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婆刘维秀先进事迹材料
刘维秀先进事迹材料
刘维秀,今年84岁,咸阳市秦都区马庄镇小雅村村民,她有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庭,她勤劳善良、心灵手巧、乐于助人,邻里关系和谐,家庭相处和睦。
刘维秀是左邻右舍出了名的好婆婆。问起她对于如何做个好婆婆有些什么窍门时,她说:“人和人之间哪会有什么矛盾呢?更何况老年人和年轻人在思想上又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和睦相处主要靠彼此宽容,平时我也尽量不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年轻人。”其实,她算是跟得上时代步伐的老人,儿女们的穿戴、新发型等等,她都能接受。和几个儿媳相处几十年从未红过脸。儿媳错了,她耐心说服,儿子错了他耐心批评。儿子和媳妇吵架时,她从不说儿媳妇不对,总是从儿子身上找缺点。前几年儿子家庭都不是很富裕,她总是帮了这家帮那家,那家需要她她就去帮忙。
如今,老人家的儿子、孙子都在外地找工,家里主要是她和儿媳一起生活,她身体健康,整天接送曾孙们上下学,从未和儿媳红过脸。她省吃俭用,平时总是把自己的零花钱拿来给曾孙们买好吃的,却从不舍得给自己买一点点营养品,她常说“人老了,吃啥都一样,孩子们正在长身体,要多补充营养。”
平时,她不但教育子孙要勤俭节约,还给曾孙讲学习的重要性,讲如何的孝敬父母。讲自己当年因家境贫困没有上学到现在还后悔的事情,孩子从她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人们常说找个好媳妇难,其实找个好婆婆更难,找一个既善良又能干的婆婆难上加难,刘维秀认为做一个好婆婆并不难。用她自己的话说,儿子、儿媳、孙子都是自己的亲骨肉,同是一家人。她觉得只要真心实意待儿媳,像亲闺女一样,人心都是肉长的,以心换心就没有处不好的。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前些年,儿子儿媳们每天早出晚归忙着挣钱,三个孙子都在上学,一日三餐她从不少一顿,洗衣做饭任劳任愿,从不叫苦叫累。现在年龄大了,但一刻也不闲着,总是帮着收拾屋子、接送曾孙,她说:“忙一忙其实也是一种锻炼,力所能及的事情能为娃分担的就多分担一些。”
刘维秀不光持家有方,和邻里的关系也处得十分融洽。邻里的老人们说起刘维秀一个劲的竖大拇指: “那可是个好人!”邻里有难她总是热心帮助,她爱好剪纸,镇上村里有什么活动她总是积极参加。刘维秀说参加集体活动不光是图个热闹和高兴,邻里们聚在一起也是个交流的好机会。多年来,她通情达理,持家有方,爱护晚辈,团结邻里,家庭和睦的事迹广为邻里所称道。她用家庭妇女特有的勤劳、善良、纯朴,用她全身心的爱,让她的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
第二篇:张书记先进事迹(刘同秀)
张书记先进事迹(刘同秀)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我是龙山村文书刘同秀,与前段时间因公殉职的张仁留书记共事27年,他的一生虽没有建大功.立伟业,但却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捍卫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尊严。在与他共事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他人格的伟大。今天站在这里,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些他的事迹,共同缅怀老书记。
张书记,男,现年62 岁,龙山村付湾组人。据张书记生前自己介绍,他3岁丧母,9岁丧父,是个孤儿,1969年参军,1972年退伍,退伍后,便在村工作,1987年开始担当村书记,直至临终。他在村工作40年。任职期间,尽职尽责,忠于职守,他曾多次被评为优秀村干部、优秀党员,他所属的支部多次被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2009年还被评为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下面我从几个方面简单阐述一下老书记在平时工作中生活中的事迹,希望大家更多的了解我们的老书记。
一、勤恳为民,毫无怨言
张书记自1972年在村任职以来,一直勤勤恳恳、不计名分、不计较个人得失,做好每一件工作,其出色的处理群众工作的能力和大公无私的公道作风,赢得了村两委及人民群众的一致认可。工作期间,他不论天晴下雨,都会早早赶到村部,这是他几十年的惯例。就在病倒的那天清晨,他为了及早到村开会,匆忙吃了一碗半熟的面条,就离家而去,可在距离村部10米之遥处,突发脑溢血,经县医院、省二附院抢救无效,于年3月28日早晨7点10分去世!
平日里,不管白天黑夜还是逢年过节,遇到群众来找办事,总是随叫随到,从不推诿,向来以集体的事业为重,舍小家为大家。今年正月初四晚上,白果村民组有一对夫妇吵架,造成惨案。张书记连续几天几夜都在处理此事。初六晚上,他突然感到手脚发麻,全身发抖,眼下坚持不住了,才通知朱冠银来维持现场,自己悄悄赶到镇卫生院,医生检查说血压太高,很危险,要求通知家属来,赶快住院治疗。老书记考虑到有那么多事要处理,给拒绝了,就开了一点药又马上赶到事故现场了。第二天一早他又赶到镇派出所协助调解,一直忙到中午一点半,滴水未进,镇里一位老朋友知道他高血压严重,便拉他去吃了一碗饭,然而,等他回来,不理解的村民上来就揪住他的衣领,说一些难听话,事后,又累又气的老书记在医院住了好几天,儿子愤怒地说 “你为老百姓辛苦了一辈子,他们还这样对你,你图什么呢”? 老书记听了,只好将解释的话语默默地闷在了心里,他用自己的真诚与辛勤,换来了龙山村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廉洁奉公,严于律己
张书记在村任职以来,严守勤俭节约的良好作风,他从不在村报销个人支出或是利用职务之便,为个人谋取私利!身为总支书记的他,平时有抽烟的习惯,但在村级支出中找不到他拿一包烟的记录,家住街道的他,周围都是饭店,同事和朋友很多,但在村招待费中找不到一张他公款私招的单据,他用自己的行动无声地感染着村里其他同志,党员和群众也都看在眼里,并由衷的敬佩着这位人民的好书记,他这种不以权谋取私,严格自律的作风,在党员干部中树立了清正为民的良好风尚。
三、顾全大局,以身作则
2005年4月,原沙河村和周岭村合并,张书记被推选为合并村书记,管辖区域的扩大,人口由原来的1200人增加到3300多人。他在近10年的书记生涯中,用事实行动表明了大公无私和以集体利益为先的大局意识,张书记深知村党支部有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团结,在处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为了搞好支部团结,他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坚决做到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日常生活工作中尽力维护班子团结,遇到事情都会征求两委成员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不搞一言堂。
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以及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他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比如,对于村里的修路问题,按常规,先通村部。但是因为老书记家所在的付湾组是在原沙河村,为了打消大家的误解,他坚持先修周岭路,先后修了周岭路两公里,然后,才考虑通村部的沙河路。另外,2006年普及农村合作医疗。原本,原沙河小学有十几间闲置房完全可以利用,能节省几万元,但沙河小学不在村中心地点。为了广大群众的看病方便,他最终,选在村中心地带,新建了房屋,作为医疗室。多年来,村里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因村里办事不公引发的上访事件。
他的顾全大局还表现在他的目光长远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虽然只是一个村干部,但是他深知教育事业的重要性。他利用自己所能调动的资源,积极支持龙山村的教育。多年来,他为周岭小学的建设与发展积极地奔走呼告。2006年,周岭小学增加了班级,教师办公室不得已变为教室。全校教师无处办公。当时,村部与周岭小学相邻。看到学校的这种困境,老书记主动提出将原村址让给小学作办公室,解决了周岭小学的燃眉之急。
周岭小学留守儿童较多,老书记积极为孩子们联系帮扶单位。去年6月份,他联系了六安市邮政局,为在校的100多名孩子带去了一万多元的书包、文具盒、文具,还有孩子们少见的肯德基,整个校园充满了欢声笑语。周岭小学操场上到处都是沙子,天晴全是灰,下雨全是泥水,这种操场,既对学生的健康不利,也无法提供正常的活动空间。张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到龙山村以前的下派书记,现在是在县教育局上班。为此,老书记准备利用以前这种人脉关系为周岭小学争取资金来进行操场硬化。他原本准备于今年4月份和谢校长一道去教育局争取此事,申请报告都已写好。但是,如今这个愿望,老书记他再也无法实现了!
四、服从上级,关心下属
对上,张书记最讲党性,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与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在接受任务和来人接待方面不分职别,不分主要领导和普通办事员,不分政府和站所,都是同等对待,各级各部门分配的任务,不讲条件和困难,都含笑接受并努力完成。
对下,他始终如一关心我们村里每一个人,例如:在处理民事纠纷方面,村分工是以片负责,真正解决不了的集体解决,由于他家住街上,群众找他也方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群众纠纷都找他处理,但他不分是哪个干部包的片,都顶枪出马,从不推诿,对于少数疑难问题,他想方设法找此亲朋好友做工作,总之,有他在场,几乎没有解决不了的。在计划生育方面,他肯担当担子,不论哪个片出了问题,当领导追究责任时,他不管知道的还是不知道的,都揽过去说他知道,从不把责任推给我们任何人。在工资待遇方面,因工作年限和职务原因,他工资高些,可我们村历年如此,他都坚持平均分配,从来没有多少之分。由于他平时工作认真负责,评为优秀称号的机会也多,到手的奖金他不下腰包,有时平均分配给我们,有时请我们一起吃顿饭,他说工作都是大家共同干的,只不过政府表彰名额有限罢了,我不能多占。每次村集中搞大型业务时,他年老眼花,虽然不动笔,但从不离开现场,跟后搞后勤服务,没有领导架子,把我们烧茶倒水安排饭,从不提前下班,这样我们虽然多干一点,但没有人有怨言。每到农忙季节时,他从来顾不上家里农活,总是主动轮流帮我们其他村干值班,每当我们村干部哪家有重要事情,他都安排充足时间给我们提前回家准备,并且自己跑上跑下帮忙„„
五、迎难而上,为民谋利
2009 年下半年,在镇领导下,我村争取了县农合办的土地整平项目,工程从施工到最后结束,用了近半年的时间,共整平土地200多亩。由于受益程度不同,群众意见难以统一,半年里,他不知做了多少工作,费了多少心血,受了多少窝囊气。土地整平后,由于土层、位置和面积的变化,难以分田到户,怎样重新承包让张书记着实费了一番心事,他利用各种关系,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前后用了近1个月的时间,尤其是在35度以上高温天气下,整整在田间僵持了十多天,终于重新发包了新整平的土地,使新承包户非常满意,现在都是机械化作业了。如此一来,既密切了干群关系,又增强了村班子的战斗力。
张书记一直把群众的困难和愿望记在心头,我村路面崎岖,又窄又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为了让全村三千多人解决出行难的问题,他计划修路!,由于是合并村,路线复杂,这条路总长度有7.8公里,连接全村26个村民组,工程量非常大,特别是涉及到村民利益的事,如有的地方要占用土地,有的地方要清理树木和庄稼,这些事虽然很小,但很重要,处理不好,工程就开展不下去,经预算,修路总投资需要二百多万元。张书记多方打听,四处求援,为争取修路资金而奔波。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年3月份,他想起了邻村有位老首长,曾在交通部任职,能不能请他帮助争取资金呢?张书记在家自己琢磨着,“不管成不成,先找他一下试试看。”为此,他和村两委多次打电话联系这位家乡老首长,又是亲情,又是友情,又是群众想修路的急切心情,最终这位老首长被他的诚心打动了,答应尽量帮忙。老书记这下可高兴了,立马找水保站鲍站长做好预算,准备材料,不管这位老首长答应不答应,他壮着胆子,于3月18日,在武书记的带领下,我们三人一行,径直去了北京。我们风风火火到了北京,这位老首长很是吃惊,说:“你们咋这么快就来了,我还正在协调此事呢。”直到第二天下午,老首长被他的诚意打动,答应争取一定项目资金,并说修路项目已初步落实了!老书记听到这话后,高兴得双手握住老首长的手,连声道谢,„„”当晚老首长请我们一起吃了饭,并挽留我们在北京看一看、玩一玩,说实话,我当时也强烈要求在北京呆几天,去一些景点看一看,一方面,毕竟平生还是第一次来北京,另一方面,重要的事情已有答复了。不料张书记却非常坚决地说:“明天就要赶回去,把路谋划好,一点也不能耽搁,要玩,等路修通了,我们两委成员一起到首都,踏踏实实的玩一趟!”就这样,去北京的第三天,我们就踏上了返乡的路程!北京之行只用了3天时间,最终落实了100万的修路资金!还有缺口,老书记像讨饭一样,四处化缘,省发改委.交通厅.市邮局.县组织部、县农委,统计局、扶贫办、等所有能想到的部门都跑遍了。
去年10月,村路终于开始动工,张书记想呵护婴儿一般紧盯着施工的一举一动。修路期间,他在调解一户因修路而产生的纠纷时,右手中指在拉扯中发生骨折。当时山七医院看伤情严重,建议他到县医院做手术,他为了节约经费和时间,就在山七卫生院做了手术,手术后一个多月都拿不起筷子,都是左手用勺子吃饭,别人帮忙夹菜。古言道“十指连心”,可想而知,他的手疼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事后派出所要处罚对象户,可张书记还是坚决不同意。直到死的那一刻,他的手还是肿的,手术钢筋还没有取出来!轻伤不下火线,这是老书记做事的风格。为了保证水泥路的质量,他虽然负伤了,但天天坚守在工地上,一边跑石料场,一边跑施工现场,看水泥放得是否足量,看砂石大小是否合格。每当有人劝他休息一下时,他总是说:这条路我们盼了几十年,一定要修成质量放心路、老百姓满意路,我不在现场,我心不安啊!
为修路,他错过了多次看病机会,他的脑溢血以前也有一定的征兆,经常看到他的脸红彤彤的,我们就感觉不对劲,估计他的高血压较严重,就劝他查一下,他说反正是慢性病,没大不了的,等路修好了,再去仔细查一查„。
他忘我地工作,累倒在工作一线,可歌可泣,一生做好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他坚持了一辈子。苦恼中,他淡定从容;困境中,他坚守担当;平凡中,他以身作则。同样是一生,他用他的淳朴赋予了生命不平凡的意义。
在张书记出殡的那一天,街道两旁挤满了男女老少,没有任何的组织动员,一户又一户群众自发地赶来,悄悄地跟在送行的队伍中,人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长,由500米变为700米.1000米„„
老书记,您为大家奉献了40年,然而,大家对您的惦记又何止40年,今后,我们,我们的子孙,每一个走在这平坦道路上的人们,走在村里的人们,都不会忘记您,都不会忘记无私奉献,默默坚守一生的,我们曾经的,老书记!
老书记感人的事迹太多太多,举不胜举,他的人格魅力一定会影响久远的。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三篇:先进事迹(刘)
***,男,汉族,1972年4月出生,199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乡党委副书记、武装部部长。
一、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党员形象。
他深刻知道到他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或间接,部分或全部的影响到身边同志的工作激情。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平时的工作中,他坚持不断的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工作,党的一系列理论来丰富自己的政治头脑,牢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在平时的工作中,他时时刻刻处处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衡量、约束自己的言行,不断增强党的观念,加强党性修养,按照党章的规定履行党员义务,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珍惜党的光荣称号,以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鞭策自己,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积极完成党的各项任务。把每一位老党员、优秀党员当作自己的折射镜,树立自我的人格魅力,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力求率先垂范,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与同事相处时,总是以“与人为善”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把党组织的温暖通过自己传输给每位同事;在参加组织活动,特别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时,他始终积极主动,不计得失,用自己些许的爱心让贫困群众感受党的温暖,用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围的同志,让“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在自己身上闪耀发光。
二、尽心尽责,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一是为军属排忧解难,确保现役军人安心服役。及时了解掌
握并妥善解决好军属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关系到现役军人安心服役,投身国防现代化建设、建功立业的一件大事。多年来,积极为军属排忧解难,有力促进了现役军人安心服役。与乡民政所配合,在春节来临之际按政策及时足额发放优待金和慰问金;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解决烈士军属生产生活上遇到的困难;经常了解烈士军属家庭成员的思想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予以正确疏导;定期不定期与现役军人进行联系,了解他们在部队的思想、工作情况,通报其家庭情况。通过大量工作,我乡连续17年未出现军人军属上访等不正常现象。截至今年底,乡内有现役军人28人,其中军官3人,士官11人,士兵14人,立功授奖的有12人次。
二是结合实际,拟定、修改和完善了学习、工作、值班、请示、汇报等制度。配备了微机和有关战备器材。为实现正规化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009年5月6日,经县常委研究决定组建了60名水富县常驻民兵应急分队,进行了军事训练,在训练中,全体参训人员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听从指挥、服从命令、苦练本领,经过全体参训人员的共同努力,在短短的四个月训练时间里完成了全部训练内容,顺利通过了县人武部的考核。在参加昭通军分区的大比武中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得到了军区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三是充分发挥民兵的作用,积极投身地方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今年,按照乡委、乡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县人民武装部的指示精神,对全乡广大民兵加强教育,提高忠于党、忠于祖国的思想,切实履行起保卫人民群众这一神圣职责的同时,重点
开展了学科学、用科学活动。一年来,乡内民兵外出务工445人,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靠诚实守信,为家庭增加了经济收入,自己也学到了不少知识。经与乡内重点工程承建单位取得联系,由民兵连、排组织民兵投入建设达200余人。同时,广大民兵积极参与了乡内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抢险救灾工作。民兵的积极参与,保证了地方经济建设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据统计,全年民兵及民兵干部化解矛盾纠纷55件,参加保秋护秋160人次,为全乡稳定工作作出了贡献。
三、情真意切,以亲情待人。
该同志参加工作这么多年,一直与人相处很好,朋友很多。他说,一个人关心其同事,首先就要干好本职工作,不要让别人来替自己操心、费力;其次要宽以待人,热心助人,在别人有困难时去拉一把。该同志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对同事总是热心帮助。他虽然是领导干部,但从不自摆架子。平时总是能像关心亲人一样关心同事,如谁家有什么困难,他总是挺身而出,全力相助;对待同事是这样,对待单位其它党员、职工也是如此,他常说,整个政府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就是这个家庭的一员,也就必须履行一员的义务。因此,他一旦听说有干部职工、党员病了或要退休了,都总能关心并看望。该同志为人服务的心境和友善态度,深受党员群众的好评。
他这种不为名利的高贵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客观公道的处事原则,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倾入工作的满腔热情,深深打动着每一个干部职工,也深受党员、群众的好评。
第四篇:(韦维)学习刘芳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刘芳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马路中心校
韦 维
我国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这句话,在刘芳老师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通过这一次参加刘芳老师先进事迹的报告会,我从中感悟良多,她的哪一种对梦的坚持,对生命的延续,对学生的关爱,深深的感动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老师。她的眼前虽然是一片黑暗,但她心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阳光;她虽然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很平凡,但在我们的心目中她是那么的伟大。刘芳是一位平凡的老师,但她拥有着太多的不平凡。人生的很多经历,让她更加的坚强,更加的自信,眼睛渐渐的失明并没有让她失去对事业的热爱,从她的述说中,我们都知道那些都是我们身边的点滴,可是我们都没有一个人去重视,没有一个人愿意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因为每个人都在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不愿意让自己吃一点点亏,也许这就是人的自私与贪婪。
自私与贪婪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本性,而刘芳老师的伟大就是因为她有这一点,你们看她虽然失明,但她仍然热爱着自己的事业,她虽然看不见黑板,看不见学生,看不见周围的一切,可是她仍然坚持着,因为她的心中拥有着那块她熟悉的黑板,熟悉的学生,熟悉的一切,因为她的心中始终装着自己所热爱的一切,就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刘芳老师说:“如果想给自己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自己就需要去坚持,去实现。”她也是一位母亲,她知道自己渴望一位什么样的老师对待自己的孩子,同时她又是一位老师,所以她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才会让家长放心,孩子开心,所以她热爱着自己的一切,不管自己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只要有爱什么都不是阻碍”,只要我们心中有梦想,哪些又算什么呢? 刘老师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她对这些孩子充满着关心,充满着呵护,充满着爱,所以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她总是竭尽全力的帮助,总是把他们放在最主要的位置,所以她成了孩子心目中的母亲。
那些孩子就像刘老师心中的光明,当她再也不能在走上那三尺讲台时,她决定把自己所学的全部内容都投入到这些孩子的身上,于是对这些孩子进行心理教育,因为这些孩子基本上都是留守儿童,在家思念着远在他乡工作的父母,于是他们心中的话无人述说,不知不觉之中就形成了自闭的性格。在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关心和呵护之时,刘芳老师想天使一样的来到了他们身边,让他们感受到了那久违的温暖和关爱。刘芳老师也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光明,感受到了温暖,这也是作为一位老师的动力所在,我们也想成为这样一名人敬仁爱的老师,可是我们为什么做不到了,那就是我们缺少了一种牺牲的精神,缺少了一份坚持,缺少了一份关心和呵护。
“留下来就是一种坚守,就是一种胜利”,这是刘芳老师对我们说的话,我们换一句话说坚持就是胜利,因此不管我们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坚持,都要克服,不要整天的抱怨生活,因为抱怨会把你带入一个无底的深渊,使自己渐渐的失去自信。自信会给我们光明,自信会给我们勇气,自信会给我们一切。所以人生就应该生活在一个自信的生活当中,而不是在抱怨。抱怨会让我们举步维艰,抱怨会让我们的生活没有色彩,抱怨会让我们失去一切,因此,我们需要笑对生活,勇敢的面对一切!
第五篇:黎秀芳先进事迹
《黎秀芳先进事迹》读后感
黎秀芳同志,一生崇尚护理先驱南丁格尔,倾心致力于护理教育及管理,躬身耕耘六十载。效仿先贤,专注护理,她终身未婚,以护理事业为己任,不遗余力,谋求发展,弘扬人道,激励创新,她曾是第36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她出身于旧知识分子家庭,1936年9月,考入国立南京中央高级护士学校,1941年4月毕业后,先后在重庆、武汉等地从事护理工作,1942年1月转入国民政府兰州西北医院任护士长、护士指导员,1947年到上海国防医院护理科任实习教员,1948年8月任兰州伪中央高级护校代理校长兼护士部副主任。1949年8月兰州解放后任西北军区第一陆军医院高级护士学校校长,1954年11月任西北军区后勤部护士专修科主任,1956年10月任兰州军区总医院附设护士学校校长,1962年11月任兰州军区卫生学校副校长兼教务科长,1970年1月任解放军第一医院医务处助理员、后任副主任。从1978年8月开始,黎秀芳先后任兰州军区军医学校训练部副部长、副校长、专家组成员等职,1988年9月至逝世前,任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专家组成员,她曾多次受到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通过学习黎秀芳先进事迹,又一次让我对护理事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与理解,再一次让我觉得选择护理工作而感到使命的神圣,回想当初选择护士并非出于救死护伤或者其它伟大的目的,只是憧憬于白衣战士的神气,而这一切都与使命无关,与理想无关,这只是一个少女纯洁的梦,刚走上护理岗位后,白天,我们一个个护士在病人痛苦的呻吟中从一间间病房走过,夜晚,我们就在守护生命与期盼黎明的希冀中静静熬过,当时我后悔过,怀疑过自己当初的选择,读了《黎秀芳先进事迹》一书后我理解了她说的一句话“专注事业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黎秀芳同志们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她对护理事业执着的梦,她用她的平凡的一生诠释了她崇高的职业情怀,她让南丁格尔精神如一盏高擎的航灯,引领所有的白衣天使风雨兼程;为每一位护理人员送去一抹曙光。是啊!护士的工作对整个人类来说,对我们每个生命来说是多么的“有意义”。
黎秀芳同志能够把自己的事业上升到神圣的高度,无比虔诚地投入一切,做到最好,这该有多难!曾记得我刚进妇产科当护士的时候,我几乎天天想着怎么改行,怎么逃离“护士”,逃离“偏见”,逃离无休止的“夜班”。然而黎秀芳同志用行动给我们做出了回答,她对护理事业有着无比执着的追求精神,始终孜孜以求,锲而不舍,为了护理事业把自己的一切都用在了推动护理事业发展上,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对护理事业仍然非常牵心,即便是生命垂危的时候,她心里最挂念的还是护理事业。但凡看了黎秀芳事迹的人,无不对她执著的事业追求而感动,为她独身一人的人生经历而感慨。生为女人,我不敢想象独身一辈子会是怎样的一个状况,如果我有亲人在海外,我会像她一样选择留在祖国、留在大西北吗?我不知道!黎秀芳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她所钟爱的护理事业,就像植根于大西北的一棵老槐,留给后人的是一片阴凉。一位平凡的女性,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青春、用生命诠释了这样的信念:一腔热忱、一生奉献,只为她深深爱着的党、祖国和人民。抗日战争时期,从国立南京中央高级护士学校毕业的黎秀芳,曾眼睁睁看着许多走下战场的伤员因护理工作跟不上,没等看到祖国的解放而抱憾离去。为能挽救更多的伤病员,黎秀芳像当年“提灯女神”南丁格尔那样,白天精心照料伤病员,夜里手持油灯巡视在每一个病室。1966年文革期问,黎秀芳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被揪斗、游街,但她仍矢志不渝对党的追求。1969年,她下放到医院工作,她埋头苦干,只要需要,党叫干啥就干啥。1942年,黎秀芳来到兰州,创办了我国西北地区第一所高级护士学校。为事业舍弃爱情,矢志不渝跟党走。从对党的仰慕、热爱,到成为党的忠诚一员,她整整奋斗了一生,6份入党申请书,凝聚26年的人生追求,黎秀芳把党视为远航的灯塔、指路的明灯。有这样一则故事,释迦牟尼和他的徒弟云游四方到处行善造福,徒弟围绕在他身旁,每到一处都细心听他说法。一日,释迦牟尼对徒弟说他将圆寂于此。徒弟哭诉:“师父,没有了您我不知该做什么,就像失去了眼睛丢掉灵魂,迷失了方向,我该怎么办?”释迦牟尼这样回答他:“再曲折的路和困难都有他的方向和解决办法,只不过都在黑暗之中。只需一盏灯就可以找出方向和办法,你只要把我当成一盏停留在你心中的灯。”我想,黎秀芳的心中一定有这样一盏灯,无时无刻不在指引她找出解决一切困难的方向和办法,因此她一直没有迷失方向,因此她的生命之路才如此曲折而灿烂,因此她的一生看似孤独却大爱无涯。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盏灯,时而明亮、时而暗淡,时而近在咫尺,时而远在天边。掩卷沉思,折服于她充满真善美的光辉品格,更震撼于她对信念的执著和坚定,是黎秀芳的感人事迹,让我心中的灯更明朗、更清晰、更温暖!在竞争激烈、工作压力过大的今天,再加上患者对医疗体制的不满意、对就诊程序的不理解、对收费的不满意,而护士又是患者最直接的接触者,他们会把这些不满直接发泄到护士的头上。尤其急诊科的护士面对更大的压力。当我们受到委屈或者病人的不理解时,作为一名护士承担病人的痛苦需要有一颗异乎寻常的爱心,每一个岗位都有不尽人意的一面,我们要调整好心态。其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在烦恼和矛盾中渡过,没有烦恼的人是不存在的,没有矛盾的地方是不可能的。用热爱护理工作的热忱去对待工作,我们的付出和努力,病人是看得到的,病人虽然和你发了脾气,他心里会感激你的宽容。就像黎秀芳同志一样,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做好护理工作,以至于她的这份情,这份义,与天地同在,与日月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