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心发言稿(大全)
王慧芬《图形、联想、创意》公开课评课稿
中心发言人:
王慧芬老师讲的《图形、联想、创意》这节课,是一节富有创新教学的一节课,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模式,对课文的重难点表现的淋漓尽致,让学生思维能力、想像能力、创造能力得以充分的的发展,在图形练习中,还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自主探究地完成了富有创意的图形设计,是一节非常成功的创新实验课。
首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魔幻转盘》的构造,把它分割成四个不完整的图形,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触发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很巧妙地过渡到《图形、联想、创意》的学习,从而引出图形的定义。
其次是在讲授新课时,利用多媒体展示《绿叶、手》的正负开相结合的图片,引出正负形的概念,让学生在欣赏时使学生明确了环保为主题的创意图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同时在讲解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图形联想时,通过大量的图片展示给学生,不仅丰富了学生视觉图形和图形联想的空间,而且还加深了学生对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区别的理解。
本节课最高潮部分是《魔幻转盘》中在转动时,产生了很多不同的图形,让学生感受到图形的视觉魅力,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加之配合王老师现场演示同中求异的设计图形,使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创作兴趣,又使学生了解了创意是怎样产生的。王老师激发起学生创作欲望后,对学生提出要求,以环保为主题构思作画,机会刚刚恰到好处。
最后,在学生作品展示评价阶段,王老师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最后老师点评,起到了环保思想教育,给了学生极大的鼓励,激起了学生对学习美术的热情。
总得来说,王老师的这一节课,富有创意,抓住了重难点,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学生学起来热情高涨,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一节课。
第二篇:中心发言稿
12计算机专业公开课中心发言
——赖丽云
2013-3-26
各位老师:
刚才教研组的老师都做了点评,谈了这堂公开课很多的优点,也谈到了一些不足之处。下面,我就谈一下自己对这堂公开课的感受。
首先,我个人的观点是一堂好课的首要标准是生动,生动的课堂,课堂气氛是活跃的,学生思维是灵动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是积极的,在愉悦的氛围中学生获得知识、获得技能,用一些专家的话说就是如沐春雨,如坐春风,整个课堂洋溢着生命的激情与活力,不生动的课堂谈不上激情与活力。计算机课本身也应该是生动有趣有意思的课,特别是一些专业课,不像数理化那样枯燥,尤其是我们现在很多学生都来自农村,平时很少接触计算机,对计算机有一种神秘感,当教师演示出精彩动画、漂亮图片,并且告诉他们自己也能做出来时,他们就会跃跃欲试,想一试身手,这是计算机课的一个先天优势,如果我们教师利用好这个优势,利用好学生的神秘感、探索欲,持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那他的课堂就是成功的课堂。相反,如果把生动有趣的计算机课上的沉闷,上的让学生昏昏欲睡,那么这堂课就是一堂失败的课。
第二点,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大家都看到了这堂公开课都是在机房进行教学,讲授与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现在不少学校的计算机课可能还是一堂理论课然后一堂上机实践课,讲理论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偶尔学生上讲台用教师机进行一下操作练习,这时大多数学生只能静静地看,学到的知识不能马上付诸于实践,割裂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等到能上机的时候,可能一些知识学生已经忘记了,还需要重新看书。讲授与上机合二为一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在机房,老师可以立即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对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前一段时间,教育部下发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大纲征求意见稿中也建议采用机房教学模式,上课即为上机,讲授与上机合二为一,这是计算机教学的导向。尤其是像Flash、photoshop等专业边讲知识边练习,学生当堂操作,当堂巩固所学知识,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这是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以上是总体的两点感受。
第三篇:中心发言稿格式
《》中心发言稿
中心发言人: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介
2.教学目标(三维目标不要单列,即将三维目标进行重组后一起写,不要按“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列出来)
3.教学重、难点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措施(这方面要一定要写具体些)
2.教学流程(这方面应写简洁些,特别是有的老师去网上下载教学实录,或是详案都一定要进行修改,改成简案就行了)
题目
——《》个案分析
【背景】
【教学实录】
师:
生:
师:
生:
……
【反思】
第四篇:中心发言稿
“启智部低年级教学质量提升”发言稿
彬县特殊教育学校
史雅婷
智力障碍学生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有效课堂的进行。有效课堂是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同时进步为主要标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发展性”课堂。与传统教学相比,它更关注学生体魄的健壮、情感的丰 富和社会适应性的提升。它是高效实现教学方式、思维结构、课堂环境平衡的 “和谐性”课堂,也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发展的“智慧性”课堂。
智障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智力低下,行为障碍明显,再加上来自社会的冷漠和歧视与生活中心灵的创伤、自尊心的缺失等都使智障儿童的学习能力受 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丧失学习的信心。因此,以人为本,尊重智障儿童的实际状况,构建有效课堂,促进智障儿童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主动发展是智障儿童生命个体的本真追求。它是在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精神的同时,探寻生命个体发展潜能的必要需求。
有效参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有效参与是落实教学目标、完成学习任务、构建有效课堂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注重智障儿童的有效参与,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氛围,不断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才能真正促进智障儿童的有效发展。
1、营造和谐氛围,拓展参与空间。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才能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了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也就为学生学习、探究、思考、展示等活动创设了良好的环境。
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首先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 , 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能“蹲下身来”与学生交流,耐心听取每位学生的发言,积极评价每位学生的表现,正确对待每位学生的质疑,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异思维,使他们充满自信地学习,满怀希望地探索。其次,教师要善于掌握倾听的艺术和技巧。教师的倾听体现着对 学生的接纳和重视,“倾听”也是满足学生被接纳、受重视、感受自身价值以及安全感需求的最重要途径。
2、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参与意识。
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对于智障儿童来说,游戏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这符合智障童好动、好玩、天真活泼的特点。课堂教学时,合理地把语文知识贯穿在小游戏里,以儿童熟悉、喜爱的形式出现,可以激发智障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执教《小公鸡和狼 》 这一课时,我先在黑板上贴 上几种动物的图片,然后创设了这样的游戏情境: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位动物朋友。那么,当朋友见面时,你们可一定要和它们打招呼。打招呼时,可要有礼貌哦。
生:小猴子,你好,欢迎你来我们班做客。生:晦,小公鸡,咱俩做个朋友好吗? 生:小鸭子,我最喜欢你啦,因为外婆家就有小鸭子,我天天和它们玩。
生:小松鼠,你的尾巴最好看啦,你愿意和我做朋友么? 以“打招呼”这个小游戏为突破口来切入课堂,贴近智障儿童生活,能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地投人其中,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人文本情境,使其产生主动学习的强大的内驱力。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完成了导人新课的任务,而且还引导学生完成了课堂练习说话的目标,同时渗透了礼仪教育的人文理念。
3、提供展示平台,绽放参与精彩。
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给学生搭起展示自 我的舞台,是智障儿童获得生命尊严,体验成功的有效途径。
围绕“培养智障儿童生存能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为了让智障儿童喜欢食物、了解食物,自己动手制作食物,我设计了,小小厨师会,这一展示环节。
孩子们亮出了一道又一道令人羡慕的“ 拿手菜 ”。“ 凉拌豆腐 ” 色、香、味俱全 , 真让人垂涎三尺 “水果拼盘 ”颜色绚丽 , 果香飘溢 , 真想咬一 口 “ 红烧肉 ”香喷喷 , 松 松的 ⋯ ⋯教室简直成为“ 三星级 ” 大酒店了。
提供这样的展示平台 , 既展示了智障童生命个体的精彩与智慧 , 对改善智障儿童今后的生存质量来说 , 显得既实用 , 又有意
义。在展示过程中 , 孩子们锻炼自己 , 勇 于参与, 大胆实践 , 互相合作 , 共同提高 , 不仅分享了做菜的乐趣 , 还学会了如何欣赏别人、赞美别人。
有效方式 丰盈学生主动研究的途径。
新课程提倡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自主提升 , 相互交流 , 实现思维碰撞 , 丰富生命智慧。这其中 ,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智障儿童获取知识 , 掌握技能 , 丰富情 感的重要方法。
1、自主——做自己的主人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对智障儿童而言 , 自主便可以 理解为自觉、认真地学习与探索。
在上自编教材《我爱高楼 》 一 课时 , 我便有意识地引导学生 自主学习。课前 , 我布置了一项实践性的作业 , 就是安排学生数一数学校里共有多少新房子 , 比一比 , 哪座房子最漂亮 , 甚至还可以说说漂亮在哪里。
在学会收集资料的同时 , 通过问、查、看等一系列直观的学习过程 , 学生学习内驱力得到了提高。这一由“ 传道式 ” 向“ 自主式 ” 转变的学习方式 , 不但提高了学生收集资料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 对丰富智障儿童的语文综合素养也是很有意义的。
2、合作——做交往的主人
学习过程既是学习主体的心理活动过程 , 又是人际关系的相 互交往、合作的过程。为此 , 课堂教学应该为智障儿童提供讨论、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 以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采用合作方式进行学习的智障儿童比采用听课方式 进行学习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在教学 《认识人 民币》一课时 , 我采用三人小组合作的形式 , 根据“ 活跃的带动内向的 ” , “ 优秀的带动后进的” 这一原则重新编组。为了让每个学生在小组的发言都能得到尊重 , 我特意将小组设计成 “ 围坐 ” 的形式 , 在这样一种轻松和谐、合作学习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高 , 思维活跃 , 积极主动 , 发言踊跃。
3、探究——做生命的主人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 儿童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探索能力 , 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 这也是最持久最有效的学习动机。探究过程中 , 教育者应给学生充分活动的间、时间 , 保证学 生参与的机会 , 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体验。
执教《乌鸦喝水》 一课后 , 当我还沉浸在成功课堂的喜悦时 , 孩子们纷纷跑来 “ 老师 , 我有更好的方法让乌鸦喝到水 ” , “ 我才没有乌鸦那么笨呢 , 把石子一个 一个地叼进瓶子里 , 我会 ⋯⋯”我有些意外 , 而后便是感动 , 经过认真思考 , 我决定把锻炼的机会
留给学生。于是我布置了一项特殊的课外作业 , 就是思考乌鸦喝水的其它办法 , 可以表演、介绍等 形式展示 , 两人一组为单位 , 下一 课汇报。
接下去的一堂课让我感受到 了“ 孩子的思维是奇特和灵动 的 ”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 尽管这些孩子的智力水平落后于正常儿童 , 但他们展露出的极强的表现欲望和表演天赋让我吃惊和感动。只见学生走到水 瓶旁 , 他很快就从口袋掏出一根吸管 , 插进瓶子 , “ 咕噜咕噜 ” 就把水 一 下子喝光了。学生说 “ 我最喜欢喝汤了 , 每次喝汤的时候我都会用到勺 子 , 乌鸦喝水也可以用勺子去舀着喝 ⋯ ⋯”他讲得绘声绘色。
有效迁移拓展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
教育活动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 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 , 将教学活动有效迁移置于适宜学生主动发展 的多元化学习环境中。这给学生提供了 自主选择、自我发展的机 会 , 也使每个学生都在多样的天 地里获得成功的体验。
1、思维——智慧的迁移
在教学中 , 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 凡是学生能 做的教师决不包办代替 , 尽可能让学生多一些思考、探索的空间。
在教学《四季》 这首儿歌时 , 我事先预测到学生在生活中对四季的特征有所了解 , 但仅仅只是接触 , 并没有真正地认识它。由于智障儿童拥有的知识少 , 经验不足 , 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 , 对这课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习这课内容 , 我让学生自己想
象 , 自己总结来理解课文 , 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孩子们这样说: 生:春天,花开了,草发芽了 , 树枝开始抽条 ⋯ ⋯
这一设计遵循了学生的身心 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 , 贯彻 了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 , 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 , 力求学用结 合的教学原则。教学中 , 注重了分层教学 , 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 , 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 , 解决问题 , 给他们自我发挥的机会 , 大大地 提高了学生获取思考快乐、感受语文学习乐趣的可能性。
2、体验——能力的迁移
调查发现班上的孩子很少独自外出 , 有的甚至被 “ 禁锢 ”多 年 , 长期被“ 束缚 ” 的他们根本不可能了解社会 , 更不要说在社会上生存。于是我组建了 “小小街路 参观团 ” , 大胆地将课堂移至街 路 , 领着孩子穿马路 , 过大桥 , 让他们亲身体验“ ‘ 人行道 ’在脚下 , ‘ 红绿灯 ’在眼前 , 汽车卡车在中间 ”的街路特征现场讲解“ ‘ 人行道 , 靠右行 ’、‘ 红灯停 , 绿灯行 ”’ 等交通规则。
当一起乘上公交车 , 亲眼目睹汽车从身边飞驰而过 , 一路街 景尽收眼底的时候 , 孩子们异常兴奋 , 把手伸出了窗外 , 尽情地挥摆着小手 , 似乎想和过往的行人都打个招呼 , 五彩的街景让他们 的心飘得又高又远 , 看来 , 孩子们已经喜欢街路 , 喜欢外面的世界 了。
课堂教学内容应以孩子的需要和发展为中心 , 让孩子从封闭 的课堂走进崭新、立体的世界 , 便能激发起孩子的感知欲望 , 为下 一步学习作好铺垫。
3、创新——创造的迁移
培养智障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 也是开展构建有效课堂研究的重要组成。为此 , 我在教学中精心设计灵活开放、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节 , 给学生以自主创新的思维空间。
执教 《我心中的大海 》一课时 , 我抓住智 障儿童富于想象这一特点 , 树立多元评价意识 , 打破课堂界限 , 在课堂结束时 , 让学生用水彩笔画出他们心 目中想象的大海画面。于是大海、日出、帆船、海鸥、波浪、大鳖鱼等等 , 都纷纷出现在孩子们的笔下 , 形成了 “ 活而有序 ”的课堂气氛。
爱因斯坦曾说 “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 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 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手脑并用 , 画出心中的大海 , 让想象也成为创新的翅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 学生的有效发展也是有效课堂最本真的愿望。教育者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身边的每一个生命 , 相信每 一位学生的智慧与能力 , 合理主导 , 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 主动 探究 , 主动发展。只有这样 , 我们的课堂才会洋溢生命的激情 , 充满生态的幸福 , 这也是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本真追求。
第五篇:教研中心发言稿
高一政治组教研中心发言稿
主题:神奇的货币
中心发言人:梁雷
成员:高一政治组
时间:2016-9-2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神奇的货币》是高一年级政治第一课知识。本课从学生具有一定生活体验的“钱”入手,是全书的开篇,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必须高度重视。首先,从日常生活体验中感悟经济道理,透过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规律是经济学科的核心能力之一,是培养学科思想的重要环节;而第一堂课能否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至关重要。其次,商品、货币是现代市场经济非常活跃而不可或缺的要素,是深刻认识各种经济现象、进行后续学习的基础。
同时,通过学习完这一课时,使同学们清楚: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商品的交换都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只有懂得货币,才算真正懂得商品,懂得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为学好经济常识以后各课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帮助同学们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走出拜金主义的误区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
①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货币的本质和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理解货币的发展历程:简单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货币的产生。并能够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待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方面来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②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其本质性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通过简要说明货币的含义和作用,使学生懂得制造、收藏、流通假币是违法行为,做到爱护和正确使用人民币,提高鉴别假钞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体验、启发,讨论,对比归纳,举例(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三、教学重难点突破
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
重点的依据:生活处处离不开货币,通过理解、把握货币本质、货币职能和纸币,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实际生活问题的应用能力。
(2)教学难点:商品的基本属性、汇率。(3)用现代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运用电教多媒体展示形象的多媒体素材,通过生动故事、画面,增加课堂的感染力,其目的就是为了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问题形象化。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的经济活动和现象,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经济生活,用经济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对于“钱”的正确认识。(4)用讨论法,澄清认识盲点
为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施展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热点”、澄清“盲点”,本课时对“如何客观对待货币”这一教学内容安排了讨论,以端正学生对货币的正确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