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维刚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时间:2019-05-12 02:41: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维刚同志先进事迹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维刚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第一篇:关维刚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关维刚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本人一九九六年毕业于甘肃省中医学院中医内科临床学大专班。我于2005年5月来到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先后在中医院急诊科、血液透析科工作。并于二00八年七月在中医内科门诊工作至今。在中医内科门诊的初期工作中,由于新来乍到,患者并不了解我,门诊量并不高。对此,我开始也有些着急,想到院领导对我工作的支持和殷切的盼望,心理压力很大。但我知道这不是着急的事,当前最重要的是要有积极的心态和踏踏实实的工作。我开始深思如何做好在门诊的工作。

中医医学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做为一名医生,首先要有一颗仁慈的心。《大医金诚》说得好:“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善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起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善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对待患者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他们痛苦如我们感同身受,急病人所急,真心地投入到为他们解除疾患以及疾患给他们所带来的痛苦。其次,在业务上一定要精益求精,不断探索,对疾病要有广度上和深度上的认识。因为,如果只有良好的医德,而没有精湛的医术,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病人乘兴而来,失望而去。对于一个中医师而言,如何发扬中医学的特色,如何将中医理论应用于临床,如何能让广大患者真正地认可中医,最终让中医深植于民心?!这些问题,让我们中医师好好地思考吧。记得曾有一个王姓女性患者,因食管贲门失驰缓症(在西医学上,病因迄今不明,一般认为本病属神经原性疾病。)在四处求医,未能得到良好疗效。后在某医院行胃镜探查,在贲门处不能下行。患者出现了喝水即吐的局面,更遑论进食。后来我诊室求诊,在初诊时,我首先安慰患者不要过于心急,尽可能让情绪平稳下来。经过中医的望、闻、问、切,我初步认为其属于中医学所说的“关隔”。开了三剂汤药,主要是以通腑开隔,疏肝理气为主。并详细告诉她喝药的方法以及叮嘱她喝药后无论出现什么情况,一定要给我们打电话,以便让我及时了解病情。一日后,患者打来电话,情绪 略显激动,告诉我现在开始打嗝了,并有少量矢气排出。且有很强的饥饿感。患者询问我下一步该如何,我在欣慰之余告诉她,只能进少许流质食品,万不可贪多,致使病情反复。第三日,患者复诊,我继续予以上次治疗思想为主,附加了一些补气消食之品。五日后,患者打来电话,告诉我一切如常,进食顺利,大便正常。我反复告诫她,切不可大意,还应密切观察自身身体状况,饮食要有节制,更要保持一种舒畅条达的情态,以图更好疗效。

对待病人,能否有一颗真诚的心,能否做到不图回报的平和心态,对一个医生来说,这是必须过的心理关。老子云:“天地不仁,视苍生如刍狗;圣人不仁,视百姓如刍狗。” 2 在这个繁复纷忙略显浮躁的时代,一颗平静的心,一颗平常的心,对一个医务工作者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有时,因为病人本身的身体条件,不能来医院就诊,为了方便他们的治疗,我会主动和患者家属联系,上门为患者服务。我有一个段姓患者,已经六十多岁,十年前因突发脑溢血而卧床不起,近期因咳嗽痰多,呼吸较困难。其子及儿媳来我诊室求助,我答应他们,下班后和他们去看看病人并为他治病。到患者家后,才得知老人已经卧床十三年了,但衣服被褥及身上都非常干净,屋内没有异味。我深深为他们的孝心所感动。我心里想:百善孝为先。我要视他们的父亲如同我的父亲一样看待,一定要解除老人的痛楚。经过诊脉及对家属简短的询问之后,我初步断定老人是因长期卧床不起,不能自如活动导致久卧伤气,气不能运化水液,导致聚湿生痰,痰阻气道而致的咳嗽。在用药上我首先选用一些补气行气之品,其次就是清肺化痰的药物。只予三副草药,告诉患者子女,在喝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与我联系。三日后,其子又来我门诊,告诉我父亲咳嗽已好转,但还有大量的粘痰不易咯出。下班后,我与他又一次来到患者家中,看到老人呼吸比较平稳,但呼吸却有痰鸣音,我把重点放在祛痰上,辅之以补气行气之品,并告诉患者家属饮食要清淡,切忌油腻。三日后,其家属又来我门诊,告诉我病人咳嗽咯痰以基本好转,其子提出能否直接按上方再继续抓药治疗,我拒绝了他这一要求。老人的身体因服药已然发生变化,就不能找原方治疗,必须见到老人并确定他的病情,3 再开药方可。我再次来到老人家中,经过诊察后,咳嗽已无大碍,但老人常年患高血压、心脏病,所服药物过多,肝、胃受损严重,我决定为其用中药进行辅助治疗。临行前,其子对我表示感谢的同时,提出能不能为老人多开几副药,免的我来回繁复,他们家人心中过意不去。我和他说:“老人久患疾病,卧床不起,身体羸弱,其病易出变证,必须时时观察,反复诊病方不会出现意外。”我又和他说:“治病是医生的天职,我能为患者解除疾患,我已得到了最大的安慰。”

在门诊的这一年中,经过我的努力以及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我的门诊量越来越大,最多是单日门诊量达到80多人,这使我的身体出现了超负荷运转。单位领导处于对我的关心和爱护,决定对我的门诊挂号数量开始限号,规定对我的单日门诊量,不能超过50人;每日清晨七点十五分开始挂号,并且挂号票上印有患者和我的名字,避免了倒号卖号的现象。结果从第一天开始,这50个号就不能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远道而来的患者因途误时,早晨九、十点钟才能赶到我们医院,甚至因天气情况更晚,而没有挂上号。我看到很多患者风尘仆仆地来我这里求诊,并且很多都是年岁大的老人,深深的理解他们对我的信任和期待,我真不忍心拒绝他们。我心中只有一个念想:就是一定要尽自己最大努力为他们治好病,缓解他们的痛苦。此时,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为他们加号。并且,在我的诊室做了个不成文的规定:远道而来的(譬如说:霞云岭、南窖、史家营、河北省等地)的患者,一定要在中午十一点到一点之间结束他们的诊病过 4 程,让他们早点回家(史家营及霞云岭的患者告诉我,他们那里不通车了,只能租车回家,并且下午三点以前坐车是每人二十元,三点以后是四十元。)。这样做,有时候会引起就近患者的不满,认为自己很早起来挂号,却没有能按挂号顺序看病,我只能耐心的和他们解释:“大家都让一让,照顾一下远道而来的患者,我带他们谢谢你们了。呵呵,现在不是讲和谐吗,大家看,互相谦让就是一种和谐。”

对于一个中医师而言,首先是医德,其次是医术。这医术虽说占第二位,但在医患之间它又是很重要的。“望闻问切”,被称作“神圣工巧”。在我看来,这切脉又是四诊中关键的关键。当一个病人坐在你的面前,经过切脉辩证,如果你能初步感知到患者为什么来医院就诊,那么在患者之间患者对医生就首先建立起来了信任,接下来,在用药施治中如果缓解了患者的症状,那么这种信任就加深了。正所谓:辩证要准确,用药要精当。

改革开放这许多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百姓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民的社会生活日渐紧凑。饮食结构的变化加上生活以及工作上的压力,使得一些以前多数情况下以家族病史为主要诱因的疾病,如癌症,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疾病,其患病人群出现了年轻化及非家族化的趋势。在我诊病的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是在切脉过程中连续诊断出七个消渴症(西医称为糖尿病)患者,而这些患者并不自知。他们都不相信自己得了消渴。我和他们说:“现在中医在诊断上没有话语权,必须有实验室的数据来支持中医的诊断。5 所以你们去做化验吧。”过了几天,七位患者的化验报告出来了,六个被确诊为糖尿病,一个诊断为糖耐量损害(糖耐量试验:

1、空腹血糖6.3mol/L;

2、一小时血糖为10.1 mol/L;

3、二小时糖耐量9.0 mol/L)他们都既意外又感叹道:“关大夫,你神了!”我心中想到:“西医学是一门科学,中医学也是一门科学。它们有共通之处,都属于真理的范畴!”有一次一名患者因感冒输液半月余,病情得不到改善,还出现了心情烦躁,高烧呕吐及口干等,大便秘结的情况。后来我诊室就诊。经诊察后,我认为他早期是风寒犯肺,是一种寒性病,而现在临床上所用的抗生素以及中药针剂,在中医药上药性与病性相同,违反了中医治法上的正治原则,致正气被伤,表邪入里。此时,我认为应表里同治,扶正祛邪。伍剂药后,患者的所有症状消失。他惊异于中医在诊病治疗上的神奇疗效,后来他的家人及朋友身体有不适,他都介绍到我这里看中医。

中医学是一门科学,如何发扬中医学的特色,如何将中医理论应用于临床,如何能让广大患者真正地认可中医,最终让中医深植民心,我个人认为应该学习中国新民主革命的道路。就现在而言,中医的土壤在哪里,我认为在中国广大的农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医的诊治和用药相对于西医而言,是廉价的,但效果很好,这对于现在的中国农民而言是极其重要的!

2010-3-4 6

第二篇:孙维刚先进事迹

向全国师德标兵孙维刚老师学习材料

一、孙维刚简介:

孙维刚,男,1938年12月出生,山东海阳郭城人,2002年1月因患癌症医治无效逝世,享年64岁。

孙维刚生前系全国著名数学特级教师,中国数学会理事,全国人大代表,是北京市首批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数学奥林匹克首批高级教练。曾被评为建国50年来50位“首都楷模”之一,北京市十大杰出教师,北京市模范班主任,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佳职业道德标兵,全国先进工作者等。1997年9月10日,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教育工会联合作出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向孙维刚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孙维刚从1962年开始任教于北京二十二中学,历时整整40年。自1980年开始,他进行了从初一到高三的三轮半六年一循环教学教育改革实验,经过20年的长期探索、反复实验和比较研究,取得了大面积、全方位、高质量的育人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他先后出版了《全班55%怎样考上北大、清华》、《我的三轮教育教学实验》、《孙维刚数学》等专著。

孙维刚生前是北京二十二中——一所普通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在学校里,他甚至连组长这样的“头衔”都不曾有过,最高的“职务”就是班主任。但就是这样一位教师,创造出了令人称奇的育人成绩。

二、孙维刚育人思想

 一定要把培养孩子具备美好人品的工作作为自己人生最伟大的事业。 “诚实,正派,正直;树立远大理想,为人民多作贡献;做有丰富感情的人,要因为我来到这个世界上,使别人生活得更幸福。” 这既是孙维刚的建班原则,也是他的育人原则,更是他的做人原则。

 家长集体的形成和家庭教育的改进,是孙维刚教育实验的突破性创新。他从来不把家长会当作棒子用来敲打学生。他的家长会主要是与家长沟通教育计划,改进家教环境,传播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从而让家长成为教育的同盟军。一轮实验结束,许多家长说如同上了六年家政大学。

 在他看来,教学的目标应该是:“通过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能力提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的智力素质,造就一个强大的头脑,把不聪明的孩子变聪明,让聪明的孩子更聪明。”

 孙维刚认为,学科间本无明显界限,它们总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只有掌握其中的规律,才能把握内在的灵魂。教学的关键是掌握和运用知识本质的必然联系,掌握了内在规律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 他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大家在激烈的思想交锋中传递聪明。他提倡的一题多解、多解归

一、多题归一,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课堂教学形式。有些题,学生们可以找出十几种甚至二十几种解法,在此基础上再一起寻找这些不同解法的共同本质和必经之路。然后,在多解归一的基础上,总结一些题目的共同特点,从而找出普遍的规律,即多题归一。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但思维得到发展,更感受到共同探索、获取成功的乐趣。

第三篇:刘刚同志先进事迹

刘刚同志先进事迹

刘刚,男,延安市志丹县金丁镇芦子沟村人,1963年12月出生,1981年11月参加工作,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文化程度,现任志丹县杏河镇党委书记。

刘刚同志1981年11月至1984年10月,在兰州军区炮兵五十五团指挥连服兵役。因表现突出,多次受团、连通令嘉奖和师、教导队、中队奖励。1984年10月至1985年2月,退役后在家待业。1985年2月应聘到志丹县保安镇政府工作,此后20多年来一直在志丹县乡镇工作。其间,1985年2月至1988年1月在保安镇政府从事文书工作,1988年1月至1990年1月任顺宁乡人武部部长,1990年1月至1995年11月任顺宁乡副乡长(1991年9月至1993年7月在陕西省委党校党政管理专业学习并取得大专文凭),1995年11月至1998年4月任吴堡乡党委副书记,1998年4月至12月任吴堡乡人大主席,1998年12月至2002年1月任吴堡乡乡长,2002年1月至2003年9月任杏河镇镇长(2000年9月至2003年9月在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学习取得本科学历),2003年9月至今任杏河镇党委书记。

近年来,因工作成绩突出,刘刚同志和杏河镇党委、政府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奖励。其中,刘刚本人2004年至2008年连续5年被志丹县委授予党管武装好书记称号,2006年被授予全省全民健身运动先进个人称号,2008年6月被志丹县委授予优秀党委书记称号。杏河镇2004年至2007年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县综合发展优秀奖,2006年获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称号,2006年获全省卫生示范乡镇称号,2007年获全省文明村镇称号。

2009年5月18日,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第1982期)以《沉下去 办实事 变角色——一位乡镇党委书记的农村工作口诀》为题,对刘刚同志的事迹进行了报道。省委主要领导对此非常重视,批示省委组织部对该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了调查、给予充分肯定,并以各种形式作了宣传推广。

刘刚同志一直在农村基层工作,二十四年如一日,无怨无悔、扎根基层、一心为民、乐于奉献、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作风深入、一身正气,在平凡艰苦的岗位上干出了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业绩,展示了一名优秀乡镇干部的良好形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敬重和爱戴。他的事迹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忠心耿耿,扎根基层,满腔赤城甘当人民公仆 刘刚出生在延安市志丹县金丁镇芦子沟的山村里,是民族英雄刘志丹的同祖堂侄。童年时期就受到刘志丹事迹的感染和教育,自立自强、百折不挠、锐意进取、顾全大局、为民忠心耿耿的刘志丹精神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深的印记。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艰苦的农村生活的摔打,让刘刚从小就萌发出一种强烈地摆脱贫困命运、改变农村面貌的愿望。高中毕业后,他应征入伍,积极上进,在部队期间6次受到连团嘉奖,三年的军营生活磨练出了刘刚坚毅的品格和吃苦的精神。退伍返乡后,他把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愿望深埋在心底,逐步升华为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坚定信念,在乡镇一干就是24年。

刘刚从参加工作第一天起,就表现出对农村工作的执着和忠诚。在保安镇担任文书期间,工作认真负责,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主动承担县上的民事纠纷调解,先后调解农村宅基地和婚姻纠纷50多起。由于表现优秀,三年后被提拔为顺宁乡人武部部长。在顺宁乡、吴堡乡任副乡长、副书记、人大主席、乡长期间,他一心扑在工作上,顾不上新婚妻子和年幼的儿子,经常在乡镇一干就是几十天。1998年秋季,在吴堡乡造林会战中,他担任6个村的总指挥,连续50多天吃住在村里,没有洗过一次澡,没有回过一次家。中途妻子因急性滑膜炎住进医院,家人几次催他回去,他没有听劝,始终坚守在造林工地,带领大家提前10天超额完成了3000多亩高标准造林任务。刘刚的妻子常说:“我们家掌柜的就是一个过路的、住店的,家里的事根本指望不上他。”这句话道尽了妻子的无奈和苦衷。刘刚就是这么一个舍小家顾大家、常年坚守在工作岗位的人。他除了到县上开会才回几次家外,一般都住在镇上村上。有时在县上开会时间长了,回镇上时都要特意绕道去几个村检查工作。多年来,他几乎没有节假日和礼拜天,一年在家里呆不到四五十天。孩子从小学到高中,他只参加过两次家长会。他的叔父说:“刘刚很少能参加亲戚的红白喜事,许多亲戚说他工作忙得连亲戚都不认了。”刘刚自己却说:“进了公家门就是党的人,既然端了这碗饭就要干好。党和群众的利益就是我工作的根本。”

杏河镇地处贫穷落后的白于山区腹地,总面积达245平方公里,11125人。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780元,全镇18个村有一半未通自来水,偏远的17个村民小组不通路,20%的村民小组不通电,人均基本农田不足2亩。面对困境,刘刚没有退缩。调任杏河镇镇长后的第一天,他就到全镇面积最大、位臵最偏远的狼岔咀村调研。这个村距乡镇驻地20多公里,13个村民小组260户散居在方圆24平方公里的三道岭四条沟里,自然条件恶略,群众生活艰苦,曾流传着“吃死肉,穿旧衣,春秋两季锅无米”的说法。如此贫困的情景,更加坚定了刘刚扎根基层、帮民解困的决心,增强了他改变当地群众贫穷落后面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随后半个月里,他跑遍了全镇18个村91个村民小组,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民家中,了解村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宣讲党的农村政策。八年来,他跑遍了杏河镇的山山峁峁、村村组组,对全镇各方面情况了如指掌,民情日记写了厚厚十几本。参加工作20多年来,与刘刚同时在乡镇工作的干部,有的早回了县城,有的向组织提出调离乡镇的要求,但他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个人要求。正如他在入党志愿书中写到的“我入党不图名、不求利,甘愿做老百姓的孺子牛”,他扎根基层,无怨无悔,苦干实干,甘当为民解忧、帮民致富的忠实公仆。

二、心系群众,守岗敬业,全心全意为群众谋福利 刘刚始终把群众需求作为工作第一信号,坚持从群众最急迫、最渴望解决的事做起。吃水难、行路难、居住差,是困扰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头等大事。刘刚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多次跑县上市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寻求支持。狼岔咀村寺壕沟村民小组流传着一个说法:“寺壕沟的娃娃,认不得爸爸。”32户150多口人吃水仅靠4公里外深山沟里的一处泉水,每家壮劳力天不亮就赶着毛驴去驮水,驮完水下地干活到天黑才回家。在争取到寺壕沟村人饮水工程项目后,刘刚立即组织干部群众实施,他连天蹲守工地指挥,带领打井队勘探选点,协调架设电路,为村上打了2口500多米的深水井,使家家户户吃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群众高兴地说:“这下可好了,不仅把人解放了,连毛驴也解放了!”在移民搬迁和新农村建设中,杏河镇不像有些地方,专门拣公路沿线的村子建,搞让人容易参观的所谓“政绩工程”。杏河镇最早的新农村建设布点全是在偏远、条件差、村民急需解决居住条件的穷村。被称为“悬崖上的村庄”的狼岔咀村民小组距镇上20多公里,村民人老几辈子住在距悬崖仅有四五米远的石窑里,一条不足两米宽的出村路紧贴在悬崖边上。多年来,曾先后有7人不慎坠崖仅有1人生还。刘刚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千方百计争取把全镇第一个移民搬迁项目放在没有通路的狼岔咀村。经过紧张、艰苦的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仅用半年时间全村29户108人就搬进了开阔、平坦、生产生活方便的新居。村民感激地说:“我们祖祖辈辈不敢想的事,刘书记给我们想到了,也做到了。”

在以刘刚为班长的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杏河镇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改善,吃水难、行路难、居住条件差的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全镇共打深机井27眼、浅机井156眼,建集雨水窖41处,实现了户户通自来水,成为贫困的白于山区第一个全部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的乡镇。新修通村油路96公里,砂石路170公里,村组通达率达到100%。新修农田1.8万亩,由过去人均不足2亩达到3.4亩。架设高压电线30.8公里,低压配网20.5公里,实现了户户通电。退耕还林由原来4万多亩,增加到8.6万亩,人均长效补助面积6.5亩。用镇干部的话说,现在的杏河镇基本无一亩农田可修,无一亩林地可造。全镇11个村29个村民小组600多户2900多人,通过移民搬迁和新农村建设住上了新居,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民的居住条件,为全县新农村建设树立了标杆。

刘刚带领镇干部积极转变角色,把工作定位在基层,把事业投身在农村,处处为农民着想,上门为农民服务,带着感情真正扑下身子为农民办实事,赢得了农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新农村建设中,他不惧上、不惟本本,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细致考虑项目建设标准与农民承受能力之间的平衡,做到求大同存小异。县委农工部统一制定了新农村建设方案,群众觉得县上的方案不符合当地实际不愿意选择。为此,刘刚与时任县委农工部部长的叔父还发生了分歧,两人因工作把关系闹僵了。刘刚认为农民用多年积蓄建房是人老几辈的大事,一定要站在农民的角度考虑问题,最大限度地把农民的血汗钱用好,把房建好。在不违背大政策的前提下,他积极进行上下对接,根据村民意见,对县上的方案进行调整,亲自搞设计、做规划、为每一处建设点都确定了适合当地建设的方案。在中庄村新村建设中,刘刚带领镇上包片领导和驻村干部设定程序,民主议事,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先后召开30多次村民会议,从规划、平地、选料、选择工队的各个环节,都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每次议定事项,做出会议记录,由村民签名按手印认可。在牛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给村民节约开支,刘刚和镇干部不辞劳苦,精打细算,带领村民代表三上银川、四下西安,购回价廉质优的建筑材料,平均为每户节省开支3000多元。在枣湾村移民搬迁中,他每天到村上检查工程质量和进度,亲自参与每一道工序,就连建设三圈一厕、沼气池和蔬菜弓棚的设计,行道旁绿化花木品种选择、栽植行距株距确定,他都亲力亲为,精益求精,高标准严要求。当他得知3户残疾人因生活困难无力建设新居时,主动多方协调资金,为每户资助2万元,各建一间新房。一些原来住在窑洞里几乎过着原始生活的村民,几辈人做梦都想不到一下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用太阳能洗澡、享用现代家电的好日子。他们感慨地说:“党和政府让我们实现了第二次翻身。”在建好新村解决群众的吃住困难后,刘刚又带领干部多方筹资为每家每户送去了100只鸡、2头猪,建起了棚菜。积极帮助群众发展产业。加长收益链,设法解决群众缺钱花的问题。

多年来,刘刚团结带领一班人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树立了农村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群众从心底里感激他、拥戴他,敲锣打鼓送来十面锦旗牌匾,上面写着“一心为民的好书记”、“群众信赖的贴心人”等话语。刘刚却说:“我没有多大能耐,只是把党对农村的好政策原原本本贯彻了、落实了。没想到群众给我们干部如此高评价。人说的成就感在我看来就是一种舒服感”。

三、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科学发展路子

在农村基层的20多年里,刘刚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各项农村政策,勤学善思,刻苦钻研,坚持向农民学习,向实践学,向书本学,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累了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成为一位懂政策、有技术、知市场、行行通的复合型农村基层领导干部。一些涉农部门的领导说:“做农村工作刘刚是个好把式,不论放到哪个岗位上他都能胜任。”他用心工作,用脑干事,在实施退耕还林过程时,当发现部分地块苗木参差不齐,而且在随后的几年里出现反复。为弄清根源,刘刚将不同树种、不同树龄的死树苗和兔粪带回镇上,反复对比分析,终于查清瞎狯、兔子咬死幼树、栽植方法和部分树种选择不当等是造成苗木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及时在所有地块进行了补载适生树种、投药捕杀瞎狯、野兔,促使全镇退耕还林苗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在发展苹果产业时,他先成为行家,带领乡镇干部手把手地教农民如何栽植。为了保证每一颗树通风透光,他用“勾股定理”教农民定株定行。

在农村工作中,刘刚既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办事,又能从实际出发,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之初,面积不实、虚报冒领、“活人栽死树”等问题相当普遍,严重困扰着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也在群众中造成矛盾,影响农村的安定团结。为破解这一难题,刘刚带领镇干部对全镇进行了一次退耕还林面积集中普查核实,创新方法,在全镇推行七人签字、层层把关的做法。为了确保造林面积准确无误,镇上规定,在农户造林面积核实单上,必须由户主、小组长、村支书、村主任、包村干部、包片领导、镇长逐人签字,以此作为兑现钱粮的依据,从源头上解决了退耕还林面积不实的问题,彻底消除了群众的疑虑和担心,为规范有序推进全县退耕还林工作创出了新路。在2005年实施移民搬迁工作中,他创新思路,超前谋划,把移民搬迁与新村建设紧密结合,提高标准,坚持山、水、田、林、路、住宅和产业综合配套,一步到位,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也为山区农村的建设发展创造了宝贵经验。

刘刚在工作中处处透着一股子创优质、争第一的劲头,特别是在他担任杏河镇党委书记后,坚持“商贸兴镇、产业富镇、生态名镇、科教强镇”的发展思路,杏河镇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协调科学发展,许多工作都走在了全县前列。杏河镇在全县乡镇创造了十多个第一,如第一家购买洒水车和垃圾清运车,第一个建规范的集贸市场,第一个在镇街道划停车位,第一个在全镇新村建太阳能路灯等。近年来,全镇新建苹果园5548亩,老园改造800多亩,新建日光温棚172座,大弓棚558座,新建沼气557口,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10个。为鼓励扶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不断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刘刚2003年千方百计协调征地26亩、贴息贷款180万元,全力扶持建起陕北地区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集商品猪、种猪、培育养殖技术推广为一体的兴强生态养殖厂,并以此为基地,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进“公司+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全镇新发展规模以上养猪户400多户3000多头。目前,全镇发展养殖、加工、运输、商贸等非公有制企业200多户,去年产值达3900多万元。2008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853元。

四、以身作则,贴近群众,着力打造为民服务的过硬队伍

在乡镇工作的20多年里,刘刚与农民群众一起摸爬滚打,真真正正沉在人民群众中间、在新农村建设第一线实际指挥、带头苦干。杏河镇干部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一身绿色迷彩工作服。刘刚介绍说,穿上迷彩服好处太多了,防雨、宽松、耐脏、便宜、好干活,好与农民打交道。刘刚从没有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国家干部,而是和乡镇干部经常深入农民中间,工作在田间地头,风吹日晒一脸黑,一身土,与农民在一起没有两样。每次下村,群众对刘刚都很亲热,主动围绕过来说长道短,许多村的老人和孩子都认得这个皮肤粗糙、古铜脸色的刘书记,记住了随他跑村子的吉普车号。刘刚干工作很蛮,有时一天要跑好几个村,有的村子天天跑。在2005年退耕还林工作中,刘刚天天上山爬坡检查指导,对全镇上万亩退耕还林地块了如指掌。在开展新农村建设时,每一个示范点都派有干部蹲点,刘刚对每个施工环节都亲自把关,正是这种沉下去的扎实作风,是全镇11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没有一个烂尾工程,没有一个跨工程,没有抛下一个建不起房的贫困户,更没有一例上访。走进刘刚的办公室有一种居家的感觉,他的衣柜里塞满了一年四季穿的棉衣、毛衣、单衣,在他及镇长的带动下,其他干部也都把“家”安到了办公室,全镇机关没有一个走读干部。

雷厉风行、立说立办、工作起来不要命,是刘刚的显著特点。刘刚是个急性子,干工作不过夜。他经常利用晚上开会,腾出白天时间抓落实。凡是定下的事一抓到底、抓出结果、抓出质量,从不拖拉、不敷衍。年初确定的工作任务,他一一制定措施,明确完成时限,逐项落实到人‘亲自跟踪督查。镇村干部和群众说:“刘书记是个拼命三郎,工作起来不要命。”2008年在镇区街道拓宽改造中,拆迁工作阻力很大,为加快工程进度,刘刚忙里忙外累得病倒了,但他还是连续几天打着吊针召开协调会,带领群众深夜挨家逐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几个晚上到凌晨一两点才回到办公室。生活无规律,不能按时吃饭,使刘刚患上严重的胃病,有时疼得在床上打滚,镇干部忙拉他到县城治疗,但病大紧一过,他又返回镇上投入工作。

熟悉刘刚的干部都知道,他敢于碰硬,敢于下茬,从不回避矛盾和问题。在多年的农村工作中,刘刚身上依然保持着善打硬仗,敢于攻坚的军人作风,下属说他是“狮子的吼声,黄牛的作风”,各项工作以身作则,强力推进,真正做到了高标准、快节奏、高效率。2005年,针对部分村财务混乱、石油征地款兑现不及时引起的群众上访问题,他带领镇干部全面清理了18个村的财务,先后对5名挪用征地款的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纪律处分甚至撤职处理。这件事情,在全镇和全县震动很大,既教育了村镇干部,又规范了村级财务管理。

“作为班长,我必须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刘刚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多年来,刘刚总是甘当标杆,要求他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和感染别人。他对班子成员既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又让他们放手干事,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大力支持。在刘刚的影响带动下,班子成员之间形成了思想上合力、工作上分工、行动上合拍的良好作风。对待干部,刘刚做到了生活上关心,政治上关怀,工作上支持。他经常和干部谈心,了解干部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逢年过节他自己值班,让副职和其他干部回家休息。刘刚十分注重在日常生活实践中锻炼培养干部,给他们压担子、教方法。他任杏河镇党委书记以来,先后向县委推荐使用干部23名。县上其他乡镇与机关的年轻干部认为杏河镇是干部干事成才的平台,争相要来这里工作。为了给干部职工创造高效方便的工作条件,使他们安心乡镇工作,在刘刚的提议下,镇上给每个副职配备了一台电脑、一辆摩托车、一架照相机;办好镇机关职工灶,迎来送往全在机关灶上吃,机关干部每顿饭只收一元钱;在镇机关院内安上健身器材、乒乓球台,搞好干部健身娱乐活动。去年他从延安参加培训回来,自己掏钱给班子成员每人买了一双布鞋。他说,“镇干部常年穿军用胶鞋下村捂脚,回到镇上穿舒服。”刘刚对下属到位的关心,让下属感到无比。他还召开班子成员家属廉政会,教育家属人人争做“廉内助”。2007年乡镇换届中,他的堂弟当时既是镇党委文书又是后备干部,但在党委上报填写意见中,在同等条件下他竭力优先推荐其他3名干部。刘刚对干部的关心、激励,凝聚了人心,这个团队成为群众认可的有活力、能干事、能干成事的最佳团队。

刘刚同志是党的宗旨的忠实践行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真实体现者,是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进典范。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一个农村基层干部对党的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质,无怨无悔、扎根基层的奉献精神,心系群众、一切为民的公仆本色,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面貌,权为民用、廉洁从政的高尚情操。通过调查了解,县、镇、村干部及群众对刘刚这个先进典型公认度高。大家一致认为,刘刚同志的先进事迹真实感人,典型生动,具有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鲜明的时代性。学习、宣传刘刚同志,对于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重要讲话精神,促进我省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进一步转变作风,重塑形象,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建设西部强省、构建和谐陕西步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四篇:仇红刚同志先进事迹

仇红刚同志先进事迹

仇红刚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的路线、政策,拥护改革开放,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模范执行学校行政的各项决议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上能勇挑重担,服从组织分配,任劳任怨,作风民主,以身作则,工作大胆,富有创新和进取精神。具有正确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关心、爱护、尊重自己的同事和学生。得到社会、家长和学生的好评和认可。几年来,年终考核多次被评为优秀。

从教以来,他认真履行教师工作职责,严守教学常规,认真钻研大纲和课标,深入研究教材,努力学习和实践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不断地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研究。做到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热爱物理、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班主任工作中,他注重班干部的培养,致力于良好班风的建设,利用一切有效的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把教育融入学生的文体活动中。记得仇老师带09届毕业班的一件事情令我至今记忆犹新,他们班的学生大部分住校,每天晚上九点半要查宿舍,那天也不例外他去查宿舍,有一个女同学不在,五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过去了还不见回来。他询问了所以同学,还是不知去向,突然有一个邻班的同学说下午听说哪位同学和她们班一女同学商量回家找东西去了,可能回家了吧。他听到这个消息二话没说,拿出电话打通了那位同学家的电话,经询问,没有回来。那天正好下着大雪,家长在那头也很着急,关键时候他询问有谁知道另外那名同学的家,这时有两名同学自告奋勇的说都知道,只见他选了一个年纪较大的,‘我们去同学家找找,穿暖点’简单的一句话却充满了对学生的关爱,他叫我陪他一块去,由于主管安全无法推卸,在加他的敬业精神我就答应了。漆黑的夜晚,我们一行三人打着手电冒这风雪,缓慢的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远处还夹杂这狗的叫声,令人有些毛骨悚然,我都有点怕,只见他义无反顾的继续走着,我们也就紧跟其后。一路行走一路打问,十几里山路我们走了一个半小时。当我们到那位同学家时,她们已经入睡,等把门叫开后发现,两个学生挤在一张小床上,房间里很冷,家里大人都不在,看着让人心酸,只见仇老师拿出电话给那边焦急等待的家长打通了电话报了平安,把电话递给了那位同学‘给你爸妈说两句话吧,不要让家长担心’那位同学拿起电话的的瞬间哭了起来,在她和家长的交谈中了解到,两个学生回家后大人不在,加之天又晚了,不敢外出,也没吃饭就挤在一块和衣而睡。我当初的怨气被这心酸的场景打消了。

这时仇老师一边安慰学生一边叮咛她们,等一切安顿好后我们回到学校已经午夜一点多了。第二天他依然精神饱满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了。在仇老师身上这样的事情累不胜举。正是由于他这样多年的热情倾注和真心付出,使他在班主任工作中找到了乐趣,也获得了收成。所带班级课程在全县中考中名列前茅,受到领导和家长的一致好评。也曾多次被评为“模范教师” “模范班主任” “教学能手” “学科带头人”等称号。

在工作中,他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积极学习专业知识,钻研教材,学习物理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育理论,以及新课程标准,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领会课改精神,树立教学新理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求自己切实做到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平时向书本学习,向身边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学习好的教育理论、方法,弥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上课时务求每一课都上得生动、活泼、高效,力争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耐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他真正做到了每一位学生都喜欢上他的每一节课。形成了自己的课堂 风格。几年下来,他任教的班级,学生成绩明显上升,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为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奠定基础。

在教研活动中,他能坚持积极参加校内外教科研活动和教学交流,不断吸取他人的宝贵经验,经常和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讨论教育教学问题,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以教学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为己任,依赖“主体参与,分层指导,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的教学原则,和其他教师一起研讨教法,学法,开拓出农村中学具有可行性,实效性的教研之路。几年来讲授的公开课受到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肯定,自制的教具《听话的小球》获陕西省基础教育成果奖自制教具类三等奖,榆林市基础教育成果奖自制教具类一等奖、《地震报警器》获榆林市基础教育成果奖自制教具类二等奖。撰写的论文《浅谈物理教师课堂语言的重要性及艺术》被《教育教学研究论坛》刊用,《物理教学设计的弹性因素》在《陕西省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会》上发表并交流,《教师课堂语言艺术》在《靖边教育》刊登。由于爱岗敬业被评为靖边县2011“教学能手” 榆林市第二届“好教师”等称号。

正是由于他的这种敬业爱岗、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的高尚品德,和不断创新、刻苦钻研的精神,与做为一名出色的基层教育工作者的高尚情怀,他还在不断、开拓、创新的探索者。

第五篇:材料学院xx刚同志先进事迹

材料学院王雷刚同志先进事迹

王雷刚同志深入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和国家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实践,在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王雷刚同志拥护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认真完成各项教学任务,注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努力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主编、参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各1本,参与教改项目2项,参加全国性教学指导委员会召开的各种会议,深入兄弟院校和企业开展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品牌专业建设工作。

王雷刚同志积极投身科研实践。作为项目负责人和第二负责人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项,目前正承担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市成果转化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两年来,先后发表核心以上学术论文20篇,其中一类论文6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在科研工作中,特别注重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加强企业技术合作,先后与10余家企业建立了校企联盟,与企业一起联合建立了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4家、研究生实习基地3家、产学研基地3家,合作申报各类项目5项,帮助多家企业申报成功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东台不锈钢产业集群建立的研究生实习基地,连续开展了二年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现了双赢,做出了品牌,引起了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2008年多家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

王雷刚同志在担任材料学院一系党支部书记期间,出色地完成了支部的各项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如下:

1、注重提高党员教师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水平,不断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水平,从思想上保证了一系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积极配合上级党组织完成各项工作,努力提高支部工作水平。根据上级党组织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党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积极组织教师政治理论学习、法律知识学习以及党员的民主评议等各项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开拓新思路,积极提高支部工作水平。

3、注意加强与民主党派人士、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教师的沟通工作。通过与民主党派人士、学科带头人的沟通和交流,积极推动各学科点工作的开展,保证了一系相关学科的稳定协调发展。在促进全系教师与领导的交流与沟通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调动了全系教师的积极性,发挥了教师的力量,带动教师积极完成党和学院交给的各项任务;在教师中树立了良好的威望,得到了领导和同志的一致好评。

4、两年来,该支部有1人被授予“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1人被授予“江苏大学首届教学名师”称号,所在系有3人次被评为江苏大学优秀教师、1人被评为江苏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建立了2个校级科研团队、1个校级教学团队、1个院级科研团队,为学院的跨越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平台和人才梯队。

王雷刚同志在各项工作中以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出色地完成了党和学院交给的各项任务,认真地履行了一位优秀党员和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该同志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严格遵守党的章程,认真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切实履行了一名党员的义务,工作成绩突出。

材料学院杨娟同志先进事迹

两年来,杨娟同志积极努力工作,注意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学院,为材料二系的建设和发展做了一些工作。其主要事迹如下:

一、坚持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杨娟同志从提升自身修养出发,坚持不间断的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十七大重要文件,学习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07年以前担任材料学院无机材料教研室的支部书记工作,工作期间,带领支部成员围绕教研室、学院和学校的发展进行讨论,做了大量工作。07年学院内部调整,不再担任支部书记工作,但始终如一的坚持政治学习,在澳大利亚做访问学者期间,按时交纳党费,定期和组织联系,汇报思想。2009年,在学院党委的统一部署下,担任材料学院校级创新团队支部书记,在支部内认真开展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从自身发展的实际出发,坚持有针对性的学习。两年来,围绕学科和课程建设,阅读了大量的专著和资料,认真阅读了Robert W Cahn著的《走进材料科学》、李恒德、师昌绪主编的《中国材料发展现状及迈入新世纪对策》等著作。工作中认真完成学院交给系里的工作,配合系主任,坚持带领老师进行业务学习。作为学院青年教师发展协会学术科技分会的负责人,2008年成功组织了青年教师学术活动周活动,搭建了学院内部青年教师合作交流的平台,受到了青年教师的高度评价。2009年,所在的江苏大学青年教师发展协会被评为江苏大学“青年文明号”。

二、爱岗敬业,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杨娟同志承担了四门本科生课程和一门硕士生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任务,兢兢业业,认真投入。2006年获得“江苏省师德先进个人”称号以后,清醒地认识到,荣誉的取得是对自己以前辛苦工作的肯定和鞭策,但绝不等于自己的教书育人工作已经做得无可挑剔。进行反思以后,在教学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配得上师德先进个人的称号。能根据同学的学习状况和学科发展前沿及时调整教学,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鼓励学生提问、与老师互动。08年的教学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反映强烈。平时除了做好课堂教学工作,非常注重和学生的交流,从交流中找出自己教学工作的不足,从交流中发现学生的兴趣点。通过交流,发现无机06的部分学生有非常强烈的科研欲望,和他们定期沟通,引导他们进入正规的科研工作,需要提供科研条件和指导的,无偿地为他们提供服务。注重学生毕业设计的训练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在实验中和学生不断讨论,使他们认识到毕业设计的重要性,08年指导的学生中一名同学被评为江苏大学优秀论文。认真培养研究生,参与指导了课题组的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以身作则,不断向他们传输科学研究需要心静、需要科学和严谨的态度的思想,严格把好论文关,参与指导的学生多名获得江苏省优秀论文的称号,参与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刘芹芹同学参加2007年全国挑战杯并获得二等奖。

三、潜心科研,不断提高科学研究能力

杨娟同志积极投身科研实践。作为项目负责人顺利完成了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工作,参与完成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高技术项目,所做工作于2007年通过了教育部鉴定。目前正在参与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同时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正在做前期预研,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07年受澳大利亚Wollongong大学汪国秀教授邀请,赴澳大利亚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工作,期间参与了澳大利亚国家基金的研究工作,一年内发表研究论文3篇,并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科研方法。2008年受澳大利亚张潮教授邀请,赴澳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术访问,就新的科研方向,石墨烯的制备和物理性质研究确定了长期合作关系。两年来,先后发表核心以上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外文SCI源期刊10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2007年获“中国石化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排名第五)。科研工作中不断开拓创新,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为新型无机功能材料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下载关维刚同志先进事迹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维刚同志先进事迹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杜晓刚同志先进事迹

    杜晓刚同志先进事迹 ——6位报告团成员从不同角度生动讲述他的感人事迹 对群众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 叙永县群工局原局长:王仕桂 对群众特别有爱心,始终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

    方永刚同志先进事迹介绍

    附件: 方永刚同志先进事迹介绍 方永刚,男,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人,1963年4月出生,1985年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同年7月入伍,1992年12月入党,历史学学士、法学硕士、军事学博士,现为海军大......

    涂红刚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涂红刚同志先进事迹学习体会涂红刚,一名平凡的组工干部,用14年的默默坚守铸就了崇高的组工品质——对党忠诚、公道正派、甘为人梯、清正廉洁。涂红刚同志敬业奉献、兢兢业业,在......

    蔡维琴同志先进事迹

    蔡维琴同志先进事迹 蔡维琴,女,汉族,1969年12月出生,安徽省金洋太阳能有限公司(原滁州市长虹节能设备厂)法人代表。 她先后办过采石场、经营液化气、小家电批发等。2004年9月,在外......

    学习丁铁刚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合集]

    学习丁铁刚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丁铁刚是我省齐齐哈尔市扶贫战线上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代表,生前为龙江县龙江镇畜牧中心副主任、龙江镇驻九里村扶贫工作队队长,2020年3月20日,因......

    学习龙增刚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龙增刚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 学习龙增刚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龙增刚,1968年5月出生,贵州贵阳人,原瓮安县委组织部原常务副部长。因积劳成疾,引发呼吸衰竭、肾衰竭,经医......

    学习杜晓刚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杜晓刚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生,是一种担当,死,却是一种无奈。杜晓刚,原叙永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及乡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就这么永远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深爱的广大人民......

    最新学习龙增刚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最新学习龙增刚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 最新学习龙增刚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2015年8月13日, 瓮安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龙增刚同志因积劳成疾,引发呼吸衰竭、肾衰竭,经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