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整改措施
**县**局
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整改措施
我局通过学习活动,针对我们系统近年来在经济发展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认真的排查,并设立了举报箱,对在服务工作中,利用职权以权谋私,收取宴请等行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县民政局在局会议室召开了集中整治经济发展环境民主生活会。参加会议的有局党政班子全体成员,各股室股长及机关全体人员,县纪检委有关领导也参加了会议。
会上认真学习了省、市关于优化发展环境的有关精神,并结合保民生工作的实际,确立了“学政治、讲业务、争创一流”民主生活会的主题。从领导班子成员到一般股室干部代表,大家根据自己的发言材料,在融洽的气氛中针对存在的宗旨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和深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不够高涨、存在“满”和形式主义的思想,工作上存在“急躁”和“堕性”的思想等五方面的差距进行了个人剖析,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各股室人员认真对照“十八种行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了对照分析,针对自身问题进行揭摆,揭摆问题如下:
1、部分干部职工对政治理论学习不够重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的不深不透的问题。
2、个别干部职工开拓创新精神和责
任心不强,对工作缺乏高标准、严要求的问题。
3、专业人才不足,同适应服务全县经济建设的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
4、个别干部职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的问题。
5、个别同志组织纪律不强,存在迟到早退的问题。对查找出的问题,我们积极建立并完善了《**县民政局行政责任追究制》和《**县民政局首问责任制》,这两项制度措施的建立,对下一步环境整治工作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局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反思,按问题的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制定具体整改措施,及时加以整改,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今后我局不仅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及时学习领会党的文件精神,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坚定自己的政治信念。还要认真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和广播电视业务知识,进一步增强法纪观念,增强法纪意识。
2、积极开拓进取,提高工作水平。要不断提高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己工作的能力;要热爱质监工作,干一行爱一行,虚心好学,深入钻研,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向其他班子成员请教;要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灵活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措施,开展工作,处理问题,把工作能力提高到一个
新的水平。
3、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牢固树立理想信念,紧跟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在强化服务意识上下功夫,为班子决策出谋划策,献智献力。加强与班子成员之间的思想交流,做到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以诚相待。正确对待权力、金钱、名利,带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从思想上筑起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坚固防线,增强拒腐防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堂堂正正做人。在思想作风上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肩负起为质监工作服务的重任。在工作作风上坚持从实际出发,真抓实干,满腔热情地帮助局干部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在领导作风上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察民情,分民忧,解民怨,让群众共享广播电视改革成果。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克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敢于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努力做到勤政廉洁。
总之,今后我局将在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支持下,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改正不足,提高自己,真正使自己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净化、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作风得到进一步改进、作为得到进一步规范,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规范工作行为,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为本县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商务局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整改措施
商务局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整改措施
县商务局局通过学习活动,针对近年来在经济发展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认真的排查,并设立了举报箱,对在服务工作中,利用职权以权谋私,收取宴请等行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县商务局在局会议室召开了集中整治经济发展环境民主生活会。参加会议的有局党政班子全体成员,各股室股长及机关全体人员。
会上认真学习了省、市关于优化发展环境的有关精神,并结合保民生工作的实际,确立了“学政治、讲业务、争创一流”民主生活会的主题。从领导班子成员到一般股室干部代表,大家根据自己的发言材料,在融洽的气氛中针对存在的宗旨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和深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不够高涨、存在“满”和形式主义的思想,工作上存在“急躁”和“堕性”的思想等五方面的差距进行了个人剖析,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各股室人员认真对照“十八种行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了对照分析,针对自身问题进行揭摆,揭摆问题如下:
1、部分干部职工对政治理论学习不够重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的不深不透的问题。
2、个别干部职工开拓创新精神和责任心不强,对工作缺乏高标准、严要求的问题。
3、专业人才不足,同适应服务全县经济建设的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
14、个别干部职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的问题。
5、个别同志组织纪律不强,存在迟到早退的问题。对查找出的问题,我们积极建立并完善了相关的制度和措施,对下一步环境整治工作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局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反思,按问题的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制定具体整改措施,及时加以整改,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
2、积极开拓进取,提高工作水平。
3、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总之,今后我局将在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支持下,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改正不足,提高自己,真正使自己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净化、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作风得到进一步改进、作为得到进一步规范,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规范工作行为,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为本县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七日
第三篇:如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如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反腐倡廉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切入点。顺应新形势,结合瑞昌实际,应主动把纪检监察工作融入“第一要务”,努力放大反腐倡廉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中的功能,营造一个包容性强、亲和力强、创造力强、诚信度高的发展环境,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力推进瑞昌科学发展”清障铺路,保驾护航。
营造快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在“优”字上下功夫。一是依靠制度“治乱”。在解决“乱收费”问题上,实行收费公示制度,该取消的坚决取消,该减免的坚决减免,具有弹性收费标准的,一律实行最低标准。二是通过改革“规范”。围绕服务型政府和效能建设,推进政府管理的创新,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开展行政审批事项、不合理收费项目、评比达标表彰项目、行业协会、中介组织服务和收费“四项清理”,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规范审批行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服务中心,完善“一站式”、“一条龙”服务。三是改进作风“提效”。把机关效能建设作为一项全局性工作来抓,确定工作任务,明确责任主体,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营造诚信守诺的办事环境,在“评”字上下功夫。一抓 行风评议。在全市开展评议科(股)长活动,对评价结果后5位的科(股)长进行组织免职处理,对评价结果后6∽20位的科(股)长列为效能建设重点整改对象,从而评出文秘杂烩网企业满意的作风,评出群众欢迎的干部,评出廉洁高效的部门。二抓效能监察。进一步完善行政投诉中心,健全行政效能投诉管理机制,畅通信访投诉渠道,倾听群众呼声,做到“有诉必接、接诉必办、办诉必果”。三抓舆论监督。开通“行风热线”,开辟行风建设专栏、投诉举报“回音壁”、曝光专栏,使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使影响经济发展环境方面的投诉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切实维护好企业和广大群众的合法利益。
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在“建”字上下功夫。一方面,纪委作为源头治腐牵头部门,要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认真纠正在资源配置中为部门和个人利益,人为设置市场障碍、破坏公平竞争等行为,着力解决市场www.秩序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为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创造条件。另一方面,继续抓好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着重抓住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突出问题,重点查办发生在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资源开发和经销等领域的商业贿赂案件,加快构建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市场竞争行为。
营造宽松和谐的干事环境,在“治”字上下功夫。查处 违纪违法行为,严厉惩处腐败分子,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创业环境,是创优发展环境的基本前提,更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责。对于干扰和破坏经济发展环境、损害群众利益、与民争利行为,妨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侵害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违反审批制度改革规定和要求的行为,阻碍政令畅通的行为,在招商引资中失职渎职的行为,以及违反规定向企业和个人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等破坏发展环境、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坚决严肃查处。在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的同时,要正确处理好惩处打击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通过支持改革者、鼓励创业者、惩处腐败者、追究诬告者,真正把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好、引导好,营造一个全民创业、敢于创业、善于创业的宽松环境和良好氛围。
第四篇:如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反腐倡廉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切入点。顺应新形势,结合瑞昌实际,应主动把纪检监察工作融入“第一要务”,努力放大反腐倡廉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中的功能,营造一个包容性强、亲和力强、创造力强、诚信度高的发展环境,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力推进瑞昌科学发展”清障铺路,保驾
护航。
营造快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在“优”字上下功夫。一是依靠制度“治乱”。在解决“乱收费”问题上,实行收费公示制度,该取消的坚决取消,该减免的坚决减免,具有弹性收费标准的,一律实行最低标准。二是通过改革“规范”。围绕服务型政府和效能建设,推进政府管理的创新,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开展行政审批事项、不合理收费项目、评比达标表彰项目、行业协会、中介组织服务和收费“四项清理”,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规范审批行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服务中心,完善“一站式”、“一条龙”服务。三是改进作风“提效”。把机关效能建设作为一项全局性工作来抓,确定工作任务,明确责任主体,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营造诚信守诺的办事环境,在“评”字上下功夫。一抓行风评议。在全市开展评议科(股)长活动,对评价结果后5位的科(股)长进行组织免职处理,对评价结果后6∽20位的科(股)长列为效能建设重点整改对象,从而评出文秘杂烩网企业满意的作风,评出群众欢迎的干部,评出廉洁高效的部门。二抓效能监察。进一步完善行政投诉中心,健全行政效能投诉管理机制,畅通信访投诉渠道,倾听群众呼声,做到“有诉必接、接诉必办、办诉必果”。三抓舆论监督。开通“行风热线”,开辟行风建设专栏、投诉举报“回音壁”、曝光专栏,使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使影响经济发展环境方面的投诉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切实维护好企业和广大群众的合法利益。
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在“建”字上下功夫。一方面,纪委作为源头治腐牵头部门,要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认真纠正在资源配置中为部门和个人利益,人为设置市场障碍、破坏公平竞争等行为,着力解决市场www.秩序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为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创造条件。另一方面,继续抓好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着重抓住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突出问题,重点查办发生在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资源开发和经销等领域的商业贿赂案件,加快构建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市场竞争行为。
营造宽松和谐的干事环境,在“治”字上下功夫。查处违纪违法行为,严厉惩处腐败分子,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创业环境,是创优发展环境的基本前提,更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责。对于干扰和破坏经济发展环境、损害群众利益、与民争利行为,妨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侵害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违反审批制度改革规定和要求的行为,阻碍政令畅通的行为,在招商引资中失职渎职的行为,以及违反规定向企业和个人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等破坏发展环境、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坚决严肃查处。在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的同时,要正确处理好惩处打击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通过支持改革者、鼓励创业者、惩处腐败者、追究诬告者,真正把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好、引导好,营造一个全民创业、敢于创业、善于创业的宽松环境和良好氛围。
第五篇: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政府法制工作为经济发展创造优良法治环境的调查与思考
2010-06-12 09:57:19来源: 省政府法制办公室
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政府法制工作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更难破解和驾驭的新课题,那就是如何找准政府法制工作中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如何把握实践科学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把政府法制工作推向一个新的水平,为我市经济社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创造优良的法治环境。带着这样的问题,我随我办调研小组深入到县(市)、区和具有代表性的行政执法部门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中了解到的有关情况及改进工作的几点建议整理如下:
一、我市优化经济发展法治环境基本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一)突出制度建设,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市政府遵循“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原则,积极开展制度建设,五年来,共制定下发规范性文件72件,在促进发展、改善民生、安全生产、应急保障、政务公开等方面较好地发挥了上述政策措施的规范保障功能。二是完善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我市在全省率先规范统一了县级政府文件制发审批单,增加了法制机构审核栏目,促进了政令协调和法制统一。三坚持规范性文件的定期清理工作,为经济发展扫清障碍。五年来,市政府共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5次,共废止文件248件,及时停止执行了与新法和上级政策以及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文件,确保了政令畅通。
(二)创新行政审批模式,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为切实解决市级重点工程项目因程序多、收费高、时间慢而造成的审批受阻、工期延误、影响发展等问题,加速工程项目的落地、建设,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以“两集中、三减少、三到位、两提高”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目前已经顺利完成了改革第一阶段的工作任务,除市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外,所有限时办结的时限均将在原基础上缩减三成,审批程序缩减五成,收费减少三成。这是解决行政效率与部门利益博弈的治本之策,必将在我市乃至全省行政体制改革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对于遏制和防止行政审批中的权力寻租,实现阳光、高效、便民政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全方位公开,打造“阳光政务”。为了全面摸清各级政府、各行政执法部门行使行政权力的基本情况,我市于2008年初开展了全市行政权力清理工作,在此基础上,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组织听证会,开通网上局长信箱等形式主动公开重要政府信息,延伸公开领域。为了切实保障群众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权利,我市在牡丹江政务公开网上开通了依申请公开专栏,并落实专人负责依申请公开工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网上在线申请获取政府信息,也可以通过信函、本人到访、电话咨询等方式获取政府信息。我市方便快捷的政府信息公开网络,成为外来投资者科学判断投资风险和预期收益,准确作出投资决策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四)加强执法监督,行政执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围绕改善经济发展环境这个中心,我市的政府法制监督工作在创新行政复议工作机制,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提高化解社会矛盾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五年来,依法
公正及时地办理各类行政复议案件153件,其中受理129件,不予受理24件;维持72件,撤销或终止51件。通过办理复议案件,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密切了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通过开展案卷评查、集中检查和抽查,市政府法制办对全市所有行政执法部门的数千件行政许可及处罚卷宗进行了规范指导,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有力促进了行政执法规范程度的提高,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五)进一步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一是建立了领导干部定期学法制度。去年市政府领导集体学法两次:一次是省政府举办依法行政专题讲座,国务院法制办曹康泰主任作了《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大力推进市县法治政府建设的步伐》讲座,一次是邀请省政府法制办张播处长就提高政府执行力作了专题讲座,市政府领导、各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共同聆听了讲座,反响非常好。二是强化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以后,围绕着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等的程序、实体以及文书应用等内容,开展了大量的法律培训,切实提高行政执法人员规范执法的意识和水平。去年市县政府和各部门共举办培训班近百期,培训执法人员近万人,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规范执法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我市经济发展法治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是服务意识和诚信意识不强。调研中发现还有很多行政执法部门主观上把执法与服务割裂开来、对立起来,错误地认为执法就是处罚,服务就是收费,“重管理轻服务”“以罚代管只罚不管”的现象还大量存在。现代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更是信用经济。诚信建设应当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基础和核心。我们在调研中却发现,我市很多企业诚信意识不强,不依法履行合同约定,拖欠农民工工资。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彼此缺乏基本的必要的诚信,经济交往无法正常进行,如此恶性循环,已经严重动摇了外来投资者对来我市投资发展的信心。企业不诚信,直接损害的是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政府不诚信,不兑现对外来投资者承诺的优惠政策或者在政府直接投资项目中拖欠项目资金和工程款,如此损害的却是政府的权威、形象和一方经济的发展环境。二是行政管理体制不顺。在我市政企不分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公用企业既是市场竞争的参与者,同时又是市场竞争的管理者,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运作规则。综合执法只在城市管理领域实施,还未完全规范到位,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也还停留在探索的层面上,没有真正付之于行动。行政执法矛盾还在一些部门和一些领域存在,职能交叉、重复执法,加重企业和其他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负担,或者谁都能管、但谁也不管,出现管理空白,政府职能发挥不到位,出了问题企业求告无门。我们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中,还存在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人员比例很高。这些自收自支和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为了保开支,想方设法加重收费。
三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规则应当是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但我们有些政府部门还不适应服务市场经济发展的角色转换,不掌握驾驭市场经济规律的工作方法,规范、监管市场秩序的力度不够,对微观经济特别是对企业的直接干预依然过多,在市场经济中不习惯当配角,不能为企业搭台唱戏,造成市场的无序竞争和不平等竞争,违背了市场规律。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方面,由于政府职能转变的不“到位”,直接造成一些“缺位”、“错位”、“越位”现象的发生。
四是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不够。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和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纪检部门的纪律监督、政府层级监督和新闻单位的舆论监督,这些监督都在各自领域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还没有真正制度化、长效化,同时缺乏统一的协调推进机制,没有形成监督合力,这些监督整体的监督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落实不到位,对一些违法违纪问题惩处的力度不够,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致使一些违法违纪的人和事得不到及时有效查处。五是滥用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我国法律、法规有关行政处罚的种类,尤其是罚款数额方面规定的自由裁量权幅度较大,罚款数额有的达到几十万、上百万的差距,较小的也有数千元的幅度。调研中发现,在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时,很多部门存在着执法随意性较大,处罚畸轻畸重,同案不同罚,处罚与利益挂钩,人为因素过大,“人情案”较为普遍等问题。对同类违法行为,有的情节较轻,却给予较重的处罚;而情节较重的,却给予较轻的处罚,显失公正,被处罚当事人不认可、不认同、不服气,抵制、抵触情绪较大,甚至暴力抗法。
三、优化经济发展法治环境的对策及建议
(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政府各部门必须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切实把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要改变政府对企业的指挥、命令式的管制型管理,应当增强“服务也是管理”的意识,把管制型管理变为服务型管理,自觉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要进一步抓好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要结合行政服务中心南迁,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软、硬件建设,把中心打造成政府联系社会的桥梁纽带、便民利企的服务平台和展示牡丹江开放文明城市形象的窗口。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整合系统功能,实现部门与窗口、中心与窗口、窗口与窗口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使各类行政许可办件在网上顺畅流转,适时开启网上审批。继续积极推进综合执法,进一步精简机构,理顺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多头管理、多头审批、多头收费、多头处罚问题。
(二)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第六轮审批制度改革的关键不仅是进一步精减审批事项,更重要的是创新审批模式,再造审批流程,涉及部门内部权力的重新分配和调整,因此推进改革的难度和阻力也就更大。各部门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决策上来,按照改革要求,对照改革标准,不折不扣执行改革要求,完成改革任务。市纪检监察部门要把加强对“两集中、三到位、三减少、两提高”改革的监督,作为今年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头等大事来抓,组织专门力量,从清理核查审批事项,到部门进驻中心后的服务过程,实施全程跟踪监督。对取消和停止的收费项目坚决不准再收,清理期间没有申报的项目视作自动取消。对应进不进中心的,要责令限期进驻,对相关责任人严格实施行政问责。
(三)大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法律素质。要切实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市县政府和各部门要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考核制度的实施,加强领导干部和一线执法人员与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有关的综合法律知识培训学习。全市每年至少举办两次领导干部法制讲座,以此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结合执法证件换发、日常监督管理,每年举行一次全市性的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知识培训和新颁布法律、法规培训,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推进执法证件的集中统一管理。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落实,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的道德素质,提高他们的公仆意识和文明执法水平。
(四)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市县政府法制机构要密切联系人大、政协和纪检监督部门,整合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加大重点监督力度。要把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作为优化我市经济发展法治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长期抓好,抓出成效。继续做好《黑龙江省行政许可监督条例》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工作,强化对行政许可实施行为的监督。要积极督促行政许可机关进一步落实我市关于实施行政许可法有关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规范和完善行政许可文书,扎实有效开展行政许可等案卷评查活动,以案卷评查为切入点、突破口,规范执法文书管理,促进行政许可水平的提高。要积极落实重大处罚行为备案的要求,加大备案审查工作力度,坚决纠正违法不当的行政处罚,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五)切实抓好信用建设。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诚信意识,以诚信为本,以信誉立市。要把信用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切实搞好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建设,形成健全和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政府信用是最大的信用,企业信用是信用建设的关键,个人信用是信用建设的基础。要加强对社会公众的诚信教育,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人人遵纪守法,主动履行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和“言必信、行必果”的良好风尚。要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逃避债务、制假售假、偷税漏税、合同欺诈、坑蒙拐骗、违法行政等信用缺失行为,努力维护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切实营造诚信的市场环境和优良的投资环境。
(六)着力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市县政府和各行政执法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合理行政观念,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平等对待管理相对人,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在规范执法的基础上,做到公正执法。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开展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从实际出发,遵循合法、合理、公开、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统筹安排,逐步开展。应当在已经完成的行政执法依据、职责权限梳理工作基础上,详细归纳本部门执法领域发生违法行为的种类,按照不同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和当事人主观过错等因素划分若干行为阶次,形成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指导性标准,作为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的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