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程改革先进事迹材料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课程改革先进事迹材料
公文 课程改革先进事迹材料
我叫xx,女,xx年xx月出生,中学一级教师,本科文凭。现在在xx实验学校教小学五六级的英语。从教17年来,我老师一直站在教育工作的最前沿,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于职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师德高尚,勤学上进。基础教育改革实施以来,我积极投入新课程改革的工作之中,在课改方面进行探究,反思,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是我校课程改革方面的带头人。
新课改进行以来,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我经常参加市,县的各级课改培训。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新课程标准》等与课改相关的书,并将所学习的培训内容很好的应用到了自己的课堂上。在参加课改期间,我以新的课程观,新的教学观,新的学生观,新的发展观来看待学生,细致备课,备教材,备学情。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的授课形式,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总结,力求每节课都能在教学新理念,教学环节,教学手段上有新突破。使教与学成为一种新型的互动关系,教师和学生是合作伙伴,在平等,愉快,和谐的气氛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把书较薄,把学生教活是我的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座右铭。为了让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在英语课堂中开花结果,我刻苦钻研多媒体教学知识,跟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制作出精美的课件,用多媒体来刺激他们学习英语的欲望,保持他们学习英语的激情。多媒体为他们创设轻松和谐的英语学习氛围,取得了高效的教学效果。我在上完课后认真听其他有经验的教师评课,希望能从评课中得到启发,好更好的调整教法,积累经验。她我在实验、反思、调整、改进、再实验中一步步成长为我校的课程改革的带头人。我认为在课堂上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交给他们生存意识,让他们在合作探究中去体会去锻炼,让他们学会合作,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用脑,学会取舍学会做人。
除了认真搞好自己的课堂教学外,我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课题研究,一直致力于对农村英语教育的研究,现在已经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我的经验论文《让电教媒体为英语堂增光彩》、《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品位朗读》获得了市及论文一等奖。县里举行英语短剧比赛,我积极参与,特别是我在这期间得了重症咽喉炎,外加口腔溃疡。在疼的喝口开水都很困难的情况下,仍坚持指导学生排练,教他们发音。为了使节目更精彩,我还自费买道具等,感动了许多师生。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的不断努力,我排练的英语短剧《狐假虎威》,《拔萝卜》均获得一等奖。这些活动的进行也是新课改在英语教学中的一个体现,突出了新课改的方向。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在新的一年里,我将面对更多的挑战更多的机遇,争取在新课改方面会取得更大的收获和进步,在我平凡而神圣的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塑造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为我校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实施贡献更大的力量。
公文
第二篇:中学课程改革先进事迹
市XX县实验中学坐落在古城XX县城中心,西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岳飞庙毗邻,是一所全日制初级中学。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这里始建为文庙,又称儒学;明成化五年(1469年)扩建,清顺治九年(1652年)重建;作为国立学校,这里已有900余年的的文化积淀。学校现有教学班XX个,在校学生XXX余人,在编教职工XXX人。近年来,为了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推广工作的意见》,我校在市、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结合学校实际,大胆创新,勇于改革,积极探索,层层推进,使课程改革的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现将我校的做法、思考等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精心筹划,周密安排,做好准备工作。
1、健全机构,制定方案 为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进行,我们成立了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负责课改实验工作的组织、领导、规划、协调、推进和检查。校长亲自主抓,教导主任、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具体组织实施和管理本校的实验工作,完成实验工作的各项任务。组织机构健全以后,我们从实验目标、实验内容到实验范围、规模和步骤等方面,都做了具体详细的安排,制定了《XX县实验中学课程改革实验方案》,《课程改革培训方案》等。
2、做好广泛宣传,明确课改意义 课程改革实验,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涉及面广,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因此,做好宣传工作十分重要。于是,我们通过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教务工作会、教研组会等,大力宣传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营造浓郁的舆论氛围,通过广泛的学习和宣传,为课改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3、转变教育观念,加大培训力度。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是实践的先导。我们把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作为先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工作来抓,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我们组织全体教师先后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文件精选》《课改学习提要》《课改纲要解读》等学习资料,并对照新课程的要求,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讨论反思。通过学习、讨论和反思,广大教师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二)、加强管理,完善制度,扎实做好实验实施工作
1、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学校规定教研组每周必须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有关课改教研活动,分管副校长负责指导检查。实行教研组长信息、资料收集,整理负责制、交流制度,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要求教师写课后记、个案。建立每学期课改优质课评比,课件评比制度。学校建立检查评估制度,把课改实验作为教研组和课题组学期考核的重要指标,规定学期、学年都要上交工作经验、成果和下阶段工作重点;建立各项激励制度,对于在课改实验中取得突出成绩和教研组学校按相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并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和升级评优活动中优先考虑。学校充分利用学校网页及论坛进行教师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加快课改信息的传递。
2、挖掘资源,开发课程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21世纪初期我国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随着人们对新课程观的理解,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是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我校成立了课程资源开发领导小组,由校长主抓,挖掘资源,确立本校的课程,制定出课程目标、内容、实施方案,授课计划,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特点,充分挖掘了本校的课程资源,编写出较适用的教材。目前我们已全面开发了《清风拂校园》、《儒学》、《圣言圣迹》、《荡水新韵》等十余种校本教材。出版了教师读书随笔《雨林书香》等校级刊物。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三)、强化课堂教学,加强指导,做好教学优化工作 先进的教育理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来体现,再好的教学改革设想也要靠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和完善。因此,我们立足课堂,加强指导,整体优化教学过程。
1、广泛调研,跟踪指导 课程改革的落脚点就是课堂教学,为了使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真正的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我校教研人员不辞辛苦,深入课堂进行专题调研,检查新课程改革实验方案落实情况,特别是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方面的具体做法与措施、师生对新教材实施的反映、教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以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体办法等问题进行全面的调研。共听课240多节,召开多层面的座谈会10多次,查阅教学设计240多份。对课改中出现的好典型、好做法收集积累,广泛交流,大力推广;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第三篇:中学课程改革先进事迹
市XX县实验中学坐落在古城XX县城中心,西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岳飞庙毗邻,是一所全日制初级中学。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这里始建为文庙,又称儒学;明成化五年(1469年)扩建,清顺治九年(1652年)重建;作为国立学校,这里已有900余年的的文化积淀。学校现有教学班XX个,在校学生XXX余人,在编教职工XXX人。
近
年来,为了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推广工作的意见》,我校在市、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结合学校实际,大胆创新,勇于改革,积极探索,层层推进,使课程改革的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现将我校的做法、思考等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精心筹划,周密安排,做好准备工作。
1、健全机构,制定方案
为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进行,我们成立了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负责课改实验工作的组织、领导、规划、协调、推进和检查。校长亲自主抓,教导主任、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具体组织实施和管理本校的实验工作,完成实验工作的各项任务。
组织机构健全以后,我们从实验目标、实验内容到实验范围、规模和步骤等方面,都做了具体详细的安排,制定了《XX县实验中学课程改革实验方案》,《课程改革培训方案》等。
2、做好广泛宣传,明确课改意义
课程改革实验,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涉及面广,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因此,做好宣传工作十分重要。于是,我们通过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教务工作会、教研组会等,大力宣传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营造浓郁的舆论氛围,通过广泛的学习和宣传,为课改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3、转变教育观念,加大培训力度。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是实践的先导。我们把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作为先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工作来抓,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我们组织全体教师先后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文件精选》《课改学习提要》《课改纲要解读》等学习资料,并对照新课程的要求,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讨论反思。通过学习、讨论和反思,广大教师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二)、加强管理,完善制度,扎实做好实验实施工作
1、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学校规定教研组每周必须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有关课改教研活动,分管副校长负责指导检查。实行教研组长信息、资料收集,整理负责制、交流制度,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要求教师写课后记、个案。建立每学期课改优质课评比,课件评比制度。学校建立检查评估制度,把课改实验作为教研组和课题组学期考核的重要指标,规定学期、学年都要上交工作经验、成果和下阶段工作重点;建立各项激励制度,对于在课改实验中取得突出成绩和教研组学校按相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并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和升级评优活动中优先考虑。学校充分利用学校网页及论坛进行教师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加快课改信息的传递。
2、挖掘资源,开发课程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21世纪初期我国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随着人们对新课程观的理解,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是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我校成立了课程资源开发领导小组,由校长主抓,挖掘资源,确立本校的课程,制定出课程目标、内容、实施方案,授课计划,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特点,充分挖掘了本校的课程资源,编写出较适用的教材。目前我们已全面开发了《清风拂校园》、《儒学》、《圣言圣迹》、《荡水新韵》等十余种校本教材。出版了教师读书随笔《雨林书香》等校级刊物。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三)、强化课堂教学,加强指导,做好教学优化工作
先进的教育理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来体现,再好的教学改革设想也要靠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和完善。因此,我们立足课堂,加强指导,整体优化教学过程。
1、广泛调研,跟踪指导
课程改革的落脚点就是课堂教学,为了使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真正的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我校教研人员不辞辛苦,深入课堂进行专题调研,检查新课程改革实验方案落实情况,特别是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方面的具体做法与措施、师生对新教材实施的反映、教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以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体办法等问题进行全面的调研。共听课240多节,召开多层面的座谈会10多次,查阅教学设计240多份。对课改中出现的好典型、好做法收集积累,广泛交流,大力推广;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尤其是对新教材新课标进行了跟踪研讨,帮助教师把握学科特
点和课标要求,按教材编写知识体系,分段拿出教学指导意见,做到边指导,边实验,边研究,边开发,使教师受益匪浅。
我们坚持每周教研组集体教研一次,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教师。我们进行了“师生的沟通与合作、如何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关于新课程的备课数学科研讨课、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课程的师生关系、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辅优补差”等主题的教研活动,许多老师在活动中收益非浅。
我们坚持每周备课组集体备课,交流教后记、教学手记、典型个案、教学问题、研讨课情况等。
2、典型引路,深入研讨
发挥教研组的重要作用,定期深入组织集中性教学研讨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为大家提供学科备课思路及说明、多样化的备课样本、教学案例及设计思路,帮助教师设计典型课例,提高备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上对教师进行具体指导,解决教师在备课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定期开展多层次的教改研究课、观摩课的展示活动。以典型引路,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方法,新形式,引导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经常组织实验教师作阶段性教学总结和反思,并将教师的点滴体会和成功经验集中成册,供教师学习、交流,资源共享。
3、实现角色转变,融洽关系
在课改实验中,我们狠抓课堂教学,努力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转变;由高高在上的权威,向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转移;由单一的知识的传递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转变。学生要从被动的接受者向主动参与者转变,由学习的客体向学习的主体转变。要创设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真正达到师生交往,平等对话,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目的。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看到了师生关系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居高临下地要学生接受学习,而是放下架子,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情感交流,与学生交朋友,成为完成学习任务的合作伙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不再是学习的被动者和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合作者。
4、突出学法指导,培养能力
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求教师从旧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着眼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目前已初步建立了问题情境--共同探究--多项交流--实践应用的课堂教学的结构模式,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
5、科学驾驭教材,灵活使用
以往教学,教师都是一成不变的使用教材,不管教材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心理,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成为教材内容的忠实的阐述者和传递者,而现在我们要求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找例子,灵活地处理教材,展开课堂教学。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老师们能把学生的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感到生活离不开学习,学习也离不开生活。教师们还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发利用多种课程资源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丰富课堂教学。
6、密切合作,多渠道沟通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这就要求改变教师之间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学会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和不同的人合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学科与学科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例如: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为语、数、音、体教师制作计算机课件,美术教师帮助其他老师绘画图片等,形成学科之间,教师之间相互沟通,协调一致,共同合作的局面,加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诚然,在市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课程改革与实验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然而我们深知我们距新课程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与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期望还有很大的距离,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将在新课改的道路上,继续探索,奋勇前行,为促进教育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做出我们应尽的贡献。
第四篇:Xx中学先进材料、先进事迹、课程改革事迹(先进材料)
Xx中学先进材料、先进事迹、课程改革事迹实施减负增效 构建和谐课堂
——xx一中新课程改革工作回眸
xx县第一初级中学
xx一中是“河南省文明单位”,是全市首批进入新课改实验的示范学校。几年来,我校本着“以课改促发展,以发展促提升”的课改理念,大力探索,扎实推进,实现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现将我校近年来实施新课程的一些做法汇报如下,恳诚同行们提出宝贵意见。
一.探索构建课改模式
实施新课程,提高教师素质是关键。为此,我校首先成立了新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上蔡一中新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等管理规章。学校为教职工先后配发了《素质教育读本》、《九年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明明白白搞课改知识问答》、《中国新教育风暴》等学习读本。同时还邀请王敏勤、高艳春、赵俊锋、孙艳霞等专家来校讲学和培训,派骨干教师赴江苏洋思、南京东庐、溧阳后
六、山东杜郎口、焦作永威中学观摩学习。我们对教师课改知识学习坚持“两查两考”:教师月阅读笔记定时查阅,教师每周填写的《课改实验周报表》,专人查阅;每学期末对教师学习课改知识进行考试,对教师学期学习情况进行考核。
第二,加强课题的研究。从2001年至今,我校先后承担了“和谐教育”创始人,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敏勤教授立项的三个国家级教育科研实验课题的研究。一是“主体和谐教育教学研究”(2001-2004);二是“培养学生四会能力的教育教学研究”(2004-2007);三是“减负增效,整体构建和谐课堂教学研究”(2008——2011)。为把课题研究落到实处,我们坚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加强微型课题的申报与管理。要求教师在总课题下结合学科特点、学情特点和自身实际,化大为小,确定自己研究的子课题和微型课题(课题包括教育教学与班级管理)。二是坚持业务学习专题化研究。教务处常规教学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深入课堂师生反映的问题,经过提炼整理,在业务研究时,依次下发给教研组、备课组,一次研讨解决一两个专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如自习辅导的定向、定量与效率,学科训练与周测的落实等。
从对三个课题的研究中我们不断优化教学各要素的整合与调整。课堂教学要素概括起来有四个:学、讲、想、练。从以讲为主到讲练结合,必须减少讲的时间;从讲练结合到讲想练结合,必须减少讲练的时间;学讲练想结合,必须减少讲想练的时间。谁有本事在“减少”上下功夫,又不降低效率,谁才真正把课改落到实处。
第三,注重教学模式的学习,从学多法到自成一法。我校学习使用的教学模式有王敏勤的“三段九环”和谐教学模式;有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还有南京东庐中学的学案教学。我们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结合学校实际,取精吸膸,逐步形成了切合我校实际的教学模式:“四段课堂教学”。即导学阶段(导入新课、出示目标)、自学阶段(自学指导、学生自学、小组合作)、点拨阶段(学生质疑、师生解疑、拓展延伸)、训练阶段(当堂达标、作业推荐)。“四段教学模式 ”的构建与运用,较好地实现了我校课题实验的研究目标。
二.优化规范课改管理
每一个课题的研究,我们都以课堂改革为重,每一个模式的运用,我们都以教学方法的改革为重中之重。
第一,充分发挥课改主实验人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我校在每学年初要求各学科推荐一名骨干教师做课改主实验人,聘期为一年。他们承担教务处安排的课题研究、实验示范课、仿专家、名师的教改课(包括上课、说课和专题解读)、教学感悟和课改经验交流等实验任务。教务处根据课改主实验人完成工作情况分学期验收,按考评。
第二,强化管理措施。学校先后制定了《关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等。1.坚持校务会成员每周定学科集体听评两节随堂课制度。2.坚持集体备课,细化落实《上蔡一中关于集体备课与教案书写的若干规定》的具体要求。3.加强教学常规检查,做到有检查,有汇总,有公告,有考评。4.坚持教研组集体听课、评课和说课制度。5.规范学案的编写和使用。6.倡导教师写教学反思(教后记)。鼓励教师二次备课和教学再生成,以教学实际反思教学设计,以学情实际反思教学成效,以教学得失反思教学策略。
第三,丰富多课型活动开展。教务处每学期各举行一次由各学科推荐或由教师申报的课改展示课、课改观摩课、青年教师创优课、验收课、优质课和各科说教材大赛等。
第四,确保减负增效。学校严格按学科课时标准开课;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双休日、节假日不补课;严格控制学生作息时间、作业量;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和考试难度;体音美学科成绩坚持考评;对学生考试成绩不排名次,每天确保学生的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时间。
三.培养学生习惯能力
1.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①预习习惯。教师在课前或课后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知内容,明要旨,定疑难,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②自学习惯。课堂要求教师讲课时间不超过25分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练习的时间,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③合作习惯。各班级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人人都是小组长,生生都是课代表,采取“兵教兵”的方法,以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学习能力。④反馈习惯。各学科都给学生留有反馈的时间,检测巩固,总结归纳,力求做到堂堂清。⑤积累习惯。坚持让学生整理“错题本”和“练后反思”,因为总结积累是发展提高的必由环节。⑥阅读习惯。我们开放图书室、阅览室,让学生广泛阅读,语文课上让学生自选美文,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每天利用校园广播由学生选播时文佳作,学校坚持每期举行朗读比赛。
2.改革评价体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我校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的评价力求个性化、发展化,展示学生亮点、成功点,引导学生综合发展。学校从过去单纯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十佳标兵”、“优秀团员”的评选扩大到“学习之星”、“进步之星”、“特长之星”、“仪表之星”、“砺志之星”、“孝心之星”的评选。
3.丰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能力
学校坚持开展书画展、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元旦文艺汇演、队列、广播操比赛。把运动会的组织交给学生,学生当裁判,教师当观众。坚持开展学生办手抄报、生物标本制作、物理小制作等活动。学校建立有校园播音组、小记者团、文明监督岗、团员志愿者服务队、升旗队、寝管伙管委等学生团队组织,让学生参与组织开展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交往。
四. 收获、困惑及工作思路
近年来,我校坚持不懈地实施新课程教学的改革和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收获。
第一,我校以“减负增效,整体构建和谐课堂”理论为支撑,探索出了符合我校实际的“四段课堂教学”模式。
第二,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现在我校教师的课题申报、研究、总结已成为常规化、制度化。教务处编辑的以教师优秀论文、报告、案例为内容的《教科研导刊》已印发了十九期,汇编九年级各科学案集一套。学校有56人成为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有48人荣获省、市级优质课教师奖。近年来,我校被先后获得“全国和谐教育教学示范学校”、“河南省教育科研实验基地”、“驻马店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驻马店市研训一体化学校”等荣誉称号。
第三,提升了教育教学效益。中招考试,我校高分人数及高分率,在全市初中范围内历年位居前列。2008—2010年,我校保持了全市中招状元的三连冠。县、市中学生“晨光杯”体育比赛、中小学运动会及才艺大赛多次获得团体和个人优异成绩。
第四,存在的困惑及今后的工作思路。课改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它要求教师的素质全面而过硬,可目前我校教师的水平还不能达到整齐划一,部分教师在课改中创新力不够,有亦步亦趋之感。随着城区人口的增容,家长和社会对享受优质教育的渴求,学校大班额的现象短时间内难以消除,这些都给教师实施新课改带来诸多阻滞。面对困难,我们在认真做好四件事:一是做好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二是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三是做好质量提升,努力探索大班额下的有效课堂教学。四是做好校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面对新课改之路,我们深知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以新理念引领新课改,以新课改开启新探索,努力深化新课程教学改革,力争使新课改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二○一四年四月二十九日
第五篇:课程改革
课改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使命。
课改六个目标:
1、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2、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使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
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联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即要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学生观:学生观的核心内涵是,学生究竟是人还是物。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使命。
发展观:必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厘定应该达到的目标。只有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才能实现“发展”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即发展乃是质而不是量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即教育乃是养成学生的健全的个性或人格。
知识观: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要求在师生关系、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都要有重大变革,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
课程观:要积极利用并开发各种课程资源,除了知识、技能之外,人类创造的所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是构成课程的素材。
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选修课程模块的设置,既着眼于学生升学的需要,又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既体现本课程作为德育课程的特有性质,又反映本课程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中的特有价值。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发展,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