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好乡镇党委先进事迹材料
**镇域面积51.8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4.75万。2007年乡镇国内生产总值2.1亿,农民人均纯收入3666元。自2006年以来,镇党委“一班人”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认清形势,更新观念,转变职能,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正确的决策思路与决策模式规划管理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全镇各项事业。确立了“稳粮强畜、建镇活商、夯基立业、富民强镇”的工作思路,拟定了把**建设成“**县特色农业大镇、**县商贸经济重镇、四川省试点小集镇”的发展目标,“一班人”以“三村建设为抓手”,以“一三三”活动为纽带,严格依法行政,狠抓工作落实,做到了 “领导班子好、干部队伍好、运行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
一、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带出优势班子
两年前调任**镇任党委书记的陈泽雍同志,与党委一班人团结拼搏,高效运作。一班人真爬坡、敢破难,坚持不懈地组织带领全镇党员干部及群众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全镇建立健全了党务及政务和村务公开制度、机关财务管理制度、学习制度、考勤制度、绩效奖惩等一系列制度,严格执行了“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以提高思想、增强能力、改进作风、改善形象为重点,倡导学习创新,保持政令畅通,加强团结协作,坚持民主集中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落实反腐倡廉各项规定,通过制度的宏观约束规范,人性的微观沟通交流,形成了步调一致,优势互补,携手共进的强大合力,班子的集体权威得以增强、整体效能得以提高。党委班子内部民主交流空气浓,为民服务意识强,干事创业热情高,清正廉洁口碑好,整体合力效能佳。
二、协心合力、整体推进,打造优良队伍
在加强班子自身建设的同时,镇党委一班人不遗余力地积极培养、锻炼一支爱岗敬业、依法行政的党员干部队伍。在2007年轰轰烈烈开展干部作风教育整顿的基础上,2008年又扎扎实实地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并把效能建设延伸到村级。在加强效能建设过程中,积极创新,推行首问责任“一口清”、落实限时办结“三措施”,在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首问者不得推诿前来咨询或办事的群众并引领群众找到相关部门或业务人员咨询或办理,更是把首问责任制的落实扩展推行为“一口清”,即首问者必须准确解答群众的法律法规或相关政策的咨询事项,准确告知群众拟办理的事项具体归属于哪个部门,是哪个业务人员在负责办理及办理流程等。通过个“一口清”制度的执行,促使机关工作人员潜心学习法律法规及政策,并拓展工作视野,掌握、了解镇级各部门的业务范畴,具体的业务经办人,办理流程等。不仅大大提高了机关工作人员学习的自觉性,增强其政策理论水平,更使前来办事或咨询的群众感到首问便能有“一口清”的答复,心底有数,办事方便快捷。与此同时,全镇将限时办结规范到逗硬落实执行“三措施”:即一是凡下达目标任务在期内未完成的村(单位)给予书面通报批评;二是对未如期完成任务的村(单位)限时完成,仍不能完成的对其主要领导诫勉谈话;若第三次仍不能完成任务的,由镇委镇政府责令其主要领导引咎辞职或按程序予以免职或撤职。镇党委政府对布置的每一项工作任务,均限时办结,并全程督导,积极开展绩效评价,并逗硬兑现非限时完成的惩处措施。通过认真采取学习讨论、制度建设、公开承诺、追究问责、奖惩兑现等措施,增强了干部的公仆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廉洁意识“五种意识”,使全镇各级党员干部自觉地团结在镇党委周围,自觉落实县委邓书记提出的“对群众要有感情、干工作要有激情、办事情要有效率”的要求,群策群力、一心一意谋发展。
三、规范运作、目标明确,健全有序机制
全镇建立了“三级联创”活动实施细则,推行了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构建了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组织协调运行机制,实行了定期对村级干部的民主监督测评,认真推行以“两推一选”为主要内容的村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为了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创行管理机制,推行基层党建工作“三挂钩”管理办法,即把基层党建工作好坏与支部书记的工资奖惩、评先表优、选拔任用三个方面挂起钩来,增强了支部书记的责任感,调动了村党支部工作的积极性,推动了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全面发展。2007年末,在村(社区)两委换届中,全镇仅新当选的村(社区)支部书记就有11人,并下派了4名年富力强的镇干部到村任支部书记。村(社区)支部书记平均年龄比上届下降了13岁,呈现出年轻化、知识化的良好态势。并逐步形成了村级班子朝气蓬勃,不甘落后,勇创一流的浓烈氛围。为调动无职党员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全镇在村级无职党员中开展设岗创优活动,设立了政策宣传岗、科技示范岗、扶贫帮困岗、治安联防岗、计生督导岗、环境维护岗、村务督导岗、新风督导岗、致富双带岗、廉政督导岗
魔盗 黑血 寄宿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等十个岗位,充分发挥了广大无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收到了明显成效。
四、以人为本、勤政为民,凝结全新实效
镇党委紧密带领和依靠全镇干群,抢抓机遇,与时俱进,突出抓好“班子队伍带村、人才科技兴村、民主管理强村”的三村建设。2007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11381.5万元,人均纯收入3666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200万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元和284元。劳务收入达8703万元,比上年增长960万元。全镇许多工作名列全县前茅,诸多工作晋先升位,绩效突出。
第一,产业结构调整有新起色。以县农业局为技术支撑,建立了以三元村等为主体的2000亩丰产示范带。成功建立150亩附子母本园基地,实现了亩平收益3000元,较之种粮亩平多增收2000元。今年镇强力推进附子种植,已发展至1000亩,使之成为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骨干项目。今年3月10日,产业结构调整示范带成为全市农业生产现场,得到市县领导的肯定。畜牧业以扩大规模和品改良为重心,建立规模养殖场8个。2007年全镇生猪存栏2.7万余头。切实抓好动物疫病防制,无重大疫情疫病发生。2007年度狂防工作获得县级表彰先进单位。
第二,农村公路设施建设有新成就。2007年度勇夺农村公路建设全县第一名。2008年又抢早抓主动持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全镇及早宣传发动组织实施。截止2008年10月底,全镇三元村、双梯等9个村今年新建混凝土农村公路18.6公里,使全镇的混凝土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了35.8公里,村村通水泥硬化路,提前3年时间完成“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任务,4万农民群众直接受益,名列全县前茅。实现“村村通”、“村村畅”目标。
第三,惠民政策深入落实。全面落实退耕还林、粮食直补等各类惠民资金的发放,深入落实好民政优抚工作。2007年五保供养工作获县级表彰先进单位。
第四、抗震救灾工作及时高效。“5·12”地震灾害发生后,镇党委沉着应对,深入开展查灾、避灾、救灾、赈灾工作。募集捐资款项13万余元,汇集“特殊党费”2.8万余元;7名民兵预备役志愿者于6月1日奔赴灾区一线参与抗震救灾。镇委还组织对灾区转入就读学生、志愿者家属开展了慰问活动。此后,还开展了向灾区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捐赠活动,10户因灾需房屋重建户得以顺利建设入住。抗震救灾工作获得县委表彰的先进集体。
第五、计生工作质量显著提高。夯实计生基层基础工作,积极开展集中宣传落实活动,深入落实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工作。2007年全镇计划生育获得全县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在2008年的县级人口与计划生育年度检查中,全镇总人口、死亡人口、出生人口三项指标统计误差率为零,符合政策生育率达83.76%,人口出生率8.82‰。全镇于8月29日全面完成78万元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征收上解任务,居全县第一。
第六、安全维稳工作成效显著。强化社会治安及安全生产防范,妥善抓好信访维稳工作,全镇社会和谐,安定有序。2007年度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工作均获县级表彰先进单位。2008年6月获得市级授予的“无邪教乡镇”。在今年开展的“迎奥运、保稳定”百日行动中,镇党委组织全镇党员干部深入群众、了解民情民意的基础上,把深入做好信访维稳个案的摸底排查、调处化解两篇文章。积极有效地排查、解决好农民群众所反映的诸如新农村建设、干部作风、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问题,建立完善信访个案档案。全镇先后排查信访维稳个案85件,落实调处85件,建立信访维稳个案信息档案85份。实现了排查的“横到边、纵到底”,调处率和建档率均达到100%。
第七、场镇建设与环境治理齐头并进。**场镇地理优势明显,交通发达,商贸活跃,发展势头强劲。仅2008年,实施旧城改造面积就逾上万平方米。为切实治理场镇环境,**镇党委一班人不遗余力地组织抓好场镇综合整治,先后投资160余万元,硬化了场镇的所有街道。加强了场镇的亮化、绿化、美化、净化和居民行为规范工作,实行了居民“门前三包”,建立了环境卫生有偿服务机制,多措并举,部门协作,规范管理,实现了场镇干净整洁、规范有序。2007年,**场镇获得了“市级先进卫生场镇”的殊荣。
第八、党建扎实有效。完善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积极落实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政策举措,加强对建党积极分子的引导培养,两年间培养建党积极份子140名,发展党员103人。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积极开展党员干部帮扶活动,2007年、2008年均开展了慰问贫困党员和表彰奖励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共产党员活动,鼓舞了士气,凝聚了人心。
五、锲而不舍、真情付出,换取群众拥戴
**镇党委一班人的辛勤付出,促使全镇发生了深刻变化。基层干部的民本意识日益浓厚,工作作风切实转变,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全镇三个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步。这些实实在在的业绩,真真切切的变化,使作为最终受益者的人民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对镇委真心拥戴和认同。无论是在去年年底开展的满意度测评还是今年的效能建设群众评议,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满意度均高达98%以上,广大群众积极支持镇委镇政府的决策和决定,全镇呈现出干群连心,协力发展的良好势头。
魔盗 黑血 寄宿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五好乡镇党委事迹
五好乡镇党委事迹
镇域面积36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万。全镇现拥有省级企业集团2家,规模企业86家。XX年创造全社会总产值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完成财政收入亿元,农民人均收入9508元。镇系“全国重点中心镇”、“中国家纺绣品名镇”、“江苏新型示范小城镇”、“江苏省文明镇”和“江苏省先进工业园区”等称号。综合实力由XX年全市第七位跃升到XX年的全市第二位,连续五年评为“海门市综合实力先进乡镇”,XX年被评为“全国千强乡镇”。
一、科学连贯,恒于抓决策。
改革开放以来,该镇党委、政府始终认清形势,更新观念,转变职能,以正确的决策思路与决策模式规划管理全镇各项事业。明确科学发展定位,坚定不移加快小城镇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夯实基础,找准目标。镇党委立足现有基础,探索出一条适合三星的发展思路。一方面解放思想,以发展为硬道理,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全镇工作的重中之重。XX年工业产值、销售、利税分别达亿元、亿元和亿元。通过土地、电力、资金等要素倾斜和政策、规费等方面的扶持,促进了规模企业迅速崛起和不断壮大。XX年全镇规模企业总数已发展到31家,其中超千万元21家,超亿元7家,进入市重点骨干企业4家。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募集资金,兴建了万平方米的物流园区,增设了家纺辅料市场,建设了高标准的三星南大道,大岛国际大酒店对外营业,家纺城二期如期竣工,老镇区楼群拔地而起,基础设施不断配套,以一个新型人本工业化的小城镇面貌迅速崛起。
2、克服盲动,科学发展。在家纺产业的发展历程上,镇党委时刻保持清醒认识,抓住项目建设和城镇建设以及整合资源的发展机遇,坚持市场带动战略,促进服务业飞速快进。XX年完成三产增加值9亿元,服务业个体工商户增加到3150家,私营企业226家,累计完成三产投资项目50个,总投资亿元。叠石桥市场相继开发建设了家纺城一期、二期工程,总投资5亿元,新增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营业面积扩大到30多万平方米,市场成交额实现135亿元,绣女路餐饮一条街逐步形成,叠港公路初见成效,震蒙大道、被城北路、三星新镇区的服务业规划开始全面启动,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产业结构和特色鲜明的块状经济。走上了一条以人为本、科技引导,工业主导型和生态建设型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小城镇发展之路。
3、理念相承,矢志不渝。管理决策需要科学性,更需要连续性。该镇党委、政府对发展理念始终没有动摇或改变过。家纺生产是三星镇发家致富的传统产业,随着时代的发展,镇党委认识到发挥产业优势,打造集聚效应是老产业焕发新活力的必由之路。XX年该镇启动了工贸园区的开发建设。通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园区建成区已达3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亿元,进区企业总数达194家,总投资35亿元,累计用地2220亩。XX年园区工业产出规模达105亿元,利税16亿元,占全镇份额分别达81和80,先后获得“省示范工贸园区”和“南通市优秀工业园区”称号。XX年,该镇工贸园区在全国开发区清理整顿中被省政府列入保留对象,并作为拟升格省级开发区的园区通过了省发改委的资格初审和社会公示,现正上报国务院审批。叠石桥市场成为全市乃至周边地区家纺产业的聚集区与辐射中心。
二、迎立潮头,敢于创特色
创新是活力的源泉,特色是品牌的标志。没有创新开拓,就没有三星的今天。该镇党委长期秉持创新意识与领先一步的决策观、发展观,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力的形成、提高、突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不动摇,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和科技开发,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全镇产学研活动深入开展,近五年来累计实施产学研项目13个,开发各类新品XX多个,申请专利25件,其中授权9件。截止目前,销售1000万元以上企业研发机构组建率达85。XX年,叠石桥家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列入海门和南通市区域创新体系信息化项目。『 1 』『 2 』『 3 』『 4 』
2、品牌战略亮点纷呈。该镇党委、政府采取企业主动,市场拉动和行政推动等综合措施,大力实施和推进品牌战略。五年累计注册商标200多件,60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获南通市以上各类商标名牌产品15个,其中XX年工商注册商标80件,5家企业通过iso9000和iso14000认证,获南通市知名商标2件,名牌产品3件,“凯帝”商标获江苏省著名商标。
3、观念创新打造综合强镇。以“强基工程”为抓手,深入开展“五好乡镇党委”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双建设”工程和争创“双带五星村”党支部活动。先后投资150多万元对全镇8个村村部进行全面改造,确保了各村党员活动阵地全面达标。XX年起连续3年被评为海门市“五好乡镇党委”,XX被南通市委评为“双建设”示范镇,镇南村和汇南村连续三年被市评为“双带五星村”。并以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为契机,配优配强村干部,先后从退伍军人、代课教师、个私企业主、种养殖能手中选拔配备后备干部46名,并进行了专题培训,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人才保证。此外,还积极探索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做法,创新组织设置,先后在召良、汇南两个村建立了村级党总支,将支部建立在产业链上,进一步激发了基层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三、理顺机制,善于抓团队
在镇党委的正领导下,全镇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地团结在镇党委、政府周围,群策群力,步调一致,优势互补,携手共进,充分体现出党委加强团队建设的显著成果。
1、团结奋进的企业家团队。该镇目前有各类企业13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5家,省级企业集团2家。镇党委长期以来注重与企业家的交流与协作,力图构建政府依法行政、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企业支持政府,拉动区域经济,热心公共事业的新型政企关系。镇党委政府定期举行经济恳谈会、经济发展座谈会等联谊活动,通过邀请知名专家演讲授课,组织企业负责人参观考察等方式全面开始企业服务工作。企业则热心支持各项公共事业的建设,踊跃为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献计献策、大力支持。同时,全镇的企业家们还自觉地形成团结互助的关系,在诸如资金周转、科研攻关、信息交流等方面互助协作,在不同企业间构建起了良好的合作交流平台,进一步强化了区域板块经济优势。
2、兢兢业业的基层干部队伍。该镇以效能革命、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着力提高干部素质,狠抓干部作风建设,以“强基工程”、“双带工程”、“农村人才双选双培”为载体,坚持民主、公开原则,建立了农村人才库,使村级干部有人可选、有才可用。适时开展各类教育培训,及时调整充实村级班子力量,按照“以人定事、以事定人”和“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原则,建立健全了目标责任制,增强农村干部的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推动农村干部工作向规范化方向发展,使村级班子得到进一步优化。
3、恪尽职守的机关干部队伍。在“项目建设、城镇建设、效能革命”事务繁杂的现状面前,镇党委一方面加强对机关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加强思想理论修养,增强党员意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另一方面,统筹安排,人尽其职。阶段性重点工作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建立起一整套有效而灵活的机关运行机制,确保机关各项事务的正常开展。严格机关干部岗位责任制考核,争创实干、廉洁、高效的机关新形象,建立并完善干部理论学习制度和学习考核制度,要求每一位干部以为民、亲民为出发点,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领体现在“干好事”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 2 』『 3 』『 4 』
四、体察入微,勤于解民忧
“人民利益无小事”,这是党政机关干部必须永远铭记的准则。镇党委、政府广大干部立足本职工作岗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以实际的行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听民声,知民情。镇党政领导深入基层,与基层群众打成一片。插村干部进村庄、访农家、听真话、办实事。在基层干部与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该镇农业示范景点建设凸现。全镇新增太阳村百亩大棚瓜蔬,汇南、镇南两个百亩名贵苗木、镇南百亩棚栽果树、以及3个千头猪场、2个万羽鸡场等9个种养殖生产基地,有效地加快了农业生产规模化和特色化进程。大力发展项目农业和质量农业。累计实施农业项目74个,总投资亿元。XX年,该镇通过了江苏省新型小城镇建设的验收;召良、叠石两个村被市列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镇南、汇南两个村荣获“海门市优秀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
2、解民忧,释民惑。党委在深入群众、了解民情民意的基础上,把解决农民群众所反映的诸如新农村建设、干部作风、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问题作为工作的主题,一件一件地帮助解决,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抓好落实。园区办积极改进工作作风,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调查,尽心竭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征地拆迁补偿问题引发集体上访,机关干部积极沟通协调;为保护广大外来创业者的合法权益,自去年以来,镇调处中心共计帮助100多人次讨回欠薪50多万元;许多同志立足平凡岗位,将为弱势群体服务视作自己的终身信念,凭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竭尽所能为关怀弱势群体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3、帮民富,暖民心。为使农民更快致富,增加收入,镇党委制定了一系列的重农优惠政策,加强服务,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农业税的减免,财政涉农一折通的发放温暖了千家万户。该镇坚持市场带动战略,XX年,全镇完成三产增加值9亿元,年均增幅36。全镇服务业个体工商户发展到3150家,私营企业226家,累计完成三产投资项目50个,总投资亿元。建成了苏北县市一流的叠石桥物流中心,叠石桥市场不断扩大,工贸园区建设欣欣向荣,人民安居乐业,民营业如雨后春笋,全镇土地连片成方,新农村建设蓬勃开展,绣品之乡掀开了新的发展篇章。
五、任劳任怨,乐于讲奉献
该镇有一支特别能吃苦,不贪图安逸的机关干部队伍。他们不与别人比安逸、比待遇、比排场,要和别人比贡献、比成绩。
繁忙是三星镇机关的一个特点。由于企业多,外来人员多等特点,镇机关今年以来实行的是单休制,遇到防汛抗台、领导下访和开展以换届选举为代表的阶段性重点工作之时,连仅有的星期天也不能保证。今年开展的项目建设、城镇建设、效能革命期间,全镇干部全力以赴,人人都瘦了一圈。党政两套班子成员一年中真正的休息日更是屈指可数。在今年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海门金花节暨叠石桥•中国国际家纺博览会”期间,会服筹备工作千头万绪,党政领导为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仔细审阅方案,制订可行措施,坚持现场办公,现场解决凝难问题,良好的组织运筹和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使博览会圆满完成。面对繁忙的工作,没有人抱怨,没有人退缩,只有一种执着的奉献精神。1234
繁杂是三星镇机关的另一个特点。虽然镇机关内部设置了八大办公室的机构,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但在实际工作中,机关干部往往是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重要哪里去。在项目建设、城镇建设、叠港公路和家纺城二期工程拆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活动、意外突发性事件的处理现场,都可以看到该镇机关干部忙碌的身影。正是这样一大批素质高、思想正、作风硬的优秀党员干部的存在,才使得如今的三星镇机关成了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
忍耐也成为镇干部的必备素质之一。农村工作纷繁复杂,忍耐就是理智、机智、沉着和自信。该镇机关干部在部分群众不理解甚至是故意找茬时忍耐,在渺茫和困惑的寂寞中忍耐。他们一切服从全局、一切服从群众,毫无个人荣辱得失,具有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和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该镇努力创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价值导向体系,提高自身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努力实现高起点上的新跨越。
第三篇:“五好”乡镇党委事迹材料
打造一流班子,争创一流业绩
宋洛乡位于神农架林区中南部,辖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33个村(居)民小组,1634户,6292人,拥有耕地9187.1亩,林地35.4万亩。境内环境优美、资源丰富,“旅游、水电、矿产、林特”等资源具一定比较优势。
近年来,宋洛乡党委紧紧围绕农村党建“三级联创”和党建工作新机制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乡村两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促进了全乡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2008年,宋洛乡先后荣获“全省政务公开先进单位”、“全区综合目标考核优胜单位”、“全区森林防火优胜单位”、“全区防汛抗旱工作先进单位”、“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胜单位”、“全区政治教育先进单位”、“全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全区交通工作先进单位”、“全区人口计划生育目标管理一等奖”、“全区矿电化循环经济产业链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一、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打造一流班子
(一)抓班子,强化党委自身建设
一是加强学习。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每月党政班子成员集中学习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90分钟,做到集体学习有记录,个人学习有笔记、有心得。通过常抓不懈的学习,班子成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二是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按照“三会一课”制度要求,班子成员定期参加组织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民主生活会成为交心会、团结会和鼓劲会,从而增强了班子的整体合力。三是严格执行民主决策制度,坚持重大事项集体研究,集体决策,凡属涉及干部任免以及大额经费开支、项目立项、经济决策等重要问题必须经集体讨论决定。
(二)抓队伍,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
党员干部队伍是基层党组织的基础,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才能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上台阶、上水平。在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中,我们一是适应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结合建设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抓好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学习,认真开展“实现思想大解放、促进经济大发展”大讨论等各种主题教育,并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规划。全乡8个村全部配备了电教设备,4个村建立了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通过扎实开展各类培训,不断探索和提高培训质量,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党员的政治素质和科技致富能力。二是认真开展党员挂牌管理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进一步强化党员管理,切实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动作用。三是进一步完善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发挥流动党员的作用。
(三)抓制度,逐步健全工作机制
一是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健全工作机制。乡党委从实际出发,在认真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建立、修订、完善了《党委会工作职责》、《党委会议事规则》、《党委会学习制度》、《党委会民主生活会制度》、《廉洁自律制度》等系列工作制度,从而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逐步走向制度化、正常化、规范化。二是建立目标责任制。与各党支部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党政一把手同各副职,各村及各单位一一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副职每月向党委会汇报一次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及下月工作打算,做到人人有职、有责、有权。三是落实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制。乡成立党建领导小组和督导小组,制定完善了乡党委抓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制和支部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坚持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党建联系点制度,每季度对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形成了“书记带头抓,班子成员共同抓,分管书记和组宣委员具体抓”的工作局面。
(四)抓组织,强化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一是进一步加强村级班子建设,配齐配强“两委会”领导班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选好带头人。2008年,通过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全乡村两委班子成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进一步优化,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二是进一步推进“两委会”工作规范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积极作用。坚持为群众办事由原来的约定时间变为坐班制和说事日制,全乡8个村全部实行了坐班制,由村主职干部到村委会轮流值班;各村每月确定1-2天时间为议事日,议事日村组干部、群众代表集中到村办公,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研究和部署当前工作;三是针对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状况,加大对后进村和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力度,大力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富民、促进和谐的能力。
(五)抓阵地,促进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
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村级组织广泛联系群众的窗口和纽带,是农村开展各种工作和活动的基本阵地。宋洛乡党委从2006年起,开始加强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目前,全乡8个村基本达到阵地高标准、制度规范化、活动经常化的村级组织建设标准,为全乡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六)抓作风,努力提高乡村党员干部落实能力
作风建设是各项事业的根本保证。为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树立机关作风新风尚,2008年乡党委组织开展了“加强管理年、党风廉政建设年”活动。一是抓机关党员干部作风转变,做好示范带动。活动对党政领导、机关干部和二级单位负责人进行了思想、作风、纪律整顿,重点查找工作作风上的“虚、浮、懒”现象和廉洁自律执行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通过思想、作风、纪律整顿,逐步形成了务实、拼搏、公正、廉洁的良好形象。二是倡导机关干部深入农村,实现工作中心下移。乡党委要求乡班子成员、党员干部形象在一线树立,工作在一线创业,真正把握和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要求我们干什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全乡干部中推行了123工程,既机关干部每周下基层调研1天,每人联系农户2个,每人提供致富信息3条。通过活动的开展,全乡各级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得到明显改善,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三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警示教育,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从2007年以来,全乡党员干部没有1人受到党纪处分。
二、全面加强经济建设,力创一流业绩
抓组织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强乡富民、社会和谐。近几年来,宋洛乡党委从抓组织建设入手,以提高执行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为切入点,始终坚持一手抓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全乡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全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亿元,增长24%。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147万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10元,增长12.8%。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810万元,增长72.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1亿元,同比上升101%。完成磷矿石开采65万吨,同比增长了22.4%。一是生态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退耕还林工程顺利通过国家、省、区三级检查验收,验收合格率达到99.78%。矿山植被全面恢复,新建林地200余亩。二是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快。农业项目稳步推进。全乡新建成核桃基地205亩;新建淫羊霍、开口箭等药材示范基地100亩;新发展高山蔬菜基地370亩;发展西红柿基地50亩。生猪1+3养殖模式和中蜂养殖项目顺利实施。工业项目全面提速。2008年,开采磷矿石65万吨,实现工业产值1.6亿元,同比上升34%和14%。建成和在建水电站总数达16个,总装机容量达到4.35万千瓦时,完成发电量0.68亿千瓦时,同比上升7.5%。三是民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集镇雏形基本形成;新建沼气池134口,基本实现条件适宜农户全部用上沼气;新建通村水泥路25公里,养护村级公路113公里,重建灾后水毁公路21公里,实现村村通路,条件适宜的村组通水泥路;实施人饮解困工程,解决了254户、1112人的饮水问题,全乡饮水安全基本得到解决;通讯设施日益完善,实现了辖区内移动通讯全覆盖。农村义务教育得到加强,全乡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率均达到100%。农村社会保障机制逐步完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38‰以内;文化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四是全乡社会更加和谐。2008年,全乡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发治安案件5起,办结5起,同比下降21%;乡村两级调解组织受理、成功调解各类民事纠纷44起。加大依法信访工作力度,强化党政领导“大接访”、下访包案等工作机制,民意诉求渠道更加畅通。群众矛盾纠纷和上访数量大大减少,全年接访21起,办结21起,上访数量同比下降31%。
第四篇:五好乡镇党委事迹
文章标题:五好乡镇党委事迹
##镇“五好乡镇党委”事迹
##镇域面积36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3.57万。全镇现拥有省级企业集团2家,规模企业86家。2005年创造全社会总产值30.3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完成财政收入1.38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9508元。镇系“全国重点中心镇”、“中
国家纺绣品名镇”、“江苏新型示范小城镇”、“江苏省文明镇”和“江苏省先进工业园区”等称号。综合实力由2001年全市第七位跃升到2005年的全市第二位,连续五年评为“海门市综合实力先进乡镇”,2005年被评为“全国千强乡镇”。
一、科学连贯,恒于抓决策。
改革开放以来,该镇党委、政府始终认清形势,更新观念,转变职能,以正确的决策思路与决策模式规划管理全镇各项事业。明确科学发展定位,坚定不移加快小城镇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夯实基础,找准目标。镇党委立足现有基础,探索出一条适合三星的发展思路。一方面解放思想,以发展为硬道理,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全镇工作的重中之重。2005年工业产值、销售、利税分别达129.5亿元、128.3亿元和20.5亿元。通过土地、电力、资金等要素倾斜和政策、规费等方面的扶持,促进了规模企业迅速崛起和不断壮大。2005年全镇规模企业总数已发展到31家,其中超千万元21家,超亿元7家,进入市重点骨干企业4家。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募集资金,兴建了4.67万平方米的物流园区,增设了家纺辅料市场,建设了高标准的三星南大道,大岛国际大酒店对外营业,家纺城二期如期竣工,老镇区楼群拔地而起,基础设施不断配套,以一个新型人本工业化的小城镇面貌迅速崛起。
2、克服盲动,科学发展。在家纺产业的发展历程上,镇党委时刻保持清醒认识,抓住项目建设和城镇建设以及整合资源的发展机遇,坚持市场带动战略,促进服务业飞速快进。2005年完成三产增加值9亿元,服务业个体工商户增加到3150家,私营企业226家,累计完成三产投资项目50个,总投资6.6亿元。叠石桥市场相继开发建设了家纺城一期、二期工程,总投资5亿元,新增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营业面积扩大到30多万平方米,市场成交额实现135亿元,绣女路餐饮一条街逐步形成,叠港公路初见成效,震蒙大道、被城北路、三星新镇区的服务业规划开始全面启动,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产业结构和特色鲜明的块状经济。走上了一条以人为本、科技引导,工业主导型和生态建设型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小城镇发展之路。
3、理念相承,矢志不渝。管理决策需要科学性,更需要连续性。该镇党委、政府对发展理念始终没有动摇或改变过。家纺生产是三星镇发家致富的传统产业,随着时代的发展,镇党委认识到发挥产业优势,打造集聚效应是老产业焕发新活力的必由之路。2002年该镇启动了工贸园区的开发建设。通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园区建成区已达3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5.2亿元,进区企业总数达194家,总投资35亿元,累计用地2220亩。2005年园区工业产出规模达105亿元,利税16亿元,占全镇份额分别达81和80,先后获得“省示范工贸园区”和“南通市优秀工业园区”称号。2005年,该镇工贸园区在全国开发区清理整顿中被省政府列入保留对象,并作为拟升格省级开发区的园区通过了省发改委的资格初审和社会公示,现正上报国务院审批。叠石桥市场成为全市乃至周边地区家纺产业的聚集区与辐射中心。
二、迎立潮头,敢于创特色
创新是活力的源泉,特色是品牌的标志。没有创新开拓,就没有三星的今天。该镇党委长期秉持创新意识与领先一步的决策观、发展观,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力的形成、提高、突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不动摇,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和科技开发,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全镇产学研活动深入开展,近五年来累计实施产学研项目13个,开发各类新品2000多个,申请专利25件,其中授权9件。截止目前,销售1000万元以上企业研发机构组建率达85。2005年,叠石桥家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列入海门和南通市区域创新体系信息化项目。
2、品牌战略亮点纷呈。该镇党委、政府采取企业主动,市场拉动和行政推动等综合措施,大力实施和推进品牌战略。五年累计注册商标200多件,60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获南通市以上各类商标名牌产品15个,其中2005年工商注册商标80件,5家企业通过iso9000和iso14000认证,获南通市知名商标2件,名牌产品3件,“凯帝”商标获江苏省著名商标。
3、观念创新打造综合强镇。以“强基工程”为抓手,深入开展“五好乡镇党委”创建活动,扎实
第五篇:乡镇党委先进事迹
聚源市聚源乡党委主要事迹
聚源乡是一个农牧结合的哈萨克民族乡,行政总面积378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万亩,草场面积422万亩,北与区福海县接壤,南至天山博格达峰,与托克逊县毗邻,西与吴云街镇相连,东与扩特克县三台镇相接,距聚源区21公里,辖区东西54公里,南北600公里。全乡总人口3531户10251人,由哈、汉、回、维、东乡5个民族组成,其中哈萨克族占人口总数的54.1%。下辖7个行政村、11个站所、2所学校。有6个党总支,27个党支部,525名党员。
近年来,乡党委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始终把“全力以赴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放在工作首位,以打造“五个好”党组织为抓手,力求工作实效,不断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有力地推动了全乡经济和社会的蓬勃发展。2011年全乡实现经济总收入27701万元,人均收入9721元。乡党委政府先后荣获聚源“科学发展好班子”、聚源综合目标管理二等奖、州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乡、聚源农业高效节水先进乡镇等十多项殊荣。
一、学习实践两抓紧,铸团结有力领导核心。
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班子建设是龙头,班子有力,才能有好作风,才能带出好队伍,干出好成绩。因此,乡党委班子始终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理论学习,科学武装头脑。乡党委班子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和学习制度,坚持“自学”与“求学”相结合,“走出去学”与“请进来教”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广泛吸纳理论成果和全国各地先进经验,不断增强工作本领。二是坚持调查研究,科学谋划全局。乡党委制定了乡党政班子成员包村联系的制度,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工作,通过走访、座谈等多种途径,悉心听取群众对党的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为党委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坚持团结协作,科学民主决策。乡党委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突出班子的集
体领导地位,班子成员之间以心换心,坦诚相见,共同探讨克服困难方法、措施,共同承担工作的风险与责任,形成了团结共事、合力成事的良好氛围。党委、人大、政府三套班子之间步调一致,搭台唱戏,密切配合;乡村两级之间关系融洽,政令畅通。
二、创新落实两抓紧,树长效高效工作机制。
制度是规范工作行为、激发工作热情、使工作沿着规范化、制度化开展的保障。乡党委不断创新、健全各项工作机制:一是勤建制,优化工作格局。乡党委与各村、站所签订综合目标管理考核责任书,制定了党员目标管理考核细则、行政村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细则等,做到了分情况制宜,目标明确,形成了党建考核工作有针对性、有原则性、有实效性的工作格局。二是抓落实,确保工作实效。成立了考核领导小组,负责督查机关各站所、村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在乡机关、村着力实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全程跟踪制、责任追究制等“四位一体”行政责任体系,形成了比贡献、赛水平、不拉帮结派、反惹是生非的良好干事氛围。
三、发展稳定两抓紧,建富裕和谐小康上户沟。
乡党委始终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强力推动上户沟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抓发展,2012年发展目标:全乡农村经济收入达到31163万元,较上年增加3462万元,增长12.4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26万元,较上年增加1305万元,增长13.42%。通过坚持“稳粮、上菜、兴果、优畜”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种植业“332”产业结构,加快现代化农业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畜牧现代化养殖水平,着手建设阿克木那拉饲草料种植基地;新建白杨河村黑沙梁片区骆驼养殖基地,黄山村东槽子肉牛合作社,白杨河村标准化牛、羊养殖小区;在现有的基础上完成4000头黄牛、4700只肉羊的品种改良任务。年内使牲畜良种覆盖率达到70%以上。2012年,完成白杨河、底沟、小泉村2.15万亩土地整理开发项目;完成黑沙梁、东槽子片区2个贫困村1万亩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启动实施总投资1400万的1万亩世行贷款“可持续农业发展”项目;完成7个“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完成白杨河-底沟中心村35栋70户小二楼的打造;建成牧民定居房150栋,完成定居牧民150户;完成150套干部周转楼及综治维稳中心建设。
二是促稳定,构建和谐上户沟。乡党委通过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引导村民学法、懂法、守法,依法处理各类矛盾纠纷,做到矛盾纠纷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努力将各类矛盾处臵在萌芽状态;全面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严防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认真落实属地管理原则,构建乡、村两级信访维稳工作格局,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四、民主民生两抓紧,架党群干群连心桥
为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乡党委坚持群众路线,主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下移工作重心,思想上贴近群众。乡党委要求党员干部形象要在一线树立,业绩要在一线创立,真正掌握和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要求我们做什么,实行工作重心下移。全乡党员干部围绕乡中心工作,深入基层排忧解难,班子成员每年走访群众100余人次,切实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提高了工作能力和思想素质,全乡上下形成了一股扎实工作、服务一线的良好风气。二是紧扣民生主题,生活上靠近群众。乡党委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不断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形成了各项事业竞相发展的新局面。不断完善就业、社会保障、城乡低保、医疗和各类救助体系。三是扩大民主舞台,政治上深入群众。乡党委通过在全乡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一参与”工作法、开展“五项评议”活动等方式,给群众提供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舞台,激发了广大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