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星文明标兵户先进事迹材料
五星文明标兵户先进事迹材料
民乐县五星文明标兵户事迹材料--洪水镇吴庄村村民吴延彪 吴延彪,1958年4月出生,家庭6口人,洪水镇吴庄村村民,全家人团结和睦、遵纪守法、崇尚科学、乐于助人,热心村上的公益事业,深受群众好评。
一、乡村振兴,积极带头 2019年,吴庄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吴延彪紧跟时代步伐,率先垂范,积极响应,第一个带头进行了风貌改造,在他的影响下,其他村民也纷纷响应,陆续进行了前庭后院及厕所土炕的改造。他还经常利用晚上和农闲时间给群众宣传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并与群众积极交流、互相探讨,为吴庄村的发展建言献策,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增产增收。
二、家庭和睦,邻里团结 在吴延彪的家里,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是家庭的家规和家风,全家人互敬互爱、妻贤子孝,亲朋之间十分亲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和睦家庭。在邻里关系上,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构筑和谐互助的邻里关系是他的原则,他始终教导儿女“远亲不如近邻,得饶人处且饶人”,做人做事要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待人接物务必要实在。与邻居相处中,他时刻想着让别人得到帮助,让自己多吃亏。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正是因为他对邻居的默默付出,有着时刻想着别人的大胸怀,他也如愿收获到了和睦温馨、团结互助的邻里关系,使得他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生活的有滋有味。这是一个思想开明的家庭,他注重对孩子道德情操的教育,时刻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并做到言传身教,让自己的孩子时刻想着别人,帮助别人,把村里的孤寡老人当自己的亲人看待,为他们送衣送药,经常陪村里的留守儿童和老人聊天,带给他们家人般的温暖和关爱,每每提起这些村里的老人都对他们赞不绝口。
三、帮贫济困,热心公益 吴延彪虽然不是党员也不是村干部,但是他胸怀大局,心系村里的各项事业发展,热心于村级事业,去年吴庄村进行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在前期的项目争取上,他就积极参与与村干部跑断了腿多次到镇到县争取项目资金,后期在群众资金自筹时又积极带头,发挥示范作用。村里有几户贫困家庭,吴延彪就经常去这几户人家走动,了解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并送去帮助,他经常自己出钱出力为这些贫困家庭购置蔬菜水果面粉清油。每当村上有什么文艺活动时,他都会慷慨解囊为大家捐款捐物,为活动增添自己的力量。吴延彪经常走家串户,问寒问暖,调解纠纷,对各家各户的情况了如指掌,家家又总是喜欢找他们。吴庄村之前的环境卫生脏乱差,去年结合大棚房整治对小吴庄的破旧房屋进行拆除,但有部分村民不愿拆。吴延彪得知后,不辞辛苦,陪同村干部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和入情入理的耐心开导,使这些村民自愿拆除了不规范建筑。在本村建桥修路等公益事业建设上,他也总是慷慨解囊,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吴延彪一家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良好品行影响着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用他们的爱心凝聚人心,引导家庭走向和谐,他们用爱心照亮别人,给予别人温暖与关爱,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一家人,是合格的五星文明标兵户。
第二篇:五星文明标兵户典型材料
致富带头奔小康
——记红新村“五星文明标兵户”张喜
张喜是红新村二社村民,现任红新村村委会主任,今年38岁,家有5口人,耕地面积40亩。2009年种植洋葱12亩、制种玉米30亩,种植收入达12万元,畜牧业收入2万余元,人均纯收入达到2.8万元。
起初,张喜和妻子精心务农,吃苦耐劳,但由于农业效益低,收入不是很高,辛辛苦苦一年,除去生产成本所剩无几,加之家里人口多,家庭经济一直不好。穷则思变,张喜细心地寻找致富之路。2005年春,他经过周密思考后,大胆地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一改农民的传统耕作方法,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于是,他将过去仅用于种植小麦等农作物的旱地全部用于种植洋葱。通过采用良种良法的科学栽培新技术,洋葱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家庭的生活渐渐滋润起来。尝到了种洋葱的甜头,张喜心里美滋滋的,他继续开发荒地扩种洋葱,使洋葱种植面积由开始的2亩增加到13亩,年产洋葱90多吨。2008年,他利用本村制种玉米面积大,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紧紧抓住县乡出台优惠扶持政策的机遇,投资4万元,修建高标准牛舍一栋,申请农村信用合作银行贴息贷款购买基础母牛发展养殖业,现已初具规模,养牛10头,养羊50只,年收入2万余元,带动了周围群众发展养殖业的 1
积极性,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同。
2005年张喜当选为村委会主任,身上的担子重了,但是他一点也没有退缩,他将自己发家致富的劲使出来了,带领群众铺路、修渠、架设自来水、修学校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张喜始终坚持以德为先,注重家庭成员的道德建设,坚持以道德和法律严格约束自己和家庭成员的行为,从来没有发生违法违纪行为,不参与赌博和邪教活动,对身边有不良气息的群众能进行教育和劝导,并能同各种违法行为做斗争。
在生活中,张喜经常教育妻子、儿女要树立与人为善、与邻为善的思想,尊老爱幼,礼貌待人,关爱他人。他不但是一个致富能手,而且是一个孝敬父母,帮亲带友的热心人,他从不和家人吵架、和邻里拌嘴,也没有人听他家吵过架,闹过矛盾,同时,也感染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邻里谁家有事都离不开张喜的热心帮助,在迁入红新村十余年来,从未同邻居发生过矛盾纠纷,受到了群众的赞扬。
几度耕耘,几多收获,随着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全面施行,开辟了一条艰辛而又充满希望的致富之路。张喜并不满足现状,他说:“有时也会感到压力很大,但是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能够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村干部,这是一种荣誉、一种快乐、一种享受”。他打算逐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在自己富裕的同时,带动更多的家乡人民共同发展,走共同富裕的路子。
第三篇:文明标兵户事迹
文明标兵户事迹
李有南自进入村委工作以来,先后担任村委会文书、村委会主任和支部书记等职务,同时兼任农家书屋管理员工作。他凭着满腔热血和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恪尽职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与时俱进,爱岗敬业。2008年,为了帮助农村群众发展经济、勤劳致富,李有南毅然放弃了月薪三千多元的工作,在村委会担任村文书。他积极引导群众种植沙糖桔、油茶、西瓜等经济作物以及发展肉猪、三鸟等养殖业,村民逐步走上了致富路。同时大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引进了两家竹子加工企业,每年为村集体增加三万多元的收入。
二、遵纪守法,倡导新风。李有南以一个共产党员来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遵纪守法,对家庭、对子女,他坚持抓小节,从严教育,经常以先进人物清正廉洁的事迹教育子女,决不允许子女们不检点的行为污染清廉家风。坚持树立文明新风尚,带头实行新事新办,不搞封建迷信活动。
三、热爱学习,家教文明。李有南针对基层群众工作的复杂性与繁重性,凭着一股不放弃的“韧”劲,不断自学“充电”,用学习来增强自身的本领,用顽强的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形象。工作之余,他积极带领村民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真正做到了思想先进,本领过硬,作风良好。不管是对于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间文化演出,都能做得有声有色,在工作中,他经常加班加点,不厌其烦,把各项具体工作都做得细而又细,有条不紊,工作中常常得到领导和群众的赞许。尤其是农家书屋建成后,他想方设法,充分发挥村农家书屋的平台作用,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全方位、多层次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每天起早贪黑认真“打理”农家书屋,不管老人、小孩,谁来借阅书籍,总是热情接待,耐心讲解,认真填写借阅手册,总是能保证群众“高兴来借,满意而归”,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第四篇:三年级文明小标兵先进事迹
文明小标兵先进事迹
达晓桂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
在学校,她是老师的小助手,同学的好榜样。作为班级的学习委员,她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课后认真完成作业。班级作业本她管理得井井有条,收发及时。老师不在时她主动协助班长布置学习任务、管理班级,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她是一个有着极强的集体荣誉感的孩子,同学学习上有困难,她耐心帮助,不厌其烦。她的同桌是班上学习比较吃力的一个孩子,大家都觉得和这样的同桌一起学习负担太重,但是达晓桂同学主动要求和该生同桌,而且还积极主动的帮助其他学习有困难的是同学,她的热心与耐心感动着每一个孩子。
在家里,她是一位自立的好孩子。能主动帮助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能有礼貌地招待客人,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她是爸爸妈妈眼里的好孩子。在学校,她是个守纪律、讲礼貌的学生。见到老师,都会问上一声“老师好”;见到同学们,也会说上一声早。当别人帮助了她,她会有礼貌地道声谢。她不会和同学打打闹闹,不会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影响他人。
她是个讲卫生的小天使,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都时时处处讲究卫生,自觉维护校园环境,不会随便吃零食,更不会乱丢纸屑杂物。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好评!
第五篇:乡“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材料
乡“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材料
在赛装节的发源地xx,人们的生活十分困难,可有一位中年妇女,靠自已勤劳的双手,打开了幸福之门,引领着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受到群众的普遍赞誉,她就是今年43岁的xxx。
1980年,xxx刚和丈夫结婚时,家里一贫如洗,一家三代就住在两间低矮的小屋里,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一年里有一半的时间要靠杂粮充饥,再加上山高、水冷、箐深,群众的生活水平较为低下。刚开始,xxx和丈夫除了种好田地外,组织部分村民把洋芋、荞子、大豆等杂粮驼到xx、yy等地换米,这样吃杂粮的时间有所减少,但单靠传统种植粮食难以增产,要改变生活实在太难了,只有增加科技含量,才能实现增产增收。1985年,乡农科员在xx试种水稻新品种云二天0二,可没人敢种,xx成了第一个试种户,当时到了村民的不少非义,可她坚信干部是不会骗群众的,就这样,在她的精心管理下,水稻单产增加80公斤,当年自家的吃粮问题基本解决。群众纷纷奔走相告,一时间,该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后来她又试种了地膜包谷,而丈夫到外地做小生意,在夫妻二人的共同努力下,生活变好了,再也不用为吃粮问题而担忧了,而且还盖起了新房。
她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虽然生活好了,可还在不断的奋起。90年以后,xxx结合xx的自然、气侯条件,再加上丈夫做生意对市场较为了解,认为核桃是市场前景较好的项目,于是就到自家的山上种植核桃,她还动员村里的姐妹也跟着种植,一时间就兴起了种植核桃的高潮。到目前为止,她种植核桃50亩,已挂果的有10亩,每年可实现收入5000余元。现在核桃已成为xx最主要的增收项目。
xxx不但勤劳能干,而且也善于经营。随着群众生活的好转,人们对生活品的需求越来越多,而xx离乡政府较远,人们为了一件生活品而跑到xx买实在太不方便了。她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大的商机。于是贷款做为成本,开起了小商店,专卖群众的日用品,有时邻居没钱,她就把东西赊给群众,生意比她意料的要好得多,这样既增加了家庭收入,双给群众提供了方便。XX年以来,由于开小卖铺的家数增多,生意相对冷淡,她又瞄准了松茸和核桃市场,在当地收购松茸和核桃,成了名副其实的小老板。在做生意的过程中,由于她诚信度较高,从不短斤少两,对困难群众的松茸和核桃给予高价收购,所以当地群众对她都很信任,都愿意把东西卖给她。
在xx,彝族妇女个个都会刺绣,当地的民族服饰吸引了不少赛装节上的游客,她把邻居的刺绣品收购来,自已加工成衣服买给游客,这给妇女们寻找了一条增收致富之路。
xxx和丈夫结婚至今,从没有和丈夫吵过一次架,红过一次脸,夫妻两相互支持。从1995年丈夫到村公所当xx到目前当村支部书记以来,她从来没有拖过丈夫的后腿,自己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所以丈夫的工作干得十分出色,她对老小更是体贴入微,自己不管多苦多累,她都抢着做家务,在婆婆心里她是一位孝顺的好媳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xx敢于和本地的民族风俗作斗争,她在八十年代就提倡只生一个孩子,而且办了独生子女证。别人家的孩子初中都没有毕业就回家了,可她说我们由于没有文化才落后,所以我们不能苦了孩子,她把女儿供到中专毕业,现在已成亲迁往xx。
她家现在生活富裕了,家里实现了电视、电话,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都羡慕不已。但她善良的心没有变,只要谁家有困难,她都会热心帮助,有时还会把自家的大米送些给姐妹们救济,在这多年的生活中,许多妇女姐妹她都帮助过。
xxx这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在xx她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彝山妇女发家致富带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