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选篇)
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
xx,男,****年 4 月出生,xx 县 xx 乡 xx 村人,农民,中共党员,1976 年 12 月入伍,1982 年 12 月退伍,期间,他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战场上被提升为班长,加入中国共产党,荣立集体三等功和个人三等功各一次。
xx 退伍后,面对父母双双卧病在床的家庭环境,他选择了自立、自强!他拜中国农科院 xx 果树研究所李秀根等教授为导师,自筹资金、自选课题,历经十五年艰难实验研究,于 1998 年 11 月从豫西深山野生沙梨中选育出果树新品种—金珠果,并通过了 xx 省科委的成果鉴定。****年 9 月,该成果荣获 xx 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科技发明金牌奖。由于 xx 培育的金珠果果形秀美,风味独特,早果丰产。xx 以及本村群众很快通过种植金珠果脱贫致富。
为了使更多的劳动群众通过种植金珠果脱贫致富,****年至 2018年期间,xx 一方面免费给本县群众提供金珠果树苗 53260 棵,义务培训金珠果种植技术 67321 人次。赠送技术资料累计 126570 份;另一方面自筹资金,面向全国开拓销售市场,还在全省 5 个县区布点试栽“金珠果”,于 2013 年分别通过了 xx 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良种审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为政府部门及企业界人士发展金珠果提供了决策依据,为 xx 县的金珠果品牌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 xx 的带动下,截止 2018 年 12 月,xx 县 xx 镇 xx 村已栽植金珠果 3500 亩。全镇栽植 11000 亩,全县栽植 36000 亩。进入盛果期的果园,每年每亩收入在 8000 元以上。目前,金珠果产业已被 xx 县委、县政府确定为全县农业支柱产业及脱贫攻坚的“金果”产业。
由于 xx 同志的突出表现,他分别于****年 4 月被评为“xx 省劳动模范”,****年 6 月被评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2012 年 2 月被评为“xx 市十佳人物”,2016 年 5 月被评为“xx 省农村科普宣传工作先进个人”。2019 年 3 月被评为“全国乡村优秀致富带头人”。
目前,xx 给自己设置了更高的奋斗目标,他决心永葆军人本色,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力争把金珠果事业推向全国乃至世界。
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
近一个多个月来,在 xx 县 xx 镇 xx 社区内,每天总能看到一个头戴“小红帽”走路始终在跑的年轻人,他就是该县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抽调到鸡呜网格指挥部办公室工作的 xx 同志,1984 年 9 月出生的他,曾经是一名人民子弟兵。
大年三十,得知社区按县指挥部的统一部署要组建疫情防控专班,他没来得及吃上团圆年饭就毫不犹豫地第一个赶到社区主动请缨参战,担当起了社区疫情防控的宣传员、摸排员、信 息员、协调员、巡查员、消毒员、采购员、配送员…… 我是军人我在前。作为一名退役军人,xx 在工作中处处发扬军人英勇顽强、迎难而上、团结拼搏的精神。在疫情当前,他更是卯足了劲儿,始终冲锋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组织和协调辖区内 25 家单位开展地毯式疫情摸排防控工作,不间断地为辖区居民宣传防疫知识并提醒居民群众戴口罩,给居家隔离户扔垃圾、买菜、购买日常用品,协助生病的居民看病买药,在社区办公场所、防疫重点部位进行每日的防疫消毒,24 个卡口的管控,25 家单位的信息统计上报……他坚持做到了不漏一户,不失一人,不误一事。他在工作中坚持不放过一丝疑惑,一次晚上巡查过程中,发现一小区卡口封闭栅栏有损坏,他二话没说,自己动手,搬钢管,找木板,亲自砌隔,忙活两个多小时,终于堵住了这个漏洞,才放心下班回家。在和疫情防控争分夺秒赛跑的形势下,他一个多月连续作战,没有休息半天,在前段最忙的时候经常忙到顾不上回家吃饭。
随着疫情的发展,社区管控的升级,社区居民一律居家隔离,生活物资由防控专班负责。xx 牵头负责鸡呜社区 4351 户 7873 人的生活物资采购与配送工作,收集信息、统计归类、分工负责、联系采购、配送到位,日清日结,每天他牵头经手采购配送的物资无一差错,保质保量,深受所服务对象和包保单位的好评。
自古忠孝难两全。自疫情防控战打响以来,xx 全身心地投入战斗,全然顾不上家里的老人孩子。一日晚上 8 点,他母亲胆结石病犯了,父亲打三次电话催他回家送母亲去医院,他电话也顾不上接,直到忙完了当天的所有数据统计才跑回家,一回家门看到痛到地上打滚脸色苍白满头大汗的母亲时,xx 的泪水在眼眶打转,深感自己这个独生子的不孝。在他母亲住院期间,他依然坚守岗位,恪尽职守,始终冲锋在一线。
“一接到通知,我就奔赴抗疫的第一线。我是党培养的战士,退伍了也是人民的子弟兵,这个时候就应该冲在最前面。疫情就是集结号,作为退伍军人,一线在哪,我就在哪儿”xx 坚定地说。退伍不褪色,换装不换心,退伍军人 xx 虽然转变了工作岗位,却用责任和担当延续了军人的誓言,展现了冲锋在前的军人本色。
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中共党员,xx 同志意识到在最危险、最关键的时刻,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不怕牺牲,无私奉献,展现新时期退役军人、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和精神风貌。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斗争中,要全力配合院领导及各科室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初始阶段,正值春节期间,xx 同志就放弃休班主动请缨参加抗击疫情的战斗。2 月 1 日,xx 中心卫生院代表全县执行集中医学观察点任务,xx 同志就担负起了医学观察点的后勤保障工作。由于疫情紧迫,观察点仓促建立,许多设施设备不够完善,他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为了尽快满足和保障医学观察点的正常运作,积极主动的提供被观察人员及工作人员的需求。在观察点的第一天,由于部分被观察人员对隔离区辨识不清,隔离意识不高,私自进出隔离点,为了大家的安全他把防护安全设施进行了修缮,使隔离区域的主要通道门只有工作人员才能打开,从而杜绝了被观察人员私自外出。后勤工作繁杂琐碎,房间的下水道不通,他会
主动穿好防护服去找原因并进行疏通;不能用电梯,几十个人每餐的饭菜,每袋生活垃圾及医疗废物,都是他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趟一趟的搬运,四层的楼梯每天不知道要上下多少遍。在观察点的七十多天,他就这样尽自己最大能力为观察点服务。观察期满的人员,在离开观察隔离点的时候,他会与每一个人挥手告别,祝福他们平安健康。革命工作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由于工作需要,白天坚守在医学观察点的 xx,晚上仍要回医院担负 120 值班及医院预检分诊值班。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xx 同志时刻不忘军人本色,为曾经是一名军人感到荣光,在新的战场上扛起了共和国的脊梁,在基层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情。
xx,男,汉族,中共党员,现年 40 岁,****年 5 月 9 日出生,****年 12 月应征入伍到云南某边防部队,一干就是十二年。在部队期间先后担任班长、代理排长、司务长、团出纳等职务。十多年来始终安心边防、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先后获得优秀士兵、嘉奖、红管家、三等功等表彰。
****年 xx 选择复员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在妻子老家遵义通过考察和实地学习,便与人合伙投资饲养了 15000 羽蛋鸡,并亲自管理和饲养,面对当时遭遇的 HN97 禽流感带来影响和低迷的市场行情,做到了困难面前没有低头和妥协,咬紧牙关挺过了蛋鸡养殖行业最困难的难关,充分体现了一名退役军人坚韧不屈的精神。2013 年底回到毕节老家过春节,看到家乡仍然贫穷落后的面貌和百姓艰苦的生活,再对比外面的发展速度,内心很不是滋味,于是便做了一个留在家乡,力所能及的为家乡奉献自己一丝微薄力量的决定。2014 年初他通过选举进入村里工作。进村的第一件事先把车买了,因为他有自己的小打算,就是既然选择村干部的工作就要做好打持久战、全脱产、底收入、家人不支持、群众不理解等一系列的思想准备,而且还一定要干好,干出点成绩来。xx 村占地 29.42平方公里,直线纵深 10 公里还要多,群众居住极为分散,光靠两条腿也很难开展工作,更不要说是干好工作了,没有车是很难保证时间的;二是通过侧面了解得知村民对村干部有成见,先买车是为了避免引起群众不必要的误会。进村后的第二件
事就是主动要求到本村最艰苦,条件最落后的村民组工作。该同志凭着一股对事业的执著、一腔对乡土的热爱、一种坚韧不拨的精神,硬是和一个甘愿落后、对乡村两级充满抵触情绪的片区的群众打成一片,将一个思想落后,工作难度大的片区的工作理顺,其硬件设施也一样一样的得到完善。
xx 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吃苦精神,很快成为村里各项工作的行家里手,并且是属于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他的工作干劲和敬业精神同时也感染了身边的同事,在他的感应下,xx 村“两委班子”做到了团结奋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有担当和责任心的同志,总是让人值得信赖和放心的。2015 年 xx 有一个 700 户 2800 人的生态移民安置项目指标,全村干部将其项目作为天字号工程去抓落实,因为一旦这个项目在 xx 的土地上生根发芽,那不仅彻底解决 xx 村八九个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村民组的移民搬迁问题,而且对 xx 村未来的发展将是一个大的转折和一个崭新的开始。那里的工作任务最重,他当然就要往哪里上。从园区征地到选址放线到中后期的监督管理一直到到园区从泥泞不堪的施工现场到基本硬化亮化的效果,他的身影风雨无阻的在里面晃动了两年多。在他的心里始终信奉着这样的条约,那就是革命战士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不做则已,要做就一定要做好。
xx 村由过去撤并建时的龙潭村、xx 村、岩坝村三个村合并而成,过去三个村情况不一,龙潭较富、xx 次之、岩坝最贫;2017 年 8 月 xx村通过先行先试践行塘约经验,在乡党委引领下率先成立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xx 担任岩坝支部书记,2018 年年初 xx 乡党委政府又在各支部的基础上成立了战区。岩坝战区下辖 8 个村民组,该战区土地贫瘠,基础条件薄弱,居住极为分散,人居环境非常落后,该战区的贫困发生率在 26%以上,算得上是深度贫困村的集中体现了。2018年年底 xx 村要与大方县同步出列,他作为岩坝支部的支书,感觉身上满满的是责任和担子。但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在战时是要上战场的,更何况仅仅是和平时期的脱贫攻坚工作,且容有为难情绪和当逃兵的想法,他属于退伍不退色那一类人。该同志沉淀下来后及时组织支部
一班人等充分分析了该战区具体情况,并迅速找准切入点,紧盯“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工作要求,逐户个案筛查,精准到户(人),并建立脱贫攻坚指挥台账,卯足干劲,以时不我待工作态度,顺利实现了 xx 村 2018 年年底与大方同步出列艰巨任务。该战区脱贫攻坚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群众软实力与外围的脱贫形象都得到全面的同步提升和改善。为了让该战区贫困户 129 户 563 人在今年 3 月份顺利接受第三方的脱贫评估,xx 带领该战区所有干部争分夺秒的与时间赛跑,不断的为百姓夯实基础,补齐短板,力争不漏一户一人。目前该战区易地搬迁入住脱贫的贫困户 29 户 117 人。对坚决不搬和不符合搬迁条件的贫困户在充分激发内生动力的同时,采取产业扶持、引导务工,以土地入股等方式参与村级合作社等为其增加收入。该战区目前实施能繁母牛养殖项目覆盖贫困户 45 户,引导在辖区企业兴达煤矿上务工的贫困户 22 人,平均工资在 2800 元以上。完成危房改造旧房整治等 48 户;完成“组组通”公路 6.3 公里;“两硬化”(含非贫困户)已实施竣工和正在实施的共计 156 户,院坝 11883平方米,窜户路 6995平方米;已享受“特惠贷”55 户 199 万;组织厨师技能培训一期 26 人,组织贫困户种养殖集中培训一期 60 人,解决贫困户保洁员、河道管理员等公益性岗位 80 个;通过不懈努力,该战区脱贫攻坚工作顺利通过第三方的检查验收。同年 xx 同志被评为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称号。
在村任职六年来,xx 作为一名村干部,普通的共产党员,对工作始终保持雷厉风行的作风,对事业始终保持兢兢业业态度,对群众始终充满情深意长的情谊,对自我始终做到严格要求。他虽然拿着的只是微薄的报酬,却来得比谁都早,走得比谁都晚,是一个舍得付出自己的时间和全部精力去一心扑到群众工作中好同志,这样的同志老百姓是满意了,但其家人却很不满,他的家属经常爱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他虽然对家人的付出感到有所愧疚,但他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他常说,是部队培养了我,我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回报社会,这是相当有价值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他就是凭着个人执著人生观、价值观和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舍得
奉献的精神,凭着脚踏实地干劲、求真务实的作风,为该村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践行了新时期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担当精神!
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
xx,男,****年 7 月 18 日出生,自****年进入 xx 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以来,始终带着高度的政治责任和热情科学的工作态度,将一腔热血和满腹赤诚化作工作动力,为 xx 交警大队做出许多贡献。部队特殊的经历和环境磨练了他不怕吃苦、甘于奉献、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培养了他严守纪律、服从组织、坚守责任的优良品质。从部队到公安局,他以军人的优秀品质,迅速完成了从一名军人到警察的完美转变。
勤奋学习,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思想的定位,决定着事业成就的高度。在转业之初,有很多人在质疑 xx 同志是否能够干好这份从未接触过的工作,但是他坚信态度决定高度,勤奋改变眼界。4 年来,他不间断的学习,从最基本的法律法规学起,刻苦钻研业务知识,每天下班后拿出 2 小时的时间对自身专业、最新理论进行学习,终于功夫不忘初心人,xx 同志顺利的考取了司法考试A 类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在工作中,xx 同志碰到难题总是不耻下问,不懂的地方虚心向领导和老同志请教,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他在工作中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以创新的勇气直面难题,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xx 同志仍然始终坚持学习党的最新理论精神,努力构建有利于自身工作开展的科学、高效、规范的方法,并将其贯彻融入到工作中。
发扬军人作风,扎实做好交通安全工作 交通警察的工作进行曲,没有休止符。4 年来,xx 同志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曾是一名军人,始终对自己严要求、高标准,每天上班后都会列出一天要做的事情,始终保持着极大的工作热情和高昂的精神状态,投入在交通事故处理的一线。
有许多平凡的夜晚,交警大队工作大楼亮着的几盏灯中,总有一盏
属于 xx 同志的办公室,他把对党和对人民无限忠诚的朴素情感化作实际行动,融入所挚爱的公安事业上。通过创新和科学的学习,xx 同志按自己的思路去侦破每一起交通案件,无论是寒风凌厉的冬夜,还是酷暑难耐的夏日,他出警的身影出现在xx县的许多个角落,xx同志吃苦耐劳,认真严谨,连续作战,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所有案件,受到了群众的肯定。xx 同志与同事代表 xx 县交警大队参加了两次支队的岗位练兵竞赛活动,取得了优良成绩。
严于律己,做一名公正廉洁的执法人员 打铁必须自身硬,执法还需廉生威。xx 同志一直以来,把公正执法做为自己工作的基本原则。他不徇私情,严格执法,他深信对违法行为的严厉查处就是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有力保护。
身为处理交通事故的人民警察,xx 同志经常会受到不同的诱惑,甚至有违法人员为了躲避责任,用“糖衣炮弹”和“人情关系”来进行轰炸,但是他丝毫不为所动。xx 同志作为一名用于担责,无私奉献的交通警察,一直不忘身为人民警察的职责,始终牢记人民警察的誓言,不忘初心,用一片赤诚之心守护百姓。xx 同志经常告诫自己,一定要切记严格要求,一旦你拿了当事人的钱和物,你的眼睛就会被蒙蔽,就会丧失人格,只有抵住了金钱的诱惑,才能堂堂正正做人,理直气壮做事,才能让违法行为无处可藏。
在平凡的警察岗位上,xx 同志将自己比做泥土,以泥土的品质和胸襟,牢记宗旨,永葆本色,以人民群众的心愿为自己最大的心愿,他经常说:“我是一名经过部队锻炼出来的军人,同时又做为一名执法人员,我从内心感谢党、感谢部队、感谢组织。我唯一能回报的,就是为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全心奉献,做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
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
在 xx 市 xx 镇,提起 xx 村退役军人、村党支部书记 xx,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年 3 月应征入伍,服兵役 5 年,****年 10 月退役,他用忠诚干净、责任担当,服务一方百姓,成为群众致富的领路人。
2020 年新型肺炎疫情发生后,他坚守军人铁的纪律,24 小时一线指挥、一线防范,用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被群众喻为生命的守护神。
紧急行动、使命必达。春节过后第一天,xx 市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xx 作为 xx 村支部书记,工作雷厉风行,当天就召开村三委成员会议,将群众代表、党员代表、退役军人代表、爱心人士、志愿者分 20个小组,入户对 xx、武汉等重点疫区返乡人员和其密切接触人员进行地毯式排查,仅用一天时间就澄清子底数,登记造册,每天巡查,对排查出的 3 户 3 人疫区返乡家庭重点居家隔离监管。
硬核宣传、护航民生。xx 村位于 xx 镇中心商业街,本村做生意的有 160 户,辖区内有大型超市 4 家,4 条主要干道,并且道路四通八达,流动人口数量多,人员流动频率,要想管控群众难度大。经过缜密研究,全村科学设置卡点 6 个,成立巡逻队 9 支,逐街悬挂条幅,逐户张贴标语,并动用私家车 6 辆免费巡回政策宣传,让群众自觉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让群众聆听党的声音,不信谣、不传谣;切实做到了疫情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日夜坚守、防范疫情。为了防范不明人员疫情输入,他以军人的姿态,带头在卡点值班,让干部执行铁的纪律。初先,对路过本村人员实行人人用身份证实名登记,并测量体温,询问去向等,随时送上疫情防控宣传册一本,杜绝未带口罩等防护用品人员走动。2 月 5 日以后,严格落实新的防护政策,村内道路全部封堵,只留一个出口,更增加了管控难度。长时间的日夜坚守,造成他血压升高,身心疲惫,两眼布满血丝,曾几次晕倒在工作岗位上。但为了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他总是硬撑着,他说我是军人,我是党员,我必须多干点。
热情服务、心系民生。对于重点监控对象,他建立了本村疫情防控阻击战微信群,对于隔离对象每天所需的生活物品,村指派物品代购员 20 名,划区域为群众在超市代购并送货到门,由于微信、支付宝支付,大大减少了人员密切接触;对于患感冒等日常疾病人员,在微信群内与村医网上诊疗,送药上门;尽可能为村内群众服务。辛勤的付出,得到群众充分理解和肯定。“靳书记日夜不忘俺们的康宁安全”
群众说。
第二篇:李选军先进事迹
李选军先进事迹
李选军主管通风区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日常管理与维护,从2013年11月山阳煤矿安装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以来,一直负责井上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管理与故障排查工作。工作任劳任怨,勤奋钻研学习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专业知识,勤于思考,善于探索,有时处理井下分站故障或工作面探头报警二次、三次下井是经常的事情,经常是随叫随到,故障处理不好不升井。
李选军老家在陕西武功县,父亲有心脏病,经常住院,妻子陪母亲照顾多病的父亲和刚刚满月的儿子,自己孤身一人在山阳煤矿工作,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工作,自己很少请假回家。在通风区人员少,安全监测系统刚刚运行,他克服困难,处理好家庭与工作的矛盾关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了当代山阳年轻人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
山阳煤矿通风区李选军先进材料
李选军,男,27岁,工种监测监控工,主管井下各类传感器的安装、维护与使用。自2013来山阳煤矿安装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以来,一直负责井上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管理与故障排查工作。工作任劳任怨,勤奋钻研学习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专业知识,勤于思考,善于探索,始终以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扎根生产一线,忠心职守,积极钻研,开拓创新,勇于奉献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全队上下的一致赞扬。
一、他努力学习,政治思想素质不断提高
几年来,他能够坚持不懈的学习政治思想理论,努力提高政治思想觉悟,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并且紧密的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将其思想充分融入到自身工作当中,不断充实自己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多年来,在他所从事的监测监控工作中,努力学习井下的各种监测监控的基础知识,积极参加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业务水平。在行内实行规范化管理的同时,充分调动自身的工作积极性,做到岗位落实,责任到己。认真学习和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确保了自己在工作中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二、他不断提高自己,认真完成各项工作
从进矿开始,他就暗下决心,干就干出个样子来。从最初的普通监测监控工,到监测监控班长,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并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别人做到,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自己首先不做。和同事们同甘共苦,并肩作战,百米井下随处都有他的身影。他把岗位安全生产知识当做是专业技术,无论何时何地,他都虚心地向老师傅们请教各种生产问题。凭着这股子钻劲,很快就成为了一名独挡一面的技术好手,他的这种勤奋学习、肯干钻研的精神带动了全班职工的学习劲头,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拉单位的后腿,不丢单位的形象,能以一种勤劳的姿态和勤恳的态度扎实地工作。为通风区树立了榜样。作为通风区的一名监测班长,他牢记岗长职责,大胆管理、认真负责,积极配合去上搞好当班期间的各项生产任务。领导安排啥活,他就干啥活,不论白天黑夜,不干完活决不收“家伙”,只知道干活,不知道休息。从未因家庭琐事误过工。
三、他有着吃苦耐劳,敢打硬仗的作风
记得当时是1501轨道巷工作面甲烷传感器0点班发生故障,导致报警,数据不能正常上传,影响工作面正常作业,此时区值班领导电话通知到他,他接到电话,就义无反顾的下井寻找故障,从南翼辅运大巷到1501轨道工作面等等,仅仅查找故障的路程来回就5公里左右,经过长达6个小时的奋战,终于在次日5时恢复正常数据,保证了掘进工作面的正常生产。三、三过家门而不入,无私奉献 李选军老家在陕西武功县,父亲有心脏病,经常住院,妻子陪母亲照顾多病的父亲和刚刚满月的儿子,自己孤身一人在山阳煤矿工作,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工作,自己很少请假回家。在通风区人员少,安全监测系统刚刚运行,他克服困难,处理好家庭与工作的矛盾关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了当代山阳年轻人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真的可以说是三过家门而不入。
总之,几年来李选军同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对于成绩他永不会自满,对于困难他永不会服输、对于工作他永不会放松,工作没用终点,只有始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以后的工作中,他将会一如既往的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讲真话、办实事,不求轰轰烈烈,唯求踏踏实实,力争做一名优秀的领头兵。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迎接每一天,迎接每一次的挑战...
第三篇:王选同志先进事迹简介
王选同志先进事迹简介
王选同志(1937年—2006年)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出生于上海,生前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
王选同志一生执着追随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脚步,献身科学、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甘于奉献,他创造的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开创了汉字印刷的崭新时代。他衷心拥护和坚定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始终注重调查研究,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不断为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增光添彩。他深知人才对于创业兴国的极端重要性,不计个人名利地位,以科学家的博大胸怀,教书育人,为祖国培养造就出一批批年轻的学术骨干。王选同志以自己崇高的人品、巨大的贡献和对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无限热爱,为广大知识分子和统一战线成员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爱戴。王选同志是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是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的骄傲,他的事迹是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生动诠释,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献身科学
勇于创新
王选同志是当代中国著名的科学家,是举世公认的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他不仅具有超前的眼光、非凡的魄力,更有献身科学,努力拼搏,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自主创新精神。
王选同志祖籍江苏无锡,1937年生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少年时代就读于上海南洋模范学校。开明的家庭教育使他树立了爱国奉献的价值观和正直善良、诚实宽厚的做人原则;名师云集、学风优良的教学环境,塑造了他勤奋好学、善于思索的良好学风。他从小对自然科学情有独钟,他树立的人生理想是成为一名为祖国、为人民贡献才智的科学工作者。
1954年,王选同志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56年分专业时,他迎来了人生第一个重要抉择。当他看到国家“12年科技规划”中把计算技术列为重点发展学科,又了解到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将对国防和航天工业乃至人类生活产生巨大影响时,便毅然决定攻读当时“冷门”的计算数学专业。王选同志认为,新兴学科往往代表着未来,越不成熟,留给人们的创造空间就越广阔,他坚信计算技术在未来将大有作为。这一选择,为他今后的科技报国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1961年,王选同志参与北大自行研制的中型计算机“红旗机”的逻辑设计和系统调试任务,在科研上初露锋芒。紧张的工作和严重的营养不良使他患上了重病。但是,王选同志没有消沉,在养病期间,他撑着虚弱的身子,1 从事ALGOL60高级语言编译系统研究,终于在1967年和同事们一起完成了这一大型软件,为在我国推广计算机高级语言发挥了积极作用。
1975年春,王选同志开始着手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的研究。当时,他只是北大一位38岁的助教,8年疾病的折磨没有阻断他前进的脚步。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一项目的研究成功将引起我国报业和出版印刷业的深刻革命,项目的巨大价值和技术难度激起了他攀登科技高峰的豪情。他拖着病体查阅资料,在充分研究国际技术发展方向后,大胆提出了跳过正在攻关的第二代、第三代照排机,直接研制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这在当时是一个令世人震惊的大胆决策,充满了创新精神,许多人很难理解他的抉择。方案一宣布,立即招来众多不解和非议。有人认为这个方案是“天方夜谭”,根本实施不了,更多的人主张研制国外技术已经成熟了的二代机。但是,王选和他的夫人陈堃銶没有气馁。经过多次严密科学的论证,最终赢得了北京大学和电子部、新华社等部门以及协作单位的支持,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研制任务正式下达给以王选同志为首的北大攻关小组。
1979年到1984年,是王选同志科研道路最艰难的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发展,英、美、日等国的著名厂商大举进入中国,争夺汉字照排印刷领域这块巨大市场。用户和业内人士大多不看好王选同志及其团队的国产系统,几家大报和一批出版社、印刷厂先后购买了国外产品。与此同时,一些参与这个项目的研发人员面临写论文、评职称、出国进修等多方面的压力,而激光照排项目从事的又是繁重的软、硬件工程任务,开发条件很差,看不到任何名和利,研发人员骤减,协作单位退缩,专家论证会也作出了主张引进国外产品的论断。这时,几乎身临绝境的王选同志毅然作出了决战市场的选择。他和同事们排除干扰,不分昼夜,埋头苦干。1979年7月,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原理性样机研制成功。
王选同志曾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从1975年到1993年这18年中,我一直有种‘逆潮流而上’的感觉,这个过程是九死一生的,哪怕松一口气都不会有今天的成功。”
人们很难想象,从1975年到1993年长达18年的科研道路上,病痛缠身的王选同志和负责照排软件系统总体设计的陈堃銶同志过着怎样的生活!霄衣旰食,席不暇暖,夫妇俩没有寒暑假,没有星期天,甚至没有白天和夜晚。但是,正是这种敢为人先、荜路蓝缕的勇气,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的精神,王选同志和他的团队才有了一连串的自主创新,才有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方正彩色出版系统的相继推出和大规模应用,从而实现了中国出版印刷行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成为我国自主创新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杰出典范。
王选同志对科研项目的市场前景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是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先驱,被誉为“有市场眼光的科学家”。上世纪80年代 2 起,他就致力于科研成果的商品化。他积极倡导产学研相结合,在北大方正集团中建立起中远期研究、开发、生产、系统测试、销售、培训和售后服务的一条龙体制,还力主由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与北大方正集团共同成立方正技术研究院,走出了一条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成功道路。90年代初,他带领队伍针对市场需要不断开拓创新,先后研制成功以页面描述语言为基础的远程传版新技术、开放式彩色桌面出版系统、新闻采编流程计算机管理系统,引发报业和印刷业三次技术革新,使得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占领99%的国内报业市场以及90%的海外华文报业市场。
取得这些惊人成就后,王选同志并不满足。他认为,中文出版系统进入海外市场不能看作走向国际的标志,只有开发出非中文领域的出版系统打入发达国家,才算真正国际化。在他的策划和组织下,1997年,一个运用了独特的软插件技术、高集成度、扩展性强的新型日文出版系统面世。该系统应用后,被认为是日本同类系统中最先进的产品,并在日本报社、杂志社、印刷业和广告制作业推广。不仅如此,以栅格图像处理器RIP为核心的产品已销往世界各地,包括欧、美、日等发达国家。
晚年的王选同志更是不断呼吁,要鼓励创新,支持创新。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把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打入发达国家的市场。即使身患晚期癌症,在化疗期间,他仍然不忘倡导自主创新,呼吁尊重人才。他用自己不平凡的一生,塑造了一座自主创新的丰碑。这是王选同志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
王选同志在计算机应用研究和科学教育领域里的巨大成就,赢得了祖国和人民的高度评价,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赞誉。1985年获首届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奖,1986年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1987年获首届毕昇奖,1987年和1995年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9年获中国专利金奖,1990年获陈嘉庚技术科学奖,1991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200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还先后获全国先进工作者、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北京市劳动模范、“首都楷模”等荣誉称号。
淡泊名利
甘为人梯
王选同志不仅是科学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也是人民教师的优秀典范。他感动人们,不仅因为他的巨大贡献,更因为他追求完美的人格。他以提携后学为己任,甘为人梯,淡泊名利,乐于奉献。他的崇高品德和宽广胸怀,堪称楷模。
在科研成果和荣誉面前,王选同志始终强调成就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他实事求是,谦虚谨慎,从不以学术权威自居.而是始终努力为年轻人才的成长成才创造各种条件。他曾说,“伏枥老骥”,最好是用“扶植新秀、甘做人梯”的精神实现自己“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今后衡量自己贡献大小的 3 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发现了多少年轻才俊。
王选同志深刻认识到,经济的竞争在于科技竞争,而科技竞争在于人才竞争,如何培养造就和吸引一批优秀的年轻学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是发展我国科技事业的关键。他认为,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这类新兴学科领域内,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年轻人容易接受新事物,思维敏捷,具有明显的优势,应该予以大力支持。
作为一名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博士生导师,王选同志十分注重通过教学为实践锻炼学生攻克技术难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勤奋的工作习惯。他特别重视为学生选择好正确的科研方向和技术路线。鼓励和帮助他们选择国内从未做过、具有挑战性且未来应用前景光明的课题,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同时使科研成果通过方正集团实现商品化,最终成为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在成果署名上,王选一直提倡:导师做的工作如果不如学生,名字就应当放在后头;假如没做什么工作,想法都是学生提出来的,就应当不署名,不要拿学生的成果当作自己的成绩,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年轻人出头。
王选同志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在56岁时,就认为自己已经过了创造高峰,决定退出科研第一线,放手交给年轻人去做,自己甘当铺路石子。退出科研第一线后,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优秀人才方面。平时只要一有时间,他会走进机房和大家聊天。他随手带着一个笔记本。上面记着他了解到的情况和问题。他的抽屉里有一个花名册,每个学生和员工都附有照片,他不但能说出他们的名字,还把了解到的每个人的在校成绩、得奖情况、个性特长、不足,其至家庭背景写在旁边,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都是经过深入调查和接触后才抓住的个性特点。
由于他的杰出贡献,王选同志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并被授予人民教师奖章。1998年11月,中共北京市教工委、市科委分别作出“关于向王选同志学习的决定”。
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后,王选同志多次在同中共中央领导人的民主协商会上提出建议,要给优秀青年科学家一个安定的环境,让他们安心去做研究。他说:“计算机这类新兴学科,年轻人具有明显的优势,我们应该重点支持尚未成名的、有才华、有潜力的小人物,为他们创造平等、和谐、有利于他们发展的好环境。”患病后,他无法经常到单位,便在家中通过电话向骨干们了解情况,给他们加油鼓劲儿。他的一位博士生曾说“王老师的谈活太有感召力了,每次听完,我都像打了强心剂一样,充满信心和干劲!”
王选同志一生虽然荣誉无数,几乎囊括了国内所有的科研大奖,但他依然如故,谦逊平和,朴实无华,视名利如浮云,始终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他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在于创造。他始终强调“做个好人”是成就事业的首要因素,并把“为别人活着”看作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
王选同志最推崇的一句话是:“献身于科学研究就没有权力再像普通人那样活法,必然会失掉常人所能享受到的不少乐趣,但也会得到常人享受不到的很多乐趣。”他说:“一个有成就的科学家,他最初的动力,决不是想要拿个什么奖,或者得到什么样的名和利。他之所以狂热地去追求,是因为热爱和一心想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的缘故。”他曾坚持自己不申请院士,后来因北京大学积极推荐,他才去填表。
王选同志说过,名人和普通人不应该有什么区别,名人要保持普通人的心态,别人尊重你,无非是自己过去有点贡献,仅此而已。早些年他不愿上电视,后来接受采访也是为了工作需要。他不愿担任没有实职性工作的各种职务。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出名。在方正和北大计算机研究所,大家都亲切随意地叫他“王老师”,就是后来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老师”这一称谓也没有改变。若听到别人叫自己“主席”,王老师会很认真地说:“不要叫我主席!”他最常用的名片,印着“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教授,王选”。他说;“这张名片是永恒的。”
2000年,王选同志身为两院院士、北大方正控股董事局主席,但仍然居住在北大分配的70平米的单元房里,地上铺着地板革,最主要的家具是书柜,没有什么摆设。他始终不愿搬入院士楼,他说:“我已退居二线,住这个房子就行了。若有可能,应尽量改善在一线工作的年轻人的居住条件,现在都是在靠他们出成果。”
他夏天一身白衫黑裤,冬天外罩一件夹克,为数不多的几套西装只在正式场合穿,很长时间领带也只有一条。他写字打印的纸张都是两面使用,他的手稿大多写在废纸背面,而且写得密密麻麻,不留空白,一些内部文件传送使用的也是旧信封。
王选同志对待自己近乎苛刻和吝啬,但是,对学校和方正,对科研事业,却慷慨大方,一掷千金。2002年,王选用获得的200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及学校的奖励金共900万元,设立“王选科技创新基金”,支持和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从事具有基础性、前沿性的中长期科技创新研究。他在海内外获得的其他奖金,也捐赠给了北大的有关院系。
他心里总是想着别人,对他人、对同志充满了关爱。他对许多同志的家庭情况都很熟悉,叫得出他们爱人或孩子的名字。不知有多少人得到过他的帮助。王选同志患病以后,不仅自己对战胜病魔充满信心,而且经常鼓励和帮助其他病友。有位同事爱人久病不愈,王选同志热心地为他介绍大夫;有位业务骨干的父亲得了和他同样的病,他不但介绍治疗经验,还买了药品送去。当得知九三学社有位同志的爱人也患肺癌时,王选夫妇不仅热情地鼓励患者与疾病作顽强的斗争,还用自己的钱帮助从国外购买一种很贵的新药,每个月要2万多元。王选同志和夫人不仅记着什么时候药快吃完了,什么时候该把药送过去了,而且每次送药都要附上一封信,劝慰患者和家属不要在 5 意费用,费用由他们来承担。这件事一直坚持下来,除了几个当事人,知道的人很少。
2005年岁末,王选同志已经不能进食,靠鼻饲营养液维持生命。他想到不能出席北大计算机所每年一度的年终大会了,便在夫人的帮助下,艰难地录下一段话:“我知道有不少同志在日夜加班,奋力拼搏,在此,我要说一声,你们辛苦了!向你们深深地鞠躬!今后我们还要坚持科研为应用、为社会服务的方向,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短短不到3分钟的讲话,他竟一遍遍地录了20多分钟!这听起来不够清晰的话语是他留给同事们最后的声音!
王选同志心里惦记的总是别人,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要求不再抢救自己、不再为自己输血,把血源留给最需要的病人。他要求去世后捐献角膜,捐献遗体,不要给他人带来“麻烦”。他在遗愿中要求“安乐死”,提出“不愿意浪费国家和医生们的财力、物力和精力,并且死了以后不要再麻烦人”。直到去世前三天,王选同志还在看关于研究所发展建设的工作汇报,并艰难地让秘书转告有关负责同志,要开展好相关工作。
肝胆相照
真诚合作
王选同志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一位令人敬佩感动的学者,他还是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真诚合作的思想风范;他对国家、对人民忠心耿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的爱国情操,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王选同志青年时期就立志成为一名为祖国、为人民贡献聪明才智的科学工作者。他始终把自己的事业同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奉献社会。正是这样一种崇高的信念,激励他面对各种困难百折不挠、矢志不渝。
他的科研工作始终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得到中共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在“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研究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支持。当彩色激光照排系统在海内外报业领域进入实用阶段时,江泽民同志亲临北大方正集团视察,给予王选同志和北大方正集团很大的鼓舞。在他的科研工作和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胡锦涛总书记从多方面给予鼓励和支持,在王选同志患病期间,几次亲自或委托他人前往医院看望慰问。这些关怀、鼓励和支持是王选同志科研创新的巨大动力。在多年交往中,他同中共中央领导同志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作为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选同志关心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支持人民政协的工作,带病积极参政议政。2003年10月,他不顾腰部酸痛,坚持率全国政协委员视察团视察北京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工作情况,此后不久便发现癌细胞已转移到腹部。2004年5月,癌细胞又转移到锁骨淋巴,他仍坚持边治疗、边工作,有时刚做完治疗,便赶往会场。到他逝世前,有近6 30次全国政协的有关会议和活动是在做化疗、放疗或热疗期间出席的。作为全国政协京昆室主任,他对民族传统艺术倾注了极大的关注和爱护,亲自主持抢救昆曲艺术、弘扬京剧国粹的工作;他与京昆界的朋友打成一片,请他们分享自己珍藏的艺术资料,勉励他们继承和发扬老一辈艺术家的优良传统。
作为九三学社重要的领导人,王选同志十分关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他患病以后,仍然注重调查研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通过各种方式,积极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建言献策。作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总体战略顾问专家组”成员,他积极出席相关会议,发表意见和建议。他在《制定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一些思考》一文中,建议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要把掌握核心技术作为高新技术发展的重中之重,要大大加强对我国原创技术的支持力度,要把人才培养和建设良好的科研环境作为重要内容。2005年,王选同志病情进一步恶化,病魔引起的疼痛时刻啃噬着他,由于腹部肿瘤压迫,腿肿得厉害,行走困难,已很难出席公务活动。但王选同志强忍病痛,尽最后的力气,写下了《自主技术产品出口的若干思考》、《试谈科研成功的因素》、《要有超过外国人的决心和信心》等2万余字的文章,把自己多年来自主创新和科学研究的经验和方法留给世人,奉献国家。这些重要的意见建议,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8月16日,病情稍有好转,王选同志就来到中南海参加中共中央就十一五规划召开的民主协商会。他在会上提出两点建议,呼吁“国家科研经费应重点投向充满活力和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强调要建立科学、公平的科研经费分配机制,努力实现更好的投入产出比。
10月 14日,王选同志又在病痛的折磨中完成了《给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一文。文章长达约7000字,在制定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培养爱护优秀创新型人才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建议。这是王选同志留给后人的最后一篇文章!
10月 20日,当得知科技部副部长到北大计算机研究所和方正集团考察“网络出版项目”时,王选同志吃过止痛片后,拖着虚弱的身体来到单位,恳切地对科技部的同志讲:“创新型的企业要有自主创新能力,而企业的技术发展与政府支持是分不开的。网络出版是代表印刷业未来前景的重大方向,很希望能够得到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使这一技术像当年的激光照排一样,在新的技术革命中起到主导作用。”这是王选同志最后一次来办公室,最后一次在公开场合露面。他的直言,他的真诚,包含了对国家无限的深情,表明了他无时无刻不在关心国家科技的创新和未来发展。
2006年1月3日,王选同志在生命快要走到尽头的时候,咬紧牙关拿起笔,颤抖着写下:“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八个字。这是他为《科技日报》 7 成立20周年的题词,也成了他的绝笔!他用无声的语言最后向人们表达了对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的殷切期盼!
王选同志十分关心九三学社的工作,为九三学社的建设和发展,为多党合作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强调要增强九三学社的凝聚力,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把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科教兴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他真诚地支持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同志的工作,经常与韩启德同志倾心交流。当不能出席九三学社的会议时,他会将韩启德同志的讲话拿去认真阅读。2003年3月,他担任了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同志担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他与韩启德同志相互叮嘱:现在我们担任了更高的领导职务,以后我们参加会议、活动等要遵守时间,如果我们晚一点,就会给人家整个系统造成很多麻烦,所以我们说好的时间就一定不要轻易改变。这些看似细小的事,他都想得非常周到。他不是考虑自己,而是考虑社会,考虑别人,考虑九三学社的形象。
他积极参加九三学社组织的活动,对九三学社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一些九三学社的地方组织特别希望能听到王选同志的报告,对他们的热情恳请,他总是尽量安排时间,满足他们的愿望。他患病以后,九三学社中央不轻易请他出席会议活动,但是,如果需要他出席,包括主席会议,他都抱病参加。2005年9月,九三学社中央召开九三学社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同志出席。按会议安排,王选同志是会议的主持人。他强忍病痛,坚持主持了纪念大会。
王选同志担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和全国政协副主席后,在北大九三学社同志们的眼里,仍然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老师,一位平易近人、值得信赖的朋友。1998年春节前夕,九三学社北大委员会举办新春联谊活动,王选老师高兴地来到社员中间,与大家一起包饺子,拉家常,并对基层委员会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2000年新春前夕,工作繁忙、病魔缠绕的王选老师又一次抽时间来到九三学社北大委员会的新春联谊会上,他在讲话中说:江泽民主席亲自给他写信,谈到在改革大潮中,科研工作者要淡泊名利,不为金钱、名利所诱惑。2005年初,新一届九三学社北京大学委员会成立,很多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授调整到委员会中,为了更好地支持九三学社基层支部(委员会)开展工作,他专门为九三学社北京大学委员会题词,勉励大家:北大九三凝聚了一批优秀人才,不仅在教学和科研方面作出了贡献,而且积极参政议政,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祝北大九三在科教兴国和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作出更大的贡献。他以自己的威望,团结了大量的知识分子,并与他们交流自己参加民主党派工作的切深感受,以及多党合作事业的重要意义。他以自己的高尚品质、人格魅力和特有的亲和力,教育、影响广大成员,增强了九三学社的凝聚力,为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和民主党派人士树立了 8 光辉的典范。在九三学社社员中享有崇高威望,赢得了广泛的尊敬和爱戴。
王选同志在遗愿中表示:“我将尽我最大努力,像当年攻克科研难关那样,顽强地与疾病斗争,为国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希望年轻一代务必“超越王选,走向世界”。他深情地表示:“我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21世纪中叶中国必将成为世界强国,我能够在有生之年为此作了一点贡献,已死而无憾了。”王选同志的遗嘱,是他的精神、风范、品德和爱国情操的集中体现,字字句句都流露出他对战胜病魔的坚定信心和顽强意志,寄托着他对国家未来和年轻一代的无限希望,表现了他一贯心系国家和人民、无私无我的高尚品德,以及对生死处之泰然、超然豁达的人生观。
第四篇:退役军人预案
2011年武胜县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
实 施 方 案
为深化我县退役士兵安置改革,促进退役士兵就业创业,确保我县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顺利有序进行,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加强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教育培训的工作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为提高城镇户籍退役士兵技能水平,增强其择业竞争力,经与县民政局商定,现制定《2011年武胜县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方案》如下:
一、明确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目标要求和实施原则
(一)重要意义
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提升退役士兵技能素质和就业能力,对解决当前退役士兵就业安置难的问题,促进退役士兵实现稳定就业,更好地为川渝经济建设服务,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我省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坚持以人为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退役士兵充分就业为目标,积极动员退役士兵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使每个参训退役士兵掌握一种以上技能,提高就业能力,力争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做到退役士兵满意、用人单位满意、部队满意,推进武胜经济作出积极贡献。
(三)实施原则
1、以就业为导向。以实现就业为目的,合理明确培训内容、培训期限和培训方法。
2、坚持长短期培训相结合、自愿参加。针对培训对象的实际情况,开展三年制学历教育、三个月短期技能培训和六个月短期技能培训,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自愿报名参加。
二、健全机构、有序工作
成立技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夏生荣,副组长为高 攀、刘 杰,组员有周 煜、张辉明、唐诗明、姚利民、杜 勇、邓芳梅、舒小平、徐平、段永华。夏生荣同志负责统筹,高 攀同志负责教导,刘杰同志负责常规管理,夏生荣同志负责招生和就业安置。下设办公室,由周 煜负责,徐平、段永华协助,负责通联、档案整理和办证等工作。
三、市场导向、设置专业
根据市场需要,三年制学历教育我校根据实际现状将开办机械加工技术、电子技术、汽车应用与维修等三个专业,三个月短期技能培训我校将开展钳工、焊工、电工等三个专业的技能培训班、六个月短期技能培训我校将开展车工、数控、汽修等六个专业的技能培训班。
四、宣传发动
县民政局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向退役士兵及其家庭发送公开信、印发报读指南、在新闻媒体、政府网站开辟专栏等形式广泛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的宣传发动工作,大力宣传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准确宣讲解读有关政策;开通报名咨询电话、设立咨询点,认真做好政策咨询和解答工作。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发动,让广大退役士兵理解党和政府的关爱,了解参训程序,明确参训要求,踊跃报名参训。
五、报名招生程序
1、预测参训人数
县民政局通过调查摸底,预测每年退役士兵参加教育培训人数等情况,通知培训单位(武胜职业中专学校)。
2、组织报名入学
退役士兵在11月底前,向县民政局提出参加技能教育培训报名申请,在招生计划内自主选择教育培训形式和专业。报名时须提供身份证、退役证件、学历证书及复印件、二寸近期免冠照片4张,填写《退役士兵参加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申请表》。
六、入学管理
1、学校认真做好退役士兵的入学管理和培训工作。要根据退役士兵的特点,建立规章制度。县民政局可指派优秀干部到学校进行指导,加强参训退役士兵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生活管理,确保培训顺利开展。
2、退役士兵持培训推荐函、录取通知书、退役士兵证等相关材料按时到学校报到,办理入学手续。
3、学校组织退役士兵培训,三年制学历培训原则上退役士兵学员不集中单独开班,根据学员选学工种,由培训学校根据本校各班次开班情况具体安排学员入学;三个月短训单独编班,并建立考勤制度。在开学后的10天内,将退役士兵学员花名册报县民政局、县人社局备案,并提出预拨经费的申请。
七、教学管理
1.教学安排。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应在校本部(含校区)举办,不得将培训班设在教学点。要针对退役士兵特点,参照部颁劳动预备制教学大纲和教材,合理科学编制教学计划,配备好教师,保证实习工位和设备。
2.教务管理。学校将教学计划、课程表、教学管理要求等信息在培训班开班前在培训场所张贴公告。在开班第一堂课向学员宣讲职业培训政策和学校规章制度。建立学员培训日签到制度,考勤签到表要汇总存档备查。
3.鉴定考试。退役士兵完成培训后,学校及时组织职业技能鉴定,成绩合格者即发给职业资格证书、中专毕业证书或结业证书。三年制学历教育学员毕业后发放中专毕业证书和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的学员参加初、中级工的职业技能鉴定,其在校期间专业考试成绩合格可视同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合格,实际操作考试成绩合格即可发给初、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和结业证书。
八、学员管理 1.日常管理。学校配备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教职人员担任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学员日常管理,原则上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同时根据退役士兵的特殊性对有关规定作适当调整。
2.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把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培养结合起来,帮助退役士兵尽快实现从士兵到学员的角色转变。要积极开展学纪学风教育,安排好退役士兵学员的党团组织生活,充分发挥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退役士兵学员珍惜机会,勤奋学习,努力成为思想、技能“双过硬”的优秀人才。
3.严格奖惩制度。学校对退役士兵学员秉承既要关心爱护,又要严格管理,切实维护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对违反校规校纪的学员,承训学校应进行严肃耐心的批评教育。对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的学员,按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纪律处分,并报告民政部局、人社部局。
九、就业服务
一方面,在学员入学后即开展就业联系。由夏生荣同志负责,招就处具体操作,积极稳妥地联系好就业单位,并反馈给学员,同时征求学员就业愿望,尽可能保证学员到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地电子类、机械类、汽车类订单企业,如深圳恩斯迈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德昌电机、东莞三星电机有限公司、惠州住电电装、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富士康重庆成都分公司、英业达集团重庆分公司、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重庆吉尔法渝美压铸有限公司、中建钢构有限公司、重庆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佛吉亚排气控制技术(重庆)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等企业就业,保证月工资在2000元以上。另一方面,培训结束后尽快为学员办好结业证和技能等级证,建好培训档案(包括:教学大纲、教学实施方案、教案、学员个人档案、就业合同、结业试卷等),做到一人一档,专人管理,并进行一年以上的跟踪服务。
培训结束后,邀请县民政局、县教育局、县人社局领导在我校召开培训工作总结会,通报就业情况,表彰先进个人,总结办学成果,为今后培训提供经验。
四川省武胜职业中专学校
2011年10月27日
第五篇:退役军人预案
2011年武胜县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
实施方 案
为深化我县退役士兵安置改革,促进退役士兵就业创业,确保我县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顺利有序进行,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加强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教育培训的工作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为提高城镇户籍退役士兵技能水平,增强其择业竞争力,经与县民政局商定,现制定《2011年武胜县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方案》如下:
一、明确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目标要求和实施原则
(一)重要意义
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提升退役士兵技能素质和就业能力,对解决当前退役士兵就业安置难的问题,促进退役士兵实现稳定就业,更好地为川渝经济建设服务,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我省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坚持以人为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退役士兵充分就业为目标,积极动员退役士兵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使每个参训退役士兵掌握一种以上技能,提高就业能力,力
争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做到退役士兵满意、用人单位满意、部队满
意,推进武胜经济作出积极贡献。
(三)实施原则
1、以就业为导向。以实现就业为目的,合理明确培训内容、培
训期限和培训方法。
2、坚持长短期培训相结合、自愿参加。针对培训对象的实际情
况,开展三年制学历教育、三个月短期技能培训和六个月短期技能培
训,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自愿报名参加。
二、健全机构、有序工作
成立技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夏生荣,副组长为高 攀、刘 杰,组员有周 煜、张辉明、唐诗明、姚利民、杜 勇、邓芳梅、舒小平、徐平、段永华。夏生荣同志负责统筹,高 攀同志负责教导,刘杰同
志负责常规管理,夏生荣同志负责招生和就业安置。下设办公室,由
周 煜负责,徐平、段永华协助,负责通联、档案整理和办证等工作。
三、市场导向、设置专业
根据市场需要,三年制学历教育我校根据实际现状将开办机械加
工技术、电子技术、汽车应用与维修等三个专业,三个月短期技能培
训我校将开展钳工、焊工、电工等三个专业的技能培训班、六个月短
期技能培训我校将开展车工、数控、汽修等六个专业的技能培训班。
四、宣传发动
县民政局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向退役士兵及其家庭发送公开
信、印发报读指南、在新闻媒体、政府网站开辟专栏等形式广泛开展
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的宣传发动工作,大力宣传开展退役士兵
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准确宣讲解读有关政策;开通报
名咨询电话、设立咨询点,认真做好政策咨询和解答工作。通过形式
多样的宣传发动,让广大退役士兵理解党和政府的关爱,了解参训程
序,明确参训要求,踊跃报名参训。
五、报名招生程序
1、预测参训人数
县民政局通过调查摸底,预测每年退役士兵参加教育培训人数等
情况,通知培训单位(武胜职业中专学校)。
2、组织报名入学
退役士兵在11月底前,向县民政局提出参加技能教育培训报名
申请,在招生计划内自主选择教育培训形式和专业。报名时须提供身
份证、退役证件、学历证书及复印件、二寸近期免冠照片4张,填写
《退役士兵参加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申请表》。
六、入学管理
1、学校认真做好退役士兵的入学管理和培训工作。要根据退役
士兵的特点,建立规章制度。县民政局可指派优秀干部到学校进行指
导,加强参训退役士兵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生活管理,确保培训顺利
开展。
2、退役士兵持培训推荐函、录取通知书、退役士兵证等相关材
料按时到学校报到,办理入学手续。
3、学校组织退役士兵培训,三年制学历培训原则上退役士兵学
员不集中单独开班,根据学员选学工种,由培训学校根据本校各班次
开班情况具体安排学员入学;三个月短训单独编班,并建立考勤制度。
在开学后的10天内,将退役士兵学员花名册报县民政局、县人社局
备案,并提出预拨经费的申请。
七、教学管理
1.教学安排。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应在校本部(含校区)举办,不得将培训班设在教学点。要针对退役士兵特点,参照部颁劳动预备
制教学大纲和教材,合理科学编制教学计划,配备好教师,保证实习
工位和设备。
2.教务管理。学校将教学计划、课程表、教学管理要求等信息在培训班开班前在培训场所张贴公告。在开班第一堂课向学员宣讲职业
培训政策和学校规章制度。建立学员培训日签到制度,考勤签到表要
汇总存档备查。
3.鉴定考试。退役士兵完成培训后,学校及时组织职业技能鉴定,成绩合格者即发给职业资格证书、中专毕业证书或结业证书。三年制
学历教育学员毕业后发放中专毕业证书和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的学员参加初、中级工的职业技能鉴定,其在校期间专业考试成绩合格可视同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合格,实际操作考试成绩合格即可发
给初、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和结业证书。
八、学员管理
1.日常管理。学校配备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教职人员担任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学员日常管理,原则上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同时根据退役士兵的特殊性对有关规定作适当调整。
2.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把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培养结合起来,帮助退役士兵尽快实现从士兵到学员的角色转变。要积极开展学纪学风教育,安排好退役士兵学员的党团组织生活,充分发挥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退役士兵学员珍惜机会,勤奋学习,努力成为思想、技能“双过硬”的优秀人才。
3.严格奖惩制度。学校对退役士兵学员秉承既要关心爱护,又要严格管理,切实维护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对违反校规校纪的学员,承训学校应进行严肃耐心的批评教育。对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的学员,按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纪律处分,并报告民政部局、人社部局。
九、就业服务
一方面,在学员入学后即开展就业联系。由夏生荣同志负责,招就处具体操作,积极稳妥地联系好就业单位,并反馈给学员,同时征求学员就业愿望,尽可能保证学员到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地电子类、机械类、汽车类订单企业,如深圳恩斯迈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德昌电机、东莞三星电机有限公司、惠州住电电装、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富士康重庆成都分公司、英业达集团重庆分公司、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重庆吉尔法渝美压铸有限公司、中建钢构有限公司、重庆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佛吉亚排气控制技术(重庆)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等企业就业,保证月工资在2000元以上。另
一方面,培训结束后尽快为学员办好结业证和技能等级证,建好培训档案(包括:教学大纲、教学实施方案、教案、学员个人档案、就业合同、结业试卷等),做到一人一档,专人管理,并进行一年以上的跟踪服务。
培训结束后,邀请县民政局、县教育局、县人社局领导在我校召开培训工作总结会,通报就业情况,表彰先进个人,总结办学成果,为今后培训提供经验。
四川省武胜职业中专学校
2011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