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故事征文与扶贫故事(5篇材料)

时间:2020-10-17 12:00: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扶贫故事征文与扶贫故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扶贫故事征文与扶贫故事》。

第一篇:扶贫故事征文与扶贫故事

扶贫故事征文 3 篇与扶贫故事 3 篇

扶贫故事征文 3 篇

【篇一】

我叫 xx,是 xx 市委统战部派驻到 xxxx 扶贫办的挂职干部。我是个土生土长的 xx 人,从幼儿园到研究生毕业,都是在 xx 上学,毕业后参加工作也长期在市级部门工作,几乎从来没有走出过 xx,没有到基层摸爬滚打过,身上一直少那么点“地气儿”。

2019 年 4 月,受组织选派,我作为 xx 市第五批赴 xx 挂职干部团队中的一员,开赴祖国 xx 脱贫攻坚主战场,在开启自己职业生涯新起点的同时,也开始了自己“下基层”“接地气”的“补课”经历。

盘点过去的一年,xx31 个国家级贫困旗县,已经去过 18 个,实地入户走访的贫困户超过 150 户。扶贫工作需要经常要到贫困户家实地走访,了解核实第一手情况,有时候一天要走十几户,而大多数这种访谈都是“一面之缘”,为了便于区分梳理每户的谈话记录,我习惯在访谈间隙用手机抓拍一些贫困户本人或者其家居环境的照片、视频。有时,我会把这些涉及一线扶贫工作影音资料,发到自己的微

信“朋友圈”,往往会收获超乎想象多的“点赞”,再回顾这些“热帖”时,我发现总有一些瞬间让我感动,总有一些体会让我难忘。

记录一:贫困户家的“标配” 在我的微信朋友圈里有一组照片,主题是“贫困户家墙上挂的才是人民心中的‘真神’”。在我随机走访贫困户的过程中,我发现贫困户家里基本都有一样“标配”,那就是毛主席、习总书记的肖像照,这些照片往往都挂在家中最明显的地方。

在与贫困户访谈交流的时候,我多次询问过贫困户,这肖像照是村里给统一发的吗?所有贫困户的回答都是一致的:“不是,这是我们自己掏钱买的”。一张肖像照价格并不贵,也就是几元钱,但是作为人民群众特别是贫困户,愿意心甘情愿地自己掏钱去买回来贴在家里,这其实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这需要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认可。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也是建设和享有幸福的主体,追求幸福,是人民的权利,造福人民,是党和政府的责任。正是因为我们党在脱贫攻坚战线上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贫困群众服务的理念,人民群众才愿意发自内心地爱戴我们的领袖、才愿意一心一意地跟党走。

记录二:出门相送的老大爷 记得一次我随同 xx 扶贫办领导在 xx 市的某贫困村开展脱贫攻坚暗访,那天正巧赶上大雨,我们随机走进一户贫困户家,想接着雨势查看一下“两不愁三保障”中的住房安全质量问题,实地看看房子漏

不漏雨。80 多岁的户主老爷子见我们来了特别激动,一个劲讲党的政策好,待我们检查完转身出门的时候,老爷子非要冒雨送我们上车,一边送一边给我们抱拳作揖,不停念叨:“为了党的工作,这大下雨天的,你们还来,不说啥了,谢谢啊!谢谢啊!”我当时心里非常受触动,感觉自己只是做了一名扶贫干部应尽的职责,但人民群众却如此感激我们。

我把这段视频发到朋友圈,配上了这样一段文字:“我们有最好的人民群众,他们特别朴实善良、特别勤劳节俭,特别知足感恩,作为公务员没有理由不服务好他们,作为执政党没有理由辜负他们”。“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能落下一人。精准扶贫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时代责任和历史职责。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破除人民幸福是党和政府恩赐的错误认识,摒弃精准扶贫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照顾和施舍的错误心态。在脱贫攻坚上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贫困群众服务的理念,抱着时刻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才不辜负人民群众对我们的信任。

记录三:祭奠逝去的战友 今年 5 月 23 日,全国扶贫干部的“朋友圈”被 xx 这个名字刷爆了。xx 同志是中组部派驻 xx 扶贫的驻村第一书记,去年年底因车祸重伤住院,因伤势过重在治疗 4 个多月后永远离开了我们。我和 xx书记并不熟识,但碰巧的是去年 12 月底我和他一起参加了中组部组织的第一书记和扶贫干部培训班,成为了短暂的同学,永远的战友。

这次培训课程质量非常高,我们 470 多名学员在 12 月 25 日结束培训后,信心满满归复各自的岗位,哪知道 26 日 xx 同志就在路上突发车祸…经历近半年的治疗,最终还是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噩耗传来之时,我恰巧正在下乡访贫途中修车,自己心头也是一阵后怕,情绪特别不好。我挂职单位的处长曾经感慨,自己是转业军人,当兵没打过仗,没想到转业后打上仗了,打得是一场脱贫攻坚战。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从 2016 年至今 xxxx 已经有近30 位干部牺牲在扶贫岗位上,全国总计牺牲了 600 多位干部,他们和 xx 同志一样,都是舍小家为大家的英雄,值得我们永远缅怀。再过半年时间,脱贫攻坚战就要迎来完胜时刻,希望这半年里,全国的扶贫干部在坚守岗位的同时一定要爱惜身体健康,注意交通安全,脱贫攻坚战胜利的一刻,贫困群众一个都不能少,扶贫干部也一个都不能少。

转眼间,我已经来 xx 挂职一年有余,对比手机相册里的自己,通过一年多的磨砺,皮肤晒黑了、身材变瘦了,衣着风格由无框眼镜、衬衫、西裤、皮鞋这样的办公室套装替换为变色镜、防晒服、运动裤、旅游鞋这种便于走村入户的下乡套装。

与照片上“外化于形”的变化相比,更重要的是我感觉自己实现了“内化于心”的蜕变。以前在首都统一战线工作,打交道的多是各领域的党外代表人士,工作重心更多侧重在研究制定党的政策,在“务虚”上下功夫、在“面”上做文章;而在 xx 脱贫攻坚战线上工作,打交道的多是基层乡村干部和贫困群众,工作重心更多侧重在解决贫困群众具体问题困难,在“务实”上下功夫,在“点”上做文章。

可以说,一年来的扶贫历程,弥补了我人生阅历和工作经历的短板,让我体会到了工作方法上的“虚实结合”、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做“脚下没泥,心中没底”,让我明白统战工作是特殊的群众工作,扶贫工作更是特殊的群众工作。一个合格的党员干部,既要懂得如何去做“阳春白雪”般特殊的群众工作,又要懂得如何去做“下里巴人”般特殊的群众工作。

助力 xx 脱贫攻坚的宝贵经历,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拓展了我的工作思路,值得我为之荣耀一生。在剩下的不到一年的挂职时间里,我将把这份荣耀,转化为对扶贫工作的真情投入,扎实做好负责的各项工作,为巩固 xx 脱贫攻坚成果,建设祖国 xx 美丽风景线,继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二】

xxxx 西岸 xx 山东麓,xx 市就坐落在这里。长期以来,贫瘠的大山犹如一堵隔绝外界的石墙,把 xx 人民的希望和富足生活挡在了“墙外”。如今,村民们已经搬进了新房,谁能想到,请他们住进新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提起扶贫工作,一航局在 xx 市挂职副市长的扶贫干部刘伟有一肚子话说,“来 xx 州之前,我就做好了心里准备。到了之后,还是被这里的贫困吓了一跳。”

xx 市年收入低于 4000 元的贫困家庭有 1.2 万户,4.4 万人,超过当地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贫困发生率达 38.1%。当地经济以传统农业为主,多山地陡坡,耕地面积极少,许多村民甚至连温饱都成问题。

“村镇里没有优势产业,老百姓挣不到钱,经济落后导致居住环境也很差。”刘伟拿出一张照片,一个高脚双层木屋,是当地的传统民居,通常在斜坡或靠山处竖立几十根木桩,这些木桩像脚一样,支撑着整个房屋,因此被人们称为“千脚落地房”。这种木屋属于农村危房,既不安全又不环保,上层住人,下层饲养牲畜或堆杂物,一到雨季,臭气熏天、污水横流。

“千脚落地房”的千脚之上,有数千户贫困的家庭。一航局坚持样板引路,联合当地政府推行农村危房改造“清零”工作。危房改造之前,首先建起了样板房,其余的照着样本标准不断“复制”,修建排水沟,打造美丽整洁的现代村庄,让村居逐渐旧貌换新颜。

农村危房改造“清零”工作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当地群众思想保守,不理解、不支持拆改工作,一度让刘伟很是头疼。xx 市 xx 镇的村民王保红经常把山外的一些日用品带到村里置换成当地土特产,再拿到外面去卖,也算是见过一些世面的人。可就算是这样,他还是非常抵触危房改建工作。他家的“千脚落地房”建在悬崖边,说什么都不让拆,询问具体原因又是支支吾吾讲不清楚,似乎有所顾虑。

刘伟没有放弃,天天上门说服,王保红最终被打动了,他说:“我一直害怕你们拆了房子就不管我们了,我们一家老小住哪儿啊?”刘

伟一听这话若释重负,赶忙解释说:“你放心吧,危房拆改期间,山下安置点的周转房可供村民居住。等新房子建好了,再搬进去,新房保证比现在住得舒服。”王保红听后心里终于踏实了,当天下午他家的“千脚落地房”就拆除了。

在扶贫干部的努力下,“千脚落地房”的居民纷纷住进了砖瓦房。不仅住房安全得到了保障,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改善。一航局还与当地农林部门协商,成立扶贫合作社,在新建村庄附近发展经济果木、投资养殖业,让闲置劳动力有活儿干。

截至目前,xx 市实现贫困“摘帽”39515 人,占贫困总人数的 89.72%。完成住房安全等级认定 16465 户。生活环境改善,吸引了许多中小企业进驻,一年内就新增中小微企业 174 家,带动就业 882 人。

看着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刘伟信心十足:“以前村民们都靠天吃饭,现在每户新房前挂着的一块块‘感谢共产党’的木牌。我们有信心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这‘贫困’的帽子我们摘定了。” 【篇三】

临近过年,xx 市 xx 县 xx 村的村民们山货生意更红火了,笑容满面的老杨不禁感慨道:“多亏了二公局的‘蓝马甲’啊。” xx 村位于 xx 县大乌江镇境内深山之中,虽然山川秀美,土特产丰富,但却因交通不便,村里贫困面貌年复一年,村民苦不堪言,村

干部也束手无策,一条坑坑洼洼的村路竟成了村民们脱贫致富路上的“绊脚石”。

项目部进场之初,当地村民们并不“买账”。按说修的是便民路、致富路,当地村民应该翘首以盼,可项目却屡遭碰壁。“不行,坚决不行,这段路挖了,村里那几十亩田里的水怎么进去?”村民反对道。要修新路需要先把原本坑坑洼洼的砂石路拆掉,可村民们一再阻拦,清理工作迟迟不能开工,这可急坏了项目负责人 xx,他已经前前后后跑了多次,依然没有任何进展。

“走,趁着中午大家都在,解决问题也方便。”为了解决村民的顾虑,刚吃完饭的xx就拉着综合办主任xx进村了。这次他们直接“坐”到了村民家里,村民终于敞开了心扉:“前几年外面来人也是说要修路,结果我们前前后后忙活了几个月,原来的老路挖得七七八八,可修新路的事却搁置了……路没修成,原来的老路却毁了。”由于 xx村通往村外的山路地质条件差,道路又狭窄,每到下雨时节,塌方水毁更给现场施工增加不少难度,很多当地施工队伍望之却步,甚至还出现了“半途而废”的情况。虽说打通整个村庄这条 8.5 公里道路大家已经期盼了十几年,但真开始修,村民们还是顾虑重重。

找到了症结所在,xx 当即拍着胸脯立下军令状:“请乡亲们放心,我们先把灌溉措施做好,再保质保量地赶在娃娃们上学前完成任务,完成不了你们来项目部找我。”随后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看着眼前这位一片赤诚、信心十足的中交人,村民们总算点了头。

说干就干,在 xx 县大乌江镇的第一个承诺能不能按时兑现,不仅关乎项目声誉,更关系到乡亲们能否早日脱贫。项目部针对这一情况,当即把修路扶贫作为央企的社会责任,先是和业主商量反馈村民实际诉求,提前一个多月就开始施工。施工过程中,技术员在保证施工图纸不变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征求村民们的意见,针对特殊地质条件,反复查阅资料制定优化方案,严把质量关。

为了让乡亲们对质量信得过,也为了给村民创收,当地的剩余劳动力也被项目招入麾下,自己的路自己修,让村民们来监督道路施工质量,不但加快了施工速度,还加强了沟通,避免不必要的误会。热情的安质部部长老曹得知村里的特产在当地没有销路,主动在自己的朋友圈“免费营销”,乌江特产配着飞龙湖美景,还挺像那么回事。慢慢的,村里乡亲们见到穿着“蓝马甲”、戴着安全帽的中交人也热情了起来,不管认不认识总要停下手头的农活攀谈两句,甚至热情地给项目部的小伙子牵起了红线。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村子原来的砂石路终于变成了排水通畅、平整耐用的水泥路,村里水田的灌溉渠也赶在旱季通上了水。通车那天一大早,老杨就给项目部送来了一面印有“情系村民办实事,修桥造福暖人心”的锦旗,“自从你们来了,大车也能进来了,娃娃们上学也方便了。”说起这些开心的事,老杨乐的合不拢嘴。

扶贫故事 3 篇

扶贫故事 3 篇

【篇一】年的驻村工作,是我今生最值得珍惜的经历。2015 年 2 月,随着脱贫攻坚一声号令,xxxx 县的脱贫攻坚驻村扶贫帮扶工作拉开了序幕。我主动向单位领导申请去驻村开展扶贫帮扶工作,先后在 xx县 xx 乡 xx 村驻村工作 1 年,xx 镇 xx 村驻村工作 3 年。2020 年 2月,由于工作需要,我结束了驻村扶贫帮扶工作,难舍地离开了 4年的驻村岗位。

2017 年 2 月 18 日,我们 5 个驻村队员开始第一天在驻村(xx村)村民小组走访。xx 村 174 户 421 人,由汉族、哈萨克族、回族、东乡族组成,居住相对集中。经过一个月我们走访了全部村民群众家庭,听取他(她)们家庭存在的实际困难诉求、好的意见建议以及家庭发展意愿等等。同时了解到他(她)们的主要经济收入就是外出务工和土地流转,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艰巨。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想方设法让驻村老百姓如期脱贫,我们驻村按时间节点入户走访,召开村民群众会议,宣讲党的政策,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积极教育引导当地群众不因贫困而气馁、退缩、自卑,用行动诠释“人穷志不穷”的真正内涵,努力消除“等靠要”的思想,牢固树立自立自强、脱贫摘帽、勤劳致富光荣的浓厚氛围。

扶贫先扶志,从思想上、精神上进行帮扶,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斗志,鼓励贫困群众主动学技能、找门路,用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36 岁的马建军以前靠泥工、木工,挣些零散钱,目前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帮扶下,办起了家居装修装饰和家具加工厂,生意走上正轨,家庭经济收入稳步提升,为致富带来了新希望。

给钱给物的“输血”式扶贫只能是救急解渴,鼓励贫困户自我“造血”才能开流活源。脱贫户若吾山·托乎达汗是扶贫路上的一员,现如今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她通过手艺开办窗帘店脱贫了,生活得到了改善。

我们通过开展走访入户,逐户排查针对不同家庭的致贫原因,因地制宜、制定“一户一册”帮扶计划,精准施策,除了积极落实教育,医疗,低保残疾补助等各项帮扶性政策外,还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产业,特色庭院经济,目前已经流转土地 780 亩,落实“三苗”工程,带领全村 58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入股有机面业,变身股东,年底分红,实现家庭年人均持续增收,有力促进了贫困户稳定脱贫。

通过精准识别,实施精准帮扶,做到一户一策,重点盯住农村劳动力就业、农危改、产业发展、医疗等情况,拟出问题、责任、时效,找问题补短板,做到用心、用情、用力帮扶。通过深入走访、积极申报,多方争取资金、项目覆盖,大力发展产业,努力改善基础设施。时至 2020 年,全村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全部实现脱贫。

回首往事,感慨万千,驻村工作对于我来说是今生最难忘的经历,更是我人生收获最大的时光。村民们勤劳的身影,平坦乡村小路,整齐的抗震安居房,照亮街道方便群众夜行路灯,充满绿色的杨柳,还有绿油油的庄稼……一桩桩、一件件,都像电影画面般在我的脑海里呈现。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参与并见证了 xx 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我感到由衷的欣慰,衷心祝愿驻村各族群众生活过得越来越美好。这就是驻村扶贫帮扶干部,深知职责神圣、使命光荣,必须全力以赴。当我回首走过的历程时,问心无愧,当展望明天时,我将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更加激昂的状态去迎接新的工作和生活,书写更加灿烂的人生。

【篇二】

著名诗人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一诗中这样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首诗倾诉了诗人对祖国深沉真挚的爱,今天,带着这种爱,我想讲一讲我的家乡,讲一讲生我养我的这块土地,讲一讲我身边的扶贫故事。

xx 锁钥,今又放光彩 xx 县 xx 镇 xx 村地处 xx 县城一百二十里之外,距 xx 镇政府 17公里,今天看来好像非常偏僻,面积上也只能称弹丸之地,但在古时,这里是通往漠北的唯一通道,三面衔山,一水环绕,黑河绕村而过,从石峡中直透居延海,恰如一把锁钥嵌在西北咽喉上,素有“xx 锁钥,要道咽喉”之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如果您今天来 xx 村,村口宏伟大气的“xx 锁钥”牌楼、沧桑古老的汉长城遗址,一定会让您体会到历史的厚重感,而这些都离不开帮扶单位 xx 县税务局的精心帮扶:2015 年初,xx 县税务局积极协助 xx 村开展第四批传统文化村落申报工作,情况摸底、资料收集、登记汇总、申报资料完善……功夫不忘初心人,最终 xx 村申报成功了!xx 村由此成为 xx 省第 15 个、河西地区第 1 个传统文化村落。后来,随着项目资金的逐步拨付,xx 县税务局局长魏爱军又多次实地了解推进传统文化村落项目进展情况,积极为古城墙附近景观规划、外围环境整治等工作出谋划策,进一步推进文化项目落实落地。古时天险,如今重焕光彩。

破落小村,旧貌换新颜 如今的 xx 村村貌整洁,石峡风景优美,黑河水潺潺,胡杨叶翻飞,是本地小有名气的旅游景点,夏秋季节来这里游玩的人络绎不绝。可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八九年前的 xx 村,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脏、乱、差”村,再加上 xx 村地处黑河北岸,土地多为盐碱沼泽,村社道路没有硬化,遇到天阴下雨,路面泥泞,村民出行都成了问题。

xx 县税务局的帮扶干部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办法,最终决定从整治柴草、清理垃圾入手,逐步带动村

民一起用实际行动改变村容村貌。帮扶干部赵杰、杨海龙更是“驻扎”在 xx 村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白天和村民们一起干活,晚上就睡在村委会的平房里,三个月多月的时间,购置简易垃圾车、清理生活垃圾、购置铡草机、清理堆积的柴草、排查火灾隐患、整治居民点街道卫生、整治垃圾填埋场……他们马不停蹄,昼夜奋战,换来 xx 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后来,在扶贫项目的支持下,xx 县税务局又陆续对村社道路进行了硬化,现在,xx 村内客运班车停靠“零距离”,群众全部吃上自来水,水质达标,户户通电,广播电视户户通,网络宽带可通达,村内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卫生室、文化广场,昔日的破落的小村庄,如今旧貌换新颜。

回馈家乡,驻村也“助村” “我本就是土生土长的新坝人啊,回到我熟悉的家乡工作,更有干劲了。”2019 年 6 月 10 号,带着单位和党组织的重托,闫重亮作为驻村干部在 xx 县新坝镇东大村扎了根。驻村以来,他对全村建档立卡户、低保人员、残疾户等进行了全部走访,谁家条件好些,谁家有困难,谁家老人身体不好,谁家小孩正在学龄期,他在心里默默记了一本账。

2019 年,结合减税降费工作,他用一口地地道道的新坝方言把减税降费各项优惠税收政策仔仔细细讲给老乡听。有些群众不理解,优惠税收政策跟他们有什么关系,闫重亮耐心讲解:“你看啊,国家为

了提高你们的幸福感实行的易地搬迁项目就有优惠政策,你们住新房子,不用缴纳契税啊,省下的钱又能用来添置点家具,多好!” 2020 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闫重亮,大年初四就开始坚守在村口的值守点上。东大村地处山区,气候异常寒冷,没有帐篷,他和同事们迎着寒风在路口进行过往车辆的登记、来村人员的劝返等工作,寒风萧瑟,冷的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就轮流钻进车里取取暖……驻村的日子里,施工现场、田间地头,他用脚步丈量着帮扶村的每一寸土地,也回馈着每一寸土地。

精准扶贫,不幸变幸运 51 岁的 xx,是一个不幸而又幸运的人,为什么这么说,且听我细细道来。xx 是我的帮扶户,几年前,随着肖师傅腰椎及咽喉疾病的日渐加重,逐渐丧失了从事重体力劳动的能力,一家人只好将原本富余的耕地转让给他人,仅留了 4 亩土地维持生计。因肖师傅所患疾病均为慢性病,常年花在买药上的钱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加上 2015 年儿子肖翔被 xx 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读书求学费用支出越来越高,使这个家的负担日益加重,单靠 4 亩农田和妻子打临工的收入明显入不敷出。

正当肖师傅为儿子的上学和一家的生计问题发愁的时候,肖师傅被确定为建档立卡户,成为了我的帮扶户,我和镇村干部积极协调,结合实际情况联系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草原奖补,耕地补贴,四类低保,易地搬迁……一系列的扶贫政策和帮扶措施改变了这个贫困家庭的艰难处境,也使他们夫妇的脸上有了笑容。“现在儿子也毕业了,能养活自己了,我当护林员,一年也能挣几千块钱,日子松活多了,都是多亏了你们,多亏了国家的好政策啊!”前几天去看望肖师傅的时候,他又笑着给我说。

初心如炬,情暖扶贫路 “小张,这次入户你给你帮扶的老人带了啥好东西?你次次入户手都不空。”“也没啥,就是给老人带了些牛奶和鸡蛋!” “这扶贫工作啥时候是个头呢?真希望这些贫困户早日脱贫,都过上好日子!” “现在已经好多了,国家政策好,xx 村最初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23 户、60 人,现在已经全部脱贫了。” …… 这一幕,发生在我亲爱的同事们每次入户的途中,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大家在尘土飞扬的大班车里却总是聊得很开心。想想扶贫工作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个个一片茫然,精准扶贫、致贫原因、帮扶措施、扶贫手册等等一系列的概念跟他们所熟悉的税收工作相去甚远,为了尽快的熟悉扶贫工作,准确把握扶贫任务,他们进村入户了解情况、虚心向村干部咨询学习。几年来他们经常放弃休息日,顶酷暑,冒严寒,在乡间小道上穿行,入户走访,收集资料,核实数据,整治卫生,帮干农活,认真倾听群众心声,结合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准确制定帮扶计划,还有的同事自费购买米面油,爱心慰问贫困家庭……他们没有

豪言壮语,没有英雄壮举,有的只是一个扶贫工作者的忍耐、执着和担当,一次次真心帮扶,一句句嘘寒问暖,坚守初心使命,用心服务群众,他们用行动播种希望,也用行动收获着喜悦。

“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脚下沾了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了多少真情。有一种信念叫助力脱贫,初心不改;有一种热情叫参与脱贫,人人可为;有一种责任叫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扶贫工作任重道远,但我们初心不改,也必将不负韶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税务力量。

【篇三】

2019 年 1 月 16 日,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城市交通管理处副处长 xx 从首都 xx 来到川西高原,挂职担任 xx 县委副书记,负责脱贫攻坚、交通运输、招商引资工作。新的岗位,新的使命,新的环境,新的考验,他是怎么接受这些“新”挑战的呢?一起来看↓ 我是“新兵”先当“学生” 从成都到巴郎山这一路,我的内心是忐忑的,既有对藏区高原生活的担心,也有脱贫攻坚责任的压力。然而在翻越巴郎山、驶出隧道的那一刻,看着 xx 蔚蓝的天空、巍峨的雪山,我的心安定下来,决心为 xx 的脱贫攻坚尽好责、出份力。

只有心中有数,才能手里有招。到 xx 后,我把熟悉县情、转换角色列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作为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一名“新兵”,必须先当好“学生”。初到 xx 工作,我认真学习了脱贫攻坚相关政策文

件、县委常委会工作报告、县政府工作报告、22 个专项扶贫年度计划等资料,第一时间熟悉了县情和相关工作情况,收获了很多“干货”。

接地气才能增底气,动真情方能知实情。初步熟悉县情和相关政策后,我开始到部门和乡镇走访调研。4 个月的时间,我深入 21 个乡镇和贫困村了解情况,入户走访群众 200 余户。针对群众的诉求、乡村的困难,我在笔记本上记录了几十页。这 4 个月,我虽然透支了“体能”,但接“地气”、增“底气”、有“朝气”;了解的实情、汲取的养分、带来的思考,是一笔终身受益的财富。

群众有“所盼”交通有“所干” xx 四面环山,山高路远,李白所作的《蜀道难》就是 xx 交通的真实写照,我也切身体会到了难在何处。

xx 交通条件极为不便,进出县的主要通道虽是国道和省道,但公路等级都很低,除了通往丹巴县的通道较为平缓外,通往汶川县的 G350 线要翻越海拔 5040 米、隧道进出口海拔 3850 米的巴郎山,通往雅安市的 G351 线要翻越海拔 4930 米、垭口海拔 4114 米的夹金山,通往马尔康的 S217 卓小路要翻越海拔 4470 米、垭口海拔 4114 米的梦笔山,每到隆冬季节,许多路段结满暗冰,给车辆行驶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由于交通的原因,两河玛嘉沟、虹桥沟、结斯冰川抚边龙头滩等资源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虽然近年来交通设施不断提档升级,通畅水平大幅提升,但交通瓶颈仍然制约 xx 的经济发展。交通不便,让许多群众“出行难”,比如汗牛片区的 3 个乡镇,由于地处偏远,县城到乡政府需绕行丹巴县,车程更是达三四个小时之久。而美沃乡通往汗牛乡“美汗路”,有小半年都被冰雪覆盖,不能通行,需绕道甘孜州。

这些问题让我倍感压力,同时也让我有了迎接挑战的动力。要改善 xx 交通现状,就必须突破瓶颈。“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切实掌握 xx 的交通现状,我实地调研县内各级道路建设情况。忍着高原反应的种种不适,4 个月来,我在崎岖的山路行程超过 3000 公里。站在距县城 60 公里的猫鼻梁,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交通对旅游产业的影响,在四姑娘山镇的现实条件下,如何让主干道绕开集镇的同时将游客留在景区,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G351 线曾是 xx“5·12”汶川特大地震时的生命通道,已是 3 月中旬的夹金山垭口仍然覆盖着没膝的积雪,车辆错车也是异常艰难,能否改善这样的状况;从县城乘车颠簸了 3 个小时左右,我终于到达潘安乡,而抵达窝底乡、汗牛乡和远一些的村还要更长的时间,一次出行就这样疲惫,这里 3个乡镇的群众每一次出行都这样辛苦,我们应该想办法改善交通条件,为偏远地方群众的出行提供方便…… 工作定了,任务明了,关键在落实。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交通枢纽突破年”工作部署,我积极督促县交通运输局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各个重点项目正有序推进。S217 卓小路和 S450 理小路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施工;G350 线四姑娘山镇过境公路改线工程、四姑娘山镇至 xx 县城红色旅游公路、G350 线 xx 至

丹巴公路升级改造工程等多项工程已经或即将开工;部交通定点扶贫项目逐步落实,“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也有序推进。

脱贫攻坚尽心力一枝一叶总关情 来到 xx 时,我县正面临脱贫摘帽省级第三方评估。根据县里安排,我负责联系宅垄乡,为尽快了解脱贫攻坚情况,我实地走访宅垄乡的5 个贫困村、60 余户贫困户,与村民“摆龙门阵”(拉家常)、跳锅庄,深入了解“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协调解决相关困难。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县于今年 4 月顺利通过了脱贫摘帽省级第三方评估。

宅垄乡四明村是交通运输部定点帮扶的村,也是我联系帮扶的贫困村。这是一个高半山村,平均海拔 3050 米,居住着 400 余朴实勤劳的嘉绒藏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 26 户 85 人,以发展苹果、花椒等经济作物为主。我到任之后,及时了解各个项目实施情况,并根据四明村的实际情况及群众意愿,进一步优化帮扶项目,确定并实施土鸡养殖、花椒种植、民宿打造、技能培训、厕所革命等 12 项帮扶内容。此外,我积极与县交通运输局对接,对四明村村道路面及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改造提升,为村民提供安全便利的出行环境。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推动产业发展,是推动脱贫的治本之道。沙棘是一种珍贵的经济林树种,被誉为天然维生素的宝库和“维 C 之王”。干旱河谷地带的 xx 县非常适宜种植沙棘。为发挥沙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推动产业发展,我积极联系蚂蚁金服,确定了 2019 年蚂蚁森林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合作造林 xx 省 xx 县沙棘

造林项目,协调公益资金 235 万元,在新桥乡 4 个村种植沙棘生态林地 5000 亩。该项目的实施,有力助推了精准扶贫,项目劳务全部采用就近原则,有 260 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沙棘成林后达到盛果期,采摘也将由当地农户完成,沙棘食品公司负责收集沙棘果,直接兑付到群众账户并成立扶贫基金会,建立扶贫基金账户。按照沙棘产品产生的经济效益,提取 1%收益用于精准扶贫,帮助贫困户解决日常生产生活需求。

虽然来到 xx 才 4 个多月,但我把脱贫攻坚的使命牢记心上,把建设交通的责任担在肩上,把百姓安康福祉落实在行动上。在这个物质匮乏却富含精神的地方,在这个民风淳朴但群众却乐观向上的地方,每办成一件实事,听见老百姓说一句“卡卓”(藏语,意为感谢),我都感到无比踏实和欣慰。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我将带着新时代交通人的责任和担当,继续在 xx 扎下根、俯下身,不当过客、不做看客,撸起袖子加油干,在脱贫攻坚和交通建设的战线上,磨炼意志、迎难而上、贡献青春!

第二篇:扶贫故事征文

2篇扶贫故事征文

今天,我和单位四位同事自行驾车前往**市**镇**村进行精准扶贫工作。进入夏天,艳阳高照。我们花费了一个半小时时间赶到**村。到达后我们立即投入到扶贫工作,各自按照事前计划分别到贫困户家中开展工作。

我包保贫困户李某进大叔,家中四人,年初进行扶贫规划中,主要是他本人新疆务工,大儿子广东务工,种植6亩木瓜。他爱人体弱多病,金阿姨在家照顾尚在上小学儿子生活。我仔细询问种植木瓜情况,木瓜长势良好,就是杂草有点多。我提议等她身体较好时,一起进行除草,对田边地头的杂草喷洒农药。得知另外一个不好的消息,李某进大叔在新疆务工期间,身体抱恙,浑身无力,已经回到湖北,到十堰太和医院入院检查,检查出肺结核病,正在治疗。我向金阿姨表示慰问,告诉她肺结核病现在能够治愈,一定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我们向村里、镇里积极申请大病救助;提醒她保证好李叔叔的营养摄入,因为肺结核需要较好的营养,恢复更快。下一次,我将自行购买营养品慰问李大叔。金阿姨担忧,由于李叔叔患病,会耽误务工,影响年底的务工补助资金。我请她宽心,当务之急治好李叔叔的病,等他康复了,做点轻松的务工工作,我们会协调村里,在手续齐全的情况下帮他完成务工补助收入。

在另一贫困户舒某雁家中。我认真听取舒大叔生产情况,二老身体状况,舒大叔家里种了几亩田地,自产自销,吃穿不愁,儿子广东打工,孙女留在家中,李阿姨平时照顾小孙女。舒大叔平时在当地酒厂干些零工,取得务工收入和补助。舒大叔、李阿姨反映道路不通家门口,运送物资极不方便,靠肩扛担挑。这确实是个大问题,好在我了解到浪延路已经进入规划,经过舒大叔家门口,会极大改善大叔家的交通状况,交通建设需要一步一步发展,请他们耐心等待;另外,李阿姨反映今年规划养殖100只蛋鸡,买了鸡苗,甚至自己用母鸡孵化鸡苗,总是发生病害,损失较大。这也是个现实的问题,我仔细咨询了农技部门,了解到现在养殖业动物疫病较多,必须要选择经过疫苗能够抗病害的鸡苗。我提议帮他们到大养殖场购买防疫过的鸡苗,他们很满意我的帮扶。望着李阿姨写满笑意的脸,我深深感动了,这就是我们勤劳吃苦的中国人民,淳朴善良的农民百姓。我告诉老人,今后的扶贫政策会越来越好,政府会一如既往对他们给予帮扶。听我这么一说,老人激动不已:“现在我们一家拿了低保,看病花很少的钱,政府是关心我们的,真的感谢政府!”虽然命运无情地捉弄了他们的理想,但党的阳光没有被乌云遮挡,庆幸的是,有了党的扶贫惠民政策,有了一大群办好事、干实事、解难事的干部,只要双手还在肩上,梦想就能插上腾飞的翅膀,美好的生活就在前方!

另外两户贫困户全家都在外务工,靠务工收入和务工补助脱贫,我只能通过电话联系,询问务工生产生活情况,嘱咐他们注意身体,在工作之余学些技术,通过提高自己技术水平和国家精准扶贫政策致富。我们会在老家后方支持他们,帮他们落实扶贫政策。

这次入户,使我真正理解了精准扶贫工作的现实意义,在农村,有很多农户想发展,能发展,但是由于受种种条件限制而依然生活贫困,真的需要我们帮扶。精准扶贫工作为干部提供了平台,架起了干群之间的桥梁,让我们感受群众生活,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需求。

扶贫故事征文

六月的天,阳光日渐灼热,**似乎离太阳更近似的,沿着蜿蜒的山路坐车近两小时终于到了**村部,**村坐落在**镇西北偏远山区,交通非常不便。我们一下车便顶着烈日马不停蹄地徒步去访问各自结对帮扶的扶贫户。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一路上田地间劳作的人们,有的在地里除草、有的在割麦子、有的田里放牛,熟悉的不熟悉的都会抬头给我们一个朴实的微笑。虽然烈日当头,但是丰收的喜悦依然写在每一位农户的脸上。

看着勤劳的人们,沿着弯曲的小路,不知不觉就到了自己帮扶的贫困户**家门口,走进他家第一眼就看见鲁大爷疲惫的扇着扇子大口的喝着水,他看到我来了赶忙起身热情的握住我的手,这样紧紧的握手是我每次入户到大爷家的场景,每次看到我们工作队员他都特别开心,都要紧紧握住我们的手感叹道:“现在生活都能吃饱穿暖,感谢党的好政策,干部们隔三差五的来关心我们老两口,真的很感谢。”我们坐下拉了拉家常,问了问目前的生产生活情况,他告诉我他这才放牛回来,老伴去地里摘点菜回来做饭。鲁大爷家中儿子媳妇都外出打工赚钱,只留下七旬老两口在家,每逢来家里我都会下地帮大娘干点活,老两口年纪大了,地里的活慢慢力不从心了,近几年给老两口办了低保救助和农村医保,除此老两口每月还有固定的养老金,老人们衣食住行都得以保障了。

说话间我从包里拿出家庭医生联系卡贴在墙上,并耐心跟大爷交代一番,镇上为每一户贫困户签约了家庭医生,家里有人有个小病小灾的都可以找家庭医生询问和上门服务,大爷再次露出了开心满足的笑容。大爷握起我的手开心的讲起镇上的扶贫安置房就要入住了,是呀,老两口终于有宽敞明亮的房子了,看到大爷这么开心我们心里很是欣慰。

告别老大爷我继续往山上走,半山腰的房子便是我的另一帮扶贫困户**家,听闻动静,**爱人郭成菊从土坯房迎出来,面带笑容,看到我来了连忙邀我进屋坐,从阿姨口中得知艾大叔去山上种地了,**大叔与我父亲年纪相仿,早年因伤落下残疾,一只脚严重变形,虽是残疾但人很是勤劳,我每次来家里大叔几乎都在山上劳作或是放牛,大叔的一双儿女在外打工常年不在家中,艾大叔和爱人多年住在这摇摇欲坠的土坯房中,现如今镇上的扶贫集中安置房已可以搬迁入住,也给两口子办了低保救助、农村医保以及大叔每月的残疾补助,再加上艾大叔勤劳朴实,日子越过越好。我从包里拿出家庭医生联系卡贴在墙上,跟阿姨讲解了关于家庭医生的惠民政策,并关心询问她们是否对家中橘子树进行了大实蝇防治。除此又与阿姨聊聊家常和儿女们在市里打工的近况。临走前,再次跟阿姨交代了如果身体有一些问题及时与家庭医生联系咨询或者请医生上门诊断。我相信有精准扶贫的好政策,有了他们的自身努力,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幸福富裕的生活一定会梦想成真的。

离开**家我前往另一个山头,我的最后一户贫困户王顺连家,来到家中王顺连阿姨正在给家里的猪喂食,看到我来了开心的快步过来与我拥抱,每每这是我与阿姨之间最熟悉而温馨的画面,阿姨拉着我的手邀我家中坐,给我拿扇子,心疼的看着我念叨:“这孩子大热天的又来看我们,看这满头的汗,快扇扇。”我激动的拿出家庭医生联系卡帮阿姨贴在墙上,详细说明了这又一惠民医疗政策,并反复嘱咐阿姨的胃病和胆囊炎如果又不舒服要及时与卡上的家庭医生联系,必要时她们可以上门诊治。王顺连阿姨今年六十有余,本来身体就不好,丈夫前两年去世留下两个未成家的儿子,小儿子三十好几在外打工,大儿子命途多舛,高中毕业后本是在村里当老师,可是因多年心情郁闷压抑后来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病,经常发病时连阿姨都打,多年医治无效只能靠药物控制,阿姨常年只能以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为主,家中农活无人帮衬只能自己能做多少是多少。每逢与阿姨聊到这些我都忍不住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只希望能够多多看望她们,尽自己所能帮助阿姨和她儿子解决生活就医等问题。近几年给阿姨和大儿子办了低保救助和农村医保,大儿子的二级精神残疾每月有残疾补助,除此阿姨每月还有一些养老金可以贴补家用,再加上阿姨养一些猪、牛,种些粮食蔬菜,日子越过越好了,看着她们脸上的愁容渐渐散去我越来越欣慰了。

每逢离别时,阿姨都念念不舍,目送我们离开的她站在路口久久不愿离去,直到我们的身影消失在她的视野里。这是最朴实的感动,在我心里为他们送上诚挚的祝愿,面对这些朴实可爱的亲人,我真心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努力把国家的扶贫政策切实的落实到每一位农户,看到他们不再贫困,过着衣食无忧的幸福小日子,我们该有多满足呢!

近年来,虽然农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但依然还有部分群众因孤、病、残原因导致生活困难,说明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需要群众理解。通过与群众的座谈交流,特别是通过与王顺连和**两位老人的交谈,我感到他们对党和政府的衷心拥护和发自肺腑的感谢现在党的好政策,朴实的村民是通情达理的、是善解人意的。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心中有百姓,百姓有杆秤,只要我们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心里也会装着我们。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公务人员,我们一定要坚决执行上级党委决策,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带到基层,送进百姓家中,让广大群众明白党的政策,感受党的温暖,特别要实实在在地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早日走出困境,过上幸福生活。

第三篇:扶贫故事

扶贫故事5篇

扶贫故事5篇

是专业的写作网站,每日更新大量热点文章。同时,我们有一支专业的写作团队,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原创文章定制服务。如果下面的没有合适的,您可以通过企业QQ:4000121855或者写作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为您提供最优质的一对一服务!

“喻主任,我要买5斤猪肉。”“喻主任,我要买10斤猪肉。”区局的精准扶贫工作微信群十分热闹,这是端午节发福利的节奏吗?确实是的,不仅是给自己,更是给帮扶的百姓。

xx镇xx村有这么一对老夫妻,命运多舛,令人同情,但勤劳朴实,令人敬重。欧阳大叔年轻时常在煤井上班,白手起家,眼见两个儿子成年,好日子终有盼头。然而天不遂人愿,厄运突降,两个儿子相继病重,为了挽救两个年轻的生命,如今已经债台高筑达70余万,可换来的却是人财两空的结局……

老年丧子的悲痛几乎击垮了两位老人,成为空巢老人以后,许多人建议二老直接去敬老院,老人拒绝了,他说:“要还完了债才能去,做人要讲良心。”老人家4XX元起家,养猪还债,起早摸黑的辛苦,沉重的债务日渐减少。然而厄运再次来袭,命运又一次捉弄了两位善良的老人,20**年死了几十头猪,亏了8万多元,当时有不法商人想廉价收购病猪死猪,老人却摇头表示拒绝,并自己花钱请人把猪埋了。欧阳老伯虽然贫穷,但是他身上却散发出人性最伟大的光芒,他的淳朴、他的善良、他的责任心令人钦佩,老人家用自己朴实的行动给区地税局的扶贫干部上了生动的一课。

老人家坚持用传统的方式饲养,不喂饲料,只喂玉米粉,别人养五个月出栏,他却养八个月,成本相对较高,但猪肉质量更好。由于今年猪肉价格下跌,如果批发给市场,每头猪面临亏损XX元,如果屠宰零售就略有盈余。区局党员干部知道以后,纷纷表示一定要帮助欧阳老伯度过难关。于是出现了微信群中发生的这一幕,由于存栏量仍然较大,大家纷纷寻求亲友支持,利用朋友圈等方式,帮助大叔卖猪。

精准扶贫、精心帮扶,不是一句高尚的口号,不仅仅是走访调研,不仅仅是节日送慰问金,更重要的是让广大党员干部真正走入农村、走入基层、走入百姓,关心百姓生活、关心人民疾苦,设身处地的为百姓思考,积极主动的为百姓谋事,一户一策精准帮扶,将“两学一做”常态化活动向实践延伸,向基层拓展,让共产党员的光辉在精准扶贫的一线绽放。

在我驻的道县白芒铺徂復村有这么一个贫困户,户主叫xx,他今年51岁了,家里有一个83岁的老母,一个16岁有智障的孩子,一个女儿已经出嫁,妻子已去世多年。他本身又是肢残4级。现在只能靠吃低保和做一些简单的种养维持生活。唯一值得庆幸的事,是他的几个兄弟姐妹出钱为他建了一座楼房,平时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屋前还种了荷花,咋一看,不像是一个贫困户,倒像一个书香门第。

然而,一次偶然机会,我送了他一只毛笔,却拉近了我与他的距离,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那是一天的中午,我吃完午饭后在我的宿舍里,我用笔蘸着清水在宣纸上临写何绍基字帖,正临着来劲呢,忽然xx进来了,他嘴里絮絮叨叨地说着只有他才能听明白的话语。他一看到我在练字,不知怎的,眼中好像放出光来,人也不傻了,说话也一本正经了,非常有兴趣地凑了上来,看着我写,还不时地说哪一笔要直,哪一笔要如何写才有力。我也是一愣,没想到贫困户里也有喜爱书法的人,我也是第一次遇到过。他似乎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与我大谈毛笔的特性来,说什么样的毛笔要有弹性,中间饱满才好写字之类的话来,还说“我就是喜欢像你这样会写毛笔字的人”,“像你这样的人,很对我的脾气”,“我给你在我家留一间大房,你搬到我那去住”,看得出来,他非常信任我了。没想到,他竟然也是性情中人。

我看他对毛笔如此痴爱,就对他说:

“你如果喜欢,这笔送给你吧”。

“当真”?xx一下来劲了。

“是的”。我当即就把笔递给他。

他没有马上接,而是在我的笔筒里挑了一只。

“我要这个,画画用”。我一看,他挑了一只中号长锋。他怕我不愿意,眼中有些期待。

“好,送你了,拿去吧”。我不假思索地答应了。

他欢欢喜喜地回家去了。

第二天,他又来了。他手里拿着一个旧户口簿。与他交流了半天,才知道他要为他的儿子办身份证,因为他的户口上的地址“白芒铺镇洞仂口村”漏了一个“口”字,去派出所办了几次,也许是因为语言交流不清的原因,一直没有办好。所以找我来了,请我为他办好这件事。我知道,他是把当成信任的人了。不然的话,不会来找我。

这本来是一件小事,但对于他来说,也许是一件很难办的事。他是没有办法才找上我的。

我把户口簿接了过来,答应他,一定能办好。我们又交流了一会,他才离开。

周一,我进村经过白芒铺镇派出所,向户籍股的民警说明了xx的情况,他二话没说就改好了,还免费为我打印了他家4口人的新的户口簿。

我到村之后,马上赶到了他家,亲手把新户口簿交到了他的手里。

他激动地拉着我,请我坐下。然后在大衣柜里摸出一大包珍藏很好的花生米,说什么也要送给我。我不要,起身要走,这把他急得,差点跪在地上了。我知道,我如果不要这包花生米,他无论如何是不依的,只好先带上,今后给他送点水果来。

从此以后,他对我们工作队的态度变了,对我们的工作非常支持。

我是市委宣传部驻新田县骥村镇xx村工作队员。在xx村,我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为村民办实事,让他们感受身边的温暖。我们驻村工作队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带不走的工作队”。

“不好,xx把她妈打伤了,快叫工作队来协调。”

“快来呀,离婚回家的xx发病了,把她妈打到头出血了!”刚吃过午饭,我准备午休,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我迅速披上衣服,一路小跑往xx家中赶。一到现场,我与村民们把xx拉开,马上电话联系村卫生室的医生为伤者头部做清洁包扎,并协调康乐医院过来接走xx进行治疗。事后,考虑到xx家的实际情况,我还积极帮她向民政部门申请了临时救助。

这虽然不是扶贫的范畴,但是和老百姓相处久了,他们有什么矛盾纠纷都愿意让我出面调解,我也愿意帮助村民。

种南瓜致富,贫困户主动要求脱贫

驻村帮扶的日子里,我吃住在村,与老百姓打成了一片,上门宣讲政策,争取项目资金,鼓励老百姓发展产业,帮助他们实现脱贫致富。

20**年被纳为贫困户的黄状元家,以前是半边厨房半边床,一家人住在瓦房里,下雨天漏水严重。因为缺技术、缺资金,仅靠女儿、女婿在外打工,生活艰难。我得知黄状元家里的情况后,心里很着急,主动登门走访,帮他做产业规划发展种植业。

在我的帮助下,黄状元和老伴在农忙之后,种起了红皮萝卜和南瓜。他给我算了这样一笔账:今年种了2亩南瓜,毛收入5XX元;冬天还打算种8亩红皮萝卜,一亩地可以赚6XX元,仅红皮萝卜的毛收入可达XX.X万元。

“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xx村选派了这么好的扶贫工作队,带领我们发展产业谋出路。现在我申请退出贫困户!”在村民大会上,黄状元主动提出退出贫困户之列。

广场舞跳起来,美好生活笑起来

夜幕降临,村民们在村活动中心跳起了欢快的广场舞。村民陆仁凤是村里广场舞领队,看电视学会了跳40多种舞蹈,热衷于教大家广场舞。

“我先跟着视频学习舞蹈,学会了再组织大家一起跳。”聊起广场舞,陆仁凤就打开了话匣子,她说,在工作队来之前,村民们精神需求匮乏,晴天耕作,一空闲下来就在家打牌,现在新建了村活动中心,村民们可以在广场上跳舞、散步、锻炼身体,精神需求得到了满足,幸福感也增强了。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

我驻村以来,和村支两委先后筹措资金120余万元,修建了村文化活动场所,并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邻里”评选、村民卫生评比、送戏送春联等一系列群众性活动。还注册成立xx现代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近600亩,聘请两名有技术、懂农业的村民进行管理,发展山东济薯、优质稻、红皮萝卜等订单农业。在村活动中心修建了46米“乡村振兴”防腐木文化长廊,制作了6个高档次太阳能灯箱广告、5个不锈钢烤漆党建宣传栏、小山顶休闲文化亭等。

走进xx村活动中心,到处可以看到村规民约、中华小经典、十星文明户、乡村振兴诸多内容,“十大陋习、十大新风”、好家规好家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风文明等内容,吸引村民时常驻足观赏,人文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此外,村活动中心周边新铺了透水砖2600余平方米,路面白改黑3000余平方米,新建乡村舞台1个、标准篮球场1个。每天晚上,村民们云集村活动中心,唱歌、跳舞、下棋、打球,自娱自乐已成常态,群众性文化生活品质大幅提升。

如今的xx村,与我刚来时已经完全换了一副模样,不仅干净整洁,还充满诗情画意,留得住记忆里的乡愁。

2018年2月,我响应市委新一轮驻村帮扶的号召,担任xx县xx镇xx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村第一书记,到今天已经过去了550多天。在这些日子里,我看到了很多以前看不到的风景,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记录的知识,也经历了很多平凡而有温度的故事。

选择重要还是努力重要

xx村基础设施滞后,自然条件恶劣,常年缺水,属典型干旱死角贫困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XXX户XXX人,2018年还有XXX户XXX人需要脱贫,贫困发生率达XX%,脱贫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但我第一天来到xx村时,还是被当地的恶劣环境震撼了,xx村的自然环境让群众很难发展特色产业。通过深入的走访摸底、调研考察,我发现群众对于产业扶贫要么过于悲观,认为扶贫产业发展不起来,要么过于乐观,没有正视产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这让我深深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是选择重要还是努力重要?

一时找不到答案,我就边干边想。从去年3月开始,我先后带领工作队和村支两委成员到祁东县黄土铺考察黄花菜种植项目,到宁远县、新田县考察葛根种植项目,到本县观音滩镇考察槟榔芋、生姜种植项目,到大忠桥考察瓜蒌子项目,到广州江南市场考察食用菌市场。最后采用排除法和多方论证的方式,选取了母猪繁殖和黑xx鸡养殖等以养殖业为主的产业发展之路。近半年中,终于在xx村里打造出一个现代化的母猪繁殖基地,养母猪达400头;黑xx鸡养殖已签订“公司+合作社”合作合同,厂棚正在搭建之中。唐中华、唐明华等外出不便的贫困劳动力,就近到母猪繁殖基地和黄花菜种植车间务工。他们高兴地对我说:“张队长,你带我们走了一条脱贫的好路,我们还想走更远。”原来,选择和努力都重要,无论缺了哪一个,脱贫都会事倍功半。

“张老板”的朋友圈

每天打开手机,我都会习惯性地先看微信群置顶的几个贫困户农产品分销群,一旦发现有人@我说“张老板,送几只土鸡来”之类的消息,我都会激动一下。这些土鸡土鸭不是我养的,而是我帮贫困户联系卖家,客户不知道,一直管我叫“张老板”。担任扶贫队长这一年多来,我从微商上汲取灵感,建立了多个微信分销群,摸索农产品电商扶贫模式。每次从村里回家,车上都载满了产自xx村的土特农产品,卖到山外的世界。今年7至8月,短短两个月时间内,我帮助贫困户销售蜂蜜300余公斤,销售收入达3万余元,有大客户通过“一亩田”电商平台,一次性向贫困户王江柏订购蜂蜜700公斤。

温顺的“阿福”与亏欠的“方特”

“阿福”是xx村一个贫困户养了多年的一只土狗,平常性情比较警惕暴躁,陌生人来了隔很远就不停地吠叫。我刚来时,它会对我凶猛地叫,但因为危房改造和产业扶贫的事情,我经常往这家贫困户家跑,“阿福”见我次数多了,也不叫了。我想这就是“狗不叫”式的扶贫干部。

“阿福”对我亲近了,但是我的女儿对我却没那么亲近了。女儿去年正值小学升初中关键时期,在扶贫的过程中,我不但没能关心到她的生活和学习,暑假答应带她去株洲方特欢乐世界游玩的承诺,也因为道路改造、考察产业、争资跑项、抓施工期而耽搁了。为此,从小亲近我的女儿,整整一个月没有理我。

对家人的亏欠,可以慢慢弥补,但贫困群众脱贫的机遇,一旦错过就难以重来。这不是什么大道理,但我相信女儿今后肯定会懂。

我始终认为,我就是一名平凡的扶贫干部,没有什么特别感人的事迹,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功绩,在平凡的扶贫道路上,一点一滴的平凡故事让我感觉很有温度,这些温度汇聚在一起,也能酿出醇厚的感情。

踏上扶贫路,是我人生最美、最珍贵的选择。一路风景,一路艰辛。让我领略到了人间温情,感受到了社会关怀,收获到了贫困家庭脱贫的喜悦……扶贫工作的往事,犹如缀满大树枝头的果实,其中的一颗让我感动。

2018年端午节的前一天。

早上,我与同事三人前往距县城60公里的道县桥头镇毛巾田村督导驻村扶贫帮扶工作。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爬行,在半山腰的一个山涧处遇见了一位老人,她佝偻着身躯,左手撑着一根弯曲的树枝,用手掌接岩石上冲下来的山泉水喝。

“婆婆,您这是准备去哪里呀?”我们停下车来友好地问道。

她指了指路边放着的一个竹篮告诉我是去集市卖鸡蛋。

“有多少个?我买了吧!”

“要得!要得!”她喜悦地说:“你们要得多的话,家里还有,本来是留给外孙吃的,一起卖给你。”

“好,去您家里拿。”

我搀扶她上了车,边走边聊。老婆婆姓林,1953年生。老伴姓黄,大她两岁,一大早就到三里开外的红薯地里除草去了。夫妇俩没有生小孩,三十多年前从别人家抱养了一个女婴,取名小花,视如己出,抚养成人。

汽车沿山路蛇行十余分钟,“到了,小车开不上。”她用手往左边的山上指了指,她家的路严格来说不能称之为路,是用土石块简易堆砌而成的蜿蜒阶梯,对我而言,爬这样的路已是艰难,真不敢想象,两个老人每天出门都要走过这陡峭的阶梯。

“大家慢点。”她反倒多次提醒我们,“我们经常摔跤的。”来到老伯伯房前,只见整个房屋倾斜得厉害,两扇木门的间缝有半拳宽,门没有落锁,大开着。走进屋内,两张木板简单钉成的“桌子”,一高一矮地放在厅堂上方位,高的那张桌上放着一台老式电视机,堂屋还摆放一张自制的长板凳子、两张小板凳和一些不“像样”的家当。

在等她去拿鸡蛋的间隙,我站在屋前,不觉眼涩,已饱含泪水。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和责任的重大,贫困的现实像利箭穿在我一个扶贫责任人的心上。

有太多的问题想问她。唯有这句——您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吗?我已不能问、不敢问!(问出来是讽刺,是笑话。)

“家里只有八只鸡,五只母鸡,积了这些,便宜一点……”她端着满满的一盆鸡蛋嘀咕。

我已无心再听她讲些什么。满脑子想着她们是怎样生活下来的?因为眼中有泪,她数鸡蛋数量时的细节我也没有在意。

“连车上那四十个,总共九十六个,卖一块三一个,你给一块二角五分吧!”

“老人家,您好精明哟。”同事开玩笑说,“但是您卖便宜了。”

我故意给了她两张一百元的钱币,根本没打算要她找我零钱。她固执地退给我一张,要我给她二十元就行了。我谎称只有这两百,没有零钱。我看她有些左右为难,一手拿一张,不知所措。

“收了才是对的。”我倒是安抚她。

“谢谢!谢谢!谢谢你们照顾我老人家,家里还有点玉米棒子,不值钱,你们拿些……”我见她用衣袖擦拭了一下眼角。

同事拿了几根玉米棒子。我假装到“厨房”喝水,悄悄地在她煮饭的铝制锅里又放了两张一百元的钞票。

辞别了她,我们来到车上,我突然感到还有些地方做得不妥。

“不行,拿个袋子,装十个蛋。”

我提着蛋,返回到她家。“婆婆,拿个大碗来。”

我怕她舍不得吃,又留下来卖了。二话不说,“叭,叭,叭……”手起手落,XXX个蛋汁入碗。“婆婆,这是我送给您的中饭菜,补补身体。”

来到车上,我不像往常那样谈笑风生,而是满脸严肃。同事误认为我买了“贵蛋”不高兴。我没有辩解。

临近中午,来到村委会,郑重地向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反映了林婆婆家里的情况,令人欣慰的是村里正在按程序把她家纳入新增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精准帮扶。直到此刻,我的心情才开始放松下来。

傍晚,回到县城,在家做晚餐时,我拿出买来的鸡蛋准备下锅。叭,叭……突然,“不行,这个好像不对,坏掉了吧!”我赶紧叫来父亲辨别好坏。

父亲看了一眼说:“一定是放的时间长了,醒了(乡下土话)。不要紧,有点臭的蛋煮出来更香。”我听了父亲的,也是出于对林婆婆劳动成果的尊重。我没有把坏了的蛋丢掉,而是继续打了几个,和了些韭菜油煎至焦黄。果然,一股特有的浓香扑鼻而来。

晚餐,父亲就着鸡蛋喝着小酒,儿子因为有“异香”蛋也多吃了很多饭。

我边吃边沉思:我们吃的不仅仅是鸡蛋,而是父辈先前的贫穷,是如今贫困户的不容易,也是我辈节俭的美德。这样的鸡蛋,里面还有些什么味道?余生够我好好体味。

第四篇:扶贫故事

扶贫故事精选5篇

【篇一】

昨晚,霸屏一时的电视剧《小欢喜》落下帷幕,在这部剧里,孩子们有考不完的试、刷不完的题、上不完的补习班和睡不醒的觉,而家长们则忙着搬入学区房、报名补习班、严防早恋……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艰难和困苦,每代人都需要靠自己去“打怪升级”,去收获属于自己的“小欢喜”。作为基层干部,每天都要面对琐碎且复杂的问题,但只要积极面对挑战,做到担当在其中、成长在其中、欢乐在其中,就能收获自己的“小欢喜”。

2017年毕业季,位于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我周围很多同学都在为寻找一个不错的就业机会而操心。当时的我也收到了一家刚刚上市公司的“录取通知书”,经过和父母、老师一再沟通,最终我还是放弃留恋都市的繁华和优渥条件,选择扎根在北京东北郊一个小乡村里,当起了村官。

岁月不居,时间如流。乘公交车行驶在去往村里的路上,耳边听着自己最喜欢的歌曲----“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经无知的这么想……”转眼间,我已经不知不觉地在农村工作了两年时间,伴随着这首青春歌曲,回忆如一幕幕片段重放在我的脑海中。

依然记得第一次去村里报到的时候,因为我所工作的村是当地有名的低收入村,和其他几个村相距较远且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没有公交车能抵达。在镇政府简短进行工作交接后,我和其他几个小伙伴先坐公交车到临近村,又步行了30多分钟才到村里。刚到村里的时候,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惊到了,坑洼的路面、随便堆放的杂物、破败的房屋……当时只有一个感觉,这哪里像北京的农村?

初来乍到,带着校园里那股子纯真劲儿和骄傲劲儿,本想踏踏实实为农村做点事情,但是看到这样的景象,我便开始打起了“退堂鼓”,有了自己的“小算盘”,心中燃起了放弃的念头。这期间,幸好有领导的教导、同行小伙伴的帮助和父母的支持,自己也在不断的改变,慢慢由适应变成了喜欢、再由喜欢变成了爱上。

作为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也作为一名村官,就要发挥自己的优势,为村庄的发展脱低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到村后,为深入了解,和村“两委”干部、包村干部入户走访,精准识别低收入户,建立帮扶台账。协助第一书记做好村里民俗品牌栗子宴的培训工作,走访调查有意愿参加培训的村民,确定参与人员,安排学习地点,并与面点师傅取得联系协调时间,帮助培训民俗户3次。并利用闲暇时间将村民们制作的特色栗子小吃拍照整理,编写简介,在网络上进行宣传。

经过近两年的共同努力,今年年初,村庄实现整体脱低,农民的腰包鼓了,环境变得优美了,道路整洁畅通了,公交车也通了。我也在其中找寻到了自己来这儿的初心和意义,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小欢喜”。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再有不到一年我在村工作也将画上句号,这两年里,我经历了很多、收获了很多,心里时常感到忻幸。《小欢喜》电视剧里有这么一句话“人生,就是一场场小别离和一场场小欢喜组成的,少了哪个都不会完整”,即使明年我将从这个我所奋斗过的地方离开,会有不舍与难过,但回想起自己在最美好的时光里收获到的种种“小欢喜”,便给了我在风雨中奔跑、阳光下前行的不竭动力。

【篇二】

2017年10月12日。

一大早,我们工作队队员穿好工作服,戴上手套,向村民借了两把镰刀,准备好了十几个编织袋,去地里帮助村民李文才家扒玉米……

这是xx写的驻村日记。在他的一篇篇日记中,记者看到,一年来,以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xx为驻村“第一书记”,市志办的xx、市妇联的高xx为队员(今年高xx调整为北林交警大队xx)的驻北林区西长发镇xx村工作队,走村入户访民情、听民声,足迹遍布驻地的每一个角落,帮助村民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发展产业的真实记录。

村党支部书记吴凤魁说,有了工作队的参与,村里的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得更加扎实有效。

2017年8月18日。

中午12点半,我们来到贫困户xx家。

“身体好点没?家里的玉米成熟了吗?”

xx患病的大儿子在旁露出憨憨的笑容,刘大哥急匆匆地走出来迎接我们……

42岁的xx患有眼眶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手术后,家里早已负债累累。屋漏偏逢连天雨,他又遭遇了一场车祸,导致左眼失明,右耳失聪,家里外债达30多万元。大儿子患病没有劳动能力,小儿子才一岁多,靠妻子在外打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针对他家的情况,xx带着工作队多次走访,帮助xx办理残疾症,还帮助推销黏玉米,仅一项增收3000多元。

“有了驻村工作队的帮助,让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每每提起驻村工作队,xx都激动不已。

市司法局局长xx高度重视扶贫工作队的工作,并表示,有困难局里尽全力帮助解决。今年春节前,付兴国家房子着火,工作队第二天就赶到,研究盖房子的事。姜运廷了解情况后,当即决定给付兴国兜底,帮助解决2.3万元。在多方的努力下,付兴国的房子盖起来了,马上就可以入住了。

“为村里致富谋发展,就要把村里的事、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这是工作队驻村前的誓言。

为村集体购买安装智能广播系统;为村集体建立村民阅览室,购买各种惠农书籍;开展为期1年的“福惠村民”免费理发活动;为残疾人贫困户申请轮椅;为贫困户申请安装假肢;为46户贫困户送去生活用品;春节前夕为贫困户送温暖……

这些事情村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驻村工作队用一点一滴拉近了工作队与村民的距离,更增强了对工作队信任,“有困难找工作队”已成为村民的顺口溜。

2018年5月21日。

市司法局政治部主任、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成员在xx村为贫困户发放鸡雏鹅雏,共为贫困户及边缘户30余户发放鸡雏600余只、鹅雏400余只。

“大娘,回去要赶紧给鸡雏鹅雏喂点水啊。”“换个大点的箱子,不然小鸡雏容易被压死。”驻村工作队亲切地叮嘱贫困户,让鸡雏、鹅雏顺利成长,卖出一个好价钱。

“我们要帮助贫困户尝试摸索切实有效的养殖经验,从贫困户的小规模养殖,一点一滴带动大部分村民养殖,最后形成产业化养殖。”xx说。

扶贫工作队进驻xx村后,因地制宜,协助指导村集体调整发展思路、富村门路、产业项目。协调市妇联长期采购xx村贫困村民种植的有机瓜果蔬菜,解决了贫困户园田地农产品滞销问题,增加了村民收入。xx村有白酒生产加工酿造工艺,缺乏啤酒产业,工作队联系饶河乌日共江之源啤酒厂学习考察调研,学习生鲜啤酒生产加工工艺,与啤酒厂协商到xx村投资300万元建厂发展,现已达成意向合作协议;协助村两委在省民委争取资金420万元,将于今年10月初建成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的二十营屯瓜菜枢纽中心,现一期工程已经完工,将有效推动种植结构调整,使得农民增产增收。

2018年6月21日。

今天一大早,驻村工作队三人就来到了村委会门前,帮助村委会搭建花坛,我们用铁锹在泥土地里挖出深沟,因为泥土中各种砖头石块很多,挖的时候很费力,流了很多汗水,但也要把沟挖深挖好……

修路、栽树、种花,都有工作队的身影,他们通过实际行动改变了村容村貌、美化了环境。通过倡导植绿、护绿、爱绿的新风,激发了村民建设绿色家园的热情。

在市司法局的帮助协调下,工作队引资30万元修建电信地下管网工程,修建地下网络管道。协助村两委在路边、幸福大院种植花草,清理村边垃圾,建造花坛,还对损坏的路灯进行了维修。协助村两委建设村级路面硬化2.5公里,改善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

xx介绍,xx村正依托满族特色村的优势,以改善民生、传承满族文化为重点,计划3年内打造满族民俗馆、满族文化活动中心、满族风情广场、满族水上乐园,建成省内知名的“满族风俗文化传承基地”,构建富裕、宜居、绿色、幸福的满族风情特色村寨……“xx村脱贫致富路会越走越宽广。”xx信心满满。

【篇三】

4月13日,天气晴朗,万木吐绿。上午按照xx县委政府统一部署,县人社局古城温庄全体帮扶责任人早早来到村里,开展春季“双基”入户调查。我和公务员办主任xx一组,到结对帮扶贫困户家走访。

xx是今天走访的第一户。走进他家,xx正坐在院子里,看到我们,他立即站起来,满面笑容:“你们又来了。”我发现他的双拐没有了:“你能走了?不用拐了?”他走了几步,虽然不是很利索,但对一个重度残疾人来说,实属不易。看得出,他十分高兴,脸上带着些许开心,带着些许羞涩。这是我们来到古城温庄村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以来,第一次见到xx这么纯粹、这么舒心的笑脸。

2015年,党中央吹响脱贫攻坚号角。第二年我随县人社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书建,公务员办主任xx等一起,第一次走进xx的家。那不能称之为家!xx双侧股骨头坏死,长年卧床不起,妻离子幼,家徒四壁。面对贫困,他神情木然,借酒浇愁,对生活完全丧失信心。王书建带着帮扶人员当场表态,不帮他脱贫,决不收兵。此后,xx家成了帮扶人员最为挂念的地方,帮他树立信心,帮他制订脱贫计划,帮他落实保障措施,帮他增加收入,帮他解决具体困难。xx的家一天比一天干净,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生活信心也一天比一天增强,特别是2018年鼓励支持他做了手术,xx渐渐站了起来,走了起来,像一棵几近枯萎的树木又焕发了生机。

站在院子里,xx向我们讲起了今年的发展计划。他打算先养兔子,待时机成熟了,再养羊致富。看到他主动要求发展产业致富,我们做为帮扶责任人也十分开心。

我们又走访贫困户吴朝林,恰逢老吴从地里干活回来,七十多岁的他步履轻快,满面春风。见到我们,搬椅让座,像小孩子一样不知说什么,只重复:“唉呀!又来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们突然发现,今年走访贫困户,笑脸多了,正如这生机盎然的春天。

2015年12月县人社局党委派出驻村第一书记,随后又组建扶贫工作队入驻古城乡温庄村,结对帮扶40户贫困户。三年来,累计硬化绿化道路10公里,电网入户改造率和通信电视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安装路灯30盏,建设1200平方米广化广场,全村实现户户通自来水,整村推进累计投入442.4万元。同时重视产业扶贫,建设扶贫车间,推动土地流转,大力发展肉牛养殖项目,深入开展就业创业扶贫,既“扶智”,又“扶志”,认真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夏季送清凉,冬季送温暖,温庄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可喜变化。截至2018年底,已有21户54人光荣脱贫。2019年将有更多贫困户在我们的努力下,脱贫致富奔小康,他们灿烂的笑脸必将如春天花朵般绽放。

【篇四】

初到xx,先过“两道关”

在xx州工作,先要过两道“关”。第一道便是“高原反应关”。xx州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特别是西北部的几个县,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这里也是交通定点扶贫工作的重点。在高海拔地区,高原反应经常使人昏昏沉沉又难以入睡。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我逐渐适应了高海拔高寒环境,同时学习当地干部“缺氧气不缺精神、海拔高斗志更高”的作风,多次主动到壤塘、色达等县调研督导工作。

过了第一道关,还有“出行关”在等着我。xx州是“一个省的面积,一个县的人口”,大部分地区为高山峡谷地形,公路等级低、交通不便。在交通运输局工作,经常要到县、乡、村调研,到工地检查,需要长时间坐车出行,白天出行、调研、检查,晚上熬夜写材料、改文件是家常便饭。由于特殊的地质和气候条件,路上还不时遇到落石、暗冰、山体滑坡等。为了解藏区脱贫攻坚和交通建设情况,我多次到交通项目工地、高半山农村、高原牧区、贫困农户家中等地调研,挂职的头一年就跑遍了xx州13个县,几个定点扶贫县更是去了10多次。

藏区脱贫攻坚有我一份力

我在xx主要负责交通定点扶贫工作以及项目质量督导,参与交通项目规划、前期工作,以及“四好农村路”建设和“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等工作。

交通运输部对xx藏区四县定点扶贫工作已开展近10年,为统筹规划脱贫攻坚决胜期项目建设,进一步发挥定点扶贫资金的效益,我们和交通运输部公路院和xx省交通勘察设计院专家一道,先后和4个县对接,围绕脱贫攻坚需求,逐个项目梳理。在了解县里需求和项目基本情况后,深入4个定点扶贫县的高原牧区、高半山农村,连续几天行程几千公里,实地踏勘道路,了解需求。在掌握基础情况后,和专家一道研究制定了《2018—2020年交通定点扶贫专项行动方案》和三年项目库,研究制定并推动州政府文件《交通定点扶贫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的出台。

2018年年底,我负责推进川主寺至汶川段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川汶高速公路是xx州委、州政府2019年的“头号工程”,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可想而知。在州委、州政府领导的指导和局里同事的支持下,我系统学习了工程建设前期工作程序和相关政策知识,迅速进入角色。前期工作处于工程可行性报告编制阶段,我协调编制单位、州级相关部门、沿线各县政府,通过按月调度、定期督办、加强协调,全力推进编制工作,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如今,曾经“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变成了一条又一条连接外面多彩世界的“特色致富路”,给藏寨羌乡带来了发展的活力与动力。xx县下马场村建成了葡萄基地产业路,有力促进了葡萄产业发展,2017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就达到1.03万元;黑水县羊茸村通过交通定点扶贫项目建设了四板沟桥和吊桥,实现了桥通路畅,当地彩林节1个多月的时间,就接待了上万名游客,实现收入30多万元。

挂职扶贫的经历不仅使我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工作能力,也令我从内心深处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充满了信心。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把挂职当任职,不怕吃苦。xx州政府、州交通运输局授予了我多项荣誉,是对我工作的认可,更给予我奋战脱贫攻坚的动力。能够投身这一伟大事业中来,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将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战场上,把个人的成长融入到新时代奋进的大潮中。

【篇五】

这首由著名诗人食指所写的诗《相信未来》,在我年少时曾被我反复吟诵,并扎根于心灵深处。而转眼30多年过去了,那些曾经写进我生命历程的诗行,开始模糊,开始渐行渐远。直到2017年的冬天,我第一次走访完新结对的扶贫对象,石角镇塘岗村——xx一家,目睹了什么才是“家徒四壁”“贫病交加”后,这首遗落在岁月里的诗篇,再次从记忆深处开始翻滚,开始升腾。“相信未来”,这对于扶贫者和贫困者而言,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都是一种不惧困难的精神信仰。

尽管我的童年、少年乃至青年时代,都和“贫困”紧紧相连,但当我第一次走进扶贫对象xx家时,我还是被深深地震撼了。毕竟,改革开放40周年了,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已经富了起来。但xx的家,一下子让人穿越到了30年前。一间低矮破败的土墙房夹杂在邻居的高房大屋之间,特别的刺眼,特别的格格不入。和邻居家的柴屋相比,就如同一只丑小鸭与一只白天鹅并立在一起,顿时便少掉了七分底气。仅有的一间屋子,除了少得可怜的破旧桌椅,实在寻不到还有什么像样的家具。而xx本人,由于脊髓空洞和小脑移位导致四肢无力,鉴定为二级病残。他的妻子xx,一个黑瘦矮小的女人,干瘪的身材在冬日的寒风中,瑟瑟发抖。衣服上的破洞却如同春日里的鲜花,开了一个,又开一个。而左边的衣服袖管,空荡荡的。在砖厂打工时失去了左臂而被鉴定为三级残废的女人,就靠着一只右手操持着家务,照顾着常年生病的丈夫。夫妻俩没有生育孩子,年轻时曾抱养过一个女孩,念完初中就出去打工了。养女的生活也只剩苟且,又怎么可能赋予养父养母诗和远方呢?

“杨校长,你说我家咋办呢?”当xx弱弱地向我发出这个疑问时,自认为口齿伶俐的我,竟无言以对。

我苦思冥想,多方打听,向许多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请教,但似乎除了走低保救济这条道路,也没多少别的招更为行之有效。不过,倾听我困惑的人,同时又给我吃了一枚定心丸。“放心,他们两个人的低保加伤残补助,已经超过年人均纯收入3300,完全脱贫了。”的确,从脱贫标准上来看,xx家,我扶与不扶,他们都已经脱贫了。但他们的生活现状,却是“贫困”的。xx进一次医院,就会耗尽整个家庭全年的低保加伤残补助。这样一个贫病交加而又没有任何劳动力的家庭,到底该如何才能唱响脱贫的歌谣呢?

一时间,我懊伤极了。我恨自己不是家境殷实的富二代,我恨自己没法拥有商贾云集的人脉资源,我甚至懊伤自己不是在实权部门工作......我一个党校从事教学科研的老师,能想到的办法,对xx一家来说,无疑都是治标不治本,缓解一时之困而已。但,做与不做,还是会有所不同。即使是微不足道的行为,即使是杯水车薪的力量,也要让这家子人看到希望的曙光。

“相信未来!”

这不是一句口头上说说而已的语言。这是发自我肺腑的呐喊。但我也深知,真正的脱贫不是朝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们还是可以付诸努力,循序渐渐,久久为功。鲁迅曾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尽管我无法企及鲁迅先生所提的高度,但在扶贫的道路上,我立志要做一个扶贫工作的践行者。

我经常去xx家,每去一次,除了送些米面油肉等生活必需品外,我主要的是当一个忠实的听众,听他们讲述生活中的那些艰难,并耐心细致地开导他们。“扶贫”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也应具有精神层面的扶贫。“贫困”或许是一个长态,但在贫穷的日子里,也要尽可能的笑对人生。

有一次,我去他们家,发现xx的脸上阴云密布。我一开口询问,她的眼泪就像决堤的洪水,一发而不可收。问及详情,原来是xx生病住院了,她一早就坐班车到石角镇卫生院去照顾他。结果身上仅有的200元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哪里掉了。xx知道后,在医院当着众人的面就对她破口大骂。她心里难受得要死,一转身就回家了。xx从医院回来后,两口子的“战争”并没停止,相反越演越烈。毋庸置疑,这一次,我还要当好他们两个人的“和事佬”。我首先谈了他们夫妻俩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他们在困顿不堪的日子里,一起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即使是另一方遭受了巨大的人生变故,他们依然不离不弃,相互扶持,感情实属不易。其次,我给xx讲一个男人,要善待自己的妻子。妻子丢了200块钱,已是伤心至极,这个时候还当众呵斥自己的妻子,无疑就是雪上加霜。200块钱对于他们家来说,的确重要,但有什么比夫妻关系和睦美满,更为重要的呢?......在我的劝导之下,xx竟像一个犯了错的孩子,一个劲地说:“我脾气不好,是我不对.....”而xx的脸也由“阴”转“晴”,破涕为笑,“以后你再训我,我就不给你做饭。”女人的撒娇在那一刻威力无比,一场家庭“战争”就这样烟消云散。呵呵,这就叫成就感。

今年5月份,我由于工作的任务比较繁重,去xx家的频率要低一些。有一天风雨大作,雷鸣电闪,风刮得办公室外边的树木东倒西歪的。xx那岌岌可危的土墙房子突然浮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暴雨停后,我就迫不及待地给他打电话,结果电话铃声一直响着,就是没人接电话。我的心里七上八下的,在办公室里如坐针毡。我立刻放下自己手头的工作,开车直奔xx家。当我沿着泥泞崎岖的公路蜿蜒而上的时候,一个惊天响雷,如同千钧般的力量,穿透车窗玻璃,震得车身“哧哧”作响。随后,暴雨就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狂泻下来。车上雨刮高频率的运作,也无济于事。车窗外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连同通向xx家的乡间公路,也模糊得如同雾里看花。

我只好把车停在乡村公路边,开着双闪,等雨小一点后再前行。可是,越是等,雨就越下得大。看着渐渐暗下来的天色,我的心开始莫名的恐慌。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路上,我只能龟缩在车里,祈求上天能早一点停雨。强烈的无助感,在心底蔓延开来。我拿出手机,给老公发了一条信息:“老公,我被困在去贫困户家的山路上了,咋办呢?”消息发出去的瞬间,眼泪“哗”的一下流了出来。平时的坚强在这一刻土崩瓦解,剩下的只有女人的软弱,和无尽的叹息,弥漫在整个车里。

好在雨终于停了。当夜幕开始降临的时候,我出现在了xx家。

正如我所推想的那样。暴风骤雨来袭,xx家的土墙房未能幸免。瓦片被狂风刮得如一地鸡毛,坍塌的土墙一片狼藉。夫妻俩正狼狈不堪地全力抢修,根本就没听到放在柜子上的电话声。看着眼前这两个“泥人”,一个大胆的想法从我心底升起。“必须说服他们改造这个房子,才能确保风雨来临之时,安如泰山。”

但他们家的顾虑是非常多的,最大的瓶颈就是“没钱”。没钱不可怕,可怕的是穷得太久了,连“相信未来”的勇气都没有。

我找到塘岗村的黎书记,让他帮助xx一家尽快选址。我去了民政局,去了残联......我能想到的地方都去走了一遍。很欣慰的是,他们都给予了我大力的支持。经过多方协调筹措,xx的新家终于建成了。尽管他家已背负了一些债,但“住”的问题总算解决。接下来......接下来要做的事的还很多,接下来要走的路也还很长。但只要我们笃定心中的希望,“相信未来,”我们就一定能改变贫困的模样。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耳畔的诗行,让我重振行装,迈步在扶贫的路上。

第五篇:我的扶贫故事征文

我的扶贫故事征文

我的扶贫故事征文

我的扶贫工作和大家一样,按照全县统一安排,完成了每个阶段的工作任务。今天回顾我的扶贫之路,我想和大家分享三个关键词:

惭愧:某天下午6点多,我电话响了,一看显示屏,上面显示郑汉波龙口村,我迟疑了一下,这是谁?迅速在脑海里搜索了一下还是没有印象。接听后,那边问我是不是某局的王俊?我说我是档案局的王俊,问他有什么事。他说他没有什么事情,瞬间我知道这人是谁了。原来他是我的一个帮扶扶贫户,顿时觉得扶贫工作差距太大,对扶贫户的名字我都没什么印象。想想原因,一是因为我平时与他们接触少了,一个季度才去走访一次;二是因为我根本就没有把这个事放在心上,走访过了就忘记了。仔细想想,真是惭愧。

无助:我的几个结对帮扶贫困户中,有两户是因病致贫的。每当我到他们家走访的时候,看着他们被无情的病魔折磨着,而我每次上门都说些不咸不淡的话,显得多么的苍白无力和没有营养。其中一个贫困户,他叫**,我每次去他家,他总是热情地把我迎进门,与我愉快地攀谈,但每次当谈到他的病情的时候,空气瞬间凝故,我从他的眼中看出了无助和无奈,有时还看见泪花。每逢这时,我也只能是说一些安慰鼓励之类的话,宽宽他的心。每次从他家出来,心情特别沉重,不知道下一次来的时候,老胡是否一切安好。结果是现在这两个重病对象都已经离世了。

零零碎碎说了这么多,我觉得扶贫工作之路,让我体会到了人生的五谷杂陈,扶贫帮扶一定要用真心换真情,学会换位思考,扶人扶智,重点是把党和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贫困户手中,让他们分享国家发展富强的成果,这样就能把扶贫工作抓实。

下载扶贫故事征文与扶贫故事(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扶贫故事征文与扶贫故事(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扶贫小故事

    扶贫家访故事 生活中处处需要爱,爱,无处不在。它也许是沙漠里的一泓清泉;是枯树的一片新绿;是生病时的一声问候;是夜空中一颗颗闪耀点缀的星星……当然,爱心需要传递,但传递的不......

    第一书记扶贫故事

    第一书记扶贫故事七篇第一书记扶贫故事七篇篇一“把人脑壳都做疼了!”扶贫第一书记**“痛苦”地说道。此时他正在把村民的各种土特产打包邮寄给买家,一直不停地写着快递单子。......

    扶贫故事文档

    扶贫路上,我陪他成长! 古人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育扶贫政策仿佛一场及时雨,洒进了贫困学生的心田,带给他们鼓励和感动,让他们享受了滋润和甘甜,也给......

    我的扶贫故事

    我的扶贫故事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指引下,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庄严承诺正在逐渐兑现。......

    教师精准扶贫故事

    三秦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先进事迹 前石畔九年制学校 刘美霞 生活中处处需要爱,爱,无处不在。它也许是沙漠里的一泓清泉;是枯树的一片新绿;是生病时的一声问候;是夜空中一颗颗闪......

    教师精准扶贫故事

    用爱呵护未来 ---我的扶贫故事 生活中处处需要爱,爱,无处不在。它也许是沙漠里的一泓清泉;是枯树的一片新绿;是生病时的一声问候;是夜空中一颗颗闪耀点缀的星星……教育扶贫便是......

    我的扶贫故事

    我的扶贫故事5篇【篇一】2017年2月,县委选派我到xx镇xx村担任挂村“第一书记”,时值精准扶贫推进期,同时也是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机遇期,我这个“第一书记”到村要做什么、怎么做,才......

    我的扶贫故事

    我的扶贫故事 天地无情,人有情。 为了贯彻十九大会议精神,解决贫困学生实际困难和需求,力争有更多的贫困生因家境贫困没有足够的能力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作为教师的我们,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