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陈秀凤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陈秀凤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陈秀凤同志,女,1966年7月出生于一个农村家庭。1987年7月毕业于建湖县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同年8月被分配到宝塔卫生院护理组工作。
她早在孩提时代,一个偶然的机会里,读到了“南丁格尔”这一令人钦佩的名字,幼小的心灵禁不住为之深深震撼,她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成为一名受人尊重的“白衣天使”,1985年终于梦想成真,她考入了建湖县卫生学校,就读护理专业。经过几年如饥似渴地学习,带着优秀的学业成绩和那满腔的激情来到了宝塔卫生院,开设了人生新的旅程。
说实在话,护理工作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舒适安逸、轻松浪漫,护理的确很苦很累。但陈秀凤同志始终深爱着自己的岗位,坚持实现自我人生的价值,在艰苦的付出中品尝乐趣,在辛勤的劳动中寻找慰藉。特别是经过她的努力得到了患者那份真情的感激,对她来说就是莫大的鼓励和无价的财富。
作为医护人员的天性,她爱每一位患者,多希望尽她的所能帮助患者们解除痛苦,为此她付出她的所有,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无论平时还是假期,无论是酷暑还是寒冬,哪里有患者哪里就有她的身影。
一个寒冬的早晨,雨后泥泞的道路上结了一层薄冰,行人走起来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宝塔村六组张志中急匆匆来到妇产科要求出诊,他老婆——黄秀花五天前分娩,会阴侧切,现自觉腹胀,小便不畅通,当时妇产科只有一人上班走不开,陈秀凤同志得知情况后,简单安排一下手里的工作,二话未说,带上拆线工具和导尿包,立即坐上摩托车向距离医院十多里远的张志中家赶去,一路上凛冽的寒风吹在脸上就象刀割一样揪心疼痛,离患者家还有二里多路,无法开车,她连忙拎着工具,连奔带跑,在光滑而又泥泞的土路上,由于心急一不留神,重重的摔倒在地,浑身是泥,腿上擦去一大块皮,鲜血也渗了出来,而她全然不顾,爬起来继续前进。一到达,立即给黄秀花会阴拆线,又用诱导疗法,终于使黄秀花小便解下来了,全家人感激万分,临别时,硬要塞给一个红包,陈秀凤说什么也没收下,就匆匆赶回医院值中班。几天后,张志中同志送来了一面锦旗。
“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本色,去年秋天,为了抢救一名重度有机磷中毒的妇女,一夜未眠的她因受凉右上腹阵阵绞痛,不能进食,她知道胆囊炎复发了,经过服药和稍事休息仍未缓解。于是到输液室打吊针,路过抢救室时,只见里面忙着一团,原来是潘渡村60多岁的老奶奶李凤珍因哮喘病发作,她的老伴和邻
1居用三轮车将其送来,正在积极抢救。当时只有值班护士小徐一人,于是陈秀凤不顾疼痛立即帮忙,医生正在向患者家属交待病情,极重度哮喘伴呼吸衰竭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让其通知远在北京打工的女儿立即回来准备后事。但陈秀凤和小徐一刻也未放弃抢救,给病人吸氧、打开两路静脉通道,推氨茶碱、氢考、西地兰、呼吸兴奋剂等药,患者全身被汗水湿透了,胶布无法固定,陈秀凤就蹲在床上替病人擦汗,用手固定针头,并给病人擦干了全身,回家拿来自己清洁的衣裤帮李奶奶换上。经过一个下午又一夜的紧张抢救,病人终于神智清醒、呼吸平稳。到了第二天收住入院时,病人的老伴犯难了,陈秀凤看到老爷爷一筹莫展的神色,即刻从家中取来五百元钱,交到老爷爷的手中,老爷爷双手颤抖地接过钱,连声说:“真是好人,真是好人。”帮他们安置妥当,她才离开病人的床前。第三天当患者的女儿匆匆赶到时,老奶奶躺在病床上,见到女儿,挂着两行热泪的老爷爷激动的说:“多亏他们抢救及时,要不你恐怕再也见不到你妈妈了。”又拉着陈秀凤的手感激地说:“真亏了小陈,不怕赃不怕累,又是垫钱,又是拿药,真比我的亲女儿还要亲啊!”
作为一个女人,她也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但她感觉对他们有着深深的歉意:孩子上学,她从未接送一回,丈夫是中学副校长,长年披着星星出伴着月儿归,肩负着繁重的学校管理和教学任务,本已够辛苦了,还要承担家务活。但欣慰的是,她的付出能得到病员的肯定,丈夫和孩子的理解与支持,这样她的信心就更足了,钻研业务的热情更高了,参加县组织的护理知识抢答竞赛,荣获第三名;参加县千人大会考取得了98分的好成绩。参加脑电图、胃镜等项目的进修,掌握了一套过硬的本领和技能。考取了徐州医学院的护理大专班,积极参加函授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业务理论知识,对专业技术精益求精,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县护理知识抢答赛中由她领队参赛,为宝塔卫生院取得集体二等奖。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从未出现过医疗差错。每月的工休假基本不休,就连值班休息也常常奉献给医护工作。对同志讲团结,待人热心真诚,见有困难的,都热情地伸出友助之手;对病人像亲人,友善耐心,讲究心理工作,追求医疗、服务统一化。因此多次受到领导表扬,组织上表彰,2001年被选举为镇人大代表;2002年被县卫生局评为“优秀护士”;2003年被推荐参加县卫生系统先进事迹演讲会;2003年非典操作演练中荣获第一名。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都被院部授予“突出贡献奖”,更受到同行们的好评,患者及其家属的称赞。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被县卫生局分别评为“优秀护士”、“优秀护理工作者”。
第二篇:陈涛同志先进事迹
陈涛同志先进事迹
陈涛同志,男,汉族,大专文化,1966年出生,1992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官埠桥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该同志多年以来个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工作出色,深受当地干部群众好评。
作为领导干部,陈涛同志一贯维护班子的团结和权威。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求长远,顾大局,积极主动为班子优化决策出主意,想办法,献计献策。当好参谋和助手。在执行班子决议时,不变通、不走样,力求创造性地圆满完成。
在自身学习生活方面,陈涛同志严格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持党员先进性。他从不放松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实用技术、现代科学、领导技术及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和组织领导能力。
陈涛同志分管全镇的农业、畜牧、林业、水产、农机、农技等工作。对每一项工作,他都当作事关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大事来抓,统筹兼顾,使上述各项工作均得到长足发展。
为了当地农、林、牧、渔产业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陈涛同志带领涉农部门专业技术人员,走遍全镇的每一块农田、深入实地搞调研,探讨适合具体情况的发展路子,与农民交朋友、结对子、引导、扶持他们更新观念,面对市场,发挥自身优势,打造相对稳定,具有潜力的特色产业。2008年,全镇发展特种蔬菜1万亩,水产养殖25000亩,规模养鸡80余户,早、中、晚稻全部参加“三农”保险。期间,农业技术人员实施全方位、不间断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农民生产有技术指导,收获有出售保障。2008年全镇农业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8亿元,人均纯收入增加669元,达到3915元。
在陈涛同志的带领下,官埠桥镇在全区率先建立了标准化、规模化的农业服务中心办公大厅,农技、水产、畜牧、农机、水利等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办公,接待群众咨询,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对我镇农林牧渔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陈涛同志不但千方百计为群众“增收”,还非常重视群众的“减负”。在农经管理工作中,陈涛同志严格把关,确保中央的决策精神落实到千家万户。同时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规范村级财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群众监督,使税费改革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
陈涛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勤恳工作,孜孜以求,把自己全部身心都奉献他所热爱的事业上。
官埠桥镇供稿 2009年元月16日
第三篇:陈珺同志先进事迹
陈珺先进事迹材料(十佳卷烟营销员)
陈珺同志,现任襄城烟专卖局(公司)城区专卖管理所(市场部)客户经理,大学专科学历,自1991年进入烟草工作岗位以来,发挥烟草职工的优良作风传统,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因工作业绩突出,先后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作为一名老同志,他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鼓舞好,带动好其他营销人员在销售遇到逆境时,克难奋进,勇闯难关。
在城区市场部担任客户经理多年来,陈珺同志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细心指导下,依靠团结务实领导集体,锐意进取,勇于创新,顺应烟草改革形势,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至上”,充分发挥出了老同志的带头作用,转变作风,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激励和鞭策其他员工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2012年完成卷烟销售总量1043箱,实现单箱销售结构26335元/箱.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为城区部顺利的完成2012年全年计划目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抓住客户的心理,以情动人,没有卖不动的烟
“客户只有和他真正当朋友,真正为他们着想,客户才会把你当朋友。”这是陈珺同志经常对同事们说的一句话,他也正是这样做的,在2012年的卷烟销售工作中,他严格执行城区部下达的目标任务,并将各项目标层层细分到每月、每天、每一个客户、每条访送线路上,并层层落实到位,利用周末时间与客户沟通交流,因为他坚信不能一味的用“等”“靠”“站”来解决问题,只有不断的给自己加压才能
激发其更大的潜能,正是这种将压力变为动力的工作方法,陈珺同志在2012连续数月在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上均名列第一。
做好省外烟培育,加强客户经营指导
陈珺同志经常与其他客户经理一道了解和掌握重点培育品牌的品牌文化、品牌特点和产品卖点,并结合不同地域、不同时段的消费结构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向卷烟零售户做好品牌宣传工作,使品牌深入人心,让消费者乐于接受。并根据上级下达的重点品牌培育目标任务,结合各条线路的卷烟消费架构,制定不同的重点品牌营销策略,并将销售指标细分到每条线路,落实到每位客户,保障重点培育品牌的销量健康、稳步增长。通过一年来的销售,陈珺线路上对省外重点品牌卷烟销售不断攀升,2012年陈珺共完成省外烟销售186箱的销售业绩。并逐渐形成了以“利群”“红河” “红塔山”等为主要畅销品牌销售地域群体。
陈珺同志在工作中的一系列努力和出色表现,多次获得了襄城专卖局的奖励,受到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相信在新的一年,陈珺同志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四篇:机械学院刘凤英同志先进事迹
机械学院刘凤英同志先进事迹
刘凤英,女,1960年5月出生,198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江苏南通海安人,双学士学位,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校团委书记、党委宣传部部长、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2005年2月起任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刘凤英同志自1984年7月大学毕业留校从事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至今已有25年。25年来,她热爱党务工作,努力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工作勤奋,拼搏奉献,争创优异的工作成绩,为党旗增辉。她在2007、2008年校民主评议党员活动中被定格为“优秀”。现简要介绍刘凤英同志的先进事迹。
一、学习理论,政治坚定
刘凤英同志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她结合自己的学习认识和体会,为校党校、院分党校学员上党课,给学院师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分别作了《学习科学发展观》辅导报告,受到大家好评。
刘凤英同志政治立场坚定,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讲政治、讲责任、讲大局,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二、勤奋工作,拼搏奉献
刘凤英同志具有较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她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全身心投入。
2005年2月,服从组织决定到机械学院党委工作,她不辜负校党政领导的信任和期望,和班子成员一道,分析院情,明确学院党委工作思路,切实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打开了院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2007年6月,学院党委荣获“江苏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7年以来,她带领班子成员积极主动开展一系列工作:
1、认真履行学院党委书记职责,切实加强党建与宣传思想工作。她重视党建工作,努力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完善了一系列党建工作规章制度;组织开展了院党委委员换届选举工作;加强党支部建设,组织进行教工党支部书记换届改选工作,教工党支部书记同时兼任系副主任,以更好地发挥党支部的作用,组织对党支部进行目标评估活动,创新性的将研究生党支部建在研究所;重视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加强培训、培养工作;坚持党员发展质量,加大党员发挥工作力度;积极组织开展主题
党日活动,如组织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到句容后白镇开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参观考察,大家感受到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她重视宣传思想工作。在全院范围内组织开展“倡导学术精神,弘扬职业道德”主题教育,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楷模——方永刚》电教片,邀请该同志校参加全国“两会”代表为教师做报告,认真组织教职工学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等》;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成效,如利用暑期组织教师党员到新疆、内蒙古等地参观考察,使广大教师拓宽了视野,促进了交流,增进了感情,学院凝聚力得到了显著增强;组织教师开展进行“献爱心,送温暖”捐资助学活动,组织师生开展“情系灾区”捐款活动。
2、积极承担学院日常行政事务协调工作,努力提高学院管理工作效率。服从学院工作需要,工作分工不分家,主动承担和协调学院部分日常行政工作,使院长从大量日常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科建设、内涵发展工作上,积极参与组织学院产学研基地的拓展等工作;协管学院人事工作,不遗余力做好人才引进工作。
3、重视教风学风建设,狠抓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深入系了解情况、深入课堂听课、深入学生宿舍检查等途径,全面了解学院教风、学风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和班子成员一道,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如倡导召开了学院系主任、教师党支部书记、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等参加的教风建设、学风建设研讨会,倡导组织开展了学院青年教师试讲评析活动,重视后进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重视学生四级英语的学习,使学院学风建设进入了良性循环,机械学院学生培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4、积极支持学院分工会工作,激发学院教师活力。支持分工会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如组织师生参加学校大合唱比赛、学校运动会、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羽毛球比赛、保龄球比赛、排球比赛、广播操比赛等,在这些活动中,她身先士卒参加了大合唱、运动会以及乒乓球比赛、排球比赛、广播操比赛等活动,为学院争得了荣誉,她的身体力行,也激发和调动了广大教师参加文化体育等集体活动的积极性。
5、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关心教师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特别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及时看望生育的青年女教师,及时看望生病的老师。2007年以
来,先后1次到南京看望生病住院的教师,10多次到镇江医院看望慰问住院的教师,把党组织的温暖送到大家心坎上。
6、服从学校大局,积极组织完成招生宣传任务。作为院党委书记,她每年都积极参与学院负责盐城地区招生宣传的组织工作,她走访了盐城市近20多所重点中学,加强与生源基地中学的联系,扩大该同志校影响,为学校招生宣传工作做出了贡献,得到学校招办的充分肯定。
三、自强不息,争创一流
刘凤英同志自强不息,勇于面对工作和困难挑战,具有无私奉献精神,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师生,为实现学院的工作目标,为争创一流成绩而拼搏奉献,取得了显著成效:
1、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得到了切实加强。夯实了院党建工作的基础,党建工作充满活力;党员发展质量和数量都有了提高,2007年,发展党员75名,其中教职工党员2名,2008年发展党员107名,其中教职工党员2名,党员在学院教学、科研、学风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2007年以来,学院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多次获得学校表彰:2007年6月,学院党委荣获“江苏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荣获校最佳党日活动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鼓励奖1项;荣获校党建工作创新创优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校开展的“给领导的一封信”廉洁征文比赛中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学院党委获优秀组织奖;在校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诗文朗诵比赛中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校开展的“该同志为江大发展献一计”金点子征集活动中获三等奖1项,鼓励奖4项,学院荣获组织奖;她该同志荣获校教职工思想工作优秀案例评比和校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比赛二等奖各1项等。
2、学风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机械学院党政班子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刘凤英同志始终把加强学风建设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现实要求,紧紧扭住学风建设这一中心,并采取综合措施,齐抓共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9届毕业生CET-4通过率93.47%,学位授予率93.02%,2009届毕业生CET-4通过率、学位授予率比2005届毕业生CET-4通过率75.6%、学位授予率74.3%分别提高了17.87、18.72个百分点。这确实是来之不易的成绩。
3、广大师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崭新变化。2007年以来,学院教职工在校运动会上总成绩年年名列各学院前列;2007年学院教职工在校广播操比赛中荣获第一名,并代表学校参加镇江市比赛获得第一名;学院荣获“校2006-2008
群众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9年学院分工会荣获“校先进基层分工会组织”称号,获校工会三、八节女教工包饺子比赛第一名,获得校教职工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八强;学院宣传工作在全校名列前茅,2008年她代表学院在校宣传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交流。
4、出色地完成了学校交给的任务。学院负责盐城市的招生宣传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2008年该同志校盐城市本一批次录取人数281名,占学校录取总数的13.22%,与2004年录取数98名以及占学校录取总数的6.9 %相比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得到校招办的肯定。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校领导的关心、校有关部门的支持、院党政班子的集体智慧以及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同时,也凝结着刘凤英同志辛勤耕耘的汗水和无私奉献的情怀。
第五篇:潘凤志同志先进事迹
潘凤志同志先进事迹
潘凤志,男,汉族,1944年11月出生,197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7月参加工作,高中学历。1976年起至今,担任赤峰市红山区红庙子镇东南营子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
30多年来,他带领‚两委‛班子以兴村富民为己任,脚踏实地、勤奋工作,用辛勤的汗水同广大村民一起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8200元,集体经济收入280多万元,东南营子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和自治区党建示范村。
一、抓新农村经济建设,解决村民致富增收问题 三十年前,东南营子村由于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等原因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潘书记上任后,同村‚两委‛成员商量,决定通过发展‚采石、林业、种养殖‛三种产业,来摘掉贫穷落后的帽子。从七十年代开始,他就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全身心投入到改造荒山的植树造林工作中,截止2011年底共改造低产林,开发速生林、经济林2000余亩,治理河套林地350余亩,种植果树200余亩,原来的万亩荒山现在是绿树成荫。荒山逐年变绿,潘书记也渐渐变老,但他仍坚守在植树造林的第一线,坚持早出晚归,中午就在山上和广大群众吃干粮,喝凉水,晚上,村民回家了,他还得和村委会成员共同安排第二天的工作。通过全体党员群众的努力,原本光秃秃的荒山现在披上了绿装,2011年林业收入突破了50万元,成为村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昔日荒山如今‚流金淌银‛,被村民们称为‚绿色银行‛。他协调区农业局引进了正单958、丰田
8、旭单20等高产新品种,提高土地产出率;争取到投资450万元的4388亩低产田改造管灌项目,对荒地、林地等低产田进行了改造,为每户村民节省改造资金3000元、每亩增收500元;2012年,争取到投资500万元、占地500亩的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园项目,新增产值1390万元,实现利润155万元,2000户村民将实现每亩增收800—1200元,东南营子村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目前正在实施的‚私家菜园‛、‚庄园垂钓‛、‚菜园餐厅‛等项目,将使东南营子村变成集种植、养殖、旅游、渡假、生态观光采摘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庄园‛。他依据建筑市场行情,发挥村内矿石资源丰富的优势,共建成采石场2个,通过对外承包,每年可带来20多万元的集体收入。他率先推行了‚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组织30多家养殖户,建成了占地100亩的养殖小区,实现养殖业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年收入200多万元。此外,他积极同镇劳动所和园区企业联系,为村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组织800名村民到园区企业务工,使村民成了亦工亦农的‚两栖‛人,过上了‚钞票天天赚、回家还团圆‛的幸福生活。
二、抓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村容村貌整洁问题
村路难行一直是村民头疼的问题,遇到阴天下雨,村民出 行极其困难。潘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多方筹措资金,2010年以前,共投资420多万元,完成了全村5条主路和66条小巷的硬化,硬化面积达57000多平方米。他动员全村党员干部和村委会成员利用阴雨天和节假日到山上拉回碎砂石一段一段地修整,并亲自带头,不让村民出工出力出钱,他说:‚把雨休留给务工的群众,让党员干部参加义务劳动,群众感到满意,自已心里也踏实‛。为了解决村民夜间出行问题,潘书记又多方协调,争取到了市区替换下来的路灯140多盏。为了节约资金,他动员村‚两委‛班子成员亲自动手安装,仅此一项,就节约资金15万元。村路修好了,村民都说:‚潘书记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潘书记还积极争取财政‚一事一议‛项目,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2011年,投资500万元,新建350平方米便民浴池一个、公厕4个、垃圾转运点6个、手工绘制千米‚文化长廊‛一个;2012年,将继续新建160平方米卫生室一个、1600米文化长廊一个、公厕2个、垃圾转运点6个,完成幼儿园内6000平方米硬化、2800平方米文化广场建设,改造自来水管道6000米,新修通赤元公路水泥路3公里。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极大改善了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了文化生活层次。东南营子村在潘书记的带领下,村容村貌实现了亮化和美化,真正成了人居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抓民生建设,解决村民生产生活难题
为改善村民生活状况和提高生活质量,他同广大村民商 议,制定了以为村民报销有线电视费、电话月租费、水费、报刊订阅费、农田灌溉费、学生教育补助费、新农合参保费和养老金为主要内容的‚七费一金‛惠农政策。同时,为每名村民和60岁以上的老党员每年发放300元的补贴、为困难家庭发放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等,2011年累计报销各种费用100余万元。他积极争取上级帮扶项目,发展村级医疗、卫生、教育事业,新建160平方米村卫生室、300平方米村幼儿园,配齐了各种设备及高素质的医务人员和幼儿教师,有效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填补本村没有学前教育的空白,满足村民就近入园的要求;建成2700平方米村民健身广场、350平方米老年活动中心、文体活动室、图书室各一处,健身器材、娱乐设备、种植养殖图书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为村民提供健身、休闲、娱乐和学习场所,丰富村民文化生活。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减轻了群众生活负担,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形成了干部服务群众、群众信赖干部的良好氛围。
潘书记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用一名共产党员的朴素情怀,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在他的带领下,东南营子村先后被评为区、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嘎查村‛、‚‘五个好’嘎查村先进党组织‛和‚先进村委会‛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