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论语》感言
《论语》感言
《论语》感言
——《论语》的主要思想及社会价值
摘要:《论语》是儒家的重要典籍之一,是中国政治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基石,它囊括了道德、仁爱、孝道、教育等诸多思想。其中的“道德”“仁”“礼”思想“教育”思想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和精髓。它启迪着人们自觉修身道德达“仁”,完善自我,去追求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实现人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关键字:《论语》 道德
仁爱 孝道 教育
和谐
价值
世界上的真理永远是最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就好像春天永远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它把你内心深处的良知给激活了。两千五百多年已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片片段段记录下来。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编纂,后来记成了《论语》。
我读《论语》这部书,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这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是儒学学派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蒙者。他的思想博大而精深。既有崇高的价值理想,又有切实的百姓日用,是中国古代思想智慧的结晶。孔子的思想,一言以蔽之,是以治平为本,以仁为核,以和为贵。他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礼乐文化的重要根据,价值观念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的规范所据,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
早在公元一世纪,孔子儒家思想就传入东亚地区。先后在日本、朝鲜、越南等 2 国产生广泛的影响。到十七、十八世纪后,孔子及儒家思想又影响到了欧洲,在十八世纪曾掀起一股“孔子热”,当时人们就尊称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为欧洲的孔夫子。
新时代的今天,人类在经过了三次工业革命的大变革和二次世界大战血的洗礼以后在思想上已经进入一个迷茫时期。在人类所面临的众多挑战中。最大的挑战是来自于人类自身的道德水准,西方学者因此提出了“全球精神危论”之说。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工业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和高度的物质文明,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其价值取向更复杂化和多元化。人在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更加物欲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人文精神的弱化和道德的下滑。这样就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指引我们重新步人正常的发展轨道。
儒家讲究天人合一,君子以自强不息,应该说对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就说过:“人类如果要在2l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4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那么,孔子的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究竟体现在哪几方面呢?下文将详细阐述。
(一)《论语》书中的思想观
一、《论语》书中的道德思想
《论语》中认为道德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支撑。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需要内在的动因和外在的动力的结合并促动支撑的。而其社会的发展无外乎需要四个基础:经济基础、社会制度、军事力量以及精神文化。正是这四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社会的存在发展的支承点。离开这四个支承点,一个社会很难得以维持和发展。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一个始终存在的理念就是把道德与政治相结合,以道德来指导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的贯彻。孔子在这点上是这一思想的发创也表现尤为突出。在孔子的思想里,社会存在发展必然需要经济、军事、制度以及的道德的支撑,并认为道德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支承点,也是核心和主导。
《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在孔子看来,任何人的生存、任何社会的维持、任何国家的存在,是需要先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生活资料的,“足食”是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但同时作为一个国家尤其是在战乱纷争的时代,要想不被欺凌和侵略还必须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足兵”是维持最基本的存在;再加上拥有一套完善的社会制度,“使民以时”,在中国这样的以农为基础的农业大国,其国家经济就是农业经济,而其发展的条件是必须要具备一个完善的制度来保证“使民以时”的,从而促使人民安定生产而粮食充足。
但在孔子心目中,认为一个社会、国家光具有丰富的经济基础、强大的军事力量、完备的社会制度仍然不够,而最根本最重要的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核心、主导是“信”,是“仁”之贯彻,即是仁义道德要在社会生活得以贯彻、得以普遍。只有这个核心之支撑才能让一个社会、国家真正得以生存与发展。
孔子认为只有道德才能够做到“尚贤”,只有统治者具有仁义道德才能表率、感召人民,才能更好的统治,才能“子欲善而民善之”,“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只有道德作为社会的原则才能治国平天下,“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只有道德才能使“民信之”,只有道德原则的贯彻,才能够使整个社会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社会才能安定、稳定。
在孔子的社会价值坐标中,仁义道德是高于其他社会支承点的,高于一切价值。道德高于生产、经济、利益、军事、艺术、宗教等等。在整个价值体系里,仁义道德是处于最高的层次,居于最上的地位。
孔子身怀救世之情怀,一方面为社会的存在发展寻求到其支承点的所在,认为社会的存在发展是建立在经济基础、军事力量、社会制度以及道德精神之上的,而且在另一方面还同时把道德做为社会的最根本的支承点。这一思想具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也是以后的统治者当作统治国家的思想发扬广大。
孔子告诉我们: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是否真正明白道理。如果你早上得道,就是晚上要离世,也不会留下什么遗憾。同时,最有最求有抱负的人来说,他所在意一定不是外在的衣食,而是更高远更有价值的东西。整天和别人比吃比穿的俗人,真是不值得和他们打交道。孔子提醒我们,党同伐异是危险的,不能仅仅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边。每个人对生活都有自己的一套理念,孔子的理想生活是什么 4 呢?孔子告诉我们要做精神上的贵族。走在现代都市的大街上,琳琅满目的商品让我们流连忘返。层出不穷的高科技产品让生活得品质空前提高。我们在这个无比强大的物质世界的压迫下,常常感到自己无力和卑微。内心的脆弱和精神的枯竭是现代人的通病。让我们聆听圣人的教诲,捧起那么久违的经典,重新强大我们的神经和道德吧!
二、《论语》书中的“仁爱”思想
仁爱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理念,主要是指一种高尚的品德,孔子是仁学的开创者,他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等思想。仁爱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和精神追求,其他的美德都是围绕着这种道德修养而展开的,一个人想要追求真正的品德,就应该以“爱人之心”为主要的前提条件。“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和道德,才能够实现道德的标准,才能够为实现最高境界的“仁爱”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可谓仁乎,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孔子十分注重人的品格的修养,也就是人的德育教育,认为人的品格的塑造主要取决于道德的自主性,完善的人格需要不断的积累和道德的培养,小人和君子的区别就在于其道德思想的培养,同时,“仁爱”虽然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准则,但却不是不可以追求的,只要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就会达到仁爱的境界。孔子还认为,仁爱是最完美的、最善良的精神,是决定一切的根本。
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孔子认同的最高道德境界。目前,人们在感受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同时,更渴望人性的回归,得到精神的慰藉。因而注重仁爱之心的培养,对于善待他人、扶残助弱、扶危济困社会风尚的形成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何谓“仁学”? 孔子的弟子樊迟问“仁”,子曰:“仁者,爱人”。这种“爱人”的思想从哪里来呢?子日:“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爱”的精神是人自身所具有的,而爱自己的亲人是最根本的。但是“仁”的精神不能只止于此,还要“推己及人”,还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才叫作“仁”。而要做到“推己及人”并不容易,必须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作为为“仁”的准则。“仁”是人自身内在的品德,“礼”是规范人的行为的外在的礼仪制度。这对于现在世界上一些国家来说就是应该行“仁政”,行“王道”,不应该行“霸道”。这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世界主题的实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 孔子还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主张。他认为,以“和为贵”而行“忠恕之道”的有道德有学问的君子应该做到能在不同中求得和谐相处。这和我国一贯主张的“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原则是有有相通之处的。颜渊也曾问孔子如何才能做到“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意思就是说,通过自己约束自己的欲望以达到礼的要求就是仁。颜渊继而问到如何求仁,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可见,“礼”是求“仁”的行为标准和必由之路。但孔子的“克己复礼”不是宋代理学家所宣扬的“存天理,灭人欲”,而是适度克制,独善其身的节欲观。我们知道,欲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然而无度的欲望却无异于饮鸽止渴。因此,我们应该再度发扬孔子的价值与智慧,用孔子的节欲思想扼制和节制人类自身不断膨胀的不合理欲望,从而使得整个人类社会得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仁”是孔子认同的最高道德境界。而“仁”参透在人的饮食起居各个角落,要做到“仁”,必须从生活得各个细节入手。孔子特别的强调了几点:第一,“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认为要和道德高尚的人为邻,以便受其陶冶。第二,“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孔子认为仁者可以在困苦的环境中自得其乐,在顺境中也不会忘乎自己。第三,“为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孔子认为,仁者才有正确的是非观念,才能分清好的坏的。孔子认为要做到仁就必须处处实行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这五种品德。无论何时何地,如果一个人能待人恭敬有礼、心地宽大厚道、为人诚实守信、性情仁爱施惠,他一定是最成功的交往家。
孔子说立志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但不是用正当的方式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它;贫穷和低贱是人人有厌恶的,是不用正当的方式去摆脱他,就摆脱不掉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是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仁德办事,就是在颠簸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办事的。这才叫君子,这才是有仁德之人的所作所为。
三、《论语》书中的“孝道”思想
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孝道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家、6 国、天下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该立足于最小的一点——家,从自我做起,弘扬孝道,孝敬父母。弘扬孝道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也是响应创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的具体做法。
孝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一种晚辈对长辈的伦理道德。古书上说:“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尚书》上对孝的简单解释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古人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就是说年轻人在父母身边就要孝敬父母,离开家里就要敬爱兄长。“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可见孝的内容很多,主要内容有:第一、养,即赡养父母。第二、敬,即孝敬父母。第三、安亲,第四、终身孝敬。此外《论语》中多次提及的丧葬及其丧葬的礼节问题也被孔子认为是孝敬父母的延伸和发展。
“仓廪实而知荣辱”,物质是基础,决定做上层建筑,尽孝道的首要条件即前提就是赡养父母。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女侍奉父母能经常和颜悦色是件难事。遇到有事,子女去操劳;有好吃好喝的,让父母享用,仅这样就可以认为是孝了吗?从孔子的疑问中就可以知道,孔子认为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要孝敬父母肯定还要做更多的事,那么更多的是什么呢?《论语》书中对这个问题又做出了解释,即“敬”。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说了,现在称作的孝,不是仅仅能供养父母就行了。然而就是狗、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如果没有对父母的一片孝敬之情,那赡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孔子驳斥了那个时代普遍存在的对于“孝”的理解,认为孝不仅仅是能够供养父母,还必须要做到敬,要对父母有一片孝敬之情,孔子在这里着重强调了“敬”。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那是一般动物的本能,而人类如果只停留在这种初级阶段,把妥善安置父母的衣食住行问题作为孝顺的最高境界,就未免愧对于“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称谓了。在高中的语文课本中,有篇课文叫《陈情表》,那是一篇典型孝道思想为核心的文章。古代的“花木兰为父从军”,这也是千古绝唱的孝道。古人认为在养父母的同时必须对父母“敬”。子日:“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侍奉父母,如果发现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应该婉转地劝说他们,见父母心里不愿意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在孔子及儒家看来,孝敬父母不仅要“养亲”、“敬亲”,还要提倡“安亲”。所谓“安 7 亲”。就是说子女在父母生时立身行道,不犯刑律,不做冒险的事,不做不义的事,以免父母为自己的过错和安全担惊受怕。《论语·里仁》提到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也是孔子提及的安亲的重要内容。
今天,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分散在五湖四海,各自为自己的前程而忙忙碌碌。当我们在哪个晚上没有应酬或者比较闲时的时间的里,有没有想起过远放的父母呢?有没有想起过他们那爬满皱纹的脸和那颗永远牵挂着你的心呢?有没有在梦里被父母的呼唤惊醒,而在子夜时泪流满面呢?孔子说父母在不远行,现代社会的人不得不为了一份理想的工作而四海漂泊,到处流浪,到异乡去寻找我们的天地和梦想。守候在父母身边尽尽孝道,常回家看看,已经成了越来越模糊的梦了。记得林语堂先生曾说过:“一个自然人必定会爱自己的儿女,但是只有受过文化熏陶的人,才会教养父母。”古人常说人生中的一大遗憾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当未来事业有点成就后,再转身过来想起父母,这时候他们已经垂垂老矣,来日无多了。这是件多么让人感到遗憾和悔恨而又多么无奈的事啊!孔子还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一俱。”让我们一起为伟大的父母亲祝福祈福吧!这或许是现代人最能表达孝心的方式了.四、《论语》书中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一个“以德服人”的教育家,是中国历史上教师的光辉典范,他所体现的“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已成为中国教师的优良传统。
(一)“身教法”
身教就是以身垂范。《说文解字》上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其中包含有身教的意思。在道德教育中身教起着重要作用。首先,身教具有教化功能。人的行为是在一定的思想、信念等指导下进行的,所以,别人可以透过一个人的行为体会到他的思想和信念,从而实现教化功能。其次,身教具有榜样作用。一个人的行为如果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就容易得到周围人的肯定,并自觉不自觉地进行模仿。另外,榜样还通过激励和感染,促使人们坚定信念并化为行动。儒家的教育是做人的教育,因此,身教法就显得尤其重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告诉我们,孔子以道德修养为要,所以才能身体力行,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子贡说:温、良、恭、俭、让这些美德是孔子所最求的,从子贡对孔子的评价可知孔子为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8 礼让,可见孔子非常重视自身修养,为学生做出了好榜样。
(二)“寓教于乐”
孔子注重在艺术中陶冶性情。孔子的学生都学习《诗》,《诗》能陶冶性情,使人的喜怒哀乐皆中节。《为政》篇:“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三百篇全为真情流溢之作,学得这个真字,言行思想无不率真,便是由《诗》入道。这样,内容上是大道的表达,再配上和谐的音乐,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艺术教育中提升人格。音乐等艺术对人的道德修养有很大影响。《乐记》指出:“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乐记》还阐明了先王立乐之方:“先王耻其乱,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乐而不流,使其文足论而不息,使其曲直、繁瘠、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不使放心邪气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这段话说出音乐与人的道德之间的关系,可见,艺术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在今天的课堂上老师们同学们也是喜欢老师把知识变成乐趣再搬上课堂的,这样就会乐在其中,学在乐中。
(三)“启发诱导”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第七》)。意思是说,不到他努力想懂而懂不了不去开导,不到他努力想说而说不出来不去引发。告诉他一个角落是如此,它不能随之联想到另外三个角落也是如此,就不再多说了。“启”是使人获得开导,好像突破盲点,领悟其要旨;“发”是使人获得引发,找到适当方式表达自己的体会,所以老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能充分思考,并用适当方式表达自己的认识。这样做的理由有二:其一,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学记》指出:“时观而勿语,存其心也。”即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先观察而不要事先告诉学生什么,以便让他们用心思考。孔子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学而第一》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文中反映出子贡对贫富的看法已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孔子则提出更积极的“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促使子贡立即联想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可见子贡已经获得了启发,体认到做人要不断地完善自己。
(四)“因材施教法”
因材施教的哲学依据是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既然不同学生的特点不同,那么在教学中就应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孔子擅长运用因材施教法。《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第十一》)冉有平时做事退缩,所以孔子鼓励他放开手脚去做;而子路却胆大敢为,所以孔子对他多加管束。这种因材施教法,契机契理,所以孔子的学生出现了七十二贤。
(五)“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用讨论与辩论等方式就某一问题各抒己见、澄清思想、寻求结论的教育方法。讨论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潜力,在对话中发挥创造力,形成新观点。讨论法符合思维的规律。凝结着古人智慧的《学记》充分肯定了讨论法的作用,《学记》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是教学失败的六种原因之一。在学习中一个人独自冥思苦想,不与友人讨论,容易学识浅薄,见闻不广,可见讨论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孔子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讨论法。《八佾第二》中记载:“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这段话反映出子夏向老师请教,子夏问:“笑眯眯的脸真好看,滴溜溜的眼真漂亮,有这样美好的面目,始有笑倩盼动之美。’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孔子回答:“绘画之事在素地之后。”绘事后素,就是绘画之事后于素。这句话是比喻,“素”是比喻美女的面颊美目,这是美的素质;“绘事”比喻笑倩盼动,这是美的姿态。先有美质,而后有美姿,故说“绘画之事在素地之后。”子夏立即领悟出一个道理:“那么,礼是不是后来才产生的?”也就是说学礼以忠信为前提,孔子说:“能够带给我启发的是子夏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这一则故事通过师生的对话,各自都有所感悟,这就是讨论法的妙用。
(六)“奖惩法”
奖励是一门艺术,适当的奖励可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从而增强其学习动机。孔子善于运用表扬法。《雍也第六》记载:“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10 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所以孔子很看重他,并经常表扬颜回。这样做不仅激励颜回不断完善自身,而且也会带动别人向颜回学习。表扬的手段有很多,不仅有口头上的称赞,也包含着其他形式。《公冶长第五》中记载:“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孔子评价公冶长,认为可以把女儿嫁给他,虽然公冶长曾被关在监狱中,但不是他的罪过。能够托付女儿终身,就是对对方的最好肯定。惩罚是一种消极的强化的教育方式,惩罚应当公平准确,使被惩罚者吸取教训以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同时也能使他人引以为戒。《先进第十一》中记载:“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这段话说的是孔子的一位多才多艺的学生冉求,在担任鲁国执政大夫季氏的家臣时,努力为季氏聚敛财富,孔子对此非常不满,声明:“冉求不是我的同道,同学们可以敲着大鼓去攻击他。”在师道尊严的古代,这种大张旗鼓的教训方式可以说是非常严厉的惩罚。惩罚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必须让被惩罚的学生认识到问题之所在,使他们改正不良行为。
孔子教人,他的语言总是生动形象、化抽象为具体,化繁琐为简单,很富有寓意,很实在也很有哲理。怎么样才能学好呢? 孔子认为想最好的老师是兴趣。单就学习某种东西而言,喜欢他的人不如以他为乐的人。只有以他为乐才能悟出上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才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才华来。人各有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长能力区,关键是你能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自己怎么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定位。伟大的诗人李白先生,他是个天才般的诗人,但是由于对自己的认识不足,投身于政治,但缺乏基本的执政能力,在官场之上四处碰壁。在这个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认识自己,给自己的定位就显得很重要,只有先成为专才,才有成为全才的希望。所以对于不同德人群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才会教育出伟大的学生来。孔子认为弟子们应该立志于学“道”,以道德为依据,以仁义为凭借,同时还要熟悉掌握各种生存技能。孔子实行有教无类的原则,打破了封建社会里学在贵族和学在官府的弄断模式,把教育引向了普通老百姓。只要学生能拿出干肉来做学费,孔子就一律招收并认真的去培养这个学生。孔子的教育方法是很先进的,他采用了启发式的教育模式,他引导学生自己独立的去思考问题和探索问题。如果学生不能或者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不能举一反三,他就不给教新的知识类容 11 了。这体现了他对学生和对自己教育的负责。
当今社会仍然流行着“填鸭式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思想提出了这么多年了,我们现在想想两千多年前的空老夫子来,是不是有点汗颜了?现在充斥在教育基础重的依然是考试和分数。“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种现象到今天都依然没有得到解决,没有多大的改观和起色,我们的教育体系,可以培养出一大批的高校毕业生和优秀毕业生,可以有千千万的人能拿到奥林匹克的各项奖项,可是就是不能塑造出一个对社会对人类有又重大贡献的自然科学家,也培养不出一位能对学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学术大师来。孔门弟子三千,就出了七十二贤人。而今天随便那所高校岂止几千人,但是有没有几个或者一个能称得上是能人呢?在当今的社会,我们该好好的想想孔子了。
五、《论语》里的和谐思想
1.塑造和谐心态,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人格。儒家修身为本、身心和谐的和谐思想,概括了心态与社会的关系,折射出的基本道理在于人是社会的一部分,只有身心和谐的个体,才会有和谐的社会:只有和谐的人格,才会有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它所具有的现代价值在于它是一种和谐的社会心态,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和谐人格的塑造,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利益格局发生较大的变化,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社会不公现象有待解决,贪污腐败现象还未完全消除,社会心态领域的失衡、浮躁、混沌、无序等消极现象有所加剧,这势必影响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理性判断,影响人们的日常行为,甚至诱发一些偏激行为,成为社会稳定的隐患,影响和谐社会建设。以“修身”为道德准则的儒家身心和谐思想对现代人摆脱物欲困扰,确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和谐的理想人格,具有重要的价值的参考。因此,重视和解决社会心态问题,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和谐心态,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用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对于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保持经济社会健康良性的运行秩序、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坚持以人为本,培育诚信友爱的和谐人际关系。儒家确立的仁学思想对于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培育了中华民族团结友爱、助人为乐、互帮互助、忠诚国家和事业的优良品德,形成了中华民族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这种精神对于我们在今天坚持“以人为本”,建设诚信友爱、12 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市场经济的刺激和导向,使人的私欲膨胀、急功近利、弄虚作假、言而无信、尔虞我诈,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阂和不信任。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弘扬儒家的和谐思想中尊重他人、尊重群体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以诚信为重点,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建立诚信友爱的和谐人际关系。
3.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公平正义的现代和谐社会。儒家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的和谐思想,是为实现“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理想社会服务的。因此,从孔子的“仁学”到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都在为人与社会的和谐寻找理论根据。当然,由于他们所处时代不同,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对于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的理解也就有所偏重,但在把人与社会的和谐作为儒家的理想上,他们的观点却是一致的。这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可资借鉴价值。
任何一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必须依靠一套制度来调整和维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基础就是确立并调整各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解决各种具体矛盾和问题的层面上,而应着眼于构建稳定协调的社会秩序,建立健全有利于保障社会公平的制度体系,使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在有序的状态下不断得到调整和解决,使社会公平正义切实得到维护和实现。
4.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儒家的和谐是“天人合一”的和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做出的庄严承诺。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 科学 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 13 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避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论语》书中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突出价值
(一)“自强不息 ”
孔子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年轻时,他好学上进,不断进德修业。他的 政治 思想形成后,便为实现自己的主张孜孜以求。孔子向往三代圣王之治,希望王道大行,实现仁政德治。孔子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他对社会 历史 与现实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可他依然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懈奋斗。他希望教化社会人心,讲究仁爱,遵守秩序,并为之四处奔走,到处碰壁亦信念不改,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孔子心目中有一片圣洁的天地,这就是要实现天下为公、讲信修睦、谋逆不兴、盗贼不作的大同社会。孔子晚年喜爱《周易》,《易传》中多次提及的“刚健”、“有为”,《象辞》所说的“自强不息”,其实正是孔子生命主题的写照。
(二)“与时俱进”
孔子执着于自己的政治追求,但他绝不是愚顽不化的人。人们误解《礼运》篇,以为孔子向往的大同社会是所谓“原始共产主义时代”,其实,认真对读《孔子家语》与《礼记》的该篇,就会发现孔子所言是指“三代明王”时期。孔子思想的显著特征是主张“时变”,主张在变化的时势中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大学》引述古训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则有:“生生之谓易”以及“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发展观念。《论语》、《中庸》、《易传》中都记有孔子的相关论述,而《周易》中所说的“与时偕行”,最为准确地表述了孔子的这一思想。
(三)“天人和谐”
孔子注重人与 自然 的关系,突出表现在他的天、地、人“三才”一贯思想上。在《易传》中,天、地、人被看成宇宙组成的三大要素。《贲·彖传》日:“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与自然并列,就应和谐相处,由此形成了儒家“天人相通”、“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相互协调观念。孔子认识到客观 规律 不可抗拒,他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14 孔子言行中包含有丰富的天人和谐等生态意识,认为人应当自觉认识与遵守自然规律。《论语·述而》说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孔子家语·五帝德》记孔子说:“治民以顺天地之纪”、“仁厚及于鸟兽昆虫”、“养财以任地”、“履时以象天”、“春夏秋冬育护天下”之类,都包含有注重生态平衡,遵从自然规律的意义。
二、孔子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
(一)“ 教育”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曾预言,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科技发展将会突飞猛进,这取决于四个有利因素:经济实力的强大、决策者的决心、大量的青年人才、良好的传统。在传统方面,杨振宁极为看重由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在教育方面的深远影响。众所周知,孔子非常重视教育,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思结合、重视实践、学仕结合„„其中的一些观点今天看来更显卓越。比如,他的富民而教的主张,几乎就是我国普及教育、提高民族素质,以实现“科教兴国”政策的古代版本。在兴起于西方的现代教育中,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是最重要的内容,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则普遍被忽视,其结果是人的工具化、物化,而孔子德才兼备、德智并重的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补其偏。
(二)“经济”
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动下,西方传统的管理思想强调高效率、标准化。在这种体制下,人只被视为整个生产流程中的一个环节、一道工序,或只是庞大而复杂的制造金钱的机器上的一个零件,他的生活和权利得不到企业管理者真诚全面的关心。与此相反,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理念则是“以人为本”,实实在在地爱人、关心人,而不仅仅是利用人、控制人。这就使得生产者在企业中有一种“家”的归属感,企业的对内凝聚力、对外竞争力也由于生产者对“家”的忠诚奉献得以增强。用一位日本企业巨子的话说,儒家的管理模式就是:一手拿算盘,一手持《论语》。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在“儒商”身上表现得最为全面。其博施济众、依群利己的经营宗旨,以人为本、仁民爱物的经营原则,以义取利、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好学重教、以智经商的经营特色,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的经营方法。这一切无不是孔子思想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创造性运用。
(三)“政治”
当今世界有两大显著趋势,其一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扩展,人们 15 被愈加紧密地联系在一个“地球村”中,其二是某些民族、国家间的冲突和矛盾似乎在朝着扩大、加剧的方向发展,帝国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幽魂仍在四处游荡。在未来的世界中,各国应当遵循怎样的政治伦理,才能使我们这个星球平安无事?1988年,世界三分之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充满仁爱精神的“忠恕”之道应当是当今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相互尊重、和平共处的中心价值。孔子主张的“和而不同”应当是克服“西方中心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实现文化多元存在、民族共同发展、国家共同繁荣的基本法则。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不应成为歧视和强权的现实借口,福山的“ 历史 终结论”也不足成为人类未来发展的一元宿命。唯有彻底摒弃满怀恶意的达尔文主义的西方政治思维,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世界政治生活中的最低共识,用孔子一样对他人充满善意的目光去看待其他的国家和民族,庶几人类可以实现“有道”的大同社会。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西周社会以血缘氏族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崩溃瓦解,而基于文化认同的“诸夏”民族共同体正在形成。这是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最初发生的年代,古典成为时尚,一些人开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秩序等方面的问题,原先由贵族所垄断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渐流入民间。孔子正是这时代精神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遂开战国诸子百家之先河。总之孔子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
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2、金良年:《论语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3、于春梅.儒家和谐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现代意义.理论探讨,2007(3)
4、《论中国古代儒家社会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5张卫中.论语直解.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
6杨树增.论语导读.北京:中华书局,2002.
7周韬.孔子与儒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第二篇:读《论语》
读《论语》
——另读于丹的《<论语>心得》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对于我们有着深深的影响。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于丹说,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他仅仅是一个指标;而真正从内心感到安定和对于政权的认可,则来自于信仰。这是孔夫子的一种政治理念,他认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诚然,一个国家若有着百姓的信赖与支持,那么便有了坚实牢固的基础。失去了百姓的这种信仰之后国家极有可能崩溃和涣散。秦始皇,统一六国,南开灵渠攻越族,北筑长城防匈奴,统一了货币、度量衡、文字使百姓交流更加方便;但是他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为了自己的地位稳固焚书坑儒。渐渐地,失去了民心,失去了立国的根本,所以,有了陈胜吴广的起义,有了刘邦项羽的帝位角逐。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颜回,孔子最喜爱的弟子,最常夸奖的弟子,也是将之视为传人的弟子。颜回好学,能闻一知二;他居处陋巷而不忧,用心钻研着文学,孜孜不倦地学习着知识。“颜回真正令人敬佩的,并不是他能够忍受折磨艰苦的生活境遇,而是他的生活态度。在所有人以这种生活为苦,哀叹抱怨的时候,颜回却不改变他乐观的态度。”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但我们应该像颜回那样,面对着生活中的困难毫不退缩,乐观积极地看待自己的生活,用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承认不足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在孔子看来,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是“走正路还是走捷径”。君子讲究“义”,走正道;小人追求“利”,走捷径。而且,君子和小人所惦记的事情都是不一样的。“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所以,我们应当以君子为友,而非小人。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朋友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着他的为人,就是我们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益友正直、诚实、见识广博,损友善于谄媚拍马、夸夸其谈。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人,有可以为友的,也有不可以的,我们要做个有心人,交到好朋友,远离坏朋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光阴如流水一般,昼夜不停地消逝,含蓄却沧桑。“哲人眼中滚滚奔流的江河水,它不只是一种自然存在,其中流淌的还有挽不回留不住的光阴。”难怪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发出那种无端之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人生有限,自然永恒,天地悠悠,物序流转每个人都是一个渺小、转瞬即逝的生命,孔子望着流水兴叹,也描绘了一种人生轨迹: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于丹说:“《论语》有温度。《论语》的温度,不烫手,亦不冰冷,略高于体温,千古恒常。”我想,《论语》就是教我们如何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的,读《论语》,是在读人生;学《论语》,是在学做人。
第三篇:读《论语》
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精益求精。孔子听了高兴地说: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子夏是孔门晚辈中的高足,长于文学。有一次,子夏引《诗经·卫风》上的诗句,向孔子请教:“‘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论语·八佾》意思是,《诗经》上说:有酒涡的脸笑得真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流转得真叫人喜爱呀,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说:
先有白色底子,然后画花。子夏接着进一步阐明说:那么,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义之后呢?孔子高兴地说:卜商呀,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进一步讨论《诗》了。孔子敢于承认比他小44岁的子夏在学问上对自己有启发,说明孔子能向被教育者学习的勇气,其精神可敬佩!
儒家学说,后来成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正统学说,《论语》就成为儒家学说的主要经典。到南宋时,理学家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到了明清两朝,规定科举考试中,八股文的题目,必须从四书中选取,而且要“代圣人立言”。这一来,当时的读书人都要把《论语》奉为“圣典”,背得滚瓜烂熟。
第四篇:我读论语
序
从近代开始对孔学的批判,究其实质来说并不是针对孔学本身,特别是不是针对《论语》等汉代以前的孔学著作本身的批判。他们的批判实质是对宋代的程朱理学、明代的东林党人以及从清代开始封建农奴主义思想等封建思想的批判,因为孔学的经典著作《四书》、《五经》等经历过不同朝代的统治阶级的修改,早已经面目全非,根本不是孔子本人的意思了,加上原来的古籍本身并不断句,今人早已是句读之不知了,历经几千年后,本意确实真假难辨。
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根据基本词义和说话的习惯,特对论语做一下自注,标点符号都是我在参考众多译文的基础上根据句意自己略加修改而成的。
(一)学而篇
这篇其实应该叫做德育篇,讲的是孔子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德育思想,即一个人应该如何接受教育,成为一个道德上高尚的人。其突出主题就是孝悌忠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仁义道德。孔子生活在奴隶制社会,当时中国社会尚处于农耕文明时代,他能有这样的德育思想是很不容易的,他的思想并不全是封建主义思想,也不是只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比如他的关于边学习边实践、言行一致等思想,即使在当代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⑴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自注:
孔子说,学习完东西后时常在实践中使用所学到的东西,是让人高兴的事,这就像遇到朋友从远方到来让人高兴一样。当别人不理解自己的时候,不觉得恼火、不去抱怨甚至怨恨别人,这样的人不也是君子吗?
⑵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自注:
有子说,如果一个人在家孝敬父母、尊重兄长,但是却喜欢不尊重上级,不执行上级的命令,这样的人是很少的;一个人尊重上级却喜欢做违法乱纪、扰乱社会的事情,这样的人还没有见过。君子要遵守做人的基本道德,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业的长足发展,孝敬父母、尊重兄长,难道不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吗?
⑶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自注:
孔子说,满口甜言蜜语,善于察言观色,能说会道,巧舌如簧,面目多变,阳奉阴违,这样的人很少是仁慈、仁义的,这不应该是一个君子的行为,君子应当言行一致。
⑷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自注:
曾子说,我每天都从三个方面反省我自己,一是帮人做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实实在在地为他人着想,忠于自己的职责;二是和朋友交往的时候有没有不守自己的信用、承诺;三是有没有同别人高谈阔论、空谈大道而不去认真的践行。
⑸原文: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自注:
在断句上,有人这样断: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我个人认为是不恰当的,不大符合人说话的习惯,有些让人觉得一句话没有说完被打断了。
这样断句之后,应该是这个意思:千乘之国的治理策略,在于统治阶层兢兢业业的做事,倡导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统治阶层内部要团结一致,互相尊重,按照时令节气,气候变化指导老百姓进行生产。
⑹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自注:
在断句上,有人这样断: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我个人认为这么断句是不恰当的,这段话讲的是一个学生应当具备的品行,即在家里、在社会上应该怎样做,应该具备什么样的道德素质等等,主要是谈论如何做人做事。
原话的意思应该是这样的:做学生的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在外面要尊重长辈,做事谨慎而且守信用,关爱他人而且要学习做好事、善事,见到别人做好事、善事要多鼓励,有多余的精力的时候,应该学习一些文化知识。
⑺原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自注:
子夏说,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尊重有贤德的人,做事稳重牢靠不轻浮(易当做移之义,色是泛指,指做事轻浮,流于表面,不深入了解事物的规律),侍奉父母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工作能全身心的投入,和朋友交往时,说话做事守信用。那么这样的人即使没有上过学堂,我也要说他已经学的很透彻了。
后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就是对这句话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它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知识的来源的总结,即知识来源于自己的实践和前人对实践的总结(书本知识)。
⑻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自注:
孔子说,一个人要懂得自尊自重,自强自立,对自己自信心,否则就会失去个人尊严,学到的知识也不能牢固掌握;为人处世忠诚守信,和与自己有相同道德品质的君子交朋友,如果自己有了错误就立即改正。
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本人熟读周易,这里的“重”一字恐怕就是自强的意思。后人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中国佛家禅语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些恐怕都是对孔子儒家思想的引申。
⑼原文: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自注:
曾子说,如果人们都按照《礼记》的要求,父母离世时合理地安排好他们的葬礼,以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哀思,祭祀祖先时恰当地安排好祭祀的仪式,赞扬他们给自己带来的荣光与自豪,那么民风就会越来越质朴、淳厚。
在孔子生活的时代,诸侯并起、社会动荡,周王的影响力越来越小,自周朝开始制定的各种制度越来越不被人们重视,在孔子眼中,那时的社会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所以在《论语》问政篇,对待丧葬问题的解答,孔子都是一个字“礼”。所以,曾子这句话也是对《礼记》的推崇,人为要按照《礼记》的要求安排好丧葬,不能越制。
⑽原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自注:
子禽问子贡,我们的老师每到一个国家,一定会去官府旁观他们如何处理政务,这种事情是老师向别人请求来做的还是别人邀请来做的呢?子贡说,我们老师的性格温和,亲和力很强,学识渊博,待人接物有礼有节,生活简朴而且为人谦虚,不争名夺利,所以他才能得到这样的听政资格,老师以这样的方法来求取听政的资格,是不是和别人求的方法不一样啊?
一些译文中,将“良”译作善良,我觉得是不确切的,也许孔子很善良,但别人不会因为他善良而请他来听政的,应该是指他学识渊博,懂很多治国的道理。恭也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恭敬,拍马屁的人才更招人喜欢,这里的恭应理解为懂礼貌,在现代人的概念词里就是懂交际的意思,在那个时代就是懂得《礼记》,孔子是很懂得周礼的人。
⑾原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自注:
孔子说,当他的父亲在的时候,看他是否树立远大的理想;当他的父亲不在的时候,看他是否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仍然为理想而奋斗;如果他的一生都遵从父亲的教导,为理想而奋斗,没有改变,那就是真的孝顺!
三年不可机械的理解为三年的时间,在中国古代,三代表的是所有,万物,比如道家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孔子虽不是道家思想的领军人物,但在遣词造句上是一样的,所以我把这个三年理解为一生。道,也不应当简单的理解为规章制度、方式方法,在孔子的时代,汉语的词汇还不是很丰富,没有现代这么多的汉字,这里的道应该同“导”字,是教导、指导的意思。
孔子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人要遵从父辈的教导,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奋斗终生,这才是真正的孝。即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孝,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而且是长期观察!
⑿原文: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自注:
有子说,运用《礼记》来处理各种事情,是为了促进社会融合、和谐的目的,古代的那些圣贤的君主们的治国之道,也是以此为目的。当社会矛盾出现的时候,任它由小到大的发展是不行的,如果仅仅知道和谐,而不知道按照《礼记》的要求来达到和谐,也是不行的。
有的译文断句为“„„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这样断和我那样断的句义不变,但是不如我那样断看起来意义明了。这里的礼是《礼记》的意思,在这一段,孔子讲的是治理国家的时候《礼记》和和谐的辩证关系,即建立国家法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必须以《礼记》为依据。
⒀原文: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自注:
有子说,如果承诺符合社会道德法律的要求,我们就应该去履行自己的诺言;按照《礼记》的标准对待他人就会远离耻辱;不因为建立自己的家庭而抛弃自己的父母,这样的人才可以做一家之主。
这里的“因”字应同“姻”字,指的是一个人结婚,建立自己的家庭,亲指的是父母双亲。“宗”字我的理解应该是一家之主的意思,有的解释为可靠,有的解释为尊敬。我觉得不应那么理解,那样上下文就不连贯了,而且也没有突出孔子“孝”的思想。最后一句应该是说一个人不因为结婚而抛弃自己的父母,那么这个人就是孝顺的,能够将家族的荣耀发扬光大,可以作为一家族的宗主继承父辈的事业。
⒁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自注:
孔子说,君子不追求吃的很饱,也不追求住的安逸,勤于做事而且说话谨慎,根据高尚的道德标准来匡正自己的思想,这才是真正的热爱学习啊。
⒂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自注:
子贡问孔子:“贫穷而不谄媚,富贵而不骄横,这样的人怎么样?”孔子答:“这样的人还可以啊,但他们不如贫穷而以追求高尚的道德为乐,富贵而以严格遵守国家法律为荣的人。”子贡说:“《诗经》上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说的这种做人的道理吧?”孔子说:“子贡啊,我跟你说了过去的事情,你就知道将来的事情了,我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
在这段话里,孔子认为人不论贫富,都应当遵守国家法律、追求高尚的道德,对子贡能够举一反三的理解他说的话很是赞赏。⒃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自注:
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理解自己,担心自己不理解别人。
孔子这么说的意思是要加强和他人的沟通,先让自己了解他人,沟通的渠道通畅了,别人也就能了解自己了。这种先人后己的思想影响了两千多年来许多文人墨客的思想。
(二)为政篇 为政篇主要讲述孔子的治国思想,孔子的治国思想主要体现一个“德、礼”的运用,他常常忽视法的运用,认为治国不能全靠法纪。其实从另一个角度讲,德、礼本身也是一种法纪,是一种建立在高度自觉基础上的法纪,他的出发点就是三字经的“人之初、性本善”,他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即使后来变坏了,也可以通过教育使之变好。
但“德、礼”本身只是一种对个人言行进行约束的建议,没有惩戒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孔子游学多年,其思想却不被大多数君王接受的原因。在当时动荡的社会状态下,仅仅靠“德、礼”是不能实现国家的兴旺发达的,要改变当时社会**,必须建立一套新的完整的社会法制,即新的“德、礼”,并以之来约束整个社会,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这也是商鞅变法后秦国得以发展强大的最重要的原因。
毛泽东在给郭沫若《封建论》的评论诗中写道:“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多行秦政治,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从中可以看出,毛泽东也是一个反对以德治国,主张以法治国的人。从他在建国后发起的种种运动看,他是一个以法治国的实践者。
(1)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自注:
孔子说,要以道德为核心制定法律制度、管理国家,就像北极星居于中心而其他星星围绕着他运行一样。
之所以这句话被放在第一句,就是因为这句话是孔子执政思想的核心。在孔子的执政思想里,道德是第一位的,是最基本的元素。
(2)原文: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自注:
孔子说,《诗经》有三百篇,但通篇的意思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原文中的邪字,应通今天的“斜”,意为偏,不全面,不正直,不高尚。
(3)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自注:
如果仅仅以法律引导、规范老百姓的行为,以刑罚来惩罚违反法律的行为,那么老百姓违反法律后为了免于刑罚的惩罚就会投机取巧钻法律的空子,人就会变得没有没有羞耻之心。如果以道德来规范、引导老百姓的行为,以《礼记》的方法惩处不遵守道德的人,那么老百姓就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恪守《记礼》的要求。
原文中的“格”应作“恪”义,这样句义才完整,同时在最后一句开头省略了一个“民”字,最有一句应为“民有耻且格”。在这句话里孔子强调了道德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在教育、引导老百姓时不能仅仅强调法律,简单的运用刑罚,要宣扬高尚的道德行为,要用《礼记》的要求来规范处理人与人之间事务的方法。
(4)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自注: 孔子说,我15岁立志做学问;30岁我就有了自己独立的理论、主张;40岁时我完全坚定我的理论、主张,不被现实所迷惑;50岁时我洞悉了上天赋予我的使命,坚定了自己的人生追求;60岁时我还能够博采百家之言,而不断地充实自己;70岁时我就能够随心所欲的做事情却不逾越《礼记》的要求。
孔子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所以我认为六十而耳顺指的是他能够博采百家之言,向别人学习。“钜”指的是规矩、要求,孔子极端推崇《礼记》,所以这里的钜应该是指《礼记》对人的要求。
(5)原文: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自注:
孟懿子问,怎样才算孝?孔子说,不违背《礼记》的要求就算是孝。樊迟驾车的时候,孔子对他说,孟懿子问我怎么做才算孝,我告诉他不违背《礼记》的要求就是孝。樊迟说,怎样做才算是不违背《礼记》的要求?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按照《礼记》的要求来侍奉他们,他们去世的时候按照《礼记》的要求安葬他们,节日祭祀的时候按照《礼记》的要求来祭祀他们,这就是不违背《礼记》的要求。
总的来说,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遵从《礼记》的要求,按照《礼记》要求对待自己父母的生前和身后事,才算是真正的孝。
(6)原文: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自注:
孟武伯问怎样才算孝?孔子说,经常关心、照顾父母就是孝。唯通“为”,在早期的汉语中,唯不是唯一的意思,如成语唯唯诺诺,唯马首是瞻等词语中,唯都不是唯一的意思。疾是多,经常,总是的意思,代表频率比较高,不是生病的意思。忧是关心、操心、担心的意思,也可理解为忧虑,结合上下文,这里的忧还有照顾、服侍的意思。
(7)原文: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自注:
子游问怎样才算孝?孔子说,现在有很多人认为,能给父母提供衣食就是孝了。想想看,家里养的狗、马也都有充足的食物。如果不知道尊敬父母,而仅仅给他们提供衣食,这和在家里养狗、养马有什么分别哪?
(8)原文: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自注:
子夏问怎样才算孝?孔子说,当长辈做事遇到困难的时候,做晚辈的替他去做;吃饭的时候,让长辈先吃,这些不都是孝的行为吗?
这里的色应通涩,色难有事是是一个倒装句,是有事涩难的倒装,即做事情遇到困难。
(9)原文: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自注:
孔子说,我跟颜回说话的时候,他从来没有反驳、否定过我,像个愚蠢的人一样;他离开我后,我从侧面了解他的言行,发现他对我的话都理解的很透彻,还能把我的想法做进一步的发挥,颜回不愚蠢啊!
(10)原文: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自注:
孔子说,看到一个人当前的言行,回想他以前的所作所为,然后探究他做事的规律,谁还能在你的面前伪装哪?
察通查,是查找、探寻、探究的意思,安通按,即指做事的目的、出发点、立场、规律等意。
(11)原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自注: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能够对以前的经验、知识进行总结、综合、推理、提高,从而创造出新的经验、知识,那么我们就可以以这个人为老师,向他学习。
温是总结、综合、推理、提高的意思,不是温习,更不是复习的意思,温本身并没有习的意思。后边一句应当少了一个之字,应为“可以之为师矣”,这是因为古人写书的时候是不说“可以”的,“可”字,就已经代表了“可以”的意思,因为古代写书不容易,不说没有纸的时代,即使在有纸的时代,纸也是奢侈品,所以古人写书时都言简意赅,惜字如金,能用一个字来表达的意思绝不用两个字,而且经常省略“之”之类的代称。
(12)原文:
子曰:“君子不器。” 自注:
孔子说,君子做事不像青铜铸造的器物一样顽固、呆板。
器,在当时指的应当是祭祀说生活中使用的青铜制品,特别是那些礼器。在战国时代,中国尚处于青铜时代,铁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普及,器字本身从象形字的角度看,指的是刻有图案而且多口的容器,在那个时代主要指鼎之类的祭祀礼器,特点就是坚固、造型单一。孔子用器来比喻人的性格、品行,应当是指人做事顽固、僵化、呆板的意思。
(13)原文: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自注:
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自己要宣扬、主张的事情自己先做,然后再向别人宣扬,让别人跟随自己去做。
(14)原文: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自注:
第五篇:读《论语》读后感
读《论语》读后感
读《论语》读后感1
作为对于儒家原典思想的现代阐释,《论语今读》表达了李泽厚和孔子的对话。一方面,李泽厚让孔子复活,仍然以其生命力向人们言说;另一方面,他又凭其独特的方式针对孔子的问题给予回答。对于本书的读者来说,值得思考的不仅是孔子自身的思想,而且是李泽厚所阐释的孔子的思想。
李泽厚认为,《论语》这本书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那些“道理”、“规则”、主张、思想,已代代相传,长久地渗透在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谚语、活动中了。它已成为规范整个社会活动和人们行为的准则和指南,并且“百姓日用而不知”,由文化而心理,不仅极大地支配和影响了人们的思想、理解答认识,而且也作用于人们的情感、想象和信仰,是有关中国文化的某种“心魂”所在。孔子和《论语》所代表的儒学,在塑建、构造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起到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严重作用。
因为重要,李泽厚重新译注了《论语》,并围绕今日如何读《论语》这个中心,写下了自己的评论、札记和解说,统称为“记”。它们长短不一,品类不齐;或讲本文,或谈哲学;或发议论,或表牢骚;或就事论理,或借题发挥;并无定规,不一而足。
读《论语》读后感2
孔子的至理名言,比不上老子的意味深长,比不上庄子的逍遥洒脱,却是一剂朴素的灵丹妙药,短短几句,往往就能使人受益一辈子。
论语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几则,莫过于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第一则说孔子想住九夷那蛮荒之地去,大家觉得奇怪,就去问他怎么去住那么落后的鬼地方呢?他却答君子住在那,又怎么会闭塞落后呢?此话又说到了两个方面,一是君子不回在乎外界环境的好坏,毕竟自身内心的清净重要于外界环境的清净。二是人改变环境,还是环境改变人,有一则小故事说把胡萝卜放到开水里,胡萝卜变软了,把鸡蛋放水里,蛋清蛋黄都凝固了,把咖啡豆磨碎了放开水里,水就成咖啡了,这足以说明三种对于外界环境的态度,是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
直到被环境慢慢改变还是与环境对抗,亦或者是如咖啡豆一般的改变环境,孔子正是说,君子能到九夷去像咖啡豆一般的改变环境,那里就不会闭塞落后了。
读《论语》读后感3
从一年级起,我们每天就在悠扬的音乐声中进行20分钟的国学诵读,从《论语》、《弟子规》、《三字经》到《千字文》,我们在经典中浸润心灵,在音乐中培养习惯。 《论语》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的内容广泛,记载了孔子关于政治、哲学、教育、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各方面的言论。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我最喜欢的两句话。就拿我们这个四十多人的班集体来说吧,我们班有的人是“跑步健将”,有的人是“绘画能手”,还有的人是“数学专家”、“英语博士”、“折纸大师”……大家各有各的特长,只有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才能共同提高。还有一次,语文姚老师给我们讲解习题,其中有一道题我认为讲得不对,在经过查资料核实后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向姚老师指出了错误,没想到姚老师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在全班表扬了我。姚老师的年龄比我们大那么多,知识也比我们渊博得多,可她却勇于在全班同学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件事情在班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论语》需要我精心拜读、细细品味、慢慢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