都在功能和声分析的领域中活力充沛地前行;我们对和声分析教学的紧要性和教学原则的认识,来自于对多年的和声教学及其应用效果的分析,有关和声分析的研究和教学也必然应该和可以继续。和声分析是音乐分析的基础。我们听一部交响曲,其体念必要从前面的乐章开始才能找到结局,和声

分析就是音乐分析的第一乐章,因为从它开始我们才能把认识持续直到最后的终乐章,才能最后听懂整部交响曲。和声分析包含:

①说明和声材料,包括调性、调式、和弦、和弦位置、声部进行、和弦外音等。②说明乐曲的结构并分析和声与乐曲结构的关系;指出和声进行的逻辑、支柱和弦、和声的组合与和声节奏等;各个收束式的相互关系;调性发展的布局;构成高潮的方法等。

③联系时代、流派与作家本人的风格特点,说明该作品中的和声写作特点。和声分析的方法有:

①听辨分析。在聆听弹奏后,对乐曲的和声处理作大体的说明。

②口头分析。根据乐谱,口头作概要的分析。

③书面分析。对乐曲的和声作细致的叙述,包括标出每一和弦的级数、位置与功能,以及各项和声分析的要求,这是和声分析的主要方法。

和声分析时需要作和弦标记,和弦标记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两类:对于作曲家、作曲技术理论者甚至智慧人才的培养,和声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一门写作技术。必须通过循序渐进的写作训练,并辅以大量的实例训练。和声分析一般由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和省材料的识别。和声材料包括音程、和弦、外音、调式、调性以及它们的时间和空间形式------和声节奏与织体等方面的内容。音乐生活中,人们日常大量接触得多声部音乐,大都是18世纪以来的调性音乐作品,各种层次的音乐分析首先面对这个领域。也就是说,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至少要能够识别从巴赫到瓦格纳作品中的和声材料,准确半段音乐作品的调式、调性等等。这一层次是最基础的层次。

第二个层次是和声语义分析。对和声语义的解读往往需要结合音乐的整体分析进行,对于大多学生应在音乐作品分析之前进行学习。

第三个层次和声技法特征及风格理解。这需要在音乐发展的纵横两个方向上对特定的和声现象进行技术和人文的研究。学习过程中在激发的训练与风格的把握两者做到平衡

音乐理论并不是指导我们在将来应该怎样写作乐曲,而是告诉我们过去的作曲家是怎样写作乐曲的。作为作曲技术理论之一的和声分析,它的实践意义就在于能让我们得以认识过去的音乐家是怎样写作多声部音乐的。这一学科之所以要紧,是因为和声是构成多声部西方音乐的最重要的要素;而对中国的学习者之所以尤为要紧,是因为西方音乐本来就是与我们大相径庭的、并不熟悉的域外文化,中国的传统音乐是以单声部为特点的,要了解西方多声部音乐,必须首先掌握和声分析的知识和能力才有可能。和声是西方传统音乐的主干架构,无论单声部还是多声部,无论旋律还是伴奏,无论声乐还是器乐,无论室内乐还是交响乐,无论复调、配器还是曲式,都有必要用勋伯格的《和声的结构功能》,西方传统音乐作品总是从调性的陈述开始,以和声的复杂化展开,到中心音的肯定结束,和

声的框架就是西方多声部音乐的根基。作为一个学科,和声分析也就成了西方音乐分析的理论基础。

二、和声写作

第五篇:海底最美和声

海底“最美和声”

东阿县大李小学 六年级 刘德恒

地球上的71℅的面积被海洋占领着,它使我有着无数的神秘感,这些海水下面究竟蕴藏着什么“玄机”?这依然是一个谜,不过今天,我听到了一些秘密,听到了海底中最美“好声音”。

微风轻轻地吹着,凉丝丝的,我与老爸比太阳起的还早,我们到牛角店镇上的一座桥下去钓鱼。来到桥下,我们找准了位置,我们都静下心来专注地钓鱼。突然间,似乎有种美妙的声音注入了我的心田。

“海洋小镇”中,小鱼贝贝看见了许多食物--人们钓鱼用到的蚯蚓,这时,它狐疑不决,到底咬不咬呢?正当它准备咬的时候,小鲫鱼朵朵看此情景,急忙跑过来,喊到:“别咬,贝贝,那是人们抓咱们的工具,它们是别有用心,千万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诱惑。”贝贝停住了,问:“朵朵,真是你所说的那样吗?”朵朵瞪了它一眼,说:“当然是真的了,要不是我,你早就成了人间一道菜了。”贝贝不屑一顾地说:“哼,我可是‘马拉松’冠军,像我这么机灵、聪明、可爱的鱼还没有出世呢?即使是“陷井”我也会平安地跳回来的。”

朵朵的妈妈循声赶来,气冲冲喊到:“贝贝,我都是‘中华老字号’了,都有三条鱼尾纹了,‘实战’的经验当然比你多,你就听一句劝吧!”贝贝的脾气太犟了,怎么也不听,它把朵朵与妈妈骗走了,自己单独来享用这顿美餐。贝贝可真是不可理喻,朵朵不想让这变成悲剧,它带领伙伴们来救贝贝,但为时已晚。这一切,让“拍客”--‘章鱼摄影师’拍下来,贝贝一张嘴咬了下去,一阵巨痛,鱼钩把嘴扎透了,被人们钓了上来。这件事在“海底新闻发布会”上讲述了,录像也播放了,朵朵还做了女主播,从此大家都变聪明了。

海底居民齐心协力,在“海洋中心”立了一块警告牌,上面写着“远离透惑”四个大字,从此再也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了。今天,我听到了海洋中每位成员的心声,那是海底最美和声。(指导教师:李红玲)

单位:东阿县大李联校

邮编:252223

手机:***

下载和声的节奏论文(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和声的节奏论文(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础和声教案

    第二十章重属和弦(一)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目标:掌握重属和弦的构成、结构、预备、解决等知识,学会在四部和声写作中运用重属和弦,学会在和声分析中识别重属和弦。 教学重点:重属和......

    基础和声教学大纲

    《基础和声》课程教学大纲 一、本大纲适用专业 本大纲适用于音乐学本科专业。 二、编写本课程教学大纲的说明 (一)、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为高师音乐教育(音乐学)专业开......

    用和声造句

    和声拼音【注音】: he sheng和声解释【意思】:指同时发声的儿个乐音的协调的配合。和声造句:1、虽然如此你可以毁掉和声。2、如果有和声存在,两个声音必须有相同的速度。3、如果......

    青春节奏

    青春节奏,放飞梦想 青春是早晨初升的太阳,她容光焕发,灿烂耀眼,所有的阴郁和灰暗都被她驱逐。 青春是江河里奔涌的激浪,天地间回荡着她澎湃的活力和激情,谁也无法将她寻求大海的脚......

    节奏教学法

    节奏教学法 五.2班 班主任 音乐 是人类美丽的音符,是 开启心智,启发大脑的良好手段。有句话叫做“音乐造就天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音乐带来美好享受的同时,我不禁想到如果......

    节奏训练

    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节奏是音乐的脉膊,是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任何音乐都离不开鲜明的节奏。学生在学习唱歌、舞蹈、器乐等活动中,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节奏,因此节奏掌握的好......

    节奏游戏

    游戏一:开火车游戏 通过二拍子的节奏朗诵和多声部节奏训练,培养学生即兴创编的能力和反应能力。(要属于同一类别,如:姓名;地名;民族;食物;交通工具等 1、每个人想一种食物的名称。 2......

    音乐节奏

    音乐节奏 摘要:音乐是美好的,音乐是神奇的,一首动人心扉的音乐,能唤起人们甜蜜的回忆,能奇迹般地给人以生活的勇气和奋进的力量。而人们常常把节奏比作是音乐的脉搏,也就是说,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