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玉门市选派干部驻村挂职帮建工作总结1
玉门市选派干部驻村挂职帮建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中央、省委和酒泉市委的总体部署,结合“十百万”示范工程的实施,我市于2006年6月正式启动了选派干部驻村挂职帮建工作。一年多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两级选派干部的辛勤努力下,驻村挂职帮建工作进展顺利,在加强基层组织、培养锻炼干部、推动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总体情况
我市共有10个农业乡镇,50个行政村,农村居民22041户,农业人口86000人。在选派干部驻村挂职帮建工作中,酒泉市委选派我市副县级后备干部14名(含玉门本地干部3名),我市选派市直部门、乡镇机关科级干部17名,分别派驻10个农业乡镇的31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后进村和贫困村任职,其中5名担任村党(总)支部书记,10名担任村党(总)支部第一书记,13名担任村党(总)支部副书记,3名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乡镇又制定下发了《玉门市选派干部驻村挂职帮建工作意见》,从市直部门、乡镇选派了17名干部,与酒泉市委选派的14名干部分别到进一步加强了村级组织,夯实了新农村建设基础。
二、主要做法
1、健全制度,加强管理。为加强对选派干部的管理,我们根据实际制定了三项制度。一是选派干部例会制度。各乡镇党委每季度召开一次选派干部例会,听取汇报,交流工作经验,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状况、新问题,通报安排市委、政府阶段性重点工作。二是选派干部请销假制度。按照选派干部每月工作不少于22天的要求,把出勤情况作为加强选派干部管理的主要内容,要求选派干部必须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有事不请假或请假时间到期后不及时销假者,一律作未上班处理,并上报酒泉市委组织部备案。三是选派干部学习制度。选派干部认真参加乡镇党委每周一的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学习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系统了解乡情、村情、民情,特别是加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为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通过三项制度的建立,促使选派干部切实做到了派得出、蹲得住、干得实。
2、明确职责,细化任务。为充分调动选派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选派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施展才华,发挥作用,市委结合“十百万”示范工程,着力给选派干部交任务、压担子,对半年、全年、两年挂职期间在“建强村级班子、抓好队伍建设、争创示范典型、培育支柱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拓宽增收渠道、推进民主管理、建设和谐新农村”等八个方面的任务作了进一步细化分解,特别是进一步明确了争取资金、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扶贫帮困等具体任务的量化指标和考核办法,使选派干部开展工作职责明确、重点突出。各乡镇还通过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重新对“两委会”成员进行分工等措施,让选派干部挂实职、创实绩,既避免了“光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走读”现象,又为选派干部锻炼成长、干事创业搭建了广阔平台。
3、注重指导,强化服务。我们把选派干部驻村挂职帮建工作作为实施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采取多种措施来指导和帮助选派干部干实事、建佳绩,力促此项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建立了包村部门帮建工作责任制。结合选派干部驻村挂职帮建工作,对市直部门、企事业单位包村工作进行了重新调整和部署,根据每个派驻村实际,着力为选派干部配强部门,特别要求选派干部所在单位不仅要确保派出干部的岗位、职务、福利待遇不变,还要配套办公费,帮助争取资金、项目,从而形成了“干部驻村帮、单位作后盾、领导负总责”的帮建工作局面。二是建立了乡镇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在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包村工作责任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统一包挂选派干部挂职村,一方面对选派干部进行严格管理和人情关怀,另一方面集中农村工作的有效资源,对选派干部开展工作进行有力支持。选派干部驻村挂职帮建工作开展以来,市直部门和单位累计为包村点办实事230多件,帮扶资金、物资达到了60万元;各乡镇通过确定站所包村和干部挂职,共帮助选派干部建立小康住宅、农业科技、基础设施等示范工程和示范点79个,占到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观摩点总数的73%。
4、配套政策,倾斜项目。由于我市选派干部派驻村都是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后进村,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市委以选派干部驻村挂职帮建工作为契机,采取配套扶持政策、倾斜项目资金的办法着力培育示范点、消除薄弱点,整体提升农村工作水平和推进新农村建设。今年,全市农村公路“村村通”、中低产田改造、市县级小康住宅示范点、沼气入户示范推广、有线电视光纤化改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等118个重点项目全部安排在了31个选派干部挂职村,累计投入资金4300多万元,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强势起步和选派干部驻村挂职帮建工作的顺利实施。
5、落实待遇,强化激励。市委一方面在干部选派过程中就注重选派能力强、有潜力的优秀干部,另一方面在提拔使用干部时重点考察使用在挂职帮建工作中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选派干部。在乡镇党委换届工作中,共提拔使用驻村挂职干部5名,占到了我市选派干部总数的近三分之一,对全体选派干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效激励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取得的成效
(一)通过“摸实情,深调研”,理清了驻村工作的思路。选派干部驻村任职后,认真按照上靠组织、下靠群众的要求,主动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做到了访贫问苦察民情,促膝谈心知民意,并在调研中坚持开好“三个会”、做到“四先访”,即开好村两委会、党员会、村民代表座谈会;先访派驻村的特困户、党员户、致富能人户、各类专业人才户。全市选派干部共走访群众2151户,召开各类会议667个,排查突出问题115件。通过求真务实的调查,基本找准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村风民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也使驻村干部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工作重点,制定了工作计划,为为期两年的驻村挂职帮建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
(二)通过“抓班子,强素质”,加强了基层组织的建设。选派干部自觉地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驻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在“两委”班子中充分发挥调研员、宣传员、考察员、调解员和监督员的参谋助手作用。在选派干部积极促进下,全市31个派驻村共新建、改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9个,调整村党支部书记5名,选配新的“两委”班子成员15名,新列入“三培养”范围的农村各类人才179名,新吸收“设岗定责”无职党员233名,新建党员信息示范户56户,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力显著增强,整体水平有了新的提升。
(三)通过“筹资金,上项目”,解决了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选派干部从群众最需、最急、最盼的问题入手,动脑筋,想办法,利用各种关系,发挥各自优势,申请项目,争取资金,跟踪落实。驻村挂职帮建工作开展以来,全市有13条村组道路完成了路基铺筑和硬化罩面,总长22.6公里;改善农田水利工程28项,投入资金1271万元;实施人畜饮水工程8项,投入资金983.3万元;新建高标准小康住宅1096户,建成各级示范点27个;结对帮扶困难群众156户,筹集扶持资金11.8万元;帮助发展集体经济项目共35个,年内可增加集体经济投入85万元。随着此项工作的深入推进,困扰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群众的“行路难”、“饮水难”、“发展难”、“增收难”等难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四)通过“调结构,送科技”,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选派干部注意发挥部门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以送科技、送项目为切入点,全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半年多来,全市选派干部共组织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88场次,培训群众13865人次,联系转移农村劳动力1537人。
(五)通过“察民情,解民怨”,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选派干部把群众反映强烈,直接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一件件地抓好落实,把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社会和谐。止目前,全体选派干部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15件,参与处理信访案件17件,特别是31个派驻村全部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激化,纠纷不扩大”,全年没有发生新的上访案件,安定、和谐的新农村建设环境和氛围初步形成。
(六)通过“下基层,驻农村”,提高了驻村干部的素质。市委把选派驻村干部同培养锻炼干部结合起来,挑选时严格把关,注重选派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强、有一定工作经验、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驻村,为驻村挂职帮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在驻村挂职期间,广大选派干部珍惜难得的学习锻炼机会,克服了食宿不便、交通不便、通讯不便、水土不服等种种困难,坚持自我加压,自我约束,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树立了驻村干部的良好形象,赢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在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和广大选派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选派干部驻村挂职帮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帮建工作进展不平衡,工作任务完成差距大;二是少数乡镇在挂职干部上未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管理措施不到位;三是个别选派干部单位还不够重视,没有很好地发挥后盾保障作用。对此,我们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加大督查指导工作力度,严格管理制度,采取交流汇报、观摩检查等形式,引导挂职干部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确保各项帮建任务的全面落实。同时,加强与选派干部单位部门的联络,协调帮助帮建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更好地推动新农村建设。
第二篇:选派干部驻村工作规划
按照省、市、县选派工作的要求和部署,以村整体建设整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本人坚持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结合选派村——关山村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人选派村的三年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以村容村貌整治为突破口,以完善关山村的农村基础设施为重点,加大村道路及供水、排水基础设施等推进力度,开创关山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二、基本情况
三、选派三年关山村建设目标任务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至2011年基本建设成基础设施完备,经济快速发展,生活富裕安康,生活风尚文明,生活习惯卫生,村庄环境整洁,人与自然和谐,服务网络健全,民主法治进步,社会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基础设施完备。中心村通有安全卫生的自来水;“村村通”道路完成水泥路面施工;村内道路基本实现组组通沙石路面;村境内农田水利整治一新,在中心村以东实现700亩农田基本改造。
(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地理和资源优势,做好“山上、田里、庭院、市场”四篇文章。倡导科技兴农,推广农业机械化;发展优势产业和优质稻的生产;以竹木产品加工、流通、营销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至2011年底村民年人均收入达5800元。
(三)生活富裕安康。力争至2011年90%的村民住上新房;100%农户安装电话或拥有通讯手机;100%农户看上有线电视;80%的村民享有合作医疗;建立健全服务网络,建立图书室,文娱活动室,提供农业技术信息,开展全程便民代理等服务进组入户,惠及每个农户家庭。
(四)民主法治进步。坚持依法治村,实行村务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村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得到落实;村民知法懂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在村部建立巡回法庭和警务室,实现无赌无盗,无斗殴等违法行为。实现社会秩序良好,和谐守信的社会环境。
(五)倡导文明新风。实行喜事新办,丧事简办;遵守法纪、移风易俗的新风尚。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六)人与自然和谐,注重生态建设。实现“三清”,即: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实现“一池六改”。发展“猪沼鱼”等绿色养殖,“猪沼粮”等绿色种植。在中心村兴建农民公园和晨练娱乐场所,提高农民身体素质。
四、工作措施
(一)围绕“生产发展”目标,增加农民收入
(二)围绕“生活宽裕”目标,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2、xx年年下半年完成中心村街道500米路面柏油浇注工程。3、2011年下半年完成中心村至姚关大道的中心村主干道1800米的水泥路面硬化工程。4、2011年下半年基本完成村内8个村民组“组组通”沙石路面工程。
5、2011年下半年完成中心村自来水厂建设工程。6、2011年上半年完成组组通有线电视工程。使全村100%农户通有线电视。
7、xx年年下半年完成村卫生室建设,拥有医师4名,至2011年上半年使80%村民享受到合作医疗。
9、xx年年底完成全村100户沼气池建设工程,节约能源、绿化环境、减少生产成本投入,享有绿色能源。10、2011年底完成村幼儿园建设工程,增加示范小学办学资金,增加师资力量,让教师留下,教好课。
(三)围绕“乡风文明”目标,扎实开展文明村建设活动
1、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村民活动阵地建设。在村部设立多种村民活动场所,如图书室、娱乐室和培训室。在其他村民组完善“三小”活动阵地(即党小组、村民小组、计生小组),使村民有一个固定的活动场地。
2、以实现“平安关山”为目标,开展“综治三包”活动,成立禁赌、禁黄小组;实现社会治安稳定,无黄、赌、盗等违法犯罪现象。于xx年年底在关山村建立巡回法庭和警务室。
3、开展“创十星、评十户”活动,倡导村民学文重教、崇尚科学,喜事新办、丧事简办、遵纪守法、移风易俗新风尚。
(四)围绕“村容整洁”目标,实施生态村建设工程
1、xx年年起开展“三清六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院、改水、改厕、改沟、改圈、改厨)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大整治,在各个中心村建垃圾焚烧池,成立环境督导队,使柴草乱垛、垃圾乱倒、畜禽乱跑、污水乱流的现象得到有效改变。实现户户庭院整洁,村容村貌美化。xx年年底完成中心村“穿靴带帽”工程。
2、xx年年底完成中心村路灯建设,文明行为宣传灯箱建设。3、2011年底完成中心村街头农民公园建设,在进村路旁栽种绿化树、整修下水道,在街头三角公园建体育活动器材。
(五)围绕“管理民主“目标,建设民主法制示范村
1、坚持民主决策。凡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事项的决策,均召开村民代表会或村民大会,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
2、规范民主管理。一要规范公开形式。在村部建村务公开栏,同时以公开栏、入户宣传单、下组入户宣传等形式及时公开村情村务,确保村民对村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议事权和监督权。二要规范公开内容。将村务决策、村干部补贴、集体财务收支、计生指标、山林耕地企业发包、工程投标、宅基地分配、救灾物资发放等内容向村民定期公开。三要规范公开时间。根据公开内容按照性、常规性、临时性、即时性进行公开。四要规范公开的内容和实施、落实和监督。由村务监督小组监督公开的内容和落实的情况后向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汇报。
3、加强民主监督。实现民主评议村干部工作制度。结合年终考评或总结工作对村干部至少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发挥村务监督小组作用,检查、督促村民委员会落实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决定的事项;反映村民合理的意见、建议,督促村民委员会及时办理、落实;检查督促村务公开以及财务活动情况,协助开展村集体财务审计。
五、组织领导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紧紧依靠广大农民的参与。深入发动群众,形成建设合力非常重要。作为选派干部,首先团结好村支两委成员;其次深入宣传到农户;再次与全村农户密切配合,通力协作,调动全体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农户关心关山、建设关山、美化关山。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三篇:选派干部驻村工作规划
按照省、市、县选派工作的要求和部署,以村整体建设整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本人坚持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结合选派村——关山村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人选派村的三年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以村容村貌整治为突破口,以完善关山村的农村基础设施为重点,加大村道路及供水、排水基础设施等推进力度,开创关山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二、基本情况
关山村地处横跨镇的新312国道南端,距镇中心5.5公里,与老105国道相邻,宁西铁路穿村而过,跨四个村民组共14.7公里。村内建有县级铁路客货站各一座,陆路、铁路运输非常便利。全村共有8个村民组、一个中心村(136户),全村496户、1989口人、57名共产党员。拥有耕地1900亩、山林3700亩(其中圆竹600亩、板栗林700亩、用材林2400亩),森林覆盖率80%以上。村内建有县级示范小学一所,联通、移动信号塔各一个,1998年建全县首个村电话程控机房一个,XX年初在全县率先开通了光纤,转播有线电视节目38套,并立有天气预报显示屏一台。村民成立了煤炭经营公司,郢通搬运公司,民发运输公司,木材半成品加工厂3个,轮窑厂等企业,从业人数近400人,年创产值数百万元。本村先后荣获省、市“先进党支部”、“五个好村党支部标兵”、“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小康村党支部”、“林业生态示范村”等荣誉称号。XX年本村被列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三、选派三年关山村建设目标任务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至2011年基本建设成基础设施完备,经济快速发展,生活富裕安康,生活风尚文明,生活习惯卫生,村庄环境整洁,人与自然和谐,服务网络健全,民主法治进步,社会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基础设施完备。中心村通有安全卫生的自来水;“村村通”道路完成水泥路面施工;村内道路基本实现组组通沙石路面;村境内农田水利整治一新,在中心村以东实现700亩农田基本改造。
(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地理和资源优势,做好“山上、田里、庭院、市场”四篇文章。倡导科技兴农,推广农业机械化;发展优势产业和优质稻的生产;以竹木产品加工、流通、营销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至2011年底村民年人均收入达5800元。
(三)生活富裕安康。力争至2011年90%的村民住上新房;100%农户安装电话或拥有通讯手机;100%农户看上有线电视;80%的村民享有合作医疗;建立健全服务网络,建立图书室,文娱活动室,提供农业技术信息,开展全程便民代理等服务进组入户,惠及每个农户家庭。
(四)民主法治进步。坚持依法治村,实行村务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村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得到落实;村民知法懂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在村部建立巡回法庭和警务室,实现无赌无盗,无斗殴等违法行为。实现社会秩序良好,和谐守信的社会环境。
(五)倡导文明新风。实行喜事新办,丧事简办;遵守法纪、移风易俗的新风尚。
(六)人与自然和谐,注重生态建设。实现“三清”,即: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实现“一池六改”。发展“猪沼鱼”等绿色养殖,“猪沼粮”等绿色种植。在中心村兴建农民公园和晨练娱乐场所,提高农民身体素质。
四、工作措施
(一)围绕“生产发展”目标,增加农民收入
发挥地理和资源优势,调整农林业产业结构,做好“山上、田里、庭院、市场”四篇文章。山上主要抓好园竹、板栗、用材林的项目开发。优化种植结构,增加产量。整合半成品加工厂,引进资金,进行竹木用品深加工。发展村集体经济,于XX年年底建一处中等规模的竹木市场,实现剩余劳动力转化,实现人均年增收100元的目标。田里倡导科技兴农,在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中,把加快科技进步,加大新型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作为重点,通过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建设优质稻生产基地,到XX年年底完成整村培训,培养优质稻种植科技当家人40名以上。到2011年平均每人年增收200元,形成一村一品、一组一业的产业格局,并于2011年底完成700亩基本农田改造。庭院主要培育户养千只禽、户养百头猪的养殖专业户和养殖专业组。市场主要发展壮大村民运输公司、煤炭公司等,引导农民成立多种经济协会,以竹木加工、优质稻种植为龙头,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同时大力开展“阳光工程”,进一步加强村民的技能培训工作,为输出务工村民提供就业保障和法律服务。
(二)围绕“生活宽裕”目标,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1、XX年年上半年完成“村村通:”水泥路面工程(2.3公里),方便村民直通新105、312国道。国家投入资金加村民筹资56万元。
2、XX年年下半年完成中心村街道500米路面柏油浇注工程。3、2011年下半年完成中心村至姚关大道的中心村主干道1800米的水泥路面硬化工程。4、2011年下半年基本完成村内8个村民组“组组通”沙石路面工程。
5、2011年下半年完成中心村自来水厂建设工程。6、2011年上半年完成组组通有线电视工程。使全村100%农户通有线电视。
7、XX年年下半年完成村卫生室建设,拥有医师4名,至2011年上半年使80%村民享受到合作医疗。
8、XX年年底投入XX0元用于村民的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使45岁以下的村民掌握1至2项生产治富技术。
9、XX年年底完成全村100户沼气池建设工程,节约能源、绿化环境、减少生产成本投入,享有绿色能源。10、2011年底完成村幼儿园建设工程,增加示范小学办学资金,增加师资力量,让教师留下,教好课。
(三)围绕“乡风文明”目标,扎实开展文明村建设活动
1、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村民活动阵地建设。在村部设立多种村民活动场所,如图书室、娱乐室和培训室。在其他村民组完善“三小”活动阵地(即党小组、村民小组、计生小组),使村民有一个固定的活动场地。
2、以实现“平安关山”为目标,开展“综治三包”活动,成立禁赌、禁黄小组;实现社会治安稳定,无黄、赌、盗等违法犯罪现象。于XX年年底在关山村建立巡回法庭和警务室。
3、开展“创十星、评十户”活动,倡导村民学文重教、崇尚科学,喜事新办、丧事简办、遵纪守法、移风易俗新风尚。
(四)围绕“村容整洁”目标,实施生态村建设工程
1、XX年年起开展“三清六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院、改水、改厕、改沟、改圈、改厨)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大整治,在各个中心村建垃圾焚烧池,成立环境督导队,使柴草乱垛、垃圾乱倒、畜禽乱跑、污水乱流的现象得到有效改变。实现户户庭院整洁,村容村貌美化。XX年年底完成中心村“穿靴带帽”工程。
2、XX年年底完成中心村路灯建设,文明行为宣传灯箱建设。3、2011年底完成中心村街头农民公园建设,在进村路旁栽种绿化树、整修下水道,在街头三角公园建体育活动器材。
(五)围绕“管理民主“目标,建设民主法制示范村
1、坚持民主决策。凡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事项的决策,均召开村民代表会或村民大会,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
2、规范民主管理。一要规范公开形式。在村部建村务公开栏,同时以公开栏、入户宣传单、下组入户宣传等形式及时公开村情村务,确保村民对村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议事权和监督权。二要规范公开内容。将村务决策、村干部补贴、集体财务收支、计生指标、山林耕地企业发包、工程投标、宅基地分配、救灾物资发放等内容向村民定期公开。三要规范公开时间。根据公开内容按照性、常规性、临时性、即时性进行公开。四要规范公开的内容和实施、落实和监督。由村务监督小组监督公开的内容和落实的情况后向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汇报。
3、加强民主监督。实现民主评议村干部工作制度。结合年终考评或总结工作对村干部至少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发挥村务监督小组作用,检查、督促村民委员会落实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决定的事项;反映村民合理的意见、建议,督促村民委员会及时办理、落实;检查督促村务公开以及财务活动情况,协助开展村集体财务审计。
五、组织领导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紧紧依靠广大农民的参与。深入发动群众,形成建设合力非常重要。作为选派干部,首先团结好村支两委成员;其次深入宣传到农户;再次与全村农户密切配合,通力协作,调动全体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农户关心关山、建设关山、美化关山。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四篇:驻村挂职干部述职报告
本人简介:
一、工作简历:
二、德才表现:
本人任灵川镇东进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以来,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村两委会及全体村民的大力支持下,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认真履行职责,大胆开展工作,积极摸索经验,带领和团结全体村民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东进村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做了一些小小的工作,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绩。现对一年来的工作学习情况进行回顾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以利于今后为东进村的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好更大的贡献。
(一)加强党的建设,提高队伍素质
今年以来,东进村党支部始终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党员学习培训结合起来。我们坚持把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主线,坚持以重在联系实际、重在讲求质量、重在取得实效为要求,组织全体党员学理论、学党章、学形式、学模范、抓住重点环节,查找存在问题,开展民主评议,落实整改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达到了预期目的。通过学习和活动开展,让党员更新了观念,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思想通,百事通,观念新,事业兴。教育活动的效果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到了体现,在经济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解矛盾等方面,党员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进一步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我村发展预备党员9名,培养后备干部3名,为组织增添了新鲜血液,为我村的发展培养和储备人才。同时,我们还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通过组织集中学习、收看现代远程教育专题、举办辅导讲座、开展专题讨论、村组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报告,科学发展观理论、农业科技知识等。全年各级各部门共组织集中学习40多场次,其中村上邀请县、乡镇有关单位领导为村干部、广大党员及村民代表集中专题辅导4次,坚持每周两次的集中学习制度,使十七大,十七届三、四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理论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入心入脑。
(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理论指导
为了响应党的号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村支部成立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党委书记王天贵担任组长,我和村主任担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村党员活动室,领导小组具体安排部署学习实践活动。为了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我们制定了严格的学习制度和学习日程表,确保把科学发展这一核心理念送进千家万户,力争做到组不漏户,户不漏人,让科学发展之东风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参加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主要对象是村两委会全体成员和全村所有党员及村民代表。学习从9月底开始到11月底结束,主要任务是抓好学习讨论和调研走访工作。根据我村工作实际,采取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利用雨天和农闲时间每周保证学习两次,其余时间为自学时间,总的要求是每天必须有学习内容。对老、弱、病、残和不识字的党员,采取送学帮学的形式,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每名有学习能力的党员负责一名老、弱、病、残和不识字的党员,利用雨天、晚上送学到家。对外出打工的两名党员采取邮寄资料的形式,让他们边打工边学习,支部通过书写的方式检查、反馈学习情况。同时,我们加大了宣传力度,通过召开会议、书写标语、办黑板报、观看专题片等形式广泛宣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宣传动员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书写标语,全村张贴、悬挂宣传横幅,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黑板报三期,组织党员定期观看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片,加大学习实践活动的宣传力度。要求两委会成员记学习笔记达一万字以上,写心得体会两篇,有学习能力的党员记学习笔记五千字以上,写心得体会两篇。村支部办学习园地三期。完善生活宽裕体系,实行人和组织带村,始终坚持村党支部领导核心地位,带动村委会和其他人和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好八个方面的作用,呈现“支部有力、干部齐心、群众参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良好格局,推动我村新农村健康发展。认真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政策、理论、法律知识等,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明确责任,分工到人,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开好民主生活会;按期收缴党费;认真开展好民主测评党员、干部工作,认真开展好无职党员定岗定位制,充分发挥支部核心作用,以党员队伍为骨干,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村新农村建设。开展党员先锋岗评选,无职党员帮扶制,规范民主发展党员制度。完善村委会的工作运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四个文明”的建设。
(三)以经济建设为核心,千方百计地让群众增收
1、抓好生产发展、突出特色产业富村龙头企业帮村以农民合作专业组织为主的特色产业群体,辐射全村,在产业结构上以“一多二品三定位”的方向发展。选择
第五篇:挂职干部驻村工作体会
挂职干部驻村工作体会
送我去xx挂职的汽车一大早从贵阳美术馆出发。
天下着小雨,路面湿滑,汽车在蜿蜒的公路上缓慢前进……小雨拍打着车窗也威胁着田里的稻子和包谷。路边的稻田里还有没来得及脱粒的谷把、旁边还停放着盖着薄膜布的脱粒机……这些似乎在说——今又是个“偷收”天。
对于曾在乡下生活20多年的我来说,这种“偷收”一点也不陌生。从儿时到成年,也不止一次参加过这样的劳动。他其实就是老百姓周而复始的一种生产生活规律,也可说是老百姓“战天斗地”的轨迹之所在。难怪有人说老百姓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四季不得闲”,居山靠山、傍水靠水,随命打撞、靠天吃饭,百姓苦啊……思想的野马伴随着滚动的车轮,儿时的记忆交织着今天的感想,不知不觉到了xx乡政府。乡里的领导很热情,安排大家吃完中午饭后驱车前往凯坝召开村民大会。会上听了乡情村情介绍,心中感慨万千。这种油然而生的感慨一句话可以概括——基层才是最好的大学校。
之二:走错道的随想
昨晚没带铺笼盖被,所以回了趟家。今天早上洗漱完毕,照例检查车况后驾车去xx上班。因车限号,我驾车经水东路、金阳上麦站走高速去花溪xx。哎呀,路不熟,走着走着居然错到了清镇……绕来绕去走了200多公里才到xx。
晚上村里给我安排了住宿。乡村的夜晚很静,静得让人有些害怕。习惯晚间散步的我没敢出门,和衣躺在床上,伴着孤灯翻阅着组织编发的各种文件和交流资料。白天的错道也给了我许多联想——组织为什么要派干部下乡来? 派干部下乡来干什么? 干部下乡来该怎么做? 干部应该给百姓留下什么? 诸如种种问题总是在半睡半醒中反复映入脑海。无眠的辗转反侧间,我似乎找到了答案:组织的所作所为其实就是在把舵——不让社会主义建设走错道、走弯道,不让干部的成长走错道、走弯道……
之三:乡场忆童年,农村大变化
今天是周四,xx赶场天,处理完村里工作,我决定上xx乡场看看。
xx的乡场并不大,抽完一支香烟的时间可走一个来回,但很热闹。年岁大点的老人家盘算着美味佳爻割肉的割肉、打酒的打酒;年轻的小媳妇小姑娘们正打量着光鲜耀人的时尚衣妆;小孩们点数着“摊子”上有趣的玩具,恨不得全都买回家。看起来心情不错……乡村在变化、生活水平在提高!
小时在乡下赶场,多次随父亲挑着农产品到乡场变卖。那时侯,农村经济条件不如现在好,交通条件也不行,乡场再远也只能依靠肩挑背托和步行。农产品换成钱后,置办些日常用品,条件好点的人会在街上吃碗“少午”再走,不少人总是舍不得花钱空着肚子赶路。渴了累了在路边饮口山泉或坐在石头上裹根叶子烟——尊为“歇气”……
之四:再加一个“数”
和我打过交道的人几乎都知道我在业界的一句戏言:“作曲家只管八个数(01234567),其余的别人去管”。这句戏言伴我走了十来个春夏秋冬,也伴随我完成了不少音乐作品,成了我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成分。这些作品有的上过央视面向全国公开播映、有的发表在各级各类专业杂志深得好评、有的唱遍大江南北愉悦了不少心灵……这八个数字带来的和谐之音让我一度很幸福也很自豪。
通过一周的调研和走访,我对乡情村情有了一定的了解,心里又多了些以前没有的想法,诸如:想写一首乡歌在全乡推广演唱,唤起老百姓自尊和自信;想给全乡五所学校的音乐教师购点相关资料,以备教学参考之需;想对全乡布依族苗族民间音乐进行收集整理,拯救民族文化遗产;想给全乡留守儿童作些义务教学、想给凯坝小学学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把这些也当成作品来做,再加一个“数”——那就是百姓的幸福指数。
之五:例会
第一次参加乡政府例会,八个村的主任、支书、文书以及全乡各口的负责人都到了。听完工作汇报,心中很有感触。总觉得自己还有好多知识应该向大家特别是一线同志们学习。这个会是一个集思广益的盛会,对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帮助很大。这里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吸取、也有很多实际的工作得到具体处理。
之六:计生宣传黑板报
今天是计生办的熊玉龙等同志到凯坝开展计生宣传工作,正好支书、主任、文书都外出开会去了。来工作的同志都不会写排笔,我毅然接了此活。没想到一干就是一整天,虽然很累,但很开心。
之七:考察学校联系书籍1000余册
来凯坝之前,没想到这里居然会有这么个相对完善的完小。看到学校后,心中有不少喜悦,但又多了些困惑。村委会农家书屋及凯坝小学学生课外读物稀缺的情况让我突生捐书之心。随后向市作家协会、市音乐家协会、出版社等联系,共得到文学、音乐、科技、儿童读物等方面专家的响应,大约有1000余册读物的收获。哎呀,心中说不出的高兴、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