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文旅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合集)

时间:2020-10-22 10:40: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全市文旅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全市文旅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篇:在全市文旅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很高兴参加全市文旅工作会议。今年以来,全市文旅工作可圈可点、有为有位:精品创作硕果累累,一批优秀作品斩获国家级和省级荣誉奖项;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尤其是书香城市建设成绩突出;

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一批重大项目纷纷落地;

文化交流传播活跃频繁,文化治理能力有效提升,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有力,实现了“十三五”的完美收官。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全市文旅系统干部职工攻坚克难、务实进取、锐意创新密不可分。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在座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市文旅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美好的祝愿,祝大家在新的一年再出新成果,再上新台阶!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

一、坚定文化自信,深刻认识文化建设新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推动文化强国建设,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提出,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境界。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进一步深化了对文化作用和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现代文明丰富多彩,在文化自信上有较好的基础条件和独特优势。我们要切实肩负起×在建设文化自信中的责任担当,加快推进文化小康建设。落实“两聚一高”要求,高水平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文化建设的指标还不是高水平。要精准施策、精准惠民,实施文化精品创作工程,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对外文化交流体系,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精准化、特色化,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向农村社区集聚、向基层群众倾斜,把文化建设最明显的短板、最薄弱的环节、最基础的部位夯实做强起来。我们要把握好新新形势下文化建设逐步走向法治化的特点。文化立法工作的加强,提高了文化建设法治化水平,给文化建设划出了底线,明确了要求,各地各部门要认清形势,突出重点,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二、注重突出重点,推进文化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

建设国际文旅名城是省委、省政府对×城市发展的定位和期望,也是市第×次党代会明确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围绕目标,服务大局,自我加压,顺势而为,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提升,在应对挑战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从我市文化建设来看,机遇与挑战,进步与困难并存。如与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及先进城市相比,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还不强、普惠水平还不高、区域发展还不均衡;

专业剧团门类比较齐全,但叫得响的精品力作还不多,“五个一工程”在全省获奖位次还比较靠后,传统剧目传承亮点多,但现实题材创作少,现代的剧种,国际化的步伐,互联网手段的运用更缺乏;

文化产业占GDP比重还不高,这与ד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名片声誉度不相符。这些是我们工作的短板,更是发展潜力所在。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瞄准短板,着力在破解难题中激活力、添动力、增效力,着力提升文化部门对大局的贡献度、在区域内的影响力、在群众中的满意度,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要增强文化普惠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群众需求作为文化惠民的根本原则和最终目标,着力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要着眼“标准化均等化”精准推进,以基层和农村为重点,进一步健全设施网络、创新运行方式,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水平。要突出建好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促进基层文化设施共建共享、资源互联互通,综合开展各类文化服务,有力有效地实现文化供给。要不折不扣地完成新建设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家的任务。要拓展提升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全民阅读、全民艺术普及、文化志愿服务等活动,提供丰富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要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积极探索数字化网络化、社会化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注重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不断优化运行机制,提高服务效率。

二要增强文艺感染力。文艺作品的高度,就是时代的艺术高度。无论是专业艺术,还是群众艺术,都要把精品创作摆在重要位置,努力向“艺术高峰”攀登。要加强对文艺创作生产的引导,围绕重要时间节点、重大纪念活动等规划创作一批现实题材和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要充分发挥政府文学艺术奖、优秀文艺作品刊播展演奖励办法等政策的导向引领作用,深入挖掘利用×特色文化资源,鼓励推动文艺新创原创独创,推动舞台艺术繁荣发展,推动×美术繁荣复兴。要大力振兴扬剧、曲艺、木偶、淮剧等传统戏曲,组织好×地方艺术晋京展演展览系列活动,在更高的平台上展现×文艺的整体实力;

要积极开展高雅艺术(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培养一批地方文艺的接班人和爱好者,推动历史文脉“活态化”传承发展。要继续开展原创小剧场戏剧展演活动,让戏剧逐步成为文化×建设的一张崭新的城市名片。要积极探索“互联网+戏剧”的新模式,为传统戏剧的传播和推广创造新的舞台,促进跨界资源的整合,提高市场运行的效率,让传统戏剧越来越适应时代的需要,吸引更多的人群接受和喜爱上戏剧,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今年要集中人力财力,集聚内力外力,精心打造“一台戏”、“一部书”、“一首歌”、“一部影视剧”等能反映我市发展、展示我市形象、弘扬核心价值的力作,力争具有国内外影响力。

除了文化惠民以外,还要在文艺精品创作方面下大功夫。现在也有这样的条件,一方面是市委、市政府对文艺创作倾注了财力物力,另一方面就是这些年陆陆续续开展的重大活动,明年是省运会,开闭幕式是文化重头戏,主题歌要精心创作,可以与文艺精品创作结合起来,创作一首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歌曲,提升×的美誉度。一台戏,目前在打磨的有几台扬剧大戏。一部书,目前×还没有一部通史,×历史是通史式的,也是非常厚重的。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要到省里、发达城市去展演展示展览;

要有精品意识,每年都要创作推出几部文艺精品力作,一步一个脚印推进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三要增强产业竞争力。要充分发挥文化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中的作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搭建文化活动平台,让社会大众共享文化成果,增强文化获得感。要认真落实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推进会的各项部署,持续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辐射力。要充分利用我市独特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突出文化特色,注重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促进文化与旅游、科技、资本的发展融合,如发展工艺美术产业、乐器制造产业、文博会展产业等,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工艺美术产业,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但面临怎样做大的问题。×漆器历史悠久、技艺优良、产品精美,但是作为产业来讲,还是很小,单作为工艺品的话是做不大的。这次歌剧《×》到日本演出,我们在日本吃便当,用的碗筷全是漆器,进入日用品市场,产业就可做大了。×玉器制造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的古琴一条街,开到了贵阳,现在人家乔迁新居,以前是摆一台钢琴,现在是挂一张古琴,这个产业就慢慢做起来了。小小的×木偶制作,一年也能做一、二百万。还有文博会展,这个也是做起来的。去年去参加×会,我们的“诗画×”展馆,是最漂亮的,展出的产品,是最高档的,文化部、×省的领导都来看,并予以高度评价。这是我们去参加人家的会展,做出了一些影响。×大力发展会展旅游业,以前会展是补贴的,做出影响后就开始收费,逐渐盈利了。×是最适合搞会展的城市之一,地理位置更加优越,当然交通还不如×,我们没有高铁,要等2021年才能通车,可现在我们就要运作,利用×文化场馆来策划运作×会展。要深入实施“互联网+”、“文化+”行动,推动文化与科技、金融等相关产业融合,全面落实“文化科技20条”,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积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要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文化资源和要素向优势领域、优秀企业、优质项目集聚,做强做优文化企业,增加中高端文化供给,提高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要瞄准文化发展前沿,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尤其要重视高新科技支撑下的文化创意新业态、文化产品新形态,将其打造成文化产业中的“拳头产品”,不断提高新兴文化业态在我市文化产业中的比重。这个我们也是有优势的。市科技局与科技部下属企业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在生态科技新城搞了一个科技图书分馆,这是他们第一次走出北京,在×设了一个分馆。万方集团的科技文献服务,一年收入×亿,比办个工业企业还要好。他们为什么愿意来,一个是×文化底蕴深厚,另一个是×地理位置好,环境优美,政府服务到位,以后还要在×搞科技图书博览会。这些都是可以大力发展的产业。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比去年至少增加×个百分点,确保达×%以上。

四要增强人才锻造力。人才队伍是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撑。要进一步改进文化人才管理体制,创新文化人才工作机制,完善文化人才政策,推动文化人才队伍全面发展。要依托全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青年文化人才工程、优秀文艺人才引进计划以及省“双创工程”、ד绿杨金凤”计划等,坚持培养、引进并重。加大对×本土文化人才的选拔培养,今年,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将再评选文化类×英才×人,完成×文化名人访谈录第二期×人的制作,这些人才项目中,文旅系统所占比例超过×%以上,要抓住机遇,主动对接。要充分发挥文化传承人项目和文化系统名师工作室(×家中文旅系统就有×家)的引领示范作用,创新文化人才培养模式。继续加强戏校和国戏扬剧班的教育教学建设,多出人才出高素质人才。要扩大文化队伍视野,选送一批优秀演职人员到国内高等艺术院校培训深造。要抓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艺术表演、美术创作、文化市场执法、对外文化交流等各类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大力抓好管理人才培养,重点加强剧团负责人、产业负责人、机关干部等队伍建设,提升规范管理、科学管理水平。

三、着力固本强基,强化作风建设树立新形象

党的建设和作风建设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文旅系统名人名家较多、文艺氛围浓厚、思想思维活跃,各级党组织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章党规,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坚决维护中央权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切实加强对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和论坛、讲座、报告会、研讨会等管理,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让优秀文化占领群众精神生活阵地。要认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与业务建设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要落实好安全稳定主体责任,把安全生产作为工作底线,定期对文化活动场馆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消除一切安全隐患。

同志们,“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信心,服务大局,奋发有为,真抓实干,加快推进×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以优异成绩实现“十三五”完美收官!

第二篇:宋文军在全省地税工作会议上讲话

继往开来 团结奋进

推动全省地税工作实现新的发展和跨越 ——宋文军同志在全省地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2月1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地税工作会议,是在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中纪委五次全会和省纪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全面总结一个时期以来的地税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下一步的工作任务,动员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解放思想,振奋精神,继往开来,团结奋进,努力推动地税工作实现新的发展和跨越。下面,根据省局党组研究的意见,我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全省地税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和广大纳税人的大力支持下,以于希信同志为班长的省局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系统两万多名地税干部职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团结一心、奋力开拓,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工作思路越来越明确,税收管理越来越高效,执法服务越来越优化,基层基础越来越稳固,制度机制越来越完善,队伍建设越来越加强,地税形象越来越提升,内外部环境越来越和谐,地税事业步入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步入了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牢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确立总体发展思路,有力地保证了地税工作方向。确立发展思路,明确工作方向,是保证地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前提。省局党组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地税工作全局,认真研究各级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认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走势,认真研究税收工作规律,努力做好与地税实际结合的文章,保证了地税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在具体工作中,针对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在认真分析、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及时提出了“定好位、收好税、带好队”的总体工作要求,通过认真“定好位”,自觉接受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切实加强与各个部门的协调,与各方面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沟通越来越顺畅、感情越来越融洽,各级党委政府和各个方面对我们的信任程度越来越高、支持力度越来越大、肯定赞扬越来越多,地税部门地位形象得到大幅提升。通过切实“收好税”,牢牢坚持依法组织收入原则,形成了新的治税理念,推行了新的治税方式,探索了新的治税手段,有力地促进了地税收入的持续增长。全系统组织收入由2002年的360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309亿元,年均增长20.25%,地方级地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和地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提高了2.05和2.71个百分点。通过严格“带好队”,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思想政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和谐地税大家庭建设,进一步造就了一支政治合格、作风顽强、廉洁奉公、务实高效的干部队伍,营造了一种风正气顺心齐、团结和谐奋进的浓厚氛围。

实践证明,“定好位、收好税、带好队”的总体工作要求,符合党的大政方针,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地税工作实际,已经成为各级地税部门的行动指南,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系统上下按照这一总体要求,连续组织开展了“基层建设年”、“纳税服务年”、“管理年”、“信息化建设应用年”、“质效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年”,推动地税工作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实现了不断创新与跨越。

(二)牢牢坚持以强化管理为主线,不断创新各项管理措施,有力地提升了税收管理质效。强化税收管理是组织收入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创新的思路抓管理,认真研究经济与税源、税源与管理、管理与税收的内在关系,逐步形成了“经济决定税源,管理增加税收”的治税理念,靠管理挖潜力,向管理要收入,推动税收管理走上了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的轨道。在具体工作中,各级按照“抓大控中定小”的征管工作思路,以强化税源管理为核心,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极大地提高了管理质效。特别是通过实行重点税源集中管理,进一步提高了重点税源税收贡献率;通过积极开展税负分析和纳税评估,进一步增强了管理的针对性;通过全面推进个体微机定税和中小企业核定征收、发票改革、房地产行业税收“一体化”管理、社区税收综合治理、股权转让所得税管理、重大建设项目税收控管等,进一步堵塞了管理漏洞;通过不断强化信息化建设应用,完成了由市级数据集中到省级“大集中”的跨越,实现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大变革,税收管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地方税收面广量大、零星分散、隐蔽性强、易漏难管的实际,在总结基层经验的基础上,推出了社会综合治税的重大举措,走出了一条管理新路,赢得了广泛的支持和赞誉,成为山东地税的一大品牌;针对税收征管改革的发展趋势,不断创新税源管理方式,健全完善立体化税源管理组织体系,注重依托信息技术强化对税源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和分析利用,提高了税源控管水平;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税收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抓好当期税源的同时,坚持向存量税源要收入,扎实有效地组织开展了“五清查”工作,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管理增收。

实践证明,“经济决定税源,管理增加税收”这一治税理念的提出和落实,揭示了税收发展的内在规律,指明了税收管理的目标方向,带来了管理方式的改革创新,有力地促进了税收管理质效的提升。

(三)牢牢坚持以规范执法、优化服务为重点,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有力地优化了地税工作环境。税收管理的过程,既是执法的过程,也是为纳税人服务的过程。几年来,各级坚持一手抓执法、一手抓服务,做到规范执法与优化服务并重,进一步营造了法治、公平、文明、和谐的工作环境。

在税收执法方面,牢固树立依法行政、依法治税的观念,坚持内外并举、重在治内、以内促外的指导方针,加快推进税收立法,积极完善制度办法,切实强化责任落实,有效加强执法监督,保证了地税工作依法依纪顺利进行。具体工作中,通过推进立法优化地税环境,2003年省政府在全国率先以政府令的形式发布了《山东省地方税收保障办法》,去年,省政府又将由《保障办法》上升而来的《山东省地方税收保障条例(草案)》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是全国第一个省级地方性税收法规,已经通过一审立法程序,上半年即将颁布,从而为地方税收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通过完善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先后制定完善了征管规程、稽查规程、减免税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办法,推动税收执法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通过强化责任保障执法规范,在全国率先推行了税收执法责任制,有效地规范了各个执法岗位、执法人员的具体执法行为;通过加强执法监督防范执法风险,强化执法考核,建立预警机制,推行阳光办税,支持财政、审计监督,增强了税收执法的透明度;通过加大执法力度优化税收环境,组织开展一系列重点检查和专项检查,依法查处和打击了各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有效地规范了税收秩序。我局税收执法工作得到国务院肯定并在全国税务系统推广。

在税收服务方面,在实践中总结形成了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发展、服务纳税人的“三服务”理念,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面落实服务措施,有效地提升了服务水平。各级积极服务经济建设,围绕调整结构、培植税源、促进发展,切实加强经济税收研究,及时向党委、政府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围绕落实全省重大经济发展战略,先后制定下发了促进服务业、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意见办法,发挥了积极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围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支持企业发展,组织开展了“应对金融危机,共谋科学发展”主题活动,送政策上门,帮企业解忧,给企业鼓劲,为经济把脉,取得了明显成效。积极服务社会发展,重点围绕支持下岗职工再就业、退伍军人创业、残疾人就业,帮扶弱势群体,支援抗灾救灾等,努力提供各方面的服务,积极搞好爱心捐助,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按照国家政策和省政府要求,依法做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文化事业建设费的代征代收工作,有力地支持了教育、文化、残疾人等社会事业的发展。积极服务纳税人,在全国税务系统率先成立了省、市、县三级纳税服务专门机构,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不断完善服务机制,健全服务制度,创新服务手段,丰富服务内容,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效,纳税服务工作始终走在全国税务系统前列。

实践证明,税收工作的开展既要靠法制来保障,也要靠服务来推动。几年来,经过系统上下的共同努力,实现了执法与服务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开创了征纳双方互利共赢、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四)牢牢坚持以健全完善制度机制为保障,切实强化工作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地税工作开展。制度和机制建设带有根本性和长远性,是地税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几年来,省局党组立足于地税事业的长远发展,注重用完善的制度规范干部的行为,用健全的机制提高内部运行质效,较好地解决了系统内制度不够完善、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一是规范了行政运行制度。从省局机关做起,各级先后建立健全了机关运行、行政管理等基本工作制度,研究出台了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等人事管理制度,制定落实了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审计、审批等财务管理制度,制定推行了基建项目报批、固定资产处臵、政府采购等资产管理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完善了考核奖惩机制。全面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建立完善了决策目标、责任执行、督查督办和分工负责、考核评价、奖惩激励的内部运行机制,在系统上下形成了自我加压、奋勇争先的生动局面。三是强化了执行落实机制。始终把抓落实作为贯穿工作始终的一条主线,特别是牢固树立“只有基层落实才是最终落实”的意识,领导机关围绕落实搞服务,基层单位围绕落实抓执行,在系统上下营造了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良好氛围,有力地保证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实践证明,良好的制度机制可以激发活力、增强动力、提高执行力。几年来,随着制度机制建设的不断规范完善,系统上下行政管理越来越规范、内部运行越来越顺畅、工作质效越来越突出,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五)牢牢坚持以班子队伍建设为根本,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有力地增强了地税工作活力。“带好队”是“收好税”的前提,作为一个拥有两万多名干部职工的垂直管理系统,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关键是要提高素质、提升能力、激发活力。几年来,各级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着眼于地税事业的长远发展,切实抓好干部的教育和培养,提高了各级领导班子适应形势、把握全局、探索创新的能力。坚持不懈地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通过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加大干部选拔任用力度,使一大批优秀地税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通过积极推行竞争上岗、基层领导职务聘任制和岗位能级管理,大力开展上挂、下派双向交流,进一步锻炼了队伍、培养了干部。坚持不懈地开展干部教育培训,通过建立完善教育培训长效机制,积极搭建集中培训、视频培训、网上税院等学习教育平台,大力实施骨干人才选拔工程,促进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坚持不懈地加强基层建设,精力向基层集中,重心向基层转移,资金向基层倾斜,基层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基层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基层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坚持不懈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以开展和谐地税、文化地税和文明地税创建活动为载体,在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培养人、锻炼人、发展人上下功夫,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干事创业热情,为搞好各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实践证明,人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班子队伍是地税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经过几年来坚持不懈地努力,各级领导班子的能力水平明显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有力地增强了系统上下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六)牢牢坚持抓住党风廉政建设不放松,努力打造廉洁勤政的干部队伍,有力地提升了地税部门形象。党风廉政建设事关地税事业的兴衰成败。省局党组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在突出位臵,根据上级要求,立足行业实际,积极构建与地税工作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各级着力抓教育,深入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切实增强了廉政意识,筑牢了思想防线;着力抓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廉政责任、廉政承诺、廉政谈话、廉政例会等各项制度,有效地规范了各级地税机关和广大干部职工的行为;着力抓监督,率先在全省制定专门管理办法,成立专门巡视机构,认真开展税检共建,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有效地优化了行业作风、防范了问题发生、保护了地税干部。同时,高度重视机关党的建设,扎实有效地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两好一高”机关争创活动,努力建设具有良好学风的机关、带头抓落实的机关、负责任的机关和节约型机关,提高了党的建设水平和党员队伍素质,有效地发挥了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实践证明,党风廉政建设重在加强领导、贵在常抓不懈。只有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带头廉洁自律,全面落实“一岗双责”,不断强化教育、健全制度、加强监督,才能保护地税干部、维护地税形象、促进事业发展。

回顾过去一个时期的工作,大家可以看到,地税事业不断发展,干部职工全面进步,成果辉煌,令人鼓舞。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宣布,山东地税跨入全国地税系统第一方阵的目标已经顺利实现。尤其值得大家引以为豪的是,每年省几大班子领导都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批示肯定,并先后在全国、全省有关会议上介绍工作经验100多次,有17项工作在全国税务系统和全省推广;省局机关和14个市局跨入“全国文明单位”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行列;全系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领导干部,2003年以来,先后有12名同志走上厅局级领导岗位。这充分证明,我们这支队伍是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高度信任的队伍,是一支素质过硬、作风顽强、敢打敢拼、业绩突出的队伍。

回顾过去一个时期的工作,大家可以感到,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和广大纳税人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埋头实干的结果。作为地税系统每一名亲身经历这段难忘岁月、见证这段辉煌历史的干部,此时此刻,大家不会忘记,这也是我们的好班长于希信同志以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以对地税事业的高度负责,团结带领广大地税干部职工艰苦努力、勇攀高峰获得的丰厚回报。在此,我代表省局党组,向所有关心支持地税工作的各级领导、各个部门、社会各界和广大纳税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地税干部职工家属表示亲切的慰问!向我们的好班长于希信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一个时期的工作,大家可以体会到,地税工作的开展,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和良好的机制,需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一支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需要有一种勇于创新、大胆探索、积极实践的拼搏精神,需要有一种超前预测、及早谋划、狠抓落实的工作态度,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地税事业实现新的跨越、创造新的业绩。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承和发扬这些好的理念、好的思路、好的措施、好的做法、好的精神、好的作风,在继承中落实,在继承中创新,在继承中发展,不断把地税工作推向新的水平。

二、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全力抓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一年。按照中央、全省各项工作会议精神,综合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税收形势,我们认为,复杂的经济形势将对税收工作带来多重影响,既有有利条件,也有不利因素;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此,会上已经印发了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全国税务工作会议和省纪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传达提纲,这些会议都对新的形势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各级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把握,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对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的总体部署上来,搞好结合文章,做好地税工作。

关于新的一年的地税工作,省局在制定下发的《2010年工作意见》中已经有了明确、全面、细致的部署,总的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全国税务工作会议和中纪委、省纪委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依法治税、从严带队、科学管理、共建和谐的基本要求,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突出税源管理、征收管理、税收执法、纳税服务四个重点,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各项保障措施,进一步巩固、完善、创新、提高,努力推动地税工作再上新水平,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作出更大贡献。关于今年的组织收入目标,省局研究确定,与总局要求相衔接,与全省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指标相衔接,全省地税收入增长11%左右。各级都要按照省局《2010年工作意见》,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目标分解和责任落实,抓好措施制定和工作推进,抓好督促检查和考核奖惩,把各项工作全面推向深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具体工作安排就不再重述了,下面,我着重围绕如何把握和落实依法治税、从严带队、科学管理、共建和谐的基本要求,讲几点意见。

分析税收工作的特点和规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省局认为,依法治税是做好税收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从严带队是推动地税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可靠保障,科学管理是不断提升地税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共建和谐是促进地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四个方面的要求有机融合,相互联系,涵盖了地税工作的方方面面,与我们一贯倡导的“定好位、收好税、带好队”的总体要求紧密衔接,适应了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理念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符合山东地税的发展现状和前进方向,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地税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战略性安排。

(一)大力推进依法治税,切实规范执法行为,不断提高执法水平。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依法治国方略在税收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依法治税,关键是要遵循“法治、公平、文明、效率”的治税思想,按照公正执法、严格执法、规范执法的要求,本着内外并举、重在“治内”、重在“治官”、重在“治权”的原则,着力在转变执法观念、推动地方立法、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上下功夫。

一是要进一步转变执法观念。征管和服务是税法规定的税务部门的核心业务。各级要牢固树立依法征管与依法服务并重的观念,一方面,严格依法征管,认真落实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不动摇,切实把握依法组织收入的主动权,不断提高地税收入质量;另一方面,严格依法服务,奉行公正文明执法,坚决纠正和防止对纳税人居高临下、指手划脚的衙门作风,高度重视并不断优化纳税服务,切实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二是要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总结分析多年来稽查、审计、检查中发现的税收违法违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纳税人的问题,而是税务部门自身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执法行为不规范、不严格、不公正,有些该管的没有管好,有些该查的没有查透,有些该罚的没有罚到位,弱化了执法力度,影响了税法刚性。这些问题,必须认真加以解决。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看,一方面,要进一步规范抽象行政行为。要严格执行税收规范性文件会签制度和备查备案制度,凡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税收规范性文件,出台之前必须经过法制机构统一审核把关,并按规定上报备案,由上一级地税机关定期备查;要严格执行税收规范性文件清理制度,该清理的严格清理,该修订的及时修订,该废止的立即废止;要切实规范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细化执法标准,明确执法责任,防止出现问题和偏差。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规范具体行政行为。要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坚持“阳光执法”、“阳光办税”,增强税收执法的透明度。要有效发挥税务稽查的威慑作用,不以入库税款多少来衡量稽查成果,把稽查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发现和处理问题上,并坚持自查、评估和约谈在前、稽查处理在后,既体现对纳税人的尊重和负责,又提高稽查处理的效果;要不断加大稽查执法力度,尤其要加大对稽查发现的征纳双方涉税违法违规问题的处理力度,坚持稽查案件集体审理制度,严格实施案件执行和移送制度,杜绝查而不追、查而不究等问题的发生;要不断改进税收执法检查方法,加大专项检查和大要案查处力度,探索实行网上执法检查,提高检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严格落实新修订的税务行政复议规则,及时处理争议纠纷,依法化解执法矛盾,有效防范执法风险。要拓宽税收执法责任制实施范围,完善执法责任制追究制度,更好地规范约束执法人员的日常行为。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要切实加强内部监督,建立健全税收执法内部监督机制,加强上下级之间、同级各部门之间以及干部职工之间的执法监督;要积极探索内控机制建设的新办法、新途径,有效控制执法人员渎职、失职、违法犯罪行为以及侵犯纳税人合法权益行为。要认真接受外部监督,加强与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检监察、审计、财政、司法以及新闻舆论部门的联系沟通,主动接受他们的监督;要依法向纳税人公开相关办税事项,尤其要依法公开税款核定、税收处罚等敏感事项,广泛接受纳税人的监督。

四是要进一步推动地方立法。《山东省地方税收保障条例》今年将要正式颁布实施,这是山东地方税收法制建设的重大突破,为全国税务系统开创了先河,对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地方税收立法体系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对于提高全系统的依法治税水平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关方面要进一步做好工作,争取尽快颁布实施。《条例》一经颁布,各级要迅速行动起来,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要搞好向地方政府的汇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争取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支持配合,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要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的贯彻实施,全面及时落实到位,使之发挥应有的保障作用。

(二)牢牢坚持从严带队,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执政能力。带好队伍是各级地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也是领导能力和水平的具体体现。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两万多人的大系统来说,做好这一点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地税领导干部,一定要牢牢坚持从严带队,不断强化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切实承担起带好队伍的责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不断加强系统党的建设、领导班子建设、思想作风建设、素质能力建设、干部人事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地税干部队伍,为地税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一是要不断加强系统党的建设。要进一步加大系统党建工作指导力度,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组织收入、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为根本任务,以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为重点,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地税系统党的建设,更好的为全省工作大局服务。要加强省、市、县三级地税党组(党委)建设,发挥好领导和表率作用;加强地税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好基础和堡垒作用;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发挥好广大党员的先进性和先锋性作用。要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真正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先进的文化鼓舞人,努力营造争先创优、团结进取、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

二是要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要切实强化表率意识,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自身做起,坚持正人先正己、做官先做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己的品德、言行、作为和人格魅力树立威信、凝聚人心。要切实强化团结意识,班子成员之间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与人为善,坦诚相待,大事讲党性、讲原则,小事讲人性、讲风格。特别是各级一把手,要摆正个人与群众、与党组织、与集体领导的位臵,做到当决策者不搞个人武断,当“一把手”不搞一手把持,当“班长”不当家长,切实搞好与每位班子成员的团结,靠团结出政绩、出成果、出人才、出干部。要切实强化民主意识,自觉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及时加强沟通交流,团结带领一班人心情舒畅的开展工作;对日常工作坚持分工负责,“一把手”总揽不包揽,班子成员分工抓落实,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要讲究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坚持不懈地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驾驭能力、指挥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各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影响力、战斗力,有效的领导和指导地税工作开展。

三是要不断加强思想作风建设。要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不提脱离实际的空洞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低效工程,不做形式主义的表面文章,不求昙花一现的轰动效应。要大力倡导调查研究的作风,深入基层,贴近实际,看实况,摸实底,察实情。特别是重大决策前要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要大力倡导艰苦奋斗的作风,改进文风会风,坚持少发文、发有用的文,少开会、开短会、讲短话,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改进行政接待,规范接待程序,减少接待次数,控制接待标准,节约接待费用,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干事业、抓落实。

四是要不断加强素质能力建设。要认真落实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有关教育培训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教育培训工作力度,整合培训资源,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保障干部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要研究完善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实施办法,提高教育培训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要坚持按干部管理权限分级培训的原则,省局组织的培训做适当延伸,注重抓好各级班子成员培训,突出抓好基层领导干部培训,全面抓好基层一线干部的培训,尤其是税源管理、征收管理、税收执法、纳税服务和计算机应用等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提高基层地税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岗位技能。要加强骨干人才的选拔、管理,鼓励干部参加各种形式的在职学历教育和资格考试,优化队伍的学历、专业和知识结构。要探索建立教育培训激励机制,把培训结果和干部使用结合起来,把干部接受教育培训情况作为选拔任用的依据之一,激发干部接受教育培训的积极性。

五是要不断改进干部人事管理。要探索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不断研究改进竞争上岗的程序和方法,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计分办法,提高竞争上岗的公信力;及时充实调整领导班子,抓好年轻干部的培养、使用和选拔,改善各级领导班子结构。探索干部纵向交流、横向交流的渠道和方法,继续开展机关和基层的上下挂职锻炼;坚持在基层推行岗位能级管理,及时总结推广基层的新经验、新措施,激发基层工作热情,增强基层工作活力。

六是要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按照中纪委五次全会和省纪委九届六次全会的要求,结合地税工作实际,全面落实中央、省和总局关于惩防体系建设工作规划,以全面推进内控机制建设为载体,认真抓好反腐倡廉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等各项工作,努力构建符合地税工作实际的大预防工作格局。特别是要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责任考核,严格责任追究,确保落到实处。要进一步落实“一岗双责”,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班子其他成员既要对分管业务工作负责,又要对分管范围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共同承担起反腐倡廉的责任。要进一步加强“两权”监督,抓住关键环节,改进监督办法,完善监督措施,加大监督力度。要进一步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继续完善特邀监察员制度,开展税检共建活动,加强与方方面面的联系沟通,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要进一步搞好巡视检查工作,结合实际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和省委有关实施办法,完善巡视检查工作制度,找准工作切入点,把握工作着力点,改进方式方法,提高工作质效,及时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切实促进整改。

坚持从严带队,省局机关要带好头,切实发挥好全省地税机关的领率作用,以自身的素质、能力、作风、形象为全省地税系统做出表率。

(三)认真抓好科学管理,切实改进管理方式,不断提升工作水平。管理是税收工作永恒的主题。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方式,从管理学的角度研究税收管理工作,遵循税收管理基本规律,不断提高税收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一是要改进收入管理。要正确处理好依法治税与组织收入的关系,把握大局,科学指导,做到税收收入规模与当地经济规模、经济结构,与当地税源规模、税源结构相适应,保持税收收入的良性增长。要切实提高收入预测水平,及时掌握影响税收收入的主要经济参数和企业财务指标变化情况,认真分析和评估重大税收政策调整效应,逐步建立地税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关联性分析模型,更加准确地预测地税收入增减变化情况。要实事求是地研究各自的收入目标,并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好、汇报好,与相关部门沟通好、协调好,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上的共识和行动上的一致,牢牢把握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权。要进一步完善数据“大集中”模式下税收会计核算工作,强化税票管理,推进财税库银联网工作,提高税款入库效率,降低税收风险。要继续大力推进企业二、三产业分离,进一步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更好地促进三产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二是要改进税源管理。税源管理是税收征管的前提、基础和核心,税源管理的水平决定着征收管理和组织收入的水平。各级要认真总结税源管理的成功经验做法,积极落实总局关于加强税源管理的一系列部署,进一步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努力取得新的更大成效。要进一步完善税源管理体系,按照分散与集中、专业与综合相结合的要求,充分发挥各级税源管理部门的牵头和协调作用,加强工作协作,尽快形成立体化的管理格局。要进一步强化税源管理措施,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突出抓好纳税评估、税收预警和税源预测分析,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涉税信息比对,切实加强对近年来探索形成的一系列管理制度、管理办法的深化落实,努力取得更大成效。要进一步抓好单税种管理,认真做好与行业管理相结合的文章,不断总结经验,发现规律,创新方式,提高层次。同时,继续做好有关地方文化、教育、残疾人保障等税费的代收代征工作,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三是要改进税收政策管理。作为省以下税务机关,关键是把握好、执行好、运用好现有税收政策,确保政策执行到位。要继续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增强税收调控功能,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要严格税收优惠管理,细化税收协定执行程序,明确责任,严格把关,确保落到实处。要建立税收政策执行机制,加强政策出台前的调查研究、执行中的跟踪监控和执行后的效果评估,促进政策更加完善、执行更加有力。要运用各种载体和形式,及时对新出台的税收政策和管理措施进行解读宣传,为税收政策执行和各项税收工作开展营造良好氛围。

四是要改进纳税服务管理。纳税服务是近年来总局高度重视、强力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由于我们认识早、行动快、措施实,纳税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全国税务系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下一步,各级要在巩固已有做法和成效的基础上,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纳税服务工作会议精神和纳税服务三年工作规划,积极推进纳税服务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着重从改进完善办税服务厅、12366纳税服务热线、地税网站三大服务平台入手,进一步健全纳税服务体系、科学设臵服务机构、完善纳税服务制度、整合纳税服务资源、简化办税服务程序,不断优化各项服务。在办税服务厅管理方面,市、县局纳税服务中心要与有关征收机构的办税服务厅实现有效整合,统一规范办税服务厅建设,全面推行“一站式”纳税服务。在12366服务热线管理方面,要加强对12366座席人员管理和培训,提高其业务技能和服务质量,同时保障系统安全运行;要选配业务骨干或聘请专业人才座席接线,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实行座席服务外包。在地税网站管理方面,要按照总局要求,整合省以下地税网站,建设应用山东地税网上综合服务平台。同时,要大力抓好注册税务师行业管理,既积极为税务中介机构拓展业务空间、创造良好执业环境,又切实加强日常监管,更好地为纳税人提供服务。

五是要改进信息化建设应用管理。信息化是推进税收科学管理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各级信息化建设应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在一些具体环节特别是使用、应用上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按照信息管税的要求,要进一步提高信息数据质量,加大纳税人动态信息和第三方信息采集力度,建立完善覆盖绝大多数征管业务的全省统一的信息化应用平台,建立完善数据管理长效机制。要加大信息化应用力度,指导各级加强运用、培训和考核,确保税务人员都能熟练操作本岗位的各项业务,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都能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要进一步提高运行效率,加强技术与业务运维的有机整合,完善信息系统的查询、分析和应用功能,抓好新上系统业务的把关论证,确保成熟一个推行一个。要确保网络信息安全,不断增强系统人员的安全意识,完善网络安全综合管理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处理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方式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四)全面深化共建和谐,切实理顺工作关系,不断优化地税环境。和谐是当今世界的普遍追求。共建和谐,从大处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具体到地税部门,也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现实需要。和谐地税建设,说到底就是要正确处理好系统内、外各方面的关系,认真解决好各方关心的问题。为此,各级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和谐地税建设的成功经验,在发扬成绩、巩固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起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谐相处”为基本内涵的和谐地税,更好地促进各项工作开展。

一是要大力促进机关内部和谐。各级地税机关发挥着承上启下、指导全局的重要作用,是和谐地税的中枢。建设和谐机关,首先要建设一个和谐的领导班子。作为“班长”,要担负起和谐建设的主要责任,以先进的思想、卓越的才能和宽阔的胸怀为大家做出榜样;作为班子成员,要积极维护大局,勇挑重担,相互支持,拾遗补缺,共同营造一个心情舒畅、团结和谐、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其次要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机关环境。“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公平公正是和谐机关的重要前提。要大力推行科学民主决策,全面落实各项公开制度,最大限度地保障干部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建议权,努力建设一个权利公平、机会公正、规则公开、利益分配透明的和谐机关。第三要建立一个高效运转的工作秩序。进一步明确机关各单位职责,理顺各部门间的关系,健全完善日常管理、选人用人以及考核、激励、监督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讲程序、讲规则、讲规矩,机关工作运转规范、秩序井然、文明节俭、高质高效。同时,各级都要重视和加强老干部工作,积极为老干部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共享地税大家庭的温暖。

二是要大力促进系统上下和谐。确保系统上下运转协调、政令畅通、步调一致,是和谐地税建设的重要一环。实现系统上下的和谐,关键在于上级部门提高工作目标的可行性、工作部署的有序性和工作考核的合理性。在工作目标制定上要力求积极可行,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确保各级确定的工作目标高低适宜、实在具体,能够充分调动基层的工作积极性。在工作部署上要力求规范有序,上级机关要统筹相关工作部署,尽量做到各项工作按步骤、按计划进行,防止政出多门、主观随意甚至相互推诿扯皮。省局重申,凡是各级出台的规范性文件,一律要经相关综合部门会签;凡是部署工作涉及多个部门的,牵头部门要主动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凡是召开会议、工作出差的,要按照规定提报计划,统一调度,统筹安排。在工作考核上要力求公平合理,严格控制任何形式的检查评比达标活动,对于新增加的检查评比项目,必须经过集体研究;对于能够合并进行的检查、评比、达标事项,尽量合并进行;对于各级密切关注的目标管理考核,要进一步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研究考核标准,改进考核办法,提高考核质量,发挥好指挥棒的导向作用。

实现系统上下的和谐,必须更加重视基层、关心基层,大力加强基层建设。基层是地税的根基,抓好基层建设是共建和谐地税的根本。基层建设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标准和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在近年来基层建设取得较大成效的基础上,更加心系基层、贴近基层、服务基层,在精力、财力、物力等各方面进一步向基层倾斜,体察基层冷暖,了解基层需求,解决基层难题,不断提高基层工作水平。要进一步理清基层建设思路,认真开展基层状况调查研究和情况摸底,深入了解基层需要什么,基层能做什么,基层想干什么,提出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能够令基层满意的工作指导意见,确保基层建设扎实有序地开展。要进一步减轻基层负担,下大气力解决基层任务重、负担重以及报表多、材料多、会议多、应酬多的问题,使基层能够腾出更多的精力搞好自身建设、抓好工作落实。要进一步减少对基层的干扰,严厉查处那些利用工作和职务上的便利影响基层人事安排、工程招标以及执法检查的问题,严厉查处那些要求基层超标准接待、向基层索要财物以及报销不应由下级承担的费用等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层层落实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总结推广经验,发现解决问题,促进各项工作在基层的落实。要进一步整合基层机构设臵,调整人员配备,改善基层条件,提高工作效率。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搞好基层建设,必须解决好当前基层反映突出、关系地税事业发展和队伍稳定的几个问题:第一,要积极做好工勤人员考录公务员工作。近年来,省局对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一直没有放松做工作,已经完成了部分事业编制人员的过渡,但由于种种原因,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尽可能早地把这项工作做好。第二,要争取建立较为稳定的经费来源机制。目前,各市、县(市、区)局的经费来源实行“两条腿”走路的办法,有些地方解决得比较好,有些地方还比较困难,影响正常税收工作开展。下一步,省局将加强与财政等有关方面的协调,争取尽可能好地解决部分地方经费缺口问题。同时,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基层办公、生活环境。第三,要努力保持地税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地税部门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十六个年头。由于受机构编制等方面的制约,新进人员比较少,有些单位出现了队伍老化、人才断档问题,影响了地税队伍的活力。下一步,一方面要加强基层干部的培养锻炼,抓好基层干部的轮岗交流,提高现有人才队伍素质;另一方面,要认真研究人员招录措施,争取有关方面支持,充实新生力量,优化年龄结构,为地税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三是要大力促进内外和谐。共建和谐,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搞好内外和谐,必须搞好与纳税人的和谐。构建和谐征纳关系,需要地税部门与纳税人的共同努力,地税部门居于主导地位,具有决定作用。各级要以“征纳共盈”纳税服务品牌创建活动为抓手,着力在树立平等理念、公平公正执法、提供高效服务、维护纳税人权利等方面做好工作,努力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和满意度,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和税收环境。第一,要牢固树立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理念。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是税收法律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必然要求。纳税人不仅仅是依法纳税的义务主体,也是地税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对象,国家税务总局已经首次以规范性文件形式公告了纳税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我们在工作中要更加尊重纳税人、方便纳税人,满足纳税人的合法合理需求。第二,要做到严格执法。法治、公平、正义是和谐征纳关系的应有之义。严格执法不是从严从重执法,而是客观、公正、严格地按照税法规定办事。从一定意义上讲,公平公正执法是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最重要措施,要切实做到适用税法人人平等,防止出现偏差。第三,要提高服务效率、降低纳税成本。要继续推行“一站式”纳税服务,拓展多元化办税,优化办税流程,精简涉税资料,进一步提高办税效率、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

搞好内外和谐,必须主动接受上级部门的领导,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协调,争取方方面面的理解支持。要更加自觉接受地方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在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积极主动地落实好领导机关安排的各项工作。要积极协调处理好与各相关部门的关系,努力争取对地税工作的支持。要认真完成好组织收入任务,为地方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财力保障。要充分发挥好地税部门的职能优势,围绕促进经济建设、支持社会发展,加强政策理论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当好参谋助手,以实际行动提升地位、赢得支持。

总之,依法治税、从严带队、科学管理、共建和谐,是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在地税部门的具体体现,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地税工作的基本要求。全省各级地税机关、领导干部和广大干部职工,要认真领会把握这一要求,继往开来,团结奋进,努力推动地税工作实现新的发展和跨越,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在文化工作会议上讲话

在文化工作会议上讲话

在文化工作会议上讲话

开拓进取克难求进

努力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再跃新台阶

——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文化工作会议,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八届十二次会议精神,实施新一轮追赶发展、实现新一个倍增计划的强烈氛围下举行的。会议的主要任

务是,学习贯彻省、扬州市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五”和去年的工作,谋划“十一五”,部署安排今年的任务,表彰先进,动员和激励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矢志进取,算大帐、谋大局、干大事,努力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再跃新台阶。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围绕大局,服务经济,文化事业健康稳步向前发展

(一)“十五”期间取得的成就,为今后五年文化事业更快更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十五期间,全市各级党政组织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围绕打造文化大市的目标,切实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2001年以来,每年的城市建设十大工程项目都安排1—2个文化设施建设。先后完成了镇国寺景区、盂城驿二期工程和龙虬庄遗址博物苑建设。启动实施了净土寺塔文化景区、邮都文化广场等建设项目,目前这两项工程正积极的向前推进,今年确保完成。农村文化阵地设施也明显改善。全市21个乡镇

(开发区)有■■个达省级文化先进乡镇标准,菱塘回族乡还是扬州市小康文化示范乡镇。全市80以上的文化站达到了500平方米站房、5000册图书、10项阵地文化活动要求。

2、文化活动丰富多采。市里每年组织大中型文化活动10次以上,体现主场特色的中国邮文化节、双黄鸭蛋节专题文艺晚会每年交替举办一次,“珠湖之波”卡拉ok歌唱比赛已经连续举办了22届,农民艺术节、社区艺术节、青少年艺术节成为每年固定的文化活动。这些文化活动,有的直接为经济工作服务,有的是为人民群众送上的精神大餐,有力地促进了我市“三个文明”建设。各乡镇也根据自己的地域特点、文化传统和发展需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菱塘、卸甲等乡镇每年都举办农民艺术节,汉留、周巷的农民演出队深入村组、企业进行演出,深受群众欢迎。许多乡镇还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界首的文学创作成果丰富,临泽的美术教育源远

流长,甘垛的舞龙舞狮队闻名遐迩,八桥成为有名的扬剧之乡。

3、文艺创作硕果累累。全市每年在省级以上发表、出版、展演的各类文艺作品均在500篇(幅、首)以上。二胡合奏《水乡鸭童》、高邮市扬剧团创作并演出的扬剧《雁归何方》、新民歌《高邮向着太阳奔走》等一批优秀作品赢得普遍好评。创作并传唱了高邮市歌--《高邮之歌》。2005年高邮市歌的征集更是体现了高邮广大文艺爱好者们的创作热情,共收到应征稿件194篇,是历次征文应征者人数最多、涉及面最广、应征作品质量最高的一次。

4、艺术教育十分普及。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城乡有各类文艺培训班近60个,声乐、器乐、美术、书法门类齐,在学少年儿童多达2000人。每年参加省统一组织的艺术考级人数为扬州之首。其中以二胡培训最具特色,在全国范围内获得诸多奖项,2004年高邮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少儿二胡之乡”。艺术教育的

普及,为高等艺术院校输送了大批人才,也为高邮文化的绵延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5、文化市场繁荣规范。近几年来,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积极致力于培育文化娱乐市场,繁荣文化经济。全市共有歌舞厅■■家,电子游戏室42家,音像制品零售点■■家,音像制品出租点■■家,网吧54家,已初步形成适应不同人群消费需求的文化娱乐市场新格局。文化市场管理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做到监管有力、发展有序。

6、文物保护得到加强。全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7处,市级64个,有4个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一个史前遗址保护群,有古建筑200多处,馆藏文物2000余件。同时,我们还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7、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多年来,文化系统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公益

性文化事业单位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通过实行竞聘上岗、双向选择、落聘待岗等改革措施,增强工作人员事业心、责任感。加强文化经营事业单位的改革,市扬剧团率先走向市场,成为全省县级剧团改革的样板。

(二)2005年全市文化工作高潮迭起,好戏连台

1、文化大项目纷纷上马。作为打造“东方邮都”的标志性建筑邮都文化广场已于去年破土动工,目前工程进展顺利,科技馆基础浇筑即将开始,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桩基检测正在进行。净土寺塔文化景区项目启动,目前已完成净土寺塔体内部修缮,塔身部分已经从上往下修到第四层,景区的市场运作部分正在进行中。

2、文艺活动盛况空前。成功举办第三届邮文化节“邮之歌”大型文艺晚会和第五届秦少游学术研讨会,两个活动体现了较高的文化品位和组织水平,进一步宣传了高邮、提高了高邮的知名度。

此外,还举办了第三届农民艺术节、第三届社区艺术节和首届青少年艺术节。蝶园市民广场周末大舞台活动已举办30多场。

3、成功组织创作和传唱高邮之歌。开展了高邮市歌的创作征集活动,邀请全国知

名的歌词作者和作曲家进行改词谱曲,最终确定《高邮之歌》为高邮市市歌。为了让高邮之歌唱响,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企业、学校、广场组织教唱,并专门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高邮之歌》专场文艺晚会,使《高邮之歌》唱响高邮大地,城乡处处回荡着《高邮之歌》的旋律。

4、农村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开发区举办了首届建设者艺术节,参加人数达万人。八桥镇组织了送文化到村组活动,组织业余文艺骨干,深入村组、企业演出。菱塘乡举办了第届农民艺术节,市计生部门与文化部门合作,组织了计划生育专场文艺演出,在全市21个乡镇

(开发区)巡回演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国策,宣传科学文明的先进生育文化和婚育观。

5、继续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全年共组织集中检查6次,出动执法人员264人次,检查各类经营单位119家次,收缴非法书报刊1761册(张),盗版教辅资料164册,非法音像制品50110盘(盒)。以实施“网络文明工程”为重点,严格控制网吧总量,提升质量。以“生命畅通工程”为重点,加大对歌舞厅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全市娱乐场所未发生安全事故,经营秩序进一步好转。开展了印刷业专项整治和“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并在建立“扫黄打非”长效管理机制上进行了积极探索。

6、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文物资源。积极配合规划部门编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当铺成功申报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净土寺塔等四处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化景点旅游持续升温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 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基层文化工作仍然薄弱,文化阵地有萎缩的倾向,文化活动不够丰富,乡镇文化干部队伍年龄偏大;艺术生产缺少力作,创作经费不足,市场意识不强;文化体制改革有待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缺少名企名品;文化艺术人才、后备力量不足等。这些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二、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坚定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几年,将是我市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不是信口开河、盲目乐观,而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的结论。“

(一)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助推文化事业发展。去年,我市实现了“百十”奋进计划,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跃上了新台阶,为“十一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一五”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关键期,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文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将进一

步优化,文化投入的比例将不断提高。

(二)文化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发展作为社会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空前重视。近年来,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出关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个文件。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中央精神,对文化大省建设制订规划、出台政策、投入巨资。市委、市政府对文化越来越重视,对文化发展带动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十五”期间就提出了建设文化大市的目标。今年初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用5-10时间打造东方邮都。这些都对文化工作提出了更艰巨的任务、更高的要求。

(三)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加快。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发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对文化

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作了全面分析,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和目标任务,部署了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企业的改革,对加快文化领域结构调整、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宏观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就全国而言,2006年是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一年,必将会给文化事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和动力。

(四)发展空间迅速扩大。随着人民群众收入的增长,消费结构将会有较大改变,精神消费需求会迅速增长,广大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将越来越多,这些将使我市文化发展获得更多的公共财政保障。

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文化事业的各项工作

(一)“十一五”期间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目标是:

1、文化事业水平进一步提升。文艺精品力作明显增加,城乡居民的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文化生活质量和文

明素质进一步提高。文化活动创出特色、创出品牌,文化的影响力、幅射力进一步增强,城市文化竞争力显著增强。

2、文化新体制和新机制初步形成。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新的运行机制显现活力,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有突破性进展,文化创新不断推进,初步走出一条具有邮都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

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构建。努力建立以政府提供服务为主导,以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服务设施、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为核心,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4、文化产业迅速成长。以市场为基础,政策作导向,加快科技创新力度,以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为新的增长点,打造一批名品名企,建成比较完善的文化产业生产、服务、销售网络体系。文化产业在全市gdp中所占比重逐年增

长。

5、文化市场繁荣有序。积极引进外资、民资,坚持放开搞活,依法加强市场监管,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市场主体充满活力,市场中介组织活跃,市场管理法制化,文化消费在城乡居民生活支出中的比重有较大提高。

6、文物保护良性循环。各类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文保单位保护责任落实。古城风貌风情得以延续,名城建设良性发展,邮文化魅力不断彰显,城市文化形象进一步提升。

7、文化发展环境优良。转变政府文化职能,不断加大文化投入,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着力培养出类拔萃、德艺双馨的文艺专门人才,形成一批懂市场、会经营的文化经纪人队伍和能干事、会干事的文化管理人才队伍。全社会关心、重视文化发展的氛围基本形成,文化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今年几年,我们要围绕以上目标,制定措施,精心组织,逐年实施,确保到“十一五”期末,全面实现这个总体目标。

(二)2006年全市文化工作主要任务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亲朋一轮文化事业快速发展的起始之年。全市文化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干06、开新局”的工作大局,以建设文化大市为目标,以打造“东方邮都”为抓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进位争先,全力推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打造“东方邮都”为契机,做好重大文化项目和文化活动。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东方邮都”的目标,结合文化自身工作,不断提升城市文化氛围。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快速推进东方邮都文化广场建设。邮都文化广场是东方邮都的标志性文化建筑,文化

部门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力争年内基本建成。二是加快启动盂城驿扩容和周边改造工程。要扎实做好前期工作,尽早制订规划,包装项目,招商引资,争取早日实施。三是加快筹建当铺博物馆。及早做好建设规划,力争早启动,将当铺博物馆建成邮品收藏中心。四是加快推进净土寺塔文化景区,在修缮工程全面结束后,抓紧周围地块的招商引资,加快建设进度,力争与盂城驿、南门大街等景点共同构成城市南部文化旅游圈。启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同时积极开展盂城驿的申博、申遗工作。办好第四届双黄鸭蛋节文化晚会等大型活动,发挥大型文化活动的辐射带动效应,全面繁荣城市文化。

(二)以农村文化建设为重点,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乡镇、有关部门要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机遇,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努力构建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大力加强农村文化站标准化建设。加强乡镇

文化站的建设,切实解决无房文化站问题。今年省政府将安排1亿元,决心用三年时间,解决不达标文化站问题。目前,我市大约有12个乡镇文化站不达标,各乡镇要引起高度重视,抓住机遇,积极向省争取补助资金,加快文化站标准化建设。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继续举办农村文艺调演、社区艺术节、农民艺术节、珠湖之波赛歌会、各级各类文艺比赛、周未大舞台等群众文化活动。继续送文化下乡,全年组织文艺下乡演出不少于10次。三是努力为基层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实施优秀剧目展演、送戏下乡、百部电影送千村、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文艺下基层“四个一”工程,并形成长效机制。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打造活动品牌,让城乡居民受益得实惠。要重视街道、社区、村文化站(活动室)建设,做到有阵地,活动多,网络健全,群众参与度高。

(三)以出精品为重点,进一步繁

荣文艺创作和演出。文艺精品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文艺创新能力和文化发展水平,要高度重视艺术创作和生产,坚持以精品工程带动艺术的普遍繁荣。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生活、深入实际,通过对生活和时代深刻的感悟和理解,反映人民群众最深切的心灵呼唤,推出一些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文学艺术精品。着力实施三大工程,即:文学艺术创作工程,书法、美术精品工程,多门类文化艺术新品工程。

(四)以规范监管为重点,努力构建文化市场长效管理机制。继续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加快职能转变,坚持依法行政,调整管理思路和手段,加强日常监管,规范程序,建立文化市场长效管理机制。一是促进市场繁荣。简化审批手续,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外资、民资参与文化娱乐业经营,提升规模档次,丰富我市的夜生活;鼓励发展民营演出团体、中介机构、演

出场所,繁荣演出市场。二是规范市场秩序。继续抓好“网络文明工程”、确保中小学周边200米以内无网吧率、黑网吧清除率达到100,安装网吧监控设备,足不出户就可以对网吧实行有效监管;完善“音像市场正版化拓展工程”,鼓励音像销售向连锁、超市方向发展;加强印刷业管理,坚持日常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全面管理与重点管理相结合,规范印刷市场,压缩整顿一般印刷业,发展包装装潢业;继续开展以打击非法出版物为重点的“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同时积极探索长效化管理的新途径,加强“扫黄打非”工作制度化建设,从集中打击为主向日常管理为主转变。加强著作权保护,完成政府软件正版化工作,加大《著作权法》的宣传。三是创新管理体制。推行综合执法,提高执法效能;健全完善重大案件集体会审制、行政执法回避制、考核奖惩制、责任追究制等各项制度;加强培训和监督,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执法水平。

(五)以深化改革为重点,增强文化事业发展活力。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认真研究,充分准备,稳步实施,力争有实质性进展。一是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单位的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在用人制度上,实行全员聘用制,实现用人机制、人才评价机制的创新。在干部任用上,推行聘任制和任期制,严格考核和管理,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性人事运行机制。在分配制度上,实行岗位工资制、项目工资制和演出工资制,加大活工资的比例,让活工资真正活起来,充分发挥其激励作用。二是做好文化体制改革的调研工作。按照中央、省、扬州市的部署,认真做好文化体制改革的准备工作,研究新情况,建立新机制。不断转变职能,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逐步实现由办文化为主

向管文化为主转变。

(六)以人才培养为重点,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文化事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要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培养和引进,使一批优秀文化人才在实践创新中脱颖而出,发挥作用。一是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比例适中为目标,培养、引进一批文化单位急需的专业人才,努力推出德艺双馨的文艺领军人才,培养锻炼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形成一支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文化经纪人队伍。二是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优化基层领导班子结构,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同志推上基层领导岗位,逐步建立一支专业化、年轻化,有实干精神,有创新意识,勇于开拓实践的基层领导队伍。加强考核培训,培养充实文化战线后备干部队伍。

同志们,文化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希望全市文化战线的同志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勇于开拓,矢志进取,勤奋工作,为我市新一轮追赶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在文化工作会议上讲话

在文化工作会议上讲话

开拓进取克难求进

努力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再跃新台阶

——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文化工作会议,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八届十二次会议精神,实施新一轮追赶发展、实现新一个倍增计划的强烈氛围下举行的。会议的主要任

务是,学习贯彻省、扬州市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五”和去年的工作,谋划“十一五”,部署安排今年的任务,表彰先进,动员和激励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矢志进取,算大帐、谋大局、干大事,努力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再跃新台阶。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围绕大局,服务经济,文化事业健康稳步向前发展

(一)“十五”期间取得的成就,为今后五年文化事业更快更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十五期间,全市各级党政组织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围绕打造文化大市的目标,切实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2001年以来,每年的城市建设十大工程项目都安排1—2个文化设施建设。先后完成了镇国寺景区、盂城驿二期工程和龙虬庄遗址博物苑建设。启动实施了净土寺塔文化景区、邮都文化广场等建设项目,目前这两项工程正积极的向前推进,今年确保完成。农村文化阵地设施也明显改善。全市21个乡镇(开发区)有■■个达省级文化先进乡镇标准,菱塘回族乡还是扬州市小康文化示范乡镇。全市80以上的文化站达到了500平方米站房、5000册图书、10项阵地文化活动要求。

2、文化活动丰富多采。市里每年组织大中型文化活动10次以上,体现主场特色的中国邮文化节、双黄鸭蛋节专题文艺晚会每年交替举办一次,“珠湖之波”卡拉ok歌唱比赛已经连续举办了22届,农民艺术节、社区艺术节、青少年艺术节成为每年固定的文化活动。这些文化活动,有的直接为经济工作服务,有的是为人民群众送上的精神大餐,有力地促进了我市“三个文明”建设。各乡镇也根据自己的地域特点、文化传统和发展需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菱塘、卸甲等乡镇每年都举办农民艺术节,汉留、周巷的农民演出队深入村组、企业进行演出,深受群众欢迎。许多乡镇还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界首的文学创作成果丰富,临泽的美术教育源远流长,甘垛的舞龙舞狮队闻名遐迩,八桥成为有名的扬剧之乡。

3、文艺创作硕果累累。全市每年在省级以上发表、出版、展演的各类文艺作品均在500篇(幅、首)以上。二胡合奏《水乡鸭童》、高邮市扬剧团创作并演出的扬剧《雁归何方》、新民歌《高邮向着太阳奔走》等一批优秀作品赢得普遍好评。创作并传唱了高邮市歌--《高邮之歌》。2005年高邮市歌的征集更是体现了高邮广大文艺爱好者们的创作热情,共收到应征稿件194篇,是历次征文应征者人数最多、涉及面最广、应征作品质量最高的一次。

4、艺术教育十分普及。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城乡有各类文艺培训班近60个,声乐、器乐、美术、书法门类齐,在学少年儿童多达2000人。每年参加省统一组织的艺术考级人数为扬州之首。其中以二胡培训最具特色,在全国范围内获得诸多奖项,2004年高邮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少儿二胡之乡”。艺术教育的普及,为高等艺术院校输送了大批人才,也为高邮文化的绵延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5、文化市场繁荣规范。近几年来,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积极致力于培育文化娱乐市场,繁荣文化经济。全市共有歌舞厅■■家,电子游戏室42家,音像制品零售点■■家,音像制品出租点■■家,网吧54家,已初步形成适应不同人群消费需求的文化娱乐市场新格局。文化市场管理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做到监管有力、发展有序。

6、文物保护得到加强。全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7处,市级64个,有4个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一个史前遗址保护群,有古建筑200多处,馆藏文物2000余件。同时,我们还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7、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多年来,文化系统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通过实行竞聘上岗、双向选择、落聘待岗等改革措施,增强工作人员事业心、责任感。加强文化经营事业单位的改革,市扬剧团率先走向市场,成为全省县级剧团改革的样板。

(二)2005年全市文化工作高潮迭起,好戏连台

1、文化大项目纷纷上马。作为打造“东方邮都”的标志性建筑邮都文化广场已于去年破土动工,目前工程进展顺利,科技馆基础浇筑即将开始,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桩基检测正在进行。净土寺塔文化景区项目启动,目前已完成净土寺塔体内部修缮,塔身部分已经从上往下修到第四层,景区的市场运作部分正在进行中。

2、文艺活动盛况空前。成功举办第

第五篇:在节能工作会议上讲话

在节能工作会议上讲话

召开全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联络员暨能耗统计培训工作会议,目的是认真贯彻实施国务院《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建立全区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体制和联络员工作机制,推进全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深化认识,不断增强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公共机构节能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需要每一个机构、团体、组织和个人的积极努力。推行公共机构节能,既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公共机构自身建设、降低运行成本的必然要求,对于在全社会形成节能的良好氛围,具有积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自《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我区认真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把推进公共机构节能降耗摆在突出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规章制度,夯实工作基础,推进节能改造,涌现出一批节水、节电、节油、节气的典型单位,区直部门的人均用电量、公车用油量等指标都有明显下降,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总体上来看,能源利用效率不高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扭转。因此,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明确目标,强化措施,真抓实干,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扎实做好节能降耗各方面、各环节的工作,推动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取得更大成效,切实发挥好表率示范作用,带动全社会节能工作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强化职责,加快完善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体制和联络员工作机制

2008年8月,国务院颁布施行了《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标志着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对提高公共机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公共机构运行成本意义重大。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好《条例》,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理顺部门职责分工。国务院《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明确规定: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主管全国的公共机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国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地方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负责本级公共机构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系统和国土、工商、税务、质检等垂直管理机构的主管部门,在同级机关事务管理机构的指导下,负责开展本级系统内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按照这一规定,我们各级机关事务管理机构都是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牵头部门和负总责的部门,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和监督管理职能。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要认真学习把握《条例》的基本原则、精神实质和相关规定,以当前正在进行的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积极争取本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主动与编办、发

改、经委、财政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加快理顺和尽快明确机关事务管理机构与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合理界定职责权限,争取实现机构到位、职能到位、编制到位、人员到位;积极指导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系统主管部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合理界定工作职责,形成分工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督促各公共机构加快完善节能工作责任机制,明确一把手负责,制定周密、具体、有力的节能制度和措施,坚持约束与激励相结合,实行节奖超罚的激励措施,加强评价和考核,增强公共机构节能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建立联络员机制。今天的会议,标志着我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联络员机制全面运行。从今年起,自治区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每年定期组织召开一次联络员会议,并根据需要不定期召开会议,总结通报各部门、各单位节能工作的先进经验和成果,研究公共机构节能的重要事项,组织协调、指导、推进全区各级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各市县区要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也要尽快健全本地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联络员机制,管理面广的部门也要建立内部联络员制度,如各级教育部门要与下属学校、各级卫生部门要与下属医院建立内部联络员机制,加强沟通、交流,形成上下顺畅的协调机制。各部门、各单位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联络员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切实掌握节能降耗的法规、政策和技术常识,力争成为政策上能咨询、技术上能指导的行家里手;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认真收集、整理、传递本地区、本单位节能工作的重要信息,协调督促相关部门认真统计、按时上报能耗数据,提出推进节能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三)严格落实管理制度。《条例》明确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八个方面的基本管理制度:一是公共机构负责人要对本单位节能工作全面负责。公共机构的节能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二是公共机构要建立、健全本单位节能管理的规章制度。三是公共机构要加强对本单位能源消耗状况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纠正用能浪费现象。四是公共机构要指定专人负责能源消费统计。五是公共机构要加强能源消耗支出管理。六是公共机构要优先采购列入节能目录中的产品,不得采购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七是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维修改造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施工、调试、竣工验收等方面的规定和标准。公共机构的建设项目必须通过节能评估和审查。八是公共机构要实行能源审计制度,并根据审计结果采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措施。这些规定非常明确和具体,我们要认真抓好落实,从各地、各单位实际出发,进一步细化公共机构节能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评价和能耗审计,加快建立节能工作的长效机制。

(四)加强人员岗位培训。《条例》明确要求各级公共机构及其行政后勤部门,必须设置能源管理岗位,实行能源管理岗位责任制,重点用能系统和设备的操作岗位必须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和各单位要积极探索建立节能工作人员岗位培训制度,采取学习交流、参观考察、以会代训等方式深入开展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三、突出重点,狠抓公共机构节能措施的落实

要确保完成2009年各级党政机关节电、节油、节水指标在2008年基础上降低5%的目标,必须全面协调,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切实抓好各项关键措施的落实:

(一)制定公共机构节能规划。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今、明两年自治区级公共机构节能规划,各地、各部门(单位)、各系统也要抓紧制定今、明两年公共机构节能规划。制定规划时,要对本级公共机构、本单位的用能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准确把握用能节能工作趋势,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二)建立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要立即开展工作,主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尽快制定本级公共机构节能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公共机构节能目标责任制,把本级公共机构节能目标和指标分级落实到每一个公共机构,督促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确保组织到位、措施到位、任务落实到位。

(三)建立能耗计量、监测、统计体系。能源消耗统计是公共机构节能情况的“晴雨表”和“信息库”,是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实行正确决策和科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按照国管局的要求,今年底前,要在全国初步建立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监测体系,时间紧、任务重。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加快建立能源消费计量和统计制度,督促各公共机构开展能源消费分户、分类、分项计量工作,加快建立能耗监测体系。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对用水、用电、用油、用气的数量进行认真统计和分析,确保数据准确、可靠,严禁随意修改,坚决杜绝谎报、虚报。

(四)建立能源消耗定额制度和能源审计制度。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系统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的综合水平和特点,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机构能耗状况,抓紧制定能源消耗定额和能源消耗支出标准,逐步建立我区能源消耗定额标准体系,2009年底前,各市县(区)要确保完成本级行政单位能源消耗定额的制定工作,2010年底前要完成本级所有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定额的制定工作。要督促各公共机构依法开展能源审计工作,委托专业机构对本单位用能系统、设备的运行及使用能源情况进行技术和经济评价,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五)抓好关键环节的节能工作。一要加大节能产品政府集中采购力度。认真抓好国家节能产品、设备清单内节能产品的采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强制采购或优先采购的规定。二要加强节电管理。各公共机构要减少空调、计算机、复印机等用电设备的待机能耗,及时关闭用电设备;对电梯系统要实行智能化控制,合理设置电梯开启数量和时间,加强运行调节和维护保养;办公建筑要使用高效节能照明灯具,推广应用智能调控装置,严格控制建筑物外部泛光照明以及外部装饰用照明。三要抓好车辆节能。要加强车辆编制和配备管理,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配备车辆,积极提倡和推广使用低油耗、低污染、节能环保型车辆。各单位新购公务用车,要优先采购节能环保

型和清洁能源型车辆。要建立完善公务车档案,推行单车能耗核算,严格执行车辆报废制度。四要抓好建筑节能。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公共机构建筑节能改造计划,加强公共机构办公用房日常管理和节能改造,推进节约用电、用水工作。对能耗高或用能量大的公共机构,要通过能源审计和重点监督检查等措施,督促改进用能管理,降低能耗水平。

四、加强领导,推动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深入开展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条例》已明确规定了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相关部门在推行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各地、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按照要求,加强对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领导,切实落实机构和人员,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及时解决节能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节能工作有人管、管到位、管出成效。

二要强化监督检查。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要按照《条例》赋予的职责,依法大胆开展工作,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对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监督检查,对节能规章制度不健全、超过能源消耗定额使用能源情况严重的公共机构要进行重点监督检查,对公共机构违反《条例》的行为,要通过采取责令限期改正、下达节能整改意见书、通报批评以及对有关责任人给予处分等措施,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促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健康发展。

三要广泛宣传教育。要积极开展《条例》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公共机构干部职工掌握《条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体,广泛宣传节能降耗工作的重大意义,为节能降耗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节能降耗成为广大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为推动我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本文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马志歧在全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联络员暨能耗统计培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下载在全市文旅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全市文旅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陈文浩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陈文浩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这次会议开得很好、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渐伟书记的重要讲话,以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紧密结合常德实际,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剖......

    陈君文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陈君文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这次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开得很好。海波书记的主体报告,客观分析了全市经济发展形势,部署了今年的经济工作。这个报告的鲜明特别是突出了......

    在曲江文旅集团捐赠仪式上的发言

    尊敬的曲江文化旅游集团的领导和各位员工,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今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也是一个非同寻 常的日子,是我们收获感动的日子。曲江文化旅游集团的领导员工,在百忙之......

    王文涛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合集)

    王文涛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坚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不动摇 教育是“百年大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振兴、......

    在防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防火暨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这次全县防火暨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盛市防火暨安全生产紧急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安排部署......

    在重点项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市政府召开这个会议十分重要。刚才金泉同志传达了成都市加强投资项目工作会议的精神,并对我市项目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和部署,讲了很好的意见。在听取了计委、交通等部门的......

    在项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项目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基础性的工作,投资是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最现实的拉动力量,当前自治县发展经济的第一要务就是抓项目。抓好项目工作,对于扩大固定资产投入,促进经......

    在项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项目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基础性的工作,投资是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最现实的拉动力量,当前自治县发展经济的第一要务就是抓项目。抓好项目工作,对于扩大固定资产投入......